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概念解释

心理学概念解释
心理学概念解释

一1、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是用于传递旨在改变学习者行为的教学信息的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3、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就是用系统论来考察心理现象,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整体的系统来加以考察。

4、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指教师把知识技能等以有效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并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5、评价/反思过程:评价/反思过程是对学习班和教学效果进行测量、评定和反思,以求进一步改进的过程。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

6、学习过程:学习过程在学生在教学情景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二1、心理发展: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自我中心:自我中心是指儿童倾向于从自己的立场、观点来认识事物,而不能从客体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以及他人的角度认识事物。

3、形式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又称命题运算阶段,其最大特点是儿童思维已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形式和内容区分开来,能根据种种可能的假设进行推理。

4、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也是人的意识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作为主体的“我”对于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

5、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指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和行为的评价,是个体自我调节的重要机制。

6、认知方式: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识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是所显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三1、认识策略:认识策略是指对内调控自己的认识活动的特殊技能。

2、效果律:效果律如果其他条件相等,在学习者对刺激情景做出反应的过程中,如果获得满意的结果,其联结的力量就会增强;相反,如果获得令人烦恼的结果,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就会削弱。

3、期望事项:期望事项是指人对信息加工所要达到的目标,主要指动机系统。只有学生对学习有某种期望,他才能够对信息进行深入加工,才能够进行学习,来自于教师的各种反馈才具有强化作用,而反馈又进一步肯定和增强了学习的期望。

4、有意义学习:有意义学习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和学生认识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能够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的联系。

5、接受学习:接受学习是教师通过直接呈现或传授知识及其意义,学生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获得新知识。

6、泛化:泛化指条件反射形成的初期,有机体不仅对特定的刺激做出反应,而且对相关的类似的刺激也进行反应。

四1、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发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2、诱因:诱因指能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

3、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曲线,是指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呈一种曲线关系,动机的中等程度的唤醒对学习具有最佳的效果。

4、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指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与趋势。

5、归因:归因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行动)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并推论其原因的过程。

6、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又称自我能力感,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的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五1、学习迁移:学习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2、垂直迁移:垂直迁移也称纵向迁移,是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3、同化性迁移:同化性迁移是直接将原有的认识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

4、认识结构:认识结构是指学生头脑里的知识结构,是学生头脑中全部观念的内容和组织,是影响学习和迁移的重要因素。

5、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也称组织者,是指在有意义的学习中,在呈现正式的学习材料之前,先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介绍的一些引导性的材料。

6、学习定势:学习定势也称学习心向,是指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时的心理准备状态。

六1、知识:知识是指主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2、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主要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是个人可以有意识的回忆出来的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

3、上位学习:上位学习又称总括学习,是指认识结构中已经形成了几个观念,现在要在这些原有的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即新学习的观念是原有观念的上位观念。

4、知识直观:知识直观是指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

5、瞬时记忆:瞬时记忆又称感觉记忆,是指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头脑中保留一瞬间,并未被主体注意的记忆。

6、遗忘:遗忘是指对经历过的事物不能再认和重现或者错误地再认和重现。

七1、技能:技能是通过联系而形成的合乎规则的活动方式。

2、操作技能:操作技能也叫运动技能、动作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规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3、心智技能:心智技能也叫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规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4、练习:练习是指以掌握一定的活动方式为目标而进行的反复操作过程。

5、原型内化:原型内化是指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潜在的、简缩的形成过程。

八1、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2、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指在信息加工过程中,为了更好的获得、存储、提取、运用信息等采用的各种方法和技术。

3、元认识:元认识就是对认知的认知,是个人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与控制。

4、复述策略:复述策略指在学习过程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言语或外部言语重视学习材料或刺激,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各种方法。

5精加工策略:精加工策略是指学习材料进行细致地分析、加工,理解其内在的深层的含义,并促进记忆的学习策略。

九1、问题:问题是指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种障碍需要克服的刺激情景。

2、创造性: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3、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4、功能固着:功能固着是指人们总是倾向于将某一物体的常见功能看成是该物体的特定功能,从而妨碍了发现物体其他功能而影响了问题的解决。

5、排列问题:排列问题是指给出所有成分,问题解决者必须以一定的方式排列他们,通过排列达到奴婢状态。

十1、态度:态度指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2、品德:品德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3、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的克服困难去完成预定的道德目标,以实现一定道德动机的过程,它是调节道德行为的内部力量。

