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C控制器在楼宇自控系统空调设计中配置

DDC控制器在楼宇自控系统空调设计中配置
DDC控制器在楼宇自控系统空调设计中配置

DDC控制器在楼宇自控系统空调设计中配置

内容来源自网络

??1、对空调设计的建议?

一个成功的楼宇自控设计必需满足空调设计的要求,现场应用的需求,具有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灵活性,达到节能、节人、延长设备寿命的目标,为此,需各专业相互配合、互相理解并创造条件实

?

?1、对空调设计的建议

一个成功的楼宇自控设计必需满足空调设计的要求,现场应用的需求,具有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灵活性,达到节能、节人、延长设备寿命的目标,为此,需各专业相互配合、互相理解并创造条件实现设计目标。

1.1多台冷水机组配置应优先采用群机、群泵、群塔系统此种方式运行灵活,可以满足不对称设备故障时系统正常运转的要求。例如:当1#冷水机组、2#冷却塔发生故障时,可以启动2#冷水机组、2#(1#)冷冻泵、2#(1#)冷却泵、1#冷却塔工作。?

1.2变流量系统供回水旁通阀安装位置

目前,工程多见变流量空调系统,而空调设计中多为2台及2台以上的冷水机组工程,基本都采用计算冷负荷方法实现冷水机组台数控制,但是,冷负荷计算精度至关重要,否则不能实现理想控制目标。?

1.2.1分水器有2个及2个以上分水系统

当分水器有2个及2个以上分水系统时,在负荷回水干管上装设流量计,用流量乘以负荷供回水温差再乘常数就等于现场实际冷量。用实际冷量与单台冷水机冷量比较,再决定增加或减少冷水机组的工作台数。但在现场和很多资料中可以看到,旁通阀安装在分水器和集水器之间,而流量计安装在旁通阀的回水侧。也就是说,流量计所测的流量是负荷水和旁通水之和,而回水温度计检测的也是负荷水和旁通水混合的水温。由此计算出冷负荷误差太大,因此,建议空调设计在考虑有楼宇控制的工程中,供回水旁通阀应在冷冻泵供回水并连管道处两侧安装,并且留有从集水器至旁通阀有15倍回水管径的水平直线段的要求(负荷回水段),这样回水温度探侧器也安装在此回水直线段管路上,由此计算出的冷负荷就可保证其精度。?

1.2.2无分水器或只有1个分水用户?

冷水机组工程无分水器或只有1个分水用户时,不存在上述问题。只需保证流量计的管径回水管15倍并水平直线段安装这样的条件即可。?

1.3多个换热系统的工程尽量简化系统?

传统的多个换热系统设计中,每个子系统都有自己的独立膨胀水箱和补水泵,这样,I/O点数增多,增加了DDC控制器的容量或控制器台数。如果从工艺角度考虑,减少膨胀水箱和补水泵,既做到满足系统需求,I/O点数又少,做出了各专业都合理的方案。笔者曾见过一个工程具有空调(冷热)采暖热水锅炉、地热、风幕4个系统采用2个膨胀水箱8台补水泵,改造后为2个膨胀水箱2台补水泵。使I/O点明显减少,系统运行费用降低,可见系统更加合理。

1.4采用群机、群泵、群塔系统对冷水机组台数控制时

必须加装电动蝶阀

采用群机、群泵、群塔系统对冷水机组台数控制时,各台冷水机组蒸发器和冷凝器进出水手阀必须在开阀状态下运行,才能确保冷量负荷增大时自动增加一台冷

水机组满足冷负荷需要。

由于开机、停机都有水通过冷水机组向负荷供水,而此水为混合水,主要为蒸发器换热后的冷水,另一部分未经换热的回水又混合向负荷供水,使冷冻水质量下降,为此,应在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出口加装电动蝶阀以确保供水质量。

1.5并连换热器系统,一次加装电动蝶阀实现换热器台数控制

换热器容量和台数是暖通专业按最大负荷条件选择的,而在实际运行中,最大负荷发生的时间很短,系统经常处于负荷率不高的条件下运行,尤其是写字楼、综合楼等功能建筑物,只是一般工作制,员工下班后和休息日,大厦基本上处于保系统低温运行,因此,换热器台数可以减少为1台工作,这样一次加热系统换热负荷下降,甚至一次水温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改变设定温度,从而节约能源,在水—水换热器一次回水侧加装电动蝶阀来实现控制(气—水换热器应在一次供气管路上加装)。

1.6北方地区冷冻泵、冷却泵不必一定安装备用泵?

笔者有先后6年参与长春两个安装中央空调的大厦的运行管理。其中的冷冻泵、冷却泵,均较冷水机组多出一台作为备用,实践中冷水机组没有全部同时使用。而且泵均是属于夏季工作,冬季停机,负荷处于最大负荷的30%~70%的时间多(详见下表),保养和维修可利用低负荷及冬季进行,所以,安装备用泵意义不大。冷冻泵应与采暖循环泵分开设置。采用群机、群泵、群塔系统,实施应用非常灵活。

1.7提供电动调节阀两端的压差等参数?

电动调节阀口径选择至关重要,两端压差是选择的重要依据,口径选择恰当保证了流通能力,否则可能出现阀门开度最大或开度最小仍不能满足调节需求。因此,空调设计应提供电动调节阀安装位置、工艺管径、媒体温度、性质、压力、两端压力差等参数。?

1.8空调机、新风机台数?

现场DDC控制器一般情况按控制2台空调机或新风机配置,空调机、新风机台数

愈多,DDC控制器和传感器就愈多,甚至楼控投资要多于空调投资。例如,C楼标准层每层选用4台5000m3/h空调机(冷热水阀和加湿阀)每层选用2台MEC-200控制器控制(四套设备所用驱动器、阀门、传感器),每层楼控较空调设备费多2.5万元。如果一层用一台或二层用一台空调机,DDC控制器仍是一台可以控制二台空调设备,那么驱动器、阀门、传感随空调设备台数而减少,可见基建费用差别多大。因此,如何考虑空调机和新风机的台数配置的是影响BAS投资的重要因素。

1.9加装旁通阀

空调水系统根据控制的需要在不同部位安装了电动蝶阀和电动调节阀,为了使检修处理故障时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应在空调设计中考虑旁通阀的设计,并为电动蝶阀和电动调节阀留有水平和垂直距离上的安装空间。?

1.10送风机?

在很多工程中,地下各层送风机在火灾时兼做送风机用(满足规范要求50%排烟量的送风量),北方寒冷地区为了防止冬季冻坏空调水系统的设备,均选用带有回风风阀的送风机,新风阀采用保温阀关闭,回风阀在手动打开情况下运行。

这样系统就有在火灾时新风阀需打开,回风阀应关闭(否则有可能因回风而送出烟气),而新风阀是由楼控有源控制,消防又不能控制,而万一楼控不好用,就无法送风。笔者建议此种系统送风设计两个新风阀,1个阀由楼控有源自动控制,另一个阀则由消防有源自动控制。主管路仍然为1路,回风阀由消防联动控制。送风机的启/停由于是无源控制,楼控和消防均可以控制,使楼控与消防独立分开各完成自己的控制功能。

1.11热负荷计量

二管制系统,可以利用计量冷负荷的流量计和供回水温度差,用计算冷负荷同一公式来计算热负荷。但需要将换热器二次供水管接在冷冻泵并连供水管路与供回水旁通阀汇合处,换热器二次回水管接至冷冻泵并连回水管路与供回水旁通阀汇合处(此时流量计安装于汇合点上游)即可。?

1.12冷水机组台数设置?

笔者根据几年的运行经验认为冷机设置3台较为合理。如果台数多于3台占地面积大,操作复杂,I/O点数多,楼控费用增加,同时使用率低。2台运行不灵活,只有2种运行方式,不利于节能。3台应选择1小(总冷量1/4)2大(总冷量3/4),共有5种运行方式。运行灵活,制冷效率基本能在运行高效区工作,有利于节能。

1.13空调机组回风管道设置

有的工程采用吊顶空调机组,设计中利用吊顶做静压箱,不专门设置回风管道,在使用中回风温度检测控测器没有安装位置,随意放在吊顶上,实践证明,这种运行方式调节性能差,不能满足工艺需求。从运行经验上设置一段回路管路较为合理,在落地专用机组布置时,当机房相邻使用场所不设回风管道,但需将回风口用管道引至相邻外墙天花板设置回风百页处即可。

2DDC控制器配置原则?

