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吨超纯水系统技术设计方案

1吨超纯水系统技术设计方案
1吨超纯水系统技术设计方案

呈报单位: 四川省人民医院设计单位: 四川※※※※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成都市一环路西二段32号地址:

电话:电话:

传真:传真:

收件人:联系人:

电子邮箱:联系电话:

※※※※-1000L超纯水制水系统设计方案工艺:预处理+双级级反渗透(D R O)+连续电除盐(E D I)+紫外线杀菌(U V)+抛光混床(M B)

设计方案

NO:※※※※【2012】0065#

设计单位:四川※※※※设备有限公司

设计日期:2012-10-29

目录

一、项目设计基础资料 (5)

二、设计原则、规范和范围 (6)

1、设计原则 (6)

2、设计参考规范、标准 (7)

3、设计范围 (8)

三、工艺设计及流程 (8)

1.设计思想 (8)

2.工艺选择 (8)

3. 系统工艺特点: (8)

4.工艺流程 (10)

四、系统设计相关技术要求及规范 (12)

五、单元功能说明 (14)

1. 泵部分 (14)

2. 全自动多介质过滤器 (15)

3. 全自动活性炭过滤器 (17)

4. 阻垢剂加药装置 (17)

5. 保安过滤器 (18)

6. 反渗透装置 (18)

7. PH调节装置 (21)

8. 水箱部分 (21)

9. EDI连续电除盐装置 (21)

11. 精制抛光混床装置 (21)

12. 终端微滤 (27)

六、单元配置技术参数 (28)

1. 原水水箱 (28)

2. 原水增压泵 (28)

3. 多介质过滤器 (29)

4. 活性炭过滤器 (31)

5. 阻垢剂投加装置 (32)

6. 保安过滤器 (33)

7.双级反渗透 (34)

8. 纯水水箱 (43)

9. EDI增压泵 (48)

10. EDI连续电除盐装置 (45)

11. 超纯水水箱 (48)

12. 超纯水输送泵 (48)

13. 紫外线杀菌装置 (49)

14. 抛光混床装置 (50)

15. 终端微滤 (50)

16. 电气.集中控制柜 (51)

七、系统配置清单 (52)

八、系统自动控制简介 (55)

十、技术服务质量保证措施 (57)

十一、产品交货期限、地点和方式 (59)

十二、产品验收和付款方式 (60)

十三、计划实施部分 (61)

十三、售后服务承诺 (64)

附件1:工艺流程示意图 (65)

附件2:※※※※-1500L纯水系统常用易损易耗件费用一览表 (66)

附件3:公司简介 (67)

附件4:公司部分工程业绩 (69)

一、项目设计基础资料

根据我公司销售工程师的沟通及贵单位领导、技术人员提供的情况,贵单位拟投资建设一套超纯水处理系统以满足医院检验科中央纯水系统的用水需求。根据客户用水水质指标要求及原水水质情况,我公司设计提供一套超纯水处理成套设备,可充分满足贵单位对高品质用水的需求。具体项目内容如下:

1、项目名称:四川省人民医院检验科中央纯水系统

2、所属行业:医疗行业

3 、项目所在地:成都市

4 、项目涉及用水需求

4.1纯水设计产水量:≥1000L/hr @25℃

4.2水质要求:直饮水水质≤10μs/cm(满足GB17323-2006的标准);

设备终端出水电阻率≥15MΩ.cm,TOC≤10PPb。

4.3原水水源:本设计方案是基于用户原水供水管网末梢水满足并符合GB5749-2000国家生活饮用水

标准而进行的设计。

4.4设计温度:25℃

4.5原水水质分析:成都市自来水。

4.6设计界线:纯水制水间内。

4.7其他涉及的设计基础条件将在技术讨论中确定。

第5页(共59页)

二、设计原则、规范和范围

1、设计原则

1.1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法规,认真执行有关技术规范;力求为业主获得最大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2充分考虑业主使用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整体协调,使工程的设计、运行管理都达到预期目标。

1.3流程简单、可靠、先进、能耗低、投资少,占地面积小。积极慎重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在保证使用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工程投资与运行费用。

1.4充分考虑气候条件,采用安全可靠的工艺路线和设计参数,确保水处理的达标和投资的安全性。

1.5采用目前国内成熟先进技术,尽量降低工程投资、缩短施工周期、降低运行费用。

1.6选用质量可靠的自动化仪表,以提高工程的自动化水平,使运行管理简单、方便,尽量减少操作人员,并保证处理效果。

第6页(共69页)

2、设计参考规范、标准

《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1988/02/10

《中国国家实验室用水标准》GB6682-92

《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09/01

《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

《反渗透水处理设备标准》CJ/T119-2000

《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条件》JB2932-1986

《反渗透和纳滤膜元件产品与技术手册》DOWS? 2007版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四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纯水制备》电子工业第十设计院

《进口设备所采用的标准》ASME、ANSI等相关标准

《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84652

《电器设备的安全》GB/T323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84654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84657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84655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84662

第7页(共69页)

3、设计范围

3.1 室内设备间的管道连接为供方范围,业主负责将设备的用水、用电引入室内指定位置;

3.2 涉及的水质化验药品及仪器的购买由供方提供清单及化验方法由业主自购;

3.3 电源【AC220V&AC380V】由业主引到系统配电箱前,电压波动应不大于10%。

3.4业主应按设计要求制作配套的系统设备间及设备基础,设置排水沟及其它土建设施。【供方提供设备基础布置图】

三、工艺设计及流程

1.设计思想

本设计根据业主要求充分考虑到了系统的实用性、合理性、先进性【全自动】及可靠性,同时兼顾到节能、运行费用低、操作简便、环保及安全。

2.工艺选择

根据用户用水水质要求,在设计原则指导思想下,为满足用户水质和水量的需求,我们选择以下工艺进行设计:

“预处理——双级反渗透RO处理——连续电除盐EDI——UV紫外线杀菌——抛光混床MB——终端微滤”

3. 系统工艺特点:

3.1 该系统采用PLC

/水箱满水自动停机】;

3.2 具备自动产水与纯水制备待机功能,自动开机与关机;

第8页(共69页)

3.3 具备自动和手动两种控制模式;

3.4 预处理部分的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可根据原水水质的变化来确定反洗时间,定时清洗、再生;

3.5 加药装置为全自动模式,自动计量投加;

3.6 反渗透具有RO

RO膜;

3.7系统中所有水箱通过液位实现自动控制;

3.8

3.9

停机等;

3.10反渗透主机具有开机自动冲洗、缺水保护报警、高低压时自动停机保护功能;

3.11系统结构布置紧凑,占地面积小,有效节约空间;

3.12结构设计简单、可靠、拆装简便;

3.13执行机构的设计采用标准化、通用化、系统化零部件,便于拆装、更换、清洗零件;

3.14管路采用SUS304不锈钢材质;

3.15采用经验证不污染水质的材料;

3.16系统能耗低,有效节约能源;

3.17耗材寿命长,制水成本低廉;

3.18系统运行可靠,供水管路封闭,出水水质稳定;

第9页(共69页)

第10页(共69页)

3.19 反渗透出水水质超标自动排放或保护;

3.20

4.工艺流程 流程说明:

4.1为充分考虑系统供水的稳定性,避免市政用水高峰、低峰时带来的供水水压和流量波动,在原水供至设备间前配备原水水箱,作为用水缓冲,可以大大降低原水水压、流量带来的不均衡因素,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4.2多介质过滤、活性炭过滤均为自动控制,配备先进的自动控制器,设定各个过滤设备的运行状态、反洗时间、再生时间等,一旦设定后锁定,确保设备的自动运行。控制器带有断电记忆功能,同时也可以手动操作。

4.3为确保系统终端出水满足电导率及相关指标要求,系统反渗透装置设计为双级,第一级设计反渗透膜元件6只,额定产水1.5m3/hr@25℃;第二级设计反渗透膜元件4只,额定产水1m3/hr@25℃。反渗透装置为自动控制和就地手动控制两种。反渗透同时亦可单级使用,即第一级反渗透和第二级反渗透可独立操作。反渗透装置脱盐率≥98%,回收率≥75%,细菌去除率≥99%,操作压力0.8~1.2MPa。

