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资源整合模式及路径研究

科技资源整合模式及路径研究
科技资源整合模式及路径研究

科技资源整合模式及路径研究

[摘要]科技资源整合是各国科技活动开展和科技政策制定优先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各国社会资源整合的重要方面。这里文将从科技资源的稀缺性和期待效用最大化的特征出发,针对科技资源整合模式及路径问题展开系统的论述。

[关键词]科技资源;资源整合;模式路径

一、问题的提出

1、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据统计,经合组织成员国国民生产总值的50%是以知识生产为基础的,知识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知识经济实质上就是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科技活动的有效开展可以使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处于最佳状态,发挥知识作为决定性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推动作用,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为了实现科技活动的有效开展我们必须依靠科技资源投入和优化组合,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采用合理的科技资源整合模式及路径可以促进科技进步,提高知识的利用率,促进经济的发展。

2、实现国家创新体系高效运行的条件

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由国家经济和科技组织构成的,各有关部门和机构间相互作用的创新推动网络。国家创新体系的功能包括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创新人才的培养等。其中,技术创新是各项功能的核心。国家创新的实质就是全社会的科技资源在体系内各要素与功能间形成有效流动和合理重组,提高科技资源的共享

协同创新中的成果转化路径及特征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a17967840.html, 协同创新中的成果转化路径及特征分析 作者:马强李檬檬 来源:《中国市场》2020年第16期 [摘要]基于协同创新生态系统视角,在对创新生态系统进行定位和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协同创新生态系统中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及系统的特征,并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我国的科研发展水平,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协同创新生态系统;成果转化;科技创新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人才和创新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科技创新水平获得了大幅度的提高,科技成果和产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2018年我国科技研发经费投入达到1.97万亿,投入强度(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达到 2.19%。在研发投入规模方面,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国家。虽然我国研究投入规模巨大,科研产出也危机世界前列,但10%左右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同发达国家的40%相比仍 然差距较大。基于此,如何通过建立完善的协同创新系统来提升成果转化率变得尤为重要。 2 ;协同创新生态系统 自熊彼特提出了协同创新概念以来,学术界和实务界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综合前人关于协同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后,本文认为一套完善的协同创新生态系统应包括研发主体、成果转化主体、管理及服务机构等部分。具体而言,研发主体包括高校、科研机构或企业研发部门,研发主体负责相关科技创新和成果研发工作,是系统中成果的供给方。成果转化主体主要是企业,企业根据市场反馈来评估和确定相关产品的市场规模,并以此为依据判断科技成果的转化程度,企业对于市场需求的判断以及自身的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成果的商品化程度以及最终的盈利情况。管理及服务机构主要包括政府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科技中介通过持有专利、储备人才、收集信息等方式在协同创新生态系统中起到了沟通和协调各参与主体关系、优化系统组织结构的桥梁作用。政府通过自身信用以及管理职能,能够促使企业、研发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进行更好的合作,对于协同创新生态系统的平稳运行齐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政府、高校、企业和科技中介机构相互协调,共同合作,最终完成从技术研发到商品的转化。其中,政府通过战略支持为系统运行提供优良的外部环境;高校等科研机构根据最新学术动态、政策导向、企业和市场需求进行相应的技术研发;企业从研发结构接受相应的研发成果后,对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对科技成果进行商品化转化和规模化生产,并最终推向市场,卖给消费者;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则是整个协同创新生态系统运行的润滑剂,

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2017-01-2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 金融科技(Fintech)是当前金融界十分关注的话题。目前,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进入到一个阶段性的调整时期,在这样的氛围下讨论金融科技,能提供一个反思和总结的机会,客观分析一下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金融科技通常被界定为金融和科技的融合,就是把科技应用到金融领域,通过技术工具的变革推动金融体系的创新。全球金融稳定委员会对金融科技的界定是,金融与科技相互融合,创造新的业务模式、新的应用、新的流程和新的产品,从而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形成非常大的影响。金融科技的外延囊括了支付清算、电子货币、网络借贷、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能投顾、智能合同等领域,正在对银行、保险和支付这些领域的核心功能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三个发展阶段 如果从IT技术对金融行业推动变革的角度看,目前可以把它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可以界定为金融IT阶段,或者说是金融科技1.0版。在这个阶段,金融行业通过传统IT的软硬件的应用来实现办公和业务的电子化、自动化,从而提高业务效率。这时候IT公司通常并没有直接参与公司的业务环节,IT系统在金融体系内部是一个很典型的成本部门,现在银行等机构中还经常会讨论核心系统、信贷系统、清算系统等,就是这个阶段的代表。 第二个阶段可以界定为互联网金融阶段,或者叫金融科技2.0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是金融业搭建在线业务平台,利用互联网或者移动终端的渠道来汇集海量的用户和信息,实现金融业务中的资产端、交易端、支付端、资金端的任意组合的互联互通,本质上是对传统金融渠道的变革,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融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互联网的基金销售、P2P网络借贷、互联网保险。 第三个阶段是金融科技3.0阶段。在这个阶段,金融业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这些新的IT技术来改变传统的金融信息采集来源、风险定价模型、投资决策过程、信用中介角色,因此可以大幅提升传统金融的效率,解决传统金融的痛点,代表技术就是大数据征信、智能投顾、供应链金融。

