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结构思考题

高层建筑结构思考题
高层建筑结构思考题

《高层建筑结构》课程思考题

1.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主要有哪些?试述各体系的组成、主要优缺点、基本受力变形特点及适用范围。

答:主要结构体系有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筒体结构体系。

①框架结构体系:结构全部由梁柱组成。

优点: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以做成大空间,使用灵活,延性好,自重轻,节省材料。

缺点:框架结构的侧向刚度小,侧向变形大,框架结构使用高度有所限制。

框架结构在水平作用下的侧移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侧移由梁柱的弯矩变形产生,柱和梁都有反弯点,形成侧向变形。框架下部的梁柱内力大,层间变形大,往上部去变形愈来愈小。第二部分是由柱的轴向变形产生,柱的拉伸和压缩使结构出现侧移。这些变形在柱的上部比较大,下部比较小,使结构呈现弯曲型变形。框架结构体系适用于非抗震地区和层数较少的建筑,建筑高度不要太高,一般15-20层以下为宜。

②剪力墙结构体系:建筑物墙体作为沉重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结构,称为剪力墙结构体系。优点:整体性好,刚度大,侧向变形较小,抗震效果好。

缺点:剪力墙的间距不能太大,平面布置不灵活,结构自重较大。

剪力墙是一个受弯矩为主的悬臂墙,侧向变形是弯曲型。剪力墙结构体系在非地震区和地震区的高层建筑中都得到广泛使用,10-30层的住宅及旅馆也可以使用剪力墙结构体系。

③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把框架和剪力墙两种结构共同组合在一起形成的结构体系。

优点:兼有框架和剪力墙的优点,比框架结构的水平承载力和侧向刚度都有很大提高,比剪力墙结构布置灵活,提供较大的空间,有较大的刚度和较强的抗震能力。

缺点:由于剪力墙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建筑平面布置的灵活性。

框架剪力墙中的剪力墙是抗侧力的主体,框架则是承受竖向荷载的主体。框架本身在水平荷载下呈剪切型变形,剪力墙呈弯曲型变形。两者通过楼板协同工作,共同抵抗水平荷载。主要适用于25层以下的房屋,最高不宜超过30层;地震区的五层以上的工业厂房;这种体系用于旅馆、公寓、住宅等建筑最为适宜。

④筒体结构体系是指由一个或几个筒体作为竖向承重结构的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分为框架一核心筒结构与筒中筒结构。

优点:比单片框架或剪力墙的空间刚度大得多,不仅能承受竖向荷载,而且能承受很大的水平荷。筒体结构适用于超高层建筑,可将受力构件集中,创出较大的室内空间。

缺点:剪力滞后现象严重,空间受力特性弱。

框筒侧向变形以剪切型为主,而核心筒以弯曲型为主。二者通过楼板协同工作,共同承担水平力。适用于超高层建筑都用筒体结构,尤其在地震区更能显示优越性

2.高层建筑结构的平面布置为什么要求简单、规则、对称,竖向布置要求刚度均匀、适宜下大上小渐变?

答:平面布置要求简单、规则、对称的原因:使结构的刚度中心和质量中心基本重合,这样可以避免地震时带来的扭转效应,避免扭转破坏。结构平面布置应减少扭转的影响。平面布置应有利于抵抗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受力明确,传力直接,力求均匀对称,减少扭转的影响。在高层建筑的一个独立结构单元内,宜使结构平面形状简单、规则、刚度和承载力分布均匀,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平面布置,若奇形怪状使荷载分布不均匀,会导致应力突变。高层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小,变化宜均匀、连续,不应突变。竖向布置应规则、均匀,避免有过大的外排和内收,侧向刚度宜下大上小,逐渐均匀变化,不应采用竖向布置严重不规则的结构。

3. 高层建筑为什么要考虑风荷载的动力效应,设计中如何考虑?

答:风作用是不规则的,风压随风速、风向的紊乱变化而不停地改变。实际中的风压是波动的,这种波动风压会对建筑物产生动力效应。对高层建筑而言,动力荷载是引起结构毁灭性破坏的主要原因。风荷载是随时间波动的动力荷载,对高度大且较柔的高层建筑,必须考虑其动力效应影响。因此,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和安全性评价时,进行结构的动力反应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确定高层建筑风荷载的方法是采用风振系数z β。确定风振系数时考虑结构动力特性及

房屋周围的环境。如果建筑物的高度很大,特别是对较柔的结构,最好进行风洞试验。用通过实测得到的风速对建筑物的作用作为设计依据比较安全可靠。

4. 如何判别区分整体墙、小开口整体墙、联肢墙、壁式框架?它们各自的受力、变形特点

及计算方法?

答:整体墙:没有门窗洞口或者只有很小的洞口,可以忽略洞口的影响。这种类型的剪力墙实际上是一个整体的悬臂梁,符合平面假定,正应力为直线规律分布,这种墙叫整体墙。截面应力按材料力学公式计算。计算位移时,可按整体悬臂梁计算公式计算,但要考虑洞口对截面面积及刚度的削弱。

小开口整体墙:门窗洞口的面积稍大一些,墙肢应力中已出现弯矩,但局部弯矩不超过整体弯矩的15%时,可以认为截面变形大体上仍符合平面假定,按材料力学公式计算应力,然后加以适当的修正。这种墙体叫小开口整体墙。

联肢墙:当剪力墙沿竖向开有一列或多列较大的洞口时由于洞口较大剪力墙截面的整体性已被破坏剪力墙的截面变形已不再符合平截面假设。这时剪力墙成为由一系列连梁约束的墙肢所组成的联肢墙。开有一列洞口的联肢墙称为双肢墙当开有多列洞口时称之为多肢墙。联肢墙可以采用连续连杆法求解,基本假定和基本体系取法都和双肢墙类似。在每个连梁切口处建立一个变形协调方程,则可建立k 个微分方程。要注意在建立第i 个切口处协调方程时,除了i 跨连梁内力影响外,还要考虑第i-1跨连梁内力和第i+1跨连梁内力对i 墙肢的影响。

壁式框架:当剪力墙的洞口尺寸较大墙肢宽度较小连梁的线刚度接近于墙肢的线刚度时剪力墙的受力性能已接近于框架这种剪力墙称为壁式框架。由于墙肢及连系梁都较宽,在墙梁相交处形成个刚性区域,在这个区域内,墙梁的刚度为无限大。计算方法有简化计算法和矩阵位移法两种。

5. 剪力墙结构的等效抗弯刚度是什么?举例说明小开口整体墙的等效抗弯刚度怎么计算? 答:剪力墙的等效抗弯刚度,即为同层内各片剪力墙等效刚度之和。当各层总剪力墙等效抗弯刚度不同时,可取各层的加权平均值。

小开口整体墙的等效抗弯刚度可取整体悬臂墙的等效抗弯刚度算式:

q

2q

q eq 91A H I I EI μ+=

其中q I 为等效惯性矩,其取有洞和无洞截面惯性矩沿竖向的加权平均值。μ为剪应力不均匀系数。

6. 连续化方法求双肢墙内力的计算步骤及相应公式?