2.1设备台数集中的场所

冷站、锅炉房、换热站、变电所均为设备集中场所,均应选择大容量DDC控制器。例如:Honeywell、Excel5000、XL-500、Siemens600、MBC。XL-500I/O点为128、MBC,可带I/O模块80个(每个I/O模块为1或2或4点),均可以扩展。例如,某工程投标书:XL-500模拟和数字输入输出混合用时650元/点,纯数字输入输出为400元/点。XL-50模拟和数字输入输出混合用时850元/点(上述只考虑控制器的单价,不包括传感器和执行器)。从经济条件下考虑由上述可见,有条件选用大容量的DDC控制器是合理的。?

2.2流程相关的设备需求,应配置同一控制器?

按流程相关的设备需求应配置同一控制器,这样便于调试和运行(监视)维修。例如:同一冷站控制器监视、控制、管理除冷水机组、冷冻泵、冷却泵、补水泵外,还应包括距冷站安装距离较远的冷却塔、膨胀水箱。热源系统中的锅炉、锅炉一

次循环泵、锅炉给水泵、热交换器、二次采暖循环泵及与锅炉有关的交换器、循环泵、补水泵、膨胀水箱(其中包括各不同安装位置)也应放同一控制器。

2.3按运行时间和季节配置控制器?

按上述配置,有的设备是属于夏季运行、冬季停机,有的冬季运行、夏季停机,有的全年运行。

下面分析一般工程设备的运行季节。

夏季运行设备:冷水机组、冷冻泵、冷却泵、冷却风塔、专用供冷站的变配电设备。

冬季运行设备:采暖用热水燃油锅炉、采暖用热交换器、锅炉热水循环泵(一次)、采暖循环泵(二次)、燃油锅炉供油泵、锅炉给水泵(除工程中的生活热水用蒸汽燃油锅炉换热时为四季用外,其余为冬季运行)、地热、热风幕用热交换器及相关的循环泵、补水泵、膨胀水箱等。?

全年运行设备:生活热水用蒸汽燃油锅炉及蒸汽锅炉补水泵、软化器、软化水箱、凝结水箱、凝结水泵、空调补水泵、空调膨胀水箱、空调机、新风机、风机盘管行)、生活热水用热交换器及循环泵、游泳池用的加热器、循环过滤泵、加药器、给排水设备、送排风机、电梯、照明、供配电设备、分水器、集水器,供回水旁通阀(指供暖地区)、水池、生活与消防合用的水箱等。?

可将全年运行安置在一个控制器上,这样便于按季节维修控制器时,系统运行不受影响。?

2.4系统出现2条及以上通讯总线时的配置

2.4.1无网络控制器

有的产品中央工作站与现场控制器DDC通讯中的只加转换器无有网络控制器,例如:Excel500中央工作站通过xpc-500或Q7055转换器后,可以连接3条C—Bus总线,每条可接29台DDC控制器。SiemensS600中央工作站通过538-675换器可接4条BLN总线,每条可接100台DDC控制器,控制器之间工作中需要通信的,在无条件安置在一台控制器时,要尽量安置同一条C-Bus或同一条BLN总线上,这样可以确保通信不受工作站故障影响,仍然能满足通信的工艺要求。例如:冷站控制器与膨胀水箱、冷却风塔的控制器不在同一控制器上,但两台控制器应下挂在同一总线上。

2.4.2有网络控制器

有的产品中央工作站与现场控制器DDC通讯中间需安装网络控制器。例如:John son产品中央站与DDC控制器之间需要安装网络控制器,这样就存在不同网络控制器下挂的DDC控制器在任何1个网络控制器故障情况下不能通讯,因此,这样的系统工作中有通讯要求的应安置在同一网络控制器下挂总线上。

2.5按监控对象的安装地点进行配置?

当监控对象安装较集中,同一房间相邻房间和相邻楼层时,又是相互无关互相独立应充分运用DDC控制器容量布置在一台控制器上,如果有富裕I/0点,布线长度又在产品允许范围内,而且是独立的不需要与其它DDC通讯的点都可以布置在一个控制器上。(SiemensI/O线最长230m,DI/DO:14AWG-22AWG、AI/AO:18AWG-20AWG)。?

2.6DDC控制器不同的配置比较后,再做推荐方案

对工程中根据监视、控制、管理设备的使用功能和分布地点,现场需求,采用不同的控制器配置不同方案,需要综合比较才能决策推荐方案。

例如,某工程设备分布、功能、监控内容管理需求己确定可以考虑DDC配置条件,采用XL-500集中配置,还是采用XL-500通过Lon-Bus总线扩展方案,或者采用XL-500和XL-100组合方案。

当采用MBC扩展方案还是采用MBC和MEC组合方案,甚至于还有MEC扩展与多个MEC配置方案,都需要做一定工作后,从性能价格比,使用维修等综合比较后再做推荐方案。?

2.7DDC控制器监控目标为空调机、新风机时的配置

在高层建筑中,有很多相同的功能、相同平面的楼层,空调设备布置为同一平面位置同一设备台数。DDC控制器一般都选择1台中型控制器控制2台空调机或新风机,或设备台数多时应选用大型控制器。此种配置采用不同控制器分别监视、控制、管理朝南和朝北较为合理。这样在编制开机、停机时间上,设定温度上均能按组(朝向),甚至于按楼层和朝向分组编制时间表运行更加便捷。

3DDC控制器监视、控制、管理原则?

DDC控制器是建筑设备自动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编制存储程序,使设备按程序运行,可采集设备各种准备、运行、故障状态传输到工作站,并接受工作站的各种命令及时传输给设备及执行机构去完成命令,由此可以看到DDC控制器在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DDC控制器对建筑物内的空调通风系统,热源和交换系统、冷冻和冷却系统、变配电系统、公共照明系统、电梯和扶梯等系统进行监视、控制、管理。但在设计中要执行国家、各部委规程、规范、规定的要求,下面谈谈笔者的看法。?

3.1与消防设施的界面

3.1.1DDC控制器不能监控消防专用设备及设施?

属于消防专用设备及设施的有:水灭火用消火栓、喷淋水泵、防排烟用排烟机、正压送风机、防火卷帘、电梯回降首层、消防电梯、消防电梯集水坑污水泵、火灾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灯、应急广播、供消防设施供电电源、消防专用贮水池和专用高位水箱。?

3.1.2DDC控制器监控正常工作与火灾发生用的设备及设施

(1)地下层排烟机:通常设计中在正常工作时兼作排风机。但一种为双速电机单风道系统,低速为正常工作时排风用,DDC控制器应该监控。高速为火灾时用,由火灾控制器监控。另外一种为双电机,两台电机不等容量时,往往小风量电机为正常工作时排风用,DDC控制器应该监控。另一台大风量与小风量风机均在火灾时用,由火灾控制器监控;(2)地下室送风机:有些工程将地下室送风机兼作火灾时送风用,满足规范要求50%排烟量。这类设备DDC控制器在正常工作时应监控,作为送风机用。在火灾时由火灾控制器监控起、停,并打开专用新风阀,关闭回风阀;

(3)生活与消防合用贮水池或高位水箱;?