企业信息化如何进行资源整合

企业信息化如何进行资源整合 2010-07-06 13:45:52来源: e-works作者: 无跟贴0条 分享到: QQ空间新浪微博开心网人人网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今天,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了企业的规模不同,人于人之间的地位不同,如何能让更多的信息为你所用是一个企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那么如何来汇聚更多的信息呢?如何利用更多的信息来帮助你决策呢? 1、平台的搭建是集中资源的基础保障 “得平台者得天下,平台为王”,其中的道理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国政府就是一个管理着960万平方公里的资源的平台,国美、苏宁这样的大卖场、大平台管理着几乎全球所有家电的销售,我们的企业有什么理由不建立一个自己的平台来管理和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呢?对制造企业而言,从订单的接受到产品交付以及售后服务,都需要一个平台来支撑,来管理,来统一调度资源,来支撑企业的持续发展,甚至于商业模式的改变。这样的平台就是ERP 系统。 企业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第一:企业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老板对企业的资源是否清楚是合理配置的前提。第二:实时的企业信息是决策者正确利用和配置资源的根本保障。试想,如果决策者都不知道企业现在的科研进度、生产进度以及核心人员的能力状况,试问决策者如何给你调配充分合理的资源?第三:企业信息化平台是领导决策利用的最可信的工具。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靠人来组织的,人是整个过程的核心元素,但是,人是感性的,人性是自私的,在某种情况下人是不可靠的。所以,ERP平台的透明性和流程化在企业管理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决策者必不可少的工具。 2、企业信息化平台应该是高可用性、高集成性的管理平台 企业处于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战略规划、盈利模式、管控模式。搞清楚企业的真实需求、发展瓶颈以及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决定企业是否实施信息化,那些方面先信息化,企业信息化集成度。 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孙子说过:“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意思就是说开战之前就预见能够取胜的,是因为筹划周密,胜利条件充分;开战之前就预见不能取胜的,是因为筹划不周,胜利条件不足。筹划周密、条件充分就能取胜;筹划疏漏、条件不

教学资源开发与整合

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 例析初中人教版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石家庄九中李劭辉 摘要:本文分析了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对“我们周围的空气”的目标要求,进行了在人教版教材框架下的教学活动设计,并探讨了其它两个现行版本教材的相关章节中素材如何借鉴应用到我们的课堂中,研究了在教学中如何进行不同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关键词:教学资源开发与整合空气课标其它版本教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新的教学理念迅速渗透,信息化教学、网络教学等新的教学方式不断增多, 如何更好地开发和整合教学资源,使之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求异创新、解决问题和实践能力;如何使教学资源开发活动更加切合实际,符合学生的特点和要求,以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已成为教师教学工作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下面我以初中人教版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为例,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整合。我将分两个部分来对这块内容进行分析。第一部分: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第二部分:教学资源整合设计。首先我们来看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一、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2.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3.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 4. 了解自然界的氧循环 课标提出:“本主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一些身边常见的物质,帮助学生了解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体会科学进步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使学生初步认识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初步形成科学的物质观和合理利用物质的意识。《标准》还指出:“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教师要注意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逐步学会探究。 本主题的教学要注意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选取学生熟悉的素材,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活动,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用五彩缤纷的化学物质和丰富多彩的化学变化,让学生体验化学美。通过本主题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资源整合设计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几个不同版本教材的编排特点。 沪教版: 本部分知识出现在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第一节《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第二节《性质活泼的氧气》中。与人教版相比,沪教版教材在教学内容?章节结构上进行了大胆的处理,在内容编排上讲究分类学习,有关我们身边的物质——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性质活泼的氧气、奇妙的二氧化碳、自然界中的水等知识在第二章集中编排。而我们知道在人教版教科书中空气、水、二氧化碳是以独立单元的形式编排的。 教材的特点是: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选取学生熟

心得体会:科技协同创新的发展现状和强化路径(最新)

心得体会:科技协同创新的发展现状和强化路径(最新) 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X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更是鲜明提出“聚力创新”,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推进创新机制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区域战略和政策协同,提升X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增强科技创新对X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意义重大。 X科技协同创新成效突出 创新型企业集群不断壮大。全省企业在全社会研发投入和研发人员的占比均超过85%。2017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万家,其中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6%,创造了61%的企业有效发明专利。启动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建设,首批入库企业有3137家。创新型领军企业优势凸显,140家创新型领军企业通过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其中1家进入世界500强,22家进入中国500强,38家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31家列为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全省新建589家企业院士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在90%左右。6300家获得研发费用普惠性财政奖励。 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效能持续提升。2017年,X围绕产业创新重大需求,强化创新供给能力,培育发展带动性强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为产业优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新突破,大力实施前瞻性产业技术创新专项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围绕未来网络、战略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重点方向,部署产业前瞻与共性关键技术攻关170项,组织重大科技成果转化138个,累计建设产业技术创新中心7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52个,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达12家,有力推动了重点领域率先实现技术跨越,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效能持续提升。 区域创新布局持续优化。X通过发挥高新区创新主阵地作用,统筹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区域创新呈现协调联动的新格局。《X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正式发布,为自创区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提供了有力支撑。X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获科技部正式批复建设,开展创新

