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有德,儿孙有福

老人有德,儿孙有福
老人有德,儿孙有福

老人有德,儿孙有福

《易经》上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积善之家,子孙后代在潜移默化中承载着善良的家风,善良之家人人钦仰,故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子孙后代在潜移默化中承载着恶劣的家风,恶劣之人,人人痛恨,故必有余殃。

《尚书》里面有个记载:晋国有个道德隆望的栾武子,人人敬仰,门庭显赫!栾武子死了以后,他的儿子大有“官二代”的骄横之风,欺压百姓、羞辱群僚,晋国上下人人痛恨,可是,大家都看在死去的栾武子的面子上,还是非常的恭敬他,他受到父亲的荫庇,虽然作恶多端却安然无恙地度过了他的一生,晋国人都在背地里大骂“老天不睁眼”、“为什么老天爷不打雷劈死他”!为什么?因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然而,栾武子的儿子死了以后,由于年深日久,大家就把栾武子给渐渐淡忘了,而却没有人会忘记他恶贯满盈的儿子,于是,大家都去围攻栾武子他儿子的儿子,借以报仇雪恨;栾武子的孙子平时很仰慕祖父的人品道德,很反对父亲的恶劣行为,其父死后,这小子本打算继承爷爷的遗风,普扬道德、重振门庭,却不料,他已经没有这个机会了,父亲的恶劣行为剥夺了他做好人的时间,他被众人抓起来给处死了。看来:“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当今社会,世风日下,人们学做好人很难而学做坏人很容易。现今的独生子女户很多,父母们若无厚德遗留儿孙,余庆余殃还真的难以保证,独生子女可是比黄金要贵重多了啊!

老年人是家庭的根本,老年人积善,则家有余庆;老年人积恶,则家有余殃。老年人具有深厚的道德,对家庭的绵远和幸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老年人如果希望儿孙发达、如果不希望,那么,就应该时时刻刻检点自己的心态、言语和行为。

首先:老年人不能自私。人一旦进入老年,潜意识里面就有了生命的危机感,对世界有无限的眷恋,害怕失去这个失去那个,因此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出坚硬的自私心。自私心是老年人的愚痴决定的。老年人不接受生命教育,不知道生死的意义,不知道贪恋的坏处,不知道放下的好处,只知道把生命无限深情地寄托在物质上,这种虚妄的心产生的接近于无赖式的自私是伤害道德的,严重伤害子孙后代的心灵,心理上的不平衡会给后代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老年人越是自私,就越是得不到子孙们的尊敬,这是一个不可打破的因果规律;相反,老年人什么都能看得淡、什么都能放得下,子孙们自然而然就愿意为老年人服务;而孝子贤孙的命运都很好,哪怕遇到灾难,也能化险为夷。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第二:老年人不能有脾气。火爆脾气是年轻人的生理特征。老年阶段应该是一个心平气和的阶段,这才符合自然之理。合乎自然之理者是生存之道,反之则是灭亡之道。老人常发脾气就违背了自然之理,违背自然之理,就没有生存之道。孔子“六十而耳顺”,老人不应该再有血气了。老年人慈祥和蔼、笑容满面,则他的家庭会一团和气、满园春光;相反,老年人天天怒容满面、肤色铁青,这个家庭会很紧张,子孙在外工作,由于受到紧张的影响,也不会有顺顺当当的命运。如果你还不是十分自私,如果你还愿意让子孙后代兴旺发达,那么,不会笑的老年人要天天练习微笑,对着镜子反反复复练习,笑到阳光灿烂的水平,笑到让自己满意让人人满意,笑到让天上的飞鸟都主动来为你祝福。

第三:老年人要沉默寡言。祸从口出,老年人的沉默对一个家庭的前途太重要了。有的老年人感觉自己是在关心儿女,不说说就不舒服,根本就不顾儿女们的感受,说了还想说,唯恐说得不够,实际上,这个是一种虚妄的心态,是一种病态心理,所关心的只是自己舒服不舒服,根本就不是关心儿女,也有很多的老年人常年沉默寡言,难道他们就不关心儿女了吗?事实上,真正关心儿女的正是那些沉默寡言的老年人,他们默默无闻,不显山不露水,能容忍、不在乎、不计较,只给家庭做贡献,不求感恩、不求回报、毫无怨言,这样的老人,会得到子孙们的莫名其妙的感激,子孙后代不需要灌以孝道的教育而自然行孝。相反,言语太多的老人不但儿女们厌恶,连鬼神都会憎恶。

老年人要当心,不要说那些别人不爱听的话。不管别人是不是舒服,只管自己说出来舒服,这就是道德修养不高的表现。当发现别人不爱听时,就赶快闭嘴,要么不说,要么换一个方式说,让大家爱听。要是强硬说出来,必有余殃,累及子孙后代。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当然,让大家爱听也不是吹捧大家,道德原则不能放弃,有的子孙该严厉的还是要严厉。要把握一个度。

第四:老年人要爱惜物命。对待家中的一针一线、一草一木都要爱惜,不要憎恶生命,千万不要把“放生”看成是迷信,任何一种动物都是有感情的,呵护生命的生存权是最基本的人性,呵护生命就是在呵护感情,呵护别人的生命就是尊重自己。那些低级动物(我们人类高傲地称呼自己是高级生命)也都是父母们生养出来的,也深知人情冷暖!杀了它们,它们的父母、子女、朋友、伙伴在一旁看了会撕心裂肺的难受!它们被人类一再捕杀,数量越来越少,生存越来越难,它们已经十分可怜了,若是再无情地捕杀它们,将会使它们失去生命,使自己失去道德。如果老年人能够慈悲地对待生命,爱护生命、呵护生命,则别人获得了重生,而自己则获得了慈悲,这是双赢。爱护生命能使老年人心平气和、面容慈祥,而心平气和、面容慈祥的老年人自然而然会沐浴在天地之间的灵光瑞气里面,因此慈祥的老人能给家庭带来吉祥。杀害生命则两失,慈悲放生则双赢。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第五:老年人要心地清净。胡思乱想的,必然言语复杂;言语复杂的,必然戾气厚重;戾气厚重的,必然家败人亡。故,老年人如果对家庭还有点爱心,就应当时时刻刻保持心地清净,去掉疑心病,不搞对立,心里面不存在敌人,不看别人的缺点,光看自己的缺点,看自己的缺点看常了,心里面慢慢就清静了,想想过去做过什么缺德的事,看看自己年轻时候做了哪些对不起人的事,反复思维,升起惭愧心,心地就清净了,生活就幸福了。心地清净则家庭一片灿烂的春光,心地不清净、胡思乱想的,则家庭风起云涌,子孙后代在烦恼的苦海里痛苦挣扎,命运乖张。故,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第六:老年人务必要谦虚谨慎。老年人为家庭做贡献值得肯定,但是,如果倚老卖老,处处邀功,则人人反感,天地鬼神、一切精灵都会厌恶至极。疼爱孙子孙女是老年人应该做的,既然是你应该做的,你就不要抱什么“功劳”,你的孙子你不负责谁负责?你有什么功劳可言?邀功者反而无功,默默承担的,反而能受到儿女们的无限的尊重和爱戴。所以,老年人做了贡献就放下邀功的心,谦虚做人,心不杂染,人人尊敬。

