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华爱华教授再谈游戏(1)

与华爱华教授再谈游戏(1)
与华爱华教授再谈游戏(1)

与华爱华教授再谈游戏

2009年,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接受本刊采访时曾经谈到一个在幼儿园游戏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误区:幼儿阶段最典型的角色游戏和重要的积木建构游戏减弱了。

时隔两年,幼儿园的游戏研究和儿童游戏的现状是否有所改善?带着疑问,记者又一次采访了华爱华教授。

记:华教授,您好!2009年曾与您谈及幼儿园游戏中存在的问题。时隔两年,您认为目前幼儿园在游戏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是否有所进展?

华:整体来说仍然不容乐观。我说的不只是这两年,而是包括教育改革以来的十年。比如说,孩子在幼儿园的游戏不能保证。这有两层含义,一是时间上不能保证。真正属于儿童自己的游戏时间少得可怜。二是形式上被异化了。当教师用各种各样规定玩法的所谓游戏让孩子去操练、去机械地实现一些目标的时候,孩子还会认可这是游戏吗?

记:那么,您认为幼儿园是否应该让孩子以自主性游戏为主?

华:这要谈到游戏种类问题。有两类游戏,一类完全是孩子自发生成的游戏,即幼儿按自己的需要自发开展的游戏,其中有潜在的、可能的教育因素,我们可以称之为本体性游戏。它以游戏本身为目的,没有游戏之外的目的,是一种幼儿用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表现的活动,也是幼儿以已有知识为基础的力所能及的探索和创造。这种活动是重过程轻结果的,是非功利的,因此它没有来自外部的压力。一类是教师设计的游戏,是教师根据教学的目标组织的游戏,其中有游戏的体验,有游戏般的乐趣,我们可以称之为游戏化教学,但是以游戏为手段,服务于特定的教育目的和任务,客观上具有一定的功利性。这种活动的进程有事先设计好的程序。有对手段与目的、过程与结果的考虑,只是幼儿年龄小,不能过早承受压力和紧张。所以必须淡化实现目标的功利意识。不要求过于注重结果,更不要求追求统一的结果,以求一种寓教于乐的境界。

幼儿自发自主的活动是本体意义上的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这里虽没有发展的特定指向,但它却凝聚着发展的全部趋势。经常参加这类活动,有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因此,幼儿园必须给幼儿充分开展这类游戏的机会。

教师为实现特定的教育目标而组织的游戏,能让幼儿学到我们要求他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有助于促进幼儿按一定方向发展。但为了有效地促进发展,为了避免压力给幼儿造成的心理损害,幼儿园以游戏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或者让幼儿在活动中得到游戏般的体验极其重要。

这两类游戏的时间和频率不能一概而论,它们在幼儿园活动中所占的比例受制于两个因素。

其一是年龄的问题。年龄越小,就应越多地以自发自主游戏的方式体验直接经验;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过渡到以实现明确的教学目的为主的学习活动,以至从以游戏为主的学前期进入以学习为主的学龄期。

其次是活动内部结构问题。同样是教学游戏,幼儿在不同的教师、不同的组织方式以及不同的组织结构中,对游戏的体验是不同的。由于教师对活动过程的控制程度不同,以及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所被允许的自由程度和所获得的游戏体验的强弱不同,所以活动过程从开放的到封闭的、从低结构的到高结构的。可表现出多种形式。

记:为什么教师认为“活动区就是儿童游戏区”,已经给了孩子足够的游戏时间,而孩子却完全感受不到呢?您能谈谈这个问题吗?

华:对活动区实际上有两种理解。一种理解是活动区就是游戏区,孩子的活动应该是自由的。还有一种是将活动区作为个别化学习区域,孩子选择的内容是受限的,玩法是老师已经规定好了,供孩子选择的所有内容都是为了达成一个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操练。这种个别化学习被部分老师称为游戏,但它绝对不是自主游戏,我认为就是孩子的作业、操练。相应的,你再去看一下活动区,教师投放的很多结构化材料是没有意义的,不投放,孩子照样能发展。

记:怎样让自发游戏也成为有效的学习呢?

华:这要求教师不是只看见自己预设的学习成果,也要能看得见孩子自发游戏中的学习因素。

有一个我在南西幼儿园听到的例子,有的孩子在搭动物园的围墙:红黄红黄……搭到一半这种颜色的积木不够了,这实际上就是孩子在探索模式排序。这个时候教师让小朋友去借红黄色的积木,最终还缺好几块。教师就建议幼儿把积木拉松了来解决这个问题。这虽然是一个可行的办法,但是幼儿认为围墙有空隙,就不安全了,小动物要跑出去的。怎么办?有两种办法,一个可以用绳子绕,将围墙间的空隙封闭起来;还有一个办法,在间隔中插入蓝色积木来补空。缺几块?怎么补?这就是测量,对规律的认知。这些都是学习啊!并不是弄个画板,让孩子对应按规律摆的训练才是学习。

记:您认为怎样提高教师的游戏组织能力?

华:主要的方式应该是园本培训、园本教研。园本教研也面临转型,要从任务驱动向问题导向转型,从行政式到发展性转型,通过解决教师实践中的问题和困惑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比如说在一些幼儿园,自然角、活动区这样一些非常常

见的评比,其评价标准往往都是呈现在眼前的可以看得见的东西,而不是孩子和教师教育素养的发展,其实质就是对教育问题的扭曲,将教育问题演变成为管理问题。

我还有一个非常具体的例子。餐后的一段时间教师既要关注吃得快的孩子。又要注意吃得慢的孩子。先吃好的孩子在教室里闹,一片混乱。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过去就是搞评比,但教师发现评比之后没几天,问题又来了。教师们后来讨论的结果是星期一折纸日,星期二图书分享日,星期三美工活动……这种形式有没有解决问题?表面上看解决了,安静。但是有没有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没有。采用的仍然是行政管理的方法。恰巧我有一个本科生在幼儿园实习也遇到这个问题:“华老师,先吃好饭的孩子应该在图书角看书,为什么他们都不看书?一人手上拿一本书,就在那里闹哄哄地玩?”我对她说:“你去观察,孩子们在闹什么?”她回来告诉我:“孩子们在游戏,游戏的内容全部跟手上的图书有关。有的在学奥特曼,有的在玩‘扮演恐龙’的游戏”……那么我们就要提出问题了:为什么孩子拿着书不看。而是拿着书玩?如果你认为餐后睡前应该安静活动,不应该玩。那么我们就要考虑怎样才能让他看书而不是拿着书玩,我们先要清楚什么样的材料诱发的是孩子的游戏,什么样的材料诱发的是孩子的探索。我们知道,游戏是幼儿已有经验的反映。所以孩子非常熟悉的材料引发的一定是游戏,陌生的材料、新颖的材料引发的才是探索。下一步马上访谈老师:这批书放了多久?如果更换掉一批书的话,再看看孩子是游戏还是探索(看书)。陌生的书籍引发的肯定是孩子的探索行为。他会重复地看书,直至这本书对他认知方面的价值已经都实现了。除了更换图书,我们还要清楚的是。为什么熟悉的材料引发的是游戏?因为幼儿面对陌生的材料想的是“这是什么”,所以探索,而面对熟悉的材料,想的是“我能用它来干什么?”“还能用它来干什么?”游戏的特点就是要研究我们用什么材料来引发他的什么行为,当材料被孩子熟悉之后,我们还能用什么材料来替代、不断地替代,孩子会玩出好多好多的新花样来。如果你想让孩子安静活动的话,除了更换图书,你可以投放一些纸和笔,因为对熟悉的图书,孩子除了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图画书,还会用画图来表达,会模仿绘本上的图,或者在纸上表达对图画书的理解,涂鸦也是一种游戏啊。

