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终端说明书

智能终端说明书
智能终端说明书

台区智能配变终端TTU

说明书

XXXXXXX公司

目录

1.概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1应用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2产品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 终端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1终端外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2结构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3. 主要技术指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3.1使用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3.2电源工作指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3.3模拟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3.4功率消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4. 终端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4.1终端基本架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4.2配变监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4.3状态量采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4.4通讯通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4.5台区设备监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4.6数据处理及传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4.7数据统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4.8就地及外接设备异常指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4.9后备电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4.10自恢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4.11无线管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4.12安全防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5. 终端端子图及指示灯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5.1 终端侧面端子定义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5.2终端指示灯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5.3重载连接器接口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6. 调试口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7. 终端故障及解决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8. 装箱清单11

1. 概述

1.1应用范围

台区智能配变终端安装于柱上变压器台区,具备对配电变压器0.4kV低压设备实现电能分

配、电能计量、无功补偿以及供用电信息的自动测量、采集、保护、监控及安全防护等功能。

配变终端通过信息汇聚并上传至配电自动化主站,,具有“标准化、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

的智能化特征,实现智能台区的精益化管理。

1.2产品特点

台区智能配变终端产品功能全面,以智能台区配变终端为核心,实现台区的配变监测、智能无功投切监测、低压进出线监测、三相不平衡治理和智能巡检功能,并具备安全加密功能。

对配电台区各设备进行集中管控,并通过多种通讯方式将相关信息上送至主站系统。台区智能

配变终端其特点如下:

配变监测:对台区电压、电流、温度等实时数据采集和上传。

自动抄表:台区总表采集,获得台区精细化运行数据;可扩展宽带载波抄读用户电表数据。

台区设备监控:对台区馈线开关、漏电开关等设备自动监控。

智能无功补偿监控:对智能无功补偿设备信息实时采集。

微功率无线维护:由于箱体安装位置环境复杂,目前终端提供方便的现场无线调试,升级。

三相不平衡治理:通过对台区三相不平衡情况的监测,通过换相装置进行平衡调节。

故障定位与指示:通过监测自身状态和外接开关故障等信息就地指示及自动上报。安全防护:具备基于内嵌安全芯片实现的信息安全防护功能。

2. 终端结构

2.1终端外观

终端尺寸大小:259 mm (宽)*276 mm (高)*184 mm (深)(含重载连接器)。

^6,8

2.2结构设计

终端采用插件式设计,各功能插件独立设计,按不同的功能将电路设计为独立的子板, 子板通过欧式板间连接器连接到总线底板上。

3. 主要技术指标

3.1、使用环境

环境温度:-40 C ~ +70C

海拔高度:< 1000m

环境相对湿度(在25 C时)10%—100%

3.2、电源工作指标

使用交流三相四线制供电,在系统故障(三相四线供电时任断二相电)时,交流电源可供

终端正常工作。

1)额定电压:AC220V/380V,50Hz 允许偏差:-30%~+30%,额定电流:5A ;

2)终端加上电源、断电、电源电压缓慢上升或缓慢下降,无误动或误发信号,当电源恢

复正常后可自动恢复正常运行;

3)电源恢复后保存数据不丢失,内部时钟正常运行;

4)电源由非有效接地系统或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三相四线配电网供电时,在接地故障及

相对地产生10%过电压的情况下,没有接地的两相对地电压将会达到 1.9倍的标称电压,维持4小时,终端不损坏。供电恢复正常后终端可正常工作,保存数据无改变。

3.3模拟量

1)精确测量范围

电压:176~264V;电流:0~6A;频率:45Hz ~55Hz

2)测量精度:

电压:<± 0.5%;电流:<± 0.5%;频率:<0.01Hz;有功功率:<± 1%无功功率:<± 1%

功率因数:w±1%视在功率:w±1.0%;电度量:w 1.0%。

3.4功率消耗

1 )终端静态功耗:w 10 VA;

2)电压、电流回路功耗:W0.5VA

4. 终端功能

4.1终端基本架构

终端由电源模块、开关量采集模块、核心控制模块、通讯模块等模块组态构成,所有模块

应能在电源模块的辅助下独立运行或在核心控制模块的协调下运行,且模块即插即用。

4.2配变监测

对台区实时采集配变低压侧的总三相电压、电流.,实现基本配变监测功能:

1 )三相电压、电流有效值及3?13次谐波分量;

2 )电压偏差、频率偏差;

3 )三相电压/电流不平衡率;

4)电压合格率统计;

5)分相及三相有功、无功功率、四象限累积电量;

6 )台区变负载率。

4.3状态量米集

终端能采集8组开关量状态信号,支持单点无源遥信;软件防抖动时间可设,事件记录分辨率达到2ms及以上。

4.4通讯通道

4.5台区设备监测

用电信息监测功能:配变终端可通过RS485以太网等通信方式与集中器通信实现配电台区

的用电信息采集,包括失电信息、用户侧电压数据信息。可通过宽带载波等通信方式与低压用

户终端等设备通信实现配电台区的用电信息采集,包括供电电压、用电负荷、低压开关监测等。

开关监测:通过RS485接口接入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及塑壳断路器,实现对剩余电流动作

保护器的分/合状态、剩余电流值、电压/电流和事件报警等信息的监测;采集低压进出线开关的位置等信息。

环境温度或变压器状态监测:配置温度、湿度传感器实现对户外配电箱、配电站和箱式变

电站的温度、湿度信息的监测,可配合风机等设备自动调节;可对油浸式变压器的油温、油浸式变压器的瓦斯保护状态、有载调压/调容变压器的档位状态、干式变压器的绕组温度、干式变

压器的风机状态等变压器状态信息进行监测。

智能电容器监测:通过485通讯实现智能电容器容量、投切状态、共补/分补电压等信息监

测及状态并上传。

三相不平衡治理功能:智能配变终端可通过对台区三相不平衡情况的监测,控制接入的智能换相开关或其他三相不平衡调节设备进行三相不平衡的调节。

4.6数据处理及传送

1)配电台区失电、故障等事件发生时,智能配变终端应实时自动记录、上传和追忆;

