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液晶和等离子体显示原理及应用

光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液晶和等离子体显示原理及应用
光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液晶和等离子体显示原理及应用

河北科技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 ** 专业班级:***** * 课程名称:光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学年学期:2016 —2017学年第 2 学期指导教师:

2 0 17 年6 月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学生姓名学号成绩

专业班级起止时间2017.6.26——2017.6.30 液晶和等离子体显示原理及应用

设计题目

指导教师:

年月日

目录

液晶显示原理及应用

1、液晶的概念(Liquid Crystal)

2、液晶的电光特性

3、液晶显示原理

4、液晶显示器件的采光技术

5、液晶显示应用

等离子体显示原理及应用

1、等离子显示器

2、等离子体显示技术的研究现状

3、等离子体显示技术的发展趋势

总结

一.液晶显示及原理

1、液晶的概念(Liquid Crystal)

液晶显示器是以液晶为基本材料的组件,由于液晶是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不但具有固态晶体光学特性,又具有液态流动特性,所以液晶可以说是处于一个中间相的物质。而要了解液晶的所产生的光电效应,我们必须先来解释液晶的物理特性,包括它的黏性(visco-sity)与弹性(elasticity)和其极化性(polarizalility)。液晶的黏性和弹性从流体力学的观点来看,可说是一个具有排列性质的液体,依照作用力量的不同方向,会有不同的效果。就好像是将一簇细短木棍扔进流动的河水中,短木棍随着河水流着,起初显得凌乱,过了一会儿,所有短木棍的长轴都自然的变成与河水流动的方向一致,达到排列状态,这表示黏性最低的流动方式,也是流动自由能最低的一个物理模型。

此外,液晶除了有黏性的特性反应外,还具有弹性的表现,它们都是对于外加的力,呈现出方向性的特点。也因此光线射入液晶物质中,必然会按照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传播行进,产生了自然的偏转现象。至于液晶分子中的电子结构,都具备着很强的电子共轭运动能力,所以,当液晶分子受到外加电场的作用,便很容易的被极化产生感应偶极性(induced dipolar),这也是液晶分子之间互相作用力量的来源。而一般电子产品中所用的液晶显示器,就是利用液晶的光电效应,藉由外部的电压控制,再通过液晶分子的光折射特性,以及对光线的偏转能力来获得亮暗差别(或者称为可视光学的对比),进而达到显像的目的。

2、液晶的电光特性

液晶同固态晶体一样具有特异的光学各向异性。而且这种光学各向异性伴随分子的排列结构不同将呈现不同的光学形态。例如,选择不同的初期分子取向和液晶材料,将分别得到旋光性、双折射性、吸收二色性、光散射性等各种形态的光学特性。一旦使分子取向发生变化,这些光学特性将随之变化,于是在液晶中传输的光就受到调制。由此可见,变更分子的排列状态即可实行光调制。

由于液晶是液体,分子排列结构不象固态晶体那样牢固。另一方面液晶又具有显著的介电各向异性△ε和自发偶极子P0。一旦给液晶层施加上电压,则在介电各向异性△ε和自发偶极子P0和电场的相互作用下,分子排列状态很容易发生变化。因此利用外加电场即可改变液晶分子取向,产生调制。这种由电场产生的光调制现象叫做液晶的电光效应(electro-optic effect)。它是液晶显示的基础。

这种光学特性可通过表面处理、液晶材料选择、电压及其频率的选择获得。

3、液晶显示原理

(1)液晶的物理特性

液晶的物理特性是:当通电施加上电场时,液晶排列变得有秩序,使光线容易通过;不通

电时排列混乱,阻止光线通过。让液晶如闸门般地阻隔或让光线穿透,从技术上说,液晶面板包含了两片相当精致的无钠玻璃薄板,中间夹着一层液晶。当光束通过这层液晶时,液晶本身会一排排站立或扭转呈不规则状,因而阻隔或使光束顺利通过。大多数液晶都属于有机复合物,由长棒状的分子构成。在自然状态下,这些棒状分子的长轴大致平行。但将液晶倒入一个经精良加工的开槽平面,液晶分子长轴会顺着槽排列。所以,假如那些槽非常平行,则各分子也是完全平行的。

(2)液晶显示的主要工作模式

由液晶显示的四种基本原理而派生出多种工作模式。主要有:TN模式、STN模式、FLC模和液晶-聚合物模式等。由于液晶显示的众多不同分支,本章只介绍目前应用得最为广泛的TFT-LCD中使用的TN模式。

TN模式是在1971年由Schadt等人发表的,它是在液晶显示中最早获得广泛应用的一种模式。由于它具有电压低,功耗小,寿命长以及易于实现多灰度、全彩色显示等特点,使它始终成为液晶显示的主流工作模式。它是利用液晶材料的旋光性,采用电压调光的工作原理。

TN模式液晶显示器件的基本构成:在涂有透明电极的两块玻璃之间夹有介电各向异性为正的向列相液晶,液晶厚度约为几微米,电极表面做平行取向处理。为使液晶分子成90°扭曲排列,上下基板的取向方向为正交设置,同时,为防止液晶层出现畴区等缺陷,在取向上要设置1°~2°的预倾角,并在液晶中掺入能形成单一右旋或左旋的手性材料。盒子外侧的两片偏振片有两种设置方式:一是起偏器光轴和检偏器光轴分别平行(或垂直)于入射侧和出射侧分子取向方向,呈正交状态,称之为常白方式。另一种是起偏器光轴平行(或垂直)于入射侧分子取向方向,而检偏器的光轴垂直(或平行)于出射侧分子取向,两偏振片光轴呈平行状态。称之为常黑模式。

TN型液晶显示(LCD)原理

LCD技术是把液晶灌入两个列有细槽的平面之间。这两个平面上的槽互相垂直(相交成90度)。也就是说,若一个平面上的分子南北向排列,则另一平面上的分子东西向排列,而位于两个平面之间的分子被强迫进入一种90°扭转的状态。由于光线顺着分子的排列方向传播,所以光线经过液晶时也被扭转90°。但当液晶上加一个电压时,分子便会重新垂直排列,使光线能直射出去,而不发生任何扭转

LCD是依赖极化滤光器(片)和光线本身,自然光线是朝四面八方随机发散的。极化滤光器实际是一系列越来越细的平行线。这些线形成一张网,阻断不与这些线平行的所有光线。极化滤光器的线正好与第一个垂直,所以能完全阻断那些已经极化的光线。只有两个滤光器的线完全平行,或者光线本身已扭转到与第二个极化滤光器相匹配,光线才得以穿透。

LCD正是由这样两个相互垂直的极化滤光器构成,所以在正常情况下应该阻断所有试图穿透的光线。但是,由于两个滤光器之间充满了扭曲液晶,所以在光线穿出第一个滤光器后,会被液晶分子扭转90度,最后从第二个滤光器中穿出。另一方面,若给液晶加一个电压,分子又会重新排列并完全平行,使光线不再扭转,所以正好被第二个滤光器挡住。总之,加电将光线阻断,不加电则使光线射出。通常显像面积上亮区域都比黑区域大,所以这种方式有利于省电。

从液晶显示器的结构来看,无论是笔记本电脑还是桌面系统,采用的LCD显示屏都是由不同部分组成的分层结构。LCD由两块玻璃板构成,厚共约1mm,其间由包含有液晶(LC)材料的5μm均匀间隔隔开。因为液晶材料本身并不发光,所以在显示屏两边都设有作为光源的灯管,而在液晶显示屏背面有一块背光板(或称匀光板)和反光膜,背光板是由荧光物质组成的在灯管照射下可以再发射光线,其作用主要是提供均匀的背景光源。背光板发出的光线在穿过第一层偏振过滤层之后进入包含成千上万水晶液滴的液晶层。液晶层中的水晶液滴都被包含在细小的单元格结构中,一个或多个单元格构成屏幕上的一个像素。在玻璃板与液晶材料之间是透明的电极,电极分为行和列,在行与列的交叉点上,通过改变电压进而改变液晶的旋光状态。液晶材料的作用类似于一个个小的光阀。在液晶材料的周边是控制电路部分和驱动电路部分。当LCD中的电极产生电场时,液晶分子就会产生扭曲,从而将穿越其中的光线进行有规则的扭转

折射,然后经过第二过滤层的过滤,最后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3)彩色再现:

