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练习题 在流体中运动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练习题 在流体中运动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练习题 在流体中运动

《在流体中运动》同步练习

1.能够说明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现象是( )

A .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小

B .当居室前后两面的窗子都打开时,“过堂风”会把居室侧面摆放的衣柜的门吹开

C .用吸管吸饮料时,饮料会上升到嘴里

D .塑料挂钩的吸盘贴在光滑的墙面上,能承受一定的拉力而不脱落

2.沙漠中有一个沙丘(如图),当水平方向的风不断吹过沙丘时,沙丘会慢慢

( )

A.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

C.仍停原处

D.无法确定

3.如图所示是某草原发生的一起龙卷风,龙卷风的实质是高速

旋转的气流。它能把地面上的物体或人畜“吸”起卷入空中。

龙卷风能“吸”起物体是因为( )

A.龙卷风内部的压强远小于外部的压强

B.龙卷风增大了空气对物体的浮力

C.龙卷风使物体受到的重力变小

D.迷信说法中的“龙”把物体“抓”到空中

4.小张同学自制了一个飞机机翼模型,将其固定在托盘测力计上,如图所示。在机翼模型的正前方用电风扇迎面吹风,模拟飞机飞行时的气流。当

无风时,托盘测力计示数为18 N ;当电风扇吹风时,托

盘测力计的示数为10 N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吹风能减少物体所受的重力

B.吹风能增加物体所受的重力

C.吹风使机翼模型上方的气流速度大于下方的气流速度,在机翼的上下表面产生压强差,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D.吹风使机翼模型下方的气流速度大于上方的气流速度,在机翼的上下表面产生压强差,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5.弧圈球是一种攻击力强、威力大的乒乓球进攻技术。图为某人某次拉出的弧圈球在空中高速旋转前进的示意图,此时球上方气体相对球上部流速小于下方气体相对球下部流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球在空中继续前进是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B .球在空中前进时受平衡力作用

C .球因高速旋转前进比不旋转前进时会下落得慢

D .球因高速旋转前进比不旋转前进时会下落得快

6.如图所示,直升机的螺旋桨高速旋转时,螺旋桨上方的空气流速较大,压强较__________。

7.某物理课外小组制作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打开A 阀门,水流入管道,当水稳定后,a 管液面高度________于b 管液面高度;再打开B 阀门,在水向外流的过程中,a 管液面高度________于b 管液面高度。

8.如图所示是跳台滑雪运动员在空中滑行的情景。

运动员特有的姿势与滑雪板的组合与飞机的机翼很相似,能使他在空中滑行更远的距离。从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角度分析:这是由于运动员背上的空气流速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滑雪板下面的空气流速。从而产生向_____________的升力。 9.如图所示,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吹气,将手移开,乒乓球却不会下落,为什么?

10.夏天,小明的妈妈为了躲避热辣的阳光,在自行车的前把上安装了遮阳伞,可自从安装了这把伞后,妈妈骑车时总感觉车把像被人向上提起,这是为什么呢?为探究这个问题,小明制作了一个模型,并把它穿在一根铁丝上,在铁丝的上下两端各挂一只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然后用电吹风对着模型吹气,结果发现:上面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下面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1)经过研究发现,小明认为模型上方的空气流速___________下方的空气流速;模型上方的大气压强_____________下方的大气压强。

(2)小明根据自己的实验给妈妈解释了为什么骑车时感觉车把像被人向上提起,小明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B

【解析】“过堂风”使衣柜门外侧的流速加快,压强变小,则衣柜门内外侧产生方向向外的压力差,故衣柜门被打开,B对;A是利用大气压与海拔高度的关系,C项是利用外界大气压将饮料吸到嘴里,D项是外界大气压产生的大气压力将使吸盘被压在墙上。

2.【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水平方向的风吹过沙丘时,沙丘左侧的空气流速较快,压强较小,右侧的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产生一个向左的压力差,致使沙丘向左移动,故选A。

3.【答案】 A

【解析】龙卷风内部气体流速大,压强远小于外部的压强,这个巨大的压强差就可以把物体给“吸”起来;龙卷风并不能使物体受到的重力变小,也不是迷信说法中的“龙”把物体“抓”到空中。

