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心理学复习要点

广告心理学复习要点
广告心理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绪论

路易斯的法则的ADS法则:注意——兴趣——欲望——行为法则。标志

1901年12月

广告与市场营销:

1.广告是市场营销的四大策略之一——销售推广策略中的一个传播信息的工具。

企业消费者;G W G

货币

P产品

4PS P价格

P销售推广它与某一商品销售之间的联系时相当薄弱和片面的。

P地点

2.销售推广是指所有用来与消费者沟通、告诉或说服消费者有关某种商品的好处及价值的活动。

3.通过4种方式实现:个人销售、广告、公众宣传、促销

A市场营销的要素:传统的市场营销有——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销售promotion

B广告在营销中的地位:广告是四大策略之一。

C广告在营销中的作用:广告与销售推广的关系是比较直接的。广告做的好坏在于它有没有达到销售推广的最终目的,亦即是否有效地传达了商品的信息。

销售推广具体目标则因商品、因时、因地而异。

D广告的功能:确认及识别商品,传达有关产品的信息,引起新使用者对新产品的尝试,并借由目前使用者的建议促使购买,刺激某一产品的分配,增加对产品的使用,增加对品牌的偏好及忠诚度,广告除了有助于行销外,还提供可传播的功能,教育的功能、经济的功能以及促进社会的功能。

E为什么要学习广告心理学?

1.广告说服需要把握消费者心理行为特征。a、买点的确定与目标消费者的价值取向紧密相关。b、消费者与厂家在商品关注特性上的差异。

2.广告传播依赖心理学法则。

3.准确地了解心理法则需要用科学方法。

4.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心理活动经验。这有利于理解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但是要准确地了解和把握目标消费群体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就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否则就容易错位。F广告对消费行为的作用:

1、在诸多市场要素组成的复杂关系之中,消费者成为中心,理由是:第一,商品生产以满

足消费者需要为宗旨;第二,一切市场策略只有符合消费者的行为特点,才可能奏效。

2、个体消费行为指的是消费者寻找、购买、使用和评价用以满足需要的物品和劳务设施所

表现出的一切脑体活动。它可由如下一般过程表征:

形成需要或激发动机(直接体验/诱因)→获取信息(回忆经验、知识/广告提供)→选择商品→购买行为→评价所购物品→下次购买

G广告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的影响:

1、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模型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会受到外部的和内部的两大因素的影响。前者包括文化的,诸如信仰和价

值、生活方式等;社会学的,如社会阶层结构、家庭与参照群体,生命周期、舆论指导等;经济学的,如价格、送货、支付期限和销售服务等。后者涉及个体的认知结构、学习加工、态度、动机和人格特点等。如果说外部因素的影响是间接的,那么,自身的内部因素则产生直接的影响。

2、广告的影响

广告影响着消费者,同时广告又受消费者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广告对消费者可能发挥的积极作用:唤起消费者潜在需要,产生购买愿望,进而激发起购买动机;提供有关商品信息,进一步指向于具体的购买物品或劳务;确认广告的商标,以便于认牌购买和形成良好的品牌形象。

广告对消费者消费行为过程的这种客观作用,相应地决定了广告心理的基本任务:广告如何有效地说服消费者购买;广告如何让消费者快速、准确地接受、记住特定的商品信息。

:(价格比较高、产品差异比较大)

顾客往往对他们的需要和欲望言行不一致。

他们不会暴露他们的内心世界。

他们对环境的反应在最后一刻会发生变化。

市场与消费者的关键问题:购买者、购买对象、购买目的、购买组织、购买行为、购买时机、

营销及环境刺激购买者黑箱购买者反应

产品经济购买者特征产品选择

价格技术品牌选择

促销社会卖者选择

分销法律购买者决策过程采购时间

采购数量

消费者的行为模型:(综合)

外部影响(文化、亚文化、人口环境、社会地位。。。)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决策过程【情境】(问题识别→信息收集→评价与选择→经销商选择与购买→购后过程)

内部影响(知觉、学习、记忆、动机、个性、情绪、态度)

H广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访谈法、问卷法、实验法

访谈法是通过访谈者和受访者的交谈,了解受访者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态度等方法。可分为:结构式和无结构式访谈。

把问卷交给受测者。让受测者回答,通过对答卷的分析研究,得出相应绪论的方法,就是问卷法。

实验的中心问题是广告源的不同类型所产生的效果。

广告源类型分为4类:专业性强,信任度高(用“强——高”);专业性强,信任度低(用“强——低”表示);专业性差,信任度高(用“差——高”表示);专业性差,信任度低(用“差。

适宜刺激:每种感官只能反映特定的刺激。

第四章广告的吸引力与注意策略

A注意在加工信息过程中的作用:

1、集中指向给定的对象

2、吸引力是广告成功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B注意广告信息的一般动机

具有某些特性的信息更易支配着大众的注意,这些特性是信息的有用性、支持性、刺激性和趣味性(娱乐性)。

1、有用(实用价值)性的信息

2、支持性的信息

3、刺激性的信息

4、趣味性(娱乐性)的信息

C在了解各个刺激特点,诸如大小、位置、形状等对注意的作用之前,支配它们起作用的一个更一般的特性,被概述为适应水平理论。

适应性水平理论是海尔森在1964年提出的,有机体对刺激的反应与适应的基础水平,或者说,对刺激作判断时会有一个参照点。该参照点受如下3个因素的制约:注意集中的焦点刺激、背景刺激和有机体的内部活动。

D刺激因素涉及刺激的许多维度。这里仅限于与广告策略关系甚密的维度,诸如:

1、大小与强度

2、新奇

3、活动与变化的刺激物

4、颜色

5、版面位置

6、形状

E悬念广告指广告信息不是一次,而是通过系列广告,由粗至细、由部分至整体,或者说,随着广告系列的发展,广告信息逐渐充实和完善。

第五章理解广告信息的知觉基础

A知觉:是选择、组织和解释感觉刺激,使之成为一个有意义的、连贯的现实想象的过程。B特性:选择性、整体性、恒常性、理解性

C知觉过程中的解释:

从感觉信息组织后的模式中推得意义,就是对刺激的解释。它仅仅依赖于个体先前的经验、动机、情绪、态度等因素。

1、经验因素

2、动机因素(潜在需要)

3、价值因素

4、情绪因素

5、态度因素。对特定产品广告反应不同。

D信息传播的一般模式

信源(由一系列信息所构成的信息来源)中选定所要传播的信息。鉴于信息的本身不能传递,所以它必须被编码成适宜的信号,诸如无线电与电视中的电波,报纸、杂志、书籍中的文字和插图,电话中通过电线的电流等。一旦信号通过一定渠道传递给接收者时,接收者就要将传递的信号重新译码成原来的信息。目的地就是信息传向的对象(人或物)。

商业广告的目标之一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一些大众媒体,将厂家生产的有关产品信息传播给读者、听众和观众——消费者,并且又以各种形式的反馈,从目的地传回给信源。

E对广告传播的误解

为了检验广告是否给大众传递了预定的信息,可以相应地将传播系统的一般模式转变为如下分析:

1、发送者有一个思想(A)

2、发送者挑选表述该思想(A)的词语(文字)、插图、音乐等;

3、接收者看到或听到这些词语、插图、音乐等

4、接收者把看到或听到的译成自己的思想(B)

5、试问思想(A)是否等于思想(B)

6、如果A等于B,那么接收者就理解了。

F分析方法:语义分析、文法分析、实际情境分析

G对消费者的作用:

我们判断人物的依据:通过感官可以得到外部信息、广告形成的知觉、经过精心策划的。1、语义差别的作用(评价向量:好——坏;潜能向量:强——弱;活动向量:主动——被

动)

2、价格与质量(合理地更高价格)

3、社会知觉图式(品牌与形象)

4、店铺形象与质量

5、过分概括倾向的利用:顾客来信

6、晕轮效应:指对某一事物的好印象扩大等于其他与这一事物有关的事物上的倾向

7、风险知觉及广告的排除策略。

第六章广告传播高效率的记忆策略

1、联想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反应同一种刺激的联想,也就是一个刺激与它所做的反应之间建立联想。这种联系时借助于经典条件反射和工具(操作)条件反射的方法来实现的。一旦建立之后,该刺激就可能引出同样的特定反应。

2、保名牌作用:巴甫洛夫的消退律提示我们,知名度的保持或巩固,同样必须不断用优质货来强化,否则知名度就将消退甚至走向反面,这就是保名牌的重要作用。一个厂家,如果不是立足于使自己的产品符合消费者的行为特性,而一味追求广告宣传或其他促销活动,那么,无论施展何种手法,采用何种策略,消费者终因得不到良好的强化而会失去对该商标产品的好感和认牌购物的倾向性。这对于营销来说,很可能成为一次性买卖了。

