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战略

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战略
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战略

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战略

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在近二十多年时间内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和总体竞争力有了很大提高。然而,面对国际竞争,仍需要会计师事务所加快发展,提高竞争力。本文从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提出当前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1979 年到2004

年,经济年均增长9.4%,居民消费水平年均提高7%,进出口贸易额年均递增16.7%。2005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2321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5886

亿美元。

自从1981年上海成立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标志中国在建国30 年后重新恢复了注册会计师制度之后,在近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会计师事务所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成长,得到了迅速发展。截至2005 年底,全国注册会计师已发展到122949人,其中执业会员69917 人,会计师事务所5200 多家,2005 年业务收入达182 亿元。注册会计师已经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社会监督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

1996 年以来,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收入以每年10%递增。中国注册会计师

协会从2003 年开始,发布年度会计师事务所全国百家信息。全国业务收入在前一百家的事务所,其业务收入逐年增加,由2002年的44 亿元,增加到2005年

的93 亿元,增长111%,年均增长28%,全行业业务收入由2002 年的110 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82亿元,增长85%,年均增长23%。但是,也应看到,在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问题、能力胜任问题、职业道德问题,大大影响了整个注册会计师职业的公信力和竞争力。

当前,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逐步融合,各项改革不断深化。社会经济发展对

注册会计师审计鉴证和专业咨询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不断深化的改革和日新

WTO 月异的经济环境,也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加入后,面对

日趋复杂化和国际化的会计环境,中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必须研究发展战略,增强竞争力。

、多样化发展战略

经济的全球一体化,企业国际化,投资多元化,管理复杂化,要求会计师事务所能为其提供更加复杂与完善的服务。中国会计师事务所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应开拓新业务,实现业务多样化经营战略。

(一)保持传统的鉴证服务、会计服务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和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国企业的数量有很大的增长, 我国会计

制度和税收制度处在不断的变革中,企业在执行新的会计法规、准则、制度和税法时都需要专业指导服务。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和审计服务市场潜力巨大。

(二)大力拓展咨询服务

从会计服务市场来看,传统的审计职业服务在信息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已开始逐渐下降。随着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增加,对决策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经济业务的复杂化,决策参数增多,财务信息对决策的有用性在降低。由于信息市场的发展,决策所需信息可从其他信息来源获得,使得对注册会计师审计服务的依赖程度相对减少。国际四大会计公司咨询服务收入已超过了传统的鉴证服务和会计服务收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与完善,使会计师事务所的

职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再也不能满足于仅仅充当经济警察的角色, 业务范

而应努力把

围从鉴证服务、会计服务拓展到管理和财务咨询、公司理财、税务代理、

人力资源咨询、软件设计等方面。由此可见,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要想在竞争激烈的会计市场上有所作为,从发展趋势上看,要在提高传统审计业务质量的同时, 必须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开拓新业务,向咨询服务和代理服务领域拓展,实

行业务多样化经营战略。这不仅是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也是

符合我国国情,完善市场机制,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二、规模化发展战略

经济全球化, 跨国公司的急剧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国际化, 促使许多国家的会 计师事务所把经营规模国际化, 业务领域多样化作为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 从世 界著名会计公司的规模化发展历程来看, 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就上不了档次; 没有规模, 也就没有足够的抵御风险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会计师事务所属于

人才密集型行业, 走规模化道路不仅能大大降低人力成本, 提高执业质量, 提升 竞争力,增强抵御风险能力,更能使自身形成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牌。

年度国际四大会计公司雇员总人数达 45万人,最多的一家超过 12 万人,最少的 也超过 9 万人。在我国, 2005年注册会计师人数在 250 人以上、年营业额超过 1 亿元人民币的会计师事务所,仅有上海立信长江、岳华、信永中和及中审等 家。随着我国会计市场的日益开放,国外大会计公司对我国会计市场虎视耽耽, 2005年在我国营业额居前的 4 家会计师事务所,全部为国际四大会计公司在我 国的合作所, 年增长率也高于内地事务所, 而且收入远高于内地事务所。 普华永 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收入突破 18 亿元人民币,其余四大会计公司的收入也都突 破 9 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 50%,国际四大会计公司在我国的合作所收入合

计 46 亿元人民币,占全国收入 182 亿元人民币的 25%,是国内前四大所收入合 计 6 亿元人民币的 7 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如不尽快走规模化道路, 庞大的会计 服务市场将拱手让出, 这是我国会计界最不愿意看到的。 当然,联合和合作绝不 是拉郎配的方式, 通过规模化提高本土事务所的竞争力。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可以 通过以下方式实现规模化的发展战略。

(一)跨地区联合 长期以来,地方保护主义一直是中国会计师事务所走向规模化的最大障碍。

随着我国会计师事务所 1999 年脱钩改制工作的完成,会计师事务所被全面推向 了市场。为了提高竞争力, 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会计师事务所实行强强联手, 实 现跨地区的联合,建立起服务功能强大、内部管理严格、执业质量高、布局合理 的事务所服务 网络,最终形成“几大”会计师事务所。 近年来, 中国注册会计师 协会积极推动各事务所的强强联合, 做强做大国内会计师事务所, 已初步取得成 效。 2004年注册会计师人数在 200 人以上、年营业额超过 1亿元人民币的会计 师事务所,仅有上海立信长江、信永中和、中审和岳华 4 家; 2005 年注册会计 师人数在 250人以上、年营业额超过 1 亿元人民币的会计师事务所, 有上海立信

长江、岳华、信永中和、万隆、中审、中瑞华恒信、北京天华中兴、 洲(北京)和大信 9 家。

二)中外合作

国外大会计公司起步早,发展 历史长,至今已形成一套十分完善、规范、 科 学 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与其相差甚远。 为了避免差距进 步扩大,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可以与国外大会计公司合办中外合作会计师事务所, 利用其庞大的网络、先2003

天健华证中

进的管理经验,迅速扩大自己的规模,全面提升竞争力。

我国2006 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趋同。相应地,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也引入了国际先进的风险导向审计,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影响与日剧增,使得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与国外大所的合作日益增多,有助于国内所积累经验,增强竞争力。

三)主动走出去,通过竞争发展壮大

会计准则要想与国际趋同,就必须参与国际竞争,增强竞争力。中天华正会计师事务所在香港和新加坡设立分支机构,2005年7月28日信永中和会计师事

务所宣布吸收合并香港何锡麟会计师行,成为国内首家合并香港会计师行的本土事务所,这些都标志着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开始由被动竞争转变为主动应对竞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