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理第三版(柳孝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课后知识题目解析1.2章

建筑物理第三版(柳孝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课后知识题目解析1.2章
建筑物理第三版(柳孝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课后知识题目解析1.2章

建筑物理第三版(柳孝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1.2章

1.传热有哪几种方式?各自的机理是什么?

答:传热的基本方式分为导热、对流和辐射三种,其传热机理分别是:(1)导热是由温度不同的质点(分子、原子、自由电子)在热运动中引起的热能传递现象。固体导热是由

于相邻分子发生的碰撞和自由电子迁移所引起的热能传递;液体导热是通过平衡位置间歇着的分子振动引起;气体导热是通过分子无规则运动时互相碰撞而导热。

(2) 对流是由于温度不同的各部分流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互相掺合而传递热能。

(3) 辐射传热以电磁波传递热能。凡是温度髙于绝对零度的物体,由于物体原子中的电子振动或激动,就会从表而向外界空间辐射出电磁波。

2.材料导热系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其值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试列举一些建筑材料的例子说明。

答:(1)物理意义

材料导热系数是在稳定传热条件下,lm厚的材料,两侧表而的温差为1°C,在1秒钟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它反映了壁体材料的导热能力。

(2)影响因素

材料导热系数的取值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而:

①材质的影响。不同材料的组成成分或结构的不同,导热性能各不相同。矿棉、泡沫塑料等材料的导热系数值较小,砖砌体、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的导热系数值较大,金属建筑材料如钢材、铝合金等的导热系数值更大。

②材料干密度的影响。材料干密度反映材料密实的程度,材料愈密实干密度愈大,材料内部孔隙愈少,导热性能愈强。一般来说,干密度大的材料导热系数也大,尤其是像泡沫混凝土、加气混凝土等一类多孔材料,表现得很明显;但是也有某些材料例外,如玻璃棉这类材料存在一个最佳干密度,即在该干密度时,其导热系数值最小。

③材料含湿量的影响。材料含湿量的增大必然使导热系数值增大。

3. 对流换热系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其值与哪些因素有关?通常在工程中如何取值?

答:(1)物理意义

对流是指温度不同的各部分流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互相掺合所引起的传递热能。对流换热只发生在流体之中或固体表面和与其紧邻的运动流体之间。

(2) 影响因素

对流换热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层流边界层内的换热与流体运动发生的原因、流体运动状况、流体与固体壁面温差、流体的物性、固体壁面的形状、大小及位置等因素。

(3) 在工程中的取值

结合建筑围护结构实际情况并为简化计算起见,通常只考虑气流状况是自然对流还是受迫对流;构件是处于垂直的、水平的或是倾斜的;壁面是有利于气流流动还是不利于流动;传热方向是由下而上或是由上而下等主要影响因素。

①原本温度相同的流体或与流体紧邻的固体表而,因其中某一部分受热或冷却,温度发生了变化,使流体各部分之间或者流体与紧邻的固体表面产生了温度差,形成了对流运动而传递热能。这种因温差而引起的对流换热称为自然对流换热。其对流换热量仍可按式计算,其对流换热系数为:

a. 当平壁处于垂直状态时:

av =2.0 \/(0 -t)

b. 当平壁处于水平状态时:

若热流由下而上

ac =2. 5 s/(d - 0

若热流由上而下

ac = 1. 3 7(0 -t)

②当流体各部分之间或者流体与紧邻的固体表而之间存在着温度差,但同时流体又受到外部因素如气流、泵等的扰动而产生传热的现象,称为受迫对流换热。绝大多数建筑物是处于大气层内,建筑物与空气紧邻,风成为主要的扰动因素。受迫对流换热主要取决于温差的大小、风速的大小与固体表而的粗糙度。对于中等粗糙度的固体表面,

受迫对流换热时的对流换热系数可按下列近似公式计算:

围护结构外表面:ac= (2. 5?6.0) +4.2u

围护结构内表面:ac=2. 5+4. 2u

上两式中,1)表示风速(m/s),常数项反映了自然对流换热的影响,其值取决于温度差的大小。

4. 辐射换热系数的意义是什么?平均角系数的物理意义又是什么?它们各自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1)辐射换热系数的含义

辐射换热系数是指互相可见的两物体表面在单位温差,单位而积互相辐射从而交换热量的能力。

(2) 平均角系数的物理意义

表示单位时间内,物体1投射到物体2的辐射换热量与物体1或物体2向外界辐射的总热量的比值。

(3) 因素影响

①物体表面间的辐射换热量主要取决于各个表面的温度与相对位置、发射和吸收辐射热的能力。

②平均角系数的取值取决于两表面的相对位置、大小及形状等几何因素。

5. 何谓稳定传热状态?稳定传热状态有些什么特征?

答:“稳定传热状态”即在两个稳定温度场之间发生传热过程的状态,它的特征是温度场即空间中各点的温度分布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6. 试分析封闭空气间层的传热特性,在围护结构设计中如何应用封

闭空气间层?

答:(1)封闭空气间层的传热特性

封闭空气间层的传热过程是在有限封闭空间内两个表面之间进行的热转移过程,是导热、对流和辐射三种传热方式综合作用的结果。

(2)在设计中的应用

①在建筑围护结构中采用封闭空气间层可以增加热阻,并且材料省、重量轻,是一项有效而经济的技术措施。

②如果构造技术可行,在围护结构中用一个“厚”的空气间层不如用几个“薄”的空气间层。

③为了有效地减少空气间层的辐射传热量,可以在间层表而涂贴反射材料,一般在一个表面涂贴,并且是在温度较高一侧的表面,以防止间层内结露。

7. 试求出用同一材料构成的5层厚度为20mm封闭空气间层的热阻值与1层厚度为100_的封闭空气间层的热阻值各为多少?

