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

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
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

江西农业学报 2009,21(5):23~26A cta Ag ricu lt urae Ji angx i

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

王为

收稿日期:2009-01-30

作者简介:王为(1980-),男,江苏泗阳人,博士,主要从事作物分子育种与种质资源创新以及信息农业研究。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盐城224002)

摘 要:概述了高光谱遥感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应用现状,并介绍了高光谱遥感在作物长势监测、生化参数估算以及作物估产等农业领域上的应用。

关键词:高光谱;遥感技术;农业;应用

中图分类号:TP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581(2009)05-0023-04

Review on Develop ment and Application of H ypers pectral Re mote Sensi n g in Agriculture

W ANG W e i

(Ag ricu lt ural Science Institute of Coasta lR eg i on o f Ji angsu ,Y ancheng 224002,Ch i na)

Abstract :The paper gave a rev i ew on the deve l op m ent and current s i tuati on of hype rspectral re m ote sens i ng techno l ogy ,and i n troduced itsm a i n app lica tions i n ag ricu lt ure s uch as de tec ting the vegetati on g row t h state ,esti m ati ng b i oche m i ca l characteristi c para m e ters and t he producti v ity of crops and so on .

K ey words :H yperspectra;l R e m ote sensi ng technology ;Ag ricu lt ure ;A ppli cati on

遥感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对地观测综合性技术,是指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1]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无论在遥感平台、遥感传感器、还是遥感信息处理、遥感应用等方面,都获得了飞速的发展,目前遥感正进入一个以高光谱遥感技术、微波遥感技术为主的时代

[2~3]

。高光谱遥感图像由于其高光谱分辨率的特点正

在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从地面遥感传感器到测视雷

达,从田间养分速测仪到星载的成像光谱仪,遥感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已有了很大进展,同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就高光谱遥感技术的产生、发展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进行一个介绍和阐述,以期给相关科研人员提供一点参考。

1 高光谱遥感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1.1 高光谱遥感技术的产生 高光谱遥感即高光谱分辨率遥感(Hyperspectr al R e mote Se ns i ng),是指利用很多很窄的电磁波波段从感兴趣的物体获取有关数据,它的基础是测谱学(Spectrosco py)

[4]

。高光谱遥感技术主要

特点是波段多、光谱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较高、邻波段的相关性高,数据冗余大。经国际遥感界的共识,光谱分辨率在10-1

数量级范围的称为多光谱(M ultispectral),这样的遥感器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光谱区只有几个波段;

而光谱分辨率在10-2

的遥感信息称之为高光谱遥

[5]

。高光谱遥感与常规遥感数据的主要区别在于它

能获取观测各种地物的连续光谱信息,并借此定义特殊

的光谱特征,并且有些在宽波段遥感中不可探测的物质,在高光谱遥感中能被探测。因此在地物探测和环境监测研究中,利用高光谱遥感数据,可采用确定性方法(模型),而不像宽波段遥感采用的统计方法

[4]

。高光谱遥

感技术是连接遥感数据处理、地面测量、光谱模型和应用的强有力工具,其显著特点是在特定光谱区域以高光谱分辨率同时获取连续的地物光谱图像,其超多波段信息使得根据混合光谱模型进行混合象元分解获取 子象元 或 最终光谱单元 信息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使得遥感应用着重于在光谱维上进行空间信息展开,定量分析地球表层生物物理化学过程和参数[6]

1.2 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 1983年,第一幅由航空成像光谱仪(A I S-1)获取的高光谱分辨率图像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科学界面前,它的正式出现标志着第一代高光谱分辨率传感器面世。第一代成像光谱仪以A I S-1和A I S-2为代表。在以后几年中,A I S 数据被成功地应用在多个地学研究邻域,这类高光谱分辨率数据由于二维固体阵列探测器宽度(每行像元数)非常有限,但它确实开创了高光谱和高空间分辨率兼有、光谱和图像合一的高光谱遥感技术的新时代[4]

。第二代高光谱成像仪于1987年问世,美国宇航局从1983年开始研制一种叫做航空可见光/成像光谱仪(AV I R I S),它是第二代成像光谱仪的代表。与A I S 传感器相比,AV I R I S 在传感器本身、定标、数据系统及飞行高度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

进[4]。1999年底反射成功的EO -1卫星是NA S A 戈达得飞行中心、麻省理工林肯实验室和TR W 公司合作研

制的高光谱卫星,它由先进陆地成像仪、高光谱成像仪和大气校正仪三个基本遥感系统组成。美国轨道图像公司研制的新一代O r bvie w-4是国际上完全以商业运行为目标的高光谱卫星,它是高光谱和高空间分辨率相结合的卫星,除了保留O r bvie w-3型的全色1m、多光谱4m 的空间分辨率外,还将在0.4~2.5 m光谱范围内获取200多个波段的高光谱遥感图像[6]。

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兴起是遥感技术在20世纪最大成就之一。随着计算机软件、数据分析方法、特别是传感器技术水平的提高,高光谱遥感技术将会得到更加积极的发展和应用。

2 高光谱遥感在农业上的应用

高光谱遥感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快速、精确地进行作物生长信息的提取、作物长势监测、作物胁迫监测、估算植被(作物)初级生产力与生物量、估算光能利用率和蒸散量以及作物品质遥感监测预报。从而相应调整投入物资的投入量,达到减少浪费,增加产量,改善品质,保护农业资源和环境质量的目的。高光谱遥感凭借其极高的光谱分辨率为精细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和数据来源。

2.1 作物生长信息的提取 作物生产中,准确、迅速、经济地判断作物氮营养状况,进而确定氮肥需要量,对提高作物的实时精确施肥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相关领域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氮素营养诊断的测试技术正由传统的实验室常规测试向田间直接无损测试方向发展;同时测试水平正由定性或半定量的手工测试向精确定量的智能化方向发展。目前,针对作物氮素诊断的智能化无损测试技术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其中较成熟的技术方法主要有便携式叶绿素仪法和遥感系统中应用的高分辨率多光谱近地测量技术。这两项技术都是基于当作物氮素发生变化时,其光谱反射特性发生改变的基础上,但在具体的应用中两者又有所不同。相对于传统的低光谱分辨率遥感(通常指光谱分辨率在0.1 m 以上)而言,高光谱分辨率遥感(光谱分辨率在0.1 m 以下)数据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成像通道数量的增加和成像波段的变窄。从而使植被遥感的监测目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获取子像元(最终光谱单元信息)的能力得到提高,使得遥感应用着重于在光谱维上进行空间信息展开,定量分析地球表层生物物理化学过程和参数[6~7]。通过高光谱遥感植被指数技术可以提取植被冠层结构定量信息。蒲瑞良等[8]用小型机载成像光谱仪(CASI)测得的航空高光谱分辨率数据(光谱范围约417~800n m)估计森林族叶化学成分浓度,最后用导数光谱的多项式逐步回归方程进行分析。对于总叶绿素,最佳的R2值来自二阶微分光谱的三项式回归方程(R2=0.944),此方程包含的中心波长分别为748、507和735n m,而对于全氮的最佳R2值来自一阶微分光谱的三项式方程(R2=0.933),中心波长分别为780、764和566n m。结果表明:使用光谱方式的CASI数据及NDV I值提取植被信息,结合光谱微分技术能明显地改善森林族叶化学成分的估算精度。吴长山等[9,10]分析了水稻、玉米多时相的群体以及叶片光谱特征与叶绿素密度(单位面积农作物的叶绿素含量,等于叶绿素含量与鲜叶生物量的乘积)的关系,得出这几种农作物的导数光谱在近红外波段762nm处与叶绿素密度具有高度相关性。王柯[11]等的实验数据表明540、680和740~1070n m的光谱数据在水稻所有的生长阶段都与叶片氮浓度相关显著。

