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外科学重点

西医外科学重点
西医外科学重点

西医外科学重点整理

一、名解:

1.消毒法:又称抗菌法,常指应用化学方法消灭微生物,例如某些器械的消毒,手术室空气的消毒,手术人员的手臂消毒以及病人皮肤的消毒。

2.灭菌法:一般是指预先用物理方法彻底消灭与手术区或伤口接触的物体上所附带的微生物。

3.全身麻醉:应用全身麻醉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有控制地使病人暂时丧失意识和全部感觉的方法,简称全麻。

4.等渗性缺水: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指血钠浓度正常而细胞外液容量减少的一种缺水,是外科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

5.高渗性缺水:又称原发性缺水,是指细胞外液减少并呈现高钠血症的一种缺水。

6.代谢性酸中毒:是由于非发挥性酸生成过多和排出障碍,或因体内失碱过多,使血浆碳酸氢根原发性减少所致。

7.代谢性碱中毒:是由于酸丢失过多或碱摄入过多,使血浆碳酸氢根离子相对或绝对增高所致。

8.呼吸性酸中毒:是由于肺通气、弥散及肺循环功能障碍,不能充分排出体内生成的CO2,使血液PaCO2增高而形成高碳酸血症。

9.休克:各种强烈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的急性循环衰竭,其特点是微循环障碍是重要脏器的灌流不足和细胞功能代谢障碍,由此引起的全身性危重的病症。

10.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急性呼吸衰竭,可能在多种病症过程中发生。共同性病理有肺血管内皮和肺泡的损害,肺间质水肿以及其他病变。

11.应激性溃疡:是继发于创伤,包括手术、烧伤、休克等为主的病变,以胃为主的上消化道黏膜发生急性炎症、糜烂或溃疡,严重时可发生大出血穿孔。

12.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指在严重感染、创伤和休克等急性危重病过程中,两个或两个器官或系统同时或先后发生功能障碍。

13.疖:是单个毛囊及所属的皮质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14.痈:是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所属的皮质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好发于皮肤韧厚的颈项、背部,偶见于上唇。

15.菌血症:临床上将细菌侵入血液循环,血培养阳性者,称为菌血症。

16.闭合性气胸:多为肋骨骨折的并发症,肋骨断端刺破肺表面,空气漏入胸膜腔所造成。

17.张力性气胸:气管或、支气管或肺损伤形成活瓣,气体随每次吸气进入胸膜腔并积累增多,导致胸膜腔压力高于大气压,又称高压性气胸。

18.开放性气胸:胸壁穿透性损伤导致胸膜腔与外界相通,空气随呼吸自由出入胸膜腔内,形成开放性气胸。

19.挤压综合征:是指四肢或躯干肌肉丰富部位遭受重物长时间挤压,在解除压迫后,出现以肢体肿胀、肌红蛋白尿、高血钾等为特点的急性肾衰竭。

20.肿瘤:是指人体器官组织细胞在某些内在因素影响的基础上,加上外来致病因素的长期作用,所产生的一种以细胞异常增殖为主要特点的新生物。

21.基础代谢率(BMR):是指人体在清醒而又极端安静的状态下,不受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及精神紧张等影响时的能量代谢率。常用计算公式:基础代谢率=(脉率+脉压)-111。22.倾倒综合征:由于胃大部切除术后,原来控制胃排空的幽门窦、幽门括约肌功能丧失,此外,部分病人胃肠吻合口过大,导致胃排空过快而产生一系列综合征。

23.嵌顿性疝:是指囊颈较小而腹内压骤然升高,腹腔脏器或组织强行扩张疝颈部而进入疝囊,随即疝颈弹性收缩,疝内容物被卡住而不能回纳入腹腔的疝,临床也称作箍闭性疝。

24.腹股沟三角:外侧边是腹壁下动脉,内测边为腹直肌外侧缘,底边为腹股沟韧带。此区内无腹肌覆盖,腹横筋膜又比其他部位薄弱,故易发生疝,又称直疝三角。

25.功能性细胞外液:绝大部分的组织间液能迅速地与血管内液体或细胞内液体进行交换并取得平衡,这在维持机体的水和电解质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6.冷沉淀:是FFP置于1℃~5℃条件下融化后,再在4℃无菌条件下经每分钟2000转离心沉淀,

