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学笔记整理

档案学笔记整理
档案学笔记整理

档案管理学复习纲要

一、基本概念

全宗名称:

案卷题名:

联合全宗: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立档单位形成的、互有联系而不易区分为全宗的档案构成的全宗。

汇集全宗:若干个立档单位形成的、可以区分全宗但数量很少的、具有某些相同特征和联系的档案构成的全宗,称为全宗汇集。

档案汇集:用人为方法将不知其所属、全宗残缺不全的文件,按照一定特点集中起来的混合体,称为档案汇集。

多元主题:

查全率=检出相关资料/全部相关资料×100%

漏检率=未检出相关资料/全部相关资料×100%

查准率=检出相关档案/检出全部档案×100%

误检率=检出不相关档案/检出全部档案×100%

档案著录:指编制档案目录时对档案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

档案标引:指在档案著录中对档案内容进行分析和选择,并赋予其规范化检索标识的过程。

受控标引:是指严格根据主题词表中规范化的自由词进行标引。

对口标引:仅对特定专业内容有关的主题进行具体标引。

概括标引:

分析标引:

标引专指度:指检索标识表达档案内容的精确度,也就是标引的检索标识与档案主题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相符程度

标引网罗度:又称穷举度,是指标引工作中确认档案所有主题的程度

案卷文件目录:亦称“卷内文件目录汇集”或全引目录,它是将全宗或全宗内的一部分案卷目录和卷内文件目录汇编而成的一种检索工具

档案代理卡:是库房管理人员编制和使用的一种专门指明档案去向的卡片。

档号:是档案馆(室)在整理和管理档案的过程中,以字符形式赋予档案的代码。来源原则:同一机构、同一组织、同一个人其档案各为独立实体、集中管理;一个机构、组织的内部单位部门,其档案不是单独实体,不能独存;不同机构、不同组织、不同个人,其档案来源各不相同,不得混合。

全宗原则 :一个国家机构、一个社会组织、一个个人,其档案构成一个全宗; 档案管理要以全宗为单位进行,不得打破全宗构造实体性单位。

文本文件:

数据文件:

电子文件:又称数字文件,是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

八防:防火、防水、防潮、防霉、防虫、防光、防尘、防盗

档案馆指南:是以文章叙述的方式,全面概要介绍档案馆的馆藏,面向全社会进行宣传和报道的一种工具书

全宗指南:又名全宗介绍,它是以文章叙述的形式,介绍和揭示档案馆(室)收

藏的某一全宗档案内容和成分及其意义的一种参考资料

组织沿革:指系统记载一个机关、地区或专业系统的体制,组织机构和人员编制等变革的参考资料。

全程管理:

前端控制:

元数据:是信息技术应用后才出现的概念,其一般性解释为“关于数据的数据”,其基本功能为描述和定义数据。

二、业务知识

档案的本质属性:原始性、记录性

档案的作用

一般作用:1.行政管理的查考依据2.生产建设的参考依据3.政治斗争的必要工具4.科学研究的可靠资料5.宣传教育的生动素材6.维护国家集体个人权益法律证书。

本质作用:1.凭证作用2.参考作用

档案作用时效律与扩展律

1.时效律:档案价值作用随时间的推移或降值或失值,有一定时效性。

(1)信息内容的作用价值逐步减弱消失(2)载体材料因保存技术老化损毁

掌握“时效律”的意义:及时提供利用、保障载体质量、改善保存条件、研发修复技术

2.扩展律:档案的价值和作用值随时间的推移或增值,或扩展,与时间成正(1)记录的原始性、内容的特定性、孤本的稀有性、凭据的唯一性(2)档案的价值和作用从机关向社会扩展,由单一向多元扩展。

掌握“扩展律”的意义:延长保存寿命、多元开发利用、保障机关需要、适时服务社会。

档案行政作用弱化律和科学作用强化律

1.弱化律:机关行政施政的凭据考查必要性,随时间推移和形式发展会逐渐减少。档案中的现行文件仍然具有现行效用,是机关施政的依据。档案中的历史文件随机关公务的进展,凭据查考作用弱化。

掌握“弱化律”的意义:合理规定留存机关时限,方便社会各界充分利用。2.强化律:档案科学文化作用随行政作用的弱化逐渐增强跃居首位。

掌握“强化律”的意义:科学管理及时提供,拓展利用范围领域,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对档案真实性的辩证理解

1.档案是原始的第一手历史文献,比其他文献资料更为真实可靠,总体而言是

历史的真凭实据。

2.认识有局限性主观意图也有错误、部分档案内容虚假或违背事实,仍是当时

客观现象的真切反映。

3.档案是过往历史的真迹和物证,任何人不得涂改,伪造和损毁,必须维护档

案的原始性真实性。

档案价值鉴定的原则

从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出发,分析主体和主体本身的需要,用全面、历史、发展、效益的观点综合判定档案资料的价值大小和期限长短。

(一)整体利益原则

是总体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的标准。档案是国家人民的历史文化财富,必须从国

家人民的整体利益出发。充分估计对整个社会发展的作用,不能以个人好恶和团体利益定夺。

(二)主体需要原则

不同的利用主体,利用需求不相同。综合档案馆:立足全民需求;

专业档案馆:立足特定群体。内部档案室:立足于本机关。

(三)全面性原则

1、全面分析文件的特征

结合来源、内容、时间、文本、外形、载体等综合判断。不可单一决断。

2、全面把握档案之间的有机联系

依据保持机关团体社会组织的全貌和事务活动的完整性综合判断不可孤立认定3、全面预测社会的利用需要

充分考虑本组织与社会各界当前与将来,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价值作用综合判断不可片面定夺

(四)历史性原则

1、尊重历史事实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以历史的唯物主义观点具体分析正确判断不可以今非古

2、维护历史真貌

辨证理解历史的真实,正确对待内容失实或错误的档案“今世赖之以知古”(五)发展性原则

1、把握档案价值作用时效性扩展性客观规律

2、既立足当前又放眼未来,结合机关的当前查考和社会的将来利用

3、为后世积累文化遗产

(六)效益性原则

1、考虑保存能力设备条件成本费用

2、考虑保存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判断档案的相对价值

依据所存档案的完整程度

(1)机关档案保存比较完整,正常判定档案价值期限

(2)机关档案保存不够完整,适当放宽标准延长期限

依据档案内容的可替代程度

(1)内容被其他更重要的文件包容,从严判定价值期限

(2)内容独立反映某一方面的问题,价值期限相对提高;若无年度总结、统计报表,则应相对提高季度、月份总结、报表的价值期限

依据各全宗之间的重复性

普发文件、转发文件、联合发文,造成各机关全宗之间档案的重复,应依据主办机关、主管业务等鉴定确定档案的价值及其期限,非主办机关、非主管业务的可作为短期保存或备查资料留存本机关档案部门不移交

直接鉴定法

逐件逐张直接审查档案,即从内容、作者、文种的重要性、可靠性、联系性,机关利用、社会利用等,具体进行分析判定。不可仅凭文件标题、文种、文件目录、案卷题名、案卷目录等间接审查确定