2)智能配变终端实时记录采集的模拟量数据,并每15min主动上送配电自动化主站。主动上送的模拟量数据可设置。当地记录数据包括了变压器低压侧三相电压、三相电流;三相有功

功率,三相正、反向无功功率,有功电量,正、反向无功电量;三相电压、电流总畸变率,三相电压、电流不平衡度;变压器有功功率损耗,无功功率损耗;

3)智能配变终端循环存储不少于1024条事件顺序记录,采用文件传输方式上送最新的1024条记录模拟量数据曲线记录至少保存30天。

4.7数据统计

智能配变终端统计按日统计并记录,统计时间1年,统计数据支持配电自动化远方调用,终

端统计数据包括:

1)常规统计数据:总、尖、峰、平、谷的有功电量和正、反向无功电量;配电台区线损、变损;平均负荷率;日重过载次数及时段;日运行时间;

2)极值统计:三相电压最大、最小值,三相电流最大、最小值及出现时间;功率因数最大、最小值及出现时间;三相电压、电流畸变率最大值,电压、电流不平衡度最大值及出现时间;

3)电压监测统计:电压监测统计以1min作为一个统计单元,取1mi n内电压预处理值的平均值,记录保存按月、按日累计各相别电压合格率;记录保存按月、按日累计各相别电压偏差超

上限和超下限累计时间;计量15分钟平均电压。

4.8就地及外接设备异常指示

智能配变终端具有本地指示灯终端运行、通信、遥信等状态,检测到通讯异常或者终端自身故障情况(如各功能板卡及重要芯片发生故障)时,可本地显示并表示出具体异常事件类型。

智能配置终端能监测所采集设备的各个通信接口状态,记录通信接口的通信开始时间,通信中断时间,并记

录在终端系统日志文件中,当通信出现异常时,能将其以遥信的方式上报远方主站。

4.9后备电源

1)采用超级电容(尺寸不大于45*60*34,符合RoHS要求)作为终端后备电源,置于终端

内部。当终端主电源故障时,超级电容能自动投入,并维持终端工作不少于2分钟,并具有与

主站通讯3次完成定时上报数据的能力。

2)失去工作电源,终端可保存各项设置值和记录数据不少于1年。

3)超级电容免维护时间不少于8年。

4.10自恢复

终端重新上电或运行复位后,具有自动恢复功能,保持原有的各项设置值。

4.11无线管理

无线方便本台区终端与现场设备的实时数据对接,也可以通过微功率无线通讯在局域网内,

使用户更加方便的使用台区终端。

4.12安全防护

具备基于内嵌安全芯片实现的信息安全防护功能,安全防护功能包括基于国产商用密码算法的统一密钥和数字证书,可与配电主站实现双向身份认证、参数配置等的签名验证、数据的加解密与完整性保护;具备监视安全芯片工作状态功能。

5.

终端端子图及指示灯定义

5.1 终端侧面端子定义图

-r

485接口为标准接口:“ 3”表示

端子顺序信号定义

1NC

2NC

3485 L

4485 H

5NC

6NC

以太网接口为标准RJ45接口:1、2收发,3、6收发

端子顺序信号定义

1TX+

2TX-

3RX+

4NC

5NC

6RX-

7NC

8NC

NET1NET2

RS4S5

1E nr IV V¥1

SIM

小无线4G

5.2 终端指示灯定义

电源运行过压欠压故障异常

O O O O O O

厂4G n

信号通信载波小无线变位

O O0O0O

厂串口厂串口2—

收收发遥信1遥信2

O O O O O

厂串口13-|厂串口4-|

收收发遥信3遥信4

O O O O O

5.3

重载连接器规格定义,包含电压输入、电流输入、直流量输入和数字量输入等信号,其中

1-10选用2.5mm2插针,23-30选用1.5mm2插针,其余选用0.5mm2,具体端子定义如下所示:

6. 调试口简要说明

485通讯说明:

485-l~V速率2400~9600可配,用于连接外联其他485设备; 485-VI 用于维护:9600 n。

以太网通讯说明:

智能终端设备项目实施方案

智能终端设备项目实施方案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智能终端设备项目实施方案 移动智能终端配件,即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时适 配的附件产品,主要包括壳套保护类、电源配件类、耳机视听类、外设拓 展类、饰品配件类等。随着移动智能终端行业的快速发展,功能化、个性 化消费需求日益明显,使得配件市场空间亦不断扩大。以智能手机配件为例,2016年全球手机配件市场规模达到627.13亿美元。 该智能终端项目计划总投资5142.7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3594.3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9.89%;流动资金1548.44万元,占项目 总投资的30.11%。 达产年营业收入10974.00万元,总成本费用8739.16万元,税金及附 加96.78万元,利润总额2234.84万元,利税总额2639.87万元,税后净 利润1676.13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963.74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 43.46%,投资利税率51.33%,投资回报率32.59%,全部投资回收期4.57年,提供就业职位222个。 坚持“实事求是”原则。项目承办单位的管理决策层要以求实、科学 的态度,严格按国家《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的要求,在全面完成调查研究基础上,进行细致的论证和比较,做到技术先进、可

靠、经济合理,为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以客观公正立场、科学严谨的态度对项目的经济效益做出科学的评价。 ...... 移动终端作为简单通信设备伴随移动通信发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自2007年开始,智能化引发了移动终端产业的变革和跨界融合,移动智能终端行业成为信息通信技术领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移动智能终端引发的颠覆性变革揭开了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序幕,开启了一个新的技术产业周期。快速的产品技术迭代和高强度的市场竞争使移动智能终端市场逐步成熟,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智能终端产品迅速普及,广泛渗透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移动终端特点及移动互联网未来发展趋势

