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课堂的作用及其影响

国学课堂的作用及其影响
国学课堂的作用及其影响

中小学开展国学课堂的作用及其影响

一、国学经典学习,有利于培养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操。

据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但凡成功之人,80%-90%的人靠的是情商(即高尚的人格,优秀的道德品质),只有10%-20%的人靠的是智商。因此,要想使孩子成为有用之才,首先就得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而学习国学经典则是培养其高尚道德品质的一条捷径。朴树人始终秉承“成才先成人”这一育人理念,经过每年假期《弟子规》诵读的持续实践,学生家长和老师们惊奇地发现,孩子们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大部分家长反映:如今孩子们懂事了,懂得为父母端茶倒水;主动帮忙搞家务了;对师长的礼貌也多了,……家长们都感谢朴树人教育有方。

二、国学经典学习,能显著提高孩子的记忆能力。

中小学时段是孩子记忆的黄金时期,如果有效地开发,就会发现这是一个极其丰富的宝藏。但是,这种记忆潜能如果不予开发,就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一天天退化。而一旦开发出来,不但现在记忆力超人,而且可以伴其一生。从这个层面讲,国学经典学习开发的是学生一生的潜能。同时,诵读国学经典,也是为孩子一生打点

文化底色。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这些经典的理解会越来越深,

而且会惠及其一生。

《三字经》《弟子规》等大人都读不通的内容,小孩子不用多长

时间就能够熟读成诵。随着记忆力的提高,还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孩子会对背诵产生越来越浓的兴趣。经典语言系统一旦进入孩子的

大脑,沉睡的记忆潜能就会被唤醒,背诵的速度就会越来越快。于是,在学生中读上三四遍甚至一两遍即可背诵者已非个别现象,而

其他学生也对背诵不再视为畏途,而是当作追求快乐的精神享受。

孩子记忆的潜能被开发出来了,孩子读书就有望了。

三、国学经典学习,大大提高了孩子的文化素养。

如今,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孩子们的影响

越来越大,不少孩子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严重“营养不良”,还

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通过经典文

化的学习,可以大为提高孩子的文化知识素养。国学经典诵读给学生

带来最大变化的首先就是语文能力的提高,说简单点就是“听说读写”能力的飞速提高,特别是习作方面。以前一到作文课,同学们

就害怕,现在,全班学生没有怕写作文的,每周都是盼着写作文,

有的还不时提醒老师这周还没写作文呢?当然,这里面水平是不一

样的,但态度是积极的、乐观的。学习诵读国学经典在潜移默化中

提高了学生的文学修养,增强了其语言表达能力。

四、国学经典学习,促进了学校、家庭的和谐。

国学经典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我

内心的关系等内容都有着十分系统的论述。“天人合一”讲的是人

与自然的和谐,“和为贵”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追求人自我内心的和谐。可以说,和谐是国学经典的主

旋律。现代我国所提倡的社会主义“道德观”、“荣辱观”、“和

谐社会”等,基本都能在传统国学中找到渊源。很多家长在孩子的

影响下,自觉地加入到了国学经典的学习中来,让很多正在为孩子

的教育问题烦恼而相互指责、埋怨,甚至闹离婚的父母和谐了起来,一家人为找到了一条成功的教育捷径而兴奋不已。

五、国学经典学习,是培育优秀子女的法宝,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

的重要武器。

马来西亚著名经典学教授钟积成先生在他的讲座“做智慧父母,育优秀儿女”的报告中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他说:当今世界上最

优秀的民族是那一个民族?回答是犹太民族。他接着又说,本来应

该是我们中华民族,但现在却又为什么不是中华民族呢?原因就是

因为我们丢失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悠久的传统文化经典。他认为

对孩子进行经典教育是培育优秀子女的法宝,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

的法宝。钟教授进一步指出,经典教育可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

是文字经典:即教育孩子大量阅读、背诵古今中外经典诗文;另一

方面是美育经典:即经常让孩子观看古今中外名画、名雕塑、建筑、艺术品,经常聆听世界古典音乐,歌剧等经典音乐。让孩子在经典

文化的熏陶中潜移默化,最终成为一个道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

只有这样的高素质人才越来越多,我们中华民族的复兴才会有望。

的确,历史上我们中华民族曾数次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国,靠的是什么?现在仔细想想,我们不难得出,靠的就是我们那些闪烁着智慧

