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题

一:填空题

1、生物体都是由()构成的,()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2、生物体生长发育的过程,就是细胞不断()、()、()、()的过程。

3、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一个()开始的。

4、()、()、()、()是人必然经历的连续过程。

5、()和()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6、洋葱表皮是由()构成的。( )是单细胞生物。

7、英国科学家()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8、显微镜的主要组成部分()、()、()、()和()等。

二、选择题

1、下列有关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不同生物体的细胞是不同的

B、细胞的形状千差万别

C、同一生物体上的细胞是完全相同的

D、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2、下面关于青春期开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男孩比女孩早

B、一般情况下女孩比男孩早

C、男孩女孩都一样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望天树是我国最高的一种树,高达80多米,一粒小小的种子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这是()发生变化的结果

A、树干

B、树根

C、树叶

D、细胞

4、动植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特征,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

A、遗传

B、变异

C、变态

D、传承

5、“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指的是自然界中的()

A、遗传现象

B、变异现象

C、遗传和变异现象

D、无法确定是何种现象三:判断题

1、一棵杨树上的细胞都是完全相同的。()

2、人身体上的不同部位的细胞是不同的。()

3、胎儿是靠吸收妈妈身体里的营养而慢慢长大的。()

4、青春期开始的年龄阶段,一般男孩比女孩早两年。()

5、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在生物界中无一例外。()

6、“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个谚语说的就是遗传现象。()

四、连线题:

1、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请将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谚语用连线的方式分类。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遗传现象

一树之果有苦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贤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

虎父无犬子

变异现象桂实生桂,桐实生桐

2、把相符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这棵树上的苹果,底部的大,顶部的小

遗传小军的耳朵与他的爸爸的非常相似

小明和小华是双胞胎,他们的样子可真像啊

变异这只小狗的毛色怎么与它妈妈的差别这么大

五、简答题:

1、青春期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怎样搞好青春期的卫生保健?请把你的意见写下来。

2、小华吃完了一个又大又甜的桃子,他将桃核种在了院子里,并推断这棵桃树结出的桃子也一定是又大又甜。他做这种推断的根据是什么?

3、小明和爸爸的体貌特征非常相似,请解释这其中的道理。

科学下册月考检测题答案

一:填空题

1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2生物体生长发育的过程,就是细胞不断(生长)、(繁殖)、(衰老)、(死亡)的过程。

3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

4(生长)、(发育)、(衰老)、(死亡)是人必然经历的连续过程。

5(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6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 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

7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8显微镜的主要组成部分(目镜)、(调焦螺旋)、(载物台)、(物镜)和(反光镜)等。三、选择题

1下列有关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C)

B、不同生物体的细胞是不同的B、细胞的形状千差万别

C、同一生物体上的细胞是完全相同的

D、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2下面关于青春期开始的说法正确的是(B)

B、一般男孩比女孩早B、一般情况下女孩比男孩早

C、男孩女孩都一样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望天树是我国最高的一种树,高达80多米,一粒小小的种子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这是(D)发生变化的结果

B、树干B、树根

C、树叶

D、细胞

4动植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特征,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B)

B、遗传B、变异

C、变态

D、传承

5“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指的是自然界中的(A)

A、遗传现象

B、变异现象

C、遗传和变异现象

D、无法确定是何种现象

三:判断题

1一棵杨树上的细胞都是完全相同的。(×)2人身体上的不同部位的细胞是不同的。(√)3胎儿是靠吸收妈妈身体里的营养而慢慢长大的。(√)

4、青春期开始的年龄阶段,一般男孩比女孩早两年。(×)

5、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在生物界中无一例外。(×)

6、“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个谚语说的就是遗传现象。(×)

四、连线题:

1、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请将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谚语用连线的方式分类。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遗传现象

一树之果有苦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贤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

虎父无犬子

变异现象桂实生桂,桐实生桐

4、把相符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这棵树上的苹果,底部的大,顶部的小

遗传小军的耳朵与他的爸爸的非常相似

小明和小华是双胞胎,他们的样子可真像啊变异这只小狗的毛色怎么与它妈妈的差别这么大

五、简答题:

1、青春期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怎样搞好青春期的卫生保健?请把你的意见写下来。答:从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体育锻炼;(2)合理饮食;(3)保证充足的睡眠;(4)心理咨询。

2、小华吃完了一个又大又甜的桃子,他将桃核种在了院子里,并推断这棵桃树结出的桃子也一定是又大又甜。他做这种推断的根据是什么?