在近六年中,移动互联网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与发展,移动互联网技术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 了巨大的变化,无论老少都开始熟练运用互联网技术,移动终端成为了移动互联网的节点, 无论是人与人,还是人与物,物与物都建立了联系,增加了互动。人们的工作方式,沟通方 式,消费方式也开始向共享方向发展,这也加速了信息时代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移动终端技术 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与通讯技术相融合的产物,从广义上讲,是用户能够通过手机、PDA 或者其他手持终端接入互联网。利用移动互联网,人们可以使用手持终端访问Internet,通过各种移动应用进行在线搜索、在线聊天、在线阅读、在线观看视频、在线收听音乐、在线 购物等。相对于传统互联网来说,移动互联网的本质在于更广泛的连接,连接人与人(社交平台)、人与物(电子商务、智能设备、传感器)、物与物(物联网)。 一、中国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现状 与传统互联网不同,移动互联网的技术构成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终端技术、通信技术和应用技术。 1移动终端技术特点及现状 移动终端设备是指通过无线通信技术接入网络的终端设备,其主要功能是移動上网,其次是便携性。随着用户对移动智能终端的需求增多,高效能处理器、快捷的操作系统、高清触屏显示屏、高像素摄像头、外放音质技术等相应技术都囊括在移动终端技术范畴中。2015年和2016年是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标志性年份,与以往高歌猛进的发展态势不同,2015年以来我国移动互联网进入平稳发展的状态。2011-2014年我国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已达到饱 和状态,2015年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4341亿部,与2014年相比增速放缓。[1]智能手机在满足了基本的入网速度、大屏、待机、性价比之后,需要满足用户体验以实现转型。2016年我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达47亿台[2],其中华为以139亿台智能手机的出货量领跑了中 国手机品牌。 2通信技术特点及现状 为人所熟知的移动互联网接入网主要有GPRS、EDGE、Wi-Fi、3G、4G等。我国目前广泛应用的是3G网络,它能够满足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的信息服务。同时,在 4G网络建设发展方面我国具有巨大的规模潜力。2015年我国移动市场逐渐饱和,用户规模 增速放缓,但4G移动用户呈现爆炸式增长态势,“据工业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是全球4G发展的主要动力,我国4G用户在全球占比34%,成为全球最大的4G用户市场,2014至2015年我国4G用户发展水平就达到了美国和日本3年的发展水平”[4]。同时得益于我国4G网络基础建设的完善和普及以及提速降费等政策的执行,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的 潜在需求被充分调动和激发出来。 3应用技术特点及应用 在移动终端和通信网络技术发展的基础上,运用最多的就是移动互联网的应用程序, IPhone的APP store和Android系统的应用商城中含有各种用途的应有软件:电子阅读、手 机游戏、视频观看、手机购物、手机支付、旅游服务、交通服务等。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情况统计报告》统计,截至2016年12月份,我国移动互联网应用使用率最高的APP 是即时通信、网络新闻、网络搜索等,具体APP为微信、QQ、淘宝、手机百度。 不同种类的应用服务具有不同特点,社交应用具有分享性、时间碎片性、关联性的特征。使用户能够通过及时分享更新共享信息,随时随地利用时间间隙开展互动,以微信、QQ等为代表的社交应用能够实现与手机通讯录相关联的方式扩展熟人社交圈,通过定位、“扫一扫”“摇一摇”等功能打破空间界限、扩展交际范围。位置类应用,如滴滴打车、高德地图 等能够实现应用服务的实效性和实地化,利用移动终端所具有的便携性、移动性和即时性,

2019年移动智能终端配件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移动智能终端配件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11月

目录 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和主要政策法规 (6) 6 1、行业监管体制 ....................................................................................................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7) 二、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8) 1、移动智能终端配件行业概况及发展历程 (8) (1)移动智能终端配件行业概况 (8) (2)移动智能终端保护类配件发展历程 (10) ①萌芽期 (10) ②起步期 (10) ③全面发展期 (11) ④稳定成熟期 (11) 2、移动智能终端行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12) (1)市场概况 (13) ①全球市场概况 (13) ⅰ.技术升级提升产品迭代速度是存量市场主要推动力 (15) ⅱ.市场发展阶段存在差异,存量功能机尚未被完全替代,发展中国家智能手 机增量需求可期 (16) ②中国市场概况 (17) ③市场竞争格局 (19) ④5G网络的商用与普及带动智能手机加速迭代 (20) (2)其他移动智能终端产品市场情况 (22) 3、移动智能终端配件产业发展现状 (24) (1)移动智能终端保护类配件行业市场容量 (24) (2)其他移动智能终端配件产品 (27) 4、移动智能终端配件产业发展的趋势 (28) (1)以保护类配件为代表的智能手机配件仍是未来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28) (2)技术革新、消费升级持续推动行业发展 (29)

(3)市场集中度将逐步提高,优势企业将占据有利位置 (29) 5、移动智能终端市场变动趋势的影响 (30) (1)近年来,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增速放缓,平板电脑市场缓慢下滑 (30) (2)移动智能终端市场头部聚集效应加强,存量市场仍蕴藏巨大潜力 (31) (3)移动智能终端市场进入成熟期,头部聚集效应加强 (32) ①头部移动智能终端制造商集中度提升, (32) ②移动智能终端配件行业,同样进入全面能力竞争的成熟发展阶段 (32) 三、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化程度 (33) 34 1、知名品牌商 ...................................................................................................... 34 2、ODM/OEM厂商 ............................................................................................... 3、小规模、同质化的非知名企业 (35) 四、行业特征 (36) 36 1、行业经营特点 .................................................................................................. 2、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季节性特征 (36) 五、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37) 38 1、结构设计、模具开发 ...................................................................................... 38 2、注塑成型技术 .................................................................................................. 39 3、多种新材料组合应用 ...................................................................................... 39 4、表面处理 .......................................................................................................... 40 5、品质检测 .......................................................................................................... 六、进入行业的壁垒 (40) 1、ODM/OEM业务领域 ....................................................................................... 40(1)认证壁垒 (40) (2)客户壁垒 (41) (3)配套服务能力壁垒 (41) (4)生产技术壁垒 (42) (5)资金壁垒 (42) 43 2、自有品牌运营领域 ..........................................................................................

