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与死亡的寓言诉指

生存与死亡的寓言诉指
生存与死亡的寓言诉指

生存与死亡的寓言诉指

内容提要:卡夫卡影响了余华的创作。但在文本所体现出的寓言系统、荒诞世界、死亡意识三个方面,二人同中有异。面对现实世界,卡夫卡是一个迷恋孤独的形而下的战斗者,余华则是一个迷恋形式的形而上的启蒙者,而这又直接导致了两位作家相异的终极追求。

关键词:余华卡夫卡比较

作者简介:方爱武,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及比较文学研究。

在当代中国知名作家中,余华可以说与外国文学的关系最为密切。他最早的创作启示就来自于川端康成,之后他又曾迷恋过卡夫卡与福克纳,并深受陀思妥耶夫斯基、博尔赫斯、普鲁斯特、蒙田等作家的影响。而在这些外国作家中,对余华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卡夫卡。余华曾说:“在我想象力和情绪力日益枯竭的时候,卡夫卡解放了我”(“川端康成与卡夫卡的遗产”296)。本文拟从卡夫卡对余华的影响说起,将二者进行比较分析,发掘他们创作中的异同,以期了解他们隐秘与深切的内心真实。

一、寓言系统:形而下的直指与形而上的言说

作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大师,卡夫卡有着与19世纪传

统的文学创作截然不同的观察视角和艺术风格。他的创作直指人类生存的现状。在他深邃的目光里,整个“世界秩序都是由谎言构成的”(转引自叶廷芳,《现代艺术的探险者》98),“在这片土地上空笼罩着一片黑暗”(《卡夫卡书信日记选》50)。他厌弃这样的世界,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于是,他开始了坚定的义无反顾的写作,“这是我为生存而进行的战斗”(转引自叶廷芳,《现代艺术的探险者》182)。对卡夫卡

而言,写作意味着行动,是他积极的人世宣言,“我总是企

图传播某种不能言传的东西,解释某种难以解释的事情”(转引自叶廷芳,《现代艺术的探险者》100)。因而创作于卡夫卡,是他将内心世界向外部世界推进的手段。卡夫卡意欲通过其主观精神的揭示,去获取人存在的本质。为了充分展示自己生存于这个世界的精神感受,他在创作中常把现实与非现实、合理与荒诞、真实性与假定性等因素拼合在一起,构筑复杂的寓言世界,寻求作品的象征意义。英国评论家埃得温?缪

尔曾说卡夫卡的写作是“现实主义与寓言”的交织(转引自叶廷芳,《现代艺术的探险者》112);卢卡契在评价卡夫卡时也曾说:“卡夫卡独一无二的艺术基础,……是他描写客观世

界和描写人物对这客观世界的反应时所表现出来的既是暗

示的,又有一种能引起愤怒的明了性”(转引自叶廷芳,《现

代艺术的探险者》101)。可见,小说的寓言化特征是卡夫卡表达自我、言说世界的重要方式。

现代派文学的寓言化倾向是20世纪文学创作中的共有特征。卡夫卡在小说中营造的更是一个开放的寓言世界,直指着外部世界的方方面面。但需要指出的是,卡夫卡寓言式的作品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由于不点明具体的时间、地点和社会背景,卡夫卡作品所体现的历史范畴相当宽广。而且,还由于卡夫卡在作品中多用象征、意象来传达思想,切割了事物与意义之间的固有联系,致使整部作品的寓意带有了多重性、多质性。在分析《变形记》时,评论家瓦尔特?H?索克尔说:“卡夫卡深邃多变的艺术本质,决定了任何单独的研究都无法充分把握住这篇多层次的作品。每一研究者仅能在索解其奥妙的道路上前进一步;这个奥秘的核心,也许永远也不能揭露无遗”(转引自叶廷芳,《论卡夫卡》241)。因而卡夫卡众多作品的意蕴历来众说纷纭,延伸出了无限的艺术张力。如《城堡》就有关于宗教、犹太人处境、政治权力、现代人境遇等不同方式的诠释;而《在流放地》也有着政治体制和人类处境、宗教与人道主义、人性批判与战争罪恶等多重寓意指向。可以说,卡夫卡的创作,既直指真实的存在,又向无限的空间延伸。而这种创作精神及形式正是余华所向往与追寻的。

20世纪80年代中期,余华说“当我发现以往那种就事

论事的写作态度只能导致表面的真实以后,我就必须去寻找新的表达方式”(“虚伪的作品”278)。“现在我似乎比以往

任何时候都明白自己为何写作,我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更加接近真实”(“虚伪的作品”277)。余华渴望去探寻、揭示的真实,是一种个人精神上的真实,也即存在于作家内心的对世界的个人理解,并意欲在这种真实背后繁衍出广阔的意义。而卡夫卡正是这样一位作家。心灵的连接使卡夫卡激发起余华的创作。余华在卡夫卡的启示下开始使用一种“虚伪”的形式来创作。所谓的“虚伪”是针对人们被日常生活围困的经验而言,也即脱离日常经验的掩埋采用一种充满想象力的表达形式。余华说:“这种形式背离了现状世界提供给我的

秩序和逻辑,然而却使我自由地接近了真实”(“虚伪的作品”278)。

从1987年发表《十八岁出门远行》开始,余华背离传

统写实准则,脱离常识与逻辑的围困,将目光投射到事物、生活的背后,从大众的概念走向个人的独特体会。因而余华这一阶段的小说大都用一个或几个形象生动的故事来诠释

他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与感悟,从而使其作品带上了浓厚的寓言的色彩。他用一个个带有寓言色彩的故事在繁复的生活面前开始了他形而上的理性思考,并把这思考的历程在文本中自由展现。

与卡夫卡不同的是,余华的寓言风格的形成有一个逐渐

变化的进程。从《十八岁出门远行》始,余华连续发表了《西北风呼啸的中午》、《四月三日事件》、《一九八六》、《河边的错误》和《现实一种》等六篇小说。这些作品初具了卡夫卡式的寓言风格。此时的余华多借用一些现实性较强的叙事符号,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某种形而上的思考。作品中的故事大都有一个正常的故事框架,人物之间也有一种逻辑关系,暗合了卡夫卡式的“现实主义与寓言”交织的风格,较为接近卡夫卡式的整体荒诞、细节真实的寓言体式。如《河边的错误》写的是一个疯子持续杀人的故事。小说整体情节较为荒诞突兀,但整个故事遵循的还是对现实事实的模仿。可以说,余华这六篇作品的风格是理念性与现实性相融合。接受者易于理解把握其中蕴藏着的有关社会与人生的拷问。

然而从1988年的《世事如烟》始,余华在追求作品的

寓言风格方面比卡夫卡似乎要走得更远、更彻底。对此他也曾说过:“当我写作《世事如烟》时,……实质上,我有关

世界结构的思考已经确立,并开始脱离现状世界提供的现实依据。我发现了世界里一个无法眼见的整体的存在,在这个整体里,世界自身的规律也开始清晰起来”(“虚伪的作品'285)。于是,余华从内容到形式彻底抛弃传统小说的建构形式。他不再依傍于现实的故事框架,而是更加自由地借助一个个叙事符号来展示作品的寓意,表达着他对于世界的种种形而上的言说。他大量采用现代叙述技巧,如并置、错位的结构方

式,象征、暗示的表现手段,不确定的叙述语言,使得作品中的故事极具夸张、荒诞色彩而与现实拉开了一定的距离。这时余华已将现实中常规的事件与行为抛置脑后,而专注现实中非常规的、偶然的、随机性的,乃至血淋淋的事件行为,作品的寓意也变得更加难以捉摸。他在小说中不再重视人物形象的塑造,认为人物与河流、阳光等一样在作品中都只是道具而已,它们只是叙述中的符号,没有自己的声音,只在传达叙述者的声音与意图(“虚伪的作品”282)。余华于此淋漓尽致地凸现着作品的寓言化风格,对历史与现实进行着解构与拷问。

与余华不同,卡夫卡小说的寓言化是和司空见惯的日常性场面、同现实中真实的小人物的悲剧命运融为一体的,是自然性与非常性、荒诞性与逻辑性共存的一种悖谬形式。如果说卡夫卡式的寓言化是建立在现实主义基础上的言说,那么《世事如烟》后的余华式的寓言化则是建立于自己精神世界的自言自说。相对于卡夫卡,余华更热衷于用符号编码、隐喻系统来创造一个个完全陌生化、抽象化的世界,而这世界也因而更接近于想象与感觉,甚至是幻觉。这使他这一时期的作品常常蒙上了神秘主义和虚无主义的面纱,更加难以破译与解读。而这也正是余华后来检视创作,产生转向的重要因素。

