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连枷胸的临床救治

创伤性连枷胸的临床救治
创伤性连枷胸的临床救治

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心理状态及康复质量的影响

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心理状态及康复质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9-09-04T15:33:31.363Z 来源:《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3期作者:姚丽蓉 [导读] 创伤性骨折患者护理中,配合应用疼痛控制护理,可以减轻疼痛,改善心理状态,提高康复质量。(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四川,南充,637000) 摘要:[目的]探究观察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心理状态及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2月--2019年7月为时间段,选择我院收治的15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75例。常规护理模式用于对照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配合应用疼痛控制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程度,同时观察比较患者的心理状态,另外调查评价患者的康复质量。[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疼痛评分以及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康复质量各指标评分都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创伤性骨折患者护理中,配合应用疼痛控制护理,可以减轻疼痛,改善心理状态,提高康复质量。 关键词:疼痛控制护理;创伤性骨折;疼痛程度;心理状态;康复质量 Effect of pain control nursing on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pain degree and rehabilitation quality of traumatic fracture patients Yao Lirong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 Sichuan, Nanchong, 6370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observe the effect of pain control nursing on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pain degree and rehabilitation quality of traumatic fracture patients. [Method] From February 2018 to July 2019, 150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fractur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75 cases each. Routine nursing mode was used for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pain control nursing was applied in the study group. The pain degree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the patients was observed and compared. In addition, the rehabilitation quality of the patients was investigated and evaluated. [Result] The pain score, SAS score and SDS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after nursing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 < 0.05); the rehabilitation quality index scores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Pain c ontrol nursing can alleviate pain, improve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rehabilitation in the nursing of traumatic fracture patients. Key words: pain control nursing; traumatic fracture; pain degree; psychological state; rehabilitation quality 创伤性骨折,是一种创伤性疾病,发病率高。临床上,患者以功能障碍、局部疼痛为显著特征。目前,手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而术后疼痛是影响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1】。近些年,学者们开始致力于疼痛护理管理的研究,并且在骨科病房中得到应用。经大量研究证实,可行的疼痛护理,对改善病人疼痛程度有积极作用,而且可缓解病人的消极情绪,促进病人尽早康复。本文以2018年2月--2019年7月为时间段,选择150例患者且分成2组,对比观察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心理状态及康复质量的影响。现在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8年2月--2019年7月为时间段,选择我院收治的15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75例。入组条件:(1)确诊创伤性骨折;(2)20-70岁,男女不限;(3)自愿参与研究,签署有知情同意书;(4)本研究经医院伦理会批准同意;(5)伴有明确的外伤史;(6)意识清醒,可正常沟通。排除标准:(1)不愿参与研究者;(2)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3)妊娠期、哺乳期女性;(4)神经根血管损伤的患者;(5)精神障碍、行为障碍与意识障碍患者;(6)失语失聪以及无法正常交流的患者。对照组,39例男,36例女;年龄区间24-67岁,年龄均值(42.39±4.28)岁;24例骨盆骨折,19例尺桡骨骨折,23例胫腓骨骨折,9例股骨骨折;28例高空坠落伤,38例交通事故伤,9例其他。研究组,41例男,34例女;年龄区间22-70岁,年龄均值(41.26±5.83)岁;25例骨盆骨折,18例尺桡骨骨折,25例胫腓骨骨折,7例股骨骨折;29例高空坠落伤,39例交通事故伤,7例其他。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观察切口情况,积极预防并发症,按摩疼痛部位,遵照医嘱,提供对症护理服务。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配合疼痛控制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成立疼痛控制小组。小组成员包括临床医生、麻醉医师、护士长以及责任护士,术前,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护理人员根据医师及护士长的要求,做好护理工作。同时,定期组织培训,强化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护士长负责监督护士的工作,并且进行指导。(2)疼痛评估。入院时,护理人员立即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并且每天定时测定,术后也要及时评估。疼痛评分>4分,每班评估,根据三级阶梯镇痛法予以处理。尤其关注活动性疼痛。根据手术时间,采取镇痛泵、止痛药、听音乐、看电视等方式,缓解疼痛。术后,可以用冰袋冷敷切口,患肢抬高,指导病人保持正确体位,稍微按摩。按摩时,手法轻柔,以免加剧疼痛。(3)饮食与康复护理。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及身体状况,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活血化瘀的食物为主,对缓解疼痛也有一定帮助。另外,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放松全身肌肉,开始进行收缩锻炼,先锻炼手部,再到胸腹、头颈部等,调理气息。 1.3观察指标 1.3.1疼痛评估 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简称V AS)【2】,评价疼痛情况,0-10分,评分越高表示疼痛越明显。 1.3.2心理状态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3】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4】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分值越高说明负面情绪越严重。 1.3.3康复质量 根据生存质量量表(QOL)【5】,评价患者康复质量,共4个指标,即社会、环境、心理与生理,每一指标20分,分值越高说明康复质量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组间数据。T检验计量资料,检验值P低于0.05说明组间有统计学差异。2结果

