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文学资料1

东方文学资料1
东方文学资料1

1、《亡灵书》:是埃及最古老的文学作品之一,是一部庞大的宗教性的诗歌总集,汇编了大量的神话诗、祈祷诗、颂神诗、歌谣、咒语等。大部分诗篇具有浓厚的宗教思想,反映了古代埃及人的宗教信仰和冥国观念,主要是表现了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倾向,但其中个别诗篇或者某些诗段也反映了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品是《阿尼的纸草》。对希腊神话及后世文学在题材和主题上有深远影响。

2.《吠陀本集》:印度最古老的诗歌总集。最古老的拼音文字之一,大约形成于公元前1000年左右。狭义上分为四部《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阿闼婆吠陀》,其中《梨俱吠陀》最早最重要。广义上讲除了狭义的四部外,还有《梵书》《森林书》《奥义书》等,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吠陀文献。3、《梵书》:又称净行书,婆罗门书。是一大类典籍的总称,共十五部,各种梵书分属四大吠陀,主要内容是介绍如何进行祭祀,实际上是婆罗门祭祀的职业用书。《百道梵书》篇幅最长。梵书在文学史上,上承吠陀,下启史诗、往世书。也是种姓制度形成原因。4、《森林书》:是梵书的附属,但在思想上是梵书的反叛者。他积极倡导内在的精神的祭祀的神秘意义。因为作者处于反对派的地位,所以在森林中著书立说,私密传授,名称即由此得来。《森林书》反对婆罗门垄断知识,在当时是进步的,它开启的对诸多哲理问题的探讨,虽然尚属初步,但却是梵书的礼仪之路迈向奥义书的学问之路的不可缺的过渡。5、《奥义书》:附于《森林书》之后,数量巨大,有200多种,其最大意义在于开创了一个有系统理论的印度哲学时代,主要探讨哲学思想:a梵我同一b业报轮回,几乎成了印度人的思维定式,对印度文学创作的影响无处不在。6、桑迦姆文学:约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2世纪,在印度南方以泰米尔语为代表的达罗毗茶语系涌现出大量优秀诗作,史称桑迦姆文学。主要有三部典籍:《朵迦比亚姆》《八卷长诗》《十卷长歌》。其中《朵迦比亚姆》既是一部语法书,又是一部创作论,《八卷长诗》《十卷长歌》标志着古泰米尔文学的发达和繁荣。

1、《本生经》:印度佛教文学中最为重要的作品,主要讲述佛陀释迦牟尼成佛之前,经历无数轮回转生的前生的故事。有固定模式,每个故事由5部分组成:一是今生故事,交代佛陀讲述前生故事的缘起;二是前生故事;三是偈颂,穿插在s散文叙述中,有总结或描述性质的诗;四是注释,对偈颂总词语含义的解释;五是对应,将前生故事的人物与今生故事的人物一一对应。

2、味论派:是印度古典文艺理论中最具影响的一大学派,它的创始人是婆罗多,代表作是《舞论》。《舞论》是印度现存最早的戏剧学著作。该著作从经典意义上阐明了味论,建立了味论理论,10到11世纪。味论学派出现了从朴素唯物审美倾向的转变,古典味论分为三支,一支是以婆罗多为首的味论客观派,一支是新护为首的味论主观派一支是孟加拉毗湿奴派文论家的味论实践派。(“味”是印度一个几本的诗学概念,是读者对作品感情基调的艺术享受。

3、庄严论派:庄严论的奠基者是6至7世纪的婆摩诃,著有《诗庄严论》。庄严(修辞)是印度文艺理论中一个重要概念,它是形成诗歌魅力的因素,同时也是一种对诗歌价值进行评判的标准。与味论一起并称为印度文艺理论的两大支柱。庄严论者几乎都拒绝承认味具有独立品格,将其视为修辞的一种。

4、风格论派:代摩那是风格论的奠基人,著有《诗庄严经》,建立了完整的风格论的诗学体系,提出“风格史诗的灵魂”说,提出诗的三种风格,毗陀婆风格含一切德,显示中和之美;乔罗风格含壮丽、美好之德,显示阳刚之美;庞迦利风格含甜蜜柔和之德,显示阴柔之美。

5、韵论派:奠基人欢增《韵光》认为词有三重意义:字面义、引申义、暗示义。

6、虔诚文学:是伴随6~9世纪南印度虔诚运动发展而产生的文学思潮,是印度13~17世纪文学的主流,一般来讲,虔诚文学可划分为两派四支:无形派,含明理支和泛爱支;有形派含罗摩支和黑天支。重要作家有:格比尔达斯、苏尔达斯

7、悬诗:是指悬挂在天房(伊斯兰教圣殿)的诗,在圣殿上有两块陨石,一黑一白,一个叫克尔黑,一个叫克尔白,阿拉伯民族是游牧民族,能歌善舞,他们每年举行诗歌大赛,获胜的诗会被用金水写在麻片上,悬挂在天房,宛如一串明珠悬挂在脖子上,人们称之为“悬诗”。曾有七位诗人获此殊荣,是阿拉伯早期诗歌的代表,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8、俳句:是日本古典诗歌的重要体裁之一,又称俳谐,“俳谐”一语源于中国,大致与“滑稽”同义。它由17个音组成,分成5、7、5三段。形式短小,表意明晰,为各阶层所喜闻乐见。日本古代最著名的俳句诗人是松尾芭蕉。

9、《万叶集》:是日本最早也最重要的一部古代诗歌总集,全书共20卷,收入诗歌4500余首;“万叶”有万古之意,表示内容丰富多彩,也有“万世”之意,表示生命万古长新。原来完全由汉字写成,被称为“万古假名”,其诗歌内容大体分为相闻、挽歌、杂歌三类;诗歌的作者上至天皇,下至走卒歌妓,几乎包括了社会的各个阶级,比较广泛地反映了日本奴隶社会末期至封建社会初期的社会生活,是日本和歌的奠基石。对于日本后世文学影响很大吗,它的地位等同于《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1、白桦派:白桦派是20世纪初出现在日本的一个文学流派,是由围绕在同人文艺刊物《白桦》周围的作家组成。他们早期创作有理想主义倾向,多以表现自我、肯定自我为主。以后的人道主义思想逐步加强,强调人的尊严和意志。代表作家主要有武者小路实笃、志贺直哉和有岛武郎等。他们创作态度严肃,尊重个性自由,不愿受传统束缚,创作方法和表现形式上多有创新之处。

2、新思潮派:新思潮派也称新现实主义,是20世纪初出现在日本的一个文学流派,是由文坛上的第三次、第四次《新思潮》杂志的同人所组成,代表作家是芥川龙之介和菊池宽等。他们缺乏共同的文学主张,但都崇拜夏目漱石。他们关注现实,注重对平凡人日常生活和复杂心理的描写,并进行一定的批评和理性的解释。

3、新感觉派:日本最早出现的现代主义文学派别,于1924年成立。他们认为艺术家的任务是描写人的内心世界,而非表面现实,主张追求新鲜的感觉和新奇的感受方法,强调主观和直感作用。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是横光利一和川端康成。新感觉派的活动持续了两年多,1927年结束活动。:

1、古代埃及文学主要有哪些成就?答:a 神话: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最原始的神话b 传记文学:《梅腾传》是最早的传记文学作品《乌尼自传》是古王国时期最长的内容最丰富的传记文学c 箴言:《王子哈尔杰德夫之教谕》是埃及最早的箴言d 诗歌:有劳动歌谣、情歌、宗教诗如《亡灵书》e民间故事如《魔术师的故事》f戏剧2/《亡灵书》是一部什么作品?答:既是一部具有珍贵遗产价值的诗歌总集,又是一部保存了重要生活习俗的历史文献。汇编了大量的神话诗、祈祷诗、颂神诗、歌谣、咒语等。大部分诗篇具有浓厚的宗教思想,反映了古代埃及人的宗教信仰和冥国观念,主要是表现了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倾向,但其中个别诗篇或者某些诗段也反映了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品是《阿尼的纸草》。对希腊神话及后世文学在题材和主题上有深远影响。3、古巴比伦文学主要有哪些成就?答:①神话:多神,《艾努马艾利什》创世神话,马杜克;《伊士塔尔下冥府》伊士塔;《阿达帕》②史诗《吉尔伽美什》③箴言诗《咏正直的受难者的诗》《主人和奴隶的对话》4/分析《吉尔伽美什》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答:主要思想内容:史诗通过引人入胜的情节,反映了古代两河流域居民同自然及社会暴力抗争的情景,颂扬了为民建功立业的英雄,对宇宙和人生的奥秘做了积极的探求,艺术地再现了当时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理想。艺术特点:情节发展自由灵活,将神话传说与现实生活、浪漫色彩与英雄本色融在一起,采取联想、排比、象征、夸张等手法展开情节,表现英雄性格,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5、《旧约》的基本结构和内容是怎样的?答:《旧约》一共有三十九卷,以古希伯来文写就,由犹太教教士依据犹太教的教义编纂而成,记录不同时期各种人物的文献与作品。囊括了犹太及邻近民族从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的人文历史资料。根据编纂体例和内容,《旧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法典”,也称“摩西五经”,包括《创世纪》、《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第二部分是“先知书”,包括《前先知书》和《后先知书》。《前先知书》分为《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列王纪》;《后先知书》分为《以赛亚书》、《耶利米书》、《以西结书》和《十二小先知书》等。第三部分是杂著,包括《雅歌》、《约伯纪》、《路德纪》、《传道书》、《历代志》等十三本书。

6、《约伯记》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答:《约伯记》是一部结构形式特殊的哲理长诗,回答了人与上帝的关系,解决了人对上帝的困惑,一致宣扬人对上帝无条件的信仰和崇拜,将上帝暂时置于对立的关系中,在对立前提下探讨了:①好人为何受难,即如何看待灾难,结论是:好人的受难是上帝有意的,它超越了常人理解限度②上帝的信仰是否有条件的,撒旦要证明的是对上帝的信仰是有条件的,上帝要证明的则是相反的观点,约伯坚定了信仰后才得到了上帝的恩惠③上帝的品格,上帝是灾难的根源还是造福人民的保护者。上帝是公允的,仁慈的,这才是千百年来希伯来民族坚信的。

