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语文指导:说明文阅读易错点梳理

2020年中考语文指导:说明文阅读易错点梳理
2020年中考语文指导:说明文阅读易错点梳理

2020年中考语文指导:说明文阅读易错点梳理

一、整体感知文本内容,明确说明对象及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题

丢分原因:学生通读全文之后,不能根据题干要求筛选有效信息,概括内容。

典型错误:

1、不会看文章标题,找不准文章中心句,不会找首段或末段的关

键词语。

2、在说明对象的特征不止一个方面的时候,找不全分说段落的中

心句子,经常丢三落四。

3、不会根据题目要求提炼压缩,整合成文,不注意所给的例句的

字数、结构。

二、分析文章结构和说明顺序题型

典型错误:

1、不能明确逻辑顺序是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理解事物的过程,在答题过程中不能明确得知是考逻辑顺序的题目。对于逻辑顺序

中的由现象到本质、由因到果、由主到次的不理解,不能抓住文中

“因为”“所以”“首先”“其次”这样表示逻辑关系的词语答题。

2、考到某几段的段落作用是否能够调整时,不会对应文章分部说

明与总起句或与总结句之间的对应关系,不会发现段落之间遵循一定

的说明顺序的安排。

三、分析说明方法及作用题型

典型错误:

1、当被问及文中画线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时,不会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去考虑。

2、句中有多种说明方法时,不会有几种写几种。

3、说明方法的作用应理论联系实际,套话明显,不会结合上下文文本分析。

4、不明白画线句说明方法除了证明画线句前后的内容,进而证明本段观点。

四、品析说明语言特点及作用题型

典型错误:

1、直接问加点词能否删去时,原因回答不全面,不会结合文本内容回答词语的文中义,或文中义回答不准确。

2、混淆限定性词语的作用与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的作用。不能区别通过表示揣测、估计的词语和修饰限制性词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通过修辞方法的使用、描写性语言、修饰性词语的点缀等,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典型例题:2020年玄武二模《根——胡杨的生命支柱》第2段“从总体来说”有何作用?

五、全面准确理解文本内容,根据题目内容合理筛选信息题型

错因分析:此种题型是近两年南京市中考语文中出现的新题型,经常出现在小品文和非连续文本中。

典型错误:

1、不能准确、全面的理解课文内容。有时会以先入为主的概念来主导自己对文章的看法。说明文模式化答题思维明显,做题时生搬硬套一些答题公式。

2、读文章的时候,文章关键词句找不准,找不全。关键语句不理

解意思,没有上下贯通、前后勾连的意识。

六、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题型。

典型例题:

2020年南京《碑与帖》第二段加点词语“大有径庭”含义是什么?文章第四段的作用?

2020年南京《警句》第二段“粗劣的土布”和“用金线绣花”分

别比喻什么?第三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典型错误:

考查词句在文中的含义题型中,没相注重成语的本义或根本不理

解“大相径庭”的本义,误以为差别不大,意思完全理解反了。没相

注重词语有没有比喻义,不清楚先把喻体还原,然后再找文中对应的

内容。忽略题中关键的“用”字,忽视了动词词性。

考查句段在文中的作用题型中,忽视了说明文中句段的作用通常

能够从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实行。不知道内容能够从修辞或者用词的

角度回答,看看词句说明了什么;也忽视了形式方面能够从语句的位置

判断——开头引出话题,中间承上启下,结尾总结全文或者首尾呼应。

七、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将作品中的

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实行迁移、拓展题型。

典型例题:

1、2020年南京《碑与帖》从笔画角度说说更喜欢《张猛龙碑》还是《兰亭集序》?(结合文本的拓展迁移)

2、2020年南京《警句》用朱自清的《春》与《背影》解释文中一句表达观点的句子。

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