软组织损伤康复

第七章软组织损伤的治疗 “软组织”一般指骨膜以外、皮肤以下的组织,包括肌肉、软骨、韧带、椎间盘、肌腱及腱膜等。 软组织损伤是指软组织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强力撞击、扭转、牵拉、压迫,或者因为体质薄弱,劳累过度以及风寒湿邪气的侵袭等各种原因导致的损伤,是骨科、康复科常见疾病之一。主要症状是局部疼痛、肿胀、肌肉紧张、功能障碍,患者常有外伤史。 软组织损伤按时间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①急性损伤病程在3周以内,主要是暴力损伤所致,包括扭伤、挫伤、牵拉伤、挥鞭样损伤;②慢性损伤病程超过3周,多由于姿势性劳损、工作性劳损、运动性劳损引起的继发性损害。它不仅包括急性损伤因延误治疗演变而来的疾患,还包括慢性劳损所致的软组织损伤疾患,在临床上这种慢性积累性损伤远远多于急性损伤。在软组织损伤的治疗过程中,如处理得当,可提高组织再生能力,有利于损伤组织的完全再生,减少瘢痕修复。相反,如伤后未及时采取适当措施,血液及渗出液不能及早完全吸收,则可被肉芽组织代替,形成过多瘢痕,不仅不具有原组织的功能,而且可产生瘢痕收缩,发生粘连,引起功能障碍。 第一节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 一、概述 急性软组织损伤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关节、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急挫伤、拉伤、扭伤等。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压痛、肿胀、青紫瘀斑、肢体活动功能障碍等。 (一)诊断 1.有明显的外伤史,疼痛剧烈,局部迅速肿胀,肢体随意活动受限。 2.伤处压痛明显,可出现局部青紫淤血、瘀斑,严重者可出现皮下血肿,波动征阳性。 3.损伤后2周左右,淤肿大部分消退或转为黄褐色,疼痛逐渐消失,功能恢复或轻度障碍。 4.少数损伤较重的患者,恢复期较长,局部仍有肿胀或有硬结,隐隐作痛,肢体活动有不同程度的受限。 可修改编辑

创伤性骨折患者应用疼痛控制护理的价值评定

创伤性骨折患者应用疼痛控制护理的价值评定 发表时间:2018-03-12T15:32:15.033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2月第4期作者:黄瑛[导读] 采取疼痛控制护理有助于创伤性骨伤患者更好的恢复。 (浦东新区人民医院上海浦东新区 201299)【摘要】目的:探究创伤性骨折患者应用疼痛控制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2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用疼痛控制护理,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对比,采取疼痛控制护理的一组术后运动功能恢复较好、疼痛程度比对照组低、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疼痛控制护理有助于创伤性骨伤患者更好的恢复。【关键词】骨折;疼痛控制;护理;价值【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4-0276-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pain control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fracture. Methods 120 cases of traumatic fracture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ain control and the nursing rehabilitation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nursing function of the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s Taking pain control care contributes to better recovery of traumatic bone injury patients. 【Key words】Fracture; Pain control;Nursing;Value 创伤性骨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目前治疗的手段就是动手术。而动手术之后所造成的疼痛令很多患者都难以忍受,有些患者除了身体的疼痛,对其家庭的经济也是一种负担。因此为探究创伤性骨折患者在术后应用控制疼痛护理的价值,故选取在我院就诊的12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分组应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在护理3周后进行MAS、SA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价。具体情况见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的创伤性骨伤患者,按照自愿随机的分配原则,把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男与女比例为34:26,平均年龄(54±3.6);骨折的类型:尺桡骨骨折20例,肱骨骨折25例,股骨骨折15例。观察组男与女比例为39:21,平均年龄(62±4.3);骨折的类型:尺桡骨骨折27例,肱骨骨折21例,股骨骨折12例。两组资料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由没有受过疼痛控制护理的护理人员进行一般的术后护理,内容包括定时给患者换药、嘱咐患者的禁忌饮食、定期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检查。观察组由经过疼痛控制护理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内容包括:(1)建立护理团队。团队当中包括专科负责的护理人员,麻醉师以及骨折医师等,在手术完成后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并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护理计划(在和患者家属沟通以后,获得其认可再执行)。 (2)心理干预:由护理人员安抚患者术后的情绪,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其中可以通过播放放松性质的音乐,调节患者的心情,同时多和患者沟通和交流,通过成功的案例和鼓励性语句安慰患者,帮助患者提高治疗和康复的自信。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保持密切联系,给其讲解患者术后疼痛护理干预的重要性,并取得家属配合,共同进行疼痛护理。 (3)饮食监督:护理人员配合医生对患者的日常饮食进行控制,叮嘱患者多加服用富含粗纤维、高蛋白、维生素等食物,多食用促进肠胃蠕动的食物,包括:香蕉、核桃、芝麻等,防止患者发生便秘,并多食用具有活血化瘀的食物等,以帮助患者淤血驱散速度加快。 (4)药物辅助治疗:在医生的嘱咐下,按时督促患者吃药治疗,若患者疼痛难消,根据医嘱,给患者吃止痛药。 (5)体位护理:给患者进行体位护理指导,帮助患者进行体位翻身,使得其能保持一个舒适的姿势,并且保持术后的康复训练。 (6)观察和按摩护理:观察患者的肿胀程度,询问患者疼痛的情况,以此给予相应的护理,帮助患者翻身,食用冰袋冷敷伤口,缓解患者的肿胀和出血症状。叮嘱患者将其患肢抬高,帮助腿部血液良好的循环,改善其淤血和麻木的症状。不定期给患者按摩,通过按摩方式改善其疼痛症状。 (7)辅助运动锻炼: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帮助患者进行床上运动锻炼,例如:握紧拳头,放松肌肉深呼吸,调节气息,调整心情等。 1.3 观察指标 经过3周的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观察患者伤口有无肿胀疼痛,身体的协调性以及行动的灵活度,进行MAS、SAS 评分,调查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运用SPSS 21.0软件数据处理分析,对护理满意度等计数资料以χ2检验,MAS、SAS评分等计量资料以t检验,经对比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MAS、SAS评分 3周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运动功能(MAS)和焦虑程度(SAS)评分,观察组的评分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创伤性疼痛处理

