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套练习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套练习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套练习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A卷课内练习

时间:15分钟满分:40分

一、选择题(共24分)

1.在20世纪末,多国天文学家通过国际性的合作研究,观测并测量出某一遥远的漩涡星系,该星系与地球的距离为()

A.140多亿个天文单位B.140多亿千米

C.140多亿光年D.140多亿年

答案:C

解析:依据三个方面作出判断:①人类目前所观测到的宇宙范围的半径约为200亿光年;

②漩涡星系属于河外星系,距离地球十分遥远;③天体之间距离的表示方法,如果在太阳系内一般以千米或天文单位为单位,如果是太阳系以外的天体到太阳系内各天体的距离,通常以光年为单位,同时注意光年是距离单位而不是时间单位。

2.关于宇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宇宙是除物质之外的所有空间

B.宇宙是无边无际空间的总称

C.目前,人类探测到的宇宙是无限的

D.宇宙有不同形态且处于运动之中

答案:D

解析:宇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一般人们用宇宙表达空间和时间的内涵。宇宙是物质的,组成宇宙的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3.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A.地球既有自转运动又有绕日公转运动

B.地球上有大气

C.地球的质量、体积及运动状况与其他的行星有很大不同

D.地球上有高级智慧生物

答案:D

解析:地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天体。

4.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①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②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比较适中③地球上大气层白天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晚上对地面有保温作用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A.②④B.②③④

C.①④D.②③

答案:B

解析:昼夜更替周期不长不短,使地球表面的温度不会太高、太低;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不会太多,温度不会太高;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使地球表面的温度不会太低。

5.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很安全,主要是由于()

①太阳处于壮年期,状态稳定②地球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③行星及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④太阳系基本不运动

A.①③B.②④

C.③④D.②③

答案:A

解析:由教材知识可知,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很安全主要有以下原因:太阳处于壮年期,状态稳定;行星及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6.地球表面有大气层,主要原因是()

A.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B.地球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

C.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

D.太阳系中各天体的共同作用

答案:B

解析:地球表面有大气层,主要原因是地球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其引力可以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在地球的周围,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

7.地球表面有适宜的温度,主要原因是()

A.日地距离适中

B.地球是颗行星

C.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D.地球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

答案:A

解析:地球表面有适宜的温度,主要原因是日地距离适中。

读天体系统的层次图,回答8~10题。

8.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天体系统名称分别是()

A.河外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B.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C.太阳系、河外星系、银河系、地月系

D.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河外星系

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天体系统名称分别是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9.从天体系统级别来看,甲、乙、丙、丁属于同一级别的是()

A.甲与乙B.丙与丁

C.乙与丙D.乙与丁

答案:A

解析:图中甲代表的是银河系,乙代表的是河外星系,它们属于同一级别。

10.图中天体系统包括()

A.1级B.2级

C.3级D.4级

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天体系统有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共4级。

2015年5月4日消息近日外国科学家在太阳系附近新发现了两颗迄今发现的最像地球的宜居系外行星——开普勒-bze和开普勒-bzf,体积分别是地球的1.6倍和1.4倍。据此完成11~12题。

11.这两颗行星所在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为()

A.彗星B.卫星

C.恒星D.银河系

答案:C

解析:根据“行星是围绕恒星运动的”可知,该行星所在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为恒星。

12.科学家认定该行星为“最像地球的宜居行星”,最主要依据为()

A.该行星体积与地球相当

B.该行星与地球围绕同一中心天体运转

C.该行星可能有液态水存在

D.在该行星上面找到了生物化石

答案:C

解析:根据“体积分别是地球的1.6倍和1.4倍”“最像地球的宜居系外行星”可知,最主要依据为该行星可能有液态水存在。

二、综合题(共16分)

13.填写下面的框图,并完成下列问题。(8分)

(1)填图: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天体系统名称。

(2)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________,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________。

(3)我们所能观测到的宇宙即总星系的半径约为________亿光年。

(4)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________,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________。

答案:(1)太阳系河外星系

(2)月球太阳

(3)140

(4)地月系总星系

解析:地球和月球组成地月系,地月平均距离为38.4万千米,月球是距地球最近的天体。地月系及其他行星系统组成太阳系,日地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太阳是距地球最近的恒星。太阳系和其他恒星星系组成银河系。太阳距银河系中心约2.5万光年,银河系的直径约为8万光年。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组成总星系,也是目前人类所能观测到的宇宙部分,其半径约为140亿光年。通过上述分析就可知道,总星系包括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银河系包括太阳系和其他恒星星系,太阳系包括地月系和其他行星星系,地月系是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总星系是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

14.下图是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行星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E________。

(2)图中属于巨行星的是________,属于远日行星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发现地球以外存在生命的星球。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包括地球宇宙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按照因果关系把下列序号填在适中的方框中。

①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形成原始的海洋②日地距离适中③地球体积、质量适中④液态水⑤太阳连续日照时间不长⑥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⑦适宜的温度⑧适合生

物呼吸的大气

答案:(1)水星海王星地球土星

(2)E、F B、D

(3)第一行从左到右:⑥⑦④⑧;第二行从左到右:②①。

B卷课后作业

时间:30分钟满分: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象限仪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双子座流星雨并称北半球三大流星雨,每年都会准时赴约。2015年1月5日象限仪流星雨极大,但由于遭遇满月月光的整夜影响,几乎所有的流星都被淹没。据此完成1~2题。

1.流星现象的产生是由于()

A.流星体本身发光发热

B.流星反射太阳光而发光

C.流星体同地球大气层发生摩擦而燃烧发光

D.流星体实质上是小的恒星

答案:C

解析:本身发光发热的为恒星和大量恒星组成的星云。流星体是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

2.如果有流星残体落到地面,则()

A.该残体为自然天体

B.该残体为陨星

C.该残体为人造天体

D.该残体为流星体

答案:B

解析:流星残体落到地面,已成为地球天体的一部分。

读下图,回答3~4题。

3.图中没有涉及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B.太阳系

C.银河系D.河外星系

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显示的是地月系、太阳系和银河系,没有涉及的天体系统是河外星系。

4.图中天体具有的共同特性是()

A.有液态水B.自身能发光

C.不断运动D.具有生命

答案:C

解析:图中天体地球上具有生命,太阳质量巨大,自身能发光,二者都在不断运动。

“生命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读图,回答5~6题。

5.在图中所示的“生命宜居带”中,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温度条件B.恒星质量

C.行星体积D.大气成分

6.如果太阳质量是现在的两倍,则出现生命的行星应该是()

A.金星B.地球

C.木星D.天王星

答案:5.A 6.C

解析:根据图中所示分析,随着恒星质量的不断增大,“生命宜居带”与恒星间的距离不断增大,与恒星距离的远近主要影响行星表面的温度高低。因此“生命宜居带”内温度条件适宜生命生存。如果太阳质量是现在的两倍,结合“生命宜居带”与恒星间距离变化的规律可知,位于该带范围内的行星应该是木星。

下图为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7~9题。

7.图中①~⑧,分别表示地球和土星的是()

A.②⑦B.③⑥

C.③⑤D.④⑤

答案:B

解析:根据太阳系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远近关系可知,①为水星,②为金星,③为地球,④为火星,⑤为木星,⑥为土星,⑦为天王星,⑧为海王星。

8.下列关于金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间

B.表面为非固态

C.自身能发光

D.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高

答案:D

解析:图中②为金星,距离太阳比地球近,所以其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高;金星位于水星与地球之间;与地球同属于类地行星,表面为固态;金星为行星,自身不发光。