移交复审

机关档案室向档案馆移交永久和30年期限的档案时,由机关档案室工作人员和接收档案馆工作人员共同审查移交档案期限。

到期复审

档案室:对10年期限的档案档案馆:对30年期限的档案

在保管期满后重新审查,是否确实丧失保存价值,如果尚存在一定的保存价值,重新确定新的保管期限。

优化馆(室)藏的基本原则

(一)完整性原则

1、档案文件个体的完整单份文件页码要齐全,完整无缺失;合成文件、附件、批转、印发件完整。

2、同案档案文件齐全完整一项工作一起事件一次会议一个项目

3、全宗档案文件齐全完整一个机关归档范围各种价值各种期限

4、档案馆(室)收集范围档案文件的齐全完整

(二)系统性原则

1、同一个案卷内档案文件之间保持有机联系

2、全宗档案之内进行科学分类便于保管查找

(三)实践性原则

1、克服“重藏轻用”弊端

2、既满足主要、经常用户需求;又考虑一般、特殊用户需求

3、既满足当前利用需求,又满足长远利用需求

(四)价值性原则

1、充分利用现有的有限资源,将有保存价值的收集齐全

2、作好立卷归档工作指导监督,保证入馆(室)档案的质量

3、作好档案鉴定和复审,剔除已丧失价值档案

(五)特色性原则

1、历史特色2、文化特色3、时代特色4、地方特色

5、民族特色6、专业特色

档案整理工作的原则

(一)充分利用原有整理基础

1、原有整理结果基本上可用应维持原结果不轻易重整

2、原有整理结果局部不合理在原结果基础上局部调整

3、原有整理结果须全面重整尽量保留利用原可取之处

(二)保持档案文件的历史联系

1、保持来源方面的联系同一机关、同一部门、同一个人

2、保持时间方面的联系同一时期、同一阶段、同一年度

3、保持内容方面的联系同一问题、同项业务、同宗案件

4、保持形式方面的联系同一文种、同类文种、同一载体

(三)必须便于保管和利用

1、保持历史联系是根本性原则,保持历史联系不是根本目的

2、便于保管和利用是最终目的,切忌将保持历史联系绝对化

3、以恰当保持历史联系为前提,处理联系、保管、利用矛盾

档案保管的具体任务

1、维护档案存放秩序

按科学次序排列存放于库房,调出查阅利用后恢复原秩序

2、严格防止档案损坏

采取有效管理的措施方法,延缓防止档案的自然损毁

3、尽量延长档案的寿命

用专门技术积极措施方法,延缓防止档案的自然损毁

4、切实维护档案信息安全

建立健全管理和利用制度,保证档案信息不失密泄密。

馆(室)藏现存主要问题

(一)馆藏结构不合理

综合、政策、指示性的多,贯彻、具体、典型性的少;宏观性的多,微观性的少;政治政务多,经济科技少;上级机关多,下级机关少;一般性的多,地方特色少;纸质载体多特种载体少。

(二)库藏成份未优化

同一全宗内,机关全宗之间,重复文件偏多;同一全宗内,价值不大偏多,需销毁保存。

(三)库藏全宗完整性不高

建国前全宗普遍完整性较差;建国后全宗个别完整性不够

(四) 馆(室)服务功能不全面

注重政治斗争服务,忽视为经济科研;注重为领导机关服务,忽视为业务基层;注重为机关组织服务,忽视为职工公民。

组织全宗的构成条件

1.可以独立行使职权,并能以自己的名义单独对外正式发文。

2.设有会计部门或经济核算部门,可以自行编制、预算和财务计划。

3.设有管理人事的机构或人员并且具有一定的人事任免权。

个人全宗的构成条件

(1)对国家社会有特别贡献和重要影响“著名人物”才有可能构成实际人物全宗

(2)主要以个人名义从事社会活动档案,与组织全宗无大面积交叉才有可能构成具体人物全宗

(3)个人的档案较系统完整留存较系统全面反映其社会活动,档案部门能对其有效管理才最终构成现实的人物全宗

照片档案的构成

1、底片

(1)原始底片(2)翻版底片

2、照片

(1)原始照片(2)翻制照片

3、文字说明

(1)事由(2)时间(3)地点(4)事物

(5)背景(6)摄影者

照片档案的利用

1、展览2、咨询3、宣传4、出版

馆藏档案的来源

1、现行机关档案2、撤销机关档案3、组织和个人保存的散失档案4、档案馆之间的相互交接档案5、交换购买收藏在国外的档案

人事档案的特点

1.入档须经审核

2.内容真实可靠

3.材料完整齐全

4.具有现行效用

5.具有机密性质

6.专卷专人专管

7.档案随人迁转

人事档案管理部门的职责

1.保管人事档案,为国家积累档案史料

2.收集、鉴定、整理

3.办理人事档案材料的查阅、借用和转递

人事档案鉴别工作原则

1、必须以政策规定为依据

《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干部档案工作条例》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

2、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以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全面、具体地分析

3、必须有严格的制度规范

鉴别真伪、严格把关取舍有据、符合规定专人负责、履行手续

人事档案收集制度

1、移交制度凡属归档范围的均应移交人事档案部门一份

2、索要制度定期或不定期主动索要登门、电话、发函

3、检查核对制度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核对退回补办、填写补充、剔除4、补充制度保障齐全完整及时补充更新

机关档案部门用户的需求特征

(一)职能机构人员

与具体业务密切相关的且具有业务指导作用的特定内容的某单件档案

(二)秘书机构人员

协助领导人计划和决策开展和实施督查和落实协调和组织系统全面的某系列档案

(三)机关的领导者

1、间接性通过文秘人员间接获取信息

2、浓缩性需要文秘人员加工提炼信息

档案实体管理的原则

(一)来源原则

同一机构、同一组织、同一个人其档案各为独立实体、集中管理;一个机构、组织的内部单位部门,其档案不是单独实体,不能独存;不同机构、不同组织、不同个人,其档案来源各不相同,不得混合。

(二)全宗原则

一个国家机构、一个社会组织、一个个人其档案构成一个全宗;档案管理要以全宗为单位进行,不得打破全宗构成实体性单位。

(三)有机联系原则

同一机构、组织、个人,同一事物内容的档案有内在联系;同一时间阶段的档案有内在联系。维护全宗的统一完整性,有利于维护内容和时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维护同一机构、组织、个人历史活动的完整、全面和真实性。

(四)保管利用方便原则

按照来源和全宗原则,保持档案的有机联系,采取简便有效的方法,即可以方便管理利用。但载体特殊或涉密等,应区分情况,分别管理。

档案统计主要指标

(1)馆藏状况(档案总量结构分量资料数量)

(2)利用服务(利用人次总量分量编研情况)

(3)经费建设(经费、机构,馆室面积、设备等)

(4)人员现状(年龄结构文化程度专业职称)

(5)教育现状(普通、成人、中等学校师生比)

档案咨询服务的步骤

(一)接受咨询(二)分析问题(三)查找档案(四)答复咨询(五)用户建档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原则

(一)馆(室)藏基础原则

(二)信息有序化原则

(三)信息激活原则

1.信息的分解和析出

2.信息的浓缩和提炼

3.知识的综合和归纳

(四)充分利用原则

1.扩大对不同利用者的适应性

2.充分发挥检索和传输系统功能

3.引导帮助有限时间内有效利用

(五)全面效益原则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主要障碍与对策

一、主要障碍

(一)社会环境方面的障碍

1.受落后传统观念的束缚

2.受民族文化素质的制约

2.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二)档案部门方面的障碍

1.观念障碍

2.工作障碍

(三)用户方面的障碍

1.社会档案意识淡薄

2.受获取信息习惯制约

3.受获取信息能力制约

二、相关对策

(一)创新观念

1.与时俱进的发展观念

2.被动与主动并举观念

3.面向社会的开放观念

4.开发再创造文化观念

5.传统交流的共享观念

(二)改善环境

1.强化宣传增强档案意识

2.面向全社会面向国内外

3.与新闻媒体等通力合作

4.光电报刊杂志网络手段

5.时地、特藏、手续费用

(三)体制保障

1.丰富和优化档案馆(室)藏

2.建设

3.建设开发机构配备高素质人才

(四)技术保障

1.文档一体化管理技术

2.数字化安全存档技术

3.数据库存储检索方式

4.多媒体信息集成技术

5.信息的安全传输技术

6.搜索、浏览、下载技术(五)以市场为导向,提高三度

1.适应需求

2.提高质量

3.扩大影响

(六)走特色开发之路

三、工作要求

归档案卷的质量要求

1、遵循文件形成规律特点2、保持文件之间有机联系

3、区分不同价值保管期限4、便于科学保管充分利用

对现行机关档案的接收要求

(一)接收范围

1.坚持完整性原则

以全宗为单位,整体不分散,组织沿革、全宗指南、案卷目录、检索工具随同档案一并入馆。

2.保障真实可靠

要做到真实可靠,有疑必考。

3.加强质量建设

按《案卷质量标准和验收方法》强化自检、互检、小组验收。

4.强化地方特色

要做到地方特色显著,有接收重点,防止重复。

5.严格清点核对

依据移交目录,清点核对签字。

(二)接收时间期限

1.省级以上机关,永久期限档案,保存20年左右,移交接收进馆。

2.市县以下机关,永久、30年档案,保存10年左右,移交接收进馆。

3.逐年接收:每年移交接收一次;分段接收:隔三年接收一次。

(三)接收前的准备

1.实地了解情况;

