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艾米莉的玫瑰》的主题分析

《献给艾米莉的玫瑰》的主题分析
《献给艾米莉的玫瑰》的主题分析

《献给艾米莉的玫瑰》的主题分析

【摘要】本文从多角度地分析威廉姆·福克纳的小说《献给艾米莉的玫瑰》的主题。主人公艾米莉是一个具有悲剧色彩的人物,本文分析了主人公艾米莉为了追求美好的爱情而亲手杀害了自己的爱人的悲剧人生,她饱受南方的婚姻制度以及父权制的压迫,最后处于一种精神变态、心灵扭曲的状态。同时,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南方社会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南方的传统和文明也逐渐走向衰落,而艾米莉则试图保护这种衰落的文明。

【关键词】悲剧南方文明

《献给艾米莉的玫瑰》这一小说主要是围绕主人公艾米莉的悲剧人生展开的。艾米莉出生在一个南方的贵族家庭,父亲蛮横粗暴,限制艾米莉的自由和活动,赶走了艾米莉的追求者,剥夺了艾米莉追求幸福的权利。这使艾米莉错过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到了30岁都没有结婚。在父亲去世之后,艾米莉爱上了一个叫荷马·巴伦的北方男子。荷马·巴伦是一个放荡不羁的男子,从未打算过与艾米莉结婚安定下来。艾米莉在知道这之后,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因此,最后她将自己的爱人毒死,以此方式来永远地留住自己的爱人,并将爱人的尸体偷偷地藏在自己的房间里,与其同床共枕了几十年直到自己去世。也正是艾米莉的去世,人们进入她的房间,知道了这件事情的真相。

这一小说的主题之一就是艾米莉的十分具有悲剧色彩的人生。艾米莉因为强势父亲的阻扰和限制,在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失去了追求美好的爱情的权利。当父亲死后,她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幸福,渴望幸福,但是最后却受到了欺骗,只能用一种极端,并且在常人看来十分变态的手段将自己爱人永远留在了自己的身边,她守护着爱人的尸体,孤独地度过了自己的一生。在这一点上,爱情的悲剧已经让艾米莉成为一个具有悲剧色彩的人物。艾米莉的爱情悲剧,也代表着女性的悲剧。

艾米莉的爱情悲剧与其个人、家庭、社会和当时的文化都有十分紧密的联系。首先,从个人来讲,艾米莉的性格倔强,桀骜不驯,就像他的那做房子一样“执拗不驯,装模作样,真是丑中之丑”。从家庭原因来讲,她出生在一个高贵的贵族家庭,要求他们做一个优雅的淑女。艾米莉的父亲,蛮横粗暴,在她眼中高大威猛,是南方父权制的代表,父亲在家庭中具有绝对的统治权。因此,艾米莉无论是从活动上还有思想上都受到父亲的限制,她饱受这种制度的摧残,对其精神以及人格都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此外,要分析艾米莉的爱情悲剧根源,我们就必须谈到艾米莉所处的社会以及社会文化。当时,南方社会盛行清教文化,清教文化中,严格要求女性禁欲,十分重视女性的道德贞节。受到清教主义的影响,南方的女性的欲望和情感都受到极大地压制,他们没有表达这种情感和欲望的权利。艾米莉也是其中的一名受害者。但是艾米莉,在这种压抑的苦闷和挣扎中,试图挣脱这种枷锁和桎梏。她奋不顾身地爱上北方男子荷马·巴伦,就是对于这种压迫的一种反抗。这种反抗最后以失败告终,进一步导致了她的悲剧。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南北文化之间的冲突。南北战争之后,北方工业文明不停地发

白居易(长恨歌)主题的多种解读

《长恨歌》主题的多义性 说到白居易(772年—846年),大家都知道他是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他的讽喻诗继承了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指斥时弊,诗风平易通俗,对比强烈鲜明。如果从艺术欣赏角度看,他的某些怡情悦性的闲适诗和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记》,有更高的成就。这里重点欣赏《长恨歌》。 《长恨歌》以历史事实为基础,吸收民间传说,进行了艺术再创造,叙述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其情节回环曲折、婉转动人,有强烈的悲剧美学效果。 对《长恨歌》主题的理解,有三种说法:一是讽喻说,认为其通过对唐玄宗、杨玉环故事的叙述,暴露了统治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反映了中唐时代各种社会矛盾;二是歌颂说,认为表现的是唐、杨真挚专一的爱情;三是双重主题说,认为所展示的爱情悲剧有其特殊性,作者对唐、杨有谴责也有同情,怒其作孽,哀其可怜。其实第三种理解比较切合作品实际。还可以加上一点理解:杨玉环是作为美的象征来表现的,这首诗写得就是美的存在、美的追求与美的毁灭。这可能是最牵动人的潜在主题。一篇优秀的作品往往有主题的多义性。 所以,对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还是要作为艺术品来读,而不只是当作历史事实来看待。在《长恨歌》里,唐玄宗与杨玉环是活生生的艺术形象,而不是历史人物的翻版,不要完全对号入座。 在唐代天宝年间,过于马嵬之变就有种种传说,白居易显然是被民间传说感动才引起创作的。虽然他抱有“惩尤物,窒乱阶”(陈鸿《长恨歌传》)的创作意图,但进入创作实践后,会情不自禁地按照爱情故事的规律来处理。显然,《长恨歌》里边不全是历史,其中很多是诗人的幻想创造,他歌颂赞美了唐玄宗、杨玉环的爱情,使这首长诗成为绝妙之词,可歌可泣,博得“古今长歌第一”的美誉。白居易本人把这首长诗列入感伤诗。他说写感伤诗是“事物牵于内,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咏叹者”。 在安史之乱的背景下,《长恨歌》描写唐玄宗、杨玉环从相见欢爱到死别招魂的爱情悲剧。其中以杨玉环之死为界限,前半部分写“长恨”的原因,后半部分写绵绵的“长恨”之情。诗中对唐玄宗、杨玉环两人因生活荒淫而招致祸乱是有所讽刺的,但对杨玉环的死和两人诚笃的眷恋则赋予很大的同情。感人的正是后者。 全诗分为四部分:从“汉皇重色思倾国”到“不重生男重生女”,写爱情悲剧的起因;从“骊宫高处入青云”到“回看血泪相和流”,写安史之乱中马嵬事变的政治悲剧和爱情悲剧;从“黄埃散漫风萧索”到“魂魄不曾来入梦”,写唐玄宗对杨玉环的思恋;从“临邛道士鸿都客”到“此恨绵绵无绝期”,写方士招魂见到杨玉环,表现杨玉环对爱情的始终如一,生死不渝。