记:玩往往需要材料作中介,教师应该给幼儿提供什么材料来支持幼儿的玩呢?

华:提倡给幼儿提供没有设计过的非结构材料。这个时候教师要做的是两点,首先是去看幼儿是怎样玩的,你这个材料投放下去,幼儿自己已经玩出多少种花样,然后分析每一种玩法对幼儿发展的实际意义。先做第一步。然后再做第二步,即判断与介入。教师判断“我要做什么”。每个游戏的价值和意义都是不一样的,脱离了具体的游戏情境是没有办法去评判游戏的价值的。只有在明确了游戏的意义以后,才能判断这里面需不需要教师的介入,用什么介入方法。

记:那么,您能否谈一谈目前游戏的介入方式问题?

华:这取决于老师对孩子行为的判断。介入有几种效果。一种是有效介入,第二种是无效介入,还有一种是负效介入。有效介入是顺应孩子游戏变化。推动游戏发展的;无效介入没起到作用,孩子不理你,还是我行我素:负效介入干扰了孩子的游戏,硬要孩子转到你的思维上来。怎么才能做到有效介入呢?必须是顺着孩子本身的游戏情节和意愿展开,使他的游戏更好地开展下去,既帮助他解决了发展的问题,又推动游戏情节的进一步展开。有些情况是非常确定要介入的。但确实存在吃不准的时候,到底要不要介入,这个时候尝试性介入也未尝不可。当尝试性介入之后,发现孩子不理你。或者不理解你要做的事情之后,就马上退出。

但很多教师还不具有这样的能力。所以更多地是在做预防游戏纠纷的工作,比如在游戏之前给孩子限定很多的规则来尽量防止游戏纠纷的发生。我们不能因为害怕出现纠纷而置孩子的社会性发展于不顾。当然我并不是说规则不重要,相反规则很重要。只不过我们必须要分清哪些规则是必要的,是有助于孩子游戏发展的,哪些是限制孩子发展的规则。

记:有幸聆听您关于幼儿园游戏教育及其相关问题的精深解答,受益匪浅,也非常感谢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

第二步支架:改造我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发布稿)

2015年6月份,全省一大批幼儿园实施了省课程游戏化群提出的课程改革第一步支架:改造我们的儿童观和教育观,从儿童行为观察、指南目标领会、空间管理、时间管理、资源管理、自主生活管理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实践。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教研部门积极响应省里号召,以项目为抓手,全面推进区域内课程改革。几年来,省学前教育研学中心组织二十多名学前教育专家对50所项目幼儿园的课程改革情况进行了实地视导,专家们普遍认为第一步支架有效推动了广大教师儿童观、教育观的转变,大家已经普遍从内心认同“儿童在前、教师在后”和“生活化、游戏化”的观念,各地幼儿园的课程实施面貌正在发生历史性地改变。 第一步支架目标(转变儿童观和教育观)虽然撬动了幼儿园课程实施面貌的重大变化,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怎么在新的观念下有效开展教育活动呢?我们知道要“儿童在前”,可是该如何真正做到“儿童在前”呢?这其间还有千山万水需要跋涉。据此,我们思考整理了第二步支架:改造我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

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第二步支架:改造我们的 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 希望通过实施以下工作,帮助教师们学会有意识地用专业眼光来分析儿童行为,渐渐懂得对生活中的各类资源进行课程化改造,找准教师定位,有所作为或有所不为。如果我们在儿童面前反应有点迟钝,不怕,如果我们的课程实施过程比较生涩,没有关系,敏锐与流畅那是我们第三步支架要做的。 支架1(对第一步支架1的延伸):共读儿童心理学或者观察评价等方面的经典书籍,提升儿童观察与行为分析能力。每所幼儿园在专家推荐的书目中选择,先通读浏览,然后精读实践,尽可能将儿童发展、行为观察与分析同幼儿园的课程实践结合起来,个人阅读——集体研讨——亲身实践——再次集体研讨——再次实践调整……重复这个过程,直至透彻理解。读书过程比结果重要,思想碰撞比背诵观点重要,终结目标是形成批判性思维。要求:确定书目之前征求老师们和本组指导专家的意见,一旦确定,全体教师人手一册;集体研讨可以是有组织的,也可以是三三两两随时漫谈,鼓励老师们随时随地依据著作分析自己观察到的儿童行为,管理者通过过程性指导而非强制作业等方式推动读书。建议:老师们读书时多做批注,记录自己的想法和实践,研讨时重事实真辩驳。 支架2(对第一步支架2、3、5的延伸):根据当地自然与人文环境丰富幼儿园的课程资源,依据指南要求,对材料提供、

