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作业 形考3 答案

第三次作业  形考3  答案
第三次作业  形考3  答案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

学号2014030000181

姓名余红权

课程代码110033

课程名称电工电子技术(专)评阅教师

第三次任务

共四次任务

1、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稳压管是特殊二极管,它工作在反向击穿状态。

(2)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是用较小的基极电流控制较大的集电极电流。

(3)当温度升高后,半导体三极管的β将变大,穿透电流I CEO变大,U BE下降。

(4)负反馈放大电路可分为四种组态,分别是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电压串联负反馈和电压并联负反馈。

(5)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零点漂移,产生的主要原因温度漂移,解决的有效方法是采用差动放大电路。

(6)运算放大器是一个高放大倍数的直接耦合放大器,它的电压放大倍数大,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低,抑制零漂能力强。

(7)集成运算放大器一般有输入级、中间级、输出级、和偏置电路等组成。

(8)运算放大器的运用可分为线性应用和非线性应用;信号运算属于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比较器属于运算放大器的非线性应用。

(9)将电网提供的交流电压转换为稳定的直流电压,一般需要变压器、整流、滤波、稳压四个部分电路来实现。

(10)滤波电路通常由电容和电感元件组成。

2、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若反馈信号使净输入信号加强,则为正反馈。(√)

(2)为了增加输入电阻,应采用电压负反馈。(×)

(3)直流负反馈是指只存在于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4)射极输出器既能放大电压,也能放大电流。(×)

(5)运算放大器既能放大交流信号,又能放大直流信号。(√)

(6)选择整流二极管主要考虑两个参数:反向击穿电压和正向平均电流。(√)

(7)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中,由于有四个二极管,因此流过每个二极管的平均电流等于输出平均电流I O的四分之一。(×)

(8)由于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电压中仍存在交流分量,所以需要加稳压电路。(×)(9)硅稳压管稳压电路是依靠稳压管击穿时两端电压保持稳定来实现稳压的。(√)(10)金属导体只有自由电子参与导电,半导体中除自由电子外还有空穴参与导电。(√)(11)常温下,导体与半导体的导电能力一样强。(×)

(12)在常温下,温度越高,导体导电能力越差,而半导体的导电能力越强。(√)(13)搀杂半导体的导电特性于搀入的杂质元素及其浓度有关。(√)

3、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都很小时,说明二极管(B)。

A 正常

B 击穿短路

C 内部断路

(2)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体现在:

A I C>I

B B I E> I

C > I B C △I C > △I B你认为正确的是(B)。

(3)若使NPN型晶体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你认为下面式子正确的是(D)。

A V C>V

B B V B > V

C C V B > V E

D

E V C > V B > V E

(4)直流负反馈是指(B)。

A 只存在于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B 直流通路中的负反馈

C 仅当输入直流信号时才有的负反馈

(5)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级采用差动放大电路的目的是(C)。

A 稳定静态工作点

B 提高电压放大倍数

C 抑制零点漂移

D 改善非线性失真

(6)运算放大器中的输出级应有(C)。

A 消除零漂能力

B 高放大倍数

C 较小的输出电阻

D 高共模抑制比

(7)要实现U O=10U i运算,应选用(B)。

A 反相运算放大器

B 同相运算放大器

C 减法运算电路

D 积分电路

(8)整流的目的是(A)。

A 将交流变为直流

B 将正弦波变成方波

C 将高频信号变成低频信号

(9)在桥式整流电路中接入电容滤波后,输出直流电压(A)。

A 升高了B降低了 C 保持不变

(10)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中,流过每个二极管的平均电流I D等于(B)。

A 输出平均电流I O的四分之一

B 输出平均电流I O的二分之一

C 输出平均电流I O

第三次作业成绩:

作业评语:

计算机网络形考作业

计算机网络(本)作业4 综合练习题 一、是非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选择题 1、B 2、B 、D 3、C 4、B 5、D 6、D 7、C 8、A 9、B 10、C 三、填空题 1、面向连接服务具有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这三个阶段。 2、在计算机通信中,采用(回声法、表决法、ARQ法、FEC法、HEC法)方式进行 差错控制。 3、PPPOE是一个(点对点通信)协议。P226 4、物理层的任务就是透明地传送(数据比特流)。 5、在TCP/IP参考模型的传输层上,(UDP)实现的是不可靠、无连接的数据包服务,而(TCP) 协议用来在一个不可靠的互联网中为应用程序提供可靠的端—端字节流服务。 6、在(全双工)通信方式中,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 7、XDSL是DSL的统称,意即数字用户线路,是以(铜电话线)为传输介质的点对点 传输技术。P226 四、简答题 1、什么是VLAN?P104 答:VLAN是指在交换局域网的基础上,通过网络管理软件划分的可跨越不同网段、不同网

络端到端的逻辑网络。 2、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它由哪几部分组成?P10 P9 答:计算机网络就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它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部分组成。 3、域名管理系统的作用是什么?P159 答:把域名转换成为网络可以识别的IP地址。 4、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比较,有哪些不同点?P34 答:(1)OSI模型包括7层,而TCP/IP模型只有4层,虽然它们具有功能相当的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但其他层并不相同。TCP/IP模型中没有表示层和会话层,它将与这两层相关的表达、编码和会话控制等功能都包含到了应用层中去完成。另外,TCP/IP模型还将OSI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包括到了一个网络接口层中。 (2)OSI参考模型在网络支持无连接和面向连接的两种服务,而在传输层仅支持面向连接的服务。TCP/IP模型在网络层只支持无连接一种服务,但在传输层则支持面向连接和无连接两种服务。 (3)TCP/IP由于有较少的层次,因而更简单。TCP/IP一开始就考虑到多种异构网的互连问题,并将网际协议(IP)作为TCP/IP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从Internet上发展起来的协议,TCP/IP已经成了网络互连的事实标准。相反,目前还没有实际网络是建立在OSI/RM参考模型基础上的,OSI仅仅作为理论的参考模型被广泛使用。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形考作业及答案

