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壳体铸造设计

轴壳体铸造设计
轴壳体铸造设计

轴壳体铸造工艺设计

一.设计的背景

轴壳体起固定和保护轴正常工作,并使其在工作过程中不漏油的作用,每年我们国家需要数千万个轴和轴壳体,壳体结构需要严格的密封和高强度,耐磨性,耐腐蚀性。在其保护零件损坏之前一般要求其质量完好,保证机器正常运行。

轴壳体用砂型铸造方法生产,其铸造工艺过程,造型材料,铸造合金,浇注系统等都会影响壳体质量。为保证壳体质量,所以必须极好的运用并掌握铸造工艺过程,努力开发新材料,适应现代化农业生产。

二. 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1.轴壳体的生产条件及技术要求

(1)产品生产性质——中小批量生产

(2)零件材质——HT250

(3)轴壳体的外形轮廓尺寸为552×410×316mm,主要壁厚12mm,最大壁厚30mm,为一中小型铸件;铸件除满足几何尺寸精度及材质方面的要求外,无其他特殊技术要求。

2.轴壳体结构的铸造工艺性

零件结构的铸造工艺性是指零件的结构应符合铸造生产的要求,易于保证铸件品质,简化铸件工艺过程和降低成本。审查、分析应考虑如下几个方面:(1)铸件应有合适的壁厚,为了避免浇不到、冷隔等缺陷,铸件不应太薄。(2)铸件结构不应造成严重的收缩阻碍,注意薄壁过渡和圆角铸件薄厚壁的相接拐弯等厚度的壁与壁的各种交接,都应采取逐渐过渡和转变的形式,并应使用较大的圆角相连接,避免因应力集中导致裂纹缺陷。

(3)铸件内壁应薄于外壁铸件的内壁和肋等,散热条件较差,应薄于外壁,以使内、外壁能均匀地冷却,减轻内应力和防止裂纹。

(4)壁厚力求均匀,减少肥厚部分,防止形成热节。

(5)利于补缩和实现顺序凝固。

(6)防止铸件翘曲变形。

(7)避免浇注位置上有水平的大平面结构。

对于轴壳体的铸造工艺性审查、分析如下:

轴壳体的轮廓尺寸为552×410×316mm。砂型铸造条件下该轮廓尺寸允许的最小壁厚。

查表得:最小允许壁厚为3~4 mm。而轴壳体的最小壁厚为10mm。符合要求。

3.造型、造芯的方法选择

(1)铸造方法的选择

轴壳体的轮廓尺寸为552×410×316mm,铸件尺寸不太大,属于中小型零件。零件形状比较复杂,但壁厚比较均匀,故毛坯生产方法为砂型铸造,砂型类型为湿砂。

(2)造型、造芯方法的选择

选择造型方法为手工造型,具体为两箱造型;造芯方法为手工芯盒造芯。两箱造型示意图见下图;

4.浇注位置及分型面

1.铸件的浇注位置是指浇注时铸件在型内所处的状态和位置。确定浇注位置

是铸造工艺设计中重要的环节,关系到铸件的内在质量,铸件的尺寸精度及造型工艺过程的难易程度。

确定浇注位置应注意以下原则:

(1.铸件的重要部分应尽量置于下部

(2.重要加工面应朝下或直立状态

(3.使铸件的答平面朝下,避免夹砂结疤内缺陷

(4.应保证铸件能充满

(5.应有利于铸件的补缩

(6.避免用吊砂,吊芯或悬臂式砂芯,便于下芯,合箱及检验

考虑到砂芯安放固定与排气、起模、充型等,选择将浇注位置确定为轴壳体底部。

2.分型面的确定

分型面是指两半铸型相互接触的表面。分型面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铸件的尺寸精度、成本和生产率。

分型面确定为输出轴壳体底部,以便顺利起模、下芯、充型,及铸造出质量和强度高的铸件。

5.砂箱中铸件数目

轴壳体的重量为77kg,"铸件质量"选择51-100kg,查得,"最小吃砂量"分别为"a=50mm,b=70mm,c=90mm,d或e=70mm,f=40mm,g=50mm",砂箱尺寸为987.5mm (砂箱尺寸=(A+B)/2=(1030+945)/2=987.5mm, A、B分别为砂箱内框长宽及宽度)。铸件本身的尺寸为552×410×317mm,因此在"915mm"的砂箱中只能放置一个铸件。

三.铸造工艺参数及砂芯设计

1. 工艺设计参数

铸造工艺设计参数通常是指铸型工艺设计时需要确定的某些数据,这些工艺数据一般都与模样及芯盒尺寸有关,及与铸件的精度有密切关系,同时也与造型、制芯、下芯及合箱的工艺过程有关。这些工艺数据主要是指加工余量、起模斜度、铸造收缩率、最小铸出孔、型芯头尺寸、铸造圆角等。工艺参数选取的准确、合适,才能保证铸件尺寸精确,使造型、制芯、下芯及合箱方便,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

(1)铸件尺寸公差

铸件尺寸公差是指铸件公称尺寸的两个允许的极限尺寸之差。在两个允许极限尺寸之内,铸件可满足机械加工,装配,和使用要求。

轴壳体为砂型铸造手工造型中小批量生产,查表得:

轴壳体的尺寸公差为CT13~15级,取CT13级。

轴壳体的轮廓尺寸为552×410×316mm,查表得:

铸件基本尺寸(mm)公差等级 CT(mm)大于至13级

16 25 40 25

40

63

6

7

8

63 100 160 100

160

250

9

10

11

250 400 630 400

630

1000

12

14

16

(2)机械加工余量

机械加工余量是铸件为了保证其加工面尺寸和零件精度,应有加工余量,

即在铸件工艺设计时预先增加的,而后在机械加工时又被切去的金属层厚度。轴壳体为砂型铸造手工造型中小批量生产,查表得:

轴壳体的加工余量为H级。

轴壳体的轮廓尺寸为552×410×316mm,查表得:

轴壳体加工余量数值为4-6mm,根据具体尺寸选取。参考图如下图

(3)铸造收缩率

铸造收缩率又称铸件线收缩率,用模样与铸件的长度差除以模样长度的百分比表示:ε=[(L1-L2)/L1]*100%

ε—铸造收缩率

L1—模样长度

L2—铸件长度

查表得:受阻收缩率为0.8-1.0%,自由收缩率为0.9-1.1%。

(4)起模斜度

为了方便起模,在模样、芯盒的出模方向留有一定斜度,以免损坏砂型或砂芯。这个斜度,称为起模斜度。起模斜度应在铸件上没有结构斜度的,垂直于分型面的表面上应用。

初步设计的起模斜度如下:

轴壳体为一较复杂铸件,其本身就有斜度,部分铸孔需要起模斜度。

Φ120,h=50, а=5°

Φ100,h=25,а=7°

Φ90,h=12, а=7°

Φ50,h=60, а=7°

Φ46,h=49, а=7°

但有具体技术条件知道允许的拔模斜度为1-2°,所以均取拔模斜度为2°。如下图

(5)最小铸出孔和槽

零件上的孔、槽、台阶等,究竟是铸出来好还是靠机械加工出来好,这应该从品质及经济角度等方面考虑。一般来说,较大的孔、槽等应该铸出来,以便节约金属和加工工时,同时还可以避免铸件局部过厚所造成热节,提高铸件质量。较小的孔、槽或则铸件壁很厚则不易铸出孔,直接依靠加工反而方便。根据轴壳体的轮廓尺寸为552×410×316mm。