18分钟后分出上层血浆,取出留下的部分(15ml血浆及沉淀物质)即为冷沉淀。

27.丹毒:是皮肤或黏膜内的网状淋巴管的急性感染,故亦称网状淋巴管炎。好发于下肢及头面部。

28.急性淋巴管炎:是致病菌从破损的皮肤、黏膜侵入,或从其他感染病灶经组织淋巴间隙进入淋巴管内,引起淋巴管及其周围的炎症。

29.脓毒血症:指局部化脓性病灶的细菌栓子或者脱落的感染血栓,间歇地进入血液循环,并在身体和各处组织或器官内发生转移性脓肿者。

30.败血症:指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持续存在,迅速繁殖,产生大量毒素而致全身疾病者。

31.脓毒症:是指因病原菌因素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体温、心率、呼吸、神志有明显改变者,用以区别一般非侵入性的局部感染。脓毒症是指有全身炎症反应外科感染的总称。

32.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是一种原因不明,以侵犯四肢血管为主的全身性非化脓性动、静脉炎性疾病,以侵袭中、小动静脉为主,并以慢性复发性、节段性、缓解和恶化交替为特征的疾病。其中以侵袭小动静脉较多,又以小动脉为主。

33.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是一种由于大、中动脉硬化、内膜出现斑块,引起动脉狭窄、闭塞,从而导致慢性缺血改变的周围血管常见疾病。

二、选择、填空:

1.消毒范围应包括手术切口周围15cm的区域。消毒步骤应该自上而下,自切口中心向外周,涂擦时应均匀用力,方向应一致。

2.正常人体动脉血ph维持在7.35~7.45之间。正常静脉血中碳酸氢根离子含量平均值为24mmol/l,碳酸为1.2mmol/l,两者比值维持在24:1.2=20:1,此值是决定血液ph值的重要因素。

3.血清钾正常值为3.5~5.5mmol/l。低钾血症:血清钾<3.5mmol/l为低钾血症。高钾血症:血清钾浓度>5.5mmol/l。

4.输血适应症:①急性出血大于500ml;②贫血或低蛋白血症;③严重创伤和大面积烧伤;④严重污染;⑤凝血功能异常;⑥手术。

5.输血反应:①与输入血液质量有关的反应: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溶血反应,过敏反应,细菌污染反应;②与大量快速输血有关的并发症:循环超负荷,出血倾向;③输血传播疾病;④与输血操作有关的并发症:空气栓塞,微血栓栓塞。

6.外科临床最常见休克是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

7.胸外心脏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与人工呼吸配合比率30:2,即每按压30次做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若考试时答15:2。

8.手术按缓急程度分类:①择期手术;②限期手术;③急症手术。

9.外科感染的四大治疗原则:①处理局部病灶;②合理使用抗生素;③全身支持疗法;④对症处理。

10.损伤的组织修复:①局部炎症期;②增生期;③塑形期。

11.伤口的愈合:(1)愈合过程:①结缔组织修复(渗出期、纤维组织形成期、瘢痕形成期);

②伤口收缩;③上皮生长。(2)伤口愈合类型:①一期愈合;②二期愈合。

12.颅前窝骨折时,血液可向下浸入眼眶,引起球结膜下瘀血及迟发性眼睑瘀血,多在伤后数小时逐渐出现,呈紫蓝色,俗称“熊猫眼”。

13.颅内高压三大典型症状:头痛(头痛的特点多位于前额及两颞,为持续性头痛并有阵发性加剧,头痛程度随颅内压增高而加剧)、呕吐(头痛剧烈时伴有恶心呕吐且呕吐呈喷射状,呕吐与进食无关)、视盘水肿(这是颅内压升高的重要客观指征,表现为视神经乳头充血,边缘模糊不清,中央凹陷消失,视盘隆起,静脉怒张,动脉曲张扭曲)。

