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2016-2018年)

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2016-2018年)
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2016-2018年)

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2016-2018年)

工信部联电子〔2016〕302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发展改革委,相关行业协会、相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我国智能硬件共性技术和高端产品的供给能力,根据《“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制定《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2016-2018年)》。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6年9月19日

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2016-2018年)

根据《“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为提升终端产品智能化水平,加快智能硬件应用普及,制定本专项行动。

一、行动背景

智能硬件是指具备信息采集、处理和连接能力,并可实现智能感知、交互、大数据服务等功能的新兴互联网终端产品,是“互联网+”人工智能的重要载体。在手机、电视等终端产品实现智能化之后,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加速与个人穿戴、交通出行、医疗健康、生产制造等领域集成融合,催生智能硬件产业蓬勃发展,带动模式创新和效率提升。

当前,我国智能硬件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我国是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大国,拥有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智能硬件市场空间广阔。另一方面,关键技术和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创新支撑体系不健全、产用互动不紧密、生态碎片化等问题和风险不容忽视。本

专项行动着力推动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提升高端共性技术与产品的有效供给,满足社会生产、生活对智能硬件的多元化需求,培育信息技术产业增长新动能。

二、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推动终端产品及应用系统智能化为主线,着力强化技术攻关,突破基础软硬件、核心算法与分析预测模型、先进工业设计及关键应用,提高智能硬件创新能力。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加快智能硬件应用普及进程,加强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夯实智能硬件发展基础。着力繁荣产业生态,建立标准、知识产权、创业创新平台、应用示范间的联动机制,培育新模式新业态。

创新驱动。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强研发投入,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吸引高端人才,掌握先进技术,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提升高端有效供给,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融合协同。产业链提升和生态链建设并举,围绕重大市场需求,加强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的组织协调,促进产用结合与产融对接,完善产业发展生态环境。

因地制宜。发挥地方积极性和主动性,支持各地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出台适宜本地区的政策措施,完善公共服务,探索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路径,促进区域间协同,引导产业高端集聚。

三、行动目标

到2018年,我国智能硬件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30%,产业规模超过5000亿元。在低功耗轻量级系统设计、低功耗广域智能物联、虚拟现实、智能人机交互、高性能运动与姿态控制等关键技术环节取得明显突破,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上市企业。在国际主流生态中的参与度、贡献度和影响力明显提升,海外专利占比超过10%。建成标准开发、产品及应用检测、产业供给能力监测三大支撑平台,智能硬件标准化及公共服务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布局若干技术先进、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的高水平创新平台,创业创新支撑能力明显提升。智能工业传感器、智能PLC、智能无人系统等工业级智能硬件产品形成规模示范,带动生产效率提升20%以上。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产业便民、惠民成效显现。

四、重点任务

(一)提升高端智能硬件产品有效供给

面向价值链高端环节提高智能硬件产品质量和品牌附加值,加强产品功能性、易用性、增值性设计能力,发展多元化、个性化、定制化供给模式,强化应用服务及商业模式创新,提升高端智能穿戴、智能车载、智能医疗健康、智能服务机器人及工业级智能硬件产品的供给能力。

1.智能穿戴设备。支持企业面向消费者运动、娱乐、社交等需求,加快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服饰、虚拟现实等穿戴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提升产品功能、性能及工业设计水平,推动产品向工艺精良、功能丰富、数据准确、性能可靠、操作便利、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加强跨平台应用开发及配套支撑,加强不同产品间的数据交换和交互控制,提升大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和服务能力。

2.智能车载设备。支持企业加强跨界合作,面向司乘人员的交通出行需求,发展智能车载雷达、智能后视镜、智能记录仪、智能车载导航等设备,提升产品安全性、便捷性、实用性。推进智能操作系统、北斗导航、宽带移动通信、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车载设备中的集成应用,丰富行车服务、车辆健康管理、紧急救助等车辆联网信息服务。发展芯片、元器件及整机设备的车规级检测认证能力,完善配套供应体系。

3.智能医疗健康设备。面向百姓对健康监护、远程诊疗、居家养老等方面需求,发展智能家庭诊疗设备、智能健康监护设备、智能分析诊断设备的开发及应用。鼓励终端企业与医疗机构对接,着力提升产品质量性能及数据可信度,加强不同设备及系统间接口、协议和数据的互联互通,推动智能硬件与数字化医疗器械及相关医疗健康服务平台的数据集成。

4.智能服务机器人。面向家庭、教育、商业、公共服务等应用场景,发展推进多模态人机交互、环境理解、自主导航、智能决策等技术开发,发展开放式智能服务机器人软硬件平台及解决方案,完善智能服务机器人编程和操作图形用户接口等通信控制、安全、设计平台等标准,提升服务机器人智能化水平,拓展产品应用市场。

5.工业级智能硬件设备。面向工业生产需要,发展高可靠智能工业传感器、智能工业网关、智能PLC、工业级可穿戴设备和无人系统等智能硬件产品及服务。支持新型工业通信、工业安全防护、远程维护、工业云计算与服务等技术架构和设备的产业化,提升工业级智能化系统开发、优化、综合仿真和测试验证能力。

(二)加强智能硬件核心关键技术创新

瞄准产业发展制高点,组织实施一批重点产业化创新工程,支持关键软硬件IP核开发和协同研发平台建设。掌握一批具有全局影响力、带动性强的智能硬件共性技术。加强国际产业交流合作,鼓励国内外企业开源或开放芯片、软件技术及解决方案等资源,构建开放生态,推动各类创新要素资源的聚集、交流、开放和共享。

1.低功耗轻量级底层软硬件技术。发展适用于智能硬件的低功耗芯片及轻量级操作系统,开发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及应用开发工具。支持骨干企业围绕底层软硬件系统集聚资源、建设标准,拓展应用、打造生态。

2.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发展面向虚拟现实产品的新型人机交互、新型显示器件、GPU、超高速数字接口和多轴低功耗传感器,面向增强现实的动态环境建模、实时3D 图像生成、立体显示及传感技术创新,打造虚拟/增强现实应用系统平台与开发工具研发环境。

3.高性能智能感知技术。发展高精度高可靠生物体征、环境监测等智能传感、识别技术与算法,支持毫米波与太赫兹、语音识别、机器视觉等新一代感知技术的突破,加速与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集成创新。

4.高精度运动与姿态控制技术。发展应用于智能无人系统的高性能多自由度运动姿态控制和伺服控制、视觉/力觉反馈与跟踪、高精度定位导航、自组网及集群控制等核心技术,提升智能人机协作水平。

