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开采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

露天开采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
露天开采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

露天开采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技术与治理方案

简介:自然生态破坏是我国当前环境质量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国家对矿产资源需求的迅速增加及矿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因矿山开采而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也日趋严重,特别是露天开采,不但影响自然景观、造成污染环境,而且还会诱发山体滑坡,造成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

关键字:露天开采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技术治理方案

前言

自然生态破坏是我国当前环境质量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国家对矿产资源需求的迅速增加及矿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因矿山开采而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也日趋严重,特别是露天开采,不但影响自然景观、造成污染环境,而且还会诱发山体滑坡,造成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

采矿业是一个古老的行业,它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也导致了严峻的环境问题,威胁着我们的生存。采矿,尤其是露天开采矿山,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和破坏森林植被与自然景观,有的矿山位于各类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地质遗址保护区、历史文化保护区、水源保护区、重要基础工程设施保护区及城镇周边等,严重影响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文物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和重要的基础工程设施的保护和城镇的发展及环境的改善。某些采矿业如对建筑石料、石灰石、水泥配料和砖瓦用粘土等矿山资源的大量开采,与其它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矿山固体废料的不合理遗弃堆放,导致边坡失稳,诱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

灾害;部分重金属及放射性元素的矿山废碴,随雨水冲刷,造成污染转移,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这些不当的采矿造成的森林植被和景观破坏、良田毁坏、水土流失、侵占土地、环境污染、诱发地质灾害等,严重影响重要基础设施及其它资源的保护等,也直接威胁和破坏人居环境、加速生态环境的恶化,影响矿区及其周边地区居民环境质量的改善与提高,特别是在城镇周边、风景名胜区、交通干道(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主航道等)两侧可视范围内,严重破坏旅游资源、影响观瞻,制约了资源效益与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和协调发展。

在我们生活的空间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又互相制约的关系。在正常情况下它们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我们称之谓生态平衡。但是,就人类来说,如果因人为因素,人的生活环境遭到污染,或是自然环境遭到破坏,人类的生活,甚至生存就会受到威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然生态环境了解的加深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采矿业对人身和环境的危害也日益受到关注。因此,矿山环境治理和保护已经成为新世纪重要的课题。

环境质量的好坏,与人类生存和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而绿化对改善和维护环境质量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植物(以及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保护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平衡,保护矿山环境,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开展以植物为主体的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植物修复)对于改善和修复环境质量,实现环境友好,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植物修复,即植物治理技术,就是以人工种植的方法形成连续的植物覆盖,达到保持地面的长期稳定性。这一技术的一大优点,是能建立与周围环境一致的植被景观或生态系统,并且以其观赏价值、生

物生产力或自然保护效果而创造效益,这是其他任何方法都难以做到的。

人们对绿化功能的认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逐步提高的。矿山的绿化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对环境保护这个概念,过去我们往往理解得比较狭窄,好象就是对工厂“三废”治理而言的,实际上它的内容和方法非常广泛。用植物绿化矿山的方法保持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在自然生态环境中,绿色植物是人类和生物界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绿色植物通过它的生命活动对生态平衡功能的调节是任何其它物质所不能替代的。增加绿化面积,提高植被覆盖率,绿化矿山是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提高环境质量最积极、稳定、长效和经济的手段。

采用植物绿化矿山可以植物的巨大防护作用,诸如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分、加固残坡积物、增强终边边帮的稳定性起到防止和减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作用等。同时矿山绿化后,空气质量改善。植物有吸滞烟灰、粉尘的功能,植物能有效的吸收有害气体,放氧,从而净化环境。某些特殊的植物能吸收、分解或固定有毒物质,净化有害废弃物或防止有毒物质扩散污染。

矿山绿化植被,对改善小气候的功能也是显著的。在城市周边,建筑物密集地段热空气不断上升,绿地中较冷空气随之向市区补充,形成气流,起到调节气温的作用。严冬时,则可减缓风速,减弱寒风侵袭,起到屏障作用。绿化还可以吸收噪声,起到消声器的作用。

通过矿山绿化不仅改善和修复自然环境质量,还可以直接或间接的改善地方的发展环境质量,有力的推动和促进地方产业的发展,实现良性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共同繁荣。如矿山绿化可以有力的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反过来,旅游业的发展也对绿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露天开采矿山进行植物修复,不但恢复了生态环境,而且对特殊环境进行的绿化(如陡坡的垂直绿化等)还可以产生新的景观,开辟新的旅游资源。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旅游业已成为一个新兴的方兴未艾的经济产业。据联合国有关人士估算,早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旅游业已超过钢铁工业,成为比钢铁工业更大的产业。有专家预测旅游业将成为世界各行业中最大的经济部门。而且发展旅游业可以带动另外一些行业的发展,还可解决一大批就业问题。

矿山环境的治理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由于对矿山的掠夺式经营或不良经营,给矿山及其周边的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矿山的环境治理也得到了发展,从原始的未加任何治理,到以物理性治理(如石砌等)为主,发展到现在的生态治理,即结合当地的社会自然环境和长远规划把受破坏的自然景观,建设成以绿色(植被)为主的生态景观,因地制宜地把矿区建设成森林公园、风景胜地等;对有毒废弃物,采用植物修复的办法,清除毒物(如重金属等)。总之,采用植物绿化环境、治理矿山、美化生态环境、改善矿区生态环境质量,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观点出发,突出人地关系,追求整体协调、共生协调和发展协调,从矿区的社会形态、经济结构、产业布局、价值伦理等进行区域综合规划、评价、整治和管理,已成为共识。

一、国内外露天开采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进展

露采矿山开采所致的主要问题有,耗费过量的土地资源;被破坏的土地尚难被有效利用,既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又难以直接成为进一步服务于某种社会、经济目的用地;矿山边坡失稳易造成地

质灾害;矿山废弃物堆置占用土地,又造成周围环境的严重污染源等。当矿山位于城市、各类保护区、河流或交通干线附近时,采矿土地的破坏,成为干扰区域经济规划和实施的障碍、妨碍可持续发展、影响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

随着全球或区域经济的迅速增长,人类面临着越来越尖锐的发展与环境的矛盾。环境污染及其恶化、资源枯竭、温室效应、森林与植被减少、土壤退化和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的破坏等一系列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已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为此,1972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将全球环境问题列入世界发展的议事日程。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提交的环境发展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举行了环境与发展大会,大会通过了以全球持续发展中心议题的“21世纪议程”,其核心是强调环境与发展的可持续性,即在保护环境和生态不受破坏、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发展经济。这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人类进入一个环境和发展的新时代。1997年1月27日英国金融时报发表题为“联合国就世界资源使用情况发出警告”的报道,指出世界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速度已超过自然资源再生产的速度,呼吁悬崖勒马扭转环境恶化。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持可持续发展已成为21世纪全人类共同的中心问题。其中,植物在维护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已为人类所共识,并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一)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

1、矿山环境生态治理的观念

最初,治理矿山土地主要是使它赋予使用价值,所以过去一段时期内各国都曾使用“复垦”一词。如我国的1989年1月1日起施行《土地复垦规定》。据初步统计,1988~1989年全国开发复垦耕地近