2.2 作物长势监测 作物的反射光谱特征主要由叶片中的叶肉细胞、叶绿素、水分含量和其他生物化学组分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形成的,受叶色、叶片结构及水分状况、叶片的生理生化性质、植株形态及长势长相等因素的影响[12]。可见光波段反射率主要受叶绿素等各种色素的影响,近红外波段反射率则由叶片水分状况起决定作用,不同的植物、同一作物的不同生育时期,以及同一作物的不同健康状况,其光谱反射特性均不一样。因此研究作物不同生长条件下的光谱特性与这些生理指标的关系,就可以实时的监测作物的长势和进行苗情诊断,从而科学地指导农事活动。高光谱遥感以其超多波段、光谱分辨率高等特点被用来反演叶子各组分含量,监测作物的生长状况[13]。

王延颐[14]用美制的EXOTEC H100A四通道光谱仪在试验田分析了水稻各生育期(分蘖盛期、穗分化期、齐穗期、灌浆期及乳熟期)在一些特征太阳光谱波段(400、500、670、800、900nm)反射波谱特征,结论是:稻田光谱与水稻长势的相关性较好,在水稻灌浆期,稻田光谱与水稻理论产量的相关性也较好,尤其是800n m的反射光谱值。实验也已经证明用高光谱分辨率数据能够估计叶子化学成分[15]。浦瑞良和宫鹏使用多元统计和光谱导数技术评价小型机载成像光谱仪(CASl)数据用于估计冠层生化浓度(总叶绿索、全氮和全磷)的潜力和效率[8]。Peter so n等运用航空成像光谱仪(A I S)对森林冠层中氮和木质素含量进行了监测[16]。为了探索植物叶片氮素遥感诊断的可能性,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科学家就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寻找氮素的敏感波段及其反射率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的表现。研究发现许多植物在缺氮时无论是叶片还是植物冠层水平的可见光波段反射率都有增加,对氮含量变化最敏感的波段在530~560nm区域[16~19]。冯伟[20]通过分析小麦叶片糖氮比与冠层高光谱参数的定量关系,确立小麦叶片糖氮比的定量监测模型,与传统的破坏性取样及实验室化学分析方法相比,该研究为小麦叶片糖氮比的定量分析提供了一种无损、快速的技术途径,同时也拓展了作物生理参数遥感监测的研究领域。研究结果对于小麦植株生长特征及碳氮代谢参数的实时监测和精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为遥感技术

24江 西 农 业 学 报 21卷

在精准农业中的可能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2.3 作物胁迫监测 李德成等[21]模拟酸雨对水稻叶片反射光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雨会引起水稻叶片反射光谱可见光区和中红外区的反射率升高,近红外区的反射率降低,相应的反射率比值也随之变化,一阶和二阶导数光谱蓝移,且上述变化的程度与酸雨的酸度、水稻的品种和生育期有关。这一结果也表明遥感技术监测酸雨污染作物是可行的。另外,高光谱遥感亦可用于监测重金属对作物的胁迫,在某些植被类型中,蓝移还与重金属含量偏高有关。水稻受重金属铬和铜污染伤害后,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在反射光谱方面变化都比较显著,特别是铬和铜拌土生长的水稻在分蘖期受到的影响最明显。植物光谱的导数实质上反映了植物内部物质(叶绿素及其它生物化学成分)的吸收波形变化。可以通过植物的光谱特性监测植物(作物)的各种缺素症和病虫害[22]。

2.4 估算植被(作物)初级生产力NPP与生物量 冠层的理化特性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森林的初级生产力(NPP)。比如叶面积和氮含量通过控制光合作用和传输速率来影响NPP。已经证明在不同的温带森林区,矿物氮的含量有助于估计年NPP。张良培[23]利用样本NDV I 和测量所得的生物量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相关系数在0.7以上,黄熟期叶绿素的损失会在可见光波段表现出来,在出穗期的R1100和R1200可用于生物量估算。Ha me[24]等结合地面调查和高分辨率图像用相关分析的方法建立了预测生物量的模型,然后再直接应用到低分辨率的AVHRR图像上,成功地估算了面积达几百万平方公里的欧洲以针叶树占优势的北方针叶林的生物量,并且估算的精度超出了预先的期望。同样,在农作物上也可以利用这种技术方法,测定作物的初级生产力NPP 与生物量。

高光谱遥感同样可以用于估计农作物产量,可以综合上述各种功能以及有关的数据分析方法进行农作物产量的估计,随着新的传感器和数据分析方法的出现,遥感估产的精确性也得到了提高[4]。杨庆锋等[25]分析了小麦光谱特征与干物质积累量的相关关系,说明通过遥感手段监测冬小麦的群体质量是可行的,该研究为高光谱遥感技术在监测小麦的群体质量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樊科研等[26]以A S DF ieldSpec光谱仪实测大田中不同生育期加工番茄的冠层高光谱及其产量,采用单时相线性逐步回归和复合回归,首次建立了加工番茄高光谱与产量的估算模型,对加工番茄的产量进行了遥感估测。

2.5 估算光能利用率和蒸散量 理论和实验都证明植物冠层的光合有效辐射与反射率有联系[4]。高光谱遥感所得的APAR(光合有效辐射)比LA I(叶面积指数)能更可靠地估计作物生物量,因为作物的光合作用过程直接把APAR能量转换成干物质,因此AP AR是作物初级生产力的一个较好的指标。张良培等[23]通过分析光合背景物质土壤光谱信号的特点,认为利用对光谱信号一阶导数的运算就能对混合光谱中的土壤信号进行压缩,由此计算AP AR(在波长726.3nm处)能更客观地反映实际。H all等[27]基于反射率曲线的二阶导数与光合有效辐射AP AR的相关关系,对陆地植被的AP AR进行了估计。研究表明,可直接反演二向反射模型,用卫星和地面测量的光谱数据估算叶子的生物物理参数LA I和FAP AR(Kuusk,Patrice&Bichero n)。

2.6 作物品质遥感监测预报 中国对优质农作物有巨大需求,部分优质农作物产品供不应求或依赖进口。通过监测作物生长过程而进行调优栽培,优化作物分类收获、分级收购加工体制,提高作物品质监控水平是保证作物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28]。遥感技术的发展为作物品质信息的监测和预报提供了快捷、低廉、无损检测的手段。近期研究重点是区域性的遥感模型与农学模型链接,农作物品质遥感-农学监测复合模型研制。综合考虑土壤因子、气象因子等,通过监测作物干旱、过量施氮、病虫害、倒伏等作物品质的限制性因子,监测作物的生长和营养状况,链接遥感数据和作物模型,利用光学、热红外、雷达数据相互补充,充分考虑遥感数据和非遥感数据结合,有望建成实用化和商业化的作物品质监测预报系统,以指导作物分类收获,分级收购、加工或贮藏;对农作物产品实现优质优价,为粮食期货和参与国际粮食贸易提供决策信息,大大缩短粮食加工企业的检测化验时间并降低成本。在现阶段采用 遥感粗分级筛选+实验室精测试可能成为定单农业中质量控制和降低成本的重要模式,受到粮食收购、加工等部门和企业用户的重视和期待[28]。

3 高光谱遥感应用展望

当前中美等国将陆续发射一系列的对地观测卫星,构成传感器网,从可见光、近红外、热红外到微波等波段对地球进行全天时、全天候观测。不久的将来,遥感数据源将更丰富。遥感定量化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从传感器的校正、标定到大气校正,从植被的二向反射至多角度遥感,提高了数据源精度。随着定量遥感的发展、遥感数据源的丰富,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加强机理研究是必然趋势[28]。

作为对地观测高新技术发展起来的高光谱遥感,已经成为3S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应用于土地资源调查、农作物生长监测、土壤等环境条件对农作物生长影响的监控、病虫害监测与评估、估产等许多方面。但对高光谱遥感数据的分析方法限制了其在某些方面的应用,所以高光谱遥感信息的提取及解译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为应用领域的扩展提供理论基础。

目前,在农业方面地面遥感已经取得了比较全面的进展,但由地面光谱向高空的反演仍处于探索阶段。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为多平台遥感相结合的实现提供可

25

5期 王为: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

能,随着星-机-地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可以通过卫星遥感数据更为准确地获取田间作物高光谱信息,结合GPS、G I S等信息技术指导农业生产实践。高光谱遥感在农业上的应用是遥感技术在农业上研究发展进程的重要阶段,我国应该加快研究步伐,从而缩短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利用新的科学技术尤其是高光谱遥感这类技术更好的发展我国农业。

参考文献:

[1]梅安新,彭望琭.遥感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杨哲海,韩建峰,宫大鹏,等.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J].海洋测绘,2003,23(6):55~58.