华爱华讲座文本

贯彻《指南》精神培训会 活动区活动中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一、正确理解幼儿园的活动区活动 目标: 1.认识活动区活动是儿童通过游戏进行的自主学习 2.理解游戏与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关系 (一)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 (二)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1.《幼儿园工作规程》(1989,1996年)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1年) 3.《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2010年,国十条) 4.《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现象的通知》(2011.12.28) 5.《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思考:为什么这些重要的文件中一再提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是推进学前教育改革的一个个里程牌 一是因为——重要: 对幼儿:发展规律、学习特点 对教师:学前教育专业性的重要体现 是不同于小学教学特点的,幼儿园教育尤其独特的地位,有不可取代性,是通过强调一日生活教育和游戏来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幼儿的发展,对一位幼儿园教师来讲组织一个好的游戏要比上一节好课难得多。 上好课最根本的一点是懂孩子,怎么会懂孩子——学会在游戏中观察孩子,读懂孩子的行为。、不懂游戏的老师不是一位好的幼儿园教师 二是因为——没做到: 1.重课轻游戏 2.小学化倾向:农村的更为严重 提前交小学的学习内容;用小学的方法教 思考:为什么要提前教?为什么要用小学的方法?幼儿园的方法是什么? 如果是社会大背景、是家长的意愿,哪也要扪心问自己,有没有老师自身的原因。 《指南》告诉我们什么? ——幼儿阶段应该学习什么?幼儿园教育的方式是什么?幼儿园教育的方法为什么是这样的? 拿到了《指南》,老师往往会出现只看目标,不看教育建议的现象,就会出现小班中班没有相关教育内容,到了大班用简单的方法教授学习,时间观念应从小班入手,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生活和游戏中慢慢的让孩子体会感受,灵活运用钟表,结合需要体验(如:我们在等你5分钟,指针从*到*,让幼儿一起体验5分钟有多长) 例如:感知序数——幼儿园杯子的摆放(多用标记、数字、照片的方法),但如果教师考虑到了教师可以在水碗格的下面和侧面贴上数字,让幼儿知道自己的水杯在第几行第几个,让幼儿根据数字提升去找,之后逐渐把数字去掉,幼儿就会慢慢感知 例如:感知天气变化 小班——晴、阴、雨、风相关的图片,孩子只要把相应的图贴上就可以 中班——可以把这些标记图贴在一个月的日历表中,最后可以数一数,统计本月晴天、阴天、雨天一共有多少天,哪样的天最多,哪样的天最少,统计后用划格子的柱形图直观的比较表

学习发现儿童的力量有感

学习《发现儿童的力量》有感 学习《发现儿童的力量》有感 读了《发现儿童的力量》这本书,我感触颇深。特别是华爱华教授提出:游戏反映发展,因为游戏是儿童已有经验的表现活动;游戏巩固发展,因为游戏中有大量的自发练习性行为;游戏促进发展,因为游戏中有大量的自主探索性行为。 “儿童是已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的身份成长的,身心健康,有安全感、归属感,知道他们能为社会做出重要贡献”。这句话对我的感触很深,在这本书中三义里一幼的老师用他们真实再现了他们在边看、边实践和边反思的探究旅程中所遇到的11个主要困惑,以及他们主动需求答案的过程,而在这探究的过程中不断的新的疑问产生,越有新的想法出现,越需要继续学习、教研、改变和实践。 在本书中,三义里一幼的老师们真实再现了他们在边看、边实践和边反思的研究旅程中所遇到的主要困惑,以及他们主动寻求答案的过程。本文中

共写了11个困惑分别是:我们能行吗?;游戏在哪里;游戏中的自由在哪里;游戏中学习在哪里;游戏中的老师在哪里;有价值的游戏在哪里;生活环节、集体活动怎么办;学习故事怎么写;研究学习故事要解决什么问题;教师的价值感在哪里;如何把学习故事变成课程乳化器。 幼教工作是一项科学而艺术的工作,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从不同角度去发现每一位孩子的优点、亮点,从而为每一位孩子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和指引。 学习《发现儿童的力量》有感 读了《发现儿童的力量》这本书,我感触颇深。特别是华爱华教授提出:游戏反映发展,因为游戏是儿童已有经验的表现活动;游戏巩固发展,因为游戏中有大量的自发练习性行为;游戏促进发展,因为游戏中有大量的自主探索性行为。 “儿童是已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的身份成长的,身心健康,有安全感、归属感,知

游戏与教学融合的关键:游戏与教学互为生成(华爱华教授访谈录)

编者按:华爱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学、游戏理论、幼儿心理学等。负责的研究项目有“0?6岁婴幼儿一体化教育”“幼儿园游戏课程的研究”等。现任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游戏与玩具专业委员会主任、托幼机构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有《幼儿游戏理论》《教化与造化的智慧》《学前教育改革启示录》《游戏与儿童早期发展》(译著)等。基于幼儿园教师普遍存在的对游戏与教学关系处理的困惑,本刊特邀华爱华教授对此问题做了一次深度访谈,现将相关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游戏与教学融合的关键:游戏与教学互为生成 ——华爱华教授访谈录 华爱华朱佳慧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幼儿园课程改革理念,实际上是借鉴了欧美早期教育的实践经验,但我国幼儿园落实这一理念的现实却是:在农村幼儿园,游戏就是课间休息,最多再加上专门设计的“游戏课”;在城市幼儿园,只有徒具游戏形式的集体教学,加上演变成作业的区角游戏,再加上必须按教师要求进行的户外体育和生活常规活动,留给幼儿进行真正自由游戏的时间很少很少。 为什么在西方国家,不用倡导,幼儿园就能“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而在我国,如此倡导,却很难做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呢?究其原因或许还在于文化的影响。在西方国家的教育观念里,一贯强调个体的差异性,游戏的自由体现正是差异性,所以他们认同“游戏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每个幼儿都能从游戏中获得经验,至于获得了什么,获得了多少,并不需要加以追究。在我国,人们潜意识里认同的是“业精于勤,荒于嬉”,而现在却要求教育机构“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那充其量只能是“寓教于乐”,而这在现实中却导致了“寓教而不乐”的结果。 一、游戏与教学关系的两种观点 问:“玩”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法和途径,越来越多的教师也关注到“游戏”对幼儿学习的支持,但很多教师对如何处理游戏与教学之间的关

华爱华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华爱华: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2012-05-11 09:32:02| 分类:默认分类|举报|字号订阅 ——单位:上海游戏教育研究所 20XX年11月8日,由上海市教育学会幼教专业委员会举办的《聚焦课堂,提高质量》系列专题观摩活动之一的《走进游戏走近幼儿》在静安区南西幼儿园举行。活动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主任、著名幼儿游戏教育专家华爱华教授做题为《对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思考》的专题讲座。 华爱华教授在讲座的开始便开宗明义,告诉所有与会者:幼儿园和中小学教育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游戏,游戏的组织和指导是学前教育专业特殊性的体现。随后,针对当下幼儿教育工作者在游戏教育方面的误区、疑惑和不足等实际情况,华教授分三个部分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华教授既谈到了游戏与儿童发展的关系,也阐述了游戏与教学的发展效应;在讲座的第三部分,华教授花了很大的篇幅,运用了案例分析、视频赏析、图片欣赏等多种形式,向大家讲述了“如何使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通过华教授细致入微的解读,听取报告的学员们逐渐明白,集体活动中有大量的游戏,活动区有大量可玩性的材料,自主性游戏有大量时间保证,这样“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才能有基本保证。通过讲座,学员们也逐渐理清了教学游戏、游戏化教学这两个概念的差别,逐渐掌握了一个好的游戏应该包含的基本要素。 正如华爱华教授在讲座的最后所说的那样,学前教育的专业特殊性,就体现在游戏方面。我们现在迫切需要提高游戏方面的专业素养,让大家都明白“小游戏有大学问”,这样学前教育才能更加受到重视。这正是游戏教育实训基地的培养目标,也正是实训基地所有学员的前进方向。 附:讲座实录 从1989年的《工作规程》开始提出,一直延续至今,这说明幼儿园和中小学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游戏,游戏的组织和指导是学前教育专业特殊性的体现。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幼儿园教师在游戏教育方面的专业素养普遍不高,很多教师都认为游戏难于教学,现在幼儿园的教研也大多停留在看课评课。游戏的难,一是难在教师不知道如何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这也势必导致教师不会介入游戏,不