14.胸膜腔闭式引流操作方法以及插管:(1)定位:腋中线或腋后线第6~8肋间—液体;锁骨中线第2肋间—气体。(2)插管方法:皮肤消毒局麻后切开皮肤,止血钳分开肋间肌及沿肋骨上缘穿刺进入胸膜腔、引流管外接闭式引流装置,引流管缝合固定。(3)拔管:水柱停止波动,无液体或气体排出,x线检查肺复张良好时行拔管。先减短固定线,嘱患者深吸气合屏气,迅速拔管,立即用凡士林纱布块覆盖并用敷料固定。

15.气胸在漏气停止及肺充分膨胀后24~48小时即可拔出引流管。气胸引流一般在前胸壁锁骨中线第2肋间隙,血胸则在腋中线与腋后线间隙第6肋间隙或第7肋间隙。

16.烧伤:(1)面积的估计:①中国新九分法:将体表分为若干区域,每个区域各占几个9%的体表面积。全部体表共分11个9%的面积,加会阴的1%成100%。其分区和面积是头、面、颈共为1个9%(各占3%);单侧上肢为9%(上臂、前臂、手分别为3.5%、3%、2.5%),即上肢为两个9%;躯干前后加外阴部为3个9%,即27%(其中胸腹部占13%,背部除去臀部为13%,另会阴为1%);双下肢和臀部是5个9%加1%,单侧臀部、大腿、小腿、足分别为2.5%、10.5%、6.5%、3.5%。②儿童烧伤面积计算:儿童烧伤面积计算应将头和下肢按以下公式计算,即:儿童头、颈、面部占体表面积百分比=9+(12-年龄),儿童双下肢占体表面积百分比=46-(12-年龄)。

(2)烧伤深度的估计:1度烧伤(仅伤及表皮);2度烧伤(浅2度烧伤:仅伤及真皮浅层,部分生发层健存;深2度烧伤:伤及真皮层。)

(3)烧伤严重性的分度:①轻度烧伤:2度烧伤面积在9%以下(儿童在5%以下);②中度烧伤:2度烧伤面积在10%~29%(儿童在5%~15%),或3度烧伤面积不足10%(儿童5%以下)。

17.恶性肿瘤的扩散方式:①直接蔓延;②淋巴道转移;③血道转移;④种植性转移。

18.恶性肿瘤在组织学上分为两大类:源于上皮组织者称为癌;源于间叶组织者称为肉瘤。同时有上皮组织及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癌肉瘤。

19.肺癌:(1)中心性肺癌:肿瘤起源于主支气管、肺叶支气管或肺段支气管开口以上,位置靠近肺门者。(2)鳞状细胞癌:是肺癌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50%。治疗效果最好。

20.食管癌临床表现:典型症状进行性吞咽困难。

21.原发性肝癌:(1)主要体征:肝大、黄疸、腹水。(2)血液学检查: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3)并发症:肝性脑病;肝癌结节破裂出血;上消化道出血。(4)治疗:手术治疗肝切除目前仍是治疗肝癌首选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22.急性腹膜炎:(1)触诊:腹部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是腹膜炎最重要的体征,称腹膜刺激征。(2)手术适应证:①腹腔内严重病变所致的腹膜炎,中毒症状严重,甚至有休克表现;②病情严重,一时难以查明原因的弥漫性腹膜炎,且腹膜刺激征明显或腹腔穿刺有阳性所见者;

③弥漫性腹膜炎经8~12小时非手术治疗,病情不见好转或加重者。

23.胆道感染及胆石病:(1)胆囊三角区:是由肝下缘、胆囊管与肝总管围成的三角区域。(2)夏柯(Charcot)三联征:出现腹痛、高热寒战、黄疸的三种症状。(3)雷诺(Reynold)五联征:在夏柯三联征的基础上,出现休克和神经精神症状。(4)一侧肝胆管梗阻可无黄疸。

24.粘连性肠梗阻特点:(1)多数患者有腹腔手术、腹部外伤或腹部感染病史;(2)以往有慢性肠梗阻症状和多次反复急性发作者,多广泛粘连引起的梗阻;(3)长期无症状,突然出现急性梗阻症状,腹痛较重,出现腹部局部压痛,甚至腹肌紧张者,即应考虑是粘连带等引起的绞窄性肠梗阻。

