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的定义与解读

悲剧的定义与解读
悲剧的定义与解读

悲剧的定义与解读

摘要: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在西方文明史上,不论是从哲学、文学还是美学角度来看都可谓一部经典著作,它确定了西方文艺学领域的很多基础话语,对于后世的影响可谓巨大。它是一部比较繁复的著作,不仅论述了关于艺术本质、起源等问题,还讨论了悲剧甚至语言修辞等问题。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所以面对这样一部翻译来的几千年前的西方文艺著作,很难在很短的时间写出一个全面的读书报告,所以我就《诗学》中关于悲剧情节的定义写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悲剧性质情节

一、悲剧的性质

亚里士多德在研究和总结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的创作实践基础上,提出了悲剧学史上第一个悲剧概念,“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句的各个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这句话的落脚点是“行动”,悲剧作品是对人行动的摹仿,“行动则是由某些人物来表达的”

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任何表演艺术都应遵循,悲剧艺术更是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一部悲剧作品都是悲剧创作者的自我表露,都表达作者深层的情感。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主人公应当是“高尚的人”“比一般好的人。”既然悲剧的主人公是高尚的人,那么悲剧又从哪里得来?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由于性格有缺陷的主人公看事情不明白而错误的行驶事件而最终酿成的悲剧。

悲剧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先充满期待,而且过于信赖这种期望而走向最终的错误而导致悲剧的发生。亚里士多德认为主人公的错误行动往往是发生在亲属之间、仇敌之间或非亲属非仇敌的人们之间。

以《窦娥冤》为例:元杂剧是以“曲”为核心的戏剧形式,它强调从表演者的口中唱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与情感,但行动在杂剧艺术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如果没有窦娥拒绝张驴儿的无理要求,就不会发生被人诬陷、受刑、替婆婆死等壮烈的行为,也就无法在观众心中产生强烈的悲剧震撼力。现在无法重现当时的表演情形,但戏剧表演中人物的行动是不可缺少的。一方面表演者在戏剧舞台上一直站着唱,会使下面的观众产生厌倦情绪,而且元杂剧的消费主体是普通劳动者,他们喜欢观看富有故事情节的戏剧,故事情节正是由行动构成的,行动是推动情节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表演者的动作往往与观众的心连在一起。窦娥临刑时走的每一步都牵动着观众的心,激起强烈震动。

二、悲剧的情节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论中把情节作为悲剧中最重要的因素,“情节是行动的摹仿”,换句话说情节就是事件的安排。这与他在悲剧定义中把行动看成核心是一致的,他认为“情节是悲剧的根本,用形象的来说,是悲剧的灵魂。”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在于组织情节,完美的情节才能有完美的悲剧。“故事的突然转变”、“通过发展产生的发现”和“原本一帆风顺的故事开始出现大幅波动或者出现苦难的开始”是悲剧情节发展的三大因素。“故事的突然转变”是指剧情突然向相反的方向转变,窦娥从小被父亲卖给蔡婆作童养媳,可以说是一个身世悲惨的小姑娘,长大嫁给蔡婆的儿子,可是好景不长,丈夫又去世了,只留下她与蔡婆两个人相依为命。本来婆媳完全可以过平静的生活,但只是婆婆的一次偶然的遭遇,引来了两个恶人,从此窦娥的命运朝着相反的方向改变。她拒绝张驴儿的无耻要求,却从此走上了生命的不归路,她被张驴儿诬陷为杀其父的凶手,官府严酷刑使她对官府的纯真梦想破灭了,最终被黑暗的社会政治所迫害。“通过发展产生

的发现”是指窦娥在现实面前终于认清了官府的嘴脸,认清了这个社会,最终向这个吃人的社会发出了最后的怒吼。苦难是突转的结果,人们从顺境转入逆境,就走上了苦难的历程。窦娥被诬、被杀正是反映了这个善良、朴实、勤劳女性的苦难,她的苦难是社会造成的。这也可是说是亚里士多德悲剧的目的。就是在于引起怜悯之情,达到“惊心动魄”的效果。这就决定了情节组织的重要性了,如果事件安排的不合理,在不该“发现”的时候“发现”,那么悲剧目的就无法实现,意义也就不存在了。

《窦娥冤》的作者关汉卿的很好的诠释了窦娥的性格软弱却又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处在不乱不慌的地位,但同时是经过了严刑拷打后才认清了社会事实并且含恨完结一生的时候。所有的怜悯之情发挥到极致。

三。悲剧的目的

悲剧的目的是净化情感、陶冶人的品性。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主人公的厄运是由于他的“过失”引起的,主人公不应该因此遭殃而遭了秧,所以才引起众人的怜悯之情。之所以会怜悯就是因为我们和悲剧的主人公差不多,正是因为差不多所以害怕悲剧的主人公经历的事情会在自己的身上重演而发起的一种共鸣。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心理感情是一种自然性的东西。我们在对待这种自然情感时不能用强制性的手段压制它或者消灭它,而是让她在自然的环境下让其在适度的范围内自然地宣泄,使心理保持一种和谐和平静,这样就会产生一种重回轻松地舒畅感,从而获得心理健康。社会教育和审美快感在“净化”作用中得到了综合和统一。社对于维持社会的稳定和和谐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是一种很有积极向上意义的学说。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是西方悲剧发展的源头,影响着西方悲剧理论的发展,他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古希腊思想家,他利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古希腊的悲剧,创立了悲剧理论,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最富盛名的思想家。他的悲剧理论集大成著作《诗学》是他的重要代表作品,代表了古希腊悲剧理论的最高水平。亚里士多德是深刻的。上述仅着重于悲剧的性质、悲剧的情节、悲剧的目的来简单地叙述一下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并且通过了解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在回头阅读《窦娥冤》的时候,不难发现其中有许多吻合处,这可能也正是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和《窦娥冤》在东西方都引起如此反响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诗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2.唐光能。浅谈亚里士多德的悲剧情节观2008年