车联网解决方案(智能终端)

车联网解决方案(智能终端) 深圳车联网解决方案公司《酷点网络》提供车联网智能终端开发,app开发,汽车协议解码、汽车电子开发、汽车电控系统改装专用模块。 模块将汽车CAN总线数据解析后通过UART输出,供用户二次开发。模块体积小巧,易集成于用户系统,同时使用UART输出极易于二次开发。 功能描述I 可采集汽车OBD接口CAN总线上的所有原始数据,并将数据解析出其具体意义(汽车内部电控系统的各项传感器数值)后通过串口输出,供用户读取、解析、开发等使用。用户可以通过串口指令或模块自动发送的方式,将读取到的汽车内部运行数据通过串口直观的输出。功能描述II 用户无需深入了解汽车CAN总线或CAN数据,只需将模块集成到用户开发设备的硬件系统中,就能将用户自身的产品(各种单片机、PC串口、GPS、DVD、PND等设备)与汽车CAN 总线快速连接,可以非常方便、快速的实现自身产品二次开发及功能扩展。 功能描述III 模块目前可支持标准的ISO15765协议、OBD II汽车故障诊断功能,支持DTC诊断请求、故障码输出、故障码清除。 模块集成自动打火启动、熄火休眠功能,系统休眠时消耗电流为微安级,满足低功耗标准。还可自动识别带发动机自动启停功能的车辆,即使汽车在怠速状态发动机自动停止也不会误认为汽车熄火而停止工作。 性能特点 ●标准OBD II接口支持 ●覆盖所有主流汽车CAN协议 ●CAN总线信息主动转换到串口发出(可定制发送命令读取参数) ●车辆点火自动唤醒,车辆熄火自动休眠 ●自动匹配带“发动机自动启停”功能的车辆 ●支持瞬时油耗、平均油耗及耗油量数据 ●支持车辆故障码诊断,两条指令即可完成故障码的读取和清除 ●支持实时故障码扫描 ●支持急加速、急减速等驾驶习惯统计 ●模块化设计,高集成度 ●车辆级抗干扰设计 ●车联网定制“解决方案” ●接口协议数据简单易用●孔型焊盘设计,超小尺寸16mm*10mm

长沙智能终端设备项目规划策划方案

长沙智能终端设备项目规划策划方案 参考模板

报告说明— 移动终端作为简单通信设备伴随移动通信发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自2007年开始,智能化引发了移动终端产业的变革和跨界融合,移动智能终端行业成为信息通信技术领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移动智能终端引发的颠覆性变革揭开了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序幕,开启了一个新的技术产业周期。快速的产品技术迭代和高强度的市场竞争使移动智能终端市场逐步成熟,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智能终端产品迅速普及,广泛渗透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该智能终端项目计划总投资3833.2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039.5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30%;流动资金793.6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70%。 达产年营业收入6622.00万元,总成本费用5024.80万元,税金及附加71.74万元,利润总额1597.20万元,利税总额1889.24万元,税后净利润1197.90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691.34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1.67%,投资利税率49.29%,投资回报率31.25%,全部投资回收期4.70年,提供就业职位140个。 移动智能终端配件,即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时适配的附件产品,主要包括壳套保护类、电源配件类、耳机视听类、外设拓展类、饰品配件类等。随着移动智能终端行业的快速发展,功能化、个性

化消费需求日益明显,使得配件市场空间亦不断扩大。以智能手机配件为例,2016年全球手机配件市场规模达到627.13亿美元。

目录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投资单位说明 第三章背景及必要性 第四章项目市场分析 第五章项目建设规模 第六章项目建设地方案 第七章土建工程研究 第八章项目工艺说明 第九章环境保护 第十章项目职业安全管理规划第十一章项目风险应对说明 第十二章节能概况 第十三章实施方案 第十四章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第十五章项目经济收益分析 第十六章项目总结、建议 第十七章项目招投标方案

智慧工厂解决方案(例)

智慧工厂解决方案(例)

智慧工厂解决方案 制造业园区基础网络解决方案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企业业务的扩张、商业模式的创新使得制造企业更多的业务与网络绑定,网络与业务、用户、终端需深度融合协同运作,才能更好的共同支撑企业的运维与业务部署。而传统的制造业园区网络所呈现出的多种业务的分散网络和数据隔离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制造企业全球化的业务拓展和企业总部、分支机构或合作伙伴多元化的业务应用,需要企业通过过网络平台实现网络的互联互通;

云制造、物联网和多媒体业务的应用对制造园区网络的移动性、安全性、业务质量等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网络复杂度的提升需要更加专业的规划部署和更加精细化的运维策略; 传统安全防护不可避免地成为网络安全防护薄弱环节,无法真正满足目前企业客户信息安全防护需求; 终端的多样化和应用场景的复杂化,制造企业网需要能实现随时随地、任何终端的方便接入; 制造企业网络需要承载关键业务的7×24小时不间断运营,可靠性要求高; 制造业企业网络需要建立高效和简洁的网络,避免冗余设备、链路带来的能耗;

制造业园区网络经常面临覆盖范围、区间、带宽、业务属性的调整,园区网络需要能够平滑地适应这些调整。 在“云制造”和“物联网”时代,为了助力制造业企业应对上述挑战,加速全球化和信息化运营改革,长期致力于企业统一网络解决方案的研究和开发,可以为用户提供端到端的制造业企业统一网络解决方案和服务,有效解决用户在制造业企业园区网络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方案概述 制造业统一互联解决方案为全IP承载的统一网络架构,在网络汇聚层将办公、安防、通

天津市智能终端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天津市智能终端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15-2017年) 智能终端是指具有高集成度、高性能的嵌入式软硬件和开放式操作系统的智能化设备,涉及芯片、操作系统、重要元器件、整机设计与制造等领域,主要产品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智能机顶盒、智能穿戴设备等。大力发展智能终端产业,对于促进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为落实国家《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和我市《关于促进我市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实施意见》,全面推动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制定本行动计划,实施期限为2015-2017年。 一、产业现状 近年来,我市智能终端产业快速发展,2013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0亿元,聚集了三星、展讯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金融终端等主导产品发展迅速,2013年智能手机产量1亿部,占全国产量的7%,平板电脑产量1500万台,形成了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高新区、西青开发区等产业聚集区。 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市智能终端产业链还不完整,产业链上游的智能终端研发设计、核心芯片设计、关键元器件等高附加值环节缺失,导致产业的本地配套能力较弱;产品结构过于单一,智能手机产品收入占产业总收入的70%以上;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骨干企业数量偏少,2013年产值过百亿的企业仅有3家,智