答:生物的遗传现象。新课标第一网

5、小明和爸爸的体貌特征非常相似,请解释这其中的道理。

答:遗传是生命现象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在生命发展演变过程中,亲子代之间特征相似,且代代相传。小明和爸爸的体貌特征非常相似,这是遗传了他爸爸的特征。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最新】

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5、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6、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7、(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等。 8、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9、(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10、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11、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2、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13、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14、(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15、(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6、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17、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18、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19、(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20、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 21、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制服疾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五年级科学月考含答案

五年级科学 (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 【卷首语】同学们,通过学习,你一定收获不小吧!下面的科 学知识会让你对本学期自己的学习有一个新的评价,望你仔细审题,认真答题,老师希望你有出色的表现,相信自己的实力哟,祝你成功! 一、填空。(每空3分,共21分) 1、一天中太阳影子最短的时候是( ) 2、日晷是测量( )的工具,是根据( )变化规律制作的。 3、地球( )形成了昼夜交替。 4、月相变化的周期是( )。 5、植物不仅会在不同季节开花,有的还会在一天的固定钟点开放或闭合,( )根据这一现象编排了“花钟”。 6、( )光照时间可以使菊花提前开放。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总是与太阳的位置( )。 A 、相同 B 、相反 C 、没有关系 2、日昼是测量( )的工具。 A 、体积 B 、时间 C 、长度 3、昼夜形成的原因是( )。 A 、太阳的东升西落 B 、乌云的遮盖 C 、地球的自转 4、月相的周期性变化是( )。 A 、一年 B 、一个月 C 、一周 5、在古代的计时工具中()是运用了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制作的。 A 、沙漏 B 、漏刻 C 、日晷 6、最早提出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 )。 A 、哥白尼 B 、托勒密 C 、牛顿 7、地球的自转公转的方向都是( )。 A 、自东向西 B 、自西向东 C 、自北向南 8、北京故宫博物馆院里保存的日晷叫做( )。 A 、立晷 B 、地平日晷 C 、赤道日晷 9、月食一般发生在( )。 A 、初一 B 、满月 C 、新月 10、当北京是清晨6点,在美国纽约是( )。 A 、清晨6点 B 、傍晚6点 C 、中午12点 三、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题3分,共24分) 1、一天中最短的影子是在傍晚。 ( ) 2、北京比昆明先看到日出。 ( ) 3、月相的变化,就是由新月逐渐变成满月,又由满月逐渐变成新月的过程。( ) 4、昼夜对动物的影响大,对植物的影响小。 ( ) 5、地球上同一个地方两次日出之间的间隔是24小时。 ( ) 6、太阳的位置的变化,不会影响地面的温度。 ( ) 7、新月指的是天空中出现月牙。 ( ) 8、日晷和太阳钟都是运用了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制作的。 ( ) 四、我认识(第一题10分,第二题5分。共15分) 1.根据所学知识将下列填写下列发明。 (1)、古希腊天文学家( )认为:( )是宇宙的中心,( )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 )和( )。 (2)、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 )提出了“( )” -----不是太阳在运

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8

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8 第一课《细胞》知识点 1.细胞学的发展史与细胞学说 细胞是由膜包围着含有细胞核的原生质所组成的,它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的基础。除了病毒和类病毒等是非细胞的生物以外,其他生物的机构和功能单位都是细胞。细胞学说的创立标志着人们认识微观世界的开始,并很快推广到生物学的各门学科。 1663年,英国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罗伯特·虎克用自己设计制造的复合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其中有许多小时,状如蜂窝,他称之为“cellar”。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细胞,但这些细胞是一些死细胞。 1674年,荷兰学者列文虎克用自制的高倍放大镜观察到了池塘中的原生物和单细胞的藻类。这是人类第一次观察到完整的活细胞。 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发表了《植物发生论》。 1839年,德国动物学家施旺在发表的《关于动植物在结果和生长中一致性的显微研究》一文中,首次提出“细胞学”这个名称。 1855年,德国医生鲁道夫·魏尔肖认为“细胞只能来自细胞”。 2.细胞的分类 细胞可分为两大类: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原核细胞以细菌和蓝藻、绿藻为典型代表,特点是没有明显可见的细胞核,没有以膜为基础的有专门结构和功能的细胞器;真核细胞是构成真核生物的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核、核膜和核仁。真菌细胞的生物种类繁多,既包括单细胞或原生生物,又包括全部的多细胞生物。 3.细胞的大小 最大的细胞直径有十多厘米,那是鸵鸟蛋;最长的细胞有2~3米长,那是鲸鱼的神经细胞;最小的细胞直径才1微米左右,那是支原体。 4.显微镜的维护和保养。 显微镜是精密的光学仪器,正确使用时应注意: (1)一定要两手取放,一只手握镜臂,一只手托底座;(2)每次使用后将载片取下。(3)观察完毕后务必盖上防尘置;(4)观察完毕显微镜,将其装入箱内或套上防尘袋; (5)镜头只允许用镜头纸擦拭;(6)避免物镜与载物台的直接接触; (7)千万不能有摔跌;(8)不得置于高温和阳光直接照射下,不得置于潮湿和不通风的地方;(9)附件等清洗干净、干燥后存放。 5.常用的标本种类 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 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 6.细胞的基本共性 (1)所有细胞表面均有由磷脂双分子层与镶嵌蛋白质及糖被构成的生物膜,即细胞膜; (2)所有的细胞都含有两种核酸:即DNA和RNA,作为遗传信息复制与转录的载体; (3)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核糖体,毫无例外地存在于一切细胞内;