5.低功耗广域智能物联技术。发展大规模并发、高灵敏度、长电源寿命的低成本、广覆盖、低功耗智能硬件宽、窄带物联技术及解决方案,支持相关协议栈及IP研发,加快低功耗广域网连接型芯片与微处理器的SoC开发与应用,发挥龙头企业对产业链的市场、标准和技术扩散功能,打造开放、协同的智能物联创新链条。

6.端云一体化协同技术。支持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建设安全可靠端云一体智能硬件服务开发框架和平台,发展从芯片到云端的全链路安全能力,发展可信身份认证、智能语音与图像识别、移动支付等端云一体化应用。

(三)推动重点领域智能化提升

深入挖掘健康养老、教育、医疗、工业等领域智能硬件应用需求,加强重点领域智能化提升,推动智能硬件产品的集成应用和推广。

1.健康养老领域。鼓励智能硬件企业与健康养老机构对接,对健康数据进行整合管理,实现与相关健康养老服务平台的数据集成应用,发展运动与睡眠数据采集、体征数据实时监测、紧急救助、实时定位等智能硬件应用服务,提升健康养老服务质量和效率。

2.教育领域。支持智能硬件企业面向教育需求,在远程教育、智能教室、虚拟课堂、在线学习等领域应用智能硬件技术,提升教育智能化水平。结合智能硬件产品形态发展,建设相匹配的优质教学资源库,对接线上线下教育资源,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公平。

3.医疗领域。鼓励医疗机构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推动智能医疗健康设备在诊断、治疗、护理、康复等环节的应用,加强医疗数据云平台建设,推广远程诊断、远程手术、远程治疗等模式,支持医疗资源和服务数字化、定制化、远程化发展,促进社区、家政、医疗护理机构、养老机构协同信息服务,提高医疗保障服务水平。

4.工业领域。鼓励工业企业与智能硬件厂商协同联动,开展工业级智能硬件系统的集成适配,加快重点领域的智能化改造进程,提高敏捷制造、柔性制造能力,发展基于智能硬件的工业远程维护、工业大数据分析等新兴服务发展。

五、推进措施

(一)加强政策协同引导。统筹利用“互联网+”重大工程、工业转型升级、专项建设基金等渠道支持智能硬件产业发展。加强与相关“十三五”规划的衔接,完善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协同机制,解决产业发展及应用推广中的瓶颈问题。探索设立智能硬件产业引导及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多种渠道投资智能硬件产业,支持符合条件的智能硬件企业上市融资。

(二)完善标准检测体系。研究制定智能硬件技术标准及应用规范体系。研制关键控制接口协议规范,推动设备间的数据格式和标准协议的开放共享,推进产品和系统间的互联互通。鼓励产业联盟和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开展团体标准试点,完善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的快速衔接机制。建立智能硬件标准化和公共服务平台,支持面向标准符合性、软硬件协同、互联互通、用户体验、安全可靠等产品检测服务。

(三)发展创业创新平台。选择优势地区建设高水平省级智能硬件创业创新平台,支持地方以试验床、创新平台等方式发展智能硬件众创、众包、众筹、众扶平台,发展天使、创业、产业等投资。实施“芯火”计划,推进智能硬件基础芯片领域的创业创新。支持开展智能硬件创业创新大赛,聚集智能硬件创业创新高端人才,推动具有发展潜力的项目与市场对接。

(四)打造产业生态体系。建立智能硬件产业供给能力监测平台,及时跟踪国内外技术路径和产业发展动向。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框架下成立智能硬件工作组,编制产业发展白皮书,为产业发展和决策支撑提供服务。鼓励公共服务部门创新应用模式,加快数据资源的有序开放。加强智能硬件知识产权政策研究,做好智能硬件知识产权布局、专利风险防控机制等方面的咨询和服务。鼓励智能硬件骨干企业在工业、医疗和车载等重点领域开展基于软硬件IP核的产品研发及应用。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智能硬件产品及方案的测评与宣传推广。加强用户信息安全保护,做好市场监管和行业自律,维护产业良好声誉。

智能硬件发展特点及趋势分析(行业调研报告)

智能硬件发展特点及趋势分析 一、智能硬件发展特点 (1)智能硬件发展模式推动新应用、新业态全国兴起和广泛渗透 从全球来看,生活智慧化与生产智能化需求正驱动智能硬件市场日益繁荣,技术突破与融合创新孕育着发展新机遇,以智能可穿戴、智能家居、智能车载、医疗健康、智能无人系统等为代表的智能硬件,通过引入芯片加操作系统的架构,为各种终端产品注入智能,并与互联网、云计算进行紧密结合,协同发展,为用户提供运动统计、智能家庭、智慧交通、健康管理、远程医疗等各种服务。“互联网+智能硬件”影响将迅速向工业、医疗、交通、农业等各领域进行广泛 的渗透扩散。 (2)智能硬件整机、芯片操作系统等产业链环节融合创新,驱动产品形 态和服务模式的多元化发展 智能硬件对智能感知、智能操作与人机交互、低功耗芯片、无线充电、工业设计、应用平台的要求日益突出,竞争由产品性价比扩展到对全产业链的整合和掌控。联动创新融合创新正成为产业发展的主旋律,领军企业掌控智能硬

件操作系统、人机交互技术、互联网开放平台、应用开发工具等产业链关键环节,推动“互联网+智能硬件”产业链整合。 (3)智能硬件缺乏统一标准,产品服务创新质量参差不齐 当前不同品牌的智能硬件设备所采集的数据格式和数据质量存在差异,数据缺乏共享和深入整合。通过数据共享和跨领域融合创造出新的应用和服务,推动信息的流动和共享,消除数据孤岛成为当前智能硬件发展创新的迫切需求。 二、我国智能硬件发展趋势分析 进入到智能硬件市场启动期,资本、技术、人才、政策等正在向这个行业倾斜,未来智能硬件未来将会有一下发展趋势: (1)智能硬件产业规模继续增长 在2014年国内智能硬件元年开启之后,近年来,国内智能硬件行业销量 呈现爆发式增长。根据数据统计,2014年国内智能硬件市场规模达到108亿元,2015年销量达到424亿,2016年中国智能应将产业市场规模为3315亿元。 (2)智能硬件投资更加趋于理性 智能硬件作为新兴的“爆发产业”,2014—2015年第二季度,很多投资人盲目押赛道,在大举投入后期待能迅速产出爆款。智能硬件产业出现了“投资向导”,在研究中发现,很多企业出现了“toVC”的非正常现象。生产企业仅仅对 风投负责,忽视了自身的产品积累和客观的市场规律。然而,2015年第三季度开始,智能硬件领域的投资额遭遇大幅度下滑,由Q2的45.4亿元降至5.7亿元。 资本市场开始重新审视智能硬件这个领域。投资人面对智能硬件厂商会更加“谨慎”,资本向具有较强的技术积累以及良好的产品服务体系倾斜,一些靠融资维持开支的厂商无以为继。 (3)智能硬件不再有单纯的“免费模式” 在智能硬件产业爆发初期,大批缺乏技术含量、使用公模修改的产品诞生,以及资本的大量注入,出现了智能硬件零利润,以及互联网“羊毛出在猪身上”的赢利模式。然而,在ODM、OEM、渠道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完整版】2020-2025年中国智能硬件终端行业全国市场开拓策略研究报告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2020-2025年中国智能硬件终端行业全国市场开拓策略研究报告 系统全面的实战解决方案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 战略专家 管理专家 行业专家 ……

