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导学式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框架与具体实施

目标导学式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框架与具体实施
目标导学式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框架与具体实施

目标导学式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框架与具体实施

目标导学式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以落实三维教学目标为导向,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教学活动形态,以当堂检测达标为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英语课堂。

一、目标导学式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框架

此模式将教学框架分为三个阶段。即:课前定向自学、课中定向促学、课后定向互测。

首先,课前定向自学。自学主要指课前预习。通过“导学提纲”,把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要求等体现其中,为学生的预习提供前提保证。自学分为单元自学。学习新课时,我教给学生预习的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写预习笔记。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学生能够独立地进行预习,他们查字典、翻阅资料、听录音、朗读、思考、质疑,自主地建构着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感悟。预习中发现疑难时,他们就会主动地进行小组讨论,对于小组讨论不明白的疑难和困惑,他们寻求答案的心情更加迫切。在百思不得其解的状态下,进入课堂学习,其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

其次,课中定向促学:教师要对预习内容做一个简单的检测,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学生预习阶段遇到的障碍、暴露的问题,引导学生互相讨论启发,合作探究,会的教不会的。促学的方法:引导互动,多项交流,做到“兵教兵”;教师要善导难点,

(完整版)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开题报告(新)

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 当前,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如何适应学生不断变化和增长的多样化需求,培养具有自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化人才,构建高效、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和谐课堂教学模式,成为我们面临的迫切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自2011年开发区实验初中建校以来,广泛开展常态化的诊断式听评课、示范式教学论坛课、引领式专家指导课、展示式交流观摩课等活动,并利用教改会客厅找寻制约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效益、效果的瓶颈问题。经过调研、汇总、归类分析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停留在对课改专家所提出的理念认知层面,面对新课改后不断涌现出的新问题,大多数教师没有找到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来落实新课改理念。在学习过程中,作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得不到学习天性的充分释放、学习动力的有效激发、学习能力的持续提升,在自主学习、合作参与、探究体验、拓展运用等多方面仅流于形式,没有找到有效的落实新课改理念的有效方法。 本课题的提出是基于“问题”意义建构方式,源于师“导”和生“学”的双核动力,根据新课改理念,突出“教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以培养时代需要的人才为宗旨而形成的。既微观剖析,从常态化教学中发现、分析并解决那些共性的、制约性的问题,又宏观构建,探索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导学模式,按知识问题化,工作科研化,问题即课题的原则,找到一个可以持续推进课改的切入点和支撑点,有利于师生的共同成长,学生的成材、成功,教师的成名、成家,走一条返璞归真之路,走一条求实求效之路。 本课题是充分综合各流派课堂教学改革的优势提出来的,我们取其精华,舍其不足,破除文化差异制约,打破区域地域界限,还原学习本质,是基于“问题系统”牵引,源于“导、学”活力驱动,目的是构建的一种简洁易学、便于操作、容易推广的

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确立

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确立 小学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使用水平,而这个水平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如何实践这个目标,我觉得关键一点就是要看我们这些授课者对教学目标的把握,我们是引路人!我们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任务真是任重道远。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实际的困难,做好心理准备;同时对学生的要求不要太高,给他们一个自然的发展空间。下面就谈谈我对如何确立小学英语的教学目标的理解: 一、从教材整体出发确立教学目标,避免教学目标的淡化 确立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既要从本课特点出发,又不能只盯在一篇课文上,要树立英语的整体教学观点。从整体出发,把眼光放在一单元、一册书、一个学年、一个学段乃至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上来考虑,使其上下关联,互为照应,分解合理,体现出学科的序列性。这样,就不会为教一课而教一课,以致脱离教材,失去“英语味”。 如涉及具体单元或某一课时的教学目标设计,不能过于笼统、淡化,如以下的教学目标设计就存有此缺点: 知识目标: 1.掌握相关单词,要做到听、说、读、写四会。 2.掌握基本句型并能实行替换练习。 水平目标: 1.对学生实行初步的读写训练。 2.能利用所学知识,根据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实行对话表演。 对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设计,要清晰、具体、明确,注重前后联系,体现目标的三维性。这样从教材整体出发,在观照课程目标、阶段目标和单元目标的前提下,设计每课时的教学目标就不会出现表面上热热闹闹作秀,深究目标实质却不甚明了的课了。 二、从学生实际出发确立教学目标,避免教学目标设计的偏执性 课标倡导“以人为本”的精神,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所以,根据学生的求知需要、情感需要和发展需要来设计教学目标的理念是符合新课程精神的。某些