7、古希伯来文学的特点答:a民族性:是希伯来人在两千多年的历史生活中创作的民族文学,具有鲜明的民族内容、民族气质、民族形式、民族风格。b 宗教性:希伯来作家往往兼为犹太教的祭祀或文士,其作品成书前后大都应用于犹太教的祭拜活动,因此文学与宗教结下不解之缘。基本主题是上帝与子民关系包含许多神话描写和颂神之作。c 抒情性:希伯来思潮更注重感情,显示出更多的主观倾向,长于吟诵和书写抒情性作品,富于宗教感情如《诗篇》《雅歌》等d 理想性:古希伯来人多灾多难,于是在精神上寻求至乐永生的理想之境,讲述上帝立约和应许的内容,渴望黑暗终结光明到来,如《启示录》

8、什么是狭义的吠陀文献?什么是广义的吠陀文献?答:狭义上分为四部《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阿闼婆吠陀》,其中《梨俱吠陀》最早最重要。广义上讲除了狭义的四部外,还有《梵书》《森林书》《奥义书》等,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吠陀文献。

9、分析两大史诗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分开陈述)答:①《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古印度著名的两大史诗,它们的主要思想内容如下:《摩诃婆罗多》堪称是一部诗体的百科全书。它反映了古代印度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的社会生活和思想风貌,其主皆在于强调政治斗争中的"法"。"法"与"非法"是评判是非善恶的标准。般度族被当作"法"的化身、正义的代表受到歌颂,体现了人民的心愿。

《罗摩衍那》反映了奴隶社会初期的王权问题,谴责了在王位继承问题上争权夺利的行径,表明人民希望开明君主实行仁政的思想,歌颂了正义战争,宣扬一夫一妻制,具有进步倾向,但也流露出统治阶层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②艺术特色:a《摩诃婆罗多》:气势宏大,博大精深:篇幅宏大,内容包罗万象;对话式的框架式结构;大场面的描写,气势磅礴。三界汇通,情景交融。人物形象生动。艺术想象大胆夸张,而又朴素自然b《罗摩衍那》:气势恢宏,博大精深;景物描写细腻,情景交融;人物形象个性鲜明,生动富有立体感;运用大量比喻、夸张。10、分析毗湿摩、悉多、罗摩的人物形象。答:①毗湿摩:既履行了国王职责,又履行了家长职责,又履行了武士职责。②罗摩,a政治上爱民如子b战场上骁勇善战c爱情上不让悉多与他同行,真情,相思③悉多:娴淑,深明大义,忠贞,刚中有柔,柔中有刚。11、《罗摩衍那》中罗摩形象?答:罗摩在作品中是理想国王的形象,史诗从两方面塑造:道德上的楷模和武功的英雄。①道德上:罗摩具有人类的各种美德,在对待父子关系上,忍辱负重,不违父命,在夫妻关系上,他忠于妻子,为之流血负伤,离散后发誓不再娶,在对待国家关系上为了维护王室的尊严而不怕牺牲个人性命,为了取信于民,而遗弃爱妻……

②武功上他是天神降生,武艺超群,在比武招亲大会上拉开无人能拉开的神弓,在楞伽城大战中,亲手杀死了“十首魔王”,罗波那,作者将他作为神来塑造。

1、《本生经》的思想内容表现为哪些方面?答:①歌颂菩萨智慧与神通②主张平等,反对种姓歧视③宣扬经商发财④讽刺、鞭挞愚昧迷信。

2、《沙恭达罗》的艺术特色,分析沙恭达罗的人物形象答:①艺术特色:a情节线索即单纯又曲折,且富有戏剧性。戏中男女主人公从一见钟情开始,经过三次急剧转折(结合、婚变、重圆),有虚有实、波澜起伏。b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感人。作者以优美、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沙恭达罗的无以比拟的美。剧中还创造不同的环境去衬托和表现不同的人物的性格特点,剧中比较典型的环境有三个,即净修林、宫廷和仙界,不同的环境中,各个人物与环境浑然一体。c语言丰富多彩,清新优美、富于抒情性。如沙恭达罗在宫廷遭遗弃时对护送她的亲人说:"我已经给这个骗子骗过了,你们也丢弃了我。"一字一泪,表达出她的险恶处境和悲痛心情。刻画净修林的景色,抒情浓郁。d《沙恭达罗》以精湛完美的艺术形式反映了当时乃至历来人民都极为关心的生活问题,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誉。②人物形象:a沙恭达罗是一个纯洁、善良、对爱情坚贞不渝,且富有斗争精神的美丽、动人的妇女典型。也是世界文学中最早出现的具有东古典美的妇女典型之一。她从小生活在净洁安宁的净修林中,穿的是树皮,整天与小鸟为伍。纯朴的大自然生成了她的天真、纯洁的性格她不羡慕都市的豪华。更能体现沙恭达罗的性格特征的是对纯真、美好的爱情的追求。b从全剧来看,沙恭达罗的性格原有其柔弱的一面。但为了追求自己的美好爱情,她又敢于不顾一切与自己所爱的人自由结合成为夫妻,表现出坚强、勇敢、刚毅、不屈服的反抗的一面。在沙恭达罗身上,体现了剧作者所向往的爱情理想、生活理想和审美理想。

3、中古波斯有那八大诗人?他们有哪些作品?分别代表何种创作风格?答:①诗歌之父——鲁达基,被誉为“波斯诗歌之父”,又被誉为“多种歌喉的夜莺”。“鲁达基体”(抒情诗),霍拉桑诗风的代表。②史诗之王——菲尔多西,《王书》是东方文学史上引人瞩目的巨型文人史诗,列举了历代王朝的文治武功,赞扬了道德高尚、公正勇敢、尊重知识、体恤下情的明君,鞭挞了好大喜功、昏庸无能的暴君。被称为“东方的伊利亚特”,菲尔多西因而被称为“东方的荷马”。③“鲁拜”诗圣——欧玛尔·海亚姆(《鲁拜集》(哲理诗集),也是凝练晓畅的“霍拉桑体”诗风。④“伊拉克体”诗歌的代表诗人、叙事诗大师——内扎米《五卷诗》是他5部叙事长诗的汇集,其中《蕾丽与马杰农》是其诗歌艺术的顶峰之作。⑤苏菲神秘主义诗人——莫拉维《夏姆斯诗集》(“伟大诗集”)。⑥哲理诗泰斗、“设拉子的黄莺”——萨迪,《蔷薇园》采用波斯传统的文体——诗文夹杂写成。⑦抒情诗大师哈菲兹,他的诗歌遗产主要是近500首“嘎扎勒”,是波斯古典抒情诗的一种传统形式,它与西方的商赖体(堪称世界诗坛的双璧。⑧“末代诗圣”——贾米,他们创造性的模仿成为波斯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有“诗人之王”、“智慧大师”之誉,最负盛名的作品是模仿内扎米的《五卷诗》的《七卷诗》(又名《七星座》)和模仿萨迪的《蔷薇园》的《春园》。

4、萨迪《蔷薇园》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答:①主要内容a《蔷薇园》渗透着同情人民、反对强暴的人道主义思想。作者十分重视人民的力量,再三强调人民是国家的根基,明确指出"天下的得失在于民心的向背";怒斥那些视权臣民生命为儿戏的暴君,认为圣徒对暴君的"最好祝愿"是"取走他的生命",表达了人民痛恨暴君的心声。b作品里充满了真主和宗教的赞颂之辞,而他的宗教观点里也渗透着同情,关系人民的人道主义思想。c《蔷薇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封建社会城市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和市民阶层兴起过程。d《蔷薇园》中还有不少富有人生哲理的诗篇。作者非常重视学识和知识的力量,他认为智慧的获得主要在于教育。②艺术特色:a故事中穿插诗歌,韵散结合,诗文并茂。b《蔷薇园》含有大量的格言、警句:"宝石即使落在泥潭里,忍是一样可贵,尘土虽然扬到天上,也无价值。"c《蔷薇园》善于采用白描的手法,运用朴实而极精炼的语言描绘出栩栩如生的场面。

8、什么叫物语?物语文学有哪些类型?答:物语在日文中有“语说事物”之意,类似我国的小说和传奇。物语文学有个性发展的过程。它开始有两种形式:传奇物语和歌物语。传奇物语是富于深化色彩的故事,代表作为《竹取物语》。歌物语以和歌为中心突现主题的故事,代表作为《伊势物语》。以后在传奇物语、歌物语的基础上产生了近似长篇小说的故事性作品。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写实小说:紫氏部《源氏物语》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9、什么是物哀?《源氏物语》是如何体现“物哀”这一审美意象的?答:物,喝酒时认识感知的对象;哀,是认识感知的主题。物哀就是情感主观接触外界事物时,自然而然或情不自禁地产生的幽深玄静的情感,简单地说,是真情流露,人心接触外部世界时触景生情,感物生情,心为之所动,有所感触,这时候自然涌出的情感,或喜悦,或愤怒,或恐惧或悲伤或低徊婉转,或思恋憧憬。在源氏物语中:a、选取日常男女私情(而不是政治斗争)这个角度表现“人情世界”,即贵族社会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男男女女各种各样的恋情,使作品能够从最细微处着手,详尽细腻地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他们可悲的命运,他们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使人感喟,使人动情,使人悲泣,而这就是“物哀”。“物哀”也恰恰只能在这种看上去十分琐屑的日常情感生活中得到体现。b、这部悲剧小说的主要悲剧冲突即现世的、本能的情欲享乐与深层实质意义上的悲观主义和虚天主义的矛盾冲突是内向化的,冲突的舞台是在人物的精神世界里,也就是说,《源氏物语》是一部心理小说。作者擅长于描写不同的人物复杂微妙的心理活动,尤其是女性内心深处复杂曲折的情感变化过程,写得委婉、细腻、缜密而纤巧。例如对空蝉、藤壶、紫姬等人的描写就是这样。在空蝉同源氏的关系中,她既受宠,又受辱;既为情所动,又力图保持人格尊严。此外,作者还以心物交融、情景相映的自然景物描写来烘托、暗示、外化人物心理,比喻、象征人物的命运。从作者的文笔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和书中人一样敏感、善感,既因物喜,又因物悲;风花雪月,皆系心肠;儿女之情,皆牵魂魄;生死离别,皆撼胸臆。书中的一景一物无不是情感的对象化,一人一事,无不是悲苦的体现者。c、《源氏物语》采用了“并列式结构”。全书的情节没有逻辑化的交叉和相互关联,每一回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短篇小说,所以与回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没有环环相扣的情节张力。不过也正是这样,才有助于“物哀”的传达,不至于让通常所谓的“故事情节”冲淡乃至淹没了细腻的情感体验、敏锐的心理感受。所以,读《源氏物语》不能性急,不能感觉迟钝,否则就体味不到“物哀”的妙处。

