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计量模型构造理论与应用

第十六章 计量模型构造理论

与应用

§16.1 供给函数和需求函数

需求理论是微观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供需函数模型则是计量经济学中最活

跃、最重要的研究领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求对生产起引导作用,因此,对需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节重点介绍模型的建立和应用,目的在于掌握利用模型进行分析的方法。 一. 概念:

需求(供给)函数是对商品需求量(供给量)与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描述,这里所

说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指价格、收入等。其形式为

需求函数 12(,,,,)D

i i k Q f I p p p =??????,1,2,,i k =?????? 供给函数 12(,,,,)S

i i k Q g W p p p =??????,1,2,,i k =??????

I 是收入,W 与供给有关的其它条件,i p 第i 种商品的价格。通常i f 和i g 非负且

假定连续可导。

D

i Q 是i p 的减函数,即

0i

i

df dp <; S

i Q 是i p 的增函数,即

0i

i

dg dp >。 需求函数有如下特性:

● 非负性 ● 单调性

● 可加性(或称预算约束)

D i

i Q

p Y ≤∑ ,Y 为预算支出。

● 零阶齐次性(无货币幻觉)

1212(,,,,)(,,,,)k k f I p p p f I p p p λλλ

λ??????=??????,0λ> 二. 需求价格弹性与供给价格弹性:

弹性 : 0x f

f x df x f E x x f dx f x

?→??=

=????→??? ⑴需求收入弹性: D D i iI

D i

Q I

E I Q ?=??,

表示假定商品价格不变,收入变化1%,第i 种商品需求量变化百分之几。反映特定条件下,消费者行为。一般情况下,

当01D

iI E <<时,即收入增加1%,需求量增加不超过1%,如:生活必需品。 当1D

iI E >时,需求的增幅超过收入的增幅,如:部分高档商品。 当0D

iI E <时,随着收入的增加,需求在下降,如:低档商品。

⑵需求的自价格弹性:D D i i

ii

D i i

Q p E p Q ?=??, 通常 0D ii E <。

⑶供给的自价格弹性:S S i i ii

S i i

Q p E p Q ?=??, 通常 0S

ii

E >。 ⑷互价格弹性:

D j

D i ij

D j i

p Q E p Q ?=??,表示第i 种商品的需求量对第j 种商品价格的弹性;

S j

S i ij

S

j i p Q E p Q ?=?

?, 表示第i 种商品的供给量对第j 种商品价格的弹性。 三. 模型的建立:

模型的建立步骤:

1. 进行市场调查,收集与市场需求(供给)有关的统计资料。这里的需求量是真正的需求量,包括实际销售量和潜在需求量;

2. 根据相关理论和对相关资料的分析,确定影响需求量(供给量)的主要因素并选定为模型的解释变量;

3. 确定模型的结构型。

在确定模型的结构型时,可先建立多个不同的备选结构形式,经过检验选出一个满

意的结果。

四. 几种常用的需求函数模型

⑴线性需求函数模型

01

k

i i ij j i i j q p I u ββγ==+++∑

i q 表示第i 种商品的需求量,I 表示收入水平,j p 表示第j 种商品的价格。 对线性需求函数模型的说明:

①通过对实际样本的观测得到本模型;

②模型无合理的经济解释(理论依据不充分); ③模型无零阶齐次性; ④参数无明确的实际意义。

尽管如此,线性需求函数模型在实际中确实存在。 ⑵半对数需求函数模型 01

ln ln k

i i ij

j i i j q p I u ββ

γ==+

++∑

或 0

1

ij i i i i k

q u j j e e

p I e β

βγ==???∏

模型说明:

①通过对实际样本的观测得到本模型;

②模型的零阶齐次条件:120i i ik i βββγ++??????++= ⑶对数线性需求函数模型

01

ln ln ln k

i i ij

j i i j q p I u ββ

γ==+

++∑

或 0

1

ij i i i k

u i j j q e

p I e β

βγ==???∏ (幂函数)

模型说明:

①通过对实际样本的观测得到本模型; ②模型有合理的经济解释;