4.【答案】 C

【解析】机翼模型的上方是弧线形的,下方是平直的,当电风扇吹风时,机翼上方的气体流速大于下方的气体流速,因为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故机翼上方的压强小于下方的压强,从而产生压强差,产生向上的升力,使托盘测力计的示数变小

5.【答案】 D

【解析】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是惯性力的作用;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球在前进时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球上方气体相对球上部流速小于下方气体相对球下部流速,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所以上方气体压强大于下方气体压强,所以球因高速旋转前进比不旋转前进时会下落得快,故选D。

6.【答案】小

【解析】螺旋桨上方的空气流速大,所以压强小,由于上下存在压强差,下面的空气压强大于上面的空气压强。

7.【答案】等大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连通器的原理及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A阀门打开,B阀门关闭,a、b两管构成连通器,当连通器中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故a管液面高度等于b管液面高度。A、B两阀门都打开,在水向外流的过程中,由于a管底部比b

管底部粗,则a管底部水的流速小于b管底部水的流速,故a管中液体产生的压强大于b 管中液体产生的压强,所以a管液面高度大于b管液面高度。

8.【答案】大于上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知识点的掌握,运动员如图所示的姿势,使背上流过的空气流速大于滑雪板下面的空气流速,而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从而产生向上的压力差即为升力。

9.【答案】从漏斗口向下吹气时,乒乓球上边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下侧流速小,压强大,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强差,将球压在漏斗上。

【解析】本题考查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应用。从漏斗口向下吹气时,乒乓球上边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下侧流速小,压强大,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强差,将球压在漏斗上,以至于不会下落。

10.【答案】(1)大于小于(2)骑车时,伞上部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部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因此伞受到一个向上的升力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由题图知模型上端凸起、下方较平,用电吹风对着模型吹气时,在相同时间内,模型上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长,速度较大,对模型的压强较小;模型下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短,速度较小,对模型的压强较大,故在模型的上下表面存在向上的压强差,产生了向上的升力,因此上面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下面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2)伞面呈上凸下平形状,相同时间内,空气流过伞的上表面时路程长,流速大,压强小。空气流过伞的下表面时路程短,流速小,压强大,所以在伞面上存在向上的压强差,产生了向上的升力,故感觉车把被向上提起。

教科版 初二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强烈推荐)

初二下册物理基础知识点归纳 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单独存在;施加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 受到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其中被研究的对象都是受力物体。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学必记的三句话: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动←→静、快←→慢、方向改变)③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不能说改变形变或物体形变发生改变) 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F):国际单位是牛(顿),符号是N;2个鸡蛋在手上对手的力大约是1N。 6.力的表示法有2种: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用一个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同光线一样,这个方法叫理想模型法) 7.口诀为:一定点二画线、三定比例四截线、五在末端标尖尖、六是力的大小写尖边。 注:①力的示意图比力的图示少了画标度的过程。可以这样记:示意图就是意思意思,只是表示出大致的意思就可以了,没有图示详细; ②在同一个图中,如果有几个力的话要公用一个标度和力的作用点。(作用点一定在受 力物体上,而且一般取中心。) ③线段长度没有半格的,也没有一个格的,也就是说最少2个格,且是格的整数倍。 8.物体在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叫弹性形变。 产生条件或依据:①物体间是否直接;②接触处是否有相互挤压和拉伸。 9.弹力的大小:F=k x 其中F:弹力;k:劲度系数,和物体本身有关;x:形变量,即形变 后的长度也原长的差。即弹力的大小与物体本身额弹性强弱和形变量的大小有关。形变量越大,弹力越大,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10.弹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常见的弹力有压力、拉力和支持力。 11.弹簧测力计又叫弹簧秤,可测重力和拉力。 其使用方法为:①看(量程)②认(分度值和单位)③调(调零,然后拉几下挂钩,避免弹簧被外壳卡住)④测(拉力方向与弹簧轴线方向一致)⑤读(视线与刻度面板垂直)⑥记(+单位)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章节同步检测卷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章节同步检测卷 汇总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计30分) 1、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为172.5 mm,下面物体中最接近这个数值的是() A.物理课本的厚度 B.一根粉笔的长度 C.黑板的长度 D.饮水杯的高度 2、使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这样测量的结果将会() A.偏大 B.偏小 C.正常 D.无法比较 3、关于机械运动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 B.所谓参照物就是我们假设不动的物体,以它作为参考研究其它物体运动情况; C.选取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以是不同的; D.研究物体运动,选择地面做参照物最适宜,因为地面是真正不动的物体. 4、坐在行驶着的列车中的乘客,我们说他是静止的,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 A.路边的树木B.走动的列车员 C.停在车站上的另一辆车D.火车车箱 5、甲看到:路旁树木向东运动;乙看到:甲静止不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应当是() A.甲向西,乙向东运动 B.甲向东,乙向西运动 C.甲乙都向东运动 D.甲乙都向西运动