4.4为确保反渗透系统长期稳定运行,配备反渗透清洗装置,根据反渗透膜元件污染情况进行有针对的在线药洗,恢复其处理能力。

4.5纯化水供水采用稳压供水方式,确保终端用水点压力和流量稳定,降低供水波动。

4.6系统配备管道在线清洗装置,定期进行消毒清洗,确保产品质量。

4.7系统连接管路采用SUS304不锈钢材料,其中双级反渗透高压部分采用卫生级的304不锈钢材料。所

有材料验证对水没有任何污染。

第11页(共69页)

四、系统设计相关技术要求及规范

1. 产品水用途:医院检验科中央纯水系统

2. 系统进水水源:成都市自来水。

3. 进水水质:无水质报告。

4. 纯化水系统的技术要求:

4.1 纯化水系统设计产水量:≥1000L/hr @25℃

4.2水质要求:设备终端出水电阻率≥15MΩ.cm@25℃

5.系统设备相关技术要求及设计规范:

5.1 供水方式:终端稳压供水。

5.2 控制方式:系统采用全自动控制【同时亦可采用手动控制】,触摸屏操作,直观显示设备运行状态,主机面板上设有非正常操作情况下手动开关功能。水质在线监测,水质电导率高于设定值时系统声光报警提示。

5.3 罐体规范:

预处理过滤罐体【多介质过滤、活性炭过滤】选用SUS304不锈钢制作,配套控制器为合资企业的自动控制器。

5.4 泵规范:

原水增压泵、级间水泵、纯化水输送泵、反渗透第一/第二级高压泵反渗透清洗泵等采用南方特种泵【过流部件采用304不锈钢材质】;计量泵选用美国米顿罗TM。选用的泵具有运行平稳,低噪声,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5.5 水箱规范:

第12页(共69页)

第13页(共69页)

原水水箱、级间水箱、纯水箱均采用SUS304不锈钢材质制作;水箱材料均验证对水质无任何污染存在,以确保产品水纯度要求。 5.6 膜规范:

反渗透膜元件采用美国陶式DOW TM 芳香族聚酰胺复合膜。 5.7 精密过滤器滤芯过滤精度规范:

保安过滤器滤芯精度5μm;反渗透清洗精密过滤器滤芯精度50μm;终端微滤器滤芯精度0.22μm,材质均为SUS304不锈钢; 5.8 管道规范:

系统安装管路采用SUS304不锈钢材料氩弧焊焊接; 5.9 运输规范:

整套设备在运输中严格增加保护膜,不允许有损伤、划伤等缺陷。

5.10 其余:设备供应方在进场安装之前应向订购方提供各主要设备的尺寸以及安装图,操作使用说明书等技术文件。

6. 设备间基本要求:

建议设备间占地面积在20平方米左右。设备间应远离污染源......,建议保持设备间内空气洁净、恒温、避免阳.................光直射、无震动.......

,设备间地面建议采用防滑地砖或环氧自流地坪,并设置室内排水沟与室外排水相连。源水(即进水)、回水管、出水管等需要供应至设备间指定位置。设备间需要保留必要的设备用电和应急用电。 7. 设备间供电基本要求:

三相五线制:3×380V/50Hz/32A

单相三线制:2×220V/50Hz/5A

8. 源水供水压力:≥0.15Mpa;稳定供水流量建议:≥2.5m3/hr@25℃

9. 纯化水系统原水进水管尺寸:≥DN32 mm

10. 纯化水系统出水管尺寸:≥DN20 mm

11. 供货界限:

供方保证所提供的设备为全新的、先进的、成熟的、安全的、完整可靠的且出水水质能符合使用要求。

供方提供详细的供货清单,清单中依次说明型号、数量、产地、材质等内容。对于整套系统设备运行和施工所必须的部件,即使供货范围中未详细例出,或数目不足,我公司在执行合同时补足。

除特殊注明外,所列数量均为一台机组所需。

五、单元功能说明

1. 泵部分

1.1 原水增压泵配备一台。产地为南方泵业,过流部件304不锈钢,用于提升系统预处理部分运行需要的工作压力和流量;

1.4 反渗透一级高压泵配备一台。产地为南方泵业,过流部件304不锈钢,用于保证一级反渗透装置在运行时必要的进水流量和工作压力;反渗透二级高压泵配备一台,产地为南方泵业,过流部件304不锈钢,用于保证二级反渗透装置在运行时必要的进水流量和工作压力;

第14页(共69页)

1.5 反渗透洗膜泵配备壹台,产地为南方泵业,过流部件304不锈钢,用于反渗透膜清洗时需要的压力和流量;

1.6 EDI增压泵配备壹台,产地为南方泵业,过流部件304不锈钢,用于EDI运行提供需要的压力和流量;

1.7 纯水输送泵配备壹台,产地为南方泵业,过流部件304不锈钢,采用恒压控制,用于向终端各纯水用水点。

2. 全自动多介质过滤器

多介质过滤器设计一台。过滤罐体材质选用SUS304不锈钢,规格为16”×65”【即?400×1650mm】,与传统的碳钢过滤罐相比,具有外观整洁、光滑、卫生、耐腐蚀、无污染、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过滤器的滤速设计8~10m/hr,设计流量>3吨/小时。过滤器内装有多介质滤料,如石英砂、天然卵石、无烟煤等,过滤器内的滤料从上到下、由小到大依次排列。

当水从上流经滤层时,水中部分的固体悬浮物质进入上层滤料形成的微小眼孔,受到吸附和机械阻留的作用被滤料的表面层所截留。同时,这些被截留的悬浮物之间又发生重叠和架桥作用,就好像在滤层的表面形成一层薄膜,继续过滤着水中的悬浮物质,这就是所谓滤料表面层的薄膜过滤。这种过滤作用不仅滤层表面有,而当水进入中间滤层也有这种截留作用,称为渗透过滤作用。此外,由于滤料彼此之间紧密地排列,水中的悬浮物颗粒流经滤料层中那些弯弯曲曲的孔道时,就有着更多的机会及时间与滤料表面相互碰撞和接触,将水中的细小颗粒杂质截留下来,从而使水得到进一步的澄清和净化。

随时间推移,过滤器的前后压差将会很快升高,直至失效。当多介质过滤器前后的压差大于0.05-0.1MPa,此时需要利用逆向水流反洗滤料,使过滤器内填料悬浮松动,从而使粘附于填料表面的截留物剥离并被水流带走,恢复过滤功能。

多介质过滤器采用润新TM.F67C系列时间程序过滤控制阀,反冲洗周期设置为24小时左右(根据水质而定),每次反洗的时间为5-10min, 功位设置为:运行、反洗、正洗,功位的转换由自动控制阀中的时间控制器

第15页(共69页)

自动记录每个功位的运行时间,当运行时间达到程序预先设定的时间时,控制器发出指令信号给驱动马达,马达转动带动多功能阀阀芯转动,改变进出水的流向,启动水泵进行大水量冲洗,从而实现自动控制。多介质过滤器内装填的滤料长时间使用后会磨损变小,一般2-3年更换或添加一次。

3.活性碳过滤器

活性碳过滤器设计一台。过滤罐体材质选用SUS304不锈钢,规格为16×65【即?400×1650mm】,罐体材质为SUS304不锈钢,与传统的碳钢过滤罐相比,具有外观整洁、光滑、卫生、耐腐蚀、无污染、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过滤器滤速设计大于8-10m/hr,设计流量>3吨/小时。过滤器内填果壳活性碳滤料,其有效粒一般约为0.4-1.0mm,均匀系数为1.4- 2.0,利用活性碳的吸附特性将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微生物及溶解氧等吸附于碳的表面,增加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机率,延长有机物的停留时间,强化生物降解作用,将碳表面吸附的有机物去除;还可去除水中的异臭异味,去色度,去除重金属、合成洗涤剂以及脱氯等,此外活性碳的选择吸附性,不但可吸附电解质离子,还可使高锰酸钾耗氧量(COD)得到很好的控制和降低。该设备具有吸附、生物降解和过滤处理的综合作用,不但可保证处理效果稳定,而且效率高、耐冲击负荷、占地小、操作管理简便易行且运转费用低等优点。此外作为反渗透系统的前处理装置,活性炭过滤器可有效防止反渗透表面的有机物污染,而不受其本身进水温度、pH值和有机混合物的影响。