10、《源氏物语》中光源氏的形象?答:光源氏①作者笔下的理想的化身,集美貌、风雅、才华于一身的全才,仪容上:俊美绝伦,光彩焕发,若仙人,睹之祛病延年,才能上:艺术家的天赋,慈善家的心肠,政治家的胸怀,胜不骄败不馁,依稀可见藤原道长的影子,多情守义,有始有终的谦谦君子和博爱主义者。②荒淫的狂蜂浪蝶:一生在放荡不拘,偷香窃玉中度过,自恃高贵地位,优美色相,终日追求女性,一方面献殷勤,表示关心体贴,又一面轻薄放荡,用情不专,(如夜闯空蝉的闺房,强占了她,又染指她的女儿)几乎到了滥施情欲的地步,勾引奇丑无比的未摘在,玩弄近六十的老宫女源内侍,与养女玉鬟,发生戏押和猥亵的关系,与藤壶和六条御息发生了乱伦私通关系。总之,他所爱恋过的,没有一个得到真正的幸福,是众多女性不幸的制造者,在美化光源氏的同时,流露出惋惜,在掩饰的同时给予了讥评

颓废贵族的代表:给众多女性造成了不幸,自己也是宫廷之争的受害者,是一个命运多舛的悲剧人物。观其一生,经历了三个悲剧:三岁丧母,由皇子变成臣籍;左右大臣的权势之争,遭受排挤;三公主与柏木的通奸。其悲剧,从精神上讲,是由他同继母乱伦造成的,从外部来讲,有深刻的社会根源——玩弄权术,游宴享乐,沉湎爱欲,非源氏如此,加上佛教宣传的“净土”思想,他们思想意识空虚,萎靡,一旦失意便离俗遁世,源氏一生透露出平安时代贵族阶级月满将亏。

6、《一千零一夜》的艺术特色和影响答:《一千零一夜》不仅将民间故事这种文学题材推向一个高峰,而且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①全书充满了浓郁的东方情调和大胆的浪漫幻想。阿拉伯的民族生活决定了阿拉伯人的丰富想象和浪漫幻想。如有求必应的神灯、驱使神魔的戒指等,但这种奇思异想与神奇境界、真实的人情世态巧妙结合,写实与夸张、理想与幻想、神话与现实交相辉映,既有审美愉悦,又能加深对现实的理解。②灵活的框架结构。如《商人和魔鬼的故事》所属的三个老人的故事就是以每人手中牵着的牲口为联结点,因而《一千零一夜》庞大的结构并非杂乱无章,但这种结构方式又十分的灵活,新的故事群在适当的地方可以不断的插入。③鲜明的对比手法。故事中真善美总是在与其对立面的特征中得到体现,善仙与恶魔的对比,神话与现实的对比,人物之间的对比,场景之间的对比,故事集中俯拾即是,如真假哈里发,勤劳者和懒汉,诚实的人和虚伪的人往往在同一故事中出现,这一方面增加了内容的丰富性,更重要的是鲜明的表现了作者的爱憎立场,突出表现对象的特点,强化了艺术表达效果。④语言丰富朴实,流畅自然,生动活泼,诗文并茂,很好地体现了民间文学的本色。

影响、地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古代的民间故事集,被称为“民间文学的一座丰碑“。它集中体现了古代阿拉伯民族的文化精神,也是阿拉伯人民审美理想的集中展示。《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中古时期文学的最优秀作品,是一部著名的民间故事集。它曾被高尔基称为世界民间文学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7、日本中古文学分几个时期?各个时期的文学成就主要有哪些?答:①奈良时期:最早的书面文学开始出现,代表作品《古事记》《万叶集》《怀风藻》是日本现存最早的汉诗集。②平安时期:第一部物语文学作品《竹取物语》,最早的长篇物语《宇津保物语》最高成就《源氏物语》③镰仓和室町时期:《新古今和歌集》——贵族文学;平民文学,町人文学:连歌、俳谐、御伽草子,能乐、狂言④江户时期:松永贞德——俳谐中兴之祖《御伞》;净琉璃——木偶戏5、《古兰经》的艺术特色答:①、《古兰经》独创了一种新奇美妙的散文文体。②全书具有庄严宏伟的文章风格。③譬喻、夸张、排比、对比、反问、呼语等多种修辞手法的成功运用。④各色各样的《圣经》故事和阿拉伯半岛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在经文中的频繁出现。

1、日本近代文学出现了哪些主要派别?理论主张有哪些?代表人物分别是?答:近代日本文学深受西方文学的影响,在短短的几十年中,日本文学形成了多种文艺思潮和文学流派,其中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自然主义文学、唯美主义文学以及白桦派等潮流和派别的创作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①批判现实主义:二叶亭四迷的长篇小说《浮云》通过主人公内海文三的失学、失业的痛苦遭遇,揭露和批判了日本资本主义的黑暗社会现实,并成功地塑造了日本近代文学中的第一个“多余人”形象。②浪漫主义:大约产生于19世纪末期,森欧外发表了短篇小说《舞姬》,被认为是日本浪漫主义文学的开创性作品;北村透谷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者之一。他的诗歌深受拜伦的影响,反映了向往自由、追求幸福生活的炽烈感情,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愤怒呼喊和控诉。北村透谷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为日本浪漫主义诗歌开创了道路。③自然主义:日本近代自然主义文学是在法国作家左拉的自然主义理论影响下产生的,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种不同倾向:即专门描写人的生物本能倾向和真实反映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倾向。田山花袋的小说《棉被》是前一种倾向。岛崎藤村早期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后来转到小说创作上来了。他虽然接受了自然主义的某些主张,却创作出了一些现实主义倾向的作品。他的小说《破戒》就是其创作的代表。④唯美派:表现了近代颓废、没落的倾向,描写变态心理,崇尚唯美主义的文艺观,代表作家有永井荷风、谷崎润一郎和后起之秀佐藤春夫等。⑤白桦派:是理想主义文学派别。由同人刊物《白桦》而得名。白桦作家在创作上表现出追求个性解放的自我昂扬情绪和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白华派的代表作家是志贺直哉,他的作品取材于个人和家庭日常生活琐事,通过点滴生活现实的描写,揭露了日本社会的黑暗,具有鲜明的人道主义倾向和现实主义色彩。他的代表作大多是短篇小说,如《到网走去》、《十一月三日午后事》和《灰色月亮》等。《暗行夜路》是他的唯一长篇小说。⑥新思潮派:以《新思潮》杂志而得名,它主张客观、冷静地写现实,着重表现近代日本社会给市民生活带来的不幸和苦闷。其代表作家有芥川龙之介和菊池宽。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善于以奇特的构思、精巧的布局、细腻的心理刻画和典雅的语言吸引读者,如《罗生门》、《鼻子》、《桔子》等。

2、简述《我是猫》的艺术特色答:艺术特点:a、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缺乏整体的结构、框架,通篇以猫的见闻和感受为主线,经苦沙弥及周围人物的活动为中心,无论是人物、故事,还是思想、观念,表达起来都比较灵活、自由。作者在序言中说:“《我是猫》像海参一样,不易分辨哪是它的头,哪是它的尾,因此随时随地都可以把它截断,进行结束。”小说以猫为叙述者,就可以见人之所未见,言人之所不能言,随心所欲地表达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态度。猫在文中既有动物的特性,又被赋予人的感情,是作者的代言人。b、小说中出色的幽默和讽刺艺术既继承了日本古典文学中的讽刺传统,又吸收了英国18世纪文学中的幽默讽刺手法。如猫态猫语等。这种幽默讽刺精神不仅表现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现象的揭露和批判上,也表现在对人物形象的描绘与塑造上。作品的幽默讽刺手法与作品内容紧密相关,并随作品主题的深化而有所发展。c、作品的语言运用充分展示了作者语言大师的才华,其语言既平白、通俗,有生活气息,又充分借鉴了日本古典文学中的幽默讽刺等特色,被评论家誉为“它滑稽而不流于庸俗,诙谐中含有苦涩的余味”。

3、分析夏目漱石小说的主题思想答:内容:《我是猫》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以主人公苦沙弥家豢养的一只猫为故事的叙述者。通过它的感受和见闻,描写了它的主人穷教师苦沙弥及其一家的平庸、琐屑的生活以及他的朋友迷亭、寒月、东风、独仙等人经常谈论古今、嘲弄世俗、吟诗作文的故作风雅的无聊世态。作品还巧妙地描写了邻家田小姐的婚事引起的纠葛,并把它贯穿在作品的始终。资本家金田的妻子为了选女婿,到苦沙弥家了解理学士寒月的情况。苦沙弥有些傲慢,不大理睬他,于是招来了金田夫妇的肆意迫害:先是指使一伙人侮辱谩骂,又唆使苦沙弥的同事进行报复,以后又买通落云馆的调皮学生闹得他不得安宁,最后还叫苦沙弥过去的同学对他进行规劝、恐吓。