6、我们观看百米赛跑时,判断谁跑得快的根据是() A.速度的大小 B.跑完相同的距离需要时间的多少 C.在相同的时间内,跑过的距离的长短 D.跑过相同的距离比较平均速度的大小 7、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照物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照物是运动的,那么以丙物体为参照物的乙物体是() A.可能运动 B.一定运动 C.可能静止 D.以上结论都可成立 8、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8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0米,它在第4秒内的速度是() A.2.5米/秒 B.20米/秒 C.5米/秒 D.8米/秒 9、一个运动物体在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米/秒,后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米/秒,则它在5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A.等于4米/秒 B.小于5米/秒而大于3米/秒 C.等于5米 D.大于5米/秒 10、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作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套试卷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套试卷 特别说明:本试卷为最新教科版中学生八年级试卷。 全套试卷共7份。 试卷内容如下: 1. 第七章使用(1份) 2. 第八章使用(1份) 3. 第九章使用(1份) 4. 第十章使用(1份) 5. 第十一章使用(1份) 6. 第十二章使用(1份) 7. 期末检测卷(1份) 第七章达标检测卷 (100分,9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放风筝时,风筝受到拉力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A.手B.地球C.线绳D.风筝 2.下列做法中,减小摩擦的是() A.短跑运动员穿上钉鞋B.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握手闸 C.车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D.行李箱底部安装滚轮 3.如图所示,拉开一个易拉罐的力约为() A.0.2 N B.20 N C.100 N D.500 N (第3题图)(第5题图) 4.在足球比赛中,一前锋队员面对对方的守门员,用脚轻轻地将球一挑,足球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进入球门。若不计空气阻力,使足球在空中飞行时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施力物体是() A.前锋队员B.地球C.守门员D.足球 5.小球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经历了如图甲、乙所示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快慢 C.弹开过程不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整个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6.图中关于重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7.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ΔL与受到的拉力F成正比,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这种关系的是()

8.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场上相对而立,如果甲用60 N的力推乙,如图所示,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第8题图) A.同时,乙对甲的推力小于60 N B.甲静止不动,乙向后退 C.乙后退的过程中,始终受到60 N推力的作用 D.乙由静止变为后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9.某一桥头立着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由此可知() A.此标志为限速标志 B.此标志为限重标志 C.汽车对该桥面的压力不能超过1 500 N D.汽车通过该桥面的速度不能超过15 m/s (第9题图)(第10题图) 10.某同学从滑梯上匀速下滑,滑梯对该同学作用力F的方向是() 11.如图所示是同一个宇航员在地球和月球上的称重比较,下列针对图文信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m地=m月,因为质量不随物体的位置改变而改变 B.m地=m月,因为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C.G地>G月,因为重力与物体的位置有关

同步练习物理八年级下册答案

同步练习物理八年级下册答案 【篇一: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训练】 t>同步训练001——7.1 力 ..................................................................................... 2 同步训练002——7.2弹力 ................................................................................. 3 同步训练003——7.3重 力 ................................................................................. 4 同步训练004——8.1牛顿第一定律 ................................................................. 5 同步训练005——8.2二力平 衡 ......................................................................... 7 同步训练006——8.3摩擦力 ............................................................................. 9 同 步训练007——9.1压 强 ............................................................................... 11 同步训练008——9.2液体的压强 ................................................................... 13 同步训练009——9.3液体的压 强 ................................................................... 14 同步训练010——9.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 (16) 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测试 试题001——第七章单元测试 一 ..................................................................... 17 试题002——第七章单元测试二 ..................................................................... 19 试题003——第七章单元测试 三 ..................................................................... 21 试题004——第七章单元测试四 ..................................................................... 23 试题005——第八章单元测试 一 ..................................................................... 25 试题006——第八章单元测试二 ..................................................................... 27 试题007——第八章单元测试 三 ..................................................................... 30 试题008——第九章单元测试一 ..................................................................... 32 试题009——第九章单元测试 二 ..................................................................... 35 试题010——第九章单元测试三 (38)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期末试题

