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期末复习要点精华版

行政管理学期末复习要点精华版
行政管理学期末复习要点精华版

绪论

5.政治与行政的关系:政治与行政是政府的两种功能。政治与政策或国家意志的表达相关;行政则与这些政策的执行相关。“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而“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 。

7.行政管理的要素:

(1)主体:A、国家各级行政机关;B、行政机关领导人;C、授权组织;D、一般公务员。(2)客体:A、各种企事业组织和社会组织;B、一般公民。

(3)方式:依法管理。

行政管理学·绪论

二、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1.阶段划分:

2.产生背景:A、现代国家的建立是政治前提;B、以现代市场经济为方向的资本主义的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前提;C、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科技前提。D、行政国家:行政权力急剧扩展,大量直接管理和介入国家事务和公共事务,成为一种最活跃和强有力的国家力量的现象。

3.现代西方行政管理的知识基础

(1)1887年威尔逊《行政学研究》,首次将“政治”和“行政”分开,是开山之作。

行政管理学·绪论

(2)1900年,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阐述了二者的不同意蕴,是重要著作。

(3)其它:1911年,泰罗《科学管理原理》,其倡导的标准化、科学化、专业化管理方式,提供了管理学基础。责任制、科学管理、量化分析。

1916年,法约尔《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对管理学进行了科学分类:技术、商业、财政、安全、会计、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学·绪论

●行政管理活动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5项活动。深化了管理学的内涵。

●马克斯·韦伯:关于行政组织的官僚科层制理论(bureaucracy),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有重要贡献。

●韦伯的基本观点:a、规则约束,结构严密的组织;b、明确的分工,井然有序的职责体系;c、专业化的管理;d、非人格化,人员选拔、提升公开竞争;e、其它:科层制是人类迄今为此用于管理复杂组织的最合理的形式;f、是实现法理型权威的要求:传统权威、卡里斯马权威、法理型权威。

行政管理学·绪论

●梅奥1933年《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提出“社会人”“团体人”观点。认为人有社会和心理需求,追求友情、安全感、归宿感和尊重。生活中存在大量非正式组织。

●西蒙1947年《管理行为》:管理就是决策;理性有限理论;满意原则。

●布坎南《同意的计算》:公共选择理论。人的自利性。政治市场理论。

●哈耶克和林德布洛姆:渐进决策理论。

●诺斯:制度变迁理论。

三我国的行政管理:

●背景分析

●1.西方国家的行政理论在多大程度上适合中国?

●2.变动不居的行政环境

●问题

●1、符合中国实际的行政管理体制及模式的构建问题。

●2、行政机构内部运行机制和关系的磨合问题。

●3、完善我国公务员制度的问题。

●4、政府定位问题:大政府或是小政府?国家本位还是社会本位?

序论

●3.80年代后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多学科综合,学派并立。

●(1)里格斯的行政生态学。探讨各国具体国情(经济、社会、沟通网络、符号系统、政治架构)对行政的影响,公共行政又如何影响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勾勒了三种行政模式,农业社会的融合型、工业社会的衍射型、过渡社会的棱柱型模式。

●(2)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人是理性的自利主义者,行动目的是获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行为规制要靠政治市场看不见的手——选举制度的良性运转。(相关知识链接可关注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斯密《道德情操论》等。

●(3)诺斯的制度经济学。两种制度变迁方式:强制性与诱致性制度变迁;分析了集体行动过程中的“搭便车”问题、制度生成过程中的“路径依赖”、提出了产权和国家悖论、探讨了政策失败的原因(一种无效率的制度安排的维持):统治者有限理性,意识形态刚性,官僚政治、集团利益、社会科学知识的局限性。

●(4)林德布洛姆渐进决策理论。政策的制定是对以往政策小的修订(思维逻辑类似哈耶克的“自发秩序”,参考《通向奴役之路》、《致命的自负》、《自由秩序原理》等)。

●(5)新公共管理运动。以市场取代官僚组织,引入私人部门的管理方法,政府功能的市场承包,引入竞争,将公众视为公共行政机构的客户。

●三、中国的行政管理

●问题:

●1.适合中国国情的宏观的行政管理制度模式尚未形成;

●2.结构和运行机制尚需要磨合;

●3.文化再造:实现行政法治,非人格化。剔除各种“家长制”及人身依附关系。

第二章行政权力

3.行政权力的特点:公共性、手段性、一元性、强制性、自主性、膨胀性。

4.行政权力与其它政治权力的不同:

●(1)同立法权的不同:从性质和作用结果看,立法权是多数人向少数人集中,属于输入;行政权是少数人向多数人扩散,属输出;从权力功能看,立法权是制定法律和政策,是宏观的,行政权是执行法律和政策,是微观的;从价值看,立法权追求民主,行政权追求效率;从行使状况看,立法权是偶然,间歇性的,行政权是普遍,经常性的。

●(2)同司法权的不同:权力运行的方向不同,行政权力是至上而下,而司法权力具有某种平行性;独立性不同,行政权力上下级之间有指挥和控制关系,而司法权力的各级主体则独立行使审判权;作用和功能不同,一个积极,一个消极,一个主动,一个被动;价值原则不同,一个追求公正,一个追求效率。

●(3)同政党权力的不同:目的不同,一个实现国家意志(普遍主义的价值取向),一个代表部分人利益(特殊主义的价值取向);合法性程度不同,行政权力有自然的合法性,政党权力作为一种集团性权力,没有必然的合法性;权力客体不同,一个是社会,一个是党内;权力手段不同,一个靠暴力威慑,一个靠意识形态符号和纪律。

●行政权力的行使关键:实现由权力向权威的转变(从外在强制到内在认可)。

●4.推进行政权力的实现:考虑权力行使的幅度和范围;增加权力强度;注意目的与手段的合理性和正当性;行政客体的潜在能力;行政环境的影响。

●4.行政监控存在的问题:专业知识和信息的不对称;监控者内在动力不足;对监控权的滥用;监控成本太大;组织结构与功能分割。

第三章行政职能

一、行政职能

2.特征:政治性和社会性;动态性和相对稳定性;多样性和整体性。

3.行政职能的发展:(1)传统社会,行政职能比较单一。在东方,主要任务是举办和维护社会公共工程。基层社会结构权力分散。具有功能单一化、结构专业化、权力集中化的特点(2)现代社会行政职能日趋复杂,有“行政国家”之说,说明行政职能对社会的全面渗透。形式有立法创议权、委托立法权、自由裁量权、行政立法和行政司法权等。

二、行政职能的分类及内容

●经济外部性:指某个经济实体的行为使他人收益或受损(正外部效应与负外部效应),都不会因之得到补偿或付出代价,前者是共享物品或公利,后者是公害。

●公共产品,指那些能够同时供众人共享的产品和服务,供给的成本及享用效果并不随享用它的人数及规模的变化而变化。

(3)上述职能可以分为六个方面:

●维持职能:通过制定国家典章法令,确立和巩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国家基本社会政治制度、国家主要价值规范、法统。

●保卫职能:通过国防、外交等手段,保卫国家主权及民族独立,保卫公民生命、财产和政治权利,维护社会秩序。

●扶助职能:扶助公民、公民团体、工商组织均衡发展(确定价值取向,加上产业政策、关贸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等),扶助弱者生存(政府保障及救济)。

●管制职能:即管制社会行为主体与国家公共权力主体的社会行为。

●服务职能:通过兴办各类公共事业,造福国民。

●发展职能:政府通过有效的公共政策引导,推进社会进步。如科技创新、综合国力增加、国民生活质量提高等。

行政职能变迁的全球趋势(1)社会服务职能地位不断上升;(2)行政职能日益社会化;(3)地方政府作用日大;(4)行政管制日益法制化。

三、行政职能变迁

● 3.我国情况:

●(1)我国行政职能体系的弊端:权力高度集中,职能复杂,管得过多过死;政企不分,政社不分,抑制企业及社会的自主性及活力;行政开支过多,财政负担沉重;行政腐败。

●(2)我国行政职能转变任务:A.重心转移(政治向经济,管理向服务);B.行政职能方式转变(从行政手段向经济、法律手段转变,由微观管理、直接管理向宏观管理、间接管理转变,由重计划、排斥市场向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转变。)