目前对于液晶显示而言,主要采用加法混色法来再现彩色。根据三色学说和颜色混合定律,很容易理解加法混色的工作原理。加法混色采用红(Red )、绿(Green )、蓝(Blue )三基色,简称RGB 混色法。混合色的光谱为:

()()()()()[]

λλλλαλb b g g r r T K T K T K I I ?+?+???=0

()λr T ,()λg T ,()λb T 分别为对应脚注颜色的光谱, r K 、g K 、b K 分别表示各种颜色强度的系数,α是入射光利用率的系数,()λ0I 表示入射光的光谱。

加法混色三基色透射光谱

彩色液晶显示器一般是通过控制所施加的电压大小,使各K 值在0~1之间变化,从而控制所显示的颜色。

4、液晶显示器件的采光技术

液晶显示器件是被动型显示器件,它本身不会发光,是靠调制外界光实现显示的。外界光是显示器件进行显示的前提条件。因此在液晶显示装配、使用中,要解决采光问题。目前液晶显示的采光技术分为自然光采光技术和外光源设置技术。而外光源设置有背光源,前光源和投影光源三种技术。这里主要介绍TFT-LCD 的背光源技术。

背光源采光技术的两大任务是:

1. 使液晶显示器件在有无外界光的环境下都能够使用;

2. 提高背景光亮度,改善显示效果。

液晶显示背光源的特点:

1.亮度均匀一致,能形成均匀的面光源;

2.亮度高,并可调亮度范围;

3.平板、薄型,适于装配;

4.重量轻;

5.光色悦目、基色准确、对液晶显示器件有较好的透过能力;

6.功耗低,效率高;

在目前的TFT-LCD 中采用的是冷阴极荧光灯(CCF )为背光源的。这是一种依靠冷阴极气体放电,激发荧光粉而发光的光源。掺有少量水银的稀薄气体在高电压下会产生电离,被电离的气体的二次电子发射,轰击水银蒸气,使水银蒸气被激发,发射出紫外线,紫外线激发涂布于

管壁的荧光粉层,使其发光。由于电致发光的荧光粉品种齐全,转化率高,所以这种光源可制成三基色准确、色温高、亮度高的理想光源。冷阴极荧光灯大都做成管型,所以CCF是管型线光源,用作液晶显示背光源时,必须将其变为面光源。要实现线光源到面光源的转变,需要在液晶显示模块后加背光板,这样可以使光源均匀的通过滤色膜产生RGB三基色,通过液晶材料的光调制就可以实现彩色显示效果。

5、液晶显示应用

液晶显示器件的优异特性决定了它在各类显示器件中的地位。只有20余年液晶显示就改

变了几百年的钟表计时行业,电子计算器已经人人必备,智能化仪器仪表使用了液晶显示使它可以成为便携式。各种电脑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甚至改变了战争形式。液晶作为一种特殊的功能材料,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价值。随着以液晶显示器件为主的各类液晶产品的出现和发展,液晶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二、等离子体显示原理及应用

1等离子显示器

1.1等离子显示器的工作原理

PDP是一种利用气体放电的显示技术,其工作原理与日光灯很相似。它采用了等离子管作为发光元件,通过在管子两端的激励电极上加入电压,使放电空间内的混合惰性气体电离成一种特殊物理状态——电浆状态,同时发生等离子体放电现象。气体等离子体放电产生紫外线,紫外线激发荧光屏,荧光屏见光,发射出可显现出图像。当使用涂有三原色(也称三基色)荧光粉的荧光屏时,紫外线激发荧光屏,荧光屏发出的光则呈红、绿、蓝三原色。当每一原色单元实现256级灰度后再进行混色,便实现彩色显示。等离子管组成原

图1 等离子管组成原理

1.2 等离子显示器的特点

等离子显示器是采用了近几年来高速发展的等离子平面屏幕技术的新一代显示设备。这种显示器的主要特点是图像真正清晰逼真,在室外及普通居室光线下均可视,可提供在任何环境下的大屏视角,不会因磁场影响产生色彩、几何失真及噪音等优势。具体有以下比较突出的特点:亮度、对比度高;色彩还原性好;显示效果非常出色;纯平面图像无扭曲;超薄设计、超宽视角;具有齐全的输人接口,可接驳市面上几乎所有的信号源;具有良好的防电磁干扰功能;环保无辐射;散热性能好;无噪音困扰。

1.3 等离子显示器的分类

PDP产品根据限制电流的方式或是在放电时所施加的电压形式可简单分为DC型PDP和AC 型PDP两种。DC型PDP是以直流(DC)电压启动放电并用电阻来限制放电电流的大小,其结构较复杂,容易在等离子体放电时受到离子碰撞导致损坏及劣化,缩短PDP寿命,很难设计电路并且无法有效控制产品的质量;AC型PDP在放电电极上覆盖有透明介电层与耐离子撞击的保护层,可以利用交流(AC)电压在介电层表面引发放电,其电极上覆盖有保护层耐离子撞击,寿命较DC型长。由于AC型PDP有结构简单、寿命长的优点,因此目前PDP产品是以AC型PDP 为主流。

2 等离子体显示技术的研究现状

2.1 PDP结构技术的研究

PDP结构技术的研发工作一直围绕着障壁技术、电极的制造工艺和材料进行。在AC-PDP器件中,障壁的主要作用有两点:一是保证两块基板间的放电间隙,确保一定的放电空间;二是防止相邻单元间的光点串扰。对障壁几何尺寸的要求是宽度应尽可能窄,以增大单元的开口率,提高器件亮度,同时要求高度一致、形状匀称。障壁的主要制作技术有丝网印刷法、喷沙法,现在又提出并试验成功了许多新工艺,如光敏浆料法、模压法、玻璃原料成型技术、刻蚀研磨法。目前喷沙法是制作障壁的主流技术。障壁的形成是PDP制造中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工艺。

所以开发工艺简单,材料成本低的障壁制作技术是一项降低PDP成本的有效措施。因此,各PDP 制造公司和研究机构对于新型障壁制作方法的研究开发十分积极。PDP的电极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透明电极、汇流电极和寻址电极材料的选择和制作工艺由器件对其的光电要求决定,要考虑到导电性、对基板的附着力和保护介质的兼容性,同时又要在工艺满足简易性和经济性。透明电极一般是用ITO制成,为了增强它的导电性,在这上面加做一条金属汇流电极(bus电极),寻址电极一般是厚膜Ag电极。现在已有研究机构提出了用栅极Cr/Cu/Cr电极结构来代替原来传统的显示电极。

常见的PDP结构有Waffle障壁和T型电极结构、Delta蜂窝状单元及弯曲障壁结构、CSP 结构、不等宽结构和CCF(彩色滤光)膜结构。

采用Waffle 障壁结构可扩大荧光体所占比例,提高20%的发光效率。此外,采用T字型透明电极来抑制放电峰值电流,以此来提高发光效率。目前,先锋公司研制的新结构表面放电型的AC-PDP就是采用了Waffle障壁结构和T型电极[4]以及新型绿、蓝荧光粉,并提高放电气体中的氙气含量,使得42英寸PDP的发光效率提高到1.8lm/W,白场峰值亮度提高到900cd/m2,功耗降到380W,但有电极对位和排气上的困难。

富士通公司开发的弯曲障壁AC-PDP的像素结构为像素三角形排列和弯曲形障壁(Meander ribs )结构,即所谓的DelTA(Delta Tri 2colorArrangement)结构。其设计思想是增大荧光粉的涂覆面积,增加单元中的有效发光面积,从而使亮度和光效都得到提高,同时备有一定的排气管道。如像素大小为1.08mm的DelTA结构,亮度为200cd/m2时发光效率可达3lm/W白场峰值高达1000cd/m2,实现了高亮度高光效,并使排气畅通,但是提高了对电极对位精度的要求。

韩国LG 公司提出CSP (charge storage pad)结构[6],在透明介质层与MgO保护膜之间添加一形状为方形,相互间隔离并与外电路分离、处于浮动状态的透明导电材(ITO),该导电体可以起屏蔽和增加电容,储藏电荷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平抑电流强度,延长放电时间,提高发光效率。又由于浮动状态的CSP块与维持电极相比电压较低,所以电荷被限制在CSP块之间,所以还能起到降低串扰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CSP与普通结构相比,发光效率提高1.6倍,而且亮度也提高了1.6倍。

Waffle结构和Delta结构中RGB三色荧光粉都是等宽的,但考虑到在RGB三色荧光粉发光效率不一致,而且衰减也不一致,这就带来色温和色平衡的寿命问题。特别是蓝色荧光粉目前还存在发光效率偏低和衰减较快的问题,所以除了从荧光粉着手外还可以从单元结构入手。