3.蒲剧电影《窦娥冤》

莎士比亚戏剧的悲剧性

莎士比亚戏剧的悲剧性 师范2班 牟婷婷 2011112169

《麦克白》——走向精神死亡的过程 莎士比亚(1564—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主要代表作家,“英国戏剧之父”。出生于商人家庭,少年时就读于当地文法学校,爱好戏剧、诗歌。莎士比亚创作成就辉煌,共作戏剧37部,叙事长诗两部、十四行诗一卷(154首)。1608年左右,获世袭绅士身份,荣归故里,直至终年。莎士比亚全部作品的基本思想是人文主义或称人道主义。其最高成就在于戏剧,按内容可分为历史剧、悲剧、喜剧三大类。 《麦克白》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最后一部,剧中的麦克白是一个谋权篡位的人,他的堕落是人性弱点促成他的悲剧;他的毁灭死亡给人们以深思。而对麦克白夫人的描写更加深了麦克白的悲剧性结局。莎士比亚塑造的这一悲剧性人物是对刻画人物、探索人类灵魂黑暗面而获得的一大成功。 《麦克白》中野心家麦克白将军从战场上立功凯旋,由于野心的驱使和妻子的怂恿,利用国王邓肯到自己家中做客的机会,弑君而自立,最后,这个血腥的篡位者被邓肯的儿子和贵族麦克德夫所战败而死去。他的妻子也因精神分裂而死。莎士比亚通过对曾经屡建奇勋的英雄麦克白变成一个残忍暴君的过程的描述,批判了野心对良知的侵蚀作用。由于女巫的蛊惑和夫人的影响,不乏善良本性的麦克白想干一番大事业的雄心蜕变成野心,而野心实现又导致了一连串新的犯罪,结果是倒行逆施,必然死亡。在迷信、罪恶、恐怖的氛围里,作者不时让他笔下的罪人深思、反省、剖析内心,麦克白夫妇弑君前后的心理变化显得层次分明,这就更加增大了悲剧的深度。 一、命运 命运是一种冥冥之中超越于人之外、支配人的力量,是人虽然看不到却可以感觉到的神秘力量。在古代社会是西方还是东方,在人们的生活观念中,命运一词根深蒂固,人们常将身边发生的悲喜剧看做是上天的安排或造化,人物悲剧使人们陷入对无知的崇拜和盲目的迷信,例如在两希神话中的诸多故事;在中国古代亦如此,史记中记载项羽兵败乌江时并不认为是军事的失利而是命该如此,“天

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悲剧理论的比较

【摘要】黑格尔是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的集大成者,马克思、恩格斯的悲剧理论承续黑格尔悲剧冲突理论精髓,以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为根基,是建立在整个西方悲剧理论史甚或美学史上的某种“再创造”。本文将分别论述黑格尔和马克思、恩格斯的悲剧理论,并由此从哲学基础,悲剧人物,冲突根源等方面比较两者异同。 【关键字】悲剧理论马克思主义黑格尔比较 西方悲剧从古希腊悲剧发展至今已有2500 多年历史。在西方美学史上,悲剧一直受到很高的重视,被称作“崇高的诗”。第一个为悲剧下定义的是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写道“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他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一、黑格尔的悲剧理论 我国著名学者朱光潜在《悲剧心理学》中论及黑格尔的悲剧理论时,曾说过:“哲学家谈悲剧总是不那么在行。在悲剧问题上求教于哲学家往往是越说越糊涂。”在我看来,朱光潜对黑格尔的评价有失公允。黑格尔是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的集大成者,被公认为是继亚里士多德之后“惟一以既独创又深入的方式探讨悲剧的哲学家”,而他的关于悲剧系统化的理论是他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艺理论中镶嵌的一颗熠熠发光的明珠。 1、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唯心主义辩证法 研究黑格尔的悲剧理论,必须先了解其哲学思想。黑格尔有一句名言:“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他主张思维与存在的统一,认为逻辑推演的过程就是思想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客观世界发展的过程。黑格尔反对康德的“自在之物”不可知的观点,他认为思想是“客观的”,是事物的本质。它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这就是黑格尔所谓的“绝对精神”,由此建立起了其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同时,他反对“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认为正反两面是相互联系和转化的,不把反面看作对正面的简单否定,而把它看作构成正面的内部环节,正如黑格尔所说“纯粹的光明就是纯粹的黑暗”,认为事物是相互对立统一的,运动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辩证法作为黑格尔哲学思想的核心,对后世哲学和

_从电影《麦克白》看莎士比亚的悲剧特点

电影文学 DIA NY ING WE NX U E 第7期/2016年/总第652期 从电影 《麦克白》看莎士比亚的悲剧特点肖少华 王立宾(河北工程技术学院人文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 [摘 要] 《麦克白》作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形象地刻画了麦克白的悲剧人生。而1971 年由波兰斯基执导的电影《麦克白》 ,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以矛盾性的人物心理刻画和血腥暴力场景重新演绎了这一经典悲剧,将莎士比亚作品的悲剧主题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让观众在 光影的世界里品味着故事的内涵。本文从电影《麦克白》及其悲剧主题入手,探讨莎士比亚悲 剧的特点,旨在为研究莎士比亚及其悲剧作品提供有益的启示。[关键词]《麦克白》 ;电影;悲剧;莎士比亚1971年,由波兰著名导演罗曼·波兰斯基执导的电影《麦克白》将莎士比亚戏剧的悲剧主题及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虽然波兰斯基版《麦克白》由于坚持对原著暴力残忍场景的直接刻画引起了极大的争议,但是却勾勒出一个更加阴沉、孤独、压抑的麦克白形象。波兰斯基在电影《麦克白》中将自己的愤怒和痛苦融入电影人物的刻画中,充分展示了其对于莎士比亚悲剧的个性化见解,也让该电影成为名著改编电影的精品之作。 一、电影《麦克白》及其悲剧主题 电影《麦克白》中,导演波兰斯基充分尊重原著的悲剧性内容,对其悲剧性主题予以深度展示。电影中讲述了主人公麦克白的一生,以血腥、暴力、超自然现象等元素揭示了人性的堕落,在压抑和黑暗的意境中暗喻着对丑恶人性的批判。电影中主人公麦克白作为杀敌无数、战功赫赫的苏格兰将军,备受百姓爱戴和敬仰。他在卫国战争胜利后,被苏格兰国王邓肯敕封为爵士。然而他在战后凯旋归国途中,和其助手班柯偶遇三位女巫。这三个长胡子的神秘女巫预言主人公麦克白必定成为苏格兰未来的君主。在女巫的预言和夫人的诱惑下,麦克白逐渐膨胀并最终抵挡不住对权力的渴望而刺杀了国王邓肯,并陷害王子马尔康,人性随之完全泯灭。麦克白也从一个卫国杀敌的英雄摇身一变成为谋权篡位的奸佞。电影中主人公为了巩固统治地位,先后杀死班柯、麦 克德夫全家,也让整个国家陷入黑暗恐怖的气氛中。随着影片的发展,麦克白夫人和麦克白也先后陷入恐惧和精神分裂的状态中,最终在麦克德夫的反抗下,众叛亲离而死无全尸。电影《麦克白》不仅将主人公麦克白从英雄堕落为叛国贼的过程完整地展示给观众,而且也将人性的堕落及后果完整地演绎出来。电影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延续了对人性主题的讨论,引人深省。 二、电影《麦克白》对悲剧主题的个性化阐述 就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个导演对莎士比亚的理解都有所不同,波兰斯基在电影《麦克白》的改编中,将自己的经历和感悟融入其中,使麦克白的悲剧更具有个性化的意味。 (一)以人性的挣扎凸显悲剧 《麦克白》作为莎士比亚最恐怖和激烈的悲剧作品,以戏剧性语言和宏大场景来展示人物的悲剧命运。但是电影《麦克白》则是通过人性善与恶的矛盾挣扎,从心理的角度刻画出了矛盾性的人物形象,从而揭示是欲望和野心让善良的人性最终堕落。影片主要通过麦克白及其夫人的内心纠结揭示了人性的挣扎,首先,影片主人公麦克白原来忠君爱国,骁勇善战,他的本性并不是丑恶的。只是在女巫及夫人不断地怂恿和诱惑下,逐渐迷失在欲望和野心中,为权力一步步走向疯狂和灭亡。但是在他诸多恶行中,电影没有回避 106