三、行政职能变迁

● C.当前关键是理顺行政职能关系: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政企关系;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宏观调控,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理顺国家和社会关系(发展社会,培育社会中介组织及自治能力);理顺内部职能部门关系(职能不清、多头领导、人浮于事、政出多门)。实现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实行服务行政;推行政务公开,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参照书上内容)

四、行政职能的限度

●(二)政府失灵:(1)政府对社会的经济管理缺乏明确的利益主体、责任主体,导致政府效率低下;(2)政府维护社会公平的职能因为不存在绝对的公平而难以履行,且常以牺牲效率为代价;(3)政府由具体官员组成,他们作为自然人并不因为承担公共责任而具有任何道德优势,他们不比常人坏,也不比常人好,他们也会犯错误;

四、行政职能的限度

●(三)市场失灵主要问题:1.个人的价值观和自由与社会公理及原则存在矛盾;2.完全竞争假设的不可能满足,损害社会效率;3.一般竞争均衡不适应某些领域;4.帕累托最优的不可能实现;5.信息存在不完备性和不相关性;6.不完全均衡存在导致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7.外部效应导致市场在配置资源时产生偏离;

8.市场不会自动供给公共产品。

第四章行政组织

要素:人、财、物、法律制度、结构、功能、机制、目标、运行、价值。这些要素可以分为:人的要素;精神要素;物质要素;制度要素。

3、行政组织的种类:按管辖范围可以分为中央行政组织和地方行政组织;按照是否有规范

化的结构可以分为正式行政组织和非正式行政组织。

按照工作性质和内容可以分为:(1)首脑机关;(2)职能机关;(3)辅助机关;(4)咨询机关;(5)派出机关。

行政组织目标制定的原则:目标要明确;目标要统一;目标要适度;目标要有一定的层次性。

3、目标管理:一种以行为科学—人际关系学说为基础,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同任务管理相对应。强调激发个人内在的工作潜力、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方式:(1)实行目标责任制,激发个人的目标和责任意识,以内部控制取代外部控制;(2)强调目标制定和执行中的个人参与,通过协商、合作,将组织目标置换为个人目标。

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同任务管理对应,二者的比较:

任务管理:体力→不思考→不需要创造性→别人规定一切→行动→不负责任→没有主动性。体力加能力→思考→需要创造性→自己制定目标→情报加行动→负责任→确立主动性。

三、组织结构

2、行政组织结构关系的制度化称为行政组织体制。从行政决策责任人的多少可以分为首长制和委员会制;从行政组织上下级职权大小可分为集权制和分权制;根据行政组织内部功能和性质可分分级制和分职制。

四、组织气候

1、一个生态行政学名词。是指由组织的结构、目标、机制和成员个人对组织的感情、态度、思想、精神等综合而成的组织氛围和状态。

2、影响氛围的诸因素及其考量。

3、组织认同:几个衡量指标

六、行政组织的发展与变革

1、发展目标:提高组织的适应性和结构的协调性;增强组织的人文氛围和创造沟通能力(形成良好的组织气候);提高组织效能。

2、成功变革的条件:外在的情景压力;价值观转型;克里斯玛人物;变革技术;社会心理。

5.非正式组织基本标志是:未经正式的计划、组织、登记等而自由形成的松散的人群聚合体。

6、中国传统的政治学和行政管理理论反对非正式组织的存在。

7、好的领导要处理好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关系,善于利用好非正式组织,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

8、讨论:如何看待灰色组织?

学习型组织基本含义:具有强烈的自我超越和发展意识,有长远的发展目标,并以学习为基本手段,不断追求思维更新和创造性能力发挥的开放式组织。

第五章行政领导

1.领导的含义

3. 综合性影响力包括凝聚性要素和强制性要素。前者以人格、修养、能力、知识为基础,是一种激发内在情感的艺术领导行为。后者以职权为基础,是一种强调外在目标的职位领导行为。

4. 领导的基本功能:1.确立发展方向和前进目标(洞察力和预见力);2.聚合追随者(组织、协调、凝聚力);3.动员和组织群众(感召力和鼓动力)。

7.行政领导四要素:领导者、被领导者、群体目标、客观环境。要求:(1)领导者要能够发动、鼓励下属行动;(2)领导者要能够将组织目标内化为下属行为,解决领导行为和领导目标之间的间接性问题;(3)适应、利用及改造环境。

4.领导者如何运用权力?(1)多种方式综合运用如说服(恳谈、对话、协商)、示范、命令;奖赏、惩罚;(2)学会授权(刚性授权、柔性授权、惰性授权、模糊授权);(3)学会用人、激励(找到每一个人的需要);(4)帮助下属实现个人利益;(5)敢于负责任,能保护下属。

3.领导者的性格品质要求:动机强旺、意在高远;意志坚强、坚忍不拔;执中有权、通权达变。

4.领导力的五种行为:以身作则;共启愿景;挑战现状;使众人行;激励人心。

领导集体的结构:1.全面的知识结构; 2.多元的身份结构;3.合理的年龄结构;

4.良好的气质结构。

?.如何对待权力性影响力;

第六章行政决策

.要素:主体(行政机关中的领导人);客体;信息(满足及时、全面、真实、准确、适用等要求);方法;效果(包括直接效果,间接效果及历时性的效果等)。

渐进决策模式;林德布罗姆。社会发展的知识增量导致未来的不确定;决策是对客观的一种主观选择。

四、影响行政决策的因素

1.政治和法律因素;

2.外部压力;

3.信息质量(信息渠道不畅通;信息反映不及时、不准确或不全面;信息传递过程的筛选;信息沟通障碍及流通渠道阻塞) ;

4.决策者素质;

5.决策体制与决策手段。

行政决策过程

1.形成:(1)发现问题,确定目标。(2)收集信息,拟定方案。谨防信息失真,信息不足及信息过量(媒体左右政策议程)。(3)分析评估,抉择方案。注意决策过程中的判断误差:A,漠视“常识”;B,直觉判断的易获得性(重视使人印象深刻的信息);C,锚定现象。

2.实施:

3.完善;

4.决策过程中的选择原则:(1)折中原则;(2)乐观与悲观原则;(3)等概率原则;(4)最小悔值原则。

行政决策执行及偏差

完美的实施要求:绝对权威的充分控制;统一而明确的执行标准与规则;绝对的服从;完美的信息沟通与协调;充裕的时间和动员。

政策执行偏差原因很多:灵活性本身的要求;执行者自身利益的“过滤”;政策实施中下层压力的缺乏(公共产品消费者需求不足),导致执行部门缺乏热情和效率。

第七章人事行政

现代人事行政的基本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功绩制原则;依法管理原则

4.西方文官制度的发展历程:

基本过程是从古代“恩赐官爵制”到近代“政党分肥制”再到现代功绩制。

1855年,英国政府颁布《关于录用王国政府文官的枢密院命令》,决定实行文官录用考试制度,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文官制度在英国确立。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彭德尔顿法》,决定文官录用用功绩制取代分赃制,实行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标志美国现代公务员制度的诞生。

5.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特征:

职业常任(永业制);用人为贤;功绩制;政治中立。

此外,西方两官分途:一般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狭义的文官制度指的是后者。

6.中国传统干部人事制度的弊端:

“国家干部”概念过于笼统,缺乏科学分类;管理权限过于集中,管人与管事脱节;

管理方式陈旧单一,阻碍人才成长;

管理制度不健全,用人缺乏法治。

1.公务员的概念(根据新颁《公务员法》的规定):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1)履行公职是指的代表国家履行公共职能。

(2)国家干部编制包括行政编制、事业编制、企业编制、军事编制等。

(3)这儿的国家财政也包括地方财政。

6.职位:通俗理解即工作岗位,是职位分类的最基本单元。它以“事”为中心,是职务、责任和权力的统一,强调专业性。

7.品位:即官阶等级,以“人”为中心,是身份、地位、资历、学历、能力、经验、贡献等的综合体,强调通用、管理特征。方向:增加等级。

职位分类和品位分类是公务员的两种基本分类方式,在我国是两者的结合(以前者为主)。

8.我国职位分类: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及法官、检察官等类别。

9. 职务类型与职务层次:

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共十级。

非领导职务层次在厅局级以下设置。

综合管理类的非领导职务分为: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

3.公务员招考录用对象:主任科员以下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

新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为一年。

四、公务员考核、职务升降与奖惩

(一)公务员考核:

1.一般原则:平常和定期相结合;功绩主义是普遍趋势。

2.考核内容:A.英国考核工作知识、人格性情、判断力、责任心、创造力、可靠性、机敏适应性、监督能力、热心情形、行为道德等十项。B.美国考察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工作适应能力三因素.C.中国考核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可以分为对领导成员公务员的考核和对非领导成员公务员考核两种。

3.考核结果:定期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次。定期考核的结果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公务员本人。定期考核的结果作为调整公务员职务、级别、工资以及公务员奖励、培训、辞退的依据。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的,降低一个职务层次任职。连续两年定期考核不称职的,将予以辞退。

4.公务员的兼职:公务员因工作需要在机关外兼职,应当经有关机关批准,并不得领取兼职报酬。国家公务员不得在企业和营利性事业单位兼任职务。

B.逐级晋升原则。公务员晋升职务,应当逐级晋升。特别优秀的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常常是梯队建设的情况),可以按照规定破格或者越一级晋升职务。

四、公务员考核、职务升降与奖惩

竞争上岗:机关内设机构厅局级正职以下领导职务出现空缺时,可以在本机关或者本系统内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产生任职人选。

公开选拔:厅局级正职以下领导职务或者副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出现空缺,可以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产生任职人选。

司法职业任职:确定初任法官、初任检察官的任职人选,可以面向社会,从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取得资格的人员中公开选拔。

其它内容参照:国家公务员职务升降暂行规定

2.奖励的原则:A.公平适当的原则;B.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并以精神奖励为主的原则。

3.奖励的种类:A.主体奖励:嘉奖、记三等功、记二等功、记一等功、授予荣誉称号。只能单独适用。B.附加奖励:奖金、奖品、晋级、增加退休金、特别休假、免费旅游等,可以同前者合并使用或多项使用。我国公务员法规定:“对受奖励的公务员或者公务员集体予以表彰,并给予一次性奖金或者其他待遇。”

2.惩戒的种类: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注意:降职不是处分,升职也

不是奖励)。适用类型根据违纪性质、严重程度、社会影响、损失和后果等确定。降级一般降低一个级别。

4.惩戒的后果与期限:警告,六个月;记过,十二个月;记大过,十八个月;降级、撤职,二十四个月。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其中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如何理解惩戒与后续发展的关系?能否提前解除处分,一等功以上的特殊贡献可),有关材料归入本人档案。

6.公务员过错责任原则:注意公务员法54条关于公务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执行命令的有限责任原则的规定。注意这里对“法”的理解。包括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一)公务员的交流

1.公务员交流是指根据工作需要或者公务员个人愿望,通过调任、转任、挂职锻炼等形式,在机关内部调整公务员或者将非公务员身份的公职人员调入机关担任一定层次公务员职务的管理活动。

3.交流的形式:

(1)调任:是原来不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人通过“调”的方式成为公务员。调任所适用的职务层次比录用高。

(2)转任(横向):是在公务员内部进行交流的方式。交流的重点是县级以上地方党委、政府领导成员、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党委、政府部分工作部门的主要领导成员。地方党委、政府领导成员在同一职位上任职满十年的,必须交流。工作性质特殊的非领导职务”是指直接经管“人、财、物”和执行执法监督职能的职务。

(3)挂职锻炼(纵向):一般1-2年,可去上级机关,也可去下级机关。不改变与原机关的人事关系。

可以分为上挂、下挂和外挂。

人事关系包括:工资、档案和户口等。

2.回避类型:任职回避、地域回避、公务回避。

3.领导职务辞职的4种类型:因公辞职、自愿辞职、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

1.公务员的退休类型:应当退休(义务退休或必须退休,也可以称法定退休)和申请退休(自愿退休或者提前退休);

公务员职务聘任

1.职位要求:机关根据工作需要,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实行聘任制。聘任合同期限为一年至五年。聘任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为一个月至六个月。

国家建立人事争议仲裁制度。

人事争议仲裁应当根据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依法维护争议双方的合法权益。

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需要设立。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公务员主管部门的代表、聘用机关的代表、聘任制公务员的代表以及法律专家组成。

第八章公共财政

一、概论

1.含义:财政行政是行政主体为履行职能或维护自身运转,对资金的收入、支出进行预算、

决算、会计、审计、分配、监督使用等管理过程。

分税制:国家的中央与地方政府按照事权与财权的结合,核定收支数额,按照税种划分财政收入的一种预算管理体制。

预算分类: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复式预算划分为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

建设性预算收入如不足以抵补其支出,其差额即为赤字,可以通过举借内债和外债来弥补。

5.预算的收入和支出:预算收入包括:(1)税收收入;(2)依照规定应当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3)专项收入;(4)其他收入。预算支出包括:(1)经济建设支出;(2)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支出;(3)国家管理费用支出;(4)国防支出;(5)各项补贴支出;(6)其他支出。

预算类型:历年制预算与跨年制预算。

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审计业务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

1.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

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

第九章行政效率

衡量指标:质量、数量、费用及时效

(三)政府特点和绩效评估的困难:

特点:1.政府部门的垄断性(又称非市场性,基于规模经济、非盈利性、管制等原因,导致信息垄断及确定评价标准的困难);2.政府部门的目标多元性及目标弹性(关涉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等方面,且抽象和软化);

一、行政效率

评估困难:1.在政府产出上,多为无形产品(无形,不可储存,重过程),难评估;多为中间产品,且具有非商品性(难以进行货币化衡量)。2.在生产过程上,多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难以机器替代和标准化;生产技术不确定,投入与产出衡量困难(如国防)。3.互动服务的双向性(复杂、动态、多样、差异、灵活),难以标准化。

政府能力

(一)含义及内容:政府通过正确地制定和有效执行公共政策,将自己的意志、目标转换为社会现实的能力(获得国家的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一般包括吸取能力;调控能力;合法化能力;强制能力等。

(三)国家能力构成:1.在经济管理方面:推动本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维持税收和保持公共财政收支平衡的能力;有效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2.政治和社会管理方面:维持社会基本秩序的能力;达成社会谅解和实现社会整合的能力;实现和维护基本社会公正的能力;促进社会公平发展的能力(效率与公平、物质与精神)。

如何理解发展中国家政府能力建设的重要性?

第十章行政监督

行政监督相关要素:信息(包括技术及经验等);路径;能力(制衡、对等、独立);程序等。

行政监察与人大监督的区别:对象不同,一是领导及组成,以上一般行政人员;方式和内容不同:一是通过听取工作汇报、质询、罢免等进行;一是主要通过检查、调查、提出处分建议等进行;内容上,一个是对行政领导的法律责任及政治责任的基督,一是对行政人员违纪及轻微违法的监督。在目的方面,人大监督是维护国家政治制度和法治,行政监督是维护行政纪律和效率等。

行政监察与司法检察的不同:程度不同;手段不同:如监察不能采取传讯证人、当事人及搜查等侦查手段,但可以采取暂予扣留、封存材料、“双规”等。

与党纪检查的不同:行政监督的要义在于组织结构的科学化。

二、我国行政监察制度

1.性质及地位、领导体制:监察机关是人民政府行使监察职能的机关,对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实施监察。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监察工作,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监察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监察业务以上级监察机关领导为主。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根据工作需要,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向政府所属部门派出监察机构或者监察人员。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正职、副职领导人员的任命或者免职,在提请决定前,必须经上一级监察机关同意。

三、政府信息公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于2007年1月17日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3.公开范围:行政机关对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之一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

(一)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

(二)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

(三)反映本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

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应当自该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

第十一章行政伦理

1.概念:所谓行政伦理,指行政主体在行使公共权力,从事公务活动中,所应该确立和遵守的伦理理念、伦理行为、伦理规范的总和,是行政权力的使用者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职业伦理。从形式上看,包括行政人格、行政道德、行政良知、行政荣誉、行政良心等。

2.理解维度:关键是处理好公与私、人情与法理的关系。本质上体现了一种公私利益关系。核心原则是一种公共利益至上的观念。

3.基本的关键词有:忠诚;敬业;效率;正义(正确的符合共同利益的道理);公正;责任;平等;义务。就个人而言,为自己立法;就国家而言,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4.如何促进行政个人伦理的发展?培育有德性的行政人员:道德认知判断成熟;愿意进行道德自省和具有过道德生活的勇气;进行道德意志力的训练(自律);用道德成就感来进

行自我激励。

3、组织结构与组织伦理

不同的组织结构会形成不同的组织伦理:科层制金字塔(古板,恪守边界,异化);竞争性群体(民主、活跃、注重过程);平等共同体(平等、互助、参与,一致对外)。

四、行政伦理失范:

1、含义是指在行政权力行使过程中,行政权力主体放弃或违背行政权力的公共性,损害公共利益,假公权以济私利,进行非公共的活动,实现非公共利益,导致公共权力滥用和腐败的行为。本质上是一种行政权力的异化。

如何使检举有效而正当?