银行应对金融科技的五大转型方向

埃森哲报告 银行应对金融科技的五大转型方向 近日,第一财经研究院与埃森哲联合发布《未来银行创新报告》,旨在探索金融科技从表层肌理深入到银行深度经营内核的当下,银行业如何通过调整经营策略、业务模式、风控流程、技术框架等重塑未来竞争力。 报告显示,金融科技为传统金融尤其是银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激发了传统金融的转型和创新。《报告》将转型路径总结为五个方面,并指出,仅靠业务和技术方面的调整不足以在未来竞争中取胜,还需要拥抱技术,完善平台和生态建设,回归金融本质。 挑战与机遇共存 《报告》指出,在应对金融科技的变革中,中国银行业将主要面临以下方面的挑战。 业务模式上要形成商业银行独特的、不偏离金融属性的互联网业务模式,是中国银行业面临的首要挑战,需要将客户洞察、业务创新、技术创造性运用、平台生态结合起来,并平衡发展增量与维持存量、新旧运营体系及资金分配等关系。 风控方面,要针对互联网金融业务特性,调整现有的,并制定新的风险体系,平衡创新、风险、收益的关系。 客户关系上,面临如何在数字化消费的世界中有效获客活客,快速应对客户的变化和需求的压力。

科技能力方面,传统金融追求稳定安全的特性面临新金融科技强调平台、开放、试错的压力,如何建立新旧并存的体系是目前的挑战。 同时《报告》指出,尽管压力重重,但相较于金融科技公司,商业银行仍有多方面优势,这也是商业银行在新时代背景下变革转型的基础,主要体现在银行信用、金融牌照、客户存量优势等方面。 银行战略调整五大方向 面对金融科技带来的剧烈变化,“金融+科技+互联网”成为商业银行的战略方向。银行依托自身优势从战略层面强化金融与科技的融合,构建新业务形态,变革其组织、流程、运营、技术等、建立新业务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构建电商平台,创建场景和互联网客户流,实现从“金融—场景—金融”的转换,有效获客和留客;二是发展直销银行,打破传统银行网点的时空限制,为客户提供全天候金融服务,更快响应客户需求;三是发展互联网交易银行,利用自身良好的信用、客户生态、信息优势,借助互联网和科技,作为信息中介,为客户提供投融资、支付结算等交易金融服务;四是综合金融服务模式,创建互联网“一站式”金融超市,是拥有多牌照、多产品的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五是打造开放式金融平台,通过直销银行、手机银行等,从C端和B端两个层面向非本行和金融同业开放。 打造生态系统,重塑竞争力 上述五个方面的调整主要聚焦于通过业务模式调整提升科技能力,但银行若要塑造面向未来的竞争力,攀登新增长曲线,仍需在以下三个层面发力。

为什么要进行信息资源整合

为什么要进行信息资源整合 信息资源整合是指将某一范围内的,原本离散的、多元的、异构的、分布的信息资源通过逻辑的或物理的方式组织为一个整体,使之有利于管理、利用和服务。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理解信息资源整合,就是把分散的资源集中起来,把无序的资源变为有序,使之方便用户查找信息、方便信息服务于用户。这也是广义的信息资源整合概念,它包含了信息采集、组织、加工以及服务等过程。 为什么要进行信息资源的整合? 整合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 这主要源于网络信息资源的激增,资源的种类越来越丰富,数据库和信息资源检索系统越来越多,检索方式、检索手段各式各样。造成了数据冗余、相互关联程度低,大量的信息孤岛出现,同时用户的检索负担也日益加重。因此,需要有一种手段把这些信息集中、整序、关联起来,把检索系统集成起来,使用户知道到哪里可以找到所需要的信息,怎样去查找这些信息,如何筛选检索结果,这就是信息资源整合的最终目的。 信息资源的整合方法、途径和手段多种多样,但一般来说包括三个层面:其一是数据层(又称资源层) ,即把有关信息资源集中为一体;第二是操作层(又称服务层或中间层) ,即通过软件或平台对有关信息资源进行统一利用;第三是系统层(又称应用层) ,即包含数据内容、软件系统以及基础设置的全面整合。信息服务部门需要根据自己的信息资源、应用系统状况以及硬件基础设施来确定整合层次和实施方案。 信息资源整合原则 信息资源整合是一个系统工程,如何在理论的指导和经验的驱使下,使信息资源的整合工程做到最优。还需要我们在数据整合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遵循如下原则。 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又称完整性,就是在信息资源整合工程中要保持信息资源对象完整与全面。完整性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根据服务的主要对象或服务目标,保证整合资源内容的和学科的完整性; (2)确保信息资源是一个整体,并不一定要求在物理上是一个整体,但需要将分布资源有机关联,揭示数据对象间的内在关系,在逻辑上形成一个整体; (3)用户界面的统一,即实现一站式检索; (4)系统功能的全面性,即要求整合后的资源系统能够涵盖原子系统的所有功能。 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主要是指对整合工程进行全面规划,科学论证,切忌匆忙上马,不宜随意凑合,要保证整合的合理性、科学性和规范化。具体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 (1)资源选择的科学性,根据自己的服务对象和财力合理的规划、购买和自建资源,不能盲目求多,浪费人力财力; (2)整合资源组织的科学性,建立各类资源间的多重关联,科学地组织它们,将有限的资源产生出最大的知识和信息量; (3)整合后的系统在交互接口上的科学性,这个交互包括数据处理过程的后台交互,也包括用户和检索系统的交互,交互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处理接口的无缝连接,处理过程简洁快速,检索界面的方便有效。 层次性原则