能终端产业整体实力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 二、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发展思路 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重大国家战略为契机,以构建完整的智能终端产业链为目标,以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丰富产业产品门类、增强产业本地配套能力为导向,坚持“核心突破、链式延伸、多元并重”的发展思路,重点发展智能终端研发制造和芯片设计制造环节,带动关键零部件配套和应用服务环节发展,充分利用北京的研发资源优势和河北的产业基础,加快引进龙头骨干企业,实现产业的链式聚集和联动发展,打造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智能终端产业基地,为建设具有天津特色的智慧城市提供重要支撑。 (二)发展目标 加快推进智能终端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产业的本地配套能力,建立起完整的智能终端产业链,实现芯片设计制造、终端制造及零部件配套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格局,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到2017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00亿元,其中2015年达到1100亿元,2016年达到1160亿元;百亿级企业达到7家;产业的本地配套率达到40%以上;智能手机产量达到1.1亿部,平板电脑产量达到1800万台,研发新型智能终端产品百余种。 三、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 (一)主要任务 1.加快引进和培育骨干龙头企业

超图软件公司智能售电终端管理解决方案精编版

超图软件公司智能售电终端管理解决方案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超图软件公司智能售电终端随着手持终端及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的质量在不断提高、功能越来越丰富,而价格在不断下降;3G 时代的到来,使得带宽更宽费用更低,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进行移动现场作业成为一种趋势。电力移动营销系列产品为面向移动终端而设计的软件解决方案,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硬件性能优势、价格优势、普及优势、操作便利优势,对电力营销业务在现场移动作业端进行延伸和扩展,完成抄核收管理、业务办理、计量管理、用电检查等营销业务现场处理部分并现场记录作业信息,通过与SG186 营销业务应用系统接口可以上传现场作业信息。电力移动营销系列产品的应用能有效提高现场作业的工作效率,缩短业务流程流转花费的时间,避免营销业务流程与现场工作容易脱节等问题,增强营销现有业务流程的持续性、完整性、实时性、数据的精准性和响应速度等。 系统逻辑架构组成: 主站服务系统为核心管理模块,提供数据、服务、安全、系统管理等各项支撑功能,是连接现场和SG186 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的纽带; 移动作业应用系统为核心应用模块,实现营销现场作业等相关业务应用功能。 移动终端对移动营销服务器的网络访问支持以下二种方式: (1) 2G/3G 无线网络实时传输:移动终端通过2G 或3G 网络经过安全接入平台网关访问营销服务器和主站,并进行相关业务流程和数据上传。 (2)离线数据访问:在特殊情况下,如工作区域无2G/3G 网络覆盖等,先通过网络、WIFI 或USB接口等方式将作业所需数据保存在移动终端,现场作业时访问

2013年移动智能终端行业分析报告

2013年移动智能终端市场分析 一、移动智能终端领域创新活跃,创新产品层出不穷 (2) 二、移动智能终端市场需求旺盛 (3) 三、移动智能终端产业趋势判断 (4) 四、移动智能终端产业链景气度高,重点把握终端平价化趋势 (7) 五、ULTRABOOK市场下半年可能迎来拐点 (10)

一、移动智能终端领域创新活跃,创新产品层出不穷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让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看电影、玩游戏、上社交网络、浏览新闻网页、收发电子邮件等,它们是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里程碑式产品。智能手机替代功能机的过程,促成了智能手机产业链近两年多的牛市,终端产品的创新是电子产业繁荣的驱动力。 在现有的移动智能终端领域的重要技术变革方向主要体现在输入和输出方式、更轻更薄的外观、更好的用户体验等,例如有柔性屏幕、无线充电、智能云计算、大容量电池、微投、智能语音交互等。移动智能终端产品的每一步创新,都是触发换机需求的驱动力。 可穿戴计算设备很有可能成为又一里程碑式创新产品,引领电子产业进入下一波更大的牛市,IT业又将掀起一次类似于智能手机时代的革命。可穿戴设备成为IT界公司新的竞争焦点,除了谷歌的google glass、Apple的iWatch、三星的Galaxy Altius等科技巨头的正在研发的产品外,另外还有Pebble Smart Watch、Nike FuelBand、Fitbit Flex、Vuzix Wrap 1200AR、Meta Watch等同类产品也即将上市,穿戴式计算产品来势汹汹,我们相信可穿戴式计算设备会成为一种趋

势。 进入2013年,技术创新的脚步并没有停止,移动智能终端领域的创新活跃,创新技术和创新产品层出不穷。把握好行业发展趋势和技术创新方向,消费电子行业产业链依然会持续向好。 二、移动智能终端市场需求旺盛 一季度智能手机市场淡季不淡。2013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延续了去年一季度火热形势,淡季不淡。据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 发布的数据,一季度全球手机销量约为4.26亿部,同比增长0.7%;全球智能手机销量达到2.1亿部,同比增长42.9%,占所有手机销量的49.3%,去年同期这一比例为34.8%,去年四季度渗透率为44%,渗透率呈持续提升态势。 平板电脑出货量激增。据IDC公布的数据,平板电脑出货量在

智能终端产业分析报告2015

移动智能终端产业报告简版2015 产业技术分析中心 2015年6月 中科战略服务热线:4000276680 https://www.360docs.net/doc/fa16624728.html,str https://www.360docs.net/doc/fa16624728.html,

目录 一、移动智能终端产业概况 (1) 二、全球移动智能终端发展状况 (3) (1)全球移动智能终端发展现状 (3) 三、中国移动智能终端市场情况 (7) (1)中国手机平板智能终端市场 (7) (2)中国智能穿戴设备市场 (8) 四、移动智能终端产业投融资情况 (11) (1)国外企业投融资情况 (11) (2)国内企业投融资情况 (12)