松下公司提出的非对称单元结构,特别扩大了蓝色荧光粉的面积,成功地解决了色温偏低的问题,使色温偏差可以高于10000K,解决了色温和色平衡的问题。但是,这样的结构同时也会带来单元工作电压偏差范围增大的问题。

NEC公司则通过在前基板上添加彩色滤光膜(CCF)的方法来改善屏的色温和对比度,将CCF 制作在显示电极(X、Y电极)与介质层之间,并与后基板上配置的三色荧光粉相对应,能扩大彩色再现范围,达到10000K左右的白场色温,提高对比度。

Plasmaco提出的栅型Cr/Cu/Cr电极结构[7],成功应用于60英寸AC型PDP。位于前基板的每条显示电极(X、Y电极)都由三条很细的Cr/Cu/Cr薄膜电极组成,它们提供了与透明电极类似的较大放电区域和电容。一方面,当一根或二根电极断路时,可以保持导电;另一方面,提高了开口率从而提高了亮度。由于金属Cr较易氧化成黑色,这又可以提高对比度。另外,由于Cr/Cu/Cr电极无须高温工艺,因此可采用普通钠钙硅玻璃,降低了材料成本。但Cr/Cu/Cr电极制造过程也比较复杂,须采用溅射工艺,而且在刻蚀中使用三种不同刻蚀液,须经三次刻蚀,并且存在边蚀等工艺难题。这一结构的商业化生产还处于研究之中。

障壁材料的选择在整个障壁制作中也十分重要,直接关系着障壁的制作工艺的难易和制作成本的高低。普通的丝网印刷采用的是低熔点玻璃粉材料。喷沙法先用耐喷沙的光敏胶或光敏干膜用光刻法制成图形,喷沙时利用障壁材料和光敏胶的选择性刻蚀形成障壁图形,再经去胶和烧结而成。但是这两种方法都存在成本高,成品率低的缺点,因此很多研究机构开始考虑不采用障壁而采用别的方式来重新考虑PDP的结构。

富士通提出了一种新型的PDP结构,采用管径为1mm左右细长的等离子管阵列来代替原有的条状障壁结构。由于显示屏是由这些细小的管子排列而成,屏幕尺寸仅取决于管子的数目,实现大尺寸就不会受到生产设备的限制,即使是生产100英寸的大屏幕也只需要生产单个管子的设备。同时,由于荧光粉涂覆在管内,而管子只有两头与空气接触,灰尘不易进入,就降低了对生产环境无尘的要求。试验表明,该种结构的PDP完全可以采用已有的驱动方式,从整体来说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生产的成本。同时,等离子体管的放电间距与放电空间较大,发光的效率较普通的PDP高,但是图像的质量还有待改进。

东南大学发明的一种新型的荫罩式PDP(SM-PDP)结构,不用介质障壁而用金属网罩将各个放电单元隔开,避免了光点串扰。SM-PDP属于对向式表面放电,工作时,上基板的扫描电极、下基板的寻址电极、中间的金属罩各加上一电压。在交变电压的作用下,使气体放电发光。试验表明,金属荫罩作为导体能够影响放电单元中电场的分布,类碗状金属荫罩能更好地将放电粒子集中在放电单元的中心,一方面可以改善离子束的聚焦情况,提高图像的显示质量;另一方面也减小了粒子对金属障壁上荧光粉的轰击,延长了PDP的使用寿命。

2.2 PDP驱动电路技术的研究

对于彩色PDP来说,必须要有驱动电路才能正常的工作。驱动电路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价格上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性能良好的PDP彩色电视,驱动电路占到总成本的70%~80%。因此如何开发出适合彩色PDP的驱动电路也是提高其性能、降低成本的重要因素。

目前常用的驱动技术有ADS驱动技术、ALIS技术、Plasma AI技术、CLEAR技术、AwD技术、斜坡启动驱动技术等。

富士通提出的选址和显示分离技术ADS(Address and Display Separation)采用脉冲个数调制方式来实现不同灰度等级的图像。ADS技术虽然能够实现256级灰度,但是点亮占空比低,对比度不高,峰值亮度难以提高,存在运动图像模糊、伪轮廓、画面闪烁和长时间图像水纹印等现象,导致图像质量不太令人满意。但已有研究表明,可以采用改进的二进制编码法、非二进制编码法和运动补偿的方法来消除伪轮廓,提高图像质量。改进的二进制编码法、非二进制编码法是目前等离子体显示屏所普遍采用的方法,但是这两种方法只是部分的改进了图像的质量;而运动补偿方法从理论上可以消除显示运动图像出现的问题。现在有研究机构提出将运动补偿法与ADS视频驱动模块紧密结合在一起:在研究了人眼观看视频图像时的视觉心理模型后,提出将空间积分的影响加入到人眼的视觉心理过程;并采用将子场和视频帧分离的视频驱动优化方法和基于bit位进行补偿的方法,充分利用PDP子场寻址方式来实现补偿,更进一步的是,将数字信号处理的相关算法引入到PDP显示屏的视频驱动模块中,通过信号处理来提高显示的图像质量,适应了高端显示器件的发展方向。

针对ADS驱动技术存在的问题,富士通又提出了ALIS(表面交替发光)。该驱动技术关键是利用不点亮的显示行的两个电极之间的零电压,将该行作为非发光区,从而将单元之间彼此的放电干扰减小到最低程度。ALIS技术的汇流电极位于维持电极的中央,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表面空间,发光面积也增大了50%。由于显示线增加了一倍,因此非常易于实现高清晰化。采用ALIS技术使用原来的屏生产设备就可生产1000线高清晰的PDP。并且,由于1000线不需分割驱动,可使驱动IC减少一半,大大降低了成本。可以说ALIS技术是实现高清晰度PDP较为理想的技术。

松下公司提出的Plasma AI也是ADS的改进技术,根据某一电视场图像中平均亮度水平来调节子场数。由于在低亮度的情况下,图像的伪轮廓不是很明显,可以减少子场数,高亮度的情况下相应的采用增加子场数的办法来改善子场在时间分布上的线性关系,以降低伪轮廓。

先锋公司提出的CLEAR是一种区别于ADS的新颖的驱动技术。在CLEAR中,初始化后即进入维持点亮阶段,灰度等级到达后,再选择擦除(熄灭)。CLEAR技术采取的图像处理方法为误差扩散法和高频振荡法。其灰度实现在时间分布上的线性排布彻底去除了伪轮廓,提高了PDP 表现动画的能力,但是增加了电路开销,不易在灰度等级中实现补偿再现,并且很难降低工作

频率。

AwD技术是选址同时显示技术,发光的占空比高达90%。显示屏的结构特点是寻址电极分为上下两部分,同时扫描寻址。在低选址电压AwD中,选址扫描阶段不仅依靠壁电荷,而且依靠空间分布亚稳态Xe原子产生放电,所以可降低点亮电压,也是一种比较好的驱动方法。

L. F. Weber提出的斜坡启动驱动技术,利用了平衡弱放电时低发光使壁电压趋于一致的原理。在准备期保持较好的对比度和控制放电单元状态的情况下,采用斜坡电压来提高发光效率。当波形上升斜率很小时,发电单元就会发生汤生暗放电。这种驱动方法一方面能使不同空间尺寸单元的壁电压维持一致;另一方面可以降低选址电压,还可大幅提高对比度。在PDP驱动电路中涉及成本的一个重要部分是高压驱动部分,一是因为它所要求的电压高,二是因为目前的需求量还没有达到批量生产的水平。解决途径一边可以从电路本身着手,另外通过设计优化放电单元可以有效降低驱动电压,比如SM-PDP。由于采用导电金属材料作为障壁,SM-PDP 在EMI散热等方面优于传统障壁结构的SM-PDP的荫罩的边缘处场强比较高,从而可以在较低的外加电压情况下快速地产生放电过程。采用SM-PDP结构最大优点是带动了整机成本的下降,首先是复杂的障壁生产工艺和流程因采用了简单的荫罩而简化了,其次是荫罩型结构可以采用较低的着火电压从而带动驱动芯片成本的降低。

2.3 理论与计算机模拟技术

理论研究和模拟计算是PDP研究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是围绕提高PDP发光效率,降低功耗进行的,具体在放电单元结构设计、气体压强、稀有气体最佳混合比例、荧光粉涂覆等方面进行理论研究工作。