信息数据整合方案

信息数据整合方案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信息资源整合方案 一、总体思路 全面梳理市局各气象业务系统的硬件架构、数据流程、存储方式等,根据梳理结果制定现有服务器、存储资源整合方案,将满足虚拟化整合技术要求的服务器及存储设备,整合到资源池。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和关键数据的多业务复用,最终形成统一的全局数据视图,促进气象信息数据的优化管理。二、信息资源整合方案 利用今年新购置的Isilon高性能存储设备对市局数据存储业务进行初步整合。充分发挥Isilon设备可扩展容量大、扩容速度快、数据处理性能高的优势,利用可靠性高、可维护性高、空间利用率高的集中式NAS存储逐步替代市局原有松散的存储设备,并接管其上的数据存储业务,达到信息资源整合的目的。 目前新购置的Isilon高性能存储设备为裸空间99TB的 3节点集群,每个节点配置24GB内存,33TB数据盘,800GB SSD缓存盘。按照其实际可用空间80T估算,预计可对市局以下存储业务进行整合。 1、支撑预报一体化平台高性能存储需求。 购置Isilon高性能存储设备的最初目的是为了解决预报一体化平台数据访问I/O瓶颈,满足数据产品共享存储高效访问的需求。因此, Isilon首要目的是支撑预报一体化平台高效运行。按照项目开发组提供的需求,Isilon将分别为数据库提供12TB数据存储,为虚拟化服务器提供10TB本地存储,为数据加工产品提供一年38T的共享存储空间,合计 60TB。未来根据存储实际使用情况,可考虑对Isilon空间进行扩容。

2、接管气象台WRF模式存储管理业务。 由于气象台7TB的模式数据二级存储已经应用多年,设备老化,性能较低,存在一定的不稳定因素,拟在Isilon设备中分配10TB空间,用以替代气象台现有7TB二级存储,逐步接管气象台WRF模式存储管理业务。 3、其他数据存储业务整合 预报一体化平台的主要存储迁移到Isilon设备上之后,将为服务器虚拟化平台释放掉大约20T存储空间。山洪项目采购设备到位之后,预报一体化平台的数据库和产品加工等密集计算节点将迁移至物理资源池,服务器虚拟化平台的计算资源将得到有效释放,为更多低开销型应用、业务迁移至虚拟化平台提供足够资源。根据实际业务需求,考虑在NAS设备上分配2TB空间用于存放CMACast短期广播数据,对局域网用户提供全开放访问,同时将MICAPS3数据处理服务由物理服务器迁移至虚拟化平台,MICAPS3实时历史数据逐步迁移至虚拟化平台,其它探测资料的历史归档数据也逐步迁移到存储资源池进行统一管理。原存储设备释放出空间后,将根据设备可用性实际情况,加入到虚拟化平台进行异构管理。 三、整合步骤与安排 1、需求调研(2016年12月) 分别对预报一体化平台项目开发组、气象台、科研所等单位进行调研,了解存储资源实际需求,理清各业务系统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存储资源分配、迁移、整合、回收方案。 2、数据迁移(2016年12月-2017年3月)

小学教学资源整合工作方案

小学教学资源整合工作方案 各村、镇直各单位: 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为进一步落实文件精神,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结合我镇实际情况,以及借鉴其它乡镇的成功经验。采取积极、稳妥、注重实效、分步推进的原则。特制订小学教育资源整合实施方案: 教学相对集中或部分年级(学校)撤并措施 1、六年级按原初中招生划分的区域分别集中到任重中学和岗前中学,并由两所中学进行相应的教学安排和管理(今年我镇小学开始实行六年制,初中无初一新生)。六年级属小学教育,要求两所中学严格按照小学培养目标,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安排能胜任小学教育教学,热心小学教育的教师任教,确保教育教学质量。 2、五年级分别集中到中小、二小、岗前完小,同时暂保留奖坪(奖、草、箬的五年级)、大角(大角、乌岚的五年级)原有的五年级。其中河南片的溪泮、北溪、枧下、大路(岗上)、南岗的五年级学生集中到中小;河北片的黄家(洪川)、前进的五年级学生集中到中小或二小;路东片的三溪、石下、凤凰、六分的五年级集中到岗前完小。 3、七亩村小的三年级撤并到二小(也可到中小或黄家完小),七亩村小保留一、二年级办一个复式班。蔡家村小全部撤并到岗前

完小。溪泮的四年级撤并到中小。全镇以上未涉及的年级或学校将保留原有的形式不变。 需解决和落实的问题 1、距校三公里以上的学生要求到校食宿,各有关小学要充分征得家长同意和配合进行妥善安排。学生寝室、食堂的改建和改造由各有关小学自行准备,小学管理办公室协助解决。 2、蔡家小学撤并后的校舍等校产由岗前完小接管。 3、集中就读等与原来习惯就读方式不了的学生,由小学管理办公室负责安排文字通知学生及其家长,并做好组织宣传工作。 望各村、镇直各单位积极配合,遵照执行。