初中英语教学的基本课型与教学模式

初中英语教学的基本课型与教学模式 听说课 一、教学流程 听说课以听说为主,读写结合,重在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教材为我们提供了若干段听力素材和一段对话素材,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对这些素材深入研究和挖掘,灵活运用,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流程图 二、环节解读 课前预习 (一)预习词汇布置学生预习词汇,能够根据音标读出并了解汉语意思即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词汇的习惯。单词学生能做到课前读译即可,更高的要求需要视学生水平而定。预习内容不要过多、过难;有布置,一定有检查。 (二)课前朗读朗读本课新单词、短语等,同时巩固预习效果。建议注重内容、形式的多样性和实用性,并持之以恒。 (三)每日播报建议每节课前安排一名学生准备2分钟左右的展示内容,可以独自也可与他人合作,以讲、演、唱等形式,轮流进行,人人参与。每日播报贵在坚持,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树立学生信心。 课上探究 (一)新课导入

1.检查词汇预习:有布置有检查,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学生对词汇的预习情况,可以采取学生结对、小组互查等形式; 2.展示新句型: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本课的新句型; 3.专项练习:结合本课新单词对新句型进行专项练习,并为后面教学环节的展开扫清障碍。可采取学生个人、结对、小组合作等形式,以机械性操练为主,遵循单句、问答、对话,低起点、多层次,由易到难的原则。对新句型的专项练习,要充分利用本课新词汇,让学生理解词的意义和用法。本部分如果不需要成为独立部分,可以与三、3.的读后学部分结合起来。 (二)听力训练 教师先简要介绍听力素材的相关信息,如:人物、背景等。 1.多层听:根据听力素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深入挖掘素材,活用素材,设计由易到难,多层次的听力练习,使学生得到扎实有效的听力训练; 听力练习除了常用的判断、选择、连线等尽量设计有听后写的形式。本环节需要根据听力素材的难易度和学生水平进行合理设计和运用。 2.听后说:根据听力素材的内容和相关信息,结合本课的新知识,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说的训练,可采取造句、对话等形式进一步巩固对新知识的掌握并为对话学习做好铺垫。本环节根据听力素材设计,可以没有。 (三)对话处理 1.读前听:根据对话素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深入挖掘素材,活用素材,设计由易到难,多层次的听力练习,使学生基本掌握对话的主要内容并能得到相应的听力训练;本环节要求同上。如果本对话确实难度较大,作为听力素材有困难,可以跳过。 2.听后读(阅读):学生默读对话,进一步理解对话内容。可以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报告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2143更新时间:2007-12-10文章录入:admin ] 一、前言 学科教学是素质教育主战场,文化科学知识素养也是学生全面素质中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重要性的降低,如果单纯以减少学科教学时间、牺牲或者降低学科教学质量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那很可能是得不偿失,学校也会因此而承受来自社会、家庭甚至是学生本人的巨大压力。如果课业负担没有减少的情况下再增加其他的课程和活动,势必造成原有的教育活动抢占时间,从而进一步增加学生的负担。因此,我们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决不能忽视对课堂教学活动的研究,相反应该更加重视。在当前形势下对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不仅是进一步改进学科教学方法、提高和改善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可促使我们重新审视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以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真正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知识和技能体系。 我校就是从最基本的课堂教学入手,设计提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课题。他们首先分析了“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材)”等几方面之间的关系,认为从“教材(教学内容)—教师—学生”的链条是不合理的,仅仅凭借教师的讲授学生也不可能很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就学生而言,尽管有教材做依据,但他们并不清楚教师将要讲什么、怎么讲,这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课效果;由于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比较注重教案内容的落实,很容易使学生沦为记笔记的机器,课堂根本没有多少思考和消化的时间;而且由于教材本身往往过于抽象和概括,对教材上的概念、原理、法则、定律及其他知识点一般只进行严密的阐述和简要的解释,而对如何分析、理解和运用知识点往往语焉不详,只能借助于各种教参,即便如此学生在预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很多困难,如目标不明,负担加重等。据此金华一中的领导和教师于1997年秋在全国首次提出了一种用以帮助学生学习的、相对于教案的概念即“学案”,并将借助学案进行教学的方法称为“学案教学法” 。从此,学案教学法的研究就作为本校的重点研究课题,集中了全校的优秀教师集体攻关,1998年在初步总结试点成果的基础上,申请并被正式确立为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 我们认为,学案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之间的中介,借助学案改进现行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改进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模式,引导学生正确地确立学习目标和和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并能最终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这些方面本身是学生素质的重要方面,也可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保证。 本课题的研究尽管开展时间不长,但很快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1999年5月25日的《中国教育报》在头版头条从“培养学生的自主人格和主动学习能力”高度报道了我校开展“学案教学法”研究的情况,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二、学案导学教学法的基本内容 随着现代认知心理学对学习策略研究的深入以及人们对学会学习或说“学会求知”的关注,中小学教育界也开始受到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强调通过改进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实现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近年来以各种“导学”名目出现的教学研究也不断面世,如“目标导学” ,“目标导向教学” 等。这