答:根据表2-3可列出下表(单位:m2*K/W)

位置、热流状况及材料特性冬季状况夏季状况

5层20mm厚封闭空气间层的热阻值1层100mm厚封闭空气间层的热阻值5层20mm厚封闭空气间层的热阻值1层100mm厚封闭空气间层的热阻值

般热流向下0.17X5=0. 85 0.20 0.15X5=0. 75 0.15

n 热流向上0.15X5=0. 75 0.17 0-13X5=0. 65 0.13

IHj

层垂直空气间层0.16X5=0. 80 0.18 0.14X5=0. 70 0.15

毛吕

层热流向下0.43X5=2. 15 0.64 0.37X5=1. 85 0.54 热流向上0.35X5=1.75 0.43 0.28X5=1. 45 0.28

垂直2气间层0.39X5=1.95 0.50 0.31X5=1. 55 0.37

专吕

n

层热流向下0.56X5=2.80 1.01 0.49X5=2. 45 0.86 热流向上0.45X5=2.25 0.57 0.34X5=1. 70 0.35

垂直堃气间层0.49X5=2.45 0.71 0.39X5=1.95 0.50

8. 在稳定传热状态下,为减少围护结构的热损失,可采取哪些建筑

建筑物理 第三版(柳孝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课后习题答案 1.4章

建筑物理第三版(柳孝图)课后习题答案 1.4章 1.建筑防热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答:建筑防热的途径有: (1)减弱室外的热作用。 (2)窗口遮阳。 (3)围护结构的隔热与散热。 (4)合理地组织自然通风。 (5)尽量减少室内余热。 2.何谓室外综合温度?其物理意义是什么?它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答:(1)室外综合温度的定义 室外综合温度是指以温度值表示室外气温、太阳辐射和大气长波辐射对给定外表而的热作用。

(2)室外综合温度的物理意义一般用室外综合温度计算出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热性能、建筑冷负荷和热负荷。 (3)室外综合温度受影响的因素 主要受到室外空气温度、围护结构外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太阳辐射照度、围护结构外表面与环境的长波辐射换热量、围护结构外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等的影响。 3.由【例1. 4-2】可知,该种构造不能满足《规范》规定的隔热要求。拟采取的改善措施是:(a)在钢筋混凝土外侧增加20mm厚的苯板(即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下同);(b)在钢筋混凝土内侧增加20mm 厚的苯板。试分别计算这两种构造方案的内表面温度是否能满足要求?哪种构造方案的效果更好? 己知:苯板的热工指标为:干密度P o=30kg / m3;导热系数入=0. 042W / (m -K);蓄热系数S24=0. 36W / (m2 ? K)。 答:略 4.冬季保温较好的围护结构是否在夏季也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试

分析保温围护结构和隔热围护结构的异 同。 答:(1)对于冬季保温较好的围护结构不一定在夏季也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因为冬季保温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围护结构的热阻,而夏季隔热则与围护结构的热惰性指标、蓄热性能密切相关。 (2)保温围护结构和隔热围护结构的异同 ①相同之处在于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对热阻都有一定的要求;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对热惰性指标也应该满足在谐波热作用下保证有足够的热稳定性的要求。 ②不同之处之在于围护结构保温的设计指标主要是热阻。而围护结构的防热主要的为了控制内表而的最髙辐射温度,因此防热设计的设计指标主要是热惰性指标。 5.屋顶隔热的措施主要有哪些?这些措施的隔热机理是什么? 答:屋顶隔热的措施及其隔热机理是:

《传热学》(第五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传热学》(第五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冰雹落体后溶化所需热量主要是由以下途径得到: 与地面的导热量与空气的对流换热热量注:若直接暴露于阳光下可考虑辐射换热,否则可忽略不计。 2、略 3、略 4、略 5、略 6、夏季:在维持20℃的室内,人体通过与空气的对流换热失去热量,但同时又与外界和内墙面通过辐射换热得到热量,最终的总失热量减少。()冬季:在与夏季相似的条件下,一方面人体通过对流换热失去部分热量,另一方面又与外界和内墙通过辐射换热失去部分热量,最终的总失热量增加。()挂上窗帘布阻断了与外界的辐射换热,减少了人体的失热量。 7、热对流不等于对流换热,对流换热 = 热对流 + 热传导 热对流为基本传热方式,对流换热为非基本传热方式 8、门窗、墙壁、楼板等等。以热传导和热对流的方式。 9、因内、外两间为真空,故其间无导热和对流传热,热量仅能通过胆壁传到外界,但夹层两侧均镀锌,其间的系统辐射系数降低,故能较长时间地保持热水的温度。当真空被破坏掉后, 1、2两侧将存在对流换热,使其保温性能变得很差。

10、1 1、直线而为时曲线 12、 q 首先通过对流换热使炉子内壁温度升高,炉子内壁通过热传导,使内壁温度生高,内壁与空气夹层通过对流换热继续传递热量,空气夹层与外壁间再通过热传导,这样使热量通过空气夹层。(空气夹层的厚度对壁炉的保温性能有影响,影响的大小。) 13、已知:、℃ ℃ 墙高 2、8m,宽3m 求:、、、解:=℃ ℃ 14、已知:、、、℃、℃ 求:、、、解: 15、已知:、、℃、、求:、℃ 16、已知:℃、℃、、℃ 求:、、解: 17、已知:、、、℃ ℃、、、求:、、解:由于管壁相对直径而言较小,故可将此圆管壁近似为平壁即:=若%%因为:,即:水侧对流换热热阻及管壁导热热阻远小于燃气侧对流换热热阻,此时前两个热阻均可以忽略不记。 18、略 第一章导热理论基础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1、略 2、已知:、、、求:、解:由计算可知,双Low-e膜双真空玻璃的导热热阻高于中空玻璃,也就是说双Low-e膜双真空玻璃的保温性能要优于中空玻璃。