当过滤器运行一段时间后,需要将滤料吸附的杂质进行排除,即进行必要的反冲洗。反冲洗强度10L/ m2·s。活性炭过滤器采用润新TM.F67C时间程序控制阀,反冲洗周期为72小时左右,每次反洗的时间为5-10min, 功位设置为:运行、反洗、正洗,功位的转换由自动控制阀中的时间控制器自动记录每个功位的运行时间,当运行时间达到程序预先设定的时间时,控制器发出指令信号给驱动马达,马达转动带动多功能阀阀芯转动,改变进出水的流向,从而实现自动控制。

第16页(共69页)

4. 阻垢加药装置

为了提高反渗透(RO)主机的回收率,并防止一级反渗透膜浓水端(特别是反渗透压力容器中最后一根膜元件)的浓水侧出现碳酸盐、硫酸盐和其它形式的化学结垢,从而影响膜元件的性能,对反渗透处理前的进水必须进行必要的阻垢处理。

在水处理中常用的阻垢剂有聚磷酸盐、有机膦酸、膦羧酸、有机膦酸脂、聚羧酸等,常用聚磷酸有三聚磷酸钠和六偏磷酸钠,在水中生成长链阴离子容易吸附在微小的碳酸钙晶粒上,将水中的金属离子变成一种螯和离子或络合离子,从而抑制了它们和水中的阴离子结合产生沉淀物。

阻垢添加系统采用全自动方式控制,配备美国米顿罗计量泵,计量精确;流量范围0-1.6升/小时,最高压力7.6巴;具有多种使用功能:手动双调、单调形式。整体设计轻巧,先进的电路板,准确的速度控制,不受热源及电磁干挠,能根据水量、流速等变化通过计量泵进行适当调节,自动添加阻垢剂。

5. 精密过滤器

在本套纯化水制水系统中配备有以下精密过滤器或微滤器:

5.1 保安过滤器

位于活性炭过滤器与一级高压泵之间,数量壹台,壳体材质为304不锈钢,过滤精度为5μm,处理量为3~4吨/小时。

其目的是滤去由于水中可能带来的大于5μm的颗粒、杂质。避免由于这些颗粒的存在经反渗透高压泵高压输出后对反渗透膜元件造成击穿、堵塞或损坏,影响反渗透膜元件的通水量和出水水质。

保安过滤器滤芯一般建议2-3个月左右取出检查或更换一次。

第17页(共69页)

5.2 反渗透清洗精密过滤器

在洗膜系统中,药液是循环使用进行低压清洗反渗透膜元件的,当清洗出来的含有杂质的药液需要进行必要的拦截处理后再次进入反渗透膜元件中去,避免二次污染。

反渗透清洗精密过滤器配备壹台,过滤精度5μm,过水量为3吨/小时。

反渗透清洗过滤器滤芯一般建议每次清洗后取出检查或更换一次。

5.3 终端微滤器

位于紫外线杀菌器之后,数量壹台,过滤精度为0.22μm,产水量为1吨/小时。

其目的是滤去由于前处理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微小颗粒,保证产品水的清澈,同时也能对水中细菌及细菌的尸体进行拦截滤除。

终端微滤器滤芯一般建议8个月左右取出检查或更换一次。

在本套纯化水制水系统中对精密过滤器和微滤器进行必要的例行维护【定期检查运行压力的变化、定期检查滤芯污染情况】对提高系统制水的稳定性、减少故障率是很有重要的。

6. 反渗透装置

RO【R everse O smosis】反渗透技术是利用压力差为动力的膜分离过滤技术,其孔径小至纳米级(1纳米=10-9米),在一定的压力下,H2O分子可以通过RO膜,而源水中的无机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杂质无法透过RO膜,从而使可以透过的纯水和无法透过的浓缩水严格区分开来。反渗膜的工作原理图如下:

第18页(共69页)

第19页(共69页)

渗透

图 1

半透膜

半透膜

反渗透

图 2

将纯水与含有溶质的溶液用一种只能通过水的半透膜隔开,此时,纯水侧的水就自发的透过半透膜,进入溶液一侧,溶液侧的水面升高,这种现象就是渗透。当液面升高至一定高度时,膜两侧压力达到平衡,溶液侧的液面不再升高,这时,膜两侧有一个压力差,称为渗透压 。如果给溶液侧加上一个大于渗透压的压力,溶液中的水分子就会被挤压到纯水一侧,这个过程正好与渗透相反,我们称之为反渗透。我们可以从反渗透的过程看到,由于压力的作用,溶液中的水分子进入纯水中,纯水量增加,而溶液本身被浓缩。

进水

反渗水

浓水

反渗透装置主要由高压泵、反渗透膜和控制部分组成。高压泵对源水加压,除水分子可以透过RO 膜外,水中的其它物质(矿物质、有机物、微生物等)几乎都被拒于膜外,无法透过RO 膜而被高压浓水冲走。

反渗透装置是该纯化水制水系统中的核心处理部分,为达到产品水预期使用效果,根据反渗透的脱盐能力,预处理后的水经过RO 进行预脱盐,利用RO 膜的高脱盐性能能彻底除去过去纯水制造工艺中较难去除的TOC ,SiO 2、微粒子及细菌。同时,又彻底省掉离子交换再生酸碱消耗、免除酸碱排污污染及避免离子交换层中细菌、有机物的二次污染。经反渗透处理后的水,能去除99%以上的溶解性固体,99%以上的有机物及胶体,几乎100%的细菌。

反渗透装置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投资费用,整个系统运行经济效益,使用寿命,操作可靠简便性。根据原水水质及终端用水量的要求,通过各个装置回收率的计算,反渗透设计为一台出水量为时产1吨的双级反渗透装置【即1m3/hr@25℃】。一级反渗透回收率≥65%;二级反渗透回收率≥70%。

RO膜元件采用美国陶式DOW TM公司生产的芳香族聚酰胺复合膜,单根反渗透膜的脱盐率在99.0%以上,反渗透主机上配有数字显示电导率仪,用于跟踪监测原水水质、出水水质,直观方便;同时配有产水流量计、废水流量计及回收阀,配以阀门进行调节;还配有高低压开关保护,用以反渗透主机在高压、或超低压时自动停止,从而保护了反渗透膜不在高压和超低压进行而造成损害。反渗透主机运行压力一般在0.8-1.2Mpa。

双级反渗透装置装配有就地控制箱,能就地手动操作反渗透状态,同时第一级反渗透装置和第二级反渗透装置设计成既能联合操作,又能单独操作模式。

当反渗透膜组件长期运行后,会受到某些难以冲洗掉的污染物,如长期的微量盐分结垢和有机物的积累,从而造成膜组件性能的下降,所以必须用化学药品进行清洗,以恢复反渗透膜正常的除盐能力。针对这种情况,根据出水水质的变化以及反渗透膜元件受到污染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定期对反渗透膜组件进行药物清洗,这也是在本系统中配备化学清洗装置的原因所在。

7. pH调节装置

为使第二级反渗透在进行深度处理的时候有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和终端用水的要求,pH的适应范围对其十分重要。在二级反渗透之间采用投加NaOH的办法,使二级反渗透出水电导率大大提高。由于我国自来水中CO2含量普遍较高,而反渗透对CO2没有截留作用,一般情况下通过一级反渗透后需将CO2去除,这样才能提高二级反渗透出水电导率。去除CO2方法有离子交换、脱气,因常规鼓风脱气产水CO2含量一般只能控制在5mg.L-1以内,这对二级RO产水水质提高效果不明显,且使设备复杂化,而离子交换又带来再生、排污等问题。我们在工

第20页(共69页)

