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龛山凯歌五首》

徐渭《龛山凯歌五首》
徐渭《龛山凯歌五首》

《龛山凯歌五首》是明代文学家、艺术家徐渭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叙写了明军与倭寇交战的场面及获胜的经过,反映了战斗的残酷与激烈,讴歌了明军将士所向披靡的威武雄姿和保家卫国的英勇精神,抒发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全诗语言生动传神,格调激昂雄壮。

龛山凯歌五首⑴

【其一】

县尉卑官禄米微,教听黄绶着戎衣⑵。

贼中何事先寒胆?海上连年未解围。

【其二】

短剑随枪暮合围⑶,寒风吹血着人飞。

朝来道上看归骑,一片红冰冷铁衣⑷。

【其三】

红油画戟碧山坳,金镞无光入土消⑸。

冷雨凄风秋几度,定谁拾得话今朝。

【其四】

无首有身只自猜,左啼魂魄右啼骸。

凭将志译传番语⑹:看尔来生敢再来!

【其五】

旗裹金疮碎朔风,军中吮卒有吴公⑺。

更教厮养眠营灶,自向霜糟喂铁骢。

注释

⑴龛山:山名,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东北约五十里处,钱塘江南岸,因其形如龛得名。

⑵黄绶:系印的黄色丝带。

⑶短剑随枪:指战士配有长短兵器。

⑷红冰:一作“冰红”,血凝结成的冰块。铁衣:铠甲。

⑸镞(zú):箭头。

⑹志译:通译,译员。

⑺吴公:用战国时期军事家吴起的典故。《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译文

【其一】

县尉官卑职小,禄米微少,一朝受命挂印,着上军衣。

何故贼中闻知,先就胆寒?连年海上征战,都未解围。

【其二】

短衣随身带枪,暮夜合围,冷风夹着雪片,扑向人面。

来朝喜看骑兵,一路凯旋,寒光照着铠甲,一片红艳。

【其三】

敌人彩绘的兵器,丢弃山坳,箭镞在山中消融,失去金光。

经过几个秋冬的风吹雨打,有人拾到它们,定会回忆今朝。

【其四】

敌人身首异处,认不清哪个是自己,一边鬼魂一边尸骸,哭哭啼啼。

让通译用倭语给你们传句话:“看你来生还敢不敢踏上中国的土地!”

【其五】

北风吹,金疮裂,扯下军旗包扎,在军中,唯吴公,肯为士卒吮毒。

让小兵,睡伙房,得到安眠休息,冒严寒,到槽头,亲自喂养马匹。

背景

公元1555年(明代嘉靖三十四年)冬,明军在龛山沉重打击了骚扰东南沿海的倭寇。此役由浙江总督胡宗宪指挥,会稽典史吴成器(字鼎庵)统兵进击,遇敌死战,以一当十,大获全胜。获胜之时,徐渭正在浙闽总督胡宗宪幕府,据所见所感,写下了《龛山凯歌五首》以及文《龛山之捷》记其事。龛山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东北五十里钱塘江边,当时有龛山寨,明军戍守于此。这组诗另一版本作《龛山凯歌为吴县史鼎庵》。

鉴赏

第一首开头就写出明军官兵的豪迈气概,虽然官职卑微但抗敌之心无比坚决,这决心也震慑了敌人,使之闻风丧胆。首句的县尉当指此战明军统兵官吴县县令吴成器。末句表现了敌人侵扰的严重和战争形势的严峻:“海上连年未解围。”为后面战争的残酷与激烈作了必要的铺垫。

第二首前两句写明军将士或持短剑,或握长枪,在傍晚时分将俊寇四面包围,奋不顾身,浴血拼杀,勇歼敌人。“短剑随枪”,展示武器装备,反映军队训练有素,轻装上阵。“暮”字点明时间。在夜幕的掩护下,正好向敌人进行突然袭击。“合围”,是这次战斗的特点。表明有周密布署,要全歼敌寇。“寒风吹血着人飞”,这是一个特写镜头,突现惊心动魄的激战场面。风助军威,直杀得楼寇血肉横飞,鲜血飞溅到战士身上。“寒风”二字点明时令。靡战之时,正值隆冬,寒气凛冽,寒风刺骨,气候恶劣。“血着人飞”,以点带面,写出战斗之激烈,伤亡之众多,把敌我双方生死搏斗的场面描写得生动传神。此句表现出战士不畏严寒,不怕牺牲,英勇拼杀的昂扬气概和勇武精神。“朝来道上看归骑”的“朝”与“暮”呼应,说明战斗一直打到次日早晨。“一片红冰冷铁衣”是战士得胜归来,血汗沾湿征衣的情景。敌血飞溅,铠甲凝红,曲笔写出夜战之惨烈,令人动魄惊心。全诗写出寒风吹血的夜战,铁衣红冰的归骑,给人的印象异常强烈。

第三首写明军大获全胜,所向披靡;敌人丢盔弃甲,鬼哭狼嚎。这首诗场面描写依然形象生动,敌军的惨状历历在目,有力地反衬出明军的英勇气概。“冷雨凄风秋几度,定谁拾得话今朝。”这两句表现出诗人为明军官兵感到无比自豪,表明他们的功绩必将名垂青史。

第四首写倭人死后,悔到中华为寇,他生不敢再来为掠,奇想横出。尤其是末句“看尔来生敢再来”,强烈地表达了对侵略者的无比愤怒和蔑视之情。此诗典型地体现了徐渭诗歌的风格:其诗动人,其情可悯,发人深省,用词奇崛、冷隽,颇多新意。

第五首以吴起吮疽的典故来写吴成器的爱护士卒。《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吴起做将军时,和最下层的士卒同衣同食。行军时,亲自背干粮走路;士卒有病的,亲自为病者调药;有长疮的,亲自用嘴吸其脓血。可谓爱兵如子。吴成器是此次龛山大捷的重要指挥员,士卒的英勇反映了将军的治军有方。这也说明了此次大捷是官兵团结一心的结果,赞扬了明军官兵同心协力、一致对外的爱国主义精神。

徐渭的这组诗与其他的抗倭诗歌,在全国乃至海外广泛传播,成了当时抗倭力量的组成部分,为扬国威、壮军魂、鼓士气、助战事起了特殊而积极的作用。

作者

徐渭(1521~1593),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别号青藤、天池、田水月等。多才多艺,在书画、诗文、戏曲等领域均有很深造诣,且能独树一帜,给当世与后代都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其画能吸取前人精华而脱胎换骨,一改因袭模拟之旧习,喜用泼墨勾染,水墨淋漓,重写意慕生,不求形似求神似,以其特有之风格,开创了一代画风。被公认为青藤画派之鼻祖,列为中国古代十大名画家之一。所著有《徐文长全集》、《徐文长佚草》、杂剧《四声猿》、戏曲理论《南词叙录》等。