探寻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新路径

探寻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新路径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作者:刘艳整理报道 深化体制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 探寻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新路径 为探讨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探寻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新路径,本报自2014年1月6日至3月31日开设了“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新路径探讨”专栏,来自中央及地方科技主管部门、科技开发交流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等科技服务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及专家,就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及相关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和看法,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在此基础上,本报近日举行了一次专题对话,邀请科技部及科技部火炬中心相关负责人、部分科技服务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和专家,就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及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对当前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瓶颈进行全面梳理,目的是结合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的内容,对今后如何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进行展望和分析,为进一步加速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带动区域产业技术升级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主持人: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社社长魏谷 嘉宾: 修小平科技部火炬中心正局级调研员 刘琦岩科技部办公厅调研室副主任 徐轶科技部火炬中心成果推广处处长 赵绮秋中国技术市场协会常务副会长 李建华北京科技开发交流中心主任 蒋佃水北京中科前方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 荀标昆山工研院小核酸生物技术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邵翔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科技管理部经理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 主持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具体到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究竟如何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政府该做什么?市场又能做什么?

企业信息资源整合与生存战略

企业信息资源整合与生存 战略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企业信息资源整合与生存战略 资源是企业未来生存战略的第二大因素。企业生存管理专家、企业未来生存管理理论创始人邓正红认为,企业未来生(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存是可控的,其中,环境是基础,资源是保证,文化是导向。企业未来生存就在于把握环境变化之“势”,在资源和企业文化之间求得平衡。企业在环境、资源和文化之间由平衡效应所产生的思维结果就是企业战略,企业战略开启企业未来生存之路。邓正红企业未来生存管理理论强调,在企业生存力及其形成过程中,企业资源潜力和企业资源整合力二者缺一不可。企业若缺乏一定数量与质量的资源,则企业资源整合力就显得无用武之地,企业也便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无奈;反之,企业资源再雄厚、再优越,资源潜力再大,若缺乏足够的资源(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配置力的激活和放大,也只能处于休眠状态,无法形成现实的竞争力。特别是对人力资源而言,若不能有效激发其积极性、自觉性与创造性,不能协调好各种人际关系,其结果就不仅仅是资源潜力难以发挥的问题了,它还会因为企业成员之间的有害冲突与矛盾而引起内耗,轻则增加企业的内耗成本,重则危及企业的生存。与企业资源潜力相比,企业资源整合力在企业生存力及其形成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更为重要与关键。特别是在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物质生产力日益发达、市场机制和体系渐趋成熟和完善,以及社会文明与教育水平不断进步与提高的今天,企业要获得和拥有一定数量较高禀赋的(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相关资源并非难事,难的是如何有效激活和放大这些资源的潜力。换言之,当今企业缺乏的不是资源本身,而是资源整合力。按照新木桶原理,最缺乏的就是最关键的,如何提高资源整合力已愈来愈成为当今企业能否构建和提升其生存力的核心和关键。从邓正红对企业未来生存管理的研究来看,企业未来生存必经三个阶段,即以活得下为主导的环境生存阶段,以活得好为主导的基本生存阶段,以活得久为主导的核心生存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三种生存境界,就是环境生存、物质生存、精神生存。企业如果只图现在活得下,就只要集中精力应对环境变化就行了;企业如果还想活得好些,就需要以充足的资源为保证,但资源不是无限(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的,需要不断地创新、整

如何进行高效课堂与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整合

如何进行高效课堂与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整合?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条件,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多媒体教学可以理解为传统教学基础上增加了多媒体(包括计算机)这一特殊工具的教学,它不可能抛弃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因此在设计多媒体教程时,要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正确处理多媒体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特别要考虑时间因素,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时间与适时的课堂讲解、板书、交互、反思时间的关系。例如把几句话的结论板书在黑板上,不一定就比放幻灯片效率低,因为它节约了操作时间。在复习课的时候,多媒体的大容量是有效率的,但必须注意中间的停顿,保证学生把要点记下来,或者,事先把需要学生做笔记的知识打印出来,课后发给每一个学生,这样就更能提高复习课的效率。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对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起着很大的作用: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课余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意识,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转化师生角色,提高学生主体地位,扩大教学规模。多媒体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把多媒体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与数学教学中的教与学有机的融为一体,将课件演示作为一种手段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数学课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育观念等。因此,合理整合多媒体课件与数学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多媒体技术与教学内容整合,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保障。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走进了课堂,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尤其是依据教材制作的各种电脑动画软件,更给数学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盎然,积极地、前所未有投入到学习中。但并非教材中所有内容都适合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有些内容使用计算机来教学有画蛇添足之感;也有些内容投影手段就能很好完成,根本无须花大力气去设计多媒体软件进行教学。因此为确保多媒体计算机科学地、实效地进入课堂,我们在教中应注意精心钻研教材内容。不要以为你给孩子们讲的多,孩子们就一定能得的多。我们更应关注我们给孩子们提供了怎样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新课标》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我们知道,数学课本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源泉。在精彩纷呈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我们数学的身影,然而生活中的这些充满生机活力的数学教学素材和内容却很难在教材中反映出来。从而使学生感到数学是枯燥的、无味的和深奥的多媒体技术主要通过课件的方式应用于小学的课堂教学。作为传播教育信息的媒体,课件具有三个特点,其一是媒体组合的集成性,其二是使用对象的交互性,其三是教学作用的多样性。比如说,传统教学中的连线题我们都叫学生到黑板上来连。多媒体课堂上学生利用“电子教鞭”中的直线工具就可以实现连线。在教学中应用“几何画板”,能够动态地表现几何关系、交互性的特点,例如让学生自己去做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利用几何画板的“平移”、“旋转”的一些功能,把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种动态的操作过程,给学生进行比较和抽象创造了一种活动的空间和条件。这些辅助软件的使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让学生也参与其中,