“问题导学式”课堂模式导学案编写和课型流程教学文案

“问题导学式”课堂模式导学案编写和课 型流程

精品资料 “问题导学式”课堂模式导学案编写和课型流程 通过三个月的“问题导学式”课堂模式的探索,我们把导学案的编制和课堂流程做一梳理,以便教师操作。 自主学习教师要做好:自主学习不是让学生泛泛地、单纯地看书,主要分为三类:(1)常规性导学:我们重点把它放在阅读和双基的学习上。(2)引导性导学:是指针对教材(篇章)的目标精要、重难点等,确立以导学提纲、预习指要、实践操作、收集材料、社会调查等形式作为先学指南或拐杖。这些富有特色、形式多样的导学,具有“吊胃口”的作用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充满挑战性、趣味性和探索性。(3)拓展性导学:是指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由教师指导参阅与教材内容有关联的课外读物、材料、了解社会、历史背景,以更好地解决、学习教材。在这一点上我们着重抓好教师“备”的针对性指导,全面了解有关参阅材料,以提升自主学习效果。 具体环节如下:第一、揭示课堂教学目标。开始上课时教师三言两语,准确揭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进行自学前的指导。在揭示了教学目标、让学生自学之前,教师提出明确的导学问题和自学要求,既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还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如看书是围绕思考题独立看书,还是边看书,边讨论,边解决疑难问题等等。第三、学生自学。 在学生自学时,教师主要“导”在两个方面:(1)督促学生按照教师的方法自学,确保完成自学任务,及时表扬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2)通过行间巡视、个别询问、板演、提问、讨论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并认真分析倾向性还是个别问题,是旧知回生还是新积压方面的问题,把主要的、倾向性的新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合作学习”作好准备,这实际上是教师在进行“第二次备课”。 合作交流教师要做: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合作学习、合作研讨。具体步骤是学生汇报、讨论、纠正自学结果。在学生自学结束后,发动学生通过讨论、质疑、交流等方式自行解决自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让已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促使学生相互合作,互相帮助,达到兵教兵的目的。 展示汇报教师要做好:通过学生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交流,学生已经对所学知识形成了个性化的理解。但这时大部分学生的理解与认识是不全面、不成熟的。以往的课堂教学处理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教师讲解。我们认为这种讲解来自于教师对学生情况的主观的臆断,缺乏针对性,不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构建知识的意识。我们抓住中学生乐于表现的心理特点,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机会,组织学生采取黑板书写、地面书写、小组讲解、全班性讲解、情景对话、小品表演、辩论等方式表达、展示出来,让自己和他人进行评价、纠正,以增强教和学的针对性,使之更加明确、系统的自主构建知识结构,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一、问题发现课(问题生成课或问题预习课) 1、问题发现课导学案的编制流程 预习目标——预习方法——预习提纲——预习检测——预习报告 注:预习提纲的设计要以问题为主,教师根据课程目标、教材内容、学生需要在教学设计前理清问题分类,问题包括概念性问题、原理性问题、习题性问题和拓展性问题。针对所教学科内容,通过深度学习后清理出四类问题,看学生回答这些问题后能否解决文本的基本问题,将不能解决的或认为重要的问题认真地、系统地填入《预习报告单》中。 2、问题发现课的课堂流程 解读目标——读书独学——对学群学(小展示)——理解识记——整理反思——预习检测——问题报告 这个流程中最多的时间是自学,最重要的任务是小组问题生成。同时,学生的自学过程是需要及时准确的引领,在初级阶段要借助预习提纲实现引领。 解读目标:教师提出预习要求,解读预习目标,提出预习方法。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目标导学三步法