思想意义:《我是猫》通过猫的眼光,观察和评论了日本社会的弊病,表达了作家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首先,小说深刻批判了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金钱关系和强权政治,抨击了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勾结一体的国家机器和官僚机构,揭露了黑白颠倒、贫富悬殊的不合理现实。作品围绕着资本家金田女儿择婿的经过以及由此引起的金田与苦沙弥的冲突,淋漓尽致地反映了金钱的万能魔力和金钱关系对人类情感、正义的扼杀。作家借猫之口,一针见血地指出:“我现在明白了使得世间一切事物运动的,确确实实是金钱。”而“要想赚钱”,就必须“缺义理、缺人情、缺廉耻”。作家不仅对金田一类“精通三缺”的大资本家进行了道义的谴责,而且还大胆地将明治社会由金钱与强权组成的国家机器称为“疯子集团”。作家紧紧抓住了那个时代的金钱关系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妥协性、不彻底性,揭露了从上至下、乌烟瘴气的明治社会的尖锐矛盾,显示了一个作家锐利的批判目光和勇气。其次,作品还犀利地嘲讽和批判了日本明治社会落后的文化、教育制度,虚伪的道德观念及人们内心深处的自私自利思想。小说以生动的艺术形象,展现了明治社会思想领域的混乱,显示了充斥于人与人之间的“诱骗、欺诈、恫吓、诬陷”,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的危害。作家进一步指出:正因为现代人把自己和他人之间“截然划开”了一条“利害的鸿沟”,所以这个社会“再也没有太平时辰,永远和滚热的地狱一般”。作品的批判锋芒几乎指向了从整体到个人、从上层到下层的日本当时所有主要社会问题。

4、分析《吉檀迦利》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答:思想内容:“吉檀迦利”是孟加拉的音译,原意是奉献,是献给神的。a、诗人日夜盼望与神相会,与神结合,以达到合而为一的理想境界,且这各渴求的心情十分急迫。b、表现诗人虽强烈追求但却难以达到合而为一的境界的痛苦。c、体现诗人经过不懈追求,达到合而为一理想境界的欢乐。可以说,作品的主题思想在于表达诗人对渴望与神结合的理想境界的追求以及达到这种境界后的快乐。同时作品曲折地表达出作家对人生理想的探索与追求。

艺术特色:诗集充满哲理,但抒情意味浓。诗中有泰戈尔对大自然最精彩的描述,春天、雨季、月明如洗的夜晚,阳光灿烂的白昼,纯然一幅幅清晰的画面;作家在直抒胸臆时,却又千回百转,天马行空,似水中月,云中影,飘忽不定,可望而不可即,给人以朦胧之感。些诗集想像奇特,韵律优雅,将哲学思想融化在优美的诗行之中,神秘而不枯燥。瑞典科学院称这部诗集技巧完美,“含义深远,清新而美丽。”8、结合作品分析川端康成的艺术特色答:①继承和发扬了日本文学的美学传统,创作上注重超越现实的艺术上的感受。②通过人物,景物的描写,表达一种淡淡的哀愁,即传统美学的物哀。③描写细腻,在写人,写景,人物的外貌,心理描写方面非常细腻,感人。④小说中往往产生一种日本禅宗影响下的意境,一种空灵的感觉。5、分析戈拉的形象答:《戈拉》是泰戈尔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基本内容内容是几个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动向构成的。主要人物戈拉思想的成长和发展是小说情节的中心。戈拉的爱国主义思想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①他在刚刚走向社会的时候,他的爱国主义同他的宗教信仰及种性之间形成了尖锐矛盾。大学毕业后,他成为了印度教青年的一个领袖。在反帝的爱国斗争中,他走上了一条复古的邪路,成了一个十足的精神狂。而这种宗教狂热,使他脱离了群众也脱离了现实斗争,陷入了孤独可悲的困境。②为了摆脱困境,他决定下乡旅行,同时开始了他矛盾性格的转变。在接触了农村的现实斗争后,他的思想逐渐发生变化,对劳动人民有所了解,对印度教和种姓制度产生了怀疑,但此时并没有彻底否定印度教的糟粕和偏见。

③在印度教“忏悔礼”的时刻,养父告知他的真实身份是爱尔兰人的弃婴,根本没有资格信奉印度教,更无权利举行这种宗教典礼。这个秘密的揭穿,使戈拉如梦初醒,自己卸下了印度教和种姓的沉重包袱,彻底清算了自己的宗教偏见。④戈拉是印度爱国知识分子的典型,是20世纪初期印度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艺术概括。他的基本矛盾是爱国主义思想同印度同印度教信仰之间的矛盾。随着他思想的成熟,爱国主义思想不断发展,印度教信仰不断削弱,构成了他性格的基本方面。

中心人物戈拉就属于新印度教派的,而且是教派中青年们的领袖,他是一位爱国知识分子,“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印度”,他痛恨那些在英国殖民者面前丧失民族尊严的知识分子,揭露殖民主义者的罪恶,号召印度人民团结一致,为民族解放而奋斗。但戈拉身上又有明显的宗教偏见,他严格遵守印度教规,行触脚礼,不喝异教徒拿过的水,反对与异族姑娘恋爱。他曾经对梵社姑娘苏查丽达产生爱慕之情,但由于教派有别,他拼命压制这种感情,使自己很痛苦。其实戈拉对印度教的坚执并非出于真正的宗教感情,而是由于对异族殖民者的痛恨,因此在爱情上处于矛盾、痛苦的状态。后来他得知自己是爱尔兰人的后裔,感到获得了选择的自由,因而从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变成了真正的为印度独立民主而战斗的自由战士。

6、简述戈拉的艺术特色答:艺术特色:a、人物对话富有论辩性。由于作品中的人物分属各个宗教派别,思想见地不一,大家均要阐释自己的见解,探讨国家大事。

b、人物形象对比鲜明。小说中正面人物之间,正面与反面人物之间,均互为映衬,互为对比。

c、小说具有优美的抒情格调,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往往伴随着作者强烈的抒情,动人心弦。

7、分析《雪国》中的人物形象?(驹子、叶子)

答:驹子的形象:她出生在雪国农村,她坚持写日记、喜欢读小说,刻苦练三弦,弹三弦的技巧比当地一般艺妓高出一筹。从日常生活表现来看,作为一个艺妓,驹子应该算是生活态度比较认真,意志比较顽强,且有进取心的,不同于那些随波逐流的人,值得适当加以肯定。

在爱情方面,她对岛村的爱情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是合乎常态的。她明知岛村有家室,明知自己与他的关系不可能维持太久,可是仍然不顾一切地在岛村身上倾注了自己的全部感情。只顾自己爱对方,不求对方爱自己的态度,即所谓“无偿的爱”。她一下子就委身于岛村,这种恋爱方式也是异乎寻常的。她的爱情既有纯真的一面,又有畸形的、病态的一面。

总之,驹子作为一个艺妓,既不是积极的反抗者的形象,也不是庸俗的堕落者的形象,而是有一定进取心的艺妓形象。

岛村则是一个不乏真诚善良但思想虚无的游手好闲的游客。他依靠遗产过活,无所事事,有时也写点有关舞蹈的文章,也并不是认真的研究,只是随心所欲而已,然后就是游山逛水找女人。他有家室,遇到驹子,感到其有一种洁净的美,也并不想亵渎她,也有一种真诚的爱心,于是与她习惯性会面,但同时又为另一个姑娘所吸引。因此岛村并不会有专注的感情。也正是他这个偶然的游客,给真诚的驹子带去伤害,造成她的悲剧。’作家对这一切持一种宽怀和同情态度。

试论《雪国》的艺术特色。

答:①《雪国》在艺术方面色特色是充满诗意,抒情意味颇为浓厚。小说的结构是松散的,没有曲折的故事和情节。驹子和岛村之间既没有谈什么惊人的话,也没有做出什么惊人的事。小说的美在平淡的无奇之中,魅力也正在于此。某种意义上说,《雪国》不像一篇小说,更像是一篇抒情散文。②小说在描写手法和安排结构两方面,继承日本传统和学习西方技巧。描写手法上,既有一定数量的具体的、客观的描绘,又在很多地方通过岛村的意识流动和自由联想状物写人,抒发情怀。结构方面,总体上基本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来写,在某些局部又通过岛村的仪式流动和自由联想展开故事推动情节,适当冲破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形成内容上的一定跳跃。既避免了因为意识随意流动,联想自由浮现,造成杂乱无章,有层次迭起,波澜起伏,活而不乱。

比较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c

第三章平行研究 第一节类型学 本节常见问题 1.请谈谈俄苏学派历史类型学研究的特色与局限。 查看答案: 俄国比较文艺学之父、“历史诗学”奠基人亚历山大·维谢洛夫斯基认为,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类生活方式、社会模式和文化心理在一定历史阶段存在着结构相似性,文学发展规律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相一致,应当运用历史的比较的观点去研究各民族文学在世界文学发展过程中相同或相似的东西,维谢洛夫斯基的这种历史诗学理论对日后以日尔蒙斯基、康拉德、赫拉普钦科等为代表的独树一帜的俄苏比较文学历史类型学研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关于俄苏学派历史类型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康拉德做出了全面和细致的说明,认为其大体可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由某种历史共同性的因素而产生的一些现象,如十九世纪法国、英国、俄国、欧洲其他国家以及亚洲某些国家的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类型学相似;2、各国文学在没有任何历史共同性甚至产生于不同历史时代、彼此缺乏任何联系的条件下所产生的相似性现象。俄苏学派的历史类型学研究旗帜鲜明地反对“欧洲中心论”,重视东西方文学之间的比较研究,认为真正的总体文学必须把整个人类文明的文学全都纳入研究的轨道,其学术视野远比美国学派弘通。俄苏学派在联系中国、日本、波斯等东方文学与西方文学进行比较研究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不过,以维谢洛夫斯基、日尔蒙斯基等为代表的俄苏学者一般都将东西方文学比较研究的重心放在了类型学的相似上面,而相对忽略了对于其内在差异性的考察。 2.跨文明语境下的类型学研究遇到了哪些新问题、产生了哪些新变化?请举例说明。 查看答案: 随着比较文学研究发展进程中欧洲中心论的步步失势和瓦解,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意识到突破单一欧洲文化体系局限的重要性,在打通类型学相似的前提下强调研究对象的“异质性”——这是跨文明语境下类型学研究的新特色。如果我们不能清醒地认识并处理中西文学中的异质性问题,就很可能使异质性相互遮蔽,而最终导致其中一种异质性的失落。这种“异质性的失落”的危机在中国的东西比较文学类型学研究中大致有两方面的体现。一是一度颇为流行的被称为“X+Y式”的东西方文学的浅度比附,把西方文学思潮流派或文学理论中一些特定的类型学术语牵强生硬地套用来阐发中国文