数据信息资源整合研究与实践 周虹霞

数据信息资源整合研究与实践周虹霞 发表时间:2019-07-19T12:33:23.24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作者:周虹霞 [导读]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数据、信息资源急速膨胀,由于数据标准规范不统一、兼容性等各方面的问题,导致大量数据信息形成“信息孤岛”,不能及时有效的融合共享,使信息的开放利用、服务社会大打折扣。 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 100006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数据、信息资源急速膨胀,由于数据标准规范不统一、兼容性等各方面的问题,导致大量数据信息形成“信息孤岛”,不能及时有效的融合共享,使信息的开放利用、服务社会大打折扣。鉴于此,本文根据当前国家博物馆数据信息资源管理的现状,就解决信息资源整合、共享进行一些可行的研究。 关键词:数据信息;资源整合;元数据 前言 数据信息资源整合过程中最为常见、最为突出的就是数据兼容性问题。由于数据信息的来源和形成环境不一致,数据格式没有统一的标准,数据信息不能集中起来,容易形成“孤岛”,最终导致数据信息资源共享困难,进而影响其利用效果。 1数据信息资源整合途径 1.1统一资源管理软件平台 借助一款适合自身工作环境及情况的信息管理软件是一个较好的途径。长期以来,各单位依据自身的行业习惯、操作规程等条件自主建设软件是造成数据信息不兼容的主要原因之一。信息管理软件的数据库结构、设计模式、实现方法等都不一样,那么要避免数据库不兼容,采用统一的软件管理平台,无疑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但是实施的难度较大,需要统一部署。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利用专网统一部署或统一软件平台,采用分布式系统来解决数据信息资源的兼容问题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1.2统一数据格式标准 如果软件平台无法统一,可以尝试建立统一的数据库系统和接口及相关数据标准。数据库是数据资源与应用软件的基础支撑。虽然不同软件使用的数据库结构不一样,但各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导入、导出还是比较容易实现的。模式化存储数据信息的数据库结构,规范、统一数据字段、命名规范等细节,使得在数据库层面基本保持一致,预留标准统一的数据接口,那么即使软件在数据处理层面、操作层面和视觉层面有再大的差异,对数据信息的共享、利用、整合也不会带来很大影响。统一数据库格式标准对数据信息的利用和兼容性问题处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给整合数据信息资源带来非常大的便捷。 1.3统一转换方式 统一转换方式对于解决数据信息兼容性问题有自身的优势,但也有一定的弊端,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因为这种方式具有依赖性,它依附于第三方软件,如果第三方软件出现问题,那么就会出现全盘崩溃的局面,会使我们陷入被动的局面,因而在使用中需要更加妥善的管理,并作出相应的灾害预案处置安排。 2数据信息资源现状 国家博物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基础数据资源,数据涵盖国博业务相关的藏品、展览、科研、教育、考古、财务、人员等各方面,资源类型包括多媒体信息、文档信息、数值信息及其他类型。这些数据信息资源存储在各个应用系统中,分散管理。因此,有必要建立统一数据信息资源中心,实现国博信息资源共享和统一数据交换,提供统一的数据展现分析服务,以此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为领导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2.1信息类型需求 根据对国博业务管理需求分析及应用领域界定,国博信息化建设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可以分为基础业务信息、基本统计信息、动态信息、公众信息、服务信息、其他信息5类。 2.2数据资源整体规划 将国博数据资源按不同功能可划分为三大区域,分别是应用业务数据区域、管理数据区域和系统数据区域。 (1)业务数据:主要包括OA数据、邮箱数据、图片影像等多媒体数据、文档及各业务应用系统产生的数据等。 (2)管理数据:包括国博信息化管理所需的标准规范数据、决策分析数据等。 (3)系统数据:包括元数据、基础信息数据、信息资源目录数据。 3信息资源库建设 国博建设综合业务服务平台对应用系统进行整合,其中包含建设信息资源库系统平台。该平台的建设是在系统整合过程中对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的收集、访问、管理、交换和集成,为各相对独立的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提供了统一的WEB入口和数据协同,它包括以下方面: (1)结构化数据集成:就是处理多个数据源多数据库之间的数据移动。采用的主要数据处理技术有数据复制、数据聚合和接口集成。 (2)非结构化数据包括图像、文档、网页和媒体等,它们的集成包括非结构化数据的管理、检索、分类、转换、共享、存档等多个方面。 3.1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及其应用的性能和调优建立在良好的数据库架构设计基础上。本项目建设应结合国博信息化资源的建设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信息资源数据库的统一设计,包括数据库安全设计与用户权限设计、数据库管理和维护设计。 本系统后台数据库为关系型数据库ORACLE。在数据库开发过程中,要遵循数据库工程的方法和标准,尽可能减少反复。要有阶段性的规范化文档。要加强数据库日志管理,及时检查用户操作日志严防非法登陆。采用防病毒、防火墙、入侵检测等手段防止数据库信息泄露和损坏。加强数据库审计功能,设定审计规则并加强设计检查。 3.2元数据管理 元数据是描述数据库内数据的结构和建立方法的数据,重要的元数据包括数据源结构、目标数据库结构、数据转换规则等,应根据系统总体元数据标准进行元数据提取和著录,形成各共享数据集的元数据应用方案。数据库建设中,可将其按用途的不同分为三类,技术元