各位同学:每位同学的形考题目都可能不同,答案顺序都可能打乱的,请仔细核对后再做,每次形考作业最多只有3次机会。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形考作业1 一、多选题(每题5分,共计10分) 1、同学们,在学习了“任务一”的相关内容后,请将你认为适合描述为国家开放大学特色的选项选择出来。 选择一项或多项:(BCDE) A. 国家开放大学是一所与普通高校学习方式相同的大学 B. 国家开放大学是一所在教与学的方式上有别与普通高校的新型大学 C. 国家开放大学是基于信息技术的特殊的大学 D. 国家开放大学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多终端数字化的学习资源 E. 国家开放大学是为没有条件参与全日制校园学习的人群提供学习资源的大学 F. 国家开放大学的学习参与活动必须要到校园中和课堂上反馈 2、请将下列适用于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的方式选择出来。 选择一项或多项:(ABCD) A. 利用pad、手机等设备随时随地学习 B. 在集中面授课堂上向老师请教问题 C. 在网络上阅读和学习学习资源 D. 在课程平台上进行与老师与同学们的交流讨论反馈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3、制定时间计划,评估计划的执行情况,并根据需要实时地调整计划,是管理学习时间的有效策略。(对) 4、在国家开放大学的学习中,有课程知识内容请教老师,可以通过发email、QQ群、课程论坛等方式来与老师联络。(对) 5、远程学习的方法和技能比传统的课堂学习简单,学习方法并不重要。(错) 6、纸质教材、音像教材、课堂讲授的学习策略都是一样的。(错) 7、在网络环境下,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无法协作完成课程讨论。(错)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形考作业2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1、开放大学学制特色是注册后(A)年内取得的学分均有效。 选择一项: A. 8 B. 3 C. 10 D. 5 2、请问以下是专业学习后期需要完成的环节?(B)

的施工技术形考作业3答案

施工技术作业3 一、名词解释 1.固定式模板 用于制作预制构件,按照构件的形状,尺寸在现场或预制厂制作模板,涂刷隔离剂,浇注混凝土,当混凝土达到规定的拆模强度后,脱模清理模板,涂刷隔离剂,再制作下一批构件各种胎模为固定式模板2.组合钢模板 是一种工具式模板,由钢板和配件两部分组成。 3.闪光对焊 利用焊机使两段钢筋接触,通过低电压的强电流,把电能转化为热能,当钢筋加热到接近熔点时,施加压力顶段体两根钢筋焊接在一起形成对焊。广泛应用与钢筋连接、预应力钢筋与螺丝端杆的对接。4.量度差值 钢筋的外包尺寸与轴线长度之间存在的差值称为量度差值。 弯折45度--0。5倍钢筋直径。弯折90度--2倍钢筋直径。 5.钢筋配料 是根据构件的配筋图计算构件各个钢筋的直线下料长度,根据数量及重量然后编制钢筋配料表做为钢筋下料加工的依据。 6.混凝土试配强度 是根据工程要求、组成材料的质量,施工方法等因素通过试验室计算及试配后确定的。要满足强度要求、和易性要求,合理使用材料、节约水泥。 7.搅拌机出料系数 出料容量与进料容量的比值。一般为0.65左右。 8.搅拌时间 以砂、石、水泥和水等全部材料装入搅拌机,至开始卸料所经历的时间。 9.施工缝 混凝土新旧接槎处称为施工缝。先浇筑的混凝土已经初凝。 10.自然养护 在常温下(平均气温不低于+5摄氏度)用适当的材料覆盖混凝土,并适当浇水,使混凝土在规定的时间内保持足够温湿状态。 11.夹具 是张拉预应力筋并临时固定在台座上保持张拉力的工具。 12.锚具 是指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中张拉并保持预应力并将其传到混凝土上所用的永久性固定工具。 二、填空题 l·模板按照施工方法分为现场装拆式模板、固定式模板和移动式模板三类。 2·组合模板系统包括钢模板和配件两部分。 3.钢筋的塑性指标主要有伸长率、冷弯性能 4.钢筋的强度指标主要有屈服点和抗拉强度 5.对焊后进行通电热处理是为了消除钢筋内应力。 6.钢筋连接的方法主要有焊接方法、机械连接方法、绑扎方法。 7.钢筋代换的原则主要有等强度代换和等面积代换。 8·混凝土搅拌机分为自落式和强制式两类。 9.混凝土水平运输设备有手推式、机动翻斗车、搅拌运输车、自卸汽车等。