4、从众:从众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

5、认知失调:认知失调指个体的认知成分与行为成分不一致。具体来说,就是自己原有的观点与他人、社会的观点或风气不一致,新出现的事物与自己的经验不一致,这种不一致会引起个体内心的不愉快或紧张的感受。

6、道德认知:道德认知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知。道德认知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信念,并能运用这些观念和原则判断他人行为的是非善恶,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道德认知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十一1、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或安全安宁。

2、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有效的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3、心理评估:心理评估指依据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收集来的资料,对个体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症断的过程。

4、强迫症: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指当时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思考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去做就会引起当事人极度焦虑。

5、心理测验:心理测验是运用一定形式的测验,通常是自陈式量表,考查学生某一方面的心理特点和状况。

6学校心理辅导:学校心理辅导是指在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依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其在学习、生活及人际关系各个方面能够很好地适应。

十二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

2、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在骄傲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他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支撑部分,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

3、教学环境:狭义的教学环境指教学进行的物理环境,广义的教学环境除物理环境外,还包括由学生群体、师生关系和教师特征等组成的社会环境。

4、发现教学:发现教学指教师不将学习的内容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向学生提供一种问题情景,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发现有关概念和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

5、情景教学:情景教学也叫探究学习,是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景中进行知识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6、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十三1、课堂管理:课堂管理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2、定型期望:定型期望指人们对某一职业或职务类型的人,在行为表现、动机和意向方面的期望。

3、课堂心理气氛:课堂心理气氛指群体的心理状态,是在课堂活动中师生相互交往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知觉、注意、情感、意志、定势和思维等心理状态。

4、群体规范:群体规范指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

5、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

十四1、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指有效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其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做出决策。

2、测量:测量指人们对事物的属性或特征所进行的某种数量化的确定,主要是一种收集数据资料的过程。

3、测验:测验指通过观察少数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或现象来量化描述人的行为特征。

4、标准化成就测验:标准化成就测验指专家或学者所编制的适用于较大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成就水平的测验。

5、信度:信度指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分数的一致性程度。

6、效度:效度指测验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内容的程度。

十五1、教学效能感: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

2、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又叫罗森塔尔效应,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景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景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

3、专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指有专长的教师,是指那些在教学领域中具有丰富的组织化的专门知识,能高效率地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富有职业洞察力和创造力的教师。

4、微格教学:微格教学指以少数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常识做小型的课堂教学,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

5、反思性教学:反思性教学指对教学经验的反思。

6、组织监控能力:组织监控能力指教师对教学过程中进行积极主动的策划、控制、调节、检查、评价、反馈的能力。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 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观察法: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的规律的方法。 测验法: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作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方法。调查法分为问卷法和谈话法两种方式。 意识: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知觉。 不随意注意: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后注意:注意指向一个对象后期出现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同时具有随意注意和不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它和自觉的目的、任务联系在一起,但它不需要意志的努力。 生物节律:指有机体生理功能的周期性变化。 催眠:是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是在一种特殊情境下,由催眠师诱导形成的。 感受性:指人对刺激物的感受能力。不同的人对刺激的感受性是不同的。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 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 的临界值。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 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属性 的整体的反映,它是在感觉的基 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 合和解释。 社会知觉: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 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 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首因效应:指人们在对他人总体 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 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 的现象。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 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学习:指通过主题客观的星湖作 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 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 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 潜能的持久变化而有所表现。 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 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地反 映。 聚合思维:指根据已知的信息, 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的思维 方式,它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 有条理的思维方式。 发散思维:指人们根据当前问题 给定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 信息,沿着不用的方向和角度思 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 一种思维活动。 概念:在心理学上指的是反映客 观事物共同特点与本质属性的 思维形式,是高级认知活动的基 本单元,以一个符号,就是词的 形式来表现。 推理:指从一组具体食物经过分析 综合得出一般规律,或者从一般原 理演出新的具体结论的思维活动。 心理定势:指坚持使用原有的已证 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 向。 多元智力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加 德纳提出。加德纳认为智力的内涵 是多元的,它是由7种相对独立的 智力成分所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 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 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 智力结构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吉尔 福特提出。他认为,智力活动可以 区分出三个维度,即内容、操作和 产物,这三个维度的各个成分可以 组成为一个三维结构模型。 动机:指为激发、维持、调节人们 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 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 力。 本能理论:是最早被提出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有机体生来即具有一 些特定的先天倾向,这些倾向是维 持生存所不可缺少的,人们的行为 是受这些本能力量所驱动的。 匮乏动机:指个体试图恢复自己生 理和心理平衡状态的动机,在需要 得到满足之后便趋于消失。 情绪情感: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 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 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激情: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 的情绪体验。 应激:是指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 产生的情绪体验。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格塞尔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 格塞尔 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 情志,即现在所说的心理学, 在人类医学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心理学基本概念 “格塞尔”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格塞尔 【生卒】:1880—1961【介绍】:一译“盖塞尔”。美国儿童心理学家。 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阿尔玛镇。 1903年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 1906年于克拉克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 受G.S.霍尔的影响,专心致力于儿童发展的研究。1908-1910年任教于洛杉矶州立师范学校,不久转任耶鲁大学教育学助教。 1915年于耶鲁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后终生任职于耶鲁大学。 建立格塞尔儿童发展研究所,并任首席主任、顾问等。 1915-1948年兼任耶鲁医学院儿童卫生学教授。1948-1950年任儿童视觉研究室特别研究员。 其研究建立在对儿童行为的大规模系统观察和测量的基础上,首次使用摄影观察技术和追踪研究(或纵向研究)方法,主张“成熟势力说”。