第二节 黑格尔的“绝对理念”与艺术发展阶段论

西方文论-中国人民大学精品课程?首页 ?课程简介 ?教学团队 ?教学内容 o教学大纲 o课程讲义 o课后习题 o期末考试 ?教学手段 o教学导引 o问题解答 o教学交流 o师生互动 o相关批评术语 ?教学条件 o教材及参考书 o教学材料 o教师文库 o相关网站 ?教学成果 o现场教学 o教改研究 o课程评价 第二节黑格尔的“绝对理念”与艺术发展阶段论 一、“绝对理念”的自我发展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已经包含了其《哲学全书》(《逻辑学》又称《小逻辑》、《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的基本轮廓。这实际上也就是黑格尔对“绝对理念”之自我发展的描述。所以马克思将《精神现象学》称为“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起源和秘密”、称为“黑格尔的圣经”。 “绝对理念”是黑格尔的基本概念,又译为“绝对精神”、“世界精神”等。在他看来,一切都是“绝对理念”的不同形态,自然界如此,人的精神世界同样如此。整个世界其实都体现着“绝对理念”的自我发展。“绝对理念”既是世界的起点,也是世界的目标。 “绝对理念”的发展被黑格尔分为三个阶段。 “逻辑阶段”是“绝对理念”以纯粹思维的形式而存在的阶段。这时除去抽象的逻辑概念之外,还没有任何可以把握的经验内容,所以一切都只能是逻辑学研究的对象。其中可以包括关于“存在”、“本质”和“概念”的研究。 存在论是关于“有”的讨论。而最纯粹的“有”的概念,必然是没有任何具体内容的“纯有”,否则就不能作为真正的开端。而不包含任何具体内容的“纯

有”,其实也就是“无”。这被称为“一方直接消失于另一方的运动”。“质”和“量”的概念也是如此:“质”是“存在”不可缺少根本内容,而“质”的规定又离不开“量”的限制;突破一定的“量”也就导致新的“质”。在二者的矛盾和变易中,毫无规定性的东西获得了一定的“尺度”和特征,从而成为“存在”。这样的存在论,被认为是黑格尔关于“质量互变规律”的论证。 本质论是从存在论发展而来。如果说存在论是通过“一方直接消失与另一方”来证明“存在”,那么本质论更强调各种对应范畴之间的相互联系。其中,一个概念不仅是过渡为另一个概念,而且正是在“差异”中达成“同一”。这一点,通常被认为是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论证。 概念论主要是讲“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即:概念由于自身的充实和丰富,必然要将自身“外化”为自己的反面(即“异己化”),而这种“外化”或者“异化”的过程是不会终结的,从而就形成了一种矛盾中的发展。“绝对理念”也是由此“外化”为实存的“自然”,使“自然”成为可以被“直观”的“理念”。这样便引出了《小逻辑》的最后一句话,“这种存在着的理念,就是自然。” “绝对理念”从“逻辑阶段”过渡到“自然阶段”,又被分为机械的、物理的和有机的三种状态。黑格尔的《自然哲学》也相应分为三段:力学──讨论时间空间以及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物理学──讨论光、热、声、磁、电等现象的矛盾发展关系;有机学──讨论地质自然界、植物有机体和动物有机体。而经过“有机的”植物、动物发展到人,也就意味着“精神”的出现。从而自然界的形式又被否定,“绝对理念”进入了人类精神的阶段。 “绝对理念”的“精神阶段”,即是“绝对理念”以人类精神的形式存在着。这属于精神哲学研究的范围。黑格尔认为:这是研究“绝对理念”由“外化为自然”返回其自身的形态。这一“精神阶段”又包括主观精神、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 “主观精神”即个人意识。黑格尔与此相关的研究包括人类学(分为自然灵魂、感情灵魂、现实灵魂)、精神现象学(意识、自我意识、理性)、心理学(分为理论精神、实践精神和自由精神)。在黑格尔看来,作为“个人意识”的“主观精神”是内在的、有限的,所以必然要转化为“客观精神”。 “客观精神”即社会意识。黑格尔与此相关的研究包括法哲学和历史哲学(如《法哲学原理》和《历史哲学讲演录》)。 在“客观精神”阶段,黑格尔认为最初标志出法理和自由的,只能是“私有财产”,亦即“意志自由借外物实现自身”。而道德习俗的出现,标志了一定的“主观自由”。最终则是内在的道德良心与外在的财产权利相结合,使“自由意志”得到具体的实现。因此从家庭、市民社会直至国家的伦理制度,便寓托了黑格尔的“客观精神”。乃至他认为“国家是伦理观念的现实”。 但是,作为“社会意识”的“客观精神”虽然克服了“主观精神”的“内在性”,却由于其外在的依赖而仍然是有限的。要彻底克服“有限性”还必须进入“绝对精神”。 “绝对精神”是与绝对理念同一的。“主观精神”、“客观精神”都有发生、发展和过渡的历史,而“绝对精神”则通向永恒。“主观精神”是内在的、潜伏的,因而是有限的、片面的,要外化为“客观精神”;“客观精神”依赖于外在条件,也是有限的、片面的。于是“绝对理念”完全克服片面性、达成二者统一,便发展为“绝对精神”。

公地的悲剧读后感

公地的悲剧读后感 印度的圣雄甘地曾今说过“地球提供的资源足够养活人类,但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的确是这样,一块村民所共有的牧地,村名可以在上面自由放牧,但是在诱人利益的驱动下,每个人都扩大自己的放牧的数量,最后让这块牧地成了不毛之地。这就是一块牧地的悲剧,可是仔细想一下这种“公地的悲剧”为什么会发生,很多人都会归咎于人的素质不高,其实不然,我到觉得这是由于权利在没有任何限制和约束的情况下产生的必然结果。 在看到公地的悲剧这种现象后让我突然想起来一个很著名的“路西法”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斯坦福大学退休教授菲利普?津巴多通过一个实验提出的,实验把一拨大学生分成两堆人,一边扮作狱警,一边扮作犯人。本来这个实验计划是十五天,但六天后就结束了。结束的原因很简单,局面无法控制了。为什么局面无法控制-----扮成狱警的一方因为有了某种特权,有了很大的暴力性和攻击性,而扮演罪犯的一方性格变的顺从和屈服,这就是所谓的“路西法效应”。简单的来说,在某种特殊的环境下,天使会堕落成魔鬼,好人也会变成坏人。原因就是他们所获得了权利,但是没有什么可以监督和约束他们的权利,他们也不用承担责任和义务。因此这就和公地的悲剧有很多相似之处,因为这是全体村民所共有的牧地,每个人都获得了在上面放牧的权