液压形考作业答案

形考作业一 一、判断题 1.通常把既无黏性又不可压缩的液体称为理想液体。(+) 注:无黏性、不可压缩就是理想液体必须具有的两个假定条件,缺一不可。 2.真空度就是以绝对真空为基准来测量的液体压力。(-) 注:真空度就是以大气压力为基准来测量的液体的相对压力,此时液体压力小于大气压力。而以绝对真空为基准来测量的压力应就是液体的绝对压力。 3.连续性方程表明恒定流动中,液体的平均流速与流通圆管的直径大小成反比。(-) 注:恒定流动中,由于液体的不可压缩性,通过管道截面的液体流量相等,液体的平均流速与流通圆管的面积成反比,即应与流通圆管直径的平方成反比。 4.流经薄壁小孔的流量与液体的密度与黏度有关。(-) 注:薄壁小孔的流量公式就是要求熟记的内容,从公式中所含各项参数可知,小孔流量与液体密度有关,而与液体的黏度无关。 5.重力作用下的静止液体的等压面就是水平面。(+) 注:判定等压面就是否为水平面,也要求满足上述两项条件。 二、填空题 1.负载运动速度功率 2.内摩擦力 3.40℃46mm2/s 4.平均流速v圆管直径d运动黏度ν 5.沿程压力损失局部压力损失 三、计算题 1.如图所示,有一直径为d、质量为m的活塞浸在液体中,并在力F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液体的密度为ρ,活塞浸入的深度为h,试确定液体在测压管内的上升高度。 解:由等压面概念,活塞底部平面的液体压力为 (1) 活塞的受力平衡方程 (2) 由(1)式代入(2)得 2、如图所示用一倾斜管道输送油液,已知h=15m,p1=0、45MPa,p2=0、25MPa,d=10mm,L=20m,ρ=900kg/m3,运动黏度ν=45×10-6m2/s,求流量Q。 解:分别在管道两端取流通截面1、2 由伯努利方程

形考作业理论部分全部参考答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形成性考核册(XP平台)参考答案 作业1:(Windows XP部分) 一、⒈C ⒉B ⒊D ⒋C ⒌C ⒍D ⒎C ⒏B ⒐B ⒑D 二、⒈ENIAC ⒉四⒊外围⒋多媒体计算机技术⒌操作系统软件⒍还原点⒎存储、传输⒏超文本传输协议⒐电子邮件⒑Re、Fw 三、1、右击——属性——常规选项卡:电话号码:8888;选项选项卡:重拨次数:100、重拨间隔:30秒、去掉勾选“断线重拨”;高级选项卡:勾选“通过限制……”。 2、开始——控制面板——日期、时间、语言和区域设置——添加其它语言——详细信息——添加——勾选“键盘布局/输入法”——选择“西班牙文”——确定 3、启动IE——工具菜单——Internet选项——内容——分级审查:启用——暴力——级别0——确定——密码:21、确认密码:21——确定 4、提示:建立文件夹前先在左窗中选择上级文件夹。 ⑤右击——属性——勾选“只读” ⑦(资源管理器)工具菜单——文件夹选项——查看选项卡——选择“显示所有文件”——确定。 作业2:(Word2003部分) 一、⒈A ⒉C ⒊D ⒋C ⒌C ⒍C ⒎B ⒏A ⒐D ⒑D 二、⒈页面设置⒉垂直⒊文档1⒋光标⒌选定⒍复制⒎边框⒏单元格⒐拆分⒑另存为_ 三、上机操作题: 1、⑴输入文字; ⑵选定第一行标题,在字体选择框中选择“黑体”、在字号选择框中选择“四号”、单击粗体按钮、居中按钮; ⑶选定“*”,插入菜单——符号——选择字体为Symbol——选择190字符——插入——关闭; ⑷选定第一行,格式菜单——段落——段后:1行——确定; ⑸选定正文中的中文,在字体选择框中选择“黑体”、在字号选择框中选择“五号”、单击下划线按钮右边的下拉箭头选择双线; ⑹单击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文件名中输入TEST1.doc。 2、⑴输入文字; ⑵选定第一行标题,在字体选择框中选择“黑体”、在字号选择框中选择“四号”、单击粗体按钮、斜体按钮、右对齐按钮; ⑶选定“**”,插入菜单——符号——选择字体为Symbol——选择190字符——插入(两次)——关闭; ⑷选定“*”,插入菜单——符号——选择字体为Wingdings——选择203字符——插入——关闭; ⑸选定第一行,格式菜单——段落——段后:1行——确定; ⑹选定正文中的中文,在字体选择框中选择“黑体”、在字号选择框中选择“五号”、单击下划线按钮右边的下拉箭头选择单线; ⑺单击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文件名中输入TEST2.doc。 3、⑴输入文字; ⑵选定其中的中文,格式菜单——字体——在中文字体选择框中选择“黑体”、在字号选择框中选择“四号”、在字形选择框中选择加粗;在“下划线”选择框中选择波浪线;——确定; ⑶将光标移到“的局限,”后,插入菜单——图片——来自文件——选择J0298897.wmf图片——确定;

管理方法与艺术形考作业3答案

10秋《管理方法与艺术》形考作业3 二. 单选。( 15 小题共30 分,) 1 . 弗鲁姆提出的激励理论认为(A ) ( 2 分) A. 员工认为经过努力达到的绩效具有吸引力,他就会努力工作 B. 人是社会人 C. 对一主管人员来说,最重要的需求是成就需求 D. 激励不是一种简单的因果关系 2 . __A_____的目的在于更合理地组织管理人员的能力,提高管理劳动的效率。(2 分) A. 制度创新 B. 目标创新 C. 技术创新 D. 组织创新 3 . 7.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宽度和组织层次呈(C)(2 分) A. 正比关系 B. 指数关系 C. 反比关系 D. 相关关系 4 . 标杆管理的不足之处在于(B )(2 分) A. 标杆管理的推行过程时间比较长 B. 引起与目标企业全面趋同,失去本企业的特色。 C. 标杆管理中目标标准不容易确定 D. 在某些方面标杆管理的实施受到限制 5 .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一般包括如下几个阶段(A)(2 分) A. 系统调查、分析、设计、实施、维护 B. 系统设计、调查、分析、实施、维护 C. 系统实施、设计、分析、维护、实施 D. 系统实施、分析、设计、调查、维护 6 . 卡普兰和诺顿在《哈佛商业评论》提出了(C ),这一新的综合性的企业绩效评估方法。(2 分) A. 标杆管理 B. 目标管理 C. 平衡积分卡 D. 成本管理 7 . 成本控制的基础主要是(C)(2 分)A. 成本构成 B. 成本标准 C. 成本对象与成本分配 D. 产品生产过程 8 . 德鲁克归纳的诱发企业创新的七种创新来源中,主要从企业内部的工作考虑的是____C____。(2 分) A. 意外的成功或失败

