高中历史必修3课时作业8: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练习题

高中历史必修3课时作业8: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练习题
高中历史必修3课时作业8: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练习题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训练25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学业达标]

1.“大千宇宙,浩瀚长空,全纳入赤子心胸。惊世两弹,冲霄一星,尽凝铸中华豪情,霜鬓不坠青云志……”这是对科学家钱学森的赞誉,其中“两弹”是指()

A.原子弹、氢弹B.原子弹、导弹

C.氢弹、导弹D.导弹、核弹

2.1964年10月16日,寓居美国的李宗仁向来访者说:“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智慧的民族。”使西方人观念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B.中国建成了大亚湾核电站

C.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

D.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3.20世纪90年代,我国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相继投入商业运营。这表明我国核工业的发展方向是()

A.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B.提高军事战斗力

C.和平利用核能D.成为核武器强国

4.高二(五)班开展探究性学习时举办了一个“建国以来中国重大科技成果展”,下面是同学们收集到的两枚烟标,它们反映了()

“70”烟标“卫星”烟标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C.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D.中国“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

5.我国古代嫦娥奔月的传说、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孙悟空的腾云驾雾,都表达了古代人们探索宇宙苍穹的愿望。我国实现飞天梦想,中国人开始实地考察宇宙苍穹的伟大壮举是()

A.“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

B.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

D.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6.杂交水稻被国际上称为“第五大发明”和世界“第二次绿色革命”,这是因为其() A.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B.有许多国家引进杂交水稻

C.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D.袁隆平推广杂交水稻

7.下列四幅图片反映了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对这四幅图片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图一图二

图三图四

A.图一——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图二——“神舟五号”飞船

C.图三——正在田间研究水稻的袁隆平

D.图四——“神7”宇航员翟志刚

8.一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一位“感动中国”当选人物,人们形容他“一个人干了两亿人的活”。这是因为他()

A.研制原子弹成功

B.对我国工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C.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

D.推动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

9.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化学组主席蒂斯利尤斯曾评价说:“比核能力更有说服力的是胰岛素。因为人们可以从书本中学到制造原子弹,但不能从书本中学习制造胰岛素。”这一观点主要是针对我国成功()

A.爆炸原子弹B.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C.试爆了氢弹D.建成了核电站

10.从模仿追踪、重点突破到自主创新、引领未来,60多年来,中国科学研究成果在某些领域开始处于世界先进行列。改革开放新时期,处于世界先进行列的有()

①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的研制②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③依靠基因工程改良动植物品种④载人航天飞行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④

[能力提升]

11.吴明瑜回忆道:“鉴于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为了实现建设一个强大的中国的目标,当时出于战备考虑,提出要实施‘上天、入地、下海’的科研战略。”提出此“科研战略”主要是为了()

A.加强国防力量B.提高国际地位

C.建立科研体系D.服务生产发展

12.“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这是邓稼先归国时的一段话,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有()

①当时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还很落后②归国科学家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③邓稼先是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归国的④中国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

13.新加坡《民报》说:“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天外飞来的音波,不但震荡了举世的人心,也使美、苏两国闻之相顾失色。”此时的中国正处在()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4.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

B.“两弹一星”是在②时期取得的

C.“文化大革命”使④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

D.“南优2号”杂交水稻是在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

15.从“两弹一星”、“一箭多星”、载人航天到“嫦娥二号”成功登月,这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的取得,其必要的前提和原因有()

①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②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工作③正确的发展科技工作的规划方针④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⑤海外一些优秀科学家回国,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如果(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材料二中国已成为第三个将航天员送上天的国家,这令世界出现了太空新秩序。它向世界宣告,中国有技术和财力将航天员送上天。

材料三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重大科技成果达到六万多项,经推广应用后新增产值累计达到1 40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概述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在核能开发和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2)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特点。

『答案』精析

1.B[钱学森是“两弹一星”的功勋之一,“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故选B项。]

2.A[注意关键词“1964年”和“直接原因”。中国建成大亚湾核电站、中国掌握载人航天技术是在改革开放后,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在1970年,排除B、C、D项;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发生了改变,

故选A项。]

3.C[用核技术为国民提供电力,是和平利用核能的重要表现。所以C项正确。]

4.B[由“‘70’烟标”和“‘卫星’烟标”的名称可判断,这是为纪念中国“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5.C[审题时注意“实现飞天梦想”这一信息,“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实现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

6.C[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并不局限于中国,而是要推向世界,其推广应用有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所以称为革命。]

7.B[A、C、D三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图二是1970年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所以B项说法不正确。]

8.C[袁隆平选育出的杂交水稻大大提高了中国的粮食产量,同时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因此说他“一个人干了两亿人的活”。]

9.B[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化学组主席对中国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肯定和赞扬。]

10.C[四项内容都是达到世界先进行列的重要成果,但是中国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在1965年,不属于改革开放新时期,排除②。]

11.A[根据材料中“战备”“上天、入地、下海”等信息,可知中国当时的科研战略旨在发展军事,以提高国防力量,故A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提高国际地位这一目的,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科研战略主要是军事,不能说是建立科研体系,故C项错误;更不是发展生产,故D项错误。]

12.D[从题干材料可知,当时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还很落后,邓稼先等归国科学家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①②正确。同时材料信息说明当时中国还没有研制成功原子弹,④错误;从时间信息分析③错误,原子弹在改革开放前研制成功。]

13.C[中国成功地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在1970年,当时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 14.A[“一五”计划是从1953年至1957年,A项正确;“两弹一星”成果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取得的,B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南优2号”是1973年培育成功的,D项错误。故选

A项。]

15.A[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前提条件,故①正确;中国政府在1949年和1958年分别成立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支持科技工作,说明②正确;1956年国务院成立科学规划委员会并编制出《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说明③正确;李四光、华罗庚、钱学森等科学家归国并努力工作,说明④⑤正确。]

16.(1)核能开发:①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②1991年和1994年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先后建成并投入商业运行。航天领域:①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②1999年起,“神舟”飞船成功进行4次无人飞行试验;2003年,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完成了载人飞行。

(2)独立自主研制;处于世界先进行列;发展过程有失败与挫折;走向国际市场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