浅谈长恨歌的主题

浅谈《长恨歌》的主题 《长恨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所咏的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其作品主题一直是古今研究者所争论的问题。古人评论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这首诗的主题是讽喻,“讥明皇迷于色而不悟也”(唐汝询《唐诗解》);另一种则认为它旨在写李杨的爱情,“不过述明皇追怆贵妃始末,无他激扬”(张基邦《墨庄漫录》)。今人又提出了双重主题说,一方面认为是对李杨生活荒淫的讽喻;另一方面是对其真挚爱情的同情。那么诗的主题究竟是什么呢?我认为应该从作品本身来找答案。 《长恨歌》主要是写李杨爱情的,之所以会有讽喻说是因为读者把他们置于了“安史之乱”这场历史事件中,我们不能不说“安史之乱”这场浩劫的发生与唐玄宗宠爱杨贵妃、贻误政事有很大关系,但这并非是是诗人写作的目的,诗人既然要写李杨的爱情悲剧就不能不写其悲剧发生的原因。 首先我们要看到《长恨歌》所写的不是一般人的爱情,而是封建帝王与获取专宠地位妃子之间的爱情,正是由于他们特殊的身份,所以他们的爱情就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唐玄宗是一国之君,国家的兴衰、百姓的疾苦,都系君主之一人,因此就注定了他的历史责任是勤于政事、匡江山之社稷,可他也是一名正常的男子,他也渴望爱情、渴望佳人,当他得到了杨玉环,他作为男子柔情的一面得到了显露,他也像平常男子一样沉湎于爱情、迷恋于女色,于是他忘记了国家、忘记了朝廷,这正是他对爱情痴迷如醉的写照,在这儿唐玄宗的确是一个爱江山更爱美人的典例。可是他们的爱情悲剧也正在酝量,正是因为他对爱情、女色的过份迷恋,导致朝纲废弛、国事贻误,最终引发了安史之乱,我们都知道白居易的创作主张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面对安史之乱作者不能不有所微词,他认为个人行为引发了国家的不幸,这是一个君王所不应该的。但这并不是《长恨歌》的主旋律,《长恨歌》是以“情”为始终的。 从诗歌内容上看“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直到安史之乱打破了他们甜蜜的生活、爱情的梦境之前,诗人都在着重渲染他们忘情尘世、缠绵的情怀,。面对安史之乱,诗人的巧妙之处在于,有意将玄宗荒淫误国造成的浩劫,进行了淡化处理对,却对二人的生死离别着意形容,使读者感受到的不是历史批判而是悲凉的情感氛围,马嵬坡前六军不发,李隆基无力保全心爱的妃子,在江山、美人面前,在政治道德与情感的激烈冲突中他选择了前者,忍痛含恨舍弃了自己心爱的妃子,面对此景“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他恨自己无能不能保全自己心爱的人、恨人生的无奈、恨命运的不公,恨自己出生在帝王之家,或许他的心境正如李商隐所写的“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政乱的发生,心爱人的离去,使玄宗见月伤心、闻铃肠断,车驾回京,路过马嵬“不见玉颜空死处”玄宗的内心是极其复杂的,回到朝廷的他选择了江山并未得到江山,做了太上皇的玄宗,牺牲了爱情又失了政治前途,可谓两手空空,于是他更加

主题公园投资案例分析

主题公园投资案例分析 主题公园投资案例分析主题公园是一种以游乐为目标的模拟景观的呈现,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赋予游乐形式以某种主题,围绕既定主题来营造游乐的内容与形式。园内所有的建筑色彩.造型.植被.游乐项目等都为主题服务,共同构成游客容易辨认的特征及游园线索。主题公园是一种人造旅游资源,它着重特别的构想,围绕着一个或几个主题创造一系列有特别环境和气氛的项目吸引游客。主题公园的一个最基本特征创意性,具有启示意义。主题公园是现代旅游业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所孕育产生的新的旅游吸引物,是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一个或多个特定的主题,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多层次空间活动的设置方式,是集诸多娱乐内容.休闲要素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现代旅游场所。 主题公园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较普遍的说法是主题公园起源于荷兰.兴盛于美国。荷兰的马都拉丹主题公园,是荷兰马都拉家族的一对夫妇为纪念他们在二战中牺牲的独生子而创建的。它微缩了荷兰各地120 处风景名胜,1952 年开业即轰动欧洲,开创了世界微缩景区的先河,是世界主题公园的鼻祖。 第一代主题公园发展以依托自然资源为主,第二代开始注重都市娱乐,第三代以模拟.微缩景观为主,第四代则以三维.四维.动漫.科技为主。目前我国要求的国内主题公园最高限价是正式营业期间单次门票售价200 元。

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全国各地共建成主题公园2500余座。据北京零点市场调查分析公司2002年的一份新型娱乐设施市场潜力调查报告表明,目前中国主题公园70处于亏损状态,真正盈利的只有10左右,而国内旅游人士进一步估计,中国目前的2500个主题公园中,约有2/3景点难以收回投资。 现状与建议我国的主题公园主要面临两大收入性问题1收入自开园后呈明显下降趋势,2收入来源单一。 如何提高主题公园的重游率,是现代主题公园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提高主题公园的重游率也是主题公园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有效客源半径内的潜在消费者是最有条件和最有可能进行再次游览消费的群体,有效客源市场半径一般指在主题公园周边200300公里的范围内。主题公园发展商需要针对有效客源半径市场采用灵活的营销策略,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改变营销策略。 第一,发展商必须将主题公园新的旅游内容通过有效的传播手段,及时传递给潜在消费者,提高主题公园的曝光率,加深其在潜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或通过在主题公园内拍摄影视作品的方法激发潜在消费者的好奇心,通过影视拍摄等方式极大地扩展了其知名度,从而达到拉动消费的效果。 总之,发展商应重视将主题公园的各种正面信息向市场传送,以保持其对消费者的持久魅力。