八年级物理全册5.1质量同步测试新版沪科版

5.1质量 一、单选题 1.在下列动物中.质量可能是3kg的是() A. 一只麻雀 B. 一只老鼠 C. 一只鸡 D. 一只羊 2.一根铁棒,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其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是哪种?( )。 A. 轧成铁片 B. 给它加热 C. 用锉刀锉 D. 从地球带到月球上去 3.质量为1kg的花瓶摔碎后,我们找到了三块碎片,其质量分别为400g、300g与100g.那么我们还可能找到的最大碎片的质量是() A. 可能比以上三块质量都大 B. 一定比以上三块质量都小 C. 可能大于200g D. 可能大于100g 4.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 A. 牛顿 B. 千克 C. 焦耳 D. 米 5.“上帝之杖”最近很热门,其实质是一个金属钨、铀等制成的长杆,用火箭发送到太空,使用时让他落下砸中目标,关于其的制作和使用过程,下列哪种情况质量会改变() A. 把熔化的金属浇铸成金属棒 B. 从地球发送到太空中 C. 把金属棒尖端打磨光滑变尖 D. 落到地面撞击目标而变形 6.小阳对家庭厨房的物品进行如下估计,最接近实际的是() A. 普通饭碗的质量约为2kg B. 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的温度约为30℃ C. 普通筷子的长度约为25cm D. 电饭锅加热挡的功率约为100W 7.一千克的铁块和一千克的棉花相比() A.铁块所含的物质多 B.铁块的质量更大 C.两者所含的物质多少一样 D.无法确定 8.一个普通鸡蛋的质量大约是()

A. 50g B. 50kg C. 50mg D. 50t 二、填空题 9.用天平称一个塑料瓶的质量,然后将其剪碎再放到天平上称量,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发现测量值相等,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________ 无关;将一小块冰放入杯中用天平称量总质量,当冰熔化成水后,再称水和杯的总质量,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发现测量值相等,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________ 无关;若塑料瓶随“神舟九号”飞船登上月球,其质量________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0.某种品牌的奶粉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罐中含有________g奶粉,合________kg. 11.给下列物体质量数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瓶矿泉水的质量为5×102________ (2)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0.05________; (3)5g/cm3=5×103________。 12.一块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________ A.将它熔化成铁水B.磨掉铁块一个角 C.把它轧成薄铁片D.从地球运到月球 说明理由:________ 三、解答题 13.蜂鸟是人们已知质量最小的鸟,它的卵也是人们已知最小的卵,有一种蜂鸟,产下了一只卵后自己的质量仅为2g,若这枚卵的重仅2×10﹣3N,那么这只蜂鸟产卵前的质量为多少克? 四、实验探究题 14.学习了“质量”后,小明有一个疑问: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呢?为此,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用一块橡皮泥作为被研究的物体,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用天平分别称出其质量,并记录数据于下表中。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重力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如图所示的实物中,重力约为 2 N的是( ) A.牛顿 B.一个苹果 C.地球 D.一片苹果树叶 2.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的关系”的是( ) 3.如图所示为水平仪放置于某桌面上时的情形,则该桌面( ) A.右面高,左面低 B.左面高,右面低 C.左右相平,前高后低 D.左右相平,前低后高

4.如图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 5.月球对其表面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对地面物体引力的六分之一。设想我们乘宇宙飞船到达月球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质量为6 kg的物体,在月球上只有1 kg B.在地球上重为600 N的人,在月球上重为0 N C.一个金属球在月球上的密度仅为它在地球上的六分之一 D.一根轻弹簧,在地球表面将它拉长1 cm需6 N的拉力,在月球上只需要1 N 的拉力 二、填空题 6.2011年5月,天空出现百年一遇的水星、金星、木星、火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六星连珠”天文奇观。仰望星空,这六大行星大致处在一条线上。分析表中数据,1 kg物体在“六星”表面所受的重力比地球上的重力大的行星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图所示的三幅图,共同反映了哪些物理知识?(要求写出两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果用g表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则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的重力 G=_______,它受到的重力方向总是__________。 三、作图题 9.如图,小球从水平桌面上滚下,画出小球在A位置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10.如图所示,一剃刀静止在指尖上,请画出剃刀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doc