美术鉴赏 徐渭生平及绘画成就

徐渭生平及绘画成就简介 明代画坛,高手林立,大家数不胜数,但说到最富创意的花鸟画家,非徐渭莫属,他可以说是明代文艺史上的一座巨峰或是奇峰。 他虽是一个精神病患者,却是16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文艺理论家。其诗文书画和戏曲,涉猎之广,成就之高,几可与东坡并肩。尤其是他开创的水墨大写意花鸟画的独特画风,扭转了花鸟画在画坛的地位,并最终成为这四百多年来的中国绘画的主流品种。郑板桥自称徐渭“门下走狗”,齐白石“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而他的一生一直与穷困、病态、奇计、猜忌、死亡和暴力纠缠在一起,生活坎坷,命运多舛。中年开始学画,53岁杀妻案刑满释放后才开始潜心文学艺术创作。残酷的社会现实使得这位才能出众的才子成为愤世疾俗的封建礼教的反抗者。悲剧的一生造就了艺术的奇迹,徐渭不仅在绘画上有着卓越的成就,他的诗文、书法、戏曲同样光彩夺目,他是一代奇才的象征。 1 生平简介 “一生坎坷,二兄早亡,三次结婚,四处帮闲,五车学富,六亲皆散,七年冤狱,八试不售,九番自杀,实堪嗟叹!”这是王长安先生概括徐渭的人生经历时所作的一首“十字歌”。它形象生动而准确概述了徐渭独特的一生,简单罗列的数字凸现着一介文人在封建制度的残害下渗出的斑斑血泪。 1.1童年成长的悲歌 徐渭出生在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 年)。徐鏓晚年纳其身边的卖身女仆为妾,终得第三子即徐渭。未料徐渭出生仅百日,徐鏓就过世了。自此徐家的日常家务都由苗夫人主持。 苗宜人视徐渭如同己出,细心教养,并且徐渭他天资聪颖,才华早露。 然而徐渭并没有从此走向求学入仕的康庄大道,十岁时,家中又发生重大变故,家庭经济破产,不得不依附于同父异母的长兄徐淮生活。 1.2青年求仕的躁进 从十七岁到四十四岁,每三年一次的科考,徐渭一场不落,却场场空手而归。 虽然徐渭在科举上屡试屡黜,但其出色的文学才情,已渐为人们所知。恰而嘉靖三十三年(1554 年)进士出身的胡宗宪以御史巡按浙江,需要文事辅佐,正广罗贤才,听闻徐渭才名,便欲召其入幕。嘉靖三十七年(1558)方正式入胡宗宪幕府。 1.3晚年精神还乡之路 七年的缧绁之苦如一场夏日的暴雨冲刷着徐渭的身心,使他终于结束了奔命于科考求仕之途的狂躁热情,开始在绵绵思索中走上了精神还乡之路。 2徐渭之奇 徐渭曾说:“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这大概是文人惯用的诡计,即把自己最受人重视的艺术放在最末的位置,以抬高其它。其实,他是我国大写意画的宗师,影响及于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直至吴昌硕、齐白石,在美术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他最擅长花卉画,用笔放纵,水墨淋漓,气格刚健而风韵妩媚,具有诗一般的抒情性和韵律感,极为人们所珍视。其书法则长于行草,徐文长虽自列为第一,但成就似乎逊于绘画。 2.1自细而粗,由工到放 徐渭的创作状态,是一种无法遏止也难以节制的激情的爆发。因此,徐渭的绘画作品正是他狂态情感的物化和结晶,是个性人格在艺术中的凸现。 他的个人笔墨风格和个人偏好而论,无疑是倾向奇肆纵横的粗放一格的。但在理论上,他却坚持自“细”而“粗”,由“工”到“放”的程序,而绝不将粗放与工细对立起来。徐渭在《书沈征君周画》中说:“世传沈征君画多写意,而草草者倍佳。”但徐渭说他曾见其所作《渊明对客弹阮图》,画中的人物古木作线描,“精致入细毫”,认为“惟工如此,此草者

徐渭花鸟画的艺术成就

浅谈徐渭写意画的艺术成就 【摘要】大写意画以草书入画,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造型观和境界观。大写意画既是高度自我的艺术,又是高度忘我的艺术。有我与忘我看似相矛盾,其实是相统一的。只有有意识地追求大写意画这一独特的境界,才能真正将这门解衣磅礴的艺术发扬光大。大写意画;有我;无我从本质上讲,中国画都是写意的,所谓意,即主体心中感受到的外物的精神和形象。历代画家中,最能充分发挥写意精神的代表人物是徐渭。由于他历经坎坷人生,加上天资过人,令他具备独特的艺术气质。在中晚明日渐成熟的大写意语言和审美体系中,徐渭把笔墨表情状物能力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他以书入画,特别以狂草的笔法入画,走笔如飞,纵情挥洒,用大块的水墨与线相结合,泼墨酣畅,千变万化,使画面浑然一体,达到迹简意远,超然象外的境界。徐渭激情奔放,虽狂怪有理,却放而能收,控制自如,把写意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徐渭大写意巅峰 【正文】 徐渭(1512—1593),字文长,号青藤,是我国十六世纪杰出的文学艺术家,他在文学、诗歌、戏曲和绘画史上都占有继往开来、推陈出新的重要地位。尤其在绘画方面,对后世四百多年的大写意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

的影响。 如郑板桥说:“徐文长、高且园两先生不甚画兰竹,而燮时时学之弗辍,盖师其意不在迹象间也。文长、且园才横而笔豪,而燮亦有倔强不驯之艺,所以不谋而合。”又有诗曰:“尚有一灯传郑燮,甘心走狗列门墙。”还刻了一颗“青藤门下走狗”的印章,可见其对徐文长的崇拜。 现代写意画大家齐白石亦曾说:“青藤、雪个(朱耷)、大涤子(石涛)之画,能纵横涂抹,余心服之。恨不生三百年前,为诸君磨墨理纸。诸君不纳,余于门外饿而不去,亦快事也。”还有诗曰:“青藤、雪个远凡胎,缶老(吴昌硕)衷肠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可见,齐白石对徐文长亦深情怀敬意。 自然徐文长所以那样地受到后人的崇敬和纪念,恐怕是由于他不仅有杰出的成就,而且有高尚的品格——傲骨铮铮,敢于反抗封建礼教,敢于同邪恶作斗争和反抗外寇侵略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徐文长从小跟陈鹤学画,奠定了他绘画风格的基础。陈鹤字鸣野,号九皋,别号海樵山人,出身于绍兴世袭百户的军官家庭,因少年病弱,辞去世袭军职,在绍兴怪山修建飞来山房和息柯亭,广交宾客,他擅长写意花鸟画,善制散曲,为绍兴文坛的盟主。徐文长自幼爱好绘画、戏曲,可以说是深受了他的影响的。 陈鹤的墨迹已难看到,据与他同时代一些人的记载,说他作画走笔如飞,泼墨淋漓。如姜二酉撰的《陈鹤传》中说:“慕山人者,每候山人饮宴兴酣,载笔素以进。山人则振髯握管,须臾为一掷,累幅或数十丈,各惬其所,乞而后止。”可以想见,陈海樵的绘画风格是一种泼墨大写意,而徐文长绘画的基本风格亦正是这样。 徐文长的青少年时代就与著名画家沈青门(仕)、谢时臣有很深的交谊,沈工诗善画,兼工散曲,与徐文长志趣相投,后来同在胡宗宪幕府。徐文长有《题青门山人画滇茶花》诗云: 武林画史沈青门,把兔申藤善写生。 何事胭脂鲜若此?一天露水带昆明! 从徐文长的诗意看,沈仕是一位善于写生的高手。 谢时臣是吴中著名的山水画大家,擅长巨幅山水,因好用浓墨,笔墨粗放,受到吴中画派的排挤。徐文长住在杭州玛瑙寺时(嘉靖二十九年至三十二年)曾受到谢时臣的指教。他在《书谢叟时臣渊明卷为葛公旦》中说:“吴中画多惜墨。谢老用墨颇侈,其乡讶之,观场而矮者相附和,十之八九。不知画病不病,不在墨重与轻,在生动与不生动耳。”在当时吴派画风靡画坛的形势下,徐文长的看法确是一种卓见。 徐文长在嘉靖二十五年(二十五岁),曾去当时的文化中心苏州,看到了沈周、唐寅、文征明、仇英、陈白阳诸大画家和祝允明、王雅宜等书家一些作品,眼界大开。他说:“世传沈征君画多写意,而草草者倍佳。”“陈道复花卉豪一世,草书飞动似之。”“南京解元唐伯虎,小涂大抹俱高