江苏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作业计算机应用基础-第3次作业答案

江苏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作业计算机应用基础-第3次作业答案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程代码: ____________ 1 10003 ________ 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专) 评阅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次任务 共5次任务

作业说明: 1 .做作业之前首先在封面填上自己的学号和姓名,做完作业后请写上作业完成时间。 2.学习完第三单兀多媒体技术基础等内容之后必须完成本次作业,并请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学习平台提交Word文档形式的电子作业,本次作业占形成性考核总成绩的10%。 作业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选项填入括号中,最后 1.多媒体技术的最重要特征是(B )。 A.趣味性 B.交互性 C.集成化 D.多样化 2.“多媒体技术”中的媒体是指(D )o A.感觉媒体 B.传输媒体 C.存储媒体 D.表示媒体 3.多媒体电脑的正确理解是(C )o A.专供家庭娱乐的电脑 B.价格较贵的电脑 C.能处理文字、图形、影像、声音等信息的电脑 D.装有CD —ROM光驱的电脑 4.能够对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影像等媒体进行处理的计算机称为(C )o

A.多任务计算机 B.并行计算机 C.多媒体计

算机D.智能计算机 5. 多媒体计算机中所处理的视频信息,是指 ( B )。 A.声音 B.运动图像 C.图形 D.照片 6. P hotoshop 是一种(B ) o A.图像格式 B.图像编辑软件 C.动画制作软 件 D.图像压缩标准 7. 组成图像的基本单位是( B )o A.线 B.像素 C.颜色 D.亮度 8. 彩色图像的颜色由( C )三种基色组成。 A.红、黑、白 B.红、黄、蓝 C.红、绿、蓝 D. 红、绿、白 9. 下列文件扩展名中,( C )不是常用的图像文 件格式。 A.BMP B.TIF C.AVI D.JPG 10. D VD 采用的视频编码标准是( B )o A.MPEG-1 B.MPEG-2 C.MPEG-4 D.MPEG-7 )是动画制作软件。 B. Fireworks C.Flash C )不是动画文件 B.GIF 文件 C.JPG 文件 (B )是视频文件。 B.AVI 格式文件 C.SWF 格 式文件 D.MID 格式文件 14. 声音信号数字化的过程可分为(D )三步。 A.A/D 转换、编码和播放 B.采样、编码和播 11.下列软件中,( C A.Dreamweaver D.Photoshop 12. 下列文件中,( A.SWF 文件 D.FLC 文件 13. 下列格式文件中,

国家开放大学《阅读与写作(1)》形考作业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阅读与写作(1)》形考作业参考答案 形考任务1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阅读——社会学阅读就是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阅读作品,研究具体作品与文章作者、社会环境的关系,从而发掘作品的时代意义、政治意义、社会意义和思想意义的阅读方法。 2.文化学阅读——文化学阅读就是用文化学的观点和方法通过文字语言解读作品的文化内涵,通过习俗制度透视作品的思想原则,通过经济结构透视作品的价值观念,通过科学技术透视作品的哲学基础,通过文学艺术透视作品的审美趣味的阅读方法。 3.语义学阅读——语义学阅读就是以文本为基础,从字、词、句含义的释读入手,细致分析表达技巧,层层解剖内在的结构层次,全力开掘多方面主题内涵的阅读方法。 4.接受美学阅读——接受美学就是以读者为中心,注重作品意义空白或不确定性,重视作品价值的两极组合。 5.律诗——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每篇句数、字数、平仄、用韵、对仗等都有一定规定,主要包括五律、七律两种。押韵上偶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对仗上,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6.寓言——一种含有讽谕意义的短小故事,本质是以故事的感性形式来表现思想的理性内核。 二、简答题 1.小说的文体特征 参考答案: 以叙述和描写笔法为主,采用灵活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通过情节细腻完整地刻画人物性格;允许进行艺术虚构。 2.学术论文的创造性和文献性 参考答案: 创造性论文反映作者对客观事物研究的独到理解和观点,新理论、新设想、

新方法、新定理,甚至能够填补某个领域的空白。(有没有创造性,是决定论文价值的一个根本标准。) 文献性学术论文可以长期保存,供检索和查阅,作为后人进行更深入研究、探讨时的借鉴,具有长期使用、参考的价值。 3.文化学解读的主要方法 参考答案: (1)通过文字语言解读作品的文化内涵。 (2)通过习俗制度透视作品的思想原则。 (3)通过经济结构透视作品的价值观念。 (4)通过科学技术透视作品的哲学基础。 (5)通过文学艺术透视作品的审美趣味。 4.接受美学阅读的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 (1)以读者为中心。 (2)文本的召唤结构。 (3)意义空白或不确定性。 (4)作品价值的两极组合。 三、论述题 1.运用诗歌的鉴赏方法,解读李白的诗《将进酒》。 参考答案: 诗歌的基本特征是节奏和音韵美,强烈的抒情性丰富的艺术想象和独特的艺术手法。李白的《将进酒》充分体现了这些特点。 从节奏和音韵的角度看,整散结合的句式使诗歌具有强烈而富于变化的节奏,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等长句节奏舒缓,而“岑夫子,丹邱生,将进酒,杯莫停”等短句又使节奏变得急促有力。用韵上同中有变。全诗主要用ui韵,但又不是一韵到底。 从情感上讲,本诗具有极强的抒情性,尽管诗中有明显的不满和消极的情绪,但主要表达他乐观自信,放纵不羁的精神和情感。 从艺术的角度看,本诗大胆想象,如将黄河之水想象成“天上来”等等。