9.金星,中国古称“太白金星”,早晨的金星称为“启明星”,黄昏的金星则称为“长庚星”。金星自转方向为由东向西。在金星上看太阳是()

A.东升西落B.西升东落

C.直升直落D.不见太阳

答案:B

解析:金星自转方向为由东向西,所以在金星上看太阳是西升东落。

下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颗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据图回答10~12题。

10.关于图中各行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球质量在三颗行星中最大

B.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C.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D.①为金星,②为火星

11.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

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12.若地球在②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最可能发生的现象有()

A.变为寒冷的“冰球”

B.变为炎热的“火球”

C.大气层将会消失

D.公转方向将发生变化

答案:10.D11.A12.B

解析:本题组以示意图的形式考查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并将其运用到示意图上,具体分析如下:

13.凌日是指内行星在绕日运行时恰好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这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可看到日面上有一小黑点缓慢移动。当金星与太阳、地球排成一条直线时,就会发生金星凌日现

象。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金星凌日的是()

答案:A

解析:金星凌日,必须金星、地球、太阳位于同一直线上,且金星和地球位于同侧。金星在内,地球靠外。

二、综合题(共34分)

14.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八大行星中,B表示________,D表示________。按结构特征,它们都属于________行星。

(2)按运动特征,八大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即都是自________向________,呈________时针方向运动。另外,还具有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

(3)若地球在H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有()

A.变为寒冷的“冰球”

B.变为炽热的“火球”

C.大气层将会消失

D.体积将会缩小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金星火星类地

(2)西东逆近圆共面

(3)A

(4)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5)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

解析:此题以太阳系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太阳系成员、地球的普通性及地球上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等知识。从结构特征和运动特征看,地球与其他行星具有相似性,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H行星为海王星,其轨道距离太阳遥远,温度是八大行星中最低的。地球上有生命存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和自身条件有关,属基础知识的考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即可。

15.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8分)

材料一“天宫一号”是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的名称,中国于2010~2011年底发射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分别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对接,从而建立了第一个中国空间实验室。

材料二国际空间站。

(1)“天宫一号”进入太空后,属于()

A.天体系统B.天体

C.地球的一部分D.河外星系

(2)以下事物中,与材料二图中国际空间站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A.太空中的人造卫星

B.“天宫一号”中的科学家不小心丢在太空中的牙刷

C.飞行中的航天飞机

D.太空中飞行的哈雷彗星

(3)流星体、陨星、流星现象中属于天体的有哪些?为什么?

(4)为解决地球上日益恶化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人们曾提出移民月球的幻想,要想把幻想变成现实,你认为应重点解决哪几方面的问题?

答案:(1)B(2)D

(3)流星体是天体,流星体处于大气层之外的宇宙空间,流星现象是流星体进入大气层与其摩擦生热发光的现象,陨星则是坠落到地球表面的未燃烧尽的流星体,所以只有流星体是天体,而陨星是地球天体的一部分。

(4)①解决昼夜温差大的问题,控制合适的温度;②寻找或解决生存用水问题;③通过氧气的制造和存储运输,保证氧气的供应。

解析:本题通过时事材料考查天体的内涵和判定标准,只要是处于宇宙空间的任何物质都是天体,地球这个天体的组成包括地球本身和其吸引在其大气层内的任何物质,若这些物质到达宇宙空间,它们就会成为新的天体,如太空中的自然天体(流星体、彗星、太阳、月球、织女星等)、人造天体(人造卫星、升入太空的航天飞机、太空垃圾等)。第(4)题迁移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及相关知识。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A卷课内练习

时间:15分钟满分:40分

一、选择题(共24分)

太阳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虽然到达地球的能量只占22亿分之一,但对地球的影响却是巨大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能来自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B.“万物生长靠太阳”

C.不同纬度地区有不同的植被带

D.中纬度地区夏季午后的暴雨

答案:A

解析:考查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理环境形成变化的影响。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太阳辐射提供光、热资源,促进万物生长;太阳辐射在不同纬度的分布,使不同纬度有不同的植被类型;太阳辐射能为地球上的水循环、大气运动提供动力,夏季午后,太阳辐射较强,气温高,水汽蒸发、蒸腾量大,水汽上升遇冷凝结形成暴雨。

2.下列人类活动中,所利用的能源最终不是来自太阳辐射能的是()

答案:D

解析:考查太阳辐射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赛车用的石油和煤球炉中的煤是古代生物固定的太阳能;地热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不是来自太阳能。

3.日全食时,不能看到的太阳大气层及其太阳活动是()

A.色球、耀斑B.日冕、耀斑

C.光球、黑子D.日冕、太阳风

答案:C

解析:地球携其卫星不停地绕日旋转着,当日、地、月三星运转到同一直线上且月球居日、地之间时,太阳射向地球的某个部分光线会被月球遮挡,致使地球上相应地区的人无法看见太阳的光球层,即日全食。黑子出现在光球层,耀斑出现在色球层,色球以外称为日冕层。

4.耀斑的出现与黑子的多少呈()

A.正相关B.负相关

C.不相关D.11年的周期

答案:A

解析:耀斑的出现与黑子的多少呈正相关,它总是以瞬时爆发为主要特征。

在德国和日本,厂房和大楼屋顶的黑色“硅板”随处可见,这就是太阳能屋顶。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浪费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据此回答5~6题。

5.上海的太阳年总辐射量高于德国和日本,这是因为()

A.地势高,空气稀薄

B.河湖纵横,太阳有效辐射强

C.地面裸露,比热容大

D.纬度偏低,晴天多

答案:D

解析:太阳辐射量的大小与纬度高低、海拔高低、天气状况有关。上海的太阳年总辐射量高于德国和日本是由于纬度偏低,晴天多。

6.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

A.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

B.上海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C.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

D.上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

答案:A

解析: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分散,青藏高原地区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读太阳及其大气结构示意图,回答7~8题。

7.图中太阳大气①、②、③的名称分别是()

A.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B.色球层、日冕层、光球层

C.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D.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答案:A

8.下列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活动使降水量呈现出周期性变化

B.南北极点附近的磁针因“磁暴”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C.太阳活动使地球各地的夜空产生极光

D.产生于光球层的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答案:A

解析:最易错选的是B、C两项。在南北极点附近的磁针是因地球磁极的作用而不能正确指示方向,与“磁暴”关系不大,故B错;太阳高能带电粒子到达地球,首先在磁场作用下奔向极区,使极区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激发或电离而产生极光,所以极光只有在两极才能观察到,故C错;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之一耀斑产生于色球层而不是光球层,故D错。

地球的降水量与太阳活动的周期(11年)有着明显的相关性。

读1996~2009年月黑子平均数监测曲线图,完成9~10题。

9.黑子是太阳活动的最主要形式之一,黑子位于太阳大气的()

A.光球层B.色球层

C.日冕层D.太阳风

答案:A

解析:本题属于识记内容。黑子位于光球层,耀斑位于色球层,太阳风是太阳活动的一种表现,不是太阳大气的一个分层。

10.未来太阳活动高峰年可能出现在哪一年()

A.2010年B.2015年

C.2012年D.2016年

答案:C

解析: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读图可知上一个活动峰值位于2000~2001年之间,所以下一次太阳活动高峰可能出现在2012年。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人近日透露,“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正式终止数据服务,“天宫二号”将于2016年第三季度升空。据此回答11~12题。