7000km2,超过同期非农业建设占地面积。可以说,全国耕地大幅度净减少的势头已得到控制。第二种提法就是国外大多采用“Recl- amation”这一术语,虽然其涵义既包括“复垦”又可含其它的社会经济目的,但它也是单纯以人类利益为出发点的。

从真正持续发展的观点看,即从维护生态持续能力的观点看,采矿土地的治理,应服务于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界。因此,上面提到的仅侧重于人类直接利益的两种提法——“复垦”和“Reclamation”都实为片面。于是采矿土地的治理应当有两类目标选择: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设一个与当地自然界相和谐的人类生态系统(如农业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或建立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它可以是被破坏的生态系统的恢复,也可以是一个新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创造),以弥补、充实和丰富这一地区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不论是哪一类选择,整个治理本质上都是生态学的,而且都应在生态系统水平上进行。鉴于此,我们将采矿土地的治理概括为“生态治理(Ecological Management)”,并以此替代“复垦”和“Reclamation”的提法。

2、国内外关于矿山治理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和为了保障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顺利开展,采矿业已逐渐被纳入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监督和指导下开展工作。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矿山环境治理工作起步较早,在19世纪末就意识到采矿业对环境的影响和危害。20世纪初着手进行环境治理的科学探索。20世纪中叶,很多发达国家制订了某些环境控制的法规。像瑞典在1969年采矿和重工业项目就已被环境法严格控制。在日本,50~60年代保护自然环境呼声很高,并进行治理实施研究。对关东足尾山矿山,1956年开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治山工程,到1990年共治理废山706km2,投资62亿多日元;

1971年确定了保护自然环境方针,1972年制订了保护自然环境条例。在澳大利亚,1980年对开采矿区进行大规模的复垦,1997年形成“最佳实用采矿环境管理”完整系统,出版了系列小册子用于指导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复垦和管理;政府有关部门为各采矿企业提供培训、参与研究、提供技术资料和帮助等一系列活动。在美国于1997年出台了《露天采矿管理与复垦法》,规定在颁发新的许可证或办理许可证延期手续之前,要求有关公司收集、汇总和解释水文、地质、安全、复垦等详细资料;各州也相应订立法规,如《西弗吉尼亚州露天采矿复垦条例》,对矿山生产和拟建矿山提出了很高的环保标准。1980年通过《环境扰动、赔偿与责任综合法》(又称“超级基金”),它是一部回溯性法律,要求有关责任者提供专项资金,用于治理以往(历史)遗留下来的污染源。在英国,1981年《城乡规划法》明确规定在矿山土地复垦后在规定期间内,应对再种植物进行管理与维护。

我国虽然起步稍晚,但近20年来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全国“十五”国土资源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法律法规。我省也编制了《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浙江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浙江省环境保护“十五”计划》、《浙江省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等法规,以保障我省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顺利执行和实施。

(二)国内外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技术措施进展

由于先期强调“复垦”,使大多数研究和实践主要针对矿山地面、矿碴堆场,即使是在坡面上也大多采用放缓边坡30度下复垦种植,在这方面各国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主要方法有充填式和非充填式复

垦。充填式复垦又包括堆垫地貌的复垦利用和矿山固体废弃物回填低洼地的复垦利用。非充填式复垦主要有土地平整式、梯田式、疏排法复垦等形式及挖深垫浅式复垦。这些方式都是在比较容易复垦的矿山地面使用。总的来说,方法单一,手段简单。这一时期对土壤的保护利用和植物种源选择上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取得巨大的成就。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级公路、铁路的建设,以及景区、保护区建设等,人们已经不能满足于仅仅对矿山的“复垦”利用。开展了包括裸石坡面在内的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这一恢复“自然生态”与“人工生态”的更高境界的治理活动。该项治理主要包括边坡稳定性治理和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复绿”),边坡稳定性治理目前已取得比较成熟的经验和方法。如何“复绿”上研究起步稍晚,国外也不过半个世纪。国内刚刚起步,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固定模式,或最佳方案。目前采用的方式主要有:

1)喷浆喷播型:可有锚网固定和非锚网固定二类型。此技术在国内已引进使用。如日本,在交通干线两侧大坡度岩面,锚网固定喷浆,然后喷播含种籽(主要是草籽及小量耐旱先锋灌木种籽)及保水剂、高效能肥料、胶着剂等材料,形成植被。

2)放缓边坡覆土型:如澳大利亚、美国等矿山大多把边坡开成30度坡角以下,并扩大境界,与周边形成缓坡,覆土然后复绿。

3)台阶型:把矿山边坡或废料堆坡面开挖成1~5米高,0.5~1米宽的护坡道或台阶,在台阶上复土植草植树。

4)植生袋、植生盘型:如日本在含有一定土壤的碴土堆坡面上进行阶梯状水平开沟,放置含草籽和各种基质的网袋或放置经过加工压缩的植生基质盘。

5)堆土袋型:用袋土草袋治坡堆砌,再在草袋间撒种籽盖土。

6)其它:还有框架法、直升飞机喷播法、原生植物移植法、以及复草皮法、抗侵蚀被、网席法等多种形式。国内,还有四旁绿化法、藤本攀缘法、暗台阶复土法等。

二、露采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原理与技术

(一)治理原则

生态治理的目的是使自然——社会——经济系统的综合效益最大化。矿山开采必须遵循最小量化原则、无害化原则、资源化原则、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原则、立法原则(这里暂不讨论资源化和立法原则等问题),最终达到地形、植被在视觉和环境上与周围的区域生态融为一体。同时,复绿后的坡地要经受雨季和干旱的考验。

自然生态系统的形成和演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比如在陆地生态系统中,从裸露岩石开始的演替称之为旱生演替。其演替顺序一般是:

这种演替过程是很长的,可达百万年。即使从草本群落阶段开始,也需几个世纪的历史。表1是美国东部丘陵区次生演替过程。在自然条件下,这种次生演替需要经几十年至数百年才能发展到顶级群落。

美国东部丘陵区次生演替过程

统,演替是相当漫长的,所以利用人为介入是必要的。但我国经济相对落后,国土面积大,矿山数量多,采用大量投入的方法一开始就想建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合理的。因此,应本着尽量采取适量的人工投入,使人工生态系统本着由低级向高级阶段过渡的办法,就是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形成演替规律,人工压缩演替周期的办法,进行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可以根据矿区干旱、贫瘠等环境资源状况,结合小量工程手段以抗性较强的先锋树种、草种和抗旱灌木等,建成人工生态系统,利用生物对环境的改良作用,提高当地的生态位。然后再进行第二期生态恢复工程。如一开始用旱生植物,这种做法虽然慢了一些,但总体却是稳妥而高效的。

(二)露采矿山生态治理系统设计

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已被视为一项有着高度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的事业。一切需要恢复的采矿土地,最终将成为建设用地(用于工业或居住目的)、农业用地、娱乐、休闲用地(公园式体育运动场地)和保护用地(野生动物、地质遗迹、重要基础设施)等恢复自然植被等。据此采矿土地生态治理的设计应具有相应结构和功能的生态系统。