③模型的零阶齐次条件:120i i ik i βββγ++??????++=

④参数有实际意义。

以上三种均为单方程模型,可用OLS 法估计。若不满足经典假定,可用WLS 法或GLS 法估计。

⑷耐用品存量调整模型

这是描述耐用品需求的模型。对耐用商品而言,其第t 期的需求量t q ,不仅受其价格和消费者收入等因素的影响,还要受该耐用品第t 期存量t S 的调整,故称为耐用品存量调整模型。这是一种特殊的需求模型,不是通常所说的需求函数模型,因为需求函数专门研究需求量与收入、价格之间的关系。但不管怎么说,耐用品存量调整模型的实用价值很大。

在这里,耐用品的存量t S 应理解为第t 期的社会保有量。显然实际存量t S 并不是“最合理的存量”,称“最合理的存量”为期望存量t S *

,它应该受价格t p 和消费支出t I 的影响,设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就有

012t t t t S p I u ααα*

=+++

实际存量一般不等于期望存量,可用下式表示t S 与t S *

的联系:

11()t t t t S S S S λ*---=-, λ称为调整系数。

设δ为报废率,则有

11t t t t S S S q δ--=-+

1111()t t t t t t t q S S S S S S δλδ*

----=-+=-+

0121()t t t t p I S u λαλαλαδλλ-=+++-+ (*) 这就是著名的耐用品存量调整模型。通常将耐用品存量调整模型直接设定为 01231t t t t t q p I S u ββββ-=++++ (**)

并按单方程模型估计。要注意的是(**)式中参数的意义并不明确,必须反过来求出 (*)式中每个参数的估计量,才有明确的经济意义。此时必须外生给定δ。

在实践中,人们将(**)推广到非耐用品的情况,其中1t S -是状态变量,对于耐用品即为存量,对于非耐用品则表示消费习惯等“心理存量”,可以用上一期的需求量来表现,模型变为

01231t t t t t q p I q u ββββ-=++++

这就是所谓状态调整模型。值得注意的是,在此类模型中自相关是普遍存在的,估计时须采用广义差分法或广义最小二乘法。

§16.2

线性支出系统

一. 线性支出系统(LES ):

线性支出系统需求函数模型(LES ),主要是它的扩展形(ELES )是一类经济意义明确,应用广泛的需求函数模型,当前多用于研究居民消费结构。它是根据效用理论,提出效用函数,并在效用最大化下导出线性支出系统需求函数模型。

1. 线性支出系统的导出是基于以下假设:

1 某一时期对各种商品(或服务)的需求i q 只取决于人们的预算支出V 和商品(或服务)的价格i p ;

2人们对各种商品(或服务)的需求分为基本需求0

i q 和超出基本需求以外的

需求0

i i q q -两部分;

3基本需求0

i q 与收入无关。

2. 提出效用函数:1200011

22

()()

()

k k k

U q q q q q q βββ=--??????-01

()i k

i i i q q β==-∏

i i q q -表示超出基本需求以外的需求,以此衡量超出第i 种商品基本需求以外

的需求所带来的效用;i β是第i 种商品的边际预算份额,表示在可任意支配(超出基本需求支出以外)的预算支出中,用于购买第i 种商品份额,所以

01i β≤≤ 且

1

1k

i

i β

==∑

3. 导出线性支出系统:

线性支出系统不是直接构造的,而是在效用最大化下,由效用函数导出的。效用最

大是有条件的,需求量不能无限大,要受到预算总支出1

k

i i i V p q ==

∑的约束,即

01

1

max (),

..i k

i i i k

i i

i U q q s t V p q β===-=∏∑{

为导出线性支出系统,先对效用函数变形 0

1

ln ln()k

i

i

i

i U q q

β==

-∑ (1),

由于对数函数是单调增加的,所以求U 的最大与求ln U 最大等价。问题变成在预算支

出约束下,求(1)的最大值,即

01

1

max ln ln()

..k

i i i i k

i i

i U q q s t V p q β===-=∑∑{

这是一个条件极值问题,先构造相应的lagrange 函数 0

121

1

(,,,)ln()()k

k

k i

i

i

i i i i L q q q q q

V p q λβλ==??????=

-+-∑∑,λ为拉格朗日乘数。

由条件极值的必要条件,有

1

0,1,2,0i i i i i k

i i i L p i k q q q L

V p q βλλ=?=-==????-?=-=?∑{

整理后得到由k+1个方程构成的方程组

1

,1,2,i

i i i k

i i

i p i k

q q V p q βλ===???-=∑{

用第一个方程去比前k 个方程,消除λ,得

110

11

j j

j j q q p p q q ββ-=?-, 1,2,,j k =???? ?