论白居易《长恨歌》主题思想

论白居易《长恨歌》主题思想2007-11-18 12:22 [内容提要]人们对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历来争论不休,有所谓爱情说、政治主题说、双重主题说等等。我比较赞同爱情说的观点。首先从作品的四个层次来分析,肯定自居易井非像陈鸿写《长恨歌传》那样板着说教的脸孔去描写李杨故事,而是以“情”作为主旋律,用一生浓郁深情去感动读者,使之产生共鸣,取得审美上的极大成功。本文还结合作者生平经历和社会历史分析他在处理历史题材、政治题材和来自民间的人性题材、心理题材的关系问题上的独到之处。 [关键词]爱情政治历史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冬,三十五岁的白居易被授周至县尉,闲时,曾与好友陈鸿、王质夫外出旅游至马嵬仙游寺,听到当地民间流传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的故事,深有感触,于是创作了千古传诵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让读者自己去揣摸、回味、感受。尤其是结尾“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二句,那是爱情的叹息与呼声,是对于爱情受命运播弄,被政治伦理摧残的痛惜,此恨之深,已超越时空而进入无极之境。这样,诗人便以“长恨”而表现了爱情的长存,点明了全诗的主题。 从白居易的身世及当时的政治环境可以看出,白居易以为一个封建君王要能够做到象前期励精图治的唐明皇那样,关键在于“不惑”。因为“不惑”是选贤任能的条件和前提。而唐明皇的后半生正成为反证。白居易正是通过塑造这样一个令人同情的,悲剧性的君王来警示今王引以为戒的。因此,诗中有些问题就容易理解了,如写杨贵妃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而避开唐明皇抢儿媳妇的史实不谈,将他们的爱情描写得纯真坚贞,到后来,写唐明皇到了国破妃亡的时候仍然还不悔悟,还要上演“人鬼情未了”的标准爱情悲剧,把一个何等痴情的君王展现在读者面前。然而正是因为他是君主,所以他的“痴情”和“重色”才导致了国家的灭亡。如此看来,当了解了白居易对唐明皇的看法以及他的写作目的之后,便不难看出,表面上的矛盾实非矛盾,而是作者的匠心所在。白居易生处中晚唐时段,他的思想以贬官江州司马为界,经历了由积极入世到消极出世两个阶段,实践了他所信奉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人生模式。白居易所谓“独善”的基本内涵是乐天知命、知足保和,并由此而与释、老相通,以随缘任运、委顺自然为应世态度。在他的整个思想体系中,“独善”与“兼济”并行不悖。 《长恨歌》所涉及的安史之乱历史题材,或许可以写成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但他却选择了另外的主题,这源于诗人儒家知识分子的政治立场。其道德主题并不体现在直接的政治批评中,而是从更一般意义上来规范人们的伦理关系和社会行为,感情主题与历史主题交织在一起。应该说白居易在此问题上并没有太多的道德禁忌,或者说,他对道德问题的看法比较单纯。礼防所不容的事情不能做,人本有的情欲也应有适当宣泄。但即使在礼防较宽的唐代,白诗的这种公然将“重色”、“风情”当作诗歌主题,尽情讴歌女性美的描写也已经对某种道德规范和文学模式造成了冲击。他在道德与感情之间有时也有非此即彼的选择,有些可能更为无形但却约束人心的道德锁链是他不愿接受而抛在一边的。白居易在道德与感情问题上也常常陷于困境,在其成长过程中也必然发生过若干次精神危机,他的感情生活也许肯定会有不少难言的隐衷吧!毕竟,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长恨歌》这首诗歌的前半部分作者采用了写实的手法,直露地讽刺了唐明皇的荒淫误国,整个诗歌的开头就用了“汉皇重色思倾国”这么一句蕴含着作者深深的讽刺色彩的句子,点开了诗歌的感情基调,更是为下文的叙事性的诗歌内容的书写作了铺垫,从杨玉环被选至“君王侧”,接着又是“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更为后来的安史之乱的发生埋

国内外文化旅游典型案例梳理

国内外文化旅游典型案例梳理 世界各地文化旅游的体系大体都是通过文化资源、旅游消费与供给以及产业政策引导等几个方面来体现的,而各个地区又略有不同:在自身文化资源特色的基础上,美国更多体现出的是一种自由、开放式的管理模式,即鼓励地方及产业自主发展,联邦政府给予必要的政策引导及经济补助;欧洲则通过合作框架或者政策性引导措施的出台,鼓励国家或是内部城市间的合作与联合,继而强调欧盟整体在国际的竞争地位;日韩等亚洲国家则是通过突出发展自身在资源、交通或产业等某些方面的优势条件,并且做到扬长避短,从而取得了良好的营销效果。每个地区或城市的文化旅游发展应该说都有自己的特点,本文只能将欧洲及美国等发达国家或地区及部分亚洲城市的文化旅游发展情况进行简单梳理,希望能将文化旅游的主要方式有所体现。 一、国外文化旅游典型案例 (一)美国文化旅游产品的象征:“米老鼠”与迪斯尼 2003年11月福布斯公布了“全球十大虚拟人物财富榜”,米老鼠与哈利波特、皮卡丘等十个虚拟人物登上了荣誉榜并名列榜首。当今世界凡是媒体可到达的地方,尤其是少年儿童,80%以上都知道“米老鼠”、“唐老鸭”和著名的“迪斯尼乐园”。我们回顾它的发展史并分析其营销手段和策略,对新世纪建立文化的中国、文化产业的中国和文化发达的中国应该说都不无裨益。 米老鼠的创始人沃尔特·迪斯尼拥有对新事物、新技术的高度敏感、浓厚兴趣和永不间断的创新能力,这是推动米老鼠从一个普通的动画角色发展成为世界娱乐业帝国形象的根本动力。他的创新体现在多个方面。第一,他和他的同事们创造了独特的迪斯尼动画电影造型特征原则。主要表现在迪斯尼动画电影经由米老鼠及系列片的尝试,逐步建立出写实与卡通化为原则的造型特点。第二,迪斯尼和同事对于新技术的不断采用也是“米老鼠”受到欢迎的关键因素之一,具体体现一是由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二是由黑白片到彩色片。 沃尔特·迪斯尼的可贵,就在于他不满足做一个出色的动画片画家,而是在一群志同道合伙伴的参与下,成立了一家专业的动画制作公司,从“创意内容”核心层出发,逐步扩大到“产业基地”,用现代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的方式,大批量制作动画片并把它们销往世界各地;同时,又为米老鼠、唐老鸭等卡通形象申