光芒的经典文化。是她们教会了我们中华民族海纳百川、高瞻远瞩、与时俱进。由此看来,学习国学经典,传承国学经典的确是中华民

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最强有力的武器。

综上所述,在中小学大力开展推广国学经典学习不但有利于孩

子的健康成长,而且是社会和谐,国家繁荣、民族复兴的重要法宝。

朴树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教研室

2014.5.7

国学经典进课堂教案设计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国学经典》进课堂教案三年级

《弟子规》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教学内容】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教学目标】 1. 引领学生诵读“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理解基本意思。 2. 通过诵读,陶冶学生情操,培养自觉搜索、不耻下问的行为习惯,指导言行。 3. 感受中华文化的根源魅力,欣赏中华文化的语言美。 【教学重难点】 1. 引导学生主动理解“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中相应语句的意思,理解经典中一些生僻字的读音与字义。 2. 进行个人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陶冶学生情操,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养成教育。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 引领展示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谨而信”的前两句“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谁能说说这两句的意思? (2)听说,有的同学已经把这两句话编成了歌、小品……多种多样的形式,谁来展示一下?(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诵读经典的快乐,给经典注入时尚的元素) [建议] 拉近经典与学生的距离,激起孩子们探索的欲望,提高他们的兴趣,使学生在愉悦中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可以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所得,比如:快板背、配乐吟唱、小品表演等,避免了枯燥乏味的“念经”式背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之获得成功的快乐。 2. 答疑解惑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一章,让我们把这一章的内容完整地读一读。(齐读“谨而信”部分) (2)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的是“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看看有什么疑问?(借助书本,引导学生互相解疑)[建议] 这个环节对于经典的学习定位于“答疑解惑”。问题由学生中来,课堂上更多的是“生成”。学生将学习时的疑惑提出,由师生共同解决。教师不同于教材体系的语文课教学,不做“传道授业”式的讲解,不对经典原文做照搬理解。 画面: 生1:这一段的大部分意思我都懂,就是那个“晨必盥”的“盥”我不理解。 师:你真是个善问的孩子,不过我要纠正你一下,“盥”这个字的读音是(guàn)。 生1:噢,我知道了,谢谢老师。 师:真有礼貌!请你带着大家一起读读这个字。 生1:带着大家齐读。 生2:老师,“袜与履”中“袜”是指袜子,“履”是什么意思呢? 师:这个词平常我们做动词用,其实它的本义是名词。你看看袜子和什么呢?哪个同学

国学经典诵读作文精选5篇

国学经典诵读作文精选5篇 国学,是指以释、道、儒三家学问为主干,文学、艺术、戏剧、音乐、武术、菜肴、民俗、婚丧礼仪等等为枝叶的传统中国文化体系。xx为大家整理了国学经典诵读作文精选5篇,欢迎参考! 上小学后,我一直非常喜欢《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这本书,它每学期的文章都不同,每次读完后我总是感想很多,受益匪浅,现在我就和大家一起慢慢来分享吧! 《国学经典诵读》里记载的都是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许多精美华章,内容很丰富,既有最美的古典诗词以及《弟子规》、《千字文》、《三字经》等经典,又有《论语》、《孟子》、《大学》等诸子典籍。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每个单元后面的《千字文》,尽管每期书上选登的都只有短短几个字,却字字是经典,内含着很深刻的道理。比如在三年级上册的第十六篇《千字文》中仅有“尺璧非宝,寸阴是竞”八个字,它的意思很容易理解,就是“美玉不能算是真正的宝贝,即使是片刻时光也要努力争取利用”。但通过这简单的八个字它却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终生适用的道理: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都是有价的,可以用金钱来衡量,但只有时间是永远也买不来的,失去了,就永远不会再来。所以,必须好好珍惜时间。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现在我已经是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了,我一定要懂得时间的宝贵,好好珍惜,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来做有意义的事情。上课时专心听讲,下课后认真完成作业,空闲时多读各种像《国学经典诵读》这样有益的课外书,还要合理安排时间,把我的围棋和乒乓球爱好坚持下去,争取做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孩子。 当我合上了《中华诵——国学经典》这本书时,突然有很多话要跟大家讲。 我读的是五年级上册。这本书中,一共有六个单元。而我最喜欢的是第一单元。 这个单元里有三首诗。这三首诗所描绘的夏日,都是美不胜收的。所以,我很喜欢这个单元。我觉得这个单元写的景色非常美丽,让我读的津津有味。我最喜欢的是第一首古诗:《山亭夏日》。 《山亭夏日》这首诗是这样写的:“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意思是:夏天到了,白天越来越长,绿树底下树荫浓密,楼台的倒影映入池塘。微风吹拂,水面上波纹晃动,就像水晶做成的帘子。棚架上开满蔷薇花,满院清香弥漫。在这首诗中,我看到了诗人对山亭夏日的安详、静谧的向往,同时,我还深深地感受到夏日的美好。夏日,虽然烈日炎炎,但是,一

国学经典进课堂主持词

国学经典进课堂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国学经典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杯美酒,香醇而清冽;国学经典是圣贤留给我们的一曲绝唱,温馨而久远。如今,国学进课堂活动已经进行到第五阶段——课例展示分享。今天的活动分三项内容:由几位老师带来公开课,两个学校做经验交流。最后请教研室老师、主任做指导总结。 “不学礼无以立”,礼仪是人生最好的交际,而学习《弟子规》则是学礼的开始。首先掌声有请老师执教一年级《弟子规》《房室清》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人们读的最多、最熟的书就是《论语》,掌声有请老师带来的《论语》 四书之首的《大学》,有华夏先哲的智慧,有为人处事的蓝图,掌声有请老师执教四年级《大学》《正心》 庄子有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天地、四时和万物自然不会开口,《笠翁对韵》则可以让学生认识天地、明辨四时、知晓万物。掌声有请老师执教三年级《笠翁对韵》之《十三覃》 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铸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精神的伟大以及他的《史记》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已经积淀为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接下来掌声有请老师执教六年级《史记》之《高祖论功》 四、教研室老师评课 五、教研室主任总结发言 主任的到来让我们倍感振奋,主任的总结发言给我们指明了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各位领导、老师们,今天我们听了几节国学经典课例,两个学校的经验报告,相信大家都受益匪浅。同时也让我们感觉到我们国学经典教育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希望!教研室对国学经典教育课堂给出了方向性的指导,最后主任的总结发言让我们明白了:做好国学经典教育工作对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是莘莘学子人生最大的幸事! 今天的国学经典教学课例研讨活动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国学经典朗诵比赛主持词【三篇】