第七章 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5、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6、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 7、力的表示法: 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8、(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9、力的测量: 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⑵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 ⑶弹簧测力计: A 、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 、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 C 、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D 、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10、相互作用力: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④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11、重力: ⑴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⑵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 其中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 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 面是否水平。 ⑷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 ① 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 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 大气不会产生压强; 12、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 (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13、滑动摩擦力: (1)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 摩擦力 静摩擦 动摩擦 滑动摩擦 滚动摩擦

人教出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练习进步-8.1牛顿第一定律(有规范标准答案)

2018-2019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练习 8.1 牛顿第一定律 一、选择题(请将唯一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表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选项 1.如图是探究“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的实验。针对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车在木板面上运动时,在水平方向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小车在不同材料表面运动时所受阻力相同 C.小车最终在水平面上停下来,说明力改变了小车的运动状态 D.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大 2.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的“北京8分钟”惊艳了全世界,在美轮美奂的光影中,冰上少年与智能机器人随音乐共舞,20多名机器人动作整齐划一,精准优美,和炫舞少年相得益彰,关于正在表演的机器人和冰上少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器人在弯道滑行时,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B.表演过程中,少年具有惯性,机器人没有惯性 C.会场里的音乐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少年耳朵里的 D.音乐声在会场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3.下列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A.踢出后草地上滚动的足球

B.从树上缓缓飘落的叶子 C.沿直滑梯匀速下滑的小孩 D.游乐场匀速旋转的木马 4.停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的小汽车,受到的力有() A.重力、摩擦力 B.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 C.重力、支持力 D.重力、压力、支持力和摩擦力 5.抛出手后的小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若忽略空气阻力,关于小球在空中运动时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受力B.只受重力 C.只受手向前的推力D.受手向前的推力和重力 6.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B.汽车驾驶员和乘客系上安全带,是为了消除人的惯性 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身体会向前倾,是由于受到惯性力的作用D.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7.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如果受平衡力的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如果物体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全册章节同步练习

第七章 力 NO:1 第一节 力 【达标检测】 1.人推车时,是 和 之间发生了力的作用,对于人推车的力,施力物体是 ,这时,人也受到推力,施力物体是 。 2.力的 、 、 称为力的三要素。 3.游泳的人,手脚用力向后划水,人就能向前进,这表明,人向后给水作用力的同时受到 了 的推力,这个现象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 4.画出下列力的示意图: 用50N 沿水平方向向左推桌子的力 5.甲、乙两个同学穿着滑冰鞋面对面静止站在冰面上,如果甲对乙用力推一下,其结果是( ) A .甲仍然静止,乙被推开 B 。乙受到甲的力,甲不受推力作用 C .乙受到的推力大于甲受到的推力 D 。甲、乙同时相对离开 6.火箭起飞时尾部向下喷气,火箭就腾空而起,这一现象说明了 。 当用脚踢足球时脚尖会感到疼,这是为什么? 7.人在地面上走路时,使人前进的是 ,这个的施物体是 。 【巩固提升】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力是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的 B .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每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 C .施力物体施力在前,受力物体受力在后 D .两个物体发生力的作用不一定接触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会发生变化 B .受力物体同时一定是施力物体 C .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D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一定是同时存在的 10.关于力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不直接接触,就不会产生力的作用 B.没有物体存在,也可能产生力的作用 C.物体接触时,相互间就会产生力的作用 D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1.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人坐在软席沙发上 B.跳伞运动员在空中沿竖直方向匀速下落 C.足球运动员用头把飞来的足球顶回去 D.用力压气球,气球被压扁 12.在湖水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动力是( ) A.桨对水的推力 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C.人对船的推力 D.水对桨的推力 13.①蛋碰石,蛋碎石完好;②锤砸砖,砖碎锤完好。这两个事例,可以说明 ( ) A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但是相互作用的一对力大小是不同的 B .从①可知施力物蛋同时也是受力物,从②可知施力物锤却不是受力物 C .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同的,但同样大小的力施于不同的物体,产生的效果一般是不同的。 14.如图,竖直悬挂的电灯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每个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画出电灯受力的示意图。 15. 画出各图中的力的示意图.