老年人做好以上六条,儿孙后代同沾恩露;如果做的相反,儿孙后代同受诛连!

没有道德的老年人是家庭的丧门星,他会把他的儿孙后代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他的思维言行往往有悖于天理,孩子们听了他的话,肯定也会伤天害理,如果不听话就是大逆不道;。老人无德是最为可怕的。

人在年轻时候血性十足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一旦进入了老年而心地还不能清净下来,那样,人生真的没有太大的乐趣了。老年人来日无多,恳请天下的老年人安安分分、慈悲为怀,宽宏大量、笑口常开、说话和蔼,常行施舍、爱惜物命,珍惜无限美好的夕阳,让落日的余晖洒满人间。

老年人社会适应性与主观幸福感的结构关系

老年人社会适应性与主观幸福感的结构关系 欧阳雪莲1,陈 勃2,罗照盛3 (1.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南昌330022;2.南昌大学社会学系,南昌330031;3.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南昌330022) 摘 要:该研究通过编制适应老年人的社会适应性与主观幸福感问卷,探讨了老年人社会适应性与主观幸福感的结构关系。结果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人际交往适应性和角色转换适应性对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价值,生活自理适应性对积极情感具有显著预测作用,但预测力不如人际交往适应性和角色转换适应性,而社会整体变化适应性对主观幸福感不存在预测的价值。地区差异对老年人社会适应性和主观幸福感结构预测关系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 关键词:老年人;社会适应性;主观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B8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84(2009)05-0091-06 1 前言 规模巨大、发展迅猛的人口老龄化进程给经济尚不发达、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的中国带来了愈益严重的压力。怎样处理人口老龄化这一重大的社会难题也是全世界关注的一大焦点。综合有关人士所提的种种观点可以看出,解决老龄问题的现有对策主要集中于社会保障、医疗保健、社区服务、养老模式以及政策法规等外在途径。诚然,这些对策的提出对我国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与启发意义。然而,除上述方面的对策外,指向于老龄问题解决的内在途径的研究也应受到必要的重视,老年人社会适应问题的研究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1]。主观幸福感,主要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评价。许多研究已证实主观幸福感包含三个独立的维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认知维度。研究者也习惯把主观幸福感这三个维度分为生活满意度(Satis faction With Life,SW L)和情感体验两个基本成分,前者是个体对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即在总体上对个人生活做出满意判断的程度;后者是指个体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包括积极情感(P ositive A ffection,PA)和消极情感(Negative A ffection,NA)两方面。主观幸福感由对生活的满意、积极情感的体验和消极情感的缺乏所构成,对整体生活的满意程度愈高,体验到的积极情感愈多,消极情感愈少,则个体的幸福感体验愈强[1,2]。 所谓社会适应,是个体与特定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达成协调关系的过程以及这种协调关系呈现的状 态[3,4]。对不同个体来说,社会适应不是“是”与“非”的问题,即适应还是不适应的问题,而是适应程度的差异问题。对老年个体而言,自身与社会环境的协调程度如何往往通过自我内部的生理与心理的和谐平衡程度来判断。譬如,从外在线索来看,家境贫寒的老人可能比家境富足的老人在社会适应水平上要低,然而,现实中有可能出现家境贫寒的老人比家境富足的老人生活得更加怡然自得。这是因为前者在自我内部的生理与心理各成份之间更趋于和谐平衡。概括而言,老年人社会适应就是老年个体根据外在社会环境的要求,调整自身的心理和行为方式,最后达到内在的和谐平衡,以及个体与外在社会环境的和谐平衡[3,4]。 从具体内容看,老年人社会适应包括四大方面: 1)基本生活适应,即老年人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能够自理、存活的程度;2)人际关系适应,即老年人能够与他人沟通、交流及建立良好关系的程度;3)精神文化适应,即老年人能够顺应变化中的思想、观念及各种文化现象的程度;4)个人发展适应,即老年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能够发挥自身潜能、扩展自我价值的程度[4]。 国内外已经有许多关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5-9],国外关于老年人社会适应性的研究主要是关注某些特殊群体[10],国内也有许多关于社会适应性的研究[11,12],然而,关于老年人社会适应性的研究则极少[3,13]。虽然国外有关于社会适应性与主观幸福感之关系的研究[14],但未见老年人社会适应性与主观幸福感结构关系的研究成果。近年来,“从健康老龄化到积极老龄化”被不少学者认作是人类老龄观的重大变革[15]。积极老龄化战略的 第29卷总第113期 心理学探新 PSY CH O LOGIC A L EXP LORATI ON 2009年 第5期