根据双生子学习爬梯的实验结果,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同环境有关的大脑皮层的成熟,儿童行为或心理模式按一定程序依次呈现,大脑皮层不成熟,学习便无从产生。 还认为儿童具有天生自我调节的能力,父母和教师不应迫使孩子嵌入某种预想的模式之中,应充分考虑儿童本身的倾向,尽可能提供儿童发现自我和发展个性的机会。 倡导推广儿童中心养育法。 1940年与同事制定《格塞尔发展量表》(亦称《耶鲁量表》),提出婴幼儿发展的各“关键年龄”及其发育商数,量表经两次修订,被译成多种文字(中国有修订本),被认为是评定婴幼儿心理能力发展的有效工具。 1954年提出关于儿童发展的几个原则:(1)发展方向原则。 发展不是随意的,而是按照一定的方向有秩序、有系统地进行的,如从头到脚,从中心向边缘,按顺序发展。 这种方向由遗传机制决定。 (2)相互交织原则。 即行为模式中的平衡现象是发展过程中互补结构发展的结果。 通过互补过程,相反的力量在发展周期的不同阶段分别显示出各自的优势。

心理学概念总结

心理学 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2.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它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 3.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4.观察是人的一中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5.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是比感知觉更为复杂的心理现象。 6.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7.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8.再造想象是一句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9.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10.语言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书写符号、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 11.言语是指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过程。语言是社会现象,言语是心理现象。 12.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是借助语言实现的、能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知过程。 13.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的思维形式。它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构成人类知识的最基本的成分。(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14.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统一,以发散思维为核心。 15.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16.压力是个体面对具有威胁性的刺激情境时,伴有躯体机能以及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也称应激状态。 17.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的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18.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19.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 20.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个体活动,特别是对个体的认知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心理学名词解释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 横断研究设计: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同时对不同年龄的被试进行比较的方法 纵向研究设计:对同一研究对象在不同的时间或阶段内进行长期的反复观察测量的方法,故也叫追踪研究设计 聚合交叉设计:将横断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融合在一起的研究方法。选择不同的年龄群体为研究对象,在短时间内观察这些研究对象 双生子设计:通过比较双生子在先天基因和后天环境对其心理发展造成的影响,来研究先天和环境教育发生作用的阶段和影响因素 本我:基本机能,寻求机体满足,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人格的执行者,遵循现实原则,寻找一种现实的途径来满足本能的需要 超我:人格的法官,人格中内化了的道德标准,服从于道德原则 心理生物性紊乱:青春期心理生物性紊乱主要表现于主体对自己身体机能的异常关注及对某些正常疾患的过分夸大。在初中生中,常存在心理生物性紊乱的情况 染色体:是遗传的物质载体,其功能是存储和传递遗传信息 基因:是DNA分子中的一段能表现生理功能的序列,一个基因就代表一个遗传信息,它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 格式:一种动态的心理结构,认知发展的过程就是格式日益复杂化,不同格式日渐融合的过程 同化:格式对外部刺激加以选择和改造,使其能够被纳入到现有格式中 顺应:为了更好的加工外在刺激,个体对格式进行一定的调整以适应外部环境的过程 记忆:就是一个信息输入、编码、存储、检索和提取的过程 工作记忆:指在短时记忆过程中,把新输入的信息和记忆中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的记忆 自传式记忆:指对个人特别重要的经历的回忆 记忆策略:人们为有效地完成记忆任务而采用的方法或手段 元记忆:就是关于记忆过程的知识或认知活动