答:①基本假定:

(1)将每一楼层处的连系梁简化为均匀连续分布的连杆;

(2)忽略连系梁的轴向变形,即假定两墙肢在同一标高处的水平位移相等;

(3)假定两墙肢在同一标高处的转角和曲率相等,即变形曲线相同;

(4)假定各连系梁的反弯点在该连系梁的中点;

(5)认为双肢墙的层高h 、惯性矩1J 、2J ;截面积1A 、2A ;连系梁的截面积l A 和惯性矩l J 等参数,沿墙高度方向均为常数。 根据以上假定,可得双肢墙的计算简图,连系梁的计算跨度2

0l h l l +=(l h 为连系梁的高度)。

②内力及侧移计算:

(1)计算几何参数。

计算连系梁的折算惯性矩l J

2

00301l A J J J l l l l μ+= 计算连系梁的刚度特征值

3

2

2l a J D l = 计算双肢剪力墙组合截面形心轴的面积矩S

1

111A A A aA S += 计算未考虑轴向变形的系数2

1α ()21221

6J J h D H +=α 计算整体系数2

α =2

α()hSa D H J J h D H 221266++ 计算剪切参数1γ

()()()()

2122121221138.2A A H J J A A G H J J E ++≈++=

μγ

计算等效抗弯刚度d EJ

()

1

221

2212141γψααααα++-+J J E (均布荷载)

d EJ = ()

1

221

221

2164.31γψααααα++-+J J E (倒三角形荷载)

()

1

221

2212131γψααααα++-+J J E (顶点集中荷载)

其中

???

??

--+αααααααch sh ch 22211

21

8 (均布荷载)

αψ= ???

??--+αααααααααch sh ch sh sh 23222321160 (倒三角形荷载)

αααth 323

3- (顶点集中荷载)

(2)双肢剪力墙的内力计算

计算连系梁的约束弯矩()ξm

()ξm =()ξφαα22

1

0V

式中()ξφ根据ξ和α查表得到。

计算连系梁的剪力li V

()()n i h m V i

i li ,,,Λ21==αξ

计算连系梁端弯矩li M

20

l V M li li ?=

计算墙肢的轴力ji N

()),,2,1(2,11

n i j V N n

k lk ji Λ===∑=

计算墙肢的弯矩ji M

()ξ∑-=n

i

i Fi i m M M

i i M J J J M 211

1+=; i i M J J J M 2

12

2+=

计算墙肢的剪力ji V

i i V J J J V 2111'''+=; i i V J J J

V 2

12

2'''+= ()n i ,,2,1Λ=

2

121'h GA EJ J J j j

i j μ+=

()2,1=j (3)计算双肢剪力强的侧移?。

d

EJ H V 3

081 (均布荷载) =? d

EJ H V 3

06011 (倒三角形荷载) d

EJ H V 3

031 (顶点集中荷载) 7. 壁式框架与一般框架有什么区别?壁式框架应用D 值法应作哪些修正?

答:主要区别:梁柱两端由于有刚域存在,从而使杆件刚度增大。梁柱截面刚度较大,需考虑杆件截面剪切变形的影响。计算分析时,壁式框架中用刚度K 代替线刚度I 。

应做柱的侧移刚度和反弯点高度修正。

8. 试述框-剪结构的协同工作原理。外载产生的总剪力在框-剪结构各抗侧构件中的分配方

法与全框架、全剪力墙结构有何区别?

答:框架-剪力墙体系在水平荷载的作用下,有框架剪力墙共同承受外荷载。对于剪力墙而言,除了外荷载外,还有框架给墙的集中反作用力,可以把这种集中力简化为连续分布的的力。与此相应,原来只是每一楼层标高处剪力墙与框架变形相同的变形连续条件也简化为沿整个建筑高度范围内剪力墙与框架变形都相同的变形连续条件。这样就形成上部框架帮剪力墙,下部剪力墙帮框架,沿高度变形趋于均匀的结构。这就是协同工作的原理。

在框-剪结构中框架的剪力为:

2)1(Fj j F i

i cij F V D D V +?=-∑ 剪力墙的剪力为: Wj eqi

eqi Wij V EI EI V ∑=

在全框架中:

∑∑=P d

d V i i d 为侧移刚度。 在全剪力墙中: pj i eq i eq ij V EI EI V ∑=)()(

9. 实际框-剪结构怎样区分和简化为铰接体系和刚接体系?(画图说明)

答:框架和剪力墙通过楼板作用连接在一起时,刚性楼板保证了水平力的作用,在同一层标高处,剪力墙与框架的水平位移是相等的。另外,楼板平面外刚度为零,它对各平面抗侧力结构不产生约束弯矩。这种连接方式称为框架-剪力墙铰接体系。结构平面图和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

框架和剪力墙通过楼板和连梁作用连接在一起时,横向抗侧力结构有2片双肢墙和5榀框架,双肢墙的连梁将会对墙肢产生约束弯矩。将连梁与楼盖链杆的作用综合为总链杆。剪力墙与总连杆间用刚接,表示剪力墙平面内的连梁对墙有你转动约束,即能起连梁作用;框架与总连杆间用铰接,表示楼盖链杆作用。结构平面图和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

10. 框剪结构的内力计算步骤及相应公式?

答:①铰接体系:

(1)总剪力墙及总框架刚度计算。总剪力墙∑=

eq W EI EI ,总框架∑?=j F D h C 。

(2)基本方程及其解:

对于剪力墙而言 443322)(dx y d EI p x p p dx

y d EI V dx

y d EI M W F W W W W W =-=-==

对于框架而言

W

W W W F F F I E x p dx y d I E C dx y d dx dy C C )(V 2244F =-==θ ②刚接体系:

(1)刚接连梁的梁端约束弯矩系数

墙肢与墙肢之间

123(1)6(1)(1)a b EI m a b l β+-=+-- ,213(1)6(1)(1)a b EI m a b l β-+=+--

2

'12GAl EI μβ= 墙肢与框架之间 123(1)6(1)(1)a EI m a l β+=

+-,12216(1)(1)EI m a l β=+- 将约束弯矩连续化,则第i 个梁端单位高度上约束弯矩为:

()

ij

ij

ij M m m x h h θ==

当同一层有n 个刚结结点时候(与墙肢相交的结点),总连杆约束弯矩为:

1()

n ij i m m x h θ==∑

(2)基本方程及其解

剪力墙:

223334242=()()w w w w w ij w w w m F d y EI M dx

dM d y EI V m dx dx

m dV d y dm d y EI p p p x p x dx dx dx h dx ===-+=-+=+-+∑

框架同铰结体系:

22()F F d y p x C dx =-

此方程与铰结体系完全相同,故铰结体系中所有微分方程解对刚结体系均适用,图表也适用;但有区别。

11.什么是框剪结构的刚度特征值?它对内力分配、结构侧移曲线有何影响?

答:框剪结构的刚度特征值是与剪力墙和框架刚度比有关的一个参数λ

W

W F I E C H =λ 当λ很小时(如λ≤1),剪力墙几乎承担总剪力的全部,侧移曲线就像独立的悬臂梁一样,曲线凸形朝向原始位置,曲线的形状为弯曲变形的形状。当λ较大时(大于6)即框架的刚度与剪切墙的刚度比较大时,侧移曲线凹形朝向原始位置,曲线的形状为剪切变形的形状。当λ=1-6时,侧向位移曲线介于弯曲和剪切变形之间,下部略带弯曲型,上部略带剪切型,称为弯剪型变形,此时上下间变形较为均匀。λ愈大框架承担的荷载增加了,体系的变形曲线就愈接近纯框架变形曲线。

12.剪力墙的截面设计计算有哪些?