11.“天宫一号”运行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

A.核能B.太阳能

C.石油D.天然气

12.易对“天宫二号”向地面传送信息产生干扰的是()

A.太阳辐射B.太阳活动

C.月球引力D.地球运动

答案:11.B12.B

解析:第11题,地球高层大气稀薄,太阳能丰富,“天宫一号”运行时的能量补充来源于此。第12题,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会扰动大气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

二、综合题(共16分)

13.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1)太阳辐射是太阳以________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约占太阳辐射总量的________。

(2)图中A为________区,B为________区,C为________区,由图可知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________波段,约占总能量的________。

(3)太阳辐射能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电磁波二十二亿分之一

(2)紫外可见光红外可见光50%

(3)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太阳辐射本身以及大气运动、水循环等,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

解析:第(1)题,需明确太阳辐射只有很少一部分到达地球。第(2)题,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在0.4~0.76微米,波长小于0.4微米的是紫外线,大于0.76微米的是红外线。第(3)题,考查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不同纬度带的年降水量平均超额量和黑子相对数之间的相关性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各纬度地区年降水量平均超额量年际变化的周期约为________年,这与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________。

(3)此图表明太阳活动对地球________有影响。除此之外,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还主要表现在________等方面。

(4)以上所说的太阳活动是指________,其主要类型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其中出现在太阳大气最内层的是________。

答案:(1)有些纬度带的年降水量与黑子相对数呈正相关,有的纬度带二者呈负相关

(2)11基本一致

(3)气候对地球电离层及磁场的影响

(4)太阳表面的变化黑子耀斑黑子

解析:本题考查太阳活动的特点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认真分析图中年降水量平均超额量

的大小变化、黑子相对数目多少的变化与横坐标时间的对应关系可得出答案。

B卷课后作业

时间:30分钟满分: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1.太阳辐射的主要作用是()

①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②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③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

A.①②B.①②③

C.②③D.①③

答案:D

解析:太阳活动产生“磁暴”现象,故②表述错误。

2.下列文字描述的事项,最终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B.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挹之,乃采入缶中。颇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帷幕皆黑

C.豫章郡出石可燃,为薪

D.烟火冲天,其声如雷,昼夜不绝,声闻五六十里,其飞出者皆黑石硫黄之类,经年不断……热气逼人三十余里

答案:D

解析:四段文字描述的依次是风、石油、煤和火山喷发,风是大气运动的一种形式,煤和石油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的太阳能,从根本上看,它们蕴含的能量均来自太阳辐射;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一种形式。

随着太阳能热水器的普及,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已不再陌生(如下图),太阳能清洁无污染,成为人类生活中最常利用的能源之一。读图回答3~5题。

3.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与下列要素成正比的是()

①太阳高度②地理纬度③大气厚度④大气透明度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答案:D

解析:考查太阳辐射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与太阳高度、所处的地理纬度、大气层厚度及大气透明度有关,其中成正比的是太阳高度和大气透明度。

4.下列城市中,最适宜利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是()

A.上海市B.南京市

C.成都市D.拉萨市

答案:D

解析: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太阳辐射能丰富,最适宜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5.上题所述城市太阳辐射能最丰富的原因是()

①纬度低②天气晴朗干燥,光照时间长③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④地势高,与太阳距离近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答案:B

解析:青藏高原地区太阳辐射能丰富与其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光照时间长及大气削弱作用小有关。

“日凌”现象是指卫星绕地运动过程中,太阳、卫星和地面站的数据接收天线恰好在一条直线上而使卫星受太阳影响最大的现象。读图回答6~7题。

6.造成“日凌”现象发生的原因是()

A.太阳辐射的增强

B.太阳强电磁波干扰

C.太阳温度升高

D.太阳能利用减弱

7.“卫星受太阳影响最大”的表现是()

A.地面站接收卫星信号减弱甚至中断

B.太阳耀斑可能会击穿卫星内部设备

C.卫星温度会很高而影响正常工作

D.卫星的运行轨道将发生严重偏离

答案:6.B7.A

解析:根据题目信息可知,“日凌”现象主要对地面接收卫星数据造成影响,即对无线电通信的影响,因此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太阳电磁波的干扰导致无线电短波通信减弱甚至中断。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观测到了一颗距离太阳系不远的红矮星(恒星)的耀斑爆发,它释放的能量相当于数千次太阳耀斑释放能量的总和,会“吹散”行星的大气层。据此回答8~9题。

8.此恒星耀斑爆发时()

A.有暗黑的斑点

B.有增亮的斑块

C.一定会扰乱地球大气层,造成无线电短波通信减弱或中断

D.一定会造成地球上气候的异常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耀斑是增亮的斑块,其爆发后可能会对地球造成影响,但不一定引起通信中断和气候异常。

9.此次耀斑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附近行星时,行星上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①大气层被“吹散”,使其表面成为不毛之地②表面温度一定会升高③各地都会出现极光④可能会出现磁暴现象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答案:D

解析:此次耀斑爆发会“吹散”附近行星的大气层,可能使其表面变为不毛之地。其抛射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可能会扰乱附近行星的磁场,出现磁暴现象。耀斑会影响行星表面的温度,但不一定会升高。极光只出现在行星两极地区。

读下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A.正相关B.负相关

C.成反比D.没有相关性

答案:A

解析:从图中可知,黑子数多时,年轮宽;黑子数少时,年轮窄,说明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呈正相关。

11.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

A.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

B.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能扰动地球的电离层

C.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D.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从而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树木的生长答案:A

解析:年轮宽窄与降水和气温有关,故A正确。

第25个太阳活动周将逐渐增强,黑子数与太阳风暴将于2023年到达峰值,具有破坏性的风暴可能随时会发生。美国空间环境中心将对其密切观察,并及时发布有关信息。据此完成12~13题。

12.太阳活动()

A.是有规律可循的,但尚无法预报

B.与地球上的旱涝灾害有一定的关系

C.发生在太阳的内部

D.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影响可忽略

13.在“黑子峰年”(黑子活动最多的年份),下列行为能有效防范其影响的是() A.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增强皮肤的活力

B.有关部门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C.清除“宇宙垃圾”,保持太空清洁

D.扩大电信网络建设,保持网络通畅

答案:12.B13.B

解析:太阳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目前可以预报;在太阳的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三层都有太阳活动的发生;太阳活动与地球上的旱涝灾害有一定的关系;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一定影响(例如无线电通信中断)。因此要加强预报,并采取一定预防措施。黑子活动最多的年份人们应该减少户外活动时间,有关部门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宇宙垃圾”和保持网络通畅并不能有效防范黑子活动对人类的影响。

二、综合题(共34分)

14.读下面两幅图,回答问题。(18分)

(1)据图1判断: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约为________年,并于21世纪开始的________年达到高峰期。

(2)黑子活动增多时,发出的强烈射电会扰乱地球上空的________层,对移动电话及传呼机等通信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扰和破坏,另外还将扰乱地球的________。

(3)根据你所学的知识,你认为下列哪些部门应加强对太阳活动的研究和预报(多选)()

A.通信部门B.航天部门

C.冶金工业部门D.气候研究部门

(4)图2中的B是________层,该层有时会出现突然增亮的部分,叫做________,它的爆发是________的显示。

答案:(1)112001~2002

(2)电离磁场

(3)ABD

(4)色球耀斑太阳活动最强烈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太阳活动特点及对地球的影响。黑子最少的年份为一个周期的开始年,称作“太阳活动极小年”,黑子最多的年份则称作“太阳黑子活动极大年”。据图1可知,从1850~1970年,120年中出现了11次太阳高峰年,故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约为11年。1968~1969年为太阳活动极大年,故21世纪初第一次太阳活动极大年约在2001~2002年。

15.2010年上海世博会倡导节能、环保的理念,并强调太阳能等新能源在城市建设中的广泛使用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上海市宝山中学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探究分析人类的能源利用方式,研究这些能源与太阳辐射之间的关系。读“地球能量流动图”,完成他

们提出的子课题。(16分)

(1)据图所知,现今人类使用的能源中来自太阳辐射的有哪些?