一、移动智能终端产业概况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终端产业与信息消费、大数据产业等结合紧密,并呈现智能化、网络化趋势,正步入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机遇期。 移动智能终端作为移动应用服务的载体,其产品界定和种类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而进步。从产品形态上看,传统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产品将向大屏、高清晰显示、多CPU核心等方向发展;而更新一代的可穿戴设备、跨界智能终端、智能电视、智能汽车等,作为新兴智能终端产品,都很可能催生巨大的潜在市场。 从整个移动智能终端的产业组成来看:上游的芯片和操作系统,中游的数据储存器,柔性电路板等主要部件,下游的智能电视、平板电脑、手机、智能家电等应用。以及产业配套的平台提供商和服务商,如下表所示。从全球移动智能终端产业发展态势看,芯片由单一性能导向向低功耗、多元化、集成化发展,操作系统由运行基础环境转型为开放化平台,平台厂商则开始积极布局云计算,产业高附加值环节由硬件设备转向应用服务。 1

2 表1 移动智能终端产业链情况

3 二、全球移动智能终端发展状况 (1)全球移动智能终端发展现状 全球移动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迅猛,规模持续扩大。 2014年由于新兴市场的需求旺盛,全球智能终端出货量持续增长。从智能终端最大的两个市场-手机与平板设备来看,智能手机的出货量达到12.9亿部,较13年增长了27.3%,平板电脑的出货量为2.3亿台,较13年同比增长了7.2% 。 图1 2012~201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 图2 2012~2014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我国车联网智能终端行业发展概况

我国车联网智能终端行业发展概况 本公司生产的智能后视镜和智能行车记录仪等智能车载电子产品是车联网智能终端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车载终端的应用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从前期的系统监测和数据记录,发展为集导航、娱乐、录像等功能于一体的产品形态,智能车载终端借助人工智能的发展,实现了语音操控,提升驾车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操作的便利性。近年来随着车联网技术应用的发展,车载信息系统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后装车载电子产品的也迎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A、车联网智能终端概况 2014年以来,随着车联网概念的兴起,大型互联网公司纷纷入局智能车载终端领域,行业得以逐步发展,行车记录仪、智能后视镜等智能设备制造商也开始进入市场。智能车载市场在2017 年前后开始进入市场启动期,随着用户需求日益多样化,产业链盈利模式逐渐清晰,在具有竞争优势的厂商引领下,行车记录仪、智能后视镜、智能HUD 等产品进入汽车后装市场,并逐步向前装市场发展。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智能车载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人工智能应用领域愈发广泛,技术革新趋于成熟,物联网技术发展迅速,不断推动车联网产业落地。 行车记录仪产品经过一系列演进历程,产品形态越发丰富,功能越发智能。智能行车记录仪逐渐成为主流,其不仅具有传统产品的基本功能,还具备智能语音操控、停车监控、测速预警以及智能识别前车起步、绿灯亮起和交通标示等ADAS 高级驾驶辅助功能,可一键上传分享及举报、APP 管理、照片及视频云存储功能,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换功能,帮助车辆通过通讯网络与外部保持信息畅通交流,并为车辆提供车联网数据采集入口,使得车辆管理更加高效省时,具有高度人性化的行车空间。

智能手机的发展趋势

智能手机的发展趋势 摘要:智能手机的发展经历了许多纷争,但是到今天为止智能手机替代传统手机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硬件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其主要原因是智能手机拥有更加丰富的功能和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而且相比传统手机有更好的用户体验。 引言: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科技的发展,手机也逐渐成为了人们交流的主要方式,手机除了在用于打电话和发短信之外,也开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于是就演变出了智能手机。本文就智能手机的发展趋势展开探讨,望与大家交流学习。 智能手机,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通过此类程序来不断对手机的功能进行扩充,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这样一类手机的总称”。智能手机拥有比普通手机更加强大的功能,更多的应用,更人性化的操作,而使用智能手机,必将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 当前的智能手机主要分为五大智能系统,它们分别是苹果的IOS,谷歌的Android,诺基亚的Symbian,微软的WindowsPhone7,以及黑莓的RIM。智能手机的发展的速度是非常迅速的,2008年智能手机占全部手机份额的13%,而2011年第三季度就已经达到了31%,我们相信,在将来这个数字还会迅速增长。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纷争从未停止,而其发展也经历着风云变幻,甚至主导者整个手机产业的未来。2001年拥有最早的智能系统Symbian,但是智能手机到了2008年才得到长足的发展,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限于当时的硬件技术。2007年苹果推出了第一步IOS系统的智能手机iphone,在当时谁也不会想到,2010年IOS的手机会改变整个手机行业的格局。在这样一场变革当中,有人欢喜有人忧,昔日的手机巨头诺基亚在逐渐忍受着自己的手机市场份额被蚕食。2010年第三季度Symbian占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36.3%,而今年的第三季度已经下降为16.9%,相比之下Android的市场份额从25.3%升至52.5%。2010年苹果凭借其智能手机成为最赚钱的IT公司,连带app store引领了手机市场的大洗牌,一款成功的手机助其成为最有价值的IT公司。但是诺基亚在2011年第三季度重新推出了WindowsPhone7系列的手机,有望扭转目前的困境。但无可否认,无论手机市场如何发展,智能手机必将引领整个手机行业的发展。 智能手机到底带来了怎样的发展呢?自从谷歌推出Android系统,成功帮助摩托罗拉手机复苏,各大手机厂商纷纷转战安卓,其中不乏许多中国企业。鉴于安卓系统对手机硬件的强烈需求,手机硬件战也逐渐展开,于是手机有了更高的cpu,更高的像素,更多的功能和更加流畅的体验,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想从中分一杯羹。 为什么说智能手机普及是一种趋势? 一、手机用户的迅速扩展 目前我国的手机用户已经达到了9.2亿,占全国人口的2/3,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且最近几年手机用户增长主要人群为白领,青年人,以及在校学生,而这类人群对手机功能的需求更加前卫,对科技的认知也更加深刻,因此直接推动了智能手机的发展。

2017年移动智能终端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移动智能终端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1月