感受美 表现美 创造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学习心得

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学习心得近日,我认真聆听了华爱华教授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艺术领域的精彩讲座,仔细研读之后,我收获颇多。华教授从《指南》艺术领域核心价值、理解“艺术表现”的意义、支持幼儿的自主表达和表现等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全面的解读。华教授的讲座对于我们工作在一线的老师,就像是一盏指明灯。我深深感到身为幼儿工作者,我们不仅要深入学习、领会《指南》艺术领域的目标要求,而且要把《指南》艺术领域的精神真正落实到我们教育教学工作中。《指南》中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那么,教师该如何创设条件和机会让幼儿感受、表现和创造美呢?下面我就这次国培学习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感悟。 一、在自然界和生活中获得美的感受和体验 《指南》在“艺术”领域子领域“感受与欣赏”的教育建议中提出,“让幼儿多接触大自然,感受和欣赏美丽的景色和好听的声音。”孩子的经验来自于生活,只有多经历和体验,才有助于孩子们“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但是,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幼儿园组织的一些实践活动外,我基本上没有带幼儿外出参观过,也没有与他们一起交流过,更没有与家长沟通过相关的要点。考虑到外出的安全问题,今后我们可以通过其他的途径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调动家长,充分挖掘我们滨海园区的地理资源,请家长利用周末带孩子参观园区海滨的开发建设;或者利用饭后散步时间,让孩子更多的接触和了解田野等自然环境中美的事物;也可以利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或直观的视频录像,也能让孩子们犹如身临其境,一起分享美的感受,同样能带给孩子们更多的体验和感受。 二、创造条件让幼儿欣赏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 “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这是《指南》在“艺术”领域子领域“感受与欣赏”的教育建议中的一点。比如:让幼儿接触“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和幼儿一起用图画、手工制品等装饰和美化环境”。在这方面,平时我做得也很欠缺。特别是音乐作品的接触方面,接触多的就是一些

与华爱华教授再谈游戏

与华爱华教授再谈游戏 作者:来源:早期教育(2011、12)(2012-2-9) 阅读数:262 网友评论:0条 2009年,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接受本刊采访时曾经谈到一个在幼儿园游戏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误区:幼儿阶段最典型的角色游戏和重要的积木建构游戏减弱了。 时隔两年,幼儿园的游戏研究和儿童游戏的现状是否有所改善?带着疑问,记者又一次采访了华爱华教授。 记:华教授,您好!2009年曾与您谈及幼儿园游戏中存在的问题。时隔两年,您认为目前幼儿园在游戏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是否有所进展? 华:整体来说仍然不容乐观。我说的不只是这两年,而是包括教育改革以来的十年。比如说,孩子在幼儿园的游戏不能保证。这有两层含义,一是时间上不能保证。真正属于儿童自己的游戏时间少得可怜。二是形式上被异化了。当教师用各种各样规定玩法的所谓游戏让孩子去操练、去机械地实现一些目标的时候,孩子还会认可这是游戏吗? 记:那么,您认为幼儿园是否应该让孩子以自主性游戏为主? 华:这要谈到游戏种类问题。有两类游戏,一类完全是孩子自发生成的游戏,即幼儿按自己的需要自发开展的游戏,其中有潜在的、可能的教育因素,我们可以称之为本体性游戏。它以游戏本身为目的,没有游戏之外的目的,是一种幼儿用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表现的活动,也是幼儿以已有知识为基础的力所能及的探索和创造。这种活动是重过程轻结果的,是非功利的,因此它没有来自外部的压力。一类是教师设计的游戏,是教师根据教学的目标组织的游戏,其中有游戏的体验,有游戏般的乐趣,我们可以称之为游戏化教学,但是以游戏为手段,服务于特定的教育目的和任务,客观上具有一定的功利性。这种活动的进程有事先设计好的程序。有对手段与目的、过程与结果的考虑,只是幼儿年龄小,不能过早承受压力和紧张。所以必须淡化实现目标的功利意识。不要求过于注重结果,更不要求追求统一的结果,以求一种寓教于乐的境界。 幼儿自发自主的活动是本体意义上的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这里虽没有发展的特定指向,但它却凝聚着发展的全部趋势。经常参加这类活动,有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因此,幼儿园必须给幼儿充分开展这类游戏的机会。 教师为实现特定的教育目标而组织的游戏,能让幼儿学到我们要求他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有助于促进幼儿按一定方向发展。但为了有效地促进发展,为了避

幼儿园教师读物读后感之华爱华

读华爱华《通过活动区游戏来实施<指南>》后感 YL 在幼儿园活动中,我们常常会创设不同的教育情境,为幼儿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教学中,教师根据需要,创造或创设出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使幼儿在特定情境中,通过暗示引发情感变化,让幼儿在愉快和积极地情绪中理解学习内容,达到学习目的。 游戏是幼儿最自然、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幼儿园老师如何引导幼儿感受、理解、体验这些阅读材料的内容和情感,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呢?我们的做法是,以童心解读作品,根据作品特点设计活动,与幼儿共享阅读的快乐。 一、创设丰富的阅读学习环境 在下午的绘本阅读环节,幼儿的积极性都很高,颜色丰富的画面,有趣的故事,小朋友们都看的津津有味,绘本活动一开始我们就营造了一个幽默的阅读氛围,让幼儿充分感受故事形象的有趣,感受其中的幽默元素。在《我家是个动物园》绘本中,让孩子体验故事中形象的幽默。幼儿说到“他是一只大狮子,最爱吃肉……”时,教师可以用幽默的口吻:“是呀,爸爸长得真像狮子,头发乱蓬蓬的,怪不得你这么认为,真有趣!”教学中的提问策略不断提出疑问,通过反复阅读、绘画、表演、歌唱、游戏等多种形式,拓展孩子阅读经验。 如何引导幼儿在绘本阅读中“想说,敢说,喜欢说,利用提问式的方法进行有效地交流,从而实现师幼互动。教师应当是孩子们的合作者、引导者、支持者,通过一系列的探索发现和挖掘,让他们获得丰富的体验。展开多种形式的阅读方法 加深他们对读本的理解,就需要采用不同的游戏方式来吸引幼儿参与阅读的兴趣性。如教师在阅读中运用了“以字找图”、“以图找字”、“看谁最快”、“听音乐阅读”等游戏来吸引幼儿参与阅读活动,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对书中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阅读。 二、创设富有童趣的游戏情景,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1.以故事情节贯穿活动,创设表演游戏情景