典型超纯水工艺流程设计方案

典型超纯水工艺流程设 计方案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1纯化水工艺设计方案:(产水水质标准达到的标准:中国药典2005版纯化水标准) 自来水→预处理→一级反渗透→一级EDI→UV杀菌→超滤除热原设备→用水 自来水→预处理→一级反渗透→二级EDI→UV杀菌→超滤除热原设备→用水 2注射用水工艺设计方案:(产水水质标准达到的标准:中国药典2005版注射用水标准) 自来水→预处理→一级反渗透→一级EDI→微滤→多效蒸馏除热原设备→用水 自来水→预处理→一级反渗透→二级EDI→微滤→超滤除热源设备→用水 3电厂高压锅炉给水工艺设计方案(产水水质标准达到的标准:工业锅炉水质GB1576-2001) 自来水→预处理→一级反渗透→脱气装置→二级EDI→微滤→用水 自来水→预处理→一级反渗透→脱气装置→PH调节→二级反渗透→一级EDI→微滤→用水 4微电子/半导体级超纯水工艺设计方案(产水水质标准达到的标准:中国电子工业部高纯水水质试行标准) 自来水→预处理→一级反渗透→脱气装置→二级EDI→UV杀菌装置→超滤→用水 自来水→预处理→一级反渗透→脱气装置→PH调节→二级反渗透→一级EDI→抛光混床→UV杀菌装置→超滤→用水 5实验室用分析级纯水工艺设计方案(产水水质标准达到的标准:分析级实验室用水标准 GB6682-2000) 自来水→预处理→一级反渗透→二级EDI→UV杀菌装置→超滤→用水 自来水→预处理→二级反渗透→一级EDI→UV杀菌装置→超滤→用水 进水电导率在400~1000μs/cm的含EDI设备的典型超纯水工艺流程设计方案 1纯化水工艺设计方案:(产水水质标准达到的标准:中国药典2005版纯化水标准) 自来水→预处理→一级反渗透→二级EDI→UV杀菌→微滤→用水 自来水→预处理→一级反渗透→脱气装置→PH调节→二级反渗透→一级EDI→UV杀菌→微滤→用水 2注射用水工艺设计方案:(产水水质标准达到的标准:中国药典2005版注射用水标准) 自来水→预处理→二级反渗透→一级EDI→多效蒸馏除热源设备→用水 自来水→预处理→一级反渗透→二级EDI→UV杀菌装置→超滤除热源设备→用水 3电厂高压锅炉给水工艺设计方案(产水水质标准达到的标准:工业锅炉水质GB1576-2001) 自来水→预处理→一级反渗透→脱气装置→PH调节→二级反渗透→一级EDI→混床→微滤→用水自来水→预处理→一级反渗透→脱气装置→二级EDI→微滤→用水 4微电子/半导体级超纯水工艺设计方案(产水水质标准达到的标准:中国电子工业部高纯水水质试行标准) 自来水→预处理→一级反渗透→脱气装置→二级EDI→抛光混床→UV杀菌装置→超滤→用水

会议设计方案资料

多媒体会议系统设计方案智能多媒体会议系统,实现了数字会议系统与中央控制系统的无缝连接,整合了包括音响扩声系统、会议讨论系统、同声传译系统、投票表决系统、自动跟踪摄像系统、多媒体视频系统以及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等多个子系统;在无线触摸屏操控下,通过中央集成控制系统将以上各子系统与整个会议环境有机的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实现了会议的智能化管理。 3.1 中央控制系统 中央控制设备为本系统设计之灵魂,集中了灯光、机械、投影及视音频控制手段于一体,为使用者提供简单、直接的控制方案,令使用者能方便地掌握整个空间环境各设备的状态及功能。 整个系统以中央控制器为核心。它以控制总线与各个设备相联接,接受操控者发出的控制要求,然后向各个延伸控制设备及被控设备发出控制指令。所有控制功能通过专用系统软件编程而成,具体控制可通过彩色液晶触摸屏或普通PC 机实现。其操作界面根据用户的实际要求,设置得直观而易于理解(全中文、图形模块化)、操作。(如图1 所示) 控制效果:

?可根据需要控制各类视音频设备的操作(如播放、停止等简单功能及对设备进行设置等高级调整); ?可根据需要,通过对各类专业矩阵及相关设备的控制,完成各类 音/视/计算机信号的切换、调整信号通路; ?可通过音量控制盒完成对音量的控制; ?可对会议中心之白炽灯进行分路无级调光,也可对日光灯组进行开关控制; ?通过继电器控制器,完成对电动窗帘、电动屏幕的控制以及电磁锁的开关和通电单透玻璃的控制; ?中央控制设备可随不同需要而设计程序,如各种灯光模式,调光速率,口令保护使用权等,配合实际使用情况现场调整。更可按用户的特定需求,编写连动操作程序,只需一个指令便能完成多个动作。 ?通过RS485 接口,利用摄像头的云台,实现会议室的摄像头的变焦以及全方位的旋转,摄像头的视频信号通过音视频矩阵切换器切换输出到显示设备上。 ?通过温度卡配合温度探头可以测试室内的温度,并可实现在触摸屏上的切换显示。 3.2 音响扩声系统 多功能会议厅的音响效果需满足国家厅堂扩声系统设计的声学特性指标标准。在建筑声学配合的基础上,一般还需要通过使用扩声设备进行音效补

测控系统原理课程设计汇本

摘要 本系统以AT89C52为核心器件,设计一种函数信号发生器,AT89C52是一个低电压高性能CMOS 8位单片机,片含8k bytes的课反复擦写的Flash只读存储器和256 bytes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本系统大致可分为四个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AT89C52),波形输出模块(DAC0832、UA741),显示模块(数码管、电阻),按键模块。可以输出三角波、正向锯齿波、负向锯齿波和方波,波形清晰,系统采用按键输入,利用数码管显示电路输出数字显示的方案,其中:0为方波、1为正向锯齿波、2为负向锯齿波、3 为三角波。 目录

第一章设计容及要求 (2) 第二章需求分析与设计思路 (2) 第三章总体方案设计 (3) 3.1硬件设计 (3) 3.1.1 硬件设计系统总体框图 (3) 3.1.2单片机控制系统电路 (3) 3.1.3波形输出模块电路 (3) 3.1.4显示模块 (3) 3.1.5按键模块 (3) 3.2软件设计 (4) 第四章详细设计 (4) 4.1硬件电路原理图 (4) 4.2元件清单并说明元件选择及参数选择的依据 (5) 4.3仿真运行结果 (6) 4.4 单片机片资源分配图 (7) 4.5 软件流程图 (8) 4.6程序清单及注释 (8) 第五章使用说明 (9) 5.1性能和功能介绍 (9) 5.2各操作开关、按钮、指示灯、显示器等的作用介绍 (9) 5.3使用操作步骤 (9) 5.4故障处理 (9) 第六章设计体会 (9) 第七章参考文献 (10) 附录 (10) 第一章设计的容及要求

运用所学单片机、模拟和数字电路、以及测控系统原理与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设计出一台以AT89C52为核心的函数发生器,能分别产生三角波、正向锯齿波、负向锯齿波和方波,完成输出信号的产生、显示及键盘接口电路等部分的软、硬件设计,要求采用DAC0832 实现D/A转换,利用按键(自行定义)进行输出波形选择,同时将当前输出波形代号显示在LED上:0为方波、1为正向锯齿波、2为负向锯齿波、3 为三角波。 要求: 1、设计接口电路,将这些外设构成一个简单的单片机应用系统。 2、函数发生器要求如下: 1)1位数码显示 2)输出信号:0~5V。 3)按键切换输出波形。 第二章需求分析与设计思路 本次设计要求设计一台以AT89C52为核心函数信号发生器,由单片机完成人机界面、系统控制、信号的采集分析以及信号的处理和转换,系统采用按键输入,利用数码管显示电路输出数字显示的方案。故将设计分解为四个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AT89C52),数模转换放大(DAC0832、UA741),显示模块(数码管、电阻),按键模块。波形的产生是通过AT89C52 执行某一波形发生程序,向D/A转换器的输入端按一定的规律发生数据,从而在D/A转换电路的输出端得到相应的电压波形。在AT89C52的P1口接4个按扭,通过软件编程来选择各种波形、幅值电压和频率,另有P1.4口管脚接七段数码管芯片,以驱动数码管显示电压幅值和频率,每种波形对应一个按钮。其中单片机控制电路主要是形成扫描码,键值识别、键处理、参数设置;形成显示段码;产生定时中断;形成波形的数字编码,并输出到D/A接口电路和显示驱动电路。显示电路则驱动1位七段数码管显示,扫描按钮。波形转换电路将波形样值的编码转换成模拟值,完成单极性的波形输出。单片机向0832发送数字编码,产生不同的输出。先利用采样定理对各波形进行抽样,然后把各采样值进行编码,的到的数字量存入各个波形表,执行程序时通过查表方法依次取出,经过D/A转换后输出就可以得到波形。利用按键进行输出波形选择,同时将当前输出波形代号显示在LED上:0为方波、1为正向锯齿波、2为负向锯齿波、3 为三角波。 第三章总体方案设计