在采矿土地上重建哪一类生态系统,不仅取决于需要,而且取决于可能。如,根据开采后的矿山景观特征,人们顺势利用采矿活动形成的新的景观特点,设计成象绍兴东湖建成旅游胜地;慈溪旦山石矿,把原先凹陷开采的矿境改造成湖,周边进行景观绿化、建广场、凉亭、雕塑、植大树及园林小品等,形成了一个市民观光、休闲的好去处。

假设,杭州旅游西进,而周浦大理石矿山关停后留下大规模高百米的直立致密稳固大理石岩面,如一味复绿将是一块硬骨头,不但需要大量工程,并且投入巨额资金,今后效益并不明显。可以考虑形成旅游休闲等开发性项目,设想这个岩面也是资源,并且是不可多得的雕刻资源(当然这需要相关专家论证)。当地环境优美,地理优越,旅游市场旺。如果我们把矿山凹陷采区建成湖,坡面建成石级台阶,加护栏,适地造半悬式亭台,削直岩壁,形成世界性的磨崖石刻场所,让全世界的雕刻家、企业家、名人竟标雕刻,展示自己。周边加以景观营造,形成新的景点。可能会成为一个新的景区亮点。

所以,创造什么样的生态系统,要因地制宜。在选择治理工程措施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从气候地理,社会经济,政治法律到生态环境诸方面相互关联,相互制约。这些因素难以用数学模型描述也难以定量化。

(三)边坡治理工程

1、露采石矿边坡的特点

在进行露采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工程时,矿山边坡治理是“复绿”的基础工作,其中边坡的稳定性治理是生态治理的前提,它直接关系到人身和财产的安全。露采石矿边坡的特点主要有:

1)露天矿边坡一般比较高,从几十米到几百米均有,走向长从几百米到数公里,因而边坡揭露的岩层多;未经治理的石矿,其边坡大,多为陡坡,甚至几乎与地面垂直或呈鹰嘴状。各部分地质条件往往差异大,变化复杂;

2)石矿最终边坡是由上而下逐步形成,上部边坡服务年限可达几十年,下部边坡则服务年限较短,底部边坡在采矿结束时即可废止,因此上下部边坡的稳定要求也不相同;

3)在未停采的石矿,由于矿场每天频繁的穿孔、爆破作业和车辆行走,使边坡岩体经常受到震动影响;

4)边坡是用爆破、机械开挖等手段形成的,暴露岩体一般未加维护,因此边坡岩体较破碎,并易受风化等影响产生次生裂隙,破坏岩体的完整性,降低岩体强度。

由于采矿本身是一种对原岩的破坏,采剥作业打破了边坡岩体内的原始应力的平衡状态,出现了次生应力场,在次生应力场和其它因素的影响下,常使边坡岩体发生变形破坏,使岩体失稳,导致崩落、散落、座落、倾倒坍塌和滑动等。

2、边坡稳定性治理

露采石矿大多位于城市周边,水、陆交通要道旁。基本上也是人们生产、生活频繁出入的区域,因此,矿山关闭前(对于已经废弃的露采石矿,在进行露采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工程开始之前),应首先进行边坡的安全评估,然后开始治理。一般石矿边坡的治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对坡度不符合要求,开采面已过山顶的边坡可以进行削坡减载。对于高度不大的此类边坡,也可填方压坡脚。

(2) 对富水地区边坡必须进行疏干排水,必要时可钻引水孔排水。

(3) 对于地质条件易造成滑坡或小范围岩层滑动的岩体,须采用抗滑桩、挡石坝方法治理。

(4) 对局部受地质构造影响的破碎带,采用锚杆、钢筋网喷砼护面。

(5) 对深部开裂、体积较大的危岩,宜采用深孔预应力锚索、长锚杆进行加固。

(6) 对于边坡石质较软,岩石风化严重,易造成小范围塌方的削坡后低处宜用挡土墙支挡,高处可采用框格式拱墙护坡。

(7) 为防止滚石伤人,坡面要进行严格的检查撬毛工作,然后可结合绿化工程在坡上铺设金属网,或塑料格栅网挡石。

(8) 对于地势较高的矿山,须检查矿山废碴场(堆)有无可能形成泥石流和坍塌,若不符合安全要求须进行清理或建拦碴坝拦挡。

(四)植被恢复

植被恢复是重建生物群落的第一步。它以人工手段改良其生境条件满足某些植物的生存需要,促进植被在短时期内得以恢复,缩短自然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

在力图恢复矿山生态系统时,由于植物生长立地条件的改变,恢复的植被结构、种类不可能与原植被一样。但这不是说一开始就不可建立最终的冠层植被,而仅是说明其他植物种类也许可在植被恢复初期处于主导地位。随着生境条件的逐步改良,通过鸟、动物、风和水流等传播媒介的作用,一些从周围地区来的亚先锋植物物种侵入形成多层次植被群落。但最初的植物恢复,必须是建立自我持续的植被系统,以便其持续的过程可导致理想的植被群落。

露天开采矿山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出现坡面岩石裸露、地面碎石间含土量少、水分难以保持、太阳辐射强烈导致高温、干旱或水涝等极端环境条件。植被复绿必须有与相宜的立地条件,即需创造和解决土壤条件、营养条件、物理条件和植物物种条件等。同时,要恢复植被,首先需了解植物生长和与其密切相关的因素之间的关系。

土壤:土壤是植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土壤母质、结构、pH 值、肥力等与植物生长密切相关。

水份:水份是植物生长的关键因子。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

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中都有水分子的参与,水为植物矿质营养吸收和运输的媒介。植物的供水状况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如植物缺水时,根系吸收功能下降,叶子萎蔫,气孔关闭,影响二氧化碳进入,光合作用下降,严重干旱可使植被死亡。水分过多,根系缺氧,抑制根系呼吸作用,厌氧细菌会产生有毒物质,不利于根系生长形成烂根。

光照:光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能量,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必需条件之一。植物对光强的反应不同,可以分为阳性植物、阴性植物、耐荫植物。阳性植物的光补偿点高,要求生长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若缺乏光照,则生长不良;阴性植物光补偿点低,能在较低的光照强度下生长;耐荫植物介于阳性与阴性之间。

温度:植物生长过程存在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即三基点温度。温度直接影响植物内各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植物代谢即合成和分解的过程。温度低于最低或高于最高温度时,酶活性受到强烈抑制。同时高温与低温对植物的细胞产生直接的损害,如蛋白质变性,植物致死。

地形:海拔、坡度、坡向、地形外貌都影响当地气候、太阳辐射、湿度等因子的变化,从而影响植物生长。对于一个给定的矿山,坡向显得尤其重要。对不同坡向,选择利用具不同光补偿点特性的不同植物进行植被护坡。

在选定了植物之后,土(养分)、水条件是植物成活、生长的关键。

1、生态复绿治理中土壤条件的创造

按矿区不同类型治理设计的要求,结合边坡物理治理工程的手段可对矿山进行以下一种或同时进行数种类型相结合的生态治理:

1)喷浆型

在大坡度岩面架立体塑料网或平面铁丝、塑料网、锚固,再用压力喷混机逐层喷涂混有土壤、肥料、有机质、疏松材料、保水剂、粘合剂等混合料加水成浆,喷射到岩面上网架内,待下层固化后再喷灌及至要求的厚度,再在上层喷播含草籽的混合料。

2)营造台阶型

对矿山相对较高坡度大、坡面致密稳定,对放缓边坡复土种植不易和投入较大的,可以营造台阶式,台阶一般要求为10m以下、不高于20m,宽1~2 m ,台阶上构造种植槽,槽高60cm以上,离槽底5cm设排水沟,槽中回填种植土。

3)鱼鳞坑型

对坡度60度以下,高度一般不大于60m坡面稳定性好,底质有一定风化性的,清除浮石后交错炸坑或挖鱼鳞坑,坑大不小于1m,坑低边设弧形水泥石块(砖块)围栏,弧口向上向边延伸50~100cm,离坑底5cm设排水洞,坑内填50cm以上含有保水剂的有机基质(营养土)。

4)放缓边坡复土型

对坡度较大,高度较低,用扩大境界、放缓边坡、覆土绿化。首先向后或上边扒开泥土堆积层,暂存堆放,然后放缓边坡,再在坡面上回覆堆积保存泥土。

5)矿碴堆场及开采后岩性地面

除开发综合利用外,需植绿的可采取适当平整,并尽可能与周围形状吻合。一般矿渣含泥量大的可以缓慢的恢复自然生态,一般情况可进行适当客土,如上覆5cm~15cm含有机质的表层土,种植植物能起到快速复绿的效果;含土量少或无泥的则必须客土,不少于15cm,

用于经济林的则不少于50cm。

6)框架复土型

含土很少或完全没有,而又坡度偏大的坡面(“石壁”),一般需要削坡处理后进行,也可用水泥在坡面上先构筑框架(或用其它材料做成)或用空心水泥砖砌面,然后将土填入其中,再播植物。此法在草本植物长成前有效好固土效果。

7)暗台阶复土型

原理同框架复土型,适宜于陡坡状况。就是利用锚网在坡面上搭多级台阶,水泥固化,暗台阶上复有一定粘合剂的土壤,再喷播植绿,前期还要覆无纺布防止雨水冲刷。

8)无土生态有机基质(营养土)在矿山复绿中的应用

无土生态有机基质由泥炭、腐熟有机废弃物、椰糠、蛭石、珍珠岩、保水剂、pH调节剂、大量元素及微量元素调节剂、生物活性物质等组成。它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同时能维持良好的植物根系环境条件,满足植物长期生长的需要。无土生态有机基质具有如下特点:

(1)营养全面:可针对不同生态环境,不同植物的养分需求特点进行专门配方。

(2)效能长:配方中的有机肥、泥炭等具有缓慢释放营养物质、长期提供植物生长需要的特点。

(3)重量轻:每方只有0.25~0.3吨,适合于矿山、台阶、种植坑回覆种植,利于操作,减轻劳动强度。

(4)透气、保水、保肥性好,护理方便:无土有机基质结构疏松、透气性好,吸水快,持水量大、可达自身重量的3倍。如添加一定量保水剂,持水性更大,可收集截流坡面冲刷之雨水,避免坡面宝

贵的水资源流失,保护和提供坡面植物重要的生长因子——水、土、肥。

(5)改良土质:在原土壤中掺入有机基质,可增加土壤团粒结构,使土质疏松,持水性增强,增长肥效,调节土壤pH值。

在绿化工程中,结合使用无土生态有机基质(营养土),能使植被正常、迅速的生长,加速矿山绿化。

2、矿山自然环境生态治理工程中的绿化工艺

1)喷播法

液压喷播是目前用于护坡草建植的主要方式之一,利用流体力学原理把草种、灌木种子混入装有一定比例的水、木纤维、泥炭、有机肥、粘合剂、保水剂、化肥、土壤等的容器内,利用离心泵把混合料通入软管输送到喷播坪床上,形成均匀的覆盖物保护下的草种层,多余水渗入土中。纤维胶体形成半透明的保湿表层,减少水分蒸发,给种子发芽提供水分、养分和遮荫条件。纤维胶体和土表粘合,使种子遇风、降雨、浇水不会冲失,具有良好的固种保苗作用。

2)撒播法

在水土条件较好、缓坡及平地可进行人工或机械撒播,然后耙浅表土覆盖种子。

3)原生植物移植法

是将采完区段的坡面修成可以进行绿化的倾斜度(约40度以下),覆盖外运表土后,选取该地段附近的原生植物,在修筑坡面的同时进行移植。

4)野生土种栽植法

从矿区周边采集种子和种苗进行播种与栽植。

5)外来品种引入法

把域外(在本区域)成功的护坡植物,特别是观赏性花卉灌木,移植到矿山中,使其成为景观效应。

6)植生袋法

用乙烯网袋等将预先配好土、有机基质、种子、肥料等装入袋中,袋的大小厚度随具体情况而定。一般33×16×4cm,也可放大。一般在有一定碴土的坡面使用。使用时沿坡面水平方向开沟,将植生袋吸足水后摆在沟内。摆放时种子袋与地面之间不留空隙,压实后用U形钢筋式带钩竹扦将种子袋固定在坡面上。一周后种子发芽,初期应适时浇水。

7)堆土袋法

该法是装土的草袋子沿坡面向上堆置,草袋子间撒入草籽及灌木种子,然后覆土并依靠自然飘落的草本类种子繁殖野生植物。

8)藤蔓植物攀爬法

矿山中常出现岩石裸露的陡坡,不便复土植绿。我们常利用藤蔓植物攀爬、匍匐、垂吊的特性,对山坡、墙面、岩石、坡面绿化或垂直绿化,如爬山虎最初以茎卷须产生吸盘吸附岩体后又产生气生根扎入岩隙附着,向上攀爬,最后以浓密的枝叶覆盖坡面而达到绿化的目的;忍冬、蔓常春藤、云南黄素馨等使其枝叶从上披垂或悬挂而下,达到遮盖坡面的效果。

选择藤蔓植物必须注意植物性状(如阳性、阴性、耐荫性,不同坡面朝向选择不同光耐性植物)及攀爬方式,适宜的高度,如使用美国爬山虎及一些缠绕类大藤木需架网式绳子以便攀援物沿着绳子生长。

9)高大乔木遮挡法

在矿山远处及坡脚复土,栽植速生高大乔木或大树移栽。利用大

树树体高大浓荫遮挡裸露坡面,不仅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同时为耐荫等爬藤植物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另外还有许多方法,诸如铺草皮法、绿篱法、插穗法、埋干法等。

3、矿山植物的选取

针对我省露采矿山中,关停后,大多环境恶劣,坡面岩石裸露,地面石成堆,干旱、缺水、土壤瘠薄,很难形成自然绿化,我们在矿山调查中和有关资料中查获取得一定资料从中选取部分物种供我省矿山复绿采用、参考(表2)。