浅谈徐渭的绘画状态

浅谈徐渭的绘画状态 内容摘要:徐渭是明代文坛和曲坛的一员巨匠,在诗、文、书、画、戏曲、文论各个领域成就斐然。徐渭狂放不羁的笔墨与超逸豪纵的艺术气质,使其绘画不是简单地在技法上写意,而是他个人内心冲突的自由抒发。看徐渭的绘画状态,以期升华灵感,激发创作情绪。 关键词:徐渭绘画大写意 徐渭,浙江山阴人,字文长,号天池,又号青藤,画史上以白阳(陈淳)、青藤并称,生于1521年,卒于1593年。民间关于徐渭、徐文长的传说很多,他诙谐怪诞的生平事迹也长久在民间流传。徐渭事实上是一名才华极高,但际遇坎坷的文人,他不但精画,在书法、诗词、戏曲上的成就都很大,但是他似乎很孤傲自负,也难容于世俗,在精神上常流露出沮丧的心情,曾数度自杀,后又因杀妻入狱,在牢中关了7年之久。徐渭的悲剧性格使其在明代艺术创作上独树一帜,和明代许多其他的画家努力尊奉传统、古人完全不同,他的笔墨常常是放肆狂野、不拘形式的,但水墨淋漓处亦有其细腻的观察和活泼的表现力体现。《石榴图》是写一枝石榴倒垂而下,枝叶的笔墨都像书法,以写意法来表现一颗石榴成熟、裂开,露出一粒粒如珍珠般的颗粒,粗看未必形象,但造型自然天真,也算开创了中国绘画的一种倾向个人表现力于抽象的表达方式。另外,此画中右上方以狂草提示,线条流畅婉转,和绘画配合,达成一种统

一。徐渭在绘画上的成就尤其突出,他把写意画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使花鸟画走向了抒情达意的大写意时代。 徐渭绘画艺术的核心是讲究一个“情”字。所以在他的实践创作中的“以真写情”都源于他的心学理论中的“中也者,人之情”。真是情的生命力所在。只有“人心流出”才是真,作品才有价值。思想文化的发展为张扬个性、傲世绝俗的徐渭绘画艺术精神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使徐渭的叛逆个性日益滋长,同时也培育了徐渭独特的艺术观。在不同的诗文、题跋,甚至戏剧中,他对文艺进行了独特的阐述,强调“自然”“本色”之情,要求独立抒发“真我真情”,因而他反对复古。徐渭把画当成无声的诗、情感抒发的载体,他在画中倾注内心的郁闷、不满和各种各样的情绪、情感。如在《花卉杂画卷》中他画有一段枝干下垂的梅花,梅花的枝干有一部分恰好浸入溪水中,形态新颖别致。徐渭在梅花的左边题诗一首:“梅花浸水处,无影但涵痕。虽能避雪压,恐未免鱼吞。”前两句诗意空灵,充满了奇特的想象力,后两句作者笔锋一转,尖锐地指出高洁的人身处危机四伏的社会现实中,难以预料和躲避各种迫害,明显联系到了他自己坎坷的人生遭遇及世事对他的不公。 徐渭的写意花卉,“走笔如飞,泼墨淋漓”,在用笔上强调一个“气”字,用墨上强调一个“韵”字。实际上笔与笔之间有“笔断意不断”的气势在贯通着;他的用墨看似狂涂乱抹,满纸淋漓,实际上是墨团之中有墨韵,墨法之中显精神。由此可见,徐渭的画是在用情感

评徐渭的泼墨写意画

评徐渭的泼墨写意画 作者:佚名来源:拙风文化网 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徐渭泼墨写意画的特点,其画的似与不似,与书品相通,与人格相通,品味其画,更能深切的体会这其中所承载的画家的痛苦和泪水、郁闷和隐衷。 关键词:徐渭;泼墨写意画;人格 徐渭(1521-1593),自文长,号天池,又号青藤,山阴人。徐渭一生坎坷,早年丧父,终年丧兄,家境贫寒。屡次应试不中,后因参加抗倭战争,成为浙、闽总督胡宗宪幕僚。后胡遭弹劾并在狱中自杀,徐渭听说后,精神几近失常,竟因误杀自己的妻子而入狱。出狱后,徐渭曾自杀九次,几近癫狂。晚年极其贫寒,靠卖画为生,生活凄惨,73岁离开人间。 徐渭生性狂放,性格恣肆,但他在书画、诗文、戏曲等方面均获得较大成功。他的写意水墨花鸟画,气势纵横奔放,不拘小节,笔简意赅,用墨多用泼墨,很少着色,层次分明,虚实相生,水墨淋漓,生动无比。他又融劲健的笔法于画中,书与画相得益彰,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当人们品味他的诗、画、书更能深切的领会这其中承载着画家埋藏心中的郁闷和隐衷、痛苦和泪水,还有他那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的人格,而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他的水墨画。 一、似与不似之间 徐渭的泼墨写意花鸟画,别开生面自成一家。其花鸟画,兼收各家之长而不为所限,大胆变革,极具创造力。其写意画,无论是花卉还是花鸟,皆一挥而就,一切尽在似与不似之间,对笔下的四时花木,画家运用勾、点、泼、皴等多种笔墨形态,将牡丹之雍容、紫薇之隽秀、竹子之萧疏、霜菊之孤傲、寒梅之挺洁的神韵刻画的入木三分,分别舒展九尺与五尺的梧桐和芭蕉,直冲画外,不见首尾,与密如骤雨的葡萄、虬如蟠龙的藤蔓构成了巨大的张力,充溢在画面中的纵横之气和豪放境界更是前所未有。他的水墨葡萄,串串果实倒挂枝头,水鲜嫩欲滴,形象生动,茂盛的叶子以大块水墨点成,风格疏放,不求形似,代表了徐渭的大写意花卉的风格。丰富的运动轨迹与浓淡、徐疾、大小、干湿、疏密程度各异的笔踪墨韵,无不具备振笔急书的即兴性和不可重复性,呈现出中国绘画中最为强烈的抽象表现主义。这不是一般的描摹物象,而是艺术的加工,使其蕴含某种内在的气质、精神,这种气质、