基础会计形考作业一答案

《基础会计》形成性考核作业一答案习题一 习题二 有关项目填表如下:

习题三 有关项目填表如下: 习题四 有关项目填表如下: 习题五 1.根据所给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1)借:银行存款200 000 贷:实收资本200 000 (2)借:固定资产40 000 贷:银行存款40 000

(3)借:原材料15 000 贷:应付账款15 000 (4)借:现金 2 000 贷:银行存款 2 000 (5)借:银行存款20 000 贷:短期借款20 000 (6)借:应付账款35 000 贷:银行存款35 000 (7)借:生产成本12 000 贷:原材料12 000 (8)借:短期借款30 000 贷:银行存款30 000 2、根据给出余额资料的账户开设并登记有关总分类账户。 现金银行存款月初余额300 月初余额200 000 (2)40 000 (4) 2 000 (1)200 000 (4) 2 000 本月合计 2 000 (5)20 000 (6)35 000 月末余额 2 300 (8)30 000 本月合计220 000 本月合计107 000 月末余额313 000 原材料固定资产月初余额 4 700 (7)12 000 月初余额160 000 (3)15 000 (2)40 000 本月合计15 000 本月合计12 000 本月合计40 000 月末余额7 700 月末余额200 000 生产成本短期借款月初余额15 000 (8)30 000 月初余额10 000 (7)12 000 (5)20 000 本月合计12 000 本月合计30 000 本月合计20 000 月末余额27 000 应付账款实收资本(6)35 000 月初余额50 000 月初余额320 000 (3)15 000(1)200 000本月合计35 000 本月合计15 000 本月合计200 000 月末余额30 000 月末余额520 000 3、根据账户的登记结果编制“总分类账户发生额及余额试算表”。 总分类账户发生额及余额试算表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形考作业题目与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形考作业题目与答案) 活动一:认识国家开放大学(形考作业1) 一、多选题(每题5分,共计10分) 题目1:同学们,在学习了“任务一”的相关内容后,请将你认为适合描述为国家开放大学特色的选项选择出来。(BCDE) A. 国家开放大学是一所与普通高校学习方式相同的大学 B. 国家开放大学是一所在教与学的方式上有别与普通高校的新型大学 C. 国家开放大学是基于信息技术的特殊的大学 D. 国家开放大学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多终端数字化的学习资源 E. 国家开放大学是为没有条件参与全日制校园学习的人群提供学习资源的大学 F. 国家开放大学的学习参与活动必须要到校园中和课堂上 题目2:请将下列适用于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的方式选择出来。(ABCD) A. 利用pad、手机等设备随时随地学习 B. 在集中面授课堂上向老师请教问题 C. 在网络上阅读和学习学习资源 D. 在课程平台上进行与老师与同学们的交流讨论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题目3:制定时间计划,评估计划的执行情况,并根据需要实时地调整计划,是管理学习时间的有效策略。(“对”) 题目4:在国家开放大学的学习中,有课程知识内容请教老师,可以通过发email、QQ群、课程论坛等方式来与老师联络。(“对”) 题目5:远程学习的方法和技能比传统的课堂学习简单,学习方法并不重要。(“错”) 题目6:纸质教材、音像教材、课堂讲授的学习策略都是一样的。(“错”) 题目7:在网络环境下,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无法协作完成课程讨论。(“错”) 活动二:完成专业学习(形考作业2)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题目1:开放大学学制特色是注册后(D)年内取得的学分均有效。 选择一项: A. 10 B. 3 C. 5 D. 8 题目2:请问以下是专业学习后期需要完成的环节?(D) 选择一项: A. 了解教学计划 B. 入学测试 C. 课程形成性评价 D. 专业综合实践 题目3:请问以下不是专业学位授予的必备条件?(D) 选择一项: A. 通过学位英语考试 B. 课程成绩达到学位授予的相关要求

成本会计形考作业3答案

某企业生产B 产品,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产品成本中的原材料费用所占比重很大,月末在产品按其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9月份初在产品原材料费用为4000元。该月生产费用为:原材料16000元,直接人工费3000元,制造费用4500元。该月完工产品350件,月末在产品150件。 要求:(1)计算9月份B种完工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2)登记9月份B种产品明细账。 B产品成本明细账 B种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150×40=6000(元) B种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350×40=14000(元) B种完工产品总成本=14000+3000+4500=21500(元) B种完工产品单位成本=21500/350=61.43(元) (2)B产品成本明细账登记如下: (2)B产品成本明细账登记如下:

某种产品经三道工序完成,其材料在每道工序开始时一次投入,各工序材料消耗定额分别为:第一道工序130公斤,第二道工序210公斤,第三道工序160公斤。9月末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分别为:第一道工序100件,第二道工序200件,第三道工序38件。该种产品9月初原材料费用为1538元,9月份原材料费用为1462元。该月完工产品800件。 要求:(1)计算各工序按原材料投料程度表示的完工率。 (2)计算9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3)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 (1)各道工序按原材料投料程度表示的完工率为: 第一道工序 130/(130+210+160)×100%=26% 第二道工序(130+210)/(130+210+160)×100%=68% 第三道工序(130+210+260)/(130+210+160)×100%=100% (2)9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第一道工序 100×26%=26(件) 第二道工序 200×68%=136(件) 第三道工序 38×100%=38(件) 9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26+136+38=200(件) (3)原材料费用分配率=(1538+1462)/(800+200)=3(元) 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800×3=2400(元) 在产品原材料费用=200×3=600(元) 某工业企业甲产品每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不计算在产品成本。其8月份生产费用为:原材料5000元,工资及福利费3000元,制造费用1000元,该月完工产品共300件,月末在产品4件。 要求:(1)计算该月完工甲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2)登记甲产品成本明细账(8月份)。

建筑结构形考作业答案(仅供参考)[1]2

《建筑结构》形考作业答案(仅供参考) 作业1 一、填空题: 1.屈服强度 2.混凝土 N/mm2 3.承载能力正常使用 4.除以 5.纵向受力钢筋混凝土 6.带裂缝破坏 7.适筋延性 8.剪跨比配箍率 9.剪压 10.翼缘梁肋 二、选择题: 1-5:DABAC 6-10:CDBAA 三、简答题: 1.答:(1)较高的强度和适宜的屈强比;(2)较好的塑性;(3)可焊性;(4)低温性能;(5)与混凝土要有良好的粘结力。 2.答:对于永久荷载,规定以其标准值作为代表值;对于可变荷载,则以其标准值、组合值、准永久值及频遇值作为代表值。 3.答:(1)适筋梁:先是受拉钢筋屈服后产生很大塑性变形,使裂缝急剧开展和挠度急剧增大,给人明显的破坏预兆。然后是受压区混凝土压碎。属于延性破坏。(2)超筋梁:破坏时钢筋的应力还未达到屈服强度,因而裂缝宽度均较小,且形成一根开展宽度较大的主裂缝,梁的挠度也较小。这种单纯由混凝土被压碎而引起的破坏,没有明显的预兆,属于脆性破坏。(3)少筋梁:梁破坏时,裂缝往往集中出现一条,不但开展宽度大,而且沿梁高延伸较高,一旦出现裂缝则迅速开展构件严重向下挠曲,最后因裂缝过宽,变形过大而丧失承载力,甚至被折断,没有明显预兆,属于脆性破坏。 四、计算题:

22 122 001min min 1.11.9/, 1.27/360/,0.518,942(1)3550035465942360(2)142.50.518465240.911.9200 0.45/0.45 1.27/3600.16%0.2%,0.2% 0.c t y b s s y b c t y s f N mm f N mm f N mm A mm h h mm mm A f x mm h mm f b f f A αξξαρ======-=-=?===<=?=?=?=<==解:取22 062%20050002009423(/2)360942(465142.5/2) 133.5310133.53120,s u y s mm A mm M f A h x N mm kN m kN m ??=<==-=??-=??=?>?满足要求。 ()该梁安全。 022,max 1060 ,max 6050060440(10.5)11.92004400.518(10.50.518) 176.910176.9260,u c b b s b u s y h h mm mm M f bh N mm kN m M kN m A x h M M A f αξξξ=-=-==-=????-?=??=?<=?'=-'='2.解:(1)验算是否需要采用双筋截面 计算此梁若设计成单筋截面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 故应设计成双筋截面 (2)求受压钢筋令6 2 0102(260176.9)10570.9()360(44035) (3)11.92000.518440360570.02076.8360 s s c b y s s y mm h a A f b h f A A mm f αξ-?=='-?-'' +???+?===求受拉钢筋

计算机应用基础形考作业

计算机应用基础形考作 业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计算机应用基础”形考作业1 (本次作业覆盖“模块1 Windows 7 操作系统”的内容,请在学完模块1后完成本次作业,要求第8周内完成。满分为40分,其中基础知识部分10分,Windows 7部分20分,网络部分10分。单选题50道、填空题50道) 基础知识选择题(共20题,分/题) 1. 以()为核心组成的微型计算机属于集成电路计算机。 A 机械 B 电子管 C 晶体管 D 微处理器 2.()电子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 A 第四台 B 第二台C第一台 D 第三台 3. ()电子计算机使用的主要逻辑元件是电子管。 A 第二台B第一台 C 第四台 D 第三台 4.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当包括()。 A 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 B 计算机与外设 C 主机、键盘与显示器 D 系统硬件与系统软件 5.()是一种系统软件。 A 操作系统 B 编译程序 C 工资管理系统 D 数据库 6. 某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程序属于()。 A 工具软件 B 字表处理软件 C 系统软件D应用软件 7. 操作系统的作用是()。 A 把源程序编译成目标程序 B 控制和管理系统资源的使用 C 便于进行文件夹管理 D 高级语言和机器语言 8. ()构成计算机的物理实体。 A 计算机系统 B 计算机硬件 C 计算机软件 D 计算机程序