0011111()()j j j j j p q p q p q p q ββ-=- 1,2

,,j k =???? 这是k 个比例式,等式两边对j 求和得 0

01111

11

1

()

()k

k

j

j j j j j j p q p q p q p q β

β==-=-∑∑

?

01111

11

()k

j j

j p q p q V p q

β==+-∑或001

11

1

1

()k

j j j q q V p q p β==+

-∑

一般地,用第i 个方程去比前k 个方程,消除λ,得

j j

i i j j i i

q q p p q q ββ-=?-, 1,2,,j k =????

?

00()()j i i i i i j j j j p q p q p q p q ββ-=-, 1,2,,j k =????

等式两边对j 求和得0

01

1

()

()k

k

i i i i

j

i j j j j j j p q p q p q p q β

β==-=-∑∑

?

00

1

()k

i i i i

i j j

j p q p q V p q

β==+-∑或001

()k

i

i i

j j j i

q q V p q p β==+

-∑

1,2,,i k =?????? 线性支出系统需求函数模型(LES )为

01()k

i

i i

j j i j i

q q V p q u p β==+

-+∑, 1,2

,,i k =?????? 是联立方程模型,待估参数:0

i q 、i β, 1,2,,i k =??????

内生变量:i q , 1,2,,i k =?????? 外生变量:V 、i p , 1,2,,i k =??????

线性支出系统的经济意义明确,但所考虑的只有互补产品而没有替代品,因为需求

的所有互价格弹性均为负。另外,模型估计较困难,需借助额外信息并利用横段面数据。因此,对线性支出系统进行修改便得到扩展线性支出系统。

二.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 ):

对线性支出系统两点修改:

1 用收入M 代替支出预算V ;

2以边际消费倾向i β*代替边际预算份额i β。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需求函数模型(ELES )为: 001

()k

i i i i

i

j

j

j p q p q M p q

β*==+-

或 001

()k

i i i

j j i j i

q q M p q u p β*

==+

-+∑, 1,2

,,i k =?????? i β*是边际消费倾向,01i β*≤≤,没有1i β*=∑的性质。

若1i β*

<∑,实际支出小于收入,表明有储蓄;

若1i β*=∑,实际支出等于收入,表明全部收入用于消费;

1i

β

*>∑,实际支出大于收入,表明动用储蓄用于消费或举债消费。

三.线性支出系统参数的估计: 001

()k

i i i i i

j

j

i j p q p q M p q

u β*==+-

+∑

其中i β*

,0

i q 是待估参数,且非线性,参数估计的方法: (一) 先验估计法

1.利用先验信息确定一组基本生活需求量0

j q (j=1,2,

,k ),而M 和

i p 可观测。将模型改写为001

()k

i i i i

i

j j i j p q p q M p q u β*=-=-+∑,将0

i i i i p q p q -和

01

()k

j j j M p q =-∑看成两个新变量,用OLS 法估计i β*。

2.利用先验信息先确定一组*

i β,模型改写为 *

001

k

i i i

i i

i

j j

i j p q M p q p q

u ββ

*=-=-+∑

等式左侧看作一个变量,等式右侧是所有商品价格的线性函数,用OLS 法估出0

i q 。

(二) 迭代法

第一步,先确定一组初始值0

j q (可利用先验信息),代入模型,用OLS 法估计出

*i β的初始值;

第二步,将*

i β的初始值代入原模型,用OLS 法估计0j q 的第二轮估计值;

重复上述步骤,反复迭代,直到参数估计量达到收敛的条件为止。 (三) 最小二乘法(利用横断面数据) 本估计方法要求数据类型为截面数据。 将模型改写成 001

()k

i i i i

i

j j i i j p q p q p q

M u β

β**==-++∑

令001

k

i i i i

j j j p q p q

αβ*==-∑,由于是截面数据,此时i α只与i (第i 种商品)有关。

模型为i i i i i p q M u αβ*

=++,用OLS 法,利用数据(截面)估计参数得

i α∧

和i β∧

*

i α对i 求和(即对所有商品求和),得

001

1

1

1

1

1

(1)k k k k

k k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p q p q

p q αββ**=======-=-∑∑∑∑∑∑

则有

011

1

1k

i

k

i i i

k i i i p q

α

β=*

===

-∑∑∑,将其代入001

k

i i i i

j j

j p q p q

αβ*==-∑

得 1011k

j j i i i i k

j j p q ααββ=**==+-∑∑,或 10111k

j j i i i

k i j j q p ααββ=**=??