现常用理论模拟或监测放电单元发射的真空紫外线来进行彩色PDP的放电机理研究,如研究真空紫外光发光效率和等离子体粒子浓度的关系,寻找氦氖混合气体的最佳比例,以提高PDP 放电单元的发光效率;同时,在PDP放电单元中,Mg O起着保护电极和介质层的作用,同时产生大量的二次电子。由于提高放电单元中二次电子发射系数能够有效提高发光效率,降低着火电压,改善PDP放电单元的放电特性,所以研究在不同气体混合比例下二次电子的发射系数也是十分有意义的课题。此外,放电单元的结构对PDP发光效率也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很多研究通过模拟计算来对PDP放电单元的结构进行设计和分析,从而优化PDP的结构,提高PDP放电的效率。同样,荧光粉本身的性质对PDP的发光效率也有影响:在PDP放电单元中,Xe放电产生的VUV照射荧光粉产生可见光,所以要求荧光粉材料有较高的量子效率和对VUV的较低的反射率。有基于Mai散射理论的PDP放电单元中光子转换过程的模拟计算表明,对于厚度为20~30μm的荧光粉层,荧光粉颗粒的最佳半径是1~2μm。

2.4其他PDP应用技术

目前,其他PDP技术还有:多屏幕应用技术、PDP性能增强技术、视端接口技术、控制电源技术[等。

其中,多屏幕应用技术包括了用于多屏幕观赏的图像放大技术、遥控号码指定技术、RGB 有源直通连接技术等。

PDP性能增强技术是诸多PDP生产公司为了提高等离子屏的工件性能而开发的新技术,包括等离子真实还原技术、对比度自动跟踪技术、逐行扫描技术等。

视端接口技术是继松下公司向市场推出世界上首台支持BS数字广播电视及110°CS数字广播电视两种制式的PDP电视机TH-42PX10之后,先锋、富士通和东芝以及国内许多公司也陆续采用的新技术,并且各自推出了内置电视调谐器的新机型。

控制电源技术包括待机电源技术、逻辑电源技术、驱动电源技术、音频电源技术、维持电源技术、寻址电源技术、建立电源技术和扫描电源技术等。

3 等离子体显示技术的发展趋势

虽然目前等离子体显示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产品功耗、成本过高;分辨率、对比度、发光效率有待提高等。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预见等离子体显示技术的发展趋势:

3.1 采用高效、节能PDP显示屏制造技术

缩短工艺处理时间,降低制造能源消耗,降低材料成本,采用大尺寸玻璃板多面取技术,使40英寸级PDP电视的价格从目前大约65美元/英寸降低到40美元/英寸。

3.2 降低PDP产品的功耗

优化产品结构设计和电路设计,使40英寸级PDP产品功耗从目前300W左右降低到200W 以下,甚至接近100W。

3.3 提高PDP产品的发光效率

富士通公司研究资料表明,通过放电气体和电极结构的改善,可使发光效率从目前的1.8lm/W提升至2.5lm/W。驱动电压波形的改善约可提升1.6倍,荧光粉的改善可提升1.1倍,障壁的改善可提升1.2倍,合计可使发光效率达到5lm/W。

3.4 提高PDP产品显示画面质量

目前彩色PDP产品的R、G、B视频信号大多为8位,发展趋势是采用10位或者12位视频信号,显著提升PDP产品的彩色和灰度再现能力。虽然彩色PDP的暗室对比度已达10000:1,但明室对比度一般在100:1以下,需要进一步提高。

3.5 提高40英寸级高分辨率PDP产品市场竞争力

随着高清晰度电视产业的发展,40英寸级高分辨率PDP产品将成为等离子体电视的发展重点,但需要解决价格偏高的问题。

三、总结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等离子和液晶显示方面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遍又一遍的检查终于找出了原因所在,也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错误,不断改正,不断领悟,不断获龋最终的检测调试环节,本身就是在践行“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知行观。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今后社会的发展和学习实践过程中,一定要不懈努力,不能遇到问题就想到要退缩,一定要不厌其烦的发现问题所在,然后一一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成功的做成想做的事,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劈荆斩棘,而不是知难而退,那样永远不可能收获成功,收获喜悦,也永远不可能得到社会及他人对你的认可!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键盘LED显示【课程设计报告】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键盘LED 显示【课程设计报告】

重庆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设计题目:键盘LED显示 院系:电气信息学院 班级:2007级 设计时间:2009年12月

第一章概述 (2) 1.1学习目的 (2) 1.2 计算机的应用 (3) 1.3学习计算机的意义 (3) 1.4课程设计目的 (4) 第二章总体方案设计 (4) 2.1 设计注意问题 (4) 2.2 总体思路 (5) 第三章硬件设计 (5) 3.1 8255工作原理 (5) 3.2 键盘工作原理 (7) 3.3 键特征值的形成 (8) 3.4段值的形成 (9) 3.5 8255接线图 (11) 第四章软件设计 (12) 4.1 8255初始化 (12) 4.2 键盘扫描的处理方法 (12) 4.2.1. 判断是否有键被按下的方法 (12) 4.2.2. 判断是否有键被按下的源程序 (13) 4.2.3 防抖动 (13) 4.2.4.防抖动的延时子程序 (14)

4.3 程序核心部分 (14) 4.3.1 逐行扫描 (14) 4.3.2逐行扫描的源程序 (15) 第五章源程序代码 (15) 5.1 根据整体思路以及软件设计得到的代码. 15 5.2 以上代码存在问题分析 (19) 第六章难点分析 (20) 第七章体会感慨建议 (25) 第八章参考文献 (26) 第一章概述 1.1学习目的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

的专业基础课程。我们通过该门课的学习,知道了微机的工作原理,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接口技术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为后续的课程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编程手段分析,解决专业领域的各种问题的能力和意识,并进一步感受微机发展的微机发展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1.2 计算机的应用 目前计算机的应用已经遍布各个行业,如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人工智能、网络应用等。 科学和工程计算:科学和工程计算的特点是计算量大,而逻辑关系相对简单,它是计算机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数据和信息处理:数据处理是指对数据的收集、存储、加工、分析和传送的全过程。这些数据处理应用的特点是数据量很大,但计算相对简单。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数据处理增加了新鲜内容,都涉及更广泛的数据类型,这些数据处理过程不仅数据量大,而且还会带来大量的运算和复杂的运算过程。 过程控制:过程控制是生产自动化的重要技术内容和手段,它是由计算机对所采集到的数据按一定方法经过计算,然后输出到指定执行机构去控制生产的过程。 人工智能:人们把计算机模拟人脑力劳动的过程成为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利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思维过程,并利用计算机程序来实现这些过程。 1.3学习计算机的意义 电子计算机是一种能自动高速地进行大量运算的电子机器。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卓越成就之一,反过来,它也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

光电子器件与技术

《光电子器件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Photoelectron Apparatus and Techniques 课程代码:26105420 课程性质:专业方向理论课(选修)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开课学期:6 总学时数:32 总学分数:2.0 修订年月:2006年6月 执 笔:张学习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方向选修课,是以应用为主的工程技术基础类课程。其任务是掌握光电子器件的基本原理以及一些典型的光电子器件的工作方式,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光电子器件与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培养学生使用和分析光电子器件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光控器件的基础 1、光电器件的物理基础; 2、激光信号调制的理论基础; 3、波导器件的理论基础和波导器件传光的基本理论。 (二)电、磁光控器件 1、空间光调制器; 2、电光调制器; 3、磁光调制器和调制器件。 (三)典型的声光控制器件 1、声光器件的控制作用; 2、声光控制器件的类型与参数; 3、声光器件的应用。 (四)无源光波导控制器件 1、波导开关器件; 2、几何光学波导器件; 3、无源光波导调制器。 (五)半导体激光器件 1、半导体激光器的特性与分类; 2、典型的半导体激光器和半导体激光器目前的发展方向与途径。 (六) 固体激光器 1、固体激光器的基本结构、关键技术; 2、新型固体激光器的应用。 本章知识点为:固体激光器的基本结构,DPSSL的特性与关键技术。 (七) 高能激光器 1、高能激光器的特性; 2、高能化学激光器和自由电子激光器。 (八) 高速光电探测器件 1、光电二极管、分离探测器的应用; 2、多元探测器及其应用和发展。 (九) 电荷耦合固体成像器件 1、CCD电荷耦合器件的工作基本原理; 2、CCD器件的特性与应用。 总学时:32,其中:理论学时32。具体分配参见下表: 序号 课 程 内 容 理论学时