“目标导学三步法”课堂教学模式 --第五师小学课堂教学模式解读“目标导学三步法”课堂教学模式是我校在学习和运用“标、学、讲、练”、“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阅读、体验、互动、巩固”等课堂教学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我校教学实际反复研究、总结、提炼而形成的。 一、内涵解读。 “目标导学三步法”课堂教学模式是指以三维目标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导向,以师生活动的构建为基本形态,以达标测试为检验教学效果的基本手段。通过整体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采用目标性、自主性、开放性、合作性等教学策略,培养出习惯好、兴趣浓、思维活、眼界宽、能力强的学生。 二、模式解读。 1、目标导航。 2、知识探究。 ①自主学习②质疑互动③展示交流④总结提炼⑤巩固练习 3、达标测试。 板块一:目标导航 目标导航是学习目标和应用思维的导向设定。须依据课标、教材和具体学情来制定。教学目标宜根据年级、学段认知特点,分层呈现。低段学习目标一般凭借教师的情境创设,通过提问启发或思路引导等多种形式逐步呈现;中高段学习目标则可以在课前预习提示、课堂设问和课末总结中呈现或感知。 板块二:知识探究 知识探究是导学的过程与方法,这是课堂的中心环节。在学生进入自主学习活动的前提下,教师为达成教学目标,采取及时矫正的策略,有层次地呈现新知,组织学生交流和展示;通过引导、点拨等多种方法,为学生的思维助跑,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认知水平。它包括自主学习、质疑互动、展示交流、总结提炼、巩固练习等环节。 板块三:达标测试 这是课堂的关键环节。检验教学目标达成的方式是多样的,根据不同学科、课型、教学内容确定,通常以检测题为主。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好检测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学生达标情况要当堂反馈,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并精准地把握共性的和个性的问题及症结所在。对表现出色的学生要给予及时表扬和鼓励,同时确定好课后辅导的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外辅导。 三、操作流程 1、目标导航(5---10分钟) ①导入新课。 可以采用材料导入式、故事导入式、热门话题导入式、疑问悬念式导入、图解式导入、复习导入式、音像导入式等各种不同形式进行。 ②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 前言 从哲学上讲,人的认识发展过程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新课程特别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 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规律。小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其身心发展和学习过程正是一个由认识的初级阶段逐步过渡到高级阶段的发展过程。 因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中必须认清、尊重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和学习知识的客观规律,在他们不同的学习阶段,采取不同的模式、方法与策略。 新课改也特别强调教师对教材的解读与运用。实践中,教学模式与方法既不能脱离学生实际,更不能摆脱教材,天马行空,无可行性、逻辑性、循序性。可以说,教材是物的因素,学生是人的因素,教学 就是以教材为载体,以模式、方法为手段,来落实我们的教学目的——如何让“人”掌握与利用“物”。因此教师对教材的解读,模式与 方法的探索和运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至关重要。 前几年,小学英语活动化教学搞得沸沸扬扬,成为小学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形式。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一直沐浴在活动化的课堂 里。按理说,学生应该乐在其中。可几年下来,很多学生却说不了几 句英语,无法进行英语对话交流,认读、写作能力差,甚感英语学习 枯燥、难学。教师也怨声载道,埋怨学生“不来气”,埋怨教材编写不当。尤其是使用新标准英语教材的教师们,更是对教材课文的长度、

难度大加斥责,极为不满,认为学生学得艰难、枯燥,教学进度跟不上,该教材是罪魁祸首。我也是一个一线教师,从事小学英语教学整 整7年,使用新标准英语教材6年。在这6年中,我也有过其他老师的苦恼与困惑,但几年前我却对新标准英语教材爱不释手。其大量的词汇,层层递进的语法,宽广的知识容量,无一不丰富着学生的英语 储备,对学生长期可持续的英语学习和英语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偏重于一方,或知识密集型教学,或纯活动化教学;也注重教法,也有主体性意识,但做得不够深入;教师 对教材的把握不准,吃得不透;对学生认识不清;对教法钻研不够。 这几个“不”最终导致学生难学、厌学,教师难教、厌教。当然,造 成这一现象和结局的原因还有班额过大、学生家庭教育、班主任教师与学科教师之间的配合等等客观原因。在无法完善客观原因的情况 下,我们可以通过完善自我来提高教学能力和质量,助自己一臂之力。 基于以上认识,我逐步摸索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并在教学中尝到由此带来的快乐和甜头。 一、对教材的解读与操作 对于新标准英语教材编写的理念、原因及优缺点,我不再赘述。 我想说的是其具体知识内容的编排及其在课堂上的操作。 新标准英语有2种版本,一年级起点版和三年级起点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城市版和农村版。无论哪一种版本,它们都是一个框架: 每一册共有10个模块的教学内容,每一个模块仅有2个单元,每个模块都有长短不一的两篇新课文及其活动,一首歌或者儿歌,其中,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几点心得体会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几点体会 一、导学案的作用 主要在导学式教学,让学生的学走在教的前头,把学会学习的理念和要求,有效地落实和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正是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紧紧围绕学生的学习设计和展开教学过程,它既是学习的路线图,又是思考问题的路标,把发现问题、研究和初步解决问题置于全过程,把导学指向学生的自我建构。同时,它是一种方案,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服务,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导学案应在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指导,在思维方式上给学生以引导,使学生真正完成从“要我学”——“我要学”——“我学会”——“我会学”的过程的重大改变。 二、导学案的关键是编制 (1)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课标、备好课堂流程。备好学生是目标、基础和关键,即教给谁学,如何去学的引领;备好教材,是吃透教材的重点、难点;备好课标是正确把握对学习的要求,把握教学的深度广度的需要;备好课堂流程,是对教学的一个初步设计设想。(2)知识问题化 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问题要精心设计,最好是填空。使学生通过学案学会知识、掌握方法、提升能力; (3)问题层次化 导学案所涉及的课堂内容,要分层探究,有序引导,体现知识的逐步生成过程,要由低到高,螺旋状上升。探究或学习的内容要清晰明了,