2.派人指导检查;

3.及时解决问题;

4.制定接收方案;

5.做好人物准备。

特殊情况需要提前延期移交的,应征得同级档案局的同意。

按年度分类应确定文件所属年度

1、制发日期与收处日期跨年度归入收处年度

2、制发与批准生效日期跨年度归通过、批准、发布年度

3、计划总结、预算决算、统计报表归内容,针对年度跨年度计划归起始年度跨年度总结归迄止年度

4、请示与批复跨年度均归入批复的年度

5、所有工作按专门年度进行应按照专门年度进行分类

6、专业工作按专门年度进行其它工作按自然年度进行自然与专门年度结合分类

档案保管工作的基本要求

(一)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未损先防,损后处治)

(二)加强重点,兼顾一般(防护重点,适当兼顾)

(三)自力更生,勤俭节约(国家投资,单位自力)

(四)立足原件,复制信息(保护原物,适时复制)

(五)立足长远,保证当前(重藏重用,藏用兼顾)

档案库房管理主要任务

(一)秩序排列维护(二)库房卫生保洁(三)温、湿度调节

(四)理化状态监测(五)库房安全保卫

“复合件”的正确排序

1.批复+请示

2.复函+来函

3.正件+附件

4.原件+复制

5.批转+被转

6.印发+发布

7.发文:存本+定稿+重要草稿

8.收文:文件处理单+文件正本机关“大事”的选择标准

1、上级本级下级同级相关2、方针政策制度制订实施3、文件会议讲话决议决定4、机构设置职能变化领导任免5、成果奖励事故事件案件6、出访来访协议合同

“大事记”条目的编写要求

(一)一条一事,不可一条数事。(二)一时数事,各立条或分段。

(二)详略得当,事项记述清楚。(四)要素齐全,始末因果完整。

(五)观点正确,反映历史真貌。(六)内容真实,只记不议不饰。

档案阅览服务工作内容和管理要求

(一)提供档案阅览服务的条件

1、人员条件〔业务与技能〕2、物质条件〔场地与设施〕

3、制度条件〔审核与登记〕4、安全条件〔人员与设施〕

(二)提供档案阅览服务的注意事项

1、不得借阅与利用范围无关档案2、易损毁和珍贵档案提供复制品

3、未编目整理零散档案不予借阅4、不得在档案作标记或涂改污损

5、不得将借阅的档案带出阅览室6、严格借阅手续加强档案的清查

7、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并妥善处理

档案外借服务注意事项

1、特殊需要〔原件作证〕暂时借2、须建立健全档案外借各项制度

3、严审严控、严登严查、及时催4、必须保证机密安全和实体安全

5、发现异常应及时汇报妥善处理

提供档案副本或复制品的方式方法

大体分为:手抄、打字、印刷以及电影、静电复印等。

档案复制服务的基本要求

1、严格履行审批手续2、严格控制复制数量3、严格执行保密规定4、注明复制件的出处5、加盖档案部门印章

提供档案证明服务基本要求

1、依据合理要求和申请2、依据可靠原件和复件3、以引述节录原文为主4、须准确、真实、客观5、不超出审核证明范围6、注明材料出处盖印章提供档案展览服务的基本要求

1、翔实性(数量少质量精内容丰主题明)

2、思想性(促进信息利用,服务时代需求,教育社会大众)

3、艺术性(精心设计合理布局图文并茂新颖活泼突出特色生动讲解)4、现实性(结合实际服务当前适应需求满足大众与时俱进及时更新)人事档案归档要求

1、办理完毕的正式文件材料2、完整、真实、清楚、明确

3、手续齐全完备组织审查须加盖印章本人见面须本人签字

4、统一规格和书写材料5、不得以复印件代替原始件

新时期人事档案收集工作的重点

1、反映工作能力、成就贡献、工作实绩的2、反映学识水平、技能结构的3、反映政治思想的4、反映身体状况的

人事档案转递工作的要求

(一)及时一般在三天之内转递

(二)准确以任免文件或调动通知为依据,严禁转至非人事主管单位的上级或下级机关

(三)安全确保安全,杜绝泄密、丢失,用机密件通过机要部门转递,派专人递送或取走,不准本人自带,加盖密封章,填写《人事档案转递通知单》

人事档案转递的程序和手续

1、材料齐全,内容真实;2、详细登记,及时注销;3、填写《转递通知单》;4、密封盖印,密件寄出;5、手续完备,字据齐全;6、收到回执,保存备查杜绝“无头档案”的产生

1、严格执行管理制度2、及时掌握变动信息3、坚持先调档后调人

4、及时催要整理归档5、一人档案一次转递6、人员稳定先配后调

档案文摘的结构与编写方法

(一)档案文摘汇编的形式

提供文章的内容梗概,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记叙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二)档案文摘汇编的格式与项目

1、文摘号2、文摘题名3、原文作者4、原文出处5、文摘员6、正文(三)档案文摘汇编编写正文的要求

1、忠实原文客观记叙不带主观评价不加补充解释

2、应是具有完整信息内容的短文不阅读原文也可获得必要信息

3、文字简明确切术语规范标准不使用缩写词、公式、图表等

档案展览陈列工作的计划筹备

1、确定主题〔目的与意义〕2、确定展品〔实物与复制〕

3、确定对象〔特定与普众〕4、确定方式〔组织与随机〕

5、确定时间〔长期与短期〕6、确定地点〔馆内与馆外〕

7、确定费用〔收费与免费〕8、确定人员〔讲解与保卫〕

电子文件归档要求

(一)齐全完整(二)真实有效(三)确定权限(四)预防病毒

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

一、文件在形成过程中的真实二、文件在形成后的真实

保证电子文件的完整性

一、信息完整、程序完整二、软件完整、纸质完整

保证电子文件的可读性

程序兼容格式统一

保证电子文件的可用性

可读性维护

档案登记和统计的要求

(一)必要性原则有登记和统计分析的必要

(二)可行性原则可具体量化登记描述分析

(二)准确性原则数据确切真实可靠不虚假

(四)及时性原则及时按期登记调查统计分析

(五)科学性原则登记调查统计分析方法要科学

(三)标准化原则统一范围、内容、口径、项目、计量单位、表格、格式、软件

文献学 重点知识整理

文献学概要(大一下) 题型: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第一章:文献与文献学 1、文献的概念 文献:“文献”一词首见于《论语·八佾》。最初郑玄、朱熹把文献分解成两部分,“文”指文章、典籍,即书面材料;“献”指贤人、贤才,实质指贤人所讲述的口头材料。后来概念发生了变化,从指“典籍和贤才”的并列结构转向专指“典籍的偏义结构”,单指历史上又价值的文字资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献学的内涵不断丰富和扩大,现在所谓的文献,就是指任何具有一定历史或科学价值的含有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它可以是文字的、图像的、也可以是视觉的、听觉的。 2、文献学研究的范围: 文献本体的研究、文献的实证、整序与典藏、编纂、传播。即研究文献的产生、发展、整理和利用。包括对文献的载体材料、形制、传抄和印制方式、文献类型的研究、解决文献内容的可靠性(版本、校勘)、真实性(辨伪)、完整性(辑佚)问题。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对藏书的鉴别、购求、收藏、装补、曝书、流通等。也包括藏书史研究、书评学等。 (文献学的研究范围主要是研究文献的形态、文献的整理方法、文献的鉴别、文献的分类与编目、文献的收藏、文献形成发展的历史、各种文献的特点与用途、文献的检索等等。) 对文献的载体材料的研究。(甲骨、金石、竹简、绢帛、纸张等) 对文献的形制(卷轴装、梵夹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的研究。 对文献的传抄和印制方式(写本、拓本、刻本、活字本)的研究。 对文献的类型(经学、宗教、总集、别集、地方志、丛书、宗谱等)的研究等。 文献实证研究: 文献实证研究:解决文献内容的可靠性问题:版本、校勘;解决文献内容的真实性问题:辨伪;解决文献内容的完整性问题:辑佚 △文献学的任务 一般任务:文献整理 最终任务:学术思想史和文化史的整理 意义:全面认识文献,快速筛选文献,能够对不同版本进行鉴别,有能力对原始文献做加工整理供自己和他人使用。对史实和历史常识有更多了解,为历史、文学的专业研究提供技术