报告目录 第一章企业全国市场开拓策略概述 (5) 第一节研究报告简介 (5) 第二节研究原则与方法 (5) 一、研究原则 (5) 二、研究方法 (6) 第三节研究企业全国市场开拓策略的重要性及意义 (8) 第二章市场调研:2019-2020年中国智能硬件终端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9) 第一节智能硬件终端概念、研究逻辑 (9) 一、智能硬件的概念及研究范围 (9) 二、研究范围 (9) 第二节智能硬件终端发展与演变 (10) 一、智能硬件的发展与演变 (10) 二、智能硬件终端是“智能时代”的巨人 (10) 三、市场发展周期分析 (11) 四、智能硬件终端产业链图谱 (12) 第三节智能硬件终端行业发展驱动力技术 (13) 一、物联网 (13) 二、人工智能技术是重塑智能硬件终端的新动力 (14) 三、5G (15) 四、云平台 (16) 五、边缘计算 (17) 六、政策、经济、社会 (18) 第四节智能硬件终端市场规模预测及投融资情况 (19) 一、智能硬件终端行业市场规模 (19) 二、智能硬件终端行业投融资情况 (21) (一)过去的15年是智能硬件终端发展起步的阶段 (21) (二)资本的布局加速智能硬件终端企业的快速成长 (22) 第五节智能硬件终端产业链分析——元器件 (23) 一、元器件是智能硬件终端产品的“头”,而芯片是“大脑” (24) 二、AI芯片行业竞争激烈,市场规模增长快,增速稳定 (24) 三、各个场景下屏幕的种类众多,其中手机屏幕目前改进最大 (25) 四、智能手机屏幕市场空间随5G商用的落地而增加,头部效应明显 (26) 第六节产业链环节分析——细分品类分析 (27) 一、手机是智能硬件终端最早的品类,智能机器人是功能性最强的品类 (27) 二、智能机器人的种类和应用场景繁多,零售、教育和医疗种类增长最快 (29) 三、5G时代下的智能大屏赋能OTT行业,盈利模式再升级 (31) 四、可穿戴设备品类众多,主要围绕替代劳动而设计 (33) 五、智能家居设备是目前智能硬件终端领域发展最好的,规模最大的 (34) 六、智能车联网设备的政策发展基因良好,但是产业协同还需时日 (34) 第七节智能硬件终端行业渠道及第三方平台 (38) 一、智能硬件终端的销售市场布局涉及前装、换装、新置等多个环节 (38)

智能硬件的现状与发展趋

智能硬件的现状与发展趋 势 姓名:张世斌 班级:软件143 学号:1408060310

目录 什么是智能硬件****************** 1 智能硬件与嵌入式系统的关系****** 1 技术现状与趋势****************** 2 智能硬件市场现状**************** 3 参考文献************************ 8 个人观点************************ 9

什么是智能硬件 硬件是继智能手机之后的一个科技概念,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对传统设备进行改造,进而让其拥有智能化的功能。智能化之后,硬件具备连接的能力,实现互联网服务的加载,形成“云+端”的典型架构,具备了大数据等附加价值。 智能硬件是一个科技概念,指通过将硬件和软件相结合对传统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而智能硬件移动应用则是软件,通过应用连接智能硬件,操作简单,开发简便,各式应用层出不穷,也是企业获取用户的重要入口。 智能硬件是以平台性底层软硬件为基础,以智能传感互联、人机交互、新型显示及大数据处理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特征,以新设计、新材料、新工艺硬件为载体的新型智能终端产品及服务。随着技术升级、关联基础设施完善和应用服务市场的不断成熟,智能硬件的产品形态从智能手机延伸到智能可穿戴、智能家居、智能车载、医疗健康、智能无人系统等,成为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的交汇点。

智能硬件与嵌入式系统的关系 智能硬件可穿戴设备延伸到智能电视、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蓝牙、智能防丢失设备、医疗健康、智能玩具、机器人等领域。比较典型的智能硬件包括Google Glass、三星Gear、FitBit、麦开水杯、Tesla、乐视电视等。嵌入式是把软件系统嵌入到硬件设备上。比如手机,平板电脑,POS机,收银机等都是嵌入式系统,不需要其他设备就可以独立完成需要的功能。从软件方面来理解,嵌入式是相对于PC机而言的,大多数软件开发都是基于PC机的平台,做出的软件必须要在电脑上才能运行,而嵌入式软件设计是独立的,只需要像手机这种移动终端设备就可以运行。智能硬件只有在硬件设备上与嵌入式系统相结合时才能发挥作用。 技术现状与趋势 对于整个智能硬件产业的技术现状和走向趋势,大概会由以下六个方面: 一、APP将会平台化。很快,一种如同安卓系统式的APP系统将会出现,所有的智能硬件厂商将会基于一个系统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应用。对于用户而言,不论我们拥有多少智能硬件产品,我们的手机里不再会出现各种各样琳琅满目的APP应用,而是一个超级APP,或者理解为APP管家。

中国智能硬件产业生态图谱2018(1)

诗和远方 本产品保密并受到版权法保护 中国智能硬件产业生态图谱2018 如需免费获取完整版分析请关注易观订阅号 后台回复“智能硬件”获取。 更多最新内容尽在 (ID:enfodesk)

中国智能硬件产业生态图谱2018 2018年中国智能硬件产业图谱 人工智能及物联网技术 用 户 智能硬件企业智能硬件平台代工厂商供应链平台设计、解决方案提供商大数据及云服务商 硬件提供商软件及系统提供商线上销售渠道 线下销售渠道 垂直媒体 分发平台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呈现出技术加速、布局加快和投资谨慎等市场特点 人工智能及物联网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落地 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加 速落地,计算机视觉在金融、安防等领域 不断拓展,智能语音语义在车载、家居、 移动设备等硬件领域以及教育、客服等商 用领域继续渗透,商用服务机器人进入商 场、酒店,底层硬件开始量产,自动驾驶 上路试点,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持续渗透 互联网巨头加快布局 百度、腾讯、阿里、搜狗、华为、京东、 小米等科技/互联网巨头也在人工智能领 域加快布局,通过成立AI研究院、开放 AI平台、投资并购AI创业公司、合作推 出AI软/硬件产品等,在赋能自身业务的 同时,不断构建和拓展AI产业生态,抢 占终端及流量入口 投融资回归理性但依旧活跃 2017年1月-11月,国内AI领域投融资 事件达260多起,预计较去年又创新高, 但增速明显放缓;在200多起融资中, 融资额在1亿人民币以上的有40多起, 其中,计算机视觉独角兽公司旷视科技以C轮4.6亿美金创下国内AI领域投融资最高额 智能硬件上层设计——人工智能及物联网技术