查表得:单件小批量生产灰铸铁最小铸出孔直径为30-50mm。铸件壁厚小于50mm 时,灰铸铁应铸出的最小铸出孔约为30mm。

(6)铸件在砂型内的冷却时间

铸件在砂型内的冷却时间短,容易产生变形,裂纹等缺陷。为使铸件在出型时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铸件在砂型内应有足够的冷却时间。

查表得:当铸件质量在50-100kg时,壁厚小于30mm时的冷却时间为80~100min。

(7)铸件重量公差

铸件重量公差是以占铸件公称重量的百分比表示的铸件重量变动的允许范围。

轴壳体的公称重量约为77kg,尺寸公差为CT13级。

查表得:轴壳体的重量公差为MT14级。

(8)工艺补正量

在单件小批量生产中,由于选用的缩尺与铸件的实际收缩率不符,或由于铸件产生了变形等原因,使得加工后的铸件某些部分的壁厚小于图样要求尺寸,严重时会因强度太弱而报废。因此工艺需要在铸件相应的非加工壁厚上增加层厚度称为工艺补正量。但该轴壳体在大批量生产前的小批量试产过程中将进行调整,所以设计中不考虑工艺补正量。

(9)分型负数

干砂型、表面烘干型以及尺寸较大的湿砂型,分型面由于烘烤,修整等原因一般都不很平整,上下型接触面很不严。为了防止浇注时炮火,合箱前需要在分型面之间垫以石棉绳、泥条等,这样在分型面处明显增加了铸件的尺寸。为了保证铸件尺寸精确,在拟定工艺时为抵掉铸件增加的尺寸而在模样上减去相应的尺寸称为分型负数。而该轴壳体是湿型且是中小型铸件故不予考虑分型负数。

(10)反变形量

铸造较大的平板类、床身类等铸件时,由于冷却速度的不均匀性,铸件冷却后常出现变形。为了解决挠曲变形问题,在制造模样时,按铸件可能产生变形的相反方向做出反变形模样,使其于变形量抵消,这样在模样上做出的预变形量称为反变形量。而该轴壳体没有较大平板且有肋及圆柱结构故基本不会产生挠曲变形,所以不用设置反变形量。

2. 砂型主体部位及心头斜度设计

(1)轴壳体中心部分

对于该轴壳体中心部分,其可以用一个整体砂芯来形成,因此为该中心部位单独设一个砂芯,以便下芯后检查并调整四周壁厚至均匀及方便。

芯头设计:由设计资料得,芯头长度确定为l=60mm ,а=7°,垂直芯头底面与芯座的间隙为S=2mm 。

主砂芯形状

(2)两侧面肋及圆筒下部分

对于两侧面肋及圆筒下部分,两边砂芯采用相同的垂直芯头来定位和固定。由设计资料得,芯头长度确定为l=35mm ,а=7°,垂直芯头与芯座的间隙为S=2mm 。

侧面砂芯形状

(3)轴壳体顶部部分

由设计资料得,芯头长度确定为l=40mm ,а=7°,垂直芯头与芯座间隙为S=2mm

顶端砂芯形状

(4)压环、防压环和集砂槽芯头结构

在湿型大批量生产中,为了加速下芯、合芯及保证铸件质量,在芯头的模样上常常做出。

此造型为中小批量生产不需要压环、防压环和集砂槽。

(5)芯骨设计

为了保证砂芯在制芯、搬运、配芯和浇注过程中不开裂、不变形、不被金属液冲击折断,生产中通常在砂芯中埋置芯骨,以提高其刚度和强度。

因为砂芯尺寸为中小型,而且采用树脂砂,故砂芯强度较好,砂芯内不用放置芯骨。

(6)砂芯的排气

砂芯在浇注过程中,其粘结剂及砂芯中的有机物要燃烧(氧化反应)放出气体,砂芯中的残余水分受热蒸发放出气体,如果这些气体排不出型外,则要引起铸件产生气孔。

砂芯排气采用扎通气孔形式,通气孔大小及位置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7)砂芯负数

大型粘土砂芯在春砂过程中砂芯向四周涨开,刷涂料以及在烘干过程中发生的变形,使砂芯四周尺寸增大。为了保证铸件尺寸准确,将芯盒的长、宽尺寸减去一定量,这个被减去的量叫做砂芯负数。

因为砂芯负数只用于大型粘土砂芯,本设计中的砂芯为小型砂芯不设计砂芯负数。

四.浇注系统及冒口、冷铁、出气孔等设计

1.浇注系统的设计

浇注系统是铸型中引导液体金属进入型腔的通道,它由浇口杯,直浇道,横浇道和内浇道组成。

2.选择浇注系统类型

浇注系统分为封闭式浇注系统,开放式浇注系统,半封闭式浇注系统和封闭-开放式浇注系统。因为封闭式浇注系统控流截面积在内浇道,浇注开始后,金

属液容易充满浇注系统,呈有压流动状态。挡渣能力强,但充型速度快,冲刷力大,易产生喷溅,金属液易氧化。适用于湿型铸件中小件。而输出轴壳体就是采用湿型的铸件小件,所以选择封闭式浇注系统。

3.确定内浇道在铸件上的位置、数目、金属引入方向

轴壳体为较复杂的壳体铸件,每个铸件上需要两个内浇道。为了方便造型,内浇道开设在分型面上。因为铸件采用铸件全部位于上箱的方式进行铸造,这样铸件充型平稳,可避免金属液发生喷溅、氧化及由此形成的铸件缺陷。

浇注系统的一般设计内容有:浇口杯、直浇道、横浇道和内浇道。

浇注系统截面积的大小对铸件质量也有很大影响。截面积太小,浇注时间长,可能产生浇不足、冷隔、砂眼等缺陷;截面积过大,浇注速度快,又可能引起冲砂,带入熔渣和气体,使铸件产生渣孔、气孔等缺陷。为了使金属液以适宜的速度充填铸型,就必须合理确定浇注系统的面积。

(1)浇注系统类型的选择

根据零件的结构选择封闭式(底注入式)浇注系统较好,因为封闭式浇注系统有较好的阻渣能力,可防止金属液卷入气体,消耗金属少,清理方便。(2)浇注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按照铸件的基本尺寸(包括加工余量在内)计算出铸件的体积和铸件的质量。此铸件为85kg,金属液总质量G为铸件的1.25倍,则金属液总质量为:

G = 85 kg×1.25= 106.25kg

根据公式:

式中 t--浇注时间

G--浇注重量,此时G=106.25kg

S--系数

查设计资料得,S = 0.7

代入GL和S相应数值计算可得浇注时间:

t = 7.22s

平均静压头Hp的确定:选择μ=0.50,由设计资料查得。

选择浇注方式为底部注入式,运用平均静压力头高度计算公式:

H p = H

-C/2

其中: H

-浇口杯顶面到分型面的距离;C-铸件在铸型中的总高度。

H

p =H

-C/2=500-316/2=500-158=342mm。

运用灰铸铁件浇注系统内浇道的最小横截面积计算公式:

代入G、H

p

、μ、t相应数值计算,得内浇道的最小控流截面积为5.39。

取F

=6 cm2

对于封闭式浇注系统,中、小型铸铁件(砂型)直浇道截面积为内浇道截

面积的1.15倍,横浇道截面积为内浇道截面积的1.1倍,即F

=1.15×6=6.9cm2,

F

=1.1×6=6.6cm2。查表得各浇道的具体尺寸:

取两个F

=3cm2,a =28mm,b=24mm,c=12mm

F

=7.1cm2,直径d=30mm

F

=7cm2,a =28mm,b=18mm,c=30mm

(3)横浇道末端延长段设计

横浇道末端延长段,其功用为容纳最初浇注的低温、含气及渣污的金属液,防止其进入型腔;吸收液流动能,使金属液平稳进入型腔。末端呈坡形可阻止

金属液流到末端时出现折返现象。

末端延长段长度为75—150mm,铸件大取上限。本件取80mm。

(4)计算直浇道锥度及长度

直浇道的功用是从浇口杯引导金属液向下,进入横浇道、内浇道或直接进入型腔。并提供足够的压力头,使金属液在重力作用下能克服各种流动阻力充型。

由于设计直浇口有一个,由于取S直=7.1cm2

直浇道形状取圆形截面形状如图

查表得:圆形断面大小D=30mm

为了使直浇道充满直浇道做成上大下小的圆锥形,(通常锥度取1/50)。

因此直浇道上端是直径约为:

D1=30+(1/50)*400=38mm

(5)浇口窝的设计

浇口窝对于来自直浇道的金属有缓冲作用,能缩短直——横浇道拐弯处的紊流区,改善横浇道内的压力分布,并能浮出金属液中的气泡。

浇口窝直径为直浇道上端宽度B的2.5倍,因此D=2.2*18=45mm

浇口窝高度等于横浇道高度,因此h=30mm

浇口窝底部放置耐火砖防止充型。

(6)浇口杯的设计

浇口杯是用来承接来自浇包的金属液,防止金属液飞溅和溢出,便于浇注,并可以减轻金属液对型腔的冲击,还可分离渣滓和气泡,阻止其进入型腔。

浇口杯选用普通漏斗形浇口杯,其断面形状如图所示

浇口杯断面大小为:D1=70mm, D2=66mm, H=70mm

4.冒口及冷铁

由于该铸件是中小型件,材料为灰铸铁(HT250),铸件壁厚较为均匀,且无厚大壁,固不易产生裂纹缩松等缺陷。而且设置冷铁会增加生产工序,使成本增大。因此,在铸造时不需要冒口和冷铁,石墨化膨胀前的液态收缩由浇注系统补给。为了防止铸件浇不足和产生气孔缺陷,须设计出气孔,以排除型内的气体。

5.出气孔

出气孔用于排出型腔内的气体,改善金属液充填能力、排除先冲到型腔中的

过冷金属液与浮渣,还可作为观察金属液充满型腔的标志。出气孔设置位置详见工艺图。

防止出气孔过大导致铸件形成热节,以至产生缩孔,出气孔根部直径,不应大于设置处铸件壁厚的0.5倍。即出气孔直径应小于15mm(0.5*30mm)和小于13mm(0.5*26mm)。

防止出气孔过小导致型内气压过份增大,出气孔根部总截面接应大于内浇口总截面积6cm2。

因此设计出气孔根部直径为两个为12mm,另外四个为12mm,一箱1件共6个出气孔。为方便取模采用上小下大的锥形,斜度为起模斜度а=1°

出气孔总截面积为3.14*(1.2/2)2*6=6.78cm2

五.铸造工艺装备

铸造工艺装备是造型、造芯及合箱过程中所使用的模具和装置的总称。1.模样

(1)模样材料的选用

模样是造型工艺过程必须的工艺装备,用来形成铸型的型腔,因此直接关系着铸件的形状和尺寸精确度。支座为大批量生产,所以用金属模样,该金属模样的材料选用如下:

模样:铝合金(质轻、不生锈,加工性能好,加工后表面光滑,并有一定的耐磨性,但耐磨性较差)

出气针、气孔针:45号钢

(2)金属模样尺寸的确定

模样尺寸=铸件尺寸 (1+K),(模样尺寸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注:K 铸件线收缩率

轴壳体的收缩率按K=0.9%

(3)壁厚与加强筋

模样壁厚由公式6-1计算的得:

(1.上模样壁厚α(1+0.0008L)=6×(1+0.0008×481)=8.31 α—系数,铸铝模样为6,铸铁和铸铜为5. L—模样平均轮廓尺寸,L=(A+B)/2

由于其模样较高为190,所以扩大模型壁厚取δ=12mm。

查表得:A=552mm,B=410,A/B=1.35。安A/B=1.25计算a=140mm,b=175mm。模样壁厚为12mm时,肋厚度10mm,铸造圆角半径为6,斜度1°

如下图所示:

上模样剖面图

(2.下模样主要作用为放置芯头,取其壁厚为10mm。其形状见下图;

2.金属模样的技术要求

模样的尺寸精度、表面光洁度是影响铸件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其表面光洁度和尺寸偏差应严格控制。

查表得:模样工作表面的粗糙度为 3.2-6.3,模样与模板接触面的粗糙度为12.5。模样定位销孔粗糙度为3.21-1.6.

3.金属模样的生产方法

为增加材料浇注后的致密度,现将材料制作成与该模样形状类似的腔体,然后进行热处理,以增加其硬度,增加抗磨损能力,然后在用机器按模样的尺寸加工成模样的形状。

4.模样在模底板上的装配

本铸件采用平放式装配方式。具体形式见下图;

上模样与模底板装配图

下模样与模底板装配图

5.模板的设计

模板也称型板,是由摸底板和模样、浇冒口系统及定位销等装配而成。模底板用来连接与支承模样、浇冒系统、定位销等。本设计采用单面模底板,其工作面是平面。

(1)模底板材料的选用

对模底板材料的要求是有足够的强度,有良好的耐磨性,抗震耐压,铸造和加工性。根据模样的结构及生产要求,选用铸造铝合金作为模底板的材料。(2)模底板尺寸的确定

模底板长=砂箱长+2×砂箱分型面出边缘厚度

=1030+2×50=1130 mm

模底板宽=砂箱宽+2×砂箱分型面出边缘厚度

=945+2×50=1045 mm

查表得:模底板的壁厚为16-20mm取为18mm。

摸底板加强肋间距K=350mm,K1=300mm。

加强肋示意图

(3)模底板与砂箱的定位

模底板与砂箱之间采用定位销与销套定位。上、下模底板图如下;

6..芯盒的类型和材质

采用手工芯盒,芯盒材料为铝合金。

7.芯盒的结构设计

轴壳体结构比较复杂,为了方便起模本铸件设置了三种型芯,所以需要三种芯盒。

差速器部件试验条件

本规范规定了汽车变速器差速器总成及其部件的相关试验规范。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中引用而构成本规范的条文。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规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标准的最新版本。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最新版本适用本规范。 QC/T 465 汽车机械式变速器分类的术语及定义 QC/T 568.1 汽车机械式变速器总成台架试验方法第1 部分:轻微型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一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3变速器主减速齿疲劳寿命试验(仅限自带差速器的变速器) 3.1试验设备 变速器主减速齿疲劳寿命试验应包含以下试验设备: a) 驱动装置; b) 加载装置; c) 变速器安装支架,变速器的安装状态应尽量与整车一致; d) 转速、扭矩、温度测量仪和计时器; e) 安全装置。 3.2 试验步骤

3.2.1 按规定加注润滑油。 3.2.2 试验油温为80℃±10℃。 3.2.3 试验在一档状况下运转,变速器输出轴速度600r/min,输入扭矩为发动机最大扭矩。 3.2.4 寿命:主减速齿运转次数应不少于200000 次。 3.3 试验结果处理 没有由于断裂造成的动态啮合中断;轴承档上无剥落;允许有初始阶段的点蚀,但此种情况下噪声不允许有明显增高。判定被试变速器主减速齿疲劳寿命试验合格。 4.1 试验设备 变速器差速器总成疲劳寿命试验应包含以下试验设备: f) 驱动装置; g) 加载装置,其中两输出端的扭矩和转速可分别控制; h) 变速器安装支架,变速器的安装状态应尽量与整车一致; i) 转速、扭矩、温度测量仪和计时器; j) 安全装置。 4.2 试验步骤 4.2.1 按规定加注润滑油。 4.2.2 试验油温为80℃±10℃。