人体解剖生理学-自己笔记整理

人体解剖生理学 1.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1)新陈代谢:机体主动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 同化作用:同化需消耗,通过消耗合成自身的能量。 异化作用:提供能量. 同化和异化的关系:同化为异化作用提供物质; 异化为同化作用提供能量。 2.兴奋性:兴奋;抑制。 3.细胞膜的功能:物质转运功能,维持细胞内稳态。 1)被动转运: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细胞扩散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a.单纯扩散:通过细胞膜扩散至浓度低的一侧。通过膜的扩散成为通透或渗透。 b.协助扩散:“通道” 特异性;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 2)主动转运:从低浓度到高浓度的细胞扩散过程(消耗细胞代谢产生能量)。 特点: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消耗能量;依靠“泵”。 4.方位: 1)轴:冠状轴(左→右);矢状轴(前→后);垂直轴(上→下)。 2)面:冠状面(纵切面左→右);矢状面(纵切面前→后);垂直面(横切面)。 5. 四大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1)上皮组织:特点:细胞排列紧密整齐;有极性;分布体表或官腔内表面。 a.单层上皮:ⅰ.单层扁平上皮:减少摩擦,分布在血管内表面。 分布:内皮:被覆盖于心血管腔面的扁平上皮。 外皮:腹膜,胸膜,心包膜处的浆膜表面的偏平上皮。 ⅱ.单层立方上皮:分泌吸收作用;肾小管。 ⅲ.单层柱状上皮:分泌吸收作用;胃,肠,子宫表面。 b.复层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复层柱状上皮;复层移行上皮。 2)结缔组织:特点:细胞上皮组织少,细胞间质较多,细胞不分层,组织类型多。 a. 疏松结缔组织: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脂肪细胞;白细胞; 未分化间充细胞。 细胞间质: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 基质 b.致密结缔组织; c.脂肪组织; d.网状结缔组织、 6.运动系统 组成:骨,骨连接,骨骼肌。 作用:支持,保护,运动。 骨骼的作用:维持体型,支撑体重,保护内脏器官。 1)骨 a.骨的形态:长骨,断骨,扁骨,不规则骨。 b .骨的构造:骨膜,骨质,骨髓。P33 c.骨的功能:支架,是人体最坚硬的组织;骨髓造血;钙库。 2)关节的基本构造 a. 关节面: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 b.关节囊:囊壁外层纤维层:加强骨与骨连接。 内层滑膜层:分泌滑液,增加润滑。 c.关节腔:滑液,关节负压。

逻辑学深刻复习知识点

逻辑学复习知识点 前言:逻辑学:传统逻辑、现代逻辑;它是基础性,工具性的学科(更直接,更系统)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什么是逻辑学 1.“逻辑”的含义:源于古希腊,原意:思想,言辞,理性,规律。 逻辑是一门学科,即逻辑学(思维科学)。 2.逻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 逻辑学的研究目的:总结出人们正确运用各种思维形式的逻辑规律。 思维:感性认识(感觉,知觉,表象)和理性认识(概念,命题(判断),推理) 思维的形式结构(思维的逻辑形式):包括逻辑常项和变项 逻辑常项:不随思维具体内容变化而变化,是判定一种逻辑形式具体类型的唯一依据。 传统逻辑:自然语言(日常用语)现代逻辑:人工语言(符号语言:表意符号,公式,公式序列) 思维形式结构的规律:逻辑规则:仅适用于某种思维形式。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普遍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思维形式。(传统逻辑定义)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表现方式: 现代逻辑的基础部分:经典命题逻辑,经典谓词逻辑(表现方式:重言式(重言蕴涵式,重言等值式))第二节逻辑学的性质和作用 1.逻辑学的性质:工具性,全人类性(没有民族性,阶级性) 2.逻辑学的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4年规定的七大基础学科:逻辑学、数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

三方面作用:促成逻辑思维由自发向自觉转变;培养和提高人们认识事物、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帮助识别、驳斥谬误和诡辩。 3.第三节逻辑简史 逻辑学的历史:两千多年逻辑学的三大源头:古中国、古印度、古希腊。 西方逻辑:以古希腊逻辑为先河,在发展的历程中完整地经历了传统和现代两个形态。(以此为例) 传统逻辑的诞生与发展: 传统逻辑:由亚里士多德开始直至莱布尼兹之前的整个逻辑类型。特点:借助自然语言,主要范围是常见日常思维类型。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古希腊著名学者,第一次全面、系统研究逻辑学主要问题,首创逻辑学这门科学。被称作“西方逻辑之父”,主要逻辑著作《范畴篇》、《解释篇》、《前分析篇》、《后分析篇》、《论辩篇》、《辩谬篇》,分别论述概念、命题(判断)、推理、论证、论辩的方法和如何驳斥诡辩的问题。哲学著作《形而上学》系统论述了矛盾律、排中律,涉及同一律。奠定了西方逻辑学发展的坚实基础。古希腊斯多葛学派及欧洲中世纪的逻辑学家:研究了假言命题、选言命题、联言命题和推理形式,提出相应推理规则。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17世纪,实验自然科学兴起和发展,研究了科学归纳法问题。《新工具》一书中提出科学归纳的“三表法”:“存在和具有表”、“差异表”、“程度表”,奠定归纳逻辑的基础。 穆勒(1806-1873):19世纪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在《逻辑体系》(我国近代学者严复译为《逻辑名学》)把科学归纳法发展为五种: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共变法、剩余法。至此,传统逻辑的基本框架大致形成。 现代逻辑的兴起与发展: 现代逻辑(“数理逻辑”或“符号逻辑”):由莱布尼兹奠定基本思想,目前仍在不断发展中的逻辑类型。特点:借助人工语言(符号语言),建立形式系统,对研究对象整体把握。 莱布尼兹(1646-1716):德国著名数学家、哲学家。17世纪末期,提出用数学演算的方法处理演绎逻辑;

档案学理论基础复习资料(doc 11页)

档案学理论基础复习资料(doc 11页)

《档案学理论基础》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楔形文字是处于西亚的古代两河流域的人发明的。 ●秦朝的文书档案制度有:在使用制、诏、奏、议等文种时, 臣僚上呈文书的抬头制度、文书避讳制度、文书的用印制度等。 ●汉代建立的档案机构有:石渠阁、兰台、石室、东观、宣明、 麒麟阁。 ●我国纸张成为国家正式公文用纸是在东晋。 ●一文一事制度是文书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行文规范。它起 源于隋唐。 ●宋代的架阁库制度:架阁库是宋代各级国家机关设置的保管 现行档案的专职机构。库内所收藏的档案,规定了一套立卷、分类、编号、集中、利用等管理制度,还制定了鉴定、销毁的制度。对于违犯制度的,分别有相应的处罚。宋代开创的架阁库制度,在中国档案史上是有重大意义的创造。开创了广泛范围内普遍保存档案的途径,为提供政务利用和日后编史修志提供了有利条件。 ●皇史宬(百度搜索内容)