老年人心理需求调查问卷

关于青岛市老年人医疗资源依赖与心理需求的调查问卷 尊敬的岛城市民:您好!以下是我们小组针对我市老年人心理需求与医疗资源等状况的调查问卷,旨在了解老年人身心状况,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供支持。答案无对错或好坏之分,请不要漏掉问题。我们将严格遵守保密原则,绝不会泄露您的个人信息。在此,我们小组全体成员对您的帮助与配合表示衷心的感谢!(所有的题目,除注明“请自填”外,其余均请按您家中的一位老人或您自己的真实情况进行选择,在相应的一个选项“□”上画“√”) 一、老年人基本情况。 1、老年人年龄:□60~70 □71~80 □81及以上 2、老年人性别:□男□女 3、老年人婚姻状况:□已婚□未婚□离异□丧偶 4、老年人养老形式:□居家养老□老年公寓□敬老院 5、老年人居住形式:□与子女合住□个人独居□与配偶合住 6、老年人养老经费(可多选):□劳动所得□离退休工资 □养老保险□子女供养□社会救济 7、老年人月收入水平(单位/元):□500以下□500~1500 □1501~3000 □3000以上 8、老年人文化水品:□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 9、老年人每月服用药物及检查身体所花费用数额(单位/元): □500以下□501~1000 □1001~3000 □3000以上 二、医疗与心理需求信息。 (一)老年人身体状况自我认同 1、老年人是否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 □是□否□不确定 2、老年人是否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如测量血压、心率等)。 □是□否□不确定 3、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良好。 □是□否□不确定 (二)老年人购买药物的需求 4、老年人是否以看电视来消遣、娱乐、接受信息。 □是□否□不确定 5、老年人是否关注电视中的药品、保健品、医疗设备广告或推销节目。 □是□否□不确定 6、老年人是否以听广播来消遣、娱乐、接收信息。 □是□否□不确定 7、老年人是否关注广播中的药品、保健品、医疗设备广告或推销节目。 □是□否□不确定 8、老年人是否亲自拨打过电话购买广告推荐的药品、保健品、医疗设备等。 □是□否□不确定 9、老年人是否亲自到药店等场所购买广告推荐的药品、保健品、医疗设备等。 □是□否□不确定 10、老年人是否让子女或看护者到药店等场所购买广告推荐的药品、保健品、医疗设备等。 □是□否□不确定 (三)老年人服用药物的情况

李老人个案

李老人个案 一、项目基本信息 李老人,男,今年80岁,居住在家园社区柴南小区,是一位老军人,老党员。家有两 个儿子都已经成家立业,离家较远,加上儿子工作比较繁忙,每年只会探望老人5-6次,现在老人与妻子同住。妻子比老人小几岁,照顾老人饮食起居的同时,还帮忙照顾邻居一位高龄失能老人,每月会有一定报酬。 老人曾经历过抗日战争,以前家里条件不好,老人15 岁就参加革命,1958年转业成为一名无产阶级工人。在这期间认识了妻子,并组成家庭。两人婚后生活非常幸福,相互包容。退休后,夫妻两经常经常参加各种活动,晚年生活丰富。但是,现在,由于老人年纪比较大了,腿脚也不好使了,因此平时只能在家楼下附近的空地活动活动,或者坐在楼下的石桌上休息,生活索然无味,老人情绪陷入低落。 社工介入社区后,通过一项“夕阳迎七夕,拍照晒幸福”的社区活动,开始与老人接触,建立专业关系。 二、项目来源 1、社会背景: 黄旗街道家园社区位于吉林市西部,黄旗街道办事处的东北侧,东起解放西路,西至黄旗街,北临长春路,南街御园社区,辖区面积0.09平方公里,共有居民2702户、数为7900

人、25栋居民楼社区采用网格化的管理方式,每栋居民楼都有专门的社区工作人员负责。社区党委充分挖掘辖区服务资源,发动理发店、超市、家政服务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网点,建立“十分钟生活服务圈”,主动为居民提供“早餐日餐、理发打针、法律援助、代办缴费”等上门服务,并对困难居民给予优惠,现已建立了8个便民服务网点,受益群众101人。此外,社区打杂养老服务品牌,建立了270平方米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面向空巢、孤寡、残疾老人等弱势群体,以无偿或低偿服务的方式,提供紧急救助、家政生活和主动关怀服务。目前已充实专职工作人员3名,对辖区内447名老人建立了家庭档案,开通了“居家养老”服务电话,发放“爱心便民卡”500余张,有36名老人与志愿者建立了帮扶结对。 2、需求评估及项目预设: 社工通过社区书记介绍,与案主接触。通过与案主进行结构式访谈的方法,了解案主的基本生活状况、身体健康状况、心理状况、人生经历以及性格特征等。通过对这些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案主目前的经济状况不存在问题,健康状况稍差,腿脚活动不方便,日常活动内容单一,缺乏人际交往,情绪低落。社工认为,案主有以下需求: (1)案主年事已高,身体状况稍差,行动不便,很少参加社区活动,生活内容单一,案主有参与社会活动的需求。 (2)案主家庭支持较弱,空巢夫妇,儿子不在身边,老

老年人性格特点是怎样的

老年人性格特点是怎样的 文章目录*一、老年人性格特点是怎样的*二、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需求*三、老年人日常如何保健身体 老年人性格特点是怎样的1、老年人脑功能下降,记忆力衰退这是老年期最常见的症状,精神易兴奋和易疲劳交织。易兴奋主要表现为联想与回忆增多,思维内容杂乱无意义,感到苦恼;注意力不集中,易受无关因素的干扰;对外界的声光等刺激反应 敏感,情绪易激动。精神疲劳是脑功能衰弱的主要表现,有时还伴有躯体疲劳。 2、老年人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差 经常被负面情绪控制,易激怒,动不动便大发雷霆,或易哭泣,经常产生抑郁、焦虑、孤独感、自闭和对死亡的恐惧等心理。对外界的人和事漠不关心,不易被环境激发热情,还经常出现消极 言行。 3、老年人趋向保守,固执己见 许多老年人在多年的社会实践中,养成了一定的生活作风和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作风和习惯不断受到强化。因此,他们在评价和处理事物时,往往容易坚持自己的意见,不愿意接受 新事物,新思想,经常以自我为中心,很难正确认识和适应生活现状。常常沉湎于旧事,悔恨无法挽回的美好的过去。 4、老年人易孤独和依赖 孤独是指老年人不能自觉适应周围环境,缺少或不能进行有