[3]袁迎辉,林子瑜.高光谱遥感技术综述[J].中国水运,2007,7

(8):156~157.

[4]浦瑞良,宫鹏.高光谱遥感及其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0.2~9.

[5]王人潮,史舟等.农业信息科学与农业信息技术[M].北京:中

国农业出版社,2003.26~30.

[6]童庆禧,郑兰芬.湿地植被成像光谱遥感研究[J].遥感学报,

1997,1(1):50~57.

[7]刘海启.美国农业遥感技术应用现状简介[J].国土资源遥感,

1997,19(4):62~65.

[8]蒲瑞良,宫鹏.森林生物化学与CASI高光谱分辨率遥感数据

的相关分析[J].遥感学报,1997,1(2):115~123.

[9]吴长山,项月琴,郑兰芬,等.利用高光谱数据对作物群体叶

绿素密度估算的研究[J].遥感学报,2000,4(3):228~232. [10]吴长山,童庆禧,郑兰芬,等.水稻、玉米的光谱数据与叶绿素

的相关分析[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0,8(1):31

~36.

[11]王珂,沈掌泉.不同钾素营养水平的水稻冠层和叶片光谱特

征研究初报[J].科技通报,1997,13(4):211~214.

[12]Co m pt on J.Tucker.R e m ot e Sensi ng o f Leaf W ater Content i n

t he N ear Infrared[J].Re m ote Sensi ng of Env i ron m en,t1980,

10:23~32.

[13]牛铮.叶片化学组分成像光谱遥感探测机理分析[J].遥感学

报,2000,4(2):125~129.

[14]王延颐,高庆芳.稻田光谱与水稻长势及产量结构要素关系

的研究[J].国土资源学报,1996,(1):51~55.[15]A l_Abbas,Barr R A H,H a11SD,et al.Spectra o fN or m al and

Nu-trient defi c i entM ai ze Leaves[J].A grono m y Journa,l1974,

66:16~20.

[16]T racyM B l ack m er,Jam es-SS,Gary-Ev,et a.l N itrogen De

ficiency Detecti on U si ng Refl ected Short-wave Radi ati on fro m Irri gated Corn Canopies[J].Agrono m y Journa,l1996,88:1~5.

[17]T racy M Black m er,Ja m es S.Schepers,G ary E.U arve.l L i ght

R e-fl ectance Co m pared w it h O t her N itrogen Stress M easure m ents i n Corn Leaves[J].Agrono m y Journa,l1994,86:934 ~938.

[18]Fernandez-S,V i dal-D,Si m on-E,et a.l R adi o m etric Char

acter i stics ofT riti cu m aesti vu m cv.A stra l underW ater and N i trogen Stress[J].Internati onal Journal of Re m ote Sensi ng,1994,

16(9):1867~1884.

[19]J ohnson L F,H l avaka C A,Peterson D L,et a.l M ultivariate

Anal ysi s ofAV I RIS D at a f or Canopy B i oche m i cal Esti m ation a l ong t he Oregon T ransect[J].R e m ote Sensi ng of Environ m en,t

1994,47:216~230.

[20]冯伟,姚霞,田永超,等.基于高光谱遥感的小麦叶片糖氮比

监测[J].中国农业科学,2008,41(6):1630~1639.

[21]李德成,徐彬彬.模拟酸雨对水稻叶片反射光谱特性影响的

初步研究[J].环境遥感,1996,11(4):241~247.

[22]田国良.土壤中铬、铜伤害对水稻光谱特性的影响[J].环境

遥感,1998,3(1):140~149.

[23]张良培,郑兰芬.利用高光谱对生物量进行估计[J].遥感学

报,1997,1(2):111~114.

[24]申广荣,王人潮.植被高光谱遥感的应用研究综述[J].上海

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1,19(4):315~321. [25]杨庆锋,王纪华,莫良玉.基于冠层反射光谱的冬小麦干物

质积累量的估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4):

10436~10438.

[26]樊科研,田丽萍,王进.基于冠层高光谱遥感对加工番茄产

量的估算模型[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343 ~4345.

[27]程乘旗,马廷,王立明.用于植被冠层分析的高光谱波段的组

合方法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18(2):23~25. [28]王纪华,李存军,刘良云.作物品质遥感监测预报研究进展

[J].中国农业科学2008,41(9):2633~2640.

(上接第22页)

对热带作物木薯来说,试验所在地相对纬度较高,前期气温较低,一般要在4月上旬栽种;后期霜冻来得早,一般要在11月中旬收获,有效生长期缩短,对生育期较长的品种,由于生态条件的差异,其产量、品质优势可能尚未得到表现。参考文献:

[1]闫庆祥,叶剑秋李开绵,等.9个木薯新品种(系)引种试种适

应性研究初报[J].热带农业科学,2005,25(5):5~7.

[2]袁展汽,肖运萍,刘仁根,等,江西适宜种植能源作物的边际土

地资源分析及评价[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1):92~94.

[3]袁展汽,肖运萍,刘仁根.江西发展能源作物木薯的可行性及

前景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4):93~94.

26江 西 农 业 学 报 21卷

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版

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可归结为三个方面:作物监测、资源监测和灾害监测。 1、作物监测包括农作物面积、长势情况、产量估算、土壤墒情、病虫害等作物信息监测。 (1)作物种植面积监测:不同作物在遥感影像上呈现不同的颜色、纹理、形状等特征信息,利用信息提取的方法,可以将作物种植区域提取出来,从而得到作物种植面积和种植区域。 (2)作物长势监测:指对作物的苗情、生长状况及其变化趋势的监测。当遥感影像图片上呈鲜红色时说明麦苗浓绿、健壮、高,当图片上呈绿色发暗时说明麦苗发黄、较稀、矮。不同麦苗情况在遥感图像上能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3)作物产量估算:遥感估产是基于作物特有的波谱反射特征,利用遥感手段对作物产量进行监测预报的一种技术。当然作物产量估算在我国也有其不尽人意的地方,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耕作制度多样,作物混种严重,农作物种植不成规模,这对于遥感估产十分不利。“同谱异物”、“同物异谱”现象比较严重,而直接提取植被指数进行监测,监测精度并不高,结果也不令人满意。 (4)土壤墒情监测:土壤墒情也就是土壤含水量,土壤在不同含水量下的光谱特征不同。土壤水分的遥感监测主要从可见光-近红外、热红外及微波波段进行,也可以进行土壤肥力监测、土壤结构信息的提取等。 (5)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预报:植被对病虫害、肥料缺乏等的反应随类型和程度的不同而变化,植物特征吸收曲线特别是红色区和红外区的光谱特性就会发生相应变化,所以在病害早期就可通过遥感探测到。 2、资源监测:遥感技术可快速获取宏观信息,对耕地、草地、水等农业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进行监测与评价,从而为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规划、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提供科学依据。 3、灾害监测:遥感是灾害应急监测和评估工作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可以对旱灾、洪涝等重大农业自然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和灾情评估,监测其发生情况、影响范围、受灾面积、受灾程度,进行灾害预警和灾后补救,减轻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所造成的损失。 遥感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问题:首先.卫星遥感技术应用在农业上的应用存在信息源及其精度不能满足农业的要求。其次,遥感技术研究投资大、应用费用更大,农业部门和基层单位难以承受。再者,农业遥感技术的基础研究、