创伤急性疼痛治疗 急性创伤时机体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患者可能因为焦虑\兴奋等因素而使一般镇痛药物效果不佳,一般需要使用强效的镇痛药物或者神经阻滞等才能奏效. 一、治疗创伤疼痛的原则: 1、正确判断病情 2、根据病情、创伤部位、疼痛程度、全身情况、镇痛药特点选择、制定镇痛方案。 3、镇痛治疗的同时,尽快去除病因,治疗创伤。 二、要点: 1、不能延误诊断和原发疾病的治疗,尤其复合伤情况. 2、早期、足量、多模式进行镇痛干预,减少中枢敏化和后遗神经病理痛。

1、头颅、颌面部创伤镇痛原则:颅脑损伤病情危重并且变化多端。在闭合性颅脑损伤明确诊断前,避免使用强效镇痛药和镇静剂。颌面部创伤明确不复合颅脑损伤,可使用神经阻滞、麻醉性镇痛药如:度冷丁和非那根合剂、度冷丁和氟哌啶合剂2-4ml。怀疑有气道阻塞等呼吸系统功能障碍则改用安定、强痛定或者曲马多。能够配合口服药物,可以使用及通安、泰勒宁等药物。

2、胸部创伤镇痛原则:无肺损伤的创伤性疼痛,可以使用局部神经阻滞,加用口服非麻醉性镇痛药物。如果疼痛剧烈,可静注吗啡2.5-5mg。循环稳定亦可考虑PCEA,药物配置略。伴有肺损伤无明显呼吸功能障碍患者同样可以采用上述镇痛措施。伴有广泛的肺损伤,则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适当镇痛,吸入湿化氧气,吸痰等。严重呼吸困难者则尽早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可应用麻醉性镇痛药物。 3、腹部创伤镇痛原则:腹部创伤疼痛是判断脏器损伤部位、程度和病情发展的重要指标。在明确诊断前禁用麻醉性镇痛药物,以免掩盖

症状和体征造成误诊,耽搁病情。确诊需要手术前可以使用吗啡、芬氟合剂等进行镇痛处理。无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的单纯腹部软组织挫伤,服效用非甾体药物果较佳。病情严重者可以局部神经阻滞,或者加用麻醉性镇痛药物。 4、脊柱、四肢创伤后疼痛治疗原则:脊柱损伤一般疼痛较轻,口服非甾体镇痛药物,或者局麻药物区域阻滞即可。如果伴有高位截瘫,则不用麻醉性镇痛药物或者对心血管有影响的药物。四肢、关节创伤后导致的剧烈疼痛和精神紧、失血是造成严重性休克的主要原因。这种情况下,要尽早、有效的进行镇痛处理。创伤围较小的,口服非甾体药物或者曲马多等即可。并根据患者精神状态,适当使用安定、异丙嗪等镇静剂。进行创伤部位的神经阻滞,能够有效减轻后遗疼痛的发生,有条件者建议执行。 严重骨折、关节脱位,深部组织损伤伴有剧烈疼痛的,如果没有颅脑损伤、胸腹联合伤,可以给与吗啡5-10mg或者其他强效麻醉性镇痛药。如果一般情况较差,则考虑进行周围神经阻滞或者神经丛阻 滞。 据统计,除心脏、肿瘤外,创伤患者居第三位。在美国,意外性创伤是45岁以下青壮年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创伤或复合伤患者往往需要尽快对其病情进行正确评估,并立即进行麻醉和手术。 有些患者在事故现场、急诊室或手术前,麻醉医师不仅要处理呼吸和循环方面的各种紧急情况,而且需要给予合适的镇痛镇静治疗,

常见软组织损伤word版

骨科常见手术知情同意书 一.关节置换手术 1.麻醉意外 2.损伤周围血管神经、术中大出血 3.术后感染、皮瓣坏死 4.术中骨折复位固定不理想,术后骨折不愈合 5.术后假体松动、断裂、脱落、外露 6.术后关节不稳定,脱位 7.术后关节功能障,关节僵硬 8.骨水泥毒性反应,致心脏病变,休克 9.脂肪栓塞 10.异位骨化 11.术中术后难以预料的心脑血管、肺病变 12.假体置入困难,改变手术方式 13.假体翻修 14.其它难以预料的意外发生 二.内固定手术 1.麻醉意外 2损伤周围血管神经、术中大出血 3术后感染(包括切口、肺部、泌尿系、骨感染)、皮瓣坏死4术中骨折复位固定困难,位置不佳 5术后假体松动、断裂、脱落、下沉、外露 6术后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畸形愈合,再骨折 7术后关节功能障,关节僵硬 8术后内置物的排异反应 9脂肪栓塞 10异位骨化 11术中术后难以预料的心脑血管、肺病变 12其它难以预料的意外发生 三.脊柱手术(1) 1.麻醉意外 2损伤周围血管神经硬膜囊、脊髓、马尾、神经根致截瘫 3术中大出血 4术后感染(包括切口、肺部、泌尿系、骨感染)、皮瓣坏死5术中骨折复位固定困难,位置不佳 6术后假体松动、断裂、脱落、下沉、外露 7术后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畸形愈合,再骨折 8术后内置物的排异反应 9脂肪栓塞 10术后脑脊液漏 11术后患者症状不能缓解甚至加重 12术中术后难以预料的心脑血管、肺病变 13其它难以预料的意外发生

