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培训心理学网络培训课程选择题整理(带答案)

18年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培训心理学网络培训课程选择题整理(带答案)
18年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培训心理学网络培训课程选择题整理(带答案)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30分)

A、教师的教

B、学生的学

C、教学方法

D、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标准答案:D

2 ()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等不朽的教学心理学思想。(30分)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孟子

标准答案:B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

3 教师的教学行为包括()环节。(40分)

A、教学目标的设计

B、教学过程的实施

C、教学策略的改进

D、教学评价的调整

标准答案:A,B,C,D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元认知是对()的认知,随个体的成长逐渐发展成熟。

(33.33分)

A、记忆

B、认知

C、感知

D、思维

标准答案:B

2对大学生思维的主要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33.33分)

A、形式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

B、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发展,不断成熟

C、创造性思维有了明显发展

D、创造性思维占据主导地位

标准答案:D

3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根据个体认知的发展水平,把个体认知的发展区分为四个阶段,其中2-7岁是()阶段。

(33.34分)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标准答案:B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 下列不属于大学生交往心理差异性的是()(30分)

A、交往目的不同

B、交往风格不同

C、交往认知不同

D、交往情感不同

标准答案:A

2 不属于大学生交往目的的是()。(30分)

A、切磋学问

B、交流思想

C、探索人生

D、商务合作

标准答案:D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

3 大学生人际交往多样性主要表现在()方面。(40分)

A、交往动机

B、交往对象

C、交往渠道

D、交往方式

标准答案:B,C,D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下列不属于大学生交往目的单纯的因素是()(30分)

A、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相对比较简单

B、思想单纯

C、大学生之间无地位高低之别

D、大学生的交往意识较差

标准答案:D

2人际交往中大胆、胆小、豪迈、内敛等属于交往中的()方面的体现。(30分)

A、交往动机的迫切性

B、交往内容的多样性

C、交往目的的单纯性

D、交往心理的差异性

标准答案:D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

3 良好的人机交往有助于大学生的() (40分)

A、自我完兽

B、认知他人

C、有助于保持身心健康

D、提高学习或工作效率

标准答案:A,B,C,D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 对大学生思维的主要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33.33

分)

A、形式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

B、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发展,不断成熟

C、创造性思维有了明显发展

D、创造性思维占据主导地位

标准答案:D

2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33.33分)

A、记忆

B、认知

C、感知

D、思维

标准答案:D。

3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根据个体认知的发展水平,把个体认知的发展区分为四个阶段,其中2-7岁是()阶段。

(33.34分)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标准答案:B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教师实现其中心角色的主要途径是() (30分)

A、教学

B、参与学校管理

C、科学研究

D、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标准答案:A

2 ()是高校教师的立身之本。(30分)

A、崇高的职业道德

B、渊博的专业知识

C、先进的教育理念

D、特色的教学能力

标准答案:B

3 促进教师角色形成的主要条件有(), (40分)

A. 积极参与学校管理

B、正确认识教师职业

C、树立学习榜样

D、积极参与教学实践

标准答案:B,C,D

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对于教师威信描述正确的是()。(30分)

A、威信的形成是一个心理过程

B、威信是教师角色决定的

C、威信使学生敬而远之

D、威信等同于权威

标准答案:A

2 ()是指教师所具有的一种使学生感到尊敬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是教师对学生在心理上和行为上所产生的一种崇高的影响力,是师生间的一种积极肯定的人际关系的表现。(30分)

A、教师权威

B、教师威严

C、教师威望

D、教师威信

标准答案:D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

3决定教师威信的人格特征有()。(40分)

A、资历

B、声望

C、才能

D、品德

标准答案:A.B.C,D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富勒和布朗(Fuller& rown)划分的教师成长阶段不包括()。

(33.33分)

A、关注学科

B、关注生存

C、关注情境

D、关注学生

标准答案:A

2 教师对自己完成教学任务能力的自我评价与判断称为(), (33.33分)

A、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B、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C、教师的自我强化能力

D、教师的自我校正能力

标准答案:A

3 ()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察觉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33.34分)

A、教学反思

B、教学监控

C、教学计划

D、教学设计

标准答案:A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是()(30分)

A、中性刺激

B、无条件刺激

C、条件反应

D、无条件反应

标准答案:D

2 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为两类,分别是()。(30分)

A、学习行为和操作行为

B、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C、刺激行为和反应行为

D、操作行为和反应行为

标准答案:B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

3 根据学习内容不同,学习可分为(), (40分)

A、知识学习

B、技能学习

C、机器学习

D、社会规范学习

标准答案:A,B,D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 一般知识学习的过程包括知识的准备、知识的感知、知识的理解、知识的巩固和()五个基本环节。(30分)

A、知识的总结

B、知识的分析

C、知识的应用

D、知识的比较

标准答案:C

2我们把文学作品的各个场景联和成完整的场面,属于思维过程的(), (30分)

A、综台

B、比较

C、分类

D、概括

标准答案:A

3促进知识的理解的途径有哪些()(40分)

A、分析与综台

B、比较与分类

C、抽象与概括

D、学习与记忆

标准答案:A,B,C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33.33分)

A、感觉登记

B、注意

C、复述

D、组块

标准答案:D

2 “舌尖现象”可以用来证明()。(33.33分)

A、同化理论

B、提取失败理论

C、经验干扰理论

D、痕迹衰退理论

标准答案:B

3 最早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的心理学家是(), (33.34分)

A、巴甫洛夫

B、冯特

C、艾宾浩斯

D、弗洛伊德

标准答案:C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33.33分)

A、感觉登记

B、注意

C、复述

D、组块

标准答案:D

2 一般来说,考试之前的学习效率比平时高,这说明()。

(33.33分)

A、只有通过分析和综合,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的联系

B、只有过过抽象和概括,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的联系

C、分类是在头脑中根据事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把他们区分为不同类别的思维过程

D、分类是比较的基础

标准答案:C

3 在识记“女孩”、“小鸟”、“森林”、“唱歌”4个词时,可用自然语言把这些离散的词重新组织为‘一个女孩在森林里听小鸟唱歌’,这样便于记忆。这一事例中,运用了()。(33.34分)

A、视觉编码

B、语言听觉编码

C、语义编码

D、语言中介编码

标准答案:D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33.33分)

A、感觉登记

B、注意

C、复述

D、组块

标准答案:D

2 在参观了服装博览会后,能够记住一件件新的服装样式和颜色,这属于()。(33.33分)

A、形象记忆

B、情景记忆

C、情绪记忆

D、运动记忆

标准答案:A

3 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33.34分)

A、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

B、一周之后复习

C、在大面积遗忘开始之前复习

D、当天复习

标准答案:A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30分)

