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气胸护理查房

自发性气胸护理查房
自发性气胸护理查房

自发性气胸护理查房

时间:2013-01-23

地点:五病区医生办公室

参加人员:见签到薄

主持人:李娟

一、汇报病史:(王海宁)

患者,王传禄,男性,58岁,退休工人,职工医保,患者因反复左侧季肋部疼痛四天于2013-02-21 09:39步入病房,神志清晰,精神一般,患者诉四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季肋部隐痛,为阵发性,每次持续时间约五秒左右,与咳嗽、活动、体位等均无明显联系。查胸片提示左侧气胸,压缩约80%。为进一步诊治,门诊以“左侧气胸”收住院02-21 患者在局麻下以左锁骨中线第二肋间为穿刺点行左侧胸腔闭式引流术外接水封瓶,水注随呼吸上下波动,可见气泡自水封瓶液面逸出,穿刺处敷贴在位,干燥,无渗血,术中,术后患者未诉不适。02-22患者诉左侧胸部疼痛,予负压吸引,可见气泡自水封瓶液面逸出,02-24 09:30患者水封瓶液面无气泡溢出,予以夹闭。02-25复查CT示左侧气胸(压缩50%),左侧少量胸腔积液,及胸膜略肥厚,因之前胸腔闭式引流不畅,故重新于左锁骨中线第三肋间为穿刺点置管,外接水封瓶,负压吸引,目前引流通畅。病程中无发热,体重未明显增减,饮食及大小便正常。

健康史:有“胆囊炎”病史30余年,有自发性气胸病史,否认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无手术及外伤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输血史。按时预防接种。

个人史:出生及生长于原籍,无外地居住史。有吸烟史3余年,已戒烟30余年,饮酒20余年,约半斤每天,

家族遗传史:否认传染病、遗传病病史

体格检查:T:36.1℃;P:80次/分;R:22次/分;BP:110/75mmHg;

辅助检查:

(1)查体:左侧叩诊呈过清音,左中下肺呼吸音消失,未闻及干、湿性罗音。

(2)(2)CT:左肺外见弧形无肺纹理区域,以下肺野明显,左肺压缩50%左侧少量胸腔积液及胸膜略肥厚(02-25)。

(3)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计数3.4×109/L,中性粒细胞65.7%。

入院诊断:左侧自发性气胸

治疗遵医嘱于二级护理,普食,吸氧,胸腔闭式引流,负压吸引,予左氧氟沙星消炎治疗,予洛芬待因,利多卡因止痛治疗。

二、护理问题与措施

(一)潜在并发症:夹层破裂

护理目标:住院期间避免夹层破裂,脑疝的发生。

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并详细记录危重病人护理单。

2、准备好抢救设备及抢救药品:除颤仪,起搏器,呼吸机及抢救药品。

3、备用至少一条静脉通路。

4、重视病人主诉,密切观察患者神志、情绪、瞳孔、及四肢活动情况。遵医嘱使用减轻脑水肿药物。

5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及粗纤维的饮食,以保持大便通畅;鼓励患者食用芝麻油。指导患者学会自我调整心理状态,调控不良情绪,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

6遵医嘱服药,控制血压。指导患者家属给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身心修养环境。

(二)恐惧、焦虑:与环境陌生,担心疾病愈后有关。

护理目标:患者住院期间恐惧、焦虑心理减轻。

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做好入院宣教

3、保持病室安静,防止不良刺激。

4、向病人解释,不良情绪会影响血压、心率变化,不利疾病的控制。

5、定期组织家属探视。

(三)舒适的改变:与医源性限制有关。

护理目标:住院期间使患者生理、心理舒适需求得到满足。

护理措施:

1、协助患者取舒适的体位。

2、保持病室的安静,整洁。调节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3、保持床单位的清洁、整齐。及时更换潮湿的床单衣物。

4、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三、疾病相关知识点

四、健康指导

1饮食:清淡易消化,保证足够的膳食纤维,保持大便通畅,忌用力排便

2绝对卧床休息,翻身时动作缓慢

3劝其戒烟戒酒

4指导患者自我调节心理状态,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心情舒畅。

5按医嘱服药,控制血压,不可擅自停药。

五、讨论

1、主动脉夹层定义?

袁佳佳:主动脉夹层: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而形成的血肿,并非主动脉壁的扩张,有别于主动脉瘤,过去此种情况被称为主动脉夹层。

2、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护理中应观察哪些?

陆迎爱:主要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心率;心率维持在小于70次/分,收缩压维持在110-120mmHg,舒张压维持在60-70 mmHg。

3、硝普钠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徐玲玲:硝普钠要避光,剂量不宜过多,必须使用微量泵泵入,还应动态监测血压及心率。

六、总结:(李娟)

通过今天对主动脉夹层的护理查房,大家已经基本掌握了主动脉夹层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所帮助。

?保证有效的引流:

?①确保引流装置安全:引流瓶低于胸腔出口平面60cm,以防瓶内液体返流进入胸腔,妥善固定引流管于床旁,留出适当长度的引流管,既要便于病人翻身活动,又要避免过长扭曲受压。

?②观察引流管通畅情况:密切观察引流管内的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及有无气体自水封瓶液面逸出。

?③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天更换引流瓶,更换前用双钳加紧引流管近心端,更换完毕检查无误后再放开,以防止气体进入胸腔。

?将连接引流管的玻璃管一端置于水面下1~2厘米,使胸腔内压力保持在1~2cmH2O。

调压瓶中的调节管末端保持在水面下10~20cm,保证负压在-10~-20cmH2O。如果吸引器产生的负压过大,外界空气可以经压力调节管进入调压瓶内,确保胸腔所承受的吸引负压不会超过设置值。

?④伤口敷贴定期更换,污染时及时更换。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