意义的思想和感情交流。孤独心理最易产生忧郁感,长期忧郁就会焦虑不安,心神不定。依赖是指老人做事信心不足,被动顺从,感情脆弱,犹豫不决,畏缩不前等,事事依赖别人去做,行动依靠别人决定。长期的依赖心理,就会导致情绪不稳,感觉退化。 5、老年人易抑郁和焦虑 抑郁是常见的情绪表现,症状是压抑、沮丧、悲观、厌世等,这与老年人脑内生物胺代谢改变有关。长期存在焦虑心理会使老年人变得心胸狭窄、吝啬、固执、急躁,久则会引起神经内分泌失调,促使疾病发生。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需求1、老年人有健康长寿的需求人到老年精力与体力都有下降,机体各种功能逐渐地衰退,也会有许多慢性、难以治愈的疾病,如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等。老年人会产生一种恐病、怕死的心理。他们都希望自己健康长寿,希望社会加强老年的医疗保健。实现有医方便,病有所医。 2、老年人有娱乐的需求 老年人退休在家脱离了原来的人际交往生活圈子,容易产生孤独感。因此,他们希望有更多的娱乐环境和条件,使自己能够精神愉快,有所寄托。如果老人长期不出门,不参加体育娱乐活动,会渐渐变得孤僻、焦虑,甚至积郁成疾。 3、老年人有和睦的需求 老年人都希望有个和睦的家庭与融洽的环境。不管经济条件

老年社会工作课程论文(“交往的快乐”之社区老年人小组活动)

学号:2010281246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老年社会工作 课程教师周昌祥 论文题目“交往的快乐”之社区老年人小组活动 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社会工作 班级2班 学生姓名唐世昌 2013 年 6 月16 日

“交往的快乐”之社区老年人小组活动 专业:社会工作年级:2010级班别:二班姓名:唐世昌 摘要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以及现代建筑的设计格局,城市社区居民的活动范围大都只限在自己的家里,与邻里也往来甚少,传统的邻里互帮互助的精神几乎消失。社区老人已经离开了工作岗位,每天在家休息,不与外界来往,现象更加严重,因此使得他们社会交往的机会减少,生活变得更加单调枯燥,更易产生孤单寂寞无助感。运用老年社会工作相关理论及方法,设计小组活动方案,开展本次小组活动,利用团体成员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帮助、相互促进,致力于使参加小组的老人获得行为的改变、社会功能的恢复和发展,使老人感受共同的经验和团体的温暖,获得归属感,使老人更愿意与其他人交往,提升长人的人际交往能力,让老人认识更多的同辈群体,并与其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关键词:老年社会工作;小组活动;交往;活动方案 “交往的快乐”之社区老年人小组活动方案 一、小组基本信息 1、小组名称:交往的快乐 2、理论架构 (1)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将人格的发展分为八个时期,认为每个时期都有一个独特的发展任务。如果外在环境有利于个体顺利实

现这一发展任务,则人格就会健康发展。反之,如果外在环境妨碍了个体实现这一发展任务,则个体就会出现发展“危机”,形成不良人格,并妨碍后来各时期人格的健康发展。老年期(60岁以后)的发展任务是力求对一生的回顾有满意之感。这取决于终身的努力奋斗。反之,会悲观绝望,认为人生走错了路。因此老年期虽然处于最后一个时期,但仍然是我们要重点关注的时期。这一时期老年人的心态很不稳定,大多数都有消极的思想,面对生活也失去信心。而增加社会交往则可以使他们获得支持,通过参加小组,利用小组的影响,可以使组员获得同辈群体的支持,从而改变消极的心态。 (2)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它们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如果个人生理和安全的需要都得到满足了。那么就会出现感情、友谊和归宿的需要,如渴望父母、朋友、同学等对其表现爱护和关怀、温暖、信任、友谊等。他们还渴望自己有所归属,被人认同和承认,成为集体中的一员。老人也不例外,他们同样也需要这些。我们开展小组就是希望老年人能够通过小组的形式使他们获得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的满足,并通过组员间的信任支援和相互学习,使他们获得发掘潜能的契机,提升社交能力。 (3)活跃理论认为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的需求,不会因为生理,心理及身体健康状况的改变而改变,一个人到年老时仍然期望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保持中年生活型态,维持原有角色功能,以证明自己仍未衰老。而参加小组其实也是社交的一个方面,在小组中,组员可以在一个十分活跃的、轻松的环境下进行交流。通过相互认识、交流、信任的过程,帮助老人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交支持网络。 3、活动目标 使参与小组的老人更多的认识社区内其他的老人,扩大他们的社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老年群体中的作用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老年群 体中的作用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类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 一、生理需求 这是维持生存的最基本的需求,这是实现更高层次需求的首要条件。 老年人独自生活难免感到寂寞,子女照顾也并非长久之计,任何人也代替不了老伴给予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老伴老伴,到老才是伴,对于一些丧偶的老年人来说,因生活和生理的需要,也有多爱情的需求,他们希望能有个伴侣与自己相濡以沫,共度余生。 二、安全需求 安全需求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的需求。和生理需求一样,在安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之前,除了生理需求,人们最关心的就是这种需求。 1、老年人对健康的需求 健康是老年人特别关心的一件事情。人老了就怕生病,

怕身边没有人照料或者不愿意麻烦别人,所以老年人希望获得一些医疗保健方面的宣传和培训。老年人最渴望了解的保健知识是老年常见疾病的防治与日常保健。如:慢性病治疗、常见病急症处理、外伤应急、家庭病房、卫生宣教、协助转院、康复训练、心理咨询等。老年人接受保健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电视等各种媒体的广告,城区及城乡结合部老年人还可通过报纸杂志获得保健知识,农村地区老年人更多的是通过广播,电视广告获得保健知识。现在虚假广告宣传的也比较多,老年人容易上当受骗。现在老年人迫切需要正规医疗卫生部门出面组织宣传老年常见疾病的预防和保健知识。 2、老年人对家庭和睦的需求 家和万事兴,家庭的和睦是老年人长寿的重要因素。老年人最害怕的是夫妻之间、父子之间、婆媳之间闹矛盾,身处不和睦家庭,难以平和度日。老年人希望老夫老妻相濡以沫,子孝孙贤,其乐融融,踏踏实实过日子。 三、社会需求 社交需求包括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当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社交需求就会突出来了。在马斯洛需求层次中,这一层次是与前面两个需求层次截然不同的另一层次。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一需求的表现越来越明显。 老年人对人际交往的需求