当生活和消防合用贮水池时,水位下降到稍高于消防水位信号,由DDC控制器检测后发出低水位报警,并且停止生活给水,值班人员查找原因,应向水池内注水,并设稍低于溢流水位时DDC控制器发高水位报警(如果设置给水电动阀,接到高位信号后,应立即关闭给水电动阀),值班人员查找原因。

当水池水位低于消防水位,火灾控制器接收低水位信号并发出低水位报警信号。

当生活和消防合用高位水箱时,水位下降到稍高于消防水位,由DDC控制器检测后,应立即让给水泵输水,但若出现水位降底至消防水位时,不能供生活水(利用生活给水管安装标高来限止),此信号由火灾控制器接受信号后发生报警,值班人员查找原因。

当高位水箱水位稍低于溢流水位时,DDC控制器发高水位报警的同时,要立即停止给水泵工作。

3.2与配套电控设备的界面

3.2.1有电梯集中监视盘?

在选用电梯集中监控盘工程中,DDC控制器没有必要对电梯监控轿箱位置只监视运行状态和故障。?

3.2.2不设电梯集中监视盘

不设电梯集中监视盘工程中,一般只监视运行状态和故障报警。若监视轿箱位置时,采用“北京德生国盛信息系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二进制编码器作法,这样可以节约很多DI点。例如,30层建筑可节省25个点。

3.2.3污水泵?

一般高层建筑工程中均有污水泵,而且配套电控,它是按液位(配套)自动起、停。因此,DDC控制器不应监控起、停,只监视故障报警、手自动状态、运行状态、也不用选择液位传感器。但业主订购污水泵要明确提供液位传感器和外引监视点所用端子排,并要求配套厂家将DDC控制器所需的接点连接到端子排上。

3.2.4变频生活给水泵

很多工程采用恒压力变频给水系统。基本上电控设备是配套电控,水泵的起、停根据压力自动运行。因此,DDC控制器只监视故障报警、手、自动状态、运行状态。只需配套厂家将DDC控制器所需的接点连接到端子排上。

采购前阀门选型的步骤和依据:

在流体管道系统中,阀门是控制元件,其主要作用是隔离设备和管道系统、调节流量、防止回流、调节和排泄压力。由于管道系统选择最适合的阀门显得非常重要,所以,了解阀门的特性及选择阀门的步骤和依据也变得至关重要起来。

阀门行业到目前为止,已能生产种类齐全的闸阀、截止阀、节流阀、旋塞阀、球阀、电动阀、隔膜阀、止回阀、安全阀、减压阀、蒸汽疏水阀和紧急切断阀等12大类、3000多个型号、4000多个规格的阀门产品;最高工作压力为600MPa,最大公称通径达5350mm,最高工作温度为1200℃,最低工作温度为-196℃,适用介质为水、蒸汽、油品、天然气、强腐蚀性介质(如浓硝酸、中浓度硫酸等)、易燃介质(如笨、乙烯等)、有毒介质(如硫化氢)、易爆介质及带放射性介质(金属钠、-回路纯水等)。

阀门承压件材质铸铜、铸铁、球墨铸铁、高硅铸铁、铸钢、锻钢、高、低合金钢、不锈耐酸钢、哈氏合金、因科镍尔、蒙乃尔合金、双相不锈钢、钛合金等。并且能够生产各种电动、气动、液动阀门驱动装置。面对如此众多的阀门品种和如此复杂的各种工况,要选择管道系统最适合安装的阀门产品,我以为,首先应了解阀门的特性;其次应掌握选择阀门的步骤和依据;再者应遵循选择阀门的原则。

1.阀门的特性一般有两种,使用特性和结构特性。

使用特性:它确定了阀门的主要使用性能和使用范围,属于阀门使用特性的有:阀门的类别(闭路阀门、调节阀门、安全阀门等);产品类型(闸阀、截止阀、蝶阀、球阀等);阀门主要零件(阀体、阀盖、阀杆、阀瓣、密封面)的材料;阀门传动方式等。结构特性:它确定了阀门的安装、维修、保养等方法的一些结构特性,属于结构特性的有:阀门的结构长度和总体高度、与管道的连接形式(法兰连接、螺纹连接、夹箍连接、外螺纹连接、焊接端连接等);密封面的形式(镶圈、螺纹圈、堆焊、喷焊、阀体本体);阀杆结构形式(旋转杆、升降杆)等。

2.选择阀门的步骤和依据大体如下:

⑴选择步骤

1.明确阀门在设备或装置中的用途,确定阀门的工作条件:适用介质、工作压力、工作温度等等。

2.确定与阀门连接管道的公称通径和连接方式:法兰、螺纹、焊接等。

3.确定操作阀门的方式:手动、电动、电磁、气动或液动、电气联动或电液联动等。

4.根据管线输送的介质、工作压力、工作温度确定所选阀门

的壳体和内件的材料:灰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碳素钢、合金钢、不锈耐酸钢、铜合金等。

5.确定阀门的型式:闸阀、截止阀、球阀、蝶阀、节流阀、安全阀、减压阀、蒸汽疏水阀、等。

6.确定阀门的参数:对于自动阀门,根据不同需要先确定允许流阻、排放能力、背压等,再确定管道的公称通径和阀座孔的直径。

7.确定所选用阀门的几何参数:结构长度、法兰连接形式及尺寸、开启和关闭后阀门高度方向的尺寸、连接的螺栓孔尺寸和数量、整个阀门外型尺寸等。

8.利用现有的资料:阀门产品目录、阀门产品样本等选择适当的阀门产品。

⑵选择阀门的依据在了解掌握选择阀门步骤的同时,还应进一步了解选择阀门的依据。

1.所选用阀门的用途、使用工况条件和操纵控制方式。

2.工作介质的性质:工作压力、工作温度、腐蚀性能,是否含有固体颗粒,介质是否有毒,是否是易燃、易爆介质,介质的黏度等等。

3.对阀门流体特性的要求:流阻、排放能力、流量特性、密封等级等等。

4.安装尺寸和外形尺寸要求:公称通径、与管道的连接方式和连接尺寸、外形尺寸或重量限制等。⑤对阀门产品的可靠性、使用寿命和电动装置的防爆性能等的附加要求。(在选定参数时应注意:如果阀门要用于控制目的,必须确定如下额外参数:操作方法、最大和最小流量要求、正常流动的压力降、关闭时的压力降、阀门的最大和最小进口压力。)根据上述选择阀门的依据和步骤,合理、正确地选择阀门时还必须对各种类型阀门的内部结构进行详细了解,以便能对优先选用的阀门做出正确的抉择。管道的最终控制是阀门。阀门启闭件控制着介质在管道内的流束方式,阀门流道的形状使阀门具备一定的流量特性,在选择管道系统最适合安装的阀门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点。

如下为选择阀门应遵循的原则:

⑴截止和开放介质用的阀门流道为直通式的阀门,其流阻较小,通常选择作为截止和开放介质用的阀门。向下闭合式阀门(截止阀、柱塞阀)由于其流道曲折,流阻比其他阀门高,故较少选用。在允许有较高流阻的场合,可选用闭合式阀门。

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方案设计案例

1.空调负荷估算 a)空调冷负荷估算(1)冷负荷估算面军 A.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 2

B:按建筑面积冷指标进行估算 建筑面积冷指标 时,取上限;大于l0000平米,取下限值。 2、按上述指标确定的冷负荷,即是制冷机的容量,不必再加系数。 3、由于地区差异较大,上述指标以北京地区为准。南方地区可按上限采取。 热负荷估算 (l)按建筑面积热指标进行估算 注:总建筑面积、大外围结构热工性能好、窗户面积小,采用较小的指标;反之采用较大的指标。 (2)窗墙比公式法: q=(7a+1.7)W/F(tn-tw)W/m2; 说明:q—建筑物的供热指标,W/m22。

a —外窗面积与外墙面积(包括窗之比); W一外墙总面积(包括窗),m22 F一总建筑面积,m2 tn一室内供暖设计温度,℃ tw一室外供暖设计温度,℃ (3)冷热负荷说明 A.以上估算的冷热负荷指标,是按2000年10月1日以前执行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行估算的。 B.新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自2000年10月1实施执行,其冷热负荷指标,应参照有关的标准。 2.机组选型 机组选型步骤: A.估算或计算冷负荷 通过3.2.2节的估算法进行估算总冷负荷,或通过有关的负荷计算法进行计算。 B.估算或计算热负荷 通过3.2.2节的估算法进行估算总热负荷,或通过有关的负荷计算法进行计算。 C.初定机组型号 根据总冷负荷,初次选定机组型号及台数 D、确定机组型号 根据总热负荷,校核初定的机组型号及台数。并确定机组型号。 3.机组选型案例 例:建筑情况:北京市某办公楼建筑面积为11000 m22,空调面积为10000 m2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空调控制系统设计