25.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临床表现:腹痛,表现为骤起上腹部刀割样剧痛,迅速波及全腹,呈持续性疼痛或阵发性加重。

26.甲状腺有三条主要静脉即甲状腺上、中、下、静脉,其中甲状腺上、中静脉血液流入颈内静脉,甲状腺下静脉血液流入无名静脉。结扎甲状腺上动脉时,应紧靠腺体结扎,切忌大块结扎,以防损伤喉上神经。压迫喉返神经可引起声嘶。

27.甲亢:(1)术前准备基础条件:甲亢症状基本控制,情绪稳定,睡眠好转,食量稳定,体重增加等;脉率稳定在90次/min一下;BMR正常;连续2次测定T3、T4正常;抗甲状腺药物已是维持量阶段。(2)手术的主要并发症:①术后呼吸困难和窒息(血肿压迫气管;喉头水肿;气管塌陷;双侧喉返神经损伤);②喉返神经损伤;③喉上神经损伤:内支损伤则喉部黏膜感觉丧失,进食特别是饮水时容易误咽发生呛咳。结扎、切断甲状腺上动、静脉应紧贴甲状腺上极,以避免损伤喉上神经;国外手足抽搐;⑤甲状腺危象:是甲状腺的严重并发症,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多因甲状腺素过量释放引起暴发性肾上腺素能兴奋所致。其发生多与术前准备不够、甲亢症状未能很好控制及手术应激有关。

28.胃溃疡的外科治疗适应证:(1)严格系统内科治疗无效的顽固性溃疡,或短期内复发者;(2)发生溃疡大出血、瘢痕幽门梗阻、溃疡急性穿孔者;(3)溃疡巨大(>2.5cm)或高位溃疡;(4)复合性溃疡;(5)溃疡疑有恶变者。

29.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是上消化道大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临床表现:(1)柏油样便与呕血:为溃疡病大出血的主要症状。部分病人只有黑便而无呕血,迅猛的出血则有呕血与黑便同时出现;(2)休克;(3)贫血;(4)腹部体征。治疗:补充血容量。

30.门静脉与腔静脉系之间存在4个交通支:胃底、食管下端交通支;直肠下端、肛管交通支;前腹壁交通支;腹膜后交通支。治疗:外科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紧急制止食管及胃底曲张静脉破裂的大出血。

31.正常成人每日尿量为1000~1500ml,每日尿量在400ml以下为少尿,100ml以下为无尿。无痛性血尿,特别是发于中年以上者,应首先考虑泌尿系肿瘤。

32.炎症所致的尿频常伴有尿痛、尿急,临床上合称为膀胱刺激征。

33.血尿、疼痛和肿块为肾肿瘤三联征。

34.5“P”征,即疼痛、苍白、麻痹、感觉异常、无脉。

35.麻醉分类:全身麻醉、局部麻醉、椎管内麻醉、针刺麻醉。

35.局部麻醉:应用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滞机体某一区域的神经传导,使该神经支配的部位丧失痛觉和肌张力,称为局部麻醉,简称局麻。

36.腰麻:一般选择腰段脊椎进行穿刺注药。

37.硬膜外麻醉:局麻药注入硬脊膜外腔后,在锥间孔处阻滞脊神经根,使脊神经根的支配区域产生阻滞麻醉,称硬脊膜外脊神经根阻滞麻醉,简称硬膜外麻醉。分为单次法和连续法。了解连续法是在穿刺成功后,往硬膜外腔置入特殊塑料导管而分次注药的方法。

38.低钾血症病因:(1)钾摄入不足:见于长期禁食而未予以补钾或补钾不够;(2)钾丢失过多:呕吐、腹泻、长期胃肠引流或消化道外瘘等造成钾的大量丢失。使用排钾性利尿、失钾性肾病(急性肾衰多尿期、肾小管酸中毒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和皮质醇增多症等使尿钾排出过多;(3)钾在体内分布异常:体内总钾量并未减少,而是血清钾向细胞内转移,见于家族性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应用大剂量胰岛素及葡萄糖静脉滴注、急性碱中毒、棉酚中毒等。