国学经典朗诵比赛主持词【三篇】 导读:本文国学经典朗诵比赛主持词【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齐聚一堂,诵读经典美文,中华经典犹如一座座取之不尽的宝藏,积淀着智慧的结晶,映射着理性的光辉。 女: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是炎黄子孙懵懂求知的咿呀学语;男: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这是回荡在中华大地上空的经典的声音;女: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发出的来自灵魂的呐喊,男:国学经典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杯美酒,香醇而清冽;国学经典是圣贤留给我们的一曲绝唱,温馨而久远。现在,就让我们寻着先贤的足迹,去倾听古人的教诲,吟诵圣人的篇章。我宣布,“杨木洲中学国学诵读活动”正式开始。首先为我们表演的是光华小学的小朋友们女:金色童年,阳光灿烂,童年时光我们亲近经典金色童年,如梦如幻,校园内外我们诵读经典让我们在经典中寻求天地灵气让我们在经典中感受万物精华(学生:人之初,性本善,起….)学生朗读……男:刚刚小朋友们为我们朗诵的是千古传诵的名篇绝句《三字经》,它不仅教我们怎样识文断字,也告诉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让我们受益终生。 女:今天,我们是读中华经典,聆听古诗书韵今天,我们诵读千

古美文,使承华夏文明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规》伴我们同行,我们沐浴经典成长。下面请七八年级的同学为我们朗诵《*规》。 李如意:*规,圣人训,起….男:书声朗朗,朗朗书声,我们不仅要熟记《*规》,更要将书中的文字落实在自己的行动里,以此严格要求自己。 同学们,我们深爱我们的祖国,我们搏动的心跳动着上下五千年的脉搏,我们深爱我们的华夏,我们涌动的血液奔腾着滚滚黄河的波涛。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下面,让我们走进《岳阳楼记》,感悟古人的爱国情怀,请九年级的同学朗诵《岳阳楼记》,戴佳玲: 起……男:最后让我们全体同学一起大声朗读本次表演的结束语,丝丝管弦,起….男:书是一扇神秘的门,他垂青于每一位敲门者。女:书是一扇清新的窗,她激励着每一个寻梦者。 男: 读书吧!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 女:读书吧!让博学和睿智丰富我们; 男:本次国学诵读表演到此结束【篇二】 开场白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女: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好!

让国学经典走进我们的课堂

让国学经典走进我们的课堂 国学,顾名思义指一个国家的学问,是一个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学习国学经典,尊重古代人民的智慧,发扬我国优良传统,品悟中华之文化,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使命。那么,做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让学生在朗朗读书声中陶冶情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但是,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基础浅,而大多国学经典年代久远,与当代小学生的生活差距甚远,怎样才能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呢?我认为: 一、教师自身要加强经典阅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自身有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经典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加强经典阅读,领悟国学经典的含义与真谛,才能更好的指导学生学习经典。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并查阅有关资料进行补充,做到使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经典文化内涵,从而自觉地从内心接受了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诵读前要让学生明确其学习意义 经典诗文对学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意义,但多数学生并不理解,这就需要老师在学生诵读前先要为学生初步的讲解经典诗文,让学生感受到诗文的魅力所在。并理解其在当今时代对学生思想形成的重要深远的意义。 三、传授正确的诵读方法

吟诵、熟读,读出轻重、读出抑扬、读出情感、读出境界!教师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诵读方式,激发他们吟诵经典的兴趣。还可以利用唱一唱的方法,配以与经典吻合的音乐,让课堂后气氛活跃起来,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教师还可以将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在经典诵读中进行运用,丰富古诗词教学的资源,把枯燥无味的古板文字转变为集图像、声音为一体的多媒体学习资源,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实际上,孩子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是不需要字字详解的,也不可能完全明白所读的内容,只要大概领略就可以了,在他逐渐长大的岁月里,这些早先积累的东西,会慢慢反刍,慢慢沉淀,最后转变成语言的营养。 四、采用激励评价 为了促进每个学生在学习中健康快乐发展,要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参与到评价中。评价时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在评价中进步、成长。我在引领学生诵读积累经典诗文后,还对学生的积累情况、学生的成果进行及时总结评价,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评价中认识自我的不足,知道自己所取得的成绩。我采用“经典诗文诵读擂台赛”等形式评选优秀人员,鼓励学生诵读经典;采用官衔命名“我是诵读王”“我是小小藏诗家”等学生自命的官衔鼓励学生诵读经典。除此之外,我还在每天的课外活动结束前让学生充分展示诵读积累经典的成果,让学生

国学作文

国学作文·第一讲 月意象 一、天文之月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绕地球转,距地球38万公里。 月球上有环形山,光亮为高地,阴影为山谷。 月球不发光,反射太阳光,随光照多少而改变视觉上的大小,实际上并没有变。 月球比地球小得多,它的引力是地球上的1/6。 月球上没有氧气,日夜温差特别大。 苏联是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国家,美国也成功登月,中国已有登月计划。 二、历法之月 月相:月初为朔,月末为晦,月中为望,十六为既望。朔之后数日为既生霸,望之后数日为既死霸。 上半月为上弦月(月牙居右,以右为尊),下半月为下弦月(月牙居左)。 月份:一年十二个月,正二三(春),四五六(夏),七八九(秋),十冬腊(冬)。 月名:正月为兰月,六月为荷月,八月为桂月,九月为菊月,腊月为梅月。 月闰:阴历:大月30天,小月29天。十九年二闰月(阳历四年一闰年)。 阳历:大月31天(一三五七,八/十/十二),小月30天(四六,九/十一),二月28天(闰年29天)。 三、神话之月 嫦娥奔月。蟾蜍留影。广寒宫阙,吴刚折桂,玉兔捣药。月下老人,月老牵绳。 盘古开天,后羿射日。夸父逐日。 四、成语之月 岁月:蹉跎岁月。峥嵘岁月。日积月累。长年累月。积年累月。经年累月。穷年累月。荒时暴月。