有国就有史,有史就有室。史就是档案,室就是存放档案的地方。位于北京紫禁城东南面,南池子大街南端路东的皇史宬,就是明清两代皇室为保存其皇家史册的而建立的档案馆。也是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皇家档案库,为北京地区最古老的拱券无梁殿建筑。 “宬”即指古代用于藏书的屋子,皇史宬又称表章库,始建于明朝嘉靖十三年(1534年),据今已有四百五十多年的历史。皇史宬坐北朝南,整个院落围以高墙,总面积达两千多平方米,是取意于古代“石室金匮”而建造的皇家档案库房,皇史宬正殿,坐落于142厘米的石基上,四周环以汉白玉雕栏。正殿东西九楹,正中券门五座,东西山墙各有一窗,屋顶盖以黄琉璃瓦,为庑殿式建筑。其梁柱斗拱,全为砖石所砌,不用一根木材,不使一点金属。正殿室内,筑有1 42厘米的须弥石台,上面排列152具铜皮鎏金、云纹雕龙的木柜,即所谓的“金匮”。在这些“金匮”中,收藏着历朝皇帝的实录和圣训,以及皇室的家谱──玉牒,也就是说皇帝个人和他家族成员的个人资料都收藏在这里了,金匮就是古时候收藏绝密材料的“保险柜”。明朝时《永乐大典》的副本也曾存贮皇史宬。

文献学复习

文献学复习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文献学 填空题 1、“版本”之称,始于唐五代雕版印刷书之后,是相对于“写本”而言,所以前人论及版本学,多称始自宋人尤袤(读若“冒”,南北曰袤,东西曰广)的《遂初堂书目》。 2、《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隋书.突厥传》突厥人“无文字,刻木为契。” 3、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石刻文字,是唐代初年在陕西凤翔县发现的“石鼓文”,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 4、最长的简是二尺四寸,用来书写经史、法律。木制的版牍多写公文或画地理图,故称国土为“版图”。又常有用版牍(长一尺)写书信,故有称书信为“尺牍”。 5、《汉书.赵飞燕传》说,赵飞燕用名叫“赫蹄”的小薄纸包药丸,其实这种纸也是缣帛。 6、宋代最为流行的装订方式是“蝴蝶装”(亦作“蝶装”)。 7、所谓建本,是就地域而言,指福建建阳县的麻沙、崇化两镇书坊所刻之书。 8、宋代刻书最精者是杭州刻本,即“浙本”。 9、元代地方官刻,由各路儒学和书院刻印,其中书院最优。 10、善本八字标准“精校精注、不缺不讹”。而版本鉴别八字经验则是“眼别真赝,心识古今”。 11、“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目录不明,终是乱读。”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 12、宋人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清人朱彝尊撰写《经义考》仿照马端临的目录体例;章学诚《史籍考》;谢《小学考》。 13、马端临的目录学体例——自序、总序、大序、小序。 14、古人写字都带着刀和笔,故有“刀笔”一词,《史记》称萧何为秦之“刀笔吏”,后来“刀笔吏”贬称从事文字记录工作的小官。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生理学研究内容大致可分整体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细胞和分子水平三个不同水平。根据实验进程可将生理学实验分为慢性实验和急性实验,后者又分为在体实验和离体实验两种。 第二章细胞、基本组织及运动系统 第一节细胞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等物质组成。 液态镶嵌模型:生物膜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分子结构,从而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单纯扩散:某些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扩散过程。 细胞的物质转运有几种方式,简述主动运转的特点:单纯扩散(自由扩散)、易化扩散(通道:化学电压机械门控;载体:结构特异性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主动转运(原发性: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继发性:能量不直接来自ATP的分解,而是依靠Na+在膜两侧浓度差,即依靠存储在离子浓度梯度中的能量完成转运,间接利用ATP)【借助于载体、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转运并需要能量】、入胞(吞噬、吞饮、受体介导入胞)和出胞等。 跨膜信号传导1由通道蛋白完成的,电压、化学、机械门控通道2由膜受体、G蛋白和G蛋白效应分子组成的3酶耦联受体信号传导。 细胞凋亡:由一系列细胞代谢变化而引起的细胞自我毁灭,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CD,是在基因控制下,通过合成特殊蛋白而完成的细胞主动死亡过程。 细胞周期:细胞增殖必须经过生长到分裂的过程成为~,分为G1、S、G2、M四期。 细胞衰老:细胞在正常环境条件下发生的细胞生理功能和增殖能力减弱以及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并趋向死亡的现象。 第二节基本组织 人体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后者其支持、联系、营养、保护和隔离等作用。 神经纤维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 第三节运动系统 骨骼肌纤维由肌原纤维和肌管系统组成,前者由上千条粗肌丝和细肌丝有规律的平行排列组合而成。 第三章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 第一节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包括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和生殖等。 阈强度/阈值:能引起细胞或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兴奋性:可兴奋组织或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的能力。 适应性:机体根据环境变化而调整体内各部分活动使之相协调的功能。 生殖:人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时,男性和女性两种个体中发育成熟的生殖细胞相结合,便可形成与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 第二节神经与骨骼肌细胞的一般生理特性 静息电位:细胞未受刺激相对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静息电位产生机制:【前提-膜内外离子浓度差;决定作用-膜对离子的通透性;根本原因-K+外流(膜对A-不通透)】K+外流是静息电位产生的根本原因。RP的产生与C膜内外离子的分布和静息时C膜对它们的通透性有关。细胞内K浓度和A-浓度比外高,而胞外Na和Cl比内高。但C膜在静息时对K通透性较大,Na和

逻辑学笔记整理

《逻辑学》笔记整理 2012300160016 马院12级思政杨郑伟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逻辑”和逻辑学 一、“逻辑”一词的含义 “逻辑”这个语词由英语Logic音译而来,导源于希腊文,原意是思想、理性、言词、规律等。在现代汉语中,“逻辑”是个多义词,其含义主要有: 1、客观规律性。例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生活的逻辑”。这里的“逻辑”是指生活的规律性。 2、思维的规律性。例如:“应该合乎逻辑地思维,明确地表达思想”。这里的“逻辑”是指思维要合乎思维的规律。 3、某种理论观点。例如:“明明是侵略,却说成是友谊,这是强盗的逻辑”。这里的“逻辑”是指一种荒谬的理论。 4、与“逻辑学”同义,指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例如:“认真学习逻辑知识,熟炼运用逻辑知识,对思考问题、写文章、说话、办事以及进一步发展智力都大有好处”。这里的“逻辑”便是指逻辑学。 二、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逻辑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简单的逻辑方法。 思维的形式结构也叫思维的逻辑形式,它是由逻辑常项和变项组成的。综上所述,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和简单的逻辑方法的学说。推理形式及其有效性的判定是它的核心内容。 第二节逻辑学的性质与意义 一、逻辑学的性质 从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可知,这门科学提供给人们的是认识事物、表达论证思想时必须运用的一种思维工具,所以,它是一门工具性质的科学。 二、学习逻辑学的意义 学习逻辑学的根本意义,是训练和提高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其自觉地运用逻辑知识,提高学习和工作的质量。 具体来说,学习逻辑学的意义主要有: 第一,有助于正确认识事物,从已知进到未知。 第二,有助于准确、严密地表达和论证思想。

档案学理论基础测试90分

试卷提交时间:2016-03-30 16:54:13.327 试卷得分:90.0 1、题型:判断题分值:1 按档案形成时间,可分为历史档案和当代档案。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2、题型:判断题分值:1 皇史宬是明代建造的档案库房,达到了我国古代档案库房建设的最高水平,是我国古代石室金匮之典范建筑,其建设布局的各个方面都充公分考虑到了档案文件的保护要求。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3、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编目的实质是把档案实体整理的成果固定化。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4、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工作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是确保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5、题型:判断题分值:1

电子文件的管理不遵循来源原则。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6、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客体和主体及其需要是构成档案价值关系的两个因素,二者缺一不可。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7、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在对档案信息的安全保存基础上,向社会提供丰富的档案信息,为人们的社会实践服务,最大化地实现档案信息的作用。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8、题型:判断题分值:1 宋代开创了架阁库制度,规定各级国家机关设置架阁库作为保管现行档案的专职机构。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9、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室建立情况不属于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基本统计内容。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10、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价值具有潜在性的特点,档案价值的实现过程,就是使其由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价值的过程。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11、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属于文献,是派生文献。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12、题型:判断题分值:1 编研工作时档案利用工作的重要形式,但它提供的档案信息没有系统性和广泛性。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13、题型:判断题分值:1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动了我国文书档案工作的迅速近代化,孙中山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公文程式条例,革除了封建文书工作的旧习,其中文书的种类有令、制、呈、示、状等。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14、题型:判断题分值:1 按档案所属权,可分为公务档案和私人档案。