二、荒诞世界:从人性的异化走向人性的邪恶

作为现代主义文学鼻祖的卡夫卡,是最早感知并传达20世纪时代精神的思想先知。卡夫卡成长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似乎应证了尼采宣告的“上帝死了”,摧毁了人们的精神依托与心灵慰藉。人们对世界普遍产生了荒诞感、危机感、幻灭感和恐惧感。而生性敏感、体质孱弱的卡夫卡,时时还被笼罩于排犹主义的歧视与父亲的专制暴力之中,他的世界观是虚无的、悲观的,对一切都持怀疑态度。他对于世界有着比他人更为深刻的荒诞意识。W?考夫曼早就指出:“卡夫卡介于尼采和存在主义各家之间,他描绘出海德格在《存在与时间》中所说的人被‘抛人’世界,沙特的无神世界,以及卡缪的荒谬世界”(122)。可以说,“荒诞”是卡夫卡文学创作的最基本的特征。卡夫卡的小说就是一个荒诞的世界。在他的《变形记》、《判决》、《乡村医生》、《审判》和《城堡》等作品中,不合情理、不合逻辑、不可思议的行为与事件充斥其间,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充满了恐惧、孤独与异化的感觉。而卡夫卡作品的深刻性,就体现在对于荒诞世界中“人”的种种异化的存在状态的深切关注之中。

面对荒诞的世界,卡夫卡说,“我与生俱来的仅仅是人类的普遍弱点。我用这种弱点(从这一点上说,那是一股巨大

的力量)将我的时代的消极的东西狠狠地吸收了进来;这个时代与我可接近呢,……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倒有资格代表它”(转引自叶廷芳,《论卡夫卡》760)。他笔下的人物就是他种

种内心感受的外化,像格里高尔、老光棍布鲁姆费尔德、女歌手约瑟芬等形象无不深深印上了作者自己的身影。

在这人能变成甲虫(《变形记》)、猴子能变成人(《致科学院的报告》)的世界中,卡夫卡的主人公敏感、怯懦、孤独而绝望,他们被抛于悖谬与荒诞之中,无法知晓人生意义,更无法把握住自己。正如卡夫卡所说:“目标确有一个,道

路却无一条;我们谓之路者,乃踌躇也”(《全集》第4卷117)。

与卡夫卡遥相呼应的是,余华笔下亦是一个荒谬与无序的世界。余华早在《十八岁出门远行》中就曾借一个孩子的视角写出了世界的可怖与荒诞,其后的作品也一再印证这世界的无常。余华在此显然不是在简单地模仿卡夫卡,他对世界的如此感悟应归结于他对人生社会的深层思考。而卡夫卡为余华提供了这感悟与思考的表达方式。20世纪80年代中期,劫后余生的人们带着深重的苦难意识仍生活在形形色色的带有悲剧色彩的生活与记忆中,而新出现的商品经济的大潮又在无情地荡涤、甚至撕裂人们的物质与精神世界。人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及生存哲学等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文学不再需要温情脉脉地诉说或激情豪迈地讴歌,而需要真

实地关注与言说。余华说:“蜂拥而来的真实几乎都在诉说

着丑恶和阴险,怪就怪在这里,为什么丑恶的事物总是在身边,而美好的事物却远在海角”(“《活着》前言”292)。因

而余华怀着一种真诚的焦虑把世界的悖谬揭示出来,以唤起人们对现实世界的真实认知。

如果说,卡夫卡的创作源自他对外部世界的憎与惧,他有关荒诞的言说诉指的是外部世界的虚无和人的异化,那么余华有关世界荒谬的言说虽也源自他与现实之间的紧张关系,但他更偏向于人性恶的揭示。关注人的精神空间,书写人的现实生存境遇便成了余华在80年代中后期始终如一的

追寻。撕开温情脉脉的面纱,余华看到了被日常意识形态所包装过了的历史与现实生活中异化人性的本质,对所谓人性美、人性善、人道主义产生怀疑和彻底的绝望。

荒谬的世界折磨着余华笔下的人物,他们有自虐型精神病人(《一九八六》)、被迫害狂(《四月三日事件》)、严重的心理错位者(《现实一种》)、只存性欲的人(《难逃劫数》)、只存贪婪与蒙昧的人(《世事如烟》)等。在此,“人”不再是历经磨难而永不妥协的英雄,而是有着亏缺性的的微弱个体。为了极致地暴露与铺写入的本质,余华这一时期非常注重写人的本能欲望与暴力,暴露人性之恶。他说:“我更关心的

是人物的欲望,欲望与性格更能代表一个人的存在价值”(“虚伪的作品”287)。而“暴力因为其形成充满激情,它的力量

源自于人内心的渴望”(“虚伪的作品”280),因此余华写暴力也就是在写欲望,写人性的阴暗和可憎可怖。余华的旨归深藏在这些可怕的故事背后,深藏在他那不动声色的叙述之中。比如在《难逃劫数》中,作者有意将个中人物以自然之物命名为:东山、森林、彩蝶、露珠、沙子等,有意剥离了这些人物的社会性,而只让他们带着原始本能欲望行走在世间。这些只有原始本能欲望的人物的最终毁灭,也是劫数难逃。

余华为了展示他有关人性的发现与思考,一味剑走偏锋凸现人性的邪恶,强化着他与现实间的紧张关系,“我沉湎

于想象之中,又被现实紧紧控制,我明确感受到自我的分裂,我无法使自己变得纯粹。……我一直是以敌对的态度看待现实”(“《活着》前言"292)。这是余华有别于卡夫卡之处。

三、死亡意识:悲剧精神与宿命意义

纵观卡夫卡小说,他所展示的是一种弱者的抗争与追求,是弱者的失败与毁灭,它所演绎的是一种西方现代人的现代悲剧精神。卡夫卡曾说:“我们需要的书,应该是一把能击

破我们心中冰海的利斧。”作为一个以笔来与周围世界进行

战斗的小说家,卡夫卡勇敢地在探索着人在荒诞困境中生存的种种可能,不屈不挠地为善而斗争,追寻着生存本真的价

值。

“寻求”作为卡夫卡作品永恒的主题,使其作品内在地激荡着反抗的激情。我们看到,《城堡》中的K毕生都在寻求着一种进入城堡的可能,并为此努力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审判》中的约瑟夫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奔走呼号,力求证明自己的清白;饥饿艺术家虽然被观众遗弃,但至死仍在捍卫着自己的追求;就连变成了甲虫的格里高尔也一直在积极寻求着与家人的沟通与理解。卡夫卡曾借一个人猿之口说道:“我必须找到出路,否则我就活不下去。”“我只要有个出路,右边、左边,随便什么方向都成”(《卡夫卡短篇小说选》250)。在这个世界中,人不能束手待毙,每个人都要在与世界的周旋中积极地追寻存在的意义。卡夫卡说:“人若没有对某种不可摧毁的东西的持续不断的信仰,便不能活下去”(《全集》第4卷120)。“每个人都必须从自己内心一次又一次地生产真理,否则他就会枯萎。没有真理的生活是不可想象的”(加洛蒂472)。

卡夫卡笔下的追寻者,都是直面荒诞的生存者,都昭示出主人公们意识深处的悲剧精神。在荒诞的世界,他的主人公寻找到的是什么呢?一切都是西西弗斯徒劳无望的结局。在这种情况下,死亡就成了一种解脱,一种向死而生的归宿。在此,死亡的降临显然具有一种面对现实的必然性。面对荒诞的一切,人只有在信仰的支撑下用死亡承担起现世恶的重

负,去揭示生命的意义。如《判决》中儿子的投河、《审判》中约瑟夫的主动就死、《饥饿艺术家》中艺术家的饥饿而死等等,无不承载了厚重的悲剧主题。

卡夫卡几乎所有的重要作品都是以主人公的死亡而宣告结束。这似乎意味着死亡是无法超越的。卡夫卡清醒而冷酷地直面死亡的存在,并平静地走向了死亡。因为,当积极的反抗的作用消失以后,死亡通常是人们在荒诞世界保持内心纯洁与优美的唯一归宿。“按照卡夫卡的观点,人的存在和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维持肉体的生存,而在于精神寻找到自己的家园和归宿”(阎嘉257)。面对死亡与绝望虽有“一种真正的哀叹,但死去却很优美而纯洁”(《卡夫卡书信日记选》41)。在此,死亡是一种超越生的精神性的存在,具有反观生命的悲剧意义。