答:(1)剪力墙的内力M,N,V 。

(2)剪力墙的验算:平面内的斜截面受剪,偏心受压或偏心受拉,平面外轴心受压承载力计算,在集中荷载作用下,墙内无暗柱时还应进行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3)钢筋混混凝土剪力墙的配筋。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本)A答案

考试试题纸(A卷) 课程名称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本) 专业班级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 由梁、柱组成的结构单元称为框架,全部竖向荷载和侧向荷载由它承受的结构体系称为框架结构。 2. 我国房屋建筑采用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3. 建筑物动力特性是指建筑物的自振周期、振型与阻尼,它们与建筑物的质量和结构的刚度有关。 4. 在任何情况下,应当保证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定和有足够抵抗倾覆的能力。 5. 当高层结构高度较大,高宽比较大或抗侧则度不够时,可用加强层加层,加强层构件有三种类型:伸臂、腰桁架和帽桁架和环向构件。 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15分) 1. 框架结构可以采用横向承重、纵向承重,但不能是纵横双向承重。(×) 2. 平面形状凹凸较大时,宜在凸出部分的端部附近布置剪力墙。(√) 3. 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要根据建筑高度、抗震设防烈度等合理选择结构材料、抗侧力结构体系,建筑体形和结构总体布置可忽视。(×) 4. 为了避免收缩裂缝和温度裂缝,房屋建筑可设置沉降缝。(×) 5. 抗震概念设计中,核芯区的受剪承载力应大于汇交在同一节点的两侧梁达到受变承载力时对应的核芯区的剪力。(√) 三、单选题:(每题3分,共15分) 1. 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框架结构在7度抗震设防烈度下的最大适用高度:(A) A. 55 B. 45 C. 60 D. 70 2. 钢结构框架房屋在8度抗震设防烈度下适用的最大高度:(B) A. 110 B. 90 C. 80 D. 50 3. 按照洞口大小和分布的不同,将剪力墙划分类别,但不包括:(D) A. 整体墙 B. 联肢墙 C. 不规则开洞剪力墙 D. 单片墙 4. 梁支座截面的最不利内力不包括:(D) A. 最大正弯矩 B. 最大负弯矩 C. 最大剪力 D. 最大轴力 5. 框架柱的截面宽度和高度在抗震设计时,不小于:(C) A. 200mm B. 250mm C. 300mm D. 350mm 四、简答题(第一题10分,其它每题15分,共55分) 1. 工程中采取哪些措施可避免设置伸缩缝? 工程中采取下述措施,可避免设置伸缩缝: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教案)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教案 山东大学 土建与水利学院 薛云冱

目录 第一章: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及布置 (2) §1-1 概述 (2) §1-2 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 (7) §1-3 结构总体布置原则 (9) 第二章:荷载及设计要求 (12) §2-1 风荷载 (12) §2-2 地震作用 (13) §2-3 荷载效应组合及设计要求 (14) 第三章: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位移计算 (15) §3-1 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近似计算—分层法 (15) §3-2 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近似计算(一)—反弯点法 (16) §3-3 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近似计算(二)—改进反弯 点(D值)法 (17) §3-4 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侧移的近似计算 (18) 第四章:剪力墙结构的内力和位移计算 (20) §4-1 剪力墙结构的计算方法 (20) §4-2 整体墙的计算 (22) §4-3 双肢墙的计算 (23) §4-4 关于墙肢剪切变形和轴向变形的影响以及各类剪力墙划 分判别式的讨论 (24) §4-5 小开口整体墙的计算 (29) §4-6 多肢墙和壁式框架的近似计算 (30) 第五章: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内力和位移计算 (30) §5-1 框架—剪力墙的协同工作 (30) §5-2 总框架的剪切刚度 (31) §5-3 框—剪结构铰结体系在水平荷载下的计算 (32) §5-4 框—剪结构刚结体系在水平荷载下的计算 (33) §5-5 框架—剪力墙的受力特征及计算方法应用条件的说明 (36) §5-6 结构扭转的近似计算 (36) 第六章:框架截面设计及构造 (36) §6-1 框架延性设计的概念 (36) §6-2 框架截面的设计内力 (37) §6-3 框架梁设计 (39) §6-4 框架柱设计 (42) §6-5 框架节点区抗震设计 (47) 第七章:剪力墙截面设计及构造 (49) §7-1 墙肢截面承载力计算 (49) §7-2 连梁的设计 (53)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复习试题(含答案)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名词解释 1. 高层建筑: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 的建筑物。 2. 房屋高度:自室外地面至房屋主要屋面的高度。 3. 框架结构:由梁和柱为主要构件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 4. 剪力墙结构:由剪力墙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 5. 框架—剪力墙结构:由框架和剪力墙共同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 6. 转换结构构件:完成上部楼层到下部楼层的结构型式转变或上部楼层到下部楼层结构布置改变而 设置的结构构件,包括转换梁、转换桁架、转换板等。 7. 结构转换层:不同功能的楼层需要不同的空间划分,因而上下层之间就需要结构形式和结构布置 轴线的改变,这就需要在上下层之间设置一种结构楼层,以完成结构布置密集、墙柱较多的上层向结构布置较稀疏、墙术较少的下层转换,这种结构层就称为结构转换层。(或说转换结构构件所在的楼层) 8. 剪重比:楼层地震剪力系数,即某层地震剪力与该层以上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之和的比值。 9. 刚重比:结构的刚度和重力荷载之比。是影响重力?-P 效应的主要参数。 10. 抗推刚度(D ):是使柱子产生单位水平位移所施加的水平力。 11. 结构刚度中心:各抗侧力结构刚度的中心。 12. 主轴:抗侧力结构在平面内为斜向布置时,设层间剪力通过刚度中心作用于某个方向,若结构产 生的层间位移与层间剪力作用的方向一致,则这个方向称为主轴方向。 13. 剪切变形:下部层间变形(侧移)大,上部层间变形小,是由梁柱弯曲变形产生的。框架结构的 变形特征是呈剪切型的。 14. 剪力滞后:在水平力作用下,框筒结构中除腹板框架抵抗倾复力矩外,翼缘框架主要是通过承受 轴力抵抗倾复力矩,同时梁柱都有在翼缘框架平面内的弯矩和剪力。由于翼缘框架中横梁的弯曲和剪切变形,使翼缘框架中各柱轴力向中心逐渐递减,这种现象称为剪力滞后。 15. 延性结构:在中等地震作用下,允许结构某些部位进入屈服状态,形成塑性铰,这时结构进入弹 塑性状态。在这个阶段结构刚度降低,地震惯性力不会很大,但结构变形加大,结构是通过塑性变形来耗散地震能量的。具有上述性能的结构,称为延性结构。 16. 弯矩二次分配法:就是将各节点的不平衡弯矩,同时作分配和传递,第一次按梁柱线刚度分配固 端弯矩,将分配弯矩传递一次(传递系数C=1/2),再作一次分配即结束。 第一章 概论 (一)填空题 1、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规定:把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 的建筑物称为高层建筑,此处房屋高度是指室外地面到房屋主要屋面的高度。