(2)上述能源中,已被广泛利用的能源有哪些?

(3)除了上述人类直接或间接利用的太阳能以外,人类还利用了哪些能源?答案:(1)太阳能、风能、水能以及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2)煤、石油、天然气、水能。

(3)地热能、潮汐能等。

第一课时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

A卷课内练习

时间:15分钟满分:40分

一、选择题(共24分)

1.下面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答案:C

解析: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读下图,回答2~4题。

2.②③④⑤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②B.③

C.④D.⑤

答案:A

解析: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所以赤道地区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最大。

3.关于图示信息的分析,正确的是()

A.从图示N极点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B.②地所在经线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C.①地位于⑤地的东北方向

D.⑤地位于③地的西南方向

答案:D

解析: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结合图示信息可知,②地所在经线为135°E,它不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结合经纬网可知,①地位于⑤地的西北方向,⑤地位于③地的西南方向。

4.与②地相比,⑤地地球自转的()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大

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小

C.角速度相等,线速度较小

D.角速度较小,线速度相等

答案:C

解析:⑤地纬度比②地高,所以⑤地线速度小于②地;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角速度都约为15°/h,所以⑤地角速度与②地相同。

5.若黄赤交角由现状变到24°,下列现象中不会出现的是()

A.北极圈的度数变为66°,温带的范围减小

B.地球上太阳光直射的范围增大

C.南北极点出现极昼极夜的天数增加

D.7月,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昼长与夜长的比值减小

答案:C

解析:黄赤交角的度数与回归线的度数相等,与极圈的度数互余。当黄赤交角变大时,地球上热带(太阳直射的范围)和寒带(极圈范围)即有极昼、极夜的范围扩大;南北极点极昼、极夜的天数保持不变;7月份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昼长比目前要更短,夜长要更长,昼夜的比值变小。

发射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自转线速度密切相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6~7题。

6.下列发射场中最有利于卫星发射的是()

A.拜科努尔(46°N) B.肯尼迪(28°N)

C.酒泉(40°N) D.库鲁(5°N)

答案:D

解析:地球的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地球同步卫星为借助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一般向东发射,发射点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越有利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发射。四个选项中,D项的纬度最低,其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最有利于卫星发射。

7.地球同步卫星的绕地公转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地球自转速度比较,它们的()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

D.角速度不同,线速度相同

答案:C

解析:地球同步卫星在地球某点上空飞行,在飞行过程中相对于地球表面某点静止,角速度相同;物体运动线速度与转动半径成正比,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半径大于地球半径,线速度较地面对应点要大。

下图是地球公转的轨道示意图,图中P点是近日点,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分成四等份,且甲、乙两点关于P点对称。读图回答8~9题。

8.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A.甲→乙B.乙→丙

C.丙→丁D.丁→甲

答案:A

解析:地球的公转速度在近日点最快。图中甲、乙两点距近日点较近,所以由甲到乙段,所用时间最少。

9.2016年2月8日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此时地球所在位置最接近()

A.甲点B.乙点

C.丙点D.丁点

答案:B

解析: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图中P点是近日点,所以2016年2月8日时地球距离乙点最近。

2016年全国两会于3月2日~16日在北京召开。阅读材料,回答10~12题。

10.两会期间,地球绕日运动速度()

A.加快B.变慢

C.先变慢,后变快D.先变快,后变慢

答案:B

解析:近日点附近为1月初,公转速度最快,从7月初到1月初公转速度逐渐加快,1月初到7月初公转速度减慢。所以3月2日~16日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11.此时太阳直射点()

A.北半球,向北运动B.南半球,向北运动

C.北半球,向南运动D.南半球,向南运动

答案:B

解析:3月2日~16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而且向北运动。

12.会议闭幕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A.靠近赤道而且在赤道以南

B.靠近赤道而且在赤道以北

C.靠近北回归线而且在其以北

D.靠近南回归线而且在其以北

答案:A

解析:会议闭幕时为3月16日,接近3月21日但未到,故太阳直射点靠近赤道且在赤道以南。

二、综合题(共16分)

1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在图外侧弧线上填画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要的时间为________,即一个________。

(3)A、B、C、D四点中线速度最大的为________,角速度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略(逆时针)(2)23时56分4秒恒星日(3)A A、B、C、D

14.读“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2)图中A、B、C、D四地位于近日点附近的是________,位于远日点附近的是________。

(3)当地球运行到C点时,公转速度较________,此时南半球为________季。

(4)自地球公转到C点以后几天开始,过D点到A点,在此时段,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有何变化?原因是什么?

(5)地球公转B—C—D与D—A—B比较,哪一段用时较长?为什么?

答案:(1)略。(逆时针方向)(2)C A(3)快夏(4)逐渐减慢;由近日点公转到远日点附近。

(5)D—A—B用时长。位于远日点时段,公转速度慢。

解析:图为地球公转二分二至图。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图为从北极上空看到的地球公转图,故为逆时针方向。据地轴倾向可判定A位于远日点附近,C位于近日点附近,由C位于近日点附近,故公转速度快,此时为南半球的夏季。C为12月22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卷

地理期末测试题 第I 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及附近地区略图(图1 ),回答1-2题: 1.自来水厂将移到黄浦江上游的H 处,这是因为( ) A.距中心城区近 B.交通便 C.水质较好 D.接近旅游区 2.I 是金山化总厂,它远离市区,属于( ) A.基本无污染工业 B.轻度污染工业 C.重污染工业 D.污染土地工业 3.图6中反映出该城市形成和迅速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和气候 B.河流和自然资源 C.河流与铁路运输 D.政治和军事 4.计划在①-③地建火电厂、自来水厂、服装厂,下列布局的最佳案是( ) A.①火电厂②服装厂③自来水厂 B.①自来水厂②服装厂③火电厂 C.①自来水厂②火电厂③服装厂 D.①火电厂②自来水厂③服装厂 读甲、乙、丙、丁四幅图(图3),回答5-6题。 5. 若箭头所示为河流流向,而四幅图的布局均合理,则工厂可能是( ) A .电视机厂 B .造纸厂 C .电镀厂 D .炼油厂 6.若箭头所示为风向,而四幅图的布局均合理,则工厂可能是 ( ) A .钢铁厂 B .印染厂 C .化工厂 D .水泥厂 下表为四种农作物产销资料,假如该地区是一个地势平坦的平原,可种植花卉、蔬菜、稻米和甘蔗等四种农作物,其产品全部提供某一市场消费,且地价相同,回答7-8题。 图2 图1 图3

