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生物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教学生物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教学生物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教学(生物)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45107)

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中小学教师。具体要求为: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具备良好的学术道德、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养,了解学科及专业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

(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四)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

(五)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四、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四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课程设置及主要课程简介附后。

(一)学位基础课(12学分)

1、英语(2学分)

2、政治理论(2学分,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3、教育学原理(2学分)

4、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

5、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

6、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

(二)专业必修课(10学分)

1、生物课程与教材分析(3学分)

2、生物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3学分)

3、生物教育测量与评价(2学分)

4、生物学发展前沿专题(2学分)

(三)专业选修课(至少选修4学分)

1、生物学学习理论与方法(2学分)

2、现代教育技术应用(2学分)

3、基础教育改革研究(2学分)

4、中外教育简史(2学分)

5、教育政策与法规(1学分)

6、生物学发展史(1学分)

7、生物实验设计与教学研究(1学分)

(四)实践教学(6学分)

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半年,采用集中实习和分段实习相结合的形式。实践教学包括顶岗教学、教育实习、教育见习、试讲、说课、微格教学、教学观摩、教育调查、课例分析、参与教学管理和教学科研活动等实践形式,其中第二学期最后4周在校内进行教师岗位培训,使研究生具备良好的师德和敬业精神、能够写好教案、能够辅导和答疑中小学生、具有良好的演讲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为履行教师职责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学期到中小学进行顶岗实习。

五、教学方式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在中小学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成立导师组负责研究生的指导,并在中小学聘任有经验的高级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实行双导师制。

六、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

(一)学位论文选题要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注重学以致用,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应用价值。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研究报告、调研报告、实验报告、教育教学管理案例分析报告等。

(二)论文须全面符合学术规范,应做到研究问题明确、研究内容充实,体例结构规范,方法科学、合理,观点明确,阐述准确、清晰,格式符合文体要求;应广泛并有针对性地吸收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参考文献充足、适当;论文或报告总字数不少于15 000字。

(三)学位论文应在论文指导小组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指导小组应由指导教师与合作指导教师共同组成,对学位论文的选题、开题、中期检查、论文答辩等进行全程指导和把关,确保学位论文质量。

(四)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至少有一名具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的中小学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

(五)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七、其它

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入学后,应至少补修3门教师教育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论),不计学分。跨专业毕业生入学后,至少补修2门学科专业基础课,不计学分。

学科教学(生物)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

课程类别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及周学时备注

ⅠⅡⅢⅣ

学位基础课09_002011 英语36 2 2

12学分09_002012 政治理论36 2 2

09_002013 教育学原理36 2 2

09_002014 课程与教学论36 2 2

09_002015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36 2 2

09_002016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36 2 2

专业必修课09_002017 教育测量与评价36 2 2

10学分09_042011 生物课程与教材分析54 3 2

09_042012 生物教学设计与案例分

54 3 2

09_042013 生物学发展前沿专题36 2 2

专业选修课09_002018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36 2 2

至少选

修4学

分09_002019 基础教育改革研究36 2 2

09_002020 中外教育简史36 2 2

09_002021 教育政策与法规18 1 2

09_042014 生物学习理论与方法36 2 2

09_042015 生物发展史18 1 2

09_042016

生物实验设计与教学研

18 1 2

教学实践09_049002 6 * * 6学分

学科教学(生物)专业主要课程介绍

课程编号:042011 课程名称:生物课程与教材分析

总学时:36 学分:2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开设学期:2

授课教师:翟心慧

教学目的:

本课程将课程与教学论等教育教学原理与具体的生物课程相结合,对生物学课程与教材进行具体的分析,使研究生树立先进的生物教育理念,掌握生物课程与教材的发展和改革的历史,教材分析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对中学生物课程与教材的分析,使研究生认识和了解生物学教材,掌握中学生物课程体系、教育目标、知识结构等方面的特点及内容深广度,培养其独立钻研、分析、处理教材的能力。

教学内容:

我国生物学课程的发展;我国生物学教学大纲的改革;我国生物学教材的改革与创新;教材分析的基本原理;教材选择及教材整体分析;人教版中学生物学课标教材整体分析;其他版本课标生物学教材整体分析;教材局部分析的基本原理;人教版七年级课标生物学教材局部分析;人教版八年级课标生物学教材局部分析;人教版普通高中课标

生物学教材局部分析;国外生物学教材的建设及发展;新世纪生物学课程教材改革的展望。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教材:

1. 崔鸿. 中学生物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

2.

2. 燕艳,徐宜兰,陈继贞. 中学生物学教材分析.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主要参考数目:

1. 张小勇,赵广宇,夏茂林. 中学生物新课程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北京:科学出版

社,2012.