最新诗词《长恨歌》的爱情主题

诗词《长恨歌》的爱情主题 白居易《长恨歌》的爱情主题是什么呢?大家的看法是什么呢? 篇叙事诗,一经问世,便为读者所喜爱,被誉为“古今长歌第一”(明.何良俊)。但对其主题,众说纷纭。本文试从《长恨歌》的文本特点出发,联系诗人的生活和创作背景以及诗人的自我评价三个方面进行客观地分析《长恨歌》的主题思想。 第一、从《长恨歌》的文本来看该诗的爱情主题 《长恨歌》作于元和元年,其时白居易任县县尉,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李、杨故事而作。 从诗题上看,《长恨歌》是歌咏“长恨”的。“恨”什么,为什么要“恨”,诗人是通过具体叙写李、杨爱情悲剧,层层展示出来的。 长诗以“汉皇重色思倾国”开篇,它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起到了引领全诗的作用。诗人以汉喻唐,简述了唐玄宗专宠杨贵妃,终日沉湎于酒色歌舞之中,从“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的诗句中,闪烁着诗人白居易对唐明皇声色误国的极大痛心。 如果真象一部分人所说本诗主题是讽刺唐明皇酒色误国的话,本人认为有点牵强。首先,全诗共120句,这部分内容不到四分之一,算作略写,我们写文章要讲究详略,详写的才是主题

所在,而本诗四分之三的章节在写李、杨爱情悲剧,所以《长恨歌》表达的是爱情主题。要说本诗主题是讽刺政治的话,理由不充分。 其次,如果本诗主题是讽刺政治的话,为何白居易剔除历史材料中荒淫的、爱而不纯的东西,把寿王妃写成“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般的纯情女子,而省去唐玄宗对梅妃的思念及与虢国夫人不清不白的关系,也没写杨贵妃与安禄山的暧昧关系。而陈鸿的《长恨歌传》则写道:“玄宗在位岁久……以声色自娱。……诏高力士潜搜外宫,得弘农杨玄琰女于寿王邸”。杨贵妃也因“冶其容,敏其词,婉变万态,以中上意”,使其兄弟姊妹封爵拜相,权倾一时。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在《连昌宫词》写道:“禄山宫里养作儿,虢国门前闹如市”。陈鸿、元稹是在揭露、讽刺,而白居易在写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并点明了其爱情悲剧的根源,预示着安史之乱的发生。 通览全诗,《长恨歌》以主要篇幅描写了李、杨爱情悲剧,情感之真挚,境况之悲凉,令读者为之唏嘘不已,这种感情不再只是帝王、贵妃间的悲欢离合,而是具有了普通男女爱情悲剧的性质,作者之所以这样刻画人物,就是要突出爱情主题。至于写玄宗重色轻国、专宠杨贵妃,可看成作者笔下帝王的爱情,而玄宗沉湎酒色正是造成他们爱情悲剧的根源。 第二、就《长恨歌》写作的背景来看长诗的爱情主题 长诗写于元和元年,离杨贵妃之死已有半个世纪之久,当时

(完整版)小说阅读中结尾的分析

小说阅读中结尾的分析 出题格式 1、这篇小说的结尾令人印象深刻,请赏析它的妙处。 2、谈谈你对这篇小说结尾的看法。 3、有人说这篇小说的结尾很震撼人心,有人说还是去掉结尾好。你认为怎样更好?为什么?答题角度 1、情节角度 ①陡生波澜,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震撼人心。 ②与前文的内容/伏笔照应,使情节连贯/ 基调一致 2、主题角度 深化主题+结合内容具体分析(讽刺,揭露……) 3、读者角度 戛然而止,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4、情感角度 悲剧性结尾,(与……形成强烈的对比)震撼人心,有极大的感染力。 喜剧性结尾,符合主人公的意愿,给人以愉悦、和谐之感。 小说结局 1、分析出人意料的结局。 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如《项链》,《界河》 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 ·如《项链》,《父爱无价》。《项链》直到结尾才点出是假的,但前面以作了埋伏。如借项链时主人一口答应,还项链时主人没有打开盒子检查等,暗示了项链是不值钱的。 ③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如《界河》:主人公意外被打死,凸显出战争对美好人性的摧残,有力地控诉了战争的罪恶,深化了人类呼唤和平幸福生活的主题。 2、分析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 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如:《界河》:主人公意外被打死的悲剧性结局凸显出战争对美好人性的摧残,有力地控诉了战争的罪恶,深化了人类呼唤和平幸福生活的主题。 ·再如《药》华小栓、夏瑜的死(悲剧)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没有发动群众。 ②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如《药》写华小栓吃了人血馒头后的死,突现了群众(华老栓)的愚昧性格。 ③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杜十娘的死,引起读者思考死的原因。 3、分析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 这种结局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人们阅读小说,目的是要得到快乐;因为真实的人生,如同月亮一样缺多圆少,所以才希望文学的梦境结局是圆满的,以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如《柳毅传》。 ·如《界河》:如果去掉结尾有什么作用? 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②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

小说阅读主题分析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主题分析 五、概括小说主题 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 小说主题高考设题方式有三类:概括、评价和探究。对主题比较单一的高考往往以概括的形式考查,对主题可以从不同角度挖掘的,往往以评价、探究的形式考查。 (一)常见题型: 1、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2、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4、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二)主题挖掘的基本途径: 对主题的挖掘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从小说的标题看、从作者背景看、从人物特征看、从情节发展看、从语言情感色彩看、从作者的思想倾向看。 对主题的概括常用这样一些基本术语: 1、歌颂、赞扬、张扬什么。 2、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 3、揭示什么人生道理。 4、对什么现象的反思。 5、表达了什么情感。 (三)主题探究题分类与挖掘途径: (1)思想情感意蕴探究 ①通过形象来实现。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 ②通过叙事来实现。用故事形式针砭时弊。 ③通过手法(隐喻、象征等)暗示。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④通过环境描写,反映人物生存状的时代背景。

(2)思想意蕴、情感意蕴探究 所谓思想意蕴,是指作品表现出的思想意义或价值,重在指文本给读者的思考和认识。 所谓情感意蕴,是指作品的情感意义或取向,就是作者的情感态度、喜怒褒贬等。虽说二者有时在具体题目中有相通之处,但意蕴重在思想性、认识性,而情感是作者的倾向性,即他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小说的思想、情感意蕴都是附着在小说的具体形象之中的,探究时特别要善于抓住小说中不同的人、事、物,再分析探究所附着的意蕴即可。 (3)启示(思考)类探究 启示(思考)类探究题是近年新增的一种题型,这类题型有启发性,更容易让考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类试题,要求在准确把握人物精神实质、关键语句内涵及丰富主题的前提下,结合社会生活写出自己的感受、启示等,侧重探究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这类题型是一种由文本内向文本外拓展延伸的题型,多由小说所写的内容、人物、主题而感,向“现实”或“人生”延伸,有时也可借鉴“写法”作审美探究。无论哪类探究,紧扣文本内容,结合现实(人生)等角度读出“自我感悟”是其基本要求。 (四)解题思路 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呢? ①从小说的标题入手。有的小说的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象征义或双关义,隐含着小说的主题,如《祝福》 ②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命运的变化中,去挖掘小说所要揭示的社会意义。如《第9车厢》可以从情节的发展变化中理解作者所要揭示的不负责任、思维定势的危害。 ③从作者的思想倾向上去思考。这可以抓住小说中的关键性词语来把握。如《第9车厢》中的“正常人”。 ④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理解小说主题的目的。 (五)答题格式 小说通过……情节,刻画了……形象,反映了/表现了/批判了/颂扬了……现象/性格/情感/思考。 如《祝福》: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刻画了一个勤劳、善良、质朴、顽强,却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深受封建礼教思想毒害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形象,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深切地表达了对底层劳动妇女的同情和关心,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配套练习