华爱华老师讲座有感

. . 观华爱华老师讲座有感 和欣大二曹茜4月20号,华师大教授华爱华老师就《寄语游戏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 对我园的老师做了讲座,让我感觉醍醐灌顶,理清思绪。 一、幼儿园老师的自身素养——如何观察幼儿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作为学前教育里程碑的意义是让教师把眼睛转向幼儿,转向幼儿意味着要观察和了解幼儿,意味着必须把游戏还给幼儿。游戏水平反映幼儿的发展水平,游戏水平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幼儿玩出来的。没有教师的介入,幼儿照样在游戏中学习成长,但有教师的介入能助推幼儿的发展,前提是教师必须能看懂幼儿的游戏。华教授认为,观察分析幼儿行为的能力是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基本功。但是,由于大部分教师不懂得如何分析幼儿的行为,导致了目前教师群体专业地位的下降。想要改善这一问题,园所必须开始重视游戏,因为游戏不仅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师解读幼儿行为的重要途径。 二、基于游戏成长中幼儿园老师的专业成长 华老师对游戏将游戏分成了两个步骤来阐述,第一步,要保证充足的游戏时间,提供各类游戏的机会。单次游戏的时间要充分,随着年龄的增长,游戏作品也会越来越复杂,需要的单次游戏时间也随之增加,如果时间不足,幼儿的游戏水平就无法提高。教师实施游戏活动要充分利用班级活动室,合理使用专用游戏室。比如户外场地不仅仅在于运动,户外游戏也非常重要。 第二步,投放多功能多层次的游戏材料。一方面,由教师花大量时间辛苦自制的目标明确、任务清晰、限定了各种功能的材料,往往会限制幼儿发展的无限可能,而开放性的材料才具有多功能多层次性,幼儿使用开放性材料能换着花样玩,怎么玩都不会腻。另一方面,幼儿的行为需求决定材料的更换频率。陌生的材料投放下去的时候,诱发的是幼儿的探索性行为,他们会试探材料的玩法,这个时候幼儿的游戏水平是不高的。而当幼儿对材料的熟悉程度增加,就会开始诱发创造性行为,以自己的意愿来玩游戏,越熟悉材料,游戏的水平越高。因此,教师要记住这个原则:材料不要变,让幼儿作用于材料的行为变;种类不要多,逐渐递增,让幼儿自行组合。 通过今天华老师给我们一线老师专业的指导讲座,使我们受益匪浅。

华爱华讲座有感

华爱华《活动区活动中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学习体会听了华爱华老师的讲座《活动区活动中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使我感受颇多。 纲要指出: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根据皮亚杰的心理学发现,儿童的意识产生于他们对自身动作的反思:儿童因为动作而认识了世界,儿童也因为动作而意识到那个发出动作的“我”。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由于共同的活动目的而产生的合作行为;由于公共资源的有限而发生的分享、争执、攻击、协商、交换等行为;由于个别资源的不均衡而发生的赠与、求助、索取等行为;由于个别能力或经验的不均横而发生的帮助、求助等行为;有助于幼儿民主、平等、公正、协商等社会品质的发展。 在区域活动中,儿童与成人(教师)之间的互动关系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教师既是活动的指挥者优势活动的合作者,既是活动的观察者又是活动的支持者,“时刻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觉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的师生互动”。 在同一活动区活动的幼儿一般具有共同的或相似的兴趣和发展要求,可以说在活动中,每一个幼儿都在有意无意地关注同伴的一言一行,由于来自同伴的激励和启发性,往往比教师的说教更能激发幼儿求知和探索的欲望。另外,在混龄班区域活动中,拓宽了幼儿与环境,幼儿与材料,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幼儿互动的渠道,随着人物活动、人际关系的增加,幼儿社会适应能力、交往能力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 游戏是幼儿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自发练习和自发探索,从而获得小步递进的自我发展。游戏的特征决定了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因而获得了对未来的应变性和适应性,所以游戏中的学习具有长远效应。 教师要支持和指导幼儿的活动区活动,投放开放式投放低结构化材料,让幼儿在探索过程中获得发展。

华爱华:活动区材料的投放方式与幼儿行为及发展的关系

活动区材料的投放方式与幼儿行为及发展的关系 华爱华 游戏对幼儿来说就是一种学习( 包括已有经验的练习和新经验的获得) 。在游戏中,幼儿主要是通过操作游戏材料来实现游戏的娱乐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在此,我们将游戏材料界定为被用于幼儿游戏的一切物品,包括专门为幼儿游戏而制作的玩具,以及任何日常物品或自然材料。正如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幼儿在97 %的自由游戏时间里会使用某些玩物(Tzard ,Phlps&Plews ,1976) 。我们的观察研究也证明,无论是与陌生的玩伴在一起还是与熟悉的玩伴在一起,无论是进入新活动室还是进入熟悉的活动室,幼儿都会先寻找可玩或想玩的物品,作用于材料的游戏行为平均达96 %以上。也许正因为如此,游戏材料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和价值才被教育者所重视,我们才会去关注儿童作用于游戏材料的行为,关注投放游戏材料的方式对儿童游戏行为的影响。 一、幼儿与游戏材料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 研究表明,“游戏材料和儿童发展之间存在一种双向关系”。也就是说,材料会影响幼儿的行为方式,而幼儿也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对材料的操作方式。我们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来说明这种关系。 1 .材料的外在特征决定着材料对幼儿行为及发展的显性功能 与材料的特征相关的指标有两个:一是形象性,二是结构性.前者是指材料与实物之间的逼真性。后者是指材料使用方法的规定性。两者有一定的关联,越是逼真的形象性材料就越具有玩法的规定性,因此它同时属于高结构性材料,其作用是诱发儿童进行想象性游戏;而非形象性材料在想象性游戏的情景下可以被用作实物的替代物,由于它在不同的情景中具有多种替代的可能性,所以又属于低结构性材料或非结构性材料。但结构性材料不限于这些,它除形象性材料外,主要是指教师为某一特定幼儿发展目标而预设玩法的材料,只有一种玩法的为高结构性材料,有多种玩法的为低结构性材料,无玩法限制的为非结构性材料。 可见,玩法取决于材料的特征,材料的形象性特征和结构性特征可以引发幼儿特定的游戏行为.这些游戏行为又有助于实现某些特定的幼儿发展目标。正因为材料特征具有这一价值,所以教师才能通过在活动区( 如娃娃家、医院、交通工具等) 投放不同种类的形象性材料和赋予不同学习要求( 如发展计算、分类、感知、手眼协调等能力) 的结构性材料,用材料的预设玩法引导幼儿从事某一特定的活动,以便实现材料对幼儿发展的显性功能。