利,但是放多放少没有任何规章制度规定和约束,他们同样也不用承担责任和义务。所以村民在这种权利的引导下,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每个人都开始不加限制的养越来越多羊,最后草场遭到了灭顶之灾。 像这种公地的悲剧的事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很多的,对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我国渔民对江河湖海渔业资源的竭泽 而渔。长江是我们国家最大的河流,是我国淡水渔业的摇篮、鱼类基因的宝库、水生野生动物的乐园,也是我国重要的渔业产区,水产品产量占全国内陆产量的60%以上,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渔业资源的消费也日益增加,所以水产品的价格飙升,在这种巨大利益的刺激下,人们开始大规模捕鱼,而且捕捞方法日益翻新,不但是大小都不放过,而且又出现了电鱼、炸鱼、毒鱼等捕捞方式几乎将成片的鱼子鱼孙杀绝捕尽,就这样长江的鱼越捕越少、越捕越小,就使很多长江的很多鱼都已经濒临绝迹,如河豚、中华鲟、白鲟、白鳍豚、江豚、胭脂鱼、银鱼、鲥鱼、等等,就连以前长江里最常见的著名的长江三鲜之一:刀鱼。就在今年2012年最高价格达到每斤八千,被称天价刀鱼。不单单是在长江,现在我过其它的大江、大河、湖泊,因为过度捕捞都出现了这种现状,渔业资源接近灭绝,如:珠江、太湖、洞庭湖、鄱阳湖等等。问题现在不但是存在于内河湖海,现在我国的渤海、东海、南海、黄海的渔业资源也受到了灭顶之灾,中

莎士比亚悲剧的特点

《莎士比亚悲剧》 莎士比亚的作品突出集中表现了一个时代的特色,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崩溃和资本主义的产生,深刻揭示了这一历史转折时期人类的生活和斗争。莎士比亚的悲剧带给我们的,是我们生活的智慧。尤其是他的悲剧,使悲剧从神的世界来到人间,直接反映了社会、人生、人的关系、人的斗争、人的命运……莎士比亚的悲剧有着独特的特点。 第一、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莎士比亚的悲剧表现的社会内容和哲学内涵是相当丰富的。它以精湛的艺术形式,博大的思想内容表现出主人公人文主义理想的幻灭,反映了作者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探索。 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和悲剧《雅典的泰门》标志着作者对时代、人生的深入思考,着力塑造了这样一些新时代的悲剧主人公:他们从中世纪的禁锢和蒙昧中醒来,在近代黎明照耀下,雄心勃勃地想要发展或完善自己,但又不能克服时代和自身的局限,终于在同环境和内心敌对势力的力量悬殊斗争中,遭到不可避免的失败和牺牲。 哈姆雷特为报父仇而发现“整个时代脱榫”了,决定担起“重整乾坤”的责任,结果是空怀大志,无力回天。奥赛罗正直淳朴,相信人而又嫉恶如仇,在奸人摆布下杀妻自戕,为追求至善至美反遭恶报。李尔王在权势给他带来的尊荣、自豪、自信中迷失本性,丧失理智,幻想以让权分国来证明自己不当国王而做一个普通人,也能同样或更加伟大,因而经受了一番痛苦的磨难。麦克白本是有功的英雄,性格中有善和美的一面,只因王位的诱惑和野心的驱使,沦为“从血腥到血腥”、懊悔无及的罪人。这些人物的悲剧,深刻地揭示了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已开始出现的种种社会罪恶和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具有高度的概括意义。

黑格尔的经典句子

黑格尔的经典句子 2017-04-161.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2.存在即合理。 3.人类从历史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 4.人们往往把任性也叫做自由,但是任性只是非理性的自由,人性的选择和自决都不是出于意志的理性,而是出于偶然的动机以及这种动机对感性外在世界的依赖。 5.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它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 反之,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 7.个性像白纸,一经污染,便永不能再如以前的洁白。 8.什么是悲剧?悲剧就是善的冲突。 9.有嫉妒心的人,自己不能完成伟大的事业,乃尽量去低估他人的伟大,贬抑他人的伟大使之与他人相齐。 10.无知者是最不自由的,因为他要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黑暗的世界。 审美的感官需要文化修养……借助修养才能了解美,发现美。 11.对现实的抽象就是对现实的毁灭12.时代的艰苦使人对于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琐屑兴趣予以太大的重视,现实上很多的利益和为了这

些利益而作的斗争,曾经过多地占据了精神上一切的能力和力量以及外在的手段,因而使得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以致许多较优秀的人才都为这种艰苦环境所束缚,并且部分地被牺牲在里面。 因为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现实,所以它不能转向内心,回复到自身。 13.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14.最大的天才尽管朝朝暮暮躺在青草地上,让微风吹来,眼望着天空,温柔的灵感也始终不光顾他。 15.一个人如果把从别人那里学来的东西算作自己的发现,这也很接近于虚骄。 16.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 17.智慧之鸟的猫头鹰,在文明的暮色中才开始起飞。 18.谁中途动摇信心,谁就是意志薄弱19.个性像白纸,一经污染,便永不能再如以前洁白。 20.爱情确实有一种高尚的品质,因为它不只停留在性欲上,而且显出一种本身丰富的高尚优秀的心灵,要求以生动活泼,勇敢和牺牲的精神和另一个人达到统一。 21.运伟大之思者,必行伟大之迷途22.如果你生活是一种无法抗