A、心智技能是外部动作形成的最初依据

B、外部动作是心智技能形成的最初依据

C、心智技能是外部动作的调节者

D、心智技能具有内潜性

标准答案:A

2 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运算技能、解题技能都属于()(30分)

A、操作技能

B、心智技能

C、应用技能

D、学习技能

标准答案:B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

3 复杂操作技能的形成主要经历()阶段((40分)

A、认知阶段

B、操作分解阶段

C、操作联系阶段

D、自动化阶段

标准答案:A,B,C,D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 “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33.33分)

A、纵向迁移

B、侧向迁移

C、特殊迁移

D、学会学习

标准答案:B

2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33.33分)

A、顺向正迁移

B、逆向正迁移

C、顺向负迁移

D、逆向负迁移

标准答案:B

3 两种学习之间发生相互千扰、阻碍的迁移称为()

(33.34分)

A、正迁移

B、横向迁移

C、负迁移

D、纵向迁移

标准答案:C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为了暂时记住朋友的电话号码以便拨号,最适宜的记忆策略是()(33.33分)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生成技术

标准答案:A

2 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应归类于()

(33.33分)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标准答案:B

3 在学习新材料时,先对材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和总结,然后,用简要的语词,按材料中的逻辑关系,写下主要和次要观点,这属于()。(33.34分)

A、复述策略

B、理解控制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标准答案:D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 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属于()(30分)

A、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权威水平

标准答案B

2 柯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阶段论的观点,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的儿童,其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处于()。(30分)

A、护好孩子时取向阶段

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

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标准答案:B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

3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40分)

A、道德认识

B、道德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标准答案A,B,C,D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 发电机变压器绕组绝缘受潮后,其吸收比()(33.33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稳定

标准答案:A

2 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称为()。(33.33分)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像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形象的道德情感

标准答案:C

3 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33.34分)

A、遵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

标准答案C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 在品德的形成过程中,对榜样的模仿属于()阶段。(33.33分)

A、依从

B、认同

C、同化

D、内化

标准答案B

2 道德判断水平的高低对道德行为的选择有重要制约作用,要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必须加强()的教育。(33.33分)

A、道德认识

B、道德信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知识

标准答案:A

3 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在于培养()(33.34分)

A、道德认识

B、道德信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知识

标准答案B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 不属于说服原则的是()(30分)

A、针对性

B、利益性

C、可信性

D、公开性

标准答案:D

2 关于说服教育,说法错误的是()(30分)

A、说服教育强调正面教育

B、说服教育注重对话和引导

C、说服教育是一种‘心服口服’的教育

D、说服教育就是道德灌输

标准答案:D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

3 影响说服教育效果的心理因素有() (40分)

A、教师

B、学生

C、说服内容

D、说服路径

标准答案A,B,C,D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 在学习动机的理论中,需要层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33.33分)

A、阿特金森

B、马斯洛

C、维纳

D、班杜拉

标准答案B

2 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在()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

(33.33分)

A、儿童早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标准答案:A

3 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33.34分)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

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

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标准答案:B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 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33.33分)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B、社会动机

C、间接性动机

D、志向性动机

标准答案A

2 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属于()(33.33分)

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直接动机

D、间接动机

标准答案:A

3 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33.34分)

A、外部学习动机

B、需要学习动机

C、内部学习动机

D、隐蔽性学习动机

标准答案:C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30分)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标准答案:D

2 下列不属于归因的维度的是()(30分)

A、原因源

B、稳定性

C、可控性

D、外界环境

标准答案:D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

3归因训练的方式包括(() (40分)

A、集体归因训练

B、个别归因训练

C、自我归因

D、他人归因

标准答案A,B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老师在课堂上发现有一个学生没有来上课。追问原因。发现这个学生生病了,这是()原因。(30分)

A、不可控

B、可控

C、偶然

D、必然

B、标准答案:A

2 下列情境中代表内在动机的情境是()(30分)

A、王老师对张华的数学测验成绩表示满意

B、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和国家利益联系在一

C、老师表扬爱劳动的学生

D、王佳每天独自听音乐

标准答案:D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

3 归因训练的方式包括() (40分)

A、集体归因训练

B、个别归因训练

C、自我归因

D、他人归因

标准答案A,B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 ()提出7成就目标的TARGET模式(33.33分)

A、Ames

B、Pintrich

C、Atkinsan

D、Elliot 标准答案A

2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成功概率为()(33.33分)

A、25%

B、50%

C、75%

D、100%

标准答案:B

3 下列不属于成就目标形成的个人因素的是()(33.34分)

A、能力观

B、年龄

C、情境

D、性别

标准答案:C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 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合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33.33分)

A、追求利益的倾向

B、避免失败的倾向

C、回避困难的倾向

D、追求刺激的倾向

标准答案B

2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成功概率为()(33.33分)

A、25%

B、50%

C、75%

D、100%

标准答案:B

3 个体执行任务时追求成功的内在驱动力称为()(33.34分)

A、认识动机

B、赞许动机

C、成就动机

D、交往动机

标准答案C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 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33.33分)

A.刺激情境B、既定疑问C、思维状态D、思维起点

标准答案A

2 受先前活动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特殊准备状态称为()(33.33分)

A、原型启发

B、功能固着

C、负向迁移

D、定势

标准答案:D

3 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理解问题、设计方案、()和评价结果。(33.34分)

A、思维程序

B、调查研究

C、执行方案

D、验证假设

标准答案C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 创造性的基本结构中不包括()(33.33分)

A、创造性人格

B、创造性思维

C、创造性意识

D、创造性勇气

标准答案:D

2 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看,创造力培养的最好途径是()(33.33分)

A、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

B、进行反省认知训练

C、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D、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意解决问题策略训练

标准答案:D

3 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进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的思维训练方式称为()(33.34分)

A、讨论法

B、头脑风暴法

C、启发法

D、用途扩散法

标准答案:B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 ()是集体成员知识水平信仰、兴趣、需要和期望的反映。

(33.33分)

A、集体目标

B、集体舆论

C、集体凝聚力

D、集体规范

标准答案B

2 社会化比较理论是()在1954年提出的(33.33分)

A、达谢尔

B、特里普利特

C、费斯廷格

D、戴尔-卡内基

标准答案:C

3 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群体是()(33.34分)

A、联合群体

B、正式群体

C、松散群体

D、非正式群体

标准答案D。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 集体规范的积极作用不包括()(33.33分)

A、协调集体成员的活动

B、提高集体整台水平

C、统一集体成员的认识

D、有利于调动成员的积极性

标准答案D。

2 ()是指个体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产生与他人相似的一种行为。(33.33分)

A、模仿

B、感染

C、从众

D、规范

标准答案:A

3 班级里的小集体属于()(33.34分)

A、联合群体

B、正式群体

C、松散群体

D、非正式群体

标准答案:D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 下列关于非正式群体积极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33.33分)