2. 李高峰. 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 杨计明. 中美基础教育生物课程教材比较研究.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9.

4. 高明乾,郑明顺.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

5.

5. 刘植义、臧爱珍. 生物教材的改革和研究.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6. 刘恩山.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 叶佩珉. 生物学课程教材改革探索.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8. 初中、高中生物学教材。

课程编号:042012课程名称:生物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总学时:36 学分:2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开设学期:2

授课教师: 杨太有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知识,理解并熟悉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熟练掌握不同课堂教学需要的生物教学设计。最终目的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职前教学技能,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教学目标的制订及案例;教学内容的分析及案例;学情分析及案例;教学策略设计及案例分析;媒体的选择与案例分析;教学评价设计及案例分析;不同教学需要的教学设计及案例评析。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教材皮连生主编.教学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9

主要参考书

1.生物课程标准研制组.生物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张海珠,毕润成.生物学教学设计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7

3.王永胜.生物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 4.陈松铨,林建春,陈锋高.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设计与评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9

课程编号:042014 课程名称:生物学习理论与方法

总学时:36 学分:2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开设学期:2

授课教师:孙晓娟

教学目的:

本课程通过对现代学习理论中刺激-反应(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折中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及适于脑的学习理论等的简要介绍,与生物新课程相结合,对生物教材进行具体的分析,使研究生不仅了解先进的生物学习理论,掌握生物课程的学习方法,而且能够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应对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以更好的适应生物新课程改革。

教学内容:

现代学习理论概述;刺激-反应学习理论与生物新课程;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与生物新课程;折中主义学习理论与生物新课程;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生物新课程;适于脑的学习理论与生物新课程。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教材:

1.钟山. 中国高中学生学习方法博览:高中生物.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8 2.施良方. 学习论.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主要参考书目:

1.Eric Jensen著,脑科学与教育应用研究中心译. 适于脑的教学.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2.David A. Sousa著,脑科学与教育应用研究中心译. 脑与学习.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3.汪安圣. 认知心理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陈琦,刘儒德. 当代教育心理学.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莫雷. 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 广州: 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

课程编号:042015 课程名称:生物学发展史

总学时:18 学分:1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开设学期:2

授课教师:陈晓虹

教学目的:

通过介绍生命科学发展的各个阶段,著名生命科学家的生平和科学成就、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使研究生了解和掌握生命科学基本概念的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生物学主要理论和方法的演变,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突出生命科学理论的科学意义和哲学意义以及生命科学与社会的相互影响。

教学内容:

生物学在科学中的地位及其概念;生命的多样性和生物分类思想(宏观和微观分类学);进化(进化思想、进化的原因、进化阶梯);变异及其遗传(遗传学说、遗传本质、基因学说);生命科学与社会伦理。

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

1.姚敦义. 生命科学发展史. 济南:济南出版社,2005

主要参考书目:

1.李难,崔极谦,王水平,译(Lois N. Magner著). 生命科学史.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2.张昀. 生物进化.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刘学礼. 生命科学的历史与哲学思考.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

4.吴杰明. 生命科技史(20世纪科技发展史之三). 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

课程编号:042016 课程名称:生物实验设计与教学研究

总学时:18 学分: 1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开设学期: 2

授课教师: 燕帅国

教学目的:

本课程将方法论、教学论等教育教学原理与具体的生物实验设计相结合,对如何高效、快速的进行生物实验进行设计、分析,使研究生不仅树立科学的生物实验设计理念,而且能掌握生物实验的设计方法、特点及教学方法等,并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以应对课程实施中的问题。

教学内容:

生物实验设计发展背景;生物实验设计的性质和理念;生物学方法论;基础生物技术试验;现代生物生物技术试验;生物实验设计的教学与评价。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教材:

1.王重力. 生物实验教学法.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0

2.胡明,李少毅.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

3.张成军. 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主要参考数目:

1. 刘毓森. 生物学实验论.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2. 陈继贞,等. 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 D.J.格拉斯. 生命科学实验设计指南.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生物科学专业人才 培养方案 1

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生物科学本科毕业生,掌握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熟悉生物科学师范教育和教学规律,了解生物科学学科发展前沿技术,具有良好的教师素养和从事生物教学的能力,能在中学进行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以及在科研、技术推广部门从事研究、技术推广和管理工作的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及特色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提出基本要求,应包含以下5个方面: 1、人才类型、特色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教师素养和从事生物教学的能力,能在中学进行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主要特色是生物科学学科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技能突出,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知识结构:基础理论知识水平、专业知识与技能要求、综合应用知识要求。 专业上应掌握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应用技能,受到从事科学研究和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初步训练,获