汽车差速器壳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越来越广泛,差速器是汽车中的重要部件,其壳体的结构及加工精度直接影响差速器的正常工作,因此研究差速器的加工方法和工艺的编制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本次设计主要内容有:差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分析,差速器壳体的工艺编制,夹具的设计及加工中对定位基准的选择,工序和工装设计中切削用量,夹紧力的计算等。机床夹具的种类很多,其中,使用范围最广的通用夹具,规格尺寸多已标准化,并且有专业的工厂进行生产。而广泛用于批量生产,专为某工件加工工序服务的专用夹具,则需要各制造厂根据工件加工工艺自行设计制造。本设计的主要内容是设计钻床夹具和铣床夹具,需要对零件上Φ22的孔进行铣削加工端面的铣削加工。由于某些原因,没有上传完整的毕业设计(完整的应包括毕业设计说明书、相关图纸CAD/PROE、中英文文献及翻译等),此文档也稍微删除了一部分内容(目录及某些关键内容)如需要的朋友,请联系我的叩扣:二二壹五八玖一壹五一 关键词:差速器,壳体,工艺规程,夹具设计 Abstract Along with social development motor vehicle production and life in anincreasingly wide differential device is an important vehicle componentsand its interior structure and processing precision differential devicedirectly affect the normal work study differential device case processingmethods and techniques of preparation is necessary and meaningful. Thecurrent design of the main elements: differential device structuresoperating principles of analysis differential device case preparationprocesses design and smooth-bore jig for positioning baseline processingoptions smooth-bore design processes suits cutting consumption increasedcomputing power.Machine tool fixture of many kinds, among them, the most widely used common fixture, size specifications have been standardized, and a professional production plant. While widely used in batch production, designed for a certain workpiece processing services for the fixture, it needs each factory according to workpiece machining technology to design and manufacture.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design is the design of drilling jig and milling fixture, the need for parts than22hole milling face milling. Key Words:differential device,case,technological process,jig design

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案例

前言 铸造工艺学课程就是培养学生熟悉对零件及产品工艺设计的基本内容、原则、方法与步骤以及掌握铸造工艺与工装设计的基本技能的一门主要专业课。课程设计则就是铸造工艺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同时也就是我们铸造专业迎来的第一次全面的自主进行工艺与工装设计能力的训练。在这个为期两周的过程里,我们有过紧张,有过茫然,有过喜悦,从中感受到了学习的艰辛,也收获到了学有所获的喜悦,回顾一下,我觉得进行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的目的有如下几点: 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增强创新意识,培养综合运用铸造工艺学课程与其她先修课程的的理论与实际知识去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制定与合理选择工艺方案,正确计算零件结构的工作能力,确定尺寸,掌握了浇冒口的作用及其原理,具有正确设计浇冒口系统的初步能力;掌握铸造工艺与工装设计的基本技能。 熟悉型砂必须具备的性能要求,原材料的基本规格及作用,并初步具备分析与解决型砂有关问题的能力。 熟悉涂料的作用、基本组成及质量的控制;了解提高铸件表面质量与尺寸精度的途径。 了解合金在铸造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铸造缺陷以及采取相关的防止途径,并初步具备分析、解决这类缺陷的基本解决途径 学习进行设计基础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查阅设计资料与手册等。 目录 第一章零件铸造工艺分析 (4) 1、1零件基本信息 (4) 1、2材料成分要求 (4) 1、3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 (4) 1、3、1铸造尺寸公差与重量公差 (5) 1、3、2机械加工余量 (5) 1、3、3铸造收缩率 (5) 1、3、4拔模斜度 (5) 1、4其她工艺参数的确定 (5) 1、4、1工艺补正量 (5) 1、4、2分型负数 (5) 1、4、3非加工壁厚的负余量 (5)

差速器设计3.31分析

差速器设计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会碰到多种情形的车况,导致左右车轮的行走的里程不同,即左右车轮会以不同的速度行驶,即会有左右车轮的转速不同。例如: (1)汽车在进行转弯时,外侧的车轮要经过更多的路程,速度要比内侧车轮速度大; (2)当车辆上的货物装的左右不均匀时,两侧车轮也会产生速度差; (3)当两侧车轮的气压不相等时,会导致车轮外径大小不同,导致速度差; (4)当一侧车轮碰到有阻碍,另一侧没有阻碍或是两侧车轮都碰到阻碍,但阻碍的情况不同时,也会有速度差; (5)当两侧车轮的磨损状况不同时,也会导致车轮大小不同,或者是受到的摩檫力矩大小不同,产生速度差; 所以从上述列出的几种情况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使是在直线道路上行驶,左右车轮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速度差。如果此时两侧车轮是由一根驱动轴驱动,那么传给两侧车轮的转速一样,那么无论是在什么路况下行驶,必然会发生车轮的滑移或者滑转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轮胎的损耗将比正常情况下的损耗剧烈,同时也使得发动机的功率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另一方面也会使得车辆不能按照预订的要求行驶,可能造成危险。为了使车轮相对地面的滑磨尽量减少,因此在驱动桥中安装有差速器,并通过两侧半轴驱动车轮,使得两侧的车轮可以以不同的速度行驶,使车轮接近纯滚动。 差速器按结构可分为齿轮式、凸轮式、涡轮式和牙嵌式等多种型式。在一般用途的汽车上,差速器常选择对称锥齿轮式差速器。它的特点是,左右两个半轴齿轮大小相同,然后将转矩分配给左右两个驱动轮。因此此次设计选用对称式锥齿轮式差速器。 差速器结构: P147图 差速器壳由左右两半组成,用螺栓固定在一起整个壳体的两端以锥形滚柱轴承支承在主传动壳体的支座内,上面用螺钉固定着轴承盖。两轴承的外端装有调整圈,用以调整轴承的紧度。并能配合主动齿轮轴轴承壳与壳体之间的调整垫片,调整主动,从动锥齿轮的啮合间隙和啮合印痕。为了防止松动,在调整圈外缘齿间装有锁片,锁片用螺钉固定在轴承盖上。 十字轴的4个轴颈分别装在差速器壳的轴孔内,其中心线与差速器的分界面重合。从动齿轮固定在差速器壳体上,当从动齿轮转动时,便带动差速器壳体和十字轴一起转动。 4个行星齿轮分别活动地装在十字轴轴颈上,两个半轴齿轮分别装在十字轴的左右两侧,与4个行星齿轮常啮合,半轴齿轮的延长套内表面制有花键,与半轴内端部用花键连接,这样就把十字轴传来的动力经4个行星齿轮和2个半轴齿轮分别传给两个半轴。行星齿轮背面做成球面,以保证更好地使半轴齿轮正确啮和以及定中心。 行星齿轮和半轴齿轮在转动时,其背面和差速器壳体会造成相互磨损,为减少磨损,在它们之间要装有止推垫片,那么就可用垫片的磨损来减少差速器和半轴的磨损,当磨损到一定程度时,只需更换垫片即可,这样既延长了主要零件的使用寿命,又便于维修。另外,差速器工作时,齿轮又和各轴颈及支座之间有相对的转动,为保证它们之间的润滑,在十字轴上铣有平面,并在齿轮的齿间钻有小孔,供润滑油循环进行润滑。在差速器壳上还制有窗孔,以确保壳中的润滑油能进出差速器。 差速器工作原理 P148