A、能够满足大学生多方面的心理需要

B、及时解决问题

C、增强信息的沟通

D、有利于班集体工作的开展

标准答案D

2 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是(Q(33.33分)

A、松散群体

B、联合群体

C、集体

D、正式群体

标准答案:C

3 集体规范的积极作用不包括()(33.34分)

A、协调集体成员的活动

B、提高集体整合水平

C、统一集体成员的认识

D、有利于调动成员的积极性

标准答案 D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 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群体是()(33.33分)

A、联合群体

B、正式群体

C、松散群体

D、非正式群体

标准答案:D。

2 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是(Q(33.33分)

A、松散群体

B、联合群体

C、集体

D、正式群体

标准答案:C

3 社会化比较理论是()在1954年提出的(33.33分)

A、达谢尔

B、特里普利特

C、费斯廷格

D、戴尔-卡内基

标准答案:C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班级里的小集体属于()(33.34分)

A、联合群体

B、正式群体

C、松散群体

D、非正式群体

标准答案:D

2 下列关于非正式群体积极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33.33分)

A、能够满足大学生多方面的心理需要

B、及时解决问题

C、增强信息的沟通

D、有利于班集体工作的开展

标准答案:D

3 班级、小组、少先队属于()(33.34分)

A、一般群体

B、正式群体

C、非正式群体

D、特殊群体

标准答案B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 在人际交往的(),谈话开始广泛涉及自我的许多方面,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33.33分)

A、定向阶段

B、情感探索阶段

C、情感交流阶段

D、稳定交往阶段

标准答案C

2 人际关系的成分不包括()(33.33分)

A、道德成分

B、认知成分

C、情感成分

D、行为成分

标准答案:A

3 在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存在交互性、社会交换、自我价值保护和()四个基本原则。(33.34分) A、道德控制

B、感情控制

C、情境控制

D、物质控制

标准答案C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狼孩”卡玛拉的经历说明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是(Q(33.33分)

A、遗传基因的影响

B、社会环境的影响

C、家庭小环境的影响

D、生活条件的影响

标准答案B

2 ()是指人们情感的互相联系,包括相互理解、同情、共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等。(33.33分)

A、移情

B、交往

C、控制

D、吸引

标准答案:A

3 ()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是人的基本心理活动协调一致的过程。(33.34分)

A、情绪稳定

B、意志坚定

C、行为协调

D、心理健康

标准答案:D

2 对于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关于心理健康标志的描述不正确的是()(33.33分)

A、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

B、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回避

C、有幸福感

D、在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能力

标准答案:B

3 二十一世纪人类的健康是生理的、心理的、社会适应与()的完美整合。(33.34分)

A、情绪稳定

B、道德健康

C、学习能力

D、角色功能协调

标准答案:B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 美国心理学家()认为,情绪定义必须包括生理基础、表情行为和主观体验三个方面的特点。(30分)

A、扎伊德

B、埃利斯

C、斯金纳

D、罗杰斯

标准答案B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 美国心理学家()认为,情绪定义必须包括生理基础、表情行为和主观体验三个方面的特点。(30分)

A、扎伊德

B、埃利斯

C、斯金纳

D、罗杰斯

标准答案B

2 20世纪50年代,心理学家()提出了理性情绪疗法。(30分)

A、扎伊德

B、埃利斯

C、斯金纳

D、罗杰斯

标准答案:B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

3 情绪调节和控制的方法主要有(), (40分)

A、身体放松

B、增加运动

C、改变观念

D、学会放弃

标准答案:A,C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 以下对待失恋的方法正确的是()。(30分)

A、提出分手后暂时不要见面

B、又寸方提出分手后死缠烂打挽回

C、失恋后难以自控,找对方发泄出难过的情绪

D、提出分手后指责对方的问题

标准答案A

2 美国心理学家()把青春期性心理发展分为异性疏远期、狂热期和恋爱期四个阶段。(30分)

A、扎伊德

B、弗洛姆

C、斯滕伯格

D、赫洛克

标准答案:D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

3 关于“爱情三元素”理论,说法错误的是() (40分)

A、承诺是爱情维系的基础

B、亲密是爱情维系的基础

C、激情是爱情维系的基础

D、恋爱关系中的亲密、承诺、激詹越多,三角形则越大,爱也越多

标准答案B,C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 与罗杰斯的人格发展理论相似的中国思想家是()(33.33分)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标准答案B

2 关于人格发展理论,下面()属于认知一行为取向理论。

(33.33分)

A、荣格

B、卡特尔

C、罗杰斯

D、罗特

标准答案:D

3 ()是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产生不同性质的心理危机。

(33.34分)

A、发展危机

B、成长危机

C、成长烦恼

D、成长困扰

标准答案A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 ()认为人格通过行为与思想表现出来,行为、个人、环境三者之间彼此影响而呈交互作用的关系。(33.33分)

A、班杜拉

B、罗特

C、奥尔波特

D、塔佩斯

标准答案A

2 荣格认为人格是由很多两极相对的内在动力所形成稳定结构,其中()最重要。(33.33分)

A、意识与潜意识

B、升华与压抑

C、理性与非理性

D、内向与外向

标准答案:D

3 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属于()人格发展理论。(33.34分)

A、特质取向

B、人本主义取向

C、精神分析取向

D、认知一行为取向

标准答案:C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 关于性格的说法,正确的是()(33.33分)

A、性格无好坏之分

B、性格是可以调整的

c、性格是天生的

D、性格的形成与个人的经历无关,与气质有关

标准答案B

2 下面关于气质类型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匹配正确的是(), (33.33分)

A、胆汁质:强,平衡,灵活

B、多血质: 强,不平衡,灵活

C、粘液质:强,平衡,不灵活

D、抑郁质:弱,不平衡

标准答案:C

3 关于人格的说法,正确的是()(33.34分)

A、人格包括气质、性格、能力、兴趣、信念等

B、人格与气质无关

C、人格与性格无关

D、大学生的人格还未开始整合

标准答案:A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 性格的理智特征主要包括()、记忆、想象和思维四个方面特征。(33.33分)

A、感知

B、认知

C、态度

D、风格

标准答案A

2 关于人格的说法,正确的是()(33.33分)

A、人格包括气质、性格、能力、兴趣、信念等

B、人格与气质无关

C、人格与性格无关

D、大学生的人格还未开始整合

标准答案:A

3 ()是指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稳定的、典型的、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33.34分)

A、气质

B、性格

C、态度

D、风格

标准答案B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 大学生人格发展中常见问题是(),是介于健康人格与病态人格之间的一种人格状态,表现为人格发展的不良倾向。(33.33分)

A、精神空虚

B、悲观消极

C、人格障碍

D、人格缺陷

标准答案C

2 ()是指一种极想排除或破坏别人的优越地位的心理状态。(33.33分)