建筑物理第三版课后答案

建筑物理第1.1章课后练习题 (1)为什么从事建筑设计的技术人员需要学习热环境知识、研究热环境问题? 答: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环境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房屋中将广泛采用各种先进的采暖和空调设备;因此,建筑热工学的知识,对提高设计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节约能源消耗,降低采暖和空调费用,取得全面的技术经济效果,意义尤为明显。 (2)人体有哪几种散热方式?各受哪些因素的制约与影响? 答: 1.人体新陈代谢产热量:主要决定于人体的新陈代谢率及对外作机械功的效率; 2.对流换热:取决于着衣体和空气间的温度差、气流速度以及衣着的热物理性质; 3.辐射换热:是在着衣体表面与周围环境表面间进行的,它取决于两者的温度,辐射系数,对位置以及人体的有效辐射面积; 4.人体的蒸发散热:它与空气流速、从皮肤表面经衣服到周围空气的水蒸气压力分布、衣服对蒸汽的渗透阻等因素有关。 (3)影响人体热舒适的物理参数有哪些?它们各自涉及哪些因素? 答:人体舒适度与人体本身和室内热环境有关;其中人体本身包含人体产热量、衣着情况;室内热环境包含室内空气湿度、温度、气流速度、环境辐射温度四个因素。 (4)为什么人体达到了热平衡,并不一定就是热舒适? 答:人体达到热平衡是达到热舒适的必要条件。Δq= qm ±qc ±qr –qw W / m 2由于式中各项还受一些条件的影响,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变动,许多种不同的组合都可以满足上述热平衡方程,但人体的热感却可能有较大差异。换句话说,从人体热舒适考虑,单纯达到热平衡是不够的,还应当使人体与环境的各种方式换热限制在一定范围。 (5)评价热环境的综合指标主要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答:A:有效温度:根据半裸或者穿夏季薄衫的人,在一定条件的环境中所反映的瞬时热感,作为决定各因素的综合评价标准。不足:对湿度影响估计过高,未考虑热辐射影响 B热应力指数:是人体所需的蒸发散热量与室内环境条件下最大可能的蒸发散热量之比。不足:只适用于空气温度偏高,衣着单薄的情况,常用于夏季 C预计热感觉指数:为全面评价室内热环境参数以及人体状况(活动与衣着)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丹麦学者房格尔在实验研究,统计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预计感觉指数。根据房格尔热舒适方程,绘制的线图,可以根据房间的用途,球的不同衣着及活动量时,确保人体热舒适状态的气候因素的组合,作为设计依据。 D心理适应性模型:是解释自然通风建筑中实际观测结果和PMV预测结果不同的主要原因,并归纳出室内热中性温度和室外月平均气温之间的关系 (7)影响室内热环境的室外气候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主要因素有太阳辐射、气温、湿度、风、降水等 (8)我国民用建筑热工设计气候分区是如何划分的?它们对设计有何要求? 答:我国民用建筑热工设计气候划分成五个区

土力学答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二章 2-2、有一饱和的原状土样切满于容积为21.7cm 3 的环刀内,称得总质量为72.49g ,经105℃烘干至恒重为61.28g ,已知环刀质量为32.54g ,土粒比重为2.74,试求该土样的湿密度、含水量、干密度及孔隙比(要求汇出土的三相比例示意图,按三相比例指标的定义求解)。 解:3/84.17 .2154 .3249.72cm g V m =-== ρ %3954 .3228.6128 .6149.72=--== S W m m ω 3/32.17 .2154 .3228.61cm g V m S d =-== ρ 069.149 .1021.11=== S V V V e 2-3、某原状土样的密度为1.85g/cm 3 ,含水量为34%,土粒相对密度为2.71,试求该土样的饱和密度、有效密度和有效重度(先推导公式然后求解)。 解:(1)V V m W V s sat ρρ?+= W S m m m += S W m m = ω 设1=S m ρω +=∴1V W S S S V m d ρ= W S W S S S d d m V ρρ?=?= ∴1 ()()()()()()3 W S S W S S W W sat cm /87g .1171 .20.341171.285.1d 11d 11d 111d 11111=+?+-?=++-= +++???? ? ? - = +-++=+???? ???-++= ∴ρωρω ρωρω ρρωρρ ω ρρρωρW S d 有 (2)()3 '/87.0187.1cm g V V V V V V V m V V m W sat W V S sat W V W V W S S W S S =-=-=+-=-+-=-= ρρρρρρρρρ (3)3 ' ' /7.81087.0cm kN g =?=?=ργ 或 3 '3/7.8107.18/7.181087.1cm kN cm kN g W sat sat sat =-=-==?=?=γγγργ 2-4、某砂土土样的密度为1.77g/cm 3 ,含水量9.8%,土粒相对密度为2.67,烘干后测定最

建筑物理实验指导书(电子版)

河南理工大学 建筑物理实验指导书 闫海燕职晓晓编 光 班级: 学号: 姓名: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建筑物理实验室

2011年3月

目录 学生试验守则 (2) 第一篇建筑热工学实验 实验一室内外热环境参数的测定 (3) 实验二建筑日照实验 (5) 第二篇建筑光学实验 实验三照明模型试验 (7) 实验四天然采光模型试验 (9) 第三篇建筑声学实验 实验五驻波管法测定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 (12) 实验六环境噪声测量 (14)

建筑物理实验室学生实验守则 一、要按时进入实验室并签到,迟到15分钟禁止实验。 二、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写出预习报告(包括: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回答指导教师的提问,否则应重新预习,经指导教师认可后方能进行实验。 三、进入实验室后应保持安静,不得高声喧哗和打闹,不准穿拖鞋、短裤和背心,不准抽烟,不准随地吐痰和乱扔废物,保持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整齐清洁。 四、做实验时要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仪器设备操作规程,服从指导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指导,按要求进行实验操作,如实记录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不得弄虚作假。 五、要爱护仪器设备及实验室内其它设施,节约使用材料。使用前要仔细检查仪器设备,认真填写使用情况登记表,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未经许可不得动用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及其它物品,对不听劝阻造成仪器设备损坏者,按学院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六、实验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人身事故,防止损坏仪器设备,若出现问题,应立即切断电源,保护现场,并迅速报告指导教师,待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实验。

七、实验结束后要如实填写“实验仪器设备使用记录”。经实验室工作人员检查仪器设备、工具、材料无误后方可离开,严禁擅自将实验室任何物品带走。 八、值日人员要认真打扫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九、学生应认真按时完成实验报告,对实验指导教师批发的报告要认真改正。实验报告交实验指导教师留存。 十、课外到实验室做实验,须经实验室主任同意。 十一、学生因病、事假缺实验者,可凭假条找任课教师补做实验。因旷课缺实验者,必须写出检查,经辅导员签字同意后,方可补做实验。 十二、学生未完成实验室安排的全部实验无权参加最后考试。 第一篇建筑热工学实验 实验一:室内外热环境参数的测定 指导老师:同组者姓名:实验日期:年月日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 温湿度计 热舒适度仪 自动气象及生态环境监测系统