东方文学史-网课答案

东方文学史-网课答案 1. 单选题“省”在古代汉语中的意思是()。 从属 2. 单选题谷崎润一郎的第一部小说是()。 《刺青》 3. 单选题鲁迅最早翻译的夏目漱石的小说是()。《挂福》、《克莱克先生》 4. 单选题《河边的台阶》中主人公是一个()。寡妇 5. 单选题日本近代()被称为“国民大作家”。夏目漱石 6. 单选题民间文学的人物应该称为()。 类型 7. 单选题被誉为“日本的海明威”的是()。 三岛由纪夫 8. 单选题日本近代()被称为“国民大作家”。夏目漱石 9. 单选题民间文学的人物应该称为()。 类型 10. 单选题被誉为“日本的海明威”的是()。

三岛由纪夫 11. 单选题国木田独步是日本近代()作家的代表。 短篇小说 12. 单选题中国文学史上的写实主义相当于()。 欧洲的现实主义 13. 单选题《沙恭达罗》的前半部分表现出的味是()。 艳情味 14. 单选题不属于西方戏剧的基本样式的是()。 舞台剧 15. 单选题日本人将能乐演出当中表演的幕间戏称为()。 狂言 16. 单选题印度在8世纪之前文化的传承主要是依靠()。 口耳相传 17. 单选题朝鲜人创立本土文字的时期对应的中国是()。 明代 18. 单选题中国50年代出版的泰戈尔戏剧集有()本。 四 19. 单选题下列作品有王道乾译本的是()。 《情人》 20. 单选题日本文学的最大特点是充满()。 幽玄感 21. 单选题想要了解中国知识分子可以阅读中国古代作品()。

《儒林外史》 22. 单选题《舞论》一书的核心概念是()。 情和味 23. 单选题日本物语的鼻祖是()。 《竹取物语》 24. 单选题盘腿坐在日本称为()。 胡坐 25. 单选题汉诗在日本退至第二位最明显的转变时期是()。 公元10世纪 26. 单选题《圣经》中的神话受到一些原生态文化的影响,其中不包括()。 古印度 27. 单选题《饥饿的石头》是泰戈尔的一部()。 短篇小说 28. 单选题周作人的散文创作语言平淡且有()。 涩味 29. 单选题《吉尔伽美什》的汉译本是译者根据()本翻译而成。日语 30. 单选题“东方”形成的主义从()时期就开始了。 古希腊 31. 单选题下列生产方式中()的最基本特点是出现在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

《东方文学史》1

《东方文学史》1 绪论(一) 1【单选题】()、的实用文化成为中国文化根基。 A、道家 B、佛家 C、儒家 D、法家 2【单选题】()、时期,提出了“东方主义”这一种观念。 A、20世纪末 B、20世纪上半期 C、19世纪末 D、19世纪上半期 3【单选题】从()、时期就开始了“东方”形成的主义。 A、古希腊 B、古罗马 C、古印度 D、清代中国 4【判断题】开放性是西方文化的特点之一。() 5【判断题】东方是希腊文化自身的源头。() 绪论(二) 1【单选题】()、是中国文化的主要传承方式。 A、著述 B、注经 C、模仿 D、学习 2【单选题】下面属于东方文化最大特点的是哪一项?()、 A、传统 B、政治性 C、多样性 D、久远 3【单选题】三权分立的()、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相互制衡。 A、核心 B、前提 C、基础 D、条件 4【判断题】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经常被西方人这样认为。() 5【判断题】18世纪之前西方否定对中国实行专制主义。() 绪论(三) 1【单选题】下列生产方式中()、的最基本特点是出现在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 A、古典古代的生产方式 B、近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C、未来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 D、亚细亚生产方式 2【单选题】 在《创世纪》一书中描述了上帝只花了7天时间用()、创立了世界。 A、泥土 B、面粉 C、语言 D、文字 3【单选题】马克思认为()、是亚细亚生产方式。 A、西方生产方式 B、亚洲生产方式 C、欧洲生产方式 D、非洲生产方式 4【判断题】重农抑商是东方社会长期以来都存在的。() 5【判断题】魏特夫的《东方专制主义批判》一书主要内容是分析了东方专制主义的起源和发展。() 绪论(四) 1【单选题】 ()、是东方文化中最根深蒂固的东西。 A、重农抑商思想 B、儒学思想 C、官本位思想 D、道家思想 2【单选题】典型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有()、。 A、俄罗斯 B、朝鲜 C、泰国 D、越南 3【单选题】()、是西方权利中在法律框架内独立于行政权的。 A、司法权 B、行政权 C、舆论权 D、立法权 4【判断题】东方专制主义与亚细亚生产方式是相辅相成的。() 5【判断题】家和国在宗法制传统社会中是一种异构同形关系。() 绪论(五) 1【单选题】西方人一般被认为是()、思维方式。

东方文学史参考书

东方文学专题研究 季羡林主编:《东方文学史》。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 陶德臻主编:《东方文学简史》。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年。 彭端智主编:《东方文学鉴赏辞典》。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 朱维之主编:《外国文学简编·亚洲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何乃英:《东方文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王向远:《东方文学史通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 郁龙余、孟昭毅主编:《东方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梁潮、麦永雄、卢铁彭编:《新东方文学史》(古代、中古部分)。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吉田精一:《现代日本文学史》。齐干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 李德纯:《战后日本文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 金克木著:《梵语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 季羡林主编:《印度古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黄宝生编:《印度古代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黄宝生等译:《印度现代文学》。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1年。 汉纳·法胡里著:《阿拉伯文学史》,郅溥浩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 伦纳德·S·克莱因主编:《20世纪非洲文学》,李永彩译。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1年。 作品 《古埃及神话》。长沙: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6年。 《亡灵书》,锡金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57年。 《古巴比伦神话》,李琛编译。长沙:湖南少儿出版社,1989年。 《世界第一部史诗——吉尔伽美什》,赵乐甡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 《圣经·旧约》,见《新旧约全书》。中国基督教协会印发。 《圣经后典》,张久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 《古兰经》,马坚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一千零一夜》(全译本六卷),纳训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984年。 《卡里来与笛木乃》,林兴华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 《波斯神话精选》,元文祺译。北京:中国少儿出版社,1991年。 欧玛尔·海亚姆:《波斯哲理诗》,张鸿年译。北京:文津出版社,1991年。

尔雅东方文学史期末答案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启蒙主义运动兴起时是以哪个国家为中心?
1.0 分
?
A、
日本
?
B、
英国
?
C、
意大利
?
D、
法国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
中国古代和西方交流的媒介一般是通过下列哪种人实现的:()
1.0 分
?
A、
新罗人
?
B、
日本人
?
C、

阿拉伯人
?
D、
印度人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
日本的和歌论是属于?
1.0 分
?
A、
民众
?
B、
贵族
?
C、
天皇
?
D、
艺妓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4
《沙恭达罗》中讲述主人公离开静修林与动物们告别的一幕是第几幕?
1.0 分
?
A、
第一幕

?
B、
第二幕
?
C、
第三幕
?
D、
第四幕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5
印度人将哪部史诗称为“最初的诗”?
1.0 分
?
A、
《摩诃婆罗多》
?
B、
《摩罗衍那》
?
C、
《吉尔伽美什》
?
D、
《薄伽梵歌》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6
“审美的无功利性”是哪个哲人提出的?

尔雅2016年东方文学史章节测试答案

1近代文化的核心是:(D) A、感性文学和感性文化 B、感性文学和理性文化 C、理性文学和感性文化 D、理性文学和理性文化 2意大利诗人,同时也是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的是:(B ) A、伽利略 B、但丁 C、达芬奇 D、米开朗琪罗 3东方近代化的两大思潮指的是:(A) A、启蒙主义和民族主义 B、共产主义和民族主义 C、实用主义和启蒙主义 D、实用主义和共产主义 4西方文学东方化的思潮不包括?A A、自由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自然主义 5王向远划分的世界性时代是指?B A、三十年代以后 B、五十年代以后 C、七十年代以后 D、九十年代以后 6近代化的两大思潮是?D A、启蒙主义和自由主义 B、自由主义和个性主义 C、个性主义和民族主义 D、民族主义和启蒙主义 7启蒙主义运动兴起时是以哪个国家为中心?D A、日本 B、英国 C、意大利 D、法国 8西方的启蒙主义大概是从什么时候兴起的?D A、古希腊罗马时期 B、中世纪前期 C、16至17世纪 D、18世纪 9东方文学近代化的两大思潮是?C

A、启蒙主义和平民主义 B、启蒙主义和科学主义 C、启蒙主义和民族主义 D、民族主义和平民主义 10中世纪的西方宗教官方语言是?C A、希腊语 B、日耳曼语 C、拉丁语 D、意大利语 11西方文学思潮东方化经历了悲观主义和浪漫主义两个阶段。 正确答案:× 12世界性时代指的是二战之后的时期。 正确答案:√ 13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是完全相反的两个思潮? 正确答案:× 14中国的启蒙主义是用西方的思想来进行启蒙的思潮? 正确答案:√ 15近代文化的核心就是感性解放。 正确答案:× 16民族主义运动实际上可以看作一场文化独立运动。 正确答案:× 17启蒙主义运动的思想观念是建立在资产阶级平等个性观上的。 正确答案:√ 548.鲁迅把中国的官僚文学下野的一支称为什么?山林文学, 557.下面哪个是夏目漱石的文艺理论著作?《文学论》, 569.《文学论》是夏目漱石在哪个大学的讲稿?东京大学, 572.对风俗记载得最详细的作品是:文学作品, 575.下列不属于钱钟书在《管锥篇》中提到的“风”的训诂学方向的是?文学的特点 608.下列不属于日本无产阶级文学作家的是?志贺直哉, 618.日本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是:小林多喜二 517.纪伯伦的《先知》中设定的先知是哪国人?波斯 518.纪伯伦在《先知》中将工作放在最后说?否 519.巴金是无党派人士,未担任任何国家公职?否 520.古代印度采用童婚制?是 521.“先知”最初是哪个宗教的概念:犹太教 522.鲁迅在1953年写过《水浒与农民革命》一文,论证宋江起义与农民革命的关系,影响深远。否 523.鲁迅先生曾对白描做了解释,认为是“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不卖弄”。是