心理学概念

心理学的概念总结 一.各章标题 1.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 2.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和特性的认识。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3.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经过头脑加工(综合和解释),产生的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4.意识: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就心理状态而言,意识指清醒、警觉、觉察、注意集中等。就心理内容而言,意识包括可用语言报告出来的一些东西。就行为水平而言,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在更高的哲学水平上,意识是一种与物质相对的精神实体。①意识是一种觉知。在这个意义上,意识意味着"观察者"觉察到了某种"现象"或"事物",包括外部事物和内部状态及时间的延续性和空间布局等;②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在这个意义上,意识对个体的身心系统起统合、管理和调控的作用;③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或水平,如从无意识到意识到注意,是一个连续体。另外,意识还存在一般性变化,如觉醒、惊奇、愤怒、警觉等。 5.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6.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记忆联结着人们的心理活动的过去和现在,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机能。 7.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他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 8.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通过书写符号、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是一种运用这种符号系统来交流思想的行为。语言具有创造性、结构性、意义性、指代性和社会性与个体性的特征。 9.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而不是心理活动的结果。 10.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和情感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情绪和情感统称为感情。 11.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能力的高低会影响人从事的活动的效率。 12.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它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4个特性。 13.学习:是个体在一定情景下由于反复的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二.书中特别列为小标题的概念 1.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 2.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人的意识表现为人能够预先计划自己的行动,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能坚持预定的方向,分析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将行为的结果与目的进行对照,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障碍。人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事物,而且还具有自我意识。 3.无意识: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4.感觉编码:我们的神经系统不能直接加工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和化学能量,这些能量必须经过感官的换能作用,才能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说得感觉编码。 5.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这种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6.绝对感受性:人的感官器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 7.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8.差别感受性:对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

普通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3、观察法——观察,旨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而对事物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观察法就是以感官活动为先决条件,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4、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 5、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6、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效应器。 7、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 8、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9、兴奋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10、抑制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 1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当大脑皮层的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的神经细胞传布开来,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向原发点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 1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 13、第一信号系统——是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4、第二信号系统——是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5、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16、有意注意——是指具有预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7、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18、有意后注意——是指既有目的性,又不需作较大意志努力的注意。 19、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特征。 20、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需要,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特性。 2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2、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23、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的不同叫感受性。 24、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持续一段时间的刺激量。 25、分析器——是一种复杂的神经装置,由感觉器官、传导神经(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和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三部分组成. 26、适应——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变化叫做适应。 27、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28、记忆表象——被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它的形象仍能在头脑中呈现出来,这个现象叫记忆表象。 29、识记——就是通过反复感知从而识别、记住某种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映象的过程。 30、保持——是识记过的材料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人脑的保持量是相当大的。 31、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前摄抑制. 32、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倒摄抑制.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概念学习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 概念学习 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 情志,即现在所说的心理学, 在人类医学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心理学基本概念 “概念学习”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概念学习 亦称“概念获得”、“概念掌握”。 有机体掌握同类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的过程。 在动物辨别学习情境中表现为动物对具有共同属性的多个刺激作出同一反应。 如测验大鼠形成大小概念,给大鼠呈现随便什么样的两个刺激物,大鼠选择大的(或小的)一个才能获得食物奖励。 在这个学习任务中,大鼠要辨认的不是刺激物的物理特性(如具体的尺寸形状或颜色等),而是两个刺激物之间的大小关系,即哪个较大或较小。 大鼠完成这一个任务,必须要习得“大”或“小”的概念。 实验证明,大鼠经过多次的选择练习可做到。 但这种概念在大鼠的脑中是如何表征的尚未确知。 借助它可了解动物能否从经验中形成对某种刺激情境的抽象性质的概念。 在人类指个体发现和理解同类事物共同的关键特征、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特征以及肯定例证与否定例证的过