目录 摘要.......................................................................................................... II Abstract ................................................................................................. I V 目录............................................................................................................ I 前言.. (1) 1绪论 (2) 1.1空调的概述 (2) 1.2空调的发展历史 (2) 1.3空调的发展趋势 (4) 1.4系统总体方案及硬件设计 (5) 2系统硬件的选择及其功能特性 (6) 2.1 AT89C51单片机的结构及其功能 (6) 2.1.1 AT89C51单片机的结构 (6) 2.1.2AT89C51单片机的引脚及其功能 (7) 2.1.3时钟震荡器 (10) 2.1.4闲散节电模式 (11) 2.1.5掉电模式 (12) 2.1.6程序存储器的加密 (13) 2.2 DS18B20温度传感器 (13) 2.2.1 DS18B20概述 (13) 2.2.2 DS18B20测温操作 (14) 2.2.3报警操作信号 (15) 2.3 LED数码管 (16) 3硬件电路的设计 (18)

3.1时钟电路 (18) 3.2显示电路的设计 (19) 3.3按键电路设计 (20) 3.4温度传感器电路 (21) 3.5复位电路的设计 (22) 3.6系统总电路 (22) 4软件系统设计 (24) 4.1概述 (24) 4.2主程序流程图 (24) 4.3程序源代码 (25) 总结 (34) 致谢 (35) 参考文献 (36) 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空调已经普及到我们生活、工作,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品质。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个基于A T89C51单片机的温度检测、调节、控制的空调系统,详细描述了利用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开发测温系统的过程,重点对传感器在单片机下的硬件连接,软件编程以及各模块系统流程进行了详尽分析,特别是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数据采集过程。对各部分的电路也一一进行了设计。 该系统可以方便的实现实现温度采集和显示,并可根据需要任意设定上下限在通过单片机控制温度,它使用起来相当方便,具有精度高、量程宽、灵敏度高、体积小、功耗低等优点,适合于我们日常生

家用空调温度控制器的控制程序设计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题:家用空调温度控制器的控制程序设计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王亚林 2015年1月8 日

目录 第1章、设计任务与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课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本设计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总体设计规划与方案论证 (6) 设计环节及进程安排 (6) 方案论证 (5) 第3章、总体软件设计说明及总流程图 (10) 总体软件设计说明 (10) 总流程图 (11) 第4章、系统资源分配说明 (13) 系统资源分配 (13) 系统内部单元分配表 (13) 硬件资源分配 (15) 数据定义说明 (16) 部分数据定义说明 (16) 第5章、局部程序设计说明 (17) 总初始化以及自检 主流程 按键音模块 (17) .2 单按键消抖模块 (17) PB按键功能模块 (18) 基本界面拆字模块 (19) 4*4矩阵键盘模块 (19) 模式显示模块 (20) 显示更新模块 (21) 室内温度AD转换模块 (21) 4*4矩阵键盘扫描子程序 (21) 整点报时模块 (23) 空调进程判断及显示模块 (23) 三分钟压缩机保护模块 (23) 风向摆动模块 (24) 驱动控制模块 (24) 定时开关机模块 (25) 第6章、系统功能与用户操作使用说明 (26)

空调自控系统方案设计(江森自控)

沈阳利源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暖通空调自控系统项目 HVAC暖通空调自控系统 技术方案设计书

一. 总体设计方案 根据用户对项目要求,并结合沈阳建筑智能化建筑现状,沈阳利源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暖通空调自控系统项目是屹今为止整个沈阳所有建筑物厂区当中智能化程度要求较高的。沈阳利源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暖通空调自控系统项目里面分布着大量的暖通空调机电设备。 ?如何将这些暖通空调机电设备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集中监测和控制,提高设备的无故障时间,给投资者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如何能够使这些暖通空调机电设备经济的运行,既能够节能,又能满足工作要求,并在运行中尽快的将效益体现出来; ?如何提高综合物业管理综合水平,将现代化的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到管理上提高效率。 这是目前业主关心的也是我们设计所侧重的。 沈阳利源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暖通空调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监测和控制主要包括下列子系统: 冷站系统 空调机组系统 本暖通空调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之设计是依据沈阳利源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暖通空调自控系统项目的设计要求配置的,主体的设计思想是结合招标文件及设计图纸为准。 1.1冷站系统 (1)控制设备内容 根据项目标书要求,暖通自控系统将会对以下冷站系统设备进行监控:监控设备监控内容 冷却水塔(2台)启停控制、运行状态、故障报警、手 自动状态。 冷却水泵(2台)启停控制、运行状态、故障报警、手

自动状态、水流开关状态; 冷却水供回水管路供水温度、回水温度, 冷水机组(2台)启停控制、运行状态、故障报警、手 自动状态; 冷冻水泵(2台)启停控制、运行状态、故障报警、手 自动状态、水流开关状态; 冷冻水供回水管路供水温度、回水温度、回水流量; 分集水器分水器压力、集水器压力、压差旁通 阀调节; 膨胀水箱高、低液位检测; 有关系统的详细点位情况可参照所附的系统监控点表。 (2)控制说明 本自控系统针对冷站主要监控功能如下: 监控内容控制方法 冷负荷需求计算根据冷冻水供、回水温度和回水流量测量值,自动计算建筑空 调实际所需冷负荷量。 机组台数控制根据建筑所需冷负荷自动调整冷水机组运行台数,达到最佳节 能目的。 独立空调区域负荷计算根据Q=C*M*(T1-T2) T1=分回水管温度,T2=分供水总管温度, M=分回水管回水流量 当负荷大于一台机组的15%,则第二台机组运行。 机组联锁控制启动:冷却塔蝶阀开启,冷却水蝶阀开启,开冷却水泵,冷冻 水蝶阀开启,开冷冻水泵,开冷水机组。停止:停冷水机组, 关冷冻泵,关冷冻水蝶阀,关冷却水泵,关冷却水蝶阀,关冷 却塔风机、蝶阀。 冷却水温度控制根据冷却水温度,自动控制冷却塔风机的启停台数,并且自

基于单片机的空调控制器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空调控制器设计

河北工程大学 课程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空调控制器设计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1402班 组成员:尹振坤 陈秀贤 李晨光 目录 2 设计任务 (1) 3 系统方案的确定 (2) 3.1 温度传感器产品分类与选择 (2) 3.1.2 温度传感器产品分类 (2) 3.2 总体方案的确定 (5) 4 系统电路总体设计 (8) 4.1 系统工作原理 (8) 4.2 系统硬件设计 (8) 4.2.1 温度采集电路 (8) 4.2.2 信号处理与控制电路 (9) 4.2.3 温度显示电路 (11) 4.2.4 温度设置电路 (14) 4.2.5 控制指示电路 (15) 4.3系统软件设计 (15) 4.3.2 软件程序设计 (17) 5 系统的调试 (20) 5.1 单片机89C51的调试 (20) 5.2 程序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21) 5.3 调试结果 (21)