基于LCD1602液晶显示系统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名称基于89C51的液晶显示系统设计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及应在电气测控学科中的应用学生姓名刘晨 学号1141201014 系、专业电气工程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指导教师朱群峰 2013年6月14日

邵阳学院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年级专业11级电气工程及 其自动化专业 学生姓名刘晨学号1141201014 题目名称基于89C51的液晶显示系统设计设计时间2013年6月3日—2013年6月14日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及应 在电气测控学科 中的应用 课程编号121200105设计地点 数字控制与PLC实 验室(305) 一、课程设计(论文)目的 课程设计是在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和纽带。单片机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更多的完成软硬结合的动手实践方案,解决目前学生课程设计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缺乏动手能力的现象. 《单片机课程设计》是继《电子技术》、和《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之后开出的实践环节课程,其目的和任务是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已学课程“电子技术基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的基本知识,独立进行单片机应用技术和开发工作,掌握单片机程序设计、调试和应用电路设计、分析及调试检测。 二、已知技术参数和条件 1、液晶显示功能见第三项“任务和要求”具体参数 1、89C51系列单片机; 2、KEIL 软件;Wave软件、protuse软件 3、THKSCM-1型单片机实验系统。 三、任务和要求 利用89C51驱动液晶显示器工作,液晶显示器的型号自己确定(可以用1602或者12864)要求显示出自己的基本信息(英文或者中文,内容自定)。 1、要求设计出硬件系统的电气原理图; 2、要求设计出程序流程图和程序; 3、要求设计出实物或者仿真调试。 注:1.此表由指导教师填写,经系、教研室审批,指导教师、学生签字后生效; 2.此表1式3份,学生、指导教师、教研室各1份。

常用光电子器件介绍

主要光电子器件介绍 【内容摘要】 光自身固有的优点注定了它在人类历史上充当不可忽略的角色,本文从几种常见的光电子器件的介绍来展示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 光纤通信光电子器件 【正文】 光自身固有的优点注定了它在人类历史上充当不可忽略的角色,随着人类技术的发展,其应用越来越广泛,优点也越来越突出。 将优点突出的光纤通信真正应用到人类生活中去,和很多技术一样,都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从宏观上来看,光纤通信主要包括光纤光缆、光电子器件及光通信系统设备等三个部分,本文主要介绍几种常见的光电子器件。 1、光有源器件 1)光检测器 常见的光检测器包括:PN光电二极管、PIN光电二极管和雪崩光电二极管(APD)。目前的光检测器基本能满足了光纤传输的要求,在实际的光接收机中,光纤传来的信号及其微弱,有时只有1mW左右。为了得到较大的信号电流,人们希望灵敏度尽可能的高。 光电检测器工作时,电信号完全不延迟是不可能的,但是必须限制在一个范围之内,否则光电检测器将不能工作。随着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不断提高,超高速的传输对光电检测器的响应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其制造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光电检测器是在极其微弱的信号条件下工作的,而且它又处于光接收机的最前端,如果在光电变换过程中引入的噪声过大,则会使信噪比降低,影响重现原来的信号。因此,光电检测器的噪声要求很小。 另外,要求检测器的主要性能尽可能不受或者少受外界温度变化和环境变化的影响。 2)光放大器 光放大器的出现使得我们可以省去传统的长途光纤传输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光-电-光的转换过程,使得电路变得比较简单,可靠性也变高。 早在1960年激光器发明不久,人们就开始了对光放大器的研究,但是真正开始实用化的研究是在1980年以后。随着半导体激光器特性的改善,首先出现了法布里-泊罗型半导体激光放大器,接着开始了对行波式半导体激光放大器的研究。另一方面,随着光纤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光纤拉曼放大器。80年代后期,掺稀土元素的光纤放大器脱颖而出,并很快达到实用水平,应用于越洋的长途光通信系统中。 目前能用于光纤通信的光放大器主要是半导体激光放大器和掺稀土金属光纤放大器,特别是掺饵光纤放大器(EDFA)倍受青睐。1985年英国南安普顿大学首次研制成掺饵光纤,1989年以后掺饵光纤放大器的研究工作不断取得重大

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

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 我们很早就知道物质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型态。液体分子质心的排列虽然不具有任何规律性,但是如果这些分子是长形的(或扁形的),它们的分子指向就可能有规律性。于是我们就可将液态又细分为许多型态。分子方向没有规律性的液体我们直接称为液体,而分子具有方向性的液体则称之为“液态晶体”,又简称“液晶”。液晶产品其实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常见到的手机、计算器都是属于液晶产品。液晶是在1888年,由奥地利植物学家Reinitzer发现的,是一种介于固体与液体之间,具有规则性分子排列的有机化合物。一般最常用的液晶型态为向列型液晶,分子形状为细长棒形,长宽约1nm~10nm,在不同电流电场作用下,液晶分子会做规则旋转90度排列,产生透光度的差别,如此在电源ON/OFF下产生明暗的区别,依此原理控制每个像素,便可构成所需图像。 1. 被动矩阵式LCD工作原理 TN-LCD、STN-LCD和DSTN-LCD之间的显示原理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液晶分子的扭曲角度有些差别。下面以典型的TN-LCD为例,向大家介绍其结构及工作原理。 在厚度不到1厘米的TN-LCD液晶显示屏面板中,通常是由两片大玻璃基板,内夹着彩色滤光片、配向膜等制成的夹板? 外面再包裹着两片偏光板,它们可决定光通量的最大值与颜色的产生。彩色滤光片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构成的滤片,有规律地制作在一块大玻璃基

板上。每一个像素是由三种颜色的单元(或称为子像素)所组成。假如有一块面板的分辨率为1280×1024,则它实际拥有3840×1024个晶体管及子像素。每个子像素的左上角(灰色矩形)为不透光的薄膜晶体管,彩色滤光片能产生RGB三原色。每个夹层都包含电极和配向膜上形成的沟槽,上下夹层中填充了多层液晶分子(液晶空间不到5×10-6m)。在同一层内,液晶分子的位置虽不规则,但长轴取向都是平行于偏光板的。另一方面,在不同层之间,液晶分子的长轴沿偏光板平行平面连续扭转90度。其中,邻接偏光板的两层液晶分子长轴的取向,与所邻接的偏光板的偏振光方向一致。在接近上部夹层的液晶分子按照上部沟槽的方向来排列,而下部夹层的液晶分子按照下部沟槽的方向排列。最后再封装成一个液晶盒,并与驱动IC、控制IC 与印刷电路板相连接。 在正常情况下光线从上向下照射时,通常只有一个角度的光线能够穿透下来,通过上偏光板导入上部夹层的沟槽中,再通过液晶分子扭转排列的通路从下偏光板穿出,形成一个完整的光线穿透途径。而液晶显示器的夹层贴附了两块偏光板,这两块偏光板的排列和透光角度与上下夹层的沟槽排列相同。当液晶层施加某一电压时,由于受到外界电压的影响,液晶会改变它的初始状态,不再按照正常的方式排列,而变成竖立的状态。因此经过液晶的光会被第二层偏光板吸收而整个结构呈现不透光的状态,结果在显示屏上出现黑色。当液晶层不施任何电压时,液晶是在它的初始状态,会把入射光的方向扭转90度,因此让背光源的入射光能够通过整个结构,结果在显示屏上出现白

LED16乘16电子显示器课程设计

目录 1.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方案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系统功能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硬件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 8255A芯片...................................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设计框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LED点阵介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LED显示方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测试与调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总结与体会.............................................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程序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石墨烯在光电子器件中的应用