3、巴甫洛夫的消退定律:在巴甫洛夫的检点条件反射试验中,随着没有得到强化的条件刺激一次又一次的出现,即试验次数的增多,受试狗的流的唾液的量便逐渐减少,直至消失。

4、“砸牌”后,商家应该怎么做。暂时神经学指明,条件反射消退之后,并非原谅形成的条件反射根本消退,而只是一种抑制现象。如果重新给予清华,条件作用的出现会比原来建立条件联系时来的更快。因此,砸牌之后,厂家不必过于担忧,通过积极采取措施重保产品优质,信誉是可望恢复的,而且还可能会比当初创牌时更快。

5、操作性条件反射:当消费者旨在学会重复特定的行为时,建立条件联系的过程便不能像经典的巴甫洛夫条件反射那样依赖于已巩固的条件联系,而是要求学习者去发现适当的反应。鉴于学习者在特定环境中主动而自愿地进行操作,所以得名操作性条件反射,同时,有由于这个过程包含一种有助于获得奖励,并倾向于重复的活动,故又称为工具性条件反射。(创办人:斯金纳,斯金纳箱)

6、操作性条件反射可用于销售地点的选取。操作性条件反射方法倾向于更好地解释如何学会适应和控制自己所处的环境,因此,它要求学习者发现导致强化的反应。而经典的条件反射方法,则更适合解释我们如何习得或改变意见,爱好和目的。因为这些改变时通过同引出好感或反感体验的那些刺激联想来实现的。

7

8、泛化:当被试者学会对某个刺激作特定反应时,这种反应不仅可以由原有的刺激所引起,还可以由类似的刺激所引起,这种现象称为条件反射的泛化。

9、分化与泛化的区别:条件反射的泛化,指的是学习者对不同的类似刺激作出相同的反应。而条件反射的分化,则是对不同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

10、学习率:学习者的学习过程,除最简单的学习任务外,大都遵循一个共同规律,这一规律可以由一条学习曲线来表述,横坐标为学习次数,纵坐标为学会量。该曲线表征,初始阶段效率高,随着学会量的积累,学会的增量逐渐减低。同时,它还提示我们,尽管最初的学习率很高,仍然需要多次学习才能保证更多的学习量。

11、广告频率:在一段时间里重复广告的次数。频率高的广告不仅强化大众对它的学习过程,而且高频率本身就可能成为该商标的一个优势指标。

12、广告重复的意义:优:对于著名的品牌,广告的重复作用主要是防御性的,旨在巩固消费大众已经建立了的重复购买习惯即认牌购买。通常在一个广告活动结束后会出现淡化的效应,如果竞争对手在此后不久策划并实行其广告战,这就可能加剧先前广告的淡化。所以,强化广告信息对维护大众的商标忠诚性事重要的和有价值的。

局限性:(1)在形成行为的模式中,忽视了巨大的个体影响,诸如主体知觉。

(2)把遗忘率看成是时间的简单函数并完全合适。

(3)学习绝非取决于有关信息量的简单积累。

13、二因素说:该学说认为,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两个相对立的因素制约受众对重复刺激的态度:积极地学习因素和消极的乏味因素。随着刺激重复的次数适度增加,“积极地学习因子”迅速增加,而“消极的学习因子”增长缓慢;刺激重复次数继续增加,“积极地学习因子”所引起的学习效果增长缓慢,以至于超过积极学习因子的积极作用。

16、如何提高记忆的信息量:(1)把信息编成组块;(2)增加对象的维度;(3)巧用汉语特点组织编码;(4)编辑广告信息的记忆点;(5)注意视觉记忆优势

17、增强广告的策略:增加刺激维度;利用直观刺激

第七章广告创意中的想象与认知策略的运用

1、表象:对过去感知的对象在头脑中再现出来,也称记忆表象。表象,一方面来自知觉,并且同知觉一样具有直观性;另一方面,又高于知觉,具有概括性。

2、创造想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的形象,具有首创性、独立性和新颖性的特点。

3、如何创造新形象:1.利用原型启发,创造新形象2.把有关各个成分联合成为完整的新形象。3.把不同对象中部分形象黏合成新形象4.突出对象的某种性质或它与其他对象之间的关系,从而创造新形象。

4、原型:指进行创造想象时对解决问题起启发作用的事物。

5、再造想象:依据语言的描述或图示,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6、创造想象与再造想象的差别与联系:对于广告设计者来说,所构想的新形象是创造想象。而对于广告接收者来说,依据广告作品中的描述或图示,在脑中再造设计者所构想的形象,则是再造想象。两者在首创性、独立性和新颖性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再造想象不具有首创性、独立性和新颖性而失去价值。相反,广告视听者凭着再造想象,得以正确领会改革所描绘的产品性能、用途等信息,并由此唤起一定的情感体验。

7、图形与语言信息加工的脑机制:脑半球偏侧化。左半球的信息加工系统称为言语编码加工系统,右半球称为形象编码加工系统。

视觉图像信息似乎激发出非区分(综合)的加工,而词语信息似乎激发对细节的感知。前者属右半球的加工特征,后者则与左半球相联系。这种不同的加工方式被认为会对产品的判断产生影响。

8、联觉:是由一种已经产生的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它是感觉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表现。联觉对于广告的设计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9、联想:由一种事物的经验想起另一种事物的经验,或由想起的一种事物的经验,又想起另一种食物的经验。

10、联想律:一种观念的发生必然伴随另一种与它类似的或相反的或接近的观念的发生。这种在空间或时间上的接近、对比和类似的观念的联系,被称为联想律。包括:1)接近律:在时间或空间上接近的事物容易发生联想2)对比律:在性质或特点上相反的事物容易发生联想3)类似律:在形貌和内涵上相似的事物容易发生联想。4.因果律:在逻辑上有着因果关系的事物容易发生联想。

11、联想律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利用联想律,使广告的时间和空间在心理上得以扩大与延伸。联想在广告设计中的运用,主

要通过语言文字和图形来实现。在文学艺术创作中,联想的运用为比喻、象征、对照、拟人等修辞和艺术手法。接近律的运用:节日来临时,围绕过节为主题的广告明显增多。这是时间上的接近。对比律的运用:黑白牙膏的取名及其黑人口中的洁白牙齿作为该广告形象。因果律的运用:常被用在场合是药物、补品一类的商品广告。这些商品通常与身体健壮、绩效高相联系。类似律的运用:雪糕冰棒取名为北冰洋,意指与冰冷的特性类似。

一个事物可能引起多种联想,首先引起什么联想,则由联想的强度和人的定向兴趣两方面的因素决定。定向兴趣受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因素所制约,因而同一个事物所引起的联想就会不同。

12、认知:是全部认识过程的总称,又称认识。它包括知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思维和言语等。

13、认知策略包括:1)组织策略(常用:组块策略、类比策略)

2)视觉策略(常用:对比、镶嵌、转换、特征展露等)

14、组织策略:可以看做事统领的策略。它既可以统领一个个广告,组成广告系列,也可以在一幅广告创意中统领部件,组成整体或大的单元。

15、组块策略:是将零散的构建组成有意义的单元。

16、类比策略:是从某个客体的特性,形象地说明另一个客体的特性。

17、对比策略:通过比较使用和没使用特定商品或劳务,突出改善后的效果。

18、镶嵌策略:将品牌名称镶嵌到该商品中,或者把该商品镶嵌到文字里。

19、转换策略:把文字(或外文字母)变换成相关的图形,以达到生动地表达文字信息的目的。

20、特征展露策略:是将商品的特色突显出来。

21、认知失谐:即认知的“反常态”。在现实环境中,人们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事物,获得了许多经验和知识。这些熟悉的事物、经验和知识,在人的大脑里会形成一定的定势,也就是说,形成了习惯性思维。当熟悉的事物、经验和知识突然以一种反常的方式出现时,业已形成的思维定势就会被破坏,出现认知失谐现象。

22、认知失谐策略的运用:反时空;反比例;情节反常;倒置手法等

认知失谐策略的手法可能得到一个直接的心理效果,即引发受众去注意失谐点,通常这个失谐点正是广告所要传播的商品信息。认知失谐不仅有利于实现信息的传播,而且有利于引发受众以积极地态度去接受广告的诉求。因为,广告诉求也常常融于失谐点上。