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项目申报方案

附件 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项目申报方案 为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找准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切入点,加快落实《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切实做好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项目申报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为主线,设置“智能产品、行业应用、支撑体系”3个方向,重点关注项目的创新性、推广性、应用价值等方面要素,支持一批创新性强、应用效果好的产品和项目,发现一批研发实力突出、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的企业,探索形成可推广的新业态和新模式,调动各地区积极性,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加速发展。 二、申报条件和流程 (一)申报要求 请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紧密结合地区人工智能发展基础和优势,面向各自区域人工智能产业和应用单位全面征集,汇总后上报部科技司。中央企业及相关单位直接报送至部科技司。筛选评审工作由部科技司统一组织。申报主体应在行业具有较好的经济实力、技术研发水平和融合创新

能力。创新产品及服务项目要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先进、应用带动作用良好,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标志性,对其他企业或行业具有较强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二)申报数量 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项目由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中央企业集团推荐。项目容包括3类9项,每个申报主体只能申报一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推荐的创新项目数量一般不超过15个,中央企业集团推荐的创新项目数量一般不超过3个。 (三)遴选要求 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行业专家依据项目申报书进行评审,坚持公平公正原则,筛选出具备行业代表性的创新项目。申报材料要求描述详实、重点突出、表述准确、逻辑性强、具有较强可读性,既包括实践容,又涵盖理论剖析,杜绝虚构和夸大。 (四)评选标准 申报单位应在人工智能领域致力技术发展创新、促进行业深度应用。创新产品或服务应具有为企业创造和改变商业机会、重塑产业格局、改变人才团队结构等效果,为企业盈利状况及市场价值带来提升。产品类项目应基于人工智能技

智能硬件项目申请报告

智能硬件项目 申请报告 泓域咨询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智能硬件项目 发展智能可穿戴、车载、家居、医疗健康、服务机器人和无人机等智能硬件产品,加强低功耗轻量级底层软硬件系统、高精度智能传感、高性能运动和姿态控制、新型人机交互、虚拟现实、快速充电与轻便储能等核心技术及“互联网+”人工智能平台开发。推动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发展创新示范区及先进创新平台,加强标准体系建设。 根据工信部电子信息产业公报统计,电子信息产业分为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电子产业)是研制和生产电子设备及各种电子元件、器件、仪器、仪表的工业,是军民结合型工业,由广播电视设备、通信导航设备、雷达设备、电子计算机、电子元器件、电子仪器仪表和其他电子专用设备等生产行业组成。 从主体看,内资企业占全行业收入和利润的比重达到41.3%和52.9%,分别比上年提高4.9和5.2个百分点;从规模看,小型企业继续保持较强发展活力,收入和利润增速分别为20.8%和19.4%,高于平均水平13.2和12.2个百分点;从分行业看,部分行业效益增长较快,通信设备行业收入和利润增长达到14.4%和18.1%,电子专用设备行业收入和利润增长达到14.5%和14.1%,电子信息机电行业收入和利润增长达到13.6%和19.7%,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该智能硬件项目计划总投资6254.6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549.1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2.73%;流动资金1705.5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7.27%。 达产年营业收入15528.00万元,总成本费用12026.83万元,税金及附加124.20万元,利润总额3501.17万元,利税总额4108.29万元,税后净利润2625.88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482.41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5.98%,投资利税率65.68%,投资回报率41.98%,全部投资回收期3.88年,提供就业职位331个。 报告根据项目的经营特点,对项目进行定量的财务分析,测算项目投产期、达产年营业收入和综合总成本费用,计算项目财务效益指标,结合融资方案进行偿债能力分析,并开展项目不确定性分析等。 ......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信息通信技术变革实现新突破的发轫阶段,是数字红利充分释放的扩展阶段。信息化代表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已经成为引领创新和驱动转型的先导力量。围绕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信息化发展,直面“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产业链重组,深度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加快信息化发展,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塑持续转型升级的产业生态;加快信息化发展,构建统一开放的数字市场体系,满足人民生活新需求;加快信息化发展,增

国内智能硬件行业发展现状与痛点

前言 智能硬件是继智能手机之后的一个科技概念,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对传统设备进行改造,进而让其拥有智能化的功能。智能化之后,硬件具备连接的能力,实现互联网服务的加载,形成“云+端”的典型架构,具备了大数据等附加价值。 目前,智能硬件市场已经进入启动期,智能硬件已经从可穿戴设备延伸到智能家居、智能汽车、医疗健康、智能玩具、机器人等领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因此,有必要对智能硬件行业的市场潜力、核心痛点以及产业链各环节发展情况进行深度剖析,以做出正确的竞争和投资策略。

国内智能硬件行业发展现状与痛点

1. 中国智能硬件行业发展规模 行业发展规模分析中国智能硬件行业市场结构 2014年智能硬件元年开启,2014、2015年智能硬件1、行业细分市场结构 销量爆发式增长,2014年国内智能硬件市场规模达到据估计我国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2015的销售额分108亿元,2015年销量达到424亿。据估计未来几年别达到159亿和104亿,智能家具和可穿戴设备占 智能硬件市场规模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比超过50%,规模均超过100亿。目前,国内智能 硬件市场也主要集中于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其2012- 2016年中国智能硬件市场规模增长情况(单位:亿元) 中,智能手环和智能路由器的销量已成规模。 600 552 2015年中国智能硬件细分市场结构(单位:%)500 424 400 300智能交通 13.6% 智能医疗 4.1% 智能家居 200 36.6% 108 100 13 33 其他 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E 2016E 22.2%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智能穿戴 23.5%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重点任务揭榜单位申报材料

附件2 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重点任务 揭榜单位申报材料 揭榜方向: 细分领域: 揭榜单位:(加盖单位公章) 推荐单位:(加盖单位公章) 申报日期:年月日

