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与结构部分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部分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部分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部分习题及答案(仅供参考)

第四章主存储器

一、选择题

1、关于主存下列叙述正确的就是(C )

A 主存的速度可与CPU匹配。

B 内存就是RAM,不包括ROM

C 辅存的程序调入主存中才能执行

D辅存中不能存放程序,只能存放数据

2、断电后将丢失信息的就是(B )

A)ROM B)RAM C)磁盘 D)光盘

3、关于主存下列叙述正确的就是(A )

A CPU可直接访问主存,但不能直接访问辅存

B CPU可直接访问主存,也直接访问辅存

C CPU不能直接访问主存,也不能直接访问辅存

D CPU不能直接访问主存,但能直接访问辅存

4、 16K×32位存储芯片的数据线有(C )

A)5条 B)14条 C)32条 D)46条

5、 16K×32位存储芯片的地址线有(B )

A)5条 B)14条 C)32条 D)46条

6、半导体静态存储器SRAM的存储原理就是(A )

A)依靠双稳态电路保存信息 B) 依靠定时刷新保存信息

C)依靠读后再生保存信息 D)信息存入后不在变化

7、动态RAM就是指(C )

A)存储内容动态变化 B) 需动态改变访问地址

C)需对存储内容定时动态刷新 D)每次读都要重写

动态RAM的基本单元电路。常见的动态RAM基本单元电路有三管式与单管式两种,它们的共同特点都就是靠电容存储电荷的原理来寄存信息的。若电容上存有足够多的电荷表示存“1”,电容上无电荷表示存“0”。电容上的电荷一般只能维持1~2ms,因此即使电源不掉电信息也会自动消失。为此,必须在2ms内对其所有存储单元恢复一次原状态,这个过程叫再生或刷新。由于它与静态RAM相比,具有集成度更高、功耗更低等特点,因此目前被各类计算机广泛应用。

由T l、T2,T3三个MOS管组成的三管MOS动态RAM基本单元电路:读出时,先预充电使读数据线达高电平V DD,然后由读选择线打开T2,若T l的极间电荷Cg存有足够多的电荷(被认为原存“1”),使T1导通,则因T2、T l导通接地,使读数据线降为零电平,读出“0”信息。若C g 没足够电荷(原存“0”),则T1截止,读数据线为高电平不变,读出“1”信息。可见,由读出线的高低电平可区分其就是读“1”,还就是读“0”,只就是它与原存信息反相。

写入时,将写入信号加到写数据线上,然后由写选择线打开T3,这样,C g便能随输入信息充电(写“1”)或放电(写“0”)。

为了提高集成度,将三管电路进一步简化,去掉T l,把信息存在电容Cs上,将T2、T3合并成一个管子T,得单管MOS动态RAM基本单元电路。读出时,字线上的高电平使T导通,若C s有电荷,经T管在数据线上产生电流,可视为读出“1”。若C s无电荷,则数据线上无电流,可视为读出“0”。读操作结束时,C s的电荷已泄放完毕,故就是破坏性读出,必须重写。

8、计算机主存储器读写的时间数量级为(D )

A)秒 B)毫秒 C)微秒 D)纳秒

9、计算机主存由(D )

A)RAM组成 B) ROM组成

C)ROM与RAM组成 D)内存与外存组成

10、用户程序所放的主存空间属于(B )

A)RAM B) ROM

C)ROM与RAM D)内存与外存

11、在下列存储器中,( A )可以作为主存储器。

A 半导体存储器

B 硬盘

C 光盘

D 磁带

12、关于主存,以下叙述正确的就是(A )

A 主存比辅存小,但速度快。

B 主存比辅存大,且速度快。

C 主存比辅存小,且速度慢。

D 主存比辅存大,但速度慢。

13、EPROM就是指(D )

A、随机读写存储器

B、只读存储器

C、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D、紫外光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14、下列说法正确的就是(C )

A、半导体RAM信息可读可写,且断电后仍能保持记忆

B、半导体RAM属易失性存储器,而静态RAM的存储信息就是不易失的

C、静态RAM、动态RAM都属易失性存储器,前者在电源不掉时,不易失

D、静态RAM不用刷新,且集成度比动态RAM高,所以计算机系统上常使用它

15、CPU不能直接访问的就是( D)

A、RAM

B、ROM

C、内存

D、外存

16、存储器的字线就是(A )

A、存储体与读写电路连接的数据线、它们通过读写电路传送或接收数据寄存器的信息、一个数据寄存器的位数正好就是机器字长,故称为字线

B、存储器的数据线、其线数正好与数据寄存器的位数相对应

C、经地址译码器译码之后的存储单元的地址线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

17、CPU可随机访问的存储器就是(B )

A。光盘存储器B。主存储器C。磁盘存储器D。磁带存储器

18、与MOS与RAM比较,双极型RAM的特点就是(A )

A。速度快,集成度低,位功耗高B。速度快,集成度高,位功耗高

C。速度快,集成度低,位功耗低C。速度慢,集成度高,位功耗底

19、字位结构为1M*4位的DRAM存储芯片,其地址引脚与数据引脚之与为(C )

A。28 B。14 C。24 D。12

二、填空题

1、 1GB=1024 MB= 1024*1024 KB =1024*1024*1024 B、

2、计算机中的存储器用于存放程序与数据。

3、主存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有主存容量主存容量、存储器存取时间、存储周期时间。

4、要组成容量为4Kⅹ8位的存储器,需要__8___片4Kⅹ1位的静态RAM芯片并联,或者需要_4__片1Kⅹ8位的静态RAM芯片串联。

5、静态RAM就是利用触发器电路的两个稳定状态来表示信息“0”与“1”,故在不断开电源时,可以长久保持信息;动态RAM利用电容器上存储的电荷来表示信息“0”与“1”,因此需要不断进行刷新。

三、简答题

1、简述SRAM与DRAM的主要区别。

DRAM的优点:

1.DRAM的功耗仅为SRAM的1/6

2.DRAM的价格仅为SRAM的1/4

DRAM的缺点

1.DRAM由于使用动态元件(电容),速度比SRAM低。

2、DRAM内容需要再生,故需配置再生电路

因此,容量不大的高速存储器大多用静态RAM实现,如高速缓存(Cache)。SRAM的存储单元由双稳态触发器构成,它不需要刷新,读出之后不需要重写

2、在已有的芯片基础上,如何进行位扩充、如何进行字扩充。

位扩充:连接方式就是将多片存储器的地址线、片选CS、读写控制端R/W相应并联,数据端分别引出。

1)地址的总位数不变,总存储器字容量(字数量)不变。

例如,芯片的地址线就是A0~A13,存储器的地址总线还就是A0~A13 。

2)数据线的位数增加,增加的数量等于各芯片位数之与。

例如,共两个芯片,每个芯片4位,总存储器的数据总线就是8位。

?字扩展:只在字向扩充,而位数不变。

?将各芯片的地址线、数据线、读写控制线相应并联,而由片选信号

来区分各芯片的地址范围。

1)地址的总位数增加,总存储器字容量增加。字容量增加等于各芯片字容量乘以芯片

个数。

例如,芯片的字容量就是16K,4个芯片,总存储器的字容量为4×16K=64K。

2)数据线的位数不变,总存储器的数据总线位数等于各芯片位数。

例如,共4芯片,每个芯片8位,总存储器的数据总线就是8位。

第五章指令系统

一、选择题

1、指令系统采用不同寻址方式的目的就是(B )