作 物 项 目 花卉 蔬菜 稻米 甘蔗 市场价格(元/千克) 5 3 2 1 生产成本(元/千克) 2.5 2 0.8 0.4 运费率(元/千克/千米) 0.5 0.3 0.01 0.01 单位面积产量(千克) 20 15 4 10 7.这一地区可能是我国的 A.三江平原 B.华北平原 C.太湖平原 D.珠江三角洲 8.根据该表格提供的信息可知,如果土地距离城市(消费市场)为1千米,则从经济效益看,以下作物中最适宜种植的两种是 A.水稻、甘蔗 B.花卉、蔬菜 C.花卉、甘蔗 D.蔬菜、甘蔗 图4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9-11题 9.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A .市场指向型 B .劳动力指向型 C .原料指向型 D .动力指向型 10.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A .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 B .产品科技含量高 C .以航空运输为主 D .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 11.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 A .环渤海地区 B .长江三角洲地区 C .珠江三角洲 D .中、西部地区 12.假定下表反映了德国、中国、美国、尼日利亚四国目前的人口再生产状况,那么A 、B 、C 、D 代表的依次是 地区 出生率(%) 死亡率(%) A 1.71 0.66 B 1.0 1.2 C 4.0 1.4 D 1.5 0.9 A .美国、德国、中国、尼日利亚 B .中国、德国、尼日利亚、美国 C .尼日利亚、德国、中国、美国 D .美国、德国、尼日利亚、中国 图5为某跨国公司对部分使用该公司产品的普及率所做的调查统计图,经过调查决定在中国投资建厂。回答13-14题。 13.生产该产品的工厂最有可能是 ( ) A .自行车厂 B .汽车制造厂 C .彩色电视机厂 D .手表厂 14.选择在中国建厂的原因是 ( ) 图4 图5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

图1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读右图,回答1—2题 1.形成该地貌的主要作用是 A.地壳运动 B.流水侵蚀作用 C.流水搬运作用 D.流水堆积作用 2.该地貌的名称是 A.冲积扇 B.洪积扇 C.三角洲平原 D.河漫滩平原 读图,回答3~5题。 3.图中M 处的地质构造是 A .山岭 B .谷地 C .背斜 D .向斜 4.图中N 处的地质作用是 A .沉积作用 B .变质作用 C .外力作用 D .岩浆活动 5.南水北调工程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就整个地球大气来说,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被大气接收和转化的过程十分复杂,其加热大气的过程大致可以用图1表示。读图完成6—9题。 6.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①——以长波辐射为主 B. ②——大约为①辐射量的19% C. ③——是加热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D. ④——多云的夜晚辐射能力减弱 7.人们通常称之为大气的“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 )主要是和哪个过程相关?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②和④ 8.低层大气的主要组成中,吸收③辐射的主要是 A. 水汽和氧气 B. 氮气和水汽 C. 二氧化碳和水汽 D. 氧气和氮气 9.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 A. ②增强,③减弱 B. ②减弱,③增强 C. ③增强,④减弱 D. ②减弱,④增强 以下是某中学高一年级丁强同学的日记片段“星期天,天终于放晴了,风也小了,虽然一直没有下雨,可天出奇地冷,我不得不再加了件毛衣。爸爸一早就去修补被风吹坏了的塑料大棚。我和妈妈拿着扫把也去帮忙。大棚上积压了一层厚厚的尘土。二伯他们也在田里忙着,他们在麦田边点起一堆一堆的柴草,浓烟滚滚……”据此回答10~12题: 10.从日记描述来看,这里刚刚经历了一场 ( ) ①沙尘暴天气 ②冷锋过境 ③台风过境 ④寒潮过境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测试题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64分) 1、1997年东南亚爆发了金融危机,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这件事说明了区域的发展明显受:() A区域空间特征的影响B区域结构的影响 C区域竞争的影响D区域外部环境的影响 2、读图1和图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比较() A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的产值低于发展中国家 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第二产业的产值相当 C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的产值约为发达国家的1/8 D发达国家的总人口相当于发展中国家的1/2强 3、关于一个区域及其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地区就是一个区域,各区域间没有明显 的差异 B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是一个区域,认识了这 里的人们,就知道了该区域的特点 C区域内部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很难形成区域 特点 D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 标来划分的,各区域都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4、下列关于图3区域内的自然地理特征,叙 述正确的是:() A有储量丰富的煤炭、石油等能源矿产 B主要灾害性天气与亚洲高压的控制有关 C是低山丘陵广泛分布的地区 D土质疏松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根据表1完成5—6题。

5、该乡现有产业中属于第三产业的有:() A淡水养殖业B林业 C旅游业D食品加工业 6、该乡在方案实施前后发生了重大变 化,这说明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 入,必须: A进行农业综合治理,调整农村经济结 构 B切实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 地位 C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D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图4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次 产业的就业构成,读图回答7—8题。 7、④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 为:() A 37.6:17.4:45.0 B 31.6:30.5:37.9 C 15.5:24.5:60.0 D 37.6:24.5:37.9 8、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④ 下图为我国某省三类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完成9—10。 9、该省可能为

最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地理必修I复习提纲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因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结构层次(略) 可见宇宙:也称为“已知宇宙”,是指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 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1.5亿千米)——适宜的温度 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 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1.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 出大量能量); 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3.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太阳常数:表示太阳辐射能到达大气层上界的能量指标,大小为 8.24焦/平方厘米.分。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内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2.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 1.3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基本特征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h)。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2.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东早西迟。 3.地转偏向: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 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 手判读) 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约为23.5o。如果黄赤交角 变大,热带寒带扩大,温带缩小。如果黄赤交角变小,温带扩 大,热带、寒带缩小。 2.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轴的指向保持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之间的回归移动。 四、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某时刻全球的情况: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极 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昼短于夜,纬度越 高,昼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②)某地全年的情况: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④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日出、日落时(晨昏线上)时太阳高度=0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②某时刻全球的情况: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③某地全年的情况:北回归线以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大值,12月22日出现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小值,12月22日出现最大值;回归线之间地区,最大值出现在直射点经过该纬度的时候(即太阳直射),最小值出现在冬至日。 3.季节的形成和划分:天文四季(一年中太阳高度最高、昼长最长的季节为夏季,反之为冬季,例如我国传统的四季)、气候四季(北半球夏季6、7、8,冬季12、1、2) 4.五带的形成和划分:以回归线和极圈来划分。 回归线=黄赤交角度数,极圈=90度-黄赤交角度数 五、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数递增(或西经度数递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为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若北极圈为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直射点的经纬度确定:纬度由直射纬线的纬度确定,经度由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决定。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即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点,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点,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18点。 4.判断昼夜长短: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5.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

高中地理必修二湘教版 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数量受生物学规律的制约和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 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水平。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1)老龄化问题:劳动力短缺,社会负担加重。措施:鼓励生育,吸引移民,健全社保 (2)人口增长过快问题:给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医疗卫生、教育就业、住房交通困难 措施:计划生育,发展生产力,转变生育观念 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 1、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土地、矿产资源、森林、淡水。 2、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自然资源(首要因素、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受教育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 3、人口容量三个特点: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 4、人口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人口承载力。 第三节人口迁移(人口机械增长影响特定地区人口数量,对全球总人口无影响) 1、人口迁移的判断(三要素):空间位移;变更居住地;永久性。 2、人口迁移的类型 按迁移的空间范围: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按迁移方向:从农村→农村;从农村→城市(城市化、主要类型);从城市→城市; 从城市→农村(逆城市化) 3、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对人口迁出地:利,加强与外界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联系,缓解人地矛盾 弊,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利,劳动力增加,人才的流入,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弊,增加生态环境的压力、公共设施负担和城市管理难度 4、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自然:气候,土壤,水源,地形,资源,自然灾害 经济(越来越重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讯发展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