老年人应加强人际交往

老年人应加强人际交往 步入晚年生活后,人们的社会交往状况开始悄然发生改变。伴随着“门前冷落车马稀”的落寞,很多老年人的心态也开始转入“空巢期”。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处理好老年阶段的人际关系,也是很多老年朋友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对此,心理专家给出了一些建议。 情绪波动是正常现象 一些老年朋友反映,退休之后失去了与社会的联系,自己的情绪开始变得压抑、苦闷、悲观。除了无法适应退休生活之外,这些问题可能与老年人的心理特征有关。据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王大华副教授介绍,一些大样本的调查发现,一个人从年轻到年老,对待事物的开放形式会逐渐下降,即对新事物的包容和他人意见的接受会越来越难,性格会变得更封闭,给人以僵化、保守、固执等印象。尤其是男性,对退休生活的适应比女性更差,需要更大的调整,付出更多的努力。“因为在传统的家庭里,男人在退休之前往往在事业上会付出很多,女性则更多以家庭生活为主导。退休后,女性老年朋友相对更活跃,而男性在这种调整上可能困难一些。”

老年人更渴望交流 “老年人其实非常愿意与人沟通。”王教授认为,退休之后,老年人的人际交往圈会变小,交往的机会也少,生活的重心转而以亲友、子女、近邻为主。之所以老人愿意与人交流,是源于其内心的孤独感。 退休后,老年人的人际交往更多地需要依靠地缘关系。但事实上,由于现代居住方式的改变等原因,他们与外界的联系往往容易受限。对性格开朗的老年人,暂时的客观因素也许不会影响其心理状态,但对于性格相对内向,或人际交往方面存在障碍的人来说,如果他们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则可能产生抑郁、焦虑、悲观等种种心理障碍。 切莫被商家“钻空子” 在采访中,王教授特别强调,老年人在人际交往中,要增强是非判断力,切忌误入商家的“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许对年轻人不算什么,但对老年人来说可能很重要,这些不法商家往往采取拉家常的办法,正是钻了老年人内心孤寂的空子。他们之所以会受骗,常常是落入了商家埋下的‘情感陷阱’。” 王教授还提醒广大读者,商家常常会打出“专家牌”,借助某些“权威”的观点来宣传自己的产品。老年人如果缺乏是非判断力,可能就会上当受骗。另外,随着衰老的延续,老人的认知功能会出现一些衰退,他们在短时间内无法接受太多知识。面对上门推销者的“伶牙俐齿”,老年人可能来还不及反应,就被商家的宣传攻势“俘虏”了。现实中,这样负面的例子比比皆是。有些老人会被一些上门推销的虚假产品所蒙蔽,造成上当受骗。

老年人沟通地方法和技巧

老年人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沟通时人类行为的基础,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衣食住行,学习,工作,交 友无不伴随着沟通。下面结合老年人的特点,分三个主题加以介绍,即“人为什么要沟通”,“沟通是如何开展的?”“这样进行有效的沟通” 一,人为什么要沟通 沟通的目的或意义何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顾名思义好似“架桥”,即可跨越存在于双 方间的距离之沟,彼此相通。距离源于人的个体差异,有着独立自我的双方,从相遇相识到相 知相悦,进而相助相长,该看的讲,用过传递信息,表达思想、抒发感情,我们可以从中了解 他人,展现自我,分享快乐或分担痛苦。有效的沟通不仅可以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和谐人际 关系,还能促进彼此的身心健康及自我发展。 生活中的沟通,及内容、形式灵活多样从无拘无束的谈天说地,儿女家常,到限定主题的信息传递,乃至签订协议。随着双方关系的进展,内容也会相应变化,由浅入深可分为三个层次1, 表浅客套寒暄:2中层的知识传播,信息交流:3深层的推心置腹,主要涉及情感及想法的交流。 沟通无处不在,但并非简单容易“一沟就通”,其效果可分为三个层次; 1.“沟而不通”即 沟通无效,或表达不清,或感知困难,或理解有误而不能达成相应的目地,甚至适得其反,招 致误解。2.“沟而能通”即沟通有效,达成预期目的,这是沟通的最低标准。 3.“不沟而通”乃 人际交往的最高境界,双方已达成一种心灵默契,恰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需言语就已心领神会 二:如何展开沟通 如何展开沟通即进行沟通需具备的基本要素和环节有: 沟通要素包括意愿、能力、环境。意愿是沟通的始动因素,有了沟通的想法和愿望,一方面 可自发主动地进行沟通;另一方面当对方诱发或引导沟通时,会积极地做出回应。否则,若缺 乏了解或表达自已的意愿,双方就无法进入沟通环节,难以相互了解,才会出现“虽近在咫尺, 却形同陌路”。能力是个体进行沟通的基本条件,主要涉及对语言、文字及行为的运用及理解, 如听说读写能力,表情、手势的使用等。能力限定了该个体进行沟通的途径或手段,直接影响 着沟通效果。此外,适合或易于沟通的环境也必不可少,如恰当及充足的时间、安静轻松的场 所、必要的通信手段等。 沟通过程包括信息发送、接收、反馈三个基本环节。沟通是双向互动、循环展开的,双方交 替扮演着发送者和接收者的双重角色。首先,一方通过言行(语言、行为)发送信息,另一方 则调动天下五感(视、听、嗅、味、触觉)接收信息,经心脑分析后,再通过言行发送(反馈) 给对方。其中,信息的传递,55%利用肢体语言(目光、表情、姿态、服饰等),38%通过语调(音调、语速、语气等),公7%借助语言。由此可见,非语言信号的表现力胜过语言表达,即“怎么 说”比“说什么”更为重要。 语言是双面刃,可伤人也可胁人,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但语言只起方向性作用,非语言信号才更能准确表达出信息的真正内涵,它不仅可支持、修饰或否定语 言作用,而且可替代语言,甚至能反映出语言难以表达的思想及情感。正如:“眼睛是心灵之窗”,目光可替代千言万语,流露出多种情感,而远离大脑控制的肢体则更能如实的反映出人的真情 实意,如,面对面、身体前倾意味着关注或接受:背对背、身体后仰则透露出拒绝或疏远:肩 并肩、手拉手代表合作或团结,足尖总是指向自己关注或倾心的方向。 对老年人来说,随着社会角色的转换,闲暇时间的增多,轻易出现怕孤独、寂寞和空虚。因 此,一方面对沟通的需要会相对增加,同时,工作及家庭角色的转变,也会降低自我价值感, 导致主动沟通的意愿也有所减弱。另一方面,应衰老及疾病等因素又会导致表现力、感知力、 理解力、等沟通能力有所降低,影响沟通效果,进而会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所以,达成与 老年人的有效沟通就显得尤其重要。