1)选取原则

(1)考虑我省地理气候特点,成土母质特性等。

(2)抗性——植物在生态因子的作用下,经过长期的演化和适应,形成某些特殊习性,以适应矿山环境特点。如:耐旱、耐瘠、耐热、抗污染等特性。

(3)区域性——尽可能选择与当地环境统一的乡土种。

(4)美化——在复绿的同时,在局部需要地段,还应尽量选取园林景观植物,使“复绿”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

(5)易采集——当地资源丰富的、目前已进行商业运行的,外来品种已引种或引进品种经过国内试种性能优异的。

(6)长短结合——在短期复绿的同时考虑选择长期有利于生物演替的植物,可采用混播、混种或分期栽植等多种形式。

选取植被恢复之用的植物种类,取决于该地区矿山未来的土地使用、土壤条件和气候。如果植被的目的是恢复自然生态,那么可事先确定植物的种类。

有些本地植物种类在采矿后,土壤条件发生巨大变化的地区不会成活,而治理的目的是再建立能达到原来地植被功能的自然生态。如

果是这种情况,那么就必须引进采矿之外地区的植物种类。与原植物相似,并能在与被绿地的土壤类型、水分状况、朝向和气候相似的地区生长的物种是最合适的。在引进外来植物时务必谨慎,以避免引进可能会导致侵袭周围地区本地植物的(如紫茎泽蓝)或是造成火灾危险,或成为当地农业杂草的植物种类。

2)护坡绿化、水土保持植物

正确的选择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所需的植物种类和品种是治理成功与否和治理品位高低的关键。

(五)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方法技术的评价

1、喷混播型(喷浆型与喷播法的结合型)

该法可在岩石表面粘结基质复合物,并能形成一层具有连续空隙的硬化体。一定程度的硬化物使种植基质免遭雨水冲蚀,而空隙内填有植物种子、肥料、土壤等,提供植物生长空间。但该法也具有固有缺陷,如大面积高坡使用后特别是在粘合剂不当时,或造成雨水入渗减少(粘合剂过多),地表径流增大,冲刷下坡植被,引起倒塌及失水造成岩面植被干旱,或粘合剂过少引起基质流失;植被形式单一,因喷播机易阻塞,只能使用草籽及小量灌木籽,形成坡面单一模式。造价高,一般50~100元/m2,用于大面积的矿山复绿投资过大,财力尚显不足。此外,长期养护的费用高,但见效快。

2、放缓边坡型

其优点是使坡面安全稳定,植被养护容易,能与周边环境形成衔接,形成自然生态系统。其缺点是必须扩大境界,破坏了矿区周边的植被,工程量大。还受到区域条件限制,如,矿山坡顶已经开采到或过山顶;坡顶土层深厚,放坡后便于覆土利用等。其投资量受坡角的大小,坡顶的高度,土壤厚薄程度等限制,只能在采矿时结合削坡才

露天矿山开采中的安全生产问题和防范措施

露天矿山开采中的安全生产问题和防范措施 煤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之一,我国的煤矿资源储量丰富,但是开采效率不高。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对煤矿的开采工程量越来越大。对于露天矿山而言,开采过程中有很多安全隐患,安全管理是开采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近年来露天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安全事故越来越多,带来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大。本文对露天矿山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提高露天矿山生产安全水平。 标签:露天矿山安全生产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斷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煤矿作为一种传统能源,在人们生产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煤以前是人们生活中主要的热源,近年来虽然人们生活中对煤的用量逐渐减少,但在工业生产中依旧将煤炭作为主要热源。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采矿行业的发展也不断加速,露天矿山开采项目越来越多,露天煤矿开采与井下开采环境不同,但是安全隐患同样严重。露天矿山工程开采过程中,开采效率是露天矿山企业关注的重点,另外,安全管理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由于露天矿山开采工程的特殊性,在开采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很大,安全开采是确保开采质量、确保开采人员安全的重要前提,露天矿山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是当前露天矿山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重点。当前煤矿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露天煤矿开采的安全隐患种类也越来越多,对此应该要积极加强对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提高煤矿开采的安全性,促进采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露天矿山开采中的危险因素 露天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危险因素较多,尽管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产生的危害是相同的,都会对露天矿山开采过程产生影响,导致一些有害物质泄漏,严重的时候还会引发其他的灾害。经过对露天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安全事故进行统计发现,在露天矿山开采过程中常见的危险有以下几种: 1.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指的是高空作业中由于坠落产生的事故,例如由于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高空作业信号不清楚、未使用安全帽和安全带、爬梯时工作人员疏忽等,都可能会导致高处坠落事故。 2.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指的是煤矿开采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机械出现故障,或者由于技术人员采用了不规范的操作行为对机械进行操作从而引发的各种安全事故。例如机械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自查自纠报告露天开采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自查 自纠报告露天开采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筠连县武德乡隆成砂岩厂 2017年安全大检查自纠自查报告 2017年9月13日 隆成砂岩厂安全生产自纠自查报告 筠连县安全监督管理局: 为认真贯彻安委明电[2017]3号文件精神,做好我采石场的安全工作,迎接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按照省、市、县安全监督管理局关于做好全县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及时发现并消除各类事故隐患,确保我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发展,我单位于2017年7月1日至9月10日开展了非煤矿山安全大检查工作行动。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为了切实做好本厂安全大检查工作,认真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我厂相关负责人高度重视,加大了隐患排查和整改要求,为保证本次行动取得实效,我单位成立了安全生产大检查自查领导小组: 组长:朱明春 副组长:胡银 成员:周登金罗中扬 二、存在问题 在这次安全生产大检查自查自纠过程中,共发现问题5项,当即纠正1项,整改落实3项,限期整改1项。

其中:当即纠正1项(具体的名称,边坡有危岩活石等与隐患整改记录一致) 整改落实3项 1、安全生产岗位职责没落实到人。 整改要求:组织员工相关岗位培训学习,明确相关岗位职责,签订相关岗位责任书。 落实情况:已整改,整改完成时间:2017年9月10日 2、警示标志陈旧破损。 整改要求:及时制作,更换安全标示,达到安全警示效果。 落实情况:已整改,整改完成时间:2017年9月14日 3、场内挖掘机驾驶员未佩戴安全帽、防护手套,有穿拖鞋上班现象。整改要求:组织学习厂规厂纪及各项规章制度,正确佩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落实情况:已整改,整改完成时间:2017年9月10日 限期整改1项 5、未按规定实施台阶式开采。 整改要求:按《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管理与监督检查规定》第十五条:小型露天采石场应当采用台阶式开采。不能采用台阶式开采的, 应当自上而下分层顺序开采。分层开采的分层高度、最大开采 高度(第一分层的坡顶线到最后一分层的坡底线的垂直距离) 和最终边坡角由设计确定,实施浅孔爆破作业时,分层数不得 超过6个,最大开采高度不得超过30米;