程。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的一种有意义学习类型。可分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两种方式。 前者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经过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过程总结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后者则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将代表新事物的概念纳入到自己的概念体系,从而达到对新事物本质属性的理解。 为促进概念获得,普遍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提供肯定实例,增强感性经验;(2)运用变式,概括共同特性;(3)提供反例进行比较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的比较;(4)恰当地使用概念有利于巩固新概念的获得;(5)使新、旧概念系统化有利于稳定的知识结构的形成。

普通心理学概念

普通心理学概念 1、普通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具体来说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特征的中间学科。 2、心理过程:人的心理过程分为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1)认识过程: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是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特性及其内在联系的心理活动。 (2)情绪情感过程: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3)意志过程: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克服内部和外部困难,力求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3、个性: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是个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1)个性倾向性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及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趋向。个性倾向性是人从事活动的基本动力,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和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面貌。能力、气质和性格统称为个性心理特征。 4、突触: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叫突触,他是神经元在机能上发生联系的部位,是信息传递和整合的关键。 突触包含三个部分:突触前部分、突触间隙及突触后部分。突触前部分指神经元轴突末梢分支膨大形成的突触小体,其中含有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内储存有神经递质。突触小体的前端膜成为突触前膜。突触后部分是指与突触小体临近的神经元的某一部位,突触前膜与另一部分膜相对,这部分膜成为突触后膜,在突触后膜上面有突触受体。在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有一空隙,称为突触间隙。 除了化学性突触外,还有电性突触。 5、反射: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有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 6、反射弧: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称为反射弧,它是反射活动的基础。反射弧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中间神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7、条件反射:有机体在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变化通过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叫条件反射. 8、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又称无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种系发展过程中形成并遗传下来的反射。无条件反射的神经通路是固定的、与生俱来的,是在种系发展过程中形成而遗传的。

教育心理学概念

教育心理学概念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旨在理解学生学习心理,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从而促进学生 的学习。 2、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 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3、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4、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 理变化。 5、少年期:是指11、12岁到1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春期过渡的时期,大 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 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 6、青年初期:是指14、15岁至1 7、18岁时期,相当于高中时期。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 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 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仍面临分裂的危机,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 7、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 识,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8、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 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9、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 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0、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11、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 12、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 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13、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 行为方式。性格是人格的核心。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教育学心理学名词解释大全整理

教师威信—— 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教师具有的一种使学生感到尊敬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 教育——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 狭义: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人的活动。 教育功能—— 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义务教育—— 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 教育终生化:与人的生命共同外延并以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 教育多元化:是对教育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应。 校园文化:就是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 教育现代化:就是基于传统教育,积极的吸收国外优秀教育成果,创造适应大工业生产和社会化生活方式的教育的历史变化。 个体身心发展: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朝着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 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 外铄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遗传素质:通过遗传获得上一代的解剖生理特征,包括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类型的特征等 教育目的: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的总的要求,他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它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人得特殊要求。 教学目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预期的特定要求或产生预期的变化。 教育方针:国家根据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 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智育: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的教育。 体育:使学生掌握健康和运动的知识,形成运动技能和卫生习惯,发展他们的体力和运动能力,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体制的教育。 美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生产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教育。 素质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发展的长远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是调节教师工作职权与职责关系的思想武器,是为人师表的行为准则。 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的,其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课程——广义:学生在学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学校开设科目的总和以及他们之间的开设顺序和时间比例关系。

