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把”字句偏误研究【开题报告】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把”字句偏误研究【开题报告】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把”字句偏误研究【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汉语言文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把”字句偏误研究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把”字句一直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所以为重点,原因在于“把”字句在汉语运用中的频率很高;难点,是因为要想让留学生真正的学会“把”字句很不容易,因此,“把”字句历年来都是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由于很多语言中没有“把”字句相对应的形式,所以对于学习者来说,要掌握一个陌生的语法结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从教学方面来说,由于教材和教师的课堂教学对“把”字句的解释和处理不当,因此“把”是一个难点。在跨文化交流日益发展的今天,探讨“把”字句不仅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也是时代的必然性,就目前对外汉语教学当前的紧要任务,是解决关于“把”字句的语义、语用、语法等的特征,因此本文通过对“把”字句语用和偏误的分析,探讨留学生“把”字句的学习情况以及使用语言加工策略和“把”的教学策略。

但是就目前“把”字句研究的水平和程度来说,一方面,关于“把”字句的本体研究水平还不够。“把”字句到底表达一种什么样的语义关系,语法界一直争论不休,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此外,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在“把”字句问题上还没有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套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没有与学习者的学习规律相吻合。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把”字句的讲解是否是按照学生理解顺序进行,其难度分布是否恰当,重现率是否得当,教师是否能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偏误进行有效的讲解和训练。综上原因,留学生在学习“把”字句时必然会存在许多困惑,出现“把”字句的偏误是就在所难免了。

关于“把”字句之后研究的方向,胡裕树和范晓主编的《动词研究综述》中,在《“把”字句研究综述》一文结尾,指出:“应加强对‘把’字句语用价值、在汉语中的地位等动态方面研究。”本文的内容,大致包含在这一范畴之内。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汇总前人对“把”字句的研究;

2.对留学生出现的偏误进行分类;

3.分析出现该现象的各种原因并提出教学上的启示。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本文对“把”字句的研究,主要是以偏误为依据,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原则,强调“把”字句的

语用价值,在撰写之前手下对前人的“把”字句的研究进行梳理,在前人对“把”字句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着重分析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把”字句时出现的偏误。本文就直接和间接搜集到的“把”字句的偏误类型进行总结概括,根据偏误性质和类型进行分类,通过对每个类型进行详细的讲解,力求说明每个偏误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自己对“把”字句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些建议,减少“把”字句偏误的一些看法。

四、参考文献

[1]盛炎.语言教学原理[M].重庆出版社.1990

[2]胡裕树、范晓.动词研究综述[M].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6

[3]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研究[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4]吕文华.把字句的语义类型.[J].汉语学习.1994(4)

[5]佟慧君.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分析[M].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6

[6]吕叔湘.把字用法研究[A].商务印书馆.1984

对外汉语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一、对外汉语教育发展情况 1.对外汉语教育基本概念 (1)母语与外语 (2)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 (3)目的语与媒介语 2、对外汉语学科构架 (1)基础理论 (2)应用理论 (3)应用研究 (4)教育实践 (5)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 3、学科特点 (1)对外汉语教学与母语文教学的关系 (2)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 (3)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 (4)交际能力 4、对外汉语教育发展历史 (1)1949年前的对外汉语教学概况 (2)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机构 (3) 第一份对外汉语教学学术刊物 (4)学科地位的确立 (5)著名对外汉语教学专家:吕叔湘朱德熙邓懿王还杜荣 二、教学模式 1、教学法 2、教学模式 3、语法翻译法 4、阅读法 5、听说法

6、全身反应法 7、团体学习法 8、暗示法 9、自然法 10、交际法 11、任务式教学 12、侵入式教学 三、对外汉语课堂教学 1、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 2、课程设计 3、教学大纲 4、结构大纲 5、功能大纲 6、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 7、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 四、对外汉语教材及测试 1 著名的对外汉语教材 (1)《老乞大》 (2)《语言自迩集》 (3)《汉语教科书》 (4)《基础汉语课本》 (5)《实用汉语课本》 (6)《中文听说读写》 (7)《新实用汉语课本》 2 教材的分类 (1)综合型教材与分技能教材 (2)单元制教材与单课制教材 (3)结构型教材与功能型教材3 教材选用的原则

4 语言测试的种类 5 语言测试的效度 6 语言测试的信度 7 汉语水平主干考试及分支考试种类 8 教学评估 第二部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一、第二语言习得基本概念 1.习得与学习 2.外语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 3.语言习得机制 4.中介语 5.普遍语法 6.母语迁移 7.化石化 8.教师语言、外国人话语 9.个体差异 10 认知风格 二、第二语言习得基本理论 1. 对比分析 (1). 对比分析 (2). 对比分析强势说及弱势说 (3). 对比分析的意义和局限 2. 偏误分析 (1).偏误分析理论背景 (2).偏误和错误的区分 (3).偏误分析研究的步骤 (4)偏误的五个来源 (5)偏误分析的贡献 (6)偏误分析的局限

把字句教学设计

“把”字句语法课教学设计 赵雪君谭元顺 一、教学目标:正确理解并熟练使用“把”字句型,培养学生将“把” 字句句型运用到实际交流中,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 二、教学对象:留学生中级汉语学习者 三、教学时间:30分钟 四、教学方法:问答法、替换法、情景交际法、归纳法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课本,黑板,粉笔,教室里的物品 六、教学重点:把字句理解:“把字句”是指某人对某物做了什么, 使这个事物产生某种结果或发生某种变化。 五、教学难点 1:把字前边可以有状语或者能愿动词 ?风又把画刮下来了。 ?你可以把收音机放在桌字上。 ?不要把椅字搬到外边。 ?门锁着,我只好把信放在窗台上。 2:否定时否定词放在把的前边 ?风没有把画刮下来。 ?我没有把椅字搬到外边去。 3.副词“也”“都”“全”等常常放在动词前。 ?他把杯子也打碎了。 ?我把椅子全部搬到外边去了。 ?我把钱都花光了。