露天矿山的安全知识

第八节露天矿开采 一、矿山生产的危险性特点: 1、采掘活动随采作业的推进而迁移,没有固定的工作空间和场所,工作环境条件受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状况的影响较大。这是采掘区别于其他行业最显著的特征。这个特征也决定了矿山的危险性和复杂性。 2、矿山生产区域大、门类多。一个矿山可能包括地下开采、露天、开采、选矿、运输、尾矿库、排土场、废石场、机械维护检修、加工产品等。因此,安全管理十分复杂。 二、露天矿开采的一般安全规定与要求: 1、应当采用台阶式开采,并坚持“自上而下、分台阶开采、采剥并举,剥离先行”原则。,不能采用用台阶式开采的,应当自上而下分层须序开采。 2、台阶的高度、宽度、坡面角度应该满足开采设计方案的规定。台阶高度不得超过15m(一般以挖机臂伸直为最高度为宜),宽度不得小于4m。最终边坡角根据岩体的稳定性确定,但最大不得超过65度。剥离工作面应超前开采面工作面4m以上。松散爆堆或者松散矿岩不超过最大挖掘机挖掘高度的1.5倍。 3、作业前和作业中应当对坡面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工作面有裂痕,或在坡面上有浮石,危石和伞檐体可能塌落,相关人员应立即撤离至安全地点,并采取可靠、安全的预防措施。 4、在距离地面高度超过2m或者坡度超过30度的坡面作业时,应当使用安全绳或安全带。 5、采剥和排土作业,不得对深部开采和相邻矿山造成危害。 6、露天开采,应设置专用的防排洪设施。 7、要保证矿山运输畅通,道路两侧堆放物品不得影响运输安全。 8、矿山边界应设可靠的围栏或醒目的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可能危及人员安全的树木,岩石要清除。 9、因遇大雾、炮烟、尘雾和照明的不良、以及因暴风雨、雪或有雷击气候、应立即停止生产、威胁人员安全生产时、人员应转移到安全地点。 10、设备的走台、梯子、地板以及人员通行和操作的场所,应保持整洁和通行安全。

矿山开采安全基本知识

矿山开采安全基本知识 (一)露天开采安全基本知识 露天开采是指用一定的采装运设备,在敞露的空间里从事开采作业。根据露天开采所采用的采掘工具和采运设备的不同,露天开采又分为人工开采、机械开采、水力开采和挖掘船开采。露天开采所形成的采坑、台阶和露天沟道的总和称为采矿场。 露天开采的生产流程包括采剥工作面穿孔、装药爆破、装车、运输,矿石运至破碎场或选矿场,岩、土运至废石场。露天开采时,通常是把矿岩划分成一定厚度的水平分层,自上而下逐层开采,并保持一定的超前关系。在开采过程中,各工作水平在空间上构成阶梯状,每个阶梯就是一个台阶或称为阶段。台阶是露天采矿场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是进行独立剥离和采矿作业的单元体。 台阶的命名一般以平盘的标高来表示,如lOOm水平。台阶根据其用途可分为工作平台、安全平台、运输平台和清扫平台等。 最终边坡是指已开采结束到达最终界面而留下的台阶所组成的边坡,其位置一般是固定的。最终边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做最终边坡角,它在露天矿设计和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大小直接影响

露天开采境界和露天矿的生产能力。 露天矿的主要安全问题有爆破作业安全问题、机械运行时的安全问题、交通运输的安全问题、用电的安全问题、边坡稳定及防排水的安全问题、阶段构成的安全问题等。 (二)地下开采安全基本知识 地下开采是一个复杂的生产过程,必须综合运用地质、测量、开拓、掘进、爆破、运输、提升、通风、排水、动力、安全及管理等科学技术,选择合适的开采方法,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采矿方法包括采准、切割、回采、采空区处理等工作。 1.采煤方法 采煤方法可以分为壁式和柱式两大体系。壁式采煤法根据煤层厚度的不同,分为单一长壁采煤法和分层长壁采煤法。缓倾斜及倾斜煤层采用单一长壁采煤法的工作面,回采工艺主要有炮采、普采和综采三种类型。分层长壁采煤法又可分为走向长壁采煤法和倾斜长壁采煤法两种类型。柱式采煤法分为房式和房柱式。

露天矿山开采工艺与安全技术

露天矿山开采工艺与安全技术 第一节露天开采概况与常用术语 一、开采概况 露天开采是用一定的采掘运输设备在敞露的空间从事矿石开采作业。露天开采的特点是:采出矿石需将矿体周围的岩石及覆盖岩层剥掉,通过露天运输通道或地下井巷把矿石或岩石运至地表。这种开采方法广泛用于开采金属矿、冶金辅助原料、建筑材料、化工原料及煤等矿床。 基于露天开采是在敞露的空间从事矿床开采作业,与地下开采比较,它有如下特点: (1)相对讲,开采空间受限较小,有利于采用大型机械化设备。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较高,可提高矿山开采强度和矿石产量。 (2)劳动生产率高。 (3)开采成本低,使大规模开采低品位矿石成为可能 (4)矿石损失贫化小,有利于地下矿产资源的回收。 (5)基建时间短,年产吨矿石的基建投资比地下开采低。 (6)对于高温易燃矿体的开采,露天开采也较地下开采较为安全。 (7)劳动条件较好,工作也较安全。 (8)露天开采过程中可产生较大粉尘,自卸汽车运行中可排放废气,爆破后的岩石因含有害成分对与之接触的大气、水和土壤有一定程度的污染。 (9)把大量剥离岩、土排弃到排土场,排土场占地面较大占用山地和农田且局部恶化生态环境。 (10)遇冰雪、暴雨等天气,对露天开采有一定影响。 二、常用基本术语 根据矿床埋藏的地形条件及开采空间的不同,露天矿可分

为山坡露天矿和深凹(凹陷)露天矿。露天开采境界封闭圈以上的为山坡露天矿,封闭圈以下的为深凹露天矿。 封闭圈:指露天开采境界与地表相交的封闭的上部界限。 台阶:露天开采时,通常需要把矿岩划分成一定厚度的水平分层,自上而下逐层开采,并保持一定的超前关系,在开采过程中各工作水平在空间上构成了阶梯状,每个阶梯就是一个台阶或称为阶段。台阶是进行独立采剥作业的单元体。 露天开采所形成的采坑、台阶和露天沟道的总和称为露天矿场。 开采时,将工作台阶划分成若干条带逐条带顺次开采,每一条带叫采掘带。 由结束开采工作的台阶平台、坡面和出入沟底组成的露天矿场的四周表面称为非工作帮或最终边坡(图1-3中的AC、BF)。位于矿体下盘一侧的边帮叫底帮,位于矿体上盘的一侧的边帮叫顶帮,位于矿体走向两端的边帮叫端帮。 正在进行开采和将要进行开采的台阶所组成的边帮叫工作帮 通过非工作帮最上一个台阶的坡顶线与最下一个台阶的坡底线所作的假想斜面叫非工作帮坡面或最终帮坡面。最终帮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最终帮(边)坡角。 通过工作帮最上一个台阶的坡底线与最下一个台阶的坡底线所作的假想斜面叫工作帮坡面。工作帮坡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工作帮坡角。 最终帮坡面与地表的交线为露天矿的最终境界线。最终帮坡面与露天矿场底平面的交线为底部周界。上部最终境界线与下部最终境界线所在水平的垂直距离为露天矿场的最终深度。 非工作帮上的平台,按用途分为安全平台、运输平台和清扫平台。