全国2018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第三章文学类文本阅读_小说阅读考点精练五探究主题标题人物情节201

考点精练五探究主题、标题、人物、情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三马 孙犁 一九六六年冬天,情形越来越不好,每天我很晚“开会”回来,老伴一个人坐在灯下等我,先安排着我吃了饭,看到我那茶饭无心,非常颓丧的样子,总是想安慰安慰我,但又害怕说错了话,惹我生气。就吞吞吐吐地说: “你得想开一点呀,这不也是运动吗,你经过的运动还少吗?总会过去的。你没见土改吗?当时也闹得很凶,我不是也过来了吗?” 我一向称赞她是个乐天派。闹日本的时候,一天敌人进了村,全村的人都逃出去了。她正在坐月子,走动不了。一个日本兵进了她的屋,她横下一条心,死死盯着他。可是日本兵转身又走了。事后她笑着对我说:“日本人很讲卫生吗?他大概是闻不了我那屋里的气味吧!”我家是富农,她经历了老区的土改,当时拆房、牵牛,她走出走进都不在乎,还对正在拆房的人说:“你慢点扔砖呀,等我过去,可别砸着我。” 随着不断地抄家,随着周围的人对她的歧视,随着我的处境越来越坏,随着不断听说有人自杀,她也觉得有些不对头了。她是一个病人,患糖尿病已经近十年,遇上这种事,我知道,她也活不长了。 那些所谓“造反”者,还在不断逼迫,一步紧似一步。一天下午,我回到家来,才知道是勒令马上搬家。家里已经乱作一团,晚饭也没吃。胡乱搬了一些家具、衣物,装满一卡车,到了新住处,已经有十一点了。 那是一小间南房,我们进去,有人正在把和西邻的隔山墙,打开一个大洞。并且,还没有等我们把东西安置一下,就把屋顶上的惟一的小灯泡摘走了,我们来时慌慌张张,并没有带灯泡来。 老伴这才伤心了,她在我耳边问: “人家为什么要在墙上凿个洞呢?” “那是要监视我,不然,你还不相信呢。”我说。 这里住户虽说不少,没人愿意理我们,也不敢理。唯独东邻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孩,主动地对老伴说: “大娘,你刚刚搬来,缺什么短什么,就和我说吧!” 使得老伴感激落泪。 后来,我知道,这个孩子的父亲,原来也是我们机关的职工,因为在日本人办的报馆做过事,被定为日本人的特务。这次运动又提起来了,已经不许回家。他有三个儿子,大的叫

关于长恨歌主题的看法

关于长恨歌主题的看法 关于《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历来是读者争论的焦点问题,观点颇为分歧,约可分为三派:其一,爱情主题说。认为作品主要描写了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歌颂他们的爱情;其二,讽喻批判说。认为白居易通过这个爱情悲剧批判唐玄宗好色误国;其三,双重主题说。认为诗歌的前半部分批判的意味比较明显,后半部分中诗人对李、杨爱情悲剧的同情、对他们爱情的歌颂和惋惜远远大于批判。 我同意双重主题说。我认为,将此诗看成纯粹的讽谕诗或爱情颂歌都不恰当。它是暴露与歌颂的统一,讽谕和同情的交织,既为李、杨的爱情悲剧一掬同情之泪,又为他们的误国失政一叹遗恨之声,二者交相融汇而不是机械叠加。 为此,我从两方面来说明我的观点。 根据全诗的内容和情节发展,可将诗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至“尽日君王看不足”,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贵纪。贵纪进宫后恃宠而娇,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士”,反复渲染唐玄宗得贵妃后完全沉湎于歌舞酒色。开卷首句”汉皇重色思倾国”提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这些全部都讽刺了唐玄宗的荒淫误国。第二层从“渔阳鼙鼓动地来”至“回看血泪相和流”,写安史之乱,玄宗逃难,被迫赐死贵妃,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诗人将玄宗重美色看作是安史之乱的导火索,但也将因玄宗荒淫误国所造成的安史之乱进行了淡化处理,对二人的生离死别则着意形容,让我们被悲剧气氛所感染,同时也淡化了批判的语气。第三层从“黄埃散漫风萧索”至“魂魄不曾来人梦”,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的寂寞悲伤和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行宫见月,夜雨闻铃,是一片“伤心色”和“断肠声”。长安收复以后回朝时,重过马克,“不见玉颜空死处”。回宫后,池苑依旧,物是人非,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觉得荡气回肠。第四层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此恨绵绵无绝期”,写玄宗派方士觅杨贵妃之魂魄,重在表现杨妃的孤寂和对往日爱情生活的忧伤追忆。诗人运用浪漫主义手法,上天入地,后终在虚无缥渺的仙山上让贵妃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再现于仙境。后两部分深切地写出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爱。结尾“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二句,是爱情的叹息与呼声,是对于爱情受命运捉弄,和爱情被政治伦理摧残的痛惜。 由此可见,全诗并不是在一味地叙述和赞美玄宗和贵妃之间的爱,前半部分意在讽刺。后半部分将两人的爱描写得淋漓尽致意在与前半部分相呼应。在爱与政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最终酿成了长恨的悲剧。玄宗的长恨是失去了挚爱之人,贵妃的长恨是与玄宗的过往既是她的幸福也是她的遗憾,而诗人的长恨则是国家的灭亡…… 除此之外,每个人内心都有渴望一份爱情的心理。而且希望爱情的过程越波澜起伏、越惊天动地越好。人们这种对爱情期盼的心理会不自觉地扩大到他人身上。所以,当人们看到《长恨歌》中对李杨爱情的描写之感人之惊天动地时,便忘了对其主题加以理性的分析。只注重于后半部分对两人爱情的描写,而忽略了前半部分对玄宗的讽刺。 综上所述,我认为《长恨歌》的主题为双重主题。