东方文学必读书目

《东方文学》课程必读书目: 《亡灵书》,锡金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57 《吉尔伽美什》赵乐甡译著。译林出版社,1999.6 《印度古诗选》,金克木选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薄伽梵歌》,张保胜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印]迦梨陀娑,《沙恭达罗》,季羡林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印]迦梨陀娑,《优哩婆湿》,季羡林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印]迦梨陀娑,《云使》,金克木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印]首陀罗迦,《小泥车》,吴晓铃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五卷书》,季羡林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一千零一夜》(足译本,8册)李唯中著,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 [伊朗]内扎米,《蕾莉与马杰农》,卢永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伊朗]萨迪,《蔷薇园》,水建馥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日]紫式部,《源氏物语》(上、中、下),丰子恺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1983 《平家物语》,周启明、申非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二叶亭四迷小说集》,巩长金、石坚白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日]夏目漱石,《路边草》,柯毅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日] 夏目漱石,《我是猫》,于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3

[日]岛崎藤村,《破戒》,柯毅文、陈德文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日]尾崎红叶,《金色夜叉》,金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日]谷崎润一郎,《春琴传》,张进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日]谷崎润一郎,《细雪》,储元熹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日]永井荷风,《舞女》,谢延庄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 高野圣僧,《泉镜花小说选》,文洁若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芥川龙之介小说选》,文洁若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日]芥川龙之介,《罗生门》,楼适夷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日]武者小路实笃,《爱与死》,林焕平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1 《小林多喜二小说选》(上、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川端康成小说选》,叶渭渠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日]川端康成,《舞姬》,唐月梅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5 [日]川端康成,《雪国?千鹤?古都》,高慧勤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85 《川端康成散文选》,叶渭渠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8 [日]太宰治,《人间失格》,烨伊译,武汉出版社,2011 [日] 坂口安吾,《白痴》,吴伟丽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 [日]三岛由纪夫,《假面的告白》,唐月梅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日]三岛由纪夫,《金阁寺》,唐月梅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日]井上靖《孔子》,刘慕沙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0 [印]泰戈尔,《吉檀迦利》,谢冰心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

东方文学

一.东方&东方文化 (一)东方的概念&东方的共性&东西方文化交集 东方的概念:“东方”这个历史上约定俗成的人文地理概念,有着多方面的意义。 地理东方分为三个部分:①东半球指的是西经20°至东经160°之间的区域(欧洲位于该区域),②西方之东:古希腊/古罗马/欧洲之东(非洲不属于该区域),③非西方:亚非拉(语言属印欧语系的拉美属于该区域) 地理学家把亚洲及北非洲称作东方(East),并依次划分为近东、中东和远东三个部分,其范围西至塞浦路斯、土耳其和埃及、东到中国、朝鲜、日本,南达恒河、印度河流域各国以及印度尼西亚诸岛、北抵太平洋西北部沿岸地区。 除地理学概念的东方外,还有历史概念的东方(Orient),它是伴随16、17世纪欧洲人发现东西洋航路、并适应其向东进行经济扩张的需要而产生的。一批西方学者在考古发掘的科学实证活动中,开始系统地对亚洲和北非洲一些文明古国的语言、文字、历史、宗教、艺术、风俗及其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进行研究,逐渐形成了“东方学”。1822年法国学者商博良对埃及象形文字成功地进行了破译,此后英国学者H·C·罗林森等对两河流域楔形文字的解读告捷,使东方学得到突破性的发展,从而奠定了埃及学、亚述学等东方学学科的基础。 东方三大历史文化圈:以中国文化为中心的包括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在内的东亚文化圈,以印度文化为中心的南亚、东南亚文化圈和由波斯文化、犹太文化、阿拉伯文化构成的中东文化圈。 东方文化共性: 东方专制主义:皇权至上,缺乏「公民反骨」传统 亚细亚生产方式农耕文明,缺乏「资本主义精神」 东方意识形态:由前两者催生的思维模式:皇权崇拜、官本位、权威崇拜、家长/祖先崇拜——人是「伦理」动物而非「政治」动物 *东西方文化交集: 埃及与希腊(影响&反哺) 印度与印欧语系人群(系出同源与灵感渊薮) 阿拉伯的世界与文艺复兴(保存文明火种) 犹太文化与欧洲文化(两希文明源头之一) 纪伯伦《先知》讲述清晨,带着一颗雀跃的心醒来,感谢又一个充满爱的日子;午休,沉思爱的心旷神怡;黄昏,带着感激之情回家;睡前,为你心中的挚爱祈祷,唇间吟诵着赞美诗。在你独居的岁月中,你观察过我们的生活;在你不眠的时刻,你倾听过我们梦中的哭泣与欢笑。因此,请让我们有自知之明,告诉我们,你所知道的生与死之间的一切。 被称为“东方赠送给西方最好的礼物”这就是纪伯伦的《先知》。 在纪伯伦的所有散文诗中,《先知》被认为是“顶峰之作”,在这本书中,智者回答了人们提出的爱,婚姻,孩子,施予,饮食,工作,欢乐与悲哀,居室,衣服,买卖,罪与罚,法律,自由,理性与热情,苦痛,自知,教授,友谊,谈话,时光,善恶,祈祷,美,宗教,死,逸乐等26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人生及社会的各个方面,是一个饱经沧桑,历尽人间坎坷的过来人的经验之谈,作者用诗一般优美的语言,反复比喻的手法,讲述了许多平易近人而又合情合理的道理,耐人寻味。 《大地之歌》马勒是一个终生没有可以归依和认同故乡的作曲家。对于德国人来说,他们认为马勒是奥地利人; 而在奥地利人心目中,马勒是波希米亚人;在世界范围中,他是一个没有祖国的犹太人。因此,心灵无所归宿,灵魂随波漂泊于他的一切生活和创作之中。 从某些角度来说,马勒在追随者眼中扮演的关键性角色,让他俨然成为现代音乐的海顿。他的作曲风格对勋伯格、韦伯恩、与贝尔格造成深远影响,同时也影响了曾经与他共事,事业上受其助力的指挥家:布鲁诺·瓦尔特与奥托·克伦佩勒。他们将马勒的音乐介绍至美国,更改变了好莱坞电影配乐的做法。他不只是个作曲家,更是提倡革新的指挥,他的理论、技巧至今仍使用。他时常说:「传统只是伤感。」,还要求大量排练曲目;即使这么做让公演品质比过去更为精进,终究导致马勒与乐团之间关系紧张。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总汇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两希文化: 古希腊文化(“原欲”文化→世欲人本意识)↘ (犹太人的祖先)古希伯来文化(“理性”文化→宗教人本意识)→基督教文化 古希腊文学的成就: 1、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学是欧洲文学的两个源头,文学史上称之为“两希”传统。 2、古希腊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主要有两大渊源:一为欧洲本土的上古文化,一为欧洲本土之外 的东方文化。 3、古希腊文学史欧洲文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学的开端。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荷马史诗》。 4、赫西俄德是继荷马之后出现的第一位大诗人。代表作是教谕诗《农作与时日》及《神谱》。 5、萨福古希腊最杰出的抒情诗人,她被看成是诗国中的女荷马,被柏拉图称为“第十位女文艺女 神”。 6、品达合唱琴歌的代表,其诗多赞美神和描写体育竞技,特别是赞颂奥林匹克运动的优胜者,风 格庄重凝练,辞藻华瞻,富丽堂皇,具有崇高美。对17世纪古典主义时期的弥尔顿、歌德等有较大的影响。 7、 主要成就:神话、史诗和戏剧,此外还有寓言、抒情诗和文艺理论等。 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公元前12世纪至前8世纪,英雄时代(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又称“荷马时代”“黑暗时代”“黑铁时代”: 主要成就:神话、史诗P15 希腊神话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是古希腊人集体创造的口头创作,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是古希腊人最初的意识活动成果,它艺术地概括了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表达了他们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义愤,集中了他们的经验和理想,充满乐观精神。起具有天真美丽的幻想和清新质朴的风格。 希腊神话的艺术特征主要有三点:1 想象力极强。把自然界、人类社会。精神领域的一切现象都拟人化、神话化,入情入理,创造出令人难忘的意境和鲜明的形象。2 故事性极强。情节曲折,起伏跌宕,有头有尾,娓娓道来,动听感人。3 哲理性强。希腊神话既富情趣,又极深刻,是早期人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许多故事寓意丰富,发人深思。如:西西弗斯的故事、代达罗斯的故事、爱泰尔斯的故事等。 希腊神话在同时代和后世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1 它是古希腊文学艺术宝库和土壤。荷马、赫西俄德,绝大部分悲剧、大量美术和雕塑作品都以它为材料。2 它对古罗马文学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维吉尔《埃涅阿斯记》大量取材,奥德维《变形记》则或全面转述。3 它是文艺复兴直至现当代一些著名作家艺术家创作的灵感和原型。莎士比亚、高乃依、拉辛、达芬奇、普桑、米开朗琪罗、贝尔尼尼等直至当代。 代表作家:赫西俄德: (1)教谕诗《工作与时日》:现存最早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 (2)叙事诗《神谱》:最早一部比较系统地叙述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作品。 第二个时期大移民时代:公元前8世纪到前6世纪,氏族社会进一步解体,城邦逐渐形成。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抒情诗和寓言。P19 抒情诗源于民歌,是伴着音乐唱歌的。体裁多样,主要有哀歌、琴歌、牧歌。讽刺诗等,以琴歌成就最大。琴歌分独唱琴歌与合唱琴歌两种。代表性的独唱抒情诗人有女诗人萨福、贵族诗人阿尔凯奥斯和阿那克里翁。 《伊索寓言》寓言:《伊索寓言》(散文体):主要反映奴隶制社会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劳动人民生活教训和斗争经验的总结(《农夫和蛇》《乌龟和兔子》等。