露天矿安全规程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的露天开采、水力与挖掘船开采中的采掘、运输、排土、防排水与防火、电气等方面的安全要求以及工业卫生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的设计、建设和生产。 本标准不适用于饰面建筑材料露天矿山。 2 引用标准 GB 5748 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6722 爆破安全规程 GB 12141 货运架空索道安全规范 GB 13349 大爆破安全规程 GB 14161 矿山安全标志 GB 16424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规程 GBJ 70 矿山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A 53 爆破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 TJ 36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3 术语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metal and nonmetal opencast mines 开采金属矿石、放射性矿石以及作为化工原料、建筑材料、辅助原料、耐火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物(煤炭除外)的露天矿山。 4 管理 4.1 矿山企业及其主管部门,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逐步实现安全管理科学化、标准化;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建设工作的同时,必须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4.2 矿山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矿长对本矿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各级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其技术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技术工作负责。 各级职能机构对其职能范围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4.3 矿山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卫生机构和通风防尘专业队伍或专职安全人员。 4.4 矿长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和考核,具备安全专业知识,具有领导安全生产和处理矿山事故的能力。 矿山企业安全工作人员和通风、防尘专业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知识作矿山实际工作经验。 4.5 矿山企业应对职工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和安全法规知识,进行技术和业务培训。职工经考试合格方准上岗。对所有干部和工人,每年至少接受不少于20h的安全教育,每三年至少考核一次。 新工人必须进行不少于40h的矿、坑口(车间)、班组三级安全教育,经考试及格后,由老工人带领工作至少4个月,熟悉本工种操作技术并经考核合格,方可独立工作。 调换工种的人员,必须进行新岗位安全操作教育和培训。 参加劳动、参观、实习人员,下矿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并有专人带领。 矿山应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室。 4.6 特种作业人员,要害岗位、重要设备和设施的作业人员,都必须经过专门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或执照后,方准上岗。人员培训、考核、发证、复审工作,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4.7 要害岗位、重要设备和设施及危险区域,应严加管理。 4.8 露天矿开采,应具有矿山测量和地质编录文件、各种实测图以及按国家规定程序、权限批准的开

(第五章)露天矿山开采安全

露天开采部分 一、判断题: 1、为保证露天矿生产持续、稳定、安全的进行,掘沟、剥离、采矿三项工作必须保持一定的超前与滞后关系,坚持“采剥并举、剥离先行”的原则。(∨) 2、露天矿大爆破作业,不受天气变化影响,在雷雨天可继续进行。(×) 3、在向汽车装岩时,若汽车驾驶室内无人,挖掘机铲斗可以从驾驶台上方通过。(×) 4、小型露天矿采用斜坡牵引手拉车运输时,钢丝绳牵引速度要驾车人行走的速度一致,一般不超过1m/s。(∨) 5、边坡发生滑坡破坏前,一般没有任何迹象,便突然滑落。(×) 6、边坡破坏的危害程度取决于边坡破坏形式、岩体滑动速度、破坏规模的综合作用。(∨) 7、露天矿山在生产过程中要坚持从上到下的开采顺序,禁止在作业台阶底部进行掏底开采。(∨) 8、锚杆加固是通过锚杆自身强度来提高边坡的稳定性的。(×) 9、露天矿生产中除铲装矿岩外,其余工序都会产生粉尘。(×) 10、矿尘对人体的危害随矿尘颗粒变小而加大。(∨) 11.露天采矿的供电、照明、通风系统及避雷装置应安全可靠。(√) 12.打雷、暴雨、大雪天或大风天气,在钻架顶部作业时应注意安全。(×)13.当挖掘机运行时发现悬浮岩块或塌陷正征兆,盲炮等情况,应立即报告有关领导。(×) 14.露天矿运输是露天开采主要工序之一。(√) 15.露天矿带式输送机两侧应设人行道,两地侧人行道宽设不小于1M。(×)16.露天矿应加强平硐溜井系统的生产技术管理,不定期进行维修。(×)17.露天矿在采取了各种防尘措施后,工作人员还必须佩戴防尘口罩。(√)18.露天矿边坡的稳定性随着开采作业的进行不断发生变化。(√) 19.减小坡体不滑力和增大抗滑力的具体方法有缓坡清理法与减重压脚法。(√)20.经济合理剥采比是露天开采境界设计的重要指标。(√) 二、选择题: 1、露天矿开采成本一般比地下开采低( B ),有利于开采品位较低的矿石。 A、25%~50% B、50%~75% C、30%~40% D、80%~90% 2、小型露天矿一般采用的开拓方式为( A )。 A、公路开拓 B、铁路开拓 C、斜井—皮带开拓 D、立井开拓 3、小露天矿开采必须按以下方式开采。( B ) A、一面墙开采 B、台阶式开采 C、从底部掏采 D、洞采 4、“乡镇露天矿场安全生产规定”中要求人工开采时,台阶高度不能大于( B )。 A、3米 B、1.8米 C、1.5米 D、2米 5、露天矿开采过程中,对矿山开采及人身安全危害最大的是( A )。 A、边坡稳定性 B、爆破装药量 C、炮孔角度 D、交通运输 6、自流排水系统一般常用于( C )。 A、平原露天矿 B、山区露天矿 C、山坡露天矿 D、涌水小的露天矿 7、汽车运输在雾天或烟尘弥漫影响能见度时,应打开前黄灯和标志灯,前后车

露天矿山开采安全

露天矿山开采安全 一、露天矿山的一般规定 1、露天开采应遵循自上而下的开采顺序,分台阶开采,并坚持“采剥并举,剥离先行”的原则。露天采场应有人行通道,并应有安全标志和照明。 2、露天矿边界应设可靠的围栏或醒目的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误入。露天矿边界上2米范围内,可能危及人员安全的树木及其他植物、不稳固材料和岩石等,应予清除。 3、爆破作业现场应设置坚固的人员避炮设施,其设置地点、结构及拆移时间,应在采掘计划中规定,并经主管矿山批准。爆破前,应将钻机、挖掘机等移动设备开到安全地点,并切断电源。 二、边坡事故的预防措施 1、作业前,必须对工作面进行检查,清除危岩和其他危险物体。 2、作业中,应加强观察边坡,当发现边坡上有裂隙可能坍塌或大块浮石以及伞岩悬在上部时,必须及时上报,迅速处理。受其威胁的人员和设备应撤至安全地点。如未处理,不得在浮石危险区进行其他任何作业和停留,并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 3、当现场作业人员发现边帮有坍塌征兆时,应立即停止作业,通知受威胁的人员和设备立即撤出危险区域。