六年级科学月考试卷

六年级科学月考试卷 一、我会填:(28分) 1、()与()是生物的特性之一,影响着生物的生长与繁殖。 2、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一定比例(),就制成的地球模型,这就是()。 3、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我们称它为()。 4、地球从球心到地表,它的构造依次是:()、()、()三部分。 5、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地球上昼夜现象交替出现,这种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引起的。 6、“太阳中心学说”是波兰的天文学家()于1543年在()中提出来的。 7、看地图时必须了解的三要素是:()、()、()。 二、我会判断:(20分) ()1、在小学阶段,男生总比女生高。 ()2、我们居住的地球被古代人认为是方而平的盘子形。( ) 3、陆地和海洋各占地球表面积的一半。 ()4、地球上最长的经线是赤道,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5、地球绕地轴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

()6、母亲有酒窝,女儿却没有,这是一种遗传现象。( ) 7、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8、主要是人类的活动使得地球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 ()9、地球被人们划分为四大洲七大洋。 ()10、纬线是圆周线,经线也是圆周线。 三、我会选择:(24分) 1、首次实现人类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 A、哥伦布 B、麦哲伦 C、达·伽玛 D、郑和 2、地球上连接南北两极,指示南北方向的线叫做()。 A、赤道 B、纬线 C、经线 3、海面上远去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的原因是()。 A、海水越来越深,淹没了船身 B、人的视力有限 C、海面是弯曲的弧面,船身先被遮住视线 D、人站得不够高 4、在地形图中,深绿色表示();深黄色表示()。 A、高原 B、盆地 C、丘陵 D、平原 5、面对地图,下列确定方向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无法确定 B、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C、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D、上西下东,左南右北 6、下列现象不属于遗传的是()。 A、子女的一些形态特征与父母相似 B、羊与牛吃同种草,小羊长成大羊,小牛长成大牛 C、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D、种水稻得水稻,种玉米得玉米

文库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观察月球》教案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观察月球》教案[1]教学目标 1.知道月球在同一天晚上的例外时刻出现在天空中的位置是变化的。知道在农历一个月中例外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变化的,而且这种变化是周期性的,有规律的。知道月球明朗和黑暗部分的不断变化叫做月相,月相的变化以大约一个月为周期,存在一定的规律。 2.能利用简单的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观察月球的资料。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表述观察月球的结果。能倾听和尊崇其他同学的例外观点和评议。 3.能坚持完成一个晚上甚至长达一个月的对于月球的观察活动。愿意与其他同学交流观察月球的结果。愿意和其他同学通过合作完成对月球的长期观察。 教学准备 指南针、自制六分仪(参考资料)、一个月的月相的图片、汇报分析数据资料用的表格、记录用笔和纸、照相机、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 (选择一个天气晴朗,能见度高的日子,最佳在农历上半月,这时月亮出现在上半夜,学生相对简易观察。) 一、提出研究问题 1.教师提问:同一天晚上,我们看到的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一样的吗?说一说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 2.导入新课 二、制定观察计划 1.提问:怎样观察同一天晚上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 2.教师指导: (1)怎样确凿观察同一天晚上例外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