目录 一、行业主管部门、管理体制及主要行业政策 (5) 1、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5) 2、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5) 二、行业发展情况 (7) 1、手机市场 (7) (1)印度智能手机市场 (8) (2)印尼智能手机市场 (10) (3)非洲市场 (10) (4)拉美智能手机市场 (11) 2、平板市场 (11) 3、车联网市场发展情况 (13) 4、物联网应用终端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15) (1)智能手表市场 (17) ①智能手表的各种功能趋于完善 (18) ②智能手表的外观设计多元化,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审美需要 (20) ③智能手表更好地融入大数据平台,实现平台化的可持续发展 (20) ④智能手表将会逐步转移智能手机的功能,到时候我们可能逐渐忘记智能手机的 存在 (21) (2)智慧医疗多参仪PAD板市场 (22) 三、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23) 1、移动智能终端行业 (23) (1)有利因素 (23) ①市场需求日益增长 (23) ②技术发展带动通信终端不断更新换代 (24)

③国内手机行业产业链完整,外销口碑好 (24) (2)不利因素 (25) ①通信终端平台趋同、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 (25) 2、物联网应用终端行业 (26) (1)有利因素 (26) ①产业政策成为物联网发展的有力推动 (26) ②技术进步为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27) ③下游应用市场潜力巨大 (27) ④物联网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28) ⑤NB-IoT标准得到RAN全会批准,物联网标准初步确立 (28) (2)不利因素 (29) ①物联网下游应用市场分散,缺乏统一标准和主导力量 (29) ②物联网关键技术能力尚需加强 (29) 四、行业进入的主要障碍 (29) 1、研发壁垒 (29) 2、人才壁垒 (30) 3、资金壁垒 (30) 五、行业周期性、季节性、区域性 (31) 1、周期性 (31) 2、季节性 (31) 3、区域性 (32) 六、行业主要参与者 (32) 1、品牌厂商 (32) (1)国际手机品牌厂商 (32) (2)国内手机品牌厂商 (33) 2、ODM厂商 (33)

智能终端(智能手机)市场发展模式及技术趋势研判报告

360市场研究网https://www.360docs.net/doc/fa16624728.html, 智能终端市场发展模式及技术趋势研判报告 以iPhone 和iPad 为代表的明显智能终端所带来的极大市场成功推动了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而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则极大改善用户使用体验,提升用户流量消费水平,从而形成不断增长的带宽需求。 2010 年中国智能手机的市场渗透率将接近14%,比北美落后三年,但早于大多数新兴国家。目前在中国,塞班系统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iPhone 的品牌知名度最高,而Android 的市场份额正在增长,我们认为Android 有望成为前景最广阔的品牌。我们认为影响智能手机增长的因素有六项,分别是:价格、操作系统、3G、品牌、分销以及手机应用软件的市场接受度。

目录 第一章我国智能终端市场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 (1) 第一节我国智能终端定义及分类 (1) 第二节我国智能终端产业链构成分析 (2) 第三节我国智能终端市场外部政策环境分析 (4) 第四节我国智能终端市场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7) 一、技术因素 (8) 二、市场需求因素 (9) 三、价格因素 (10) 四、政策制度因素 (11) 五、产业带动因素 (11) 第二章2011年主要智能终端细分市场调查预测 (14) 第一节3G智能手机 (14) 一、2010年3G智能手机市场发展分析 (14) 二、3G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14) 三、2011年3G智能手机市场规模预测 (17) 四、3G业务对智能终端的影响 (21) 五、三大运营商智能终端策略对比 (22) 第二节平板电脑 (25) 一、2010年平板电脑市场发展分析 (25) 二、平板电脑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27) 三、2011年平板电脑市场规模预测 (30) 第三节智能电视 (32) 一、2010年智能电视市场发展分析 (32) 二、智能电视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36) 三、2011年智能电视规模预测 (36) 四、2011智能终端手机发展趋势预测 (37) 第四节金融IC卡 (37)

终端安全现状和前景展望

智能终端安全现状及前景展望 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终端技术研究所王梓 1、土壤已经具备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朝着智能化的方向不断迈进。研究机构Gartner称,2011年第一季度手机销量共计4.278亿部,较上年同期增长19%,其中智能手机销量所占比例为23.6%。该机构称,2011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机销量较上年同期增长85%。与此同时,移动通信网络也在不断演进,从1G、2G、3G到L TE,另外就是大量WiFi热点的部署以及终端开始普遍支持WiFi,业务带宽瓶颈逐渐缓解。 伴随着终端智能化及网络宽带化的趋势,移动互联网业务层出不穷,日益繁荣。但与此同时,移动终端越来越多的涉及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等敏感信息。移动终端也面临各种安全威胁,如恶意订购、自动拨打声讯台、自动联网等,造成用户的话费损失;木马软件可以控制用户的移动终端,盗取账户、监听通话、发送本地信息等。移动终端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最主要的载体,面临着严峻的安全挑战。 2.恶意软件现状 2.1 恶意软件主要危害 ●经济类危害:盗打电话(如悄悄拨打声讯电话),恶意订购SP业务,群发彩信等。 ●信用类危害:通过发送恶意信息、不良信息、诈骗信息给他人等。 ●信息类危害:个人隐私信息丢失、泄露。如通讯录、本地文件、短信、通话记录、上网 记录、位置信息、日程安排、各种网络账号、银行账号和密码等。 ●设备类危害:移动终端死机、运行慢、功能失效、通讯录被破坏、删除重要文件、 格式化系统、频繁自动重启等。 ●对网络危害:大量恶意软件程序发起拒绝服务攻击占用移动网络资源等。如果恶意 软件感染移动终端后,强制移动终端不断地向所在通信网络发送垃圾信息,这样势