9. 微型计算机中()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 A 控制器 B 总线C运算器 D 存储器 10. 下列设备中,()属于输出设备。 A 显示器 B 键盘 C 鼠标器 D 扫描仪 11. 微机的核心部件是()。 A 总线B内存储器 C 硬盘 D 微处理器 12. ()是微型计算机中运算器、控制器及内存储器统称。 A CPU B ALU C 主机 D MPU 13. CD-ROM是()。 A 只读存储器 B 只读光盘 C 只读硬盘 D 只读大容量软盘 14. 下列不属于计算机应用范畴的是()。 A 文档和网页制作 B 信息和参考C水产捕捞 D 休闲娱乐 15. ()的特点是速度快、印字质量好、噪音低。 A 喷墨式打印机 B 击打式打印机 C 激光式打印机 D 点阵式打印机 16. 目前使用的防杀病毒软件的作用是()。 A 检查计算机是否感染病毒,消除已感染的任何病毒 B 检查计算机是否感染病毒,消除部分已感染病毒 C 杜绝病毒对计算机的侵害 D 查出已感染的任何病毒,消除部分已感染病毒 17. 1MB =()。 A 1000 B B 1024B C 1000KB D 1024KB 18. 下列数中最小的数是()。 A ()2 B 75 C (75)8 D (7A)16 19. 云计算是()。 A 为解决气象数据处理服务的 B 用于移动通讯服务的 C 只为一个集团提供通讯服务的 D 将网络资源集中管理和调度,并以虚拟化方式为用户提供服务的

民法学(1)形考作业4参考答案

民法学(1)形考作业4参考答案 同学们:大家好! 完成此次作业首先需要大家对教材第五至第八章内容进行学习,之后才能作以下作业: 一、名词解释 1、宣告死亡:是指公民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又人民法院宣告该公民死亡的民事法律制度。 2、表见代理:指无权代理人的代理行为客观上存在使相对人相信其代理权的情况,且相对人主观上为善意且无过失,因而可以向被代理人主张代理的效力。 3、诉讼时效: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若不行使权利就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可能性的制度。 4、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的占有人,在不法将动产转让给第三人以后,如果受让人在取得该动产时出于善意,就可依法取得对该动产的所有权,受让人在取得动产的所有权以后,原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让人返还财产,而只能请求转让人(占有人)赔偿损失。 5、按份共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共有人按照各自的份额分别对共有财产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一种共有关系。 6、相邻关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毗邻的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不动产所有权或使用权,因相邻各方应当给与便利和接受限制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提示:名词解释是比较容易的题型,通常大家不会有什么问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包括主体、内容、客体三个要素。 2.民法通则规定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3.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终止。 4.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属于具有特殊作用的种类物。 5.我国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6.《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7.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有:(1) 不可抗力 (2) 其他障碍。 8.传统民法将他物权分为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9.财产所有权合法取得的方式可以分为原始取得、继受取得。 10.房屋典权是典权人支付典价,占有出典人的房屋,并对其进行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 提示:填空题答案是唯一的,以上答案都可在教材中找到。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民法通则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 AC )。 A.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B.14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C.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D.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2.张某不习水性,不慎落水急忙呼救,杨某经过,要求张某付1万元人民币方救张某,张无奈同意付钱,杨某遂将张某救上岸,其要求付钱行为是(BD )。 A.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B.无效的民事行为 C.可撤销的民事行为D.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

建筑施工技术形考作业3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目1 完成 获得0.625分中的0.625分 1.砖墙砌体灰缝厚度一般应控制在()左右。选择一项: A. 10mm B. 15mm C. 12mm D. 8mm 题目2 完成 获得0.625分中的0.625分 2.脚手架的一步架高度一般为()。 选择一项: A. 1.8m B. 0.6m C. 1.2m D. 0.9m 题目3 完成 获得0.625分中的0.000分 3.砌筑用脚手架的宽度一般为不小于()。

选择一项: A. 2m B. 1.2m C. 1.5m D. 3m 题目4 完成 获得0.625分中的0.625分 4.普通粘土砖墙的砌筑,应选用()。 选择一项: A. 水泥砂浆 B. 混合砂浆 C. 粘土砂浆 D. 石灰砂浆 题目5 完成 获得0.625分中的0.625分 5.单排扣件钢管脚手架搭设高度一般不宜超过()。选择一项: A. 10m B. 30m C. 20m D. 40m 二、多项选择题

题目6 完成 获得1.250分中的1.250分 1.脚手架的分类可以按照()。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材料分类 B. 搭设位置分类 C. 用途分类 D. 结构形式分类 E. 功能分类 题目7 完成 获得1.250分中的1.250分 2.模板及其支架应有足够的()。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湿度 B. 稳定性 C. 刚度 D. 密封性 E. 强度 题目8 完成 获得1.250分中的1.250分 3.模板的拆除顺序一般为()。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后支的先拆 B. 后支的后拆 C. 先支的先拆 D. 先拆板模后拆拄模 E. 先支的后拆 三、判断题 题目9 完成 获得0.625分中的0.625分 1.立皮数杆的作用是控制砌筑墙体的竖向尺寸以及各部件的标高。()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10 完成 获得0.625分中的0.625分 2.砖墙砌筑应采用混合砂浆。()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11 完成 获得0.625分中的0.625分