四.脊柱手术(2) 1.麻醉意外,呼吸心跳暂停,甚至生命危险; 2.术中、术后可能发生心、脑血管意外、心肺功能衰竭等,危及生命; 3.术中大血管损伤,导致出血性休克等; 4.术中损伤脊髓、神经根、马尾神经,致症状加重甚至截瘫可能; 5.术后血肿形成脊髓,需急诊行二次手术; 6. 术中硬脊膜破裂,脑脊液瘘可能; 7.术后脊髓继发性水肿,术后症状加重; 8.由于脊髓压迫时间久、压迫重,术后症状不缓解或仅部分缓解,甚至加重。 9.术后血肿机化、纤维化,神经根粘连,下肢活动受限; 10.术后椎间盘突出复发,腰椎退变加重、腰椎不稳、滑脱,; 11.术后腰椎退变加重、腰椎不稳、滑脱; 12.术后切口、椎间隙、椎管内、颅内感染; 13.术后切口愈合不良、不愈合,窦道形成; 14.术中根据情况改变手术方案; 15.其它术中或术后意外和并发症。 五. 颈椎前路手术 1.麻醉意外,术中、术后生命体征异常波动,甚至出现心跳、呼吸停止。 2.术中可能损伤血管出现大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3.术中可能因意外而损伤脊髓以及神经根导致症状加重甚至完全性瘫痪。 4.因意外损伤喉返神经,出现声音嘶哑;因意外损伤喉上神经,出现饮水呛咳。 5.可能损伤食管,出现食管漏;可能损伤硬膜囊,出现脑脊液漏。 6.术中可能根据情况改变手术方案。 7.术中、术后可能突发心、肺、肾等脏器功能衰竭,且可能并发应急性溃疡。 8.术后可能突发喉痉挛或切口出血致气管受压,导致窒息死亡。 9.术后可能出现切口出血、渗血致脊髓受压,导致患者瘫痪甚至死亡。 10.术后切口感染或延迟愈合。 11.术后因长期卧床可能出现坠积性肺炎、褥疮、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并发症。 12.由于脊髓受压病程较长、神经功能受损严重,导致脊髓已变性(MRI T2加权像见脊髓异常高信号影),减压后症状及体征改善可能不明显,甚至因手术后脊髓水肿、再灌注损伤或其它原因导致症状加重。 13.术后因椎管内疤痕形成,脊髓、马尾、神经根粘连、受压而出现脊髓功能的再损伤或马尾、神经根损伤症状。14.术后植骨可能不愈合或延迟愈合,植骨块可能移位,压迫脊髓。取骨处可能疼痛。 15.内固定物可能松动、脱落或断裂。 16.术后因颈椎内固定或植骨融合,致颈椎功能可能受限或部分丧失,并可能出现颈肩部、项背部或胸腰部疼痛、畸形。 17.术后因颈椎其他节段有压迫,或颈椎管有狭窄,或术后复发,需二次手术治疗。 18.内植物属自费范围。 19.其他难以预料的严重情况或预计到但无法避免的意外情况出现,导致病情加重。 六.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 1.麻醉意外,心跳、呼吸骤停,甚至死亡。 2.可能损伤邻近血管致出血性休克。

乳糜胸

乳糜胸临床路径 (2017年版) 一、乳糜胸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乳糜胸(ICD-10:I89.808),保守治疗失败。 行胸导管结扎术(手术方式包括开放或腔镜)(ICD-10:40.64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 1)大量的乳糜液蓄积在胸腔可以造成呼吸困难、心排出量减少和循环血量不足,临床上出现气短或呼吸困难。 2)胸腔穿刺可抽出大量乳白色液体,如合并出血,乳糜液也可呈血性。 3)禁食后乳糜液减少,进食奶油制品后乳糜液明显增多。 2.辅助检查 1)X线胸片或CT见单侧或双侧胸腔积液。 2)苏丹Ⅲ染色呈阳性反应,胆固醇/甘油三酯比值<1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89.808)乳糜胸疾病

编码,且通过保守治疗失败。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门诊、急诊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 ≤10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术前准备≤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隐血试验; (2)凝血功能、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电解质、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 (3)X线胸片、心电图、肺功能; (4)胸腹部CT; (5)苏丹III染色试验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 肿瘤标志物、头颅MRI、淋巴管造影、动脉血气分析、超声心动图等。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手术治疗:胸导管结扎术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肋骨骨折护理查房