关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几点见解

关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几点见解 摘要:在科技迅猛发展的21世纪,建筑是越建越高,至于建筑结构的设计就越发的复杂,建筑的结构体系、建筑的类型,建筑的风险计算都成为设计的要点。本文从高层建筑的特点出发,对高层建筑结构体系设计的基本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框架结构;荷载;抗震设计 1 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用地紧张以及商业竞争的激烈化,促进了高层建筑的出现和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给工程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就结构设计中的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2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特点 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10层或10层以上或者房屋高度超过28m的建筑为高层建筑物。随着层数和高度的增加,水平作用对高层建筑结构安全的控制作用更加显著,包括地震作用和风荷载。高层建筑的承载能力、抗侧刚度、抗震性能、材料用量和造价高低,与其所采用的结构体系密切相关。不同的结构体系,适用于不同的层数、高度和功能。 2.1 框架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体系一般用于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由梁和柱通过节点构成承载结构,框架形成可灵活布置的建筑空间,具有较大的室内空间,使用较方便。由于框架梁柱截面较小,抗震性能较差,刚度较低,建筑高度受到限制;剪切型变形,即层间侧移随着层数的增加而减小;框架结构主要用于不考虑抗震设防、层数较少的高层建筑中。在考虑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中,应用不多;高度一般控制在70m以下。 2.2 剪力墙结构体系 利用建筑物墙体作为承受竖向荷载、抵抗水平荷载的结构,称为剪力墙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由墙体承受全部水平作用和竖向荷载。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整体性好,刚度大,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侧向变形小,承载力要求也容易满足;剪力墙结构体系主要缺点:主要是剪力墙间距不能太大,平面布置不灵活,不能满足公共建筑的大空间使用要求。此外,结构自重往往也较大。当剪力墙的高宽比较大时,是一个受弯为主的悬臂墙,侧向变形是弯曲型,即层间侧移随着层数的增加而增大。剪力墙结构在住宅及旅馆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因此这种剪力墙结构适合于建造较高的高层建筑。根据施工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全部现浇的剪力墙;全部用预制墙板装配而成的剪力墙;

高层建筑结构试题题目

《高层建筑结构》题目 剪力墙的分布钢筋要求? 高层建筑的剪力墙中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不应采用单排钢筋。 剪力墙截面厚度不大于400mm,可以采用双排配筋。 剪力墙厚度在400和700mm之间,采用三排钢筋。 剪力墙厚度大于700mm,采用四排钢筋,受力钢筋可以均匀分布在各排中,或拷进两侧墙面的配筋略大。 各排分布钢筋之间的拉接筋间距不应大于600mm,直径不应小于6mm,在底部加强部位,约束边缘构件以外的拉结筋间距适当加密。 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一二三级时不小于0.25%,四级和非抗震设计不小于0.2%。在一些温度应力较大而容易出现裂缝的部位,适当增大剪力墙分布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以抵抗温度应力的不利影响。 分布钢筋直径不应大于墙支截面厚度的1/10. 短肢剪力墙的定义? 墙支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4~8的剪力墙。

什么是刚心?怎样用近似方法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刚心?各层刚心是否在同一位置?什么时候位置会发生变化? 答:近似方法中刚心是指抗侧力结构抗侧移刚度的中心。框架柱中的D值就是抗侧移刚度,所以分别求出每根柱在y方向和x方向的D值后,直接代入下式求刚心坐标: 按照剪力墙的等效抗弯刚度分配层间剪力,当同层各片剪力墙的弹性模量相等时,按下式计算刚心坐标: 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先不考虑扭转时的协同工作计算,而按下式近似计算刚心位置:

扭转修正系数α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为什么各片抗侧力结构结构α值不同?什么情况下α>1,什么情况下α小于1,或等于1? 答:剪力修正系数是指求出了平移分配到的剪力后,为了考虑扭转效应,而乘以的修正系数。 因为不同方向的抗侧力结构抗侧力刚度之和不一定相等,相同方向的不同抗侧力结构距离刚心的距离不等。当抗侧力结构偏离刚心的方向是沿坐标轴的正方向,则α大于1,反之小于1,如果正好通过刚心,则α=1. 框架结构设计时一般可对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现浇框架梁与装配式框架梁的弯矩调幅系数取值是否一致?哪个大?为什么? 答:两者取值不一致。现浇框架的调幅系数更大(0.8~0.9),装配框架的调幅系数更小(0.7~0.8)。因为对于装配整体式框架,由于接头焊接不牢或由于节点区混凝土灌注不密实等原因,节点容易变形而达不到绝对刚性,框架梁端的实际弯矩比弹性计算值要小,因此装配框架的调幅系数更小(0.7~0.8)。 什么是结构的延性?影响框架梁、柱延性的因素有哪些?设计中应采用哪些措施? 答:结构的延性是指材料的结构的某个截面从屈服开始到达最大承载能力或到达以后而承载能力还没有明显下降期间的变形能力。影响框架梁、柱延性的因 素:配筋率、剪压比、跨高比、塑性铰区的箍筋用量。确保o h x 在0.2~0.3之间, 避免超筋梁和少筋梁,必要时可增大受压区宽度提高延性;保证剪压比小于0.15;保证跨高比大于4;在框架梁、柱端塑性铰区范围内,箍筋必须加密。 框架结构如何满足“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若构件”的抗震要求? 答: 为保证“强柱弱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对一、二、三级框架的梁柱节点处,(除框架顶层和柱轴压比小于0.15及框支梁与框支柱的节点外),柱端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符合: ∑∑=b c c M M η其中c η为柱端弯矩增 大系数,(一级为取1.4,二级取1.2,三级取1.1); 为保证“强剪弱弯”,应使构件的受剪承载力大于构件弯曲屈服时实际达到的剪力值,对一、、二、三级框架梁,梁端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调整为:

国外钢结构建筑案例

西尔斯大厦 建成于1974年,建筑面积418000平方米,建筑高度442米,建筑层数108层,内部总共有450万平方英尺的办公室和商业空间,全钢结构超高层建筑。大厦内有两个电梯转换厅,分设于第33层和第66层,有五个机械设备层。大厦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在房间内和各种管井、管道内普遍装设烟感器、报警器和电子控制的消防中心的消防系统。楼内的自动喷水装置在火警发生时可将水自动喷洒于任何地点。位于大厦不同高度上的屋顶平台在火警时可用于安全疏散。大厦中安装了102部电梯。一组电梯分区段停靠,从底层有高速电梯分别直达第33层和66层,再换乘区段电梯至各层;另一组从底层至顶层每层都可停靠。 台北101大楼 建成于2004年,总高度508米,地上建筑层数101层,钢结构超高层建筑,建筑位于台北市信义路与松智路口,裙楼属出租商场,塔楼为办公大楼,塔楼顶部观景台区域。

纽约帝国大厦 建成于1931年,总高度381米,地上建筑层数102层,全钢结构超高层建筑。大厦总共拥有6500个窗户、73部电梯,从底层步行至顶层须经过1860级台阶。它的总建筑面积为204385

平方米。 2011非洲运动会-莫桑比克运动员村 项目由27栋4层公寓组成,采用承载型的轻钢框架构件,每8天建成一栋4层的房屋。运动员村将会容纳来自48个非洲国家6500多名运动员,在非洲运动会后,这些建筑将被改造成住宅建筑。

伦巴第大区政府办公大楼 建成于2011年,总高度161米,全钢结构超高层建筑。建筑位于意大利首府米兰,伦巴第大区。建筑包括:160米高(40层)的办公楼、38米高的办公楼、玻璃封闭的中央广场、多功能礼堂、展览空间及餐厅、公园、其他公共空间、地下停车场等。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资料