?

?=+ ?-

???

∑∑ 将i α∧

和i

β∧

*

代入,由已知的i p 得到估计值0i

q ∧,至此,所有参数均估计完毕。

四. LES

与ELES 参数之间的关系

§16.3 消费函数

一. 消费函数

消费函数,是指反映消费支出与影响消费支出的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它既可用于宏观经济分析也可用于微观经济分析,在经济分析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消费函数的几种理论

对消费的研究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根据不同的消费理论所导出的消费函数形式有所不同。

(一) 凯因斯绝对收入假说

凯因斯认为,在短期中,收入(Y )与消费(C )是相关的,即现期的消费 取决于现期的收入,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消费倾向。同时,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将增加,但消费的增长低于收入的增长,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重是递减的,也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这种理论被称为绝对收入假说。据此导出消费函数:

i i C Y αβ=+ (*)

式中α为基本支出,0α>;β为边际消费倾向,且01β<<。这是人们普遍接受

的按“绝对收入假说”导出的消费函数的形式,也是最简单的消费函数形式。上式虽然简单,也反映了消费的唯一决定因素是收入这种假说,但并未真正体现绝对收入假说中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有人建议用变参数模型,即假设

01i Y βββ=+

其中10β<,代入到(*)式,得 2

01i i i C Y Y αββ=++,以此表现边际消费倾向递

减。

但(*)是普遍被接受的。将其改写成计量经济学模型: i i i C Y u αβ=++, 可用OLS 法估计。绝对收入假说导出的消费函数表明消费完全由收入决定,这种现象又称为消费的“完全可逆性”。

(二) 杜生贝相对收入学说

杜生贝认为本期消费支出不仅受本期收入的影响,而且还受过去时期收入和 消费的影响。特别是受过去时期较高收入(max max{,0}t k Y Y k -=>)和消费(max C )的影响。一旦收入和消费达到某种较高水平后,虽收入下降,但仍想保持曾经的较高水平,称为消费的“不可逆性”,即所谓“棘轮效应”。另外,“示范效应”也被认为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杜森贝的理论可以看作是对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的补充,据此消费函数的基本形式为 012

m a

t t C Y Y βββ=++ 改写成计量经济模型 012m a x t t t C Y Y u βββ=+++,且0120

,0,0βββ>>>。正常情况下,收入应该是不断增长的,此时可用1t Y -代替max Y ,模型可写为 0121t t t t C Y Y u βββ-=+++

布朗还将消费函数修改成如下形式,以体现“棘轮效应”: 012max t t t C Y C u βββ=+++ 并用1t C -代替,得 0121t t t t C Y C u βββ-=+++

另外,“示范效应”也被认为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 相对收入假说的边际消费倾向也是不稳定的。 (三) 生命周期假说

F .Modigliani 认为,个人的消费策略通常贯穿整个生命周期:

(1) 消费者t 期的消费t C 不仅与该期收入t Y 有关,而且与其一生的期望收入有关;

(2)消费者消费的目的是,在使一生期望支出总量不超过一生的收入总量的条件下,使一生的消费总效用最大。

按生命周期假说,模型可写成线性形式 012e

t t t t t C w Y Y u βββ=+++

t w 表示t 期的财产净值;e

t Y 表示t 期的预期未来收入总和,与个人的年龄有关。 按这一假说,人们一生的消费规律是:在工作时期进行储蓄,以便为退休后的消费

提供资金。而在退休后,储蓄是负的,即用工作时的储蓄进行消费。正因为人们是根据一生的收入和财产来安排消费,才使得长期的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是