肋骨骨折得护理查房 李君:各位护士姐妹大家上午好,今天组织大家查房-肋骨骨折病人得护理,通过本次查房我们学习三级查房得基本框架,提高大家对中医护理得认识,学习肋骨骨折病人得分型,了解肋骨骨折治疗得最新进展。下面请主管护士汇报病史。 罗丹:患者刘树琼,女,78岁,4+天前,患者在田地中劳动时不慎摔倒,遂患者感全身疼痛,尤以右侧季肋部部疼痛明显,当时患者神志清楚,无头痛、头昏,无恶心、呕吐,其家属将其送入当地医院,行止痛、对症等处理,症状无缓解,右胸部疼痛加重,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现门诊以“右侧肋骨骨折”收住入院,受伤以来,患者精神较差,大小便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胸廓无畸形,胸部有明显压痛,尤以右侧胸部为甚,双侧触觉语颤对称,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腹平软,全腹部无压痛、无反跳痛及腹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未扪及包块,肝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3—4次/分。胸片DR示:右侧第6、7肋骨折,右侧创伤性湿肺。腹部彩超示右侧胸腔少量积液,余肝胆胰脾肾未见明显异常、初步诊断:右侧第6、7肋骨骨折;右侧胸腔积液;右侧创伤性湿肺。诊疗计划:1、外科二级护理,普食;2、查三大常规、肝功、肾功、血糖、凝血酶;3、抗感染、活血、抑酸促进骨折愈合,止痛、止咳对症等处理;4、密切观察病情得变化,对症处理。现患者诉胸部疼痛减轻,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胸部有明显压痛,双侧触觉语颤对称。 李君:肋骨共有12对,呈弓形,左右对称排列,前方与胸骨连接,后方与胸椎构成关节并构成胸廓、胸廓具有保护胸腔内脏器与辅助呼吸功能、胸廓得上7对肋骨借软骨直接附着于胸骨,第8~10肋骨连接到第7肋软骨,第11、12肋骨前端游离,称为浮肋。第4~9肋较长且固定,在外力作用下较易发生骨折、请刘华回答一下病因与病理。刘华:病因: 1直接暴力:棍棒打击或车祸撞击等外力直接作用于肋骨发生骨折,骨折端多向内移位,严重者可穿破胸膜及肺脏,造成气胸、血胸、或血气胸。

口腔颌面部的炎性和创伤性疼痛-口腔医师辅导

本文由XXXXXXXXXXXXX摘录并提供,供广大医学界朋友共享探讨学习。企业QQ:11111111111111 加我们QQ可以免费获取更多资料,并可参 加有奖问答活动 企业微信:XXXXXXXXX 加微信、扫描二维码可以每天免费获取从小编那里 获取更多医学资讯微信哦 企业网站:0 客服电话:XXXXXXXXX

口腔颌面部的炎性和创伤性疼痛-口腔医师辅导 口腔颌面部的炎性和创伤性疼痛是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大纲所包含的内容,现为大家搜集整理相关内容供大家学习参考。 口腔颌面部的炎性疼痛 口腔颌面部由于腔隙、管道众多,这些地方细菌丛生,正常情况下菌群之间互相制约,处于平衡状态,当颜面部某个领域、某个部位受到一定的损伤,口腔内的粘膜、间隙、牙龈、牙周袋、牙槽骨和颌骨内等都会招致细菌的侵入、菌群失调,引起各种各样的炎症。间隙一旦感染也可蔓延到相邻的间隙,出现多间隙感染,同时炎性细胞侵润,全身发烧、局部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咽旁间隙感染和口底舌下间隙感染可以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面部眶下间隙或面部危险三角区的感染也经面部静脉传入翼丛进入颅内,引起海绵窦血栓静脉炎,另外磨牙后区的感染也可引起冠周炎,牙槽脓肿、炎症也可波及咬肌间隙、翼颌间隙和颌下间隙感染。面部皮肤的毛囊、汗腺的感染可引起面部皮肤疥、痈。腮腺的炎症、颌下腺炎以及关节的炎症。各种炎症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总而言之,炎性疼痛是由各种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物理、化学或免疫源性炎症所致的疼痛。在口腔颌面部,由炎症引起的疼痛主要有牙髓炎、根尖周炎、智齿冠周炎、间隙感染等。对于由细菌因素引起的牙髓炎、根尖周炎所引起的疼痛是由局部或全部牙髓的炎症导致牙髓腔压力升高,组织压升高,其压迫作用可使C纤维神经末稍兴奋,冲动传至中枢导致疼痛。而冠周炎及间隙感染,可能是局部组织炎症渗出导致局部压力增加、上述炎症介质的释放直接作用于神经末梢而导致疼痛。 炎性疼痛的原因主要有①炎症局部分解代谢增强,钾离子、氢离子积聚,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②炎症渗出引起组织肿胀,张力升高,压迫或牵拉神经末梢引起疼痛;③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5-羟色胺、缓激肽等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致痛物质和炎症介质在炎性疼痛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肿瘤坏死因子-а(TNF-а),17D,经典的炎症细胞因子,神经系统的多种细胞均可以分泌,包括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有实验证明,在小鼠后爪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后,小鼠脑扣带前皮质(ACC)区有TNF-а的表达,引起突出前改变部分归咎于ACC区TNF-а的上调。通过与其受体TNF-R1和TNF-R2结合,在炎症或创伤后活化其他的细胞因子,并且在疼痛的发展和维持起到关键的作用而且TNF-а可能直接作用于初级传入神经元引起疼痛超敏NF-а还参与突触连通性行为依赖调节的动态平衡,使神经元的兴奋性升高,抑制性减弱。 炎性疼痛的治疗原则: 1.首先是缓解炎症,对于急性炎症的脓肿如:口底蜂窝质炎,面部间隙感染引起的脓肿、牙槽脓肿、牙龈脓肿要及时切开引流,这样既减轻了颌面部的感染症状同时也缓解了疼痛,即使是急性牙髓炎也要开放髓腔,释放压力解除患者疼痛。 2.对于急性根尖周炎等无法通过外科的手段缓解炎症时则要立即进行全身性的抗菌素的大剂量静脉输入,迅速缓解炎症刺激产生的疼痛,同时可采取阻滞麻醉的方法缓解疼痛,最好是在炎症区域内局麻。