4.“把”字句的宾语都是确定的已经知道的 ?他把书给我。 ?他把这本书给我。 ?*他把一本书给我。 5.动词不能单独出现,尤其不能出现单音节词 ?*把情况谈 六、教学环节设计 1,导入: 刚上课的时候,趁学生不注意,把窗和门都半敞开 老师:Tom,今天太冷了,你把窗子关上好么? Tom:好的,老师。 老师问:Tom刚才做什么? 引导同学们说:他刚才把窗子关上了。 老师:Jane,你能把门关上吗? Jane:好的,老师。 老师问:Jane刚才做什么? 引导学生们说:Jane刚才把门关上了。 2,情景教学:老师做动作,让同学们用“把”字句描述老师在做什么 (老师拉上窗帘,打开PPT,擦黑板,在黑板上写字,做喝水的动作,把书放到讲台上,把笔递给学生,等等)

对外汉语教学设计

对外汉语教学设计【教案示例】 一. 教学对象/班级 二. 课型:听力、口语、综合、汉字 三. 教材:名称、第几册 四. 教具:口型图、图片、多媒体课件 五. 教学内容:词汇数量、课文内容 六. 教学目的、要求:重点词语、语法点;功能目标;技能训练 七. 教学重点、难点:如“了”、“把”、同义词 八. 教学时间/课时安排/时间分配:100分钟 九. 教学步骤/环节/过程: 1. 复习旧课:字、词、语法、课文,写、说等。 2. 学习新课: (1)学习生词:认读、部分词语扩展、用法 (2)讲练课文:听、读、讲、会话、问答 (3)重点词语讲练: (4)语法点讲练:释义、形式、练习 3. 活用练习:综合练习、各类形式的练习题 4. 小结与布置作业: 十.板书设计: 十一. 课后记/思考/评估:成功与教训;值得注意的问题;哪些问题没讲清楚;哪些问题学生掌握起来较困难等。 初级汉语精读课教案 ——《今天冷还是昨天冷?》 一、教学对象 本教案的教学对象大约学习了140小时的汉语,掌握的汉语词汇在400个左右。 二、教学内容

“汉语精读课”是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技能课中的主干课,也叫核心课、综合课。“汉语精读课”以讲解教授汉语语言知识为主要教学任务。本课共用三课时。 1.教学重点:比较句“A比B+形容词”以及三种变式;比较句“A比B+形容词”的疑问式、否定式。 2.副词“刚”的用法。 3.温度的读法。 4.陈述感冒的感觉:头疼,嗓子疼,浑身没劲儿,很不舒服,觉得很渴,不想吃饭,很想喝水,还不断地打喷嚏,流鼻涕。 5.北京的天气特点:空气很干燥,春天常常刮大风,夏天经常下大雨,温差很大,早晨和夜晚比中午凉。有时候早、晚的温度比中午的低10℃,早上比中午凉多了。 三、教学目标 1.掌握比较句“A比B+形容词”的句法特点,能根据具体条件用这一句型表达比较。 2.能根据自己的感冒体会,陈述感冒的感觉。 3.了解北京的天气特点,并能用所学词语介绍自己国家的天气特点。 四、教学方法 结合课文内容讲解语法点。抓住课文中的语法点范句,并精选学习对象容易理解的例句,讲解语法点。每一个语言点讲解结束后,立即进行语言点练习。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有充分的预习和准备时间。 与其他同类教案相比,本教案的特点在于精选与留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句,是他们熟悉的场景、真实的环境。另外,同一语法项目根据讲解的不同层次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 ……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模板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模板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初级汉语教学课教案 一、教学对象 本教案设计的教学对象为具有汉语水平的外国留学生班 二、课型 词汇课 三、教材 《中文》第二册修订版 中国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华文教育研究所编 四、教具 图形卡片 五、教学内容 词汇数量:18个 课文内容: 买东西 GoShopping 今年我六岁了,昨天是我的生日,我们一家去买东西。妈妈给我买了蛋糕、 面包、牛奶和水果。爸爸给我买了笔、本子和我喜欢的玩具。哥哥和姐姐给我买了一张生日卡。我们一起唱生日歌,这一天,我真高兴。 六、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文章的内容和词语,熟练用文章中学到的重点词语造句子 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用“买”、“真”、“给”、“我们”等词造句,学会文章中所涉及到的名词。 教学难点:用“买”、“真”、“给”、“我们”等词造句,学会文章中所涉及到的名词 。 八、教学时间/课时安排/时间分配 本节课的教学时间为40分钟,复习旧课时间为5分钟,老师讲解时间为20分钟,课堂练习时间为10分钟。 九、教学步骤/环节/过程: 1.复习旧课:(时间掌握在5分钟) 《找朋友》 ﹙1﹚班级集体朗读课文 ﹙2﹚默写生字“拍”、“着”、“拉” 默写词语“拍手”、“拉手” ﹙3﹚请一位同学用肢体语言来再现“拍手”、“拉手”两个词语