A)增加内存容量B) 缩短指令长度、扩大寻址空间

C)提高访问内存的速度D)简化指令译码电路

2、指令操作所需的数据不会

..来自(D )

A)寄存器 B) 指令本身 C)主存中 D)控制存储器

3、关于机器指令的叙述不正确

...的就是(D )

A)机器指令系统就是计算机所具有的全部指令的集合。

B) 机器指令通常包括操作码、地址码两部分,按地址个数分为零地址指令、一地址指令、二地址指令、三地址指令。

C)机器指令的长度取决于操作码长度、操作数地址长度、操作数个数。

D)系列计算机就是指指令系统完全相同、基本体系结构相同的一系列计算机。

4、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就是( C )

A)变址寻址时,有效数据存放在主存。

B) 堆栈就是先进后出的随机存储器。

C)堆栈指针SP的内容表示当前堆栈内所存放的数据个数。

D)内存中指令的寻址与数据的寻址就是交替进行的。

5、关于寻址方式的叙述不正确

...的就是(D )

A)寻址方式就是指确定本条指令中数据的地址或下一条指令地址的方法。

B) 在指令的地址字段中直接指出操作数本身的寻址方式称为立即寻址方式

C)基址寻址用于为数据与程序分配存储区域,支持多道程序与程序浮动。

D)变址寻址与基址寻址类似,没有本质的区别。

6、在相对寻址方式中,若指令中的地址码为X,则操作数的地址为(B )

A)X B) (PC)+X C)X+段地址 D)X+变址寄存器

7、堆栈中保持不变的就是(B )

A)栈顶 B) 栈底 C)堆栈指针 D)栈中的数据

8、设变址寄存器为X,形式地址为D,(X)表示寄存器中的内容,变址寻址方式的有效地址可表示为(A )

A)EA=(X)+D B) EA=(X)+(D)C)EA=((X)+D)D)EA=((X)+(D))

9、程序控制类的指令的功能就是(D )

A)算术运算与逻辑运算。

B) 主存与CPU之间的数据交换。

C)I/O与CPU之间的数据交换。

D)改变程序执行顺序。

10、设寄存器R的内容(R)=1000H,内存单元1000H的内容为2000H,内存单元2000H的内容为3000H,PC的值为4000H,采用相对寻址方式,形式地址为-2000H的操作数就是(C )

A)1000H B) 2000H C)3000H D)4000H

11、下列几项不符合

...RISC特点的就是(C )

A)指令长度固定,指令种类少。

B) 寻址方式种类尽量多,指令功能尽可能强。

C)选取使用率高的一些简单指令,以及很有用但不复杂的指令。

D)增加寄存器数目,尽量减少访存操作。

12、移位操作中移出的位存入(C )

A零标志位 B 溢出标志位 C 进位标志位 D 符号位

13、零地址指令的操作数一般隐含在(C )中。

A 磁盘

B 磁带

C 寄存器

D 光盘

14、为了缩短指令中某个地址段的位数,有效的方法就是采取(D )。

A 立即寻址

B 变址寻址

C 间接寻址

D 寄存器寻址

15、堆栈指针SP的内容就是(B)。

A 栈顶单元内容

B 栈顶单元地址

C 栈底单元内容

D 栈底单元地址

16、假设寄存器R中的数为200,主存地址为200与300的存储单元中存放的内容分别就是300与400,若访问到的操作数为200,则所采用的寻址方式为( A )。

A 立即寻址200

B 寄存器间接寻址(R)

C 存储器间接寻址(200)

D 直接寻址200

17、算术右移指令的操作就是( B )。

A 符号位填0,并顺序右移一位,最低位移入进位标志位。

B 符号位不变,并顺序右移一位,最低位移入进位标志位。

C 符号位填1,并顺序右移一位,最低位移入进位标志位。

D 进位标志位填至符号位,并顺序右移一位,最低位移入进位标志位。

18、以下的( C)不能支持数值处理。

A、算术运算类指令

B、移位操作类指令

系统解剖学题库完整版三千题

试题答案列表系统解剖学题库(一) 题号:1/1033 答题指南:题下选项可能多个正确,只能选择其中最佳的一项有关骨的构造的正确的说法是 A.骨干由松质构成 B.骨骺由密质构成 C.骨膜有血管无神经 D.骨髓有神经无血管 E.以上全不对 答案:E 题号:2/1033 有关红骨髓正确的是 A.成人存在于髓腔内 B.不存在于板障内 C.胎儿期造血,成年期不造血 D.髂骨、胸骨、椎骨内终生保存红骨髓 E.以上全不对 答案:D 题号:3/1033 有关骨髓腔正确的是 A.位于骨骺内 B.位于长骨的骨干内 C.成人骨髓腔内含红骨髓 D.小儿骨髓腔内含黄骨髓 E.以上全不对 答案:B 题号:4/1033 黄骨髓存在于

A.所有骨的内部 B.幼儿长骨骨干内部 C.成人长骨骨干内部 D.幼儿长骨骨骺内部 E.成人扁骨内部 答案:C 题号:5/1033 颈椎正确的是 A.均有椎体及椎弓 B.1~2颈椎无横突孔 C.棘突末端都分叉 D.第6颈椎棘突末端膨大成颈动脉结节 E.第7颈椎又名隆椎 答案:E 题号:6/1033 椎骨正确的是 A.是短骨 B.椎体之间有椎间关节相连 C.相邻椎弓之间构成椎间孔 D.椎体与椎弓共同围成椎孔 E.无以上情况 答案:D 题号:7/1033 椎骨正确的是 A.所有颈椎棘突分叉 B.第6颈椎称隆椎 C.腰椎关节呈冠状位 D.腰椎棘突宽而短呈板状

E.胸椎椎体都有一完整肋凹 答案:D 题号:8/1033 关于椎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呈短圆柱状 B.位于椎骨前部 C.主要由松质构成 D.表面有一层密质 E.椎体中央有椎孔 答案:E 题号:9/1033 关于椎弓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位于椎体的后方 B.呈半环状 C.与椎体共同围成椎孔 D.由一对椎弓板构成 E.相邻椎弓间有黄韧带 答案:D 题号:10/1033 关于胸椎的特点是 A.横突上有横突孔 B.棘突分叉 C.上、下关节突不明显 D.棘突水平伸向后方 E.椎体侧面后部有肋凹 答案:E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期末考试试题(A)卷 (1)