徐渭绘画美学影响

徐渭绘画美学影响 发表时间:2018-10-29T10:34:36.350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12月中作者:王娅妮[导读] 传统儒家在以文字绘画表述情感的时候,往往恪守礼教,讲求“发乎情,止乎礼”,而徐文长站在明末复古运动的时间节点上,大胆地开启了“发乎情不止于礼”的时代。复制和模仿,是国人在艺术中,乃至于各行各业中都最擅长的一门学问,而创新和听从内心却鲜有人为。 (内蒙古师范大学) 摘要:传统儒家在以文字绘画表述情感的时候,往往恪守礼教,讲求“发乎情,止乎礼”,而徐文长站在明末复古运动的时间节点上,大胆地开启了“发乎情不止于礼”的时代。复制和模仿,是国人在艺术中,乃至于各行各业中都最擅长的一门学问,而创新和听从内心却鲜有人为。艺术界有句话叫“学人者生,拟人者死”,在复古运动的负面影响下,一味学古泥古的风气弥漫在晚明的画坛中,徐文长却自成一派,以“师心纵横,不傍门户”的见解和作为,他跳出传统的格式程序,放弃经典的精心勾摹,以大片淋漓的笔墨画出形形色色带着情绪的生命,让人看出花鸟鱼虫的客观喜悲。将阳明心学的“师心说”引入艺术领域生根开花,从而在整个明末画史中脱颖而出,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说” 徐渭可以说是明中叶以来的浪漫思潮在绘画领域的集中代表。正如哲学上的李贽,戏曲中的汤显祖,小说中的吴承恩,诗文中的袁中郎一样,他们基本同时而连成一气。”本文就徐渭绘画美学影响做一次探讨。关键词:徐渭;绘画美学;重情真我 徐渭的真我理念对后世画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狂放恣意的艺术手法也在明清两代的画家中影响颇深,诸如八大山人等人,在绘画心得和抒情手法方面都有一定的青藤遗风。“真我”是写意流派的一个重要的核心理念,不同于说教式的“二十四孝图”等歌颂道德典范的意图,也抛去了宗教氛围浓重的禁锢,徐渭画作中的抒情主体永远都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下的意境,不因外物或伦理的束缚而为伪情伪事涂画赞歌。此外,徐渭在画作中极尽可能地表现了他对精工细描的厌恶,他的写意画泼墨挥毫,毫无凝滞之感,让人一见便可看出画家积淀已久的情感喷薄而出的气势,这种绘画形式在明清两代受到了整个写意画坛的青睐,即便在近代,也影响着张大千,黄永寿,齐白石等大量画家。 此外,徐渭画中“贱相色贵本色”的佛性极大程度地吸引了热衷于以画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人们,对商业性的画作市场也产生了推动作用,即便是底层的雇佣画手也力求临摹出其贴近本真的“真我”感,这使得徐渭的绘画理念得到了由上至下的贯彻,“真我”也逐渐成为如今广泛被大众认可的绘画理念之一。 前代的花鸟山水,多是歌颂山河壮丽,花鸟有情,自徐渭始,中国的画坛便开启了绘画中的心学革命,让笔下的花鸟山水都为画家的情感服务,成为绘画者情感的寄托。 在绘画题材上,徐渭提出了“越俗越雅”的理念,这个理念在明清时期结合了开放多元的市井文化,在底层人们群众中影响深远,徐文长的画粗而不俗,直而不拙,将文人画的雅与市民阶级的俗兼收并蓄,在明末清初的经济环境下,形成了与时代特色相互呼应的审美格调。他的美学理念对于陈洪绶、郑板桥起到了启蒙和引导的作用,它将个性解放的思潮引入绘画领域,将人的意识作为画的意境,堪称后世文人画的核心理念之一。 赵孟頫、齐白石等后世画家,都是当世无出其右等画家,他们在绘画领域中成就颇深,他们笔下的动物植物或山水美人,都有一种淳朴自然的风情,这些在根源上看都是受到了徐文长“真我”思想的影响。且无一例外,他们也都是徐渭的“忠实粉丝”,他们以敬仰和欣赏青藤之画为始,以传承和发扬其绘画理念为终,正是这种在美学上的时空共鸣,在引发了明清至近代以来绘画界一次次的革新和思潮。 徐渭在时代的浪潮巅峰,在经济革新的关键事件点上,因为自身的情感遭遇和出色的艺术才华,成为了改变中国画史的天选之人。他背负着痛苦的际遇,却阴差阳错地为后人带来了无上的美学享受。影响了无数后世画家的笔法和理念,带着千千万万画家越过了传统绘画的藩篱,让中国艺术在迷惘中找到了一丝新的可能。 黄汝亨在《徐文长集序》中曾以这样的话说起徐文长“今人见异人异书,如见怪物焉。然天下之寻常人多矣,而竟亡称,何也?古之异人不可胜数,予所知当世如桑民悦、唐伯虎、卢次与山阴之徐文长,其著者也。唐、卢俱有奇祸,而文长尤烈。按其生平,即不免偏宕亡状,逼仄不广,皆从正气激射而去,如剑芒江涛,政复不可遏灭。其诗文与书画法,传之而行者也。画子不尽见,诗如长吉,文崛发无媚骨,书似米颠,而棱棱散散过之,要皆如其人而止,此予所为异也。”可见在当时人眼中,徐渭就是一个离奇疏狂的怪胎,他的绘画作品也是当时的“异类”,而熟悉中外文化艺术历史的人都知道,异类和怪胎正是推动传统领域新发展的必要诱因。 “昨得青藤《雪里荷花》画一幅,初览之,以为谬甚,及读其题词日‘六月初三大雪飞,碧翁却为窦娥奇。近来天道也私曲,莫怪笔底有差池’之句,始信其非也。一经慧心人拈出,便觉有奇思妙义,开拓人无限心胸。至其花叶生动,用意人神,不数黄筌、徐熙之点染矣,其非后来者居上乎? ”是张国泰在《与友书》中的记载,可见徐文长的画意味隽永,笔法精到,可品可观。且青藤能文,每每以题跋助画中声色,他的立意精妙,匠心独运,常使人有曲径通幽豁然开朗之感。 青藤晚年潦倒不已,笔法也越加疏狂不羁,于丹青中更见笔下真情,比之前人取巧的小心思,徐渭真正做到了心手合一,以我手写我心的境界。袁宏道一门多出才子,向来为人称道,却也极为推崇徐青藤其人其画,齐白石亦说“青藤、雪个、大涤子之画,能纵横涂抹,余心极服之。恨不生前三百年,或为诸君磨墨展纸,诸君不纳,余于门之外,饿而不去,亦快事也。余想来之视今,犹今之视昔,惜我不能知也”,能让后辈大家倾慕至此,其画中品格,可见一斑。 参考文献 1]任军伟.舍形悦影——徐渭画学的一个重心[J].美术研究,2001(2). [2]徐明安.徐渭的文艺本体论及其意义[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1(2). [3]谢谦.游于艺——徐渭的艺术精神[J].四川大学学报,2002(1). [4栾义鹏.狂人狂草大写意——徐渭狂态与书画表现及其成因探索[J].齐鲁文艺(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2(4). [5]张金怀.徐渭的哲学思想与王学思想[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2(12).