(1)赢得公众的信任与支持(有合格且负责任的公众与国家);

(2)有正义的制度背景,使密谋、威胁、强制没有稳定的基础;

(3)加强国家的保护能力。美国的“检举者保护法案”。

(4)确保检举的正当性:一是增进公共利益;二是将违背忠诚程度降到最低。

第十二章公共危机

公共危机是指的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因素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决策的事件。具体而言,是指因不可抗力或突然袭来的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冲突及其战争、恐怖袭击或其它极端行为引发的各类事件。

一般三要件:巨大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公众普遍的不安、担忧和紧张心态;公共秩序失范,正常的社会关系被扭曲。

2)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突发事件是公共危机的一种前期状态,在突发事件没有或不能及时得到控制、制止的条件下,将转变为公共危机。

2. 公共危机的分类(1)分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经济危机。

一、概论

基本特点是后果的不可逆转性,本质上是一种非程序化决策。

具体内容一般有:转移或缩减危机的来源、范围和影响;提高危机初始管理(预警);改进危机冲击的反应管理;完善修复管理。

1.危机事件的分级和分期:(1)分级:危机事件根据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可以分为四级:一级(特别重大)、二级(重大)、三级(较大)、四级(一般)。基本对应管理级别。(2)分期:预警期;爆发期;缓解期和善后期。

2.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3.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一)预警及准备:(1)防范和避免危机发生;(2)建立应对预案;(3)建立组织系统;(4)开展社会演习。(二)识别危机:收集信息;多维度识别。(三)隔离危机:构筑防火墙;确立取舍;做好沟通。(四)危机管理:合理调度人员;适时适当决策;及时有效适当的应急沟通。(五)善后处理:及时;调查;诊断“危机后遗症”;组织变革。

电大行政管理专科《行政管理学(A)》期末考试题库

2014年电大行政管理专科 《行政管理学(A)》期末考试题库 单项选择题题库 1.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 ),它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D.《行政之研究》 2.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于1961年发表,该书的作者是A.里格斯3.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B.政府职能4.对于一般的省、市、县而言,实行民族自治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就是( )的行 政区。C.特殊型 5.中央一些部委和一些省市公开招考司(局、厅)级和处级领导者的制度属于D.考任制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正式施行于A.2006年1月1日 7.为了实现目标而制定的方案,称为( ),这是构思和设计的主要方案。A.积极方案 8.整个行政执行过程中最具实质意义的、最为关键的阶段是C.实施阶段 9.国家预算中占主导地位的是B.中央预算10.目标管理方法是( )于20世纪50年代,应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人际关系理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方法。C.德鲁克 1.称之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D.欧文 2.高斯发表于1936年,提出了公共行政和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并予以研究的行政学论著是B.《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 3.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C.政府职能4.委员会制又称合议制,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D.瑞士 5.构成公共组织结构的基本要素是( ),它是公共组织结构的支撑点和联络点。D.行政职位6.下列不属于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的是 A.决策权力 7.职位分类最早产生于19世纪的( )国,后被许多国家所效仿。 A.美 8.为了弥补或完善决策而制定的决策方案,称为( )。C.追踪方案 9.行政控制过程的最后环节,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是B.纠正偏差 10.从20世纪( )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开始进行行政改革,然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因为实行市场化也进行不同程度的行政改革。C.70 1.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的作者是 C.张金鉴 2.衍射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 C.工业社会3.英国地方政府形式是最典型的( )体制。D.自治体地方政府 4.构成公共组织结构的基本要素是( ),它是公共组织结构的支撑点和联络点。B.行政职位 5.中央一些部委和一些省市公开招考司(局、厅)级和处级领导者的制度属于A.考任制6.世界上第一个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D.英国7.为了弥补或完善决策而制定的决策方案,称为B.追踪方案 8.据考,“法治”一词是古希腊人( )最早提出的。C.毕达哥拉斯 9.税收制度的核心内容是A.税法 10.目标管理方法是( )于20世纪50年代,应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人际关系理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方法。A.德鲁克 1.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是() D《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 2.里格斯认为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一种公共行政模式是()A棱柱型 3.政府为公共服务的服务性特点首先表现在其()上。D非赢利性 4.典型的行政体地方政府是()国的地方政府 C德国 5.由立法机关或其他任免机关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是()D委任制 6.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它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而始于()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文官制度。A英 7.为了实现目标而制定的方案,称为( ),这是构思和设计的主要方案。A.积极方案 8.平行沟通是一种同级部门或同事之间的信息沟通,亦称C.横向沟通 9.《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正式生效的日期是B.2003年1月1日 10.目标管理方法是( )于20世纪50年代,应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人际关系理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方法。C.德鲁克 1.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 ),它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D.《行政之研究》 2.按照里格斯的划分,棱柱型是( )。 B.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公共行