第二章第三节公地的悲剧

第二章市场失灵及其理拓展 第三节“公地的悲剧”及其对策 ?一、什么是“公地的悲剧” ?二、公地悲剧的经济学解释 ?三、解决公地悲剧的对策 一、什么是“公地的悲剧”? Tragedy of the Commons ?G.Hardin(1968)最早给出这一提法 ?Commons一般指村边共同使用的牧地、草地,这里所指含义更广,是一种不纯粹 的公共品,基本特点:非排他性+竞争性 公地悲剧的普遍意义 ?会出现滥用或过度使用的“悲剧” ?也许可称“共同使用”的悲剧 ?其他例子: 公共渔场之竭泽而渔; 酸雨问题;地下水开采;油田开采; 广播频率;同步卫星轨道; 公共苹果树上的苹果(从未长熟过) 公费医疗制度; 二、公地悲剧的经济学解释 (一)囚犯困境之牧羊人博弈 牧羊人B 合作不合作 合作(10,10)(-1,11) 牧羊人A 不合作(11,-1)(0,0) (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悖论 ?若n=1,则p=MP ?若n→∞,则p=AP →利润为零 (三)集体行动的逻辑 ?“除非一个群体中人数相当少,或者除非存在着强制或其他某种特别的手段, 促使个人为他们的共同利益行动,否则,理性的、追求自身利益的个人将不会为实现他们共同的或群体的利益而采取行动。”“如果所有的参与人都选择搭便车,就不会产生集体利益。” (四)合作的交易成本 ?若需要谈判才可达成合作,则须付出交易成本,且参与者人数越多,则交易成本 越大,达成合作解就越难。 ?谈判须付出的交易费用包括: 信息传递费用

监督费用 对策费用 (五)产权界定失当 ?产权的重要性在于帮助个人形成他与其他人进行交易时的合理预期,确定人们在 相互关系中如何受益、如何受损,以及如何进行补偿的原则。 ?经济学研究权利的买卖而非商品的买卖。 ?“完备的”产权“包括一组权利 ?应该在不减弱的意义上理解产权: —完全明确规定的; —专有的; —可转让的; —可实施的; ?结论:与私人产权相比,公共产权对资源利用提供的激励要少很多。 三、解决公地悲剧的对策 ?政府控制与管理 ?私有化 ?自我组织与管理 (一)政府控制与管理 修改的牧羊人博弈 牧羊人B 合作不合作 合作(10,10)(-1,9) 牧羊人A 不合作(9,-1)(-2,-2) ?上述最优结果建立在信息准确、监督能力强、制裁可靠有效,以及行政费用为零 等假定基础上。 ?若无准确可靠的信息,中央政府可能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包括主观确定资源负载 的能力,罚金太高或太低,对合作的牧羊人施加了惩罚,或对不合作的牧羊人没有施加惩罚。 (二)私有化 ?有关说法: ?私有化的方法:对牧地进行分割,使牧羊人在一块比较小的地块上与自然展开博 弈,而不是与另一个牧羊人。 ?问题很多: 给牧羊人带来的问题 其他共同资源可能难以分割 (界定私人产权的困难) 界定私人产权的困难

莎士比亚悲剧研究

莎士比亚悲剧之美及其人性探索的意义 以《哈姆雷特》为例 [班级]新闻111班 [姓名]韩文 [学号] 1105010226 [上课时间]周一七、八节

莎士比亚悲剧之美及其人性探索的意义 有人说,悲剧,是崇高的诗,它有一种美,一种冷峻而又壮丽的美。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巨匠,是欧洲文学史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他的每一篇著作都脍炙人口,被世人追捧,而他的悲剧更是有一种震撼人心的美。莎士比亚的悲剧以《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和《麦克白》四大悲剧为代表。他的悲剧主题思想颇富深意,其人其事充分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伟大的人文主义者对人的价值、人的尊严的关注和思考,对对抗现实、超越自我、超越时空的伦理规范的追索。本文以《哈姆雷特》为例,探讨悲剧的美感,以及莎士比亚悲剧人性探索的意义。 第一部分 悲剧之美 如果说生命的诞生带来了无尽的喜悦,那么生命的逝去就带来了无尽的美感。死亡是一种形式完满的艺术,生命逝去的那一瞬间所爆发出来的力量是无穷的,是一种生命最真实最彻底的呐喊。在人们的生活中欣赏悲剧会止不住的流泪,因为在悲剧中美受到摧残的同时,又更加显示出其光辉品质。“悲剧美”就是悲剧给人一种特殊的审美情感,给人以强烈的道德震撼,它通过怜悯、畏惧达到惊赞和义愤,从而激励人类从事伟大艰巨的实践斗争的决心和信念,使人们获得崇高的体验,心灵得到净化和陶冶。悲剧所具有的特殊审美功能对陶冶人的情操,升华人的精神境界,使人们坚定地追求真、善、美都有特殊的作用。 莎士比亚的悲剧是命运悲剧,是性格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欣赏莎士比亚的悲剧之美要理解其悲剧作为文学作品的形式与结构之美、作为戏剧作品的艺术之美以及作为人类文化产品的精神力量之美。 一、莎士比亚悲剧作为文学作品的形式与结构之美 威廉.莎士比亚一生从事写剧和演剧,虽然他写剧不是为了建立文名而 是为了自己所属的戏班能有戏演,但是,不可否认的,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具有极大的文学成就,这体现在不管是这些悲剧作品的结构、形式、语言、人物形象、以及故事情节都为欧洲戏剧的发展打开了一种新的局面并影响着后世的戏剧创作。

公地悲剧与反公地悲剧的原因及对策

公地悲剧【Tragedy of The Commons】 当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他们每一个人都有权使用资源,但没有人有权阻止他人使用,由此导致资源的过度使用,即为“公地悲剧”。如草场过度放牧、海洋过度捕捞等。 公地作为一项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有使用权,但没有权利阻止其他人使用,从而造成资源过度使用和枯竭。过度砍伐的森林、过度捕捞的渔业资源及污染严重的河流和空气,都是“公地悲剧”的典型例子。之所以叫悲剧,是因为每个当事人都知道资源将由于过度使用而枯竭,但每个人对阻止事态的继续恶化都感到无能为力。而且都抱着“及时捞一把”的心态加剧事态的恶化。公共物品因产权难以界定而被竞争性地过度使用或侵占是必然的结果。 反公地悲剧【Tragedy of Anti-Commous】 1998年,美国黑勒教授(Michael·A·Heller)在《The Tragedy of Anti-Commous》一文中提出“反公地悲剧”理论模型。他说,尽管哈丁教授的“公地悲剧”说明了人们过度利用(overuse)公共资源的恶果,但他却忽视了资源未被充分利用(underuse)的可能性。在公地内,存在着很多权利所有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每个当事人都有权阻止其他人使用该资源或相互设置使用障碍,而没有人拥有有效的使用权,导致资源的闲置和使用不足,造成浪费,于是就发生了“反公地悲剧”。 二者的区别概述 公地与反公地“悲剧”的本质在于产权问题。产权一般具有两种形态:公共产权和私人产权。当某种资源为某个人单独所有时,该资源为私人财产,其产权为私人产权。它具有产权制度边界清晰、产权归属明确,所有权效率高的特点。当某种资源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当事人所有时,称为公共财产,其产权为公共产权。它具有以下特点:在消费规模上没有限制,每个社会成员都能享受这项资源的权益,所以存在收费困难;每个当事人天然享有资源权益,无需采取交费申请加入的方式;每一当事人在使用该资源时,会影响和损害其他成员的利益,即存在外部性。由于该资源向每个社会成员开放,允许他们自由进入,平等分享,并获取平均利益,因此,搭便车和产权拥挤现象就难以避免。鉴于权利是相互排斥的,对于稀缺资源来说,公共产权要么造成资源的过度利用(“公地悲剧”),要么造成资源利用不足(“反公地悲剧”)。 产生原因不同。“公地悲剧”的产生是由于公地上任何人都没有排斥其他人同时使用的权力,而“反公地悲剧”产生则是由于公地上任何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不让别人正常使用的权力。结果有所差别。“公地悲剧”导致的是资源过度利用,而“反公地悲剧”导致的则是资源的无效、低效,甚至根本不能利用。或者换句话说,“公地悲剧”导致的是大量的“搭便车”,而“反公地悲剧”导致的是车上的座位部分的甚至是完全的空置,没有被充分利用。第三,解决办法不同。“公地悲剧”因为产权虚置、不明晰,所以需要明晰产权。“反公地悲剧”因为产权支离破碎,故需要整合产权。 两种“悲剧”在农村旅游中的现状分析 公地的本质特征在于决定使用方式的产权结构,也就是说,并非只有自然资源才能成为“公地”。如果某种资源的产权安排决定了很多人都能不同程度地使用这种资源,那么这种资源就具有公地的特性。据此理解,公地的范围就可以从自然资源扩展到企业界等。我国现