我国既有工业建筑结构体系调查

第2章我国既有工业建筑结构体系调查工业建筑是我国建筑产业中的一大类,与民用建筑相对应,是指用于工业生产及直接服务于工业生产的房屋。工业建筑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随着工业产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建筑的类型越来越多,工业生产技术对工业建筑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未来的工业建筑形式依然会有新的发展。 2.1我国既有工业建筑类型 对于我国既有工业建筑,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划分类型。按工业种类划分,有钢铁厂建筑、机械制造厂建筑、精密仪表厂建筑、航空航天工厂建筑、造船厂建筑、水泥厂建筑、化工厂建筑、纺织厂建筑、食品加工厂建筑、火力发电厂建筑、水电站建筑、核电站建筑、高新技术产业建筑等等。 按工业建筑用途划分,可分为以下六类:第一类是生产厂房,生产厂房中进行主要的工业生产流程,如产品的备料、加工、装配等,是最主要的厂房;第二类是生产辅助厂房,生产辅助厂房是为生产厂房服务的厂房,有修理车间、工具车间等;第三类是动力厂房,动力厂房是为全厂提供能源服务的厂房,如发电站、变电所、锅炉房等;第四类是仓储建筑,仓储建筑是用于储存工业生产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厂房;第五类是运输用建筑,运输用建筑是工厂中停放、检修和管理交通运输工具的厂房。第六类是其他建筑,如污水处理建筑等。 按生产状况划分,可分为以下五类:第一类是冷加工车间,冷加工车间是在常温状态下加工非燃烧物质和材料的生产车间,如机械装配、修理等;第二类是热加工车间,热加工车间是在高温和融化状态进行生产,可能产生大量烟雾、灰尘和有害气体的生产车间,如钢铁铸造、锻压和热处理车间等;第三类是恒温恒湿车间,为保证产品质量,恒温恒湿车间内部要求保证恒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如精密仪器制造车间和纺织车间等;第四类是洁净车间,为保证产品质量,洁净车间内要求高度清洁,要消除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如制药车间和集成电路车间等;第五类是其他特种状况车间,如放射性车间和防电磁波干扰车间等。 按层数划分,可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单层厂房,单层厂房只有一层,其高度根据生产需要可灵活调整,且便于沿地面水平方向来组织生产流程,布置生产设备,多用于冶金、重型及中型机械工业;第二类似是多层厂房,多层厂房的层数在二层以上,适用于组织生产关系和工艺流程在垂直方向上的工业,多用于食品、电子和精密仪器工业等;第三类是层次混合厂房,层次混合厂房是多层和单层混合在一幢建筑中,多用于化学工业、热电站的主厂房等。 按跨度的数量和方向划分,可分为以下三大类:第一类是单跨厂房,单跨厂房只有一个跨度;第二类是多跨厂房,多跨厂房在一个方向上由几个跨度组合而

混凝土结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 绪论 思 考 题 1.1 钢筋混凝土梁破坏时的特点是:受拉钢筋屈服,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破坏前变形较大,有明显预兆, 属于延性破坏类型。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利用混凝土的抗压能力较强而抗拉能力很弱,钢筋的抗拉能力很强的特点,用混凝土主要承受梁中和轴以上受压区的压力,钢筋主要承受中和轴以下受拉区的拉力,即使受拉区的混凝土开裂后梁还能继续承受相当大的荷载,直到受拉钢筋达到屈服强度以后,荷载再略有增加,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梁才破坏。由于混凝土硬化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产生了良好的粘结力,且钢筋与混凝土两种材料的温度线膨胀系数十分接近,当温度变化时,不致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而破坏二者之间的粘结,从而保证了钢筋和混凝土的协同工作。 1.2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点有:1)经济性好,材料性能得到合理利用;2)可模性好;3)耐久性和耐火性 好,维护费用低;4)整体性好,且通过合适的配筋,可获得较好的延性;5)刚度大,阻尼大;6)就地取材。缺点有:1)自重大;2)抗裂性差;3)承载力有限;4)施工复杂;5)加固困难。 1.3 本课程主要内容分为“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和“混凝土结构设计”两部分。前者主要讲述各种混凝土 基本构件的受力性能、截面设计计算方法和构造等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理论,属于专业基础课内容;后者主要讲述梁板结构、单层厂房、多层和高层房屋、公路桥梁等的结构设计,属于专业课内容。学习本课程要注意以下问题:1)加强实验、实践性教学环节并注意扩大知识面;2)突出重点,并注意难点的学习;3)深刻理解重要的概念,熟练掌握设计计算的基本功,切忌死记硬背。 第2章 混凝土结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思 考 题 2.1 ①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 cu,k 是根据以边长为150mm 的立方体为标准试件,在(20±3)℃的温度 和相对湿度为90%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d ,按照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确定的。②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f ck 是根据以150mm ×150mm ×300mm 的棱柱体为标准试件,在与立方体标准试件相同的养护条件下,按照棱柱体试件试验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确定的。③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f tk 是采用直接轴心抗拉试验直接测试或通过圆柱体或立方体的劈裂试验间接测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轴心抗拉强度。④由于棱柱体标准试件比立方体标准试件的高度大,试验机压板与试件之间的摩擦力对棱柱体试件高度中部的横向变形的约束影响比对立方体试件的小,所以棱柱体试件的抗压强度比立方体的强度值小,故f ck 低于f cu,k 。⑤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f tk 与立 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 cu,k 之间的关系为:245.055.0k cu,tk )645 .11(395.088.0αδ?-?=f f 。⑥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f ck 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 cu,k 之间的关系为:k cu,21ck 88.0f f αα=。 2.2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根据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的。我国新《规范》规定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有C15、 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和C80,共14个等级。 2.3 根据约束原理,要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就要对混凝土的横向变形加以约束,从而限制混凝土内部微裂 缝的发展。因此,工程上通常采用沿方形钢筋混凝土短柱高度方向环向设置密排矩形箍筋的方法来约束混凝土,然后沿柱四周支模板,浇筑混凝土保护层,以此改善钢筋混凝土短柱的受力性能,达到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延性的目的。 2.4 单向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的强度与水泥强度等级、水灰比有很大关系,骨料的性质、混凝土的级配、混 凝土成型方法、硬化时的环境条件及混凝土的龄期也不同程度地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轴心受压应力—应变曲线包括上升段和下降段两个部分。上升段可分为三段,从加载至比例极限点A 为第1阶段,此时,混凝土的变形主要是弹性变形,应力—应变关系接近直线;超过A 点进入第2阶段,至临界点B ,此阶段为混凝土裂缝稳定扩展阶段;此后直至峰点C 为第3阶段,此阶段为裂缝快速发展的不稳定阶段,

