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合村并居发展研究——以德州市为例

目 录

第1章绪论 (1)

1.1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及现状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目的 (2)

1.1.3研究意义 (2)

1.1.4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2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5)

1.2.1研究内容 (5)

1.2.2研究方法 (5)

1.2.3创新点 (6)

第2章合村并居相关范畴及理论依据 (7)

2.1合村并居相关范畴 (7)

2.1.1城镇化 (7)

2.1.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7)

2.1.3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比较分析 (8)

2.1.4合村并居 (8)

2.2合村并居相关理论依据 (9)

2.2.1二元结构理论 (9)

2.2.2增长极理论 (10)

2.2.3田园城市理论 (10)

第3章德州市合村并居的实践总结 (12)

3.1德州市概况 (12)

3.2德州市合村并居产生的背景 (13)

3.3德州市合村并居的主要做法 (14)

3.4德州市合村并居现状及取得的成效 (15)

3.5德州市“合村并居”的经验与启示 (16)

3.5.1“合村并居”是城镇化的有效平台 (16)

3.5.2“合村并居”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17)

3.5.3合村并居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带动消费市场的发展 (18)

第4章德州市合村并居模式分析 (20)

4.1相邻村合并型——以于赵社区为例 (20)

4.2城中村改造聚合型——以运河经济开发区为例 (20)

4.3小城镇吸纳型——以小申庄为例 (22)

4.4强村带动型——以夏津运河社区为例 (22)

4.5产业联结型——以夏季社区为例 (23)

4.6企业带动型——以齐河永锋社区为例 (24)

4.7几种模式的比较分析 (25)

第5章德州市合村并居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6)

5.1违背农民意愿,盲目大拆大建 (26)

5.2缺乏资金,资金筹集困难 (26)

5.3对农民补偿不足 (27)

5.4失地农民得不到再就业,农民增收迫在眉睫 (27)

5.5农民生活成本提高,且给生活带来不便 (28)

第6章德州市合村并居中农民利益保障分析 (29)

6.1农民自身的利益分析 (29)

6.2农民与政府之间的利益分析 (30)

6.3农民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分析 (31)

第7章对于德州市合村并居建设的一些对策建议 (32)

7.1以农民为主体,保护农民利益,因地制宜 (32)

7.2整合各种资源,多方筹集建设资金 (32)

7.3明确规定,综合民意 (33)

7.4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劳动者素质,拓展农民就业渠道 (33)

7.5建立保障机制,优化社区管理和服务 (34)

参考文献 (36)

致谢 (3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0)

第1章绪论

第1章 绪 论

1.1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及现状

1.1.1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到2013年底,全国总人口达到136072万,其中城镇人口有73111万人,城镇化率达到了53.73%。①城镇化的不断发展滋生了对土地的不断需求,我国人口众多,但是土地资源非常稀缺,城镇化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导致土地需求缺口逐渐增大。于此同时,在农村却存在着严重的土地粗放利用,农村的村庄数量多、不集中,宅基地占地面积大的现象,这导致了土地利用率低,闲置土地、未开发土地数量多。农村对土地的粗放利用和城市对土地的不断需求导致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

随着城镇化发展对土地需求的不断增加,2003年全国各地出现了规划开发区面积严重超标的现象,城市用地扩张无序,滥用土地,这对耕地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为了保护国家18亿亩耕地红线,2004年颁布了《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指出了要“鼓励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要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②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城乡用地,2008年颁布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文中提到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说法,③从此“增减挂钩”这个词就被提出。各地政府在国家增减挂钩政策的驱动下,开始开展土地整理工作,从而催生了如农民集中居住、村庄合并、集中建设农村社区、农民上楼、农村新安居工程等政策实践。[23]“合村并居”一词逐渐进入人们的眼线。

合村并居,又叫“合村并点”,有的地方把它叫做合村并镇或合村并城。合村并居是我国一些地区,为了改革农村落后的结构和管理体制,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在加快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更好的集约土地发展,进行的将临近几个自然村整合

①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②国发[2004]28号

③国土资发【2008】138号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