A、多疑

B、虚荣

C、嫉妒

D、敌对

标准答案:C

3 克服拖延的毛病,最关键的方法是()(33.34分)

A、找出原因

B、立即行劫

C、制定计划

D、朋友监督

标准答案C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 '悦纳自己'是指()(33.33分)

A、接受自己不完美的一面

B、对自己的犯的错误感到无所谓

C、不允许自己犯错误

D、鼓励自己逃避问题

标准答案A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33.33分)

A、社会适应良好是大学生健康人格的体现

B、社会适应良好是健康人格发展的前提与条件

C、大一新生思念家乡是人格发展不健康的前兆

D、遇到困难时主动处理困难是人格健全的特征之一

标准答案:C

3 ()既是他们走向成熟必不可少的能力,又是他们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33.34分)

A、自我教育能力

B、自我反省能力

C、自我调节能力

D、自我批评能力

标准答案A

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考试笔记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心理学概论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 —个性心理特征等及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四个部分。 2、心理动力主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 3、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4、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 5、认知决定人的情绪和意志,情绪和意志又影响人的认知。 6、注意作为一种比较积极的心理状态,使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在一定的对象上,并使人对被注意的事物进行 清晰的反应。 7、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8、心理学除了研究人的有意识外,还研究人的无意识(如:笔误、梦境等)。 9、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和基本观点: (1)精神分析学派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奥地利) 研究对象:异常心理和行为,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 研究方法:自由联想和分析梦境 (2)行为主义学派(美国) 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 研究对象:观察到的行为 研究方法:实验法研究外在刺激和个体行为的关系(S--R) (3)认知心理学派 代表人物:奈赛尔(美国) 研究对象:刺激与行为之间内在的认知过程及学习者内在的特征(S—O--R) 研究方法:计算机模拟 (4)人本主义心理学派 代表人物:马斯洛(美国) 研究对象:健康人 研究方法:整体分析和经验描述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研究,影响美国和世界其它各国的教育改革运动。改变了教师观、学生观、教育观,强调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 1、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校教育情境中的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第三节高等学校教师与高等教育心理学 1、教师的威信包括:教师的职业威信和教师的人格威信。 2、教师威信对教育效果的影响(可能题型:论述)

《消费者心理学》课程标准

《消费心理学》课程标准 执笔人:主审人:课程编号: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消费心理学》 适用专业:市场营销专业 开设学期:第X学期 二、课程定位与目标 (一)课程定位 《消费心理学》是中职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其功能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消费者,分析消费者的心理活动,采用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等研究方式,培养学生研究消费者营销活动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与《网络营销》、《客户管理》、《模拟营销》、《谈判与沟通》等课程的学习相衔接,共同培养学生掌握营销活动中顾客的心理活动现象及规律,使学生能够具备从事营销或销售工作的职业技能,与《模拟营销》、《连锁经营管理》、《奢侈品营销》等后续市场营销策划相衔接,共同培养学生市场营销策划能力。 (二)课程目标 1.能力目标 (1)能从事与消费者消费活动有关的信息搜集、信息整理和信息分析,并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2)会察言观色,善于换位思考,准确地把握消费者心理活动,具有较强的感知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

(3)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敏捷,反应快速; (4)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人际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5)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2.知识目标 (1)具备感觉与知觉、记忆和注意、学习和联想、思维和想象、需要和动机等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消费者个性心理知识; (3)具备需要与动机的理论知识; (4)掌握消费者购买行为与决策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5)掌握消费者群体心理与行为知识; (6)掌握商标、包装、价格等商品因素以及消费习俗、消费流行、家庭、广告、营销环境等非商品因素对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影响的分析方法。 3.态度目标 (1)具有吃苦耐劳、认真细致、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的精神; (2)养成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3)树立“顾客是上帝”的理念,强化职业道德意识; (4)培养团队精神,强化团队协作意识。 三、课程设计理念和思路 通过对中职市场营销专业的工作岗位分析,确定《消费者心理学》课程的设计思路为:以工作情景需求调查分析为基点,结合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及行业内专家的指导,打破原来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以营销或销售工作中对消费心理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为基础,突出本课程为提高学生的营销或销售工作技巧与技能服务,在各个教学模块中有效地将消费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江苏复习重点大全汇总

高等教育心理学江苏复习重点大全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选择:2分×10=20 填空:1分×10=10 判断:1分×10=10 简答:6分×5=30 论述:15分×2=30 第一章绪论 1.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特征 2.人的心理过程包括: 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了门独立科学 (1)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强调心理学研究无意识或潜意识现象,通过自由联想和梦境分析 (2)行为主义学派:华生、斯金纳可以观察到的行为,主要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研究外在刺激与个体行为之间的联系(S-R) 4.最近发展区理论:

学生目前已经达到的“现有发展水平”,经过教师教育,学生自身努力“可能的发展水平”,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最近发展区”5.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6.教师威信对教育效果的影响(可能论述):威信效应、名片效应、“自己人”效应、好感效应 7.教师的教学分为三种水平: (1)尝试式教学:知道应该“教什么”,不懂得“如何教”(2)因循式教学:知道应该“如何教”,不懂如何有效教(3)策略式教学:不仅懂得如何教,更懂得如何有效教 第二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1.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 (1)学习内容上的特点(两高一实践): 专业化程度高,职业定向性强;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较强;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2)学习方式上的特点(两自一结合)自学方式日益点有重要地位; 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提高;课堂学习与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 2.理解尝试错误说中的学习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3.条件反射的几个规律性现象:强化、消退、自然恢复、泛化、分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试题(带答案)

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具体来说,就是以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人类为了认识自己而研究自己的一门科学”。 注意是伴随在心理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特征。(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力过程) 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 心理的实质主要包括三方面:脑是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反射是心理活动产生的方式;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脑是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布洛卡区:运动性失语症,一种非流利型表达性失语症。患者说话时发音困难,语言不流利威尔尼克区:接受性(接受性或印入性)失语症,这是一种语言失认症。说话时,语音与语法均正常,不能分辨语音和理解语义。 反射是心理活动产生的方式 一.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机能单位。主要作用:接受和传送信息。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构成。 神经系统 二.1.周围神经系统是人体的“通讯网络” 脊神经31对:肌肉,脏器 脑神经12对:头部器官 植物性神经交感神经(机体兴奋)副交感神经:(机体抑制) 2.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高级中枢是指大脑两半球、低级中枢是指大脑皮层以下的 部分,脊髓是神经系统的最低级部位,“司令部” 脑:脑由延髓.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组成。 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其功能是不对称的,这种功能、不对称性叫“单侧化”。大脑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与言语有关的方面如概念形成、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也占优势。右半球的优势体现在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活动上,如音乐、美术、情绪表达、识别能力等。 额叶躯体运动(使活动服从于坚定意图和动机的作用)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中枢 顶叶躯体感觉(温、触、动感觉等)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 枕叶视觉忱叶的枕极 颞叶听觉颐上回和额中回 边缘叶内脏功能和机体内环境的调节、情绪调节大脑底而与大脑半球内侧缘皮层 脊髓调节四肢活动、体内器官工作等先天性反应(如膝跳反射)神经系统的最低部位 脑干