19.王维·鸟鸣涧: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0.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21.李白·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22.李白·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23.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圆。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飡。蟾蜍蚀圆影,天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恻怆摧心肝。 24.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5.李白·清平调词(其一):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26.李白·秋浦歌(其十四):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27.李白·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28.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9.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30.李白·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姮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罇里。 31.李白·登太白峰: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32.李白·月下独酌(其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33.李白·忆东山(其一):白云他自散,明月落谁家。 34.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35.杜甫·旅夜书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36.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37.戴叔伦·兰溪棹歌: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38.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月黑雁飞高,单于远遁逃。 39.欧阳修·《晩泊岳阳》: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40.苏轼·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41.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最新小学国学经典诵读主持词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主持词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女: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好! 男: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女:国学经典,诵读不衰。 男: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它沉淀于历史的长河,又升华于现代的社会, 女:它既是延续传统的纽带,又是开创未来的阶梯。 男:国学经典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杯美酒,香醇而清冽; 女:国学经典是圣贤留给我们的一曲绝唱,温馨而久远。 男:诵读国学经典,让华夏精神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 女:诵读国学经典,让民族文化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 男: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 女:诵读国学经典,彰显华夏文明, 男:弘扬民族气概,展示自我风采。 合:让我们寻着先贤的足迹,去倾听古人的教诲,吟诵圣人的篇章。男:《弟子规》伴我们同行,我们沐浴经典成长, 女:诵读国学经典,我们的心灵被荡涤和滋养。践行《弟子规》,我们的言行找到了指南和方向。下面有请全体同学起立,跟着老师齐声诵读《弟子规》。 女:孩子们,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的教诲用到我们的生

活中,落实到大家的一言一行中。 男: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我们的家会更和谐。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我们的世界也会更和谐。 女:西环路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现在开始。 男:首先,请允许我向大家隆重介绍参加本次比赛的成员:这次比赛的评委有: 计分人员有: 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感谢他们即将为我们付出的辛苦工作! 女: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本次比赛的规则:为了照顾孩子的年龄差异,本次比赛分为低、高两个阶段进行,低段是一、二、三年级,高段是四、五、六年级。每段分别取一、二、三等奖。今天的比赛按由低到高的顺序进行,将采取现场打分的方式,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平均分为该选手的最后得分。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预祝同学们,在今天的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1 风吹过我们的身上时,此时心中的感叹秋天的开头是多么的舒服啊。有请一年级的崔雨琪为大家朗诵《秋天》 2、男:春,生机盎然,杨柳依依 女:夏,生机勃勃,葵花朵朵

作文-我喜欢的国学经典

我喜欢的国学经典 我们知道,国学是一种对我们有利的东西,对我们儿童也更是有利。那么同学们最喜欢的国学是什么呢? 我最喜欢的是《论语》。因为论语有孔子的一些讲座,还有孔子讲的做人的道理。比如第一篇《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这一篇主要是述读书与做人的关系。强调严于律己,仁爱他人,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论语》中的各篇一般都是以每一章的前两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孔子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慢,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比思想主张在《论语》中多处可见。此外,在做人方面,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千万不能空谈浮言,心中不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的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的文化中的精华内容。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慢,不亦君子乎?”这就是《论语》,读了《论语》我非常高兴,这本书里面有一位老师,一位值得世人敬仰的孔圣人和一些平生做人的道理和一些怎么去学习的道理,让我从这里看到了许多。 我还喜欢读的一本书是《三字经》,里有许多的国学故事,还有一些做人的和读书的事情比如第一篇“人之初,性

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之篇的故事是晋代有一个叫周处的人,身高体壮,凶强侠气。因为父亲早死,所以没有人管教,动不动就打人,还欺负老百姓,老百姓都非常怕他,便把水中咬龙、山中老虎和他称为“三害”这三害中最让人头痛的是周处,一个老人想到了一个办法,让周处去杀蛟龙,老虎,周处便答应了,周处带着刀来到了山上,把山上的老虎杀了,又来到了水上去杀蛟龙,他和蛟龙战了三天三夜,人们还以为可以杀了三害,没想到三害都杀了。人们纷纷祝贺摆酒,结果周处杀了蛟龙来了,看到人们都还以为他死了而欢呼,于是周处便开如认错,开始从新做人,他认真学习为老百姓做了很多的事。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两本书,我从中还学到了许多知识。