超纯水设备制水工艺及详细技术方案

超纯水设备制水工艺及详细技术方案 超纯水设备适用范围:本系统适用于树胶业清洗和生产用纯水。 工程类别:水处理系统销售、安装、服务。 系统总进水量:5m3/hr 系统产水量:2m3/hr@25℃ 系统回收率:55~70% 产水水质:电导率≤0.2μs/cm@25℃ 运行方式:自动运行(并具备手动操作功能)。 原水水源:自来水 原水设计温度:25℃ 制水工艺:RO反渗透+EDI连续电除盐〔或IX树脂离子交换〕主要配置: 预处理系统:原水箱、原水箱液位控制器、原水进水电磁阀、原水泵、PAM计量泵、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阻垢剂计量泵、管路、阀门。

RO反渗透系统:高压泵、反渗透膜、反渗透膜壳、膜架、控制系统、进水电磁阀、冲洗电磁阀、调压阀、高压开关、低压开关、精密过滤器。 储存系统:液位控制器、中间水箱。 EDI系统:〔工艺1)给水泵、模块、电源、流量计、压力表、电磁阀、在线电导仪、在线电阻仪、自动控制系统、机架。 IX系统:〔工艺2〕给水泵、再生泵、树脂容器、离子交换树脂、管路、阀门、机架。 工艺简介: 反渗透技术是一种高效率、低能耗能、无污染的先进技术,主要应用于纯水制备与海水淡化。反渗透技术是利用压力差为动力的膜分离过滤技术,通过压力差将H2O与源水中的无机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杂质严格分离。 EDI是一种电渗析技术和离子交换技术相融合的先进技术,系统能够通过电磁场通过阴、阳离子交换膜对阴、阳离子的选择性透过作用与离子交换树脂对离子的交换作用,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实现离子的定向迁移,从而完成水的深度除盐,系统能够完成树脂连续不断的自动再生,无需停机使用酸碱再生树脂,从而能连续制取高品质纯水。

会议系统技术设计方案

数字会议、同声传译系统 1 设计原则 1.1 设计目标 为配合国际比赛交流,需要提供一套技术先进、性能稳定、功能齐全、使用方便的数字会议、同声传译系统,以满足国际不同语言的新闻发布、会议需求。 1.2 设计原则 系统的先进性和成熟性 系统的简捷性和适用性 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系统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系统的易用性和易维护性 1.3 设计思想 建设先进的基础设施,提供高质量数字同声传译系统,并根据实际需求,提供增值业务,结构灵活、实用、、逐步升级、滚动发展。 具体说,整体方案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 (1)应设计功能完善、现代化的数字会议、同声传译系统,能满足各种国际比赛的新闻发布、日常会议使用需要,并提高场地与设备的利用率。 (2)数字会议、同声传译系统所使用的设备应能和国际接轨;设备接口及采用制式应是国际统一标准。 (3)采用标准化设备可使系统功能组合灵活、利于个性化定制;同时,升级容易,不易浪费原始投资; (4)设备选型是系统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主要设备选用进口产品:应选用在国际、国内业界有口碑的、产品性价比高、可靠性高、售后服务好的产品; 型号选择:功能适合、中高档次、性价比高、可靠性高的产品。

2 技术标准、规范及指标 2.1 技术标准及规范 整个系统的建设要遵循有关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满足但不限于以下技术标准及规范: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79-85) 《通用用电设备设计规范》(GB50055-9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9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验收规范》(GB50169-92)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3-88)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GYJ25-86)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4959-85) 《厅堂扩声系统设备互联的优选电气配接法》(SJ2112-82) 《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设备的安全》(GB4943-9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修订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 57-2000 / J67-2001)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JGJ 58-88) 《客观评价厅堂语言可懂度及?RASTI?法》(GB/T 14476 -93) 《厅堂混响时间测量方法》(GBJ 76-84) 《演出场所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WH/T 18-2003) 《声学语言清晰度测试方法》(GB/T 15508 -1995) 《声学设计及测量规范》(JGI/T 7-9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 -98) 3 系统说明 3.1总体目标 系统应满足各种国际比赛的新闻发布、日常会议使用需要,具有良好的人

电子行业超纯水设备系统设计方案

工业电子超纯水设备设计方案 1.电子工业超纯水概述 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及封装、液晶显示、高精度线路板、光电器件、各种电子器件、微电子工业、大 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需用大量的纯水、高纯水、超纯水清洗半成品、成品。集成电路的集成度越高, 线宽越窄,对水质的要求也越高。目前我国电子工业部把电子级水质技术分为五个行业等级,分别为 18Mù.cm、15Mù.cm、10Mù.cm、2Mù.cm、0.5Mù.cm,以区分不同水质。 2.电子工业超纯水设备特点 电子工业超纯水设备通常由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碳过滤器,钠离子软化器、精密过滤器等构成预处理 系统、RO 反渗透主机系统、离子交换混床(EDI 电除盐系统)系统等构成主要设备系统。原水箱、中间 水箱、RO 纯水水箱、超纯水水箱均设有液位控制系统、高低压水泵均设有高低压压力保护装置、在线水 质检测控制仪表、电气采用PLC 可编程控制器,真正做到了无人值守,同时在工艺选材上采用推荐和客户 要求相统一的方法,使该设备与其它同类产品相比较,具有更高的性价比和设备可靠性。 3.电子工业超纯水的应用领域 1、半导体材料、器件、印刷电路板和集成电路成品、半成品用超纯水; 2、超纯材料和超纯化学试剂勾兑用超纯水; 3、实验室和中试车间用超纯水; 4、汽车、家电表面抛光处理; 5、光电子产品; 6、其他高科技精微产品; 工业电子超纯水设备工艺流程说明:

1、第一级预处理系统:采用石英砂多介质过滤器,主要目的是去除源水中含有的泥沙、铁锈、胶体物质、 悬浮物等颗粒在20 m以上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系统可以自动(手动)进行反冲洗,正冲洗等一系列 操作。 2、第二级预处理系统:采用果壳活性碳过滤器,目的是为了去除水中的色素、异味、生化有机物、降低 水的余氯值及农药污染和其他对人体有害的污染物。系统可以自动(手动)进行反冲洗,正冲洗等一 系列操作。 3、第三级预处理系统:采用阳树脂对水进行软化,主要是降低水的硬度,去除水中的钙、镁离子(形成 水垢的主要成分),可有效延长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并可进行智能化树脂再生。 4、第四级预处理系统:采用5um 孔径精密过滤器,使水得到进一步的净化,使水的浊度和色度达到优 化。保证RO 系统进水条件要求,保证设备的产水质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5、反渗透(超滤)设备主机:采用反渗透(超滤)技术进行深度脱盐处理(进口美国反渗透膜)去除钙、 镁、铅、汞等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物质及其他杂质,降低水的硬度,脱盐率达99%以上,生产出符合 国家标准的纯净水。 6、微过滤装置:安装该装置主要是为防止微粒树脂颗粒从布水中滤出,造成二次水质污染,这主要是运 用在对水质特别高的场合。 杀菌系统:采用臭氧发生器(或紫外线杀菌器),减少细菌二次污染,灭菌率可达99%以上,同时臭氧溶 于水形成富氧水,保证水的纯鲜。采用水气混合器使臭氧充分与水混合,达到最佳浓度比。

超纯水系统工程方案

超纯水系统 设 计 方 案 目录 一、设计条件及出水水质 3

二、设计基本资料 4 三、主要组件设备说明 5 四、工艺方案流程及说明11 五、调试及售后服务内容12 一、设计条件及出水水质 1.1 进水主要水质指标:东莞市自来水 1.2 用户对出水要求: 出水量:超纯水9吨/小时 出水水质:主机系统超纯水:电阻率≥18MΩ.㎝25℃; 出水温度:常温。 1.3水质检测:随机自带有电导率仪,出水电导率在线显示。

1.4 设备最终产水量:纯水10吨/小时25℃;超纯水9吨/小时25℃; 1.5系统总进水量:15m3/h; 1.6一级反渗透的回收率≥60%; 1.7第一级反渗透的浓水直接排放; 1.8 CEDI装置回收率:85~95%,浓水回收为RO系统原水。 1.9 控制方式:PLC自动&手动控制。 二、设计基本资料 2.1 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3)《给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25-1989) (4)《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1997) (5)《给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1984) (6)《低压电器设计规范》(GB50054-1995) (7)《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条件》(JB|T2932-1999) (8)相关反渗透膜生产厂家所提供技术资料。。 2.2、设计原则 1.采用成熟、先进的工艺,运行可靠,操作简单方便。