《莎士比亚悲剧集》读后感

《莎士比亚悲剧集》读后感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莎士比亚悲剧集》读后感 原创:Evans 这一个月陶醉在莎士比亚的著作里,我想或许用”妙笔生花”都不足以称赞他的写作才能,在读完的那一刻心中充满无限的钦佩,对他的译作者---朱生豪,同样有说不出的崇拜,我想他一定对中西文化都有极高的造诣和了解才可以把作品翻译的这样完美,读的时候几乎没有违和感,他把其他语言的作品按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翻译过来,还极具优美、准确、凝练、丰富,其中的有些成语我都不是很确定明白它的意思,他却能够两方对照运用的游刃有余,手上粘来一般,达到这样的水平应该是每个翻译者梦寐以求的吧。 这本书里包括了莎士比亚的五个经

典悲剧剧本:《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和《麦克白》,后四个是我们所熟知的西方”四大悲剧”,这里补充一下,中国古代传说四大悲剧是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 我觉得莎士比亚的作品有三大特点吧 1、无与伦比的语言,这在我读第一个作品的时候就感受到了,其中罗密欧的高级情话肥而不腻,色而不淫,朱丽叶的回应也毫不逊色,通常来说事物的描写是枯燥乏味提不起读者兴趣的,但是读莎士比亚的作品不会有这种感觉,因为他描写的太美了,忍不住想多读几遍,记住、学习、模仿。还有就是他的用词特别有表现力,穿透力,这样他塑造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在戏剧舞台的表演上就会很有感染力。 ”只怕盛筵易散,良会难逢。” ”我的慷慨像海一样浩渺,我的爱情也像海一样深沉;我给你的越多,我自

己也越是富有,因为这两者都是没有穷尽的。” ”你这小小的身体里面,也有船,也有海,也有风:因为你的眼睛就是海,永远有泪潮在那儿涨落,你的身体是一艘船,在这泪海上面航行:你的叹气是海上的狂风;你的身体经不起风浪的吹打,是会在这汹涌的怒海中覆没的。” 2.深入人心的人物角色,哈姆雷特这个人物应该是久负盛名了,他本身的性格是抑郁深沉的类型,在得知父亲被叔父谋害之后,装疯卖傻经过一系列的心理斗争与谋划最终战胜自己的怯懦和畏手畏脚为父报仇,同时也伤害了他曾经深爱的女朋友奥菲利娅,对他的母亲出言不逊,他偏执的性格里也不乏对人生的深度思考和自己赋予的”扭转乾坤”的责任感所在。《奥瑟罗》这个作品就有点意思了,它有两个主人公,像序言里作者写的那样,这个戏剧的艺术成功,不在于它塑造了一个叫奥瑟罗的”愚蠢的”被害之人,而多半在于一个叫伊阿古的”

浅析黑格尔的悲剧理论

浅析黑格尔的悲剧理论 摘要:黑格尔的悲剧理论是他关于对立面的统一或否定之否定的更为广泛的哲学原理一个特殊的应用。“伦理实体冲突论”和“永恒正义”是黑格尔悲剧理论的两个重要观点。本文以英国著名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1]为例,浅析黑格尔悲剧理论在小说主人翁身上的应用与表现。 关键词:黑格尔悲剧理论《呼啸山庄》悲剧人物 引言 在西方美学史上,亚理士多德奠定了经典的悲剧理论,对悲剧的情节,人物,效果等方面作出了相对准确和完整的解释。在他之后,虽然有很多学者也对悲剧理论作出过某一方面的阐述,但大多没有突破亚理士多德的理论框架。直到黑格尔哲学思想的出现,他对悲剧理论运用辨证的方面加以阐述,强调了“冲突论”和“永恒正义”的观点,对悲剧理论作出了具有独创性的突破。 1、黑格尔悲剧理论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黑格尔的悲剧理论主要体现在:他提出悲剧本质的“冲突说”,黑格尔第一个将辨证法应用于悲剧批评,把悲剧看成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辨证过程。他认为矛盾冲突是悲剧的基础,是悲剧的推动力量[2]。他接着提出了悲剧冲突的类型,一种是由于客观条件产生的冲突,如自然原因,亲属关系,阶级地位等外在因素的冲突;另一种是心灵的冲突,黑格尔认为是理想的冲突[3]。 黑格尔在他的悲剧理论中还提出,悲剧的结局是“永恒的正义”或“永恒的公理”取得的胜利。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悲剧所产生的心理效果不只是亚理士多德所说的“怜悯和恐惧”,而是愉快和振奋[4]。 2、《呼啸山庄》主要人物情节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著名的一部小说,故事发生在英国北部约克郡偏僻荒原上的一座终日狂风呼啸的山庄。呼啸山庄的主人恩肖先生从利物浦领回一个无家可归的弃儿,给他取名希斯克利夫,并待他如同亲生,却引起了儿子辛德雷的强烈不满和嫉妒,而女儿凯瑟琳与这个皮肤黝黑一身野气的孩子很快成了形影相随的伙伴。恩肖先生死后,希斯克利夫失去了保护,辛德雷少爷待他如同奴仆,并禁止妹妹与其玩耍。凯瑟琳与希斯克利夫孩提时的友谊不知不觉中已发展成真挚的爱情。相似的个性,相同的生活趣味和反抗目标,使他们互以对方的生存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但是在等级分明的社会里,凯瑟琳却难以嫁给希斯克利夫。当她做出天真的决定,答应嫁给画眉山庄的阔少,温文尔雅的林顿时,希斯克利夫突然失踪了。当晚,凯瑟琳站在狂风暴雨中大哭了一夜,重病一场,为日后的精神崩溃留下了隐患。三年后,希斯克利夫重新出现,已变成一个富人,他对凯瑟琳的爱情由于压抑和扭曲,其中夹杂着苦涩的恨与仇。这时已经是林顿