国家开发大学电大《行政管理学》考试完整版打印版汇总

2017电大《行政管理学》考试完整版考点汇总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我国最早出现行政这一概念是在《钢鉴易知录》上。2.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概念的是2000年前的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3.威尔逊在《行政之研究》和古德诺在《政治与行政》都主张政治与行政二分法。 4.中国公共行政的最大特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5.被称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欧文。 6.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的作者是威尔逊。 7.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它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8.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韦伯。 9.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泰勒。 10.被称为“行政管理之父”的法约尔。 11.提出管理五项职能和14条管理原则的是法约尔。12.提出著名的POSDCRB,即七项管理职能的是古立克。13.1926年怀特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 14.1876年梁启超在《论译书》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15.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的作者是张金鉴。 16.公共行政学研究的第二种取向是政治取向,它产生于美国罗斯福新政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公共行政脱离政治的批判。 二、单项选择题 1.我国最早出现行政这一概念是在(B)上。 A.《纲鉴易知录》B.《尚书》C.《礼记》D.《左传》2.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概念的是(D)。 A.瓦特B.亚里士多德C.史坦因D.马克 3.公共行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C)。 A.政治性B.公共性C.民主性D.法制性 4.中国的公共行政的最大特点是(D)。 A.民主性B.高效性C.公平性D.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 5.称之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C)。A.斯图亚特B.斯密C.欧文D.普耳 6.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的是(A)。A.泰勒B.韦伯C.威尔逊D.古德诺 7.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D),它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 A.《行政之研究》B.《政治与行政》C.《行政学原理》D.《行政学》 8.德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宗教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B),因而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A.官僚制理论B.管理五项职能 C.14条管理原则D.POSDCRB,即七项管理职能9.20世纪30年代,古立克把管理职能概括为(A)。A.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 B.领导、决策、组织、指挥、协调、人事、预算 C.计划、领导、人事、指挥、组织、报告、预算 D.计划、领导、人事、沟通、协调、组织、预算10.1926年怀特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B)。 A.《行政学》B.《政治与行政》C.《行政学原理》D.《行政学导论》 11.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C),他于1876年在《论译书》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A.孙中山B.康有力C.张金鉴D.梁启超 12.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是(A)。 A.《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B.《行政学原理》C.《论译书》D.《行政学》13.提出立法、司法、行政、考试和监察五权分立思想的是 (D),他建立了五院分立制度。 A.张金鉴B.康有为C.梁启超D.孙中 三、多项选择题 1.有些学者是从“三权分立”来界定公共行政范围,认为 国家可以分为(BCD)三种权力。 A.立法B.监察C.行政D.考试E.司法 2.从广义的管理的角度来界定公共行政范围的行政学家有 (BCDE)。 A.西蒙B.怀特C.汤姆森D.孟德斯鸠E.斯密 斯堡 3.传统公共行政时期,也有人称为(ABC)。 A.科学管理时期B.静态公共行政学时期 C.人际关系时期D.动态行政学时期E.X理论时 期 4.奠定公共行政学理论基础的代表人物是(AB),他们提 出了政治与行政分离的观点。 A.韦伯B.法约尔C.威尔D.古德诺E.泰勒 5.作为行政学的学科体系的建立是由(BCE)完成的。 A.怀特B.魏劳毕C.泰勒D.韦伯E.费富纳 6.公共行政学的特点是(ABCDE)。 A.公共行政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B.公共行政 学是应用性的学科 C.公共行政学是政治性较强的学科D.公共行政 学研究的广泛性 E.公共行政学的发展性 第二章行政环境 一、填空题 1.直接或间接地作用或影响公共组织、行政心理、行政行 为和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要素的 总和,称为公共行政环境。 2.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 间的差异性上。 3.最先提出对公共行政环境问题进行研究的是美国哈佛大 学教授高斯。 4.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高斯最先提出对公共行政环境问题进 行研究。 5.1961年里格斯发表了《公共行政生态学》,这是公共行 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开以生态学方法研究公共行政的风气之 先河。 6.组织文化包括组织观念、法律意识、道德感情和价值观 等,其中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 7.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组织文化是形成组织规范、工作准则、 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人际关系准则的源泉。 8.在我国,为人民服务是公共组织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 是由马列主义的意识形态决定的。 二、单项选择题 1.公共行政环境的(A)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 的差异上。 A.约束性B.复杂性C.不稳定性D.特殊性 2.美国哈佛大学教授(C)最先提出对公共行政环境问题进 行研究。 A.高斯B.里格斯C.德鲁克D.古立克 3.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于1961 年发表,该书的作者是(B)。 A.里格斯B.古立克C.德鲁克D.高斯 4.融合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B)。 A.工业社会B.原始社会C.农业社会D.信息社 会 5.里格斯认为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一种公 共行政模式是(D)。 A.衍射型公共行政模式B.融合型公共行政模式 C.棱柱型公共行政模式D.分散型公共行政模式 6.衍射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A)。 A.信息社会B.原始社会C.工业社会D.农业 社会 7.按照里格斯的划分,棱柱型是(D)。 A.后工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B.农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 式 C.工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D.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 过渡期间的公共行政模式 8.高斯发表于1936年,提出了公共行政和公共行政环境 之间的关系问题并予以研究的行政学论著是(C)。 A.《比较公共行政模式》B.《政府生态学》 C.《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D.《公共行政生态学》 三、多项选择题 1.行政环境的特点是(ABCE)。 A.特殊性B.复杂性 C.不稳定性D.公共性E.约束性 2.里格斯将公共行政模式划分为(ABC)。 A.融合型公共行政模式B.分散型公共行政模式 C.棱柱型公共行政模式D.衍射型公共行政模式 E.集中型公共行政模式 3.构成一个国家公共行政政治环境的因素主要有(ABE)。 A.政治制度B.政党制度 C.阶级状况D.法律制度E.政治文化 4.下列属于文化环境要素的是(BCDE)。 A.法律制度B.意识形态 C.道德伦理D.价值观念E.教育 5.组织文化包括(ABDE)。 A.组织观念B.法律意识 C.管理对象D.价值观E.道德感情 第三章政府职能 一、填空题 1.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政府只是充当“守夜人”的角色。 2.要正确地界定政府职能,必须正确地处理政府与社会、 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组织、政府与公民的关系,同时也 必须考虑到社会的发展程度和政治民主的发展的水平。 3.政府为公众服务首先表现在其非赢利性上。 4.马克思认为政府的基本职能有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 职能两种。 5.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应起的作用, 称为政府职能。 6.政府的政治职能包括政治统治职能、保卫国家主权的职 能和民主职能。 二、单项选择题 1.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A.政府职能B.行政监督C.行政决策D.行政体 制 2.政府为公众服务的服务性特点首先表现在其(C)上。 A.公平性B.平等性C.非赢利性D.普遍性 3.我国于1998年又进行了机构改革,改革后的国务院原 40个部门减为(D)。 A.30 B.31 C.28 D.29 4.政府只是充当“守夜人”的角色,也就是“夜警察”的 角色的时期是(A)。 A.自由资本主义B.前资本主义C.当代资本主义 D.垄断资本主义 5.政府由“守夜人”变成“社会主宰者”的时期是(C)。 A.前资本主义B.自由资本主义C.垄断资本主义 D.当代资本主义 三、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认为政府的基本职能有两种,即(AE)。 A.政治统治职能B.组织职能C.协调职能D.计 划职能E.社会管理职能 2.从现代社会和各国政府行政实践来看,政府的基本职能 可以分为(ABCE)。 A.政治职能B.文化职能C.社会职能D.协调职能 E.经济职能 3.市场失效主要表现在(ABCDE)。

行政管理学(A)2013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行政管理学(A)试题2013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 ),它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 A.《行政学》 B.《政治与行政》 C.《行政学原理》 D.《行政之研究》 2.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于1961年发表,该书的作者是( )。 A.里格斯 B.古立克 C.德鲁克 D.高斯 3.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行政监督 B.政府职能 C.行政决策 D.行政体制 4.对于一般的省、市、县而言,实行民族自治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就是( )的行政区。 A.传统型 B.发展型 C.特殊型 D.现代型 5.中央一些部委和一些省市公开招考司(局、厅)级和处级领导者的制度属于( )。 A.选任制 B.委任制 C.聘任制 D.考任制 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正式施行于( )。 A.2006年1月1日 B.1993年10月1日 C.2005年4月27日 D.1994年1月1日 7.为了实现目标而制定的方案,称为( ),这是构思和设计的主要方案。 A.积极方案 B.临时方案 C.应变方案 D.追踪方案 8.整个行政执行过程中最具实质意义的、最为关键的阶段是( )。 A.协调阶段 B.准备阶段 C.实施阶段 D.总结阶段 9.国家预算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 A.市级预算 B.中央预算 C.省级预算 D.县级预算 10.目标管理方法是( )于20世纪50年代,应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人际关系理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方法。 A.伍德沃德 B.西蒙 C.德鲁克 D.菲德勒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至少有两项以上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少选、多选均不得分) 11.作为行政学的学科体系的建立是由( )完成的。 A.泰勒 B.魏劳毕 C.怀特 D.韦伯 E.费富纳 12.组织文化包括()。 A.组织观念 B.法律意识 C.管理对象 D.价值观 E.道德感情 13.世界上通行的人事分类制度是( )。 A.态度分类 B.职位分类 C.能力分类 D.学历分类 E.品位分类 14.从决策主体采取决策的方法上来讲,行政决策可以分为()。 A.经验决策 B.集体决策 C.理性决策 D.科学决策 E.个人决策 15.行政组织内部的协调可以分为( )。 A.层级结构的协调 B.横向部门之间的协调 C.人际关系的协调