工业建筑设分析与实例

第四节工业建筑设分析与实例 一、工业建筑的本质 工业亦作为制造业,是一种将原料或零件加工,制造成产品的行业。因此工业建筑是为生产产品提供工作空间场所的建筑物,是满足生产活动需要的建筑类型。 可以认为工业建筑的设计本质是创造一个生产空间和生存空间,因此,应当从工业建筑的生产空间及生存空间的发展中寻找规律,这样,就能很好的了解和把握工业建筑的时代脉搏和发展趋势。 二、工业建筑的历史发展 工业建筑起源于工业革命的英国,现代工业建筑体系的发展已有了200多年的历史。1840年后,中国陆续出现了由国外资本、清政府官僚集团和新兴民营资本经营的工业,它们奠定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基础,形成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1865年的上海江南制造局炮厂就是我国较早创办的军事工业,而1890年湖北汉阳炼铁厂则是我国第一个规模较大的钢铁工业。直到解放前,中国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仍很小,没有制造主要生产工具的机械制造工业,只有一些依赖外国进口的原料加工工业,重工业的基础则更加薄弱。进入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工业建筑的规模和数量在世界上已均居前列。面临2世纪信息时代,为了与市场经济接轨,与国际接轨,原来计划经济下工业建筑固有模式必然要进行改革。无论旧工业的改造还是新工业的开发,工业建筑史忠禹城市规划、环保、节能、地景、经济、文化、人居有着密切关系。 1、中国工业建筑的历程 (1)中国工业建筑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学苏、反右前十年。这个时期的工业建筑设计有两个特点。其一,建筑师在工业建筑设计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当时各工业设计院的苏联专家就有不少建筑师。其二,在工业建筑中提出了“对人的关怀”,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在工业建筑中全面考虑通风、采光、除尘、隔震、放火、交通、绿化、生活福利、景观等问题,而且都有相应的苏联法规可以参考。第二阶段:大跃进、动乱二十年。在困难条件下坚持在设计中采用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除了不少成果。工业建设中大力推广标准化、定型化,自行设计出预应力大跨度钢筋混凝土屋架,鱼腹式吊车梁,下沉式天窗、大型预制墙板、构件自防水屋面板等新型体系。第三阶:短改革开放的20年。是我国现代工业建筑大发展的20年。但是也应该看到工业建筑设计中发挥建筑师的作用的不足之处,建筑师在工业建筑设计中的地位尚未被确认,建筑师在工业建筑中的作用受到限制,建筑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服务业主存在误区。 (2)中国工业建筑的三大成就:一批新兴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拔地而起。旧城工业区更新改造、迁建开发。新兴高科技的现代工业建筑蓬勃发展。 2、国外工业建筑的经验 国外工业建筑的建设有很多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的地方,首先是节约用地,重视环境保护,具体措施有合并车间,建造联合大厂房,建设多层或高层厂房,实现厂区的绿化,将绿色植栽引进生产空间或控制监测车间,综合治理,保护环境。其次是改变观念,更新工业建筑设计的思路,根据生产特点,满足灵活性,通用性的要求,工业化建筑体系日趋完善,实现了标准化、定型化、多样化,在工业建筑中运用人类工程学。旧工厂的更新改造提到重要位置。最后是综合发展,建立新的运行模式,科技园、工业园的兴起,形成不同功能建筑的交叉,重视工业建筑艺术创作,发挥建筑师的作用。 三、总图布置与群体建筑的艺术处理 1、生产功能与建筑群体空间艺术 工业建筑群体空间是严格按照生产功能要求,结合当地自然条件,符合城市或地区规划,

(三)建筑学专业

(三)建筑学专业 1、专业基础平台 认识实习( Cognition Practice)实习教学大纲 实习时间(周数):1 一、参考书与资料 《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画环境表现与技法》钟训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的涵意》刘育东天津大学出版社 美术3(Fine Arts(3)) 总学时:102 学时分配:实训102 适用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 先修课程:美术1、2 六、推荐教材:《高等建筑美术-色彩》 美术3(Fine Arts(3))实训(实操)教学大纲 课程总学时:102 实训(实操)学时数:102 实训(实操)项目数:5 二、使用教材与参考书《高等建筑美术-色彩》 建筑美术(Architectural Sketch) 总学时:102 学时分配:实训102 先修课程:美术1、2、3 六、推荐教材:《高等建筑美术-色彩》 七、实践环节教学大纲 建筑美术(Architectural Sketch)实训(实操)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建筑美术 课程总学时:102 实训(实操)学时数:102 实训(实操)项目数:5 二、使用教材与参考书《高等建筑美术-色彩》 建筑力学(1)(Architectural Mechanics(1))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建筑力学》周国瑾施美丽张景良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目: 《建筑力学》钟光珞,张为民编著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理论力学》马棣勋等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材料力学》刘鸿文主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建筑力学(2)(Architectural Mechanics(2))一、课程说明 总学时:34 学时分配:讲课34 推荐教材:《建筑力学》周国瑾施美丽张景良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目: 《建筑力学》钟光珞,张为民编著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土力学(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课后题答案(全)