附录 (26) 2 设计任务 设计题目:基于单片机的空调控制器设计 设计要求: 1. 温度控制范围18-26℃。 2.低于18℃给出一个控制信号,启动电暖设备。 3.高于26℃时,给出一个控制信号,启动制冷设备。 4. 能手动调整和自动调整。 3 系统方案的确定 3.1 温度传感器产品分类与选择 温度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个物理量,它也是科研和生产中最常见、最基本的产量之一。在很多场合都需要对温度进行测控,而温度测控离不开温度传感器,因此,掌握正确的测温方法及温度传感器的使用方法极为重要。 3.1.1 常用的测温方法 物体受热后温度就要升高,任何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相接触都必然产生热交换,直到两者的温度达到平衡为止。据此,可以选择某种温度传感器与被测物体接触进行温度测量,这种方法称为接触式测温。接触式测温常用于较低温度的测量。 此外,物体受热后温度升高的同时还伴有热辐射,因此,可利用温度传感器接收被测物体在不同温度下辐射能量的不同来测量温度,这种测温方法称为非接触式测温。非接触式测温常用于高温测量。 3.1.2 温度传感器产品分类 目前,温度传感器没有统一的分类方法。按输出量分类有模拟式温度传感器和数字式温度传感器。按测温方式分类有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和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按类型分类有分立式温度传感器(含敏感元件)、模拟集成式温度传感器和智能温度传感器(即数字温度传感器)。 模拟式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是随温度变化的模拟量信号。其特点是输出响应速度较快和MPU(微处理器)接口较复杂。数字式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是随温度变化的数字量,同模拟输出相比,它输出响应较慢,但容易与MPU接口。下面对工程中常用的温度传感器

空调控制器的课程设计

沈阳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空调控制器的设计 中文摘要 在自动控制领域中,温度检测与控制占有很重要地位。温度测控系统在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和在人们的生活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温度传感器的应用数量居各种传感器之首。目前,温度传感器正从模拟式向数字集成式方向飞速发展。 本文概述了温度控器的发展及基本原理,介绍了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及特性。描述了系统研制的理论基础,温度采集等部分的电路设计,并对测温系统的一些主要参数进行了讨论。同时在介绍温度控制系统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总体构成。针对测温系统温度采集、接收、处理、显示部分的总体设计方案进行了论证,进一步介绍了单片机在系统中的应用,分析了系统各部分的硬件及软件实现。 空调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以达到更优的系统性能为目的,由单片机完成数据的采集,处理,显示。 关键词 DS18B20 单片机温度控制 LED显示

目录 中文摘要.................................................................................................................................... I 目录................................................................................................................................................ II 1 设计任务描述.. (1) 1.1设计题目:空调控制器的设计 (1) 1.2 设计要求 (1) 1.2.1设计目的 (1) 1.2.2基本要求 (1) 2 设计思路 (2) 2.1系统总体结构的设计 (2) 2.2环节设计、部件选择及参数计算 (2) 2.3各部分部件选择 (2) 2.4总体功能解析 (3) 3 设计方框图 (4) 4 各部分电路设计及参数计算 (5) 4.1电源电路设计 (5) 4.2单片机电路 (5) 4.3键盘和显示电路 (6) 4.4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7) 4.4外围部件的选择 (8) 5 工作过程分析 (9) 6 元器件清单 (10) 7 主要元器件介绍 (11) 7.1热电偶传感器 (11) 7.2 8255扩展芯片 (11) 7.3 C8051F020系列单片机 (12) 8、各部分软件介绍 (14) 8.1主程序 (14) 8.2 键盘及显示程序 (14) 小结 (18) 致谢 (19) 参考文献 (20) 附录1 空调控制器程序 (21) 附录2 原理图 (29) 附录3 PCB板 (30)

Verilog HDL 空调温度控制器设计

设计题目:家用空调温度控制器 一设计题目的要求: 家用空调温度控制器的功能为: 1、室内温度可由按键设置,温度的设置范围为20度至39度。 2、有加热和制冷两种工作模式。当空调工作在加热模式时,如果室温低于设定温度,空调加热,反之,不加热;当空调工作于制冷模式时,如果室温高于设定温度,空调制冷,反之空调不制冷。 3、对室内温度用两位数码管进行实时显示。 二设计方案及其工作原理: 总的设计框图如下: 本电路由控制核心cpu、按键、4位锁存器、数码管7位译码器电路组成。 cpu:负责数据接收;室温和设定温度的比较;工作模式选择;显示数据的输出;加热制冷信号的控制;报警信号的输出等。 按键:负责设定标准温度,设置温度的升高与降低。 锁存器:将cpu输出的显示信号锁存,防止干扰,将信号送给译码器。 译码器:将BCD码译成数码管显示用的高低电平。 工作原理 在reset信号作用下,设定温度寄存器赋初值,初值为26度,通过add (温度升)和down(温度减)来步进调整设定温度(步进为一)。按键(key)模块通过seta和setb输出端口将设定温度传给cpu。 cpu接收到设定温度后将其与由温度传感器传来的室温xy比较,将比较结果标志存在寄存器(flag)中。读取用户工作模式(mod=1时为加热,mod=0时为制冷)。在加热模式状态下,根据flag的值给出加热控制寄存器heat

赋值;在制冷模式状态下,根据flag的值给制冷状态寄存器cool赋值。 cpu还将设置温度与设置温度范围比较,将比较结果标志存在报警寄存器flag_high(超上界寄存器)和flag_low(超下界寄存器)。 cpu还将室温和设定温度分别存放在室温寄存器和设定温度寄存器中。 最后,cpu将寄存器的值通过各端口输出。 各锁存器将数据锁存后在时钟信号的作用下将锁存信号输出给译码器,译码器再把BCD码转换成数码管显示的高低电平,数码管显示出室温和设置温度。 Led灯接到有效信号后点亮,指示设定温度是否越界(led_settoohigh 表示设置温度过高;led_settoolow表示设置温度过低)。 三各单元电路设计: 1、cpu设计 cpu框图如下: disp_outx:室温十位输出显示 disp_outy:室温个位输出显示 disp_outa:设置十位输出显示 disp_outb:设置个位输出显示 cool:制冷输出信号 heat:加热输出信号 led_settoohigh:设定温度超越上限报警 led_settoolow:设定温度超越下限报警 x:室温十位输入 y:室温个位输入 a:设定温度十位输入 b:设定温度个位输入 mod:用户加热制冷模式选择 clk:时钟脉冲 flag:室温和设置温度比较标志位寄存器 flag_high:设置温度超越上界标志位寄存器 flag_low:设置温度超越下界标志位寄存器 2、按键(key)设计

空调系统设计方案

XXXX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设计方案 一、工程概况 XXXXX有限公司是一座现代化的生产制造工厂,根据工艺的要求,对厂房的温度、湿度、新风量都有严格的要求。为了满足室内空气质量及节能要求,我们为贵公司提供Siemens公司可编程逻辑控制PLC S7-200系统。该控制系统是将3台冷水机组、8个水泵系统、4个冷却塔系统,23台恒温恒湿空调机组集成在一个RS485 OPC协议网络上并与上位机HMI-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 控制平台进行网络组态操作。 方案HMI监控范围及系统目标包括以下几部分: ·空调冷水机组 ·冷却水系统 ·冷冻水系统 ·组合式恒温恒湿空调机组 ·组合式新风机组 根据甲方的要求和相关图纸,以最高性价比为原则通过优化的设备控制方案和智能管理方式,从而给贵公司提供精确温湿度控制、高效节能可进行系统管理的生产环境。 二、系统设计规范与依据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管理暂行规定(建设部1997-290) -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CJ/T16-92)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DBJ-08-47-95)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 -招标文件要求的相关条例及规范 -业主提供的招标文件和设计图纸

三、系统方案描述 我们通过对甲方提出需求的了解,结合楼宇控制系统的设计规范,对集控冷水 机组,水系统,冷却塔空调设备的自动化系统提出以下方案。 自控系统组成: 机组系统控制 监控系统控制 1.机组系统控制 冷水机组系统采用3台1000RT离心式冷水机组。自控系统采用PLC控制器直接采集冷热源系统中的机组的各种参数。同时程序控制机组的启停,完成各种联动控制,备用设备的转换。 本方案的冷热源系统用Siemens系列控制器配合点扩展模块来解决。 PLC是现场管理和控制系统的组成部份,是一个高性能的控制器。PLC在不依靠较高层处理机的情形下,可以独立工作和联网以完成复杂的控制、监视和能源管理功能,而不需依赖更高层的处理器。PLC可以连接楼层级网络(FLN)设备并提供中央监控功能。 PLC可带扩展模块的和不带扩展模块的。本方案采用可带扩展模块的PLC,这对业主以后的维护和系统扩展时极为有利的。 特点 ●可与其它层级的处理机互相搭配,以符合应用的需求 ●通过扩展模拟量/数字量模块设备,可增加监控点数 ●结合软件与硬设备配合控制应用 ●以先进的PID 算法,精准的将HVAC 控制在最小的变动范围内 ●具有管理多种报警、历史及趋势记录的收集、操作控制和监控功能 ●可选配手动/停止/自动(HOA) 切换开关 本方案可实现空调冷热源的如下监控内容: 机组台数控制 根据供水管的流量及集水器、分水器的温差,计算负荷,然后通过冷水机组提供的通讯接口对风冷热泵机组的进行联网监控。通过网关的模式可实现数据的双向传输,并监控机组的运行状态、系统负荷、房间温湿度、系统启停指令信号等。