得从事生物学教学、科研和生产的基本能力。 3、能力结构: (1)具有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2)掌握生物学教学所必须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和实验、运算能力; (3)熟悉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够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具有良好的教师素质和从事生物学教学的能力; (4)了解生物科学以及生物科学教学研究的新进展和动态,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5)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4、素质结构: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示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5、职业资格要求:教师资格证书。 三、学制与学位 修业年限:学制四年,最长可延长在八年内。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毕业最低学分:165学分,毕业最低学时: 2326学时。 四、主干学科 生物学、医学、农学 五、主要课程

生物制药专业培养方案

2016级生物制药1班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生物制药 学制年限:高中毕业生起点三年制预备技师班 试点时间:2016年~2018年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技、体全面发展,适应现代化生物药物生产一线岗位需要,掌握生物药物的生产、质量控制、设备维护等所必需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文化修养,面向医药行业,从事生物药物生产、质量检测、经营管理等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综合职业能力 1、能严格遵守企业工作制度,服从企业工作安排。 2、能根据工作任务主动利用各种信息渠道查阅资料,并在工作中有效应用。 3、能按照作业规范熟练操作生物制药设备,完成设备的保养与维护等常规工作任务。 4、能按照工作要求,执行本岗位工作流程,并能规范填写工作记录。 5、能熟练使用常用仪器,并能熟练地进行基础化学实验、生物药物实验,具有良好的实践操作技能。 6、能利用本专业理论和技能解决岗位的技术问题。

7、能做好生物药物生产与技术保障工作。 8、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办公软件,并达到国家计算机二级水平。 9、具有药学服务与指导能力。 10、具有质量监测与控制能力。 11、具有事故防范、评价、救助和处理能力。 12、具有获取及应用本专业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等信息的能力。 13、能与领导、同事等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质量意识、道德品质、职业素质、竞争和创新意识,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和健康心理。 三、就业方向及对应职业资格 在各类生物制药企业及相关企业从事生产与管理等工作,取得微生物发酵工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三级)或预备技师职业资格证书(二级)。

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生物技术专业人才 培养方案

生物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70402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生命科学基础理论、现代生物技术基本技能,能在生物药剂、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相关企业单位从事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生产管理等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具有艰苦奋斗、敬业爱岗、团结合作、创新创业的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专业基本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与酶工程、发酵工程基础知识,掌握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与酶工程、微生物工程基础知识,具备生物产品的开发、生产与管理、质量监控等相关技能,具有从事生物产品生产、开发、营销、服务、产品质量监控等工作能力; 2、掌握必须的数学、物理、化学的基础知识,能在生物技术检

测和研发等部门从事科学研发工作;具备化学检测、仪器分析、数理统计与分析的能力; 3、了解生物技术产业相关的政策、法规、条例,具备在生物技术生产部门从事生产、经营与管理等工作能力; 4、掌握文献检索、专业英语、论文写作的专业技能,具备一定的专业信息检索、实验设计、规划实验条件、分析与统计、科技论文撰写、学术交流的能力; 5、学习和掌握管理与营销的基本理论,具备企业经营管理、产品营销的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生物相关产业的管理与营销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7、具备一定的人文理论和素质,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文化素养、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8、经过相关职业技能培训,获得生物技术类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三、专业方向 1、生物农药与肥料方向:学习和掌握生命科学基本理论与知识,具备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受到现代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训练,能够在生物农药与生物肥料等企业从事技术应用、原始创新、产开发与创业等工作。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2009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坚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医学与生命科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具有工程技术与医学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在医疗器械与生物材料等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从事相关科学研究、产品开发、专业教学、质量控制与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人才。 二、基本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通过对数、理、化、力学、计算机和外语等公共基础、以及医学、生物学、材料学、电子信息学与机械制造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学习,接受科学实验研究能力、工程设计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和生产过程组织管理能力的基本训练,了解生物医学工程及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熟悉生物医学工程中各方向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过程设计及生产管理的基本内容,在毕业时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身心素质 2、具有扎实的数、理、化、生物、力学基础知识以及较强的外语运用能力。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医学、材料学、电子信息技术、机械和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 识和实践技能。 4、掌握生物医学工程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生物医学工程的新技术、新工 艺、新产品和新方法的发展动态。 5、掌握生物材料、医疗器械的设计基础,具有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绘图及辅助 制造的能力,了解生物材料与医疗器械产品开发、生产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 在生物材料、医疗器械等领域具备较高的工程实践技能和初步的科学研究素质。 6、掌握技术经济管理基础知识,具有获取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最新信息的基本技能。 三、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 四、专业特色 本专业以医疗器械(侧重人工器官)及生物材料为主要专业方向,与国内同专业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注重生物材料及人工器官等医疗器械的设计、制造、质量控制以及应用方面的 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2、通过多层次实践教学、工程实践及科研实训等培养环节,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 技能和科学研究素质。