浅谈国学经典在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国学经典在教学中的德育作用【摘要】在国学经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诵读积极性,使他们通过认真诵读和思考,加深对国学经典的理解,从中学到更多的为人处世的指导,使学生的道德品质获得提高。在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诵读时,教师要让学生进行主动探究,使他们在诵读中领悟更多知识,使国学经典中的传统文化获得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诵读促进作用教育作用德育功能 国学经典中蕴含了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通过国学经典教学,让学生在诵读国学经典文化时体会和感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使他们受到道德的影响,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国学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还对他们进行了德育的渗透,使学生受到了积极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使他们讲诚信,懂得感恩,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获得全面提高。 一、国学经典教学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在教学中,要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主动性,需要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促进效率的不断提高。在语文教学中引入国学诵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进行知识探究,促进课堂教学中师生的积极互动。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来加深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同时促使学生语文素质的有效提高。 二、加强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活动 通过国学经典的诵读,能够让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在教学中,通过学生的积极诵读,能够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使学生提高文化素养,拓展视野,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和发展理解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国学经典潜移默化的引导,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实现对学生品德的教育功能。 1.通过朗读来体会国学的教育作用国学经典对学生具有德育的作用,通过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进行思考,使他们在感受和体会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体会其中的深意,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和人生观。在诵读过程中,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把自己融入到其中的情境中,提高分析和思维能力,形成对事物的正确认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加强教师诵读国学经典的能力由于国学经典的诵读需要教师的指导,这就要求教师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诵读能力,并深入探究其中的内涵,对学生进行正确有效的引导,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学校也要注重提高教师对国学的诵读能力,对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并让优秀教师介绍诵读经验,提高国学经典对教师的影响。 三、在朗诵国学经典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国学经典对学生具有良好的教育作用。通过朗诵国学经典,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其中的内涵,使他们受到其中内容的影响,从而提高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国学经典诵读中,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在读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加深对国学经典的理解,促进道德素质的不断提高。 1.国学经典诵读有利于让学生体会到诚信的可贵在国学经典中,告诉了我们,人要讲究诚信,如果一个人连起码的诚信都不具备,他做什么事都很难取得成功。通过国学经典诵读,让学生了解到诚信对人的重要性,并从平时做起,注重诚信待人。要提高学生的诚信感,教师需要在国学经典诵读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做到真诚对待他人,并讲究诚信。让学生明白“言必行,行必果”的重要性,促使他们的品质素养获得不断提高和发展。 2.诵读国学经典能让学生学会感恩在国学经典中包含着很多感恩的故事。在诵读过程中,教师要重点让学生体会这些语句,从中获得感悟,懂得感恩。在重视传统道德文化的教

诵国学经典作文600字

诵国学经典作文600字 一说起国学大家都应该知道,幼儿园时学的《三字经》,小学的《弟子规》等等,以下是WTT搜集的诵国学经典作文600字,希望帮助到大家! 篇一:诵国学经典作文600字 为了进一步弘扬名族传统,传承国学经典引领我校学生,通过诵读国学经典诗词,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勤奋学习,自强不息的优良品质,学校定于这个星期五举行国学经典诵读比赛。 这天清晨,同学们早早来到教室,个个精神抖擞,背起了《弟子规》,老师还让我们演练几遍,并叮嘱我们比赛时不要紧张。叮铃铃,上课铃响了,这也意味着诵读比赛开始了。我们排好队,慢慢走出去。 来到阶梯教室门口,我们紧张的等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终于,我听到报号老师叫:“现在是五年级一班出场。”我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进了场。 等所有人入场后,只听见沈鹏拿起话筒说完了总序,接着,全班一起背完了“入则孝”,沈鹏又背起“泛爱众”中的第一排,全班同学有起伏的背完了“泛爱众”,这一章。诵读完后班长用口令整整队,并向评委敬礼,接着,我班便出场。紧接着,其他班级也进行了诵读比赛。

这次比赛,让我知道了一些重要道理。总序,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这八章的内容,我基本能按要求做到,但少数部分仍欠缺,如,父母讲道理时,嫌啰嗦,这样就没做到“父母教,须敬听”。感谢学校给了我这好的机会,让我明白,发现了自己的缺点和优点。我一定会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篇二:诵国学经典作文600字 最近,我们读了一本书”百善孝为先“ 在中国儒家文化中,特别提倡孝道,”出则孝,入则悌。”孔子认为,孝是做人的根本道德。那么要怎样去孝顺自己的父母呢?孔子曾强调孝的关键,在于和颜悦色。“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乎。”这句话告诉我们,在父母面前要和颜悦色,有好东西要先给父母品尝。身为人子“父母在,不远游。”孝顺父母的思想在《弟子规》及其他国学中均有体现,古人也有很多孝顺父母的典范,如:为父温席的黄香,“卧冰求鲤”的王祥。身为二一世纪的少年,与古人相比,我倍感自愧不如,但我会以先人为楷模,不断改进自己。 诚诚信。“正因为他的诚信,生意才会做得风生水起,可见诚信于人是多么的重要了! 《国学经典》这本书教会了我许多为人为子的道理。我觉得:当今社会经济越来越快,可人们的人文素质却每况愈下,让

让国学经典走进小学课堂

让国学经典走进小学课堂 ——赴长沙培训学习心得 黄泥塘中心小学汪峥嵘培训内容:第二届两岸中华文化特色观摩课研讨会 培训时间:2014年3月28日至3月29日 培训地点:长沙市一中 具体安排如下: 3月27日下午前往日晟大酒店报到。 3月28日上午至长沙市一中参加开幕式,之后开始由长沙市明德中学黄金萍老师、北京四中于鸿雁老师、武汉四中语邓少琴老师、长沙一中朱端顺老师,分别为大家展示了四堂精彩的教学观摩课。四堂精彩的示范课寓教于乐,生动有趣,颇具技巧,带领我们穿越岁月的烟尘与古往今来的灵魂对话,让我们领略了国学经典的艺术魅力。 3月29日听了来自台北市第一女子高级中学的两位国文老师的课。易理玉老师用她的亲和力以及贴近生活的讲述吸引了学生和会场上的老师。陈丽明老师用她的独特方式,娓娓讲述,古今相结合,用现代思想的理念接触古学却有另一番味道。 此次培训教师搭建了一个学习、沟通和交流的平台。观摩的教师可以感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习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同时也可以提升国学底蕴和文化素养。这对我校如何更进一步地推动“国学经典入校园”活动的创建工作,在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让学生