婴幼儿乳糜胸的护理要点

婴幼儿乳糜胸的护理要点 *导读:乳糜胸指胸导管破裂或阻塞致乳糜液溢入胸膜腔。文献报道,新生儿乳糜胸的发病率为0.1%~0.5%,多见于男婴。现将对婴幼儿乳糜的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基础护理: 将患儿安置于重症监护室,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及消毒隔离制度, 防止医源性感染; 做好口腔、脐部、臀部护理, 预防鹅口疮、脐炎及红臀、皮肤疖肿等。 合理用氧: 根据患儿呼吸困难、紫绀程度及动脉血气检测结果, 调节流量(2Lm in) 及浓度, 以持续面罩吸氧为宜; 如呼吸困难改善, 紫绀消失后可改为间断吸氧, 并减小氧流量; 如吸氧期 间动脉血PaO2 90mmHg, SaO2 95% , 可停止吸氧,以防氧中毒。保证营养及水分供给: 大量乳糜液丢失可导致低蛋白血症及体 液失衡, 造成营养不良及水电解质紊乱, 营养支持治疗非常重要。患儿入院后即给予静脉营养治疗(如20% 脂肪乳及6. 74% 小儿氨基酸) , 同时输注血浆、白蛋白及球蛋白; 应用微量泵控制输液速度, 防止过快诱发高血糖、高质血症、心力衰竭及肝损害等并发症; 加强巡视, 防止液体外渗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可哺喂脱脂牛奶, 少量多餐, 防止呛咳、呕吐。 呼吸道管理: 为减轻患儿因胸腔积液导致的呼吸困难, 应使患 儿头胸部抬高30°以减轻胸水压迫, 减轻呼吸困难。患儿并发肺部感染且呼吸道分泌物多不易咳出时, 应予以雾化吸入、拍背

咳痰, 保持呼吸道通畅。 胸腔穿刺的护理: 胸腔穿刺放液是治疗新生儿乳糜胸的有效方法, 穿刺放液后使受压的肺组织扩张, 进而压迫胸导管, 使漏 出液减少。经放液治疗, 破裂的胸导管处可能自然粘连而愈合。胸穿前准备好相应物品, 将患儿竖立抱起, 使其头趴在护士肩上, 暴露后背部, 固定其肩部和臀部。穿刺抽液不宜过多、过快, 如发现面色苍白、出冷汗, 应立即停止抽液, 作好抢救准备; 术毕协助医生用无菌纱布覆盖、固定穿刺处, 留取胸水标本及时送检。穿刺后注意观察穿刺处有无渗液、渗血、红肿, 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 每日换药1 次, 如有污染随时更换, 穿刺部位防挤压以免造成患儿疼痛, 并继续观察患儿呼吸、面色及精神状态变化, 如呼吸困难无改善或加重。同时突然出现烦躁、紫绀、气促等症状, 警惕气胸的发生, 大量乳糜丧失可产生呼吸机能不全、循环血量不足, 应密切观察有无呼吸急促、烦躁、皮肤湿冷、心率加快等休克早期症状, 有无激惹抽搐、脑型尖叫等神经系统症状。

清晰大图图解 常见软组织损伤 四十六个压痛点

清晰大图图解常见软组织损伤四十六个压痛点 一、颞肌压痛点 痛点常见在耳尖前上1~1.5寸处。颈项痛伴有头胀、头痛者或者偏头痛患者在该处均可找到明显压痛点,用脑过度、紧张时常在此点有压痛。 神经及节段:下颌神经(三叉神经)、C2。

二、枕大神经出口处压痛点 该处为头半棘肌,枕大神经的出口处、枕骨粗隆下(近风池穴),颈项酸痛者这两处一般均可见到不同程度之压痛,按压时酸痛胀麻可向上波及整个后脑部。 神经及节段:枕大神经、C2后支。

该处为胸锁乳突肌乳突处的抵止点,胸锁乳突肌的附着点,长期的颈项部疼痛酸胀者该处往往可找到压痛点,为常见压痛点之一。 神经及节段:副神经及颈丛肌支C2、3。

以颈椎2、3、4横突的压痛最为多见,差不多90%左右患有颈痛症的患者可以找到压痛点,同时可有颈部头夹肌、颈夹肌的肌肉紧张出现。 另外,颈椎1、2、3、4横突为肩胛提肌上部的附着点,故临床发现许多肩胛提肌在肩胛骨内角有压痛者,也常可见到上述颈椎横突出现压痛。

颈椎棘突压痛多见于棘上韧带亦称项韧带,压痛常见于颈椎3、4、5、6的棘突上,一般颈项痛者都有压痛存在。

六、前斜角肌压痛点 前斜角肌起始于颈椎横突上面,抵止于第一肋骨上。此点出现压痛,可影响颈部前屈及侧屈运动,疼痛可向胸部放射。前斜角肌锁骨窝内有臂丛神经及锁骨下动、静脉通过,故此肌肉出现疼痛、肌肉紧张,可引起胸闷、呼吸不畅、上肢疼痛、麻木酸胀、发冷等感觉。 另外,此处还有中后斜角肌经过,有人把这些症状称为胸廓出口处综合征、锁骨上窝综合征、前斜角肌群综合征。 神经及节段:颈神经前支C3、4。