2.学习新课: (1)学习生词:认读、部分词语扩展、用法(时间掌握在7分钟) ①认读:今年jīnnián(thisyear) 昨天zuótiān(yesterday) 生日shēngrì(birthday) 买mǎi(buy) 妈妈māmā(mother/mom) 爸爸bàbà(father/dad) 哥哥gēgē(elderbrother) 姐姐jiějie(sister/eldersister) 蛋糕dàngāo(cake) 面包miànbāo(bread) 牛奶niúnǎi(milk) 水果shuǐguǒ(fruit) 笔bǐ(pen) 本子běnzi(book/notebook) 玩具wánjù(toy) 真zhēn(indeed) 高兴gāoxìng(happy/glad/pleased) 给gěi(give) 东西dōngxi(thing) 唱歌chànggē(sing) ②部分词语扩展:举例造句。 ㈠买:拿钱换东西,与“卖”相对。 造词:买衣服 例句:我买了一件衣服 给:交付,送与,给予。 造词:给人 例句:我给他买了一件衣服 真:确实,的确 造词:真的 例句:我真的给他买了一件衣服 ㈡买 买了 买了面包 妈妈买了面包。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法偏误分析报告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法偏误分析 一遗漏偏误 顾名思义, 遗漏偏误指由于在词语或句子中遗漏了某个/ 几个成分导致的偏误。遗漏偏误常常出现在下列情况下: 1 .某些意义上比较“虚”的成分比较容易被遗漏。这包括某些副词、连词, 特别是复句或结构中某些起关联或呼应作用的副词、连词。在我们的资料中有遗漏偏误的复句结构有: 不管?,[都] ? ( 注:[ ] 中的成分为被遗漏者, 下同。) 宁可? , [也] ? 另如: 结构: 除了?以外, [ 都]? 除了?以外, [也] 表示强调: 一点儿[也」不? 疑问代词活用: 谁[都/也] ? 以上这些起关联或呼应作用的副词、连词之所以容易被遗漏,原因就在于它们的意义比较“虚”。卜丁是关联词语, 处于句首的那些, 地位突出, 说话人要说这些话时, 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些词,二般( 实际上我们没有发现一例) 不会漏掉。 与学生的母语对比, 这些词语( 除“而且”外) 都是不出现的。就复句结构说,虽然也有对应的成对词语, 但是在英语的复合句中只能出现其中之一,两个都用是典型的偏误。至于“ beside ” ,“except ” , “ not in the least ?, “ anyone/no one ”这些与“除了?以外, 都?” , “ 除了?以外, 也?” , “ 一点儿也不?”等相对应的词语,使用时根本没有与“都” , “也”等对应的成分。这些都构成了对外国人使用这些结构的干扰, 而造成遗漏偏误。 再如外国学生在使用某些动词一结果补语词组时, 常常遗漏一个成分( 动词或结果补语) , 如: (1 ) 记[住] 听[到] 听[见] 看[见] 跑[到] 寄[给]

国际汉语教案之把字句教案设计

国际汉语教案之把字句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把子句。 2.使用把子句。 教学重点:把子句的导入。 难点:把子句的句子结构及否定表达和把字句的偏误分析。教学过程: 导入: 要求学生说出来老师进教室后都干了些什么, 学生回答: 老师走进教室后,打开门,拉上窗帘,打开PPT,搽干净黑板。 这一系列动作中国人常这样表达 问学生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回答“把”)词的顺序有什么变化, 比较: 老师打开门〓〓〓老师把门打开。老师拉上窗帘〓〓〓老师把窗帘拉上。 老师打开PPT〓〓〓, 老师檫干净黑板〓〓〓, 1( 让罗晶从书包里拿出一本书。 2( 然后将书还给罗晶。 3( 放水杯在讲桌上。 4( 关掉PPT。 5( 打开灯。 6( 关掉风扇。

7( 给出一些图片,观察他们的动作,如何用把子句表达。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叫部分同学写在黑板上。一、朗读下列句子,试试将下列句子变为把子句。 ? 1. 他看完了这部电影。 ? 2.他做完作业了。 ? 3.她已经洗干净了蔬菜。 ? 4 妈妈还没有往菜里放盐。 ? 5.他花光了他给的钱。 课程重点 1:把字前边可以有状语或者能愿动词? 风又把画刮下来了。 ? 你可以把收音机放在桌子上。 ? 不要把椅子搬到外边。? 门锁着,我只好把信放在窗台上。 重点2:否定时否定词放在把的前边 ? 风没有把画刮下来。 ? 我没有把椅子搬到外边去。 重点3.副词“也”“都”“全”等常常放在动词前。? 他把杯子也打碎了。? 我把椅子全部搬到外边去了。 ? 我把钱都花光了。 重点4.“把”字句的宾语都是确定的已经知道的? 他把书给我。? 他把这本书给我。? *他把一本书给我。 重点5.动词不能单独出现,尤其不能出现单音节词

对外汉语教学课件 《打电话》

dìliù kèDǎdiànhuà 第六课打电话 Lesson6 Making A Telephone Call 喂,哪位? 我是…… 一.生词New Words 1. Wéi CONV. 喂hello(in telephone conv.) 2. zài V 在to be (here,there,in,on,at) 3. děng; shāo děng V 等;稍等to wait ( for a sec.) 4. bùhǎo yìsi IE 不好意思I'm sorry 5. m?i guānxi IE 没关系never mind 6. Nà那then

7. Zài Adv. 再again 8. DǎV 打make ( a phone call ) 9. Gu?lai V 过来go to ( sp. ) 10. búkaqi IE 不客气You're welcome. 二.课文TEXT Zhāng lǎoshi: Wéi, nǐhǎo. Nǎ wai? 张老师: 喂,你好。哪位? ( Hello! Who's speaking? ) Jiǎn :Nǐhǎo,wǒshìjiǎn. Qǐng wan Wǎng lǎoshi zài ma? 简:你好,我是简。请问王老师在吗? ( Hey, this is Jane. May I speak to Mr. Wang? ) Zhāng lǎoshi: Qǐng shāoděng, wǒkàn tāzài búzài. 张老师: 请稍等,我看他在不在。 ( Please hang on one sec.. I'll see if he's here. ) (few seconds later...) Zhāng lǎoshi: Bùhǎo yìsi, tābúzài. 张老师: 不好意思,他不在。 ( I'm sorry. He is out. ) Jiǎn :M?i guānxi, nàwǒděng huìr zài dǎgu?lai。Xiaxie。简:没关系,那我等会儿再打过来。谢谢。 ( That's alright. I'll call back later. Thank you. ) Zhāng lǎoshi: Búkaqi. Zàijiàn 张老师: 不客气。再见。 ( You're welcome. Bye.)