美术毕业论文徐渭书画艺术成就浅析

X X 大学毕业论文 徐渭书画艺术成就浅析 姓名:__________ 2014年6月25日

徐渭书画艺术成就浅析 内容摘要:徐渭悲剧的一生造就出一代艺术奇人。他的书法和绘画艺术占有继往开来、推陈出新的重要地位。徐渭着意追求一种自我释放,一种激情飞扬的大写意。他的激情,他的见解,他的胆识,他的悟性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的。 关键词:徐渭书法艺术绘画艺术大写意创作激情 在高师的花鸟画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技法课还是欣赏课都无法绕过艺术奇人——徐渭。他无与伦比的艺术个性和创作激情给当下莘莘学子及其他创作者留下弥足珍贵的启迪与思考。 徐渭(1512—1593),字文长,号天池山人,又号青藤道士,浙江山阴(今绍兴市)人,是我国16世纪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出生于败落的官吏家庭,年少时成为孤儿。他天资聪颖、多才多艺、读书刻苦,想通过自己努力以求取功名来改变自己的苦难生活,然却屡遭不幸。早年屡试不第,后受到牵连险些入狱,精神一度失常,前后自杀达9次之多,皆未死,此后便时疯时醒。后在精神错乱中误杀妻子,因而入狱,7年后经朋友相助保释出狱。晚年住绍兴前观巷的两间小屋里,以卖画为生,穷困潦倒。他在《青藤书屋图》上题有“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这是他贫穷孤苦、颠沛流离的生活写照。最终,徐渭于1593年抱愤而逝,年73岁,死前身边唯有一条狗与之相伴,床上连一条席子也没有,可谓凄惨悲凉。 然而,命运的坎坷却激发他的抑郁之气,生活的激烈波动,在他内心深处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这在他的书画中都有着强烈反映,也是形成他个性风格的最重要的因素,加上他天生不羁的艺术秉性,造就出一代“旷世奇才”。他在文学、诗歌、戏曲和绘画上无不精通,且都取得了巨大成就,这里仅就书法和绘画方面感受一下他的艺术魅力与激情。

试论徐渭的大写意画风

摘要 徐渭字文清,号天池山人,又有田丹水、天池生、天池渔隐、青藤老人、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晚年号青藤道士,或署名田水月。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于明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年),卒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中国明代画家、书法家、戏曲家。徐渭在诗文、戏曲、书画等方面,均有深厚的造诣,是一位具有革新精神的文学家和艺术家。徐渭艺术活动的范围和成就是广泛而卓著的,无论是中国文学史、中国书法史还是中国绘画史都要将其重重的写上一笔。但纵观后世对徐渭艺术的评价,最受称道和瞩目的还是他在绘画方面艺术成就和历史影响。 徐渭绘画风格的独特个性背后,潜藏着绘画艺术乃至整个艺术学规律中的诸多重大的命题,很具有典型性。经典总能吸引后人不断探究的目光,从明代以来,对于徐渭绘画的评论和研究就没有间断过。但是,相对于对徐渭文学方面的研究和评论,对他绘画方面的研究则仍显不够。这些都是该项选题的原因所在。从传世的徐渭绘画作品看,其题材绝大部分集中在花鸟画领域,其风格属于中国画中的大写意一类,这些也多是学术界所普遍认同的。所以本文将以其花鸟绘画为依托,研究对象设为徐渭花鸟画作品中大写意绘画风格方面,作品范围限定在徐渭的花鸟画,不包括其人物画。在这里有必要对该论题中的几个概念予以明确:徐渭,历史的事实是,其身份始终是一个传统文化下的文人,故本文将徐渭身份定位为文人,而不是我们今天意义上将其分割为的画家、书法家和文学家等等名衔下的艺术家。因此,对他艺术活动及成就的研究,应持一种宽广的文化视野,并将其在文学、绘画、书法等各个方面的研究综合起来考察。并且,本文重在徐渭后天的文化心理人格的研究,对于其先天的生理气质和一段时期内出现过精神上的疾病暂不涉及。 针对徐渭绘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从风格发展史角度,对影响徐渭画风形成的写意花鸟画传统,明代草书状况以及绘画的师承渊源、美学渊源进行梳理分析。然后将徐渭画风放在大写意风格流派内部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对其绘画风格作出一个总体性描述。进而从形式层面分析了其画风创建的关键性环节要素,并考察了徐渭画学思想与其风格的关系。接着,在风格演变的外部,将徐渭放在具体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分析了徐渭的生命人格与对其绘画创作的艺术冲动、艺术理想的影响,对其画风创建的深层动因以及选择性继承等问题作出解释。最后,讨论了徐渭绘画对当代启示意义。第1至3 III