填报须知 一、揭榜单位应仔细阅读《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榜工作方案》的有关说明,如实、详细地填写每一部分内容。 二、除另有说明外,申报表中栏目不得空缺。申报表要求提供证明材料处,请补充附件。 三、纸质版申报材料要求盖章处,须加盖公章,复印无效,申报材料需加盖骑缝章,并与相应纸质证明材料一起交推荐单位邮寄。 四、电子版材料的内容与格式应与纸质材料一致,如不一致以纸质材料为准。 五、揭榜主体所申报的产品需拥有知识产权,对报送的全部资料真实性负责,对能否按计划完成重点揭榜任务作出有效承诺,并签署企业承诺声明(见“揭榜任务承诺书”模板)。

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重点任务 揭榜单位申报表 一、单位情况(提供证明材料) 单位名称全称(如实填写) 揭榜负责人 姓名职务职称 邮箱手机 申报联系人姓名手机邮箱传真 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单位地址 组织机构代码/ 三证合一码 单位性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事业单位其他(请注明): 是否上市公司□否 □是(股票代码:上市地点:上市时间:) 整体业务收入(万元)指上一个财年(提供证明 材料) 研发投入 (万元) 指上一个财年(提供证明 材料) 其中与人工智能 业相关的业务收 入(万元) 单位人数研发人员人数 揭榜单位简介包括成立时间、主营业务、主要产品、技术实力、发展历程等基本情况,以及所获专利、标准、知识产权、所获竞赛类奖励荣誉等情况(需提供证明材料附后)(本部分内容不超过500字)。 参与单位

2020年中国智能硬件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

2020年中国智能硬件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 智能硬件是指具备信息采集、处理和连接能力,并可实现智能感知、交互、大数据服务等功能的新兴互联网终端产品,是“互联网+人工智能”的重要载体。目前已经形成规模化的产品领域包括智能穿戴设备、智能车载设备等。此外,信息技术改造传统设备的进程正在加速。随着互联网及科技水平的提高,对智能硬件的需求逐渐壮大,未来,中国智能硬件市场逐渐扩大,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硬件市场规模将突破7000亿元。 《2020年中国智能硬件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主要围绕智能硬件行业概况;智能硬件市场分析;智能硬件市场发展环境;重点企业分析;智能硬件行业发展前景等五个章节展开,通过对当前行业进行分析,总结行业发展现状,从而预提出当前行业的发展前景。

PART1智能硬件行业概况 智能硬件是一个科技概念,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对传统设备进行改造,进而让其拥有智能化的功能。智能化之后,硬件具备连接的能力,实现互联网服务的加载,形成“云+端”的典型架构,具备了大数据等附加价值。通过应用连接智能硬件,操作简单,开发简便,各式应用层出不穷,也是企业获取用户的重要入口。改造对象可能是电子设备,例如手表、电视和其他电器;也可能是以前没有电子化的设备,例如门锁、茶杯、汽车甚至房子。 PART2智能硬件市场促进因素

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55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063元,增长7.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328元,增长9.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其中,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902元,增长12.9%,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8.8%。 PART3智能硬件市场分析 近年来,智能硬件逐渐发展,智能硬件企业注册数量逐年上升,投融资交易事件总量随之增加。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环境的影响,智能硬件在未来几年将会加速发展。2015年-2019年中国智能硬件企业注册数量逐年增长,粗略统计,2019年中国智能硬件企业注册数量为3119家。

智能硬件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智能硬件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智能硬件是继智能手机之后的一个全新的科技概念,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对传统设备进行改造,从而拥有了更多的智能化功能。智能硬件会带来很多产业更新,诸如可穿戴设备改变了人们的运动、沟通方式;虚拟现实将会彻底革新人们对于显示的功能需求等等。2014年为智能硬件元年,2015年达到了爆火的程度。 一、智能硬件产业链版图 1、产品分类及研究范围 京东智能联合艾瑞咨询,近日发布了中国智能硬件产业系列研究,根据智能硬件产品的适用范围,将智能硬件分为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智能交通、健康医疗以及其他等5类。 智能硬件发展简述 图表智能硬件产业发展阶段 资料来源:产研智库 相关论点阐述: Smart connectedproducts(智能硬件)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硬件(机械、电子基础)、智能(传感器、微处理器)、连通能力(基于端口、协议,实现数据交互、硬件功能的延伸)。——迈克尔·波特 未来,数据会更多地在每个人的智能设备之间传输,不会回到发射塔、交换机者“云”里面。到2020年,超过2/3的信息传送距离不会超过1公里。——凯文·凯利 有很多的企业把他们的产品变成智能产品,这只是前进道路上的一小步,他们应该把他们的产品从智能产品过渡到智能可连的产品,这是非常重大的向前走的一步。——PTC全球总裁及CEO JamesE.Heppelmann

2、智能硬件产业链结构 根据智能硬件从创意产生到产品销售的各主要环节归纳、总结了智能硬件产业链结构。 智能硬件产业链整合平台通过推动智能硬件产业链前向、后向的扩展、延伸,整合概念提炼、资金支持、研发设计、硬件生产、内容及服务供应、宣传推广、销售等服务环节,形成完整的产、供、销智能硬件产业链。 其中智能硬件产业链中各个服务环节均已形成或可能形成完整的垂直产业,逐步丰富、完善智能硬件产业链条,推动其迭代和更新。 未来,第三方服务也将融入智能硬件产业链为用户提供生鲜、电商、健康管理、学习教育等智能硬件增值服务。 智能硬件产业链结构 3、智能硬件产业盈利模式及趋势分析 智能硬件产业的盈利模式比较多样,未来发展前景较好的模式为内容、服务盈利广告增值和多种模式叠加。 随着智能硬件产业链向外对各领域延伸,未来将探索出更多可能的盈利模式。 二、智能硬件未来趋势 智能硬件在经过了2015年的高速增长之后,2016年的智能硬件市场仍然保持上涨的态势,而2015年424亿元的市场规模也将在2016年突破500亿元。报告从行业、产品、服务三个层面总结了智能硬件未来的八大趋势。 市场规模上涨,巨头企业继续做生态 从行业层面看,智能硬件的整个市场规模仍在高速增长。2015年,智能硬件热门品类的销量已经破千万,在2016年,还会在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的带动下继续增长;同时,巨头们将继续扩展生态。以京东智能为例,凭借JD+深度整合投资、孵化、设计、供应链、市场营销、互联互通技术方面的六大核心能力,推出了包括JD+开放孵化器、JD+设计、JD+供应链、JD+首发在内的一系列JD+产品,帮助硬件创业者完成产品从创意、研发、量产到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的落地,已构建出完整的智能生态链。受益于平台的成熟,中小企业会有更多的精力专注于产品本身。 互联互通、交互方式优化是发展重点 从产品层面来看,互联互通与交互方式的优化将成为2016年智能硬件产品发展的重点,而智能家居将继续成为热点发展领域。报告中指出,智能类产品的用户粘性与其实用性息息相关,简单、多样化的交互方式更能满足消费者需求。以京东微联为例,场景化模式让用户通过一次简单的触控或是语音操作就可以触发智能家电一系列的预置动作,迅速便捷地享受完整的智能生活。这其中语音的交互入口,则是由JD+生态中的Ding Dong智能音箱来完