正如卡夫卡作品中布满了死亡的阴影一样,余华作品中的死亡也是无处不在。自杀、他杀、老死、意外之死、神秘之死等,人世间的一切死亡都能在此一一上演。在余华的死亡意识中,如卡夫卡一样也充满着存在主义的哲学意味。面对着《现实一种》的亲情间的残暴与死亡,《死亡叙述》中不期而至的死亡,《河边的错误》中疯子疯狂而无束缚的杀人,余华揭示出了“存在即荒谬”、“他人即地狱”等存在主义哲学命题。正如余华所说:“在暴力和混乱面前,文明只是一个口号,秩序成为了装饰。”“人类文明的递进,让我们

明白了这种野蛮的行为是如何威胁着我们的生存”(“虚伪的作品”280)。

但与卡夫卡不同的是,余华更多是在书写死亡与宿命的息息相生。在余华的笔下,死亡是宿命,无法抗拒。他把死亡当作生命的自然内容来对待,死亡是恒定的,是一个无因之果;一切都是死的和即将要死的;过去只是通往死亡之路,将来只是对死亡的证实。《世事如烟》、《难逃劫数》、《往事与刑罚》、《偶然事件》等作品中的主人公,无不是在死亡宿命的阴影笼罩下生存、跋涉,最终走向死亡。他们每个人都难以摆脱命中劫数,每个人的抗争都是无谓的,唯有死亡是真切的。这里的宿命的色彩阴沉得让人窒息。其实,余华不是在表达一种面对命运的妥协与束手就擒的被动精神,不是在宣扬一种悲观的生存哲学,他所展示的宿命与死亡,均是些生活在灰色人生中的灰色人物的必然灭亡。这些人物在生活中显得卑微与龌龊,对于未来他们没有信念与目标,他们只是在日复一日地机械生存;一旦妨碍他们继续生存的障碍出现时,他们所做的有限的抗争也都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消极被动的反抗。由此我们认为,在余华冷漠的死亡叙述下涌动着的其实是作者真诚的心灵暗流:焦虑与警省。在抽象的叙事中,透露着他深沉的拯救与悲悯的情怀。他其实是用死亡来唤醒沉睡的人类的感知,同时,又在呼喊美好的莅临。这种意图在《世事如烟》中表现得非常明显。与卡夫卡用死

亡在现实中寻找生存的价值不同,余华则是在作品中刻意放大死亡来追寻生存的意义。但死亡的气息有时掩埋了新生的冲动。作品弥漫着沉重的茫然感与苍凉感,让人感觉到绝望与窒息。这恐怕也是余华的困惑所在。

综上所述,卡夫卡虽然引领了余华先锋时期的创作,但由于主客观诸多因素的制约,使得他们的创作同中有异。面对现实世界,卡夫卡是一个迷恋孤独的形而下的战斗者,而余华则是一个迷恋形式的形而上的启蒙者。因而当现实愈来愈呈现出繁复与巨大时,孤独的战士卡夫卡在对信仰的追寻中安详地走向了无奈的死亡,把未来的光亮留在了人间;而形式的探索者余华则在对作家使命的追问中走向了真实的活着,把高尚的情愫复归给了人间。

经典寓言故事

经典寓言故事你自己最伟大 一个小老鼠从一间房子里爬出来,看到高悬在空中、放射着万丈光芒的太阳。它禁不住说:?太阳公公,你真是太伟大了!? 太阳说:?呆会儿乌云姐姐出来,你就看不见我了。? 一会儿,乌云出来了,遮住了太阳。 小老鼠又对乌云说:?乌云姐姐,你真是太伟大了,连太阳都被你遮住了。? 云却说:?风姑娘一来,你就明白谁最伟大了。? 一阵狂风吹过,云消雾散,一片晴空。 小老鼠情不自禁地道:?风姑娘,你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了!? 风姑娘有些悲伤地说:?你看前面那堵墙,我都吹不过呀!? 小老鼠爬到墙边,十分景仰地说:?墙大哥,你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了。 墙皱皱眉,十分悲伤地说道:?你自己才是最伟大的呀,你看,我马上就要倒了,就是因为你的兄弟在我下面钻了好多的洞啦!? 果真,墙摇摇欲坠,墙角上跑出了一只只的小老鼠。 经典寓言故事天堂和地狱 从前,有一个幸运的人被上帝带去参观天堂和地狱。他们首先来到地狱,只见一群人,围着一大锅肉汤,但这些人看来都营养不良、绝望又饥饿。仔细一看,每个人都拿着一只可以够到锅子的汤匙,但汤匙的柄比他们的手臂长,所以没法把东西送进嘴里。他们看来非常悲苦。 紧接着,上帝带他进入另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和先前的地方完全一样:一锅汤、一群人、一样的长柄汤匙。但每个人都很快乐,吃得也很愉快。上帝告诉他,这就是天堂。 这位参观者很迷惑:为什么情况相同的两个地方,结果却大不相同?最后,经过仔细观察,他终于看到了答案:原来,在地狱里的每个人都想着自己舀肉汤;而在天堂里的每一个人都在用汤匙喂对面的另一个人。结果,在地狱的人都挨饿而且可怜,而在天堂的人却吃得很好。 经典寓言故事谁来决定 著名专栏作家哈理斯(Sydney J.Harries)和朋友在报摊上买报纸,那朋友礼貌地对报贩说了声谢谢,但报贩却冷口冷脸,没发一言。 “这家伙态度很差,是不是?”他们继续前行时,哈理斯问道。

感悟生命与死亡_750字

感悟生命与死亡_750字 我喜欢读书,读书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它是我的精神食粮,我如饥似渴地汲取书中丰富的知识,如同鸟儿期待长出丰满的羽翼,振翅高空。读书伴我成长,使我视野开阔,见识增长,使我在各方面都得到巨大的提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于我来说是一大乐事。 最近,我读了一本好书——《天蓝色的彼岸》,正是它给了我一次温暖的关于生命和死亡的启蒙,让我深刻理解了生命的意义。虽然我们这个年龄的孩子,距离死亡还很遥远,但很多同学都对死亡感到非常害怕,我也一样,对那无从探测的世界,充满一种莫名的恐惧。最初,我也认为,人死了就是死了,死了一切也就消失了。然而,读完天蓝色的彼岸这本书,哈里的经历告诉了我:死了并不一定是无尽的黑暗,谁都不知道自己死后该做什么,我们完完全全可以把自己的死后想像的比现在还好。死了,可以选择走向天蓝色的彼岸。书中描述了人和人最大的区别,其实在于他们对待死亡的态度,他们如何面对死亡的命题,决定了他们会如何选择对待生命的方式。死并一定是冷漠的、无助的,我们可以想像死是温暖的,也可以充满温情和友爱的,就看我们如何选择对待。如果有勇气坦然面对,那么死就不会让人感到恐惧。但我并非有让人们觉得生命不美好的意思,恰恰是因为天蓝色

彼岸,让我懂得我们应该更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更应该把生命中的每一天活得有滋有味,活得精彩非凡,把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积累起来,把所有的酸甜苦辣、所有的欢乐悲伤、成功失败、骄傲失意……,都一一收藏,珍存。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充满惊喜和希望,我们大可不必因一点烦琐的小事而钻入死胡同,也许换个角度你就是大赢家。生命如此美好,蝼蚁尚且偷生,何况我们堂堂正正地活着的人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珍惜呢?当我们活着的时候,要学会如何去爱和珍惜,享受季节轮回、繁花似锦,感受人世间所有的美好……;当我们要告别时,不再有遗憾,不再有怨恨,带着一颗安详的心灵走向天蓝色的彼岸。 读书,给了我许多人生理念的启示,让我受益匪浅。现在的我读懂了:生活,生活,就是生命中的每一刻你都可以活得神采飞扬! 我愿意在广袤的书海之中继续遨游,获取更多的力量源泉。

关于死亡和爱情的句子

关于死亡和爱情的句子 关于死亡和爱情的句子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让生命有如夏花之绚烂,死亡有如秋叶之静美。 我们一直在寻觅,寻觅,那个我们都有的结局。 有时,爱也是种伤害,残忍的人,选择伤害别人,善良的人,选择伤害自己。 牵着我的手,闭着眼睛走你也不会迷路。 那些刻在椅背后的爱情会不会像水泥地上的花朵开出地老天荒的没有风的森林。 只要你要,只要我有。 爱情和死亡一样,都是很霸道的。 夫妻死同穴,父子贫贱离。 人不应该恐惧死亡,他应恐惧的是从来未曾真正地活过。 你绝望放弃时选择离开,我心死时也许也会选择放手,可也许是绝不放手。 我站得太久说的太久了我自己都累了,你怎么还是听不懂?我写的太多了写得太久了我自己都累了,你怎么还是看不懂。 爱情激荡着活跃的情绪,它可以使死亡的心复活,它可以使沙漠里有人居住,它可以使爱人的幻影重新显现。 我不知道死亡的时候,凝望苍穹竟然会那么凄凉,一声一声