39.代谢性酸中毒病因:(1)碱性物质丢失过多:消化液丢失,如腹泻,肠瘘;药物:如碳酸酐酶抑制剂;肾功能不全,排氢离子下降,吸碳酸氢根下降。(2)酸性物质过多:有机酸形成过多,休克,糖尿病性酸中毒;使用酸性药物过多,如NH4CI,HCL。临床表现最突出表现为呼吸深而快。

40.休克分类:低血容量性休克(失血性休克、创伤性休克、烧伤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前两种是外科常见休克。

41.外科感染特点:(1)大部分外科感染由多种细菌引起。(2)多数外科感染有明显而突出的局部症状。(3)外科感染的主要病变是器质性的。(4)受感染的组织常发生化脓、坏死,愈合后多留有瘢痕。

42.腹部空腔脏器破裂的主要表现是弥漫性腹膜炎,出现明显的腹膜刺激征和胃肠道反应,表现为腹痛迅速扩展至全腹,多有恶心、呕吐、全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并随腹部感染的加重而有全身感染的表现,伤者可有气腹征、呕血、便血,继肠麻痹后出现腹胀。在早期可因腹腔大量渗出而有低血容量休克;后期随腹腔感染加重,出现感染性休克。胰腺虽为实质性脏器,但其断裂后具有强大消化能力的胰液漏入腹腔,其主要表现与空腔脏器伤相似。

43.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主要表现是内出血,表现面色、脉细速、血压下降或出现休克。脾破裂:最容易损伤。

44.多发性创伤:同一种致病因子同时或相继造成两处以上部位或脏器的创伤。复合伤:两种以上不同致伤因子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损伤。

45.烧伤的并发休克:48小时为低血容量性休克。烧伤后成人尿量低于24ml/h,提示血容量不足。

46.绞窄性疝:是指嵌顿性疝未能及时处理,疝内容物发生血循环障碍甚至坏死的疝。内容物如为肠管,晚期可出现肠管坏死穿孔,肠内容物外溢,形成疝内积脓,严重时浸润被盖各层,发

展成急性蜂窝织炎,也可自行穿破形成粪瘘。

47.尿潴留:急性尿潴留常由于膀胱颈以下严重梗阻,突然不能排尿,尿液潴留于膀胱内;慢性尿潴留是由于膀胱出口以下不完全梗阻或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所致。主要表现为排尿困难,膀胱充盈,可出现充盈性尿失禁。急性尿潴留要行导尿术。

48.深静脉通畅试验:患者站立,在患肢大腿上1/3处扎止血带,阻断大隐静脉向心回流,然后嘱患者交替屈膝关节10~20次,以促进下肢血液从深静脉系统回流,若曲张的浅静脉明显减轻或消失,表示深静脉通畅;若曲张静脉不减轻,甚至加重,说明深静脉阻塞。

49.交通静脉瓣膜功能试验:病人仰卧,抬高患者,在大腿根部缠缚止血带以阻断大隐静脉,先从足趾向上至腘窝次缠缚第一根弹力绷带,再自大腿止血带向下缠缚第二根绷带;此时患者应站立,一边自止血带向下缠第二根弹力绷带,一边向下放开第一根弹力绷带,两根弹力绷带间任何一处出现曲张静脉,即意味着此处有功能不全的交通支静脉。

50.胃癌:(1)病因:地域环境因素;饮食生活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某些胃部疾病;基因和遗传。(简答)(2)主要转移途径:淋巴转移。(3)癌肿出血时可表现为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呕血或黑便。

三、简答:

1.麻醉前用药目的:

答:(1)解除病人精神紧张和恐惧心理,达到术前安睡或嗜睡状态;(2)控制不良反应,降低基础代谢,减少氧耗量,减少呼吸道腺体分泌,利于麻醉顺利诱导;(3)提高痛阈,增强麻醉效果,减少麻醉药用量,利于麻醉维持;(4)对抗麻醉药的副作用,降低麻醉药的毒性。2.低钾血症补钾注意事项:

答:(1)尽量口服,切忌静脉直接推注;(2)氯化钾浓度浓度不能高于千分之三;(3)补钾速度不宜过快:每分钟应少于80滴的速度(即<20mmol/h);(4)分阶段补给:一般需要4~6天或更长时间;(5)见尿补钾,尿量<40ml/h,或24h尿量少于500ml,暂不补钾。