文献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文献学 【名词解释】 1.《三体石经》 2.《穆天子传》 【老师笔记】“信史”,即可信的历史。《穆天子传》虽然影响很大,但传说的成分更多。因此,它不是信史。 【百度解释】记述周穆王事迹而带有虚构成分的传记作品。又名《周王传》﹑《周穆王游行记》,是西周的历史神话典籍之一。。作者不详。为晋咸宁五年(279)汲县民盗掘魏襄王墓所得竹书之一。共6卷。前5卷记周穆王驾八骏马西征之事﹔后1卷记穆王美人盛姬卒于途中而返葬事﹐别名《盛姬录》。后虽有人疑为伪书﹐但一般认为它是周穆王至魏襄王间的传闻记录。 西晋初年(太康二年),在今河南汲县发现一座战国时期魏国墓葬,出土一大批竹简,均为重要文化典籍,通称“汲冢竹书”,竹简长二尺四寸(古尺),每简四十字,用墨书写。其中有《穆天子传》﹑《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后合并为至今流传的《穆天子传》。由荀勖校订全书六卷。 3.善本 善本最早是指校勘严密,无文字讹误,刻印精美的古籍,后含义渐广,包括刻印较早、流传较少的各类古籍。实际上,真正的善本仍应主要着眼于书的内容,着眼于古籍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历史文物价值。 善本的完整定义: (1)元代及元代以前刻印或抄写的图书。 (2)明代刻印、抄写的图书(版本模糊,流传较多者不在内)。 (3)清代乾隆及乾隆年以前流传较少的印本、抄本。 (4)太平天国及历代农民革命政权所印行的图书。 (5)辛亥革命前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或集众说较有系统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 (6)辛亥革命前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事件资料方面的稿本及较少见的刻本、抄本。 (7)辛亥革命前的有名人学者批校、题跋或抄录前人批校而有参考价值的印、抄本。(8)在印刷上能反映我国印刷技术发展,代表一定时期印刷水平的各种活字本、套印本,或有较精版画的刻本。 (9)明代印谱,清代集古印谱,名家篆刻的钤印本(有特色或有亲笔题记的)。 4.类书

植物生理学笔记整理

《现代植物生理学》 绪论 1、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揭示植物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 植物生理学的研究对象是高等植物。高等植物的生命活动主要分为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物质与能量代谢、信息传递和信号转导3个方面。 2、萨克斯于1882年撰写出《植物生理学讲义》并开设课程,他的弟子费弗尔1904年出版三卷本《植物生理学》著作。这两部著作的问世,标志着植物生理学从植物学中脱胎而出,独立成为一门新兴的科学体系。 细胞生理 3、水势(Ψw ):同温同压下,每偏摩尔体积纯水与水的化学势差。(细胞水势由三部分组成:溶质势(ψs),衬质势(ψm)和压力势(ψp),即Ψw=ψs+ψm+ψp) 4、溶质势(ψs ):由于溶质的存在而使水势降低的值称为溶质势。 压力势(ψp):细胞壁对原生质体产生压力引起的水势变化值。 衬质势(ψm):由于亲水物质对水的吸引而降低的水势。 5、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a.水分吸收和运输的主要动力; b.是矿质元素和有机物运输的动力; c.降低叶温。 d.有利于气体交换 6、现已确定有17种元素是植物的必需元素:碳(C)、氢(H)、氧(O)、氮(N)、磷(P)、硫(S)钾(K)、钙(Ca)、镁(Mg)、铁(Fe)、锰(Mn)、锌(Zn)、铜(Cu)、硼(B)、钼(Mo)、镍(Ni)、氯(Cl)。 根据植物对必需元素需要量的大小,通常把植物必需元素划分为两大类,即大量元素和微量 8、缺素症

9、单盐毒害:将植物培养在单一盐溶液中(即溶液中只含有一种金属离子),不久植物就会呈现不正常状态,最终死亡,这种现象称为单盐毒害。 离子对抗:在单盐溶液中若加入少量含有其他金属离子的盐类,单盐毒害现象就会减弱或消除,离子间的这种作用称为离子对抗。 (单盐毒害和离子对抗的内容也要看下及书上面的什么是“生理酸性盐”、“生理碱性盐”、“生理中性盐”也要看P81) 11、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大规模地利用太阳能把CO?和H2O合成富能的有机物,并释放出O2的过程。 12、C4植物比C3植物光合作用强的原因 ⑴结构原因:C3:维管束鞘细胞发育不好,无花环型,叶绿体无或少; 光合在叶肉细胞中进行,淀粉积累影响光合。 C4:维管束鞘细胞发育良好,有花环型,叶绿体较大; 光合在维管束鞘细胞中进行。有利于光合产物的就近运输,防止淀粉积累影响光合。 ⑵生理原因:①PEPC对CO2的Km(米氏常数)远小于Rubisico,所以C4对CO2的亲合力大,低CO2浓度(干旱)下,光合速率更高。 ②C4植物将CO2泵入维管束鞘细胞,改变了CO2/O2比率,改变了Rubisico的作用方向,降低了光呼吸。 13.光补偿点:当达到某一光强度时,叶片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净光合速率为零,这时的光强度称为光补偿点。 光饱和点:光合速率开始达到最大值时的光强度称为光饱和点。——P132 CO?补偿点:当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外界环境中的CO?浓度即为CO?补偿点(图中C 点)。

《逻辑学》完整版笔记整理

第一章绪言 第一节“逻辑”的含义 一、逻辑的词源 1. 逻辑一词源出于希腊文的“逻各斯”(logos,复数形式是logoi)。 ·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据说有专论逻各斯的著作《逻各斯》。 ·逻各斯的基本词义是言辞、秩序和规律。言语是这一语词的原创义,然后在此基本词义基础上派生出理性、理想、推理论证等词义。 2. 逻各斯演变为“逻辑”一词 ·最先是由斯多葛学派使用;看作是由论辩术和修辞学两部分构成的理论。 ·古罗马和欧洲中世纪的逻辑学家也在这种意义上来看待“逻辑”一词。 ·其后,逻辑一词的含义就一直和推理与论辩的方法和原则相关。 3. 逻辑一词传入中国 ·严复开始,“按逻辑此翻名学。其名义始于希腊,为逻各斯一根之转”. ·严复翻译的时间大约在19世纪末; ·再过十多年后,由章士钊正式在汉语中定名,作为讨论思维、讨论推理的规范和秩序的学问 4. 为什么logic要翻译为逻辑? 逻辑学是有点特殊的学科。 特殊在什么地方? 学科名的特殊和学科内容的特殊。 中国历史上和逻辑对应的学科? 逻辑究竟研究什么? 二、什么是逻辑? 1. 逻辑是一门和方法、原则、规范紧密相关的人文学科。 她探索和研究的是我们进行推理(reasoning,inference)时应该使用的方法、技巧、标准和原则。 逻辑是一门讲道理的学科。逻辑总是和语言相关。逻辑总是和论证证明推理相关。p2 2. 三个方向的推理 追寻历史:一个事件出现了,我们寻求其产生的原因,案件、历史、文物等,向后的推导。 确定目标:未来可能出现的事件,这是向前的推理。 演绎推理:没有时空条件的推理,数学和逻辑。几何证明和数学计算。 第二节逻辑历史简述 一、古典逻辑 1.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认为是逻辑学之父。 2. 亚里士多德创立逻辑学科的标志是他所撰写的逻辑专著,这些讨论逻辑问题的专著有《范畴篇》、《解释篇》、《分析前篇》、《分析后篇》、《论辩篇》和《辩谬篇》,这些篇章后来合编为《工具论》一书。 3. 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逻辑(第四章) 4. 斯多葛学派的逻辑 ·亚里士多德是现代形式逻辑的创始人,斯多葛学派稍后于亚里士多德,大约晚2个世纪。他们创立了命题逻辑雏形。(第三章) ·就形式逻辑学科而言,这两大逻辑学派都应该看作是现代形式逻辑的祖先。 Formal logic