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测试题

初二物理同步练习(质量和密度) 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是() A.0.5g B.5 g C.50 g D.500 g 2 .关于物体的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铁块温度由20℃升高到70℃,温度升高了,但质量没变 B.把一铅块压成铜片,形状变了,质量也变了 C.一块冰溶化成水,状态变了,质量也变了 D.一根铝棒从赤道带到北极,由于位置变了,质量也变了 3 .夏天,从冰箱内拿出一瓶结了冰的矿泉水.一段时间后,瓶内的冰全部化成了水.瓶内 的冰化成水的过程中,不变的是()A.体积B.质量C.密度D.比热容 4 .一个乒乓球被踩瘪但没有破,对于球内的气体,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 A.质量B.体积C.密度D.分子间的距离 5 .下列说法中的物体,质量和密度都不变的是() A.矿泉水喝掉一半后放入冰箱冻成冰B.密闭容器内的冰熔化成水 C.一支粉笔被老师用去一半D.“神六”从地面带入太空的照相机 6 .把边长为3分米的正方体的铁块,在相同的温度下压成长2米、宽0.2米的均匀铁皮,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铁块的形状、质量和体积都变了B.铁块的形状、体积变,质量不变 C.铁块的形状变,体积和质量不变D.铁块的质量变,体积和形状不变 7 .关于物体的质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B.一杯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质量不变 C.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质量不变D.1kg的铁与1kg的棉花质量一样大 8 .(多选题)如图所示的各种物体不论它们的状态、形状、位置怎样变化,它们各自所含 物质的多少不变的是() A.B.C.D. 9 .某同学用上了锈的砝码测物体质量时,结果() A.测量值小于真实值B.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C.测量值等于真实值D.无法判断 10.小娟在实验室练习使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时,错把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了左盘.若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计划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计划 余赠平 一.教材分析 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教科书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按照学习心理的规律来组织材料。全书从第七章到第十二章以及新增添的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科普讲座,每章开头都有几个问题,提示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并附有章节照片,照片的选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章下面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习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许多节还编排了“自我评价”和“家庭实验室”,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 二、、学年的教学总目标和总的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 三、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处于积极状态,经过认真的观察、实践、思考,才能体会物理现象中蕴含的规律,产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物理知

识,获得相应的能力。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并且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异比较大,所以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物质的形态及形态及变化,物质的属性及结构等内容,了解物体的尺度,新材料的应用等内容,初步认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初步认识声光电等自然现常见的现象,了解这些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3)初具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中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知道物理学不仅物理知识,而且还包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过程和方法: (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2)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3)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4)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一、基础演练 1.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是因为() A、一个巴掌的力太小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人不会只有一个巴掌 D、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2.人游泳时,使人前进的力是() A、手臂划动的力 B、手臂推水的力 C、水对手臂的推力 D、手和脚拍打水的力 3.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几种现象: 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 ②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 ③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了 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 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 、②③④ 4.不同的力所产生的效果不同。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 B、改变物体的形状 C、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D、改变物质的状态 5.在物理学中,力是指。力不能离开而单独存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6.用手向上提水桶,手对水桶有力的作用。其中是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同时手会感到水桶向下拉手,这里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7.人站在小船上用竹竿推岸,船就会离岸而去,这是为什么? 二、智能应用 1.下列关于力的看法,正确的是() A、没有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B、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有力的作用 C、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不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D、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2.有下列现象:穿了旱冰鞋的小孩推墙,他由静止向后运动;游泳的人用手向后划水,他会前进。根据以上现象可以得出两个共同的结论: (1)。 (2)。 3.小萍通过学习得到以下结论,你能帮他填写完 整吗? (1)力作用在物体上可以产生两种效果,在下列各题后的横线上填上属于哪种效果(a)手用力捏纸盒,纸盒瘪了:;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2017 第七章力 一、力 概念部分: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快慢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2)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 3、力的单位:牛顿(N)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 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知识点部分: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作用效果 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者说使物体发生形变)。 3、力的单位:(牛顿)N。 4.力的三要素是指: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二、弹力 概念部分: 1、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2)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如压力,支持力,拉力) (3) 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2、弹簧测力计 (4)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弹簧秤)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 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即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 的伸长就越长。 (5)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A、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否则会损坏测力计) B、使用前指针要校零;如果不能调节归零,应该在读数后减去起始末测量力时的示数,才得到被测力的大小。 C、测量前,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原来指针的 位置,以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 D、被测力的方向要与弹簧的轴线的方向一致,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 E、指针稳定后再读数,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知识点部分: 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2.弹力产生的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3.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身长和他所受的拉力成正比。三、重力 概念部分: 1、产生原因:由于地球与物体间存在吸引力。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优秀教案