霰雪鸟的悲鸣,斜斜地掠天而去,我看到你的面容浮现在苍蓝色的天空之上,于是我笑了,因为我看到你,快乐的像个长不大的孩子。 所有的爱,所有的恨,所有大雨里潮湿的回忆,所有的香樟,所有的眼泪和拥抱,所有即刻骨铭心的灼热年华,所有繁盛而离散的生命,都在那个夏至未曾到来的夏天,一起扑向盛大的死亡。 因为你,我害怕死去。平生第一次,我对死亡产生了恐惧。我竟然产生了想要永远活着的愚蠢念头,不是因为贪恋,而是因为挂念。我曾经以为爱情是最不理智的感情,原来还有别的。 只要我们住在对方心里,死亡就不是分离。 互相尊重自由是情人们相处的最高艺术,当失去自由变成一个人对一份感情的怨叹时。 我爱上你了,而剥夺自己说实话的简单乐趣----这种勾当我不打算干。我爱上你了,我知道爱只是虚空中的叫喊,我知道遗忘不可避免,我知道我们都注定在劫难逃,总有一天我们的一切努力都将重归尘土,我知道太阳会吞噬我们唯一拥有的地球,可我爱上你了。 我是个手榴弹,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爆炸,我想尽量减少伤亡。

创造人类生存寓言的人物_鲁宾逊

摘要《鲁宾逊漂流记》历来被看作十八世纪英国作家笛福的现实主义代表作。也因为这部巨著,人们记住了鲁宾逊这个典型的人物。本文重点分析了鲁宾逊这样一个丰富而且复杂的人物,阐述了他作为创造人类生存寓言式的劳动者的形象。 关键词劳动者创世寓言星期五 文章编号:1671-0703(2009)08-010-02 《鲁宾逊漂流记》是18世纪的英国作家笛福的现实主义 的代表作,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叙述了主人公鲁宾逊的冒 险经历。 十九岁的青年人鲁宾逊不安于过平庸的生活,却一心想 要出海航行,他对海外的冒险生活充满了期待。他不顾父母 的反对毅然走上航海经商之路。他远航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给 他兴旺的巴西种植园再买回一些奴隶,但事与愿违,他在海上 频频遭遇危险。最后由于触礁事故,全船的人遭遇不幸,只有 他独自一人幸免于难,只身漂流到一个杳无人烟的孤岛上,虽 然生的希望渺茫,但他没有怨天尤人,自怨自艾,而是行动起 来,与命运作斗争。他做了一只木筏,把沉船上的粮食,制帆蓬 的布,枪支弹药,淡水,衣物,工具等一一运到岛上,又自己制造 桌椅,粗陋炊具,种植粮食,制作面包,驯养牲畜等等满足自己 日常所需,还用几个月的工夫制造了大型独木舟。后来他在 岛上的一群野人手中救出了一个俘虏,为他起名”星期五”,” 星期五”就成了他忠实的奴仆。几年后,机会来了,一艘英国 船在附近海岸抛锚,鲁宾逊与”星期五”前去援救,并幸运的得 以乘坐该船回国。回国后还获得大量财富。 一、开辟鸿蒙 在荒岛上的二十八年间,他克服了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 表现出坚毅顽强的拓荒精神。在劳动中他体现了劳动者的优 秀品质:勤劳,勇敢,坚强,乐观。因此,这一形象还具有拓荒 者的形象特质。他的劳动过程也是一个创世历程,这部小说 可以说是一部人类创造世界,创造历史的寓言。荒岛就是一 个蛮荒大自然,史前历史的缩影,鲁宾逊的出现,给这个荒岛 带来了文明的气息。 鲁宾逊用他的劳动对这个世界进行物质改造。一开始, 他漂泊到岛上,没有粮食,没有武器,他“身边除了一把刀,一 个烟斗,和一个小匣烟叶,别无长物”他曾绝望悲观地想要自 杀,但是他马上意识到“一个人只是呆呆的坐着,空想自己所 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意识到这一点后,他开始了白手 起家。他在原来乘坐的大船上意外的发现了许多有价值的东 西,如食物,饮料工具武器等等。这些物品让他有机会从头开 始,开始按照生存的意愿去改造生存的条件。 他做羊皮帽,羊皮衣,羊皮短裤,羊皮靴,用这些衣物来 “装饰”和“武装”自己; 他晒制葡萄干,种大麦,稻子,给庄稼施肥,舂麦面,筛面 粉,烤面包,驯养,畜牧山羊,挤羊奶,做奶油和酪干奶房。经 过这一系列的生产劳动,他得以衣食无忧; 他搭临时住所,选择住地,支帐篷,打木栅,筑泥墙,建茅 屋,扩山洞。通过建造这些栖身之所,他因此有了自己的安乐 窝; 他做防身木棒,做木锨,做灰牛,做木臼木柞,编筐,晒泥 灯盘,烧制陶器,做伞,做桌子椅子,做架子。做木筏,做独木 舟。这些工具和容器的制作给他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 他知道光有衣服粮食和工具是不够的,因此他还进行了 狩猎采集,四处去寻找淡水,还去钓鱼,捉鳌,采集鳖蛋;他常 去猎野山羊,打大鸟,打野鸭,打雁鹅,抓野鸽,寻野木薯。他 还采集葡萄,摘柠檬,晒葡萄干。他的餐桌上的食物日益丰富 起来。 从只能依靠渔猎来维持生命到后来的种植和畜牧;从吃 生食阶段到吃熟食阶段;从野宿到到建造栖身之所;鲁宾逊用 他开天辟地似的精神和力量,改造了原始状态的荒地。鲁宾 逊的这一举动,不禁让人想到人类开辟鸿荒的时代。对于西 方读者来说,与这个故事类似的是亚当被逐出伊甸园后辛苦 劳作的圣经故事,而对于中国读者来说,类似的是构木为巢, 钻木取火,神农氏种植稻谷的古老神话。它们的共同点就在 于,人类都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从蒙昧走向文明。 二、融合文明 在鲁宾逊拓荒建立家园的过程中,少不了另一个人的参 与,那就是著名的“星期五”。 鲁宾逊来到小岛后,他的实际目标是为了能够生存下来,

寓言故事大全及寓意 民间寓言故事及寓意汇总

寓言故事大全及寓意民间寓言故事 及寓意汇总 东施效颦的故事 春秋时候,越国有个名叫西施的姑娘,她非常美丽、漂亮,一举一动也很动人。他有心口疼的疾病,犯病时总是用手按住胸口,紧皱眉头。因为人们喜欢她,所以她这副病态,在人们眼里也妩媚可爱,楚楚动人。 西施的邻村有个丑姑娘叫东施,总是想方设法打扮自己。有一次在路上碰到西施,见西施手捂胸口,紧皱眉头,显得异常美丽。她想难怪人们说她漂亮,原来是做出这种样子。如果我也做这个姿势,肯定就变漂亮了。于是她模仿西施的病态。结果人们见了原来就丑的她,现在变成这种疯疯癫癫的样子,象见了鬼一样,赶紧把门关上。 东施效颦的意思 效:仿效;颦:皱眉头。比喻胡乱模仿,效果极坏。 东施效颦的出处 《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絜妻子而去之走。” 作者庄周简介: 庄子(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名周,汉族,宋国蒙(今河南

省商丘市东北梁园区蒙墙寺村)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庄子祖上系出楚国公族,后因吴起变法楚国发生内乱,先人避夷宗之罪迁至宋国蒙地。庄子生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聘。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子》以及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东施效颦的近义词: 邯郸学步、照猫画虎、生搬硬套、亦步亦趋 东施效颦的反义词: 独辟蹊径、标新立异、自我作古、择善而从 东施效颦造句 1、况且,凡事一经效仿,总不大妙,多少带点儿东施效颦的嫌疑。 2、每个人自有特质,何必如东施效颦般胡乱模仿? 3、后来人们用“东施效颦”这个成语比喻不恰当的模仿,带来相反的效果。 4、他以为把名画拿来模仿,就会成为大家;但往往是东施效颦,徒惹人笑。 5、你自以为聪明的仿效别人的设计,製作出这么一件既不精巧又不实用的器物来,我看只是东施效颦地令人感到可笑罢了。 6、我当时提及书包很重,寓意教育制度给学生的压力,但说了

