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个人工资超过多少钱要纳税

2019个人工资超过多少钱要纳税
2019个人工资超过多少钱要纳税

2019个人工资超过多少钱要纳税2018年8月31日,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通过,起征点每月5000元,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最新起征点和税率。

1、新个税法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起税点,又称“征税起点”或“起征点”,是指税法规定对征税对象开始征税的起点数额。征税对象的数额达到起征点的就全部数额征税,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

3、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如下,明细查看个税专项附加扣除;

子女教育: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继续教育: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过48个月。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支

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

大病医疗: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由纳税人在办理年度汇算清缴时,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住房贷款利息:纳税人本人或者配偶单独或者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者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者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

住房租金: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而发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可以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一)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500元;

(二)除第一项所列城市以外,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100元;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800元。

赡养老人: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统一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一)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二)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

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约定或者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依法纳税既是我们的权利,同时也是我们的义务。而这次国家调整个税起征点的标准,其实对于大多数的劳动者来讲也是比较有利。尤其是还加入了专项附加的一些项目,那么扣除了这些费用之后,可能有一大部分劳动者最终是没有达到纳税标准的,自然也就不需要缴纳个税。

2019新个税工资表制作

2019新个税工资表的制作 2019年新个税法下,工资表的制作要比以前复杂很多。今天我们从计算方法、制表公式和具体案例三个方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新工资表的制作。(无法上传EXCEL工资表,可留言楼主索取) 一.工资、薪金所得税款计算方法 下图是国税总局所得税司的培训PPT中关于计算方法的介绍 相对于原来的按月扣除,累计预扣预缴所得额会随着月份的推移,适用高级别的税率,产生同样工资,每月预扣预缴所得税不一致的情况。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工资表的制作。

二.制表公式及工资表制作 首先,咱们还是和原先一样,做一张12个月份的表格,每个月份1个sheet,每个月份中的公式设置是一模一样的。 “工资累计”栏目的公式是: =SUMPRODUCT(SUMIF(INDIRECT(ROW(INDIRECT("1:"&$J$1))&" 月!A:A"),$A3,INDIRECT(ROW(INDIRECT("1:"&$J$1))&"月!b:b"))) “扣除累计”栏目的公式是: =SUMPRODUCT(SUMIF(INDIRECT(ROW(INDIRECT("1:"&$J$1))&" 月!A:A"),$A3,INDIRECT(ROW(INDIRECT("1:"&$J$1))&"月!f:f")))

“前n个月个税累计”栏目的公式是: =IF($J$1=1,0,SUMPRODUCT(SUMIF(INDIRECT(ROW(INDIRECT("1:"&$J$1-1))&"月!A:A"),$A3,INDIRECT(ROW(INDIRECT("1:"&$J$1-1))&"月!G:G")))) “个人所得税”栏目的公式有两种: A款: =MAX((H6-I6)*{0.03;0.1;0.2;0.25;0.3;0.35;0.45}-{0;2520;16920;31920;52920;85920; 181920},0)-J6 B款: =ROUND(MAX((H6-I6)*{0.03;0.1;0.2;0.25;0.3;0.35;0.45}-{0;2520;16920;31920;529 20;85920;181920},0)-J6,2) 各有各的好处,大家可以各取所需那这两款在使用时有啥区别呢?我们举例告诉你。 三.具体案例 小贤同学工资每月5000,五险一金个人部分每月875元,在11月份的时候由于工作出色获得了一笔10000元的奖金,因此,小贤的全年工资为 5000*12+10000=70000元,减去全年累计减除费用60000和累计专项扣除(就是12个月的五险一金)70000-60000-10500后是不用缴税的。

2019年薪级工资标准是什么

2019年薪级工资标准是什么 2018年薪级工资标准一般是这样的。博士见习845博士见习岗位工资硕士见习770硕士位研究生岗位工资双学见习710双学位、非硕士研究生班岗位工资本科见习685大学本科见习岗位工资大专见习655大学专科见习岗位工资中专见习590中专毕业见习岗位工资可以按照这个标准来对照。 一、薪级工资标准 1、岗位工资(元) 中学高级教师(副高职称)岗位为七级(930元) 中教一级岗位(小教高级)为十级(680元) 中教二级(小教一级)岗位为十二级(590元) 中教三级(小教二级、员级)岗位为十三级(550元) 2、薪级工资 注:共65级,61-65级工资标准略。各专业技术岗位的起点薪级工资为一级岗位34级二至四级岗位25级五至七级岗

位16级八至十级岗位9级十一至十二级岗位6级十三级岗位1级 二、首先了解一下工资改革后构成部分: 1、岗位工资 这部分所聘职称岗位工资,教师属于专业技术人员一般分为员级(小二、中三或未定级)、助理级(小一、中二、助教)、中级(小高、中一、讲师)、副高级(中高、副教授)、高级(教授)等,根据职称可以从套改表岗位工资栏目中直接查出。 2、薪级工资 这部分工资中差别最大的,与教龄、大专以上的学龄时间、职称任职时间有关,也是查对的, 1、计算: 任职时间:2006-?(职称聘任时间)+1注:这里职称聘任时间一般为最高聘任时间” 套改年限:2006-参加工作年份+1[+大专以上的学龄(在校)时间-间断工龄] 2、根据以上计算得出结果,在职称任职年限时间段与套改年限横竖交叉点找出相应的数字,即为薪级工资档次,从表中找到该档工资额就是薪级工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