2.对反渗透膜清洗系统目前的建设投资于今后的运行费用做综合技术经济分析,尽可能用最少的资金达到理想要求。 3.根据厂方的实际情况,采用先进设备,占地少,投资省,运行费用低,操作管理方便。 4. 对回收统总费用投入的增量与回收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及发生故障时对环境的危害性作综合技术经济分析,尽可能用最少的资金投入达到系统运行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方便。 5. 认真执行国家经济建设方针、政策和国家现行的技术标准、规范,遵守法律、法规。 三、主要组件及设备说明

现代化智能会议系统方案设计

现代化智能会议系统方案设计 1、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个现代化的多功能会议室除了要满足传统简单的会议要求外,还应具有高雅格调的优美音质、清晰的图像演示。它由大屏幕显示、多媒体音视频信号源、音响、切换和中央集成控制几大部分组成,选取具备先进功能的DVD和录像机以及实物和图文传送器,通过大屏幕投影机还原其图像,通过中央集成控制设备,控制室内所有影音设精品文档,超值下载 备、信号切换、灯光、屏幕升降、音量调节等等功能,大大提高会议的工作效率和简化复杂的操作,能适合所有人士使用而不需要具备专业知识。 2、系统设计功能 智能多媒体会议系统的主要功能有: A、可以便捷上网,调用资料 B、可以随意切换音视频源 C、高品质音响还原,确保语音质量 D、数字会议系统控制会议发言 E、投影系统进行大屏幕显示 F、远程会议系统进行异地内外部演示与会议 G、中控系统进行集中控制管理 3、系统设计方案 音视美(MCCS)智能多媒体会议系统,实现了数字会议系统与中央控制系统的无缝连接,整合了包括音响扩声系统、会议讨论系统、同声传译系统、投票表决系统、自动跟踪摄像系统、多媒体视频系统以及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等多个子系统;在无线触摸屏操控下,通过中央集成控制系统将以上各子系统与整个会议环境有机的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实现了会议的智能化管理。 3.1中央控制系统 中央控制设备为本系统设计之灵魂,集中了灯光、机械、投影及视音频控制手段于一体,为使用者提供简单、直接的控制方案,令使用者能方便地掌握整个空间环境各设备的状态及功能。 整个系统以中央控制器为核心。它以控制总线与各个设备相联接,接受操控者发出的控制要

测控系统原理和设计复习

填空 微机化检测系统:传感器、模拟输入通道、微型计算机、模拟输出通道(数据记录器、报警器)、模拟显示器 微机化控制系统:微型计算机、控制电路、执行器 微机化测控系统:测控通道(模拟量输入通道,模拟量输出,开关量输入,开关量输出)、人—机接口、通信接口 微机化测控系统 由测试系统、控制系统组成 模拟输入通道 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数据采集电路 多路模拟输入通道分为 集中采集式、分散采集式 集中采集式结构:分时采集型、同步采集型 传感器类型 大信号输出传感器、数字式、集成、光纤 测控通道:模拟量输入通道,模拟量输出通道,开关量输入通道、开关量输出通道 信号调理重点(信号输入通道中):小信号放大、信号滤波、对频率信号的放大整形 PID 参数整定方法1工程整定法(扩充临界比例度法、扩充响应曲线法、归一参数整定法)2理论计算法 模拟PID 调节器 数字PID 控制器 动态显示就是逐位轮流显示。各位LED 数码管的段选端应并接在一起,由同一个8位I/O 口或锁存器/驱动器控制,而各位数码管的位选端分别由相应的 I/O 口线或锁存器控制。各个位的内容是分时轮流输出的,要得到稳定的显示效果,必须不断重复执行显示程序。 矩阵键盘 扫描法 反转法 特点:行线和列线都要通过上拉电阻接+5V 1将行线编程为输出线,列线编程为输入线,并使输出线输出全“0”,则列线中电平由高到低的所在列为按键所在列。2将行线编程为输入线,列线编程为输出线,并使输出线输出全“0”,则行线中电平由高变到低的所在行为按键所在行。 单纯查询法、中断方法、定时查询方法 A/D 结束信号 EOC=1 位置型PID 算法递推形式 ()()()()()()()2a 1a a 1-n u n u 1-n u n u 210-+-++=?+=n e n e n e ()[]001p )1()()()(n u u n e n e T T i e T T n e K D n i +? ?????--++=∑= 步进电机运行方式 单拍通电运行方式,双拍,单、双六拍 硬件抗干扰技术:接地 屏蔽 双线(平衡)传输 量程切换的依据 被测量x 对应的输出数字 FS D E xSK q U D /x ==, FS D D <

大会议室音频系统设计方案要点

第一章系统综述 1.1编制依据: 新世界武汉培训部多媒体教学及会议系统的技术水平和性能参数,应能够达到“国际水平”,具备国内一流水平。主要设备配置方案,充分考虑工程的特点,做到:功能齐全、配置合理、技术先进、操作方便,设计人须负责音箱吊架的设计制造及安装。 语言会议模式:要求有很高的系统可靠性稳定性和语言清晰度。 1.2设计依据 本设计方案按照业主要求和国家相关视音频标准作为设计依据: JGJ/T16-9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GB/T15381-94 《会议系统的电及其音频性能要求》 IEC914 《Electrical and audio requirements of the conference system》 GB 14948-94 《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电缆分配系统》 《PHILIPS LTD. Digital Congress Network Installation and Operating manual》 GB/T 50314-2000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WH01-93 《会议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与测量方法》 GYJ25-86 《厅堂会议系统声学特性指标》 GBJ118-88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J232-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14197-93 《声系统设备互联优选配接值》 GB/T14197-94 《声系统设备互联用连接器应用》 GB/T14197-95 《视听系统设备互联用连接器应用》 GB/T15859-1995 《视听、视频和电视系统中设备互联互连的优选配接值》 GB4959-95 《厅堂扩音特性测量方法》 WH01-93 《歌舞厅扩音系统声学特性指标与测量方法》 GB12060-89 《声系统设备一般数语解释和计算方法》 GBJ42-81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

2t-h 纯水设备方案

2t/h超纯水处理设备 设 计 方 案 2012年3月 目 录 一、公司简介 (2) 二、设计依据 (2) 三、设计范围及原则 (3) 四、出水水质及水量要求 (3)

五、简易工艺流程 (4) 六、系统工艺要求及说明 (4) 七、设备性能 (9) 八、售后服务承诺 (18) 九、系统配置清单 (19) 十、工程造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公司简介 二、设计依据 1、根据地区性水质条件设定水质条件,根椐用户地区同类厂家的水质资料及用水量等基础资料进行设计。 2、工业用水软化除盐设计规范GB 109-87。 3、RO系统设计参照《给排水设计手册》及美国陶氏 公司RO膜元件技术手册。

4、系统排水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 5、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 6、反渗透设备标准按《反渗透水处理设备标准》CJ/T119-2000。 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按试验标准GB50150-91。 8、管道的设计按纯化水用水标准进行设计。 9、通用电器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 1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11、电气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 三、设计范围及原则 1、进入纯水站的水源为自来水,根据客户地区的水质情况,其变化系数K≤1.5,处理系统排放的浓废水可直接排入市政综合管网。 2、纯水处理设施具有较大的适应性、应急性,可以满足水质及水量的变化,并考虑在突发或事故状态下的各种应急用水。 3、采用工艺具有可靠性,运行稳定,运转费用低,管理维护量特别小,纯水系统采用集成电路控制,自动化程度高。 4、系统管道均采用UPVC管路。 5、系统处理过程中选用工作泵均为多级离心泵,具有启动及运转功率小,无死角,噪音低,工作稳定等特点。 6、本工程设计范围为接入纯水处理站的给水管道起纯水出口为止的整个处理工艺、基础、电气等各专业的设计。 四、出水水质及水量要求 1、设计规模 系统工程设计规模为2.0t/h。 2、出水水质要求 系统出水水量 小时设计产水量为2.0t/h 系统出水水质 在线监测5MΩ以上 系统产水温度 60C°-70C°