人工智能创新应用重点示范领域

人工智能创新应用重点示范领域 一、AI+金融 智能风控、智能投顾、金融监管、银行信贷。 二、AI+制造 工业互联网平台、质量检测、工业机器人、物流运输。 三、AI+商业 信息管理平台、跨境电商、国际贸易、线下零售。 四、AI+医疗 医院管理、医学影像、辅助诊疗、手术辅助、家庭医疗系统。 五、AI+交通 无人驾驶、无感通行、车路协同、智慧停车。 六、AI+城市管理 政务服务、智慧法院、垃圾分类、危化品管理、食品安全。 七、AI+教育 校园管理、辅助教学、个性化学习。 八、AI+社区 物业管理、生活服务、社区安防。 九、AI+园区 智慧孵化、企业大脑、AI展厅。 十、AI+文化旅游 融媒体发展、旅游景点、文化场馆。 深圳市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项目 申报书

(模板) 项目名称: 牵头单位(盖章): 合作单位一(盖章): 合作单位二(盖章): 申报日期:2020 年月日- 6 -

一、项目基本信息(牵头单位填写) - 5 -

二、单位基本信息 - 6 -

(注:有多家合作单位的,请分别填写此页表格) - 5 -

三、单位介绍 (一)牵头单位情况介绍; (二)合作单位情况介绍。 四、项目概况 包括名称、背景和必要性、建设思路和内容、技术方向、组织与合作方式、投入、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五、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情况 人工智能技术、产品或解决方案在项目中的应用情况,包括但不限于技术方案、服务运营、技术标准、应用推广等方面的创新。 六、人工智能创新应用阶段性成效 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产品或解决方案后已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包括但不限于效益提升、节能降耗、服务改善、管理优化、产品升级等方面的成效。 七、下一步计划 八、应用示范经验总结 (总结提炼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经验)。 九、相关附件 (一)项目关键技术装备、软件的清单及品牌、供应商; (二)企业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或专利授权。 (格式说明:请用A4幅面编辑,正文字体为3号仿宋体,行距固定值28;一级标题3号黑体,二级标题3号楷体;双面打印;封面、骑缝、附件材料请加盖公章;企业基本信息页请加盖相应单位公章) - 6 -

为贯彻落实《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发〔2017〕35

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 揭榜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发〔2017〕35号)和《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工信部科〔2017〕315号)要求,加快推动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聚焦“培育智能产品、突破核心基础、深化发展智能制造、构建支撑体系”等重点方向,征集并遴选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单位集中攻关,重点突破一批技术先进、性能优秀、应用效果好的人工智能标志性产品、平台和服务,为产业界创新发展树立标杆和方向,培育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主力军。 二、揭榜任务和预期目标 (一)智能产品 1.智能网联汽车 揭榜任务:包括研发自动驾驶芯片、车辆智能算法、自动驾驶系统、车载通信系统等关键技术和产品,打造以车辆智能化计算平台为核心,集软件、硬件、算法、网联通信、信息安全一体化的车辆智能化平台。

预期目标:到2020年,突破自动驾驶智能芯片、车辆智能算法、自动驾驶、车载通信等关键技术,实现智能网联汽车达到有条件自动驾驶等级水平,自动驾驶智能芯片图像处理、信息融合、智能控制等计算能力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车载V2X系统通信能力及其能效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满足车辆有条件自动驾驶等级下智能感知、自主决策、协同控制以及智能信息交换共享等计算和通信技术要求,完成安全、可靠的车辆智能化平台技术与功能验证及应用示范,形成平台相关标准,支撑高度自动驾驶(HA级)。 2.智能服务机器人 揭榜任务:包括智能交互、智能操作、多机协作、三维成像定位、智能精准安全操控、人机协作接口等关键技术研发;清洁、老年陪护、康复、助残、儿童教育等家庭服务机器人,以及巡检、导览等公共服务机器人,消防救援机器人等特殊服务机器人研发;手术机器人及其操作系统研发。 预期目标:到2020年,突破智能服务机器人环境感知、自然交互、自主学习、人机协作等关键技术,实现智能家庭服务机器人、智能公共服务机器人的批量生产及应用,实现医疗康复、助老助残、消防救灾等机器人的样机生产,完成技术与功能验证及应用示范。 3.智能无人机 揭榜任务:包括智能避障、自动巡航、面向复杂环境的

中国智能硬件行业发展及出货量分析

2019年中国智能硬件行业发展及出货量分 析 智能硬件是一个科技概念,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对传统设备进行改造,进而让其拥有智能化的功能。智能化之后,硬件具备连接的能力,实现互联网服务的加载,形成“云+端”的典型架构,具备了大数据等附加价值。通过应用连接智能硬件,操作简单,开发简便,各式应用层出不穷,也是企业获取用户的重要入口。 智能硬件发展历程

智能硬件产业链 一、智能硬件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1.消费结构改变,产业趋于成熟 经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都在稳步上升。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的消费比例降低,娱乐、教育、健康等方面的支出增加;互联网公司、传统硬件公司、通信公司和科技公司等都加入到智能硬件的浪潮中,推动产业专业化和多样化。 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559元,比2018年名义增长8.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063元,增长7.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328元,增长9.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其中,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902元,增长12.9%,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8.8%。

2014-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统计 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构成

2.多政策支持市场发展 国务院等部门发布了《轻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2016-2018年)》、《中国制造2025》、《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总体推进方案》、《物联网应用推广专项行动计划》、《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支持和指导智能硬件发展。 相关政策支持

智能硬件发展特点及趋势分析行业调研报告

. 智能硬件发展特点及趋势分析 一、智能硬件发展特点 (1)智能硬件发展模式推动新应用、新业态全国兴起和广泛渗透 从全球来看,生活智慧化与生产智能化需求正驱动智能硬件市场日益繁荣,技术突破与融合创新孕育着发展新机遇,以智能可穿戴、智能家居、智能车载、医疗健康、智能无人系统等为代表的智能硬件,通过引入芯片加操作系统的架构,为各种终端产品注入智能,并与互联网、云计算进行紧密结合,协同发展,为用户提供运动统计、智能家庭、智慧交通、健康管理、远程医疗等各种服务。“互联 网+智能硬件”影响将迅速向工业、医疗、交通、农业等各领域进行广泛的渗透 扩散。 (2)智能硬件整机、芯片操作系统等产业链环节融合创新,驱动产品形态和服 务模式的多元化发展 文档Word . 智能硬件对智能感知、智能操作与人机交互、低功耗芯片、无线充电、工业设计、应用平台的要求日益突出,竞争由产品性价比扩展到对全产业链的整合和掌控。联动创新融合创新正成为产业发展的主旋律,领军企业掌控智能硬件操作系统、人机交互技术、互联网开放平台、应用开发工具等产业链关键环节,推动“互联