石墨烯在光电子器件中的应用 摘要:石墨烯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存在的二维自由态原子晶体,有着优异的机械性能、超高的热导率和载流子迁移率、超宽带的光学响应谱,以及极强的非线性光学特性。且因其卓越的光学与电学性能及其与硅基半导体工艺的兼容性,石墨烯受到了各领域学科的高度关注。本文重点综述了石墨烯在超快脉冲激光器、光调制器、光探测器、表面等离子体等光电子器件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关键字:石墨烯;光调制器;光探测器;超快脉冲激光器;表面等离子体; 1、前言 石墨烯是由单层碳原子紧密堆积成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的一种碳质新材料,具有独特的零带隙能带结构,是一种半金属薄膜材料。石墨烯不仅有特殊的二维平面结构,还有着优良的力学、热学、电学、光学性质。其机械强度很大,断裂强度比优质的钢材还要高,同时又具备良好的弹性、高效的导热性以及超强的导电性。石墨烯又是一种禁带宽度几乎为零的特殊材料,其电子迁移速率达到了1/300光速。由于石墨烯几乎是透明的,因此光的透过率可高97.7%。此外,石墨烯的加工制备可与现有的半导体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transistor)工艺兼容,器件的构筑、加工、集成简单易行,在新型光电器件的应用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目前,人们已利用石墨烯开发出一系列新型光电器件,并显示出优异的性能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2、石墨烯的基本性质 石墨烯具有独特的二维结构,并且能分解为零维富勒烯,也可以卷曲成一维碳纳米管,或堆积成为三维石墨。石墨烯力学性质高度稳定,碳原子连接比较柔韧,当施加外力时,碳原子面就会发生弯曲形变。 在理想的自由状态下,单层石墨烯并非完美的平面结构,表面不完全平整,在薄膜边缘处出现明显的波纹状褶皱,而在薄膜内部褶皱并不显,多层石墨烯边缘处的起伏幅度要比单层石墨烯稍小。这也说明了石墨烯在受到拉伸、弯曲等外力作用时仍能保持高效的力学稳定性。 在一定能量范围内,石墨烯中的电子能量与动量呈线性关系,所以电子可视为无质量的相对论粒子即狄拉克费米子。通过化学掺杂或电学调控的手段,可以有效地调节石墨烯的化学势,使得石墨烯的光学透过性由“介质态”向“金属态”转变。 石墨烯的功函数与铝的功函数相近,约为4.3eV,因此在有机光电器件中有望取代铝来做透明电极。近年来所观测到的显著的量子霍尔效应和分数量子霍尔效应,证实了石墨烯是未来纳米光电器件领域极有前景的材料。 3、基于石墨烯的光调制器 3.1 直波导结构石墨烯光调制器 光学调制是改变光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参数,并通过外界各种能量形式实现编码光学信号的过程。对光学调制器件的评价有调制带宽、调制深度、插入损耗、比特能耗以及器件尺寸等性能指标。大多数情况下,光在

等离子体的应用

等离子体技术与应用 学号 队别 专业 姓名

摘要 等离子体作为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态,自18世纪中期被发现以来,对它的认识和利用不断深化。我们知道,普通化学反应和化工设备中所产生的温度只有二千多度。而在各种形式的气体放电所形成的低温等离子体中电子温度可达一万度以上,足以造成各种化学键的断裂,或使气体分子激发电离,产生许多在通常条件下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获得通常条件下不能得到的化合物或化工产品,并且获得的化合物与化工产品不会产生热分解。目前,等离子体技术已被广泛的用于国防、工业、农业、环境、通信等一系列国民经济发展领域,极大地推动了信息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工业科技进步。 关键词等离子体微波放电隐身技术材料的表面改性微波等离子灯 引言 等离子体是由带电的正粒子、负粒子(其中包括正离子、负离子、电子、自由基和各种活性基团等)组成的集合体,其中正电荷和负电荷电量相等故称等离子体。他们在宏观上呈电中性的电离态气体(也有你液态、固态)。当温度足够高时,构成分子的原子也获得足够大的的动能,开始彼此分离,这一过程称为离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温度,就会出现一种全新的现象,原子的外层电子将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失去电子的原子变成带正电的离子,这个过程叫电离。等离子体指的就是这种电离气体,它通常由光子、电子、基态原子(或分子)、激发态原子(或分子)以及正离子和负离子六种基本粒子构成的集合体。因此,等离子体也被称为物质的第四态。 内容 一、等离子的性质 物质的第四态等离子体有着许多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只要表现如下: 1) 温度高、粒子动能大。 2) 作为带电粒子的集合体,具有类似金属的导电性能。等离子体从整体上看是一种导体电流体。 3) 化学性质活泼,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4) 发光特性,可以作光源。 二、等离子技术的应用 2.1微波放电等离子体技术与应用 通常,低气压、低温等离子体是在1~100pa的气体中进行直流或射频放电产生的。直流辉光发电首先被研究和应用,但该等离子体是有极放电,而且密度低、电离度低、运行气压高,这就限制了其应用的广泛性。随后,射频放电技术逐步被发展起来,这是一种无极放电,且等离子体工作与控制参数比辉光放电有所提高,因而获得了较广泛的应用。但是其密度和电离度仍较低,应用范围依然受到限制。 微波放电初始阶段的物理过程如下。微波引入反应腔中建立起电磁场,反应气体中的电子在微波场作用下获得能量,与气体分子碰撞使其电离,从而得到更多的

8×8LED点阵显示汉字课程设计

目录 第1章本设计的研究背景及目的要 求 0 1.1凌阳单片 机 0 1.2 LED(8×8)点阵模块简 介 (1) 第2章设计方案和基本原 理 (3) 2.1设计方 案 (3) 2.2 基本原 理 (3) 1. 8×8LED点阵的工作原 理 (3) 第3章程序设 计 (6) 3.1程序流程 图 (6) 3.2 程序代 码 (6) 第4章调试结果及分 析 (8) 4.1调试结 果 (8) 4.2结果分 析 (9) 第5章结论与体 会 (10) 参考文 献 .................................................................. 11 附 录 .................................................................. . (12) 第1章本设计的研究背景及目的要求

1.1凌阳单片机 (1)来源 随着单片机功能集成化的发展,其应用领域也逐渐地由传统的控制,扩展为控制处理数据处理以及数字信号处理,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等领域。凌阳的16位单片机就是为适应这种发展而设计的。 (2)构造 它的CPU内核采用凌阳最新推出的Microcontroller and Signal Processor 16 位微机处理器芯片,以下简称μ'nSP?。围绕μ'nSP?所形成的16位μ'nSP?系 列单片机,以下简称μ'nSP? 家族。采用的是模块式集成结构,它以μ'nSP?内核为中心集成不同规模的ROM PAM和功能丰富的各种外设部件。μ'nSP?内核 是一个通用的和结构。除此之外的其它功能模块均为可选结构。以及这种结构可大可小可有可无,借助这种通用结构附加可选结构的积木式的构成,便可成为各种系列的派生产品,以适合不同场合,这样做无疑会使每种派生产品具有更强的功能和更低的成本。μ'nSP?家族有有以下特点:体积小,集成度高,可靠性 好易于扩展。μ'nSP? 家族把各功能把各功能部件模块化地集成在一个芯片里。内部采用总线结构,因为减少了各功能部件之间的连接,提高了其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另外,模块化的结构易于系列的扩展,以适应不同用户的需求。具有较强的中断处理能力。μ'nSP?家族的中断系统支持10个中断向量及10余个中断源,适合实时应用领域。高性能价格比:μ'nSP?家族片内带有高寻址能力的ROM,静态RAM和多功能的I/O口,另外μ'nSP?的指令系统提供出具有较高运算速度的16位,16位的乘法运算指令和内积运算指令,为其应用添加了DSP功能,使得μ'nSP?家族运用在复杂的数字信号处理方面既很便利又比专用的DSP芯片廉价。 优点: 功能强、效率高的指令系统:μ'nSP?的指令系统的指令格式紧凑,执行迅速,并且其指令结构提供了对高级语言的支持,这可以大大缩短产品的开发时间。低功耗、低电压:μ'nSP?家族采用CMOS制造工艺,同时增加了软件激发的弱振方式,空闲方式和掉电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其功耗,另外,μ'nSP?家族的工 作电压范围大,能在低电压供电时正常工作,且能用电池供电,这对于其在野外作业等领域中的应用具有特殊的意义。 (3)应用领域 凌阳单片机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家用电器、医用设备、航空航天、专用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及过程控制等领域,大致可分如下几个范畴: 1.在智能仪器仪表上的应用 单片机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控制功能强、扩展灵活、微型化和使用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中,结合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可实现诸如电压、功率、频率、湿度、温度、流量、速度、厚度、角度、长度、硬度、元素、压力等物理量的测量。采用单片机控例且功能比起采用电子或数字电路更加强大。智能化、微型化,制使得仪器仪表数字化、. 。如精密的测量设备(功率计,示波器,各种分析仪)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2. 例如工厂流水线的智能化管数据采集系统。用单片机可以构成形式多样的控制系统、