注意,不恰当和过度的认知失谐也会影响到信息的加工效率和准确性,甚至还可能引发焦虑和不适。

第六章广告说服与态度改变

一,说服的心理实质

1,说服:通过给予接受者一定的诉求,引导其态度和行为的趋向于说服者预定的方向。

广告的说服:通过大众传媒,旨在促进消费者对特定商品产生积极的态度和购买行为。2,态度:个体以特定的方式对待人、物、思想观念的一种倾向。

态度结构:中间变量可测因变量

可测自变量情感交感神经反应

刺激:商品、广告态度认知知觉反应

行为倾向性外显行为

态度特性:态度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后天习得的;

态度必有对象,他可以是具体的人、事、物,也可是抽象的思想等;

态度一旦形成,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态度由认知、情感、行为倾向性构成,彼此间相互协调;

态度是内在体验,只有通过言语、行为间接推测;

态度有方向、强度、信任度。

态度功能:调节;自我防卫;价值表现;知识功能

态度改变的形式:方向改变;强度改变

二、三、四、六略

五误导性广告的分析与对策

误导:她借助于文字、图案等知觉线索,让人对特定对象产生错误的理解。

误导性广告:利用误导,使消费者对产品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造成负面社会效应。

引起误导的因素:词语——多义性或模糊性

跟境联效应(指情境的作用)有关

其引发的错误知觉可能涉及主体的期待心理

克服误导性广告的对策:法令

第七章广告理性诉求的需要基础

一,广告的理性诉求与“独特卖点建议”

广告诉求问题:通俗的说是回答向目标对象“说什么”和“怎样说”的问题,

即包含诉求点和诉求形式。

广告的理性诉求是基于商品的功能和特性的一种诉求。

理性诉求含有产品事实性的信息线索:价格;质量;性能;营养;包装等

二,独特的销售建议或独特销售点说——USP理论

USP理论:独特的销售主张和销售点。根据USP理论,选择什么样的产品特性进行传播,对广告的效果影响很大。每个商品都有很多特性,但是,消费者能够记住的东西

是有限的。因此,广告不能表现商品的所有特性,只有找出消费者最喜欢的特性,

商品效能才能被消费者重视。一旦将这种特有的主张与许诺同特定的商标联系在

一起,USP就会给该产品以持久受益的地位。

制约理性广告效果的因素:有关商品的质量—同质化程度;

商品的购买风险水平;

商品的吸引力

有关消费者的因素—消费者的有关知识和经验

消费者的社会经济地位

消费者的购买预期

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点

二,广告诉求的需要基础

需要,动机,需要层次理论: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

层次需要理论在市场策略方面的重要意义:

为市场的细分化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依据;

为产品和广告的定位提供重要参考;

基本需求是一种不完全满足的需要,这一见解给产品的推销带来有益的启动。

三,消费者的需求与广告诉求

广告诉求与优势需要:任何商品总是满足消费者某方面的需要,不能满足一定需要的

商品是卖不出去的。

广告诉求的变换与动态需要:所谓动态需要指的是需要的时间特征。

不同消费群体的兴趣:兴趣是可以看做是需要的特殊表现形式。

根据竞争对手的广告诉求选择适当的广告诉求点:需要层次理论认为,没有一种需要

是已经完全得到满足了的。

三,理性广告的说服理论

系统加工理论:

理论假设:消费者在接受理性广告时,是一个积极的加工者,权衡各种信息,最后决定要购买的对象。

广告学习理论;

认知反应理论;

失谐理论;

功能一致性理论。

启发加工理论

启发式的加工;

低卷入。

第八章广告的情感诉求

1、人的情感或情绪有一个重要的性质,就是它的两极性,即对立性质。例如,爱—恨,喜悦—悲哀。每一对构成一个维度,而每一个维度上又存在着强度上的差异。

2、普拉特契克曾把情绪概括成3个基本维度:强度、相似性和极性。

3、高级情感的分类:

1)道德感:是人们对道德需要是否得到现实或满足所产生的体验。它和道德信念、道德判断密切相关。2)理智感:是人们对认识和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满足所产生的体验。这类情感和人的认识活动、求知欲、探究感、怀疑感紧密联系在一起。3)美感:是人们按一定的审美标准,对客观事物,包括人在内进行欣赏、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美感包括自然的、社会和艺术的三类。一切符合美需要的对象都能引起美的体验。美感具有两个特点a 愉悦的体验吧b倾向性的体验。美感具有客观性、社会性、阶段性。

4、情绪的三因素学说:

(沙赫特提出)情绪的产生是外界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认知过程三者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认知过程起着重要作用。8种基本的情绪:认可、惧怕、惊讶、悲哀、厌恶、愤怒、期望和欢乐。

5、情感性广告对说服的作用:

1)直接作用方式。直接方式最易发生的场合:人们较少了解对象和较少信息加工的机会。a古典条件化:富有吸引力、令人高兴的言语刺激或非言语刺激和引起愉快的情感反应,最终将导致无条件刺激与特定广告商标产品之间的联系。b模仿学习。

2)间接作用方式。即情感通过对信息加工过程的影响,间接影响态度的变化。

6、对广告情感反应的模型:

认知反应(事实的学习)对该广告态度

广告显示对商标的态度商标选择

情感反应(情感体验)使用经验的转化

在该模型中,情感的影响有4方面:a它们能够影响认知的反应b这些情感或许通过古典条件化过程同特定商标联系起来。C由广告引起的情感,进而又导致对该广告的态度d情感的作用还可以转化到使用的体验。

7、损益的情感体验:

如果所作的决定的后果会有收益或损失,那么,伴随损益便将引起相应的情感体验。具体来说,损失带来的是痛苦一类的负面感受,而收益赢得的则是愉悦一类的正面体验。损失的价值函数是凸状,收益的价值函数是凹的。意味着损失的体验比收益更突出,表明决策者倾向于规避损失。

8、广告诉求中常见的情感维度:

1)亲热感:这一维度反映着肯定的、温柔的、短暂的情绪体验。2.幽默:幽默广告使人发笑,产生兴奋、愉快等情绪体验。3.“惧怕”诉求:通过特定的广告引起消费者惧怕及有关的情绪体验,如惊恐、厌恶和不适等。4.美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

9、网络理论:

激活的产生方式:a类似注视的刺激b来自另一个结的兴奋扩散c使用存储中的规则来产生。创意中的情感因素:

当广告主题确定之后,接着就是构思广告主题的表现问题。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创意。一个具有说服效果的创意,往往同情感的作用分不开。这种情感的诉求,在一般的场合下是建立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上的,只有害怕性的广告诉求才相反。钟爱是另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高级情感,诸如荣誉感、自豪感、成就感、民族感等,是一些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10、广告元素的情感因素:

1)颜色2)插图3)标题广告语和文案4)广告歌

11、心境与广告播放:

足够强烈的情绪体验,又并非因为引起情绪的对象消失而马上终止。在这期间内,其他的一切体验和活动有可能染上同样的情绪色彩。例如,在转播精彩比赛或精彩文艺演出的空隙适时地放映一则商业广告,其效果可能比平时好。

第九章广告效果测评理论及方法

广告效果及其测评

广告对受众的作用过程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它分成到达、认知、态度、行动、反馈几个阶段。

2、广告效果:就是在广告信息加工过程中,对其目标受众所产生的影响。包括:1.广告心理效果,如感知觉、记忆、思维等2.经济效果,如销售及利润3.社会效果,对整个社会的文化、伦理道德、价值取向等的影响

3、广告效果具有的特征:1.复合型,广告效果是广告心理效果、经济效果、社会效果的统一2.累积性,对于广告主和广告制作者来说,广告活动从开始调研到投放结束,是一个连续、

动态的过程,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延续性。而对消费者来说,从接触媒体到完成购买、使用、评价、反馈是一个心理积淀的过程。

4、广告效果测评:就是用科学测评方法将广告效果效果量化。广告效果测评的价值在:1.检验决策2.改进设计制作3鼓舞信心

5、有效广告的AIDA学说:

Attention(注意)、Interest(兴趣)、Desire(欲望)、Action(行动)。AIDA学说揭示了广告作用与消费者要经历以下的心理过程:首先,广告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使得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在周围众多事物中指向和集中于该广告;其次,在对广告内容作一系列的信息加工后,对广告发生兴趣;再次,产生购买商品的欲望和动机;最后,动机驱使消费者实施购买商品的行动。

6、广告后的因素包括时机;广告的后继活动,如促销等;刺激或抑制,如舆论、时尚等。

7、DAGMAR模型:

将广告作用的心理历程分为如下阶段:从未察觉某商标或企业到察觉—引起兴趣—作出评价—接受刺激—尝试购买—重复购买,形成品牌忠诚度

8、广告作用六阶梯说:

广告影响消费者的认知(察觉—认知)——情感(喜好—偏好)——意向(信念—购买)。这一过程是直线、顺序发展的。

9、广告效果测评方法依执行时机可分为三类:事前、事中和事后测评。

事前测评是在广告发布前,对广告创意、广告作品、媒体组合等进行测评,目的在于:a评估广告活动可能到达的效果b发现不足,改进策划设计。广告创意测评的方法有a专家小组评定b实验法和现场访谈法。广告作品事前测评多邀请一定数量有代表性的消费者参与评估广告作品,较常用的方法有评分法、比较排序法、淘汰法、形容词选择法和态度量表。

事中测评常用的方法:1.销售区域测评法2.回函测评法3.分割测评法

事后测评:1.广告销售效果的事后测评方法:a销售额增长比值法b广告费用比值法c增长率比值法d四分法测评2.广告心理效果的事后测评:a认知测评b回忆测评c态度测评

10、广告作品评价系统的建立:

抽取作品评价要素的基本程序:调查问卷的编制—正式施测—数据处理

之后,确定各要素的相对重要性程度,常用方法:分配四分法、整体分配法、直接估量法广告作品六大评价要素:可信度(让人觉得真实、可靠)、吸引力(创意的新颖性和引人注目)、适合度(定位准确、引起消费者购买欲望)、感染力(使人产生情感感受)、认知力(让人了解广告主题并记住它)、必要信息(广告信息的必要性和适量度)。

11、广告心理效果的客观测量:1.速示技术2.眼动轨迹描记3.瞳孔变化的记录4.皮肤电指标

5.脑电波指标

6.节目分析器

7.双眼竞争技术

12、广告心理效果的心理量表:

类型:a顺序量表b等距量表c比例量表

心理量表的制作:等级量表法、对偶比较法、多级估量法数量估计法。

广告心理学重点内容

广告心理学重点内容 广告传播的主体:广告人和广告受众 广告的定义:广告是由一个广告主在付费的条件下,对一项产品,一个观念或一个服务所进行的传播活动 商业广告的基本特征 1、它是通过一定媒介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 2、广告传播的中心目的是有效的影响广告对象的心理 3、广告有明确的广告主 广告主通常指付钱来宣传一项产品,一个观念或一项服务的机构或个人 广告受众是从传播学的角度而言的概念,指那些接收到广告信息的人 在各个工作流程中,要想使广告被广告对象接受,从而达到广告的中心目的,要抓住两个关键的环节 1、广告要说什么 2、广告要怎么说 广告人:广告人应当是广告行业中优秀杰出的专业人才 指在广告代理公司从事经营运作设计等工作的专业人才 能力:标志着个体在完成某种活动时潜在的可能性的特征 认识过程(如感觉直觉记忆想象思维 情绪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个性倾向性(如: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如能力气质性格) 觉醒状态(如注意) 非觉醒状态(如睡眠催眠) 在心里过程中,认识过程、情绪与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他们共同存在于同一心里过程之中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如何发生?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时由购买需要开始的,这种需要是由消费者的内因或外界诱因来激起的,之后消费者会经过收集信息,筛选,确定商品发生购买行为。在这个过程的每一步中,广告都会影响消费者。在使用商品后,消费者会做出评价,从而完成这一次购买行为并进入下一次购买行为。 广告是如火如何影响消费者的心理活动的?

1、广告作用于消费者的感觉器官,发生感知觉,如果被注意到了并引起消费者的兴趣,会 进一步产生对它有目的的认识活动。 2、伴随着认识活动消费者会对广告或宣传的商品产生各种情绪情感体验,有积极的也有消 极的,,如果广告满足了消费者的主导需求,并诱发了它的购买动机,则产生积极的情绪,反之,如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主导需要,则可能产生消极情绪。 3、在此基础上,消费者可以确立对广告与所宣传商品的态度,然后对是否购买此商品作出 决策,按照决策发动或抑制购买行为。 广告的心理功能 1、传递沟通功能 2、诱发或满足需要的功能 3、影响态度的功能 什么是注意? 注意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它为心理过程提供一种背景状态 有目的、有意志努力的注意呗称作有意注意 无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称为无意注意 广告的艺术性要保持这样两点,第一要事广告对象看得懂,第二要让广告对象喜欢看。 蔡戈尼克效应? 由于某些问题尚未解决而产生的事欲望满足的迫切需求,是人们对这种为完成的事发生持续的兴趣而一直记住它,直到最终解决。 感觉概念? 感觉是人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心理学家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而广告受众接受广告主要是外部感觉,它包括视觉听觉皮肤感觉味觉嗅觉等。其中某一种感觉器官只对某一种特定的刺激反映。 知觉概念? 知觉是人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的整体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 感受性? 感受性是指感受器官对十一刺激的感受能力,主要指感受器官对相对应的适宜刺激产生的感觉。感受性是一个心理量,它说明公告受众的主观感觉水平和感觉差异,指感觉能力的高低。感觉阈限? 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那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被称为绝对阈限。相对于绝对感觉阈限的感受能力称绝对感受性。差别感觉阈限是指刚刚是人能够觉察到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差别的最小差异量,又称最小可觉差。 联觉得概念? 由一种已经产生的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又称为通感。 整体性的概念? 整体性指当感知一个熟悉的对象时,只要感觉到了它的个别属性或主要特征,就可以依据以往的经验,而直到它的其他属性和特征,从而整体的知觉它。举例:通过视觉获得苹果的外观信息,它引起下一级图式的活动,关于它的形状与颜色,由于头脑中具备其上一级的图式,即苹果这一概念,于是苹果这一概念的图式被激活,又进一步激活苹果下一级的图式,如味道,构造等。这种知觉的整体性十分依赖于旧有的图式的水平,则无法认知。以前从未吃过与见过的苹果的人,不可能仅凭看一眼苹果就完整准确的判断它。因而广告中应尽可能选择那些广告受众熟知的图式去激活它。 知觉整体性原则?

广告心理学期末重点doc资料

1.3 广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P6】 一、调查法调查法: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方法,采用该方法要求预先拟好调查问题(或问卷),然后通过适当的手段,让受调查者表达他们对事物、观点的态度和意见,常用于广告心理研究中,探讨人们对广告活动的意见和看法,以及广告效果。早在1917 年盖勒斯就用其研究 广告对人们购买特殊品牌的影响。 二、实验法实验法: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种普遍方法,是指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 的方法,其中有研究者控制的因素称为自变量或独立变量,研究者改变控制变量测得的心理 活动和行为称为因变量或依存变量。用于探索心理现象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是探讨广告传播心理机制、揭示广告活动心理规律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 三、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是传播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是一种对二手资料进行分析以揭示其中隐含的规律的方法。在广告心理学研究中,它经常被用于广告活动心理策略运用以及民族心理差异的研究。 2.1 各种消费群体的心理特征【P17】 一、年龄差异二、性别差异三、经济收入差异 (一)高收入者消费特点(高消费) 1、逐名心理; 2、攀比心理; 3、冒险心理; 4、享乐心理 (二)中等收入者消费特点中等收入者的经济收入大多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他们的经济收入除了满足维持一般 生活水平的需要之外,还有一定的富余,所以他们以合理消费为特征,其在购买时: 1、注重产品的用途;中等收入者的购买活动一般是在一定现实需要的驱使下进行的。 他们对产品的第一要求是具备适合他们需要的某种用途; 2、品牌或产品的象征意义,每一个人都有自尊或自我显示的需要,当人们具备一定条 件时,就会尽可能地满足自己的这些需要。中等收入者由于收入有限,在商品选择时,会更加关心产品和品牌的象征意义。 (三)低收入者 1、讲究节约; 2、怕冒风险 四、文化程度差异 (一)媒体接触 1、文化程度高低对接触报纸比例的影响很大,但对接触广播电视的影响相对较小; 2、文化程度越高,对时事新闻的兴趣越浓,文化程度越低,对消遣娱乐方面的内容越 感兴趣。 (二)对产品的要求 1、文化程度高的人,目光比较远大,着眼于未来,容易接受新思想、新观念; 2、文化程度高的消费者喜欢格调和品质高、耐久性好的产品。 (三)接受劝导 文化程度愈高的人,逻辑思维能力越强,接受观点时往往要经过自己的知识经验论证,文化水平低的人往往容易不加批判接受别人的观点。