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两天必过):教育心理学

重点记忆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容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容(学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P4)具体研究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1)五要素 ①学生-- 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②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 ③教学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④教学媒体--教学容的载体、教学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影响教学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⑤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2)三过程 ①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容) ②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 ③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 4、学与教相互作用: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P6)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P9-12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代表人物:桑代克事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 四)完善时期( 20世纪80年代以后) 布鲁纳: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4方面) 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廖世承(1924年)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 1、定义: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整合打印版)

简答简述题(教学法) 教学方法制约着学生哪些方面的发展:1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精神面貌,制约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2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制约学生智力的发展3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学习负担,制约学生身体的发展 中小学教学方法的特点是什么:1发展性2情感性3主体性4多样性5技术性 简要回答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1依据教学的具体目的与任务2依据教材内容和学习性质、特点3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4依据教学原则5依据教师的素质条件6依据教学目标7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8依据教学实践和效率的要求 简要回答教学方法发展的基本趋势:1由以教为中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位中心2教学方法由单一化发展到多样化3各种教学方法从彼此孤立发展到相互结合 布鲁纳结构课程和发展教学理论的基本主张是什么?:1学习的过程包括“三种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2认为学生的认知经历着“动作表征、映像表征、符号表征”三个发展阶段。3要让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4教学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5注意对儿童的早期教育。6注意学生的内部动机。7强调发现学习的方法。 简述启发式教学的课堂结构模式。:一堂设计完成的启发式教学课应该包含连续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温故导新,提出问题第二阶段:讨论分析,阅读探究。第三阶段:交流比较,总结概括。第四阶段:练习巩固,反馈强化。 简述赞科夫的教学新体系原则:1高难度进行教学原则2高速度进行教学原则3理论知足起主导作用原则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5使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简述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1“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目标2“以学生为中 心”的教学目标3建立新型 师生关系4“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学过程观 简答教学模式的功能1构造 功能2解释功能3启发功能4 推断功能 选择和运用教学模式应注意 的问题是什么?1综合性2 发展性3递补性 简要回答构建教学模式应遵 循的基本原则。1创新的原则 2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原则3全 程参与全员参与的原则4突 出学生主体原则5开放的原 则6实践探究原则 简要回答“尝试回授—反馈 调节”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1 诱导——启发诱导,创设问 题情境2尝试——探究知识 的尝试3归纳——归纳结论, 纳入知识系统4变式——变 式练习的尝试5回授——回 授尝试效果,组织质疑和讲 解6调节——单元教学结果 的回授调节 简要回答暗示教学模式的教 学策略。1创设优雅的教学外 部环境2学前动员3采用各 种暗示手段 中小学教学的基本方法有哪 些?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 的教学方法2以直观感知为 主的教学方法3以实际训练 为主的教学方法 中小学学习的基本方法有哪 些?1读书学习法2讨论学习 法3调研学习法4实践学习 法5循环学习法 运用读书指导法的要求有哪 些?1读书要明确目的2读书 要学会使用工具书3读书要 动脑筋4读书要不耻下问5 读书要学用一致5读书要有 创造 学习方法指导内容包括哪些 方面1创设学习条件的方法 指导(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创设良好的学习条件、进行 体育锻炼)2心理调节的方法 指导3掌握知识的方法指导4 学习各环节的方法指导5学 习各具体学科的方法指导 概要说明合作学习的基本理 念1互动观2目标观3师生 观4形式观5情境观 指导学生提高上课效率包括 哪些方面1课前准备(用品、 知识、体力、心理)2专心听 3仔细看4善于想5敢于问6 勤于解7重点记 简要回答教学技能的特点1 教学技能具有目标指向性2 教学技能的形式是以知识经 验为基础3教学技能是学习 与训练的结果4教学技能具 有可操作性 备课包括哪些内容?备课的 内容包括做好三项工作,写 出三种计划:三项工作即钻 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 法。三种计划即学期或学年 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教学计 划、课时计划。 钻研课程标准应该包括哪些 内容?1通过整个课程标准, 保证课程标准的学科体系2 了解相关的课程标准,了解 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3精 度课程标准的每一部分。 编写教案应注意的问题是什 么?1教学目的要写得具体 明确,切忌空洞抽象。2有创 造性,即依据教科书。3要反 复检查和修改教案。 运用提问技能应遵循哪些原 则?1目标性原则2启发性原 则3明确性原则4适宜性原 则5多样性原则6普遍性原 则 在理答教学过程中,教师运 用哪些方法进行提示?1在 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 过提供或缩小学生的思考范 围2引出部分答案3提供与 问题答案相关的旧知识4指 明思考问题的方向5把一个 较大的问题分解成几个较小 的问题6从难度较大的问题 退回难度相对较小的问题等 方法进行提示 简要回答课堂结课的意义与 作用1能使学生的知识系统 化、条理化2具有强化主题, 明确要旨的作用 3能使学 生增强记忆,巩固知识4提 高升华,开拓创新的作用5 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6训练 技能,学以致用的作用 中学基本的评价方法有哪 些?1纸笔测验2课堂观察3 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 简述纸笔测验命题的原则1 体现多维目标2适当确定各 学习领域的比例3试题选择 与试卷呈现方式丰富多彩 课堂观察学生学习状态包括 哪些方面?1学生的参与状 态2学生的交往状态3学生 的思维状态4学生的情绪状 态5学生问题的生成状态 如何实施课堂观察?1明确 观察对象和观察内容2确定 观察内容的基本维度 简要回答建立成长记录袋的 基本步骤1确定评价目的和 目标2选择记录的工具3收 集资料,组成成长记录袋和 形成性反馈 简述当前教学媒体发展的主 要趋势是传统教学媒体与现 代教学媒体的融合,逐渐形 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媒体体 系。教学日益多煤化、综合 化,即日益注意综合运用多 种媒体进行教学,以不断提 高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多媒体教学课件有哪些主要 特点?1丰富的表现力2交互 性强3共享性好 简述网络教学的功能和作用 1网络教学改变学习方式 2 网络教学有利于突出表现教 材中的难点和重点3网络教 学促进的教学内容和目标结 构的变革4网络教学可以节 约和优化社会资源。 综合应用题(教学法) 结合实际分析素质教育对中 小学教学改革的新要求。1 突出“启发式”教学思想{坚 持“启发式”教学指导思想, 按照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学习 的要求来选用和设计教学方 法,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教 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点}2强