从小就受到国学经典的熏陶,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用经典浸润童年让智慧点亮人生,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觉得,国学不只存在于中学,小学起就该耳濡目染。所以,小学阶段提倡经典诵读是非常有意义的。最直接的一点就是,它能够很有效地提高小学生在识字、作文乃至于语言表达方面的能力,这是没有疑问的。这也可以说是比较显见、比较实用的经典诵读所带来的好处。此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就是对人格的陶冶。虽然小学生可能对这些国学经典难以理解,但是经常诵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诵读能力。学生可以通过诵读国学校本教材,了解国学,陶冶性情,并有助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养成。 国学走进小学课堂中,需要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国学,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古典文化精粹,既能滋养孩子品质,也可提高学生们的文学素养。小学就非常重视小学生的国学素养,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整个身心享受到了道德的沐浴和熏陶。不仅如此,学校的午间广播站播放国学的大雅之音,校园里弥漫着学国学、用国学的浓郁风气,学生自然深受其影响。 国学走进小学课堂,还需要展开一系列的国学活动。在小学生的眼中,有可能国学离自己很遥远,光听这两个字都觉得高深莫测、枯燥无味。为了能让学生更轻松地学习国学,我们还应该适当给予学生轻松地活动,加强对国学的了解。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国学素养和道德素质,营造出纯洁的校园文化氛围 国学走进小学课堂,更需要老师的引导。对于小学生而言,国学

我与国学经典作文

我与国学经典作文 我与国学经典作文500字(精选3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帮大家的我与国学经典作文500字(精选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国学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平凡体现在它常常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比如说我们小时候读过的《唐诗宋词》、《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它们无一不是国学;伟大则体现在这些国学的精髓,自古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现在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又与此息息相关。 《论语》是本深奥的书,里面有很多思想,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论语》中的诚信思想。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是与他人交往时的诚信,是为人处事方面的诚信。这里的诚信主要表现在朋友之间平等相待,不刻意讨好,不做损人利己的事情。所以我们更不要明明对一个人心存怨恨,却因为他的权势去故意巴结,甚至利用他人对你的信任去欺骗他人。那样太虚伪了。所谓真诚,难道不就是做到表里如一,内外一致吗?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

也。”这是学习方面的诚信,孔子在教导人们如何面对自己的无知,一个人是否聪明不是全部取决于他知道多少知识,而是取于他是否能坦然的承认自己不知道什么。在学校里我们每天都会接受到很多很多知识,但我们不能只看见自己学到了什么,而应当知道自己没有学会什么。所以对于知识,我们不仅要虚心,还要得寸进尺,要学到老,活到老绝不满足于自己已经学到了多少知识。 诚信思想对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对于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借鉴和促进作用。而国学则是它的源头。国学是本永远也看不完的书,所以我们要珍惜这巨大的精神财富,不要让它们在我们手中消失。 一提到国学,你是不是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诵读二字呢?诵读经典固然是好的,但对于国学精粹而言,不仅要多读,还得细“品”。 什么是“品”呢?你先别急,听了下面的故事你就明白了。 之前老师让我们背《笠翁对韵》,这里面的很多字都不太好读,死记硬背的话,记起来就好很难,但如果多读多诵,掌握住音律韵味可就简单了点儿,但也只是简单点儿罢了,还是不太好背,我曾为此大发牢骚,很不想背。直到后来,我学会了“品”,才由衷爱