网+智能硬件”产业链整合。 (3)智能硬件缺乏统一标准,产品服务创新质量参差不齐 当前不同品牌的智能硬件设备所采集的数据格式和数据质量存在差异,数据缺乏共享和深入整合。通过数据共享和跨领域融合创造出新的应用和服务,推动信息的流动和共享,消除数据孤岛成为当前智能硬件发展创新的迫切需求。 二、我国智能硬件发展趋势分析 进入到智能硬件市场启动期,资本、技术、人才、政策等正在向这个行业倾斜,未来智能硬件未来将会有一下发展趋势: (1)智能硬件产业规模继续增长 在2014年国内智能硬件元年开启之后,近年来,国内智能硬件行业销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根据数据统计,2014年国内智能硬件市场规模达到108亿元,2015年销量达到424亿,2016年中国智能应将产业市场规模为3315亿元。 (2)智能硬件投资更加趋于理性 智能硬件作为新兴的“爆发产业”,2014—2015年第二季度,很多投资人盲目押 赛道,在大举投入后期待能迅速产出爆款。智能硬件产业出现了“投资文档Word . 向导”,在研究中发现,很多企业出现了“toVC”的非正常现象。生产企业仅仅对风投负责,忽视了自身的产品积累和客观的市场规律。然而,2015年第三季度开始,智能硬件领域的投资额遭遇大幅度下滑,由Q2的45.4亿元降至5.7亿 元。 资本市场开始重新审视智能硬件这个领域。投资人面对智能硬件厂商会更加“谨慎”,资本向具有较强的技术积累以及良好的产品服务体系倾斜,一些靠融资维持开支的厂商无以为继。 (3)智能硬件不再有单纯的“免费模式” 在智能硬件产业爆发初期,大批缺乏技术含量、使用公模修改的产品诞生,以及资本的大量注入,出现了智能硬件零利润,以及互联网“羊毛出在猪身上”的赢 利模式。然而,在ODM、OEM、渠道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原材料 也通常需要提前垫付,这意味着在智能硬件的筹备阶段,可能就需要投入超乎想

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重大工程申报要求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附件2 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重大工程申报要求 一、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工程 (一)深度学习智能芯片产业化。支持深度学习算法的通用智能芯片,前端智能芯片重点突破超低单片功耗、多模型适配等技术,云端智能芯片重点突破海量数据吞吐、高度并行计算、可扩展多片级联等技术。芯片具备异构计算、神经网络等新型计算体系架构,集成多处理器单元、并行分布式处理、分布式处理与集中控制系统,推动高性能、低功耗、易编程、多用途的人工智能芯片产业化与规模应用。 指标要求:1.申报企业可任选前端芯片或云端芯片进行申报;2.基于自主知识产权新型计算机指令集,配套编译器支持MXNET、CAFFE等框架;3.云端芯片性能不低于400Gops/W,前端芯片整体功耗不高于5W;4.单款智能芯片出货量不低于100万片;5.在3个以上领域得到应用。 (二)面向深度学习应用的开源平台建设及应用。基于CPU、GPU、FPGA等多类型深度学习硬件,建立人工智能软件开发平台。支持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等典型人工智能技术,建立CNN、RNN等多种神经网络及深度学习算法的训练库,具备直观灵活的数据接口和模型配置接口。建立软件编译过程中大规模数据的自动采集分类、海量数据智能分析处理、跨媒体数

据关联与挖掘等环境,突破人工智能应用的云网端计算智能调度。 指标要求:1.支持100PB以上级别的数据规模和数据处理能力;2.支持TensorFlow、Spark、xgboost等主流机器学习算法工具的混合部署和统一管理,并提供在线服务能力;3.跨媒体管理数据类型至少包括图像、视频、音频、文本等多模态数据;4.开展不少于10类以上的人工智能应用验证,应涵盖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等领域。 二、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工程 (一)高准确度人脸识别系统产业化及应用。具备高质量人脸识别基础数据库,提供行业开放数据接口。支持实时超高清图像和视频人脸图像采集,研发人脸明暗侦测、自动调整动态曝光补偿、自动调整影像放大等图像预处理。在人脸特征提取和检索等环节突破深度学习、知识加工、深度搜索核心技术。研发1:1和1:N人脸识别系统,突破复杂环境的人脸识别技术,提高识别速度和识别准确率。 指标要求:1.人脸图像基础数据库不低于PB级数据资源,为不少于100家企业提供支撑;2.支持离线、在线两种人脸识别,在金融、安防、交通等领域取得应用;3.1:1识别系统识别率不低于98%,识别时间小于0.2S,1:N(N=20万)情况下识别率不低于85%。 (二)高灵敏度语音识别系统产业化及应用。开展深度学习与语音识别等融合技术研发,突破远场识别、回声消除、降噪处

智能硬件发展状况分析及对智能硬件的认识

智能硬件发展状况分析及对智能硬件的认识 智能硬件智能硬件是继智能手机之后的一个科技概念,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对传统设备进行改造,进而让其拥有智能化的功能。智能化之后,硬件具备连接的能力,实现互联网服务的加载,形成云+端的典型架构,具备了大数据等附加价值。 智能硬件是一个科技概念,指通过将硬件和软件相结合对传统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而智能硬件移动应用则是软件,通过应用连接智能硬件,操作简单,开发简便,各式应用层出不穷,也是企业获取用户的重要入口。 改造对象可能是电子设备,例如手表、电视和其他电器;也可能是以前没有电子化的设备,例如门锁、茶杯、汽车甚至房子。 智能硬件已经从可穿戴设备延伸到智能电视、智能家居、智能汽车、医疗健康、智能玩具、机器人等领域。比较典型的智能硬件包括Google Glass、三星Gear、FitBit、麦开水杯、咕咚手环、Tesla、乐视电视等。 智能硬件是以平台性底层软硬件为基础,以智能传感互联、人机交互、新型显示及大数据处理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特征,以新设计、新材料、新工艺硬件为载体的新型智能终端产品及服务。随着技术升级、关联基础设施完善和应用服务市场的不断成熟,智能硬件的产品形态从智能手机延伸到智能可穿戴、智能家居、智能车载、医疗健康、智能无人系统等,成为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的交汇点。 智能硬件与嵌入式系统的关系 智能硬件可穿戴设备延伸到智能电视、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蓝牙、智能防丢失设备、医疗健康、智能玩具、机器人等领域。比较典型的智能硬件包括Google Glass、三星Gear、FitBit、麦开水杯、Tesla、乐视电视等。嵌入式是把软件系统嵌入到硬件设备上。比如手机,平板电脑,POS机,收银机等都是嵌入式系统,不需要其他设备就可以独立完成需要的功能。从软件方面来理解,嵌入式是相对于PC机而言的,大多数软件开发都是基于PC机的平台,做出的软件必须要在电脑上才能运行,而嵌入式软