红外光谱的研究与发展

红外光谱的发展与展望 红外光谱一般分为近红外(Near InfraredSpectrum),中红外(Middle Infrared Spectrum)和远红外(Far Infrared Spectrum)三个区域,波长分别为780)3000nm, 3000)25000nm和25)50Lm。众所周知中红外光谱是广泛应用的一种分析手段。近红外光谱几十年来一直没有在理论上和应用受到重视,其主要原因在于该区内的吸收是O)H、N)H、C)H等基团的振动吸收。这些吸收谱带复杂,多为合频吸收,且吸收强度较弱,难以在分析上应用。近年来,随着仪器制造技术的发展,新的光谱理论和光度分析新方法不断建立,特别是化学计量学的深入研究和广泛使用,促进了NIR分析技术的复兴和发展。 1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根据NIR光谱的发生机理,使用的NIR分析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透射测定法使用于透明样品的分析,透射光强度与物质量间的吸收关系符合比尔定律。 2.漫透射测定法试样中含有光散射物质(折射率与基体材料不同的小颗粒),光在穿透分析样品时,除了吸收外还有多次的散射,在这个过程中比尔定律不适用。 3.反射测定法近红外光照射到样品表面后,根据样品表面状态和结构的不同,光线可以有规则的反射、漫反射和透反射三种。这种方法常用于粗糟和粉末状样品的测定。目前市场上常见的NIR光谱仪大多属于反射型尤其是漫反射型,有个别的专用的NIR分析仪器是在UV/IR光度计基础上改进的NIR透射型分析仪。NIR 和MIR一样,反映的是分子的振动频谱,其结果直接与分子的内部结构、分子官能团及分子状态有关,从NIR谱中同样可以得到分子的定量定性信息。与MIR不同的是NIR反射谱还可以得到一系列物理性质,如密度、粒子尺寸、纤维直径、大分子聚合度等特殊信息。根据NIR光谱发生的机理可知NIR谱带较弱,这样给长光程试样池特别是粘滞样品、流体试样的在线分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得分析时不需要对分析样品进行复杂预处理,池长对分析结果影响较小,定量分析的范围大等优点。NIR光谱分析的另一个特点是光源强度较大,探测器的反应灵敏度较高,因而检测信噪比高,尤其在散射效应强时,散射/吸收比高。在反射和散射NIR中,高的信噪比,可以得到良好的线性关系,对分析样品的外观宽容度大,既可以用于清澈的气、液、固样品的测定,又可对粉末状、糊状、丝状和不规则状样品的分析。NIR分析还有价格便宜耐用的透明材料(一般的光学玻璃)作为分析窗口,便于实现快速、实时、在线分析和控制。光纤传感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为NIR分析技术提供了长距离检测传输、遥测、遥控等应用的可能性,特别是在有毒、易爆、放射性及其它难以直接测量的样品或现场更有意义。NIR光谱在使用中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结构复杂,谱图重叠多,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中必须采用一定的数据处理才能获得准确可靠的分析结果。在定量分析中,导数光谱的应用可明显的消除基线漂移的影响,二阶导数可消除基线倾斜所造成的误差,两个相邻波长的一阶导数之比,可对光谱重叠和光谱干扰进行校正。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是进行多组分分析的常用方法,选择合适的波长点和波长间隔,可用统计分析的方法验证分析结果。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square PLS)则是一种全光谱分析方法,该法充分利用了多个波长下的有用信息,不须刻意的选择波长,并且能滤去原始数据的噪音,提高信噪比可解决一些有交互影响的非线性问

遥感在农业中的应用

《精确农业》结课论文 遥感在农业中的应用 学生姓名:崔雪微 学号:20104075040 所在学院:信息技术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中国·大庆 2013年11月

遥感在农业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多,发展迅猛,与许多学科有联系,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我将针对遥感在农业中的应用,特别是高光谱遥感对农业的发展起到的作用进行报告。农业是遥感应用中最 重要和最广泛的领域之一。20世纪20年代航空遥感刚一转入民用,便被用于农业土地调查。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将多光谱原理应用于遥感后,人们根据各种植物和土壤的光谱反射时特性,建立了丰富的地物波谱与遥感图像解译标志,在农业资源调查与动态监测、生物产量估计、农业灾害预报与灾后评估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和成功的应用。 农作物长势是作物生育状况总体评价的综合参数。农作物长势监测指对作物的苗情、生长状况及其变化的宏观监测。我国早期的农业遥感的重点也是 在估产。从“六五”计划开始,开展了农作物遥感估产研究并在区域尺度上 开展估产试验。遥感技术具有客观、及时的特点,可以在短期内连续获取大范围的地面信息,用于农情监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20多年,农作物遥感监测一直是遥感应用的一个重要主题。从“七五”利用气象卫星数据进行北方十一省市小麦估产起步,经过“八五”重点产粮区主要农作物估产研究,到“九五”建立全国遥感估产系统,使我国的遥感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不断向实用化迈进。 1 遥感估产的原理及农作物估产的方法 1.1 遥感估产的基本原理 任何物体都具有吸收和反射不同波长电磁波的特性,这是物体的基本特性。人眼正是利用这一特性,在可见光范围内识别各种物体的,遥感技术也是基于同样的原理,利用搭载在各种遥感平台(地面、气球、飞机、卫星等)上的传感器(照相机、扫描仪等)接收电磁波,根据地面上物体的波谱反射和辐射特性,

红外光谱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红外光谱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苏雄200910835319 集宁师范学院化学系09级化学3班内蒙古乌兰察布市 012000 摘要 波数13000~10cm-1或波长0.75~1000μm之间称为红外区,在此范围内的物质吸收红外辐射后,因分子振动、转动、或晶格等运动产生偶极矩变化,形成可观测的红外光谱。红外光谱技术的发展进程和红外光谱技术分析速度快,分析效率高,分析成本低,测试重现性好等特点。红外光谱技术在制浆造纸工业中木素的定性和结构分析、木素的定量分析、研究纤维素的结晶结构、测定纸浆Kappa 值等,以及在临床医学和药学方面,农业方面,以及食品方面在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环境科学中水环境监测、固体环境监测、气体环境监测,石油工业中对于油品成分,含量等方面的分析有广泛应用。 关键词 红外光谱;特点;应用 引言 分子振动、转动、或晶格等运动产生偶极矩变化,形成可观测的红外光谱。红外光谱广泛应用于分子结构的基础研究和化学组成的分析领域, 对有机化合 物的定性分析具有鲜明的特征性。因此,红外光谱有化合物“指纹”之称,是鉴定有机化合物和结构分析的重要工具。由于其专属性强各种基因吸收带信息多,固可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定性和定量分析[1]。由于用红外光谱作样品分析时基本不需要处理,且不破坏和消耗样品,自身又无环境污染,因而被广泛运用,目前红外光谱广泛已应用于制浆造纸工业、临床医学和药学方面、农业方面、食品方面、环境科学、石油工业等学科领域,并随着技术和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受到重视。 1、红外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红外吸收光谱是由分子振动能级的跃迁同时伴随转动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因此,红外光谱的吸收峰是有一定宽度的吸收带。物质吸收红外光应满足两个条件,即辐射应具有刚好能满足物质振动能级跃迁时所需的能量;辐射与物质之间有偶合作用。因此当一定频率的红外光照射分子时如果分子中某个基团的振动频率与其一致,同时分子在振动中伴随有偶极矩变化,这时物质的分子就产生红外吸收。