探讨国学经典走进小学语文课堂的作用

探讨国学经典走进小学语文课堂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0-04-02T10:42:43.65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9月17期作者:黄小琴[导读] 随着新课标的出现,小学语文课程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局面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出现,小学语文课程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局面。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能完全依赖于教材但也不能完全不使用教材,也就是要科学地使用教材。大量研究数据表明,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适当加入一些国学经典的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地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学经典走进小学语文课堂的作用进行研究与分析,进而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关键词:国学经典;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引言: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今的教育,教师在学生的心中播撒了树的种子,但长出的却是草。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没有文化底蕴,那他的内心就是干枯的,种下去的东西很难会长出来;但是对于有文化底蕴的人来说,他的内心可能是十分温和的,种下去的东西很容易就会发芽。我们可以将语文教学看成一棵树,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它的枝繁叶茂,那是因为它的根一直被我们几千年的文化养育着!因此,语文教师可以试着带领学生接触一些简单的蒙学读物,随着年级的增长可以学一些经典文言文。 一、润物无声启心智 中国作为有名的礼仪之邦,过去,人们在幼年时期便会学习例如《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著作来规范自己的言行,随着年岁的增加便会学习到孔子、孟子的“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及曾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孩子们,性格变得更加张扬,有些时候不知内敛、缺乏礼貌,在语文课堂上学习国学经典,可以带领他们了解当时的年代背景以及那个时候的文化礼仪,帮助他们明白什么才是知书达理,在日后应当如何注意自己的言行。 我曾经听到过这样一句话,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亡国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这个国家的的根本文化消亡了。我们国家的文化已经经过了上千年的传承,这一文化是十分优秀的,所以应当是流淌在孩子们的身体内的。将国学文化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可以熟练地背诵一些经典语句,同时将自身的行为与古人做比较,把自己的错误之处改正。文化的传承可以帮助我们祖国的下一代在成长过程中塑造完美的品性。 二、兴致盎然享乐趣 我们可以在国学典籍中发现很多十分优美的诗词或是名言,同时还能了解其中的故事,帮助孩子们去了解历史,同他们一起在语文课堂上感受文化的魅力,“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小学阶段是学生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他们这一阶段的记忆力是极好的,可以很快地通过背诵获取一些知识,这些知识也能长久地存储在他们的脑海里。有人曾经将小孩子这一阶段的记忆力比做刻在石头上的内容,很难消失,这些知识可以伴随他们一生,而国学知识可以让他们受益一生。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适当地拓展,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国学;教师也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激发他们对于国学的兴趣。在学生对于古诗词有了一定的兴趣之后,他们会对传统文化知识有一种好奇的心理,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推荐学生去看“诗词大会”或是“朗读者”这一类型的电视节目。“诗词大会”采用了答题的模式,学生可以一边看电视一边参与到其中。这样,学生不仅会喜欢上传统文化知识,同时也会喜欢上语文学科,更加愿意上语文课。在上课的时候,也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将自己学到的知识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 三、日积月累强素养 人们通常会将教师这一职业看作是将知识传递给学生的传递人,但是教师同时还是一个弘扬传统文化、传播传统文化的职业。随着新课改的出现,要求教师在上语文课的时候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什么是语文素养呢?语文素养是一种综合素养,它的核心就是语文能力,主要的要素有语文知识、语文积累、语文能力以及学习语文学科的方式方法,除此之外还包括了思维能力以及人文素养。而要想培养学生形成语文素养,并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的,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我们了解古代文明最主要的途径就是阅读他们所留下来的文字资料,学生通过学习一些国学经典作品,不仅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同时还可以明白更多的道理,使得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完善,进而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 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国学经典可以在班级内部组织晨读,将早上的时间利用起来。教师可以在课前提前将一些诗词文章做成PPT,全班学生轮流作为晨读小组长,在前边带领学生朗读这些诗词。教师还可以在课前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让他们同其他同学一起分享自己所积累的诗词文章,还可以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除了讲述教材上的文章,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拓展,来加强学生的鉴赏能力。每天晚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背诵一首诗词到微信小组群汇报,小组长检查督促。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学生们的积累量会随着时间变得越来越多。 四、学以致用会表达 长期受国学经典浸润的孩子普遍作文水平较高,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文章或有故事,有主张;有情怀,有美感,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就会引用或活用经典句子。比如在一次考试中,语文作文主题是“友谊”,学生当堂作文中出现很多精彩的语句:“曾被伯牙、子期高山流水般的情谊深深感动过,也曾为韩愈、贾岛的惺惺相惜动容过,甚至为《生命的药方》中艾迪与德诺的不离不弃心头有温暖蔓延划过,不禁细品:友谊是什么?”再比如“携一缕清香,在记忆的无限苍穹上,漫无目的地翱翔。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看冬雪夏雨春华秋实;看有你们陪我走过的,似水流年。”“古人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友谊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无论是在僻静的乡间林荫,还是在喧闹的繁华都市。”……自从加入了国学经典的学习之后,学生写作不打怵了,文章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精彩语句,被老师和学生们争相传阅,学生写作的热情和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价值会在若干年后显现出来,不能只为眼前的成绩忽略了根基的教育。国学经典的学习,要从娃娃抓起! 参考文献:

关于国学经典作文

关于国学经典作文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论语》中有许许多多的有关学习的,其中有一句让我感受颇深,就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的意思是:只重学习而不注重思考,就有可能遭到蒙蔽而陷于迷惑;只重思考而不注重学习,就有可能因误入歧途而招致疲乏及危险。 我觉得,在我们日常学习中,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味的读书,而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茫然不解。为了学习而学习,缺少必要的思考,大脑却一片空白。有的人只读“死书”,而不去深入理解书中的含义,这样就会导致学习的基础不扎实;只凭空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学习只为了追求数量,而不在乎质量,结果那就可想而知了。学习在于思考,也在于吸收,二者缺一不可。 还有一句让我感触最深。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它的意思是: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这句话告诉我们:能者为师。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树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嫌弃每一块小石子;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汇集他们点滴之长。我们必须具有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在逆境中不怨不怒的平和心态,并且运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对世界有新的的认识,新的发现,并且有所领悟,有所感动。 有人说,学习就要端正态度,好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有人说,学习就要讲究学习方法,好比“学而实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切学习的好方法尽在于此。 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他从自身的经验中体会出这些学习的好方法。

国学展示主持词

国学展示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领导莅临马蹬镇初级中学!欢迎你们! 国学经典,博大精深。国学乃立人之本,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连接炎黄子孙的血脉之桥,是维系中华文化之根基。 近年来,我校紧随县委政府、县教体局的航向指引,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学国学的滚滚浪潮。秉持“国学任务目标明、周周清、堂堂过”的原则,扎扎实实开展了国学经典进课堂、国学小讲堂、经典诗词永流传、国学抽背大赛等各项国学活动,在马蹬镇初中的校园里,已有一种国韵墨香在飘扬,学国学已经蔚然成风。我们已经熟练背诵国学90余篇,古诗词150余篇,与古人对话,向经典致敬!古人的思想和智慧时常充盈着我们的心田! 今天,我们将在这里为大家展示我们学国学的成果,让书香的芬芳尽情挥洒在我们的校园! ①首先,让我们跟着唐代诗人白居易一起畅游西湖,领略如诗如画的美景。有请七八班同学为我们带来《钱塘湖春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道德经第三十二章。 ②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战国时期,纵横