形考作业答案

社会心理学形考作业 作业一课堂讨论 请举出一些你所了解的攻击行为的例子,并尝试用本能论、挫折——攻击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等来分析这些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课堂讨论后形成书面作业,字数不少于400字) 作业二阶段性测验(第1至5章) 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社会认知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 2.社会认知具有的特点包括:选择性、双向性、整体性和易出偏差性。 3.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把行为的原因分为三种,即行动者、行动者知觉的对象和行动产生的环境。 4.凯尔曼指出,态度的改变要经历服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 5.个体通过学习形成态度的方法主要有:古典条件作用、工具性条件作用和社会学习。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1.城市移民群体为适应社会文化与生活方式的急剧变迁而主动进行的社会化过程属于(C)。 A.初级社会化B.预期社会化C.再社会化D.继续社会化 2.某人在初次会面时给别人留下的印象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着别人对他的看法,这种现象属于(C)。 A.近因效应B.晕轮效应C.首因效应D.宽大效应 3.在改变态度的方法中,通过劳动锻炼来改变好逸恶劳的态度属于(D)。 A.劝说宣传法B.角色扮演法C.团体影响法D.活动参与法 4.在日常生活中,青年人容易接受其他青年人的劝说,这体现了劝说者的(B)对态度改变的影响。 A.权威性B.相似性C.吸引力D.可信赖性

5.社会判断理论认为,当一种新观点处于个体的( A )时,最有可能引起个体态度的改变。 A.接受区B.潜意识区C.拒绝区D.不明朗区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分,小题,共25分) 1.再社会化P26 2.归因P87 3.基本归因错误P89 4.宽大效应P83 5.态度P94 四、简答题(每题10分,3道题,共30分) 1.社会认知具有哪些特征?P74—75 2.由费斯廷格提出的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P106 3.简述态度改变的三阶段理论的基本内容。P110 五、论述题(20分) 劝说宣传法是一种极为常见和广泛使用的促使态度发生改变的方法。试述在使用劝说宣传法时,发起者的特性和目标人群的特性对说服效果有哪些影响?P111 作业三案例分析 有这样一则新闻报道:18岁青年刘某为抓小偷被歹徒刺穿心肺,血流不止,在他身边有几十个围观的群众,却无一人帮忙。直到五六分钟后,才出现一好心男子,将刘某抱入诊所。 请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这种“众人围观见死不救”的现象。(形成书面作业,字数不少于200字) 作业四阶段性测验(第6至10章) 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人际关系具有个体性、直接性和情感性三个特点。 2.人际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

【经济数学基础】形考作业参考答案

【经济数学基础】形考作业一答案: (一)填空题 1._________ __________sin lim =-→x x x x 答案:0 2.设 ? ?=≠+=0 ,0, 1)(2x k x x x f ,在0=x 处连续,则________=k .答案:1 3.曲线x y = 在)1,1(的切线方程是 .答案:2 121+ =x y 4.设函数52)1(2++=+x x x f ,则____________)(='x f .答案:x 2 5.设x x x f sin )(=,则__________ )2π (=''f 2 π- (二)单项选择题 1. 函数+∞→x ,下列变量为无穷小量是( D ) A .)1(x In + B .1/2+x x C .2 1x e - D . x x sin 2. 下列极限计算正确的是( B ) A.1lim =→x x x B.1lim 0 =+ →x x x C.11sin lim 0 =→x x x D.1sin lim =∞ →x x x 3. 设y x =lg 2,则d y =( B ). A . 12d x x B . 1d x x ln 10 C . ln 10x x d D .1 d x x 4. 若函数f (x )在点x 0处可导,则( B )是错误的. A .函数f (x )在点x 0处有定义 B .A x f x x =→)(lim 0 ,但)(0x f A ≠ C .函数f (x )在点x 0处连续 D .函数f (x )在点x 0处可微 5.若x x f =)1 (,则()('=x f B ) A .1/ 2x B .-1/2x C .x 1 D . x 1- (三)解答题 1.计算极限 (1)2 11 23lim 22 1 - =-+-→x x x x (2)2 18 665lim 2 2 2 = +-+-→x x x x x

建筑材料形考作业3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砌筑砂浆 2.沉入度 3.3 4.中层砂浆 5.水泥砂浆 6.泛霜 7.蒸压灰砂砖8.陶瓷锦砖9.玻璃在冲击作用下易破碎,是典型的塑性材料 10.平板玻璃11.黏土12.颈缩阶段13.伸长率14.沸腾钢 15.冷弯性能16.疲劳破坏17.若含硅量超过1%时,会增大钢材的可焊性 18.强度提高,伸长率降低19.强度提高,塑性和冲击韧性下降20.增大 二、判断题 对对错对错错对错对错 三、简单题 1. 答:砂浆在砌体中主要起传递荷载的作用,并经受周围环境介质作用,因此砂浆应具有一定的黏结强度、抗压强度和耐久性。实验证明:砂浆黏结强度、耐久性均随抗压强度的增大而提高,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且抗压强度的试验方法较成熟,测试较简单准确,所以工程上常以抗压强度作为砂浆的主要技术指标。 2.答:用于砖墙的底层抹灰,多用石灰砂浆;用于板条墙或板条顶棚的底层抹灰多用混合砂浆或石灰砂浆;混凝土墙、梁、柱、顶板等底层抹灰多用混合砂浆、麻刀石灰浆或纸筋石灰浆。 3.答:釉面砖是多孔陶质坯体,在长期与空气接触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潮湿的环境中使用坯体会吸收水分,产生膨胀现象使釉面牌张拉应力状态,当超过其抗拉强度时,釉面就会发生开裂。用于室外时,经长期冻融,釉面砖会出现分层脱落、掉皮现象。所以釉面砖不宜用于室外。 4.答:屈强比是指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之比。屈强比能反映钢材的利用率和结构的安全可靠性,屈强比越小,反映钢材受力超过屈服点工作时的可靠性越大,结构的安全性也越高。但屈强比太小,则说明钢材不能有效地被利用,造成钢材浪费。 5.答:建筑钢材材质均匀,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塑性和韧性,能承受冲击和振动荷载,可焊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