差速器主外壳机械加工工艺工装设计

目录 1.零件的分析 (2) 1.1 零件的作用 (2)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2) 2. 工艺规程设计 (3) 2.1 毛坯的制造形式 (3) 2.2 基准面的选择 (3) 2.2.1 粗基准的选择 (3) 2.2.2 精基准的选择 (4) 2.3 制订工艺路线 (4) 2.3.1. 工艺线路方案一 (4) 2.3.2 工艺路线方案二 (5) 2.3.3. 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5) 2.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6) 2.4.1 外圆表面 (6) 2.4.2 内圆表面 (8) 2.4.3 端面 (10) 2.4.4 凸台孔系 (10) 3. 夹具设计 (10) 3.1 问题的提出 (25) 3.2.1定位基准的选择 (25) 结论 (26) 参考文献 (27) 附录: (29)

序言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国家创造力、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它不仅为现代工业社会提供物质基础,为信息与知识社会提供先进装备和技术平台,也是实现具有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国防安全的基础。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对制造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制造过程和制造工艺也有了新的内涵。传统制造业不断吸收机械、信息、材料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开发与设计、制造、检测、管理及售后服务的制造全过程。21世纪的制造业呈现出高技术化、信息化、绿色化、极端化、服务增值等特点和趋势。 1.零件的分析 1.1 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差速器壳(见附图1)。差速器是驱动轿的主件。差速器的作用就是在向两边半轴传递动力的同时,允许两边半轴以不同的转速11旋转,满足两边车轮尽可能以纯滚动的形式作不等距行驶,减少轮胎与地面的摩擦。普通差速器由行星齿轮、差速器壳(行星轮架)、半轴齿轮等零件组成。发动机的动力经传动轴进入差速器,直接驱动差速器壳带动行星轮轴,再由行星轮带动左、右两条半轴,分别驱动左、右车轮。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差速器壳的零件可以分四组加工表面,图中规定了一系列技术要求:现分叙如下: 1.零件上各段外圆表面: Φ150-0.04 公差等级 IT17,粗糙度Ra 1.6。 2.内圆孔表面: Φ52+0.03 公差等级IT7,粗糙度Ra 1.6。 Φ32-0.027 公差等级IT7,粗糙度Ra 1.6。 Φ58+0.0046 公差等级IT13 ,粗糙度Ra 1.6。 Φ54+0.03 公差等级IT7,粗糙度Ra 1.6。 3.端面: Φ66端面,粗糙度Ra 12.5。

典型铸铁件铸造工艺设计与实例

典型铸铁件铸造工艺设计与实例叙述铸造生产中典型铸铁件——气缸类铸件、圆筒形铸件、环形铸件、球墨铸铁曲轴、盖类铸件、箱体及壳体类铸件、阀体及管件、轮形铸件、锅形铸件及平板类铸件的铸造实践。内容涉及材质选用、铸造工艺过程的主要设计、常见主要铸造缺陷及对策等。 第1章气缸类铸件 1.1 低速柴油机气缸体 1.1.1 一般结构及铸造工艺性分析1.1.2 主要技术要求 1.1.3 铸造工艺过程的主要设计1.1.4 常见主要铸造缺陷及对策1.1.5 铸造缺陷的修复 1.2 中速柴油机气缸体 1.2.1 一般结构及铸造工艺性分析1.2.2 主要技术要求 1.2.3 铸造工艺过程的主要设计1.3 空气压缩机气缸体 1.3.1 主要技术要求 1.3.2 铸造工艺过程的主要设计第2章圆筒形铸件 2.1 气缸套 2.1.1 一般结构及铸造工艺性分析2.1.2 工作条件 2.1.3 主要技术要求 2.1.4 铸造工艺过程的主要设计2.1.5 常见主要铸造缺陷及对策2.1.6 大型气缸套的低压铸造2.1.7 气缸套的离心铸造 2.2 冷却水套 2.2.1 一般结构及铸造工艺性分析2.2.2 主要技术要求 2.2.3 铸造工艺过程的主要设计2.2.4 常见主要铸造缺陷及对策2.3 烘缸 2.3.1 结构特点 2.3.2 主要技术要求 2.3.3 铸造工艺过程的主要设计2.4 活塞 2.4.1 结构特点 2.4.2 主要技术要求 2.4.3 铸造工艺过程的主要设计2.4.4 砂衬金属型铸造 第3章环形铸件 3.1 活塞环3.1.1 概述 3.1.2 材质 3.1.3 铸造工艺过程的主要设计 3.2 L形环 3.2.1 L形环的单体铸造 3.2.2 L形环的筒形铸造 第4章球墨铸铁曲轴 4.1 主要结构特点 4.1.1 曲臂与轴颈的连接结构 4.1.2 组合式曲轴 4.2 主要技术要求 4.2.1 材质 4.2.2 铸造缺陷 4.2.3 质量检验 4.2.4 热处理 4.3 铸造工艺过程的主要设计 4.3.1 浇注位置 4.3.2 模样 4.3.3 型砂及造型 4.3.4 浇冒口系统 4.3.5 冷却速度 4.3.6 熔炼、球化处理及浇注 4.4 热处理 4.4.1 退火处理 4.4.2 正火、回火处理 4.4.3 调质(淬火与回火)处理 4.4.4 等温淬火 4.5 常见主要铸造缺陷及对策 4.5.1 球化不良及球化衰退 4.5.2 缩孔及缩松 4.5.3 夹渣 4.5.4 石墨漂浮 4.5.5 皮下气孔 4.6 大型球墨铸铁曲轴的低压铸造 第5章盖类铸件 5.1 柴油机气缸盖 5.1.1 一般结构及铸造工艺性分析 5.1.2 主要技术要求 5.1.3 铸造工艺过程的主要设计 5.2 空气压缩机气缸盖 5.2.1 一般结构及铸造工艺性分析 5.2.2 主要技术要求 5.2.3 铸造工艺过程的主要设计 5.3 其他形式气缸盖 5.3.1 一般结构 5.3.2 主要技术要求 5.3.3 铸造工艺过程的主要设计 第6章箱体及壳体类铸件 6.1 大型链轮箱体 6.2 增压器进气涡壳体 6.3 排气阀壳体 6.4 球墨铸铁机端壳体 6.5 球墨铸铁水泵壳体 6.6 球墨铸铁分配器壳体 第7章阀体及管件 7.1 灰铸铁大型阀体 7.2 灰铸铁大型阀盖 7.3 球墨铸铁阀体 7.4 管件 7.5 球墨铸铁螺纹管件 7.6 球墨铸铁管卡箍 7.6.1 主要技术要求 7.6.2 铸造工艺过程的主要设计 7.6.3 常见主要铸造缺陷及对策 第8章轮形铸件 8.1 飞轮 8.2 调频轮 8.3 中小型轮形铸件 8.4 球墨铸铁轮盘 第9章锅形铸件 9.1 大型碱锅 9.2 中小型锅形铸件 第10章平板类铸件 10.1 大型龙门铣床落地工作台 10.2 大型立式车床工作台 10.3 大型床身中段 10.4 大型底座 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精装16开定价:299元

差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图解)