东方文学史四大名著

石头撰书与甄贾宝玉(上)作业 选择题(70分) 1、“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帆出石头”是谁的诗(35.0分)C ?A.李白 ?B.杜甫 ?C.刘禹锡 ?D.白居易 2、《红楼梦》的别名是()(35.0分) A ?A.《石头记》 ?B.《风月宝鉴》 ?C.《金陵十二钗》 判断题(30分) 1、《红楼梦》中警幻仙姑是管理人间情爱之事(30.0分) 是否 幸运的睛雯和不幸的袭人(下)作业 选择题(100分) 1、下列不是服侍贾宝玉的人(35.0分) D ?A.袭人 ?B.晴雯 ?C.茗烟 ?D.鸳鸯 2、袭人姓氏是(35.0分)C ?A.蒋 ?B.刘 ?C.花 ?D.赵 3、判词“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指的是(30.0分) A

?A.袭人 ?B.晴雯 ?C.鸳鸯 ?D.紫鹃 《水浒传》人物之四——鲁智深作业 选择题(70分) 1、在评价《水浒传》时,谁被金圣叹评为“阔人” (35.0分) D ?A.武松 ?B.林冲 ?C.晁错 ?D.鲁智深 或问于圣叹曰:“鲁达何如人也?”曰:“阔人也。 2、“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是()的口头禅(35.0分) C ?A.武松 ?B.林冲 ?C.鲁智深 ?D.晁错 判断题(30分) 1、鲁智深俗名鲁达(30.0分) 是否 《水浒传》与小说群书的关系(二)作业 选择题(40分) 1、“五代史”指北方先后出现了五个政权,依次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B。(40.0分) ?A.后齐 ?B.后周 ?C.后秦 ?D.后金

判断题(60分) 1、元末明初出现了一部署名施耐庵的章回小说叫《残唐五代史演义传》。(30.0分) 是否 2、宋代瓦舍话本当中有两部大书,一部是三国故事,“说三分”,另一部是《忠义水浒传》(30.0分) 是否 论诸葛(一)作业 选择题(70分) 1、诸葛亮籍贯是()(35.0分) A ?A.山东 ?B.河南 ?C.湖北 ?D.四川 2、清朝人张澍的《诸葛忠武侯文集》著作被认为是较好的诸葛亮文集,研究诸葛亮的主要依据(35.0分) A ?A.正确 ?B.错误 判断题(30分) 1、诸葛亮死于五丈原(30.0分) 是否 唐僧取经经历的幻化与原旨的蜕变(下)作业 选择题(40分) 1、《西游记》故事演化过程,不正确的是:(40.0分) D ?A.妖魔的人性与兽性逐步结合 ?B.逐步演化为具有社会内容的神魔小说 ?C.书写的历史渐渐脱离历史真相 ?D.深奥化

东方文学试题集

东方文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物语文学” “物语”,即“语物”,是说故事、讲事情的意思。“物语文学”是日本古典文字的一种体裁,产生于平安时代,公元十世纪初,它在日本民间的基础上形成,并接受了我国六朝,隋唐传奇文学的影响,用假名写成。开始,“物语文学”分为以《竹取物语》为代表的纯属虚构且富有传奇色彩的物语和以《伊势物语》为代表的以和歌为中心的物语。这些物语,脱胎于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是向独立故事过渡的一种文学形式,它的缺点就是缺乏内在的统一性和艺术的完整性。直到《宇津保物语》和《源氏物语》的产生,“物语文学”从深度和广度上才可以说发生了质的变化。再后来,又产生了历史物语和军纪物语。 总而言之,“物语文学”,是对日本以“物语”命名的叙事性文学作品的总称。“物语文学”的鼻祖是《竹取物语》,紫式部的《源氏物语》是物语文学的最高成就。 2、“佛教文学” “佛教文学”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受到佛教影响、包含佛教义理的文学创作;狭义则专指那些富于文学性的佛教典籍及其演义。一般指的是后者。佛教认为,宇宙万物的实相(最高本质)高深莫测,必须借助“艺教”(文学艺术)才能形象地加以说明,于是佛经中便常常借用一些民间故事说明和比喻一个深刻的教义或原理,这部分佛经及其演义便被称为佛教文学或佛经文学。 佛教文学中最具有文学性的主要有《本生经》、《百缘经》、《天譬喻经》、《妙法莲华经》、《百喻经》等等。这些故事中洋溢着古代印度人民所崇信的和平、牺牲、慈爱、忍让、诚信等等道理,表现了较高的语言艺术水平,朴素中透出哲理,单纯中含有深邃。 3、“东方三大文学圈” 随着中古东方多个文化中心区的不断地向四周扩散,以及不同文化区域经过整体化的统合,中古东方的文化拓展为三个大的地域分布范围,形成佛教文化圈、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圈以及汉文化圈。三大文学圈的核心就是其各自的宗教文化,分别是:南亚得佛教文化圈以印度教思想体系为依据;西亚北非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圈则以伊斯兰教意识为准绳;东亚的韩文化圈是以儒、释、道学说为指导的。 4、《吉檀迦利》 《吉檀迦利》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一部诗集,也是最能代表他的创作倾向和艺术特色的诗集。“吉檀迦利”是“神之献”,即“献给神”的意思,其实质上是一部抒情哲理诗集。这部诗集的核心内容是写人与神的关系,表现诗人对神的崇拜、向往和追求以及要求与神合一的强烈愿望。在这里,所谓“神”有着三种含义:神是终极无限,宇

东方文学知识点讲解学习

东方文学知识点

东方文学知识点 (汉语言143班姜兴丰 1250101112) 一、分析吉尔伽美什形象及意义。 1、吉尔伽美什的形象变化而统一 (1)最初是乌鲁克城邦的残暴统治者。 (2)与恩启都苦斗结交后,转变成为民除害的英雄。 (3)恩启都死后,他又成为生死问题的勇敢探求者。 2、吉尔伽美什形象的意义 (1)他对死亡的恐惧昭示了人类精神深层的生命悲剧意识;(2)他对生死奥秘的探索显示了人类在生命意识上的精神自觉; (3)客观上证明了人的生命有限、死亡不可避免,人之生死是自然规律; (4)他的英勇无畏、为民献身精神体现了人的肉体生命虽然有限、但人的精神生命却可以永垂不朽的价值观念。 二、如何理解主人公对死亡的恐惧? 他对死亡的恐惧昭示了人类精神深层的生命悲剧意识。令人恐惧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死亡的不断迫近和想象中死后的虚无。这是每一个灵魂的深度痛苦,是潜藏于人之意识深层的本体悲哀。死亡是悬挂于每个人头顶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主人公吉尔伽美什对于生死现象不再像早期人类那样自生自灭的被动接受,而是作为生命的主体主动积极地探求生命奥秘,试图扼住必死命运的咽喉。 三、《旧约》的内容构成。 1、“经律书”:包括《创世纪》、《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五卷,是其古代神话传说和教规法典的汇编。 2、“历史书”:包括《士师记》、《撒母耳记》、《列王记》等十卷,是其民族的兴衰史,特点是历史和文学结合。 3、“先知书”:包括《以赛亚书》、《耶利米书》等十四卷,是思想家和改革家们揭露社会腐败的演说,特点是富于激情的政论、散韵结合的文体、寓言意象式表现手法。 4、“诗文集”:有抒情诗集《诗篇》、《哀歌》、《雅歌》;哲理诗集《箴言》、《传道书》;短篇小说《路得记》、《以斯帖记》、《但以理书》;诗剧《约伯记》等十三卷,都是文学作品。 四、《圣经》的地位和影响。 以《圣经》为代表的希伯来文学和中国文学、印度文学、希腊文学并列为世界四大文学宝库(世界文学的四大传统、世界文学大厦的四块基石)。 1、以《圣经》为代表的希伯来文学与古希腊文化、文学一起,共同构成了西方文化、文学的两大源头,被称为“二希”。

东西方文化与翻译期中考试复习题

09级期中考试复习题20121028 第一章 1简述语言、文化和翻译之间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是语言的土壤。 ?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桥梁。 2简述文化发展的趋势,分析文化融合带来的文化差异缩小与扩大的辩证关系。 ?生态翻译学(适应选择)翻译----语言—文化—人类---自然界(生态) ?全球化概念下的翻译:量大,文化问题突出 3如何理解“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的文化人”?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不言而喻,两种语言转换的过程中必然涉及到两种文化。翻译实质上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翻译工作者)处理的是个别词,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必须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待翻译。翻译不仅要做到语言意义上的等值,而更重要的是要真正做到文化意义上的等值。 第二章 1简述思维、语言和翻译之间的关系。 思维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依靠语言来表达, 是思维外化的载体, 记录着思维的成果。思维和语言是相互作用的,思维对语言的作用是决定性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语言表达形式的多样性。翻译过程始自语言, 又终以语言。翻译活动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 更是一种思维活动, 翻译的过程是思维活动的过程, 思维的共性是翻译的基础。思维是翻译活动的基础, 翻译是思维的转换。 2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五个方面? 一.抽象思维与具象思维 二.直线思维与曲线思维 三.个体分析性思维与整体综合性思维 四.英语思维重客体汉语思维重主体 五.五.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 3东西方直线思维和曲线思维的主要差别在哪里?举例说明 ?西方英语民族思维特点就是喜欢直线思维,对事情的描述直接明了,对事物的说明 多是先说重点,造句上遵循从整体到个体、一般到具体、概括到举例、往往是把句子的重心放在句子的开头。而汉民族在表达思想的时候更喜欢曲线思维,习惯从侧面来说明具体的事物,从具体到一般和从个体到整体的原则。 ?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 ( J. Austen, Pride and Prejudice) 凡是有钱的单身汉, 总想娶个太太, 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尔雅东方文学史版本一满分答案

绪论(1) 1 “东方主义”是()时期提出的一种观念。·A、19世纪上半期 ·B、19世纪末 ·C、20世纪上半期 ·D、20世纪末 正确答案:C 2 “东方”形成的主义从()时期就开始了。·A、清代中国 ·B、古罗马 ·C、古印度 ·D、古希腊 正确答案:D 3 希腊文化自身的源头在东方。() 正确答案:√ 4 西方文化的特点之一是开放性。() 正确答案:√