高光谱遥感在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上的应用

高光谱遥感在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上的应用高光谱遥感在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上的应用高光谱遥感用于病虫害监测的原因高光谱遥感监测农作物病虫害原理和方法 当前遥感监测农作物病虫害的缺陷 未来的展望 农作物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上的重要生物灾害,是制约高产、优质、高效益农业持续发展的主导因素之一。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世界粮食生产因病虫害常年损失24%;棉花因病虫害常年损失28%。中国是农业大国,每年因病虫害造成的损失与上述统计大致相当。 为了有效地防治病虫害,首先必须及时、准确掌握病虫的发生发展情况。在人类历史的很长时间内,受当时生产条件和科技水平的限制,人们只能在实地用目测手查的方法观察有无病虫害发生及其危害程度,或用捕捉虫蛾等办法判断病虫害爆发的可能性。这些传统的监测方法费时费力不说,其获取信息的滞后性还严重影响病虫预报准确率。为了提高病虫害监测的精度和水平,采用高科技手段,特别是遥感监测已成为病虫害监测的重要研究方向。 高光谱遥感监测农作物病虫害的原理 健康绿色植物的光谱特征主要取决于它的叶子。在可见光谱波段内,植物的光谱特性主要受叶绿素的影响。由于在以450nm为中心的蓝波段以及670nm为中心的红波段的叶绿素强烈吸收辐射能而成吸收谷。叶片的反射率和透射率很低, 在两谷之间吸收相对减少,形成绿色反射峰, 简称“绿峰”,在视觉表现为绿色。当植物生长健康, 处于生长期高峰, 叶绿素含量高时,“绿峰”向蓝光方向偏移, 而植物因病虫危害或缺素而“失绿”时,“绿峰”则向红光方向偏移。

在近红外波段绿色植物的光谱作用取决于叶片内部的细胞结构。当植物受病害侵害时, 叶片组织的水分代谢受到阻碍,此后随着病虫害危害的加重,植物细胞结构遭到破坏,各种色素的含量也随之减少,导致叶片对近红外辐射的反射能力减少。在光谱特征上表现为可见光区(400~700nm)反射率升高而近红外区(720~1100nm)反射率降低。近红外区研究的重点是“红边”。“红边”的定义是反射光谱的一阶微分的最大值对应的光谱位置(波长),通常位于(680~750)之间。“红边”位置依据叶绿素含量、生物量和物候变化, 沿波长轴方向移动。当叶绿素含量高、生长活力旺盛时“红边”会向红外方向偏移;当植物由于感染病虫害或因污染、物候变化而“失绿”时, 则“红边”会向蓝光方向移动。 研究发现近红外部分反射率的改变是发生在可见光部分的反射率发生改变之前的。这是因为在这段时间内,细胞组织中的叶绿素的数量和质量还没有发生改变。 由此可见红外波段的光谱特征的变化早于人用肉眼观测到的病虫危害, 这对于病虫害的早期调查和预报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高光谱遥感监测农作物病虫害的技术流程 ? 地面光谱获取加农学采样 ? 分析生化参量,农学参量和光谱特征 ? 病虫害光谱诊断模型的建立,验证 ? 高光谱影像的病虫害反演 ? 病虫害波谱库数据 ? 建立病虫害诊断专家系统,发布信息 以冬小麦为例 一( 首先建立试验组和对照组,给试验组采取喷雾法接种条锈病菌。 二( 显症后我们在小麦挑旗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分别测量冠层光谱参数、色素含量、病情指数。从而获取高光谱变量特征参数。

浅谈农业遥感技术

摘要: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可以说是当今21世纪的两大前沿科学技术。遥感技 术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前沿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其在农业上的应用日益广泛、深入。该文介绍了我国遥感技术的基本内涵,阐述了遥感技术在我国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概况,论述了遥感技术在农业资源调查、灾情监测与预报、农业环境保护以及农作物 估产等方面的应用, 提出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实例,讨论了遥感技术的缺陷,并展望了遥感技术在农业上应用的美好前景。 Abstract: The information and biological technology are the two frontier science- technology in 21st century. As the frontier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the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plays an invaluable role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griculture is increasingly extensive and in-depth.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in China, describes the overview of the application of it in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it in agricultural resources survey, disaster monitoring and forecasting,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stimating crop yield and other aspect, proposes application example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discuss defects of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and finally looking good prospect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in agriculture 关键词: 遥感技术;农业;应用;缺陷;展望 Keyword: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agriculture; application; defects;prospects. 一、遥感技术概述 1.基本概念 遥感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蓬勃发展起来的一种探测技术,是根据电磁波的理论,应用各种传感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最后成像,从而对地面各种景物进行探测和识别的一种综合技术。 随着空间技术、信息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环境科学的发展,遥感技术逐步发展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技术。 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RS)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s,GI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s,GPS)合称为3S技术,在现阶段各行业发展中拥有广泛的应用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现代遥感技术, 已构成地面、空中、太空三个立体层面。国外的遥感技术大多首先应用于农业, 美国利用陆地卫星和气象卫星等数据,预测全世界的小麦产量, 准确度大于90%; 英国利用遥感技术, 4个人工作9个月,就把全国的土地划分为5大类、31个亚类, 并测出了面积,绘制成地图。近30多年来,遥感技术在大面积作物长势监测与估产、农情宏观预报、农业资源调查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2.优越性 1)可获取大范围数据资料 遥感用航摄飞机飞行高度为10km左右,陆地卫星的卫星轨道高度达910km左右,从而, 可及时获取大范围的信息。

高光谱遥感技术及发展

遥感技术与系统概论 结课作业 高光谱遥感技术及发展

高光谱遥感技术及发展 摘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无论在遥感平台、遥感传感器、还是遥感信息处理、遥感应用等方面,都获得了飞速的 发展,目前遥感正进入一个以高光谱遥感技术、微波遥感技 术为主的时代。本文系统地阐述了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分析技 术及应用方面的发展概况,并简要介绍了高光谱遥感技术主 要航空/卫星数据的参数及特点。 关键词:高光谱,遥感,现状,进展,应用 一、高光谱遥感的概念及特点 遥感是20 世纪60 年代发展起来的对地观测综合性技术,是指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1]。所谓高光谱遥感,即高光谱分辨率遥感,指利用很多很窄的电磁波波段(通常<10nm)从感兴趣的物体获取有关数据;与之相对的则是传统的宽光谱遥感,通 常>100nm,且波段并不连续。高光谱图像是由成像光谱仪获取的,成像光谱仪为每个像元提供数十至数百个窄波段光谱信息,产生一条完整而连续的光谱曲线。它使本来在宽波段遥感中不可

探测的物质,在高光谱中能被探测。 同其它传统遥感相比,高光谱遥感具有以下特点: ⑴波段多。成像光谱仪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光谱区内有数十甚至数百个波段。 ⑵光谱分辨率高。成像谱仪采样的间隔小,一般为10nm 左右。精细的光谱分辨率反映了地物光谱的细微特征。 ⑶数据量大。随着波段数的增加,数据量呈指数增加[2]。 ⑷信息冗余增加。由于相邻波段的相关性高,信息冗余度增加。 ⑸可提供空间域信息和光谱域信息,即“图谱合一”,并且由成像光谱仪得到的光谱曲线可以与地面实测的同类地物光谱曲线相类比。近二十年来,高光谱遥感技术迅速发展,它集探测器技术、精密光学机械、微弱信号检测、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于一体,已成为当前遥感领域的前沿技术。 二、发展过程 自80 年代以来,美国已经研制了三代高光谱成像光谱仪。1983 年,第一幅由航空成像光谱仪

遥感在农业中的作用与发展

遥感在农业中的作用与发展 1农作物估产 遥感(RemoteSensing)即遥远的感知,指在一定距离上,应用探测仪器不直接接触目标物体,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1]。摄影照相便是一种最常见的遥感,照相机并不接触被摄目标,而是相隔一定的距离,通过镜头把被摄目标的影像记录在底片上,经过化学处理,相片便重现被摄目标的图像。从拍摄目标到再现目标所用的手段,便是一种遥感技术。遥感与其他技术结合,在农业应用中具有科学、快速、及时的特点。这对于充分利用农业资源、指导农业生产、农产品供需平衡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2遥感估产的原理及农作物估产方法 遥感估产的基本原理[2] 任何物体都具有吸收和反射不同波长电磁波的特性,这是物体的基本特性。人眼正是利用这一特性,在可见光范围内识别各种物体的。遥感技术也是基于同样的原理,利用搭载在各种遥感平台(地面、气球、飞机、卫星等)上的传感器(照相机、扫描仪等)接收电磁波,根据地面上物体的波谱反射和辐射特性,识别地物的类型和状态。农作物估产则是指根据生物学原理,在收集分析各种农作物不同生育期不同光谱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平台上的传感器记录的地