小说——分析概括主题

小说——分析概括主题 教案目标: 1、通过考纲,了解小说主题的表现形式,认识概括小说主题的常规思考角度。 、掌握小说阅读概括作品主题的方法。 、学会在答题中渗透主题意识。 教案过程 一、导入 读伟大的小说,捧起前与放下后你已判若两人! 为什么说有如此大的作用? 主要是因为伟大的小说有着博大深邃的思想内涵、深刻的主题,它能丰富我们的思想情感,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 何谓小说主题? 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小说表现出的思想意义和价值,就是给读者的思考和认识。小说表现出的情感意义或取向,即作者的情感态度、喜怒褒贬。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 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 可是,主题常常是隐晦的,正如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所说: 小说肯定有思想的,有观念的,我的意识里,这种思想和观念都不能显露出来,主旨一明确,内涵反倒小了。——贾平凹 由于主题隐晦,那么读完小说,该从哪些角度来分析小说主题,又怎样组织语言来概括主题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分析概括小说主题。(板书)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我们先来了解年高考考纲中关于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要求。老师将涉及主题的内容摘录下来,如下: 二、考纲解读 考纲要求: 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理解 、分析综合()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鉴赏评价()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探究()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可见,小说的题型中几乎都涉及小说的主题。 哪主题有哪些表现形式? 下面,我们来看一组高考选择题的最后一个选项。通常,最后一个选项,它是对主题的简要概括。从考题选项来看主题的表现形式,当然,老师选取的这些选项都是表述正确的选项。 三、从考题——主题的表现形式 、全国卷ⅠⅡ 小说《天嚣》 .实验队被困队员与素不相识的送瓜人之间的故事,不仅令人感动,还揭示出一个朴素而有意味的人生道理: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通过故事,寄寓人生哲理) 、全国卷Ⅲ 小说《玻璃》 .(). 玻璃墙伤人事件的背后,交织着伦理观念、法治观念、诚信意识

小说阅读之主题探究练习

【小说阅读之主题探究】即学即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船过青浪滩 “哇、哇”的怪叫声震耳欲聋,无数头浑身墨黑的河鸦,遮天蔽日地在桅顶上盘旋。“鸬鹚”捧起饭团朝天上撒去,一面连声祈祷,“求大将军保佑二佬无事平安……”我望见河鸦俯冲下来,猛如雨点般的鸦嘴便将斋饭啄食得颗粒不剩。 滩姐火了:“蠢鸬鹚!活人不敬敬鬼魂!” “鸬鹚”叹了一声,赶开了河鸦。 “姑娘,坐稳哪!船标滩了!” 我躬腰进了船篷,抱起婴儿二佬。 船像箭一样,两岸怪石一晃而过,令人头晕目眩。礁石离水面只有半尺,像狼牙,像鬼斧。滩姐稳如铁塔一般立于船头,裤脚卷齐膝盖,赤露着一双古铜柱似的脚杆,大浪扑上来,在她脚杆上撞成飞沫。 “啊!妈呀!” 我失声惊叫起来!船头刚躲开一块狰狞的礁石,一团黑魆魆的巨大魔影,张牙舞爪地扑来……“鸬鹚!稳篙!” 滩姐大吼一声,甩过船篙,直插巨石,“当”地一声,船身抖动几下,迅即减慢了速度。再一看滩姐,手里的船篙变成了一把大弓!篙尖抵在石缝里,下截撬住船头,她自己将身子缩成一尊秤砣,死死地压住篙尾任弯弓似的船篙左右摇摆。嚣张的滩水遇到了羁绊,一个恶浪接一个恶浪地扑打着船舷,好像要把船只撕烂、咬碎。 “鸬鹚!莫松篙呀!” 滩姐咬牙切齿地迸出这几个字来,脸膛紫得像茄子,眼睛红得像火球!船身在颤栗中僵持着。这是生死攸关的时刻,只要滩姐有一丝懦弱,“吞船浪”便会瞬间将我们卷入阎罗殿! 招佬奔上船头,小小的身躯也帮着母亲去压船篙…… “走开!”滩姐吼道。 “不!”想不到招佬竟敢那么大声地顶撞! 船篙一闪一闪的,巨大的弹力不时将母女俩的身子掂起来,但船篙又被母女俩拚死命地压下去…… “招佬,快走开呀!” 滩姐几乎是癫狂了一般嘶喊着。 “不嘛!” 招佬两脚往船篙上一夹,两手箍紧了船篙,索性将整个身子缠在上面了! 我忘了手中还抱有婴儿,也急步扑了过去…… 没等我挨拢船篙,就被滩姐飞起一脚,踹倒在船板上。与此同时,只听“呼”地一声风响,船篙从滩姐的身子下弹起来,一个黑影,随着船篙一齐飞向阴森森的石壁。 “哇!招佬!——” 我眼前一黑,脑壳里“嗡”地一声,仿佛天崩地裂,什么也不知道了…… ……似乎整个宇宙都是呼唤“招佬”的声音。我从冥冥之中慢慢苏醒,真不敢相信:天还在!太阳还在!……唔,这是谁呀?黑黑的脸,一双失神的眼睛那么直愣愣地盯着我…… “姑娘,你……没有事吧?” 我坐起来:“招佬,招佬呢?!” 滩姐急忙背转脸去,肩头不停地抽搐着。怀里的二佬“哇”地哭起来,她回过头,将奶子重新塞进乳儿的嘴里。乳房上,也伤痕累累,二佬吸吮到的,一半是奶,一半是血…… 我往船头看去,招佬静静地睡在船板上。“鸬鹚”屈膝跪在她的枕头边,默默地滴着眼泪……