电大行政管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行政管理学(A)—名词解释B B B B 办公自动化是指行政机关工作中,以计算机为中心,采用一系列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和先进的通信技术,广泛、全面、迅速地收集、整理、加工、存 储和使用信息,为科学管理和决策服务,从而达到提高行政效率的目的。 办公自动化系统是指为提高办公效率而建立的,面向特定工作部门,支持其综合办公业务的集成化信息系统。 标杆管理是指公共组织通过瞄准竞争的高目标,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标杆,追求卓越,成为强中之强组织创新和流程再造的过程。 C C C C 层级制又称分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却随等级降低变小的组织类型。 程序性决策也叫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先例可参考的结构性较强,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进行的决策。财政支出,也称为公共支出或政府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将筹集与集中的资金我,进行有计划的社会再分配的过程。 D D D D 地方政府体制是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 电子政府是指在政府内部采用电子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起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系统,并利用这个系统为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方便、高效的政府服务和政务信息。 F F F F 分离制又称多元领导制,是指一个公共组织的同一个层级的各个组织部门或同一组织部门,隶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组织或行政首长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分权制是指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给予下级充分的自主权,下级可以独自进行决策和管理,上级不予干涉的公共组织类型。 风险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比较清楚,也有比较明确的决策目标,但是实现决策目标结果必须冒一定风险。 非程序性决策也叫非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无先例可供参考的决策,是非重要性的、非结构性的决策。非正式沟通是一种通过正式规章制度和正式组织程序以外的其他各种渠道进行的沟通。 法制监督,又称对行政的监督,是指有权国家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合法正确地行使职权所进行的监督与控制。 G G G G 公共组织结构,是指公共组织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是由法律所确认的各种正式关系的模式。 公共组织绩效评估是指公共组织通过一定的绩效信息和评价标准,对公共组织所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监测活动,是公共组织的一项全面的管理措施。 公共组织纯净评估指公共组织通过一定的纯净信息和评价标准,对公共组织所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监测活动,是公共组织的一项全面的管理措施。 公共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或影响公共组织、行政心理、行政行为和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和各种要素的总和。 公权制是指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给予下级充分的自主权,下级可以独自进行决策和管理,上级不予干涉的公共组织类型。 公文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产生的,按照严格的、法定的生效程序和规范的格式制定的具有传递信息和记录作用的载体。 公文管理就是对公文的创制、处置和管理,即在公文从形成、运转、办理、传递、存贮到转换为档案或销毁的一个完整周期中,以特定的方法和原则对公文进行创制加工、保管料理,使其完善并获得功效的行为或过程。 公共财政指的是仅为市场经济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它是国家财政的一种具体存在形态,即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 在西方,国家公务员是指通过非选举程序而被任命担任政府职务的国家工作人员。 公务员(中国)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国家公务员的辞职,是指国家公务员按照一定的法定程序,主动地提出解除与其所服务的行政机关工作关系的申请,并经过有关部门批准而辞去所担任的行政职务的制度。 国家预算制度是国家政权内部立法机构与行政机构划分财政权限并且由立法机构对行政机构的财政行为予以根本约束和决定的一种制度。 国家决算是按照法定程序编制,用以反映国家年度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由决算报表和文字说明两部分构成。 国家财政支出也称为公共支出或政府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将短筹集与集中的资金,进行有计划的社会再分配的过程。 管理层次是指公共组织内部划分管理层级的数额。 管理幅度是指领导机关或领导者直接领导下属的部门或人员的数额。 广义的行政监督是指政党、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社会组织、社会舆论和公民以及行政系统内部,依法对政府和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公平性和有效性的监察和督促的行为。 J J J J 机能制又称职能制,是指公共组织在横向上按照不同职能目标划分为不同职能部门的组织类型。 机关行政就是指综合办事机构对机关的日常事务、规章制度和工作秩序等所进行的自身事务管理。 集权制是指行政权力集中在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手中,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有决策、指挥、监督的权力,下级处于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被动地位,一切行政行为要按照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的指令来行动,自主权很少。 集体决策是指在进行行政决策时,由行政领导集体所做出的决策。 经验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认识与分析,以及对决策方案的选择,完全凭借决策者在长期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惯性思维方式进行的决策。 具体环境具体行政环境也叫组织环境,是指具体面直接地影响和作用于公共组织、行政行为和组织凝聚力的公共组织的内部与外部环境和总和。 K K K K 考任制是指专门的机构根据统一的,客观的标准,按照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的程序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

行政管理学期末考试及答案

《行政管理学》 期末考试试卷 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有五道大题,满分100分。 2.考试时间90分钟。 3.卷面整洁,字迹工整。 4.填写内容不得超出密封线。 一、单项选择(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问题和所追求的首要目标是()。 A.提高效率 B.组织分配 C.协调工作 D.相互督促 2.新公共行政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西蒙 B. 弗雷德里克森 C. 布坎南 D. 奥斯本 3. 行政组织承担的最基本的职责即维护公共利益、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因此,行政职能本身具有鲜明的()。 A.公共性 B.执行性 C.层次性 D.政治性 4.地方行政机关的首要特征是()。 A.特殊性 B. 灵活性 C. 地域性 D.规范性 5. 把领导定义为影响力,即影响人们心甘情愿和满怀热情地为实现集体目标而努力的艺术和过程的是()。 A. 哈罗德?孔茨 B. 泰罗 C. 德鲁克 D. 余克 6.行政决策中主要表现为路线、方针和重大规划的确定的决策类型是()。 A. 程序性决策 B. 非程序性决策 C. 战略决策 D. 策略决策 7.在每种备选方案结果出现具有不确定性且每种结果出现的概率无法知晓的情况下做出的行政决策是()。 A.程序性决策 B.风险型决策 C.不确定型决策 D.非程序性决策8.()是政府绩效的主要指标和外在表现,在整体体系中发挥着基础作用。 A.企业绩效 B.组织绩效 C.个人绩效 D.经济绩效 9.我国各级政府监察部门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所实施的监督属于()。 A.审计监督 B.政法监督 C.司法监督 D.行政监察 10.企业型政府理论是由()提出的。 A.马克思·韦伯 B. 乔治·弗雷德里克森 C.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 D. 梅奥 二、多项选择(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 .泰罗提倡的一系列科学管理原则是()。 A.整体观念 B.系统分析 C.完善组织 D.强化计划 E.教育培训 2.从过程的角度看,行政组织的运行职能包括( )。 A.计划职能 B.组织职能 C.协调职能 D.控制职能 E.监督职能 3.行政组织构成中的实体要素包括()。 A.组织成员 B.组织资源 C.组织能力 D.规范系统 E. 组织机构4.政府绩效管理评估指标确定的基本原则有()。 A.系统性原则 B.可操作性原则 C.有效性原则 D.可比性原则 E.动态性原则5.行政监督中的一般监督包括()。 A.立法监督 B.职能监督 C.专门监督 D.政党监督 E.主管监督6.在中国,属于中央与地方共有的权力有()。 A.外交 B.教育 C.经济 D.文化 E.卫生 三、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公共管理 2.派出机关 3.行政决策体制 4.全球化

自考行政管理学历年试题及完整版答案

自考行政管理学历年试题及完整版答案

7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管理学试卷及答案 课程代码:0027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为传统的行政组织理论奠定基础的是( D ) A.科学管理理论 B.管理过程理论 C.有限理性决策理论 D.官僚制理论 2.早期行政管理学理论的逻辑起点是( C ) A.社会人假设 B.理性人假设

C.经济人假设 D.道德人假设 3.科学管理理论的提出者是( B ) A.韦伯 B.泰罗 C.法约尔 D.威尔逊 4.雷格斯认为,融合型行政模式存在于( B ) A.工业社会 B.农业社会 C.过渡型社会 D.信息社会 5.经济体制的核心是( D ) A.生产关系 B.生产力 C.价格制度 D.社会资源调配制度 6.“受限市场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A )

A.价格不可决 B.异质性 C.形式主义 D.重叠性 7.现代民主理论认为,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是( B ) A.人民当家作主 B.主权在民 C.君民同治 D.天赋人权 8.一切权力最原始、最直接的来源是( C ) A.诱导力 B.组织制度 C.强制力 D.信息 9.行政管理活动的实质和核心是( C ) A.行政决策 B.行政绩效 C.行政职能 D.行政方法

10.在现代社会中,国家的行政职能相对于立法职能,具有明显的( A ) A.执行性质 B.控制性质 C.领导性质 D.服务性质 11.中国的最高行政管理机构是( C ) A.中共中央委员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国务院 D.全国政协 12.下列行政管理机构中,属于信息机构的是( D ) A.监察部 B.国务院办公厅 C.公安部 D.档案局 13.实行内阁制的主要代表国家是( A )