寓言故事50则

1.一只公鸡悠闲地在田野里走着,为自己和母鸡们寻找食物。2.找着找着,突然它发现了一块晶莹剔(tī)透的宝玉静静地躺在地上。 3.它对宝玉说:“若不是我,而是你的主人找到了你,他会非常珍惜地把你捡起来。 4.它叹了口气,又说:“但你对我却毫无用处,与其得到世界上一切宝玉,倒不如得到一颗麦子好。” 5.说着公鸡用嘴叼起找到的一颗麦穗(suì)心满意足地走了。6.只留下那块宝玉自己可怜兮兮地躺在地上。 读后有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自己需要的才是最珍贵的,如果你得到了一件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就只是一件摆设而已;但你如果得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迟早会派的上用场,自然也不会白白得到。 守株待兔 1.宋国有一个农民,每天都在田地里辛勤地劳动。 2.有一天,这个农夫正在地里干活,突然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了 出来。 3.野兔因见到有人而受了惊吓。它拼命地奔跑,不料一下子撞到 农夫地头的一截树根上,死了。 4.农夫便放下手中的农活,走过去捡起死兔子,他非常庆幸自己 的好运气。 5.晚上回到家,农夫把死兔交给妻子。妻子做了香喷喷的野兔肉,

两口子有说有笑美美地吃了一顿。 6.后来,农夫每天就这样守在树桩边,希望再捡到兔子,然而他 始终没有再得到。而农田里的苗也枯萎了。农夫因此成了宋国人议论的笑柄。 读后有感:不能存有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想要收获成果,就要主动努力地去争取。 狐狸和葡萄 1.有一天一只饥肠辘(lù)辘的狐狸走进葡萄园找吃的。 2.已经熟了的葡萄一串串挂在高高的葡萄架上,晶莹剔透,狐狸 急切地朝葡萄架跑去。 3.跑到葡萄架跟前,狐狸看着熟得紫红的葡萄挂满枝头,馋得直 流口水。 4.它拼命往上跳,却是白费劲儿,连最低矮的藤(téng)上结的 葡萄也够不到。 5.于是,狐狸找来了许多石头摞(luò)在一起,踩着石头奋力往 上,但还是远远够不到葡萄。 6.最后,狐狸累得筋疲力尽,怒气冲冲地走开了,边走边嘀咕: “谁要吃这样的葡萄!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吃了这种葡萄肯定会把牙齿都酸掉的。” 读后有感:讽刺有些人明明没有能力,却偏偏要说时机不够成熟,虚荣心强、要面子、生怕人笑话;自己无能为力,却又不敢承认自己的无能,表里不一。我们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

生命和死亡最深刻的寓言

生命和死亡最深刻的寓言 这是一本感人至深的人性寓言。 书中写的是小男孩哈里因车祸去了另一个世界,正等着去天蓝色的彼岸,但他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事没做完:他想念着他的亲人、朋友、老师,他想知道没有他的日子,他们会怎么办。于是他跟一个叫阿瑟的幽灵偷偷溜下凡间,而哈里看到的情况却出乎他的预料:自己一辈子的死敌竟和自己一辈子的好朋友一起踢足球,他们把自己的大衣挂钩给了别人,自己的座位上没有鲜花,没有蜡烛,没有条幅,什么也没有,只有一个新的男生坐在那里,那个男生还夺走了自己在足球队的号码,夺走了属于自己的情人卡。老师和同学也没有一丝悲痛。生活还在继续,就像人们常说的,离你地球就不转了?你不存在了,但生活还在。 在生活中有许多人因种种原因而选择离开这个世界,以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解脱,但他们不知道,他们死后就会失去许多东西:他将感觉不到风吹到脸上的感觉,失去爸爸,妈妈以及很多很多爱你的家人和朋友。失去了所有你熟悉的东西,电脑、电视、书籍等等。他们死后才能觉得自己还有好多事情没有来得及做完。死后才懂得了对他人的谅解与宽容,以及学会了如何去告别与爱。 所以在我们活着的时候,要珍惜在世界上的每一分每一秒,要珍惜在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死亡会忽然出现带走你或你身边的人。所以我们要学会在生命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多交知心朋友,要懂得顽强地前进,要勇敢,有错误就承担,不要怕说对不起,

要学会倾听,但不能抱怨生活中的种种不公平。 而我读完这一本书,觉得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莫过于是对死亡的态度,就是对待生命的方式。有些人面对死亡十分害怕,而有些人却十分放松,因为这些人把自己在生活中该做的都做了。书中也好几次提到一句话——“绝不要在你怨恨的时候让太阳下山”,意思就是:在你睡觉前,决不能生气或敌视任何人,特别是不要敌视你所爱的人,因为你有可能今天晚上一躺下,明天早上就再也起不来了。 有时候,人就像树一样,一片叶子的凋零,代表另一片树叶的繁茂;一个生命的逝去,代表另一个生命的诞生。作者希尔还告诉我们要珍惜生命,不必要畏惧死亡,面对生命一定要乐观,死亡并不可怕.对于我们来说,就当人生是一场虚幻泡影,总有一 天会破灭,但我们不必不舍,因为我们已经曾拥有过了,生命.美好.亲情.友情。

寓言故事:鼠目寸光

寓言故事:鼠目寸光 导读:寓言大抵是讽刺的,但也是歌颂的。寓言讽刺黑暗,就是歌颂光明;讽刺邪恶,就是歌颂善良;讽刺虚伪,就是歌颂真诚。所以,寓言不仅要深恶痛绝地抨击和揭露伪、恶、丑,而且要热情地赞扬和歌颂真、善、美。寓言作者应该大胆追求、勇敢探索更高的思想境界和艺术境界,创造出崭新的为.人民群众喜爱的寓言。 《鼠目寸光》 从前,有一群老鼠世世代代居住在森林的一片洼地里,他们过得无忧无虑.突然有一天,一只野兔闯了进来,告诉他们洪水来了,必须在今晚跑到南边那座山上,才能脱离险境。 话刚说完,它就一溜烟跑掉了。老鼠们顿时慌了神,南边那座山那么远,凭他们的力量是根本无法跑到的。他们一个个惊慌失措,六神无主。只有一只小老鼠对自己充满了自信,他以为一定可以到达目的地。便组织大家,要他们一起逃走。 可是其他的老鼠们可不这么想,他们中有的说:“我们住在这里这么多年,这里就是我们的家,这里最安全。我们哪也不去。”还有的说:“就凭你,真是自不量力,‘鼠目寸光’这四个字就是说你的。”“是呀!丢我们老鼠的脸。真是狂妄,连兔子都未必跑得到,你凭什么!” “大家安静!”鼠群的首领说道:“我们跑是跑不掉的`,不如现在大家一起去修筑大坝,挡住洪水。相信老天会眷恋我们的。我们一

定要将洪水抵挡住。” 大家听完,都争先恐后的去干活了。只有那只勇敢的小老鼠相信自己的能力,没有和大家在一起。独自一个人奋力向山那边跑去。 跑了不知多久。终于跑不动了,就在这时,一匹善良的小马看见了它。问道:“你在干什么,洪水要来了,快逃难去吧!” 老鼠说:“我已经没力气了,休息一会再跑。” 小马说:“我也正要走,你坐到我背上来,我带你走吧。”于是小马就带着小老鼠飞奔而去。到天黑的时候,他们终于爬上了山。而洪水在大山的阻挡下向别处流去。小老鼠总算松了口气。而那群修建大坝的老鼠呢?他们的大坝还没有一个小土堆大,洪水一到,就把他们全卷走了。 看来,高估自己也未必是件坏事。“鼠目寸光”也总是形容大多数胆小的老鼠哦! 《狼与牧羊人》 狼老老实实地跟随着羊群,一点坏事也没干。牧羊人开始一直把他当作敌人一样小心防范,提心吊胆,十分警惕地看护着羊。狼却一声不吭地跟着走,丝毫没有想抢羊的迹象。后来牧羊人不再提防狼,反而认为这是一头老实的护羊犬。一次,牧羊人因事须进城一趟,便把羊留下交给狼守护。于是,狼乘此机会,咬死了大部分的羊。牧羊人回来,看见羊群被咬死了,十分后悔,并说道:“我真活该,我为什么把羊群托付给狼呢?”