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分析

东方企业文化·远见 2011年4月 118 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分析 李 倩 (沈阳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沈阳,110159) 摘 要:在全国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分析了老年人精神需求普遍包括的五个方面:情感需求、文化娱乐需求、人际交往需求、教育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为了更好的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需要老年人个人、家庭、社区和政府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与配合。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老年人 精神需求 中图分类号:D4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1)04—0118—01 我国在2000年正式迈入老龄化社会,进入新世纪后,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我国社会进入老龄化已长达十年之久,老龄化问题变得愈加严重,使得老龄化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长久性社会问题。只有实施积极老龄化的战略,充分应对日益加剧的“银色浪潮”,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才能使老年人生活稳定安宁。 一、 老年人精神需求的内容 老年人是人口总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精神需求是一个由多因素组成的系统,有其自身的内在结构和基本特征。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尽管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但一般包括五个方面:情感需求、文化娱乐需求、人际交往需求、教育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当然,老年人精神需求的内容也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 第一、情感需求。情感需求是老年人心中普遍强烈的精神需求。老年人从子女那里最想得到的不是金钱、物质而是亲情,老年人如果长期得不到关怀照顾、精神缺少慰藉,就会感到孤独寂寞,心理素质也会逐渐弱化,从而产生某些消极情绪,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子女日常的嘘寒问暖和经常的沟通交流,配偶的相依相随、亲属的慰问关怀都能使老年人得到精神慰藉,从而老年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第二,文化娱乐需求。工作时期精神依托主要在岗位上,退休之后有了大量闲暇时间,需要转移精神依托,寻找新的乐趣。如果没有健康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来充实这些空闲时间,老年人生活将会变得单调乏味、空虚无聊。通过参加一些健康有益的活动,在活动中陶冶情操,享受人生乐趣,会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充实丰富、老有所乐,有利于身心健康。 第三,人际交往需求。除了亲情和爱情,老年人也需要友情,希望有朋友陪伴、沟通,渴望有自己年龄阶段的朋友圈子。通过人际交往获得各种信息,通过与他人沟通排解心中的苦闷,感情得到宣泄释怀。但由于离退休后大多赋闲在家,离开了原来熟悉的工作群体,或因行动不便,外出活动范围减小,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减少,人际交往圈子明显缩小,难免产生空虚、无聊和失落的心理。因此他们需要走出家门,与老朋友交流,又需要在社交活动中结交新朋友,组建新的人际交往圈子,朋友之间互相交流情感,互相畅谈人生,始终保持一种乐观的胸怀和向上的人生态度。 第四,教育需求。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老年人虽然已经退休了,但他们仍然希望与时俱进,不被发展的形势淘汰。他们渴望老有所学,获得继续学习的机会,通过教育,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从而提高文化素质,更新观念,感到自己不断被充实和丰富,从而觉得活得更快乐、更有滋味。 第五,自我实现需求。自我实现是老年人精神需求的最高层次,也就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说的“高峰体验”。具体来讲,老年人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拥有了娴熟的技术,积累了丰富的阅历和经验,退休后依然希望参与社会活动,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余热,实现自身价值或未竟心愿,即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用、老有所成。自我价值得到实现,从而使老年人在精神上感到喜悦、满足和幸福,生活得更有意义。 二、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的对策 第一、正确认识衰老,鼓励自我慰藉。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回归家庭之后,其生活内容、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老年人没有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来面对衰老和退休,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其实,衰老是人生的必经之路,任何人都不能避免,老年人应该科学地认识衰老,正确地看待衰老。其他人是不能充分理解老年人的需求,只有自身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这时老年人要进行自我心理调节、调整心态,实现自我慰藉。 第二、强化家庭力量,加强亲情关怀。子女对老年人的精神抚慰是最有效的,也是老年人最渴求的,子女应该时常回家看看与父母交流沟通。再者,老伴之间要在生活上互相帮助扶持,在心灵上互相交流沟通,在精神上互相慰藉鼓励。总之,家庭是老年人情感需求的直接来源,充分发挥家庭的精神慰藉作用,让老年人感受家庭的温情,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第三、积极推进社区建设,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加大社区的公园绿地建设,开辟休闲娱乐的街心花园和文化广场,增加文化娱乐设施及健身锻炼器材,使老年人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建立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成立各类文体活动小组,以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文化娱乐需求。建立社区老年人心理辅导站,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讲座,进行专业心理辅导。组织志愿者为出行不便的老年人提供各种上门服务,招聘专人照顾缺乏自理能力的老年人。 第四、政府出台政策,提供支持和服务。提供资金支持,开办老年大学,让老年人老有所学,提高老年人科学文化水平,开拓视野,使他们跟上时代步伐,更好地融入社会。出台相关政策,建立“弹性离退休制度”,重视老年人再就业,充分利用老年人力资源,让老年人才继续服务于社会发展,保障“老有所为”的实现。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呼吁年轻人增强尊老敬老爱老的社会观念,为老年人撑起法制和道德的保护伞,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 三、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看出,老年人的需求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准确了解、掌握老年人精神需求,从老年人个人、家庭、社区和政府等多方面同时入手,研究、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让他们精神有依托,晚年幸福有保障,才能使老年人真正体会到夕阳无限好。 参考文献: [1] 周绍斌.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及其社会政策意义[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6). [2] 张静. 我国老年人精神赡养的重要性及对策[J].黑河学刊,2008,(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老年群体中的作用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老年群体中的作用 摘要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的增长也伴随着诸多的老年问题。需求,就是老年群体中不可或缺的。因此,通过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理解,就可以更好的分析出老年人的需求心理。 关键词:老年群体需求马斯洛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类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 一、生理需求 这是维持生存的最基本的需求,这是实现更高层次需求的首要条件。 老年人独自生活难免感到寂寞,子女照顾也并非长久之计,任何人也代替不了老伴给予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老伴老伴,到老才是伴,对于一些丧偶的老年人来说,因生活和生理的需要,也有多爱情的需求,他们希望能有个伴侣与自己相濡以沫,共度余生。 二、安全需求 安全需求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的需求。和生理需求一样,在安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之前,除了生理需求,人们最关心的就是这种需求。 1、老年人对健康的需求 健康是老年人特别关心的一件事情。人老了就怕生病,怕身边没有人照料或者不愿意麻烦别人,所以老年人希望获得一些医疗保健方面的宣传和培训。老年人最渴望了解的保健知识是老年常见疾病的防治与日常保健。如:慢性病治疗、常见病急症处理、外伤应急、家庭病房、卫生宣教、协助转院、康复训练、心理咨询等。老年人接受保健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电视等各种媒体的广告,城区及城乡结合部老年人还可通过报纸杂志获得保健知识,农村地区老年人更多的是通过广播,电视广告获得保健知识。现在虚假广告宣传的也比较多,老年人容易上当受骗。现在老年人迫切需要正规医疗卫生部门出面组织宣传老年常见疾病的预防和保健知识。 2、老年人对家庭和睦的需求 家和万事兴,家庭的和睦是老年人长寿的重要因素。老年人最害怕的是夫妻之间、父子之间、婆媳之间闹矛盾,身处不和睦家庭,难以平和度日。老年人希望老夫老妻相濡以沫,子孝孙贤,其乐融融,踏踏实实过日子。 三、社会需求 社交需求包括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当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社交需求就会突出来了。在马斯洛需求层次中,这一层次是与前面两个需求层次截然不同的另一层次。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一需求的表现越来越明显。 老年人对人际交往的需求 人人都渴望融洽的人际关系,老年人也不例外,老年人希望爱别人,也希望