基于VHDL的空调控制器设计

数字系统设计与硬件描述语言 期末考试作业 题目:空调控制器的设计 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物联网工程 学号:3014204328 姓名:刘涵凯 2016-12-14

一、选题设计描述 1.功能介绍 设计内容为空调控制器,可实现空调的开关、模式切换、温度控制、风速控制、定时设置。 模式默认为制冷,可切换为制热、除湿。 温度默认为26度,可按“温度+”、“温度-”调节,每次调节1度,最高30度,最低16度。 风速默认为中挡,可按“风速+”、“风速-”切换为低挡、高挡、睡眠模式。睡眠模式中,在低挡与停止间循环。 定时设置默认关闭,开启时默认30分钟,可按“定时+”、“定时-”调节,每次调节30分钟,最高24小时,最低30分钟。定时倒计时结束时,关闭空调。定时开启时,可按“取消定时”关闭定时。 空调控制器模拟界面如下:

2.算法简介 1)空调控制器 其输入与输出在主程序kt中已标明,在此不做介绍。2)单脉冲模块 这是非常重要以及核心的模块。

当a产生一个上升沿时,输出一个单脉冲,脉冲将持续到经过一个clk上升沿后的clk下降沿。 3)开关模块 a连接空调的开关,b连接开关控制模块的输出,c为空调各工作模块的开关信号,d连接数码管显示开关状况。 当定时时间结束,b输入一个单脉冲,空调关闭。 4)开关控制模块 此模块的作用是保证开关模块能够正常工作。 开关打开时,a输入一个单脉冲,重置c。b连接定时模块,当定时结束,b输入一个单脉冲,使c输出1,使开关模块输出0 5)温度模块 a连接开关模块,b为温度+1,c为温度-1,输出为温度的十位和个位。

空调机温度控制器的设计原理

空调机温度控制器的设计原理 一、概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机受到广泛应用。空调机的温度控制器是由温度传感器感受室内温度变化来控制压缩机的运行与停止。由于温度传感器直接输出的信号一般比较微弱,为了更好的测量与显示,需要用放大器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温度信号与设定的温度值通过比较器进行比较后,控制继电器的通断,使温度被控制在设定值左右,使空调器的工作状态随着人们要求和环境状态而自动变化,迅速准确的达到人们的要求,并使空调器的工作状态保持在最合理的状态下。 二、方案设计 设计了一个空调机温度控制器,控制器能够实时采集室内环境温度,当室内环境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控制器启动空调压缩机制冷,并同时发出提示信号;当室内环境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控制压缩机停止制冷 空调机温度控制器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放大与处理电路 单稳态电流

执行单元 提示灯 温度设置 工作原理:空调机温度控制器由热敏电阻采集环境温度变化,通过比较器与设定温度进行比较,当环境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比较器输出低电平,继电器启动压缩机制冷,同时给555单稳态电路一个触发信号,单稳态电路输出高电平,指示灯亮,当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比较器输出高电平,继电器控制压缩机停止制冷。 三、电路设计 1.直流稳压电源电路 直流稳压电源电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

工作原理:电源开关接通时,交流电压220V经过变压器进行变压,大致提供11V的电压,此电压经过整流桥电路进行整流后,在经过滤波电容滤除多余的杂波,此时电压信号较为清晰,但是仍然不稳定,电压信号再经过三端稳压器进行稳压,这时得到的电源电压为电路所需的稳定的9V。 2.温度采集及放大电路 温度采集及放大电路原理图如图3所示。

空调设计方案

设计说明 一、建筑概况 1、建筑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2、建筑用途:4S店一层前半部为汽车展厅,一层后半部以及相应的二 层为办公区 3、建筑功能:包括休息、购车、办公等 二、气象参数 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5.1℃;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相对湿度:59%;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5.4℃;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失球温度:26.9℃;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30.5℃;夏季室外平均风速:1.6m/s;冬季日照百分率:49%;最大冻土深度:20cm;夏季最多风向:WNW;极端最高气温:41.7℃;极端最低气温:—15.0℃。 三、室内气象参数 四、土建资料 4S店主体结构全部使用工字钢或者槽钢支撑,建筑外边部分用金

属薄板包裹或者制作玻璃幕墙。 五、负荷计算 按照《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计算并查得洛阳市民用建筑的平均冷指标为120w/㎡,热指标为70w/㎡,由于本工程 33家4S店全部采用钢结构建筑,并且外墙不做保温保护,所以设计 冷热指标增加10%-20%. 六、空调方案和水系统方案确定 空调系统按照空气处理设备的设置可分为集中式系统、半集中式系统、分散式系统。本工程采用分散式系统,即将整体组装的空调器直接放在空调房间内或放在空调房间附近,每个机组只供一个或几个小房间的或者一个大房间内放几个机组的系统。这样利于各个区域的控制,在房间不使用的情况下关闭空调开关,节约能耗。 空调方案按照处理空调负荷的输送介质可以分为全空气系统、全水系统、空气-水系统、制冷剂系统。全空气系统是房间内的负荷全部由空气承担的空调系统,全水系统是房间内的负荷全部由水承担的空调系统,空气-水系统是房间内的负荷由水和空气共同承担的空调系统,制冷剂系统是将制冷剂直接放在房间内消除房间内的余热余湿。本工程采用全水系统,由于水的比热比空气大的多,所以在相同条件下只需要较小的水量,从而使管道所占的空间减小许多。但是对于普通建筑来说仅靠水来消除余热余湿,并不能解决房间的通风换气问题。因而通常不单独采用这种方式。本工程由于建筑的特殊性,4S店汽车展厅以及办公室

空调温度控制器设计

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所在班级: 所在专业: 指导教师: 课题空调温度控制器设计 一.设计任务(要求) 1.设计任务 运用<<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课程知识,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软硬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从而加深对本课程知识点的理解,使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设计能力、调试能力及报告撰写能力等显著提高。 了解闭环控制的基本原理,熟悉A/D变换原理和编程方法,掌握键盘扫描和LED 显示原理和编程方法。 2.设计要求 利用8255扩展LED显示电路,键盘电路,A/D变换电路,完成类似空调恒温控制设计。 (1)可以利用实验仪上的电位器模仿温度变化,利用ADC0809采样可变电位器 的输出电压,可将初始ADC0809的输出值作为设定温度; (2)加热和致冷电机可以用发光管代替,加热时红色发光管亮,制冷时驱动绿色 发光管亮; (3)当单片机采样到可变电位器的输出电压值超过设定温度+2℃时,启动致冷电 机;采样到可变电位器的输出电压值低于设定温度-2℃时,启动加热电机。二.设计方案

1. 设定一恒温温度25度,通过键盘来控制它的大小,设定一键温度加一,一键温度减 一,电位器所出的模拟温度来和恒温温度进行比较。 2.对各个子程序(LED显示,键盘扫描,A/D采样)在主程序实行调用,以此来达到实 验的要求。 三.原理框图 A/D采样子程序