第七章:力 第一节力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力的概念。 2、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 3、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就是相互的。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 教学难点:物体间力的作用就是相互的 教学用具:弹簧、钢锯条、气球、磁铁、磁针、大头针、铁块 一、引入新课 我们在这一章中要学习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力。力就是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个概念,也就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一章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力的一些知识。 二、力就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教师:我们常常提到“力”这个字,但就是在物理学中所说的力的含义要比生活中所说的力的含义狭窄、确切得多。 人推车需要力;人把水桶提起来需要力;马拉车需要用力。这些有力出现的实例中都伴有肌肉紧张,所以力的概念最初就是由肌肉紧张而来的。但在在大量情况下,虽然没有出现肌肉紧张的情况,仍然有力存在,因为产生了与肌肉紧张相同的效果。大家瞧,用吸铁石吸引这些大头针,尽管没有肌肉紧张,不就是也有力存在不?(演示) 请大家举出有力存在的实例。 请大家考虑,当有力存在(或出现)时有几个物体? 教师:有力存在时,一定有两个物体发生了某种作用。吸引、拉、举等等就是对这些作用的具体描绘。 吸铁石吸引铁钉,吸引就就是吸铁石对铁休的吸引力。运动员举杠铃,举就就是运动员对杠铃的力。火车头拉车箱,拉就就是火车头对车箱的力…… 上述的例子说明,有力存在时,总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了作用。所以,力就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组物体就是施力的,另一组物体就是受力的。对一个力来说,有施力物也有受力物。现在请大家指出下列各力的施力物与受力物。 汽车对拖车的拉力;推土机对土的推力;起重机向上吊起集装箱的力 教师:力就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对力的理解应注意以下两点。这里所说的作用指的就就是力。当有力出现时,应分清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尤其就是注意认清哪个物体就是受力物体。 三、物体间力的作用就是相互的 1、演示实验:吸铁石吸引大头针。 2、演示实验:铁块吸引小磁针的一个极。 四、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1)实验:用手将弹簧拉长。 教师:弹簧受到拉力时变长了。 (2)实验:手用力使锯条变弯曲。 教师:气球受到手的压力时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教师:足球静止在地面上,脚踢它时给它一个力,足球受到这个力由静止变为运动。汽车关闭了发动机后,由于汽车受到阻力,速度逐渐变小,最终停下来。可见力可以使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大,也可以使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小。 (2)教师:乒乓球向我们飞来,我们挥拍打去,球的运动方向变化了,又向对方的球台飞去。可见力还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五、练习 五、小结,练习 第八章第一节什么就是力 一.什么就是力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同步习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同步习题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知识梳理 该专题的知识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考出现频率高的知识点分别为:1.长度和时间单位的换算2.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特别注意正确的估读)。3.停表的读数。4.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5.正确记录测量所得数据,知道测量存在误差,如何减小误差。关于该专题在中考的题,作答难度较低,但要注意审题,细心作答。 一、测量单位 1.国际单位制 1960年10月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确定了国际通用的国际单位制,简称SI制。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基本单位是米(),时间基本单位是秒(s)。 2.长度、时间单位及换算关系 常用长度单位还有千米(符号为k)、分米(符号为d)、厘米(符号为)、毫米(符号为)、微米(符号为μ)、纳米(符号为 n)。它们同米的换算关系为: 1 k=1 000 =;1 d=0.1 =;1 =0.01 =; 1 =0.001 =;1 μ=0.000 001 =;1 n=0.000 000 001 =