3.溶血反应症状:

答:(1)剧烈头痛、头胀;(2)心前区压迫感,胸闷;(3)剧烈腰背部疼痛;(4)黄疸、血红蛋白尿,小便酱油色;(5)麻醉病人手术区域出血;(6)少尿、无尿、甚至休克,血压下降。治疗:凡怀疑有溶血反应者,立即停止输血。

4.切口愈合的记录:

答:(1)切口分为三类:①清洁切口:用“Ⅰ”表示,是指充分准备下缝合的无菌切口,如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疝修补术的手术切口。②污染伤口:用“Ⅱ”表示,是指手术时可能污染的缝合切口,如胃大部切除术的手术切口。外伤6小时内的伤口经过清创术缝合,新缝合的切口再度切口者,亦属此类。③感染伤口:用“Ⅲ”表示,是指邻近感染区或组织直接暴露于感染区的切口,如阑尾穿孔的阑尾切除术、肠梗阻坏死的手术切口。

(2)伤口愈合分为三级:①甲级愈合:用“甲”字代表,指伤口愈合良好,没有不良反应发生,呈线性瘢痕。②乙级愈合:用“乙”字代表,指伤口愈合不佳,愈合处有炎性反应,如红肿、硬结、血肿、积液等,但未化脓。③丙级愈合:用“丙”字代表,指伤口感染化脓,需要切口引流、换药处理,愈后留有瘢痕。

具体记录方法:如疝修补术后切口愈合优良,记录为“Ⅰ/甲”,胃大部切除术后切口发生血肿,记录“Ⅱ/乙”。

5.脓肿切开引流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答:(1)在波动最明显处切开;(2)切口要有足够长度,以利引流,但不可超过脓腔壁而达到正常组织,以免感染扩散;(3)切口应尽量在脓肿最低处,以利体位引流;(4)切口一般要与皮纹、血管、神经和导管平行,以免伤及这些组织。亦不可作经关节区的纵行切口,以免瘢痕挛缩而影响关节功能;(5)切开深部脓肿前最好先作穿刺抽脓,确定脓腔部位和深度,循针而入;(6)脓液排尽后应用手指探查脓腔,并将脓腔内所有纤维间隔分开,不宜用剪刀或血管钳在深部盲目撑剪;(7)根据脓腔大小、深浅选择合适的引流物如凡士林纱条、橡皮管、双腔管等,做好固定,并记录其数目,以免换药时遗留在脓腔内。(8)脓液送细菌培养加药敏,作

为选用最敏感抗菌药物的参考。

6.胸膜腔闭式引流适应证:

答:(1)中量、大量气胸,开放性气胸,张力性气胸;(2)胸腔穿刺术治疗下肺无法复张者;(3)需要用机械通气或人工通气的气胸或血气胸者;(4)拔除胸腔引流管后气胸或腹部腹部血胸复发者;(5)剖胸手术。根据临床诊断确定插管的部位,气胸引流一般在前胸壁锁骨中线第2肋间隙,血胸则在腋中线与腋后线间隙第6肋间隙或第7肋间隙。

展至肌层、浆膜层。阑尾轻度肿胀充血,有少量纤维性渗出物。阑尾壁各层均有水肿和中性粒细胞浸润,黏膜上有小溃疡形成。(2)主要症状: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大约有70%-80%的急性阑尾炎病人腹痛首先起于上腹部或脐周,呈阵发性疼痛并加重,数小时或数天后转至右下腹。

②胃肠道症状,初期多伴有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食欲减退等。③早期全身症状不明显,体温正常或轻微升高,可伴头晕、乏力等症状。当体温升高时38-39℃上时应注意化脓、坏疽的可能。(3)体征:①压痛,右下腹局限性显着压痛为阑尾炎最重要的特征,压痛点常在麦氏点上。②反跳痛③腹肌紧张④若阑尾周围脓肿形成,右下腹可摸及包块。

9.甲亢的症状和体征:

答:(1)甲状腺肿大:一般不引起压迫症状,触诊可有震颤或听诊闻及杂音。(2)交感神经功能的过度兴奋:患者常性情急躁,易躁动,多言,失眠,两手颤动,怕热,多汗,皮肤常较温暖。(3)突眼:双眼突出,眼裂增宽和瞳孔散大。(4)心率加速:心动强而有力,脉率每分钟常达100次以上。(5)内分泌紊乱(6)基础代谢率显着增高:患者食欲亢进,反而消瘦,体重减轻,易感疲乏。

10.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①术后胃出血;②十二指肠残端破裂;③胃肠合口破裂或瘘;④术后梗阻;⑤倾倒综合征:由于胃大部切除术后,原来控制胃排空的幽门窦、幽门括约肌功能丧失,此外,部分病人胃肠吻合口过大,导致胃排空过快而产生一系列综合征;⑥溃疡复发;⑦碱性反流性胃炎;⑧营养障碍性并发症;⑨残胃癌。

梗阻(P323);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P330);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P376);门静脉高压症(P384)。

1.肠梗阻:

(1)按发病基本原因分类: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血运性肠梗阻。

(2)按梗阻程度分类:完全性肠梗阻和不完全性肠梗阻。

(3)临床表现:①症状:痛、欧、胀、闭是各类肠梗阻共同的四大症状。腹痛(随着病情发展,阵发性腹痛间隔时间缩短,出现持续性腹痛并加剧,应警惕绞窄性肠梗阻可能。);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②体征:全身情况:单纯性肠梗阻的早期一般无明显变化。梗阻晚期有脱水表现,出现唇干舌燥、眼窝内陷、皮肤弹性消失、尿少。严重脱水或绞窄性肠梗阻可出现休克征像。腹部体征:望诊:腹部膨胀,麻痹性肠梗阻多全腹均匀膨胀,闭襻性肠梗阻可出现不对称膨胀。机械性肠梗阻多可见肠型及肠蠕动波。同时常规检查腹股沟部有无肿物,排除腹外疝引起的肠梗阻;触诊:单纯性肠梗阻可有不定位的轻压痛:绞窄性肠梗阻则可出现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叩诊:肠胀气时一般呈鼓音,绞窄性肠梗阻时因腹腔有渗液,可出现移动性浊音;听诊:肠鸣音亢进,呈高调金属音或气过水声;麻痹性肠梗阻时则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直肠指检:应作为常规检查而不能忽视。③实验室检查:血液:严重失水、血液浓缩时,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升高;肠绞窄伴腹膜炎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血气分析及血钾、钠、氯离子等测定能判断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情况。尿液:脱水时尿量减少,尿比重升高。呕吐物及粪便检查:如有大量红细胞或隐血试验阳性,应考虑肠管有血运障碍功能。④X线检查:腹部立位X线透视或平片检查是肠梗阻常用的检查方法。

(4)治疗:肠梗阻的治疗原则是纠正因梗阻所引起的全身生理紊乱和解除梗阻。不论采用非手术治疗还是手术治疗,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紊乱,积极防治感染和有效的胃肠减压,是治疗肠梗阻的基础疗法。

2.急性胰腺炎:

(1)病因:①胆道疾病;②过量饮酒;③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胰管;④上腹部钝器损伤、穿通伤、手术操作损伤等;⑤胰腺血液循环障碍;⑥其他因素如饮食、感染及内分泌代谢障碍。(2)临床表现:症状:①腹痛;②腹胀;③恶心、呕吐;④发热;⑤黄疸;⑥休克。

体征:①轻型急性胰腺炎;②重症急性胰腺炎。

实验室检查:血、尿淀粉酶增高;WBC增高;血钙降低;血糖升高;PaO2下降。(3)病理:胰腺呈不同程度的水肿、充血、出血和坏死。

(4)治疗:①非手术治疗: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胰液分泌及抗胰酶的药物的应用;镇痛和解痉;支持治疗;防治感染;中药治疗。②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法有引流术,坏死组织清除术和规律性胰腺切除术。

考试题型:考试时间:下午

一、名解:10×2分=20分;

二、单选:25×1分=25分;

三、填空:30×0.5分=15分;

四、简答:4×7分=28分;

五、病案:1×12分=12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