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分析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分析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分析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180例患者,回顾性研究分析其手术治疗过程中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资料分析发现有9例患者骨科手术治疗后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5%,手术过程中有162例患者得到了较好的手术室护理干预,18例患者得到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欠佳,约占研究病例的10%,而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9例患者均是没能得到较好护理干预的患者。结论在骨科手术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施规范化的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术后切口发生感染,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标签:骨科手术;切口感染;预防护理

骨科手术相比于其他手术,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且种类繁多。目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骨科手术类型包括重建和修复,例如关节置换手术、脊柱内固定手术等,这类骨科手术一般在手术过程中都需要在患者的相关部位植入固定材料,所以,一旦手术操作不注意,就极易导致患者在切口处发生感染并出现各种可能的并发症。通常发生感染的手术切口处理起来都是比较困难的,处理不当很可能增加患者发生截肢的风险。国内外研究发现[1],手术室护理干预不到位是导致切口发生感染的众多因素之一。本研究在分析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切口感染的效果,探索规范科学有效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法,为骨科切口手术临床疗效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180例患者,均为择期行骨科手术,其中男性患者153例,女性患者27例,平均年龄(45.7±5.3)岁。学历:本科15例,大专45例,中学103例,小学13例,文盲4例。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和学历方面没有显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接受骨科手术治疗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情况,对导致切口发生感染的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探讨总结出科学有效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法。

1.3统计方法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率对计数资料进行表示,假设检验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具有可比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手术过程中有162例患者得到了较好的手术室护理干预,18例患者得到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欠佳,约占研究病例的10%。切口发生感染的相关可能因素,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