2-10章 第二章 2-2、有一饱和的原状土样切满于容积为21.7cm 3的环刀内,称得总质量为72.49g ,经105℃烘干至恒重为61.28g ,已知环刀质量为32.54g ,土粒比重为2.74,试求该土样的湿密度、含水量、干密度及孔隙比(要求汇出土的三相比例示意图,按三相比例指标的定义求解)。 解:3/84.17 .2154 .3249.72cm g V m =-==ρ 2-3、某原状土样的密度为1.85g/cm 3,含水量为34%,土粒相对密度为2.71,试求该土样的饱和密度、有效密度和有效重度(先推导公式然后求解)。 解:(1)V V m W V s sat ρρ?+= W S m m m +=Θ S W m m = ω 设1=S m ρω +=∴1V (2)()3 '/87.0187.1cm g V V V V V V V m V V m W sat W V S sat W V W V W S S W S S =-=-=+-=-+-=-= ρρρρρρρρρ (3)3''/7.81087.0cm kN g =?=?=ργ 或 3 ' 3/7.8107.18/7.181087.1cm kN cm kN g W sat sat sat =-=-==?=?=γγγργ 2-4、某砂土土样的密度为1.77g/cm 3,含水量9.8%,土粒相对密度为2.67,烘干后测定最小孔隙比为0.461,最大孔隙比为0.943,试求孔隙比e 和相对密实度Dr ,并评定该砂土的密实度。 解:(1)设1=S V 整理上式得 ()()656.0177 .1167.2098.0111=-?+= -?+= ρ ρωW S d e (2)595.0461 .0943.0656 .0943.0min max max =--=--= e e e e D r (中密) 2-5、某一完全饱和黏性土试样的含水量为30%,土粒相对密度为2.73,液限为33%,塑限为17%,试求孔隙比、干密度和饱和密度,并按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分别定出该黏性土的分类名称和软硬状态。 解:819.073.230.0=?=?=?== S W S W S S W S W V d V V d V V e ωρρωρρ ()()3 /95.1819 .011 73.23.01111cm g e d e d d V V m W S W S W S W V s sat =+?+=+?+=+??+=+= ρωρωρρρ 161733=-=-=P L p I ωω 查表,定名为粉质粘土

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设计特点分析

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设计特点分析 摘要:我国的工业建筑正处于一个改革的时期,但是我国的工业设计水平正在不断地提高,积极地汲取怪外的相关经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工业建筑会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展现在大家的面前。本文简单叙述了工业建筑的概念特点及民用建筑设计的概念及特征,然后指出两者的不同之处,最后对工业建筑设计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建筑设计;特点 引言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是我国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我国工业生产以及居民生活的建筑任务,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繁荣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工业建筑的概念及特点 工业建筑是指从事各类工业生产及为生产服务而建造的房屋,俗称为厂房。由于生产工艺的要求,因此对建筑平面空间布局、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及施工等,都有很大影响,一般工业建筑具有如下特点:工业建筑有着体量大、层高较高的特点,为满足室内通风、采光的需要,屋顶上往往需要设置天窗和采光带;建筑设计应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工业建筑在总平面布局、单体的设计上需要考虑各工艺衔接的关系,并且要充分考虑整体物流的需要;工业建筑中会有众多的生产设备,而且生产设备体量较大,各部分生产联系密切,因此建筑内部应有较大的通畅空间。 二、民用建筑设计的概念及特征 所谓的民用建筑就是指给人们提供日常住所、活动场地的建筑物,不一样的人群要求民用建筑具有不一样的功能,然而不一样的功能又决定了民用建筑具有不一样的结构外观,民用建筑也可以定义成使用一定数量的材料、一定水平的技术而建立起来的工程实体,民用建筑设计的精华体现在:把设计工程师的构想转换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而这一奇迹般的转变过程,不仅说明了设计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还使得消费者的需求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满足;民用建筑使用不同的结构便会有不同的受力特点,普通砖混建筑和墙是典型的受力结构,因而在设计的时候,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在砖混建筑和墙等受力不强的地方设置门、窗等,如果必须要在砖混建筑和墙等受力弱的地方设置门、窗等,那么首先应在其上面铺设预制过梁之后才可施工,对于设计高层(超高层)民用建筑时应首先考虑使用框架结构,因为墙中到处布满钢筋,所以门、窗等位置要计算准确,以防止事故发生,对于框架结构,其主要受力地方是梁、板、柱,外墙受力很小,因而可以在外墙上设置落地窗、百叶窗等,这既可以使建筑物美观大方,还使消费者需求得到满足。

建筑物理第三版本柳孝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本社课后习题包括答案1.4章.doc

--- 建筑物理第三版(柳孝图)课后习题答案 1.4章 1.建筑防热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答:建筑防热的途径有: (1)减弱室外的热作用。 (2)窗口遮阳。 (3)围护结构的隔热与散热。 (4)合理地组织自然通风。 (5)尽量减少室内余热。 2.何谓室外综合温度?其物理意义是什么?它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1) 室外综合温度的定义 室外综合温度是指以温度值表示室外气温、太阳辐射和大气长波辐射对给定外表而的热作用。 ---

--- (2)室外综合温度的物理意义一般用室外综合温度计算出建筑外围护 结构的热性能、建筑冷负荷和热负荷。 (3)室外综合温度受影响的因素 主要受到室外空气温度、围护结构外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太阳 辐射照度、围护结构外表面与环境的长波辐射换热量、围护结构外 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等的影响。 3.由【例 1. 4-2 】可知,该种构造不能满足《规范》规定的隔热要 求。拟采取的改善措施是:( a) 在钢筋混凝土外侧增加20mm 厚的苯 板(即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下同); (b) 在钢筋混凝土内侧增加20mm 厚的苯板。试分别计算这两种构造方案的内表面温度是否能满足要 求?哪种构造方案的效果更好? 己知:苯板的热工指标为:干密度P o=30kg / m3;导热系数入 =0. 042W

/ (m -K);蓄热系数S24=0. 36W / (m2? K) 。 答:略 4.冬季保温较好的围护结构是否在夏季也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试---

--- 分析保温围护结构和隔热围护结构的异 同。 答:(1) 对于冬季保温较好的围护结构不一定在夏季也具有较好的隔 热性能。因为冬季保温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围护结构的热阻,而夏季 隔热则与围护结构的热惰性指标、蓄热性能密切相关。 (2)保温围护结构和隔热围护结构的异同 ①相同之处在于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对热阻都有一定的要求;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对热惰性指标也应该满足在谐波热作用下保证有足够 的热稳定性的要求。 ②不同之处之在于围护结构保温的设计指标主要是热阻。而围护结构的防热主要的为了控制内表而的最髙辐射温度,因此防热设计的设 计指标主要是热惰性指标。