经典寓言故事民间故事大全

经典寓言故事民间故事大全 经典寓言故事篇1 面对严厉的判官,坐在被告席上的老鼠,昂着头,挺着胸,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老鼠!”判官厉声喝道,“你偷多少粮食?从实招来!” “哼——”老鼠小鼻子一哼,“你有什么资格审我啊?你受贿的肮脏事少吗?” “判官受贿?!”审判大厅里“哄”了起来,“好象老鼠知情?!” 判官的脸有些红了,不等他说话,老鼠就掏出小小的录音机来:“说话要有证据,请 大家听听,我就住在这判官家的墙壁里,这只是头几天晚上录下来的。” 录音一放,判官受贿的事实一下子暴露在光天华日之下了。听众都把目光投向了判官。 判官的脸红得像大紫茄子似的,忙大叫道:“我是判官,你是犯人,你不要胡来!” 老鼠大笑起来:“我和你比,真乃小巫见大巫也!难道你不应当受审吗?” “对啊,老鼠审判官,我们欢迎!”听众一起喊起来。 判官无言以对。 “哈哈哈哈——”老鼠大笑着说,“这就是‘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啊……” 经典寓言故事篇2 传说古代在很远很远的北方,大地以草木为毛发,而那个地方气候异常的寒冷,草木 不生,于是人们把那个地方叫“穷发”。 在那个草木不生的地方,有一片大海,是大自然造就的一片辽阔的水域。在这片水域中,生活着一条硕大无比的鱼,这条鱼的身体有几千里宽,而它的身体有多长呢,谁也说 不清楚,这条大鱼的名字就叫做鲲。有一天,这条大鱼变作了一只鸟,也同样是大得不可 思议。这只鸟的脊背有泰山那样高大,双翅一展,就像是挂在天空的云彩遮住了半个天空,这只鸟名叫鹏。 这只大鹏鸟打算从北海飞到南海一游,它扇动起两个巨大的翅膀,盘旋直冲天空而形 成一股狂飚,大鹏鸟直飞到九万里的高空,那是一个连云气都达不到的地方。大鹏的脊背 几乎是紧靠着青天了,然后它再准备朝南海的方向飞去。 有一群小蓬雀活动在一片灌木丛中,整天聚集在蓬刺矮树间跳来跳去、叽叽喳喳,倒 也自得其乐十分满足。当它们听说了大鹏鸟上飞高空九万里的事情后,十分惊讶与困惑, 它们嚷嚷道:“简直是发了疯了,发了疯了。它干嘛要飞那么高呢?它到底想干什么呢?”

励志寓言故事

励志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一 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但是,却遇到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 他们向老师苏格拉底询问,快乐到底在哪里? 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助我造一条船吧!” 年轻人们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儿放到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锯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树,挖空树心,造成了一条独木船。 独木船下水了,年轻人们把老师请上船,一边合力荡浆,一边齐声唱起歌来。 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 学生齐声回答:“快乐极了!” 苏格拉底道:“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标忙得无暇顾及的时候突然来访。” 点评:原来快乐就是这么简单!还想补充一下,其实为目标奋斗的过程本身也充满了乐趣。一颗充实的心灵,哪还能容得下烦恼的影子呢? 寓言故事二 小公鸡在唱歌,猪从他旁边经过,冷冷地说:“咋呼什么?难听死了,看他那副丑样子。”

马说:“他的歌声太美了,我从来没有听过这么美的歌。” 猪和马都走了,鹅问小公鸡:“刚才他俩讲的话你听见了吗?不知你有何感受?” “我什么感受都没有。”小公鸡回答,“说好说坏是他们的自由,我无权干涉,只要我自己能认识自己,也就够了。” 点评: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看法,你永远不可能博得所有人的喜爱。与其费尽心机琢磨别人的心思,不如任人评说,却自有主张。只一味淡定从容,便可处处如闲庭信步。 寓言故事三 乌鸦又衔着一块肉在树上休息,一只狐狸来到树下。 乌鸦想,他肯定又是来奉承我的。这回我可不上他的当了。任凭他把好听的话说上十箩筐,我也不理他。 谁知,狐狸却开口大骂起来:“你这臭嘴婆娘,顶风臭十里!穿一身丧服,叫人看了就作呕!还有你那破嗓子,比驴叫还难听100倍!” 乌鸦没料到狐狸会来这一手,听着听着,便气得浑身打起战来。她刚开口回骂,肉从嘴里掉下来,狐狸叼着肉,一溜烟跑了 乌鸦叹息道:“看来,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抵御不了奉承不行,抵御不了谩骂也不行啊!” 点评:无论是过分的赞扬还是贬斥,都易使人情绪冲动而丧失基本的判断力。因一时冲动而酿成大错的例子不少,后来者如何能不三思!

关于生命和死亡的寓言

关于生命和死亡的寓言 ——《天蓝色的彼岸》《天蓝色的彼岸》是一部感人至深、触动灵魂的人性寓 言。 这本书描写了小主人公哈里作为幽灵在世间游荡的经历,其间既有好笑的场景,恶作剧,也有感人的亲情,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生命的热爱,教会我要学会关爱,珍惜生命。 小男孩哈里因车祸去了另一个世界,正等着去“天蓝色的彼岸”(意指“轮回”)。但他还挂念着自己的爸爸、妈妈、姐姐、老师和同学们,却又不知如何传达他的心声,直到他碰上一个已死了150多年的,却依旧是死时的年龄的叫阿瑟的幽灵。阿瑟带着哈里偷偷溜回人间,来向亲人和朋友们告别,并向他们表示歉意和爱…… 哈里在出车祸前跟自己的姐姐——婷娜大吵了一架。为此,他很后悔,很想亲口跟姐姐道歉。于是,他回到了家。 哈里看到,自己的家人现在都很悲痛——因为失去了哈里。他们想念哈里,每天都会去墓地拜祭他。为这,哈里很感动。他跟姐姐去了房间,但姐姐看不到他。于是,哈利用自己的意念控制了一支笔。让这支笔写下自己要说的话。可幸的是,在哈里用完力气之前,这些话写好了,哈里告诉婷娜:“对不起,请原谅我。我很后悔跟你吵架。婷娜,我爱你……”

“谁都不明白自己死后应该做点什么——就像人们不知道自己活着应该干什么一样。”这是哈里在另一个世界里漫无目的地行走时所讲的。他完全没有目标,没有做事的概念、模式。我想,我们活在这世上,就应该有一个生活的计划,有条有理地去做每一件事情,逐步完成自己的目标。 “我特别怀念那种感觉——风吹在脸上。”哈利成为了一个幽灵,可以随意地在人世间穿梭。但当他看到树叶被风吹得摇摆,自己却感觉不到风时,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想,我们活着的人,也许根本没把这当回事。而对于哈里,对于和他一样变成幽灵的人,他们是很怀念这种感觉的。因此,我们要懂得珍惜。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后悔莫及。 《天蓝色的彼岸》是一本富于幽默和感人至深的书。它唤起了我们内心深处最美好的情感,呈送给人们最真切的的感动和最伟大的爱,在不可抵挡的人性光辉中感悟生命和死亡…… 《天蓝色的彼岸》是一部感人至深、触动灵魂的人性寓言。

精选的关于生死的名言名句大全

精选的关于生死的名言名句大全 导读:1、附和真理,生命便会得到永生。——泰戈尔 2、生命的用途并不在长短而在我们怎样利用它。许多人活的日子并不多,却活了很长久。——蒙田 3、生命是美丽的,对人来说,美丽不可能与人体的正常发育和人体的健康分开。——车尔尼雪夫斯基 4、荒废时间等于荒废生命。——川端康成 5、要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泰戈尔生死的名言 6、生命,如果跟时代的崇高的责任联系在一起,你就会感到它永垂不朽。——车尔尼雪夫斯基 7、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罗曼·罗兰 8、当我被侵略者的子弹打中以后,希望你不要在我的尸体面前停留;应该继续前进。——罗盛教 9、我们总要战取光明,即使自遇不到,也可以留给后人的。——鲁迅 10、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秋瑾 11、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西塞罗 12、千古艰难小生死,万代权衡大是非。——宋振庭 13、达人观之,生死一耳;何必生之为乐,死之为悲?——蒲松

龄 14、能将自己的生命寄托在他人记忆中,生命仿佛就加长了一些;光荣是我们获得的新生命,其可珍可贵,实不下于天赋的生命。——孟德斯鸠 1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1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 17、生死本是一条线上的东西。生是奋斗,死是休息。生是活跃,死是睡眠。——郭沫若 18、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高尔基 19、退休是死亡的开始。——巴普洛·卡梭 20、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潜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毛泽东 2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普希金 22、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曹操《蒿里行》 23、人生实在是一本书,内容复杂,分量沉重,值得翻到个人所能翻到的最后一页,而且必须慢慢的翻。——沈从文 24、管鲍之和,穷达不移;范张之谊,生死不弃。——许名奎《劝忍百箴》 25、当我活着,我要做生命的主宰,而不做它的奴隶。——惠特