常用时间单位有时(h)、分(in)、秒(s)、毫秒(s)、微秒(μs)。他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1 h=60 in=3 600 s;1 in=60 s;1s= s;1s= μs 二、测量活动 (一)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1.认识刻度尺上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的含义 零刻度线:刻度尺的起始刻度(如零刻线磨损,可选用其它清晰刻度作用测量起点); 量程: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如0~20 ) 分度值:两条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也是刻度尺的准确度(常用的为1 )。 2.使用时做到五会 会选:根据测量的实际需要选取适当分度值和量程的刻度尺; 会放:使用时应将刻度尺放正,不要歪斜,要把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紧贴被测物; 会看:读数时视线应尺面垂直; 会读:根据刻度尺的分度值读出准确数值,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会记:记录测量数据,应记录准确数字,估读数字和所记录数据的单位。 (二)使用机械停表测量时间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及同步练习教科版【含答案】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 重点、难点: 1. 用刻度尺测长度 2. 刻度尺的读数方法 知识点分析: (一)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发现并提出问题 做出猜想和假设 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 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评价证据是否支持猜想和假设 得出结论或提出新问题 (二)长度的测量 1. 长度的单位及测量 (1)长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SI制):米(meter)(m) 常用的长度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和纳米(nm)。 在我们的物理学中统一国际单位制。 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 1km=103m 1dm=10-1m 1cm=10-2m 1mm=10-3m 1μm=10-6m 1nm=10-9m (2)正确使用刻度尺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常用的还有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卷尺等。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①使用前:做到三看,即首先看刻度尺的零刻度是否磨损,如已磨损则应重选一个刻度值作为测量的 起点。其次看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即量程)。最后应看刻度尺的分度值。分度值代表的长度值不仅反映了 刻度尺不同的准确程度,而且还涉及到测量结果的有效性。量程和分值应从实际测量要求出发兼顾选择。 ②使用时:使用时应注意正确放置和正确观察。 <1>正确放置的关键是做到: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被测对象的一边,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刻 度尺的刻度线必须紧贴被测对象,不能“悬空”。 <2>正确观察的关键是视线在终端刻度线的正前方,视线与刻面垂直,看清大格及小格数。 <3>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一般情况下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如学生用三角尺最小刻度是mm,用它测量长2cm的长度,若正好对准在刻度线上时,正确记录应为 2.00cm,其中2.0cm是尺面准确读出的数,由于有估读数,需在毫米 的10分位上加“0”。 (3)长度单位的换算 应掌握km、m、dm、cm、mm、μm六种单位间的换算。 (4)正确认识误差 ①误差产生的原因来自于测量仪器的准确程度、实验原理的局限性、环境与人为的客观因素等。 ②减小误差的途径:选用准确度较高的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熟练实验技能等。在一般实验中, 减小误差的有效途径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 (5)在长度测量中,常遇到一些物体的长度不能直接用刻度尺测量,如球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 但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特殊方法是可以测出它们的长度的。下面是在测量中常用到的几种长度的 特殊测量方法; ①化曲为直: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套教案

第八章力 一、什么是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能分析简单情况下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2) 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 知道力的两种作用效果;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验分析、演示、讲解、讨论与分析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的道理【教学重点】力的概念 【教学难点】力的概念以及物体间力的相互性。

【实践活动】 让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力的作用的现象做一个调查。通过调查,使学生认识到身边力的现象的普遍,同时将自己在课堂学到的物理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增加其对物理科学的兴趣。 【教学反馈】 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的过程。探索是经过某些活动完成的,教师的教学过程应当是设计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在参与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知识与技能,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节可通过设计观看有关力的作用的演示实验、录像以及学生自己动手的活动,提高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在观察中思考、学习。学生的课堂反应积极主动,学习轻松活泼,印象深刻,掌握牢固。

二、力的描述 【仪器材料】多媒体播放设备、力的描述课件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力的三要素; (2) 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3) 知道力的单位; (4)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验、讲解、讨论、练习与对比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严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力的三要素 【教学难点】 力的图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