名词解释: 高层建筑: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的建筑物。 2. 房屋高度:自室外地面至房屋主要屋面的高度。 3. 框架结构:由梁和柱为主要构件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 4. 剪力墙结构:由剪力墙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 5. 框架—剪力墙结构:由框架和剪力墙共同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 6. 转换结构构件:完成上部楼层到下部楼层的结构型式转变或上部楼层到下部楼层结构布置改变而设置的结构构件,包括转换梁、转换桁架、转换板等。 7. 结构转换层:不同功能的楼层需要不同的空间划分,因而上下层之间就需要结构形式和结构布置轴线的改变,这就需要在上下层之间设置一种结构楼层,以完成结构布置密集、墙柱较多的上层向结构布置较稀疏、墙术较少的下层转换,这种结构层就称为结构转换层。(或说转换结构构件所在的楼层) 8. 剪重比:楼层地震剪力系数,即某层地震剪力与该层以上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之和的比值。 9. 刚重比:结构的刚度和重力荷载之比。是影响重力 P效应的主要参数。 10. 抗推刚度(D):是使柱子产生单位水平位移所施加的水平力。 11. 结构刚度中心:各抗侧力结构刚度的中心。 12. 主轴:抗侧力结构在平面内为斜向布置时,设层间剪力通过刚度中心作用于某个方向,若结构产生的层间位移与层间剪力作用的方向一致,则这个方向称为主轴方向。 13. 剪切变形:下部层间变形(侧移)大,上部层间变形小,是由梁柱弯曲变形产生的。框架结构的变形特征是呈剪切型的。 14. 剪力滞后:在水平力作用下,框筒结构中除腹板框架抵抗倾复力矩外,翼缘框架主要是通过承受轴力抵抗倾复力矩,同时梁柱都有在翼缘框架平面内的弯矩和剪力。由于翼缘框架中横梁的弯曲和剪切变形,使翼缘框架中各柱轴力向中心逐渐递减,这种现象称为剪力滞后。 15. 延性结构:在中等地震作用下,允许结构某些部位进入屈服状态,形成塑性铰,这时结构进入弹塑性状态。在这个阶段结构刚度降低,地震惯性力不会很大,但结构变形加大,结构是通过塑性变形来耗散地震能量的。具有上述性能的结构,称为延性结构。 16. 弯矩二次分配法:就是将各节点的不平衡弯矩,同时作分配和传递,第一次按梁柱线刚度分配固端弯矩,将分配弯矩传递一次(传递系数C=1/2),再作一次分配即结束。填空:1、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规定:把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的建筑物 称为高层建筑,此处房屋高度是指室外地面到房屋主要屋 面的高度。2.高层建筑设计时应该遵循的原则是安全适用, 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方便施工。 3.复杂高层结构包括带转换层的高层结构,带加强层的高 层结构,错层结构,多塔楼结构。 4.8度、9度抗震烈度 设计时,高层建筑中的大跨和长悬臂结构应考虑竖向地震 作用。 5.高层建筑结构的竖向承重体系有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 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筒体结构体系,板柱 —剪力墙结构体系;水平向承重体系有现浇楼盖体系,叠 合楼盖体系,预制板楼盖体系,组合楼盖体系。 6.高层结构平面布置时,应使其平面的质量中心和刚度中 心尽可能靠近,以减少扭转效应。 7.《高层建筑混凝土结 构技术规程》JGJ3-2002适用于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 度超过28m的非抗震设计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至9度抗震 设计的高层民用建筑结构。 9 三种常用的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体系是指框架结构、剪 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 1.地基是指支承基础的土体,天然地基是指基础直接建造 在未经处理的天然土层上的地基。 2.当埋置深度小于基础底面宽度或小于5m,且可用普通开 挖基坑排水方法建造的基础,一般称为浅基础。 3,为了增强基础的整体性,常在垂直于条形基础的另一个 方向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拉梁,将条形基础联系起来。 4.基础的埋置深度一般不宜小于0.5m,且基础顶面应低于 设计地面100mm以上,以免基础外露。 5.在抗震设防区,除岩石地基外,天然地基上的箱形和筏 形基础,其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桩箱或 桩筏基础的埋置深度(不计桩长)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 1/18—1/20。 6.当高层建筑与相连的裙房之间设置沉降缝时,高层建筑 的基础埋深应大于裙房基础的埋深至少2m。 7.当高层建筑与相连的裙房之间不设置沉降缝时,宜在裙 房一侧设置后浇带,其位置宜设在距主楼边柱的第二跨内。 8.当高层建筑与相连的裙房之间不设置沉降缝和后浇带 时,应进行地基变形验算。 9.基床系数即地基在任一点发生单位沉降时,在该处单位 面积上所需施加压力值。 10.偏心受压基础的基底压应力应满足maxpaf2.1 、af 和2 min maxppp 的要求,同时还应防止基础转动过 大。 11.在比较均匀的地基上,上部结构刚度较好,荷载分布 较均匀,且条形基础梁的高度不小于1/6柱距时,地基反 力可按直线分布,条形基础梁的内力可按连续梁计算。当 不满足上述要求时,宜按弹性地基梁计算。 12.十字交叉条形基础在设计时,忽略地基梁扭转变形和 相邻节点集中荷载的影响,根据静力平衡条件和变形协调 条件,进行各类节点竖向荷载的分配计算。 13.在高层建筑中利用较深的基础做地下室,可充分利用 地下空间,也有基础补偿概念。如果每㎡基础面积上墙体 长度≮400mm,且墙体水平截面总面积不小于基础面积的 1/10,且基础高度不小于3m,就可形成箱形基础。 1.高层建筑结构主要承受竖向荷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等。 2.目前,我国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框架、框架—剪力墙结 构体系单位面积的重量(恒载与活荷载)大约为12~14kN /m2 ;剪力墙、筒体结构体系为14~16kN/m2 。 3.在框架设计中,一般将竖向活荷载按满载考虑,不再一 一考虑活荷载的不利布置。如果活荷载较大,可按满载布 置荷载所得的框架梁跨中弯矩乘以1.1~1.2的系数加以放 大,以考虑活荷载不利分布所产生的影响。 4.抗震设计时高层建筑按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可分为甲类 建筑、乙类建筑、丙类建筑等三类。 5.高层建筑应按不同情况分别采用相应的地震作用计算方 法:①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刚度与质量沿高 度分布比较均匀的建筑物,可采用底部剪力法;②高度超 过40m的高层建筑物一般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方法;③刚 度与质量分布特别不均匀的建筑物、甲类建筑物等,宜采 用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 6.在计算地震作用时,建筑物重力荷载代表值为永久荷载 和有关可变荷载的组合值之和。 7.在地震区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要实现延性设计, 这一要求是通过抗震构造措施来实现的;对框架结构而言, 就是要实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和强锚固。 8.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平面布置时,平面宜 简单、规则、对称、减少偏心。 9.高层建筑结构通常要考虑承载力、侧移变形、稳定、倾 复等方面的验算 问答: 1.我国对高层建筑结构是如何定义的? 答: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 于28m的建筑物称为高层建筑,此处房屋高度是指室 外地面到房屋主要屋面的高度。 2.高层建筑结构有何受力特点? 答:高层建筑受到较大的侧向力(水平风力或水平地 震力),在建筑结构底部竖向力也很大。在高层建筑 中,可以认为柱的轴向力与层数为线性关系,水平力 近似为倒三角形分布,在水平力作用卞,结构底部弯 矩与高度平方成正比,顶点侧移与高度四次方成正 比。上述弯矩和侧移值,往往成为控制因素。另外, 高层建筑各构件受力复杂,对截面承载力和配筋要求 较高。