把字句教学

提要: 把字句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更是一个时常被教科书忽略的重要内容。 教科书基本上在初级阶段教一些基本的,常见的把字句,到了高年级基本上不再专门教把字句,而基础阶段的把字句教学很少吸收语法学界把字句研究的成果,满足于蜻蜓点水,而且常常把不同语义结构的把字句笼统介绍给学生。这种教学充其量给学生一个模糊的认识。外国学生之所以用不好或者不太敢用把字句,和把字句教学的这种状况有很大关系。 本文讨论把字句教学中的一种练习形式,即英译汉。本文说明在对把字句介绍不系统,不详尽的情况下使用英译汉练习对学生“内化”(internalize)把字句起到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 本文主张把字句的教学应该: 1.语义上分类分级:内容上分类,理解难易上分级 2.句法上设立“把字结构” 为句子主题,动补结构为句子述语的基本句型。把字结构提出的是一个两个事物间的engage 关系,动补结构则对这种engagement 做出交代。 本文所讨论的问题是建立在这样的语言学习理论上的: 1.人脑中普遍存在语言生成的机制。这种机制的不同参数造成不同语言。这是乔姆斯基的观点。 2.外语习得就是通过各种目标语的输入方式激活学习者头脑中被压抑了的目标语言生成机制。一旦这种机制被激活,学习者就从一个被动走向主动。 一:把字句教学的问题和原因 本人在美国教汉语的过程中感觉美国学生对于汉语的把字句的掌握总是难以做到得心应手。这是因为英语中根本没有相对应的句法结构。汉语把字句的提取宾语的句法形式在英语中常常表现为非提宾的句法形式。由于非提宾的句法形式不属于偏离常规的句法形式,美国学生在英译汉中常常不知道是否需要使用把字句。例如他们常常会把XiaoWang put the book on the table 翻译成“小王放书在桌子上“而不是更为地道的“小王把书放在桌上。“ 外国人学习…把?字句最大的困惑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不能准确把握…把?字句表达的语法意义;第二,不能正确地掌握…把?字句在实现运用时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的限制规则。在教学中我们在…把?字句的结构形式和所表达语义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是留学生在语言交际中很少使用…把?字句。这似乎已经成为研究者和教师的共识。” 教科书基本上在初级阶段教一些基本的,常见的把字句,到了高年级基本上不再专门教把字句,而基础阶段的把字句教学很少吸收语法学界把字句研究的成果,满足于蜻蜓点水,而且常常把不同语义结构的把字句笼统介绍给学生。这种教学充其量给学生一个模糊的认识。 这些课本说明把字句教学在对外汉语中: 一,过于原则化,大家都在重复经典语法书的观点; 二,类型有限,也许是由教学大纲限定了。但是高年级课中鲜见对其他把字句的深入学习,我认为这是一个缺陷。三,英译汉练习避难就易。 我在开头说过,外国学生常常会把Xiao Wang put the book onthe table 翻译成“小王放书在桌子上”。即使是讲过语法后还会出现这种情况,说明即使是强制把字句的规则很清楚的情况下,虽然学生可以按照句型做对一时,也难以做到巩固长久。在英语本族语的语言机制里,没有一条规则使他们能产生这种情况下的强制把字句。刘颂浩(2003)说,虽然把字句的教学是难点,但是这个难点被夸大了。他用本族语习得的的资料说儿童2岁就出现把字句,2.5岁把字句已经巩固。但是这个资料不能说明外族成年人学习把字句一定不太困难。他还引用研究说把字句的难度跟“是…的”句型,比较句,选择问句等难度相当。比较句我不敢说,但是另外两种我在教学中感到也是比较难掌握的。我们的学生到了第三学期一样又出现错误的时候。做宾语的选择问句的错误主要是语言干扰(“我不知道如果我今天下午来”)“是…的”句型跟英语的形式主语强调句型(it 句)差别很大,给学生造成相当困难。把字句比起这两种来,难度还要大一些。 二.把字句教学中英译汉练习的问题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模板

初级汉语教学课教案 一、教学对象 本教案设计的教学对象为具有汉语水平的外国留学生班 二、课型 词汇课 三、教材 《中文》第二册修订版 中国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华文教育研究所编 四、教具 图形卡片 五、教学内容 词汇数量:18个 课文内容: 买东西 Go Shopp ing 今年我六岁了,昨天是我的生日,我们一」家去买东西。妈妈给我买了蛋糕、面包、牛奶和水果。 爸爸给我买了笔、本子 和 打我喜欢的玩具。哥哥和姐 姐给我买了一- 1张生日卡。我们一起唱生日歌:,这一天,我真高兴。 六、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文章的内容和词语,熟练用文章中学到的重点词语造句子 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用“买”、“真”、“给”、“我们”等词造句,学会文章中所涉及到的名词。 教学难点:用“买”、“真”、“给”、“我们”等词造句,学会文章中所涉及到的名词