(完整版)消费者行为分析与实务课程标准

《消费者行为分析与实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消费者行为分析与实务 适用专业:市场营销及相关专业 教学模式:“教学”、“实践”一体化教学 第一部分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 一、课程的性质 《消费者行为分析与实务》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如何第一时间抓住顾客对每个企业来说都至关重要。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是了解消费者心理,解释消费者行为,最终能通过企业的营销手段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本课程所包含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及分析技术已经成为营销、管理及传播等专业学生的必备知识和技能,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消费者的心理特点和规律,根据不同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制定营销策略方案,提高营销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本课程以学生较全面掌握消费心理学和消费行为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主要任务。要求学生通过消费心理学和消费行为学理论的学习和实际操作,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和消费行为学的基础知识,提高运用消费行为学从事相关工作的能力。 由于《消费者行为分析与实务》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因此,本课程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两个方面起支撑和促进作用。 先修课:《市场营销》、《市场调查与预测》 后续课:《销售管理》、《现代推销技术》、《商务谈判》、《客户管

理》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1. 本课程教学中,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知识与能力兼顾、学以致用的原则,注重应用,以培养职业技能为重点。 2.根据现今社会对大学生职业应用能力的迫切要求,摈弃以前的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实现以“学”为主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思维方法。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 《消费者行为分析与实务》课程在设计思想上突出以实践为主,理论为指导,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传授与实践实训相结合。 《消费者行为分析与实务》的课程内容要经历由社会调研的行业岗位分析到职业目标的确定,从职业目标和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到学习实践领域的确定,强调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是由多个实践项目的整合,在每个实践项目中分成理论知识点、职业能力要点、职业素质训练三个部分,为学生素质能力、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开拓了新的途径。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及职业能力目标 一、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和总体要求是通过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验、实践调

2012年江苏省高校教师《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2012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A 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该小题后面的括号内) 1.学生为了获得教师、家长的赞许和表扬而努力学习的动机或内驱力,称为(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胜任内驱力 2.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教师需要经常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使其中的本质属性保持恒定,而使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这种知识呈现方式称为( )。 A.抽象 B.变式 C.概括 D.比较 3.有一种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从不知到知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生长”出新知识意义的过程。这种学习理论称为( )。 A.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C.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D.认知学派学习理论 4.根据个人的经验,将孤立的项目连接成更大的单元,从而扩大记忆的容量,这种记忆信息编码策略称为( )。 A.组块 B.组块化 C.替换 D.比较 5.将无意义的材料人为地赋予某种意义,并利用一定的联想和想象,以提高记忆效果,这种记忆信息编码策略称为( )。 A.记忆术 B.联想 C.想象 D.系统化 6.教师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先给学生提供一些包摄性较广的、概括水平较高的引导性材料,用学生能理解的语言和方式来表述,以便给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提供一个较好的固定点,清晰地将原有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这种预先提供的起组织作用的引导性材料称为( )。 A.先行组织者 B.认知结构 C.复习 D.固定点 7.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事物的某种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的其他方面的功能,从而影响问题解决的现象,称为( )。 A.定势作用 B.刻板印象 C.原型启发 D.功能固着 8.首创“两难故事法”研究人的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 A.皮亚杰 B.科尔伯格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9.“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称为( )。

现代推销技术课程标准

现代推销技术课程标准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武汉商贸职业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现代推销技术》 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现代推销技术 编制人:张丹 学院审核: 教务处审核: 编制日期: 2013年8月 《现代推销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职业技术课课程编号: 02210108 适用专业:电子商务开课学期:第5学期 学分: 2 总学时: 36 编写单位:电子商务教研室编写日期:2013年8月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1.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现代推销技术》是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重要的双证书课程。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瞄准销售员、销售主管岗位要求,为培养学生将来在商务交易活动中推销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程。 2. 本课程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

该课程主要以销售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构建课程内容,在了解推销基本礼仪,并对推销活动有初步体验认知的基础上,主要围绕“推销活动策划、推销准备、引起客户注意、激发客户欲望、促成交易”等典型工作环节展开。理论知识按照“必需、够用”组织,具有很强的职业岗位针对性,操作性很强,是一门高职教学特色鲜明的技术课程。 (二)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依据市场开发与营销专业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而设置。课程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紧贴销售员、销售主管岗位工作岗位需要。 2.课程内容设计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五个项目,每个项目按实践技能要求分解为几个任务,在强烈的问题、动机驱动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真实任务中探索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互动、交流、协作的本质特征。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现代推销技术》是电子商务专业的职业技术课,学习该课程应以电子商务基础、计算机及应用、网络基础、网页制作、市场营销学等课程为基础,并进行市场调查与预测、消费心理学、电子商务相关法规等课程的学习。 二、课程目标 1.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在实际情景中的推销技巧。具体包括:(1)能分析指定产品的宏观环境、竞争状况和目标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特征。(2)能寻找顾客并对潜在顾客进行有效评估。 (3)能根据顾客的基本情况成功约见和接近顾客。 (4)能运用推销谈判的基本理论进行推销洽谈的设计。 (5)能根据顾客的实际问题解决顾客异议。 (6)能识别成交信号并适时成交。 2.知识目标 (1)掌握制订推销计划的方法。 (2)掌握寻找顾客的步骤及方法。 (3)掌握约见及接近顾客的方法及注意的问题。 (4)掌握介绍与展示产品的原则、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5)掌握各种成交方法。 3.态度目标 (1)学生“用户需求”至上的意识,训练学生和客户交流的职业素养。 (2)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3)遵纪守法,忠于国家与组织,忠于职守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

高等教育心理学2002带答案

2002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 试卷(A)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D ) A.教师教学B.教师教育C.学生学习D.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 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著名代表是( C ) A.弗洛伊德B.布鲁纳C.马斯洛D.布卢姆 3.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C ) A.准备律B.练习律C.效果律D.动机律 4.发现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 D ) A.苛勒B.加涅C.奥苏伯尔D.布鲁纳 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刚多媒体教育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这被称( B )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言语直观D.想象直观 6.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其中本质属性保持恒在,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 A ) A.变式B.比较C.概括D.抽象 7.某学生具有外向、直爽、精力旺盛、反应迅速、情绪发生快而多变、急躁容易冲动等特点。据此,可以初步判定该生的气质类型属( A ) A.胆汁质B.粘液质C.抑郁质D.多血质 8.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表现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的心理特征叫( C ) A、能力B.气质C.性格D.习惯 9.主张学生的学习不是从不知到知的过程,而是在学习者原由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生长”出新的知识意义的过程,这种学习理论所属学派为( C ) A.人本主义B。行为主义C.建构主义D.认知派 10.个体由于群体的舆论压力,在认知和行动上不由自主地趋向于跟多数人一样的现象称( B ) A.凝聚性B.从众C.社会助长作用D.士气 l1.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一般表现为( D ) A.正相关B.负相关C.无相关D.动机强度适中,学习效率最高 12.群体中占优势的言论与意见称为( B ) A.规范B.舆论C.群体气氛D.凝聚性 13.心理学中首创两难故事法研究人的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A ) A.科尔伯格B.皮亚杰C.斯金纳D.巴甫洛夫 14.有这样一列数字:149162536496481100,如果孤立地记忆,则有18个记忆单位,难度很大,但如将它们看成1,2,3,4,5,6,7,8,9,10的平方,则有10个有规律的记忆单位,提高了记忆的成效,这是利用了记忆编码中的哪种策略( D ) A.系统化B.联想C.替换D.组块化 15.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的功能,从而影响问题的解决,这种现象称为( B )