高层建筑结构与抗震模拟试卷

高层建筑结构与抗震模拟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高层建筑结构平面不规则分为、、 几种类型。 2、高层建筑基础类型有、和。 3、框架结构近似手算方法包括、、 。 4、高层建筑框架结构柱反弯点高度应考虑、 、的影响。 5、隔震又称为“主动防震”,常用的隔震形式包括、、、 。 6、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和抗震墙之类的杆系构件,抗震设计的优化准则是四强四弱,包括: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高层建筑采用()限制来保证结构满足舒适度要求。 A、层间位移 B、顶点最大位移 C、最大位移与层高比值 D、顶点最大加速度 2、高层建筑地震作用计算宜采用()。 A、底部剪力法 B、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C、弹性时程分析法 D、弹塑性时程分析法 3、当框架结构梁与柱线刚度之比超过()时,反弯点计算假定满足工程设计精度要求。 A、2 B、3 C、4 D、5 4、联肢剪力墙计算宜选用()分析方法。 A、材料力学分析法 B、连续化方法 C、壁式框架分析法 D、有限元法 5、框剪结构侧移曲线为()。 A、弯曲型 B、剪切型 C、弯剪型 D、复合型 三、多项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的编号填入括弧中,完全选对才得分,否则不得分,每小题4分,共20分) 1、抗震设防结构布置原则() A、合理设置沉降缝 B、合理选择结构体系 C、足够的变形能力 D、增大自重 E、增加基础埋深 2、框架梁最不利内力组合有() A、端区-M max,+M max,V max B、端区M max及对应N,V C、中间+M max D、中间M max及对应N,V E、端区N max及对应M,V 3、双肢和多肢剪力墙内力和位移计算中假定() A、连梁反弯点在跨中 B、各墙肢刚度接近 C、考虑D值修正 D、墙肢应考虑轴向变形影响 E、考虑反弯点修正 4、高层建筑结构整体抗震性能取决于() A、构件的强度和变形能力 B、结构的刚度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帕拉玛塔广场大厦分析自古以来,人类就有脱离地面,接近苍穹的渴望,在当今社会,用地愈加紧张,技术也愈加成熟,各种各样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高层建筑不仅解决了很多如节地、拥挤及环保等城市问题,更成为各个国家及城市的地标性建筑,成为所在地区的“名片”,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该地区的形象定位及经济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高层、超高层建筑在城市中心耸立,他们往往位置险要、造型突出、视觉效果强烈,作为现代建筑技术的结晶,成为展示城市发展成就的有效手段。 高层建筑的发展得益于载客电梯的发展和使用,而其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发展起来是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近三十年以来,由于一系列全新结构的出现及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为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出现创造了条件。高层建筑除先进的结构体系及轻质、高强材料以外,其内部诸如自动控制的一系列消防、报警、通讯、高速电梯及管理监测等系统,离不开计算机与电气化,因而它是二十世纪科学技术成就的体现。 目前,作为城市地标的高层建筑十分多见,担负着集办公、商业、居住等众多功能,它们大多是某一地区的综合体建筑,朝着智能化、多样化及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以下以澳大利亚帕拉玛塔广场大厦为例,解析当今高层建筑的发展现状。 澳大利亚帕拉玛塔,是西悉尼的市中心,为悉尼地区内第二重镇,澳大利亚第三大经济区,是澳目前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随着西悉尼的崛起,被誉为“西部三热点心脏”之称的帕拉玛塔,成为了备受关

注的投资热点。帕市是澳大利亚历史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帕拉玛塔市举办了一个 比赛,要建造一栋商业高楼, 突出节能高效的设计理念。对 此,urban office architecture事务所设计了 以“城市上升”为主题的这一 建筑。 该建筑共有66层,集商业与办公为一体,是两个楼的结合体,楼的底部是融合在一起的,之后随着楼层的升高而分成两栋。以各自扭转的姿态向上延伸,在其中间以连廊相接,创造了大量的公共平台,姿态呈现出一种生动的流动感,富有韵律又不失节奏。 卡洛恩佐的纽约办公室已 经设想把这里建成公共领域,从 帕拉马塔广场延伸到北部。因 此,创造大量供行人共享的公共 活动区域成为设计的一大要点, 在人流量如此集中地广场区域 地带,需要解决人车共行的交通 拥堵问题,尤其是对于底部空间 的处理及契合绿色城市生活的 主题需要十分到位。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题目及答案

一、选择题 1、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等级与A、结构类型和结构总高度D、地震烈度有关。 2、重力荷载代表值中可变荷载组合值的组合系数是A、雪载取0.5 C、书库等库房取0.8 D、楼面荷载取0.5。 3、≥150m高层剪力墙结构剪力的底部加强部位,下列何项符合规定A、剪力墙墙肢总高的1/10,并不小于底部两层层高。 4、高层建筑立面不规则包括A、竖向刚度不规则B、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D、楼层承载力突变 5、适用于底部剪力法的高层建筑应该A、高度≤40米 C、质量和刚度没高度分布比较均匀 D、以第一振型和剪切变形为主。 6、减少筒体结构的剪力滞后效应应采取的措施是B、控制结构的高宽比 C、设计平面成正方形 D、设计密柱深梁。 7、影响框架柱延性的因素有B、箍筋和纵筋配筋率D、剪跨比和轴压比。 8、剪力墙的延性设计一般包括B、设置边缘构件C、控制轴压比D、限制高宽比 9、两幢相邻建筑,按8度设防,一幢为框架-筒体结构,高50m,另一幢为框架结构,高30m。若设沉降缝,缝宽下列哪项是正确的?B、170mm。 10、框架结构中反弯点高度比与A、层高B、层数、层次及层高变化C、上下梁线刚度比D、梁柱线刚度比有关。 11、在高层建筑结构中控制最大层间位移的目的是A、满足人们的舒适度要求B、防止结构在常遇荷载下的损害C、确保在罕遇地震时建筑物不致倒塌D、力求填充墙等非结构构件不被损坏12、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近似计算中,D值法与反弯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A、反弯点高度不同B、D值法假定柱的上下端转角不相等D、反弯点法中D值需要修正 13、高层建筑结构增大基础埋深的作用有A、提高基础的承载力,减少沉降C、加强地基的嵌固作用,抵抗水平力,防止建筑物的滑移、倾斜,保证稳定性D、利用箱基等基础外侧墙的土压力和摩擦力,使基底的土压力分布趋于均匀,减少应力集中 14、8度地震区某高度75m的高层建筑,考虑地震作用效应时,不应该组合的项是C、竖向地震作用 15、建筑高度、设防烈度、建筑重要性类别及场地类别等均相同的两个建筑,一个是框架结构,另一个是框架-剪力墙结构,这两种结构体系中的框架抗震等级下述哪种是正确的?A、前者的抗震等级高、也可能相等 二、判断题 1、有地震作用组合时,承载力纪纪验算中,引入抗震调整系数γRE 含义是考虑罕遇地震时结构的可靠度可以略微降低。对 2、地框架-剪力墙结构中,连接总框架与总剪力墙的连杆若是刚性楼板,则整个体系称之为刚接体系。错 3、剪力墙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墙面开洞率的大小确定的。错 4、高层建筑的外荷载有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包括自重等恒载和使用荷载等运载,水平荷载仅考虑地震作用。错 5、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当上下层梁的线刚度之比增大时,柱的反弯点下移。对 6、在筒体结构中,跨高比小于1的框筒梁宜采用交叉暗撑。错 7、钢管混凝土柱特别适合于轴心受压构件,是因为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状态。对 8、在高层建筑结构中,当活荷载≤4KN/m2时,一般不考虑其不利布置但跨中弯矩要放大1.1~1.2。对 9、房屋的顶层、结构转换层、平面复杂或开洞过大的楼层楼面结构采用整体式楼面结构的目的是保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上)试卷