浅谈徐渭对中国水墨写意花鸟画的贡献

浅谈徐渭对中国水墨写意花鸟画的贡献 明代(公元1368—公元1644年)时期的中国,美术正处在学习古人与创新两种意识碰撞的特殊阶段。水墨写意画迅速发展,以徐渭为代表的泼墨大写意画非常流行,名家出现很多,技法也不断更新,徐渭凭借自己特有的才华,成为当时最有成就的写意画大师。 徐渭生性狂放,性格恣肆,但他在书画、诗文、戏曲等方面均获得较大成功。他的写意水墨花鸟画,气势纵横奔放,不拘小节,笔简意赅,用墨多用泼墨,很少着色,层次分明,虚实相生,水墨淋漓,生动无比。他又融劲健的笔法于画中,书与画相得益彰,给人以丰富的想象。 似与不似之间徐渭的泼墨写意花鸟画,别开生面自成一家。其花鸟画,兼收各家之长而不为所限,大胆变革,极具创造力。其写意画,无论是花卉还是花鸟,皆一挥而就,一切尽在似与不似之间,对笔下的四时花木,画家运用勾、点、泼、皴等多种笔墨形态,将牡丹之雍容、紫薇之隽秀、竹子之萧疏、霜菊之孤傲、寒梅之挺洁的神韵刻画的入木三分,分别舒展九尺与五尺的梧桐和芭蕉,直冲画外,不见首尾,与密如骤雨的葡萄、虬如蟠龙的藤蔓构成了巨大的张力,充溢在画面中的纵横之气和豪放境界更是前所未有。他的水墨葡萄,串串果实倒挂枝头,水鲜嫩欲滴,形象生动,茂盛的叶子以大块水墨点成,风格疏放,不求形似,代表了徐渭的大写意花卉的风格。丰富的运动轨迹与浓淡、徐疾、大小、干湿、疏密程度各异的笔踪墨韵,无不具备振笔急书的即兴性和不可重复性,呈现出中国绘画中最为强烈的抽象表现主义。这不是一般的描摹物象,而是艺术的加工,使其蕴含某种内在的气质、精神,这种气质、精神又使欣赏者有如临其境之感。徐渭笔下的南瓜、菊花图,一气呵成,驱墨如云,气势逼人,同时又恰如其分的驾驭笔墨,轻重、浓淡、疏密、干湿极富变化。墨法上既呈随意浸渗的墨晕,又见控制得宜的浓淡。虽然被徐渭自称“戏抹”,然而在写意中仍生动的传达出了花果的不同秉性和生韵。它的梧桐图,只以泼墨笔法绘其一小部分,却有使人联想到挺拔正直的参天梧桐。正如翁方纲所说:“纸才一尺树百尺,何以著此青林庐。恐是磊落千丈气,夜半被酒歌嘘唏。”(《复初斋诗集》)徐渭以其精湛的笔法,在似与不似之间,为欣赏者营造出一片开阔的审美天地。 徐渭是一个书法家,在绘画中,他将自己的书法技巧和笔法融于画中,使人觉得他的泼墨写意画简直就是一幅慷慨淋漓的苍劲书法。正如张岱所言:“今见青藤诸画,离奇超脱,苍劲中姿媚跃出,与其书法奇绝略同。昔人谓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余谓青藤之书,书中有画,青藤之画,画中有书。”(《陶庵梦忆》)他的《墨葡萄图》,墨的浓淡显示了叶的质感,题诗的字体结构与行距不规则,如葡萄藤蔓一样在空中自由延伸,书与画融为一体。徐渭的书法造诣很高,其跌宕纵横的笔法有助于绘画艺术的巧妙变化,如画墨荷、葡萄,大刀阔斧,纵横驰骋,没有深厚的书法功力是难以做到的。徐渭曾做一幅《梅花蕉叶图》,将梅花与芭蕉放在一起,并且在画上题写道:“芭蕉伴梅花,此是王维画”,显示出徐渭与王维在某些构图上的源流关系。当然,王维画雪里芭蕉,更突出一种禅机,即,使得雪的清寒与芭蕉的心空构成画面的宗教底蕴,而徐渭在这样的画面组合中,更突出一种超越时空的主体解放性。徐渭的书法和画法都极为娴熟,功底深厚,他的题字,如他的泼墨写意画,纵横不羁,洋洋洒洒;他的泼墨写意画,融合了精熟的笔法,意趣横生,极富韵味。 徐渭是明末花鸟画的集大成者,同时更是明清花鸟画坛的一座高峰,在之后的若干世纪,几乎都没有人能够逾越。自号“青藤道士”的徐渭一生命途乖蹇,有人将他与法国的凡高相提并论,试图印证两个绘画天才生前所遭受的相同的“待遇”。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徐渭《墨葡萄图》里的自题诗很可说明此点:“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徐渭的不幸反而成就了他在诗词、戏曲、绘画上的辉煌业绩。在绘画上则表现为泼墨写意花鸟的充分发挥。他的花鸟兼林良与吴门派之长,更多的融入己意。他的恣肆纵横,他的解衣盘薄,在其泼墨大写意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他自己认为作画“大抵

徐渭及其画作赏析

徐渭及其画作赏析 第一次知道徐文长是在小时候看的一部电视剧中。但是那时候的电视剧都是虚构,唯一记得的场景就只有他站在一株葡萄藤下静静的思考着。由于演员是我所喜爱的,所以也就开始喜欢上了徐文长这个人。长大以后,通过各种渠道得知到关于他的点点滴滴,才发现他是历史上少有的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都能独树一帜,给当世及后代留下深远影响的文人。他是诗人,他是画家,他是书法家,他是军事家,他是戏曲家,他是民间文学家,他是美食家,他是酒徒,他是狂禅居士、他是青藤道士、他是旅行家,他是历史学家。。。。。 徐渭一生坎坷,出身不过白日父亲就去世,而母亲又是小妾,由嫡母自幼抚养长大。幼年夺母,这对徐文长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他自幼好学,胸怀大志,他20岁时考中了山阴县秀才,以后又连续八次应乡试,屡试不第,期间,哥哥留给他的遗产也被乡里的恶霸骗走了。后来,他投笔从戎,加入绍兴的一支地方武装,成为闽总督胡宗宪的幕僚,他出谋“擒徐海,诱王直”(倭寇),屡建战功,深得胡宗宪的器重。没想到胡宗宪后来入狱,徐渭也受到牵连,精神不稳,在幻觉中以为继妻与和尚通奸,误杀了妻子,被捕入狱。

后为友人张元汴营救,免于死刑,七年后出狱。关于徐渭的一生遭遇,有人作了一首“十字歌”:“一生坎坷,二兄早亡,三次结婚,四处帮闲,五车学富,六亲皆散,七年冤狱,八试不售,九番自杀,十(实)堪嗟叹!” 徐渭曾自称:“吾书第一、诗第二、文三、画四。”他中年才开始学画,山水、人物、花鸟、走兽、鱼虫无不精妙。徐渭绘画的成功,首先植根于陈鹤、吴中山和谢时臣的教导,特别是谢时臣湿笔浓墨的画法,对他影响较大。但这只是徐渭画风形成的外因,其内因有三:一是他雄豪奇拙的性格,二是他深厚的文学根底,三是他扎实的书法功力。 徐渭出狱时已53岁,在这之后,他依靠卖画为生,桀骜不驯、狂放不羁。 他住在绍兴前观巷内的两间小屋里,因屋前有青藤一架,方池一泓,便取名“青藤书屋”,自号“青藤老人”。他的《青藤书屋图》上题有“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表露了自己贫困潦倒和自己与世道落落寡合的性格。他画了一幅“田蟹图”,题诗云:“稻熟江村蟹正肥,双螯如戟挺青泥; 若教纸上翻身看,应见团团董卓脐”,用以讽刺权贵。徐文长十分善于画蟹,