温度控制主程序

四.系统模块详细设计与调试 系统模块的设计 1.A/D转换子程序 BEING: MOV DPTR , #8000H ; AD转换子程序 MOV DPTR , #8000H;启动A/D转换 MOVX @DPTR , A MOV R6 , #14H DELAY2: NOP NOP NOP DJNZ R6,DELAY2 MOVX A,@DPTR MOV 47H,A ; 温度AD转换结果暂存47H单元 ACALL CHANGE ; 十六进制转十进制子程序 LCALL DISPLAYLED RET CHANGE: MOV R1 , #00H MOV R2,#00H CLR C CHAN: SUBB A,#64H JC CHAN1 INC R1 AJMP CHAN CHAN1: ADD A,#64H CHAN2: SUBB A,#0AH JC CHAN3 INC R2 AJMP CHAN2 CHAN3: ADD A, #0BH MOV 64H,A ;转换结果个位暂存2AH单元 MOV 63H,R2 ;十位存2BH单元 MOV 62H,R1 ;百位存2CH单元 RET 2.LED转换子程序 DISPLAYLED :MOV R0,#BUF ;r0指向显示缓冲首地址MOV R1,#5 ;要循环2次,有2个LED MOV R2,#00100000B ;从第一位开始 LOOP: MOV DPTR,#OUTBIT MOV A,#0 MOVX @DPTR,A ;关所有的位的显示 MOV A,@R0 MOV DPTR,#LEDMAP ;查表 MOVC A,@A+DPTR MOV DPTR,#OUTSET

基于单片机的空调温度控制器设计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空调温度控制器设计设计

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报告基于单片机的空调温度控制器设计 摘要 设计了基于AT89C52的高精度家用空调温度控制系统,系统硬件主要由电源电路、温度采集电路(DS18B20)、键盘、显示电路、输出控制电路及其他辅助电路组成;软件采用8051C语言编程;该系统可以完成温度的显示、温度的设定、空调的控制等多项功能。 关键词:单片机;DS18B20;温度检测;显示

目录 1 设计目的及要求 (1) 1.1 设计目的和意义 (1) 1.2 设计任务与要求 (1) 2 硬件电路设计 (2) 2.1 总体方案设计 (2) 2.2 功能模块电路设计 (3) 2.2.1 单片机的选型 (3) 2.2.2 振荡电路设计 (5) 2.2.3 复位电路设计 (5) 2.2.4 键盘接口电路设计 (6) 2.2.5 温度测量电路设计 (6) 2.2.6 系统显示电路设计 (7) 2.2.7 输出控制电路设计 (8) 2.3 总电路设计 (8) 2.4 系统所用元器件 (9) 3 软件系统设计 (10) 3.1 软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10) 3.2 软件流程图设计 (10) 4 系统调试 (12) 5 总结 (13)

5.1 本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3) 参考文献 (14) 附录1:系统的源程序清单 (15) 附录2:系统的PCB图 (39)

1 设计目的及要求 1.1 设计目的和意义 21世纪的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同时也对高科技电子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人们生活更人性化、智能化。我设计了这一基于单片机的空调温度控制系统,人们只有生活在一定的温度环境内才能长期感觉舒服,才能保证不中暑不受冻,所以对室内温度要求要高。对于不同地区空调要求不同,有的需要升温,有的需要降温。一般都要维持在21~26°C。 目前,虽然我国大量生产空调制冷产品,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需求量过盛,在我国的北方地区,还有好多家庭还没有安装有效地室内温控系统。温度不能很好的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夏天室内温度过高,冬天温度过低,这些均对人们正常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温度、湿度均达不到人们的要求。以前温度控制主要利用机械通风设备进行室内、外空气的交换来达到降低室内温度,实现室内温度适宜人们生活。以前通风设备的开启和关停,均是由人手动控制的,即由人们定时查看室内外的温度、湿度情况,按要求开关通风设备,这样人们的劳动强度大,可靠性差,而且消耗人们体力,劳累成本过高。为此,需要有一种符合机械温控要求的低成本的控制器,在温差和湿度超过用户设定值范围时,启动制冷通风设备,否则自动关闭制冷通风设备。鉴于目前大多数制冷设备现在状况,我设计了一款基于MCS51单片机的空调温度控制系统。 1.2 设计任务与要求 系统要求利用单片机设计一空调温度控制器,能够实时检测并显示室温,能够利用键盘设定温度,并且和室温进行比较,当室温低于设定温度时,系统能够驱动加热系统工作,当室温高于设定温度时,系统能够驱动制冷系统工作,当两者温度相等时,不做动作。

汽车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 汽车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 随着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的空调技术已经很发展的成熟,可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来高了。由于人们的要求提高了,从而反应出现代汽车空调系统的几大缺点,需要进行改进。本设计就是根据几大缺点进行的改进设计,设计提供一种8位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汽车自动控制系统。 本文针对现代汽车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采用8位单片机为核心,以数字温度传感器、车速传感器、发动机转速传感器作为测量元件,并实时监测、显示车内温湿度、车速和发动机转速,通过控制电路的通断来达到对汽车空调自动控制功能。另外本文还加了一个延时电路,来控制风扇后关闭。本文还阐述了汽车空调及系统的组成及原理,并完成总体硬件设计和软件的编写。 关键词:汽车空调自动控制, 单片机, 传感器 , … 【

目录 ` 1 绪论 (1) 1.1 课题来源及产生背景 (1)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 1.4 本课题的主要任务 (1) 2 汽车空调及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概述 (2) 2.1 汽车空调的概述 (2) 2.2 汽车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3) ^ 3 汽车自动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4) 4 汽车空调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 (4) 5 主要设计硬件的选择 (5) 4.1 单片机AT89S52 (5) 4.1.1 主要性能 (5) 4.1.2 功能特性描述 (5) 4.1.3 引脚结构 (6) ' 4.1.4 方框图 (9) 4.2 数字温湿度传感器DHT11 (11) 4.2.1 DHT11的概述 (11) 4.2.2 传感器性能特点 (11)

楼宇自动化课程设计(中央空调控制系统)

楼宇自动化(中央空调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目录 摘要 (2) 第一章工程概况 (2) 第二章设计原则及依据 (2) 第一节设计原则 (2) 第二节设计依据 (2) 第三章中央空调系统 (3) 第一节中央空调系统原理与结构 (3) 第二节中央空调系统设计基本原则 (4) 第三节中央空调系统的冷负荷计算 (4) 第四章中央空调监控系统设计 (8) 第一节系统构成 (8) 第二节监控设计的注意事项 (8) 第三节机房监控系统设计 (9) 一、机房监控点位的布置 (9) 二、控制部分设计 (9) 第四节测点一览表 (11) 第五章新风系统监控设计 (11) 第一节系统功能及组成 (11) 一、系统功能 (11) 二、系统组成 (12) 第二节主要设备及选择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3) 附录 (13)

摘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空调系统尤其是中央空调系统在建筑物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像宾馆、办公楼等这类对舒适性要求较高的建筑,普遍采用中央空调系统。 中央空调系统的使用可以达到经济节能,环保,节约空间,个性化,简化管理,提升档次,投资方便等优点,是未来空调的发展方向之一。其统一的管理,良好的舒适度,高档的品位,广阔的利用空间一定能使用户的生活提高一个档次。而统一供冷供暖的方式,可以节约一大部分能量,环保的特质也会让用户感到特别满意。 第一章工程概况 本建筑为一商贸综合楼,共10层,建筑面积5997平方米,主要功能有餐饮、客房、办公室等。本工程设计范围包括餐饮、客房、办公室等的多联机空调设计;空调系统采用MDV智能变频控制多联式空调系统,无论从经济、使用寿命,还是从美观、清洁的角度讲,该系统都很符合建筑用途的要求。 在暖通空调负荷计算之前,按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的要求,配合建筑专业对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进行了详细计算。通过计算使建筑热工设计满足节能标准的要求,为暖通空调节能设计奠定基础。 第二章设计原则及依据 第一节设计原则 1)设备保证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新执行标准,须为国内外知名品牌并通过国家、行业检测中心检测合格的设备。 2)产品及其所有零部件应是技术先进、设计正确、结构合理、安全可靠、节省能源、遵守机械、电器及建筑方面的通用技术要求,维护方便。制造产品的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合适的性能,且为原厂生产,并有该厂商标。产品必须是最新制造生产,不得有生锈、陈旧、过时的配件。 第二节设计依据 GBJ19-87《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333-2002《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GB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汽车空调系统的核心设计“空调控制器”