每一部分要做什么,必须是能动的,必须是一目了然的,不能含糊不清,不能无从下手,不能雾里看花。各层次之间的衔接要自然和谐,即由此可以及彼。一般地讲,要做到依托学案并阅读教材,就可以了解概念,推演定理,应用定理,完成典型例题,基本做好目标检测。(4)情感----潜移化 三、导学案的使用 学生如何使用导学案: 1.课前必须按导学案的要求去自主学习,才能保证课上充分的互动。使用导学案必须坚持三个原则:自觉性原则、主动性原则、独立性原则。 2.课上互学、高效利用:课堂交流离不开导学案、课堂展示离不开导学案、课堂生成离不开导学案、课堂引导、点拨离不开导学案、学后反思离不开导学案、复习备考离不开导学案。 3.学案检查、及时到位 课下必须依据教师点拨,课堂互动成果修订导学案,要在学案后的空白处写后记。每隔一段时间,将“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册。教师使用“学案”的要求: 1.教师在拿到学案以后,必须进行二次备课,备课要达到两个目的:(1)是针对本班学习情况对学案进行修订,达到学案的最优化;(2)是将自己具体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特别是具体的操作层面上的方法、技巧写入学案,将教学案真正个性化。 2.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努力做到“五放手”: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重点和

《目标导学、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实验与研究》

《目标导学、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实验与研究》 目标导学、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实验与研究是我近五年来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在学校教研室的指导下,我坚持以研究为突破口,从确定方案、理论学习、前期调查,到后来的贯彻实施,总结提升,具体深入地开展研究活动。在一次次的学习、实践、研讨、交流、改进、调整中,我真实地听到了自己成长的脚步声,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现将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一、研究的背景和原因: 国家《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指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转化。基础教育长期形成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主要以静听、静观、静思的方式进行学习,处于被动地位,其活动形式主要是大脑机械记忆的活动。在这种方式下造成学生以个体学习为主,相互竞争,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缺乏群体的合作性,学习无兴趣,无动力,不会学习,不会关心,不会交往,自我封闭等等,影响了学生全面、健康、主动地发展,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1世纪的中国,需要富有主动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来建设,21世纪的教育发展模式必须为学生提供更为宽松的自主发展空间。只有让一代新人在选择中学习选择,在合作尝试中学会负责,在参与中发展自我,才能使其具备主动发展自己,积极完善自己的基本素质,才能使教育走向有效和成功。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改善学习方式是课改目标之一,现行的课堂教学,存在很多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高耗低效,缺乏策略和方法, 成为教与学最突出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系统地研究科学课堂教学原理;努力形成科学课堂教学策略体系;不断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最终达到科学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

英语课堂教学反思

英语课堂教学反思 英语堂教学反思 堂教学侧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情感的五优化。 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施教者必须对参与这个系统的各个要素进行优化的组合,以求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最优化有两个标准:一是效果最优,即在现有条下,教学设计及实施效果达到实际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二是时间耗费最优,即在程计划规定的时间内最佳地完成教学任务,收到“少投入,多产出”的效益。 实验过程中结合教材的特点,强调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好教材的教学要求、把握好每一单元,区别对待和处理每一个型,要求教师设计好教学内容,设法将教材内容转换成生动活泼的语言交际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条下,兴致勃勃地参与真实的语言实践,以保证教 学工作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从而努力做到堂教学的最优化。 做好教学情感的最优控制,采取“赏识教育”,形成学生有效学习的策略目标。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依照教材以及学与教要达成的目标,逐步形成了系统的帮助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 如:创设情景与激励情意相结合;理解学生和培养学生相结合;统