《命若琴弦》抗争荒诞的生存寓言

《命若琴弦》抗争荒诞的生存寓言 本期推荐文章:《命若琴弦》 推荐理由 贾平凹说:“铁生对生命的解读,对宗教精神的阐释,对文学和自然的感悟,构成了真正的哲学。他幻想脚踩在软软的草地上的感觉,踢一颗路边的石子的感觉。” 史铁生肉体残疾的切身体验,使他超越了伤残者对命运的哀怜和自叹,由此上升为对普遍性生存,特别是精神“伤残”现象的关切。在史铁生看来,所有人都是残疾的、有缺陷的,他的小说有着浓重的哲理意味。他的叙述由于有着亲历的体验而贯穿一种温情、宿命的感伤,又有着对荒诞和宿命的抗争。《命若琴弦》就是一则抗争荒诞以获取生存意义的寓言故事。 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2010),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到陕西延川插队落户。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成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场贰赌棠痰男切恰贩只?1983年、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作品风格清新、

温馨,富有哲理和幽默感,在表现方法上追求现实主义和象征手法的结合,在真实反映生活的基础上注意吸收现代小说的表现技巧。曾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以及多种全国文学刊物奖。一些作品被译成英、法、日等文字,单篇或结集在海外出版。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作品简介 《命若琴弦》讲的是一老一小两个瞎子带着三弦琴,翻山越岭,在山区以说书为生的故事。老瞎子的师父告诉他弹断1000根琴弦后,就可以以此为药引子,看见光明。老瞎子在那荒山野岭之中,一生弹了50年琴,不知受了多少委屈。当弹断1000根琴弦后,发现那药方是一张无字的白纸,几近崩溃的老瞎子最后想起小瞎子,他对小瞎子说要用心弹断1200根琴弦,才能重见光明。 段落赏析 段落一 散了书已经不早,老瞎子在下殿里安顿行李,小瞎子在侧殿的檐下生火烧水。去年砌下的灶火稍加修整就可以用。小瞎子撅着屁股吹火,柴草不干,呛得他满院里转着圈咳嗽。

生命与死亡的思考

生命与死亡的思考 2014-02-21xinfuke (本篇是刘明慧老师的文章,上一篇我写到了人生的意义,文风比较的理性和冷酷,那么现在看看刘老师的文章应该会非常有有感触,好好问问自己,你认真活过吗?) 作者:刘明慧 苏格拉底说:“死亡并不让人悲伤,让人悲伤的是,大多数人根本就没有真正活着。” 一、你的生命是否取悦了你生活的世界?

“活过”的意思,就是一个人的生命过程,是踏踏实实地让生命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而“生活过”。简单地说,生命是用来取悦自己,或者取悦别人(周围世界)的。最起码也要先取悦自己吧? 按道理,这个目标并不难,很多动物都做得到:比如:猪为了自己,享受了一生被人服侍的舒服懒惰的生活,悠然自在地过了一生,并最终缴纳上自己的肉体,作为对自己一生生活成本的“支付代价”。 可以说,认真地为了自己的生命和繁衍而活,是连动物都能够做到的东西。他们每一天都在这样做。 人一开始,还是“活过”的。小孩从吸允母亲的乳汁开始,每天都在认真地成长,认真地认识这个世界。他们把很多大人认为不能吃的东西放进嘴巴里,试图了解东西的味道。那些东西有可能是从地上捡的一个小垃圾袋,也有可能是自己制造的排泄物等等。在大人的狂呼乱叫当中,他们不露声色,静静的观察大人们夸张的表演---他们在真实地体验自己的生活。

再大一些,他们会来回的走动,会把小手伸进灰暗的角落里,捞到的任何一个小物件,都会成为点燃兴奋的“奇迹”。他们会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藏起来,会躲在床底下吃东西------就好像一只抓到老鼠的小猫,躲起来享用美食。 他们认真的观察大人的脸色,用哭声和笑声,装病或装乖,用“不理人”或“大吵大闹”等等手段,来与大人谈判,交涉。一招无效后,他们很快又想出新的招式,无穷的乐趣和想象力,远超他们的对手。。。 他们总是能快乐的活在当下。他们会正在大哭的同时,看到好玩的东西就挂着泪水哈哈大笑。也会在极度兴奋的状态下,因为某种原因就大哭。他们的情绪,随着当下发生的事情而转变,让人叹服---因为他们真实地在活着---为取悦自己而活。 他们会为自己耍的小小计谋得逞而偷偷的笑,也会在围着他转的大人面前神气十足的展示自己的“权威”,要求大人们为他们做一些事。

关于生命与死亡的句子

关于生命与死亡的句子 关于生命与死亡的句子 死亡并不是生命的毁灭,而是换个地方。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 有时,爱也是种伤害,残忍的人,选择伤害别人,善良的人,选择伤害自己。 在死亡的门前,我们要思量的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它的重要性。 孤独是人的宿命,它基于这样一个事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世界上一个旋生旋灭的偶然存在,从无中来,又要回到无中去,没有任何人任何事情能够改变我们的这个命运。 希望是半个生命,淡漠是半个死亡。 生命在前进的同时,它就是在走向死亡。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有三件事人类都要经历:出生生活和死亡,他们出生时无知无觉,死到临头,痛不欲生,活着的时候却又怠慢了人生。 生命靠许多分歧的问题维持下去,这些问题不能不与生俱存,只有在死亡中才得以解决。 夏克立:「我们年纪到了,可能可以去天堂」夏天:「那是长什么样子啊?」夏克立:「很多云,很漂亮」夏天:「啊!所以我

们去那边的时候,我们会变成一个小朋友」夏克立:「我们变我们最开心那个年纪」夏天:「我们什么东西都可以变,我们还可以有魔法喔」 死亡并不可怕,我们都是人类,终究逃不过一死,只要你的一生活得快乐,安逸地死亡何乐而不为?如果连死亡这个注定的命运都要畏惧,那么你没有乐观豁达的精神,是个胆小鬼。 当你真正感觉到濒临死亡的时候,你才知道活着有多珍贵,因此,把人生的每天都当做人生的最后一天来活,这样就算明天我们要离开了,也不会留下遗憾了。 活着是上帝交给我们的一项任务,死亡只是用来验收我们的功绩。 无常就是从生到死的半径,死亡就是圆心。无数个点构成这个圆。无论你几岁,你都与所有生命到达死亡的距离相等。 哪一个夕阳会是我的黄昏……

寓言故事:五十步笑百步

寓言故事:五十步笑百步 导读: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寓言的故事情节设置的好坏关系到寓言的未来。 【五十步笑百步】 梁惠王好驱使百姓与邻国打仗。有一次梁惠王召见孟子,问道:“我在位,对于国家的治理,可以说是尽心尽意的了。河内(今河南 省黄河北岸)常年发生灾荒,收成不好,我就把那里的一部分老百姓 迁移到收成较好的河东去,并把收成较好的河东地区的一部分粮食运到河内来,让河内发生灾荒地区的老百姓不致于饿死。有时河东遇上灾年,粮食歉收,我也是这样,把其他地方的粮食调运到河东来,解决老百姓的无米之炊。我也看到邻国当政者的作法,没有哪一个像我这样尽心尽意替自己的'老百姓着想的。然而,邻国的百姓没有减少,而我的百姓也没有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我就用打仗来打个比方吧。战场上,两军对垒,战斗一打响,战鼓擂得咚咚地响,作战双方短兵相接,各自向对方奋勇刺杀。经过一场激烈拼杀后,胜方向前穷追猛杀,败方就有人丢盔弃甲,拖着兵器逃跑。那逃跑的士兵中有的跑得快,跑了一百步停下来了;有的跑得慢,跑了五十步停下来了。这时,跑得 慢的士兵却为自己只跑了五十步就嘲笑那些跑了一百步的士兵是胆 小鬼,您认为这种嘲笑是对的吗?”