主要人物的悲剧性

一 菲茨杰拉德的悲剧人生观始终影响着他的创作,《夜色 温柔》无疑是这种影响的最具代表性的产物。众多评论家普 遍认为,菲茨杰拉德的悲剧人生观可以说是出自他本能的悲 剧感。在他致友人的书信中,他将其总结为“一种存在于一 切伟大事业之中的东西,就象莎士比亚与亚伯拉罕·林肯一 样。这种东西可以一直追溯到刚开始出现书本的时候——— 这种人生观最基本的就是认为人生不过是一场骗局,其唯一 的结局就是失败,而让获得补偿的东西不是幸福和快乐,而 是更深沉的,来自继续奋斗的满足。”[1]可以说,《夜色温柔》 充分验证了菲茨杰拉德这种人生体认。 恩格斯说过,“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 而已。”[2]所以,人类的悲剧性历史就是通过无数个体的悲具 性活动来构成的,而促成这种活动的动机便是对自我的超 越。从悲剧的美学角度来看,自我保存和自我超越的欲望是 人的本性,对于自身现状的不满足,就会导致个体冲破自身 的现实条件去追求更高的生活目的。超越而不得便会造成 悲剧。个体在超越的过程中,必然会与周围的一切发生矛盾 或冲突,一旦冲突达到了一定程度,就会造成悲剧性的结 局。[3] 借着与尼柯尔·沃伦结婚的契机,迪克·戴弗的自我超越 从表面上看已然与爱情相结合。一方面,他为尼柯尔的美貌 与不幸遭遇所倾倒,对她产生了爱情;另一方面,他无法抗拒 沃伦家族能够提供给他的他内心向往的地位和财富。借其 家族提供一切条件成就他的事业的愿望也同时促成他接受 了这个富人世界并充满自信地步入其中,将自己对于爱情和 事业结合在一起的理想当作赌注押在与尼柯尔的婚姻上,实 质上仅仅成为为他人服务的工具,他在爱情与财富的关系中 模糊了清醒的意识,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沦为迷途的羔羊。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盖茨比意图得到财富以实现自我,迪 克却在财富中逐渐失去自我。在温柔富贵的表层下,“一种 质的变化”[4]在发生着,随着尼柯尔病情的逐渐好转,迪克被 沃伦家族继续利用的价值已不复存在,尼柯尔自我意识的恢 复也使得他被抛弃的隐患逐渐显露端倪。在他自身残存的 道德、理性、自持与日渐膨胀的非理性的性爱本能欲望之间, 存在着激烈而持久的矛盾冲突。在这个迷惘混沌的过程中, 迪克精心治疗妻子,迎合上流社会人士,充当理想仆人,“慷 慨地把自己的精力付给尼柯尔,而后付给所有需要他的 人”[4],妻子家族的巨大财富也使他引以为荣的工作变得微 不足道,他逐渐忽略了自己作为精神病医生的事业,从而导 致自身人格、自尊与自我的逐步丧失,造成了消沉堕落的悲 剧结局。所幸他的心智在代表中产阶级新生力量的罗斯玛 丽的狂野、健康、充满激情与活力的爱情“启迪”下豁然开朗, 意识到自己多年苦心营造的只不过是一座空中楼阁,在与妻 子这样一个个体以及整个沃伦家族和整个上流社会离异之 后,他流落至美国中西部各个小镇上。这种对温柔富贵的樊

关汉卿及莎士比亚的悲剧特点对比

相隔百年的中外悲剧对话关汉卿与莎士比亚悲剧特点对比 13世纪,正值中国元朝开朝年间,一个自视为前朝遗民的汉族文人,在徜徉留恋瓦肆勾栏之时,创作了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战斗檄文式戏剧,他就是关汉卿。300年后,英国出现了一名集诗人与编剧的才能于一身的文艺复兴先驱,用华美而深邃的文字,丰满而传神的人物,紧凑而曲折的故事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灵,他就是莎士比亚。究竟是怎样的魅力,让两个异时异空的戏剧家的著作名垂千古?下面将试着通过对两者悲剧创作特点的对比,一一揭示其成为经典的原因。 关汉卿的戏剧创作分为三类:一,历史剧。这类剧目描写了历史上著名卫国英雄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批判了乖X暴戾的外族政权对汉族人民的压榨。剧目包括《单刀会》《西蜀梦》《单鞭夺槊》等。二,公案剧。这类剧目描写了一个个冤案错案,揭露了残暴和黑暗的政治社会势力对弱小阶级人民的压迫,表达了人民向往美好公平宁静生活的心愿。剧目包括《窦娥冤》、《鲁斋郎》、《蝴蝶梦》等。三,爱情婚姻剧。这类剧目描写了妇女为爱情,与封建婚姻家庭制度斗争的故事,表现了女性在抗争中的智慧和胆略,体现了鲜明的美丑冲突。剧目包括《救风尘》、《望江亭》、《谢天香》等。 再看看莎士比亚,他的戏剧按照其创作年代的不同,亦可以进行相应分类:第一时期,历史剧和喜剧。作品主要有《亨利六世》、

《罗密欧与朱丽叶》、《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温莎的风流娘们》等。第二时期,悲剧。作品主要有《哈姆雷特》、《终成眷属》、《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第三时期,传奇剧。作品主要有《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风雨》等。 在本文中,我想主要将关汉卿与莎士比亚的悲剧作为探究对象。 一、故事结构和情节设置 作为中国戏剧家,关汉卿所受的创作理论和创作习惯限制远没有莎士比亚大。那时英国戏剧创作流行的是“三一律”的原则,即一个情节线索,一天时间和一个地点。古典主义的理论要求戏剧冲突集中,结构严谨。 然而,在遵循一个情节线索这点上,中国的关汉卿和英国的莎士比亚却是做到了巧合般的相似。更加有趣的是,关汉卿和莎士比亚的悲剧故事,时间跨度上又都比较长,而且频繁转换地点,一起违反了“三一律”原则。当然,对于中国剧作者来说,根本不存在“三一律”的束缚,所以关汉卿的在创作中,天马行空的随意驰骋,并不稀奇。而身居英国的莎士比亚,敢于违抗传统戏剧创作条例,则完全可以说是胆识过人了。正因为如此,莎翁的戏剧创作方法,才先后受到了风靡一时的古典主义和现实主义创作流派的不屑和批评。 在戏剧冲突的处理上,关汉卿和莎士比亚都采取了小高潮铺陈带动大高潮的手法,冲突非常集中。例如关汉卿《窦娥冤》中,窦