电大【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练习答案

电大【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练习答案 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1、地方政府体制:地方政府是设置于地方各级行政区域内的公共行政管理机关。地方政府体制是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 2、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是指组织的设立和经营不是以营利为目的,且净盈余不得分配,由志愿人员组成,实行自我管理的、独立的、公共或民间性质的组织团体。 3、人事行政:人事行政是指国家的人事机构为实现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通过各种人事管理手段对公共行政人员所进行的制度化和法治化管理。 4、公文管理:公文管理就是对公文的创制、处置和管理,即在公文从形成、运转、办理、传递、存贮到转换为档案或销毁的一个完整周期中,以特定的方法和原则对公文进行创制加工、保管料理,使其完善并获得功效的行为或过程。 二、单项选择题 1.被称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 C )。 A.普耳B.斯密C.欧文D.斯图亚特 2.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于1961年发表,该书的作者是( A )。A.里格斯B.古立克C.德鲁克D.高斯 3.20世纪30年代,古立克把管理职能概括为( A )。 A.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 B.领导、决策、组织、指挥、协调、人事、预算 C.计划、领导、人事、指挥、组织、报告、预算 D.计划、领导、人事、沟通、协调、组织、预算 4.公共行政环境的( D )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 A.约束性B.复杂性C.不稳定性D.特殊性 5.政府由“守夜人”变成“社会主宰者”的时期是( C )。 A.前资本主义B.由资本主义C.垄断资本主义D.当代资本主义 6.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 A.政府职能B.行政监督C.行政决策D.行政体制 7.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所确立的一种中央政府体制是( C )。 A.内阁制B.总统制C.半总统制D.委员会制 8.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的( A )国,后来为许多西方国家所采用。 A.英国B.美国C.日本D.加拿大 9.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梁启超,他于1876年在( B )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A.《行政学原理》B.《论译书》C.《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D.《行政学》 10.对于一般的省、市、县、乡而言,实行民族自治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就是( A )的行政区。 A.特殊型B.发展型C.传统型D.现代型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文化环境要素的是( BCDE )。 A.法律制度B.意识形态C.道德伦理D.价值观念E.教育 2.国家公务员的培训主要有( BCDE )等几种形式。

行政管理学期末考试及答案

《 行政管理学》 期末考试试卷 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有五道大题,满分100分。 2.考试时间90分钟。 3.卷面整洁,字迹工整。 1.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问题和所追求的首要目标是( )。 A.提高效率 B.组织分配 C.协调工作 D.相互督促 2.新公共行政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 .西蒙 B. 弗雷德里克森 C. 布坎南 D. 奥斯本 3. 行政组织承担的最基本的职责即维护公共利益、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因此,行政职能本身具有鲜明的( )。 A.公共性 B.执行性 C.层次性 D.政治性 4.地方行政机关的首要特征是( )。 A .特殊性 B.灵活性 C. 地域性 D.规范性 5. 把领导定义为影响力,即影响人们心甘情愿和满怀热情地为实现集体目标而努力的艺术和过程的是( )。 A. 哈罗德?孔茨 B. 泰罗 C. 德鲁克 D. 余克 6.行政决策中主要表现为路线、方针和重大规划的确定的决策类型是( )。 A. 程序性决策 B. 非程序性决策 C. 战略决策 D. 策略决策 7.在每种备选方案结果出现具有不确定性且每种结果出现的概率无法知晓的情况下做出的行政决策是( )。 A.程序性决策 B.风险型决策 C.不确定型决策 D.非程序性决策 8.( )是政府绩效的主要指标和外在表现,在整体体系中发挥着基础作用。 A.企业绩效 B.组织绩效 C.个人绩效 D.经济绩效 9.我国各级政府监察部门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所实施的监督属于( )。 A .审计监督 B.政法监督 C.司法监督 D.行政监察 10.企业型政府理论是由( )提出的。 A.马克思·韦伯 B. 乔治·弗雷德里克森 C.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 D. 梅奥 1.泰罗提倡的一系列科学管理原则是( )。 A.整体观念 B.系统分析 C.完善组织 D.强化计划 E.教育培训 2.从过程的角度看,行政组织的运行职能包括( )。 A.计划职能 B.组织职能 C.协调职能 D.控制职能 E.监督职能 3.行政组织构成中的实体要素包括( )。 A .组织成员 B .组织资源 C .组织能力 D .规范系统 E. 组织机构 4.政府绩效管理评估指标确定的基本原则有( )。 A.系统性原则 B.可操作性原则 C.有效性原则 D.可比性原则 E.动态性原则 5.行政监督中的一般监督包括( )。 A.立法监督 B.职能监督 C.专门监督 D.政党监督 E.主管监督 6.在中国,属于中央与地方共有的权力有( )。 A.外交 B.教育 C.经济 D.文化 E.卫生 三、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公共管理 2.派出机关 3.行政决策体制 4.全球化 四、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简述行政职能的意义。 2.简要说明集权型领导方式的涵义及其评价。 3.简述行政决策过程所包含的基本步骤。 4. 简述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类型。 五.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 说明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意义。 2. 试述完善中国行政法治建设的对策。 行政管理学期末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A ;2.B ;3.A ;4.C ;5.A ; 6.C ;7.C ;8.D ; 9.D ;10.C 二、多选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ABCDE ;2.ABCDE ;3.ABE ;4.ABCDE ;5.BDE ;6.BCDE 三、名词解释(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公共管理:简单地说,就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活动。

中央电大行政管理专科《管理学基础》历年期末考试案例分析题题库

试卷号:2064 中央电大行政管理专科《管理学基础》历年期末考试案例分析题题库 说明:本资料整理于2017年9月28日;适用于中央电大行管专科学员期末复习和考试;资料涵盖自2010年1月至2017年6月的十三次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该课程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形考手段纸质(50%)、终考手段为纸质(50%)。 29.准确决策与盲目投资(2017年6月试题) 大平陶瓷厂是一家中型企业,由于种种原因,2013年停产近一年,亏损2500万元,濒临倒闭。2014年初,郑丙坤出任厂长。面对停水、停电、停工资的严重局面,老郑认真分析了厂情,果断决策:治厂先从人事制度改革人手,把科室及分厂的管理人员减掉3/4,充实到生产第一线,形成一人多用、一专多能的治厂队伍。老郑还在全厂推行了“一厂多制”的经营方式:对生产主导产品的一、二分厂,采取“四统一”(统一计划、统一采购、统一销售、统一财务)的管理方法;对墙地砖分厂实行股份制改造;对特种耐火材料厂实行租赁承包。 改制后的企业像开足马力的列车急速运行,逐渐显示了规模跟不上市场的劣势,从而严重束缚了企业的发展。有人主张贪大求洋,贷巨款上大项目;有人建议投资上千万元再建一条大规模的辊道窑生产线,显示一下新------- 问题: 1.决策包括哪些基本活动过程?其中的关键步骤是什么? (8分) 2.案例中两家企业形成鲜明对比的原因是什么? (6分) 3.科学决策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6分) 本答案要点仅供参考 1.决策包括哪些基本活动过程?其中的关键步骤是什么?(8分) 决策过程:识别问题--确定决策目标--拟订可行方案—分析评价方案--选择方案--实施方案 关键步骤是选择方案。 2.案例中两家企业形成鲜明对比的原因是什么? (6分) 决策的正确与否是两家企业的发展形成反差的原因。 3.科学决策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6分) 科学性的决策,要求决策者准确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并采取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做出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决策。 25.厨房失火(2016年1月试题) 张三到某人家里做客,看见主人家厨房的灶上烟囱是直的,旁边又有很多木材。张三告诉主人说:“烟囱要改曲,木材须移去,否则将来可能会导致厨房火灾。”主人听了不以为然,没有做任何表示。不久主人家厨房果然失火,四周的邻居赶紧跑来救火,最后火被扑灭了,于是主人烹羊宰牛,宴请四邻,以酬谢他们救火的功劳,但是并没有请当初建议他将木材移走,烟囱改曲的客人张三。 有人对主人说:“如果当初你听了张三的话,今天也不用准备筵席了,而且没有火灾的损失,现在论功行赏,原先给你建议的人没有被感恩,而救火的人却是座上客,真是很奇怪的事呢!” 主人顿时省悟,赶紧去邀请当初给予建议的张三来吃酒。 问题: (1)此案例中主要蕴含了哪项管理职能? 答:控制职能。 (2)什么是预先控制?其对于有效的管理具有怎样的意义? 答:预先控制,是指通过观察情况,收集整理信息,掌握规律,预测趋势,正确预计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将可能出现的偏差消除在萌芽状态。 预先控制就是“防患于未然”它是控制的最高境界。张三给主人家的建议就体现了预先控制的思想。 25.厨房失火(2015年7月试题) 张三到某人家里做客,看见主人家厨房的灶上烟囱是直的,旁边又有很多木材。张三告诉主人说:“烟囱要改曲,木材须移去,否则将来可能会导致厨房火灾。”主人听了不以为然,没有做任何表示。 不久主人家厨房果然失火,四周的邻居赶紧跑来救火,最后火被扑灭了,于是主人烹羊宰牛,宴请