八、教学时间/课时安排/时间分配

本节课的教学时间为40分钟,复习旧课时间为5分钟,老师讲解时间为20分钟,课堂练习时间为10分钟。 九、教学步骤/环节/过程: 1. 复习旧课:(时间掌握在5分钟) 《找朋友》 (1)班级集体朗读课文 (2 )默写生字“拍”、“着”、“拉” 默写词语“拍手”、“拉手” (3)请一位同学用肢体语言来再现“拍手”、“拉手”两个词语 2. 学习新课: (1)学习生词:认读、部分词语扩展、用法 (时间掌握在7分钟)\ ①认读:今年j in ni印(this year) 昨天zu o ti m(yesterday) 生日sheig r i(birthday) 买m d(buy) 妈妈m a m a(mother/mom) 爸爸b a b a(father/dad) 哥哥g e g e(elder brother) 姐姐ji e jie(sister/elder sister) 蛋糕d a g a o(cake) 面包mi m b a(bread) 牛奶ni u n d(milk) 水果shu i gu o(fruit) 笔b i(pe n) 本子b e zi(book/ no tebook) 玩具w印j u(toy) 真zh e(in deed) 咼兴geo x ing(happy/glad/pleased) 给g e(give) 东西d a ng xi(thi ng) 唱歌ch mg g e(si ng) ②部分词语扩展:举例造句。 ㈠买:拿钱换东西,与“卖”相对。造词:买衣服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 一、教学对象: 汉语具有中级水平的留学生班级,约30人。 二、教学内容: 词汇课:天气、冷、热、风、雨、下(雨)、雪、刮、季节、春天、夏天、秋天、暖和、最、游泳、凉快、郊游、滑冰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掌握以上关于天气的词语,厘清部分词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所学词语进行造句、对话。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准确理解生词词义,并用“天气”、“季节”、“最”、“去(做什么)”等词造句。 难点: (一)将生词按类别划分,建构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图,形成整体认知思维。 (二)用“5W法”营造话题,串联以上生词组成句子,模拟情境进行对话训练。 五、教材: 《快乐汉语》 六、教具: 卡片若干 七、课时: 一个课时(45分钟)

八、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课(5min) (二)学习新课(30min) 1、英语国家(略) (1)语法——翻译法:将生词、句子一一对应翻译。 (2)功能法:教师提供交际情境,让学生进行模拟性的交际练习。 2、非英语国家 (1)功能法: ①展示春、夏、秋、冬等具有强烈色彩对比差异的图片。形成对“春天、夏天、秋天、冬天”、“郊游、游泳、滑冰”两组词的直观视觉印象。 ②展示下雨、下雪、刮风等天气现象视、音频,简单模拟“刮风、下雨”的情境,调动学生感官体验。 ③展示乒乓球、棒球、篮球三张图片,通过比较三种球的大小进行“最”和“很”程度副词的教学。 (2)认知法:老师引导学生将生词进行分类,画出本课生词思维结构图。启发学生发现生词的搭配规则、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功能法:从思维结构图中归纳以下重要句型,提供交际情境,扮演角色练习对话。A:北京现在是什么季节? B:春天最暖和了;夏天最热了;秋天最凉快了;冬天最冷了。 C:今天刮风了;今天下雨了;今天下雪了。 D:很暖和;很凉快;很冷。 E:我们去郊游吧;我们去游泳吧;我们去滑冰吧。 (4)任务式教学法:设定具体教学任务,引导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词语和句式,并结合“5W”法写一篇短文。 例如: 1)What——做什么事?(游泳) 5)Who——谁去做这件事?(我) 2)Why——为什么做这件事?(因为天气热) 3)Where——在什么地方做这件事?(游泳馆) 4)When——什么时间去做这件事?(夏天) 今天下雨了,天气很凉快。我最喜欢的季节是夏天,因为夏天最热了,我可以去游泳馆游泳。我的哥哥最喜欢的季节是冬天,因为冬天最冷了,他可以去河里滑冰。 (三)课堂作业(10min) 自主完成书上习题,老师点评作业。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模板知识讲解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模 板

初级汉语教学课教案 一、教学对象 本教案设计的教学对象为具有汉语水平的外国留学生班 二、课型 词汇课 三、教材 《中文》第二册修订版 中国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华文教育研究所编 四、教具 图形卡片 五、教学内容 词汇数量:18个 课文内容: 买东西 Go Shopping 今年我六岁了,昨天是我的生日,我们一家去买东西。 妈妈给我买了蛋糕、面包、牛奶和水果。爸爸给我买了 笔、本子和我喜欢的玩具。哥哥和姐姐给我买了一张生日卡。我们一起唱生日歌,这一天,我真高兴。 六、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文章的内容和词语,熟练用文章中学到的重点词语造句子 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用“买”、“真”、“给”、“我们”等词造句,学会文章中所涉及到的名词。 教学难点:用“买”、“真”、“给”、“我们”等词造句,学会文章中所涉及到的名词 。 八、教学时间/课时安排/时间分配

本节课的教学时间为40分钟,复习旧课时间为5分钟,老师讲解时间为20分钟,课堂练习时间为10分钟。 九、教学步骤/环节/过程: 1.复习旧课:(时间掌握在5分钟) 《找朋友》 ﹙1﹚班级集体朗读课文 ﹙2﹚默写生字“拍”、“着”、“拉” 默写词语“拍手”、“拉手” ﹙3﹚请一位同学用肢体语言来再现“拍手”、“拉手”两个词语 2. 学习新课: (1)学习生词:认读、部分词语扩展、用法 (时间掌握在7分钟) ①认读:今年jīn nián (this year) 昨天zuó tiān (yesterday) 生日 shēng rì (birthday) 买 mǎi (buy) 妈妈 mā mā (mother/mom) 爸爸 bà bà (father/dad) 哥哥 gē gē (elder brother) 姐姐 jiě jie ( sister/elder sister) 蛋糕 dàn gāo (cake) 面包 miàn bāo (bread) 牛奶 niú nǎi (milk) 水果 shuǐ guǒ (fruit) 笔 bǐ (pen) 本子 běn zi (book/notebook) 玩具 wán jù (toy) 真 zhēn (indeed) 高兴 gāo xìng (happy/glad/pleased) 给 gěi (give) 东西 dōng xi (thing) 唱歌 chàng gē (sing) ②部分词语扩展:举例造句。 ㈠买:拿钱换东西,与“卖”相对。 造词:买衣服