绪论(2) 1 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相互制衡是三权分立的()。·A、条件 ·B、前提 ·C、基础 ·D、核心 正确答案:D 2 中国文化的主要传承方式是()。 ·A、学习 ·B、模仿 ·C、注经 ·D、著述 正确答案:C 3 18世纪之前西方对中国的专制主义是持否定态度。() 正确答案:× 4 西方人认为中国人是没有宗教信仰的。()

正确答案:√ 绪论(3) 1 下列生产方式中()的最基本特点是出现在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A、亚细亚生产方式 ·B、古典古代的生产方式 ·C、近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D、未来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 正确答案:A 2 马克思认为亚细亚生产方式就是()。 ·A、非洲生产方式 ·B、欧洲生产方式 ·C、亚洲生产方式 ·D、西方生产方式 正确答案:C 3 《创世纪》中提到上帝只花了7天时间用()创立了世界。·A、泥土 ·B、语言 ·C、面粉

·D、文字 正确答案:B 4 魏特夫的《东方专制主义批判》一书分析了东方专制主义的起源和发展。()正确答案:× 绪论(4) 1 下列国家中属于典型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是()。 ·A、越南 ·B、泰国 ·C、朝鲜 ·D、俄罗斯 正确答案:C 2 东方文化中最根深蒂固的东西是()。 ·A、重农抑商思想 ·B、官本位思想 ·C、儒学思想 ·D、道家思想 正确答案:B

东方文学专题

东方文学专题 一、名词解释 1、吠陀文学: 答:“吠陀”原是“知识”或“学问”之意,后来经过宗教化的解释,转化为“圣典”或“圣经”之意。作为书名,它是古代印度一些文献的总称。 在古印度“文学”和“文献”同义,所以“吠陀文学”就有了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就是指四大吠陀本集;广义则是指婆罗门对《吠陀本集》进行注释或解说而产生的各种文献,一般称作“吠陀文献”,如《梵书》、《奥义书》等。 2、苏菲文学 答:“苏菲”是阿拉伯词汇,意为羊毛,因该派成员身穿粗毛织衣以示质朴而得名,是伊斯兰教内部的神秘主义派别,专注于精神修炼,以求达到“人主合一”的最高境界。在伊斯兰教中,他们以宣扬苏菲教义及其神秘主义哲理为主旨,诗歌成就高于散文。阿拉伯最有名的苏菲诗人是伊本·法里德,代表作《酒颂》、《神秘的历程》等。 3、东学西渐 答:在东方文学中,“东学西渐”主要是指在上古和中古时期,东方文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为古代世界文学最早的发源地,从而这个时期东方文学的成就向西方传播,对西方文学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的情况。这里的“东学西渐”,是与近现代东方文学中“西学东渐”的情况相对应的。表现在例如:在人类思想的全部历史中,没有第二部书能像古希伯来的《圣经》文学那样长期统摄西方的精神领域,并成为西方文化的两大源头之一。它对西方的思想意识、哲学观念、宗教理论、伦理道德、政治法律、文学艺术以及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为重要而深广的影响。 4、《吉檀迦利》

答:《吉檀迦利》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一部诗集,也是最能代表他的创作倾向和艺术特色的诗集。“吉檀迦利”是献诗的意思,是献给神的诗。泰戈尔是一个泛神论者,他所信奉的神不是某一个具体的偶像,而是他的理想、希望和光明的化身。《吉檀迦利》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泛神、泛爱的思想,二者在诗中紧密结合,泛爱思想是基础,是要达到的目的。正是这种结合所呈现的不同表现,构成了《吉檀迦利》诗歌的神秘主义特色。诗中通过神秘主义的描写,既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希望----探求----失望这三者的不断反复、不断撞击的矛盾心情,又表现了诗人追求宁静、和谐、自由欢快的美好境界的爱心和愿望。 5、战后派 答:“战后派”是最能代表二战后日本文学走向的创作流派。“战后派”的作家大都在战争年代备受摧残和迫害,断送了青春年华。因此,反映侵略战争给人们造成的心灵创伤、探讨战争悲剧的根源,成为他们创作的主要倾向。另外在艺术上他们采用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表现手法,不拘泥于对外部世界的描绘,而侧重于深层心理世界的开掘,力图确立新的表现形式。著名作家主要有野间宏、椎名麟三、梅崎春生等。其中野间宏是这一派的代表作家,长篇小说《真空地带》是他的代表作。 二、简答题 1、简述《吉尔伽美什》的基本思想倾向。 答:《①历史层次全面地展现了过渡时期的社会面貌;赞美为民立功的英雄人物和英雄行为,歌颂勇于违抗神意的斗争精神;②哲理层次探索生命的奥秘,说明了人的自然生命有限,死之不可避免,渴望永生只是徒劳的幻想,但是精神可以永存;③在同自然暴力和社会暴力的斗争中,突出了史诗的英雄主义主题。 2、日本中古文学的发展历程及主要成就。 答:中古日本文学发展历程及主要成就表现在: (1)奈良时期(710—793)。第一部书面文史著作《古事记》是日本神话传说的总集,《日本书纪》也收录了一些神话传说:奉神命从天而降,第七代配偶神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兄妹结合,生下日本诸岛、山川草木,以及支配诸岛和万物的太阳女神天照大神、月亮男神和八百万神。《怀风藻》是日本最早的汉诗集。“和歌”最早的诗歌总集《万叶集》是本期的主要成就:《万叶集》确立了日本“和歌”的民族形式(长歌、连歌、短歌和俳句),开创了

外国文学复习资料

1.维克多·雨果,法国重要诗人、戏剧家、小说家,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 2.1827年10月,《<克伦威尔>序言》,这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书。 3.美丑对照原则:法国作家雨果在《<克伦威尔>序言》(1827年)中所提出的创作与审美原则,其主要内容是: 大自然中美与丑并存,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粗俗藏在崇高背后,“善恶并存,黑暗光明相共”。 因此,艺术家在创作是应同时表现丑,不应该像古典主义那样只写崇高、优美。肯定和强调“丑”在艺术创作中的地位作用,提高“丑”的审美意义。“丑”在艺术创作中具有衬托和提升“美”的作用。强烈的美丑对照,美丑并列,可以通过否定丑达到对美的肯定,就可以使艺术取得更好的效果。 4.1823年,斯丹达尔发表《罗西尼传》。 5.《拉辛与莎士比亚》,提出了“文学反映当代生活”的主张,法国现实主义的美学宣言。 6.1830年11月,《红与黑》被称为19世纪现实主义的奠基作。 《红与黑》中的于连形象:于连——平民出身的个人奋斗者。 出身:出身平民,地位低下。 自我意识 1)平等; 2)反抗; 3)野心。 在德·瑞拉市长家做家庭教师,具有平民意识的他应聘的条件是和主人桌吃饭,显示出反抗的精神。 贝尚神学院:为了出人头地,于连在险恶的环境中把对教会的仇恨埋在心底。不信教却是神学院最虔诚的教徒,又是彼拉院长的宠儿。在这里具有对抗意识的青年逐渐成了一个和教会同流合污的野心家。 木尔侯爵府:于连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忠心为侯爵效劳、和侯爵女儿玛特儿恋爱、结婚最终得到了一份颇丰的地产和官衔。 7.约90多部作品组成的《人间喜剧》“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该作品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社会史”。 8.包法利主义:指法国作家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中主人公包法利夫人崇尚金钱,不切实际,想入非非的品性,它与爱玛这个形象结成一体,成为文学史上的一个专有名词,是平庸卑污的现实和渴望理想爱情、超越实际可能的幻想相冲突的产物。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它是七月王朝和第二帝国时期享乐主义生活盛行的恶浊风气孕育而成的。 (福楼拜对此持谴责态度,却也对爱玛的悲剧命运抱有深切同情,基本上把爱玛看作受侮辱受损害的女性。)

东方文学

东方文学 复习题 2009-2010年第二学期 ?物语文学 物语文学: ?日本古典文学的一种体裁,产生于平安时期(公元10世纪初)。它是在日本民间评说即日本古代神话故事与传说的基础上形成的,还接受了中国元朝和隋唐传奇的影响。其形成之初有两大类型:一是具有神话传奇色彩的“传奇物语”(又称“虚构物语”),以《竹取物语》、《落洼物语》为代表,一是以和歌为中心的“歌物语”,以《伊势物语》、《大和物语》为代表。其后,这两种物语合流,10世纪初产生了过渡性的作品《宇津保物语》。11世纪初紫式部创作了物语文学的最高成就《源氏物语》,它是日本叙事文学——小说这一新体裁成熟的标志。镰仓室町时期还盛行以《平家物语》为代表的记录、讲述战争的“战记物语”。 ?佛教文学 【佛教文学】指佛教发展过程中,所衍生的文学作品。此依‘文学’一词的意涵,而有广狭二义。广义是指佛教的一切文献,即包括用巴利语、梵语书写的南方上座部原始圣典、大乘经典与相关著作,以及汉、藏、日、韩等各种语文的佛教文献。狭义则专指赞叹释迦及其弟子的一生行谊与本生(前生)故事之著述,以及各民族用文学表现方式所创作的佛教作品。 ?东方三大文学圈 中古东方是指中古时期在东方国家和地区逐渐形成的三个相对独立和互相区别的文学区域范围,即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地区;以印度为中心的南亚地区;以阿拉伯帝国为中心的西亚、北非地区。若从文化的角度而言,就叫“东方三大文化圈”;从文学方面出发,就叫“东方三大文学圈”。三大文化圈和文学圈的形成,促进了东方文学的发展,扩大了东方文学的地域,出现了一批影响深远的作品 ?私小说 私小说的概念 对于私小说的概念,日本文坛一向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解释是:凡作者以第一人称的手法来叙述故事的,均称为私小说。但人们多数倾向于狭义的解释:凡是作者脱离时代背景和社会生活而孤立地描写个人身边琐事和心理活动的,称为私小说。按久米正雄的说法,就是作者把自己直截了当地暴露出来的小说。1945年伊藤整和平野谦又提出新的说法,认为私小说就是心境小说,并把广义的私小说分为调和型和破灭型两类。他们认为把人从“生活的不安和生存的危机”中拯救出来是私小说的特征。表达“生存的危机”感的,是破灭型;相反,要克服“生存的危机和破灭”,以调和自我作为努力的目标的,是调和型。日本的私小说多数属于后一种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