《汽车营销心理学》课程标准

汽车营销心理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学分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1.课程性质:是汽车市场营销学与心理学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心理学在汽车市场营销领域内的具体应用。主要研究汽车营销活动中,消费者和营销人员心理现象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2. 课程任务:本课程是在学生掌握了汽车市场营销学、广告学、推销技巧等一些列的 理论课程之后开设的,是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营销过程中面临的消费者心里和营销人员自身心理的课程。它既要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二)学分和学时分配本课程4 学分,总学时62 学时。 二、课程目标 (一)基本知识教学目标 1. 消费者心理活动的一般过程; 2. 消费者的购买动机; 3.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4. 不同市场的心理特征; 5. 产品心理;商标心理;包装心理;价格心理;购物心理;推销心理;洽谈心理;广 告心理;公关心理;营销人员心理; 6. 市场营销活动中的宏观与微观心理现象。 (二)能力目标 1.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要求学生了解营销活动中消费者、营销者所特有的各种心理现

象;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明确影响消费者、营销者心理的各种因素; 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企业营销活动中适应和引导消费心理的基本方 法; 4.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练运用营销心理学理论解决营销实践中出现的问 题。 (三)思想教育目标 1. 遵纪守法、爱岗敬业; 2?具有积极进取、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精神; 3?具有营销意识和市场意识; 4?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2007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教师岗前培训《教育心理学》试卷A及答案

2007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 训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A)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1,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无意识现象的心理学流派是 () A.认知学派 B.行为主义 C.精神分析 D.人本主义 2.学生为了获得师长的赞许和表扬而努力学习的动机或内驱力称为 () A.认知的内驱力 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C.附属的内驱力 D.胜任的内驱力 3.个体想象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想象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从而确立自我感,这种自我称为 () A.社会自我 B.理想自我 C.投射自我 D.镜中自我 4.在心理学里,一个人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即为人的 ()

A.道德 B.品德 C.性格 D.人格 5.心理学家经过实验研究表明:教师如能对学生热情相待,寄予较高的期望,学生就会朝着教师期待的方向和水平发展变化。这种现象被称为 () A.“自己人”效应 B.罗森塔尔效应 C.威信效应 D.好感效应 6.人们在真实的或臆想的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多数人相符行为的现象叫 () A.服从 B.模仿 C.感染 D.从众 7.根据自我意识的结构形式,自信、自强分别属于 () A.自我认识与自我体验 B.自我体验与自我调控 C.自我认识与自我调节器控D.自我体验与自我认识 8.老师对学生取得的好成绩给予表扬和鼓励,以期促进他们进一步努力学习,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 A.准备律 B.练习律 C.效果律 D.动机律 9.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其中本质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复习资料大全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研究对象与内容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专门研究发生在教育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研究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 研究内容: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习与教学的过程(五要素、三过程) 要素: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学内容、教学媒体(载体/工具)、教学环境(物质/心理) 过程:学习过程(研究核心内容)、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二、作用 教育心理学研究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作用)。 ①帮助教师准确了解问题 ②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③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④提供各种研究方法和角度(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三、发展概况 创建:夸美纽斯(遵循自然)、裴斯泰洛奇(教育心理学化)、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卡普捷列夫(出版第一部 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桑代克(《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世界最早的系统教育心理学专著) 发展—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 走向成熟—布鲁纳、奥苏伯尔、加涅 完善(成果[4]) 我国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教育实用心理学》。 1924年,廖世承为师范教育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第二章中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概述 含义[5]:个体从受精卵开始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 心理发展基本特征[4]:连续性与阶段性、方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个体差异性。 阶段特征:少年期(初中)、青年初期(高中) 初中特点:半成熟、半幼稚;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①抽象占主导,现反省思维;②独立批 判、片面主观并存;③随意性显著增长;④成人感;⑤内心世界、朋辈交往;⑥自控能力不强 高中特点:生理、心理和社会上向成人接近;①经验型转向理论型,现辩证思维;②人生观(道德感、美感、理智感)深刻发展;③客观、敏感;④冲突矛盾 教育含义 1;学习准备:学习者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其身心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 2; 关键期:最易学会和掌握某种知识技能、行动动作的特定年龄时期。 二、中学生认知发展与教育 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识论创始人—四阶段:感觉动作、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阶段)维果斯基(社会建构主义和情境学习理论的先驱---“最近发展区”) 认知过程发展特点(观察发展、记忆发展、思维发展) 认知发展与教育教学的关系[2]: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教学促进认知发展。 三、人格发展与教育 ⑴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人格发展理论:埃里克森[8]阶段论

营销心理学课程标准

《营销心理学》课程标准 1.前言 1.1课程定位 《营销心理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它的产生和发展与普通心理学、市场营销学、社会学、商品学、管理学、经济学及广告学等学科密切相关,同时又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知识体系,是一门多学科交融的应用性很强的边缘学科。 本课程旨在把心理学理论应用到市场营销领域,研究营销过程中的一般心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随着中国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营销者和消费者的心理日趋多样化、动态化,营销心理学对于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的重要新日益普及和深化。 1.2设计思路 依据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适应中职教育发展的需要,本课程打破章节顺序,以心理健康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从学生心理发展需求和市场营销专业的实际工作入手,将心理学和市场营销学的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本课程共分3个模块,主要包括:认识心理学、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心理学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降低理论难度,增强实用性;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职业素养,培养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 本课程建议课时数68学时,其中实训课时22课时。 2.课程目标 2.1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能够了解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能够掌握营销心理的表现和发展应用规律,更有效地开展营销分析策划、促销、开拓市场等,并为学习系列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奠定心理机能基础。 2.2知识目标 (1)了解心理、心理学的内涵、发展历史、重要性; (2)掌握个性心理的内容、概念、表现等基础知识; (3)掌握认知过程的概念、特征、分类、过程等基础知识; (4)掌握情感过程的概念、特征、分类等基础知识;