我国工业建筑施工技术发展趋势探讨

我国工业建筑施工技术发展趋势探讨 发表时间:2016-10-20T17:15:06.797Z 来源:《低碳地产》2016年12期作者:刘盛光[导读] 【摘要】建筑施工技术在整个建筑工程管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直接影响着工程进度和质量。伴随着我国城市快速发展,建筑工程和施工难度的增加对于建筑施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高施工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工业建筑的不断发展,对施工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所以企业要想更好地发展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就必须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技术 控制管理。本文在简单介绍了施工现场进度管理 身份证号码:44170219890728xxxx 广东河源 517000 【摘要】建筑施工技术在整个建筑工程管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直接影响着工程进度和质量。伴随着我国城市快速发展,建筑工程和施工难度的增加对于建筑施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高施工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工业建筑的不断发展,对施工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所以企业要想更好地发展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就必须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技术控制管理。本文在简单介绍了施工现场进度管理控制的内容后,一次作为切入点,详细分析工业建筑施工技术在实际施工中的应用。 【关键词】工业建筑;施工技术;发展趋势 对工业建筑的施工现场技术进行控制和管理,对于工业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当今社会,很多工业建筑的用地都是与民用建筑相连接的,所以必须要处理好技术的问题,这样才能提高上业建筑的质量,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1、对施工现场进度管理控制的内容 对工业建筑的施工现场进行管理与控制的内容主要是:要根据相关的文件要求要求,制定出施工的总体计划,在工程的监理工程师审核通过以后,再按照计划进行具体实施,而且必须要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施工的工作。在对设计施工规划时,要把具体的工作落实到季度、月、日等,这样可以按照具体的分工来进行施工,这样也方便了监督工作的有效进行,通过实际施工和计划施工的对比,就可以看出是否达到施工的标准,可以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以免在最后完工的时候留下安全隐患。 2、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 在施工准备阶段,所做的技术准备工作是为了创造有利的施工条件,以保证施工任务顺利进行。其主要工作内容及基本任务是:了解和分析建设工程特点、进度、要求,摸清施工的客观条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充分及时地从技术、物资、人力和组织等方面为工程创造一切必要的条件,使施工过程连续、均衡地进行,保证工程在规定的工期内交付使用。具体应采取以下管理措施。 (1)组建以项目总工为主的技术管理队伍,项目总工是项目技术管理第一负责人,下设一个专业的测量组,最少三人,其中精通测量专业人员不少于两名,设技术员若干名,也可施工员或质量员兼任,试验员一名,资料员一名。配置各类专业测量仪器、现场试验器具。 (2)项目进场安排资料员收集相关施工标准规范,向建设单位索要地质报告,了解水电等提供状况,是否存在隐蔽的地下管线等,当地建设主管部门对建筑施工的相关要求规定,地材、商硷、钢材的供应情况等。组织现场主要管理人员及劳务安全负责人进行施工现场危险源识别排差,针对重大危险源做出相应的应急预案,并组织进行演练。指导施工员进行施工现场总平面设置,合理确定施工道路,确定施工机械型号及数量,主要工作范围等。施工现场要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基准点进行施工现场控制网的设定,施工测量是建筑施工关键中的关键控制要点,控制网点与其它标段进行分头测量,最后进行数值对照,使用GPS测量的数值与全站仪测量数值进行比对,偏差不大后,双方交流数据共同使用,方便将来生产流水线的正常准确对接,施工时两个标段临近的建筑进行相互放线校对,保证最后的连接栈桥的准确就位。在每幢幢号开始前测出自然地坪,报与监理和建设单位,用以将来进行土方量的结算。 (3)项目经理组织进行各幢号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对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要做到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预算人员及安全管理人员要参与施组及专项方案的编写。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项工程按相关规定编制专项方案,对深基坑及高大模架体系、大跨度网架吊装等进行专家论证。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写格式、编制依据、基本内容应有统一规定,实行标准化管理,内容齐全,合理考虑施工现场的施工难度,保证方案的可靠、可行性、经济合理性。 (4)组织项目部的相关管理人员进行深人识图,组织图纸会审,理解设计院的设计意图,明确所施工的幢号的使用功能,与其它幢号的连接要点,明确施工控制重点,工业建筑埋件工作量大,精准度要求高,项目部安排专业技术员一名,负责全部幢号的埋件测放工作,实践证明这是一个行则有效的管理方法,本标段施工的埋件共计约有5000多,后期与设备安装进行交接碰头时,合格率达98%以上。这都来源于专业的技术管理,精细的施工测量。 3、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 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也就是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是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作为项目部为了实现质量、工期、成本、安全的预定目标,必须加强施工过程的技术管理,其具体内容包括: 3.1、作好每个幢号的基准点引测工作 工作一定要细致,最少进行两次放样校正,基坑开挖边线可根据控制网点进行一般精度放样,用白灰线撒出基坑开挖边线,根据挖土方案进行放坡,最好定出基坑底边线,保证基坑下边尺寸,留出适当的工作面,对长大基坑由于运土车辆碾压经常出现灰线被消退现象,控制桩也常常被破坏,这时不得不进行重新放样,非常麻烦,通过实践经验得出,我们要求对车辆进出的地方,让挖机提前用挖钩先浅浅地挖出齿印,齿印间距不要超过50米,基坑转角处也要方方正正的挖出齿印,这样即使控制桩被毁坏了,只要把齿印进行连线,很快就能恢复出基坑边线,非常方便。基坑挖成后及时在坑边,防护栏内做出座标和标高控制桩,选择位置一定要合理,方便使用。一定要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及时将基底标高导人基坑,并经常检查复核,及时修整边坡,坡顶不能过近过多堆放土方,更不能有反坡。及时放出基础边线,保证合理的工作面。 3.2、作好钢筋、水泥、钢管等地材进场前材料试验工作 大量材料进场前要提前三方见证取样进行原材料试验,这项工作一定要提前做,因为很多试验需要等好几天才能出结果,不能因某种材料没有做试验而影响工程进度,更不能让不合格原材料大批量进人现场。过程中需要做的取样试验,一定要按规范要求,及时进行试验,保证试验资料与工程进度同步,不能出现补办试验报告的情况,有很多地方补做试验是行不通的。及时督促试验员注意混凝土、砂浆试块的龄期,保证按时进行试压,及时掌握工程的质量运行状况。