表信息,辨别作物类型,监测作物长势,并在作物收获前,预测作物的产量的一系列方法。它包括作物识别和播种面积提取、长势监测和产量预报两项重要内容。 农作物估产的方法 农作物估产在方法上可分为传统的作物估产和遥感估产两类。传统的作物估产基本上是农学模式和气象模式,采用人工区域调查方法。它们把作物生长与主要制约和影响产量的农学因子或气候因子之间用统计分析的方式建立起关系。这类模式计算繁杂、速度慢、工作量大、成本高,某些因子种类往往难以定量化,不易推广应用。遥感估产则是建立作物光谱与产量之间联系的一种技术,它是通过光谱来获取作物的生长信息。在实际工作中,常常用绿度或植被指数(由多光谱数据,经线性或非线性组合构成的对植被有一定指示意义的各种数值)作为评价作物生长状况的标准。植被指数中包括了作物长势和面积两方面的信息,各种估产模式,尤其是光谱模式中植被指数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参数。根据传感器从地物中获得的光谱特征进行估产具有宏观、快速、准确、动态的优点[3,4]。 农作物估产中所应用的遥感资料大致可分为3类:一是气象卫星资料,主要为美国第三代业务极轨气象卫星(NOAA系列)装载的甚高分辨率辐射仪(AVHRR)资料,其资料特点是周期短、覆盖面积大、资料易获取、实时性强、价格低廉,空间分辨率低但时间分辨率较高;二是陆地卫星(Landsat)资料,应用较多功能是专题制图仪(TM)资料,它重复周期长、价格高,但其空间分辨率高[5];三是航空遥感和地面遥感资料,主要用于光谱特征及估产农学机理的研究中,其中高光谱数据可提供连续光谱,可消除一些外部条件的影响而成为遥感数据处理、地面测量、光谱模型和应用的强有力的工具[6]。在遥感估产中农作物面积提取是最重要的内容。用遥

高光谱遥感复习总结

1.高光谱分辨率遥感:用很窄(0.01波长)而连续的光谱通道对地物持续遥感成像的技术。在可见光、近红外、短波红外和热红外波段其光谱分辨率高达纳米(nm)数量级,通常具有波段多的特点,光谱通道数多达数十甚至数百个以上,而且各光谱通道间往往是连续的。 2.高光谱遥感特点:波段多,数据量大;光谱范围窄(高光谱分辨率);在成像范围内连续成像;信息冗余增加 3. 高光谱遥感的发展趋势(1)遥感信息定量化(2)“定性”、“定位”一体化快速遥感技术 4.光谱特征的产生机理:在绝对温度为0K以上时,所有物体都会发射电磁辐射,也会吸收、反射其他物体发射的辐射。高光谱遥感准确记录电磁波与物质间的这种作用随波长大小的变化,通过反映出的作用差异,提供丰富的地物信息,这种信息是由地物的宏观特性和微观特性共同决定的。宏观特性:分布、粗糙度、混杂微观特性:物质结构 6.典型地物反射:水体的反射主要在蓝绿光波段,其他波段吸收都很强,特别到了近红外波段,吸收就更强,所以水体在遥感影像上常呈黑色。 植被的反射波谱特征:①可见光波段有一个小的反射峰,位置在0.55um处,两侧 0.45um(蓝)和0.67um(红)则有两个吸收带。这一特征是叶绿素的影响。②在近红外波段(0.7-0.8um)有一反射的“陡坡”(被称为“红边”),至1.1um附近有一“峰值”,形成植被的独有特征。这一特征由于植被结构引起。③在中红外波段(1.3-2.5um) ,反射率大大下降,特别以1.45um和1.95um为中心是水的吸收带,形成低谷。 土壤:由于土壤反射波谱曲线呈比较平滑的特征,所以在不同光谱段的遥感影像上,土壤的亮度区别不明显.自然状态下土壤表面的反射率没有明显的峰值和谷值,一般来讲土质越细反射率越高,有机质含量越高和含水量越高反射率越低,此外土类和肥力也会对反射率产生影响。 6.野外光谱测量的影响因素(1)大气透射率(2)水蒸气3)风(4)观测几何 7.地面光谱的测量方法:实验室测量,野外测量 8.垂直与野外测量的区别:垂直测量:为使所有数据能与航空、航天传感器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比较,一般情况下测量仪器均用垂直向下测量的方法,以便与多数传感器采集数据的方向一致。由于实地情况非常复杂,测量时常将周围环境的变化忽略,认为实际目标与标准板的测量值之比就是反射率之比。 野外测量(非垂直测量):在野外更精确的测量是测量不同角度的方向反射比因子。 凝视时间:探测器的瞬时视场角扫过地面分辨单元的时间称为凝视时间(dwell time)。探测器的凝视时间在数值上等于行扫描时间除以每行的像元个数。凝视时间越长,进入探测器的能量越多,光谱响应越强,图像信噪比越高。 光谱图像立方体:空间平面:O-XY平面;线光谱平面:O-XZ,O-YZ平面 9.高光谱遥感图像数据表达:A.光谱图像立方体 B.二维光谱曲线 C. 三维光谱曲面 10.空间成像方式:(1)摆扫型成像光谱仪:定义:它由光机左右摆扫和飞行平台向前运动完成二维空间成像,其线列探测器完成每个瞬时视场像元的光谱维获取。原理:45斜面的扫描镜,电机进行360旋转,旋转水平轴与遥感平台前进方向平行,扫描镜扫描运动方向与遥感平台运动方向垂直,光学分光系统形成色散光源再汇集到探测器上,这样成像光谱仪所获取的图像就具有了两方面的特性:光谱分辨率与空间分辨率。 (2)推扫型成像光谱仪:定义:采用一个面阵探测器,其垂直于运动方向在飞行平台向前运动中完成二维空间扫描;平行于平台运动方向,通过光栅和棱镜分光,完成光谱维扫描。它的空间扫描方向就是遥感平台运动方向。原理:垂直于运动方向完成空间维扫描,平行于运动方向完成光谱维扫描。 (3)两者的优缺点:摆扫型成像光谱仪的优点:A.FOV 大;B.探测元件定标方便,数据稳

近红外光谱分析及其应用简介

近红外光谱分析及其应用简介 1、近红外光谱分析及其在国际、国内分析领域的定位 近红外光谱分析是将近红外谱区(800-2500nm)的光谱测量技术、化学计量学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基础测试技术交叉结合的现代分析技术,主要用于复杂样品的直接快速分析。近红外分析复杂样品时,通常首先需要将样品的近红外光谱与样品的结构、组成或性质等测量参数(用标准或认可的参比方法测得的),采用化学计量学技术加以关联,建立待测量的校正模型;然后通过对未知样品光谱的测定并应用已经建立的校正模型,来快速预测样品待测量。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首先在农业领域应用,随着化学计量学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80年代以来逐步受到光谱分析学家的重视,该项技术逐渐成熟,90年代国际匹茨堡会议与我国的BCEIA等重要分析专业会议均先后把近红外光谱分析与紫外、红外光谱分析等技术并列,作为一种独立的分析方法;2000年PITTCON 会议上近红外光谱方法是所有光谱法中最受重视的一类方法,这种分析方法已经成为ICC(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ere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国际谷物科技协会)、AOAC(American Association of Official Analytical Chemists美国公职化学家协会)、AACC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ereal Chemists美国谷物化学家协会)等行业协会的标准;各发达国家药典如USP(United States Pharmacopoeia美国药典)均收入了近红外光谱方法;我国2005年版的药典也将该方法收入。在应用方面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已扩展到石油化工、医药、生物化学、烟草、纺织品等领域。发达国家已经将近红外方法做为质量控制、品质分析和在线分析等快速、无损分析的主要手段。 我国对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起步较晚,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了近红外光谱分析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到了90年代,石化、农业、烟草等领域开始大量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但主要是依靠国外大型分析仪器生产商的进口仪器。目前国内能够提供完整近红外光