①怎样使用指南针观察月球在天空中的方向? ②怎样使用六分仪观察月球在天空中的高度? (2)怎样记录同一天晚上例外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 ①需要记录什么内容? ②介绍记录表格: 日期时间月球明朗部分形状月球在天空中的方位月球在天空中的高度 18:00 19:00 20:00 …… (3)观察活动需要熬夜进行,怎样才能坚持完成观察活动? ①采取分段定时观察的方法。从晚上18:00开始,每隔1个小时观察一次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②通过相互合作来完成长期的观察和记录活动。比如四到五个同学一组轮流进行观察和休息。③对完成观察活动的小组给予某种形式的奖励,比如在教材上小鸭子的旁边盖 三、向学生发放家长通知书,告知家长观察活动,争取家长的支持。 第二课时 1.汇报观察结果 (1)教师提问:哪些同学坚持完成了观察活动?同一天晚上的例外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么样的? (2)各个小组汇报观察结果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知识清单 一、微小世界 1.①放大镜的作用:不仅能放大物体的图像,而且能看到物体的许多细节。②放大镜的特点:放大镜是透明的、中间厚、边缘薄,所以又叫凸透镜。凡是具有与放大镜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放大的功能,而且厚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2.昆虫奇特的身体构造:昆虫的眼睛是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昆虫的鼻子就是它们头上的触角,蝴蝶翅膀上的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3.①晶体:像食盐、白糖那样有规则几何体外形的固体叫晶体。②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针。(玻璃、松香、琥珀、珍珠不是晶体) 4.①显微镜放得更大的原因:是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②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把目镜放大的倍数乘以物镜放大的倍数。③微生物的发现: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能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并用它发现了微生物。④显微镜发明的意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5.①细胞的发现: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了细胞。②洋葱表皮装片的制作步骤:取皮—--安放—--固定—--上色。③显微镜使用的方法和步骤:摆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④通过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装片发现:放大倍数越大,看得越清楚,但看到的范围越小。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 6.①细胞学说: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②细胞的作用:细胞具有携氧传导、运动免疫、感光分化、保护光合等作用。细胞也是生物最基本得功能单位: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 7.①水中主要的微生物有:变形虫、草履虫、鼓藻、船形硅藻等。②微生物的特征:微生物也是生物,具有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 8.①观察工具的发展: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②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征服病菌,克隆牛羊,生产胰岛素,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处理垃圾和污水,帮助我们生产面包、醋等食物。 二、物质变化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含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及答案 卷一 一、我来填:(每格2分,共30分)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2、我国古代把一昼夜分为12 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 2 个小时。 3、我国采用的统一时间叫北京时间。 4、把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泡沫塑料块有一个__向上_的力,我们把这个力称为__水的浮力________。 5、一般物体在受热时体积___膨胀____,受冷时体积___缩小____,我们把 物体的这种变化叫做____热胀冷缩______。 6、物体的沉与浮与物体的___体积_____、__重量____、___材料___等因素有关。 7、热总是从__较热_______的一端向__较冷_______的一端传递。 二、我来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5分) (× )1、时间流逝的速度是有快慢的。 (√)2、货船从长江进入大海,船身会上浮一些。 (×)3、自然界中所有的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冬天多穿衣服后身体感觉暖和了,是因为衣服里有很多热。 (√ )5、极地一年中有长长的白天或长长的黑夜现象。 (√ )6、坐在向前行驶的汽车里,会看到两边的树木、房屋在向后移动。 (×)7、世界各地新年的钟声都是同时敲响的。 (×)8、钢铁造的桥通常都架在滚轴上,滚轴的作用是让车开起来更稳一些。 (× )9、物体在水中下沉,是因为物体没有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 (×)10、乒乓球凹进去了,放在热水里泡一泡会重新鼓起来,是由于塑料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1、午时三刻表示中午11点到下午1点。 √ )12、相同的盐水要比清水重一些。 (√)13、大小、形状相同的物体,重的容易沉,轻的容易浮。 (√)14、铜砝码能漂浮在水银上。 (× )15、冷水变热后,体积会变大,重量也增加了。 三、我来选择:(每题1分,共18分) 1、影响摆快慢的因素是…………………………( B ) A、摆锤的重量 B、摆绳的长度 C、摆动的幅度 2、下面最先迎来黎明的城市是…………………………( B ) A、北京 B、上海 C、乌鲁木齐 3、“傅科摆”可以证明…………………………( A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地球公转的同时自转 4、以下方法中,改变物体的( C ),不能改变物体沉浮状态。 A、自身的重量 B、体积 C、颜色 5、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指示南北方向的线叫做………………( C ) A、赤道 B、纬线 C、经线 6、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来计量时间的仪器是…………………… ( A ) A、日晷 B、浑天仪 C、滴漏 7、保温材料能起到保温作用是因为:( B) A、这些材料能生热 B、这些材料料是热的不良导体 、这些材料完全不传热

2020年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次月考试题(科教版) (1)

2020学年六年级下册科学 第一学月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跟镜片的()有关。 A. 凸度 B. 材料 C. 面积 2.()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A. 细胞学说 B. 动力学 C. 仿生学 3.把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步骤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将调整好距离的两个放大镜固定 b、准备两个放大镜 c、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 d、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 A. bdca B. bacd C. bcda 4.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像移动的方向( ) A. 相同 B. 相反 C. 无关 5.下面透明玻璃镜片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A. B. C. 6.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对足。 A. 2 B. 3 C. 4 7.使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观察物体,可以获得( ) 的信息。 A. 更少 B. 同样多 C. 更多 8.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表皮细胞中的小黑点是()。 A. 细胞核 B. 细胞质 C. 细胞膜 9.像易拉罐压扁、木头碎裂、玻璃碎裂、折纸这样的变化等是()。 A. 发生了物理变化 B. 发生了化学变化 C. 没有什么变化 10.科学家选择()来观察SARS病毒。 A. 光学显微镜 B. 电子显微镜 C. 放大镜