老年人人际交往

老年人人际交往心理 任何人都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之中,不可能脱离社会或群体而离群所索居。对于离退休的老人来讲,社会交往更是其获取信息、交流感情、增进友谊、丰富晚年生活的重要渠道。 良好的人际关系,会使人心情愉快,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更接近,社会适应能力更强;反之,则会导致心情压抑,产生无助感,从而影响健康,引起疾病。 调查研究表明,家庭和谐、心情愉快的老人,患病率为1.4%;因家庭不和,子女不孝等因素,老人患病率高达40%。 一般而言,每个人都有三个社交圈,家庭是第一社交圈;同窗同事、亲朋好友是第二社交圈;泛泛之交是第三社交圈。对老年人来讲,从工作岗位退下来回归社区、家庭,第一社交圈交往频率提高;第二社交圈对象由同事转变为邻里、亲朋好友;第三社交圈则要视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活动兴趣喜好的差异而定具体对象、范围。当然并非所以人都按这种模式交往,比如丧偶老人、子女都在国外的“留守”老人。 第一,老年人的家庭关系:首先,家庭的基础和核心是夫妻关系,许多家庭职能是通过夫妻之间相互作用而实现的。老年夫妻关系大多数是良好、正常的。具有稳定、休闲、真挚、和谐、深沉的特征。虽然也会因为"空巢"感到些须惆怅,因为琐事而发生些许争执,但有足够的时间来从容地相互沟通,妥善地解决矛盾;虽然会因为“更年期综合症”而产生摩擦和不适应,但更会由于在更年期间的谅解、体谅、宽容和挚爱而珍惜夫妻情份。老年夫妻感情的表达方式不象年轻人那样奔放热烈,但由于多年的共同生活,举手投足不用言表就能知道对方在想着什么,彼此间的理解默契是年轻夫妇无法比拟的。 其次,老年人的代际关系也存在其特点:代际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两代人之间、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子女、孙子女三代人之间一脉相袭的血缘关系,包括公婆、岳父母与媳婿之间因联姻而结成的姻亲关系。老年人在自我评价晚年生活幸福度时,有个很重要的衡量指标,就是子女对其是否孝顺。大凡子女孝顺,老人幸福感就强,子女对父母不孝敬,即便老年人在物质生活条件较优裕的情况下,幸福感也较弱。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家庭观念、代际间的关系都会发生变化。当子女长大自立,成家立业时,有自己独立的生活,这时候就会形成很多“空巢家庭”,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有些老夫妻顺利地把注意焦点转移到老伴身上,爱孩子的同时给与孩子充分的自由空间,自己也有独立的空间同老伴一起享受晚年生活。但也有很多老年人仍然过着“为孩子而活”的生活,对“孝顺”的定义为时刻围在自己的身边,而子女也有自己的生活,无法像老年人希望的那样顾及到他们,因此产生“空巢寂寞”。 第二,老年邻里朋友关系:老年人由于生理、心理功能的逐渐衰退,活动能力和反映能力都会有所下降,社会交往的范围有所收缩,邻里之间的交往都比在职时要频繁些。而兴趣爱好的一致性、需要的互补性、态度的相似性等人际交往的内在动因,又使老年邻里交往的内容更具有内涵。老年人更加愿意跟拥有共同兴趣的人一起交往。老年人更容易以某种共同活动联系起来。比如说跳舞、下棋、钓鱼等等。 从城市老年人与知心朋友的交往频度和交往深度看,城市老年人中能经常与知心朋友见面的比例较低,其中有42.8%的老年人与自己的知心朋友甚至不能够见面,的确只是“海内存