差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图解) 汽车差速器是一个差速传动机构,用来保证各驱动轮在各种运动条件下的动力传递,避免轮胎与地面间打滑。 当汽车转弯行驶时,外侧车轮比内侧车轮所走过的路程长(图D-C5-5);汽车在不平路面上直线行驶时,两侧车轮走过的曲线长短也不相等; 即使路面非常平直,但由于轮胎制造尺寸误差,磨损程度不同,承受的载荷不同或充气压力不等,各个轮胎的实际上不可能相等,若两侧车轮都固定在同一转轴上,两轮角速度相等,则车轮必然出现边滚动边滑动的现象。 差速器的作用 车轮对路面的滑动不仅会加速轮胎磨损,增加汽车的动力消耗,而且可能导致转向和制动性能的恶化。 若主减速器从动齿轮通过一根整轴同时带动两侧驱动轮,则两侧车轮只能同样的转速转动。为了保证两侧驱动轮处于纯滚动状态,就必须

改用两根半轴分别连接两侧车轮,而由主减速器从动齿轮通过差速器分别驱动两侧半轴和车轮,使它们可用不同角速度旋转。 这种装在同一驱动桥两侧驱动轮之间的差速器称为轮间差速器。 在多轴驱动汽车的各驱动桥之间,也存在类似问题。为了适应各所处的不同路面情况,使各驱动桥有可能具有不同的输入角速度,可以在各驱动桥之间装设轴间差速器。 布置在前驱动桥(前驱汽车)和后驱动桥(后驱汽车)的差速器,可分别称为前差速器和后差速器,如安装在四驱汽车的中间传动轴上,来调节前后轮的转速,则称为中央差速器。

差速器可分为普通差速器和两大类。 普通差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目前国产轿车及其它类汽车基本都采用了对称式锥齿轮普通差速器。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由行星齿轮、半轴齿轮、行星齿轮轴(十字轴或一根直销轴)和差速器壳等组成12-13(见图D-C5-6)。(从前向后看)左半差速器壳2和右半差速器壳8用螺栓固紧在一起。主减速器的从动齿轮7用螺栓(或)固定在差速器壳右半部8的上。十字形行星齿轮轴9安装在差速器壳接合面处所对出的园孔内,每个轴颈上套有一个带有滑动轴承(衬套)的直齿圆锥行星齿轮6,四个行星齿轮的左右两侧各与一个直齿圆锥半轴齿轮4相啮合。半轴齿轮的轴颈支承在差速器壳左右相应的孔中,其内花键与半轴相连。与差速器壳一起转动(公转)的行星齿轮拨动两侧的半轴齿轮转动,当两侧车轮所受阻力不同时,行星齿轮还要绕自身轴线转动--自转,实现对两侧

变速箱箱体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夹具设计

第1章 夹具在其发展的200多年历史中,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夹具在工件加工、制造的各工序中作为基本的夹持装置,发挥着夹固工件的最基本功用。随着军工生产及内燃机,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夹具逐渐在规模生产中发挥出其高效率及稳定加工质量的优越性,各类定位、夹紧装置的结构也日趋完善,夹具逐步发展成为机床—工件—工艺装备工艺系统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夹具发展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夹具发展的主要特点是高效率。在现代化生产的今天,各类高效率,自动化夹具在高效,高精度及适应性方面,已有了相当大的提高。随着电子技术,数控技术的发展,现代夹具的自动化和高适应性,已经使夹具与机床逐渐融为一体,使得中,小批量生产的生产效率逐步趋近于专业化的大批量生产的水平。这是夹具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这一阶段,夹具的主要特点是高精度,高适应性。可以预见,夹具在不一个阶段的主要发展趋势将是逐步提高智能化水平。 一项优秀的夹具结构设计,往往可以使得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并使产品的加工质量得到极大地稳定。尤其是那些外形轮廓结构较复杂的,不规则的拔叉类,杆类工件,几乎各道工序都离不开专门设计的高效率夹具。目前,中等生产规模的机械加工生产企业,其夹具的设计,制造工作量,占新产品工艺准备工作量的50%—80%。生产设计阶段,对夹具的选择和设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丝毫也不压于对机床设备及各类工艺参数的慎重选择。夹具的设计,制造和生产过程中对夹具的正确使用,维护和调整,对产品生产的优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1零件的分析 拖拉机的变速箱箱体是拖拉机上的一个重要零件。变速箱箱体的主要作用是支承各传动轴,保证各轴之间的中心距及平行度,并保证变速箱部件与发动机正确安装。因此拖拉机变速箱箱体零件的加工质量,不但直接影响拖拉机变速箱的装配精度和运动精度,而且还会影响拖拉机的工作精度、使用性能和寿命。拖拉机变速箱主要是实现拖拉机的变速,改变拖拉机的运动速度。拖拉机变速箱箱体零件的顶面用以安装变速箱盖,前后端面支承孔、用以安装传动轴,实现其变

壳体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及工艺装备设计

壳体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及工艺装备设计

目录 第一部分工艺设计说明书……………………………………………………………………………第二部分第05道工序夹具设计说明书……………………………………………………………第三部分第08道工序刀具设计说明书……………………………………………………………第四部分第08号工序量具设计说明书……………………………………………………………第五部分毕业设计体会………………………………………………………………………………

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二零零七届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专业:机械制造班级:机制5022班姓名:学号:13# 一、设计题目:壳体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及工艺装备设计 二、设计条件: 1、零件图 2、生产批量:中批量生产 三、设计内容: ㈠零件图分析: 1、零件图工艺性分析(结构工艺性及条件分析); 2、绘制零件图。 ㈡毛坯选择 ㈢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确定: 1、加工方案分析及确定 2、基准的选择 3、绘制加工工艺流程图 ㈣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确定 1、基准重合时(工序尺寸关系图绘制); 2、利用工序尺寸关系图计算工序尺寸; 3、基准重合时(绘制尺寸链图)并计算工序尺寸。 ㈤设备及其工艺装备的确定 ㈥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确定:确定全部工序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 ㈦工艺文件制订: 1、编写工艺文件设计说明书: 2、编写工艺规程: ㈧指定工序机床夹具设计 1、工序图分析; 2、定位方案确定; 3、定位误差计算; 4、夹具总装图绘制; ㈨刀具、量具设计 四设计任务(工作量): 1、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设计说明书一份; 2、工艺文件一套(含工艺流程卡片、某一道工序的工序卡片、全套工序附图); 3、机床夹具设计说明书一份; 4、夹具总装图一张(A2图纸);零件图两张(A4图纸); 5、刀量具设计说明书一份; 6、刀具工作图一张(A4图纸);量具图一张(A4图纸)。 五起止日期: 2006年11月28日——2007年1月20日(共8周) 六指导教师: 七审核批准 教研室主任:系主任: 八设计评语: 年月日九设计成绩:年月日

差速器工作原理

【什么是差速器?以及差速器工作原理】 差速器具有三种功能: ?把发动机发出的动力传输到车轮上; ?充当汽车主减速齿轮,在动力传到车轮之前将传动系的转速减下来 ?将动力传到车轮上,同时,允许两轮以不同的轮速转动 为什么需要差速器? 当汽车转向时,车轮以不同的速度旋转。在这个图中你可以看到,在转弯时,每个车轮驶过的距离不相等,即内侧车轮比外侧车轮驶过的距离要短。因为车速等于汽车行驶的距离除以通过这段距离所花费的时间,所以行驶距离短的车轮转动的速度就慢。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前轮较之后轮,所走过的路程是不同的。 对于后轮驱动型汽车的从动轮,或前轮驱动型汽车的从动轮来说,不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它们之间没有相互联结,它们彼此独立转动。但是两主动轮间相互是有联系的。因此一个引擎或一个变速箱可以同时带动两个车轮。如果你的车上没有差速器,两个车轮将不得不固定联结在一起,以同一转速驱动旋转。这会导致汽车转向困难。此时,为了使汽车能够转弯,一个轮胎将不得不打滑。对于现代轮胎和混凝土道路来说,要使轮胎打滑则需要很大的外力,这个力通过车桥从一个轮胎传到另一个轮胎,这样就给车桥零部件产生很大的应力。 差速器是将发动机扭矩按两个方向分开的设备,可允许每次输出的扭矩以不同的速度旋转。差速器的在汽车上的应用