普通心理学中动机的一般概念

一、动机的涵义及其功能 (一)动机的涵义 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也就是说,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而不是心理活动的结果。 (二)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 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是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如为了消除饥饿而引起择食活动,为了获得优异成绩而努力学习,为了取得他人赞扬而勤奋工作等。动机激活量的大小,是由动机的性质和强度决定的。一般,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2、指向功能 动机不仅能激发行为,而且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如在学习动机的支配下,人们可能去图书馆或教室,在休息动机的支配下,人们可能去电影院、公园或娱乐场所。 3、维持和调整功能 动机具有维持功能,它表现为行为的坚持性。当动机激发个体的某种活动后,这种活动能都坚持下去,同样要受到动机的调节和支配。当活动指向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这种活动就会在相应动机的维持下继续下去,相反,当活动背离了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进行这种活动的积极性就会降低,或者完全停止下来。 二、动机与需要 (一)需要及其种类 1、需要的涵义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环境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需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 需要是由个体对某种客观事物的要求引起的。这种要求可能来自有机体的内部,也可能来自个体周围的环境。 需要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行为动力的重要源泉。 最后,人的需要和动物的需要有着本质的区别。人的需要主要是由人的社会性决定的,具有社会的性质,人的需要的内容以及满足需要的手段也和动物不同,由于人有意识,人的需要会受到意识的调节与控制。 简单说需要的特点是: 对象性:指向某种具体的事物或对象,即可物质也可精神。 动力性:是人从事各种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人的一切积极性的源泉 社会性:区别于动物的高层次需要。 2、需要的种类: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按起源可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按指向的对象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二)需要的结构: 比较著名的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五个等级构成的。 生理的需要,人对事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的需要等。它们在人的所有需要中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有力量的。 安全需要,它表现为人们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 归属和爱的需要,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参加一个团体并在其中获得某种地位等,就是归属和爱的需要。

心理学 概念

1.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公认为心理学科独立的标志,即标 志着心理学的诞生。 2.心理学的概念: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3.心理的实质: ①概念:心理学是一门既有自然科学性质又有社会性质的中间学科或交叉学科。 ②如何理解? A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B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C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制约性; D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 4.心理学的五大任务: ①描述:报告什么真正发生了,即得到事实和占有材料,主要解决人的心理是“什么”的问题。 ②解释:找出出现某种心理现象的原因,主要解决人的心理和行为“为什么”发生的问题。 ③预测:对心理与行为的趋向做出判断。 ④控制:即通过一定的手段去影响人的心理与行为。 ⑤运用:即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去提高生活质量。 5.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 数人的行为方式,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现象。 6.关于“反射”: ①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巴甫洛夫是最早提出经 典性条件反射的人。他在研究消化现象时,观察了 狗的唾液分泌,即对食物的一种反应特征。他的实 验方法是,把食物显示给狗,并测量其唾液分泌。 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如果随同食物反复给一个中 性刺激,即一个并不自动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如 铃响,这狗就会逐渐“学会”在只有铃响但没有食 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与一个 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而使动物学 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这就是经典性条件反 射的基本内容。 经典条件反射特征: 获得:将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多次结合呈现,可以获得条件反应和加强条件反应。如将声音刺激与喂食结合呈现给狗,狗便会获得对声音的唾液分泌反应。 消退:对条件刺激反应不再重复呈现无条件刺激,即不予强化,反复多次后,已习惯的反应就会逐渐消失,如学会对铃声产生唾液分泌的狗,在一段时间听到铃声而不喂食之后,可能对铃声不再产生唾液分泌反应。 恢复:消退了的条件反应,即使不再给予强化训练,也可能重新被激发,再次出现,这被称为自然恢复作用。

心理学 名词解释大全

名词解释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客观现实的反应过程。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特征。 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 第一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如望梅生津。是人和动物共有的。 第二信号系统:用词语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如成语谈虎色变,是人类特有的,是人类和动物条件反射活动的根本区别。 神经元:又称为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单位,一般分为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个部分。 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应刺激的感觉能力的不同觉感受性。 分析器:是一种复杂的神经装置。由感觉器官。传导神经。和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三部分组成。 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效应器。 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 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兴奋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抑制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 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当大脑皮层的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的神经细胞传布开来,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向原发点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 心境:是微弱而持久地情绪状态。 道德感:道德情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去评价别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美感:是人们按照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行动:在意志支配下进行的活动。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外部感觉:是指感受外部刺激,主要分为听觉,视觉,味觉,嗅觉和肤觉五类。 内部感觉:是指感受内部刺激,反映机体的内部变化的感觉,主要分为机体觉(内脏感觉)平衡觉和运动觉。 感觉阙值: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或差别感觉的刺激量。 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做相似判断。