把字句及其对外汉语教学

(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本文从“把”字句的定义、结构特点、语义类型和语用条件等方面进行梳理,力求达到对“把”字句的准确掌握,并运用于对外汉语教学。 关键词“把”字句对外汉语教学 文章编号1671-0703(2011)02-202-02 “把”字句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基本句式,也是汉语特有的一种语法现象,同时也是我们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首先要梳理清“把”字句的概念及各语法点,在教学中注意教学的方法和教学的先后顺序,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先易后难,教导学生多练常用,使学生不仅掌握基本知识,还要达到运用的目的。 一、“把”字句 (一)“把”字句的定义 “把”字句顾名思义就是带有“把”字的句子,黄、廖版《现代汉语》中将“把”字句定义为:在谓语动词前头用介词“把”引出受事,对受事加以处置的一种主动句。由此定义我们能看出:①“把”的词性是介词,由介词“把”引出的成分,我们称他为介引成分,亦可称作介词“把”的宾语。②介词“把”的宾语与全句的谓语动词之间往往存在着动宾关系,或者是对受事加以处置。例如:“你把房间收拾一下吧!”“把”的宾语“房间”与全句的谓语动词“收拾”之间存在动宾关系。 刘月华《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将“把”字句定义为:谓语部分带有由介词“把”构成的介词短语作状语的动词谓语句。由此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把”字句的基本结构特点:①“把”字句是一种特殊的动词谓语句。②介词“把”构成的介词短语在句中往往作状语。 综合各家的观点我们可以将“把”字句定义为:在谓语动词前用介词“把”引出受事,对受事加以处置的一种特殊的动词谓语句,介词“把”构成的介词短语在句中作状语。 (二)“把”字句的结构特点 “把”字句是汉语里常用的一种结构特殊的句式。其基本结构是:(主语)+“把”+“把”字的宾语+谓语动词+其他成分。它具有以下几个结构特点: 1、动词前后总有别的成分,动词一般不能单独出现,尤其不能出现单音节动词。通常后面有补语、宾语、动态助词或是动词的重叠式。例如:“我把书包放在桌子上。”、“把衣服洗一洗”。 2、“把”的宾语一般是确指的,在意念上是有定的、已知 的人或事务。例如:“把书拿来”、“把作业交给老师”。这里的“书”、“作业”都是确定的,大家都知道的。因此,在宾语前往往会带上“这”、“那”一类的修饰词。 3、“把”字句的谓语动词大多是带有处置意义的及物动词。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对“把”字引出的受事施加影响,使他产生某种结果,发生某种变化,或处于某种状态。如:“请把窗户打开。”,“窗户”作为“打开”的受事,由关闭的状态到“开”的状态。 4、能愿动词、表示已然的副词以及否定副词等都应放在“把”字之前,而不能放在动词的前边。例如:“我想把剩下的胶卷都照完。”、“你没有把昨天的练习做完。”。这里的“想”和“没”都应该放在“把”字之前,而不能放在动词后的前边。 5、特殊的“把”字句。“昨天搬家把我累得够呛。”、“可把老李高兴坏了。”这类“把”字句主要不是说明某个动作对某事务或人的处置,而是说明某事对“把”后的宾语产生的影响。“把”后的谓语常是形容词或心里动词。 (三)“把”字句的语义类型 1、“把”字句表示某确定的事物因动作而发生位置的移动或关系的转移。例如:“您把旅行袋放在行李架上吧。”“旅行袋”发生了位移。 2、表示某确定的事物因动作而发生某种变化,产生了某种结果。例如:“他马上把好消息告诉了大家。”产生了大家都知道了这个好消息的结果。 3、表示动作与某确定的事物发生联系,或以某种方式发生联系。“他把钱数了数才放进口袋。”“数了数”和“才放进口袋”动作之间有先后顺序的关系。 4、把某确定的事物认同为另一事物,或通过动作使某事物变化为在性质、特征上有等同关系的另一事物。往往有动词“当成”、“成为”等。例如:“老师把我们当成自己的孩子。” 5、有致使义的“把”字句,“把”有“使”、“让”的意思。例如:“这个消息把我高兴坏了。” (四)“把”字句的语用条件 1、从句子的表达功能方面来看,当要针(下转第212页) 育角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设计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掌握几个重要的语言点能就天气状况进行日常交际; 2. 使学生掌握催促、建议等功能项目。 3. 是学生掌握以下语言点: (1)都八点了 副词“都”表示已经 (2)躲都没处躲 副词都表示“甚至” (3)吵什么吵 (4)和……一样 (5)A比B+形容词+多了 (6)难得 (7)万一 4. 学习课文 (1)领读课文(2分钟) (2)讲解难点,讲解时注意精讲多练(10分钟): A.都八点了。 “都……了” 中间加时间、数量或者表示情况的词语,意思是“已经”,表示到这个时候不应该象现在这样。轻读。 都十二点半了老师还不下课。(十二点就应该下课了。) 都到圣诞节了,还不下雪。(一般十一月就该下雪了。) 都三十多岁的人了,还象个孩子。(三十岁的人应该成熟。) 爸爸都退休了,还每天看书。(退休的人应该多休息。)