西 南 大 学 育 才 学 院 期 末 考 试 试 卷 2006 ~2007 学年第 一 学期期末 阅卷须知:阅卷用红色墨水笔书写,得分用阿拉伯数字写在每小题题号前,用正分表示,不得分则在题号前写0;大题得分登录在对应的分数框内;统一命题的课程应集体阅卷,流水作业;阅卷后要进行复核,发现漏评、漏记或总分统计错误应及时更正;对评定的分数或统分记录进行修改时,修改人必须签名。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 从计算机语言的发展史来看,计算机语言从低到高依次为 、 、 。 2. 某定点机字长8位,其中1位符号位,7位尾数。若采用定点整数表示,则所能表示的 最大数为___________,最小数为___________。 3. 某浮点计算机字长16位,其中阶码5位(阶符1位),尾数11位(数符1位),若阶码 与尾数都使用原码表示。那么该机器所能表示的最大数是___________。 4. 一个数的真值是X=-0.110101,那么它的原码是_________,反码是_________,补码 是_________,-X 的补码是_________,X/2的补码是__________。 5. 某SRAM 芯片,存储容量为64K ×16位,该芯片有_____根地址线和_____根数据线。 6. 某采用虚拟存储器的计算机的物理内存为256M ,它所能使用的虚拟空间为128G ,那么 该虚拟存储器的虚地址宽度为_______位,物理地址是_______位。 7. Cache 一般有三种存储映象方式,它们分别是_______映象、_______映象和_______映 象。 8. 写出至少三种虚拟存储器的页面替换算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对于40GB 的硬盘,40GB 是指的 容量。(格式化、非格式化) 10、软盘采用的是 磁头。(接触式、浮动式) 11、17寸显示器是指屏幕的 的长度是17英寸。 12、如果显示器的分辨率是1024×768,选用16位来存储灰度级别,那么使用的帧存储器 的大小是 MB 。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只有DRAM 才需要刷新,SRAM 不需要刷新。 ( ) 2、相联存储器是按内容进行访问的存储器。 ( ) 3、现代计算机的中心是CPU 。 ( ) 4、 DRAM 存储单元是以电容来存储信息的。。 ( ) 5、 采用虚拟存贮器的主要目的是弥补主存容量的不足。 ( ) 6、11011010的奇校验码是111011010。 ( ) 7、采用流水线技术缩短了每条指令的执行时间。 ( )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及答案

2. (2000)10化成十六进制数是______。 A.(7CD)16 B.(7D0)16 C.(7E0)16 D.(7F0)16 3. 下列数中最大的数是______。 A.(10011001)2 B.(227)8 C.(98)16 D.(152)10 4. ______表示法主要用于表示浮点数中的阶码。 A. 原码 B. 补码 C. 反码 D. 移码 5. 在小型或微型计算机里,普遍采用的字符编码是______。 A. BCD码 B. 16进制 C. 格雷码 D. ASCⅡ码 6. 下列有关运算器的描述中,______是正确的。 A.只做算术运算,不做逻辑运算 B. 只做加法 C.能暂时存放运算结果 D. 既做算术运算,又做逻辑运算 7. EPROM是指______。 A. 读写存储器 B. 只读存储器 C. 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 D. 光擦除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 8. Intel80486是32位微处理器,Pentium是______位微处理器。 A.16B.32C.48D.64 9. 设[X]补=1.x1x2x3x4,当满足______时,X > -1/2成立。 A.x1必须为1,x2x3x4至少有一个为1 B.x1必须为1,x2x3x4任意 C.x1必须为0,x2x3x4至少有一个为1 D.x1必须为0,x2x3x4任意 10. CPU主要包括______。 A.控制器 B.控制器、运算器、cache C.运算器和主存 D.控制器、ALU和主存 11. 信息只用一条传输线,且采用脉冲传输的方式称为______。 A.串行传输 B.并行传输 C.并串行传输 D.分时传输 12. 以下四种类型指令中,执行时间最长的是______。 A. RR型 B. RS型 C. SS型 D.程序控制指令 13. 下列______属于应用软件。 A. 操作系统 B. 编译系统 C. 连接程序 D.文本处理 14. 在主存和CPU之间增加cache存储器的目的是______。 A. 增加内存容量 B. 提高内存可靠性 C. 解决CPU和主存之间的速度匹配问题 D. 增加内存容量,同时加快存取速度 15. 某单片机的系统程序,不允许用户在执行时改变,则可以选用______作为存储芯片。 A. SRAM B. 闪速存储器 C. cache D.辅助存储器 16. 设变址寄存器为X,形式地址为D,(X)表示寄存器X的内容,这种寻址方式的有效地址为______。 A. EA=(X)+D B. EA=(X)+(D) C.EA=((X)+D) D. EA=((X)+(D)) 17. 在指令的地址字段中,直接指出操作数本身的寻址方式,称为______。 1

计算机组成原理知识点总结——详细版

计算机组成原理2009年12月期末考试复习大纲 第一章 1.计算机软件的分类。 P11 计算机软件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叫系统程序,一类叫应用程序。 2.源程序转换到目标程序的方法。 P12 源程序是用算法语言编写的程序。 目标程序(目的程序)是用机器语言书写的程序。 源程序转换到目标程序的方法一种是通过编译程序把源程序翻译成目的程序,另一种是通过解释程序解释执行。 3.怎样理解软件和硬件的逻辑等价性。 P14 因为任何操作可以有软件来实现,也可以由硬件来实现;任何指令的执行可以由硬件完成,也可以由软件来完成。对于某一机器功能采用硬件方案还是软件方案,取决于器件价格,速度,可靠性,存储容量等因素。因此,软件和硬件之间具有逻辑等价性。 第二章 1.定点数和浮点数的表示方法。 P16 定点数通常为纯小数或纯整数。 X=XnXn-1…..X1X0 Xn为符号位,0表示正数,1表示负数。其余位数代表它的量值。 纯小数表示范围0≤|X|≤1-2-n 纯整数表示范围0≤|X|≤2n -1

浮点数:一个十进制浮点数N=10E.M。一个任意进制浮点数N=R E.M 其中M称为浮点数的尾数,是一个纯小数。E称为浮点数的指数,是一个整数。 比例因子的基数R=2对二进制计数的机器是一个常数。 做题时请注意题目的要求是否是采用IEEE754标准来表示的浮点数。 32位浮点数S(31)E(30-23)M(22-0) 64位浮点数S(63)E(62-52)M(51-0) S是浮点数的符号位0正1负。E是阶码,采用移码方法来表示正负指数。 M为尾数。P18 P18