精细化管理在急诊非创伤性胸痛患者分诊中的效果评价

精细化管理在急诊非创伤性胸痛患者分诊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对急诊非创伤性胸痛患者的分诊效果以提高急诊预检分诊的准确率。方法采用精细化管理的分诊模式对我院以非创伤性胸痛为主诉的1230例急诊患者,实施统一分诊标准提前分诊,分送不同急诊区域进行诊疗,并与上一年度非精细化管理分诊模式的同类患者进行比较,观察诊疗效果。结果急诊非创伤性胸痛患者的分诊准确率由实施前的90.00% 提高到96.42%,其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肺栓塞、主动脉夹层等高危胸痛的分诊检出率由实施前的83.07%提高到9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创伤性胸痛患者的分诊实施精细化管理,有利于提高急诊预检分诊的准确性及高危胸痛患者的分诊检出率,从而减少高危胸痛的漏诊以及对中、低危胸痛患者的过度医疗。 标签:精细化管理;非创伤性胸痛;分诊 急性胸痛是急诊患者常见就诊原因。研究显示,我国大部分三甲医院急诊科,以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诉就诊的患者占急诊就诊人数的5%以上[1],其中以急性非创伤性胸痛为多见。急性非创伤性胸痛的病因复杂多样、病情严重程度相差悬殊,预后迥异,其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肺栓塞、主动脉夹层等高危胸痛急症常在短时间内迅速进展危及生命[2],故急诊预检时对以胸痛为主诉的患者给予快速而准确的分诊,并对其危险性给予正确的评估与及时干预,对挽救此类患者的生命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正确、快速分诊及优化分诊流程成了急诊患者安全管理的重点之一[3]。为此,我院急诊科于2015年1月1日开始对非创伤性胸痛尝试运用精细化管理的分诊模式,即采用统一的分诊记录单,优化非创伤性胸痛患者的分诊流程,对胸痛患者采取提前分诊、病情评估,按病情紧急程度,分送不同急诊区域进行诊疗,并适时开通胸痛绿色通道。实施1年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采用回顾性资料收集、分析的方法将2014年1月至12月我院急诊科以胸痛急性发作为主诉排除外伤性疾病就诊的成人患者108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648例,女432例,年龄31~78岁,平均(55.00±3.23)岁;将2015年1月至12月以胸痛急性发作为主诉排除外伤性疾病的成人患者1230例作为观察组实施精细化管理,其中男762例,女468例,年龄29~76岁,平均(53.00± 2.79)岁。除智力障碍及精神类疾病者,两组性别、年龄及胸痛发作到就诊时间(15分钟至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分诊护士由急诊科年资5年及以上护士轮流担任。主要通过分诊护士凭经验判断分诊。 1.2.2 观察组:运用精细化管理的分诊模式,即针对所有非创伤性胸痛患者

疼痛管理教育培训对急诊护士创伤性疼痛管理知识与态度的影响

疼痛管理教育培训对急诊护士创伤性疼痛管理知识与态度的影响目的探讨疼痛管理教育培训对提高急诊护士疼痛知识掌握程度、改善态度 的影响。方法该院急诊科共有75名护理人员,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所有护理人员对疼痛管理知识的认知现状,于2015年1月起对急诊科65名护理人员进行疼痛管理教育培训,构建有关创伤性疼痛规范化、系统化管理的培训方案,培训结束后测评护理人员的疼痛知识及态度结果并将其与2013年1月—2014年12月中未实施疼痛管理知识培训进行对比,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对疼痛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态度、患者疼痛V AS评分等情况。结果相比培训前,培训后护理人员对有关疼痛知识答对条目数情况有明显提高,对待疼痛患者疼痛态度有所改善;接受培训后护士进行清创的患者其疼痛程度及心理状况较培训前有明显好转,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诊科护士开展疼痛管理教育培训,可有效提高护士对创伤性疼痛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护士对疼痛患者的服务态度,进一步提升医院整体形象,建议推广。 标签:疼痛管理教育;培训;急诊科;创伤性;护士;知识;态度;影响 创伤意指由机械性因素破坏机体组织结构的完整性或造成功能障碍等现象[1]。医院急诊科是接收创伤患者的第一站,是控制患者疼痛、促进康复的重要部门。但有关资料统计发现,70%~85%进出急诊科的创伤性患者疼痛程度并未有明显好转迹象[2]。另外据国内外研究显示,急诊科创伤患者疼痛控制缺乏与医护人员的疼痛评估偏低、疼痛知识缺乏、镇痛态度消极以及急诊工作时间紧迫、镇痛政策缺乏等有关,护士作为接触患者次数最频繁的人员,也是为创伤患者采取镇痛措施的具体实施者[3]。基于此,该院对急诊科65名护士积极开展疼痛知识教育培训,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在职注册护士,并在急诊科上岗从事护理工作1年以上的护理人员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排除临床进修护士或实习护生),研究开展前对所有初步入选的护士进行预调查,最终纳入该研究的护士共有65名,均为女性护士,年龄最小21岁,最大45岁,平均年龄(33.5±6.2)岁,护士学历:中专12名,大专38名,本科及以上15名;护士职称:护士24名,护师25名,主管护师14名,副主任护师2名;所有护理人员工作年限1~22年,平均时间(16.5±4.2)年。于2015年1月起对入选的65名护理人员进行疼痛知识教育培训,并将培训结果与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未实施相关培训的护理人员成绩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评价方法:根据Hunt所制订的疼痛控制态度量表及相关止痛药物包括用药反应的基础上,制订护士对创伤患者疼痛管理知识与态度问卷调查表。表中共有