B.躲都没有地方躲。 副词“都”前后重复同一个动词,前面的是肯定,后面的是否定形式,表示“甚至”的意思,轻读。 例: 你和李老师熟悉吗?我见都没见过他。 你会说日语吗?我听都没听过。 你会做西班牙菜吗?我吃都没吃过。 孩子会跑吗?他走都不会走呢。 让山本请大家吃饭吧。你想都不用想,他从来不请别人吃饭。 C.吵什么吵反问语气,意思是不要吵,表示禁止。 看什么看,没见过啊? 明天就考试了,你唱什么唱? 都八点了,你还睡什么睡? D.比较的两种表达方法: 和……一样 今天和昨天一样冷。 山本和金汉成一样高。 他说汉语和英语一样好。 模式:A和/跟B一样 说明:“一样”是比较的结果,“一样”的后面可以有形容词或者心理动词。 这个字的读音和那个字一样。 这间屋子和那间屋子一样大。 他和我一样喜欢孩子。 否定形式:A和/跟B……不一样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把字句教学课件.doc

对外汉语教学中“把”字句的教学 引言:“把”字句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受到语言学家的关注。“把”字句的结构和用法都非常复杂。“把”字句可能是汉语中人们对它研究最多的一种句型。这种句型在很多语言中都没有,比如韩语,虽然韩语中宾语都是提前的,但是都有主语、谓语、宾语、方向等标记。对一位教外国人学汉语的老师,能够真正地理解“把”字句的结构和用法已经是很难了,更何况说教外国人使用好“把”字句。总的来说,“把”字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直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怎么教、如何教对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老师来说一直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作为一名大学时期学汉语的外国学生,本人深刻地体会到学习一种在母语中几乎都没有的句型是多么困难的事。在此基础上,本人对对外汉语教学中“把”字句的教学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本文章集中解决了以下六个问题: 1.“把”字句表示什么意思 2.为什么要用“把”字句 3.“把”字句的结构 4.“把”字句的选择和使用 5.把字句的教学设想 6.在学“把”字句过程中,学生常见的问题 正文: 1.“把”字句表示什么意思? 用了介词“把”的句子叫把字句。大多数“把”句子的意思是:某个确定的事物因为某个行为、动作而发生某种变化,受到某种影响,产生某种结果。例如: (1)他把那瓶水喝完了。 确定的事物:那瓶水;行为:喝;结果:完了 喝那瓶水完了 (2)他把包放到柜子里。 确定的事物:包;行为:放;结果:到柜子里 放包到柜子里 (3)他把那瓶啤酒喝得干干净净。 确定的事物:那瓶啤酒;行为:喝;结果:干干净净

喝那瓶啤酒干干净净 2.为什么要用“把”字句 2.1.要强调结果 请看下面两个例子: (1)那本书(她)买到了。 (2)她把那本书买到了。 虽然,上面两个例子都强调了结果:“买到了”,但是(1)句和(2)句也有不同的地方。 (1)句说的是“那本书”怎么样。例如: (3)A:那本书她还想借吗? B:不,那本书她已经买到了,不用借了。 然而,(2)句说的是“她”怎么样,如: (4)A:她怎么那么高兴? B:是啊,他终于把那本书买到了,当然高兴了。 所以,为了强调的主体行为不同我们需要考虑到用“把”字句。 2.2.如果一个动词又有宾语,又有补语,我们就把宾语拿到前面去,因为宾语和补语不能都 放在动词的后面。例如:放,包,在柜子里。我们不可以说: (5)他放包在柜子里。(X) 而要必须说: (6)那个包(他)放在柜子里。 (7)他把那个包放在柜子里。 但,这两个句子也有不同的地方,就是在于主体行为的状况。(6)句说的是“那本书”怎 么样,(7)句说的是“他”怎么样。 3.“把”字句的结构 通过研究《外国人实用汉语语法》、《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等教材,总体来说,语言家 的观点基本一致: ①“把”字句的基本结构:(主语)十把十“把”的宾语十谓语动词十其它成分 例如1:把+“把”的宾语+谓语动词+在/ 到/ 给 主语把宾语动词在/ 给/ 到地方我把它们(书)放在书架上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

题目:《她学得很好》案例分析 课程名称: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研究 姓 名: 任鹏颖 学 号: 13065084 培养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 院系专业: 文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 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印制 得 分 评卷人

她学得很好案例分析 案例描述: 这是我在博文楼311听的一节汉语综合课,张老师(化名)的主要教学任务是教授十五名初级阶段的留学生学习《汉语教程》第一册(下)第二十五课《她学得很好》。张老师是一名有数次教学经验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十五名留学生中有八名来自韩国,两名来自非洲,三名来自意大利,两名来自俄罗斯。韩国留学生的发音相对其他国家的留学生来说要好一些,但也存在问题,非洲留学生的发音相对来说不太好,意大利和俄罗斯留学生的发音还算可以。十五名留学生的发音总体上都有问题。 张老师先进行了新课导入环节,张老师在PPT上展示图1,走下讲台说“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十五课,那么在上课之前呢老师想跟大家分享一件事情,昨天晚上老师做了一个梦,大家最近看了那个韩剧《太阳的后裔》了吧?那么老师梦见了宋仲基跟老师结婚了,所以老师今天非常开心。”张老师一直面带微笑,语气活泼,声音响亮。导入结束后走回讲台在PPT上放了图2与图3,开始新课讲解。张老师先请同学读课文:“下面呢,请同学们来读一下课文。”并叫了两名学生分别扮演课文中的人物来读课文。同学“老师:罗兰,电视台想抢留学生表演一个汉语节目,你愿意去吗?罗兰:老师我不想去。老师:为什么?罗兰:我汉语说得不好,也不会表演。老师:你学得不错,有很大进步,汉语水平提高得很快。罗兰:哪里,我发音发得不准,说得也不流利。让玛丽去吧。她汉语学得很好,说得很流利。玛丽会唱京剧。老师:是吗?她京剧唱得怎么样?罗兰:王老师说她唱得不错。老师:她怎么学得这么好?罗兰:她非常努力,也很认真。”张老师说:“非常好,谢谢!那么大家注意一下老式标红色和蓝色的部分。