建筑物理第三版课后答案

建筑物理第 1.1章课后练习题 (1)为什么从事建筑设计的技术人员需要学习热环境知识、研究热环境问题? 答: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环境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房屋中将广泛采用各种先进的采暖 和空调设备;因此,建筑热工学的知识,对提高设计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延长建筑物使用 寿命,节约能源消耗,降低采暖和空调费用,取得全面的技术经济效果,意义尤为明显。 (2)人体有哪几种散热方式?各受哪些因素的制约与影响? 答: 1.人体新陈代谢产热量:主要决定于人体的新陈代谢率及对外作机械功的效率; 2.对流换热:取决于着衣体和空气间的温度差、气流速度以及衣着的热物理性质; 3.辐射换热:是在着衣体表面与周围环境表面间进行的,它取决于两者的温度,辐射系数, 对位置以及人体的有效辐射面积; 4.人体的蒸发散热:它与空气流速、从皮肤表面经衣服到周围空气的水蒸气压力分布、衣服 对蒸汽的渗透阻等因素有关。 (3)影响人体热舒适的物理参数有哪些?它们各自涉及哪些因素? 答:人体舒适度与人体本身和室内热环境有关;其中人体本身包含人体产热量、衣着情况; 室内热环境包含室内空气湿度、温度、气流速度、环境辐射温度四个因素。 (4)为什么人体达到了热平衡,并不一定就是热舒适? 答:人体达到热平衡是达到热舒适的必要条件。△ q= qm 土qc 土qr -qw W / m 2由于式中各项还受一些条件的影响,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变动,许多种不同的组合都可以满 足上述热平衡方程,但人体的热感却可能有较大差异。换句话说,从人体热舒适考虑,单纯达到热平衡是不够的,还应当使人体与环境的各种方式换热限制在一定范围。 (5 )评价热环境的综合指标主要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答:A:有效温度:根据半裸或者穿夏季薄衫的人,在一定条件的环境中所反映的瞬时热感, 作为决定各因素的综合评价标准。不足:对湿度影响估计过高,未考虑热辐射影响 B热应力指数:是人体所需的蒸发散热量与室内环境条件下最大可能的蒸发散热量之比。不足:只适用于空气温度偏高,衣着单薄的情况,常用于夏季 C预计热感觉指数:为全面评价室内热环境参数以及人体状况(活动与衣着)对人体热舒适 的影响,丹麦学者房格尔在实验研究,统计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预计感觉指数。根据房格尔 热舒适方程,绘制的线图,可以根据房间的用途,球的不同衣着及活动量时,确保人体热舒 适状态的气候因素的组合,作为设计依据。 D心理适应性模型:是解释自然通风建筑中实际观测结果和PMV预测结果不同的主要原

中国建筑工业化及其发展--中欧建筑工业化论坛

2016-11-21·Beijing 中国建筑工业化及其发展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委员会叶明 2016年11月北京

目录 1中国建筑工业化的历史沿革 2 中国建筑工业化的核心问题 3 中国建筑工业化的升华之路

第一部分 中国建筑工业化的历史沿革

◆七十年代中期~八十年代末期 (建筑工业化起伏期) 建筑工业化并不是一个新问题,而是我国一直倡导的发展方向。从建国以来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956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和发展建筑工业化的决定》。提出“三化”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发展要求。 学习前苏联的经验,第一次提出要实行建筑工业化。 文革期间,建筑工业化发展没有停止。施工机具革新、单层工业厂房、预制空心楼板等得到了较大发展。 1978年原国家建委提出以“三化一改”(墙体改革)为重点,发展建筑工业化的要求,同时在北京、常州、南宁开展试点,建设了一大批“内墙大模板现浇与外墙板预制”结构。进入八十年代末由于各种因素出现了一些问题,建筑工业化停滞下来。 ◆五十年代中期~六十年代中期 (建筑工业化初期) ◆六十年代中期~七十年代中期 (建筑工业化发展期) 历史沿革

◆2010年~2015年(建筑产业现代化)2013年10月,俞正声主席主持双周协商会,提出“发展建筑产业化”的建议,高丽总理作出重要批示。2013年底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2014年7月,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 明确提出“统筹规划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目标和路径、积极稳妥推 进建筑产业现代”。 ◆2015年底~至今(发展装配式建筑)201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6号)明确提出: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的要求; 2016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文件,明确提出了总体要求和八项重点任务及相关措施。 ◆1999年~2010年(住宅产业现代化)1999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国办发(1999)72号,系统地提出了推进住宅产业化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学习日本经验,吸收引进国外技术。推广四新技术(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

整理建筑物理第三版课后答案

建筑物理第三 整理人尼克 版课后答案

高纲2078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29688建筑环境学 扬州大学编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建筑环境学》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探讨的是外部环境的特性、室内环境的形成原因与特性,以及人对建筑环境的要求,是一门反映人-建筑-自然环境三者之间关系的科学。其任务是培养应考者系统地学习建筑环境领域的基本知识,了解人类生活和生产过程需要什么样的室内、外环境;了解和掌握各种内外因素是如何影响人工微环境的;掌握改变或控制人工微环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创造适宜的建筑环境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共有九章内容。在对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人类对建筑与环境关系的认识过程及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建筑外环境、建筑热湿环境、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室内空气品质、通风与气流组织、建筑声环境、建筑光环境、典型工艺过程对室内环境的要求八部分内容。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应考者对建筑环境学的研究内容有一个全面和正确的了解,为创造适宜的建筑环境提供理论依据。具体应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热、湿、声、光、空气质量等物理因素对人的健康、舒适的影响,人类生活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微环境;了解外部自然环境的特点和气象参数的变化规律,尤其是对室内微环境产生直接影响的外部因素; 2、了解和掌握各种外部因素对建筑环境各种参数的影响,人类生活与生产过程中的热量、湿量、空气污染物等产生的规律以及对建筑环境形成的作用; 3、掌握改变或控制人工微环境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手段。。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建筑环境学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研究对象由单纯的机械设备系统向综合的建筑环境系统转化的产物,是本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核心基础课,其内容涉及热工学、流体力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