2.数据的原码、反码和补码之间的转换。数据零的三种机器码的表示方法。 P21 一个正整数,当用原码、反码、补码表示时,符号位都固定为0,用二进制表示的数位值都相同,既三种表示方法完全一样。 一个负整数,当用原码、反码、补码表示时,符号位都固定为1,用二进制表示的数位值都不相同,表示方法。 1.原码符号位为1不变,整数的每一位二进制数位求反得到反码; 2.反码符号位为1不变,反码数值位最低位加1,得到补码。 例:x= (+122)10=(+1111010)2原码、反码、补码均为01111010 Y=(-122)10=(-1111010)2原码11111010、反码10000101、补码10000110 +0 原码00000000、反码00000000、补码00000000 -0 原码10000000、反码11111111、补码10000000 3.定点数和浮点数的加、减法运算:公式的运用、溢出的判断。 P63 已知x和y,用变形补码计算x+y,同时指出结果是否溢出。 (1)x=11011 y=00011 (2)x=11011 y=-10101 (3)x=-10110 y=-00001

《系统解剖学》问答题及参考答案

《系统解剖学》问答题及参考答案 1、列表说明鼻旁窦的名称、位置及开口部位。 2、列表说明口腔的三对大唾液腺的名称、位置和开口部位。 3、胃由哪些动脉供血?这些动脉来源于何处? 4、肝细胞分泌的胆汁依次经哪些途径最后排入十二指肠腔? 肝细胞分泌的胆汁入毛细胆管经肝内的各级胆管流入肝左、右管,出肝门后流入肝总管,未进食时则经胆囊管流入胆囊储存浓缩,当进食时,Oddi's括约肌舒张,胆囊平滑肌收缩,胆汁从胆囊经胆囊管流入胆总管,经肝胰壶腹、十二指肠大乳头流入十二指肠腔。 5、试述各心腔的出入口名称、心内瓣膜的名称及附着部位。 右心房的入口为上、下腔静脉口和冠状窦口;出口为右房室口。右心室的入口为右房室口;出口为肺动脉口。左心房的入口为左肺上、下静脉口,右肺上、下静脉口;出口为左房室口。左心室的入口为左房室口;出口为主动脉口。三尖瓣附于右房室口;二尖瓣附于左房室口;肺动脉瓣附于肺动脉口;主动脉瓣附于主动脉口。(下腔静脉瓣附于下腔静脉口;冠状窦瓣附于冠状窦口) 6、在哪些部位可摸到动脉的博动?摸到的分别是哪些动脉?外耳门前方可摸到颞浅动脉;下颌底、咬肌前缘可摸到面动脉;环状软骨弓后外侧、胸锁乳突肌前缘或摸到颈总动脉;锁骨上大窝可摸到锁骨下动脉;股二头肌内侧沟或摸到肱动脉;肘窝内、股二头肌腱内侧可摸到肱动脉;肱桡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可摸到桡动脉;腹股沟韧带中点稍下方可摸到股动脉;内、外踝经足背连线的中点处可摸到足背动脉。 7、试说明胸导管的起止、主要走行、收纳的淋巴干和收纳淋巴液的范围。 通常起于第一腰椎前主的乳糜池经主动脉裂孔入胸腔,在食管后方沿脊柱右前方上行,至第5胸椎附近向左侧偏斜,向上出胸廓上口达颈根部注入左静脉角,它收纳左右腰干、肠干、左支气管纵隔干、左颈干、左锁骨下干,它收纳下半身和上半身左侧部的淋巴。 8、房水由何处产生?依次经哪些途径回流至静脉? 由睫状体产生,从后房经瞳孔至前房,由虹膜角膜角入巩膜静脉窦,经睫前静脉回流至眼静脉。 9、试述躯干、上、下肢的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路(三级神经元的胞体位置、三级纤维的名称和大致的走行、交叉的名称和位置、投射的部位) 第1级神经元胞体在脊神经节内,第1级纤维经脊神经后根入脊髓后索内上行称薄、楔束;第2级神经元胞体在薄、楔束核内,第2级纤维在延髓的中央管腹侧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试卷B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试卷2007-2008-2B 1 / 10 东 南 大 学 考 试 卷(B 卷) 课程名称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 考试学期 08-09-2 得分 适用专业 自动化 考试形式 闭卷 考试时间长度 120分钟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试卷2007-2008-2B 一.单项选择题(20分,每题1分) 1. 在计算机的指令系统中,通常采用多种确定操作数的方式。当操作数的地址由某个 指定的变址寄存器内容与位移量相加得到时,其寻址方式称为() A 间接寻址 B 直接寻址 C 立即数寻址 D 变址寻址 2. 指令系统中采用不同寻址方式的目的主要是() A 可直接访问外存 B 提供扩展操作码并降低指令译码难度 C 实现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D 缩短指令长度,扩大寻址空间,提高编程灵活性 3. 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中,操作数处在() A 通用寄存器 B 主存单元 C 程序计数器 D 堆栈 4. 在堆栈中,保持不变的是() A 栈顶 B 栈指针 C 栈底 D 栈中的数据 5. 程序计数器(PC)属于() A 运算器 B 控制器 C 存储器 D I/O接口 6. 直接转移指令的功能是将指令中的地址代码送入() A累加器 B 地址寄存器C程序计数器(PC) D 存储器 7. 微程序存放的位置是() A 控制存储器 B RAM C 指令寄存器 D 内存储器 8. 下列磁记录方式中,不具有自同步能力的是() A NRZ B PM C FM D MFM 9. 对于磁盘和磁带这两种磁表面介质来说,存取时间与存储单元的物理位置有关。就 其存取方式而言,() A 二者都是顺序存取的B磁盘是随机存取的,磁带是顺序存取的 C 二者都是随机存取的 D 磁盘是顺序存取,磁带是随机存取的 10. CRT的分辨率为1024*1024像素,像素的颜色数为256,则刷新存储器的容量是 () A 256K B B 512KB C 1MB D 8MB 11. 在微机系统中,主机和高速硬盘进行数据交换一般采用()方式。 A 程序中断方式 B 直接存储器存取(DMA) C 程序直接控制 D 通道控制 12. DMA方式是在()之间建立直接的数据通路。 A CPU与外设 B 主存与外设 C 外设与外设 D CPU与主存 2 / 10