遥感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遥感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遥感的定义 遥感(英文缩写为 RS) ,顾名思义就是遥远地感知。人类通过大量的实践,发现 地球上每一个物体都在不停地吸收、发射信息和能量 ,其中有一种人类已经认 识到的形式———电磁波 ,并且发现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特性是不同的。遥感就 是根据这个原理来探测地表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和其发射的电磁波 , 从而提取 这些物体的信息,完成远距离识别物体。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遥感技术英文名称: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定义1:从地面到 高空对地球、天体观测的遥感综合性技术的总称。由遥感平台、遥感仪器、信 息处理、接收与分析应用等组成。所属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遥感应用 (二级学科)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农业资源调查及动态监测 (1)1980年6月~1983年12月,在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办公室的组织下,会同国家测绘局、林业部、农牧渔业部及有关的46个单位298名科技人员,“利用MSS卫片进行全国土地资源概查”。第一次利用美国陆地卫星MSS数据进行了全国范围15个地类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并按1∶50万比例尺成图,宏观地反映了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状况,填补了我国土地资源不清的空白。 (2)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八十年代中期,主要利用美国陆地卫星资料进行了土壤侵蚀分区、分类、分级制图。各区制图比例尺不小于1∶50万,全国拼图后

缩成1∶100万、1∶200万、1∶250万成果图,并制成1∶400万土壤侵蚀区划图。 (3)中国北方草原草畜动态平衡监测研究。1989-1993年,在国家航天办的 资助下,全国农业区划办公室组织有关单位,利用遥感技术建立了我国北方草 原草畜动态平衡监测业务化运行系统 (4)全国耕地变化遥感监测。1993-1996年期间,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 组织有关技术单位,利用美国陆地卫星图像连续四年开展了全国耕地变化遥感 监测工作,其结果引起了中央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合理利用每寸土地,保 护农业耕地提供了辅助决策依据。 (5)“八五”期间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和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局组织开展了“国家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在1992-1995年的3年时间里 完成了全国资源环境调查,建立了一个完整的资源环境数据库,较过去开展一 项单项专题的全国资源环境调查需5-10年的时间相比是一个很大进的步。在项目实施中全部采用了90年代接收的最新陆地卫星TM图像作为主要的信息源,在大兴安岭、秦岭、横断山脉一线以东选用1∶25万比例尺,此线以西采用 1∶50万比例尺进行遥感图像判读、制图及数据库建立工作。 (6)我国北方四省十年土地开发综合评价。1997-1998年,全国农业资源区划 办公室组织有关单位,利用美国陆地卫星TM图像,对黑龙江、内蒙古、甘肃和新疆等四省区,监测了近十年(1986~1996)来的土地开发利用状况,并结合有 关资料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我国北方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幅度较大,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草地退化严重;土地荒漠化趋势加剧,农业生态环境变 坏的趋势日益严重;耕地开垦有一定的盲目性,新开垦的耕地基础设施不足。 这一结果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重视,为严格禁止毁林开荒、毁草种粮提供了政策 依据。 (7)草地遥感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该项目是农业部遥感应用中心于2000年 设立并开展工作。该项目是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现 代空间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技术先进、快速准确的中国草地退化和草畜动态平 衡遥感监测系统。 二农作物遥感估产方面 在农作物估产方面,1989年-1995年期间,先后进行了黄淮海平原遥感小麦估产,京津冀地区小麦遥感估产、华北六省冬小麦遥感估产、黑龙江省大豆及春 小麦遥感估产、南方稻区水稻估产、棉花估产等研究。自1996年起,黄淮海平

高光谱实验报告三

实验三(数据处理) 姓名:郜庆科学号:2012303200109 一、实验过程(描述实验的主要步骤,列出主要方法) 【1】、回归分析 利用Excel中自带的回归分析工具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结果如表所示: 回归统计 Multiple R 0.999999 R Square 0.999998 Adjusted R Square 0.999996 标准误差 1.59E-05 观测值20 方差分析 df SS MS F Significance F 回归分析7 0.001234 0.000176 695553.4 1.12E-32 残差12 3.04E-09 2.53E-10 总计19 0.001234 Coefficients 标准误差t Stat P-value Lower 95% Upper 95% 下限 95.0% 上限 95.0%

Intercept 0.000105 8.39E-05 1.249767 0.23521 -7.8E-05 0.000288 -7.8E-05 0.000288 X Variable 1 -2E-06 1.82E-06 -1.11978 0.284721 -6E-06 1.93E-06 -6E-06 1.93E-06 X Variable 2 -5.43968 0.149242 -36.4486 1.17E-13 -5.76485 -5.1145 -5.76485 -5.1145 X Variable 3 30.00856 0.835847 35.90199 1.39E-13 28.18741 31.82972 28.18741 31.82972 X Variable 4 -67.1698 1.881489 -35.7003 1.49E-13 -71.2692 -63.0704 -71.2692 -63.0704 X Variable 5 77.08559 2.136489 36.08049 1.32E-13 72.43058 81.7406 72.43058 81.7406 X Variable 6 -46.8141 1.298246 -36.0595 1.32E-13 -49.6427 -43.9854 -49.6427 -43.9854 X Variable 7 13.32797 0.35499 37.54468 8.19E-14 12.55451 14.10143 12.55451 14.10143 从回归统计表中可以得到其相关系数R值为0.999999,所以表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有很大的相关性。R平方为复决定系数,上述复相关系数R的平方。用来说明自变量解释因变量y 变差的程度,以说明因变量y的拟合效果。此案例中的复决定系数为0.99998,表明用用自变 量可解释因变量变差的99.98%,该值越大,模型拟合效果很好。调整后的复决定系数R2,该 值为0.999996,说明自变量能说明因变量y的99.99%,因变量y的0.0001%要由其他因素来 解释。 方差分析表中的Significance F(F显著性统计量)的P值为1.12E-32,明显小于显著性水平 0.05,所以说该回归方程回归效果显著,方程中至少有一个回归系数显著不为0。 在回归参数表中,可以得到各个X的回归系数和相关性等。 【2】、使用Excel的作图功能绘制冠层的光谱曲线,波长作为x轴,反射率作为y轴。

红外技术应用及发展前景

红外技术应用及发展前景

目录 一、摘要 (2) 二、红外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3) 三、红外技术的应用 (4) 1、红外热像仪 (4) 2、红外光谱仪 (4) 3、红外传感器 (5) 四、红外技术的发展前景 (5) 1.红外技术的发展及主要应用领域 (5) 2.红外技术产业的主要领域方向 (6) 五、对红外技术课堂的意见及建议 (7)

摘要 红外技术的英文名称是:Infrared Technique。红外技术的内容包含四个主要部分,红外辐射的性质,红外元件、部件的研制、把各种红外元、部件构成系统的光学、电子学和精密机械、红外技术在军事上和国民经济中的应用。 红外技术发展的先导是红外探测器的发展。60年代激光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红外技术的发展,促使出现新的探测器件和新的辐射传输方式,推动红外技术向更先进的方向发展。 红外应用产品种类繁多,应用广泛。红外线自1800年被发现以来,人们对她的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目前已经开发出了众多的应用产品,从医疗、检测、航空到军事等领域,几乎处处都能看到红外的身影。本文选择了红外热像、红外通讯、红外光谱仪、红外传感器等几个比较大的产品领域做介绍。红外技术的发展前景十分的广阔,在军用和民用领域都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安防领域、消防领域、电力领域、企业制程控制领域、医疗领域、建筑领域、遥感领域等。 最后,提出对这门课程的意见及建议。我认为每节课都应有具体的任务,明确的目的和要求,每节课都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课堂教学的形式是多样的,教学形式是实现教学目的一种手段,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 关键字:红外辐射外探测器红外线