网络环境下教师资源的整合与开发

网络环境下教师资源的整合与开发

网络环境下教师资源的整合与开发 序论 时间进入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各个行业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不断展现。教育作为一个古老的行业却步履艰难。2000年前,亚里士多德在学院里给学生讲授知识,靠的是口和手, 时间回到公元前350年,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吕克昂学院和一群学生散步,亚里士多德不时的在讲解完一些理论知识后要求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学生们也不断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他们相互争论,相互质疑,不断完善着自己的回答与思维,气氛融洽。同一时期,孔子和自己的众多门徒坐在大厅之中,孔子坐在众多学生面前讲解着自己在哲学上的思想,学生们坐在各自的案几前,或记录、或冥思、或专注听讲……时间飞逝,两千多年过去了。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我们在怎样教导我们的学生呢? 现代科学技术对教育最为重要的贡献就是电脑

及信息技术的引入,在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这种进步更加明显和突出。无论是口传心授还是多媒体展示,教育的目的就是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积累,改善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更好的利用网络及信息资源辅助教学,成为新世纪教育 教师协同合作,共创教学新机 陈浙云/台北县政府教育局课程督学 一、以协同教学落实九年一贯课程 廿一世纪课程发展所强调的趋势是课程的整合(integration)。九年一贯课程中,强调学习领域之实施应以统整、协同教学为原则(教育 部,2000a)。协同教学(Team Teaching,TT)能促使教师发挥其专业知能,提供学生更适性、兼具深度广度、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学习;其具有多样性、专业性、统整性、个别性与合作性的特点,正符合Slattery(1995)提出的后现代课程所强调的整体性、合作性与科际性的发展趋势。 我国传统的教学型态以分科教学为主,一个班级的课程虽由多位学科教师共同负责,但绝大多数的教师都是在固定的时间与空间内,各自独立负责固定班级的教学;教师之间经常

电子政务中的信息资源整合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机制研究” (编号:07BTQ018)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商晓帆,女,1964年生,硕士,研究馆员,图书馆馆长,研究方向为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电子政务中的信息资源整合研究 3 A Study on E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 esource Integration 商晓帆 (黑龙江省委党校 哈尔滨 150080) 摘 要 分析了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孤岛”问题,提出了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是解决“信息孤岛”的重要之举,以及建立以门户网站为平台的信息资源整合机制。关键词 电子政务 信息资源 整合机制中图分类号 G 203 1 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孤岛”问题分析 “信息孤岛”是电子政务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面临和解决的棘手问题,正确分析、研究、解决这一问题,成为当前我国电子政务的重中之重[1]。欧盟委员会将电子政务的发展分为 网上公布信息(posting of information online ),单向沟通(one -way interaction ),双向沟通(Two -way interaction )和全方位沟 通(Full online transactions ,including payment )四个阶段。一般来说,“信息孤岛”的形成主要是在二、三阶段,在这两个阶段是信息实现共享、交互和有效利用的关键阶段,容易存在网络、信息资源、应用等多种“信息孤岛”问题。 目前,国内很多学者对“信息孤岛”的定义大多局限于政府之间不能互享信息,各部门信息处于一种割裂状态而没有被很好地互通起来[2]。他们认为,通过建立统一标准,建立中央门户网站和统一的数据库,就能解决“信息孤岛”问题,解决“信息孤岛”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笔者认为,这种定义只把注意力放在网络的一个特征上,即信息互享,它忽略了网络的另一个优势,即与公众与服务客体的无界线交流。共享仅仅是一种手段,如果仅从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去考虑,就会停留在问题的表面,就可能形成一个个更大更可怕的“信息孤岛”,电子政务的实现也将成为我们永远也无法触摸的“海市蜃楼”。 笔者认为,“信息孤岛”的概念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一是从技术层面理解,指的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不同类型的数字资源系统,由于各系统间相互封闭、无法进行正常的信息交流,犹如一个个分散、独立的岛屿。二是从非技术层面理解,一方面指的是信息资源稀缺的政务系统,表现形式主要为不能提供有效政务信息和业务服务的政府网站;另一方面指的是与服务客体之间的无互动或单向行为。电子政务要求的是政府的服务在网络中得到完美的体现。而网络最大意义和功 能就是信息的互享和无限沟通。 在电子政务发展初期,由于技术原因形成的“信息孤岛”是大量存在的。由国家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组织撰写的《首次中国互联网络资源调查报告》中曾有一组数据:全国有近半数网站是“信息孤岛”,没有任何站点的链接;在进行链接的网站中,链接2至5家的最多,达22.7%,链接6至10家的为 11%,少部分超过20家。没有链接,信息难于查找,至于内部 网,一家企业办公、业务、财务各成一网,更是司空见惯[3]。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经过几年的发展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对于电子政务至关重要的互动交流和网上办事功能却处于落后状态。从表1可以看出[4],通过对289家地级市(地区、自治州)政府门户网站的测评与分析,发现各地级政府网站在“互动交流平台”与“网上办事(企业、个人)”两项的得分远远低于“政务信息上网”和“网站建设维护”两项上的得分。网络的最大优势在于低交互成本,而这一点在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中却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表1 2006年地级市政府网站评估结果统计  平均最大最小政务信息上网 5.879.400.00网站建设维护 4.848.430.30公共信息服务 4.569.200.32互动交流平台 2.088.470.00企业网上办事 1.56 5.920.00个人网上办事 1.44 6.050.00总体得分 3.31 7.75 0.08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电子政务研究报告(2006年)》,满分为10分 全国政协常委吴敬琏指出:“电子政务发展到现在,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发展速度急骤膨胀,但随之问题也暴露出来,一是重新建轻整合,二是重硬件轻软件,三是重管理轻服务,四是重电子轻政务。由此造成的后果就是投资过大、一哄而 J o ur nal of Inf or m a ti o n No.11,2008 情报杂志2008年第11期