二、填空题(每个空格1分,13分): 11.放大镜也叫凸透镜,镜片的特点是中间________、边缘________。 12.通过观察可知,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________,蟋蟀的耳朵长在________的内侧,苍蝇的眼睛是________眼。 13.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我们称之为________,他们的排列是________的。 14.我们利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如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________。 15.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我们能看到的范围就________。 16.科学研究发现昆虫头上的________,就是它们的“鼻子”。 17.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是由________组成的。 18.例举一个物理变化:________。我们把________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三、判断题(正确的涂T,错误的涂F。每小题1分,共9分): 19.圆柱形和球形的器皿装水也有放大功能。() 20.把整个洋葱放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21.微生物对人类只有危害,没有好处。() 22.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23.碱面是粉末状的,它不属于晶体物质。() 24.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动物和人不是由物质构成的。() 25.蜡烛燃烧时慢慢变短了,所以蜡烛的燃烧属于一种物理变化。() 26.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产生了新物质。() 27.我们喝的桶装矿泉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里面没有微生物。() 四、概念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9分): 28.将下列成就与科学家名字对应后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A.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 B.利用微观技术对水稻进行改良,培育出杂交水稻 C.第一个指出微生物同人类健康的关系 D.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E.制成最早可以放大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袁隆平________ 列文虎克________ 罗伯特.胡克________ 巴斯德________ 培根________ 29.将下列昆虫与它的触角类型对应并填入相应空格中。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月球》试题及答案0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月球》练习题及答案 (历年考试题精选)观察月球的秘密 1、我们看到月球表面比较明亮的地方是什么?比较阴暗的地方是什么? 答:我们看到月球表面比较明亮的地方是高原,比较阴暗地方是广阔的平原。 2、同一天晚上,我们看到的月球始终在天空中的同一位置吗?把观察的结果描述出来,并说说原因。 答:同一天晚上的不同时刻,月球的位置是自东向西移动,这是地球自西向东自传引起的。明亮部分的形状没有明显变化。 3、交流观察到的现象,讨论:不同日期,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和方向有变化吗? 答:一个月中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自西向东移动,月亮明亮部分大小呈周期性变化,上半月月球的明亮部分由小变大,直至满月,明亮部分朝西;下半月由大变小,直至看不见,明亮部分朝东,月球的明亮部分始终向着太阳的方向。 ★4、与地球相比,月球上有风雨雷电现象吗?为什么? 答:没有。因为地球上的各种天气现象是大气和水循环运动的结果,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分,所以不能产生各种天气现象。 ★5.在下面画出农历十五月球相对太阳、地球的位置。 月亮地球太阳 6.在下面画出农历初一月球相对太阳、地球的位置。 地球月亮太阳7.在农历每个月的十五或十六,我们为什么能看到明亮的圆月亮? ★答: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在太阳光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区,另半个球面是暗区。随着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变化,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对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当农历十五、十六、十七时,月球正好运行到地球的背日方向,月亮的亮区全部对着地球,我们就能看到一轮圆月。 8.写出你在5个不同日期观察月球的时间,画出观察到的月相图 东西 9、月相变化是怎样形成的?写出你做实验用的材料和方法。 ★实验材料:粘土团、电灯、白色涂料、黑色涂料、粉笔。 实验方法:①用粘土团做一个球(或用其他的球)代表月球,一半涂黑、一半涂白。②在靠近墙处挂一盏灯表示太阳。③在地上画一个圆圈表示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④一名同学拿着“月球”站在圆圈中心慢慢转动,使白色的一半始终对着“太阳”。其他同学站在圆圈内观察亮面大小的变化。月亮亮面大小呈周期性变化,上半月月球的明亮部分由小变大,直至满月,明亮部分朝西;下半月由大变小,直至看不见,明亮部分朝东,月球的明亮部分始终向着太阳的方向。 ★实验结论:月相变化是月球在不停地绕地球自西向东公转的过程中发生的。 ★9.根据你对月球表面环境的了解,思考:我国未来将发射“嫦娥”载人飞船登月,宇航员要做哪些准备?为什么? 准备内容:氧气、水、特制的食品、宇航服,配备通信,科学考察所需要的各类仪器等。 准备理由:月球表面的引力比地球小,只相当于地球表面引力的1/6。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分。昼夜温差大,白天最高温度可达127℃,夜间最低温度可降到-183℃。

六年级下科学考试知识点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重点复习题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5、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6、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7、(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等。 8、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9、(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10、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11、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2、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13、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14、(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15、(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6、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17、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18、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19、(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20、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 21、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制服疾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五年级科学下册月考测试题及答案汇编