游戏与教学的关系

游戏与教学的关系 今天跟大家老师分享的是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的游戏与教学的关系。2015年9月,有幸听到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谈到的《游戏与教学的关系》,她重点讲诉了对《指南》的游戏与教学的实施的重要意义。 首先她提出什么是自主游戏再次提出了为什么很多重要文件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目的在于幼儿教育的“去小学化”和“去学科化”等。 华教授提到游戏与教学融合的关键有两点: 1.教学生成的游戏: 低结构教材——《猜猜我是谁》练习巩固——规则游戏《拷贝不走样》 2.游戏生成的教学: 及时指导——随机教学《水果争》延伸活动——《叠叠高》 通过这些活动,让我们分析与思考:1.对材料的分析2.对幼儿行为的分析。游戏生成的教学,教师要从中捕捉在教学的契机,首先教师要具备三种能力: 1.准确解读幼儿游戏行为所蕴含的发展水平。 2.判断课程目标与幼儿当前发展的可能性。 3.支持幼儿行为意愿前提下的引导机智。 华教授最后面对幼儿游戏提出三点: 我看到了什么(分享游戏故事) 我看懂了什么(分析行为与发展的关系) 我该做什么(建立游戏与教学的关系) 这次培训活动不仅使我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让我经历了一场深刻的教育思想观念的洗礼,给我注入了新的动力。她还讲述了她从教以来的成长历程。华教授讲到只所以成长的如此之快,是因为她遇到了很多的带教老师和不吝啬表扬和鼓励的好领导。这值得我们学习。“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引领。听到这句话,我的感触很深:的确,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在教育路上会有许多的困惑,我们除了在学习理论知识外,更应该了解幼儿各年龄段特点,从而实施科学有效的教育。听了华爱华教授精彩讲座,我了解到《指南》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应该达到的能力作了更详细的指导,对我们教师的工作有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也让我对《指南》有了更深的理解。让我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技能的“教”与“学”

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技能的“教”与 “学” 一、背景阐述 自从聆听华师大华爱华教授生动地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的理解与实施之后,我们在认同与感动之余,更多的是对以往约定成俗的美术教育教学活动的颠覆与全新的认识。怎样才能充分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与潜能呢?一次集体美术活动背后是一个系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孩子获得对事物的认识和直接体验的积累,激发孩子对人、事、物的情感,这样能帮助孩子更好地进行自主的表达表现。但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许多困惑,最多的还是幼儿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技能的“教”与“学”应该如何把握?我想透过以下案例来呈现我经历的困惑、思考和摸索的过程。 二、活动案例:美术活动“彩墨小鱼” (一)活动背景 水墨画教学是我园新开设的特色课程之一,在经过了一段时期的培训与尝试,已逐步从特色班转向了普及班的组织实施。我们通过《小鱼》活动,展现了现阶段中班幼儿在水墨画学习活动中对水墨画中特有的材料的使用及作画的

习惯。通过教师语言、动作的引导,帮助幼儿掌握中锋行笔的作画方式。通过国画形式的演绎,让孩子在学习中体验水墨画的乐趣,提高幼儿表现美的能力。 (二)第一阶段活动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以教师三次示范画的方法,从不同程度循序渐进地来引导幼儿学习用中锋行笔画小鱼的身体。 第一次示范画主要是引导幼儿观察小鱼的外形特征,感知小鱼的身体一头粗一头细。 第二次示范讲解主要是引导幼儿学习作画过程及作画要领,知道小鱼的身体要用粗笔来画,竖起笔,轻轻落下,慢慢提起―― 第三次示范就是解决方向问题了,一般幼儿画小鱼通常喜欢从上往下画,而对从下往上画的小鱼就很难表现了,这次以幼儿探索为主,尝试感知从上往下游的小鱼要从下往上画。 幼儿作品: 活动后反思: 这次活动从孩子们的作品中发现了一些问题,部分幼儿的作品还是以表现从下往上游的小鱼为主,特别是小鱼的尾巴都很难表现出来,小鱼身体要么很细要么很粗,整个画面缺少灵动性,千篇一律。艺术是一种表现性的活动,表现的是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和感受,激发幼儿画画冲动的是幼儿

《指南》艺术领域的理解与实施

《指南》艺术领域的理解与实施 ——聆听华爱华教授的讲座 2013年2月19日,开学的第一天就有幸能与所有示范园园长、区县教研 员欢聚一起,共同聆听专家华老师的讲座,能与专家亲密接触,能第一时间亲 身沉浸在现场讲座中,感受最新的教育研究动向,成为名师基地学员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 《指南》中目标所凸显的精神和指导性是坚持“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 理念,它是五大领域目标的核心价值,教师结合《指南》对照现实中的各种教 育行为开展反思。华老师围绕艺术领域目标做了细致的解读,围绕实践研究案 例做了辨证的分析。感受最深的几点体会是: 1.艺术领域目标强调培养兴趣。华老师就美术活动中现实的误区,“重 技能 轻感受,重技能轻表现”做了批判性的阐述,直击目前可能很多活动只教幼儿 如何画画,而没有教幼儿喜欢画画。的确,走进教室环境,幼儿统一的表现画面、看似漂亮的画面找不到幼儿稚嫩的笔触,失去了儿童独有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华老师举了许多例子,如“长城”、“蝴蝶”、“饺子馅”、“蝴蝶”等,每个例子让我们体会到什么是儿童画,什么是模式画,感受颇深。 2.艺术领域目标强调引导幼儿感受与体验。作为教师需要为幼儿提供审 美 感受与体验的机会,尊重幼儿的独特感受,支持幼儿的审美情趣和爱好。反思 自我,日常美术活动只重视一节集体教学活动,而忽视了前期在区角活动、日 常活动中对美的感受和鉴赏。教师要有寻找自然界、生活中美的事物的意识, 才能丰富幼儿的阅历。 3. 艺术领域目标强调幼儿自主表现与创造。作为教师需要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要倾听幼儿艺术表现 的想法和感受,不简单用“像不像”、“好不好”来评价。华老师举了一些实 验案例“画蝴蝶”,提出教师教的再多不可穷尽,幼儿的认知未到,只凭教是 学不会的。如,重叠画等。尤其是毕加索大师的话:我能用很短的时间就画得 像一位大师,但我要用一生的时间去画儿童画。启示我们儿童画贵在幼儿年龄 阶段所特有的思维和想象。