图1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 读右图,回答1—2题 1.形成该地貌的主要作用是 A.地壳运动 B.流水侵蚀作用 C.流水搬运作用 D.流水堆积作用 2.该地貌的名称是 A.冲积扇 B.洪积扇 C.三角洲平原 D.河漫滩平原 读图,回答3~5题。 3.图中M 处的地质构造是 A .山岭 B .谷地 C .背斜 D .向斜 4.图中N 处的地质作用是 A .沉积作用 B .变质作用 C .外力作用 D .岩浆活动 5.南水北调工程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就整个地球大气来说,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被大气接收和转化的过程十分复杂,其加热大气的过程大致可以用图1表示。读图完成6—9题。 6.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①——以长波辐射为主 B. ②——大约为①辐射量的19% C. ③——是加热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D. ④——多云的夜晚辐射能力减弱 7.人们通常称之为大气的“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 )主要是和哪个过程相关?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②和④ 8.低层大气的主要组成中,吸收③辐射的主要是 A. 水汽和氧气 B. 氮气和水汽 C. 二氧化碳和水汽 D. 氧气和氮气 9.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 A. ②增强,③减弱 B. ②减弱,③增强 C. ③增强,④减弱 D. ②减弱,④增强 以下是某中学高一年级丁强同学的日记片段“星期天,天终于放晴了,风也小了,虽然一直没有下雨,可天出奇地冷,我不得不再加了件毛衣。爸爸一早就去修补被风吹坏了的塑料大棚。我和妈妈拿着扫把也去帮忙。大棚上积压了一层厚厚的尘土。二伯他们也在田里忙着,他们在麦田边点起一堆一堆的柴草,浓烟滚滚……”据此回答10~12题: 10.从日记描述来看,这里刚刚经历了一场 ( ) ①沙尘暴天气 ②冷锋过境 ③台风过境 ④寒潮过境 A. ①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 11.造成此天气系统过境无降水的可能原因是 ( ) A.过境前这里的空气为冷空气 B.过境前这里的空气比较干燥 C.过境前这里的空气做下沉运动 D.过境后这里的空气为暖空气

(新高考)湘教版高中必修一地理复习知识点大全

必修一: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了解) .可见宇宙的范围:半径约140亿光年。【注意】:光年是表示距离的单位。1光年=94608亿千米(重要)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重要) 1.常见天体:宇宙间的物质。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其他星际物质等。(重要)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通过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起来。(很重要) 3.天体系统的层次(很重要) 4.太阳系(很重要) (1)组成:太阳、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卫星和行星际物质。太阳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重要) (2)八大行星: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冥)。(很重要) Ⅰ.分类:按位置分:①地内行星——水、金;②地外行星——火、木、土、天、海。 按特征分:①类地行星——水、金、地、火;②巨行星——木、土;③远日行星——天、海。 Ⅱ.绕日运动特征:①共面性、②同向性、③近圆性。(重要) 三、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1.普通:在八大行星中,就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地球毫不特殊,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2.特殊:目前所知道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3.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 :(很重要) (1)外在:①公转轨道的安全性;②太阳光照的稳定性。 (2)内在:①日地距离适中和自转周期适中,使地球有了合适的温度,进而使液态水的存在成为可能;②地球的体积和质量(大小)适中,使地球有了合适的引力,形成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和地球(了解) 1.能量来源:核聚变反应:4H ———He+能量 (重要) 2.电磁波范围:0.15~0.4微米——紫外线,0.4~0.76微米——可见光,0.76~4微米——红外线。(重要) 3.太阳常数:在地球大气上界,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垂直于太阳光线,1平方厘米面积上,1分钟时间内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8.24焦/平方厘米·分钟)。 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重要) ①太阳辐射可以转化成生物化学能;②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③太阳辐射本身以及大气运动、水循环等为人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 二、太阳活动和地球(很重要) 1.太阳的外部圈层:由里向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很重要) 2.太阳活动:光球层——黑子;色球层——耀斑和日珥;日冕——太阳风。(很重要) 3.太阳活动的特征:①周期性:11年;②整体性:群发。(重要) 4.太阳活动对球球的影响:(很重要) ①影响地球气候,主要是气温和降水; ②影响地球电离层(即磁暴现象),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③太阳风,受地球磁场作用,产生极光现象; ④可能和地震有关联。 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注意】:地震发生时先是上下颠簸,然后是左右摇晃。而船上的船员只有上下颠簸。(很重要) 总星系 河外星系 银河系 太阳系 其他恒星系 地月系 其他行星系 (140亿光年) (1250多亿个) (2000多亿个) (地球和月球)

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4.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案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本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两部分。概念多、理论性强,知识间联系紧密。 在“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迫切性,用前面学过的知识作铺垫,从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如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入手,让学生直观形象地通过分析数据、案例等,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通过“阅读”,让学生首先了解《21世纪议程》和《中国21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知道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通过学习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行动。 在“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的教学中,要充分运用教材“活动”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逐渐递进,由材料理解推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核心思想、追求目标及基本内涵。四个基本内涵可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发展: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它们之间互相关联而不可分割。最后教师列举各年代“世界环境日”的主题,说明其所体现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思想,让学生感受到人类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决心和美好希望。 教学重点 1.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教学难点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课件、填充图册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联系《21世纪议程》,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教材,掌握分析可持续发展思想本质的方法。 2.通过阅读分析案例学会归纳分析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逐步树 导入新课 师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口激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所有这些环境问题直接威胁到整个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人类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就必须寻求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协调之路,即可持续发展之路。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概念及其基本内涵等。 板书: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推进新课 课件展示: 资源预期寿命图 图的右侧表示世界14种重要资源的预期寿命,其中深色条框表示按指数增长的预期寿命,浅色条框表示消费水平不增长条件下的预期寿命。左侧条框表示各种矿物消费的年增长率。据图谈一谈你对未来资源环境状况的看法。 板书: 历史背景及必然性 生(合作探究)维系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自然资源,在不久的将来被消耗殆尽,人类将出现严重的资源短缺现象。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皆为“四选一”题;每小题3分,共60分;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2006年8月底国内众多网上论坛上有关“太阳耀斑烧毁手机”的传言沸沸扬扬:“根据美国太空总署消息,2006年9月4日,木星、地球和太阳成一条直线,届时将发生太阳耀斑大爆发,这次爆发将会干扰通讯、损毁手机,建议用户当天关闭手机。”联系所学知识回答1~4题。 1.位于地球公转轨道与木星公转轨道之间的行星是 A.土星 B.火星 C.水星 D.金星 2.太阳活动耀斑主要发生在太阳大气的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电离层 3.太阳活动耀斑对地球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A.对气候产生影响 B.产生磁暴 C.在南北极地区出现极光 D.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4.太阳耀斑活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其周期约 A.1恒星年 B.11年 C.28年 D.76年 5.古登堡界面是 A.地壳和地幔的界线 B.地幔和地核的界线 C.岩石圈和地幔的界线 D.上地幔和下地幔的界线 6.引起地表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来源于 A.地壳 B.上地幔 C.内核 D.下地幔 7.下列四地中,地壳最厚的是 A.太平洋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青藏高原 8.图中,虚线箭头表示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运动方向,实线箭头表示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后实际的运动方向,图中所示四种情况,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格林尼治时间(零时区)2006年9月3日5时42分22秒,欧洲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智能1号”按预定计划击中月球表面,“智能1号”以撞向月球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科学探索使命。读右图回答9~10题。 9.图中包括的天体系统有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10.如果图中B为地球,则A代表 A.木星 B.太阳 C.金星 D.火星 11.在宇宙的所有天体中,月球属于 A.恒星 B.星云 C.卫星 D.行星 12、地球自转速度是: A.角速度处处相等 B.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C.线速度处处相等 D.角速度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异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年一月初,日地距离最大 B.每年一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C.每年七月初,日地距离最小 D.每年七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14、经度相同而纬度不同的两地,它们的: A.日出时间相同 B.自转速度相同 C.地方时相同 D.太阳高度相同 15、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昼与夜 B.昼夜长短 C.昼夜更替 D.四季变化 16、当纽约(西五区)处于4月30日12时,北京(东八区)时间应为: A.4月30日1时 B.5月1日1时 C.4月29日1时 D.5月1日9时 17、以下属于北半球夏半年的是: A.春分—秋分 B.夏至—冬至 C.秋分—春分 D.秋分—夏至18、下列地理现象只符合赤道情况的是: A.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向 B.终年昼夜等长 C.一年中太阳有一次直射 D.正午太阳高度始终为90度 19、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 A.太阳 B.金星 C.火星 D.月球 20、以下有关小行星带的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A.位于金星与地球之间 B.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 C.位于木星与土星之间 D.位于木星轨道与土星轨道之间 21、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 A.黑子 B.耀斑 C.太阳常数 D.黑子和耀斑 22、未包括地球在内的天体系统是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汇总(一)学生版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汇总(一)1.区域的定义 2.区域的特征 3.区域空间结构的定义 4.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因素 5.区域的分类 6.乡村地域与城镇地域的联系与区别 7.区域空间结构的空间分布形式有哪几种?对应的地理事物分别是什么? 8.区域产业结构的定义 9.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因素 10.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 11.区域产业结构差异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构成 12.说明不同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 13.说明同一区域不同发展时期产业结构的差异

