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学习永远在路上(最新)

心得体会:学习永远在路上(最新)

金秋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崭新的开端。我很幸运通过入学考试,获得了进入省委党校学习的宝贵机会。开学典礼上,校领导对我们寄语殷切、语重心长;课堂上,老师给我们授课严谨、深入浅出。开学以来只有短短两个月时间,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里,我体会到了久违的充实感,知识得到拓展、思想得到触动、灵魂得到洗礼。

“根本既深实,柯叶自滋繁”。党校不同于普通高校,这里是锻炼干部党性,提升理论水平的大熔炉。如果老师是熔炉里热情的火焰,我们就是需要不断锤炼的生铁,经过淬火打磨,才能百炼成钢。这个大熔炉不仅火烧得旺,还烧得巧、烧得恰如其分。学校针对在职研究生的特点,无论是课程安排还是教学时间安排,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校风。既能让我们系统学习到必备的理论知识,又能让我们有时间结合工作,加快消化掌握。特别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平时的学习都是碎片化的,是浮躁而无效的积累,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难以发挥作用。看似每天获取了大量的知识和信息,回想起来又好像什么都没学会。只有在党校通过系

统学习,我们才能加深对党的科学理论、方针政策的理解把握,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架构,从而实现理论大提升、观念大飞跃、思想大解放。

“惟得道之深者,然后能浅言”。党校教学,首先要讲政治,然后是讲求学术水平、教学方式等。党校姓党,讲政治是前提,自不必说,但要在课堂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彻底征服听众,这并不容易。记得开学第一节课,李建柱老师主讲《哲学思维、能力与方法》。结合课件内容,他跟我们分享了一部电影。电影中男女主角在特殊的年代饱受摧残,虽然久别重逢,但曾经深爱的夫妻最终成为路人。我们感受到历史主宰人物的命运,也控制人物的精神。讲到悲情的结尾时,李老师情绪激动,哽咽落泪,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那一刹那是真情实感的释放,并不需要去掩饰;那一刻是穿透心灵的感动,令我永远难忘。整整一天的课程,李老师视野广阔、口若悬河,听得我们兴致勃勃,一个个有温度历史故事叩击心灵,大家积极互动、氛围活泼。联想到今年八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战线提出“四力”的要求,强调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加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

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确,无论在哪个岗位,没有硬功夫、真本事是不行的,没有几把刷子是不行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一名在党的新闻舆论战线工作的同志,要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加以融会贯通,并付诸实践,真正把学习的成效转化为抓导向、守阵地、把关口的实际行动。牢牢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动真情,善于讲故事,讲好故事,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让群众愿意听、听得懂、听得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闻思想引领新闻宣传实践,坚持政治家办报,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突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讲好改革开放的盐城故事;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成风化人,着力挖掘和宣传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以他们的故事打动人心,弘扬社会正能量;大力宣传和丰富盐城新四军红色文化、绿色生态文化、开放的海洋文化内涵;对外加强交流合作,更好地对外宣传和展示盐城形象、江苏形象、中国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