档案学理论基础-测试94分通过

试卷提交时间:2017-09-07 11:30:16.12 试卷得分:94.0 1、题型:判断题分值:1 按档案形成时间,可分为历史档案和当代档案。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2、题型:判断题分值:1 皇史宬是明代建造的档案库房,达到了我国古代档案库房建设的最高水平,是我国古代石室金匮之典范建筑,其建设布局的各个方面都充公分考虑到了档案文件的保护要求。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3、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情报。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4、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作为存贮和传播知识的原始记录,它在传播知识功能方面,由于受原本、原稿的限制,因而高于其它文献。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5、题型:判断题分值:1 清代是我国地方志的全盛时期,涌现出了一批著名学者,他们亲自开展修志实践,对方志学的理论进行研究和探讨,创立了系统的方志学理论。学者章学诚在这方面的成就最大,他提出了“六经皆史”的观点。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6、题型:判断题分值:1 电子文件的管理不遵循来源原则。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7、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客体是社会上各种档案信息的利用者。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8、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工作的效益是社会对档案工作的投入和档案部门对社会档案信息需求的有效满足程度两者之间的比较关系。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9、题型:判断题分值:1

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学校档案管理专科的创办使我国近代档案学开始接受西方档案学影响,对促进我国档案学研究起了积极作用。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10、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在对档案信息的安全保存基础上,向社会提供丰富的档案信息,为人们的社会实践服务,最大化地实现档案信息的作用。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11、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价值具有潜在性的特点,档案价值的实现过程,就是使其由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价值的过程。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12、题型:判断题分值:1 1987年9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李先念颁布主席令,正式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自1988年1月1日起施行。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13、题型:判断题分值:1

中国古典文献学笔记整理.doc

一、①“文献”概念: 文:文章(典籍),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献:贤才,含知识信息的一切载体。 ②文献概念的溯源、发展: “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 第一阶段:“文”,典籍,指书面材料;“献”,贤人,或贤人的口述材料。 代表人物:东汉郑玄《论语注》:“献,贤也。” 魏何晏《论语集解》引郑玄注。 (南宋)朱熹:“文,典籍也;献,贤也。” 第二阶段:叙事为“文”,论事为“献”,同为书面材料。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在序中称道:引古经史谓之“文”,参以唐末以来诸臣之奏议,诸儒之议论谓之“献”; 元代诗人杨维桢《送僧归日本》诗中:“我欲东夷访文献,归来中土校全经。”所谓的“文献”似乎已专指书籍资料了; 明成祖朱棣《永乐大典》(始称《文献大成》); (清)钱林辑《文献征存录》都把“文献”作为书籍资料的代称。 第三阶段:近现代文献的含义发生了较大变化,偏重于文。 1963年颁布的中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把“文献”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卷)把“文献”界定为:“记录有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 赵国璋、潘树广《文献学大辞典》:“所谓文献,就是指任何具有一定历史或科学价值的含有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 二、文献学(三个基本板块:版本学、目录学、校勘学) 概念:“文献学”在一定程度上是“文献”概念的自然延伸,传统的中国古典文献学指研究我国古典文献的源流、特点、处理原则和方法及其利用的一门学科,此即广义的校雠学。一指传统意义上的文献学(或称古典文献学),二指现代文献学(我国古时从事文献整理与研究学者为教雠学家)。由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开创,为历代学者不断发展扩充的,以研究古代典籍的分类、编目、版本、校勘、辨伪、辑佚、注释、编纂、校点、翻译和流通等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研究对象:古典文献,指1919年以前产生的文献,基本以文言文和繁体书写的文献。 三、古典文献学发展概况 1、先秦(起源) ①载体份呈:甲骨、青铜器、石刻、简牍、缣帛。 ②古书开始有注解,训诂学萌芽。 ③孔子整理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若是五经,就没有《乐》)。 ④秦始皇三十四年的“焚书”事件和三十五年的“坑儒”事件,对先秦文献的流传产生了很大的破坏性影响。 2、两汉(奠基) ①简帛碑刻同用。

生理学重点笔记

生理学重点笔记 一绪论 1.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 2. 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对多细胞机体而言,整体所处的环境叫外环境,而构成机体的细胞所处的环境叫内环境。当机体受到刺激时,机体内部代谢和外部活动,将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这种变化称为反应.反应有兴奋和抑制两种形式。 3. 自身调节:心肌细胞的异长自身调节,肾血流量在一定范围内保持恒定的自身调节,小动脉灌注压力增高时血流量并不增高的调节都是自身调节。考生自己注意总结后面各章节学到自身调节。 4. 神经调节是机体功能调节的主要调节形式,特点是反应速度快、作用持续时间短、作用部位准确。 5. 体液调节的特点是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作用部位广泛。 6. 生理功能的反馈控制: 负反馈调节的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是一种破坏原先的平衡状态的过程。 排便、排尿、射精、分娩、血液凝固、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时钠通道的开放和钠内流互相促进等生理活动都是正反馈。 考生自己注意总结后面各章节学到的正反馈和负反馈调节。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1.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液体镶嵌模型.基本内容 ①基架:液态脂质双分子层; ②蛋白质:具有不同生理功能; ③寡糖和多链糖. 2.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 ⑴小分子脂溶性物质可以自由通过脂质双分子层,因此,可以在细胞两侧自由扩散,扩散的方向决定于两侧的浓度,它总是从浓度高一侧向浓度低一侧扩散,这种转运方式称单纯扩散。 正常体液因子中仅有O2、CO2、NH3以这种方式跨膜转运,另外,某些小分子药物可以通过单纯扩散转运。 ⑵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从浓度高向浓度低处转运时不需消耗能量,属于被动转运,但转运依赖细胞膜上特殊结构的"帮助",因此,可以把易化扩散理解成"帮助扩散"。什么结构 发挥"帮助"作用呢?--细胞膜蛋白,

档案学理论基础试题及答案

档案学理论基础试题及答案 1、题型:判断题分值:1 《江苏省档案管理条例》自1998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2、题型:判断题分值:1 纸张在东汉年间正式发明,从此随着造纸工艺的不断改进与成熟,纸张逐步取代了以往的竹简、木牍等,成为文书和档案的载体。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3、题型:判断题分值:1 皇史宬是明代建造的档案库房,达到了我国古代档案库房建设的最高水平,是我国古代石室金匮之典范建筑,其建设布局的各个方面都充公分考虑到了档案文件的保护要求。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4、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作为存贮和传播知识的原始记录,它在传播知识功能方面,由于受原本、原稿的限制,因而高于其它文献。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5、题型:判断题分值:1

资料与档案的区别在于来源不同,作用不同,机密程度不同。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6、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工作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是确保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7、题型:判断题分值:1 清代是我国地方志的全盛时期,涌现出了一批著名学者,他们亲自开展修志实践,对方志学的理论进行研究和探讨,创立了系统的方志学理论。学者章学诚在这方面的成就最大,他提出了“六经皆史”的观点。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8、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价值的形成必须以主体对档案的需要为前提,并与相应的客体结合才能成为可能,而主体需要又是多样的,复杂的,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之中。必须站在更高的层次上,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去研究档案的价值,促进档案价值的实现。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9、题型:判断题分值:1 我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是集中统一、条块结合,从中央到地方都建立了档案事业管理机构,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统一的、分级管理全国、本地区的档案事务。