生物技术专业(专升本)人才培养方案

生物技术专业(专升本)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代码 专业名称:生物技术专业代码:071002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应用基础研究和科技开发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生物技术产业、教学、科研及相关领域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三、基本规格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有关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学习掌握生物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开发、研究、教学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知识、能力与素质: 1.热爱祖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2.了解生物技术的理论前沿、现代生物技术领域的发展动态和应用前景。 3.掌握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知识,特别掌握药理学、免疫学、生物制药技术、疫苗工程学、发酵工程、生物分离工程等生物技术专业知识。 4.掌握生物制药技术,生物制品技术,生物药物与制品的分离、提取及检测技术,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具备从事生物药物、生物制品及分子生物学领域新产品与新品种开发、科学技术研究、产品生产、生产管理及生物制品安全与检验的基本能力。 5.熟练应用计算机辅助科研,较好地运用一门外语进行交流与写作。 6.掌握文献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及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创造性的设计实验,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研究论文,参与学术交流与科学研究的能力。 7.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和科学锻炼的基本方法,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质健康标准。 四、学制与修业年限 1.基本学制为2年。 2.修业年限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适当缩短或延长,学习年限最短为2年,最长不得超过4年。

生物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模板】

生物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简介: 生物科学是从分子、细胞、机体乃至生态系统等不同层次研究生命现象的本质、生物的遗传变异、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湖北大学生物科学专业设置于1954年,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在 2002年获批了“湖北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验班”建设立项; 2004年又获批“湖北省品牌专业”建设立项,2008年通过验收并获批“国家特色专业点”立项建设。本专业以生物科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起点,建立了系统的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建立和完善了开放实验教学体系和新的实践教学模式。 生物科学专业毕业生可到科研院所及重点高校深造,成为从事生物科学及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的人才;或到生物高新技术企业从事产品研发工作,成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性人才;还有的毕业生可成为热爱教育事业、专业基础扎实,能胜任高等或中等学校教学研究、教学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专业编号:110711 专业代码:07100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生物科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受到科学思维和专业技能训练,具备较好的科学素养及教学科研能力,能从事生物科学应用基础及相关领域科学与教学研究、能胜任生物领域技术研发、生物教学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二、基本要求 本专业培养生物科学研究型(试验班)或教学型(师范班)人才。培养规格一般具备以下要求: 1.素质结构要求 (1)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包括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诚信为人,有较强团队意识和健全人格;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修养;具国际化的视野和现代意识,以及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 (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与技能训练,掌握较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师范班学生需掌握教育学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能胜任生物教学及管理等方面工作。 2.能力结构要求 (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应用知识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科学研究与教学的能力;具有一定生物科学与技术研发的能力; (3)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开展创新实验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3.知识结构要求 (1)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哲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2)工具性知识:掌握一门外语,能较熟练的运用外语阅读专业期刊和进行文献检索,有一定的外语交流和科技写作能力;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操作技术; (3)专业理论与技能知识:掌握扎实的生物科学及其教育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系统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训练。 三、主要课程 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人体解剖与生理学、植物生理学、生物信息学、免疫学、发育生物学、教育学基础、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 四、学制与学位 基本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生物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生物工程专业 >>> 生物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生物工程专业1999年创建于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是湖南省重点学科,拥有1个湖南省生物工程中心和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已建成16个实验室功能区,2个中试基地,仪器设备约3000 万元,还拥有浏阳生物医药园省级优秀实习基地等多家校外基地。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24名,其中院士2名,美国青年科学家总统奖获得者1名,国家杰青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教授6名,副教授8名。本专业在微生物冶金工程、环境微生物工程等研究领域独具特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国民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生物科学基础知识,掌握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资源生物加工、生物能源与材料、环境生态与治理、天然产物与药物等领域从事现代生物过程设计、生产与管理、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以及可进一步深造的研究型人才。 三、培养要求 强化数学、化学、化学工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基因工程、发酵工艺原理、生化分离工程、生化工程及设备、生物工程产品工艺学、生化工艺与工厂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化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发酵工程、生化分离及工艺、生物工程计算机实践等专业实验的基本训练,具备在生物技术和工程领域从事生物产品制造过程的设计、生产与管理以及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与应用的能力,拥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潜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全面系统地掌握与生物工程密切相关的生物、数学、物理、化学、化学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生物工程领域的核心知识体系。 2.具有本专业所需的工程制图、电工及电子技术、信息及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备本专业所需的设计、计算、测试、调研、文献查阅、科学研究和实验操作等基本技能,具有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熟悉生物工程学科的发展方向,具有较强的知识获取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能够创造性地提出新的观念,并勇于实践。 5.了解当代生物工业的发展动态和行业情况,熟悉与生物工程相关领域的法规。 6.具有较强的外语听、说、写、译和阅读等综合运用能力。 7.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具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强健的体魄。