专业会议系统设计方案

第一章项目概述 1.1项目概况 该项目是办公楼会议系统,主要由以下会议室多功能厅组成: 会议室,主要能够实现各方代表大会、日常会议、学术交流等功能。 1.2项目要求 会议室建设项目建设,按照“需求牵引、瞄准前沿、确保可行、利于发展”的思路,建设一套集日常会议、视频会议、多功能会议为一体的会议室,确保会议室设计理念先进、系统稳定、功能完善、指挥高效。 1.系统要做到可方便快捷的管理所有视频、音频系统; 2.提高投影显示效果使用DLP高清工程投影机,具有对比度高、图像清晰度好、画面均匀、色彩锐利、寿命长,画面质量稳定等; 3.保证音频扩音系统易操作、功能灵活,满足会议的不同功能要求; 4.设计集中控制系统,使整套系统能够方便快捷的管理; 5.满足召开视频会议、日常会议、多功能会议等要求; 6.满足高清信号传输、视频终端信号接入及信号显示的需要。 7.满足会议室讨论等的需要; 第二章总体设计 2.1项目概述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及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会议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会议系统的需求。先进的数字化的模块化的音视频会议系统顺应会议发展潮流,它克服了传统会议系统的不足,并以优异的性能使其在众多的国际会议和高层会谈上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近几年来,可视化信息技术在信息资源的主要交流场所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综合项目的概况和设计需求,在系统设计中我公司着重考虑系统的科学性、设备的先进性、功能的实用性、使用的可靠性,使扩声系统达到国家一级标准。设备的选用、系统的设计思路超前,各扩声系统设计指标满足且超过现有的国家有关标准。同时,作为重要的活动场所,各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无疑是最重要的。若抛弃可靠性,一味追求设备高档性,则可能得不偿失。因此,在考虑整个系统的设计时,我们参考了许多会议室的设计, 用以作为本会议室系统的设计基石。

电子超纯水系统工程设计方案

电子超纯水系统工程设计方案 .设计条件及出水水质 1.1 进水主要水质指标:成都市自来水 1.2 用户对出水要求: 出水量:超纯水0.5吨/小时 出水压力:2公斤; 出水水质:主机系统超纯水:电阻率≥18MΩ.㎝@25℃; 出水温度:常温。 1.3水质检测:随机自带有电导率仪,出水电导率在线显示。 1.4 设备最终产水量:纯水0.5吨/小时@25℃;超纯水0.5吨/小时@25℃; 1.5系统总进水量:1.2m3/h; 1.6一级反渗透的回收率≥50%; 1.7二级反渗透的回收率≥45%; 1.8第一级反渗透的浓水排放回收另作它用,我方可将浓水接至贵方要求的回收容器;第二级反渗透的浓水全部回流至一级反渗透前,流量约为0.18t/h; 1.9 CEDI装置回收率:85~95%,回流流量约0.03m3/h;另一部分浓水排放回收作它用。1.10 控制方式:单片机或PLC自动&手动控制。 1.11苦咸水RO膜元件产品性能规范 产品产品水流量脱盐率 m3/d l/h 最小标准 BW30-4040 8.33 347 98.0% 99.0% 渗透水产量和脱盐率是基于下面的标准条件下:2000PPm NaCl,225PSI(1.6Mpa),25℃,PH8。 BW30-4040个别膜元件的流量变化范围为-15%~25%。 运行范围 膜型号……………………………………………薄型复合膜 最高操作压力……………………………………4.1 Mpa 最大给水流量……………………………………3.9m3/h PH范围,连续运行………………………………2~11 PH范围,短时间清洗……………………………1~12 最高运行温度……………………………………45℃ 最高运行浊度……………………………………1NTU 最大给水SDI………………………………………SDI5 游离余氯…………………………………………0.1 PPm 单支膜元件的回收………………………………15% 有效膜面积………………………………………7.6 m2 膜元件的最大水通量……………………………1.22 m3/( m2.d) 单根膜元件的最小浓水流量……………………0.5m3/h

多功能会议系统设计方案

多功能会议系统 设 计 方 案

一、会议系统设计标准 (2) 1.1 会议系统设计原则 (2) 1.2 会议系统设计依据 (3) 1.3 会议系统设计要求 (4) 二、多功能会议系统工程简述 (6) 三、多功能会议系统 (7) 3.1 会议扩声系统 (7) 3.2 会议讨论系统 (10) 3.3 灯光系统 (12) 四、施工支持及售后服务 (14) 4.1 工程技术人员组成 (14) 4.2 工程施工进度表 (15) 4.3 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15) 4.4 工程验收及交付使用 (15) 4.5 售后服务体系 (16) 附件1、设备预算清单 附件2、工程施工图纸 附件3、产品图片

一、会议系统设计标准 1.1 会议系统设计原则 现代化的多功能音视频会议室涵盖了多功能会议室、学术交流会议厅、多功能国际会议厅、现代化培训室等的功能,是要求较高、较完善的厅堂功能,所以数字会议系统、音频扩声系统、视频显示系统、中央控制系统、会议灯光系统、会议机械系统等在此类环境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重要。根据本项目各会议室实际使用的需要,我们根据以下要求进行总体设计: ◇先进型原则 系统设计采用先进的、开放的体系结构,使会议系统能体现当今多功能会议系统技术的最新水,为保证系统能够保持在一定时期内不落后及系统互联的互操作性,在系统设计时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技术和产品。 ◇安全可靠性原则 设计方案要求将人机安全、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等可靠性要点,作为系统建设方案的首要设计原则,以保证系统在运行期间,为用户执行安全防范和服务质量管理任务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手段,为用户降低系统运行方面的人工和资金成本。 ◇经济及实用性原则 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实际功能要求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把满足经济性考虑,采用先进管理的模式,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操作方便、维护简单、管理简便。 ◇可扩充性、可维护性原则 设备选型的时候带预见性,确保设备的可扩充性、可维护性。设备,特被是中控设备,须预留编程接口和扩充接口,以备日后扩充升级使用。 ◇系统设备选型原则 满足需方的需求,尽量选用国产先进型设备,以保证会议室具有一定的可靠性跟先进性。

测控系统原理与设计

1、微机化测控系统分拿几类? 微机化检测系统、微机化控制系统、微机化测控系统 2、模拟量输入通道由那几部分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作用? 传感器:将非电量转换为电量 调理电路:放大、滤波 采集电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3、模拟量输出通道以及各部分的作用? 数模转换、调理电路、模拟显示、记录、执行机构 4、前置放大器:判断信号大小准则?所放位置前后的判断? 5、采集电路的四种方案?PGA S\H的作用? 采集电路的设计(实现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电路、AD芯片的选择是核心) 6、前置与主放大器的区别以及适用情况? 7、D\A+保持器(数据保持器及模拟保持器的机构与优缺点)? 数据保持器: 数据完好、成本高数据误差、成本低 8、开关量输入输出通道。技术指标:抗干扰、可靠性 输入

开关量输出通道结构 9、单元电路级联设计:电器匹配方案(3种)、信号耦合方式?步进电机的正反转控制 电器匹配方案:电气性能的相互匹配、信号耦合与时序逻辑、电平转换接口 信号耦合方式:1、直接耦合方式――前后级电路间直接或通过电阻连接。特点:前级的直流成分和交变信号都传到后级。不处理。2、阻容耦合方式――前后级电路间通过电容连接,特点:前级的直流成分被隔断,仅交变信号传到后级。“隔直传变” 10、主机电路组合方式: 内插式 外接式 组合式 11、CPU的读取方式:定时、中断、查询 12、接口电路:3-2-1:3-2-2 13、A\D计算(P20) 14、D\A接口 15、单缓冲、双缓冲方式适用情况?分析(片地址、模块功能、工作方式) 16、人机接口程序(4例题) 17、测量数据处理包括哪些?