稳定的。另外,由于预期未来总收入e

t Y 的数据很难得到(或很难估算),在实际应用中,多采用如下形式的模型: 01t t t t C w Y u ββ=++ (四) 持久收入假说

弗里德曼提出持久收入假说。他认为,长期来看消费支出t C 取决于持久可支配 收入p

t Y 。他将居民收入分为持久收入和暂时收入,持久收入是指在相当长时间里可以得到的收入,是一种长期平均的预期内得到的收入,一般用过去几年的平均收入来表示。暂时收入是指在短期内得到的收入,是一种暂时性偶然的收入,可能是正值(如意外获得的奖金),也可能是负值(如被盗等)。弗里德曼认为只有持久收入才能影响人们的消费。并给出其关系式

p t t C Y α=

由于人们很难区分暂时性收入和持久性收入,通常采用现期可支配收入t Y 以及之前

一期可支配收入1t Y -的加权平均值来表现持久可支配收入p

t Y

1(1)p

t t t Y Y Y θθ-=+-, 01θ<<

这样消费函数可改写为 1(1)t t t C Y Y αθαθ-=+- 模型可写成 1(1)t t t t C Y Y u αθαθ-=+-+

§16.4 生产理论与模型

r-s-ter模型构建与应用

【摘要】借鉴传统人为因素分析Reason模型和SHEL模型,结合TER模型的特点构建航空不安全事件人为因素分析的R-S-TER模型。分别采用Dijkstra算法和坐标轴方法应用R-S-TER模型对单个和多个航空不安全事件进行研究,找出各个不安全事件的主要事故链。运用C语言程序计算出了预防航空不安全事件的最优方案。应用R-S-TER模型可以有效地达到预防航空不安全人为因素的目的。 【关键词】航空安全;人为因素;Reason模型;SHEL模型;R-S-TER模型 0 引言 随着我国民航业快速发展和日益普及,所面临的航空安全形势日益严峻,除了不断改善硬件条件之外,加强民航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人的因素的管理,据统计大约80%的航空事故与人为因素有关[1],因此,开展这方面研究工作十分必要,对降低民航事故率,保障民航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人为因素分析的理论和方法,近年来快速发展,应用领域涉及航空航天[2]、石油化工[3-4]、交通运输[5]、医疗卫生[6]、核工业[7]等。在航空领域而言,张凤等[8-9]采用HFACS框架分析方法对飞行安全个体与组织因素进行了研究;王燕青等[10]运用模糊层次分析对某民用机场安全风险管理进行了评价;开展了航空人为差错预先察觉与识别技术研究[11];建立了以事故与安全数据为基础的定量分析模型[12]。 经典的SHEL和Reason模型一直得到普遍关注和广泛应用,如霍志勤等[13]通过对Reason 模型进行修正,从防御系统失效、不安全行为、不安全行为的条件、管理失效4个层次对空中交通管制不安全事件进行了研究;谢放[14]提出了Reason-SHEL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应用。 在分析和总结已有分析模型的基础上,从安全经济学角度,笔者提出了一种新的R-S-TER 模型,该模型分析过程可运用计算机编程技术实现数值计算,提高分析可靠性和效率,为人为因素分析提供了一条新的解决途径。 1 常见航空人为因素分析模型 1.1 SHEL模型 SHEL模型(见图1)属典型的系统取向,该图模型由软件(Software—S)、硬件(Hardware—H)、环境(Environment—E)和人(Livewire—L)4个要素组成。 人通常成为“生命件”,人误主要源自操作人员与其他4个界面匹配程度问题,因而减少人误主要从增加与4个界面的匹配入手。

初中数学中点模型的构造及应用

中点模型的构造及应用 一、遇到以下情况考虑中点模型: 任意三角形或四边形中点或与中点有关的线段 出现两个或三个中点考虑三角形中线定理 已知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点,可以考虑构造斜边中线 已知等边、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点,可以考虑与顶角连接用“三线合一” 有些题目不直接给出中点,我们可以挖掘其中隐含中点,比如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中圆心是直径中点等可以出现中点的图形通常考虑用中点模型 三角形中线的交点称为重心,它把中线分的线段比为2:1 二、中点模型辅助线构造方法分类 (一)倍长中线法(构造全等三角形,八字全等) 当已知条件中出现中线时,常常将此中线倍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 如图,在?ABC中,D为BC中点,延长AD到E使AD=DE,连接BE,则有:?ADC≌?EDB。作用:转移线段和角。 (二)倍长类中线法(与中点有关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八字全等)当已知条件中出现类中线时,常常将此类中线倍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 如图,在?ABC中,D为BC中点,延长ED到F使ED=DF,连接CF,则有:?BED≌?CFD。作用:转移线段和角。