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及特征浅析

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及特征浅析 一、制造强国战略出台并实施,各级地方政府积极推进地区规划政策落实 我国制造业步入新常态下的攻坚阶段,制造强国战略开始推进实施。经过多年迅猛发展,我国已稳居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对全球制造业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但随着全球经济结构深度调整,我国制造业面临“前后夹击”的双重挑战。从国内来看,经济发展正处于增速换档和结构调整阵痛的关键节点,制造业潜在增长率趋于下降。 总体来看,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以中高速、优结构、多挑战、新动力为特征的新常态阶段。5月8日,国务院出台制造强国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中国制造2025》,全面部署推进制造强国战略实施,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以《中国制造2025》为总纲,各地方陆续出台智能制造领域的扶持政策。在《中国制造2025》这一国家战略的指导下,各级地方政府因地制宜,陆续出台相关行动计划,全面对接《中国制造2025》。江苏、广东、福建、四川、安徽等省份借助《中国制造2025》战略支点,分别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5~2025)》、《福建省实施<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等政策,以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加快制造强省的建设步伐。佛山、南京等在国家制造强国战略以及省级行动计划的指导下,进一步分析产业特色,陆续制定与《中国制造2025》相衔接的制造业发展计划,找准转型升级基础,引领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 二、随着互联网技术及理念加快渗透,制造企业着手推动商业模式、组织方式等多方位转型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推广普及,推动企业组织流程、商业模式创新。一是互联网技术激发了用户被搁置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企业传统商业模式、组织架构难以维系,需要以用户为导向、以需求为核心进行组织形式和经营策略变革。 二是网络化、扁平化、同步快速的信息传递方式将促进市场参与主体搜索、获取、分享、沟通信息的效率提高和成本降低,充分发挥其自主经营、决策、分配等权利。三是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和快速迭代的特点,在其加速渗透的过程中,企业趋向于在短时间内以开放、合作、共享的创新模式,整合内外部资源,促进用户深度参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度协同,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增强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

中国智能硬件产业生态图谱2015

中国智能硬件产业生态图谱2015 本产品保密并受到版权法保护

2014年我们已产出本行业报告: ?中国手机安全市场年度综合报告(2014) ?中国位置服务市场年度综合报告(2014) ?中国手机浏览器市场年度综合报告(2014) ? 中国智能电视市场年度综合报告(2014) ?中国平板电视线上销售研究报告2014 ?中国智能路由器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4 ?中国移动电视市场发展专题研究报告2014 ?中国IC 元器件电子商务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4 ?中国打车APP 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4 ?中国代驾APP 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4 ?中国虚拟运营市场与竞争分析展望专题研究报告2014 ? 中国公共WIFI 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4 欲了解位置服务&终端行业的更多内容, 易观智库长期致力于互联网产业的深度研究,位置服务&终端行业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研究报告包括以下: 2015年我们将产出本行业报告: ☆中国手机安全市场年度综合报告2015 ☆中国手机浏览器市场年度综合报告2015 ☆中国位置服务市场年度综合报告2015 ☆ 中国商业WiFi 市场年度综合报告2015 ☆中国城市交通O2O 专题研究报告2015 ☆中国拼车APP 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5 ☆中国专车APP 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5 ?中国IM 市场发展研究专题研究报告2015 ?中国智能手机刷机软件用户行为分析报告2015 ?中国手机地图导航竞品分析报告2015 ?中国手机客户端邮箱市场发展专题研究报告2015 ? 中国车联网产业链研究专题报告2015

中国智能硬件产业生态图谱 渠道 细分领域硬件厂商 元器件提供商 屏幕/面板 电池 健康医疗 无人机 影音娱乐 汽车交通智能机器人 专业服务商 代工厂商 开发者平台 云服务与大数据平台 系统平台解决方案 智能可穿戴 垂直媒体 线上销售渠道 推广平台 线下销售渠道传感器 智能家居 芯片 众筹平台 语音控制与交互技术

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2018年度项目

附件: 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 为落实《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启动实施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根据《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实施方案》确定的总体目标及2020年阶段性目标,现提出2018年度项目指南建议。2018年度项目指南从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面向重大需求的核心关键技术、智能芯片与系统三个方向部署实施,实施周期为3年(2018—2020年)。 申请者应根据指南描述,按照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原则,根据拟申请项目特点提出具体的考核指标和明确的任务目标。 1.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 聚焦人工智能重大科学前沿问题,以突破人工智能基础机理、模型和算法瓶颈为重点,重点布局可能引发人工智能范式变革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为人工智能持续发展与深度应用提供强大科学储备。 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设7个研究方向,每个方向拟支持1-2个项目。鼓励已有较好基础的融合性团队参与申请。 1.1新一代神经网络模型

借鉴神经认知机理和机器学习数学方法等,开展神经网络模型非线性映射、网络结构自动演化、神经元和模块功能特异化、小样本学习/弱标签/无标签样本学习、可解释性等新理论和新方法的研究,本质性提升深度神经网络支撑解决现实人工智能问题的范围和能力。 1.2面向开放环境的自适应感知 针对应用场景变换易导致智能系统性能急剧下降问题,发展适应能力强的层次化网络结构、可连续学习的机器学习策略及一般性效能度量方法,突破无监督学习、经验记忆利用、内隐知识发现与引导及注意力选择等难点,推动形成开放环境和变化场景下的通用型感知智能。 1.3跨媒体因果推断 研究基于跨媒体的人类常识知识形成的机器学习新方法,并在常识知识支持下对跨媒体数据进行自底向上的深度抽象和归纳,有效管控不确定性的自顶向下演绎和推理,建立逻辑推理、归纳推理和直觉顿悟相互协调补充的新模型和方法,实现跨媒体从智能的关联分析向常识知识支持下因果推断的飞跃。 1.4非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博弈决策 针对人类经济活动、人机对抗等非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博弈特点,结合机器学习、控制论、博弈论等领域进展,研究不确定复杂环境下博弈对抗的动力学机制和优化决策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