1T超纯水设备设计方案

关于1T/h纯水设备设计方案 一、系统要求: 进水水质:市政自来水 预处理:2T/h 纯水产量:1T/h 电导率:≤1US/CM 工作水温:25℃ 总功率:3.5KW 二、工艺流程: 自来水→原水箱→不锈钢原水泵→砂过滤器→活性碳过滤器→不锈钢1UM精密保护过滤器→RO反渗透全自动系统→中间水箱→不锈钢恒压泵→混床→纯水箱 配置清单 (以工艺流程顺序) 一、不锈钢原水泵一台 设备制造商:新界 流量:2T/h 扬程:40M 功率: 0.55KW(380V 50HZ) 型号:CHL2-50 二、砂过滤器一套 设备制造商:英国唯赛勃 规格:Φ350×1600 流量:2T/h 耐压:0.6Mpa 过滤材质:不同规格石英砂 (配相关阀门及压力表) 三、活性碳过滤器 设备制造商:英国唯赛勃 规格:Φ350×1600

流量:2T/h 过滤材质:优质活性碳<碘值950> 耐压:0.6Mpa (配相关阀门及压力表) 四、RO反渗透全自动纯水系统 1、不锈钢1UM精密保护过滤器,数量:1套 设备制造商:超其科技有限公司 规格:20寸 5芯 容器材质:SUS304 滤芯:1UM PP (含压力表及排气阀) 2、不锈钢多级高压泵 1台 设备制造商:新界 型号:CDL2-180 安装方式:立式 流量:2T/h 扬程:130M 功率:2.2KW 3、RO反渗透主机组 设备制造商:超其公司 纯水产量:25℃ 1T/h 回收率:60%-65% 脱盐率:99.5% 膜材质:芳香族聚酰胺复合材料(4040) 数量:4支 压力容器:SUS304 其它: 名称:电导率仪 量程:0-200US 数量:2个 型号:CM—230 名称:面板式流量计 量程:0—10GPM 型号:K7(进口) 数量:2 名称:压力保护开关节(韩国) 量程:0.1-1Mpa 数量:1台 名称:压力表

会议系统设计方案设计

视频会议室系统技术方案 2020年7月

目录 第一章项目综述 (4) 1.1项目背景 (4) 1.2设计依据 (4) 1.3功能需求 (5) 1.4设计原则 (6) 1.4.1、稳定性、可靠性原则 (6) 1.4.2、先进性、易操作性原则 (7) 1.4.3、可扩展性、易维护性原则 (7) 第二章功能设计说明 (9) 2.1设计概述 (9) 2.2系统功能分析 (9) 2.2.1领导会议室 (9) 2.2.2大会议室 (10) 第三章系统设计分析 (11) 3.1领导会议室 (11) 3.1.1系统概述 (11) 3.1.2系统功能要求 (11) 3.1.3设备的选型原则 (12) 3.1.4扬声器布置方式 (12) 3.2分会场大会议室 (13) 3.2.1系统概述 (13) 3.2.2系统功能要求 (13) 3.3.3系统选型原则 (14) 3.2.4扬声器布置方式 (14) 第四章灯光设计规及建议 (15)

4.1会议室照度 (15) 4.2会议室布局 (15) 4.3色温的概念 (15) 第五章主要产品技术参数 (17) 5.1音频设备 (17) 5.2视频设备 (23) 5.3集中控制设备 (26) 5.4ISC一体化中心 (29)

第一章项目综述 1.1项目背景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不断成熟,音频技术,视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崛起,三者在视频会议系统中呈现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趋势,随着社会信息加速推进,信息化交流也是越来越频繁,因此多媒体视频会议系统使用率也在不断的提高,为各企业单位带来了交流沟通环境和便捷的操作环境,为此视频多媒体会议系统建设是信息化建设必不可少的信息基础设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科技的进步,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模块化,大规模集成化系统已经进入到了各个领域,未来智能化,人性化,现代化的智能建筑和智能设施,也会陆续进入各个不同的领域,贵公司信息化会议系统也不例外。 我们此次的设计是根据贵公司所提出来的应用需求,再结合我们以往同类项目的工作经验,依据现有的国家标准、规,并参照国际上通用规进行的。 1.2设计依据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GB50339-2003) 《民用闭路电视监视系统工程技术规》(GB50198-84) 《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GB7401-87) 《通用用电设备设计规》(GB50055-9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9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JGJ/T16-92)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GYJ25-86)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GB50371-2006) 《厅堂扩声系统设备互联的优选电气配接法》(SJ2112-82) 《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设备的安全》(GB4943-95) 《软件工程国家标准》(GTB856)

《测控系统原理与设计》孙传友-第3版完整课后题解答

第1章 1、为什么说仪器技术是信息的源头技术? 答: 信息技术由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三部分组成。测量技术则是关键和基础。仪器是一种信息的工具。如果没有仪器,就不能获取生产、科学、环境、社会等领域中全方位的信息,进入信息时代将是不可能的。仪器是信息时代的信息获取——处理——传输的链条中的源头。因此说,仪器技术是信息的源头技术。 2、为什么现代测控系统一般都要微机化? 答: 将微型计算机技术引入测控系统中,不仅可以解决传统测控系统不能解决的问题,而且还能简化电路、增加或增强功能、提高测控精度和可靠性,显著增强测控系统的自化化、智能化程度,而且可以缩短系统研制周期、降低成本、易于升级换代等等。 3、微机测控系统有哪几种类型?画出它们的组成框图 答: 测控仪器或系统可分为三大类——单纯以测试或检测为目的的“测试(检测)仪器或系统”,单纯以控制为目的的“控制系统”和测控一体的“测控系统”。 微机化检测系统框图 微机化控制系统框图 微机化测控系统框图 第2章 1、模拟输入通道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 答: 按照系统中数据采集电路是各路共用一个还是每路各用一个,多路模拟输入通道可分为集中采集式(简称集中式)和分散采集式(简称分布式)两大类型。 集中式的特点是多路信号共同使用一个S/H和A/D电路,模拟多路切换器MUX对多路信

号分时切换、轮流选通到S/H 和A/D 进行数据采集。 分布式的特点是每一路信号都有一个S/H 和A/D ,因而也不再需要模拟多路切换器MUX 。每一个S/H 和A/D 只对本路模拟信号进行数字转换即数据采集,采集的数据按一定顺序或随机地输入计算机。 2、什么情况下需要设置低噪声前置放大器?为什么? 答: 由于电路内部有这样或那样的噪声源存在,使得电路在没有信号输入时,输出端仍输出一定幅度的波动电压,这就是电路的输出噪声。把电路输出端测得的噪声有效值折算到该电路的输入端即除以该电路的增益K ,得到的电平值称为该电路的等效输入噪声。 如果加在该电路输入端的信号幅度小到比该电路的等效输入噪声还要低,那么这个信号就会被电路的噪声所“淹没”。为了不使小信号被电路噪声所淹没,就必须在该电路前面加一级放大器——“前置放大器”。只要前置放大器本身的等效输入噪声比其后级电路的等效输入噪声低,加入前置放大器后,整个电路的等效输入噪声就会降低,因而,输入信号就不会再被电路噪声所淹没。 3、图2-1-14(a)所示采集电路结构只适合于什么情况?为什么? 答: 图2-1-14(a) 所示采集电路仅由A/D 转换器和前面的模拟多路切换器MUX 构成,只适合于测量恒定的各点基本相同的信号。因为恒定信号不随时间变化,无须设置S/H, 各点基本相同的信号无需设置PGA 。 4、DFS-V 数字地震仪属于集中采集式数据采集系统。2ms 采样48道时去混淆滤波器截止频为125Hz 。为提高勘探分辨率欲将采样周期改为1ms 。试问:地震仪的信号道数和去混淆滤波器截止频率要不要改变?怎样改变?为什么? 答: 据题知,ms T S 2=,48=N ,代入公式(2-1-38)计算得该地震仪的A/D 转换器的转换周期为48 2/ms N T T S D A ==,为提高勘探分辨率欲将采样周期改为1ms ,则信号道数应减小为2448 /21/===mS mS T T N D A S ,否则A/D 转换器就转换不过来。 据题知,ms T S 2=,Hz f h 125=,代入公式(2-1-17)计算得C=5,将C=5和T S =1ms 代入公式(2-1-17)计算得,抗混叠滤波器截止频率应减小为Hz f h 250=,将Hz f h 250=代入公式(2-1-18)计算得Hz f f h 250max ==,这将使地震仪可记录的最高地震信号频率达到250Hz ,因而,可使地震仪的勘探分辨率提高一倍。如果只是减少采样周期而不改变抗混叠滤波器截止频率,将Hz f h 125=代入公式(2-1-18)计算得Hz f f h 125max ==,使地震仪可记录的最高地震信号频率仍然被限制在125Hz ,因而地震仪的勘探分辨率仍然不能提高,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