1-输入轴(将驱动差速器从动齿轮);2-差速器壳体;3-行星齿轮;4-半轴齿轮(驱动 两侧传动轴输出); 差速器结构图 说明:这里的框架即是差速器壳体;太阳齿轮即是所说的半轴齿轮;

如果想要改善这个现象使车辆在转弯时能够变的较为顺畅,就要让左边轮子慢一点,右边轮子快一点,用不同的转速来弥补距离的差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百年前,法国Renault (雷诺)汽车的创始人Louis Renault,就发明了差速器这个东西。差速器的内主要是由螺旋环状齿轮(主齿轮)、行星齿轮和左右轴齿轮所组成的,有了差速器车辆在转弯时动力会透过变速箱,主传动轴将动力传至差速器使大的螺旋环状齿轮转动,在转弯时二边车轮的转速虽然不同,但透过行星齿轮后可自行调节左右车轮不同的速差,使车辆顺利的完成转弯的动作。透过文字可能比较难懂,因此我们找了影片让大家一看就能了解它的作动原理。 虽然有了差速器可让车轮顺利的完成转弯的动作,但当有一轮驱动轮打滑或空转时,车辆将会失去前进的动力。这主要是因为当一侧车轮失去抓地力时,这一轮的阻力为零,而另一侧车轮的阻力却很大,在螺旋环状齿轮转动的同时,调节车轮转速的行星齿轮也会不停的一直自转,把动力源源不断的传递到失去抓地力的那一轮,而使车辆无去前进只能呆在原地不动。为了解决这种情况的发生,事必要对差速器的作动进行某种程度的限制,因此就出现了限滑差速器和差速器锁定这类特殊的差速器。 差速器工作原理 整个差速器系统的核心是四个齿轮:两个行星齿轮和两个与传动轴相连的半轴齿轮。这四个齿轮都在差速器壳内,这个壳体连接着传动轴(图中①),本身也要转动,在行驶时它的转动方向与车轮转动方向相同。 我们可以用一个球体来解释差速器问题!我们假设这个球体和地球一样有两个极点,并且以两极的连线为轴进行自传,这个球体可以理解为差速器壳体,这个壳体的两极连接的就是汽车的左右半轴。这里安装着两个半轴齿轮,两齿轮中心的连线就是差速器壳体转动的轴线(图中②、④)。 除了两个半轴齿轮外还有两个行星齿轮(图中③)。理解两个行星齿轮的状态是理解差速原理的关键。还拿刚才所说的球体来举例,两个齿轮是对向安装并且与半轴齿轮垂直,相当于6点钟和12点钟位置。这两个齿轮经常要朝相反方向转动,从而实现差速作用。壳体在自传过程中会带着两个齿轮做公转。 这四个齿轮虽然安装在壳体内部但都是可以独立于差速器壳体转动的,只不过它们相互咬合在一起,每个齿轮的两边都咬合着另外两个齿轮(每个半轴齿轮都咬合着两个行星齿轮,每个行星齿轮都咬合着两个半轴齿轮),只要其中一个齿轮转动都会牵扯到其他三个齿轮一起转动,而且其中一个齿轮朝某个方向转动,与它相对的另一边齿轮必定朝反方向转动!这个现象可以通过实验来证实:

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案例

前言 铸造工艺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熟悉对零件及产品工艺设计的基本内容、原则、方法和步骤以及掌握铸造工艺和工装设计的基本技能的一门主要专业课。课程设计则是铸造工艺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同时也是我们铸造专业迎来的第一次全面的自主进行工艺和工装设计能力的训练。在这个为期两周的过程里,我们有过紧张,有过茫然,有过喜悦,从中感受到了学习的艰辛,也收获到了学有所获的喜悦,回顾一下,我觉得进行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的目的有如下几点: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增强创新意识,培养综合运用铸造工艺学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的理论与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制定和合理选择工艺方案,正确计算零件结构的工作能力,确定尺寸,掌握了浇冒口的作用及其原理,具有正确设计浇冒口系统的初步能力;掌握铸造工艺和工装设计的基本技能。 熟悉型砂必须具备的性能要求,原材料的基本规格及作用,并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型砂有关问题的能力。 熟悉涂料的作用、基本组成及质量的控制;了解提高铸件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的途径。 了解合金在铸造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铸造缺陷以及采取相关的防止途径,并初步具备分析、解决这类缺陷的基本解决途径 学习进行设计基础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查阅设计资料和手册等。

目录 零件铸造工艺分析 (4) 零件基本信息 (4) 材料成分要求 (4) 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 (4) 铸造尺寸公差和重量公差 (5) 机械加工余量 (5) 铸造收缩率 (5) 拔模斜度 (5) 其他工艺参数的确定 (5) 工艺补正量 (5) 分型负数 (5) 非加工壁厚的负余量 (5) 反变形量 (5) 分芯负数 (6) 铸造三维实体造型 (6) 上冠件图纸技术要求 (6) 上冠件结构工艺分析 (6) 基于UG零件的三维造型 (6) 软件简介 (6) 零件的三维造型图 (6) 第三章铸造工艺方案设计 (7) 工艺方案的确定 (7) 铸造方法 (7) 型(芯)砂配比 (8) 混砂工艺 (8) 铸造用涂料、分型剂及修补材料 (8) 铸造熔炼 (8) 熔炼设备 (9) 熔炼工艺 (9) 分型面的选择 (9) 砂箱大小及砂箱中铸件数目的确定 (10) 砂芯设计及排气 (11) 芯头的基本尺寸 (11) 芯撑、芯骨的设计 (12) 砂芯的排气 (12) 第四章浇冒系统的设计及计算 (12) 浇注系统的类型及选择 (12) 浇注位置的选择 (12)

变速箱箱体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毕业设计 (论文)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课题变速箱箱体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分析 指导教师李云 2013 年6月11 日

摘要 本设计是某叉车变速箱箱体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变速箱检修及常见故障诊断。某叉车变速箱箱体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是平面及孔系。一般来说,保证平面的加工精度要比保证孔系的加工精度容易。因此,本设计遵循先面后孔的原则。并将孔与平面的加工明确划分成粗加工和精加工阶段以保证孔系加工精度。粗基准选择顶面和两个输出轴孔为粗基准,以底面与两个定位销作为精基准。主要加工工序安排是先以支承孔系定位加工出顶平面,再以顶平面与支承孔系定位加工出工艺孔。在后续工序中除个别工序外均用顶平面和工艺孔定位加工其他孔系与平面。整个加工过程均选用组合机床。因此生产效率较高。适用于大批量、流水线上加工,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叉车在使用的过程中,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多和作业时间的增加,变速器工作时不停地换挡,使变速器内的齿轮和操纵机构在使用中容易振动磨损,导致机构产生发响、跳档、乱档、渗漏等故障现象,严重时影响叉车的正常使用。常见故障有:变速器跳档、变速器乱档、变速器异响、变速器漏油等。因此变速箱需要定期检修维护以及掌握对变速箱的常见故障诊断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变速箱;箱体;加工工艺;故障