(完整word版)行政管理学期末考试

●名词:(5个,3分/个) 1、行政: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中的行政组织,依据国家法律和运用国家法定权力,为实现国家社会目标,对国家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各方面社会事务实施科学管理的活动。 2、行政法:是控制国家行政权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即关于行政权力的授予、行使,及对行政权力进行监督和对后果予以补救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行政发展:指行政系统为适应环境的变化,采用科学方法,健全行政体系,改善行政活动方式,提高行政效率的过程。 4、行政责任:广义行政责任,指国家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人员,在工作中必须对国家权利主体负责,必须提高自身职责的履行,为国民谋利益。 5、行政效率:指国家行管活动所获得成果与所消耗行管资源间比率。 6、行政手段:指行政主体凭借国家行政权力,依靠行政组织层级节制性,采取行政命令方式,实现国家对行政工作的领导、组织和管理的方法。 7、经济手段:是行政主体按照经济规律,运用税收、物价、经济合同等经济杠杆来组织、调节管理对象的管理活动和方法。 8、财务行政:是行政组织对国家财政收支分配活动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活动的总称,它包括与财政活动有关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以及各项具体的管理方法和程序。 9、中观行政环境:指行政系统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情况,包括行政组织的结构是否合理,职权划分是否明确,沟通是否顺畅,制度是否健全,等等。 10、刚性机制:所谓行政沟通~,指不以行政沟通参与者的意志为转移的、有形的、具体的制度规定,是行政沟通必须遵循的约束规则.柔性机制:行政沟通的~与刚~相对应,指在行政沟通中具有较大可变性的约束因素,这些因素具有可塑造、可改变的特性,它包括语言机制和心理机制。 11、行政首长负责制:我国行政领导体制是行政首长负责制。行政首长负责制指重大事务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由行政首长定夺,具体日常行政事务由行政首长决定,行政首长独立承担行政责任的行政领导制度. ●简答:(3个,5分/个) 一、行政含义的几种理解。 1、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理论:观点:把管理国家的活动分为立法、行政、司 法三类,主张这三种权力由三个独立部门掌握,以相互制约平衡.主要著作:《波斯人信札》、《论法的精神》局限性:过于狭隘.现代国家政治生活中,行政机关也有部分立法提案权和制定部门法规的权利,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同样也存在人事、财务等行政事务。 2、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关于政府的研究》:观点:在所有政府体制中都存在 着两种主要的或基本的政府功能,即国家意志的表达功能和国家意志的执行功能,前者谓之政治,后者称之执行。主要著作:《政治与行政:关于政府的研究》局限性:政治与行政相分离,因不符合现实国家政治生活情况受到人们普遍怀疑。 3、泰罗及其同代人的管理理论:泰罗:“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理论和原 则。美国学者怀特(《行政学导论》):行政是实现或执行公共政策时的一切运作;行政乃是为完成特定的目标而对许多人所作的指挥、协调和控制。美国学者费富纳(《行政学》):行政就是由一些人的协调努力,使政府工作得以做成。

电大行政管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电大行政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1、我国最早出现行政这一概念是在《纲鉴易知录》上。 2、提出管理五项职能和14条管理原则的是亨利?法约尔。 3、有些学者是从“三权分立”来界定公共行政范围,认为国家可以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权力。 4、公共行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公共性。这是公共组织与其他 私营部门的主要区别之一。 5、总统制,起源于18世纪末期的美国,是以总统既为国家元首,又为政府首脑的中央政府组织。 6、在我国,为人民服务是公共组织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是 由马列主义的意识形态决定的。 7、第一位试图建立公共行政学体系的是怀特。 8、一般来说,管理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成反比,管理幅度越 大则管理层次越少;相反,管理幅度越小,则管理层次越多。 9、政府的政治职能包括政治统治职能、保卫国家主权的职能和民主职能。 10、公共行政环境决定、限制和制约公共行政,公共行政 必须适应公共行政环境。同时,公共行政对公共行政环境也有 能动作用,它可以影响和改造公共行政环境。 11、行政领导过程本身是一个社会组织系统,这个系统是由行 政领导者、被领导者和行政领导环境三者有机组成的,缺一不可。 12、行政体制的滞后性,也就是行政体制的惰性,是由其稳 定性演变而来。

13、组织文化包括组织观念、法律意识、道德感情和价值观等,其中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 14、我国国家公务员的级别分为15 级。 15、中国公共行政管理的最大特点是中国在法律制度上规定中 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级人民政府。 16、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政府职能。 17、国家公务员的回避一般包括公务回避、地区回避和任职回避。 18、较为常见的行政领导者产生方式主要有选任制、委任制、考任制和聘任制四种。 19、1954年,我国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改政务院 为国务院。 20、综合办事机构对机关的日常事务、规章制度和工作秩序等 所进行的自身事务管理被称为机关行政。 21、国家公务员的退休条件包括的内容是年龄条件、工龄和缴 纳退休保险金的年限以及身体与精神状况。 22、中国地方政府是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政府形式。 23、行政决策一般有两种决策方式即集体决策和个人决策。 24、行政处分的种类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和开除。 25、科学管理时期的组织理论,也叫传统公共行政学时期的 组织理论。它产生并形成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前后。 26、行动政控制的起点。 27、专家咨询系统的主要作用是拟定决策方案。 28、行政领导者分为政治责任、法律责任、行政责任和道德责任四种。

电大行政管理学习计划

电大行政管理学习计划 相信制定了这个电大行政管理的学习计划,对我今年的学习有帮助,可以有计划、有条理的去学习,争取在今年将所学的学科全部通过。下面是我为大家分享的是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在中国加入WTO的今天,现代人所面临的不再是吃饱穿暖的问题,而是高新领域的激烈竞争。知识和技能更为广大人民所专注。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越来越不能满足个人终身的需要,人们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否则,将会被社会所淘汰。,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终身学习将伴随自己的一生。现代远程教育给了每个人同等的机会深造学习,也给那些偏远地区、交通不便,想要踏进高等学府学习而却没有条件的人提供了方便。目前,现代远程教育已成为西部大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忠心的感谢电大,感谢远程给了我受益的机会,给了我求知、求实的机会2020年秋季,我选择了参加电大学习行政管理专业,作为一名在职人员,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既是工作的要求,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由于自己的平时工作时间也相对较长,身边的学习环境也不是十分理想的实际情况下,自己准备花3至4年的时间完成大专的学习。根据学习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为能更好、更快、合理、紧张的完成学习,特定此学习计划,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与学习中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与工作,此计划经个人认真仔细考虑后提出的,在今后的日子里自己将严格的按照学习计划的内容与要求去执行,

以达提高个人成绩的目地。 计划相关内容如下: 1、积极参加学习,在计划时间内争取通过所有专业必修课、限选课及自选课的学习及考核。 2、根据个人爱好,根据学分选择个人有兴趣的自选课,以达到更快提高个人学分,掌握学习知识的目地。 3、提前对一些个人认为较有难度的课程下手学习。 4、做好相关作业,并且要做到按时完成,不能拖拉堆积课后作业。做作业要给自己规定时间,像考试一样"进入状态",同样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遇到难题要认真思考,但一时做不出要学会"放弃"。提倡"做后满分",就是对做错的题目要认真订正,打算自己准备一本错题集,记下错误原因,过段时间再回顾一下,争取不犯同样错误。 5、认真对待每次上课,尽可能每次开课都到。在认真听讲的同时,做好相关笔记。如发生因工作原因不能参加学习的情况,主动向同学借录笔记,主动向老师、同学询问相关问题及老师提出要求,此类事件要在发生后三天内完成。 6、针对面授课,做好课前预习工作;争取一次过关学习仅靠面授是不够的,由于课时[安排紧张,面授课主要功能是是"点拨"与"解惑"必须利用更多的时间去学习、理解知识,进行整理、力求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能,做到"温故而知新"。在面授课中,教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上课时集中思想,把不懂、不理解的地方弄清,把有限的上课时间充分地利于提高听课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