广告心理学期末复习题

广告心理学期末复习题 考试题型:论述题,共7题,学生可选择其中的5题作答。每题20分,共100分。 1、你如何理解广告心理学是广告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该题答案在绪论部分) 广告心理学是心理学和广告学的交叉学科,是探索参加广告传播活动的人在广告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存在的心理规律的一门学科,与心理学、广告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一般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活动,一方面是从理论上探讨人的心理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另一方面是在各种实践领域中应用、探讨这些规律。 广告心理学把心理学的普遍规律应用于广告活动中,并探讨构成广告活动主体的人的心理现象和他们在广告传播活动中有哪些特殊的心理规律。虽然广告心理学与基础心理学都是以人为研究对象,但心理学研究的是一般情况下的人,而广告心理学研究的是处于广告活动情境中的人。广告心理学以基础心理学的研究为基础,但广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丰富了心理学的学科知识,所以,广告心理学可以说是心理学在应用领域的一个小分支。 广告学是探讨广告活动现象及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对广告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相应广告理论的揭示。广告的目的是要对广告对象的心理与行为产生影响。 广告心理学正是在广告学所描绘的广告活动框架之下,探讨人在广告活动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为广告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广告学研究的广告活动过程是宏观的,而广告心理学研究的活动中人的心理是微观的。广告学强调艺术性和科学性,广告心理学更加强调用科学的角度审视广告。换句话来说,广告心理学是适应广告的科学性要求逐步发展起来的,为广告活动中的各种决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实证依据。 2、简述20世纪广告心理学的发展过程。(该题答案在绪论部分) (一)20世纪早期,受到以生产者为中心的卖方市场的限制,局限在表层的心理活动。研究的目的是用于卖方市场,为生产者服务。营销传播观念是“请消费者注意”。 (1)1900年H·盖尔出版《广告心理学》,开始谈到广告活动中消费者的注意、兴趣等心理现象。 (2)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W·D·斯科特出版《广告理论》,提出心理学对广告工作大有帮助的见解,并做了相应的研究。现在通常把此书的问世作为广告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3)1908年,斯科特出版了《广告心理学》,将学科的理论更加系统化。与此同时,由H·闵斯特伯格所做的实证性研究在哈佛大学心理实验室展开。 (4)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无线电广播事业的发展,广播广告也有了很大发展,广告心理学在有关消费者广告的记忆上有了较深入的研究,对如何使广告更加引人注意也有了更多的认识。

广告心理学题库(送给自考同学)心得

2011广告心理学题库 1.实验法: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有目的的给被试者某种刺激,以引发他的某种行为反应,从而加以研究,找出某种心理活动的规律,或者说找出事物的某种因果联系,这种方法叫实验法。 2.注意的过滤器说的观点:一种称为过滤器的注意理论认为,有机体有着许多彼此分离着的神经通道。它们对于外界来的各种各样的刺激进行着筛选,即把无关紧要的信息过滤掉(或堵塞住),以免大脑负担过重。因为,大脑的信息加工容量是有限的。这种理论的要点,就是把注意看成一种信息的过滤器。 3.注意在加工信息过程中的作用: (1)集中指向特定对象 (2)保持作用 (3)某种调节与监督作用 4.吸引力是广告成功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5.注意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6.注意的一般动机:具有某些特性的信息更易支配着大众的注意。这些特性是信息的有用性、支持性、刺激性、趣味性(娱乐性) 7.适应水平理论:有机体对刺激的反应与适应的基础水平有关,或者说,对刺激作判断时会有一个参照点。该参照点受 (1)注意集中的焦点刺激 (2)背景刺激 (3)有机体的内部活动 8.刺激的因素涉及刺激的许多纬度如大小与强度、新颖性、颜色、位置、变化与活动、形状等。 9.定向活动:鉴于始发的悬念广告信息十分有限,根本不足以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就形成了一种动机,趋向于对该系列的下一次广告。这就是所说的定向活动。 10.感觉:当她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在大脑中对特定对象的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就是感觉。 11.泛化:当受试者学会对某个刺激作特定反应时,这种反应不仅可以由原有的刺激所引起,而且还可以由类似的刺激所引起。这种现象称作条件反射的泛化。12.分化:条件反射的泛化,指的是学习者对不同的类似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而条件反射的分化,则是对不同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13.广告重复的积极作用: (1)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可以通过不断重复该商标商品的广告逐渐形成,只要该商品的特性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在大众不太熟悉商品的场合下,比如一个新产品的出台,频率高的广告不仅强化大众对它的学习过程,而且高频率本身就可能成为该商标的一个优势指标(3)对于著名的品牌,广告的重复作用主要是防御性的,即旨在巩固消费大众已经建立了的重复购买习惯即认牌购买 14.广告重复的消极作用: (1)过度重复鉴于没有新内容而导致厌倦的产生。 (2)随着重复次数继续增加以至于把认知活动转移到其他的无关信息。其结果难以产生态度改变,甚至导致消极态度。

广告心理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绪论 路易斯的法则的ADS法则:注意——兴趣——欲望——行为法则。标志 1901年12月 广告与市场营销: 1.广告是市场营销的四大策略之一——销售推广策略中的一个传播信息的工具。 交换 企业消费者;G W G 货币 P产品 4PS P价格 P销售推广它与某一商品销售之间的联系时相当薄弱和片面的。 P地点 2.销售推广是指所有用来与消费者沟通、告诉或说服消费者有关某种商品的好处及价值的活动。 3.通过4种方式实现:个人销售、广告、公众宣传、促销 A市场营销的要素:传统的市场营销有——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销售promotion B广告在营销中的地位:广告是四大策略之一。 C广告在营销中的作用:广告与销售推广的关系是比较直接的。广告做的好坏在于它有没有达到销售推广的最终目的,亦即是否有效地传达了商品的信息。 销售推广具体目标则因商品、因时、因地而异。 D广告的功能:确认及识别商品,传达有关产品的信息,引起新使用者对新产品的尝试,并借由目前使用者的建议促使购买,刺激某一产品的分配,增加对产品的使用,增加对品牌的偏好及忠诚度,广告除了有助于行销外,还提供可传播的功能,教育的功能、经济的功能以及促进社会的功能。 E为什么要学习广告心理学? 1.广告说服需要把握消费者心理行为特征。a、买点的确定与目标消费者的价值取向紧密相关。b、消费者与厂家在商品关注特性上的差异。 2.广告传播依赖心理学法则。 3.准确地了解心理法则需要用科学方法。 4.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心理活动经验。这有利于理解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但是要准确地了解和把握目标消费群体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就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否则就容易错位。F广告对消费行为的作用: 1、在诸多市场要素组成的复杂关系之中,消费者成为中心,理由是:第一,商品生产以满 足消费者需要为宗旨;第二,一切市场策略只有符合消费者的行为特点,才可能奏效。 2、个体消费行为指的是消费者寻找、购买、使用和评价用以满足需要的物品和劳务设施所 表现出的一切脑体活动。它可由如下一般过程表征: 形成需要或激发动机(直接体验/诱因)→获取信息(回忆经验、知识/广告提供)→选择商品→购买行为→评价所购物品→下次购买 G广告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的影响: 1、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模型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会受到外部的和内部的两大因素的影响。前者包括文化的,诸如信仰和价值、生活方式等;社会学的,如社会阶层结构、家庭与参照群体,生命周期、舆论指导等;经济学的,如价格、送货、支付期限和销售服务等。后者涉及个体的认知结构、学习加工、态度、动机和人格特点等。如果说外部因素的影响是间接的,那么,自身的内部因素则产生

广告心理学重点

自学考试广告心理学”全书重点(下) 第四节说服的信息传播模型与广告说服 说服的传播模型_ -'1959年霍夫兰德和詹尼斯提岀了一种基于信息传播过程的说服或态度改变的模型。 说服模型的每个环节,都表明了所关联的重要因素 :传递者或信息源涉及的问题是,它是否从自己所维护的看法中得到个人的好处。客观性或无私心成为可信的基本条 件。 :意见传播,也就是进行说服。主要取决于信息的本身,但传播方式方法对说服效果亦有影响 :接受者是被说服的对象。中心问题是信念和人格(人性) 情境因素对说服过程的影响主要涉及警告与分心: 广告的说服_ '广告成为诱因的因素: 广告信息本身与消费者的潜在需要有关: 广告信息源有较高的可信度- -广告给消费者以积极的情感体验 激化广告气氛或情境- 如何增强广告信息的可信度 :突岀广告产品的特点,也不回避次要特性的不足,即宣传的客观性 实际表演或操作4 科学鉴定的结果和专家学者的评价: -消费者的现身说法 失实广告的修正作用_ 第五节误导性广告的分析与对策 误导性广告的分析_ '误导性广告:误导是一种心理效应。它借助与文字、图案等知觉线索,让人对特定对象产生错误的理解。利用误导, 是消费者对产品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造成了负面社会效应,这种广告就是误导性广告。(名词解释) '引起误导的因素: 从误导的词语来看,他们的语义往往带有多义性或模糊性- 某些误导性传播跟境联效应有关: -误导引发的错误知觉可能涉及主体的期待心理。 克服误导性广告的对策 _ 健全有关法规,加强执法力度■' 大众应努力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知识,提高识别虚假广告的手法 ,在识别各类广告信息时,不能仅仅停留在注意知觉的线索上,须做进一步的信息加工 第六节态度的测量 总加量表Likert Scale _利凯特1932 等距离表Equal-appearing Interval Scale 塞斯通蔡夫1929 _ _语义分析量表Semantic Differential Scale 奥斯古特1957 多极估量量表Multistage Evaluation _Scale二维评价量表马谋超曹志强80年代初 第七章广告理性诉求的需要基础 第一节广告的理性诉求于“独特卖点建议”