14.工业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大体上经历了那些发展阶段 15.说明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 16.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 17.区域发展阶段比较(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内部经济差异,劳动力就业,中心城市交通,对外开放程度,对外联系,状态等角度比较) 18.四大地区是那些?划分标准?如何判定? 19.四大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三次产业对比,工业结构) 20.四大地区工业化差异(工业化进程,工业产值,原因)

21.四大地区城市化差异(城市化水平,综合经济实力,城市分布密度,小城镇建设) 22.四大地区对外开放差异(时间,空间) 23.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地理意义 24.比较南方与北方的差异(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限制因素) 25.西部大开发的范围 26.西部地区的优势与不足 27.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28.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 29.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的成效 30.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31.比较南水北调东、西、中线工程(起止点,优、缺点) 32.南水北调对调入区,调出区的影响 33.比较西气东输一、二线工程(途径省区,主要地形区,起止点) 34.西气东输一线经过陕西向北弯曲的原因

(完整)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题详解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题 一、选择题 多米尼加共和国为西半球岛国,境内的恩里基约湖为咸水湖。下图为该国主要地理事物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恩里基约湖的水文特征的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A.海拔较高,有结冰期 B.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C.7月份盐度最高 D.5~10月,湖泊水位持续升高 2.关于该国交通运输方式叙述正确的是 A.公路分布较为均匀 B.铁路主要沿海沿河分布 C.机场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 D.港口数量北部比南部多 下图为春季某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图中低压向东移动。据图回答3~4题。 3.图中此时湖面的风向主要为

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 4.未来几天内,P地天气的变化,正确的是 A.气压先升高后降低 B.气温先升高后降低 C.风力由弱变强,再变弱 D.前次降水强度大于后次 洪涝灾害与地形、降水等因素密切相关,下图为中国大陆近500年特大涝灾出现次数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5~7题。 5、下列城市近500年特大涝灾出现频次由多到少依次为 A.北京、长沙、广州、贵阳 B.长沙、北京、广州、贵阳 C.北京、长沙、贵阳、广州 D.长沙、北京、贵阳、广州 6.下列关于涝灾分布的描述及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A.西部地区降水少,没有涝灾 B.东部地区涝灾北多南少 C.华北地区降水变率大,涝灾最多 D.东北地区降水少,涝灾较少 7.江汉平原地势低平,是涝灾多发地区,下列措施中不能有效降低该区域涝灾损失的是 A.修建水库、利用天然湖泊调节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 B.加固河堤、疏浚河道,减少洪涝灾害出现的概率 C.加强相关立法和执法,建立防灾、减灾的机制体系 D.将富余的水调出到其他流域,减轻洪涝灾害 下图是摄影师在某沙漠地区旅游拍摄图片的剪影,图中骆驼向西南方向行进,驼影与前进方向垂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8~9题。 8.拍摄时,太阳位于 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 9.该照片拍摄时,当地的地方时可能是 A.5:00B.9:00C.15:00D.19:00 下图为某山地山脊线图,图中的等高距为100 m,图中山峰为该区域最高 峰,读图完成10~11题。

【高中地理】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必修一练习试卷(23份) 湘教版1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A卷课内练习 时间:15分钟满分:40分 一、选择题(共24分) 太阳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虽然到达地球的能量只占22亿分之一,但对地球的影响却是巨大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能来自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B.“万物生长靠太阳” C.不同纬度地区有不同的植被带 D.中纬度地区夏季午后的暴雨 答案:A 解析:考查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理环境形成变化的影响。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太阳辐射提供光、热资源,促进万物生长;太阳辐射在不同纬度的分布,使不同纬度有不同的植被类型;太阳辐射能为地球上的水循环、大气运动提供动力,夏季午后,太阳辐射较强,气温高,水汽蒸发、蒸腾量大,水汽上升遇冷凝结形成暴雨。 2.下列人类活动中,所利用的能源最终不是来自太阳辐射能的是() 答案:D 解析:考查太阳辐射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赛车用的石油和煤球炉中的煤是古代生物固定的太阳能;地热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不是来自太阳能。 3.日全食时,不能看到的太阳大气层及其太阳活动是() A.色球、耀斑B.日冕、耀斑 C.光球、黑子D.日冕、太阳风 答案:C 解析:地球携其卫星不停地绕日旋转着,当日、地、月三星运转到同一直线上且月球居日、地之间时,太阳射向地球的某个部分光线会被月球遮挡,致使地球上相应地区的人无法看见太阳的光球层,即日全食。黑子出现在光球层,耀斑出现在色球层,色球以外称为日冕层。 4.耀斑的出现与黑子的多少呈() A.正相关B.负相关 C.不相关D.11年的周期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知识点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知识点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知识点(一) 1、我国东、中、西部差异 ①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东部:沿海12省区(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桂)(注:未包括港、澳、台地区);中部9个省区(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赣、湘);西部10个省区(陕、甘、宁、青、新、云、贵、川、渝、藏) ②东部与中西部的发展差异: 中、西部: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总体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西部。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工业结构西部以重型传统工 业为主,中部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 ③改革开放的时空差异(见课本P19图) 2、南北差异(东部季风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 北方南方 限制因素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区地形破碎 发展方向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产业升级,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治理污染 3、西部大开发 范围:10+2+3(西部地带10个省区、内蒙古、广西两个自治区。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和吉林延边3个自治州也比照西部大开发有关 政策实施开发开放。