系统解剖学期末试题大全

系统解剖学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5分) A型题(每题备有5个答案,请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在答题卡的相应部位涂黑。(每题1分,共36分) l、精索内不含有 A、睾丸动脉 B、蔓状静脉丛 C、射精管 D、神经 E、淋巴管 2、不参与脊柱构成的是() A、椎间盘 B、前纵韧带 C、后纵韧带 D、黄韧带 E 、齿状韧带 3、何者不是出入肝门的结构( ) A、肝静脉 B、门静脉 C、肝管 D、肝固有动脉 E、淋巴管 4.屈髋关节伸膝关节的肌是 A.缝匠肌 B.股直肌 C.股中间肌 D.股薄肌 E.股二头肌 5、掌深弓 A. 桡、尺两动脉终支构成 B.位于指浅、深屈肌腱之间 C. 弓顶位于掌浅弓近侧1~2cm处 D.发出三条指掌侧总动脉与掌浅弓吻合 E.以上都不对 6、腋淋巴结群中,直接引流乳房大部分淋巴液的是 A.外侧群 B.中央群 C.腋尖群 D.肩胛下群(后群) E.胸肌群(前群) 7、关于肘关节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由肱骨下端和尺骨上端构成 B.由肱骨下端和桡骨上端构成 C.由桡骨上端和尺骨上端构成 D.由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构成

E.其下界为十二指肠球部 8、肝门静脉 A.是出肝的静脉 B.从肝脏面的横沟处出肝 C.经过肝十二指肠韧带内 D.借胃右静脉与下腔静脉汇合 E.以上都不是 9、关于阑尾,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A.阑尾的远端是盲端 B.其近端开口于回盲瓣下方2~3cm C.阑尾的位置可随盲肠位置的变异而变异 D.阑尾动脉为富有侧支吻合的动脉 E.阑尾根部是三条结肠带会聚处 10、下列哪项不是腹主动脉成对的脏支 A.肾动脉 B.腰动脉 C.睾丸动脉 D.肾上腺中动脉 E.卵巢动脉 11、下列骨中哪块属于脑颅骨 A.犁骨 B.下颌骨 C.腭骨 D.蝶骨 E.颧骨 12、股四头肌不包括 A.股二头肌 B.股直肌 C.股中间肌 D.股外侧肌 E.股内侧肌 13、肩胛骨下角平对 A.第2肋 B.第4肋 C.第5肋 D.第6肋 E.第 7肋 14、关于胆囊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有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功能 B.胆囊结石多停留于底部 C.胆囊底稍突出于肝下缘 D.右锁骨中线与右肋弓的交点为底的体表投影点 E.其毗邻左为幽门,右为结肠右曲 15、肱三头肌 A.伸前臂 B.屈前臂 C.伸小腿 D.屈小腿 E.伸腕

系统结构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得分 评分人 填空题: (20分,每题2 分) 单选题:(10分,每题1分) A.任何虚页都可装入主存中任何实页的位置 B. 一个虚页只装进固定的主存实页位置 《计算机系统结构》期末考试试卷(A ) 得分 注:1、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此试卷适用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 1、."启动I/O"指令是主要的输入输出指令,是属于( A. 目态指令 B.管态指令 C.目态、管态都能用的指令 D.编译程序只能用的指令 2、 输入输出系统硬件的功能对 (B )是透明的 A.操作系统程序员 B.应用程序员 C.系统结构设计人员 D.机器语言程序设计员 3、 全相联地址映象是指(A ) C. 组之间固定,组内任何虚页可装入任何实页位置 D.组间可任意装入,组内是固定装入 4、( C ) 属于MIMD 系统结构 A.各处理单元同时受一个控制单元的管理 B.各处理单元同时受同个控制单元送来的指令 C.松耦合多处理机和多计算机系统 D. 阵列处理机 5、多处理机上两个程序段之间若有先写后读的数据相关,则( B ) A.可以并行执行 B.不可能并行 C.任何情况均可交换串行 D.必须并行执行 6、 计算机使用的语言是(B ) A.专属软件范畴,与计算机体系结构无关 B.分属于计算机系统各个层次 C.属于用以建立一个用户的应用环境 D. 属于符号化的机器指令 7、 指令执行结果出现异常引起的中断是( C ) A.输入/输出中断 B.机器校验中断 C.程序性中断 D.外部中断 &块冲突概率最高的 Cache 地址映象方式是(A ) A.直接 B .组相联 C .段相联 D .全相联 9、 组相联映象、LRU 替换的Cache 存储器,不影响 Cache 命中率的是(B ) A.增大块的大小 B .增大主存容量 C .增大组的大小 D .增加Cache 中的块数 10、 流水处理机对全局性相关的处理不 包括(C ) A.猜测法 B.提前形成条件码 C.加快短循环程序的执行 D.设置相关专用通路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第3阶段测试题

考试科目:《计算机组成与结构》第七章至第九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面有关总线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总线是一组共享的信息传输线 B、系统总线中有地址、数据和控制三组传输线 C、同步总线中一定有一根时钟线,用于所有设备的定时 D、系统总线始终由CPU控制和管理 2、在系统总线的地址线上传输的信息可能是()。 A、I/O端口号 B、外部设备号 C、外存地址 D、都不是 3、系统总线中控制线的主要功能是()。 A、提供定时信号、操作命令和请求/回答信号等 B、提供数据信息 C、提供时序信号 D、提供主存、I/O模块的回答信号 4、以下有关总线标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引入总线标准便于机器扩充和新设备的添加 B、主板上的处理器总线和存储器总线一般是特定的专用总线 C、I/O总线通常是标准总线 D、PCI总线没有EISA/ISA总线的速度快 5、下面关于异步传输总线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需要应答信号 B、需用一个公共的时钟信号进行同步 C、全互锁方式的可靠性最高 D、挂接在总线上的各部件可以有较大的速度差异 6、假定一个同步总线的工作频率为33MHz,总线宽度为32位,则该总线的最大数据传输率为()。 A、66MB/s B、1056MB/s C、132MB/s D、528MB/s 7、若计算机屏幕上每个像素的灰度级为256,则刷新存储器每个单元的宽度是()。 A、256位 B、16位 C、8位 D、7位

8、在微型机系统中,外围设备通过()与主板的系统总线相连接。 A、DMA控制器 B、设备控制器 C、中断控制器 D、I/O端口 9、在采用()对设备进行编址的情况下,不需要专门的I/O指令。 A、统一编址法 B、单独编址法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10、以下()情况出现时,会自动查询有无I/O中断请求,进而可能进入中断响应周期。 A、一条指令执行结束 B、一次 I/O 操作结束 C、机器内部发生故障 D、一次DMA 操作结束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计算机系统各部件之间传输的信息流是___________流和____________流。 2、总线的特性:物理特性、_____________、电气特性和_________________。 3、中断源的识别方法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大类。 4、输入输出接口类型按照数据传送的控制方式可分成程序控制输入输出接口,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总线传送方向总线的类型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中断方式 2、总线 3、异步通信方式 四、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对于三种基本的输入输出方式,即程序控制方式、程序中断方式和DMA方式,下面的结论正确吗? (1)采用程序中断方式能够提高CPU的利用率,因此,在设置有中断方式的计算机系统中,就不需要再使用程序控制方式了。 (2)DMA方式能够处理高速外部设备输入输出工作。由于高速工作方式一般能够覆盖低速工作方式,因此,在采用了DMA方式的计算机系统中,就没有必要再使用中断方式了。 2、DMA的三种工作方式。 3、总线接口单元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4、输入输出接口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5、编写中断程序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为各中断源设置中断屏蔽码。假设某处理机共有4个中断源,这4个中断源D1、D2、D3、D4的中断优先级从高到低分别是1级、2级、3级和4级。当4个中断源同时申请中断服务时,如果要求处理机响应中断服务请求和实际为各中断源服务的先后次序均为D1、D2、D3、D4,请为这4个中断源设置中断屏蔽码。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复习要点详细