生物科学专业师范培养方案

生物科学专业(师范)培养方案 一、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专业定位: 立足西南,面向全国,把本专业建设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西南一流、国内知名的生物科学师范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先进才教育理念,掌握生命科学及其重要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具备一定的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及教学改革的能力,人格健全、基础扎实、能力突出、素质全面,有国际视野的优秀教师和基础教育专家。 具体要求: 1.系统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为人民服务的良好思想品德。 2.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 3.熟悉植物学、动物学、植物生理学、解剖生理学、生态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及微生物学等骨干课程及学科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通过专业选修及拓展课程的学习,及时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动态、理论前沿和应用前景。 4. 掌握资料查询、科技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及实验操作,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具有从事微观生物学和宏观生物学研究及其应用的初步能力。 5.具备较扎实的与专业联系紧密的数学、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6.具备较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成为具有较好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的优秀中学教师,以及为进一步培养为基础知识扎实,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教育专家奠定基础。 7.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三字”达到合格标准,普通话达到二级水平。 二、学期与学制 学期:每学年分为秋季、春季和夏季三个学期,夏季学期为选择性学期,不列入学期排序。 学制:标准学制4年,学习期限为3-6年 三、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 毕业学分:170学分

生物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生物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300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基本知识,具有生物工程基本原理及其产业化基本能力,能在工业、医药、食品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从事与生物工程领域有关的设计、生产、管理、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等工作,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微生物育种、细胞生物学、社会责任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化工制图、生物产品加工、植物组织培养、微生物发酵、社会责任实践等方面基本训练,掌握生物产品分离纯化、微生物改造、基因克隆、细胞培养、生物工程设备使用及改造、生物工厂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与酶工程、发酵工程等基础知识,具备对生物化工产品进行下游处理技能及其相关仪器运行、维护、操作的基本技能,具备生物化工产品开发与生产的能力; 2、掌握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化工原理、微生物育种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备化学检测、仪器分析、数理统计与分析的能力; 3、理解生物工程产业相关的政策、法规、条例,具备在生物工程生产部门从事生产、管理等工作能力; 4、理解文献检索、专业英语、论文写作的专业技能,具备一定的专业信息检索、实验设计、规划实验条件、分析与统计、科技论文撰写、学术交流的能力; 5、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6、具备一定的人文理论和素质,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文化素养、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7、通过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可获得生物工程类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生物科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够在中学进行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以及在科研、技术推广部门从事研究、技术推广和管理工作的应用拓展型高素质人才。 二、培养要求及特色 1. 政治素质 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高尚的道德品质情操和崇高的理想。 2.知识结构 专业上应掌握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应用技能,受到从事科学研究和现代教育理论及实践的初步训练,获得从事生物学教学、科研和生产的基本能力。 3.能力结构 (1)具有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2)掌握生物学教学所必需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和实验、运算能力; (3)熟悉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够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具有良好的教师素质和从事生物学教学的能力; (4)了解生物科学以及生物科学教学研究的新进展和动态,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5)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4.素质结构

有较强的调查研究及决策、组织及管理、口头及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三、学制及学位 修业年限:学制四年,最长可延长在六年内。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 生物学 五、主要课程 植物学、动物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植物生理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生物教学论等。 六、学时及学分

-生物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浙江理工大学2012版生物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生物技术专业代码:070402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健全人格、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人文修养,具有较强的自然科学基础,受到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掌握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思维和较宽的学科视野,具有进一步深造和发展的潜能,将来能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创新型研究人才;以及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及相关领域从事生产、质控、检测、管理等工作,并具有一定营销、管理等知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规格及基本要求 (一)知识结构要求 工具性知识:能较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专业期刊和进行文献检索,掌握科学方法论与科技写作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技术。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通识性文学、历史、哲学、生物伦理学、思想道德、政治学、艺术、法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等方面的知识。 社会科学知识:了解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及其规律的知识,包括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新闻学等方面的知识。 工程技术知识:具有一定的生物工程原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经济管理知识:具有初步的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学科专业知识:掌握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训练。 (二)能力结构要求 1. 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 应用知识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产品研发的能力、具有生物技术下游工程实践和技术革新的基本能力。 3. 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开展创新实验和科技开发能力。 (三)素质结构要求 1. 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诚信为人,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健全的人格。 2. 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修养;具有现代意识和健康的人际交往意识。 3. 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比较扎实的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有较好的综合分析素养和效益观念,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 4. 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生活习惯。 四、主干学科:生物学 五、核心课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英语、高等数学、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基因工程、发酵工程。 六、特色课程 研究型课程:生物技术综合实验、科学研究训练 全英语教学课程:微生物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