一要求和个别对待相结合;教法研究与学法指导相结合。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设计好教学内容,设法将教材内容转换成生动活泼的语言交际情景,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语言实践。同时,我们还强调教师要重视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设法激励学生的情意因素,以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学习热情和创造意识。 精心设计活动,充分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原则。 一节成功的活动往往需要教师的周密思考,在程设计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考虑师生的共同参与性与互动性,操练过程中的趣味性和交际性,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参与性。 学生活动的形式力求丰富多彩,定内容、定时间、定专题、定场地、定专人进行。试图通过开展英语朗诵比赛、单词比赛、诗歌剧表演赛、本剧表演赛、手抄报比赛、演讲比赛,在学校范围内创设一种英语学习的氛围,丰富学生的语言生活,培养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加强学习的自主性和目的性,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正确认识考试评价的功能,让学生学有长进,增添自信感和成功感。学习困难学生最害怕考试。为了帮助他们克服害怕考试的心理,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程度,制定出不同的层次要求。实验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实行“同分不等值”,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多形式进行分层评价,合作达标,促进每个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佳发展。主要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按照《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要不断改变和优化教学方式,努力做到两个…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从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引导学生探究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方式。”提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种基本模式,建议在英语教学中采用。 一、新授课 新授课教学要求: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突破疑难,精讲点拨——科学训练,迁移应用——链接生活,拓展提升 A.“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向前延伸:课前一至两天提前发放学案,学生根据学案自主学习。该环节教师应该提出明确的时间要求和任务要求,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在学案上标出已会知识,存在的问题,并做上标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提高自主学习的针对性,提高学习效率;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必要的方法提示和指导。 B.值日生汇报也可称为free talk旨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内容可以是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本单元的重点话题。老师可以根据上课的需要决定(3-5分钟) C.“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在课堂:根据对学案的批阅情况,对有思维含量和难度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该环节教师要善于及时鼓励和评价。学生在相互质疑问难、辩驳解疑的过程中,理清思路,解决问题,形成观点。(10-15分钟) D.“突破疑难,精讲点拨”在课堂:在巡视检查、掌握学生的合作学习与交流展示情况基础上,找准问题所在;对学生不能解决的、新发现的疑难问题,教师要进行重点讲解、点拨、归纳和提升,保证学生形成明确的观点。(10分钟) E.“科学训练,迁移应用”在课堂:引导学生完成学案中的自我测评题目,尽可能限定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作答,以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当堂达标、当堂反馈、当堂矫正,提高课堂效率。完成任务后,让小组成员互换批改,并相互借鉴,完善答案。教师巡回检查学生的作答情况,对先答完的学生及时面批,掌握学生易出错的地方,然后进行针对性的讲评点拨。此环节可以让学生进行问答,学生讲解的方法进行反馈(10分钟。) F.“链接生活,拓展提升”向后延伸:教师要根据本课的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关键是学案的编制,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落实则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学案的作用、发挥学案本身的价值则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的核心。我们认为,这种借助于学案进行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是一种主体性的教学活动,它尽可能缩减教师的讲授时间而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讨论和相互质疑。我们在实践中大致采用了三种具体的教学程序。 1.诱导式:提问—讨论—归纳—练习 诱导式教学模式一般用于新授课的教学,就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首先通过提问和讨论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无须教师做全面的讲解,也避免了课堂中过于沉闷的教学气氛,同时也可使教师有时间解决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归纳环节是在讨论的基础上作出的,要求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我们一般要求由学生自己来阐述最后的结论。 实际上,学生在学案的指导下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认识,这种教学环节的设计实质上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加深认识,完善和纠正各种错误的观念和观点。这种课型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 2.开放式:质疑—探究—小结—应用 开放式教学模式一般用于单元复习课,目的是为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学会如何将知识应用于具体的问题解决活动,带有研究性和实验性。此种课型的学案所涉及的知识往往是一些高级知识,学案中设计的问题也往往具有开放性,甚至没有唯一正确答案,要求为学生介绍一些适当的科学研究方法,以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在教学指导上常常采用合作学习和交互教学方式,教师一般扮演帮助者、启发者和指导者的角色,教师要充分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够不受限制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的环境和机会(质疑),提供必要的探究条件和手段,让学生通过自己实践或实验验证所学的知识和所提出的解决问题方案。 开放性学案导学教学不限于一个课时,也不一定全部在课内完成。 3.技能式:示范—尝试—评价—作业 技能式教学模式一般用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和教学,特别适合于理科课程的教学。教师或者学生的示范不是简单的习题演算,而必须是将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尽可能完全地展示给学生,这里借鉴了近今年来关于认知学徒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尝试不要求学生能够即刻解决教师或者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主要目的在于能够通过尝试让学生充分暴露在认识的不足或者知识体系上缺陷,以便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并调整教学进展和教学内容。评价环节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和验证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可由此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案通常以问题为核心来进行组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以学案中的问题为线索来组织教学活动。 上述三种教学模式各有自己的特色和价值,而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教师的教学活动实际上都是为了学生提供一种促进知识学习和运用的环境和条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和体系,促进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和自主性的发挥。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概述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简析基于“以学定教,动态生成”策略下的“问题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操作在操作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深刻把握基本理念。践行“以学论教,学教合一”的“生本课堂”理念,课堂由“教的课堂”转向“学的课堂”。 二、严格遵循基本原则。深刻把握“以学定教、顺学而教、因学而教、顺学而导”的原则。 (一)以“学情”定教,重视课堂的生成性。根据课前“预学”及课内自学,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以此作为教学设计、施教和改进教学的最基本依据,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为“想学”而教,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一是创设情景,引发学习兴趣和意向。二是问题驱动,激活学生的思维。三是评价激励,增强学习的驱动力。四是注重学生学习意识和品质培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三)为“会学”而教,重视学法指导。大力推行和落实“为学而教”,即教学生“会学”;积极推动教学由“教知识”向“教方法”转变。 (四)以“互学”促教,重视课堂互动。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多说,多做,多议,多思,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三、认真落实课堂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教学效果好起来,师生负担减下来,打造本真的、富有底蕴的课堂。 (二)具体目标 具体目标是“一个根本”“两个关注”“三个转变”“四个注重”“五个能让” 一个根本:课堂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 两个关注:课堂教学评价既要关注教师行为的“备、讲、辅、改、测(考)”,更要关注教师和学生行为的“学、问、思、辨、行”。 三个转变:课堂教学要变注入式教学为问题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为主动参与,变单纯只是传授为知识、能力、情感、意志培养并重。 四个注重:注重启发诱导,注重学法指导,注重情感渗透,注重培养创新思维。 五个能让: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观察的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自己动手的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自己总结的让学生自己推导出结论。 四、灵活处理教学结构及环节