广告心理学重点(下)

自学考试“广告心理学”全书重点(下) 第四节说服的信息传播模型与广告说服 说服的传播模型? ? 1959年霍夫兰德和詹尼斯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传播过程的说服或态度改变的模型。 说服模型的每个环节,都表明了所关联的重要因素? 4传递者或信息源涉及的问题是,它是否从自己所维护的看法中得到个人的好处。客观性或无私心成为可信的基本条件。 4意见传播,也就是进行说服。主要取决于信息的本身,但传播方式方法对说服效果亦有影响 4接受者是被说服的对象。中心问题是信念和人格(人性) 情境因素对说服过程的影响主要涉及警告与分心4 广告的说服? ?广告成为诱因的因素: 广告信息本身与消费者的潜在需要有关4 广告信息源有较高的可信度4 4广告给消费者以积极的情感体验 激化广告气氛或情境4 如何增强广告信息的可信度? 4突出广告产品的特点,也不回避次要特性的不足,即宣传的客观性 实际表演或操作4 科学鉴定的结果和专家学者的评价4 4消费者的现身说法 失实广告的修正作用? 第五节误导性广告的分析与对策 误导性广告的分析? ?误导性广告:误导是一种心理效应。它借助与文字、图案等知觉线索,让人对特定对象产生错误的理解。利用误导,是消费者对产品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造成了负面社会效应,这种广告就是误导性广告。(名词解释)?引起误导的因素: 从误导的词语来看,他们的语义往往带有多义性或模糊性4 某些误导性传播跟境联效应有关4 4误导引发的错误知觉可能涉及主体的期待心理。 克服误导性广告的对策? 健全有关法规,加强执法力度? ?大众应努力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知识,提高识别虚假广告的手法 ?在识别各类广告信息时,不能仅仅停留在注意知觉的线索上,须做进一步的信息加工 第六节态度的测量 总加量表Likert Scale?利凯特 1932 等距离表Equal-appearing Interval Scale 塞斯通蔡夫 1929? ?语义分析量表Semantic Differential Scale 奥斯古特 1957 多极估量量表Multistage Evaluation? Scale二维评价量表马谋超曹志强 80年代初 第七章广告理性诉求的需要基础 第一节广告的理性诉求于“独特卖点建议” ?广告的理性诉求:基于商品的功能和特性的一种诉求。(名词解释)

(广告传媒)广告心理学期末复习总结

广告心理学: 动机性遗忘理论: 为避免不愉快的情绪或内心冲突而遗忘某些事件或人物的现象。这种遗忘常由一定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动机所致,是个体心理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被遗忘的事物往往与社会道德观念相冲突,或是以唤起个体的创伤性体验。但动机性遗忘并不意味着有关的经验已从记忆贮存中消失。 感觉阈限: 用于测量感觉系统感受性大小的指标,用刚能引起感觉的刺激量来表示。可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两类。那种刚刚能觉察到的最小物理刺激量称为绝对阈限。 感觉阈限和感受性的关系: 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感觉阈限。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二者成反比,阈客观事物对感觉器官所发生的作用叫刺激。某种感觉器官感觉最敏锐的那种刺激,就是这种感觉器官的适宜刺激,其他的刺激对这种感觉器官来说是非适宜刺激限值低感受性高,阈限值高感受性低。 形象记忆: 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通常以表象形式存在,所以又称"表象记忆"。它是直接对客观事物的形状、大小、体积、颜色、声音、气味、滋味、软硬、温冷等具体形象和外貌的记忆,直观形象性是其显著的特点。形象记忆按照主导分析器的不同,可分为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味觉的和嗅觉的等等。 联觉: 各种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即对一种感官的刺激作用触发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差别阈限: 刚刚能够引起感觉差异的最小刺激变化强度被叫做差别阈限。阈限是指人刚刚能够感觉到的刺激强度水平。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被叫做绝对阈限。 差别感觉阈限: 产生感觉体验需要的最小物理刺激量,当刺激量的变化必须达到一定程度,人们才能感觉出有差别。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感觉阈限。 逻辑记忆: 以词语为中介、以逻辑思维成果为内容的记忆就是逻辑记忆。概念、定理、公式、观点等都是以事物的意义和特点、事物的内在规律和事物之间关系为内容,通过思维活动和借助于词语的作用,才能产生高度的概括和抽象,并在脑中留下印象。逻辑记忆是人类所特有的。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曲线是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人体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循序渐进的直观描述,人们可以从遗忘曲线中掌握遗忘规律并加以利用,从而提升自我记忆能力。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属于心理学范畴,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品牌认知: 一个成功的品牌,首先应该具备比较高的知名度,然后是受众对该品牌的内涵、个性等等有较充分的了解,并且这种了解带来的情感共鸣是积极的、正面的,最后,在使用了产品、认可了产品价值后,还会再次重复购买,成为忠诚的消费者。 品牌认知的基础元素:

广告心理学复习笔记

第一节学习广告心理学的必要性 一、从心理学对广告的意义看广告心理学 (一)受众的心理特点 1、大部分消费者对自己真正的需求并不清楚,大多数消费者是非理性的。 2,、有时候消费者即使知道自己的需求和爱好,也不见得会据实相告,他们在不经意的瞬间,可能会做出与自己完全相反得答案 直接询问消费者最容易出错的原因 1、有时候消费者根本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买一个产品 2、消费者不一定能够表达自己真正的需求 3、社会规范的原因对消费者的束缚 (二)、心理学对广告的重要意义 1、广告说服需要找对人,说准话 2、广告策划与创意必须把握消费者的心理行为特征 3、广告传播依赖心理学法则 4、准确把握消费者的价值观和消费行为特征需要采用科学的心理研究方法 二、从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力看广告心理学 1、吸引注意力 适应注意力抓住注意力 2、传播注意力 3、情感诉求 4、进行说服 两种相反得观点:1、“强势”作用对消费者行为产生的大的影响 2、“强势”作用提醒顾客某品牌的产生 5、指导购买 6、创造流行 第二节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参加广告传播活动的人在广告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及规律 (一)广告参与者 1、广告人 具有知识、技术、经验及洞察力、能为广告主建议最好使用广告完成他们的目的,并能有效的去执行,使广告达到这些目的的人。 2、广告受众 3、广告主 (二)广告传播中的心理现象 1、心理过程 认知心理(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情绪和情感 意志过程 2、个性心理

个体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个性性格) 3、心理状态觉醒非觉醒 二、广告心理学研究的任务 实践应用理论构架 第三节、广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调查法 定义:研究者预先拟定好问卷、通过适当的手段,让受调查者表达他们对事物,观点的态度或意见 经常用于广告效果的研究 调查法的优缺点:优:1、内容客观便于分析方便高效 2、匿名性强回答真实 3、节省人力时间经费 缺:1、抽样不合理引起结论有问题 2、问卷编制比较复杂 3、不够灵活难于适应每一个被测者 二、实验法 主要用于探索心理现象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 1、定义:人们根据一定的科学研究目的,采用科学仪器设备,在人为操控或模拟的特定条件下,排除各种干扰,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试验中有研究者控制的因素称为自变量 研究者在改变不同实验条件下所观测到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称为因变量 2、实验法一般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 实验室实验优点:控制条件比较容易实现,允许人们对实验结果进行反复验证 缺点:被测者有实验意识,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影响实验结果的科学性。 现场试验优点:结果比较符合实际 缺点:无法严格控制干扰 三、内容分析法 定义:一种对第二手资料或者案头资料进行分析以揭示其中隐含的规律方法,经常被用于广告活动心理策略研究以及民族心理差异的研究 步骤:1、对每一个问题进行定音,制定可以掌握,容易操作的内容分析标准和编码方法 2、对案头资料进行抽样 3、对编码员行训练 4、对编码员获得的数据进行抽样分析 四、投射法 定义:通过给被访者提供一种模糊的,非结构性的访谈情境,使其在一种没有明确目标指向的条件下,自由,充分地表达个人的观点和看法,从而探究其隐藏在表面下的真实心理——真实的情感,意图和动机的一种研究方法。 投射法在广告心理学中主要用于探究消费者的潜在动机和情感。 优点:真实性强,比较客观