生物制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生物制药方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生物制药技术的基本原理,具备生物制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在医药公司、制药企业、科研单位及高等院校等部门从事药物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经营和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精神、竞争力强,能适应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专业培养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掌握宽厚的基础知识,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技能。具备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专业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有机化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合成、制药工程等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2.掌握药物分析、检测的基本方法、原理;具有制药工艺设计、设备选用、生产管理和技术经济分析的能力 3.具有对生物药物的资源、新产品、新工艺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4.熟悉国家关于制药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生物制药的理论前沿,了解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发展动态; 6.掌握科技文献检索,具有创新意识、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市场经济知识和管理知识。 三.主干学科: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生物化工 四.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系列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化工原理、药物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微生物制药学、生化分

离工程、制药机械与设备、生物药物分析、基因工程、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天然药物化学、免疫学基础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课程实验(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等多门)、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大实验、毕业设计(论文)等 六、学制 四年,实行学分制。 七、毕业最低学分要求 165学分 八、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 九、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汇总表 注:形势与政策、军训以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社会实践等3门课程共6.5学分不统计入上表,上表总学分按总学分165计算,百分比为约数。

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生物技术专业2003年始建于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办学条件一流,已建成16个实验室功能区,2个中试基地,仪器设备约3000 万元,还拥有浏阳生物医药园省级优秀实习基地等多家校外基地。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24名,其中院士2名,美国青年科学家总统奖获得者1名,国家杰青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教授6名,副教授8名。本专业在微生物生态学、微生物基因组学等研究领域独具特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国民经济建设需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扎实的数理化、计算机、外语基础知识和系统扎实的生物技术基础理论,了解学科发展前沿,掌握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实验技能,并具备一定的工程设计知识,能胜任生物资源开发、生物技术产品工艺设计、检测分析、技术监督、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研和技术人才。 三、培养要求 强化数学、化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发酵工艺原理、生化分离工程、基因工程、生物工程产品工艺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分析测试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化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发酵工程、生化分离及工艺、生物技术计算机实践、生物工程与技术综合实验等专业实验的基本训练,具备运用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生物技术研究创新、技术开发和应用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全面系统地掌握与生物技术密切相关的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生物技术领域的核心知识体系。 2.具有本专业所需的工程制图、电工及电子技术、信息及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获得较好的实践训练,具备文献查阅、科学研究和实验操作等基本技能,具有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熟悉生物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方向,具有较强的知识获取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能够创造性地提出新的观念,并勇于实践。 5.具有较强的外语听、说、写、译和阅读等综合运用能力。 6.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具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强健的体魄。 四、主干课程和特色课程 主干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基础、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发酵工艺原理、生化分离工程、生物工程产品工艺学、基因工程

生物工程系---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系统工程专业2012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200字以内)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宽厚的生物学基础、掌握生物技术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和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具备生物产品研发能力,能在生物技术及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高级技术人才。 毕业生可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也可在科研单位或高等院校以及医药卫生、生物工程、食品化工等企事业单位工作。本专业主要发展方向包括:基因工程、代谢工程和合成生物学,微生物工程、酶工程、环境生物工程、发酵工艺等。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400字以内) 1.学生应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热爱所学专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能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2.应熟练掌握生物技术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生化分析和制药、微生物检测与生物资源开发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训练,了解本专业相关的国内外研究与新产品开发进展;有较好的现代企业管理知识。 3.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一般为英语,要求通过4-6级考试),比较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和操作技能。 4.对本专业教学计划设置的必修课及限定选修课程,必须取得规定的学分。另外,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验操作训练并重,学生应较高质量地完成教学生产实习任务和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的设计、实验及撰写工作。 5.本专业为《国家生物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学习成绩优秀、有培养前途的学生可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或直接攻读博士学位(5年)。 三、授予学位 根据生物系统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在四年内修满155.5学分,成绩合格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生物工程专业建设规划