徐渭与大写意花写画对后世的影响

徐渭(1512—1593),字文长,号青藤,是我国十六世纪杰出的文学艺术家,他在文学、诗歌、戏曲和绘画史上都占有继往开来、推陈出新的重要地位。尤其在绘画方面,对后世四百多年的大写意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如郑板桥说:“徐文长、高且园两先生不甚画兰竹,而燮时时学之弗辍,盖师其意不在迹象间也。文长、且园才横而笔豪,而燮亦有倔强不驯之艺,所以不谋而合。”又有诗曰:“尚有一灯传郑燮,甘心走狗列门墙。”还刻了一颗“青藤门下走狗”的印章,可见其对徐文长的崇拜。 现代写意画大家齐白石亦曾说:“青藤、雪个(朱耷)、大涤子(石涛)之画,能纵横涂抹,余心服之。恨不生三百年前,为诸君磨墨理纸。诸君不纳,余于门外饿而不去,亦快事也。”还有诗曰:“青藤、雪个远凡胎,缶老(吴昌硕)衷肠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可见,齐白石对徐文长亦深情怀敬意。 自然徐文长所以那样地受到后人的崇敬和纪念,恐怕是由于他不仅有杰出的成就,而且有高尚的品格——傲骨铮铮,敢于反抗封建礼教,敢于同邪恶作斗争和反抗外寇侵略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徐文长从小跟陈鹤学画,奠定了他绘画风格的基础。陈鹤字鸣野,号九皋,别号海樵山人,出身于绍兴世袭百户的军官家庭,因少年病弱,辞去世袭军职,在绍兴怪山修建飞来山房和息柯亭,广交宾客,他擅长写意花鸟画,善制散曲,为绍兴文坛的盟主。徐文长自幼爱好绘画、戏曲,可以说是深受了他的影响的。 陈鹤的墨迹已难看到,据与他同时代一些人的记载,说他作画走笔如飞,泼墨淋漓。如姜二酉撰的《陈鹤传》中说:“慕山人者,每候山人饮宴兴酣,载笔素以进。山人则振髯握管,须臾为一掷,累幅或数十丈,各惬其所,乞而后止。”(姜二酉《无声诗史》,另见《徐文长全集》卷二十七《陈山人墓表》)徐文长关于他的记载则更多,如他在《书陈山人九皋三卉后》说:“予见山人卉多矣,曩在日,遗予者不下十数纸,皆不及此三品之佳。滃然而云,莹然而雨,泫泫然而露也。”(《徐文长全体》二十一)可以想见,陈海樵的绘画风格是一种泼墨大写意,而徐文长绘画的基本风格亦正是这样。 徐文长的青少年时代就与着名画家沈青门(仕)、谢时臣有很深的交谊,沈工诗善画,兼工散曲,与徐文长志趣相投,后来同在胡宗宪幕府。徐文长有《题青门山人画滇茶花》诗云 武林画史沈青门,把兔申藤善写生。 何事胭脂鲜若此?一天露水带昆明! 从徐文长的诗意看,沈仕是一位善于写生的高手。 谢时臣是吴中着名的山水画大家,擅长巨幅山水,因好用浓墨,笔墨粗放,受到吴中画派的排挤。徐文长住在杭州玛瑙寺时(嘉靖二十九年至三十二年)曾受到谢时臣的指教。他在《书谢叟时臣渊明卷为葛公旦》中说:“吴中画多惜墨。谢老用墨颇侈,其乡讶之,观场而矮者相附和,十之八九。不知画病不病,不在墨重与轻,在生动与不生动耳。”(《徐文长全集》卷二十一)在当时吴派画风靡画坛的形势下,徐文长的看法确是一种卓见。 徐文长在嘉靖二十五年,曾去当时的文化中心苏州,看到了沈周、唐寅、文征明、仇英、陈白阳诸大画家和祝允明、王雅宜等书家一些作品,眼界大开。他说:“世传沈征君画多写意,而草草者倍佳。”(《书沈征君画》)“陈道复花卉豪一世,草书飞动似之。”“南京解元唐伯虎,小涂大抹俱高古。”又称:“祝京兆书乃今时第一,王雅宜次之。”徐文长虽然失遇而返,但吴中的绘画和书法成就对

论徐渭书画的艺术特点

论徐渭书画的艺术特点 简论徐渭书画的愤怒泼墨写心声 —简论徐渭书画的艺术特点 内容提要:徐渭是一位天才的艺术家,在书法、绘画、诗文、戏曲等方面均有成就。他的这些艺术形式写意性特别浓厚,尤其是在书法,绘画方面。他的泼墨大写意的艺术风格更彰显其桀骜不驯、独立高标的人格风范。 徐渭(1521---1593年),字文长,号天池,又号青藤,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代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在书画、诗文、戏曲等方面均有成就,且有多部文集、剧本问世。但其人一生坎坷,经历奇特,是一位“可怜”的人物。早年聪慧,积极入世思想颇强,但科举考试屡试不第。中年在浙闽总督胡宗宪幕府任书记,参加过抗倭战争。后严嵩倒台,胡宗宪受牵连被杀。徐渭害怕株连,精神近乎失常,曾多次自杀,均未死,但几近疯狂。后竟误杀其妻,被逮入狱,坐牢七年,终在友人营救下出狱。晚年极其贫困,靠卖画为生,生活凄惨,73岁孤独地离开人世,死时只有破床一张,上无草席,只有薄薄的稻草相伴。

徐渭的作品主要有:书画有《山水人物花卉》册、《牡丹蕉石图》轴、《墨花》、《黄甲图》轴、《榴实图》轴、《墨葡萄》等;诗文有《青藤文集》;书法有《草书诗轴》等;戏曲有《四声猿》、《南词叙录》等。 徐渭是天才的悲剧性的艺术家。其悲剧性的坎坷一生必然反映于其绘画、书法等作品中。他是用作品来表现其身世的坎坷,抱负的无法实现,精神的受压抑的苦闷、彷徨,因此他的作品表现性极强,非理智的智慧,达到了最高层次,是令你血脉骤然紧张,精神极度亢奋的本真,而所谓翩翩起舞的优雅和矫揉造作的虚伪根本看不到。 徐渭的心中郁积了太多的愤懑和不平,难以自拔,唯有寄情于酒和书画,才能抒发他心中的怨恨。所以原先的柔弱的、纤毫的工笔画已不能适应这一切,于是徐渭就开创了泼墨大写意画法。这种画法使用纯粹的水墨,不用颜色。徐渭认为:“墨分五色,干、湿、浓、淡、焦,加上纸的素白,天然成了六彩。五墨六彩的对比与和谐,足以描述一个水墨的天地。”他发明一种“蘸墨法”,或笔头清水,笔尖墨色,或笔上淡墨,笔尖浓墨,一笔之中含浓淡,起伏、向背、明暗,种种变化都在这无法无天的水墨之中。他还悟出了“积墨法”,墨色