(三)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法 当已知条件中同时出现直角三角形和中点时,常构造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然后再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性质解决问题。 如下图,在Rt ?ABC 中,A C B 90∠=?,D 为AB 中点,则有: 1 2 CD AD BD AB === (四)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当出现等腰三角形时,常隐含有底边中点,将其与顶角连接,可构成三线合一。 在?中:(1)AC=;(2)CD 平分ACB ∠;(3)AD=,(4)CD AB ⊥ “知二得二”:比如由(2)(3)可得出(1)(4).也就是说,以上四条语句,任意选择两个作为条件,就可以推出剩下两条。 (五)中位线法 当已知条件中同时出现两个及以上中点时,常考虑构造中位线;或出现一个中点,要求证明平行线段或线段倍分关系时也常考虑构造中位线。 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是AB 、AC 边中点,则有DE BC ,1DE BC 2 =。 三、练习 (一)倍长中线法 1.(2014秋?津南区校级期中)已知: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E 是AD 上一点,且BE =AC ,延长BE 交AC 于F ,求证:AF =EF .

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流程

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流程 一个相对完整的胜任力模型构建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步骤:职系与序列划分、能力素质要素提炼和能力素质要素评级。 首先是要进行职系与序列的划分。胜任力模型是建立在明确的职系和序列划分基础之上的。 “职系”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职位组成,是职责繁简难易、轻重大小及所需资格条件不同,但工作性质相似的所有职位集合。简言之,一个职系就是一种专门职业(如管理职系、操作职系等)。“序列”是指将现有组织结构中具有相同或相近专业资质要求的职位归并成一类职位群组。每个序列具有其独特的能力素质结构组合和描述,一个职系包含一个或多个序列,一个序列只能在一个职系当中。划分职系和序列的目的是通过设立不同的职业通道,为员工指明职业发展的方向。 在具体进行职系划分时,可以工作性质相似为原则,通过企业价值链分析来确定职系的划分。例如,通过对某石油炼化企业价值链进行分析,将企业的所有职位划分为管理职系、技术职系和操作服务职系。序列的划分以能力素质要求相近为标准,可以通过业务类别和职责对比归类两种方法确定序列划分。例如,根据岗位说明书在对岗位能力素质初步判断的基础上,将某企业管理职系下面的所有职位划分为中层管理序列、财务管理序列、综合管理序列和生产管理序列等。 职系和序列的划分是公司进行职位管理的基础和重点,也是胜任力模型构建的基础。通过职系分类,可以为员工设立多条职业发展通道,同时,通过序列划分,可以明确不同职位能力素质的差异,实现对员工的区别管理。 第二步是在职系和序列划分的基础上进行能力素质要素的提炼。 一个完整的胜任力模型由核心能力素质、通用能力素质和专业能力素质三部分组成。因此,能力素质要素的提炼也将围绕这三部分能力素质进行。首先是核心能力素质要素的提炼,“核心能力素质”是基于公司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与战略愿景,要求全体员工都应具备的能力素质。核心能力素质要素提炼可以采取行业共性分析、企业资料分析和企业调研等方式进行。例如行业共性分析,可以采取行业共性分析、优秀标杆企业借鉴等方法,通过对行业的共性分析以及标杆企业核心能力素质的分析,获取行业或标杆企业在核心能力素质方面的共性需求,得出可供备选的核心能力素质要素。最终经过分析和研讨确定企业的核心能力素质;接下来是进行序列通用能力素质要素的提炼。“序列通用能力素质”是每个岗位序列所要求的能力素质,但不同岗位对能力素质的要求不同。通用能力素质要素提炼可分为以下三

经典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

经典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 一、单选题 1. 生产函数的要素边际替代率表示的是( )。 A .维持产出不变,增加一单位的某一要素投入,需增加另一要素投入数量 ; B. 维持产出不变,减少一单位的某一要素投入,需增加另一要素投入数量; C .要素K 对要素L 的边际替代率等于ln()/ln()L K MP K d d L MK ; D .要素的边际替代率是要素的替代弹性。 2. 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的变化率与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变化率之比叫做 ( )。 A .要素的替代弹性 B. 要素的产出弹性 C .边际技术替代率 D .技术进步率 3. 下列生产函数中,要素的替代弹性为变量的是( ) A .线性生产函数 B. VES 生产函数 C .C D -生产函数 D .CES 生产函数 4. 下列生产函数中,要素的替代弹性为∞的是( ) A .线性生产函数 B. 投入产出生产函数 C .C D -生产函数 D .CES 生产函数 5. 下列生产函数中,要素的替代弹性分别为0和1的是( ) A .线性生产函数和C D -生产函数 B. 投入产出生产函数和C D -生产函数 C .C D -生产函数和线性生产函数 D .CES 生产函数和投入产出生产函数 6. 狭义技术进步是指( )。 A .生产水平的提高 B. 产品价格的提高 C .要素质量的提高 D .管理水平的提高 7. 在C D -生产函数Y AL K αβ=中( )。 A .α和β是产出弹性 B. α和β是边际产出 C .α和β是替代弹性 D .A 是要素替代弹性