梁惠王说:“不对,他们只不过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是这也是临阵脱逃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那么就无须再希望您的国家的老百姓比邻国多了。” 这篇寓言故事说明:看事物应当看到事物的本质与全局,不能只看表面和局部。邻国国君不管灾荒年间老百姓的生活,是不爱百姓的国君。梁惠王常调动百姓去打仗,致使民不聊生,仍然是不爱百姓的国君。 【不龟手之药】 宋国有个人善于炮制防止冻裂的不龟(jun)手之药,他的家族靠着这个祖传秘方,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业,始终勤勤恳恳,披星戴月,但由于收入菲薄,生活总是很贫困。 有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听说有不龟手之药的秘方,愿以百金求购。这可是个大数目!不龟手之药的主人动心了。但想到祖传的秘方要卖出去,也是件大事,于是集合全家族的成员共商转让之事。大家七嘴八舌一番议论,最后总算统一了思想:祖祖辈辈以漂洗丝絮为生,收入太少,今天一旦出售药方,可以获取大笔金钱,何乐而不为?于是全体成员一致同意把药方卖出去。 客人得到秘方以后,立即奔赴吴国,对吴王说,今后将士在寒冬打仗,再也不用为冻手犯难了。不久,越国大军压境,吴国告急,吴王委任此人统帅大军。此时正值严冬,吴越两军又是进行水战。由于

寓言故事集锦

选自:中国寓言网佳作欣赏 1.独享荣耀的狒狒 动物界一年一度的拉车大赛即将来临。从未参赛过的狒狒灵机一动,找到骏马:“怎么样,咱俩配合肯定能拿冠军!” 骏马不解地问:“我们怎么行动呢?” “这个嘛,你只顾拉车就行。到时候我坐在车上,旁的我全包了。”狒狒解释说。 骏马同意了,比赛终于到来,狒狒神采飞扬地坐在车上,骏马拉着车竭尽全力向终点狂奔,果然夺得桂冠。 趁骏马卸车时,狒狒登上了领奖台,喜鹊赶去采访他。狒狒装作谦虚地说:“这是我们配合默契,共同努力的结果。”喜鹊正要进一步采访时,狒狒已抱着奖杯走远了。 喜鹊只好找到正在喘气的骏马,请他补充。骏马望着狒狒远去的影子,说:“他讲得不错,至于默契嘛,他坐车,我拉车。” 启示:心安理得本没有错,而且也应推崇,但是一个人若不劳而获,剽窃他人的利益而仍心安理得,就是卑鄙,这也正是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的一个深刻道理。 有很多人也像故事中的狒狒一样,他们在与别人共同合作取得,成功后却独享荣誉。 这些人往往一有了荣耀,就“忘了我是谁”地自我膨胀,也许表面看来你是占了一次大便宜,殊不知,长时间的“独享”行为,必然会让你失去他人对你的根本信任,也不会有更多的人来主动和你合作,是你自己把自己堵在了团体合作之门的外面。 因此不要有剽窃成功的心理;不要有独占利益的念头。只有你和你的合作伙伴心心相印,才会取得更大的辉煌。 2.猪的评议 一年有春夏秋冬之分,四季有阴晴雨雪之别,但是,猪们打发日子的方法却永恒不变:吃了睡,睡了吃,吃饱喝足,便在院子里溜达。一日如此,天天如此。 这样的生活太没意思了。一头不愿这样混过一生的白猪独自跑到田里,用嘴帮助水牛耕地。它辛辛苦苦地拱呀,拱呀,直累得大汗淋漓。 傍晚,猪们倾巢出动,开始对白猪的劳动进行评议:“嘿!这里还有一根草没拱掉呢!” “看,田里的水都叫它搞浑了,浑水里怎么能长庄稼呢!” “你们闻闻,它把汗水都流到田里了。那汗水里是有盐的,田里掺进盐肯定会变成盐碱地!” …… 猪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白猪,意思只有一个:白猪帮助水牛耕地,没有一点功劳,纯粹是帮倒忙。根本不如睡觉,睡觉有益无害。 白猪被说得灰心丧气,从此随大流,吃了睡,睡了吃,猪们也就再没有对它说“不”字的了。 启示:做事的,总可以挑出毛病,不做事的,则保留充分的批评权。一个集体若形成这样的风气,这个集体也就完了。 在公司里,一个员工的成长与进步总会遭受他人的白眼和非议,但是不论他人怎样议论和评价,人们都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要人云亦云,没了目标和志向;不要因为别人对自己的目标挑毛病,而使自己放弃目标随大流。如果养成为了讨好大家,而放弃主动争取目标的习惯,最后只能会使自己丧失创造力而沦为平庸。 同样,作为一个管理者,不要滥用批评权,对员工的创造力挑毛病,而要应该提倡有能力的员工积极发挥他们的创造性,这样的集体才会有创新,有突破。 3.三个富翁 三个富翁进城分别用重金买了一件极为贵重的皮袍,回来路上,天气忽然变冷,他们就将皮袍穿在身

生命和死亡

生命和死亡 生命,死亡,这是两个概念完全相反的词语。生活中,有人热爱生命,有人则向往死亡。然而,生命和死亡却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暑假里,妈妈把我送到杭州,在杭州二姨家的这段时间,我有幸拜读了英国作家希尔写的《天蓝色的彼岸》,读了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生活中,假如你受到了委屈或欺骗,伤害或侮辱,遇到了艰难坎坷,你必须勇敢面对,承认事实,用勇气和力量趟过去,你就能坚强地活下去! 《天蓝色的彼岸》确实是一本好书,书中主要写了小男孩哈里因车祸而去了另一个世界,正等着去天蓝色的彼岸,但是他还挂念着自己的爸爸、妈妈、姐姐、老师和同学们,却又不知如何传达自己的心声,直到他碰上一个叫阿瑟的幽灵。阿瑟带哈里偷偷溜回人间,让他和亲人、朋友们告别,并向他们表达了深深的歉意和爱。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没错,读了《天蓝色的彼岸》,我感觉自己又进步了许多,感到自己在通向进步的阶梯上又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天蓝色的彼岸》用童话解说死,解说一个小男孩死后的心理活动,以及他内心的愧疚。生动地描绘了死后灵魂从断尘缘到走向新生命轮回的过程。它告诉我们,死不是绝对的终结和虚无。它教导我们,要珍惜生命,但不必畏惧死。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其实是他们对待死亡的态度。他们如何面对死亡的命题,决定了他们会如何选择对待生命的方式。所以这本书的意义不仅仅是对于我们这些孩子,它的纯真简朴的道理一样适用于成人。他们如何面对死亡的命题,决定了她们会如何对待生命的方式! 何止是小孩哈里,世上所有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生老病死天灾人祸同样也是逃不掉的,一生的长与短也仅仅是生与死那近在咫尺的距离而已。而现在还有生命,有灵魂,有健全身体的我们,难道不应该更加快乐,轻松,坚强地活下去吗?我们人与人之间,除了自己的修养,差别最大的就是对生与死的看法。我们不要把死看成是生命的结局,如果你活得有意义,为社会多作贡献,这样才不会白活一趟,那你死得也无遗憾了。然而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不少人对生命不屑一顾,不是吗?报纸上经常报道“XX 跳楼”“XX自杀”“XX跳江”等等轻生之类的报道。要是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他们肯定会找出一万个理由面对人们,我只想告诉他们:生命的宝贵、亲情的珍贵、友情的可贵,回头是岸,只要去战胜恐惧,面对一切艰难,坚强地活下去,尽情享受生命中的真、善、美!否则就愧对了你的生命!他们这种无视生命可贵的行为,简直愚昧得无法形容。相反,那些在抗洪救灾中牺牲的英雄们,他们面对死亡镇定自若,毫不退缩,他们的生命就不是终结,而是一种开始。他们虽然死了,却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天蓝色的彼岸》这本书感动了无数的读者,当然我也不例

民间故事及民间故事区别

民间故事及民间故事区别 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民间故事按内容可分为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民间笑话5类。它有以下特征: 1.时代久远。往往伴随着人类的成长历程而经久不衰。 2.口头传播。民间故事大都以口头形式传播。 3.情节夸张、充满幻想,大都表现了人们的良好愿望。 4.多采用象征形式。 它们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民间故事就像所有优秀的创作一样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 一、幻想故事(或叫民间童话)包含丰富的想象成分,充满浪漫色彩。 1.主人公多为普通劳动者,其中的情节、事物和部分人物有超自然的性质。常把现实中不可能的事情当作可能实现的事情表现出来。 2.情节常采用“三段结构法”;人物、情节、语言基本定型,在不同地区也时有变异。 3.古代流传的幻想故事有《毛衣女》、《叶限》、《吴堪》等。 二、动物故事。 1.以动物为主人公。 2.动物常被拟人化。 3.有的借动物间的纠葛表现社会现象、人际关系;有的解释动物的习性;有的寄寓着明显的教训意义。 三、生活故事。 1.取材于现实生活而加以虚构。

2.现实性较强,故事往往扬善抑恶。 3.篇幅比较短小,人物性格单纯,常常运用对比的手法。 4.有时也采用三段结构法。风格较为朴实、明快。 四、民间寓言。 是广大人民创作的包含有明显教训意义的口头散文故事,风格含蓄、幽默、发人深省。 例如不少先秦的著作中记录或引用了寓言故事,如《揠苗助长》、《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等。 五、民间笑话是幽默、滑稽性的短小故事,大量是讽刺人民内部生活和性格中的某些缺点的作品。 许多优美的民间故事,象广为流传的《孟姜女的传说》,已成为我国著名的四大民间故事之一(其他三大著名故事是:《牛郎织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