一.单选题 1.地震荷载:结构物由于地震而受到的惯性力、土压力和水压力的总称。由于()震动对建筑物的影响最大,因而一般只考虑水平震动力。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A.水平 B.内力 C.垂直 D.分布荷载 2.筒中筒结构体系是由内筒和外筒两个筒体组成的结构体系。内筒通常是由()围成的实筒,而外筒一般采用框筒或桁架梁。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C 学员答案:C A.框架 B.筒中筒 C.剪力墙 D.框架--剪力墙 3.空气流动形成的风遇到建筑物时,就在建筑物表面产生压力或吸力,这种风力作用称为()。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C 学员答案:C A.分布荷载 B.集中荷载 C.风荷载 D.应力荷载 4.()是高层建筑广泛采用的一种基础类型。它具有刚度大,整体性好的特点,适用于结构荷载大、基础土质较软弱的情况。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A.箱形基础 B.独立基础 C.筏板基础 D.条形基础 5.()复杂,不规则,不对称的结构,不仅结构设计难度大,而且在地震作用的影响下,结构要出现明显的扭转和应力集中,这对抗震非常不利。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C

学员答案:C A.大门形状 B.立面形状 C.平面形状 D.屋顶形状 6.两个以上的筒体排列在一起成束状,成为成束筒。成束筒的抗侧移刚度比()结构还要高,适宜的建造高度也更高。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A.框架 B.筒中筒 C.剪力墙 D.框架--剪力墙 7.板式结构是指建筑物宽度较小,长度较大的平面形状。因平面短边方向抗侧移刚度较弱。一般情况下()不宜超过4。当抗震设防等于或大于8时,限制应更加严格。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B A.高宽比 B.长宽比 C.长高比 D.窗墙比 8.精确计算表明,各层荷载除了在本层梁以外以及与本层梁相连的柱子中产生内力外,对其它层的梁、柱内力影响不大,为此,可将整个框架分成一个个()来计算,这就是分层法。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A.单独框架 B.单层框架 C.独立柱、梁 D.空间结构 9.当框架的高度较大、层数较多时,柱子的截面尺寸一般较大,这时梁、柱的线刚度之比往往要(),反弯点法不再适用。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A.大于3 B.小于3 C.大小于2 D.小于2

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目录 一、超高层建筑与一般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差异 (2) 二、结构设计特点 (3) 2.1 重力荷载迅速增大 (3) 2.2 控制建筑物的水平位移成为主要矛盾 (4) 2.2.1 风作用效应加大 (4) 2.2.2 地震作用效应加大 (4) 2.3 P△效应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4) 2.4 竖向构件产生的缩短变形差对结构内力的影响增大 (5) 2.5 倾覆力矩增大。整体稳定性要求提高 (5) 2.6 防火、防灾的重要性凸现 (5) 2.7 建筑物的重要性等级提高 (6) 2.8 控制风振加速度符合人体舒适度要求 (6) 2.9 围护结构必须进行抗风设计 (6) 三、结构设计方法 (6) 3.1 减轻自重减小地震作用 (7) 3.2 降低风作用水平力 (7) 3.2.1减小迎风面积 (7) 3.2.2 降低风力形心 (7) 3.2.3 选用体型系数较小的建筑平面形状 (7) 3.3 减少振动。耗散输入能量 (7) 3.4加强抗震措施 (7) 3.4.1 选用规则结构使建筑物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 (8) 3.4.2 采用多个权威程序(如SATWE、TAT、SAP2000等)进行计算比较 (8) 3.4.3 进行小模型风洞试验,获取有关风载作用参数 (9) 3.4.4 采用智能化设计,提高结构的可控性 (9) 3.4.5 提高节点连接的可靠度 (9) 3.5超高建筑结构类型中的混合结构设计 (9) 3.5.1 混合结构的结构类型 (9) 3.5.2 型钢混凝土和圆钢管混凝土柱钢骨含钢率的控制 (10) 四、高层建筑结构方案选择的主要考虑因素 (11) 4.1 抗震设防烈度是超高层结构体系选用首要考虑因素之一 (11) 4.2 超高层建筑方案,应受到结构方案的制约 (11) 4.3 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中结构类型的选择 (12) 4.3.1 拟建场地的岩土工程地质条件的影响 (12) 4.3.2 抗震性能目标的影响 (12) 4.3.3 采用合理的结构类型,应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 (13) 4.3.4 施工的合理性的影响 (14) 五、关于结构的抗侧刚度问题 (15) 六超高层建筑结构的基础设计 (16) 6.1 天然地基基础 (17) 6.2 桩基础设计 (18)