《普通心理学》:动机的概念和种类

; 一、什么是动机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动机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内容:(1)动机是一种内部刺激,是个人行为的直接原因;(2)动机为个人的行为提出目标;(3)动机为个人行为提供力量以达到体内平衡;(4)动机使个人明确其行为的意义。二、动机的种类动机对于活动的影响和作用有不同的方面,由此可对动机进行不同的分类。 (1)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根据动机的引发原因,可将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由活动本身产生的快乐和满足所引起的,它不需要外在条件的参与。个体追逐的奖励来自活动的内部,即活动成功本身就是对个体最好的奖励。如学生为了获得知识、充实自己而努力读书就属于内在动机。外在动机是由活动外部因素引起的,个体追逐的奖励来自动机活动的外部,如有的学生认真学习是为了获得教师和家长的好评等。内在动机的强度大,时间持续长;外在动机持续时间短,往往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事实上,这两种动机缺一不可,必须结合起来才能对个人行为产生更大的推动作用。(2)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根据动机在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将动机分为主导性动机与辅助性动机。主导性动机是指在活动中所起作用较为强烈、稳定、处于支配地位的动机。辅助性动机是指在活动中所起作用较弱、较不稳定、处于辅助性地位的动机。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活动的主导性动机是不断变化与发展的。事实表明,只有主导性动机与辅助性动机的关系较为一致时,活动动力会加强;彼此冲突,活动动力会减弱。(3)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根据动机的起源,可将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生理性动机是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的,具有先天性。人的生理性动机也受社会生活条件所制约。社会性动机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是后天习得的,如交往动机、学习动机、成就动机等。(4)近景动机和远景动机根据动机行为与目标远近的关系,可将动机划分为近景动机和远景动机。近景动机是指与近期目标相联系的动机;远景动机是指与长远目标相联系的动机。如有的学生努力学习,其目标是为期末考试获得好成绩;而有的学生努力学习,其目标是为今后从事教育事业打基础。前者为近景动机,后者为远景动机。远景动机和近景动机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相互转化。远景目标可分解为许多近景目标,近景目标要服从远景目标,体现远景目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对近景与远景动机辩证关系的描述。

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 2、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都是属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 3、在心理学上的称谓。 4、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心理过程。 5、个性差异:人们之间的个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包 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 6、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的外在表现,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7、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 基本特点。 8、有意后注意:指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和的注意。(又称随意后注意) 9、注意的广度:(又叫注意的范围)指在同一时间内人所能清楚地觉察到对象的 数量。 10、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体属性的反映。 11、知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12、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1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14、发散思维:又叫辐射思维或求异思维) 15、动机水平:指对问题解决的迫切程度,它决定于被主体解决问题的需要所诱发的情绪状态。 16、原型:在解决问题时,对于新假设的提出有启发作用的那些事物。 17、迁移作用:指原有的知识经验在新情况新问题中的应用。(正迁移、负迁移) 18、定势:指人在进行心理操作活动中的一种准备状态。 19、想像:是人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幻想、理想、空想 20、意志:(意志过程):是人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 克服各种困难的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21、个性: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2、需要:是对客观事物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23、动机:是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达到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也是激励人行为的原因,是以需要为基础的,但动机产生还必须有外部刺激的作用。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 24、能力: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25、气质:指受先天因素影响较大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动力方面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26、气质的动力性特征:指心理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指向性。 27、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28、角色冲突:指围绕角色目标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相互防碍的斗争。 29、心理调适:就是在冲突中减轻压力,保持正常反映状态的心理过程。 30、学习:广义上:是人和动物凭借经验引起的倾向或能力的相对持久性的变化 过程。狭义上,是人类的学习。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自我心理学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 自我心理学 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 情志,即现在所说的心理学, 在人类医学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心理学基本概念 “自我心理学”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自我心理学 新精神分析分支学派。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新发展。 代表人物有A.弗洛伊德、哈特曼、费顿、埃里克森。 继承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人格结构划分,但认为自我是一种独立的力量,不是本我和超我压迫的产物。 强调人格结构中自我的功能,而不强调本我的作用。 将自我和自我的功能作为精神分析研究的主要对象,认为自我自主地发挥作用,而不受潜意识冲动或性本能的影响。 这一派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将注意从本我和本能转向自我发动的过程,认为自我能够使人适应外界或对外界作出调整。 因此无须对本我的潜意识内容作长期分析,便可以完成深层心理的重要工作,达到治疗的目的。 他们已提出一些短程疗法,如危机干预法。 1939年,哈特曼《自我心理学与适应问题》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该学派的建立。