生物工程专业建设规划 为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及实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实施质量工程,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以我校建设研究型大学为目标,改革生物工程本科专业教育,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特制定2010年至2014年生物工程本科专业发展规划。 一、生物工程专业及本专业现状 在广泛意义上,生物工程是由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微生物工程以及生物化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发展而成的新兴的工程技术学科,是21世纪三大前沿学科之一。生物工程是生物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基础,是以实验室研究通向大规模工业生产的纽带。 国内众多高校一般将生物工程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为:掌握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不同高校的生物工程专业根据起源的不同而带有各自的特色与专长,如:中国农业大学的生物工程专业在农产品、果蔬的加工、保鲜,食品生物技术方面具有特色;江南大学在发酵工程方面有深厚的基础,在工业发酵和工业生物催化领域占有优势;华东理工大学以我国最早的抗生素制造工学为基础,在生化工艺和生物医药工程等领域具有特色;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具有食品工程专业背景,在食品安全、商品检验方面具有特色。 我校的生物工程专业的前身是1986年建立的生物化工专业,它的建立与发展依托于北京化工大学在化学、化工研究领域的优势,立足于大化工工业领域,经过20多年(尤其是近十几年和建立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几年)的建设与发展,在工业生物技术及应用、生物基化学品和生物能源方面形成特色,为国内同行所认可,并在生物炼制等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这些优势与特色也贯穿于生物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培养。 二、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特色 生物工程专业属工科专业,以培养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主,要求培养的学生既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又具有一定的工程技术能力。 生物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生物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生物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在生物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生产技术、管理、新技术研究及新产品开发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以及具备运用其基础,在国计民生的各相关领域与部门从事工作的能力。” 本专业在加强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强调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衔接,强化实践教学,拓宽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等专业技能,了解本领域的科技前沿,使学生具备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内从事工艺设计、生产技术与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宽的就业适应能力。

生物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生物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健全的人格;具有成为高素质人才所具备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人文修养;具有较强的自然科学基础;受到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掌握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生物技术产品开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状况;并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管理及教学等方面的工作,或者进一步深造攻读研究生学位。 (二)培养规格本专业培养应用研究型或技术型人才。培养规格一般应具备以下要求: 1.素质结构要求 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诚信为人,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健全的人格; 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修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现代意识和健康的人际交往意识; 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革新精神;在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领域具有较好的综合分析素养和价值效益观念; 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包括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生活习惯;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体育锻炼、形成健康生活理念。 2.能力结构要求 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应用知识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产品研发的能力、具有生物技术下游工程实践和技术革新的能力。 创新能力:具有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开展创新实验和科技开发能力; 3.知识结构要求 工具性知识:能较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专业期刊和进行文献检索,有初步的外语交流和科技写作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技术;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文学、历史、哲学、生物伦理学、思想道德、政治学、艺术、法

生物科学专业培养方案(071001)【模板】

生物科学专业培养方案(071001) 一、专业简介: 生命学科在XX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享誉海内外,是我国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XX大学生命学科实行统一招生,按专业方向分流培养的本科教学模式。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各种基本理论、现代生物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以及相关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修满 153 学分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 生物科学专业(071001):培养基础型人才。系统掌握生物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和发展趋势;接受科研专业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成为生物科学基础型专门人才。分为植物科学、动物科学、生物化学和微生物学四个专业方向。 三、培养要求: 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修养,掌握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及求实创新的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科研及开发工作。 四、核心课程: 本专业必修核心课程 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微生物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含主要专业实验): 植物生物学实验、动物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生态学实验和专业综合研究技术。专业实习按专业进行。 六、毕业学分:153 七、修业年限:4年 八、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九、各类课程学时学分比例

十、课程设置清单(见下表) 生物科学专业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总表]

生物科学专业选修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表二]

生物工程专业发展规划

生物工程专业发展规划 一、生物工程专业学科现状 2002获得教育部批准,使我校成为国内拥有生物工程本科专业的高校之一。教育部的《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教高〔2001〕5号)为指导,以面向未来,适度超前,发挥优势,扶植重点,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为宗旨,以社会有效需求为导向,以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抓住世界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机遇,提高专业竞争能力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发展应用性学科专业为重点,初步形成结构合理的专业设置框架;力争在较短时间内,使现有本科专业达到同类院校办学水平;充分考虑人才需求,结合我院的办学条件、学科和师资的实际情况,科学确定重点建设目标,培育、建设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为学院的事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按照面向社会需求提供生物工程专业人才,突出生物工程人才“实践与理论结合”的特点,制订了生物工程专业(学科)培养计划。明确了“一个头脑,四种能力”的专业培养目标、业务培养要求和主要课程体系。确定生物工程骨干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各个骨干课程之间的关系。以专职教师为主体,以外聘的兼职教师为辅,组建了生物工程专业(学科)学科梯队。目前该项工作仍在进行之中。 ;生物工程专业是以工为主、以理为辅、工理管结合的复合型专业,培养掌握现代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基本科学原理、基本技能、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本理论,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产业化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 目前适应国情、省情的生物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还远不够。这就为我们学院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客观机遇。如果我院能够继续加大生物工程专业的投入力度,在人才、资金、设备方面给予倾斜和扶持,彻底改善生物工程专业的办学条件,生物工程专业必将会取得快速发展,成为一个品牌专业。 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师资队伍中存在人员缺乏,知识结构失调的现象。现在生物工程专业的教师教师的压力过大,承担的课程分散,使教师很难集中精力钻研课程,只能疲于奔命地应付不断开出的新课程。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教学质量,也会影响教师的科研工作的开展。 2、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企业实践基地建立存在一定问题。学生缺乏了解实际、深入实际的机会,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市场对生物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具有多层次、多方位的特点,这个特点决定了生物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因此生物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很大的风险。可行的方法是尽可能分流生源。 三、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及主干课程的设置 我们培养的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应是复合型人才,其专业特点是跨学科,培养难度大,周期长。所以生物工程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是以市场为导向,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即由就业市场提出对人才需求的标准,学院捕捉到这种需求,并对自身课程做出相应的调整,通过彼此间的沟通和协调,最终将符合市场需求的高质量高素质的学生推向最需要他们的市场。“十一五”期间,继续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以及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能够体现出人才培养定位的特色要求。