汽车空调系统的核心设计“空调控制器” 导读:汽车空调作为一辆车的最基本配置之一,能够对车厢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制冷、通风和净化处理,以满足人们对车辆乘坐环境的舒适性要求。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汽车空调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空调控制器。 一、空调系统组成 一个标准的汽车空调系统由空调控制面板、空调压缩机、空调PTC、空调控制器、鼓风机以及各类执行器件和传感器组成。其中,空调控制面板负责用户指令的输入,司乘人员可以通过空调控制面板来调节车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流速等;空调压缩机用于空气的制冷;空调PTC用于空气的制热;鼓风机用于输出一定的风量;而空调控制器,正是联结以上各个产品的核心,它可以准确地获取车内环境实况,根据用户需求来控制各个模块,从而使得车内环境满足用户的要求。 图 1. 空调系统组成 二、空调控制器框图 空调控制器连接着车内多个传感器,能够通过这些传感器准确获取车内环境。同时,控制器通过CAN与空调控制面板通讯,可以实时的获取驾驶员对环境的要求。利用内部算法,通过CAN来控制空调压缩机与空调PTC,鼓风机并且通过控制风门电机,阀门等执行器件,来达到对车内环境的精确控制。 详细的空调控制器框图如下: 图 2. 空调控制器框图

1.关键器件推荐 主控:空调控制器由于需要连接车内多个传感器,需要较为复杂的控制算法,对主控的FLASH大小和ADC路数要求较高。NXP的S32K系列MCU,资源丰富,性价比高。Flash 从128KB到2MB,ADC路数从13路到64路。足以胜任不同需求的空调控制器应用。 图3. S32K系列资源 多路H桥驱动:ON的NCV772x (x: 1,3,4,5,6)系列,最多可驱动11个直流电机。具有如下特点: ●0.5A持续电流,1.1A峰值电流; ●5MHz SPI 通讯 ●兼容5V和3.3V的系统; ●过压、欠压关断;过温、过流保护; ●轻载检测; ●故障错误上报;

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软件设计及调试

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软件设计及调试 尹海蛟 空调的硬件电路只是起到支持作用。因为作为自动化控制的大部分功能,只能采取软件程序来实现,而且软件程序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它既经济又灵活方便,而且易于模块化和标准化。同时,软件程序所占用的空间和时间相对来说比硬件电路的开销要小得多。同时,与硬件不同,软件有不致磨损、复制容易、易于更新或改造等特点,但由于它所要处理的问题往往远较硬件复杂,因而软件的设计、开发、调试及维护往往要花费巨大的经历及时间。但相比之下,这些代价所取得的功能远优于仅依靠硬件电路所实现的功能。 1.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软件程序设计思想 在硬件电路设计好以后,软件设计则是最重要的一个设计部分,由于空调自动控制的大部分智能化功能都是软件来完成,这样就使得硬件电路设计的简化和成本低可以得到实现。然而,8051单片机采用的是与其物理地址联系非常紧密地汇编语言来进行编程的。我们知道汇编语言相对于高级语言而言,它的速度是比较快的,而且它的指令代码也非常简单,但前提是编程人员要对8051单片机内部硬件电路非常熟悉。这对编程人员的要求是比较高的。 在进行软件编程时,我们仍然要采用结构化模块方式编程,从而可以把一些非常大的程序逐步分解为几个小程序,这对于编程人员非常重要的。对于本课题而言,由于它最终要设计成样机形式。因此,我们就得对整机进行监控,这个监控程序中应包括各种芯片的初始化程序、自诊断程序及许多中断子程序等事实上,在对空调器上电后,它应在单片机的控制下自动转入监控程序的执行。我们在编制时把监控程序作为本机的主程序来进行工作。任何故障都会从监控程序的执行中得到响应,而且任何故障给予的响应方式和代码不同,因此这很方便的可以查找到该故障部位。显然,这只对硬件电路的故障有效。对于软件程序的执行故障,我们目前只能通过软件程序的调试安装及仿真来判别它是否正常运行。因为单片机毕竟不是微机或上位机。它所能容纳的程序能力也是有限的。当然,我们可以采用各种技术进行优化,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的直至软件程序的出错运行。各种子程序模块都挂接在该主程序上。编制它时,我们尽可能充分利用8051单片机的软件资源及内部寄存器资源,这样可以提高其运行速度。 硬件和软件式空调温度控制的核心设计方面,本课题把研究重点特别投向软件设计,毕竟自动控制功能大部分都要靠软件程序来完成。在本课题设计过程中,软件调试要花大量时间来调试运行,而硬件电路我们只需简单调试。因此可见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有很大区别,而且在总体调试中还要对其进行调整。这都是本课题所研究的内容。我们从总体上把握了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初步了解到该研究项目主要的研究工作内容和其采用的优点。倘若要具体进行各个细节

基于单片机的空调温度控制器设计说明

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报告基于单片机的空调温度控制器设计

摘要 设计了基于AT89C52的高精度家用空调温度控制系统,系统硬件主要由电源电路、温度采集电路(DS18B20)、键盘、显示电路、输出控制电路及其他辅助电路组成;软件采用8051C语言编程;该系统可以完成温度的显示、温度的设定、空调的控制等多项功能。 关键词:单片机;DS18B20;温度检测;显示

目录 1 设计目的及要求 (1) 1.1 设计目的和意义 (1) 1.2 设计任务与要求 (1) 2 硬件电路设计 (2) 2.1 总体方案设计 (2) 2.2 功能模块电路设计 (3) 2.2.1 单片机的选型 (3) 2.2.2 振荡电路设计 (5) 2.2.3 复位电路设计 (5) 2.2.4 键盘接口电路设计 (6) 2.2.5 温度测量电路设计 (6) 2.2.6 系统显示电路设计 (7) 2.2.7 输出控制电路设计 (8) 2.3 总电路设计 (8) 2.4 系统所用元器件 (9)

3 软件系统设计 (10) 3.1 软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10) 3.2 软件流程图设计 (10) 4 系统调试 (11) 5 总结 (14) 5.1 本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4) 参考文献 (15) 附录1:系统的源程序清单 (16) 附录2:系统的PCB图 (41)

1设计目的及要求 1.1 设计目的和意义 21世纪的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同时也对高科技电子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人们生活更人性化、智能化。我设计了这一基于单片机的空调温度控制系统,人们只有生活在一定的温度环境内才能长期感觉舒服,才能保证不中暑不受冻,所以对室内温度要求要高。对于不同地区空调要求不同,有的需要升温,有的需要降温。一般都要维持在21~26°C。 目前,虽然我国大量生产空调制冷产品,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需求量过盛,在我国的北方地区,还有好多家庭还没有安装有效地室内温控系统。温度不能很好的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夏天室内温度过高,冬天温度过低,这些均对人们正常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温度、湿度均达不到人们的要求。以前温度控制主要利用机械通风设备进行室内、外空气的交换来达到降低室内温度,实现室内温度适宜人们生活。以前通风设备的开启和关停,均是由人手动控制的,即由人们定时查看室内外的温度、湿度情况,按要求开关通风设备,这样人们的劳动强度大,可靠性差,而且消耗人们体力,劳累成本过高。为此,需要有一种符合机械温控要求的低成本的控制器,在温差和湿度超过用户设定值范围时,启动制冷通风设备,否则自动关闭制冷通风设备。鉴于目前大多数制冷设备现在状况,我设计了一款基于MCS51单片机的空调温度控制系统。 1.2 设计任务与要求 系统要求利用单片机设计一空调温度控制器,能够实时检测并显示室温,能够利用键盘设定温度,并且和室温进行比较,当室温低于设定温度时,系统能够驱动加热系统工作,当室温高于设定温度时,系统能够驱动制冷系统工作,当两者温度相等时,不做动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