考试时间:120 分钟分数分布: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15 分) 三、简答题(每小题5 分,共20 分) 四、综合题(4 小题,共35 分) 复习范围: C1. 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 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电子路线: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物理装置(基本部件):(CPU (运算器和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计算机软件系统组成。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1. 应用软件:应用程序 2. 系统软件: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操作系统 3. 硬件 操作系统的作用:控制和管理系统资源的使用、计算机系统的软件和硬件指标 C3. 1.2、6、10、16 进制数之间的转换。P68-71 2.十进制数字的几种编码(bcd 码)即8421码:和<=9 (1001),不修改;和大于9,加6(0110)修改。 3. 有符号数的几种编码方法,真值与对应编码之间的 转换。(P73-77) 真值:用正、负号来分别表示正数和负数。机器数:用一位数码0 或 1 来表示数的正负号。

4. 如何判断溢出。 1. 当符号相同的两数相加时,如果结果的符号与加数(或被加数)不相同,则为溢出。 2. 当任意符号两数相加时,如果C (数值最高位进位)=Cf (符号位的进位),正确。如果C!=Cf, 为溢出。 5. 定点数与浮点数的结构,特点比较。 1. 定点数(小数点固定):A.定点小树:小数点固定在数据数值左边,符号位右边。 B.整 数:小数点固定在数据数值右边。 2. 浮点数(小数点可浮动):N=M*RE(E为幕)。N浮点数,M尾数,E阶码,R阶的基数 (底)。 6. 浮点数加减法的的运算步骤。 1. “对价”操作 2.尾数的加减运算 3.规格化操作(规格化) 4.舍入 5.检查阶码是否溢出(判溢出) 7. 浮点数乘除法的运算步骤。 1. 求乘积(商)的阶码 2.尾数相乘(除)3 规格化处理(规格化)4.舍入5.检查阶码是否溢出(判溢出) 8. 补码一位乘法的运算步骤。 9. 补码一位除法的运算步骤。 10. 如何检验奇偶校验码的正确性。(基本原理:扩大码距)奇偶校验码:检错、不纠错,短数据 海明校验码:检错、改错 循环冗余校验码(CRC长数据 11. 运算器的核心部件是什么。ALU(算术逻辑单元) C4. 1. 主存储器的作用。全机中心地位 2.存储器的主要指标。 主存容量、速度(存储器存取时间和存储周期时间。) 3. 存取时间与存取周期。存储器存取时间(存储器访问时间):是指从启动一次存储器操作到完成该操作所经历的时间。 存储周期:指连续启动再次独立的存储器操作所需间隔的最小时间 4. 存储器芯片的种类,各自的特点。

计算机系统结构期末考试试题及其答案

计算机系统结构期末考试试题及其答案

《计算机系统结构》期末考试试卷A 卷第 2 页 共 24 页 计算机科学系《计算机系统结构》期末考试试卷(A 卷) 2、此试卷适用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 一 单选题:(10分,每题1分) 1、 ."启动I/O"指令是主要的输入输出指 令,是属于( B ) A.目态指令 B.管态指令 C.目态、管态都能用的指令 D.编译程序只能用的指令 2、 输入输出系统硬件的功能对(B )是透 明的 A.操作系统程序员 B.应用程序员 C.系统结构设计人员 D.机器语言程序设计员 3、 全相联地址映象是指(A ) A.任何虚页都可装入主存中任何实页的位置 B.一个虚页只装进固定的主存实页位置 C.组之间固定,组内任何虚页可装入任何实页位

置 D.组间可任意装入,组内是固定装入 4、( C ) 属于MIMD系统结构 A.各处理单元同时受一个控制单元的管理 B.各处理单元同时受同个控制单元送来的指令 C.松耦合多处理机和多计算机系统 D.阵列处理机 5、多处理机上两个程序段之间若有先写 后读的数据相关,则(B ) A.可以并行执行 B.不可能并行 C.任何情况均可交换串行 D.必须并行执行 6、计算机使用的语言是(B) A.专属软件范畴,与计算机体系结构无关 B.分属于计算机系统各个层次 C.属于用以建立一个用户的应用环境 D.属于符号化的机器指令 7、指令执行结果出现异常引起的中断是 (C ) A.输入/输出中断 B.机器校验中断 C.程序性中断 D.外部中断 《计算机系统结构》期末考试试卷A卷第 3 页共 24 页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试题库(更新)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试题库 一、选择题 1.若十进制数据为 137.625,则其二进制数为()。 A.10001001.11 B.10001001.101 C.10001011.101 D.1011111.101 【分析】十进制数转化为二进制数时,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要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整数部分的转化采用除基取余法:将整数除以2,所得余数即为2进制数的个位上数码,再将商除以2,余数为八进制十位上的数码……如此反复进行,直到商是0为止;对于小数的转化,采用乘基取整法:将小数乘以2,所得积的整数部分即为二进制数十分位上的数码,再将此积的小数部分乘以2,所得积的整数部分为二进制数百分位上的数码,如此反复……直到积是0为止。此题经转换后得八进制数为10001001.101。 【答案】B 2.如果 [X]补=11110011,则[-X]补是()。 A.11110011 B.01110011 C.00001100 D.00001101 【分析】不论X是正数还是负数,由[X]补求[-X]补的方法是对[X]补求补,即连同符号位一起按位取反,末位加1。本题[-X]补就是00001101。 【答案】D 3.一个n+1位整数移码的数值范围是() A.-2n+1<2N-1 B.-2 n+1≤x<2 n-1 C.-2n≤x≤2n-1 D.-2 n+1≤x≤2 n-1 【分析】字长为n+1位,符号位为1位,则数值位为n位。当表示负数时,符号位为0,数值位全0为负数且值最小,为-2n;当表示正数时,符号位为1,数值位全为1时值最大,为2n-1 【答案】C 4.快速进位加法器的进位生成信号g和进位传播信号p,其中g和p定义为:gi=xiyi ,p=xi+yi。第i位加法器产生的进位是()。 A.xi +yi B. C. D.xi yi ci 【分析】在设计多位的加法器时,为了加快运算速度而采用了快速进位电路,