“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李沧区教体局教研室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型。教学模式作为教学理论具体化和教学经验概括化的中介,提供一种相对稳定的和具有范式意义的教学结构,有利于教师从动态上去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 一、“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界定 “目标导学、活动建构、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简称“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以落实三维教学目标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导向,以活动建构为师生互动的基本形态,以当堂达标为检验教学效果的基本手段,整体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采用目标性、自主性、开放性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达到学生生命的个性发展、和谐发展。 二、构建“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掌握学习理论 (二)活动教学论 (三)建构主义理论 (四)“课堂生命说” 三、“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 教学流程:目标导学→活动建构→当堂达标 教师活动:设标创境→指导尝试→测标矫正 学生活动:学标质疑→自主建构→达标巩固 四、“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一)目标导学(约5—10分钟) 这是课堂教学的初始环节,教师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或导学提纲,让学生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投入到学习中。问题是思维的开始,鼓励学生质疑,带着问题进入自主学习环节。 (二)活动建构(约20—30分钟) 这是课堂的中心环节,在学生进入自主学习活动的前提下,教师为达成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开展尝试活动,有层次地呈现新知,组织学生交流和展示,捕捉信息,及时矫正;通过引导点拨等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的思维助跑,提高自学能力、认知水平,促进学生生命的多方面发展。 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意义建构”(学生对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和“个性发展”。自主学习活动的流程一般为:梳理问题——独立思考——活动探究——协作交流——灵活运用——展示反馈。 (三)当堂达标(约5—10分钟) 这是课堂的关键环节,检验教学目标达成的方式是多样的,根据不同学科、课型、教学内容确定,通常以检测题为主。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好检测题,检测题要尊重差异,分必做和选做,让学生独立完成。学生达标情况要当堂反馈,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对表现好的学生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同时确定好课后要辅导的对象,有的放矢

最新初中英语三种课型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英语新授课:“学、研、评、展”合作学习模式的结构流程及操作程序 流程线 教师线 学生线 “学、研、评、展”合作学习模式包含自主学习、合作研讨、展示点评、总结反馈四个基本常规环节,从教师组织线索来看可分为指导预习、组织讨论、精讲点拨、归纳提升四个环节,从学生学习线索来看可分为自主预习、交流讨论、展示评价、感悟应用四个环节。 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前提。自主学习环节既包括学生的自主预习、复习,也包括在课堂对预设的和生成的问题的自主学习。自主预习主要通过导学案引领。课前教师备课考虑学生自学中会遇到的问题,考虑预习的高效,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有自学提纲的导学案,具体内容包括:①学什么,让学生明确自学的内容。②怎么学,让学生明确自学的方式,如看书、做笔记、观察图、查资料、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等。③学多长时间,让学生控制好自学的进度。④学到什么程度,让学生明白学习的目标,如识记词汇、复述概念、运用原理解释现象等。教师在课前检查预习情况,了解学生自学的疑难。课堂自主学习的内容一方面来自教师课前的预设,另一方面来自课堂新生成的问题。在合作研讨之前,学生根据教师提示的内容、要求与方式先独立地思考、阅读、体会。在此基础上再在教师的引领下再进入第二环节合作研讨。 合作研讨的一般流程如下:检查自学、组内质疑、组内解惑、汇总问题。这一环节中以组内合作研讨为主,也包括教师参与的方式。一般来说,在学生遇到问题苦思而不得其解时进行讨论效果最好。组内交流由组长组织,要求同学先陈述自己自主学习(或者实验操作过程)中发现并记录下来的问题,再通过“兵教兵”的方式进行答疑,不能解决的则生成小组共性疑惑。组间交流时,教师先让各组提出本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接着组织其它组进行解答。所有小组都不能解决的问题将由老师进行精讲点拨,这在“展示点评”环节完成。 展示点评的一般流程是:展示成果、点评完善、交流问题、释疑解惑、延伸拓展。实施点评完善、释疑解惑环节时坚持先学生后教师的原则。展示点评有组内展示点评,也有全班的展示点评。这里的“展示点评”主要是指全班范围的展示点评,既包括学生的展示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以及其成果、提出问题以及其他同学和小组对其的解释和点评,也包括教师的精讲点拨。教师精讲点拨注重讲清概念、讲清联系、讲清作用,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实现知识的迁移。点拨的关键是抓住问题的要害与关键,在思路、原理、方法方面有的放矢,以四 两拨千斤的效果获得问题的突破性解决。精讲点拨要求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进程中进行随机备