机械科技成果转变路径

机械科技成果转变路径 1我国农机成果转化现状 农业机械科技成果(以下简称农机成果)是科技成果中的一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机成果起着支撑和引领作用。但目前我国80%的科技成果未转化,其中农机成果也不例外。以某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单位提取的数据为例分析,该单位从19XX年15a期间,共承担了各级政F下达的科研项目53项(开题数),其中通过鉴定或验收形成农机成果的有35项,占开题数的66%,而转化出去的成果有6项(指每项成果推广在5台(套)以上的),占农机成果的17%。在没有转化出去的87%中不乏非常有推广前景的成果,都在20世纪90年代就闲置在档案室里,正如经济问题专家指出,这是科技人才和资本的双重浪费,非常令人痛心。究竟是一堵什么样的“围墙”使成果转化的有效性低?传统的农技成果转化的老办法、老经验出了什么问题?通过什么样的新途径才能有效提高新形势下农机成果的转化率?这些问题已经成为摆在每一位农业科技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农机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问题 21开题项目没有形成强劲需求一个科研项目在开题时就呈现出弱势状态,因为没有准确地把握农村市场跳动的脉搏,开题时仅在理论状态下分析应该有转化前景,仅在只有零星用户或者在具备了一定科研基础之后,就匆匆上报项目。开题项目的弱势特征表现在: 211项目单一。既没有前期扎实的市场调查基础,项目完成之后往哪转化,科技人员心里没有底;也没有制定后期的研究方向,无法形成完整的项目链,用户接收单一项目无法使用。 212项目脱节。研究的科技内容、解决的技术问题、可能不是用户所需要的,或者问题很小没有涉及到关键,缺乏用户共鸣,无法达

到预期需求。 213项目零散。一个较小的研究单位一年内上的项目达10多项,包括的领域也很广,人力、财力及实验手段都无法跟上,项目的完成很勉强,更无力去深入推广转化了。 22农机成果推广渠道不通畅如果说取得农机成果是源头,那么用户使用就是源尾。其间渠道一路畅通与否是影响转化能力的重要因素。在省及地区的实际情况是,科技成果转化到1~2个用户是完全有把握的,但是再继续多家转化就很难了。而这种障碍主要体现在: 221信息不灵。凭宏观的信息认为该成果会有很高的转化率,但微观信息即具体是哪些用户需求却没有掌握。 222成果熟化度差。用户最大的担忧是农机装备的性能、质量可靠度、操作方便性及是否有及时良好的售后服务。 223经费短缺。科研项目缺乏经费,研制的样机没有进行生产试验和耐久性试验等就匆匆投入市场,造成农机的成熟度和可靠度不够,农机经常搁浅在田间、车间等。 23对科技人员评价机制片面性对科技人员评价机制的片面性,制约了农机成果的转化率。转化率要高,就要强化推广职能,形成媒、研、产、供、销、服、馈等一条龙的链式管理,而各个链节都是科技人员组成形成合力;但是在评价科技人员成就时,只是6个链节中的“研”,因为是研究人员才能取得成果奖励证书,才能晋升职称或奖励等,而其他都是辅助人员,不属于成就评价之列。因此属于链节“研”中的人员,都不愿意改行“屈就”于其他链节,唯恐影响前程。目前缺乏有效地促进科技人员从事农机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和环境氛围,削弱了其他转化链节的功能。 24用户使用先进技术装备的技能不强我国农民知识水平整体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