计算机系统结构重点题解自考复习资料

第 1 章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 1.1 解释下列术语 层次结构:按照计算机语言从低级到高级的次序,把计算机系统按功能划分成多级层次结构,每 一层以一种不同的语言为特征。这些层次依次为:微程序机器级,传统机器语言机器级, 汇编语言机器级,高级语言机器级,应用语言机器级等。 虚拟机:用软件实现的机器。 然后再在这低翻译:先用转换程序把高一级机器上的程序转换为低一级机器上等效的程序, 一级机器上运行,实现程序的功能。 解释:对于高一级机器上的程序中的每一条语句或指令,都是转去执行低一级机器上的一段等效 程序。执行完后,再去高一级机器取下一条语句或指令,再进行解释执行,如此反复, 直到解释执行完整个程序。 计算机系统结构:传统机器程序员所看到的计算机属性,即概念性结构与功能特性。 在计算机技术中,把这种本来存在的事物或属性,但从某种角度看又好像不存在的概念称为透 明性。 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系统结构的逻辑实现,包含物理机器级中的数据流和控制流的组成以及逻 辑设计等。 计算机实现:计算机组成的物理实现,包括处理机、主存等部件的物理结构,器件的集成度和速度,模块、插件、底板的划分与连接,信号传输,电源、冷却及整机装配技术等。 系统加速比:对系统中某部分进行改进时,改进后系统性能提高的倍数。 Amdahl 定律:当对一个系统中的某个部件进行改进后,所能获得的整个系统性能的提高, 受限于该部件的执行时间占总执行时间的百分比。 而是相对地簇聚。包程序的局部性原理:程序执行时所访问的存储器地址不是随机分布的, 括时间局部性和空间局部性。 CPI:每条指令执行的平均时钟周期数。 测试程序套件:由各种不同的真实应用程序构成的一组测试程序,用来测试计算机在各个方面的 处理性能。

《系统解剖学》题库试题2

温州医学院_________学年第_________学期 年级_________专业《统解剖学》试卷() (卷面100分,占总成绩______%) 考试日期: 年 月 日 考试时间: 考试方式:闭卷 余试题的答案写在试卷上。 2.请在答题卡上填涂好姓名、班级、课程、考试日期、试卷类型和考 号。试卷类型划A ;考号为学号,请填涂在“考号”的后九个空格 并划线。 3.答题卡填涂不符合规范者,一切后果自负。 4.所有试卷不得带出考场之外,否则以作弊论处。 5.考试进行到70分钟时,监考老师先收答题卡;考试结束时,再收试卷,并以班级为单位,按学号顺序整理好。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五题,每题2分,共10分) 1. 椎管(构成1分,内容1分) 2. 胆囊三角(部位,境界) 3. 局部淋巴结

4. 内侧丘系 5. 神经核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格,每个空格0.5分,共10分) 1. 低头时,项部突出最明显的是第颈椎棘突;胸骨角两侧的肋切迹与肋软骨连接;肩胛骨下角约平对肋或肋间隙。 2. 腹外斜肌腱膜下缘增厚,张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称为;腹外斜肌腱膜在耻骨结节外上方的三角形裂口为。 3. 膈肌上的主动脉裂孔约在 椎水平、腔静脉裂孔约在、椎水平、 食管裂孔约在椎水平。 4. 咽峡由、、和共同围成。 5.输精管较长,根据其行程可分为:_____ 部,______ 部,______ 部和_______ 部。 6. 膝跳反射的感受器位于,传入神经是,传出神经是,效应器是。 。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四题,共20分) 1. 简述子宫的位置、形态(3分)和分部(3分)。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期末考试简答题复习 2010/7/3 1.在定点机中采用单符号位,如何判断补码加减运算是否溢出,有几种方案? 答:定点机中采用单符号位判断补码加减运算是否溢出有两种方案。 (1)参加运算的两个操作数(减法时减数需连同符号位在内每位取反,末位加 1)符号相同,结果的符号又与操作数的符号不同,则为溢出。 (2)求和时最高位进位与次高位进位异或结果为1时,则为溢出。 2. 试比较RAM和ROM 答:RAM是随机存取存储器,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既可读出又可写人ROM是只读存储器,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只能读出信息,不能写人信息。 3.试比较静态RAM和动态RAM 答:静态RAM和动态RAM都属随机存储器,即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既可读出又可写人信息。但静态RAM靠触发器原理存储信息只要电源不掉电,信息就不丢失;动态RAM靠电容存储电荷原理存储信息,即使电源不掉电,由于电容要放电,信息也会丢失,故需再生。 4.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如何衡量存储器的性能?为什么要把存储系统分成若干不同的层次?主要有哪些层次? 答: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是存放程序或各类数据。通常用存储容量、存取周期以及存储器的带宽(每秒从存储器读出或写入二进制代码的位数)三项指标来反映存储器的性能。为了扩大存储器容量和提高访存速度,将存储系统分成若于不同层次,有Cache-主存层次和主存-辅存层次。前者为使存储器与CPU速度匹配,在CPU和主存之间增设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其容量比主存小,速度比主存快,用来存放CPU最近期要用的信息,CPU可直接从Cache中取到信息,从而提高了访存速度。后者为扩大存储器容量,把主存和辅存统一成一个整体,从整体上看,速度取决于主存,容量取决于辅存,称为虚存。CPU只与主存交换信息,但程序

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复习大纲2016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考试大纲 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本章的学习目的:初步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计算机的工作过程,掌握常用的概念、名词术语,为以后各章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章要掌握的主要内容: 1.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的,硬件是物质基础,软件是解题的灵魂。弄清硬件和软件的概念。 2.计算机硬件系统所包含的主要部分,各部分的功能及其组成框图。 3.计算机的工作过程,主要是周而复始地取出指令、解释指令和执行指令的过程。而指令周期是指取出指令和执行指令所需的时间。它包括取出指令、解释指令和执行指令两个阶段。 4.冯·诺依曼计算机的设计思想是采用二进制表示各种信息以及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存储程序的概念是将解题程序(连同必须的原始数据)预先存入存储器;程序控制是指控制器依据所存储的程序控制全机自动、协调地完成解题任务。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统称为存储程序控制。它是电子数字计算机与其他计算工具的最大区别,是电子计算机之所以能高速进行大量计算工作的基础。 5.控制器和运算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器CPU,当前CPU芯片还集成有存储管理部件、Cache等;CPU和内存储器合称为计算机主机。 6.指令字和数据均以二进制代码的形式存入存储器,计算机是如何区分出指令和数据的。 7.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字长、存储容量、运算速度等。 8.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是指它每秒钟执行指令的条数。单位是MIPS(百万条指令每秒) ∑=? = n i i i m t f V 1 1 式中,n—指令的种类 f i —第i种指令在程序中出现的频度(%) t i —第i种指令的指令周期 9.计算机系统按功能划分,通常为五级的层次结构:依次是微程序设计级、一般机器级、操作系统级、汇编语言级和高级语言级,每一级都可进行程序设计。 10.软件和硬件在逻辑功能的等效性及其例子。 11.本章主要的术语及概念:

系统解剖学试题(A)

系统解剖学试题(A) 一单选题40分(每题0.5分)1.通过卵圆孔的结构是: A.三叉神经B.下颌神经C.眼神经D.下颌动脉E.上颌动脉 2.开口于中鼻道的鼻旁窦有:A.上颌窦和蝶窦 B.额窦和蝶窦 C.筛窦和蝶窦 D.筛窦前群、中群、额窦、上 颌窦 E.筛窦后群、中群、额窦、上 颌窦 3.卵圆孔位于: A.额骨B.颞骨C.蝶骨D.筛骨E.上颌骨 4.关节腔内有关节盘的关节是:A.肩关节B.胸锁关节C.肘关节D.髋关节E.踝关节 5.不属于肱骨的结构: A.肱骨大结节B.外科颈C.肱骨滑车D.冠突E.内上髁 6.不属于自由上肢骨的是:A.肱骨B.尺骨C.桡骨D.锁骨 E.掌骨 7.滑膜关节的辅助结构是:A.囊内韧带、囊外韧带、关节盘、关节唇 B.关节囊、关节软骨、关节盘C.关节囊、囊内韧带、囊外韧带 D.关节软骨、关节盘、关节唇E.无上述情况 8.关于前纵韧带正确的描述是:A.为连接相邻两椎弓间的韧带B.可防止椎间盘向后脱出C.可防止脊柱过伸 D.细长,上起自枢椎 E.下达第2腰椎水平 9.关于椎间盘正确的描述是:A.位于脊柱所有椎体之间B.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 C.属间接连接 D.髓核最易向后方脱出 E.在中胸部最厚 10.位于各椎体的后面,几乎纵贯脊柱全长的韧带是: A.黄韧带B.前纵韧带C.后纵韧带D.项韧带E.棘上韧带 11.关于胸锁乳突肌正确的描述是:A.起自胸骨锁骨端,止于乳突B.为颈部深层肌 C.由颈神经支配 D.双侧收缩时可使头后仰E.无上述情况 12.通过肩关节囊内的肌腱是:A.冈上肌腱 B.冈下肌腱 C.肱三头肌长头腱 D.肱二头肌长头腱 E.肱二头肌短头腱 13.构成膝关节的骨有: A.股骨和胫骨 B.股骨、胫骨、腓骨 C.腓骨、胫骨、股骨、髌骨

郑州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1分) 1.零地址运算指令在指令格式中不给出操作数地址,它的操作数来自______。 A.立即数和栈顶; B.暂存器; C.栈顶和次栈顶; D.累加器。 2.______可区分存储单元中存放的是指令还是数据。 A.存储器; B.运算器; C.控制器; D.用户。 3.所谓三总线结构的计算机是指______。 A.地址线、数据线和控制线三组传输线。 B.I/O总线、主存总统和DMA总线三组传输线; C.I/O总线、主存总线和系统总线三组传输线; D.设备总线、主存总线和控制总线三组传输线.。 4.某计算机字长是32位,它的存储容量是256KB,按字编址,它的寻址范围是______。 A.128K; B.64K; C.64KB; D.128KB。 5.主机与设备传送数据时,采用______,主机与设备是串行工作的。 A.程序查询方式; B.中断方式; C.DMA方式; D.通道。 6.在整数定点机中,下述第______种说法是正确的-。 A.原码和反码不能表示-1,补码可以表示-1; B.三种机器数均可表示-1; C.三种机器数均可表示-1,且三种机器数的表示范围相同;

D.三种机器数均不可表示-1。 7.变址寻址方式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是______。 A.基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 B.程序计数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C.变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D.以上都不对。 8.向量中断是______。 A.外设提出中断; B.由硬件形成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 C.由硬件形成向量地址,再由向量地址找到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 D.以上都不对。 9.一个节拍信号的宽度是指______。 A.指令周期; B.机器周期; C.时钟周期; D.存储周期。 10.将微程序存储在EPROM中的控制器是______控制器。 A.静态微程序; B.毫微程序; C.动态微程序; D.微程序。 11.隐指令是指______。 A.操作数隐含在操作码中的指令; B.在一个机器周期里完成全部操作的指令; C.指令系统中已有的指令; D.指令系统中没有的指令。 12.当用一个16位的二进制数表示浮点数时,下列方案中第_____种最好。 A.阶码取4位(含阶符1位),尾数取12位(含数符1位); B.阶码取5位(含阶符1位),尾数取11位(含数符1 位); C.阶码取8位(含阶符1位),尾数取8位(含数符1位); D.阶码取6位(含阶符1位),尾数取12位(含数符1位)。 13.DMA方式______。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复习资料.doc

判断题 1、计算机主机由CPU、存储器和硬盘组成 2、SRAM的集成度比DRAM 高,速度比DRAM低 3、机器语言是计算机硬件唯一能直接理解并执行的语言 4、CPU 能直接访问CACHE、主存及辅存 5、控存一般采用ROM结构,其字长比机器字长要长得多 6、中断处理和中断响应都

由硬件实现 7、通道程序的执行独立于CPU 8、执行一条指令实际上就是执行一段放在控存中的微程序 9、超级流水线以增加流水线数的方法来缩短机器周期 10、固态盘采用半导体存储介质和传统的磁盘接口11、决定计算机运算精度的主要技术指标是机器字长12、SRAM的集成度比DRAM

低,速度比DRAM高 13、汇编语言是计算机能直接理解并执行的语言 14、CPU 能直接访问CACHE、主存 15、控存一般采用ROM结构,其字长与机器字长相当16、中断处理由硬件实现,中断响应由软件完成 17、通道程序的执行独立于CPU 18、执行一条指令实际上就是执行一段放在主存中的微程序

19、超级流水线并不以增加流水线数的方法来缩短机器周期 20、固态盘采用半导体存储介质和USB接口 21.计算机的时钟频率反映了机器速度,主频越高,解题越快 22.采用同一种型号CPU的计算机,执行相同程序时,其速度是相等的 专业缩语解释 1.SDRAM( ) https://www.360docs.net/doc/f87929049.html,B ( )

3.MIMD ( ) 4.PSWR ( ) 5.PPU ( ) 6.MIPS( ) 7.OCR ( ) 8.BIOS ( ) 9.CRC( ) 10.PSWR ( ) 11.SCSI( ) 12.DMAC( ) 13.EEPROM( ) 14.RISC ( ) 15.CISC( ) 填空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