物理学专业国际班人才培养方案-2016

物理学专业国际班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包括培养方向与特点) 1、继承上海交通大学的教学传统和文化,发扬交通大学的工程教育优势; 2、体现本系学科全面(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等离子物理、光科学物理、天体物理、和理论物理)的特点,反映学科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3、符合本学科教学自身的教学规律和认知规律; 4、贯彻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5、适应、引导国际化社会的人才需求; 6、反映国家实行本科通才教育的基本原则。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其学科特点在于它所提供给社会的不仅仅是描述物质特性的知识,一个更为重要的部分是导致物理学进展所形成的各种研究手段和认识方法,以及能揭示自然奥秘的实验仪器的设计和应用。 物理学并没有相应的制造业。但作为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以及标准方法论的优势使物理学成为其它学科最能接受的理想合作学科,正越来越广泛地被用于各学科间以及跨学科协作中。物理专业毕业学生事实上能够适应相当广泛的职业领域,主要为: 1、各自然科学学科、应用科学学科、工程技术学科、管理科学学科等后继学位的深造学习,或进入相关的研究及教育领域; 2、各类应用新方法、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的制造业领域,发现新问题,寻找与分析新方法的开发领域,基本任务为目标导向创新和积累知识的行业或领域; 3、各类要求定量或半定量分析、需要具有细节说明能力,和需要处理复杂多元体系的新兴行业,如各类咨询服务、行业管理、项目管理等领域。 物理与天文系国际班的设置是为了适应学科国际化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角和英语环境学习能力。并为来自海外的留学生提供学习平台。其培养计划总体同物理学专业。但所有基础和核心物理课程以及数学课程为全英语教学。 二、规范与要求(分解要求:能作为选择课程和教育教学活动的依据;能被评价) A 知识架构[1] A1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基本知识(人文学科模块)——要求学生在基础教育所达到的知识水平上实现进一步的提升。 A2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入门知识(社会学科模块)——借助于某一个学科的某些片断,通过短暂的学术探索,让学生接触到这个学科的研究方法,而不是 1其中A1-A4为学校统一要求,各模块至少选修一门课程。A5为本专业要求

生物工程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6教学内容

《生物工程》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3年6月修定) (专业代码:085238)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生物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培养的研究生,应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掌握所从事专业(或职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具有独立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学位获得者在本专业领域里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解决工程技术问题和担负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可从事相关专业的应用研究、开发与管理工作。 掌握一门外语(一般为英语),并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 二、专业(领域)方向 1. 动物基因资源和生物活性物质 2. 植物细胞与基因工程 3. 资源环境微生物技术 4. 蛋白质工程 5. 生物过程工程 6. 环境生物工程 7. 发酵工程 8. 干细胞工程 三、培养方式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注重培养过程的实践性与培养方式的实务性及可操作性。 1.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课程、项目研究与论文写作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鼓励吸收不同学科领

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专业学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2.在学生进入到实验室后,由导师或导师组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完成相应的专业学习。 3. 实行指导教师负责的指导小组培养制,导师个别指导与指导小组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4. 采用系统的课程学习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工程实践要求学生直接参与工程项目实践,完成必要的技术方案设计、开发、项目管理等工作,并在所取得的工程实践成果基础上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为2-4年,达到培养方案要求最多可申请提前1年毕业,提前毕业应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修满规定的30学分;2、在1区或2区以第一作者发表一篇SCI论文。 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人员的学习年限为2-5年。 五、应修总学分及课程设置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修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必修学分不少于19学分(含专业实践),选修学分不少于11学分。 课程设置(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 1、必修课(19学分) 思想政治理论(理工医)3学分 第一外国语(科技英语)3学分 专业必修课2门:生物工程数学3学分、专业课2学分,共5学分 专业实践8学分 2、选修课(11学分) 选修课分为专业选修课和非专业选修课,专业选修课不少于4门,每门2 学分。 学校开设的研究生公共选修课主要包括: (1)硕士研究生第二外国语,计2学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