五年级科学下册月考测试题及答案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学校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 1.人的神经系统包括()、()、()。 2.凸透镜具有()、()和()等作用。 3.利用凸透镜形成的像是()的。当凸透镜距纸屏(),距蜡烛()时,形成的是放大的虚像;当凸透镜距纸屏(),距蜡烛()时,形成的像是缩小的()的实像。 4.人的眼球由(),(),(),()四部分组成。 5.照相机的镜头是一()透镜,相当于人眼的(),具有()的作用。 6.在正常情况下,少年儿童每分钟的心跳次数大约是()至()次。 7.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等。 8.把凹透镜和凸透镜组合在一起可以做成()。 9.来自物体的光通过晶状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像是()的。 10.老花眼看不清()的物体,近视眼看不清()的物体。 二、选择题 1.唾液中的酶能消化食物中的() A、淀粉 B、脂肪 C、蛋白质 2.眼球内使物体成像的部分是()。 A、晶状体 B、视网膜 C、视神经 3.晶状体的凸度()时,人能看见近处的物体。A 、大 B、小 C、不变化 4.照相时,照相机离物体(),物体的像才照的大一些。 A 、远 B、近 C、远近无关 5.在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增加。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6.心脏位于胸腔的() A、左侧 B、中间 C 、右侧 三、当好法官 1.我们可以借助凸透镜来观察太阳。() 2.凸透镜可以把光线会聚成一个点。() 3.唾液、胃液、肠液、胆汁等.都是消化液。() 4.矫正近视用的镜片是凸透镜。() 5.利用潜望镜能看到障碍物后面的物体。() 6.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可以在行驶的车上看书。() 7.用鼻呼吸和用嘴呼吸都能达到一个目的.所以效果一样。() 8.潜望镜内至少有三块平面镜。() 9.呼吸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10.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眼睛”将会看的“更细更远”。() 四、实验探究题( 2 ) 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凸透镜有聚光、聚热的作用。五、简答问题 1.将一块馒头放入口中咀嚼,你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2.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心脏和血管? 六、学以致用。 小明是五年级学生,他喜欢看电视,每次看电视时,离电视很近,并且一看就是半天。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劝劝小明,你该对他怎么说? 五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人的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神经)。 2.凸透镜具有(放大)、(聚光)和(成像)等作用。 3.利用凸透镜形成的像是(倒立)的。当凸透镜距纸屏(远),距蜡烛(近) 时,形成的是放大的虚像;当凸透镜距纸屏(近),距蜡烛(远)时,形成的像 是缩小的(清晰)的实像。 4.人的眼球由(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四部分组成。 5.照相机的镜头是一(凸)透镜,相当于人眼的(瞳孔),具有(成像)的作用。 6.在正常情况下,少年儿童每分钟的心跳次数大约是(60)至(100)次。7.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等。 8.把凹透镜和凸透镜组合在一起可以做成(望远镜)。 9.来自物体的光通过晶状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像是(倒立)的。 10.老花眼看不清(近)的物体,近视眼看不清(远)的物体。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12分) 1.唾液中的酶能消化食物中的( A ) A、淀粉 B、脂肪 C、蛋白质 2.眼球内使物体成像的部分是( A )。 A、晶状体 B、视网膜 C、视神经 3.晶状体的凸度( A )时,人能看见近处的物体。A 、大 B、小 C、不变化 4.照相时,照相机离物体( B ),物体的像才照的大一些。 A 、远 B、近 C、远近无关 5.在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含量增加。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六年级科学月考试题

1、六生物能源是储存在植物体中的可再生能源 年级科学月考试题 一、填空。 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在人们用和作为火箭的燃料,可以产生巨大的推理,将各种卫星等发射到太空。 真菌是一类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生物。 能量的单位是:千焦 植物的能量来自太阳能,并以另一种形式贮藏在淀粉中。 电磁铁由铁心和线圈两部分构成 太阳系大家族成员按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心率与脉搏的频率是__的,我们可以通过测__来测量心率。 神经系统主要是由_、__和__组成的。 从刺激呈现到反应开始之间存在的时间间隔,被称为___ 最大的、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是___,它包括___的底部、__的大部分和___表面的所有__和___因素。___是地球上所有__的家,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____。.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年就是,一光年大约是千米。 现在人们用和作为火箭的燃料,可以产生巨大的推理,将各种卫星等发射到太空。 天文学家把所有的()以及其中的()叫做宇宙。 二、选择 7.人类最早居住的房屋是(),建造的最早的房屋是(),利用简单机械建造的房屋是(),利用机械化、自动化建造的房屋是()。 A 大跨度的建筑物。 B 山洞` C 帐篷 D 木屋 传递的三种方式有:热对流,热传导,热辐射。判断 三、选择题 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A 毛细血管 B 肺 C 心脏 D 气管 29.属于人体主要器官的有() A 躯干 B 心脏 C 消化 D 呼吸 E 细胞 30.暴饮暴食,过多油腻食物以及大量饮酒对()有伤害。 A 肝脏 B 口腔 C 胰脏 D 胃 18.现在农村大部分农户安装了卫星天线,接受“中星6B”卫星上的电视节目,这颗卫星属于()。 A 导航卫星 B 通信卫星 C 资源卫星 D 气象卫星