浅析白居易《长恨歌》的双重主题

浅析白居易《长恨歌》的双重主题 讽喻之中见同情 ——浅析白居易 《长恨歌 》的双重主题 《长恨歌》是中唐诗 人白居易名垂千古的长篇叙事诗, 也是我最喜欢的唐诗之一。 关于这首诗的 主题,历来众说纷纭。一方面是由于诗歌 本身的多义性和作者态度的暧昧,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李杨爱情与安史之乱的 关系,本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这也丝毫不影响《长恨歌》极强的 艺术感染力和对后世深远的影响。 经过仔细的研读和查阅资料之后, 我认为本首诗的主题是双重的, 不能简单 归类为讽喻诗或爱情诗 。 作者一方面站在封建统治的角度, 委婉地批判统治集团因腐朽荒淫而招致 祸乱,希望当今统治者汲取历史教训,励精图治,不要荒淫误国。但全诗,尤其 是写到安史之乱杨贵妃被缢之后, 作者明显对唐明皇和杨贵妃真挚的爱情和悲惨 的结局抱着同情的态度。甚至到了诗歌后半段,同情远远压过了讽刺。“在天愿 作比翼鸟, 在地愿作连理枝”的爱情誓言和深深的悲剧气氛, 千百年来感动了无 数男女读者。 《长恨歌》和白居易的另外一首感伤诗《井底引银瓶》有异曲同工之妙。在 《井底引银瓶》 一诗中, 作者描写了一位美丽多情的少女和一青年男子一见倾心, 未经父母许可,就与男子私奔结成伴侣。婚后却饱受男方家庭歧视,“不堪主祀 奉频繁”,终于陷于被遗弃又无家可归的悲惨境地。 作者一方面站在维护封建礼教的立场, 对自由婚姻加以劝阻。 毕竟在封建社 会, “不待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钻穴隙相窥, 逾墙相从, 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另一方面,在封建礼教和爱情的冲突中,对受迫害的天真少女,作者又寄予了深 深的同情, 并劝勉女孩子要洁身自爱, 遵守习俗, 避免受到封建伦理宗法的迫害。 “寄言痴小人家女,慎误將身轻许人”,已经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直至今日仍有 重大的反思意义。

主题公园投资案例分析

主题公园投资案例分析 洪浩张越群 主题公园是一种以游乐为目标的模拟景观的呈现,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赋予游乐形式以某种主题,围绕既定主题来营造游乐的内容与形式。园内所有的建筑色彩、造型、植被、游乐项目等都为主题服务,共同构成游客容易辨认的特征及游园线索。主题公园是一种人造旅游资源,它着重特别的构想,围绕着一个或几个主题创造一系列有特别环境和气氛的项目吸引游客。主题公园的一个最基本特征——创意性,具有启示意义。主题公园是现代旅游业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所孕育产生的新的旅游吸引物,是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一个或多个特定的主题,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多层次空间活动的设置方式,是集诸多娱乐内容、休闲要素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现代旅游场所。 主题公园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较普遍的说法是主题公园起源于荷兰、兴盛于美国。荷兰的马都拉丹主题公园,是荷兰马都拉家族的一对夫妇为纪念他们在二战中牺牲的独生子而创建的。它微缩了荷兰各地120处风景名胜,1952年开业即轰动欧洲,开创了世界微缩景区的先河,是世界主题公园的鼻祖。 第一代主题公园发展以依托自然资源为主,第二代开始注重都市娱乐,第三代以模拟、微缩景观为主,第四代则以三维、四维、动漫、科技为主。目前我国要求的国内主题公园最高限价是正式营业期间单次门票售价200元。 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全国各地共建成主题公园2500余座。据北京零点市场调查分析公司2002年的一份《新型娱乐设施市场潜力调查报告》表明,目前中国主题公园70%处于亏损状态,真正盈利的只有10%左右,而国内旅游人士进一步估计,中国目前的2500个主题公园中,约有2/3景点难以收回投资。 现状与建议 我国的主题公园主要面临两大收入性问题:1)收入自开园后呈明显下降趋势,2)收入来源单一。 如何提高主题公园的重游率,是现代主题公园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提高主题公园的重游率也是主题公园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有效客源半径内的潜在消费者是最有条件和最有可能进行再次游览消费的群体,有效客源市场半径一般指在主题公园周边200~300公里的范围内。主题公园发展商需要针对有效客源半径市场采用灵活的营销策略,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改变营销策略。 第一,发展商必须将主题公园新的旅游内容通过有效的传播手段,及时传递给潜在消费者,提高主题公园的曝光率,加深其在潜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或通过在主题公园内拍摄影视作品的方法激发潜在消费者的好奇心,通过影视拍摄等方式极大地扩展了其知名度,从而达到拉动消费的效果。 总之,发展商应重视将主题公园的各种正面信息向市场传送,以保持其对消费者的持久魅力。 第二,发展商需要针对主题公园所在地的经济消费水平和客流的淡旺季波动情况,除了进行灵活定价以外最重要的是园内的游乐项目的设置,这些项目要让游客流连忘返,以提高本地市场的重游率。 第三,我国的主题公园客源市场定位一般比较广泛,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发展商开始面对特定市场量身设计制作主题公园,在营销上全力争取细分市场客源。与此同时,一些大的主题公园发展商为防止新兴建的主题公园分流客源,在新主题公园的主题选择、旅游项目设计上也有意识地加强了客源市场针对性。

主题公园投资案例分析

主题公园投资案例分析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主题公园投资案例分析 洪浩张越群 主题公园是一种以游乐为目标的模拟景观的呈现,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赋予游乐形式以某种主题,围绕既定主题来营造游乐的内容与形式。园内所有的建筑色彩、造型、植被、游乐项目等都为主题服务,共同构成游客容易辨认的特征及游园线索。主题公园是一种人造旅游资源,它着重特别的构想,围绕着一个或几个主题创造一系列有特别环境和气氛的项目吸引游客。主题公园的一个最基本特征——创意性,具有启示意义。主题公园是现代旅游业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所孕育产生的新的旅游吸引物,是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一个或多个特定的主题,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多层次空间活动的设置方式,是集诸多娱乐内容、休闲要素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现代旅游场所。 主题公园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较普遍的说法是主题公园起源于荷兰、兴盛于美国。荷兰的马都拉丹主题公园,是荷兰马都拉家族的一对夫妇为纪念他们在二战中牺牲的独生子而创建的。它微缩了荷兰各地120处风景名胜,1952年开业即轰动欧洲,开创了世界微缩景区的先河,是世界主题公园的鼻祖。 第一代主题公园发展以依托自然资源为主,第二代开始注重都市娱乐,第三代以模拟、微缩景观为主,第四代则以三维、四维、动漫、科技为主。目前我国要求的国内主题公园最高限价是正式营业期间单次门票售价200元。 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全国各地共建成主题公园2500余座。据北京零点市场调查分析公司2002年的一份《新型娱乐设施市场潜力调查报告》表明,目前中国主题公园70%处于亏损状态,真正盈利的只有10%左右,而国内旅游人士进一步估计,中国目前的2500个主题公园中,约有2/3景点难以收回投资。

2020届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知识考点专题11探究主旨意蕴(含解析)