把字句的对外汉语教学

把(bǎ)emphasizes the result of an action verb. It appears between the subject and the direct verb and therefore change the word order of the sentence to “subject–object –verb”. Note the object that follows把(bǎ)is always a definite noun. 1.把(bǎ)+ object + verb + 了 他把书拿来了。(tā bǎ shū ná lái le.) 他拿来了书。(tā ná lái le shū.) 2.把(bǎ)+ object + verb + directional complements(qù、lái) This construction can be used to express “take something to somewhere.” 爸爸把他带进来。(bà ba bǎ tā dài jìn lái.) 爸爸带他进来。(bà ba dài tā jìn lái.) 3.把(bǎ)+ object + verb + complement of result 他把饭吃完了。(tā bǎ fàn chī wán le.) 他吃完了饭。(tā chī wán le fàn.) 4.把(bǎ)+ object + verb + frequency complement 他把书看了三遍。(tā bǎ shū kàn le sān biàn.) 他看了三遍书。(tā kàn le sān biàn shū.) 5.把(bǎ)with a modal verb or negator 他应该把书放在桌上。(tā yīng gāi bǎ shū fàng zài zhuō shang.) 他没把书放在桌上。(tā méi bǎ shū fàng zài zhuō shang.) 6.把(bǎ)is not used with the following verbs: xiāng xìn相信xǐ huān 喜欢xī wàng 希望jué de 觉得 shì是yǒu有dǒng 懂rèn shi 认识 kàn jiàn 看见tīng jiàn 听见

把字句教案

教学内容:第六课语法课“把”字句 教学目标:1.认识把子句。 2.使用把子句。 教学重点:把子句的导入。 难点:把子句的句子结构及否定表达和把字句的偏误分析。 教学过程: 导入: 要求学生说出来老师进教室后都干了些什么? 学生回答: 老师走进教室后,打开门,拉上窗帘,打开PPT,搽干净黑板。 这一系列动作中国人常这样表达 问学生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回答“把”)词的顺序有什么变化? 比较:老师打开门〓〓〓老师把门打开。 A V B A 把 B V 老师拉上窗帘〓〓〓老师把窗帘拉上。 老师打开PPT〓〓〓? 老师檫干净黑板〓〓〓? 1.让罗晶从书包里拿出一本书。 2.然后将书还给罗晶。 3.放水杯在讲桌上。 4.关掉PPT。 5.打开灯。 6.关掉风扇。 7.给出一些图片,观察他们的动作,如何用把子句表达。 操练:学生独立完成,叫部分同学写在黑板上。 一、朗读下列句子,试试将下列句子变为把子句。

? 1. 他看完了这部电影。 ? 2.他做完作业了。 ? 3.她已经洗干净了蔬菜。 ? 4 妈妈还没有往菜里放盐。 ? 5.他花光了他给的钱。 巩固总结: 重点1:把字前边可以有状语或者能愿动词?风又把画刮下来了。 ?你可以把收音机放在桌子上。 ?不要把椅子搬到外边。 ?门锁着,我只好把信放在窗台上。 重点2:否定时否定词放在把的前边 ?风没有把画刮下来。 ?我没有把椅子搬到外边去。 重点3.副词“也”“都”“全”等常常放在动词前。?他把杯子也打碎了。 ?我把椅子全部搬到外边去了。 ?我把钱都花光了。 重点4.“把”字句的宾语都是确定的已经知道的?他把书给我。 ?他把这本书给我。 ?*他把一本书给我。 重点5.动词不能单独出现,尤其不能出现单音节词?*把情况谈 作业 一、判断句子 ? 1.把直线不要延长. ? 2.为什么把消息不告诉他.

对外汉语综合课优秀教案集

优秀教案出精彩课堂 ——《对外汉语综合课优秀教案集》编辑心得 北京语言大学近几年陆续开展了对外汉语综合课、听说课、读写课教学观摩研讨活动。这几次大型活动前,汉语学院、进修学院、速成学院三个学院的教师都积极备课;在活动期间,广大教师通过现场观摩、集中研讨,围绕不同课型就教学理论和实践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并都提交了论文式,以教学促科研。《对外汉语综合课优秀教案集》就是综合课观摩研讨活动中9篇优秀教案的结集,也是此次活动的成果之一。 教案集集中了对外汉语综合课初级、中级和高级等不同级别的优秀教学设计,同时,还涵盖了速成综合课、长期进修综合课、本科学历教育的综合课等不同的学制课程。每一篇都具典型性,并且崔永华、杨慧元、张黎、姜丽萍等对外汉语教学专家针对每一篇都给出了具体的评价和分析,意义深远。 在教案集的编辑过程中,编辑曾多次与各教案作者沟通。根据作者教学需求及稿件特点,我们采用了尊重教案原貌的原则,尤其是版式设计上,9篇教案中大部分是同时列出“教学内容”“教学行为”和“教学说明”3个部分,使得原本并不大的开本页面更为复杂。因此,为了更好地体现原教案的特点,我们采用表格形式,使得读者能够更直观地、一目了然地看到每个具体的教学环节。 通过教案集,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教师备课对于组织一堂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也是教师吸收和储存教学能量的过程,教师储备的能量越多,在课堂上释放的能量就越多,教学质量就越好。可以说,备课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从这9篇优秀教案中,我们看到老师们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的多样性,其实也是他们边思考边选择的过程,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老师们把深入思考的结果系统化、具体化,再经过选择和优化组合,形成了具有可行性的方案,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教案”。 教案集中收录的9篇教案体现了任课教师对第二语言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综合课教学的理解和教学理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