2020年新编江苏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试试卷(总)名师精品资料

2009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一、选择题 1.“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称为() A.从众 B .社会懈怠作用 C.模仿 D.社会促进作用 2.有一种动机理论认为,动机激励力量的大小取决于目标的价值与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两个因素的乘积,这种动机理论被称为() A.自我实现理论 B.归因理论 C.期望理论 D.成就动机理论 3.心理学中首创两难故事法研究人的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A.科尔伯格 B.皮亚杰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4.将没有意义的材料人为地赋予一定的意义,以促进记忆效果的提高,这在记忆心理学中被称为() A.记忆术 B.联想 C.替换 D.系统化 5.个人的自我感受、自尊、自爱、自卑、自信、内疚、优越感、成就感、自我效能感等,属于自我意识中的() A.自我认识 B.自我调节 C.自我体验 D.自我控制 6.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的对象是() A.教师的教学 B.教师的教育 C.学生的学习 D.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 7.教育心理学创始人桑代克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学习理论是() A.尝试错误说 B.社会学习理论 C.发现学习理论 D.掌握学习理论 8.一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灵活性、稳定性等动力方面所表现出的特征称为() A.意志 B.动机 C.气质 D.能力 9.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的功能,从而影响问题的解决,这种现象称为() A.定势作用 B.迁移 C.变式 D.功能固着 10.先于所要学习的新材料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是对新学习材料的简化与概括,在新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观念之间起认知桥梁作用,这种学习内容的组织技术或教学策略叫() A.比较性组织者 B.先行组织者 C.认知结构 D.固定点 二、填空题 1.学习者对自己认知(过程及其结果)的认知,称为。 2.个体自我意识从其内容上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等方面。 3.“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量表”是目前影响较大、运用较广的智力测验量表,它由操作量表和 两个分量表构成。 4.知识的学习过程一般经历知识学习的准备、知识的感知、理解、保持、迁移和等几个阶段。 5.我国心理学工作者通常将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的学习、能力的学习和道德品质或行为规范的学习四大类。 6.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促进作用称为。 7.解题过程一般包括、课题归类、重现有关知识和解题(求解)等几个基本环节。 8.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由、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三个方面构成。 9.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是。 10.学习者为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在认知与元认知的基础上对学习方法与学习心态的选择与调控,被称为。三、判断题 1.从活动的调节看,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表现为视觉控制的增强和动觉控制的减弱。() 2.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经过记忆实验所绘制出的“遗忘曲线”,也叫“保持曲线”,表明遗忘进程的基本趋势是“先快后慢”。() 3.成就动机倾向于避免失败者,在目标或任务确定是,往往会选择过易或过难的学习内容。() 4.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学习动机水平越强,学习效率越高。() 5.学校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指针对学生已经发生的心理疾患而进行的教育。() 6.区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的时间标志是30秒。() 7.人们在真实的或臆想的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多数人相符行为的现象叫从众,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现象。() 8.有人在场或多人一起学习或工作,既可以提高个人活动的效率,出现增质或增量,也可降低个人活动的效率,出现减质或减量。() 9.一般来说,智力水平高的人,创造力就高;而创造力水平低的人,智力水平也低。() 10.定势是一个人从事某种活动之前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后续的活动既可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可能会有消极的干扰作用。() 四、简答题 1.简述教师教学的三种水平。 2.教学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 3.简述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矛盾。 4.简述学生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 5.简述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 6.简述性格结构的特征。 7.简述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五、论述题 1.试论述教师威信对学生发展与教育效果的影响。 2.试述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教育意义。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心理学的概念 一、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首先,心理学要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 其次,心理学要研究心理和行为的活动规律 (解释、预测和调控)。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 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学的科学性质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是自从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受 到自然科学的影响,建立心理实验室,使之脱离思辩 性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开始的。 这就使得心理学的研究工作更为困难和复杂,兼有自然 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了。 第二节: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 心理学是一门具有长远历史但又很年轻的科学。 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及构造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主要观点:用实验的方法分析出心理的基本元素及心理的结构。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 主要观点:强调意识的功能。意识流.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 主要观点:研究线路可用“刺激-反应”公式来表示,坚持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 四、格式塔心理学 代表人物:魏太默、考夫卡、苛勒 主要观点:“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五、精神分析学派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主要观点:研究人的潜意识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马斯洛和罗杰斯 主要观点:主张人是一种自由的、有理性的生物,具有发展的潜能,与动物本质上完全不同。 七、认知心理学 代表人物:皮亚杰、奈瑟 主要观点:研究信息加工过程(常用“大声响”方法)。 第三节:心理学的主要分支 一、心理学的理论领域 (一)实验与认识心理学 (二)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三)发展心理学 (四)生理心理学

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标准1

广西经济职业学院 《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标准 一、管理信息 课程代码:112115 制订人: XXXX 所属系部:经贸系批准人:XXXXX 制订时间:2014.09 二、基本信息 学分:3 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8学时,实践教学:0学时 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 适用专业:市场营销 三、课程定位 《消费者行为学》是经贸系市场营销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是市场营销教学体系中比较重要的一环,通过对消费者行为的学习和分析,可以使学生了解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一般思路,掌握消费者心理的一般规律和特征,可以在具体的营销过程中加以应用。同时使学生在掌握该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对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利用,促进企业产品的销售。通过该课程学生还了解现代消费需求和发展,包括消费者的逆反和预期心理、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行为、个人理财行为、模仿和从众行为等。除此以外,学生还应该了解对参照群体、社会文化、社会分层、家庭角色、生活方式等社会因素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等知识。 四、课程设计 (一)课程总体目标 1.专业能力 (1)要求学生掌握消费者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道这些基本理论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价值。 (2)熟悉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一般特征和购买决策过程,了解不同消费者个体差

异对其消费行为的影响。 (3)要求学生熟悉购买动机与消费者需求、消费者行为的关系,掌握购买动机的概念、特点、了解国外购买动机理论的研究状况。 (4)熟悉消费者的知觉、学习与记忆、态度等个性心理因素的特点和规律,从而掌握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一般规律。 (5) 知道各种影响消费者行为的环境因素,如文化、社会因素、群体、家庭和情景因素以及消费者保护 2.社会能力 (1)具有较强的分析概括、沟通和协调能力; (2)具有团队合作和协助精神;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礼仪修养、诚信品格和社会责任感; 3.方法能力 (1)能自主学习,具有终生学习的能力; (2)能通过各种学习资源查找所需信息; (二)课程设计思路 《消费者行为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教学模式应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以职业要求为导向,使消费心理学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的学习方向发展,应体现教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相融合的原则,应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1.彻底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网络为工具,注重实际效果,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教学模式。 2.充分利用图书资料和多媒体网络等先进教学技术,保证教学中多渠道输入—吸收—多渠道输出—觉悟—有目的再输入过程。 3.建立学习资源网络,配合校园网或英特网,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