2020 届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知识考点 专题11 探究小说的主旨意蕴 一、真题速递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锄李锐 拄着锄把出村的时候又有人问:“六安爷,又去百亩园呀?” 倒拿着锄头的六安爷平静地笑笑:“是哩。” “咳呀。六安爷,后晌天气这么热,眼睛又不方便,快回家歇歇吧六安爷!” 六安爷还是平静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咳呀,锄了地,受了累,又没有收成,你是图啥呀你六安爷?” 六安爷已经记不清这样的回答重复过多少次了,他还是不紧不慢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斜射的阳光明晃晃地照在六安爷的脸上,渐渐失明的眼睛,给他带来一种说不出的静穆。六安爷看不清人们的脸色,可他听得清人们的腔调,但是六安爷不想改变自己的主意,照样拄着锄把当拐棍,从从容容地走过。 百亩园就在河对面,一抬眼就能看见。一座三孔石桥跨过乱流河,把百亩园和村子连在一起,这整整一百二十亩平坦肥沃的河滩地,是乱流河一百多里河谷当中最大最肥的一块地。西湾村人不知道在这块地上耕种了几千年几百代了。几千年几百代里,西湾村人不知把几千斤几万斤的汗水撒在百亩园,也不知从百亩园的土地上收获了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更不知这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养活了世世代代多少人。但是,从今年起百亩园再也不会收获庄稼了。煤炭公司看中了百亩园,要在这块地上建一个焦炭厂。两年里反复地谈判,煤炭公司一直把土地收购价压在每亩五千块,为了表示绝不接受的决心,今年下种的季节,西湾村人坚决地把庄稼照样种了下去。煤炭公司终于妥协了,每亩地一万五千块,这场惊心动魄的谈判像传奇一样在乱流河两岸到处被人传颂。一万五千块,简直就是一个让人头晕的天价。按照最好的年景,现在一亩地一年也就能收入一百多块钱。想一想就让人头晕,你得受一百多年的辛苦,流一百多年的汗,才能在一亩地里刨出来一万五千块钱呐!胜利的喜悦中,没有人再去百亩园了,因为合同一签,钱一拿,推土机马上就要开进来了。 可是,不知不觉中,那些被人遗忘了的种子,还是和千百年来一样破土而出了。每天早上嫩绿的叶子上都会有珍珠一样的露水,在晨风中把阳光变幻得五彩缤纷。这些种子们不知道,永远不会再有人来伺候它们,收获它们了。从此往后,百亩园里将是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另一番景象。 六安爷舍不得那些种子。他掐着指头计算着出苗的时间,到了该间苗锄头遍的日子,六安爷就拄着锄头来到百亩园。一天三晌,一晌不落。 现在,劳累了一天的六安爷已经感觉到腰背的酸痛,满是老茧的手也有些僵硬。他蹲下身子摸索着探出一块空地,然后,坐在黄土上很享受地慢慢吸一支烟,等着僵硬了的筋骨舒缓下来。等到歇够了,就再拄着锄把站起来,青筋暴突的臂膀,把锄头一次又一次稳稳地探进摇摆的苗垅里去,没有人催,自己心里也不急,六安爷只想一个人慢慢地锄地,就好像一个人对着一壶老酒细斟慢饮。 终于,西山的阴影落进了河谷,被太阳晒了一天的六安爷,立刻感觉到了肩背上升起的一丝凉意,他缓缓地直起腰来,把

浅谈《长恨歌》主题思想

是讽喻帝王,还是歌颂爱情? ——浅谈《长恨歌》主题思想 靖边中学语文组陈静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是《长恨歌》的结尾句,诗题也是“长恨”,但是为什么“长恨”呢?或者说“恨”什么?诗人白居易并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对唐玄宗李隆基与杨玉环二人之间故事的铺叙,一层层地展现出来,让读者自己去揣摩,去品味,去感受。 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对这首诗的主题就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说法:一种观点认为,这篇作品主要表现了李、杨之间坚贞的爱情,描写二人死别后绵长的相思之“恨”;另一种观点认为,此诗前一半着力批判唐玄宗“重色”误国,后一半对李杨爱情大加歌颂,是多主题;还有一种看法,认为这篇作品主要是对唐玄宗重色误国的讽喻,前一半写“恨”之因,后一半写“长恨”本身。 而我认同第三种观念,也就是“讽喻说”。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诗歌内容角度 首先,首句“汉皇重色思倾国”就已经奠定了全诗主题方向,提纲挈领,统领全篇。诗人把李隆基比作汉武帝,也就是一个“皇帝”来看,身为一国之君,不是“重贤思治国”,而是“重色思倾国”,作者的褒贬态度不言而喻。 诗中,对唐玄宗的描写都是围绕“重色”二字来写的,写李、杨之间的欢乐,和写一般男女之间正常的爱情所采取的角度和词汇(如“从此君王不早朝”、“尽日君王看不足”等),有明显不同,笔端所及之处无不透露出作者对李、杨荒淫生活的暴露和批评之意。 其次,诗作的后半部分,写的是“长恨”本身。乐极生悲,乐极生恨,唐玄

宗沉湎欢娱,不理朝政,终于导致了国家倾覆的政治悲剧。诗中写“汉皇之恨”,描写唐玄宗回到长安,“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这几句与其说描写唐玄宗思念杨玉环,不如说写唐玄宗被迫成为太上皇,在失去了地位、权势以及心爱的女人之后,被儿子唐肃宗变相软禁,独居“西宫”——太极宫,比之当初,凄凉的现状。更多的是对自己权势地位不再的无奈悲戚,而不是对杨玉环的思念追悔。 二、知人论世角度 首先,从作者白居易的角度来说。白居易生于公元772年,卒于公元846年,他的一生以公元815年谪贬江州为分界,前半生“达则兼济天下”,后半生“穷则独善其身”。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道:“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喻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诗人把自己的作品分为讽喻诗、闲适诗两大类,而《长恨歌》作于元和元年十二月,也就是公元807年1月,正是诗人“兼济天下”,讽喻政治的时期。 其次,从时代背景来说。中唐是从安史之乱到黄巢之乱,也就是公元766年——公元835年。白居易的大半生都在中唐度过,人生的最后十年也见证了晚唐的离乱。他生于“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十一岁起,因战乱颠沛流离五六年。少年时读书刻苦。元和元年(806)授县尉,此间作了《观刈麦》《长恨歌》。可以说,白居易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甚至战争离乱。那么经历过底层百姓生活动荡的他,写《长恨歌》真的是为了歌颂李、杨二人之间的爱情吗? 后人评价《长恨歌》: 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