高光谱遥感在土壤重金属含量监测中的应用

一、基于高光谱的土壤重金属铜的反演研究 2. 1 土壤样品的采集 选取江西省余江县( 11655E, 2815N)和泰和县( 11504E, 2644N) 采集土壤样本, 该地区属中亚热带典型红壤丘陵区, 气候温和多雨,年平均温度为17. 6 , 年降水量为1 795 mm。研究共采集0~ 20 cm 土层土壤样品34 个, 其中余江县采集不同作物条件下样品22 个, 泰和县采集样品12 个。采集的土壤样品覆盖了林地、草地、花生地、油菜地、果园等典型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样品经风干、磨碎, 而后过20 目筛。研究将每个样品分成两份, 分别用于化学分析和光谱测量。 2. 2 土壤光谱的测定 采用ASD Field SpecPro FR 型地物光谱仪, 室内光谱测试条件为: 光源为1 000 W 的卤素灯, 5视场角, 光源照射方向与垂直方向夹角为15, 光源距离为30 cm, 探头距离为15 cm, 置于土壤表面的垂直上方。测试之前先以白板进行定标, 获取绝对反射率。每个土样测得10 条 土壤光谱数据预处理可以消减光谱中因受随机因素影响而产生的误差部分。因此, 可利用光谱重采样、一阶微分、光谱倒数的对数等方法对原始反射光谱进行处理。 2. 3. 1 光谱重采样 由于光谱仪在数据输出时对350~ 2 500 nm 的光谱数据进行了1 nm 为间隔的重采样, 总共2 151个波段, 使得原始光谱曲线中相邻波段之间存在信息重合, 导致整个光谱数据冗余, 给分析、处理带来一定困难, 影响处理的效率和结果。因此, 在尽可能维持光谱原有基本特征的前提下, 对光谱数据以10 nm 为间隔进行算术平均运算[ 9] , 处理后的光谱曲线更加平滑的同时仍然维持了原光谱的形状特征( 图2) 。 2. 3. 2 一阶微分 光谱测量容易受观测角度、照度、样品表面粗糙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使得光谱数据的信噪

高光谱遥感实验

高光谱遥感实验 实验一高光谱遥感数据 一. 分别使用AVIRIS和Hyperion数据,如何针对植被、水体等不同 地物进行假彩色合成选择合适的波段? 根据彩色合成原理,可选择同一目标的单个多光谱数据合成一幅彩色图像,当合成图像的红绿蓝三色与三个多光谱段相吻合,这幅图像就再现了地物的彩色原理,就称为真彩色合成。 假彩色合成又称彩色合成。根据加色法或减色法,将多波段单色影像合成为假彩色影像的一种彩色增强技术。合成彩色影像常与天然色彩不同,且可任意变换,故称假彩色影像。 下面以ETM影像为例,进行真彩色合成,详细步骤如下: 1.在ERDAS IMAGINE 2010中加载ETM影像etmsubsrt.img。 图一.添加ETM影像数据

2.由ETM影像数据的基本参数中,RGB三色数据如下 故分别选取1、2、3波段作为蓝、绿、红三色进行真彩色合成,结果如下 图二.ETM影像真彩色合成 图中绿色为植被,蓝色为水体。 3.对ETM影像数据的基本参数进行分析,选取对水体、植被

有特征三个波段进行假彩色合成。因为ETM影像中波段2, 即绿色波段可用于分辨植被,波段,3,即红色波段处于叶 绿素吸收区域,可用于观测植被效果好,波段4,即近红 外波段,可以从植被中区分出水体,故分别选取波段2、3、 4作为蓝、绿、红三色进行假彩色合成。 图三.ETM影像假彩色合成 图中深蓝色为植被,浅蓝色和红色为水体。 使用AVIRIS和Hyperion数据,针对植被、水体等不同地物进行假彩色合成的步骤如上,其中,使用AVIRIS数据进行假彩色合成时选取波段50、31、20作为红绿蓝三色进行假彩色合成

ERDAS遥感软件教程-高光谱图像处理实验

九、高光谱图像处理 高光谱分辨率遥感(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简称高光谱遥感,是在电磁波的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和中红外波段范围内,获取许多非常窄且光谱连续的影像数据的技术。常规遥感的波段宽度一般大于50nm,并且波段在电磁波谱上不连续,所有波段加起来并不能覆盖可见光到热红外的整个波普范围,而光谱遥感成像光谱仪可以提供数十个甚至数百个很窄的波段(波段宽度一般小于10nm)来接受信息,且能够产生一条连续完整的光谱曲线(V ane and Goetz,1933),光谱覆盖从可见光到红外光的全部电磁波范围,因此其信息量是无法探测的,而高光谱传感器极窄的波段宽度,足够识别这些地物特征。高光谱遥感凭借着其明显的技术优势,在各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地质矿产调查、植被研究、环境监测、土壤调查、农作物估产、大气科学等领域中。 高光谱图像具有以下特点: (1)波段多,光谱分辨率高,光谱间相关性强。 (2)空间分辨率高。高的光谱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是遥感技术发展的两个方向,这两个方向有趋于统一的趋势。 (3)由于波段多,狭窄且连续,使得高光谱数据量巨大、数据冗余严重。 一些常规遥感图像处理分析方法仍可用于高 光谱影像。但由于高光谱图像波段多、广谱分辨 率大、数据量大等特点,常规的遥感图像处理方 法并不完全适合高光谱图像处理,对它的处理需 要一些特殊的方法和技术。 ERDAS IMAGINE9.2提供了一个高光谱分析 工具,是高光谱数据的分析简单化、自动化。本 章主要介绍高光谱分析工具中的各个功能,这些 功能都在Interpreter图标下的Basic HyperSpectral Tools工具中(图9.1)。本例使用 的示例数据是一幅1995年美国内华达州某地的 AVIRS图像,从波段172~221,共50个波段, 文件格式为img,存放在chp\tutor\ex_hyper.img (图9.2)。 图9.1Basic HyperSpectral Tools工具

附红外吸收光谱(IR)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附红外吸收光谱(IR)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一、红外吸收光谱的历史 太阳光透过三棱镜时,能够分解成红、橙、黄、绿、蓝、紫的光谱带;1800年,发现在红光的外面,温度会升高。这样就发现了具有热效应的红外线。红外线和可见光一样,具有反射、色散、衍射、干涉、偏振等性质;它的传播速度和可见光一样,只是波长不同,是电磁波总谱中的一部分。(图一)、波长范围在0.7微米到大约1000微米左右。红外区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近红外区<0.7到2微米,基频红外区(也称指纹区,2至25微米)和远红外区(25微米至1000微米)三个部分。 1881年以后,人们发现了物质对不同波长的红外线具有不同程度的吸收,二十世纪初,测量了各种无机物和有机物对红外辐射的吸收情况,并提出了物质吸收的辐射波长与化学结构的关系,逐渐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与此同时,分子的振动――转动光谱的研究逐步深入,确立了物质分子对红外光吸收的基本理论,为红外光谱学奠定了基础。1940年以后,红外光谱成为化学和物理研究的重要工具。今年来,干涉仪、计算机和激光光源和红外光谱相结合,诞生了计算机-红外分光光度计、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和激光红外光谱仪,开创了崭新的红外光谱领域,促进了红外理论的发展和红外光谱的应用。 二、红外吸收的本质 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状态之中,分子经光照射后,就吸收了光能,运动状态从基态跃迁到高能态的激发态。分子的运动能量是量子化的,它不能占有任意的能量,被分子吸收的光子,其能量等于分子动能的两种能量级之差,否则不能被吸收。 分子所吸收的能量可由下式表示: E=hυ=hc/λ 式中,E为光子的能量,h为普朗克常数,υ为光子的频率,c为光速,λ为波长。由此可见,光子的能量与频率成正比,与波长成反比。 分子吸收光子以后,依光子能量的大小,可以引起转动、振动和电子能阶的跃迁,红外光谱就是由于分子的振动和转动引起的,又称振-转光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