家苏秦更是深知此道理,下面有请七一班他们为大家展示的是《颜氏家训》勉学篇、《竹石》、《石灰吟》。 ③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坚强的意志。人,要淳厚朴实。有请七七班的同学们为我们带来《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卜算子咏梅》、《游山西村》。 1、同样的田园风光,却有着不一样的希望之心,古之成大事者、大学问者,也有着不一样的心境。下面有请八二班!为大家带来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 2、谢谢八二班的孩子们,带领我们重新审视自己,感受大的格局与胸怀。孔子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此谓大同。有请八八班!他们为大家展示的是《大道之行也》、《满江红》,有请! 3、“仰天长啸,怒发冲冠”,这是何等的壮志豪情,不由得令我们忆起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苏辛。下面我们共同感受他们的豪迈豁达,大气磅礴。由请八七班!他们为大家带来的是《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有请! 4、谢谢,保家卫国,早日平息边塞战事,经过战火洗礼,定会换来如画江山。有请八五班!为大家展示的是《菩萨蛮·大柏地》、《清平乐·六盘山》、《如梦令》! 5、谢谢八五班的同学们。为国建功,为国立业,为国

国学经典伴我成长作文

国学经典伴我成长作文 作文一:国学经典伴我成长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自幼在我心中牢牢扎根。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领略了古诗词的魅力,"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月夜思乡的情景历历在目。"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该是怎样开朗、达观的情怀? 我国是个文明古国,不但有大量优美的诗词,展示着语言的魅力,还有很多经典著作。比如《三字经》《千字文》,其内容简短精炼,寓意深刻,包罗万象。"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告诉我们趁着年少要好好学习,加强锻炼,将来才能有所作为。"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提醒我们一定要谦虚谨慎,身边处处都能获得知识。这些经典经过了历史的检验,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像一盏灯一样,给我们指引着方向。 您读过名著吗?就说读完西游记之后吧,我想成为"齐天大圣"孙悟空,能识妖降魔,辨善恶,为保唐僧而不畏艰险,不怕困难,勇往直前。也曾为唐僧软弱无能而气愤。但当我听了《大唐西域》之后,才知道历史上真正的唐僧是一个博学、有主见、雷厉风行,为理想和信念,坚定不移的高僧。他不但加强了大唐和印度的文化交流,而且对印度历史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我改变对唐僧看法的同时,使我对大唐和印度当时的社会制度和习俗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让我明白了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历史。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发展不如人意,是否与古印度人不记历史、不学历史有关呢?不懂历史就没有借鉴,就容易走回头路,发展肯定会放慢脚步!这让我想到了我们自己,人不可太自负,有了错误一定要承认,要记住,知错就改,学习别人的长处,吸取前人的教训,才能不断进步。 看完三国,我想成为诸葛亮,像他一样的足智多谋,能识天气,看地理。可像他那样聪明的人,既不能挽救一个国家,也不能成全他个人,为什么?看来,这与三国时期各个诸侯之间的争权夺利,没有共同的目标有关,这样既伤害了百姓,自己也无法成功。这让我庆幸出生在新中国,新中国是以国家统一为目标,没有战争,我们丰衣足食,有明亮的教室。有和蔼的老师,有和谐幸福的家庭。可是,朋友们,在我们享受这一切的时候,也要想到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十年之

让国学经典走进中小学课堂

让国学经典走进中小 学课堂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让国学经典走进中小学课堂 “国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诵读国学经典可以让人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博大精深,对提升中小学生的道德、人文素养、性格养成都有很大帮助。”昨日,市人大代表、长沙市有志记忆学校校长杜有志建议,让国学经典走进中小学课堂。 几乎全部家长支持学校开国学教育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据了解,教育部2010年开始在全国试点推行国学经典诵读。越来越多的学校认识到国学经典诵读的好处,一些中小学将诵读国学经典纳入到了学校的课程中,校园里经常能听到学生诵读《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国学经典。有的学校还将国学经典教育纳入到了整个校园文化体系之中。 “国学经典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杜有志代表说,学校教学的国学经典有《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这些平日里大家说得比较多的国学启蒙经典;也有《声律启蒙》、《古代名句选读》、《朱子家训》、《增广贤文》等经典书籍,此外还有著名的“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诵读国学经典可以修身养性,增加智慧。国学经典还可以引领我们回归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社会善良风气的形成。”杜有志代表介绍,几乎100%的中小学家长支持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 国学经典诵读应列为中小学必修课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湖北、重庆、浙江、山东、河南等地中小学试点推行了国学经典诵读,让孩子们从小了解传统文化并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观。“国学经典中蕴含的做人、做事哲理,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道德启蒙作用。”杜有志代表表示,国学经典诵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收到了良好效果。他建议,长沙市要重视中小学生的国学经典教育,在小学和初中开设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列为必修课,每周至少开课一课时。他还建议,要对国学经典诵读教育的师资进行专门培训。培训重点包括诵读、书写、讲解三个方面,根据学校和学生年龄段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情况进行辅导和讲解,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加以理解和应用,塑造学生良好的品德,培养学生优雅的人格。 “也可以把诵读活动与感恩教育、立志教育、礼仪教育结合起来,与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民族节日结合起来,使诵读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