LCD几何图形显示课程设计

目录 第1章设计的研究背景及目的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研究背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硬件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2章设计的方案及基本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 基本原理 (3) 第3章程序设计 (4) 主程序流程图 (4) 设计程序 (4) 第4章调试结果与分析 (5) 调试结果 (5) 结果分析 (5) 结论与体会 (6) @ 参考文献 (7) 附录 (8) ~

\

第1章 LCD几何图形显示设计的研究背景及目的要求 研究背景 在程序设计方面,凌阳十六位单片机还具有易学易用的效率较高的一套指令系统和集成开发环境。在此环境中,支持标准C语言,可以实现C语言与凌阳汇编语言的互相调用。 显示器的核心液晶显示器控制器品种繁多,各种控制芯片在控制电路逻辑、控制指令、指标参数等方面各有差异。但对于已带有控制电路的平板点阵式图形液晶显示器,使用者无需关心其控制核心的集成芯片、控制电路等,就可方便地利用它进行开发。 设计目的 熟悉利用SPLC501液晶显示模组显示几何图形的API函数。 掌握利用液晶显示器显示几何图形的方法。 — 硬件选择 装有window系统和仿真环境和PC机一台,十六位单片机实验箱一个。SPCE061A 核心及周边电路模块(包含 32 个 I/O 口),LCD显示模组模块。 设计内容 LCD显示器上一个实心圆,在实心圆的横向直径画一条横线,并在实心圆上叠加显示汉字:“凌阳科技”,最后向上滚屏。在LCD显示器实现实心圆和汉字的叠加显示。 利用 SPLC501 液晶显示模组显示英文(ASCII)字符时,需要对 LCD 进行初始化操作,以初始化 LCD 内部的供电方式、驱动设置等;在凌阳大学计划提供的 SPLC501 液晶显示模组的驱动程序中,提供了对 SPLC501 液晶显示模组的初始化程序,除了完成前面所述的操作外,该函数还可以初始化液晶的显示。初始化 SPLC501 液晶显示模组后,驱动程序默认设置图形显示模式为覆盖模式,ASCII 字符的字型默认为8×16的大小,如果需要修改这些参数可以调用对应的函数进行设置。主程序利用C语言编写,调用驱动程序(调动程序已提供在IDE的安装路\SPCE061A\example\model_Exa\driver\SPLC501driver)。

光电子与微电子器件及集成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4 “光电子与微电子器件及集成”重点专项 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出的任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光电子与微电子器件及集成”重点专项(以下简称“本重点专项”)。根据本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的部署,现提出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本重点专项的总体目标是:发展信息传输、处理与感知的光电子与微电子集成芯片、器件与模块技术,构建全链条光电子与微电子器件研发体系,推动信息领域中的核心芯片与器件研发取得重大突破,支撑通信网络、高性能计算、物联网等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满足国家发展战略需求。 本重点专项按照硅基光子集成技术、混合光子集成技术、微波光子集成技术、集成电路与系统芯片、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学和器件工艺技术6个创新链(技术方向),共部署49个重点研究任务。专项实施周期为5年(2018—2022年)。 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在核心光电子芯片、光电子芯片共性支撑技术、集成电路与系统芯片、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学和器件工 —1—

艺技术5个技术方向启动19个研究任务,拟安排国拨总经费概算6.75亿元。凡企业牵头的项目须自筹配套经费,配套经费总额与专项经费总额比例不低于1:1。 各研究任务要求以项目为单元整体组织申报,项目须覆盖所申报指南方向二级标题(例如:1.1)下的所有研究内容并实现对应的研究目标。除特殊说明外,拟支持项目数均为1~2项。指南任务方向“1.核心光电子芯片”和“2.光电子芯片共性支撑技术”所属任务的项目实施周期不超过3年;指南任务方向“3.集成电路与系统芯片”、“4.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学”和“5.器件与工艺技术”所属任务的项目实施周期为4年。基础研究类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4个,参研单位总数不超过6个;共性关键技术类和应用示范类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5个,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10个。项目设1名项目负责人,项目中每个课题设1名课题负责人。 指南中“拟支持项目数为1~2项”是指:在同一研究方向下,当出现申报项目评审结果前两位评分评价相近、技术路线明显不同的情况时,可同时支持这2个项目。2个项目将采取分两个阶段支持的方式。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第一阶段完成后将对2个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后续支持方式。 1.核心光电子芯片 1.1多层交叉结构的光子集成芯片(基础研究类) 研究内容:聚焦基于硅基多维度交叉结构的光子集成芯片,—2—

单片机课程设计 电子日历时钟显示器设计

目录 1.题目设计要求 (1) 2.开发平台简介 (1) 3.系统硬件设计 (2) 3.1设计原理 (2) 3.2器件的功能与作用 (2) 3.2.1 MCS51单片机AT89C51 (2) 3.2.2复位电路 (3) 3.2.3晶振电路 (4) 3.2.4 DS1302时钟模块 (4) 3.2.5 引脚功能及结构 (4) 3.2.6 DS1302的控制字节 (5) 3.2.7 数据输入输出(I/O) (5) 3.2.8 DS1302的寄存器 (6) 3.2.9 液晶显示LCD1602 (6) 3.2.10 串行时钟日历片DS1302 (8) 4.系统软件设计 (10) 4.1程序流程 (10) 4.2程序代码 (10) 5.系统仿真调试 (20) 5.1仿真原理图设计 (20) 5.2仿真运行过程 (21) 5.3仿真运行结果 (21) 6.总结 (21) 7.参考文献 (22)

1.题目设计要求 通过串行日历时钟芯片DS1302生成当前日期和是时间,通过IO口传输到AT89c52芯片中,然后再将AT89c52接收到的数据输出到LCD上。要求LCD上显示的日期和时间与当前系统时间保持一致。 2.开发平台简介 2.1系统仿真平台Proteus Proteus软件是由英国Labcenter Electronics公司开发的EDA工具软件,已有近20年的历史,在全球得到了广泛应用。Proteus软件的功能强大,它集电路设计、制版及仿真等多种功能于一身,不仅能够对电工、电子技术学科涉及的电路进行设计,还能够对微处理器进行设计和仿真,并且功能齐全,界面多彩。和我们手头其他的电路设计仿真软件,他最大的不同即它的功能不是单一的。另外,它独特的单片机仿真功能是任何其他仿真软件都不具备的。 2.2软件开发平台Keil C Keil C51是美国Keil Software公司出品的51系列兼容单片机C语言软件开发系统,与汇编相比,C语言在功能上、结构性、可读性、可维护性上有明显的优势,因而易学易用。Keil提供了包括C编译器、宏汇编、连接器、库管理和一个功能强大的仿真调试器等在内的完整开发方案,通过一个集成开发环境(uVision)将这些部分组合在一起。Keil C51生成的目标代码效率之高,多数语句生成的汇编代码很紧凑,容易理解。在开发大型软件时更能体现高级语言的优势。

异质结在光电子器件中的应用

异质结在光电子器件中的应用 在实际的光电子器件中,往往包含一个或多个异质结。这是因为异质结是由具有不同的电学性质和光学性质的半导体组成的,还可以通过适当的晶体生长技术控制异质结势垒的性状,因此异质结在扩大光电子器件的使用范围,提高光电子器件性能,控制某些特殊用途的器件等方面起到了突出的作用。在光纤通信、光信息处理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如下: 1异质结光电二极管 光电二极管是利用光生伏打效应工作的器件,工作时要加上反向偏压,光照使结的空间电荷区和扩散区内产生大量的非平和载流子,这些非平衡载流子被内建电场和反向偏压电场漂移,就会形成很大的光电流。其工作特性曲线如下图所示: 图2.1 光电二极管的工作特性曲线 光电二极管往往作为光电探测器使用,此时希望它有宽的光谱响应范围和高的光电转化率。在包含有异质结的光电二极管中,宽带隙半导体成为窄带隙半导体的入射窗口,利用此窗口效应,可以使光电二极管的光谱响应范围加宽。图2.2(a)画的是由宽带隙E g1和窄带隙E g2两种半导体组成的异质结,在入射光子能量满足E g1>hv> E g2的条件下,入射光就能透过半导体1而被半导体2吸收。显然,透过谱与吸收谱的曲线重叠部分是该光电探测器的工作波段范围。图2.2(b)是同质结光电探测器响应的情况,