中老年人的人际关系

中老年人的人际关系 人际知觉是指我们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包括自己与他人关系以及他人与他人的关系。 如我们喜欢人或厌恶某人等就是人际知觉的结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融洽与否,对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有正确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往往是出现人际 知觉偏见。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人际知觉偏见。 人们头脑里存在的“刻板印象”是多种多样的。如按年龄归类,认为年轻人总是举止轻浮,而老年人则是墨守成规,缺乏进取心;按 性格归类,认为男性总是独立性强、竞争心强、果断、勇敢、自信、有抱负,而女性则是依赖感强、起居洁净、讲究容貌、细心、软弱。所谓“刻板印象”指在人们的头脑里存在着关于一类人的固定形象。 当我们看待他人时,常常会不自觉地从年龄、性别、职业、地区、民族等方面对其进行归类,并根据已有的关于这一类人的固定形象,作为评价和判断他人个性的根据。 应该承认,“刻板印象”有时是人们认识某一交往对象的捷径,不失为人的一种智慧表现。 所以“刻板印象”看待人,往往看到人的复杂性,以致对人的行为品质做出错误的评价与判断。这种偏见存在与人们的头脑里,有 其认识方面的根源。 因为人的思维总是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如果在没有充分掌握某一类人全面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就作出概括,往往会形成 不符合这一类人的实际特征的形象。 美国心理学家阿希曾做过一个实验:他给被试者一张列有五种品质(聪明、灵巧、勤奋、坚定、热情)的表格,要求这五种品质的人 想象为一个友善的人。

然而,他把这张表格中“热情”换为“冷酷”,在要求被试者根据这五种品质想象出一个适合的人时,却发现被试者普遍推翻了原来的形象,而产生一个适合的人时,却发现被试者普遍推翻了原来的形象,而产生一个完全不同的形象。 阿希的实验揭示人际知觉中的一种普遍心理现象:在认识和了解一个人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选择一种突出的品质,并因这个品质的影响,使人们看不到这个人的其他品质,从而由一点做出对这个人整个面貌的判断。 此即“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当一个人某一突出品质被标定为“好”时,他就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心理效应”所笼罩,被主观地认为其他的品质都是好的。 即“一俊遮百丑”。当一个人某一突出品质被标定为“坏”时,他就被这种消极“心理效应”所笼罩,主观地认为其他的品质都是坏的。即“一丑遮百俊”。 这种心理效应的危害是一叶障目;但却常常无意识地左右着人们的交际行为,干扰着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 “近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不少见。例如,当发现一个平时表现不错的人犯了某种错误后,人们往往把问题看得较重,甚至夸大错误,并否定他以往的一贯表现。 又如一个平时表现一般的人,突然做了一件好事,人们往往会其刮目相看,并肯定他以往的一贯表现。 “近因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近期因素在时间上有时,它与“第一印象”主要产生陌生人,那么“近因效应”则主要产生于熟悉者,“近因效应”掩盖甚至否定一个人的一贯了解,从而影响对人的全面认识。 所谓“投射倾向”,就是指由于自己具有某种特性,因而判断他人也一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

最新老年人人际交往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老年人人际交往心理 任何人都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之中,不可能脱离社会或群体而离群所索居。对于离退休的老人来讲,社会交往更是其获取信息、交流感情、增进友谊、丰富晚年生活的重要渠道。 良好的人际关系,会使人心情愉快,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更接近,社会适应能力更强;反之,则会导致心情压抑,产生无助感,从而影响健康,引起疾病。 调查研究表明,家庭和谐、心情愉快的老人,患病率为1.4%;因家庭不和,子女不孝等因素,老人患病率高达40%。 一般而言,每个人都有三个社交圈,家庭是第一社交圈;同窗同事、亲朋好友是第二社交圈;泛泛之交是第三社交圈。对老年人来讲,从工作岗位退下来回归社区、家庭,第一社交圈交往频率提高;第二社交圈对象由同事转变为邻里、亲朋好友;第三社交圈则要视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活动兴趣喜好的差异而定具体对象、范围。当然并非所以人都按这种模式交往,比如丧偶老人、子女都在国外的“留守”老人。 第一,老年人的家庭关系:首先,家庭的基础和核心是夫妻关系,许多家庭职能是通过夫妻之间相互作用而实现的。老年夫妻关系大多数是良好、正常的。具有稳定、休闲、真挚、和谐、深沉的特征。虽然也会因为"空巢"感到些须惆怅,因为琐事而发生些许争执,但有足够的时间来从容地相互沟通,妥善地解决矛盾;虽然会因为“更年期综合症”而产生摩擦和不适应,但更会由于在更年期间的谅解、体谅、宽容和挚爱而珍惜夫妻情份。老年夫妻感情的表达方式不象年轻人那样奔放热烈,但由于多年的共同生活,举手投足不用言表就能知道对方在想着什么,彼此间的理解默契是年轻夫妇无法比拟的。 其次,老年人的代际关系也存在其特点:代际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两代人之间、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子女、孙子女三代人之间一脉相袭的血缘关系,包括公婆、岳父母与媳婿之间因联姻而结成的姻亲关系。老年人在自我评价晚年生活幸福度时,有个很重要的衡量指标,就是子女对其是否孝顺。大凡子女孝顺,老人幸福感就强,子女对父母不孝敬,即便老年人在物质生活条件较优裕的情况下,幸福感也较弱。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家庭观念、代际间的关系都会发生变化。当子女长大自立,成家立业时,有自己独立的生活,这时候就会形成很多“空巢家庭”,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有些老夫妻顺利地把注意焦点转移到老伴身上,爱孩子的同时给与孩子充分的自由空间,自己也有独立的空间同老伴一起享受晚年生活。但也有很多老年人仍然过着“为孩子而活”的生活,对“孝顺”的定义为时刻围在自己的身边,而子女也有自己的生活,无法像老年人希望的那样顾及到他们,因此产生“空巢寂寞”。 第二,老年邻里朋友关系:老年人由于生理、心理功能的逐渐衰退,活动能力和反映能力都会有所下降,社会交往的范围有所收缩,邻里之间的交往都比在职时要频繁些。而兴趣爱好的一致性、需要的互补性、态度的相似性等人际交往的内在动因,又使老年邻里交往的内容更具有内涵。老年人更加愿意跟拥有共同兴趣的人一起交往。老年人更容易以某种共同活动联系起来。比如说跳舞、下棋、钓鱼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