冀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1、常见的建筑 1、人类最早建筑的房屋是(山洞)。 2、新的建筑材料指(钢材)(玻璃)(塑料)(混凝土)。 3、江南的房屋多为(瓦房),主要为了适应当地(多雨)。 4、老北京人的住房是(四合院)。 5、(建筑机械)迅速发展,(建筑技术)的进步及各种(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使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建筑相继出现。 6、楼房构成层次:砖—>墙—>房间—>单元—>楼房 7、不同地区的房屋在(外形)(材料)和(功能)方面各有不同。 8、傣族竹楼用木支架架起来,可防潮、防蛇蝎 四川民居屋顶大,晴天可挡太阳,雨天可遮风雨;窗大,便于通风采光; 圆顶土房蒙古包,用泥土建造,便于挡风取暖。 北京四合院适合冬季冷多风沙的天气,漂亮又挡风遮寒; 江苏民居,地基高,屋顶瓦片垒的很尖,便于防潮和雨水多。 2、巧妙的结构 1、赵州桥——拱形结构, 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安普卡特中心——球形结构, 泰姬.马哈陵——圆屋顶结构, 金字塔——三角结构, 安菲尔铁塔——框架结构, 悉尼歌剧院——薄壳结构。 英吉利海峡大坝——实心结构 2、为了使房屋结实,耐用,屋顶或墙体的钢架结构一般是(三角形)。 3、建筑物的结构有薄壳结构,(如:体育馆);实心结构(如:大坝、桥墩);框架结构(如:铁架桥) 4、在建筑结构中,拱形结构能够(承载更多重量);空心结构可以(省材料);三角结构有(稳固)的作用。 5、北京奥运会主体体育馆构造为(鸟巢式),是典型的(仿生学)结构。 6、人们根据(王莲)结构建造了(顶棚跨度极大的展览厅)。 7、直径相同的实心纸棍和空心纸棍,实心纸棍更易折断。 8、为了使楼板轻便而结实,把楼板制成 1

了(空心)。 3、美丽的建筑 1、建筑物的美,一方面表现在它的自身(造型)和(色彩)上,另一方面还表现在与周围(环境)及(功能)的(协调一致)上。 2、对于公园长廊,我们应侧重欣赏它的(图案)美,壁纸的采用是增加建筑物的(装饰)。 3、仿生学建筑除了具有美丽的外观外,还具有(科学性)。 4、设计师设计建筑时,既要考虑建筑物的(功能)和(材料),又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还要考虑如何体现(建筑物的美)。 4、人体的构成 1、绝大多数生命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有的结构简单,只有(一个细胞);有的结构复杂,由(数亿个细胞)构成。 2、细胞的观察需要的仪器是(显微镜)。 3、 4、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5、从外部形态上看,人体由(头)(颈)(躯干)(四肢)组成。 6、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有机体 5、消化与吸收 1、在消化系统中,大块食物被切割磨碎成小颗粒,然后被消化液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过程叫(消化)。 2、消化后营养成分穿过(小肠壁)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吸收)。 3、消化分解后的营养成分,主要在(小肠)被吸收掉。 4、暴饮暴食,可能引发的疾病是(急性肠炎) 5、消化后的营养物质通过血液被送往全身各处,来满足其他器官的需要和体的正常活动。 6、食物消化要依次经过的消化器官是(口腔)、(咽喉)、(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7、大量饮酒对(肝脏)损害最大。 8、过多油食物以及大量饮酒的结果,先是使胰腺充血水肿,急性发炎,然后坏死。 9、怎么保护消化系统?(怎么保护消化器官?答案相同) 答:(1)保护牙齿,早晚刷牙,饭后漱 2