华爱华讲座的相关理论

一、填空题: ●游戏是幼儿园教师有别于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特殊性所在,因此是否懂得用游 戏的方法促进幼儿发展,是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体现。 ●游戏是幼儿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的自发练习和自发探索,从而获得小步递进 的自我发展。 ●活动区活动是幼儿的自发性游戏,所以投放的材料主要应当是游戏性材料, 而非作业性材料; ●有两类游戏:一类是幼儿自发生成的游戏,如角色游戏、建构游戏、表演游 戏等,一类是教师设计的游戏,如探索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 ●判断教师是否有效介入,就看是否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是否支持并推进了 幼儿游戏的开展,是否帮助幼儿获得新的经验,提升水发展水平; ●对正沉浸在游戏中的幼儿尽可能少干预,在幼儿需要的时候才介入,教师介 入和指导必须以观察为前提 ●游戏是幼儿的拿手好戏,没有教师的介入幼儿也会小步递进的向前发展;有 教师的介入和指导,就能助推幼儿的发展。 ●教师介入和指导幼儿游戏的智慧源自不断观察与解读幼儿行为的过程中,源 自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的熟悉程度。 ●游戏是一种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 ●活动区活动是幼儿通过游戏进行的自主学习 ●艺术领域的价值取向是培养幼儿的兴趣。 ●《指南》中艺术领域的目标突出感受和表现,因为欣赏是更深入的感受,创 造是更独特的表现。 ●在艺术活动中教师必须转变重技能轻感受,重技能轻表现的传统观念。 ●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表现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 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特有方式 ●范画临摹使幼儿对绘画丧失信心和兴趣 ●幼儿画不是教会的,受制于幼儿的认知水平,所教的技能很难迁移的。 ●从幼儿绘画能力的发展来看,1-4岁幼儿处于涂鸦期;3-6岁幼儿处于象征 期;5-7岁幼儿进入写实性早期 二、简答题: ●幼儿画看不懂意味着什么? 幼儿的画看不懂正表明他们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来表达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和理解,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情感。幼儿的画看不懂,正表明他们的作品“形”不似,但只要听他们解释自己的作品,立即会让人感到一种“神:似。这里的”神“就

范画究竟能教幼儿什么

爱华:范画究竟教会了幼儿什么 华爱华,女,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校教育专业,留校任教,现副教授职称,为学前教育专业硕士生导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托幼机构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 “范画”背后究竟是观念的问题,还是方法的问题,我们不妨进一步追问。尽管我提出这些设定的问题有自己的立场,但我乐意保留一线教师的立场,只希望问答的形式有助于大家更好地内省。 现将我为引起教师反思而提出的设问和在各种场合遇到的一线教师的回答综合起来,尽可能保持一线教师的本来立场,希望为大家提供阐述问题前的思考线索。 (以下皆为华爱华教授的设问和模拟教师的回答) 问:提供范画的目的是什么? 答:教幼儿画画。 问:不教,幼儿就不会画吗? 答:幼儿天生就会画画。 问:那为什么还要教呢? 答:如果不教,幼儿只能随性瞎画,所以画得不好。 问:怎么教他们画得好呢? 答:按照年龄特点,逐步教会他们画一些事物的图像。比如,小班教简单一些的图形,画线团、画小草、画太阳、画气球、练习在轮廓线内涂色等等;到了中大班,教的图形就逐步复杂一些,画树、房子、动物等各种物体。 问:范画的目的就是要教会幼儿画各种东西的图像吗?

答:最终是为了他们能更好地表现和创造。只有学会了画各种图像,他们才能用所学到的画法来创造,否则他们就会说,这个不会画,那个不会画。 问:大家都按照范画来画一模一样的图像,那是幼儿的表现与创造吗? 答:当然不是。正因为示范可以教会幼儿画各种事物的图像,幼儿才能在命题画和意愿画的时候,有想象和创造的可能呀。 问:即然这样,那么幼儿想表现的东西应当远远超出老师教过的图像,才会发出“我不会画”的声音。难到这意味着老师教得还不够多? 答:当然,教得越多,幼儿就更容易创造啦。 问:通过范画教幼儿学画的图像,能穷尽幼儿想要表达的形象吗? 答:不能,教学是有限的。 问:那么,这样的创造也是有限的,只能是在老师教过的图像范围里进行组合,是吗? 答:教师在出示范画教幼儿画任何一种图像的时候,同时也在鼓励幼儿添画,鼓励幼儿添画得跟别人不一样。 问:如果通过添画来鼓励幼儿创造,那么他们添画出来的是不是老师教过的图像呢? 答:小班孩子是涂鸦式添画,添的画只有问他才知道。随着年龄增长,孩子学到的图像越多,添的画也越多,老师也越看得明白。 问:在一个混龄班的美术课上,一个小班幼儿为一只猫涂色,随笔添画了一只老鼠,尽管这只老鼠只是一个黑团,并不像老鼠。而一个大班幼儿则模仿老师的范画,画了一只猫,同样想添画一只老鼠,但由于不知道怎么画而放弃,最后添画的是老师曾经教过的小鸟、蝴蝶和云朵。可见,添画部分仅有的创造,也要从幼儿按意愿添画逐步变成在老师教过的形象里找添画的内容。这能说明是幼儿的进步和发展吗?这是我们追求的通过教而培养的创造力吗? 答:…… 问:幼儿是天生就会画任何东西的吗?从什么时候开始说“我不会画”的呢? 答:……从我们教他们画开始,因为我们教会了他们每种图像的正确画法,他们便否定了自己的画法,对没有教过的图像,就不敢随便画了,于是就说“我不会画”。 问:哦,老师用范画教幼儿画的正是一些幼儿本来就会画的东西,甚至还不如幼儿自己想画会画的东西多。那么,教与不教有什么区别呢? 答:学过的图像要比他们自己画的图像好多了。 问:好在哪里呢? 答:原来幼儿自己画得一点都不像,你不听他们说,别人是看不懂的,这是他们的随意涂鸦,谈不上艺术作品。