8. CES 生产函数/12()m Y A K L ρρρδδ---=+中,01ρ<<,1δ越接近于1,表示 ( )。 A .资本密集度越高 B. 资本密集度越低 C .技术进步程度越高 D .技术进步程度越高 9. 中性技术进步中,希克斯中性进步指的是( )。 A .要素之比/K L 不随时间变化 B. 劳动产出率/Y L 不随时间变化 C .自资本产出率/Y K 不随时间变化 D .资本密集度/L K E E ω=随技术 进步变大 10.当需求完全无弹性时,表示( ) A .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存在完全线性关系 B.价格上升速度与需求量下降速度相等 C .无论价格如何变动,需求量都不变 D .价格上升,需求量也上升 11. 关于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需求函数模型: (),1,2,,i i i j j j i b q r I p r i n p =+-=∑L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j γ是第j 种商品的基本需求量 B.i b 是第i 种商品的边际消费向 C .()j j j I p r -∑是剩余收入用于购买第j 种商品的支出 D .1i i b ≤∑ 12. 直接效用函数蒋孝勇表示为下列哪一项的函数( )。 A .商品供应量 B. 商品需求量 C .商品价格 D .收入 13. 消费函数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 A .t t t C Y αβμ=++ B. 011t t t C Y C ββμ-=++ C .1(,)t t t t C f Y C μ-=+ D .1(,)t t t t C f Y Y μ-=+ 14.下面四种单方程需求模型中,不能用于分析价格队需求量影响的模型时 ( )。 A .线性需求函数模型 B. 对数线性需求函数模型 C .耐用品消费调整模型 D .状态调整模型

胜任力模型构建及其应用实践

胜任力模型构建及其应用实践 培训对象: 企业HR管理者、中高管等 培训目标: 1、帮助学员深度理解序列胜任能力的含义与建构价值; 2、帮助学员掌握企业岗位序列与胜任能力体系构建的方法和工具; 3、成功企业岗位序列与胜任力模型应用实践案例学习研讨。 课程大纲: 一、胜任能力体系概述 1、为什么需要胜任能力? ●岗位、任职者与绩效 ●人才选育和发展 2、什么是胜任能力? ●定义 ●类型 ●发展阶段 二、怎样构建胜任能力体系 1、建立专业序列胜任能力模型 ●了解经营目标 ●寻找、确定胜任能力维度 ●定义并描述胜任能力各维度 ●确认胜任能力模型 2、评估胜任能力 ●评估方法:行为频率评估、专家团评估 ●评估流程 3、应用胜任能力 ●设计发展计划 ●评价发展结果 三、胜任力模型应用实践案例 1、管理者领导力模型 2、制造序列胜任能力模型 3、质量序列胜任能力模型 4、人力资源序列胜任能力模型 四、课程小结与问题交流