广告心理学复习题集供参考

广告心理学习题集 一、选择题题库(从每道题目中选择一个最满意或最合理的答案,填在答卷纸相应的位置) 1.下列哪种广告不宜太多重复 A 幽默广告 B 为不太引人注意的产品作的广告 C 内容抽象、复杂的广告 D 存在大量竞争的产品广告 2.下列哪些不属于边缘线索 A 明星代言人 B 精美的包装 C 悦耳的音乐 D 高品质的陈述 3.下列关于电视广告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确保关键画面至少保持2秒钟,关键画面一定要显示商标 B 与关键画面有关的声音应该跟在关键画面之后,置于次要画面之中 C 在词的运用上,肯定句中应运用低意象词,否定句中则用高意象词 D 不同的广告围绕同一主题改变画面,减少各种形式的疲劳 4.根据罗斯特和佩斯在《广告和营销管理》一书的观点,对电视广告来说,应确保关 键画面保持至少几秒钟 A 1秒 B 2秒 C 3秒 D 4秒 5.我国大陆第一则“名人广告”为 A 葛优—双汇火腿 B 李宁—健立宝 C 李默然—三九胃泰 D 蔡国庆—华意 空调 6.广告中语言的首要作用是 7. A 传递商品信息 B 实现“二级传播”的基础 8. C 维持广告传播近期效果 D 维持广告传播的远期效果 9.在现代市场中,要拥有高的品牌知名度,首先的先决条件是 A 科学的品牌命名 B 过硬而稳定的产品质量 C 良好的信誉及服务 D 大量的广告投入 10.一个真正好的品牌标志,其关键是 A 让消费者接受、喜欢,赏心悦目 B 与品牌、产品密切联系 C 遵循标志设计原则设计出来 D 必须经过市场研究的评判

11.下列哪种媒介的受众接触度最高 A 电视 B 报纸 C 广播 D 杂志 12.根据罗明等研究,收视时间最长的年龄段是 A 13-18岁 B 19-34岁 C 41-60岁 D 61以上 13.什么是广告影响消费者的基本前提 A 消费者与媒体的接触 B 消费者与广告人的接触 C 广告人与媒体的接触 D 广告主与媒体的接触 14.根据北方经济咨询公司1999年的调查,女性比男性更关心以下哪一种题材的节目 A 生活爱情 B 武打片 C 革命战争 D 各朝代历史 15.高收入者在商品消费的特点是 A 关心产品用途 B 喜欢攀比 C 讲究节约 D 怕冒风险 16.消费者要求每个属性都达到最低标准的品牌选择模式 A 优势模式 B 连续性模式 C 不连续模式 D 期望值模式 17.下列哪个因素是影响青年女性消费者消费的最主要内在因素 A 美的追求 B 爱潇洒 C 爱自尊 D 节约 18.男性比女性更感兴趣的电视剧题材是 A 武打片 B 爱情片 C 生活片 D 现代农村 19.高收入者在品牌选择时更加看重品牌的什么属性 A 质量 B 价格 C 知名度 D 包装 20.下面哪种品牌选择模式运用的最广泛: A 连续性模式 B 编撰模式 C 不连续性模式 D 优势模式 21.下列广告媒体中,信息可靠性最低的是 A 报纸 B 杂志 C 电视 D 互联网 22.影响诱惑性购买行为最重要的因素是 A 产品的货架摆设 B 产品的包装 C 货架位置的高低 D 专柜展销, POP 23.常被看作是城镇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标志广告类别是 A 路牌 B 电视 C 霓虹灯 D 广播 24.由他人和周围情景因素影响的购买行为是

广告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归纳

广告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5个,2分/个,共10分) 1、光环效应: 人们对人的某种品质或特点有清晰的知觉,印象比较深刻、突出,这种强烈的知觉,就像月晕形式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掩盖了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特点的认识。①梦露的鞋子②环效应是把双刃剑 2、奥卡姆剃刀: “奥卡姆剃刀”是一种“反动的”哲学。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就是不断为这个世界增添新的内容,而“奥卡姆剃刀”却不断向我们的文明成果发出挑战,指出许多东西实际上是有害无益的,而我们正在被这些自己制造的麻烦压垮。 ①把烦琐累赘一刀砍掉②享受简单的生活③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3、皮革马利翁效应: 每一个孩子都可能成为非凡的天才,一个孩子能不能成为天才,取决于家长和老师能不能像对待天才一样爱他、期望他、教育他。 ①“雕像”变成“美少女”的故事②不应吝啬对孩子的赞美③学会赞赏别人 4、广告心理学定义: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 5、AID(M)A:注意—兴趣—欲望—(记忆)—行动 AIDAS:引起注意—诱发兴趣—刺激欲望—促进购买—买后满足 6、广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猜测,考2个) ①实验法: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给被试者某种刺激,以引起他的某种行为反应,从而加以研究,找出某 种心理活动的规律,或者说找出事物的某种因果关系。 ②投射法:投射法是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用来探讨消费者潜在的动机和情感,消费者首先接受一个可用 多种方法解释的模糊刺激,在其作出反应时,通常会把自己隐藏起来的需要、愿望、情绪投射到对这一刺激的解释上,通过对这些反应的间接推测,我们可以了解其内心的深层想法。 ③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二手资料进行分析以揭示其中蕴含规律的方法。 7、理性广告的说服过程:(四选一) ①功能一致性理论:消费者接受到广告刺激时,会把从广告中获得的产品性能方面的特点与自己心目中所期望的或理想的产品应具有的性能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广告中的产品是否与自己的期望是否相符,这一过程称为功能一致性过程。 ②认知反应理论:消费者并不是被动地接受广告刺激,而是主动地评价广告信息,消费者接受和加工广告时所产生的思想,会对说服效果产生中介作用。 ③认知失谐理论:人们对一个对象形成新的态度时,会出现以下倾向:使新态度与原有的态度、价值观和个性相一致。如果感知到的新信息与原有的信念或态度不一致,那么就会体验到失谐并由此产生态度的改变。 ④启发式加工理论:消费者对广告中所传播的产品性能方面的信息并不进行仔细的思考,而是根据广告中的一些线索,如广告论据的多少,专家评价,广告中所使用的名人的声望等直接形成一定的品牌态度。 二、简答题(4个,5分/个,共20分) (一)影响注意的因素: 1、客观刺激特征 2、个人的主观性因素(需要、态度、兴趣、经验) 3、情境因素 (二)、如何利用注意规律进行广告创作 1、利用刺激的特点增强广告的吸引力 2、适当增加广告的重复率 3、增强广告的艺术性 4、利用悬念 (三)、知觉的影响因素 A、知觉对象的特征:刺激的接近性、相似性、连续性、封闭性(P44)

浅析广告创意中的广告心理学应用

浅析广告创意中的广告心理学应用 发布时间:2010-12-03 来源:中国心理学家网我要评论:(0)字体:【小】【中】【大】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奥美广告的营销理念与“360度品牌管家”的操作模式,得出其具有的现代性与科学性特征。从广告心理学的角度进行探讨,本文尝试分析“360度品牌管家”的心理学内涵与品牌构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阐述广告心理学在广告创意实践过程中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品牌管家广告心理广告创意 Abstract:The article generally introduces the management belief and the operate model of “band management around 360 degree” in Ogilvy, and states that the operate model owns the feature of modern and science. In the point of advertisement psychology,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ses that “band management around 360 degree” has more effective influence in band building and band communication. Further more,we attempt to illustrate the guidance of advertisement psychology to advertisement originality in practices.