谈角色游戏中幼儿替代行为

我的…… ——谈角色游戏中幼儿替代行为 角色游戏是一种反应生活经验的假象活动,所以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往往会对周围的物品产生假想,以一种物品替代另一种物品,并从游戏的意义来看待实物,或以某种物品的表象来替代实物,使实物的游戏意义超出物品本身的意义,从而赋予了物品以象征性。 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寻找及使用替代物的行为都是不同的,反映出了孩子游戏水平的变化。从“仿真”到多物替代,孩子的游戏行为也发生着变化。到了大班,孩子更注重替代物的使用去为游戏情节发展服务,将更多的时间用在丰富游戏内容和游戏交往上。这样的改变其实是由孩子的年龄特征所决定的。大班幼儿年龄特点是:象征性游戏趋于成熟。对角色比对物体的兴趣更浓,对替代物的认同程度也提高了。 在娃娃家的爸爸为了去接宝宝,从材料区里找出两根长长的积木,夹在两腿中间把它当做自行车,自行车行驶在路上,爸爸又自言自语地说:“咦?车怎么没气了?”说完便又到材料区内找出两只高度相同,大小不一的薯片罐,把小罐套到大罐里,替代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孩子的游戏行为告诉我们,半成品和替代材料更有利于幼儿在游戏中衣物代物,半成品材料会使幼儿玩时任意组合,加工和变形,自己变出多种玩法,这样幼儿就会在摆弄中积极思考,充分想象,创造性地开展游戏。而替代材料既发展了幼儿想象力,同时能调动幼儿游戏的兴趣性和积极性。又如在“公交车”游戏中:一天,垚垚来当公交车司机,他想要一个方向盘,于是他到材料超市里找了一个圆形的塑料篮头,拿到了“方向盘”的垚垚可高兴了,时而按按喇叭,时而左右转弯开的有模有样。还有一次,乐乐找到个饼干盒,她拿着饼干盒看了半天之后向乘客们说道:“来,刷交通卡呀!我这个是刷卡机!”之后,乘客们上前乘车,乐乐就会模仿刷卡机的声音:“滴”一声,刷得有模有样的,公交车上又热闹了起来。 华爱华教授指出:到了大班,教师只要把一些基本的装扮主题的道具整齐地陈列在一个角落,到角色游戏时间,允许幼儿到这里取用这些道具并与各原来用于学习操作的非结构化材料自然搭配,他们自然会生成出丰富多彩的游戏情节来的,所以以物代物的替代行为必然会产生。我想作为教师应启发幼儿积极地使用替代物,使幼儿做到能以物代物,使一种替代物有多种用法,替代物的巧妙运用是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又一有效途径。教师在角色游戏的作用是一个观察者,更是一个引导者。我们要善于捕捉到孩子使用替代物的亮点,在集体评价中进行分享,对幼儿的表征行为进行鼓励,不断地强化他们的表征行为,这样幼儿使用替代物的意识就会加强,游戏水平也就不断的提高了。 2016年12月

学习指南反思

2013年5月13日,长宁实验幼儿园全体教师观看了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华爱华教授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讲座。讲座录像中,华教授主要就《指南》的艺术部分进行了一系列的讲解,通过实际案例,深入浅出的为大家剖析了《指南》艺术部分的含义。 华教授首先就“感受”与“欣赏”为我们做出了分析——表现需要欣赏,需要体验,创造是一种更独特的表现。在我们日常的美术活动中,严重的存在着“重技能,轻感受;重技能,轻表现”的情况。教师往往将2个圆加1个三角的组合称之为“小鸡”,将4个圆加一个椭圆的组合称之为“蝴蝶”。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培养幼儿如何观察事物的能力,忽视了尊重事实本身这一浅显的道理。在幼儿的绘画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幼儿“默写”的迹象,千篇一律、缺乏创意。有些教师已经注意到了这些问题,所以会增设一些“观察”的环节,可是最终都逃不过依照“范例”来画的结局。所以这一次在《指南》中特别强调,拿走范例,让孩子通过自己的观察来绘画。 华教授还举了一些案例。有一位老师让孩子形容大海,孩子说:“大海啊,你像皮球一样!”多数老师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孩子说错,可是孩子接下去说:“一会儿滚到天边,一会儿滚到我身边。”多么精妙啊!其实,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身边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就等待着我们的慧眼去发掘。由于时间关系,这次我们只听了华教授讲座的上半场,但老师们的心中已经激起了不小的波澜,也思考了许多,相信对于日常教学工作大有裨益。 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是《“指南”艺术领域的理解和实施——以幼儿美术教育为例》,华爱华老师从《指南》中目标所凸显的精神和指导性出发,分析了艺术领域的目标,抓住了目标表述中的关键字,并聚焦至美术教学活动,深入浅出地与在座的老师分享了专家们对于目前美术教育活动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的讨论和思考,帮助我们更为清晰、准确的理解《指南》中所凸显的精神。 在一个个真实而又“亲切”的例子中,老师们边听边反思自己在美术教学中的行为是否符合《指南》的要求,比如“美术活动中老师要教吗?”“美术活动中范画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等问题深深触动着每位老师。在活动结束时,每位老师以小纸条的形式,用简短的语言记录下了自己对本次讲座的体会。从她们的字里行间流露出老师们的思考:怎样的美术教学才能让孩子真正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现有美术活 动设计中我们老师该调整些什么? 我们还将继续围绕《指南》开展系列的园本培训活动,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掌握其要求,领悟其精神内涵,不断地修正与完善教育理念与行为,扎扎实实地沿着《指南》指引的方向前进 关于幼儿的游戏活动---听华爱华老师讲座

华爱华老师讲座有感

上海市宝山区陈伯吹实验幼儿园 观华爱华老师讲座有感 和欣大二曹茜4月20号,华师大教授华爱华老师就《寄语游戏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对我园的老师做了讲座,让我感觉醍醐灌顶,理清思绪。 一、幼儿园老师的自身素养——如何观察幼儿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作为学前教育里程碑的意义是让教师把眼睛转向幼儿,转向幼儿意味着要观察和了解幼儿,意味着必须把游戏还给幼儿。游戏水平反映幼儿的发展水平,游戏水平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幼儿玩出来的。没有教师的介入,幼儿照样在游戏中学习成长,但有教师的介入能助推幼儿的发展,前提是教师必须能看懂幼儿的游戏。华教授认为,观察分析幼儿行为的能力是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基本功。但是,由于大部分教师不懂得如何分析幼儿的行为,导致了目前教师群体专业地位的下降。想要改善这一问题,园所必须开始重视游戏,因为游戏不仅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师解读幼儿行为的重要途径。 二、基于游戏成长中幼儿园老师的专业成长 华老师对游戏将游戏分成了两个步骤来阐述,第一步,要保证充足的游戏时间,提供各类游戏的机会。单次游戏的时间要充分,随着年龄的增长,游戏作品也会越来越复杂,需要的单次游戏时间也随之增加,如果时间不足,幼儿的游戏水平就无法提高。教师实施游戏活动要充分利用班级活动室,合理使用专用游戏室。比如户外场地不仅仅在于运动,户外游戏也非常重要。 第二步,投放多功能多层次的游戏材料。一方面,由教师花大量时间辛苦自制的目标明确、任务清晰、限定了各种功能的材料,往往会限制幼儿发展的无限可能,而开放性的材料才具有多功能多层次性,幼儿使用开放性材料能换着花样玩,怎么玩都不会腻。另一方面,幼儿的行为需求决定材料的更换频率。陌生的材料投放下去的时候,诱发的是幼儿的探索性行为,他们会试探材料的玩法,这个时候幼儿的游戏水平是不高的。而当幼儿对材料的熟悉程度增加,就会开始诱发创造性行为,以自己的意愿来玩游戏,越熟悉材料,游戏的水平越高。因此,教师要记住这个原则:材料不要变,让幼儿作用于材料的行为变;种类不要多,逐渐递增,让幼儿自行组合。 通过今天华老师给我们一线老师专业的指导讲座,使我们受益匪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