Abstract The design is about the special purpose clamping apparatus of the machining technology process and some working procedures of the car gearbox parts. The main machining surface of the car gearbox parts is the plane and a series of hole. Generally speaking, to guarantee the working accuracy of the plane is easier than to guarantee the hole’s. So the design follows the principle of plane first and hole second. And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working accuracy of the series of hole, the machining of the hole and the plane is clearly divided into rough machining stage and finish machining stage. The supporting hole of the input bearing and output bearing is as the rough datum. And the top area and two technological holes are as the finish datum. The main process of machining technology is that first, the series of supporting hole fix and machine the top plane, and then the top plane and the series of supporting hole fix and machine technological hole. In the follow up working procedure, all working procedures except several special ones fix and machine other series of hole and plane by using the top plane and technological hole. The machining way of the series of supporting hole is to bore hole by coordinate. The combination machine tool and special purpose clamping apparatus are used in the whole machining process. The clamping way is to clamp by pneumatic and is very helpful. The instruction does not have to lock by itself. So the product efficiency is high. It is applicable for mass working and machining in assembly line. It can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Forklift trucks in use process,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in mileage and homework time increased, the transmission constantly shift at work, make the gears inside the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 mechanism in the use of easy to wear and tear, vibration lead to produce hair ring, jumping gears, gears, such as seepage failure phenomenon, serious influence the normal use of forklift truck. Common faults are: the transmission gears, transmission gears, transmission of sound, transmission oil, etc.Therefore gearbox need regular maintenance, and to grasp the common fault diagnosis of gearbox is very be necessary. Key words: Gearbox? machining technology? special purpose clamping;faults

差速器工作原理与图片

简述差速器作用、结构与工作原理 岩2009-7-16字号:大中小 一差速器的基本作用是什么? 汽车转弯时,侧车轮和外侧车轮的转弯半径不同,外侧车轮的转弯半径要大于侧车轮的转弯半径,这就要求在转弯时外侧车轮的转速要高于侧车轮的转速。差速器的作用就是即是满足汽车转弯时两侧车轮转速不同的要求!这个作用是差速器最基本的作用,至于后为发展的什么中央差速器、防滑差速器、LSD差速器、托森差速器等,他们是为了提高汽车的行驶性能、操控性能而设计的。 二差速器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典型的差速器结构图 1-轴承;2和8-差速器壳;3和5-调整垫片;6-行星齿轮;7-从动锥齿轮;4-半轴齿轮;9-行星齿轮轴; 差速器最基本的结构由差速器从动齿轮(图中的7)、差速器壳体、

行星齿轮轴、行星齿轮、半轴齿轮组成; 1-输入轴(将驱动差速器从动齿轮);2-差速器壳体;3-行星齿轮; 4-半轴齿轮(驱动两侧传动轴输出);

差速器结构图 说明:这里的框架即是差速器壳体;太阳齿轮即是所说的半轴齿轮; 桑塔纳差速器结构图 三差速器的传动原理是什么? 差速器的动力输入:从动齿轮(锥齿轮等),带动差速器壳体旋转; 差速器的输出:两个半轴齿轮,连接两侧的传动轴(也称为半轴)将动力给两侧车轮; 行星齿轮的自转:指的是行星齿轮绕行星齿轮轴的旋转;

行星齿轮的公转:指的是行星齿轮绕半轴齿轮轴线的旋转; 1 直线行驶时差速器的工作状态: 直线行驶差速器状态图 直线行驶时,差速器壳体(作为差速器的输入)带动行星齿轮轴,从而带动行星齿轮绕半轴齿轮轴线公转,行星齿轮绕半轴齿轮轴线的公转将半轴齿轮夹持,带动半轴齿轮输出动力。所以在直线行驱时:左侧车轮转速(即左侧半轴齿轮转速)=右侧车轮转速(右半轴齿轮转速)=差速器壳体的转速。 2 将车轮支起后,转一侧车轮,另一侧车轮将反向同速旋转,这是为什么呢?

铸造工艺设计实例

轴承座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 一、工艺分析 1、审阅零件图 仔细审阅零件图,熟悉零件图,而且提供的零件图必须清晰无误,有完整的尺寸和各种标记。仔细查图样。注意零件图的结构是否符合铸造工艺性,有两个方面:(1)审查零件结构是否符合铸造艺的要求。 (2 )在既定的零件结构条件下,考虑铸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主要缺陷,在工艺设计中采取措施避零件名称:轴承座 零件材料:HT150 生产批量:大批量生产 2、零件技术要求 铸件重要的工作表面,在铸造是不允许有气孔、砂眼、渣孔等缺陷。 3、选材的合理性 铸件所选材料是否合理,一般可以结合零件的使用要求、车间设备情况、技术状况和经济成本等,考常 用铸造合金(如铸钢、灰铸铁、球墨铸铁、可锻铸铁、蠕墨铸铁、铸造铝合金、铸造铜合金等)的类、 牌号、性能、工艺特点、价格和应用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所选的合金是否合理。 4、审查铸件结构工艺性 铸件壁厚不小于最小壁厚5-6又在临界壁厚20-25以下。 二、工艺方案的确定 1、铸造方法的确定 铸造方法包括:造型方法、造芯方法、铸造方法及铸型种类的选择 (1)造型方法、造芯方法的选择 根据手工造型和机器造型的特点,选择手工造型 (2)铸造方法的选择 根据零件的各参数,对照表格中的项目比较,选择砂型铸造。 (3)铸型种类的选择

根据铸型的特点和应用情况选用自硬砂。 2、浇注位置的确定 根据浇注位置选择的4条主要规则,选择铸件最大截面,即底面处。 3、分型面的选择 本铸件采用两箱造型,根据分型面的选择原则,分型面取最大截面,即底面。 三、工艺参数查询 1、加工余量的确定 根据造型方法、材料类型进行查询。查得加工余量等级为11~13, 取加工余量等级为12。 根据零件基本尺寸、加工余量等级进行查询。查得铸件尺寸公差数值为10。 根据零件尺寸公差、公差等级进行查询。查得机械加工余量为5.5。 2、起模斜度的确定 根据所属的表面类型查得测量面高140,起模角度为0度25分(0.42°)。 3、铸造圆角的确定 根据铸造方法和材料,查得最小铸造圆角半径为3。 4、铸造收缩率的确定 根据铸件种类查得:阻碍收缩率为0.8~1.0,自由收缩率为0.9~1.1。 5、最小铸造孔的选择 根据孔的深度、铸件孔的壁厚查得最小铸孔的直径是80mm. 四、浇注系统设计 (一)、浇注位置的确定 根据内浇道的位置选择底注式, (二)、浇注系统类型选择 根据各浇注系统的特点及铸件的大小选用封闭式浇注系统。 (三)、浇注系统尺寸的确定 1、计算铸件质量:

壳体铸造工艺设计

壳体铸造工艺设计 DesignofCastingTechnologyforTransmissionHousing 目录 一简介----------------------------------------------------------------------3 1.1设计(或研究)的依据与意义 1.2中国古代铸造技术发展 1.3中国铸造技术发展现状 1.4发达国家铸造技术发展现状 1.5我国铸造未来发展趋势 二生产条件-----------------------------------------------------------------4 三工艺分析-----------------------------------------------------------------5 四浇注系统设计、工艺参数计算及措施-----------9 4.1工艺参数的计算 4.2工艺参数的校核 4.3工艺措施 五模具设计要点--------------------------------------------------------10 六冷铁设计-----------------------------------------------------------------13 七结束语----------------------------------------------------------------------13 八参考文献------------------------------------------------------------------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