显然同质结的工作波段范围是很窄的。 光子能量/ev 12 E =E 入射光光子能量/ev 12E >E 入射光 (a )(b ) 图2.2 异质结光带二极管和同质结光电二极管的光谱特性 2异质结光电晶体管 图2.3分别是InP/InGaAs 异质结光电晶体管的典型结构图和能带图。发射区由宽禁带的n 型InP 材料做成,基区和收集区由窄禁带的InGaAs 材料做成。光电晶体管工作时一般采用基区浮置的方式,以减少引线分布电容。在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加电压,使发射极对基区正向偏置,而集电极对基区反向偏置。入射光子流照在宽带发射区上,当光的波长合适时发射区基本是透明的,光在窄带区中靠近宽带一侧被吸收而产生电子-空穴对。电子被发射结的自建电场所吸引从基区向发射区漂移,而空穴将流向基区。如果光在宽带区中也部分吸收的话,电子和空穴的流动方向也是这样的。因为基区是浮置的,电子和空穴这样的流动将促使发射极的电位更负,而基区的电位更正。这相当于发射结的p-n 正向偏置更加强。也就是说,光的吸收和光生载流子的流动等效于在光电晶体管的发射结上加了一个正向的信号。从而是发射区向基区注入更多的电子。这些电子以扩散的方式通过基区到达基区和集电区的边界,被方向偏置的集电极收集成为集电极电流,从而完成放大的目的。所以,光电晶体管不但能用于检测光信号,还能将光信号转换成的电信号放大。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LED显示电子钟

《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 课程设计报告 课题LED显示的电子钟 姓名 学号 院系自动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 班级 指导教师

2012 年6月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 (3) 二、课程设计要求 (3) 三、设计内容 (4) 四、硬件设计需求 (5) 1、硬件系统各模块功能 (5) (1)、单片机最小系统——AT89C51 …………………………………5(2)、LED数码管显示模块……………………………………………8 (3)、晶振模块 (9) (4)、按键模块 (10) 五、电路软件系统设计 (10) 1、protues软件简介…………………………………………………10 2、仿真结果 (11) 3、流程图……………………………………………………… 13 六、误差分析………………………………………………………15 七、总结与心得体会………………………………………………………15 八、参考文献……………………………………………………… 16 九、附录(程序)………………………………………………………16

一、课程设计目的 单片机课程设计作为独立的教学环节,是自动化及相关专业集中实践性环节系列之一,是学习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后,并在进行相关课程设计基础上进行的一次综合练习。 单片机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接口设计,程序设计,安装调试等环节,完成一个基于MCS-51系列单片机,涉及多种资源应用,并且有综合功能的小应用系统设计。使学生不但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而且能够对电子电路,电子元器件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加深认识,同时在软件编程,调试,相关仪器设备和相关软件的使用技能等方面得到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使学生增进对单片机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单片机理论方面的理解,加深单片机的内部功能模块的应用,如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片内外存储器,I/O接口,串行口等。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过程,方法及实现,强化单片机应用电路的设计与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在单片机应用方面的实践技能和科学作风,培育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要求 课程设计应以学生认知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根据课程设计具体课题安排时间,确定课题的涉及,变成和调试内容,分团队开展课程设计活动,安排完成每部分工作。课程设计集中在实验室进行。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坚持独立完成,实现课题规定的各项指标,并写出设计报告。 要求学生自己调研,设计系统功能,划分软硬件功能,选择器件,用Proteus软件在PC机上完成硬件原理图设计。然后使用使用Proteus软件在PC机运行系统仿真,调试电路和修改调试程序。对整个系统做试运行,有问

等离子体及其技术的应用

等离子体及其技术的应用 摘要: 随着等离子体技术的迅速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新兴的等离子体化工体系。我们知道,普通化学反应和化工设备中所产生的温度只有二千多度。而在各种形式的气体放电所形成的低温等离子体中电子温度可达一万度以上,足以造成各种化学键的断裂,或使气体分子激发电离,产生许多在通常条件下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获得通常条件下不能得到的化合物或化工产品,并且获得的化合物与化工产品不会产生热分解。这势必会造就很多性能优良的新物质,其也将会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等离子体;喷涂;焊接;尾气处理;隐身技术

Plasma and its technical application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lasma technology, and gradually formed a new plasma chemical system.We know, the common chemical reaction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equipments only produce two thousand degrees temperature.The temperatures that in low temperature plasma electronic produced by all forms of gas discharge up to ten thousand degrees or above,more enough to fracture all sorts of the chemical bonds, or make the gas molecule ionization, produce many chemical reactions that can't happened in usual conditions , get compound or chemical products that can't achieved in usual conditions , and the products won't occur thermal decomposition.It will produce a lot of new substances that performance excellent ,and have a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 keywords:plasma;flame plating;soldering;tail gas treatment;invisible technology

液晶显示器电源工作原理及维修

液晶显示器电源工作原理及维修 详细介绍液晶显示器电源的作用、工作原理、维修及代换, 一、电源的作用 1、电源的基本知识 液晶电源的作用是为整机提供能量,常见的电源适配器外观如图所示 它的输入是220V交流电,输出为12V、4A直流电。电源适配器的内部电路结构如图所示

2、液晶电源的常见存在形式 常见的液晶电源有内置式和外置式两种。内置式电源一般是和高压板做在一起,形成二合一电源板,驱动板需要的各路电压均有电源板产生。外置式电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电源适配器,它一般是220V交流电输入,12V直流电输出,驱动板需要的其他电原在驱动板上进行变换。 二、电源的工作原理 由于LCD采用低电压工作,而一般市电提供提是110V或220V的交流电压,因此显示器需要配备电源。电源的作用是将市电的220V交流电压转变成12V或其它低压直流电,以向液晶显示器供电。 LCD显示器中的电源部分均采用开关电源。由于开关电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变换效率高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特别是脉宽调制(PWM)型的开关电源。PW M型开关电源的特点是固定开关频率、通过改变脉冲宽度的占空比来调节电压。 PWM开关电源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交流电220V输入电源经整流滤波是路变成300V直流电压,再由开关功率管控制和高频变压器降压,得到高频矩形波电压,经整流滤波后获得显示器所需要的各种直流输出电压。脉宽调制器是这类开关电源的核心,它能产生频率固定具脉冲宽度可调的驱动信号,控制开关功率管的导通与截止的占空比,用来调节输出电压的高低,从而达到稳压的目的。 以下将要介绍的电源适配器就是此类开关电源,我们以采用UC3842脉宽调制集成控制器的电源为例讲解相关电路。 1、UC3842的性能特点 (1)它属于电流型单端PWM调制器,具有管脚数量少,外围是路简单、安装调试方便、性能优良、价格低廉等优点。而且通过高频变压器与电网隔离,适合构成无工频变压器的20-50W小功率开关电源。 (2)最高开关频率为500KHZ,频率稳定度高达0.2%。电源效率高,输出电流大,能直接驱动双极型功率晶体管或VMOS管、DMOS管、TMOS管工作。 (3)内部有高稳定的基准电压源,档准值为5V,允许有+0.1%的偏差,温度系数为

LCD课程设计---128X64液晶显示程序设计

《CPLD/FPGA 》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128X64液晶显示程序设计 院(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通信1001班 学生姓名: 学号: 同组学生: 指导教师: 20 13 年 10 月 14 日至20 13 年 10 月 25 日

128X64液晶显示程序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调查报告/论文)题目 128X64液晶显示程序设计 二、设计(调查报告/论文)主要内容 下述设计内容需由学生个人独立完成: 1.设计EP1C6Q240C8控制128X64液晶屏显示电路原理图; 2.分析128X64液晶工作原理; 3.能按要求进行元器件的焊接; 4. 能正确处理安装与调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三、原始资料 1. 通信与电子系统实验指导书; 2. 128X64液晶显示电路制作套件。 四、要求的设计(调查/论文)成果 1.元件布局美观,硬件焊接可靠,无虚焊,短路; 2. 能在液晶屏上正确显示相关文字信息; 3.结合实际编出具有特色功能程序,程序结构合理,语言简洁,格式规范,注释详细; 4. 按要求完成课程设计报告,格式符合学校规范标准,字数不少于2000字。 五、进程安排 第 1 天理论讲解,材料发放,学生进行元器件清理并检测; 第 2天安装焊接,电路调试,硬件故障排查; 第 3 天,软件编程调试; 第4-5 天调测,验收,评分。 六、主要参考资料 [1] 陈曦.通信与电子系统实验指导书,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2] 谭会生.EDA技术及应用,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3] 潘松,黄继业.EDA技术与VHDL,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指导教师(签名): 20 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