广告心理学期末复习要点

1.广告心理学:广告心理学是研究广告活动与消费者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存在的心理规律的科学 科学的心理观: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一、心理是脑的机能。二、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三、心理的反映是主观能动的反映,不是镜子式的反映。四、人的心理具有社会性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离开了人类社会,即使有人的大脑,也不能自发地产生人的心理 广告心理学的研究领域:1、广告作用于消费者的心理机制 2、广告诉求的心理依据 3、广告表现的心理规律4、广告媒体接触心理 5、广告构成要素与广告效果的关系 6、广告效果及其测量方法 7、消费者的心理差异 8、消费者对广告的反应 9、品牌心理 广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调查法 1、访谈包括结构式访谈和无结构式访谈 2、问卷调查包括(1)结构:说明、指导语、问题(2)类别:开放式、封闭式(3)注意事项:为被调查者着想二、实验法 1、实验室实验 2、自然实验三、作品内容分析法 1、确定问题 2、选择资料 3、培训人员 4、评分编码 5、统计分析实验法:指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有目的地给被试者某种刺激,以引发他的某种行为反应,从而加以研究,找出某种心理活动的规律,或者说找出事物的某种因果联系 访谈法:是通过访谈者和受访者的交谈,了解受访者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态度等的方法。 结构式访谈与无结构式访谈的优缺点对比:结构式访谈优点1谈话易控制2简练,省时3内容可量化。缺点:1受访者处于被动2不易深入非结构式优点:1气氛轻松2受访者易吐出心中真言。缺点:1费时费事2难以量化 广告心理学的效应模式AIDA:AIDA理论是广告理论中较为经典的观点。既可以认为是广告创作原则,也可以认为是消费者接受广告的心理过程。 AIDA就是英文Attention(注意)、Interest(兴趣)、 Desire(欲望)、 Action(行为)的头一个字母组成。意思是广告作用于视听者的心理历程是:首先引人注意,即从周围对象中指向和集中于特定广告,接着对引起注意的广告发生兴趣,而后产生占有广告产品的愿望,最后导致消费者产生购买该广告产品所诉求的行为。 第一本《广告心理学》的x H.盖尔1900年出版《广告心理学》 2.感觉现象包括:1、感觉适应-感觉器官受到刺激的持续作用,刺激强度不变,但人的感受却越来越弱的现象。 2、感觉对比-同一感觉器官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得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3、联觉-某种感觉发生导致另一种感觉和其表象出现的现象。 消费者知觉的特性:1)整体性2)选择性3)理解性 4)恒常性 整体性:任何一个事物都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当客观事物作为刺激物对人发生作用的时候,通过感觉器官,大量离散的感觉信息传送至大脑,然后大脑按照一定的规则将他们组成某个整体或完形。这种把事物各个部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或完形。 1)完型2)境联效应.研究表明,尽管知觉对象由许多个别属性组成,但是人们并不把对象感知为若干个相互独立

电大《广告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习题与解答之案例分析题.doc

电大《广告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习题与解答之案例分析题 : 案例分析(93) 1?分析“平安中国,屮国平安”这一广告语。 答:这句广告语字数控制在7加减2减少了广告记忆内容,符合品牌信息记忆策略,在广告词语不断的反复中,使品牌更容易识别和记忆。(书P147)“小国平安”是一句双关语,既显示了公司名称,乂表达美好的祝愿,与消费者的情感一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广告的表现迎合了人的高级情感的体现,为消费者与广告的沟通构筑了情感的平台。“平安''蕴涵品牌内涵。 (15 P219) 2.商场往往以降价、保修、送货上门等作为促销手段,为 什么?答:降价符合消费者希望价廉的心理,在马斯诺的需求层次划分屮的最高层是H我表现的需要的满足,名牌降价可以满足消费者对名牌拥有,以满足自我表现需要的心理。保修使消费者对商站和企业产生信任感,送货上门则是降低了消费者解决问题的难度,帮助消费者达到最后的购买行为。(书P199)3.北京的全聚德是老字号,前几年北京出现了4家“仝 聚徳”,后被北京政府取缔。分析新开的“仝聚徳"的出发点,以及北京政府取缔其的原因。答:利用消费者对全聚徳原有的记忆和感觉,以及对“仝聚德”因视觉上混淆而产生的错觉,利用消费者对该胡牌感觉化、情绪化的认识来误导来消费者。品牌利用分化抑制的泛化nJ'能导致的商品识别混淆,使消费者将“仝聚德"视为“全聚德”,而根据国家冇关品牌名称和logo的设置中规定,两者的相似度如果来60%以上,是不能注册成功的,这样有意维护的品牌问的公平竞争,杜绝了更多欲利用品牌识别系统小的泛化现象牟利的举动。 4 ?“乐口福J “凤凰羊毛衫”,“五香豆”等曾经是上海的名牌,价格也比鮫低,但现在上海人不把它们作为名牌,很少购买,外地人 也不把它们作为送礼的佳品。请问这是什么原因?答:产品老化,缺少创新;品牌没有新

广告心理学考试重点

广告心理学 1.什么是广告心理? 主要研究说服大众购买商品的心理过程,即研究广告传播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心理现象、本质、规律及方法的一门学问。 2.什么是AIDMA? 广告五字经打动公众的广告应具有的5个心理条件 Attention Interest Desire Memory Action 引起注意产生兴趣欲望激发强化记忆促使行动 3.什么是USP? 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 独特的销售建议(罗瑟瑞夫斯) ①每一条广告都必须给消费者提出一条建议。 ②提出的建议必须是竞争对手没有或无法提出的。 ③提出的建议必须要有足够的力量撼动消费者。 4.什么是绝对阈限? 绝对阈限是指能被感觉渠道察觉的刺激的最小量。 5.什么是知觉偏见? 知觉偏见是人们在感知事物的时候,由于特殊的主观动机或外界刺激,对事物产生一种片面或歪曲印象的心理过程。(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定型作用) 6.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p17 马斯洛认为人有许多基本需要,并将这些需要排成一个有高低层次的系统。并且优势需要决定人的行为。 ①生理需要:吃、喝、拉、睡、性。 ②安全需要:身体、财物、住所、就业、投资、生活。 ③社交需要:需要有人关注我们,关心我们,与人相处,认同家庭,寻根寻祖,结交朋友,受人赞扬…… ④尊重需要:声望、尊严、地位、胜任感、力量、成就、他人的尊敬 ⑤自我实现的需要:实现自己的潜能、展示自己的风度。 7.图地关系 “图”是主要的知觉对象,“地”是次要的知觉对象,其作用是作为主要对象的陪衬。由于观察角度的不同,图地关系反转,将分别出现不同意义的画面,便产生了双重意象。 8.联觉 是各种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即对一种感官刺激作用触发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9.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德国心理学家贺曼·艾宾浩斯关于记忆的研究发现:输入信息在经过人的注意过程的学习后,便成为了人的短时记忆,但如果不经过及时的复习,这些记住了的东西就会被遗忘,而经过及时的复习,这些短时记忆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长时记忆,从而在大脑中保持着很长时间。 10.低介入学习模式——潜移默化 低介入广告——知觉结构变化——态度改变——行为变化 低介入状态下的学习是消费者没有多少驱动力去主动处理和学习信息。 11.归类评价模式 人们常把物体分门别类,在评价一种新物体时,总是先把物体归入所属类别。再从记忆中提取对该类别的态度,并强加给新物体。 12.广告创意的方法 ①李奥贝纳——固有刺激法 他认为,成功的创意广告的秘诀就在于找出产品本身的固有刺激。固有刺激也被称为“产品与生俱来的戏剧性”。 ②罗瑟瑞夫斯的独特销售建议(USP)法 ③大卫奥格威的品牌形象法 他认为,任何产品的品牌形象都可以依靠广告建立起来。每则广告都应该对品牌形象这个复合特征有所贡献。 ④威廉伯恩巴克——实施重心法 他认为,实施广告信息战略“如何表达”部分,完全可以独立成为自己的内容,广告的技巧不是在于“说什么”,

广告心理学的重点

广告心理学复习笔记 第一章绪论 1,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研究对象 A广告心理学史探索参加广告传播活动的人在广告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存在的心理现象的一门学科。 B其研究对象使参加广告传播活动的人在广告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存在的心理规律。广告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包括广告受众(即消费者)在广告活动中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和各类广告形式、手段的心理效果的测定,以及广告人在广告活动(如创意等)中的心理活动。它更多的是强调心理学的原理在广告实践中的应用。 C功能: 第一,传递沟通功能,是连接商品和消费者的一座桥梁。 第二,诱发或满足需要的功能:通过各种媒体和手段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并满足他们的需求,包括物质和精神的需要;第三,影响态度功能。 3)研究任务 2,广告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 3,广告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1)观察法 2)询问调查法 3)投射法 4)问卷量表法 5)实验法 6)内容分析法 4,学习广告心理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学习广告心理学的原则:系统性原则、特定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第二章广告成功的心理基础 1,广告受众的注意 1)发挥广告心理功效的原则:“AIDMA”(attention引起注意, interest引发兴趣, desire激起欲望, memory强化记忆, action促成行动) 2)广告受众的注意及种类 A内涵: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它为心理过程提供一种背景状态。其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B种类:第一,有意注意,第二,无意注意,第三,有意后注意, 3)广告受众注意的功效 C广告受众对广告的注意有以下作用:选择作用、维持作用、调节监督作用。 2,广告引起广告受众注意的方法 1)广告信息的特点 A受众对广告的注意是以无意注意为多,无意注意是一种定向反射,定向反射式由客观环境中的刺激所引起的有机体的一种应答性反应。因此,广告作为对广告受众的刺激物,其本身的特点会影响广告受众对他的注意。 a新异性 b活动变化性 c对比性 d广告信息的相对强度 e信息呈现的方式、信息量和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