条件:矿产、油气、水能、土地资源等有突出优势,发展潜力大。但西部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4、当今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欧盟、东盟、APEC等) 5、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①意义: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②南水北调:规划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连接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形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实现我国水 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 东线中线西线 调水源地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长江上游通天河、雅砻江和大渡河 调水线路沿京杭大运河提水北上到山东半岛和天津开挖渠道,引水自流到北京、天津开凿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 调水量较大较小大 水质差较好最好 ③西气东输:主体工程从新疆塔里木盆地轮南铺设输气管道到上海,将塔里木盆地、陕甘宁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到长三角地区。还包 括把四川盆地的天然气输送到湖北湖南。该工程的建设,有利于促 进西部大开发,拉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 状况,改善能源结构,有效治理环境污染。 ④西电东送:开发青海、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水电和煤电),将其输送到电力紧 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北京、天津等地区。分北、中、南 三条线路。意义:保证东部地区能源供应,加快西部资源开发,拉 动相关产业。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期中考试试题集

高一地理必修Ⅰ期中考试试题 时量:80分钟总分:100分 (考试范围: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二节 )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8分,) 1.光年是 A.速度单位 B.距离单位 C.时间单位 D.体积单位 2.不包括地球的天体系统是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总星系 D.河外星系 3.在天体系统各层次中,最高一级是 A.太阳系 B.河外星系 C.总星系 D.地月系 4.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 A.太阳 B.火星 C.月球 D.金星 5.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与太阳最近的 A.金星 B.火星 C.水星 D.海王星 6.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主要是因为 A.太阳位于太阳系的中心 B.太阳质量大 C.太阳黑子多的年份,降水量多 D.太阳时时以电磁波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7.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大约是 A.10年 B.11年 C.21年 D.111年 8.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 A.耀斑 B.太阳风的强弱 C.日珥 D.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 9.太阳大气结构从里向外是 A.光球-日冕-色球 B.色球-光球-日冕 C.日冕-色球-光球 D.光球-色球-日冕 10.地球在太阳系中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主要是指 A.地球上有生命的存在 B.地球上有大气 C.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 D.地球的运动特征与其他行星不同 11.地球公转处于远日点时为 A.5月初 B.l月初 C.10月初 D.7月初 12.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上的北半球节气是 A.春分日 B.冬至日 C.夏至日 D.秋分日 13.地球绕日公转位于近日点时 A.公转线速度较快 B.公转线速度较慢 C.北半球进入夏季 D.南半球进入冬季 14.某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一年中只有一天有太阳直射该地位于 A.北回归线上 B.北极圈上 C.南回归线上 D.南极圈上 15.我国采用的“北京时间”是 A.东九区的区时 B.东八区的区时 C.东七区的区时 D.东六区的区时 16.目前黄赤交角的大小是 A.23°34′ B .23°26′ C.66°26′ D.66°34′ 17.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会考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三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1.概念:一定的地域空间。 2.区域的特征: a.有一定的界限模糊的:植被区、气候区(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 明确的:行政区(国家之间、两省之间、两州之间、两市之间等) b.相似性、连续性(区域内部) c.差异性(不同区域之间),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注:重要的自然区域界线 甲乙为东部季风区:年温差较 小,降雨量丰富,植被覆盖率高, 丙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雨 量少,温差大,植被覆盖率极低, 生物多样性缺失, 丁为青藏高原区:酷寒,极冷, 温差最大。 注:东部地区分为南方和北方 划分界线: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400mm年降水量,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3000m海拔,3、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昆仑山-祁连山-阿尔金山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大兴安岭--阴山-- 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脉

A为一二阶梯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 —横断山脉 B为一二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 山—巫山—雪峰山 C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大兴安 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 山脉 D南北方分界线:秦岭——淮河 二、区域的空间结构: 1.概念: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2、区域划分(总体上看):乡村地域:范围大、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城镇地域:范围小、非农业生产活动 关系:乡村地域是城镇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城镇地域带动乡村地域发展3、区域要素空间分布形式 农业地域——面状 交通运输线路——线状或者网状 城市、工厂——点状, 城市群、工业区——岛状 结论:区域空间结构是点、线、面相结合的自然—社会综合体 三、区域产业结构: 1 、区域产业结构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1).概念——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2、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 第一产业: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加工、制造、生产、装配、采掘业等 第三产业:服务业——交通运输、通讯、信息、金融、银行、保险、旅游、博彩、商业、酒店等 3.三次产业的结构差异 (1)主要体现在:三次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 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例:第二产业轻重工业的比 重,第一产业种植业和林业的比重)

2020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套导学案(全册完整版)

2020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套导学 案(全册完整版) 必修一目录 第一章 (3)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3)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7)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13) 第二章 (19) 第一节岩石圈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 (19) 第二节地球的表面形态 (24) 第1课时 (24) 第2课时 (31) 第3课时 (38) 第三节大气环境 (47) 第1课时 (47) 第2课时 (58) 第3课时 (67) 第4课时 (73) 第5课时 (80) 第6课时 (88)

第7课时 (96) 第8课时 (103) 第四节水循环与洋流 (113) 第1课时 (113) 第2课时 (121) 第三章 (130) 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130)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39) 第1课时 (139) 第2课时 (148) 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59) 第1课时 (159) 第2课时 (170) 第四章 (179) 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79) 第1课时 (179) 第2课时 (182) 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88) 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196) 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201)

第一章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学习目标】 1.能够根据天体系统的层次,说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能够说明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课前预习】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1.可见宇宙:天文学家把人类已经观察到的有限宇宙叫做“”或者“已知宇宙”。可见宇宙的半径约 2.光年:是天文学中的单位,即光在“真空”中一年所传播的距离。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天体与天体系统 天体:宇宙间的、、、等各种物质统称为天体。 天体系统:天体系统在宇宙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和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2.银河系及河外星系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最新湘教版)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世界人口增长特点(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⑴时间特点:不断增长,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原因是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 ⑵地区差异: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快。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 第二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环境的限制 1.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 第三节人口迁移 一、人口的迁移(时间长于一年;跨行政区域分界线) 1.定义: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2.国际迁移(国家→国家):永久性移民、外籍工人流动、国际难民定居等。 3.国内迁移(行政区→行政区)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成为促进人口迁移的决定因素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 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 ★一、城市形态(补充) 1.定义: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会、 经济、文化中心 2.特点:人口和产业活动密集,生产效率和社会经济效益比较高,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 二、城市区位分析 1.区位:某一事物于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 2.城市区位: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交通、资源) 3.城镇空间分布特点:①人口密集地区;②沿河、湖、海地区;③交通运输枢纽;④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地、大规模的商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利用类型: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农业用地等。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变化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1

第一学期期末高一年级地理考试试卷 高一地理必修一湘教版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相应的答题栏内。 1.天体系统的层次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总星系B.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总星系C.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月球B.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C.太阳系中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水星 D.太阳系中质量和体积最大的行星是地球3.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 【 A.耀斑和色球B.黑子和日珥 C. 黑子和耀斑D.日冕和太阳风4.下面四幅图(图中阴影代表夜半球),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5.关于“北京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指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B.北京所在地的地方时 ; C.只适用于北京地区的范围D.北京所在的116°E的地方时6.美国哈佛大学(西五区)举办国际网页制作比赛,收件时间以当地区时2月15 日23时截止,要求直接用E-mail传送假如西安的张同学要参赛,请问他最迟应在北京时间下列哪个时段前将作品发出 A.2月15日10时B.2月16日07时 C.2月16日12时D.2月15日23时 7.下列节气中,西安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8.岩石圈是指 A.地壳和上地幔的软流层B.莫霍界面以上的地壳 C.地壳和上地幔顶部D.地壳和上地幔 9.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 A.大气圈、水圈、地壳B.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地壳、地幔、地核D.岩石圈、水圈、上地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