悲剧理论在西方的发展概况

悲剧理论在西方的发展概况 西方悲剧从古希腊悲剧发展至今已由两千五百多年历史了。伴随着悲剧辉煌的发展历程,出现了像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贺拉斯、莱辛、席勒、黑格尔等许多著名的悲剧理论家。他们的悲剧理论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不断成熟和完善。 一、古希腊时期 希腊悲剧起源于酒神祭祀,题材大都取自神话。古希腊最有名的悲剧诗人有三位: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希腊悲剧的主题常涉及命运,“诗人们往往以命运来解释他们无法理解和解决的矛盾和困难”。古希腊的悲剧理论也有着丰富的遗产。古希腊战乱频繁,客观上推动了不同地区文明的融合,促进了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的发展。宗教观念、哲学思想对于当时的文艺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柏拉图从政治家的角度出发,贬低“模仿的诗”。他认为它们亵渎神明、贬低英雄、败坏人心,培养人们的‘感伤癖’和‘哀怜癖’。”这种癖好一旦养成,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况时就不能用理性去克服,因此他把诗人逐出了理想国。 第一个为悲剧下定义的人是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写道,“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他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二、古罗马时期 古罗马时期的悲剧创作虽不如古希腊的悲剧那样繁荣,也有着悠久的发展历程和成就。古罗马时期战争频繁,政治混乱,集体主义精神消逝,文学主要反映个人情怀和日常生活。这时的文论家针对时弊,提倡文治统一和崇高的文风。这一时期成就较高的文艺理论家当属贺拉斯。他的《诗艺》是继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后古代欧洲出现的一部重要的文艺理论著作。 三、文艺复兴时期: 十四世纪中叶的文艺复兴运动起源于意大利,继尔席卷全欧洲。这时的人文主义者们提倡“人道”、反对“神道”;提倡“人权”、反对“神权”;提倡“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莎士比亚。他的悲剧宣扬人文主义的“自由”、“博爱”的思想,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反映当时英国的现实生活。莎士比亚的悲剧突破了“三一律”原则,对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四.新古典主义时期: 十七世纪初,新古典主义思潮首先在法国兴起,这一时期的悲剧理论特征是: 一、崇尚理性,主张理性战胜情感。法国古典主义悲剧创始人和代表作家高乃依在他的理论中强调:悲剧英雄的性格在于公民的义务战胜个人情感;悲剧情节可以虚构,但必须具有可能性;悲剧的唯一目的是给观众以快感,而教化则寓于快感之中;观众欣赏完作品后应是清醒的,而不是迷狂的。 二、艺术上崇尚和谐、典雅。高乃依认为悲剧的题材需要崇高的、不平凡的、严肃的事件。他还认为悲剧主人公不一定都是帝王将相。 三、悲剧创作严格遵守“三一律”。古典主义时期,大多数悲剧理论家把“三一律”当作永恒的真理,严格地遵守。布瓦洛将其写入《诗的艺术》,使它更具有了权威性。英国古典主义后期代表作家约翰逊没有简单地接受“三一律”,而是仔细分析,对其中的时间整一、地点整一给予了无情的批判。

莎士比亚悲剧介绍

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社会恶势力之间的悲剧性冲突及理想的破灭。 A: 作者简介: 莎士比亚(1564—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主要代表作家,“英国戏剧之父”。出生于商人家庭,少年时就读于当地文法学校,爱好戏剧、诗歌。后因家道中落而辍学,20岁赴伦敦谋生。在剧院打过杂差、当过马夫。1590年,他成为雇用演员,开始舞台和戏剧创作生涯。后成为剧团股东,巡回演出。其间结识了一些青年贵族和大学生,受到古代文化、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文化和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1590-1612年间,莎士比亚创作成就辉煌,共作戏剧37部,叙事长诗两部、十四行诗一卷(154首)。1608年左右,获世袭绅士身份,荣归故里,直至终年。莎士比亚全部作品的基本思想是人文主义或称人道主义。其最高成就在于戏剧,按内容可分为历史剧、悲剧、喜剧三大类。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16至17世纪英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莎剧以生动曲折的情节著称于世,构思壮阔,内容丰富,多采用多线索结构,将各种戏剧因素自然结合。其人物都有栩栩如生的鲜明个性,总以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显示自己的特色。语言丰富多彩、清新隽永,既富有哲理,又带有浓郁的诗意。他的创作集中地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的文学成就。 B: 内容梗概: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包括《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是其悲剧作品中最著名的四部。故事均取自欧洲的历史传说。 《哈》剧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回国奔丧,父王鬼魂诉冤,嘱其报仇。王子装疯,安排“戏中戏”,证实了新王杀兄的罪行。错杀大臣后,王子被打发出国,他洞察新王阴谋,中途折回。新王备下毒酒毒剑,挑唆大臣之子与王子决斗,欲置之于死地,最后三人同归于尽,母后也误饮毒酒而死。 《奥》剧写的是威尼斯大将、摩尔人奥赛罗与元老之女苔丝狄蒙娜倾心相爱,冲破家庭阻力结为夫妻并一同出征。旗官伊阿古,因个人私怨而设计诬陷台丝狄蒙娜有私情。奥赛罗轻信中计,亲手将妻子掐死,最后真相大白,奥赛罗悔恨交加,拔剑自刎。 《李》剧叙述不列颠王李尔将国土全分给了花言巧语的两个大女儿,而将秉性耿直的小女儿远嫁法国。最终遭到长女次女百般虐待,流落荒野,疯癫而死。 《麦》剧写苏格兰大将麦克白受女巫诱惑,在野心和夫人的驱使下,杀君自立,后终日被噩梦纠缠,神思恍惚。其妻也发狂自杀而死。最后王子率兵讨伐,麦克白兵败而死。 (1)《奥瑟罗》叙述摩尔人贵族瑟罗由于听信手下旗官伊阿古的谗言,被嫉妒所压倒,掐死了无辜妻子苔丝狄蒙娜,随后自己也悔恨自杀。奥瑟罗是个襟怀坦白、英勇豪爽的战士,苔丝德蒙娜天真痴情,毅然爱上了他,不顾家庭的反对和社会的歧视,同他结了婚。但是,他们的爱情虽然战胜了种族歧视,却没有逃脱伊阿古的阴谋陷害。伊阿古假装忠诚,心地奸诈,由于升不上副将,就对奥瑟罗怀恨在心,千方百计害死奥瑟罗夫妇,最后自己也得不到好下场。通过这个形象,莎士比亚对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中的极端利已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