学案导学的定义及实施方案

学案导学的定义及实施方案 一、什么是导学案? 导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 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帮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联结,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适当的附着点,对新学的知识进行多方面的加工,以利于学生形成更为牢固的知识体系,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新知识的方式方法。因此,导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 学案导学解释: “导”就是指导,导学案就像旅游时候的导游图,它带领学生从入口进入,随着我们的指导的标志牌,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同学的帮助,可以自己找到最后的出口,完成课程的预习,这就是“导”的作用。它一方面可以对课本知识制定出明确的要求,哪些知识是我们应该记住的,哪些知识是我们难以理解的。要记住的知识直接指出来,难以理解的给学生指示方法,理解它与以前哪个地方内容相似,这就是指导。 “学”就是指导学案为了方便学生学习而设计的,为什么方便学习呢?因为我们在制定导学案的时候,给学生设置了一些梯子,本来坡度非常大,我们把坡度变小。大的问题化成小的问题来做。 “案”就是一种方案,就是学生学习的时候的一个方案,不是知识、题目的 简单堆积。 二,学案导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研究更为完善的学案导学的理论依据。 2、以学案导学为媒介,研究真正走进新课程的具体办法。 3、研究学案编写和应用于课堂教学中的总体模式。 4、研究学案编写和应用于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特色模式。 5、研究学案导学评价标准。 6、研究学案导学阶段性成果,即对教学质量产生的影响。四、课题研究的方法和原则。课题研究的方法主要有实验法、问卷法、调查法、统计法、分析法。课题研究的原则有如下三点: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应根据现代认识理论的成果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根据教学实际,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认识特征,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案;实践性原则。注重实践探究的重要性,理论联系实际;活动性原则。以活动为中心来组织教学,以异彩纷呈的活动来构建学生的主体能力。五、研究过程。(一)学案导学实施前的准备。为了能使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为全体教师接受并开展下去,我校在改革伊始就在物质上、

导学式教学法简介

导学式教学法简介 摘要:导学式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依据学案通过自导(预习)、互导(学生课堂讨论)以及教师指导和共同操作的一种师生互动合作的新型教学方法。它的最大特点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逐步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它不需要教师和学生承担任何教学改革的风险而达到教学双赢。 一、引言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主阵地。对于课堂教学的改革,一直是教育改革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是教育理论界长期探索和研究的重点目标。目前,有关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日趋成熟,为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但如何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目前还没有成熟的操作模式和方法可以借鉴。本人从事教学多年,也热心于涉足课堂教学改革领域。通过探索,觉得运用导学式教学法教学,受效比较显著。现在正值新课改方案实施之际,我把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一些做法介绍给大家,以期得到同行们的帮助,共同谱写课堂教学改革这篇大文章。 二、导学式教学法内容 运用导学式教学法教学,需要一定的教学辅助设备,由于我国地区差异不同,占据的教育资源程度也各不相同,教学辅助工具可以采用多媒体设备来展示课件和操作内容;也可以用投影仪设备来展示操作内容;甚至于也可用小黑板出示操作内容。教室内必须安装一只电子钟,便于教师控制教学时间。这些是基本必备的教学辅助设备。 实施导学式教学法的关键是教师。先说备课,过去教师备课主要是写教案,写教案大家很熟悉。现在采用导学式教学法上课,教案变成了课案。课案包括学案和操作两部分。学案既是学生自导(预习)、互导(学生课堂讨论)的依据,又

是教师课堂教学实现师生互动合作的依据;操作是作为课堂教学阶段评价的依据,它是与课堂教学知识体系密切结合的。学案是以书面的形式课前发给学生。学案包括学习目标(也是教学目标)、导学内容和达成练习三部分。学习目标(也是教学目标),它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必须共同努力实现的。导学内容是教师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教学内容以问题形式编织出来的。其中有教师对教学中的某个问题或演示实验观察要点作必要提示和对教学难点作适当破析,对重要概念还必须要求学生找出其中的关键词。达成练习,这是对学生自导成效的评价。它的梯度一般分三个层次。以计算题为例,一级水平是指学生通过预习直接运用公式就能求解结果,不需要拐弯抹角。二级水平,是以公式变形或直接利用公式求解的结果作为第二问题求解的条件来求解结果。三级水平是设立未知数或列方程组来求解结果。学案中一般以一级水平练习为主,二级水平练习尽量少一些。在单元复习中,以一、二级水平练习为主,三级水平练习少一些。在总复习中,一、二、三级水平练习都要有,三级水平练习比例少一些。操作就是课堂练习,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一定数量且有针对性的题目,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导学式教学法实施程序:预备阶段。在课前把学案发给学生自导(预习),由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学完成。一门学科学生只需要10-15分钟时间,学案内容的20%-30%都能由学生自行解决。下一个程序便进入课堂教学的第一阶段,在教师组织下安排讨论。自然组合,前后桌4位学生为一学习小组,定一名小组长,负责组织讨论活动;同时也作为课堂教学第二阶段的小组中心发言人,以后不断轮换。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待老师指导时解决。小组讨论是学生互相交流的好形式,各抒自见。课堂教学的第一个互动合作的环节是平等的,一般10%-20%的导学内容由这一环节解决。这部分需要占用教学时间5-10分钟,如果内容丰富,还可延长一些。第二阶段便是教师指导,教师指导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学生要解决的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