浅谈明代花鸟画家徐渭

浅谈明代花鸟画家徐渭 摘要:明代花鸟画家徐渭,一生坎坷多变,从出生一直到他生老病死,命运都在不停地捉弄他,一生之状如他诗中所言:“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悲剧的一生造就了艺术的奇迹,徐渭开写意花鸟画一代新风,是大写意体派的真正确立者。徐渭的花鸟绘画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思想性与艺术性并存,“不拘物象,而重生韵”,笔墨的巧妙运用是徐渭绘画的特点。徐渭的存在使得明代画坛生出了耀酿的光彩,由于徐渭的存在,中国的水墨花鸟大写意体派得以真正的确立,他的艺术风格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徐渭;花鸟;绘画;艺术;狂 中国古代佯狂的艺术家不少,可真正像荷兰艺术大师梵高那样发狂,生时寂寞,死后为后人顶礼膜拜的大家实在不多——徐渭就是这样一个可怜的人物。 明代画坛,高手林立,大家数不胜数,但说到最富创意的花鸟画家,非徐渭莫属,他可以说是明代文艺史上的一座巨峰或是奇峰。徐渭一生境遇坎坷,生活动荡不定,残酷的社会现实使得这位才能出众的才子成为愤世疾俗的封建礼教的反抗者。悲剧的一生造就了艺术的奇迹,徐渭不仅在绘画上有着卓越的成就,他的诗文、书法、戏曲同样光彩夺目,他是一代奇才的象征。 1徐渭生平 徐渭,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改字文长,自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或署名田水月,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生,徐渭的一生坎坷多变,从出生开始,命运便不停地捉弄他,年幼时的徐渭经常遭到周围人的白眼,因为他为婢女所生,而且父亲亡故的早。徐渭青少年时代非常的刻苦好学,阅读的范围也非常的广泛,他对儒家经典、兵法、医学、小说、戏剧等都很着迷。徐渭有很多的良师益友,其中不乏思想家、书画家、学问家、诗人等等。他从小就对书法有特别的爱好,学过很多历代名人的法帖,对王羲之、米芾、祝允明等大家的宇都下过工夫。徐渭虽然在花鸟绘画方面的成绩最为突出,但学习绘画却是他30岁以后的事。徐渭20岁时考取秀才,而后参加乡试考举人,结果屡试不中,“终生不得志于功名,不得志于有司”。徐渭中年入胡宗宪总督府,参与抗倭斗争的策划工作,当时胡宗宪遭祸,徐渭深受刺激,加之失业穷困,与后妻关系不和,几次狂病发作,九次自杀未遂,终因误杀继妻而入狱,为此在牢中度过了六年多的囚徒生活,但他也因此对人生的体验更深了,学识更丰富了,书画艺术也更加成熟了。万历四年北上边关,这段时间为徐渭绘画艺术的创作盛期。到晚年,穷困潦倒,变卖书画也难以维持生活。1593年,一代奇才徐渭,在贫困交加中,凄惨地离开了人世。 一生之状便如他诗中所言:“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一然而他为中华文化留下了开明代公安派之先的优秀诗文,留下了不拘成法、与世抗争的精神,在狂傲与浪漫之中,徐渭体会到生命本身的原创性,在明史上,他的艺术与李贽的梵藏二书、笑笑生的《金瓶梅》一起,为中国文化传统开辟了反传统的另一脉。 2徐渭的艺术特点 徐渭的绘画主要以花鸟为主,观赏徐渭的画,虽然距今已有四百年之久,但神气、气势犹存,用八个字来形容就是“走笔如飞,泼墨淋漓”,让人无法用平静的心情去观赏,给人一

[明]徐渭书法作品(图)

徐渭书法作品

徐渭(1521—1593),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人,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是我国明代杰出的文学艺术家,列为中国

古代十大名画家之一。徐渭多才多艺,在书画、诗文、戏曲等领域均有很深造诣,且能独树一帜,给当世与后代都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但这样一个天才却极不得志,一生经历充满坎坷、险恶和痛苦,最终穷困潦倒而死。 徐渭生性聪敏才华,《明史·文苑传》说他“天才超轶”,十几岁即模仿杨雄《解嘲》作《释毁》的文章。二十岁考取山阴秀才,但以后的八次乡试都名落孙山,终身不得志。早年家难屡作,在婚姻上也数遭挫折。40岁左右,被兵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胡宗宪看中,当过一阶段的幕僚军师,对军政之事多有谋略,参预过东南沿海的抗倭斗争,这是他一生中活得最开心的时候了,后胡宗宪因严蒿奸党失势受牵连,徐渭深受刺激,精神失常,以至多次自杀,自杀方式听之令人毛骨悚然,用利斧击破头颅,“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又曾“以利锥锥入两耳,深入寸许,竟不得死”。后又一度发狂杀死继妻,下狱7年。经同乡张元汴竭力保救才得幸免一死。出狱时已五十三岁,这时他才真正抛开仕途,四处游历,开始写诗作画,卖书画为生。他的许多重要作品,都出现于这个时期。这整整二十年中他是在时而清醒时而反常的情况下度过的。 徐渭晚年几乎是闭门不出,凄凉孤独,穷困交加,他在“墨葡萄图”这幅作品上的题诗,正反应了他内心的倾诉:“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最后在“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的境遇中结束了一生。死前身边唯有一狗与之相伴,床上连一铺席子都没有,凄凄惨惨。徐渭悲剧的一生,愤

浅谈徐渭《墨葡萄》图艺术特色

浅谈徐渭《墨葡萄》图艺术特色 摘要 晚明是一个社会动荡的时期,著名书画家徐渭就出生在这一时期,作为一代书、画、诗、文等并举的奇才,虽生平历经磨难,但却正是因为这样悲剧的一生才造就了这位艺术奇人。他借书画来发泄自己内心的情感,在书画创作上不拘于法,融书画于一体,敢于标新立异,自成一家,做到了书中有画,画中有诗。他还开创了中国画“泼墨大写意”之风,创立了“青藤画派”,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他将书法融入到了绘画之中,线条灵活,大胆用墨,一气呵成,做到了书法与绘画的融会贯通。本文通过对其代表画作《墨葡萄》图中绘画与题款的分析,来探究《墨葡萄》图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徐渭;草书入画;泼墨大写意;题款;《墨葡萄》 Abstract Late Ming is a period of social unrest, famous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y Xu Wei was born in this period, as a generation of books, paintings, poems, texts and other wizards, although the life of hardships, but it is precisely because of this tragic lifetime only created the art of the odd person. He borrowed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to vent his inner feelings, in the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creative in the law, blend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in one, dare to unconventional, calligraphy, do the book has paintings, painting. He also pioneered the Chinese painting "Splash" The Wind, founded the "Green Rattan School," is a mileston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ainting. He incorporated calligraphy into paintings, flexible lines, bold ink, at a coherent, to achieve mastery of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xican grape chart by analyzing the paintings and the title in the painting of "Mexican Grape". Key words:Xu Wei; Cursive script show; Splash-ink spring;Inscript; Mexican Grape 目录 TOC \o "1-3" \h \z \u 摘要I Abstract II 一、徐渭及其书画艺术概述2 2 (一)构图及造型2 1.画面的整体构图与造型2 前言 徐渭出生于明代,一个社会局势动荡不安的朝代,政治上的腐败与道德沦丧并行。他是一位诗书画剧并举的艺术奇才,他的泼墨大写意,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他不但用他别具一格的笔墨绘出了一个让人看后肃然起敬的艺术世界,而且还使之成为印证他意气风发、狂放不羁、对现实社会来释放自我的最好形式。本文结合了徐渭的人生经历及艺术特点,从构图、用墨、题款三个方面对徐渭《墨葡萄》图的艺术特色作了简单的分析,并对《墨葡萄》图的历史地位进行了简单总结。 一、徐渭及其书画艺术概述 徐渭,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绍兴府山阴人。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 徐渭的一生历经了重重磨难,他只能寄情于山水,借书画来发泄自己内心的情感,正是因为他经历了常人所没有经历过的,所以他才这么的不平凡。他在书法方面所达到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