高层结构设计规范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第二章作业 1、有一幢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共9层,首层层高4.2米,其它各层层高3.6米,首层楼面比室外地面高出0.6米,屋顶有局部突出的电梯机房层高3米,在计算房屋高度时,下列()项是正确的。 A 33.6m B 36.6m C 33.0 D 36.0 2、某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7度设防,主体高50 m,裙房高12 m,主体与裙房间设有沉降缝,确定防震缝的宽度δ,其与下列() 项数值最为接近。 A 245 B 70 C 120 D 95 3、高层建筑为了减少地基的变形,下列()种基础形式较为有效。 A 钢筋混凝土十字交叉条形基础 B 箱形基础 C 筏形基础 D 扩展基础 4、某18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为58米,7度设防,丙类建筑,场地类别为二类。下列关于该框架、剪力墙抗震等级的确定,其中()项正确。 A 框架三级剪力墙二级 B 框架三级剪力墙三级 C框架二级剪力墙二级 D 无法确定 7、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结构,沿竖向结构的侧向刚度有变化时,下列()项符合《高层建筑结构混凝土技术规程》的规定。 A 下层刚度不应小于相邻上层刚度的50%,连续若干层刚度降低,不小于降低前的30%。 B 下层刚度不应小于相邻上层刚度的70%,并且不应小于其上相邻三层平均刚度的80%。 C 下层刚度不应小于相邻上层刚度的30%,连续三层刚度降低,不小于降低前的30%。 D 下层刚度不应小于相邻上层刚度的70%,连续三层刚度降低,不小于降低前的40%。 8、有一幢钢筋混凝土高层筒中筒结构,矩形平面的宽度26米,长度30米,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要求在高宽比不超过《高层规程》规定的A级高度的限值的前提下,尽量做高,指出下列()高度符合要求。 A 156m B 143m C 140m D 150m 高规不超过150米,26X6=156 9、高层建筑防震缝的设置下列()项是正确的。 A 应沿房屋全高设置,包括基础也应断开。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考试试题(含答案)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考试试题一、填空题( 2× 15=30) 1、2、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水平荷载一般由剪力墙承担,竖向荷载由剪力墙承担。其整体位移曲线特点为弯曲型,即结构的层间侧移随楼层的 而增大而增大。与框架结构相比,有结构整体性好,刚度大,结构高度可 以更大。等优点。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是把框架和剪力墙结构两种结构共同结合在一起形成的结构体系。结构的竖向荷载由框架和剪力墙承担,而水平作用主要由 剪力墙承担。其整体位移曲线特点为弯剪型,即结构的层间位移在结构底部层间位移随层数的增加而增大,到中间某一位置,层间位移随 层数的增加而增大。 3、框架结构水平荷载作用近似手算方法包括反弯点法、D值 4、 法。当结构的质量 中心下会发生扭转。 中心和刚度中心中心不重合时,结构在水平力作用 二、多项选择题(4×5= 20) 1、抗震设防结构布置原则(ABC) A 、合理设置沉降缝C、 足够的变形能力B D 、合理选择结构体系 、增大自重 E、增加基础埋深 2、框架梁最不利内力组合有(AC) A、端区 -M max, +M max, V max C、跨中 +M max D B、端区 M max及对应 N, V 、跨中 M max及对应 N, V E、端区N max及对应M, V 3、整体小开口剪力墙计算宜选用( A )分析方法。 A、材料力学分析法 B、连续化方法 C、壁式框架分析法 D、有限元法 4、高层建筑剪力墙可以分为(ABCD )等几类。 A、整体剪力墙 B、壁式框架 C、联肢剪力墙 D、整体小开口墙 5、高层建筑基础埋置深度主要考虑(ACD)。 A、稳定性 B、施工便利性 C、抗震性 D、沉降量 E、增加自重 三、简答题(7×5= 35) 1、试述剪力墙结构连续连杆法的基本假定。 1、剪力墙结构连续连杆法的基本假定:忽略连梁的轴向变形,假定两墙肢的水平位移完全相同;各墙肢截面 的转角和曲率都相等,因此连梁两端转角相等,反弯点在中点;各墙肢截面,各连梁截面及层高等几何尺寸 沿全高相同。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帕拉玛塔广场大厦分析自古以来,人类就有脱离地面,接近苍穹的渴望,在当今社会,用地愈加紧张,技术也愈加成熟,各种各样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高层建筑不仅解决了很多如节地、拥挤及环保等城市问题,更成为各个国家及城市的地标性建筑,成为所在地区的“名片”,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该地区的形象定位及经济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高层、超高层建筑在城市中心耸立,他们往往位置险要、造型突出、视觉效果强烈,作为现代建筑技术的结晶,成为展示城市发展成就的有效手段。 高层建筑的发展得益于载客电梯的发展和使用,而其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发展起来是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近三十年以来,由于一系列全新结构的出现及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为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出现创造了条件。高层建筑除先进的结构体系及轻质、高强材料以外,其内部诸如自动控制的一系列消防、报警、通讯、高速电梯及管理监测等系统,离不开计算机与电气化,因而它是二十世纪科学技术成就的体现。 目前,作为城市地标的高层建筑十分多见,担负着集办公、商业、居住等众多功能,它们大多是某一地区的综合体建筑,朝着智能化、多样化及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以下以澳大利亚帕拉玛塔广场大厦为例,解析当今高层建筑的发展现状。 澳大利亚帕拉玛塔,是西悉尼的市中心,为悉尼地区内第二重镇,澳大利亚第三大经济区,是澳目前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随着西悉尼的崛起,被誉为“西部三热点心脏”之称的帕拉玛塔,成为了备受关

注的投资热点。帕市是澳大利亚历史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帕拉玛塔市举办了一个 比赛,要建造一栋商业高楼, 突出节能高效的设计理念。对 此,urban office architecture事务所设计了 以“城市上升”为主题的这一 建筑。 该建筑共有66层,集商业与办公为一体,是两个楼的结合体,楼的底部是融合在一起的,之后随着楼层的升高而分成两栋。以各自扭转的姿态向上延伸,在其中间以连廊相接,创造了大量的公共平台,姿态呈现出一种生动的流动感,富有韵律又不失节奏。 卡洛恩佐的纽约办公室已 经设想把这里建成公共领域,从 帕拉马塔广场延伸到北部。因 此,创造大量供行人共享的公共 活动区域成为设计的一大要点, 在人流量如此集中地广场区域 地带,需要解决人车共行的交通 拥堵问题,尤其是对于底部空间 的处理及契合绿色城市生活的 主题需要十分到位。

专升本《高层建筑结构设计》_试卷_答案

专升本《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一、(共75题,共150分) 1. 将高层建筑等效为固定在地面上的竖向悬臂结构,则水平位移与高度的()次方成正比。(2分) A.1 B.2 C.3 D.4 .标准答案:D 2. 下列关于剪力墙结构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剪力墙结构的抗侧力构件为剪力墙 B.剪力墙结构的侧移曲线为弯曲型 C.结构设计时,剪力墙构件即可抵抗平面内荷载,也可抵抗平面外荷载 D.短肢剪力墙受力性能不如普通剪力墙 .标准答案:C 3. 由密柱深梁框架围成的结构体系称为()(2分) A.框架结构 B.框架-剪力墙结构 C.剪力墙结构 D.框筒结构 .标准答案:D 4. 为了减轻结构温度应力而设置的结构缝为()。(2分) A.防震缝 B.伸缩缝 C.沉降缝 D.以上均不对 .标准答案:B 5. 50年内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为()。(2分) A.小震 B.中震 C.大震 D.强震 .标准答案:B 6. 有斜交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当相交角度大于()°时,应分别计算各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2分) A.5 B.10 C.15 D.12 .标准答案:C 7. 底部剪力法中,考虑高振型对水平地震作用沿高度分布的影响而采取的措施是()。(2分) A.在顶部附加水平作用力ΔFn B.对计算结果乘以大于1的增大系数 C.提高抗震等级 D.提高重力荷载代表值 .标准答案:A 8. 在风荷载及多遇地震作用下,应进行结构()变形验算。(2分)A.弹性 B.塑性 C.弹塑性 D.重力二阶效应 .标准答案:A 9. 一般住宅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为()。(2分) A.特殊设防类 B.重点设防类 C.标准设防类 D.适度设防类 .标准答案:C 10. 延性指屈服后强度或承载力没有显著降低时的()变形能力。(2分) A.弹性 B.塑性 C.线性 D.以上均不对 .标准答案:B 11. 某框架-剪力墙结构高度45m(丙类建筑),7度设防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应为()级。(2分) A.一 B.二 C.三 D.四 .标准答案:C 12. 下列关于楼板平面内刚度无限大的假定,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平面内刚度无限大指在侧向力作用下,楼板只发生刚体平移或转动 B.当楼板开洞口较大时,仍可采用平面内无限刚度假定 C.各个抗侧力构件之间通过楼板相互联系并协调工作 D.楼板平面外刚度很小,可以忽略 .标准答案:B 13. 大型博物馆,幼儿园、中小学宿舍的抗震设防类别是()(2分) A.特殊设防类 B.重点设防类 C.标准设防类 D.适度设防类 .标准答案:B 14. 柱抗侧刚度D值的定义为()(2分) A.使柱端产生单位水平位移所需施加的水平推力 B.使柱端产生单位水平推力所需施加的水平位移 C.柱抗弯刚度与柱长度的比值 D.EIc/h .标准答案:A 15. 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相比,下述概念哪一个是正确的()(2分) A.框架结构变形大、延性好、抗侧刚度小,因此考虑经济合理,其建造高度比剪力墙结构低 B.框架结构延性好,抗震性能好,只要加大柱承载能力,其建造高度可以无限制 C.剪力墙结构延性小,因此建造高度也受到限制 D.框架结构必定是延性结构,剪力墙结构是脆性或低延性结构 .标准答案: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