此后数十年间,有了新的发展。 其主要观点:(1)自我是个体的一种内部控制机构,能发展、组织个体的生活,保证个体生理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整合与和谐,综合进化过程中的两种力量——个体的内部发展和社会发展,引导心理性欲朝合理的方向发展,具有自主性,决定个体的命运。 (2)自我有许多正面的特性,如信任、希望,独立性、意志,自主性、决心,勤奋、胜任,同一性、忠诚,亲密、爱,创造、关心,统整、智慧等。 凡具有这些特性的自我都是健康的自我,能成功地解决人生发展中每一阶段产生的问题。 (3)自我同一性包含四个不同的方面:即个体性(individuality),指个体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感,不同的个体以不同的、独立的实体存在;整体性(wholeness)和整合性(synthesis),指潜在地追求一种过去与未来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感,感受到一个人生命的连贯性,并朝有意义的方向前进;社会团结性(socialsolidarity),指具有团体理想和价值的一种内在团结感,感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 若没有自我同一性感,就会导致角色混乱,即同一性危机。 (4)对“我”(I)、“自己”(self)和“自我”(ego)作出区 分:“我”是我感到的我的一切经验的觉知中心;“自己”是“我”的对象,是前意识的,可被体验或觉知为包括身体、人格和扮演的角色等各种“自己”,也可以是这些经验的复合物,如我认为我自己是个怎样的人,我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自我”是把个人的各

普通心理学46概念题

1. 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脑对外界信息的整合诸形式及其内隐、外显行为反映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包括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和个性(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2. 心理过程:心理活动的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3. 普通心理学:是研究正常成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一般规律的学科,是心理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研究。普通心理学研究心理过程的发生发展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的最一般的理论和规律,建立心理学研究最一般的方法论原则和具体的方法。普通心理学既包括过去研究中已成定论的为科学实践证实并为科学家所公认的理论和规律,也包括虽不一定为大家所公认但却有重大影响的理论和学说还包括处于科学发展前沿的新成果和新发现。 4. 神经元: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既是结构单位也是功能单位,它不同于身体细胞的功能主要在于它可被输入的刺激所激活,引起神经冲动,进行冲动传导。其构造上基本由三部分即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就其功能和分布不同可分为传入,传出和联合三种神经元。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方式为突触传递。 5. 极化现象:这是神经传导的电化学过程中的一种现象。当神经元在静息状态下,钾离子的浓度在膜内比膜外大30倍,而钠离子的浓度膜外比膜内大10倍。为维持他们的浓度,膜内外电位差允许钾离子透入膜内,而不允许钠离子渗入。于是形成了膜内负电荷、膜外正电荷的电位差。这就是膜的极化现象。这种电位被成为静息电位。 6. 去极化过程:当神经元胞体和树突受到足够强的刺激时,细胞膜电离子通透性发生改变,钠离子迅速进入膜内,使膜内负电位差消失,即为去极化过程。 7. 动作电位:经过去极化过程,神经元便由相对的静息状态进入活动状态,形成了神经冲动,成为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持续时间大约1毫秒。 8. 突触传递:神经元之间是以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与另外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数突相联系的,这种特殊的联系结构称为突触,神经元之间的这种联系方式就是突触传递,它使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传导。它是通过神经化学递质和电变化两个过程完成的。这一神经细胞的工作方式对心理活动的影响不但是重要的而且是直接的。 9. 突触后电位:神经冲动传至轴突末梢时,膜的离子通透性发生变化,大量的钙离子进入突触小体,使囊泡向突触前膜移动并与之接触,这时储存于囊泡中的神经递质被释放出来而进入突触间隙,并作用于突触后膜,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相结合。于是又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发生变化,产生突触后电位。突触后电位分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这种兴奋性和抑制性电位的相互影响决定着特定的神经元是否有可能在特定时刻发放动作电位-----引起神经兴奋或抑制。 10. 外周神经系统:就是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机构,它包括从外周感觉器官内导到中枢的神经组织和从中枢外导到效应器官的神经组织。从结构上看,包括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的躯体神经系统和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的自主神经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