2020年成人非创伤性急腹症早期镇痛专家共识(全文)

2020年成人非创伤性急腹症早期镇痛专家共识(全文) 非创伤性急腹症(Non-traumatic acute abdomen, NTAA)是指腹腔内、腹壁、胸部或全身性疾病引起的急性腹痛,发病时间短于1周,可能需要手术等紧急干预。 急诊科收治患者中约5%~10%以急性腹痛为主诉,在年龄超过65岁的人群中这一比例甚至高于20%。NTAA的常见病因包括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憩室炎、胃炎、盆腔炎、胆石症、输尿管结石、消化性溃疡穿孔、肠梗阻等。除上述常见的病因外,近些年因血管性疾病导致的NTAA明显增多,如腹主动脉瘤、肠系膜动脉缺血、主动脉夹层破裂等。这些患者中,1/2至2/3需要入院治疗,且1/3需要外科手术干预。NTAA的不良预后因素包括:高龄,呼吸循环功能障碍,类固醇药物的使用,器官衰竭等。此类患者往往起病急、疼痛程度重,及时镇痛的需求强烈。 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体验,或是具有感觉、情绪、认知和社会层面的痛苦体验。World Society of Pain Clinicians(WSPC)认为,疼痛是人的第五大生命体征。急性腹痛会使患者心率增快、血管收缩、心肌耗氧量和心脏负荷增加,从而增加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的风险。急性腹痛还会引起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加,导致全身组织的耗氧增加、胃肠蠕动减弱影响其功能、

尿道及膀胱肌肉动力减弱引起尿潴留,以及促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甚至造成肺栓塞。此外,还会造成患者情绪焦虑、无助、沮丧,以及家属的恐慌等。 镇痛剂(analgesic)是指可部分或完全缓解疼痛的药物。传统观点认为NTAA患者在未明确诊断之前不能使用镇痛剂,以避免因使用镇痛剂掩盖病情、改变体征,影响对病情的准确判断,甚至导致误诊、误治。但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早期、正确地使用镇痛剂不仅可以明显减轻NTAA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感受,而且不影响诊断的准确率。还有一些研究提示,NTAA患者早期使用镇痛剂后的诊断准确率高于不使用镇痛剂的患者。 虽然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在NTAA早期使用镇痛剂,但是目前国内、国外目前仍缺乏NTAA早期镇痛相关的指南或规范。本共识专家组基于现有研究证据并结合临床实践,探讨了成人NTAA早期镇痛的依据、原则、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并达成共识,为临床工作提供科学、规范的建议。 1 NTAA早期镇痛的 概念及观念演变

自发性乳糜胸的护理

自发性乳糜胸的护理 *导读:自发性乳糜胸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疾病,大多由于来自胸导管瘘口或其主要分支破裂处的大量淋巴液在胸膜腔内潴留 而成,积极地护理有助于病人尽早地康复。…… 一、术前护理 1、胸腔闭式引流的观察和护理: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对于持续引流的患者,应保持引流装置密闭无菌, 每日观察引流量并记录, 每日在无菌操作下更换引流瓶, 经常挤压引流管, 避 免受压、扭曲, 术后半卧位, 鼓励患者深呼吸及有效咳嗽, 保持引流通畅, 注意观察引流管的水柱波动情况, 告知患者任何情 况下引流瓶不可高于胸部; 指导病人带管下床活动, 妥善携带 引流瓶, 保持密封系统, 不需夹管。 2、饮食护理 患者入院后即告知患者及家属低脂甚至无脂饮食, 术前2 周开始禁食, 应用周围静脉高价营养。 3、周围静脉高价营养的护理 每日选择粗直的手臂静脉进行穿刺, 同一根血管不得连续使用2 次以上, 每天先补充液体, 待全天补液量还剩500ml时, 以同 一静脉通道以20 滴/min 速度输注, 输完后, 再输剩下的 500ml, 葡萄糖或复方氨基酸液, 滴注脂肪乳的同时, 输液肢体局部放置水温在72~74℃的热水袋, 外加干毛巾包裹,直至输液

全部结束, 可以防止或减轻周围静脉硬化, 输入过程中经常巡 视病房, 严防药液渗漏皮下, 导致组织坏死。 4、心理护理 对于在就医过程出现不配合医生的行为的患者,医生应主动讲解禁食的重要性和疾病相关知识, 争取配合治疗, 另一方面与医 生沟通, 经全科人员高度重视, 进行术前讨论, 制定周密的医 疗和护理计划, 消除患者焦虑心理, 使其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 受治疗。 5、术前宣教 向患者介绍术前需做哪些准备, 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需如何配合等, 如术前预防呼吸道感染, 练习床上大小便,学会深呼吸和做有效咳嗽, 术后离床活动的时间、活动量、活动意义, 以及预防术后并发症。 二、术后护理 1、胸腔闭式引流的观察及护理术后观察胸腔闭式引流液的颜色、量, 患者取半卧位, 鼓励患者有效咳嗽, 做深呼吸, 协助拍背, 经常挤压引流管, 保持引流通畅, 带管下床活动。 2、饮食护理 术后患者禁食, 应用周围静脉高价营养两周, 开始无脂饮食, 1 周后改为低脂饮食。 3、生命体征的观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