4、定期对边帮进行检查、清扫,对危岩进行处理,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5、对有潜在坍塌危险的边坡,应建立观测预报制度。 地下矿山开采安全 一、出入矿井的规定 1、凡入井人员一律持入井证,入井时将入井证交给井口站值班人员,出入时取出。 2、参加劳动、参观、实习人员,入矿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并有专人带领。矿外职工来矿下井者,要持有关接待部门信件,到公安分处、调度室、安环科审批同意后,有安全环保科人员进行入井培训,在安全员带领下办理临时入井证,穿戴好劳保用品入井。 3、任何人不应酒后进入矿山作业场所;受酒精或麻醉剂影响的人员不应从事井下作业。 4、下井时必须携带照明灯具和穿戴必要的安全保护用品。 5、因工作需要连班的人员提前在调度室备案。 6、凡出入井人员必须遵守出入井时间,任何作业人员均不应在井下滞留或被强制滞留8小时以上(包括上、下井时间)。乘罐人员应在距离井口5米以外侯罐,上下罐听从把钩工指挥。出入井口必须清点人数并执行登记和检查制度。对于违反入井规定者,把钩工有权拒绝其入井。 二、冒顶片帮事故的预防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自查自纠报告(露天开采)

***县**乡贵锋建材厂 安全生产自纠自查报告2013年7月21日

贵锋建材厂安全生产自纠自查报告 ***县安全监督管理局: 为认真贯彻县安全监督管理局关于做好全县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指示精神,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及时发现并消除各类事故隐患,确保我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发展,我单位在接到县安全监督管理局安全生产自查自纠的通知后,于2013年7月8日至7月18日开展了为期10天的“事故隐患集中排查整治”行动。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为了切实做好本厂安全生产工作,认真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我厂相关负责人高度重视,加大了隐患排查和整改要求,为保证本次行动取得实效,我单位成立了安全生产自纠自查领导小组:组长:国礼,副组长:景峰,成员:昌波、永翔 二、存在问题 在这次安全生产自查自纠大检查中,共发现问题18项,当即纠正11项,整改落实6项,限期整改1项。 其中:当即纠正11项(略) 整改落实6项 1、安全生产岗位职责没落实到人。 整改要求:组织员工相关岗位培训学习,明确相关岗位职责,签订相关岗位责任书。

落实情况:已整改,整改完成时间:2013.7.8 2、配电房不进行经常性检查,线路老化、临时用电私接乱扯,刀闸无盖及无关工具乱堆放等。 整改要求:明确电工一日一检,更换老化线路及刀闸,规临时用电专用插座,清理无关工具。 落实情况:已整改,整改完成时间:2013.7.9 3、警示标志旧破损。 整改要求:及时制作,更换安全标示,达到安全警示效果。 落实情况:已整改,整改完成时间:2013.7.12 4、场机动车驾驶员个别未佩戴安全帽、防护手套,有穿拖鞋上班现象。 整改要求:组织学习厂规厂纪及各项规章制度,正确佩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落实情况:已整改,整改完成时间:2013.7.13 5、新进员工2人未参加缴纳工伤保险。 整改要求: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所有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落实情况:已整改,整改完成时间:2013.7.15 6、爆破警戒员有未按要求到达指定地点实施警戒现象。 整改要求:实行定时爆破制度,确定危险区的边界,明确爆破时的警戒围,要求警戒岗哨必须到达指定地点实施警戒,有明确 的警戒信号。 落实情况:已整改,整改完成时间:2013.7.16

露天矿山安全规程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规程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的露天开采、水力与挖掘船开采中的采掘、运输、排土、防排水与防火、电气等方面的安全要求以及工业卫生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的设计、建设和生产。 本标准不适用于饰面建筑材料露天矿山。 2 引用标准 GB 5748 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6722 爆破安全规程 GB 12141 货运架空索道安全规范 GB 13349 大爆破安全规程 GB 14161 矿山安全标志 GB 16424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规程 GBJ 70 矿山电力装臵设计规范 GA 53 爆破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 TJ 36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3 术语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metal and nonmetal opencast mines

开采金属矿石、放射性矿石以及作为化工原料、建筑材料、辅助原料、耐火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物(煤炭除外)的露天矿山。 4 管理 4.1 矿山企业及其主管部门,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逐步实现安全管理科学化、标准化;在计划、布臵、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建设工作的同时,必须计划、布臵、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4.2 矿山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矿长对本矿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各级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其技术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技术工作负责。 各级职能机构对其职能范围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4.3 矿山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卫生机构和通风防尘专业队伍或专职安全人员。 4.4 矿长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和考核,具备安全专业知识,具有领导安全生产和处理矿山事故的能力。 矿山企业安全工作人员和通风、防尘专业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知识作矿山实际工作经验。 4.5 矿山企业应对职工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和安全法规知识,进行技术和业务培训。职工经考试合格方准上岗。对所有干部和工人,每年至少接受不少于20h的安全教育,每三年至少考核一次。

第三章 露天矿山开采安全

第三章露天矿山开采安全 第一节露天矿山基本知识 一、露天矿山开采的基本概念 露天开采就是从地表直接采出有用矿物的开采方法。由露天开采形成的各种矿山坑道的总体称为露天矿场。 根据矿床埋藏条件和地形条件,露天矿山分为山坡露天矿和凹陷露天矿。开采水平位于露天开采境界封闭圈以上的称为山坡露天矿,位于露天开采境界封闭圈以下的称为凹陷露天矿,如图3-1所示。 图3-1 山坡露天矿与凹陷露天矿示意图 根据开采方式的不同,露天开采有人工开采、机械开采、水力开采和挖掘船开采。 (一)人工开采主要靠人力来打眼、装矿和推车。 (二)水力开采是用水枪射出高压水流冲采矿石并用水力冲运。此法多用于开采松软的砂矿床。 (三)机械开采是用一定的采掘运设备,在敞露的空间里从事采矿作业,并通过露天沟道或地下巷道把矿石和岩石运出。 (四)挖掘船开采是利用挖掘船开采河道中的砂矿床。 目前,世界上露天开采的矿物占整个矿物产量的70%,我国铁矿石产量的85%由露天开采,建材矿山几乎全部采用露天开采。 二、露天采矿场构成要素 露天开采形成的采坑、台阶和露天沟道的总和称为采矿场。 (一)台阶 露天开采时,通常是把矿岩划分成若干水平分层,自上而下逐层开采。在开采中各分层保持一定的超前关系,在空间上形成阶梯状,每个阶梯是一个台阶,或称阶段。台阶是露天采矿场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是进行独立采剥作业的单元。台阶的构成要素如图3-2所示。 图3-2 台阶构成要素 1-台阶的上部平盘;2-台阶的下部平盘;3-台阶坡面;4-台阶坡顶线; 5-台阶坡底线;α-台阶坡面角;h-台阶高度 台阶的上部水平面称为台阶的上部平盘,台阶的下部水平面称为台阶的下部平盘,上下两平盘之间的倾斜面称为台阶坡面,台阶的上部平盘与坡面的交线称为台阶坡顶线,下部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