小学五年级科学半期试题含答案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半期考试题 注:请将正确答案填在后面的答题卡上。(满分100分,60分钟完卷) 一、填空(每空2分,共16分) 1.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 2.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 3、一般物体在受热时体积(),受冷时体积(),我们把物体的这种变化叫做()。 4、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做()。热总是从温度较()的一端向温度较()的一端传递。 二、判断(每空3分,共27分)(对的请划“√”,错的请划“×”) 1.()一枚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把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放入水中也是沉的。 2.()人能在“死海”的水面上漂浮,是因为这个人太轻了。 3.()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可以改变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4.()把大小不同的石块放入水中,受到的浮力相同。 5.()不同的物体传导热量的快慢是不一样的。 6.()液体和气体都会热胀冷缩,但是固体不会热胀冷缩。 7.()冬天多穿衣服后身体感觉暖和了,是因为衣服里有很多热。 8.()所有的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9.()钢铁造的桥通常都架在滚轴上,是为了让车开起来更稳一些。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空2分,共30分) 1、水在变热的过程中,()发生变化。 A、颜色 B、体积 C、重量 2、下列物质中,()的热胀冷缩的本领最强。 A、空气 B、水 C、铜球 3、在金属的大家庭里,有两种金属是热缩冷胀的,它们是()。 A、银和水银 B、铁和铝 C、锑和铋 4、夏季()的温度最高。 A、教室里 B、室外树荫下 C、阳光下 5、下列材料中,()最容易传热。 A、玻璃 B、铝合金 C、陶瓷 6、冬天穿羽绒服比较暖和是因为()。 A羽绒服能产生热量 B羽绒服能保温 C羽绒服能传递更多的热量7、铁路的铁轨与铁轨连接处都留有一个10mm左右的空隙,其目的是()。 A、为铁轨在夏天受热时有膨胀的余地 B、节省材料 C、没有什么用 8、在冬天里,下列杯子中,()保温效果最好。 A、金属钢杯 B、陶瓷杯 C、塑料杯 9、往下列大小、形状、厚薄相同的杯中倒入同样温度、同样多的热水,10分钟后凉的最快的是()杯。 A、塑料 B、铁 C、木头 10、夏天用棉被把棒冰盖起来,棒冰比暴露在阳光下()。

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月考考试质量分析

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月考考试质量分析 一、基本情况 成绩统计表:80分以上:7人,60-79:38人,50-59:8人,49 分以下:5人,巩固率:100%优分率:12%及格率:79%平均分:67.26 最高分:90,最低分:39 二、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学习,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进步,知识的获取、方法的掌握、技能的形成以及在生活中的运用,正逐渐的形成。 三、试卷情况分析 从整体情况看,题量适当,题型较全,知识面较广,难易结合,注重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注重了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检测。充分体现了科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特点。但出题形式显得单一,死记硬背的东西较多,似乎与课改理念有些不符。 四、学生答卷总体情况分析 本次检测学生的总体发挥很好,能够将本月的知识点尽数掌握,综合运用力较强。从考试分数看,最高分90分,最低分39分,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从学生答卷情况看,对教材上的内容掌握相对较好,而对于教材上没有的,或老师没有涉及到的生活拓展和生活常识的积累的内容,就显得很差。说明学生在科学概念、科学兴趣以及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能力方面还需努力。 四、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学习严重缺乏生活经验。在课堂学习中,他们只注重知识的获取,而忽视了知识的生活来源,学生在生活实际中没有去关注身边的一些事情和现象、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动向以及我们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这是与新的课程观不相适应的。 2、学生的学习应该以生活为基础,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源泉和基石,但是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太少。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他们的生活环境是那样的单调,没有时间、机会和条件去接触新鲜的事物,只能局限在学校、家里。这对孩子们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五、改进措施 1、在以后教学过程中,要抓好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与习得。在教学中,一定要一课一得,将课中的知识点进行强化,逐一过关。另外,还要多进行课外的拓展学习,进行相关联的引申,便于把教学搞活。 2、重视科学概念的教学。利用概念图让学生建立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性,提高科学概念的理解力。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知识清单1 一、微小世界 1.①放大镜的作用:不仅能放大物体的图像,而且能看到物体的许多 细节.②放大镜的特点:放大镜是透明的、中间厚、边缘薄,所以又叫凸透镜.凡是具有与放大镜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放大的功能,而且厚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2.昆虫奇特的身体构造:昆虫的眼睛是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 昆虫的鼻子就是它们头上的触角,蝴蝶翅膀上的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3.①晶体:像食盐、白糖那样有规则几何体外形的固体叫晶体.②晶 体的形状:多种多样,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针.(玻璃、松香、琥珀、珍珠不是晶体) 4.①显微镜放得更大的原因:是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成的像 进一步放大了.②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把目镜放大的倍数乘以物镜放大的倍数.③微生物的发现: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能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并用它发现了微生物.④显微镜发明的意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5.①细胞的发现: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了细胞.②洋 葱表皮装片的制作步骤:取皮—--安放—--固定—--上色.③显微镜使用的方法和步骤:摆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④通过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装片发现:放大倍数越大,看得越清楚, 但看到的范围越小.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 6.①细胞学说: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 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②细胞的作用:细胞具有携氧传导、运动免疫、感光分化、保护光合等作用.细胞也是生物最基本得功能单位: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 7.①水中主要的微生物有:变形虫、草履虫、鼓藻、船形硅藻等.② 微生物的特征:微生物也是生物,具有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 8.①观察工具的发展: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扫描隧道显微镜.②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征服病菌,克隆牛羊,生产胰岛素,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处理垃圾和污水,帮助我们生产面包、醋等食物. 二、物质变化 1.①物质: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②物质变化: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状、大小,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物质. 2.①物理变化:只改变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②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③白糖加热和蜡烛燃烧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3.①米饭咀嚼一段时间会变甜的原因:米饭里含有淀粉,唾液里含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