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数据监控系统的解决方案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a16624728.html, 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数据监控系统的解决方案 作者:孙弘羿郎诚廉 来源:《软件》2012年第02期 摘要:工业监控设备(仪器仪表)主要由数据采集,显示以及数据输出等部分构成。现有工业用数据监控设备多为专用设备,通用性和便携性差,现场数据传送需有专用PC,有一定的制约性,价格昂贵。本文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运行在Android智能移动终端上的数据监控系统,旨在利用移动终端在数据存储、远程传输、监控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专业数据采集器的部分功能,由此,无需专用PC,由个人所持智能移动终端便可实现现场数据查询和远程数据传送。降低产品自身的价格的同时,也能减少固定投资成本。 关键词:Android;监控系统;移动终端;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003-6970.2012.02.021 Surveillance System Solution Based on Smart Mobile Terminal SUN Hongyi, LaNG Chenglian(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1804, China) 【Abstract】 Monitoring Devices in Industry mainly consist of Data Collectors, Monitor and Data output. Most of the Monitoring Devices are special-designed, which means limited-utility, and not convenient to bring with. Besides, the PC should be used to monitor and transfer the data, therefore adding the cost. this paper aims to use the Smart Mobile terminal, implementing the functions of the Monitoring Devices. Accordingly, the personal-owned Smart Mobile Terminal can be used to query and transfer the data instead of PC, which cuts the cost and enhances the flexibility. 【Key words】android; Surveillance System; Mobile terminal 0 引言 工业监控设备(仪器仪表)主要由数据采集,显示以及数据输出(有线向PC传送)等部分构成。现有工业用数据监控设备多为专用设备,如安捷伦DSO9000, 日本Bits的HM-2G等,其便携性差,成本高。部分数据监控设备通过USB线或Wifi等方式,将监控所得数据传输至专用PC,有一定的制约性,价格昂贵。如图1所示数据采集器,作为与PC机配合使用的专用硬件,通过USB线或Wifi将串口数据传输至PC机,进行数据采集和监视。

智能终端发展情况

1.国内智能终端发展情况 智能终端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市场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平板电脑方面,自从苹果的量ad引燃了市场后,出货量逐年翻倍增长,20 12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达到1.19亿台,较2011年的5300万台增长了1倍多。目前智能终端产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而且伴随着智能终端种类的增多产业规模会持续扩大。越来越多的非智能设备会进行智能化改造,例如家电、汽车、工业设备等;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会进行信息化建设应用智能终端提高生产效率,例如医疗、教育、物流、税务、能源等;这些都将对智能终端技术提出更多的需求,特别是软件方面的需求。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领域,随着厂商的增多、出货量的增加、产品功能的增强,大量的新交互技术、新硬件快速引入、LTE/4G等高速数据网络的开放,智能终端的技术发展和更新换代速度加快。终端厂商在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和硬件标准化、同质化的情况下,更希望通过软件实现产品的差异化竞争优势。NWindows Phone、Firefox OS等新一代操作系统的诞生和发展,为智能终端产业提供了多元化的市场机遇,也需要更多的技术投入。综合上述因素,在未来的3-5年间,全球智能终端操作系统软件二次开发投入还将以20%~30%的增长率持续扩大。 2.河南智能终端产业发展现状 河南智能终端产业已有良好基础,加快推进的机遇与条件已经具备。

(1)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在富士康智能手机生产项目带动下,河南智能手机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层次不断提升。河南已引进手机整机生产企业25家左右,零部件生产企业达到200家左右,产能达到1.1亿部。截至20 1 3年底;郑州航空港区布局手机生产线115条(含维修线1 5条),年末员工总人数24.9万人。富士康手机全年出货近1亿部。预计2014年河南智能手机产能将达到1.5亿部。郑州成为苹果手机重要的生产基地。智能手机产业支撑了河南电子信息产业的爆发式增长,推动其占全省工业的比重跃居中部六省首位。与此同时,以生产智能机顶盒产品为代表的郑州威科姆电子科技公司、以生产智能家居类产品为代表的河南紫光物联技术有限公司、以生产卫星通信终端产品为代表的中兵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迅速成长壮大。“十二五”期间,河南将实施100万台数字家庭智能终端等项目。建设2云计算中心、微软云计算产业基地。 (2)集聚态势基本形成。郑州、信阳、南阳、鹤壁、新乡、漯河、洛阳等地已初步形成一批手机或零部件生产基地,推动了产业的集聚化发展。围绕富士康项目,郑州航空港区内已有73家配套企业办理注册登记手续,上百家协理厂商落户,其余分布周边的配套厂商距离郑州车程均在一个半小时之内。依托本地产业基础,信阳电子工业城、南阳智能终端产业示范园区与光电产业集聚区、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鹤壁新区、新乡红旗区与高新区、漯河召陵区东兴电子城、洛阳伊川智能终端产业园等积极承

智能手机发展趋势

智能手机发展趋势:免触技术与穿戴式或成主流 HTC One拥有华丽的底座和一大堆绚丽的摄像头功能,三星Galaxy S4可以根据视线暂停视频,Lumia 920率先引入了无线充电和能够戴着手套操作的超敏感屏幕。 虽然种种功能令人目不暇接,但回归到手机的主要功能例如人际沟通、上网冲浪、拍摄照片、运行应用当今的顶级手机几乎大同小异。超越基本需求之外的软件和硬件的扩展虽然令人印象深刻,惹人喜爱,甚至很便利、很好用,但也只能算得上“花架子”。 当今的所有技术都在进步:摄像头越来越锐利,越来越清晰,处理器越来越快,屏幕越来越坚固,电池越来越耐用。但在明天的科技世界中,那些“花架子”或许才是真正吸引人的卖点。 作为设计公司Frog Design的创意总监,马克·洛尔斯顿(Mark Rolston)对移动行业有着接近20年的观察。在他看来,智能手机只是在缓慢进化。没错,由于厂商都在寻求差异化设计,所以从外形到材料都在不断改变。但洛尔斯顿认为,从创新步伐看,“智能手机的创新已经走到尽头。” 这并不意味着智能手机已死,或者已经过时。事实恰恰相反。正如洛尔斯顿和其他关注手机行业未来发展的人所说:智能手机将对我们与周遭世界的互动方式产生更大的影响。不过,它将更像是一个庞大链条中的一环,这其中将充斥着丰富的数据和无穷的信息。 我们肯定还将看到更多优质的摄像头软件,NFC(近场通讯)功能也将随处可见。但除此之外,还有更多东西值得期待。 实时追踪现实世界的灵敏传感器 你可能从未过多思考过智能手机里的传感器,但它们并不介意。无论你想或是不想,它就在那里,默默无闻地处理着你手机上的各种数据,包括速度、旋转、位移、光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