中医文献学笔记

中医文献学笔记第一章概论 一、文献的概念 1.最早指文章典籍及博学的人。 2.元朝,文章典籍。马端临《文献通考》“凡叙事,谓之文;凡论事,谓之献。” 3.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权威定义)。三大要义:知识、载体、记录手段。 二、中医文献 1.概念:知识范畴属于中医学领域的文献。 2.大致类别:1)抄刻文献:甲骨文、金文、简牍、帛书、写本、抄本等。 2)印刷文献:唐以后雕版,活字印刷的线装书籍等。 三、中医文献学 1.概念:研究中医文献的学术渊源,整理和利用中医文献的方法及理论的一门学科。 2.研究对象与内容:以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训诂学为主要手段。是以中医古典文献为主要对象兼及现代中医文献。 中医古典文献:殷商——1840/1911 3.中医古典文献的数量12124种(《中医图书联合目录》) 4.研究方式:1)善本影印善本: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及学术价值较高,雕刻或活字印刷、刻印抄写质量较好的版本。 2)标点、校勘、注释 3)类书:编辑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按照一定的方法加以编排,以便于应用的工具书。 4)丛书:编集各种单独著作而冠以总名。 第二章历代中医文献研究概况 一、先秦—两汉战国公元前475年三家分晋(赵)公元前403年分晋完毕 1.先秦时期的医学典籍具有相当的繁荣程度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十五种古医籍,如五十二病方、导引图、养生方等。 2.首次由政府组织进行了大规模的医籍整理公元前25年,汉成帝命令李柱国校方剂刘歆《七略方技略》《汉书艺文志》

3.四大经典(黄、神、伤、难)的问世标志着医学理论体系的完善。 二、晋唐西晋266年 1.医学分科逐渐向基础理论和各科临床拓展: 1)基础理论:华佗《中藏经》、《内照图》,王叔和《脉经》,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2)针灸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外科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儿科《颅囟经》;妇科咎殷《经效产宝》;伤科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2.出现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搜集整理经验方书的高潮,成为这个时代中医文献的标志: 1)官方隋文帝《四海类聚方》隋炀帝《四海类聚单药方》300卷 2)民间晋葛洪《肘后急救方》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3)皇帝敕令编修了多种堪称标准典范的医书《诸病源候论》《黄帝内经太素》《新修本草》 4)本草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雷公炮炙论》 三、两宋金元时期 1.医籍校勘整理和医书编写蔚然成风 1)朝廷组织:A.校正医书局: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新校正” 重订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金匮玉函经》、《脉经》、《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 B.编写方剂类著作 《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为集方剂与治疗于一身的巨作。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政府颁发的制剂规范。 C.编写本草类著作:开宝本草、嘉祐孙注本草、大观本草、政和本草、绍兴本草 2)民间自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朱肱《南阳活人书》《苏沈良方》 2.问世了一批划时代的高质量的专科著作 1)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儿科学形成系统 2)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妇产科初具规模 3)王维一《铜人腧穴针灸图注》《针灸资生经》《十四经发挥》使针灸学始臻大备 4)宋慈《洗冤集录》第一部法医学专著

《生理学》各章知识点 总结

精心整理 生理学基础总结 绪论 I.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命的基本特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及生殖。 3.兴奋性是指活的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 4.胞外液。 5.信息,使反债调节与控制部分的原发作用一致,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 负反馈调节是指受控部分的活动通过发出回馈信息,使回馈调节与控制部分的原发作用相反.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方式主要有: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 单纯扩散是只取决于膜两例物质浓度差进行转运的一种方式出胞和入胞作用 易化扩散是物质借助细胞膜上特珠蛋白质的帮助,顺浓度梯度或电一化学梯度的转运过程。分为载体转运和通道转运两种。 载体转运具有特异性、饱和性和争议抑制性; 通道转运具有离子选择性和门控特性,又可分为化学门控信道、电压门控信道和机械门拉信.吞饮 动。它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由去极化和复极化构成,是Na +内流与K +的外流及Na +—K +泵转运共同形成的、其引起取决于阈电位, 阈电位是使膜上Na +通道突然大量开放的临界膜电位值。 动作电位以局部电流的形式进行传导。动作电位具有“全或无”特性和不衰减的可传播性。 3.肌肉收缩是指肌肉的长度缩短或张力增加.其过程包括肌细饱的兴奋、兴奋一收缩耦联,收缩三部分,主要步骤如下图

血液 1. 占体重的 2. 透压) 3. 对保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具有重要作用; 血浆蛋白产生胶体渗透压,主要成分是白蛋白,具有免疫功能。 作用是:能使组织液中的水分渗入毛细血管以维持血容量及调节血管内外水分的交换。 等渗溶液是0.9%Nacl,5%葡萄糖溶液。 4.血浆的正常酸碱度:PH7.35-7.4 5.低于7.35为酸中毒,高于7.45为碱中毒。 5.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我国成年男性红细胞数为(4.0-5.5)x1012/L;成年女性为(3.5-5.0)x1012/L。6.红细胞内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Hb)。 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浓度为120一160g/L,成年女性为110-150g/L。 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称为贫血。 7.红细胞的生理特性包括可塑变形性、悬浮稳定性(血沉,红细胞叠连)、渗透脆性(溶血,低渗溶液)。 红细胞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运愉O2和CO2以及调节体内的酸碱平衡。 红细胞原料是蛋白质和铁(缺铁性贫血),成熟因素是维生素B12,叶酸。 8.正常成人的白细胞:其主要功能是吞噬作用和 免疫作用。 9.正常成人血小板有(100一 其主要功能为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和生理性止 A抗原与 。 )和 也是由于K+外流产生的电一化学平衡电位。 动作电位由去极化和复极化两个过程组成,但复极化比较复杂,持续时间较长动作电位共分为五个期,即 去极化期(Na+内流形成)、 复极化l期(快速复极初期,K+外流形成)、 2期(缓慢复极期也称平台期,K+外流和Na+内流形成)、 3期(快速复极末期,K+外流形成) 4期(静息期,离子泵转运形成)

《逻辑学》完整版笔记整理复习过程

《逻辑学》完整版笔 记整理

第一章绪言 第一节“逻辑”的含义 一、逻辑的词源 1. 逻辑一词源出于希腊文的“逻各斯”(logos,复数形式是logoi)。 ·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据说有专论逻各斯的著作《逻各斯》。 ·逻各斯的基本词义是言辞、秩序和规律。言语是这一语词的原创义,然后在此基本词义基础上派生出理性、理想、推理论证等词义。 2. 逻各斯演变为“逻辑”一词 ·最先是由斯多葛学派使用 ;看作是由论辩术和修辞学两部分构成的理论。·古罗马和欧洲中世纪的逻辑学家也在这种意义上来看待“逻辑”一词。 ·其后,逻辑一词的含义就一直和推理与论辩的方法和原则相关。 3. 逻辑一词传入中国 ·严复开始,“按逻辑此翻名学。其名义始于希腊,为逻各斯一根之转”. ·严复翻译的时间大约在19世纪末 ; ·再过十多年后,由章士钊正式在汉语中定名,作为讨论思维、讨论推理的规范和秩序的学问 4. 为什么logic要翻译为逻辑? 逻辑学是有点特殊的学科。 特殊在什么地方? 学科名的特殊和学科内容的特殊。 中国历史上和逻辑对应的学科? 逻辑究竟研究什么? 二、什么是逻辑? 1. 逻辑是一门和方法、原则、规范紧密相关的人文学科。她探索和研究的是我们进行推理(reas oning ,inferen ce)时应该使用的方法、技巧、标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准和原则。 逻辑是一门讲道理的学科。逻辑总是和语言相关。逻辑总是和论证证明推理 相关。p2 2. 三个方向的推理 追寻历史:一个事件出现了,我们寻求其产生的原因,案件、历史、文物 等,向后的推导。 确定目标:未来可能出现的事件,这是向前的推理。 演绎推理:没有时空条件的推理,数学和逻辑。几何证明和数学计算。 第二节逻辑历史简述 一、古典逻辑 1.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认为是逻辑学之父。 2. 亚里士多德创立逻辑学科的标志是他所撰写的逻辑专著,这些讨论逻辑问题 的专著有《范畴篇》、《解释篇》、《分析前篇》、《分析后篇》、《论辩 篇》和《辩谬篇》,这些篇章后来合编为《工具论》一书。 3. 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逻辑(第四章) 4. 斯多葛学派的逻辑 ·亚里士多德是现代形式逻辑的创始人,斯多葛学派稍后于亚里士多德,大约 晚2个世纪。他们创立了命题逻辑雏形。(第三章) ·就形式逻辑学科而言,这两大逻辑学派都应该看作是现代形式逻辑的祖先。 Formal logic 希腊: 亚里士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