讲师简介:王老师 原上海拉夏贝尔服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原联想集团(惠阳)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EDP讲师 资历: 12年世界500强国际化公司企业文化、人力资源(规划、培训、绩效、组织与干部梯队人才培养)管理经验;10年中外资电子信息行业制造管理经验、4年时尚行业服饰品牌供应链运营管理经验以及长期的企业培训与项目咨询经历。 在服装行业与电子信息行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运营管理、精益生产管理等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咨询、培训服务经验。 培训与咨询客户: 电子信息行业:联想厦门移动、深圳TCL多媒体、美的环境电器、浙江吉利汽车、上海佳通轮胎、创维数字技术、航嘉驰源电气、万家乐佛山燃气具、安徽盛运环保设备、苏州星恒电源、广东奥马电器、佛山百威电子、顺德银河摩托车、深圳雅视科技、深圳宝龙达信息技术、深圳旺鑫精密工业、深圳辰明触控、深圳快易典电子技术、深圳旺博科技、深圳兴利源电子科技、深圳誉铭新工业、深圳奥特迅电力设备、东莞誉铭电业、东莞硕源电子材料、东莞光阵显示器制品等。 时尚与服务行业:上海拉夏贝尔服饰、广汽丰通物流、三星(上海)财险、上海艺浩霖服装定制、深圳欧康德化妆 其它:广州日报HR精英俱乐部、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华联工商学院、广东汇才 培训与咨询项目: 培训与咨询方向:组织绩效与干部梯队人才培养 咨询项目:HR规划与干部梯队人才培养、企业绩效管理体系、企业培训体系、企业内训师课程开发设计与呈现训练、认证等 培训课程: HR系列:《企业文化建设与落地执行》、《HR规划与干部梯队人才培养》、《企业绩效管理体系建设最佳实践》、《VUCA时代的企业培训体系构建》、《如何开发并讲好一门课》 管理系列:《联想管理三要素: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中高管精益MTP实训》、《一线管理者执行力提升实训》、《新任经理管理技能实训》、《DISC与领导力》、《情境管理沟通》、《复盘与年终述职》、《问题本质与系统解决方法》 授课形式: 知识讲解、案例分析讨论、角色演练、小组讨论、互动交流、游戏感悟、头脑风暴、强调学员参与。 ----------------------------------------------------------------------------------------------------------------------------- 报名回执(请务必于开课前7天回复) 姓名性别部门/职位课程名称Tel Fax Email/手机

初中数学中点模型的构造及应用

初中数学中点模型的构 造及应用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中点模型的构造及应用一、遇到以下情况考虑中点模型: ?任意三角形或四边形中点或与中点有关的线段 ?出现两个或三个中点考虑三角形中线定理 ?已知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点,可以考虑构造斜边中线 ?已知等边、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点,可以考虑与顶角连接用“三线合一” ?有些题目不直接给出中点,我们可以挖掘其中隐含中点,比如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中圆心是直径中点等可以出现中点的图形通常考虑用中点模型 ?三角形中线的交点称为重心,它把中线分的线段比为2:1 二、中点模型辅助线构造方法分类 (一)倍长中线法(构造全等三角形,八字全等) 当已知条件中出现中线时,常常将此中线倍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 如图,在?ABC中,D为BC中点,延长AD到E使AD=DE,连接BE,则有:?ADC≌?EDB。作用:转移线段和角。 (二)倍长类中线法(与中点有关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八字全等)当已知条件中出现类中线时,常常将此类中线倍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 如图,在?ABC中,D为BC中点,延长ED到F使ED=DF,连接CF,则有:?BED≌?CFD。作用:转移线段和角。 (三)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法 当已知条件中同时出现直角三角形和中点时,常构造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然后再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性质解决问题。

如下图,在Rt ?ABC 中,ACB 90∠=?,D 为AB 中点,则有: 12 CD AD BD AB === (四)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当出现等腰三角形时,常隐含有底边中点,将其与顶角连接,可构成三线合一。 在?ABC?中:(1)AC=BC?;(2)CD 平分ACB ∠;(3)AD=BD?,(4) CD AB ⊥ “知二得二”:比如由(2)(3)可得出(1)(4).也就是说,以上四条语句,任意选择两个作为条件,就可以推出剩下两条。 (五)中位线法 当已知条件中同时出现两个及以上中点时,常考虑构造中位线;或出现一个中点,要求证明平行线段或线段倍分关系时也常考虑构造中位线。 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是AB 、AC 边中点,则有DE BC ,1DE BC 2 =。 三、练习 (一)倍长中线法 1.(2014秋津南区校级期中)已知: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E 是AD 上一点,且BE =AC ,延长BE 交AC 于F ,求证:AF =EF . 2. (2017?湘潭)如图,在ABCD 中,DE =CE ,连接AE 并延长交BC 的延长线于点F . (1)求证:△ADE ≌△FCE ; (2)若AB =2BC ,∠F =36°.求∠B 的度数 3.(2017江西萍乡,15)如图,在△ABC 中,CD 是AB 边上的中线,E 是CD 的中点,过点C 作AB 的平行线交AE 的延长线于点F ,连接BF . (1)求证:CF =AD ; (2)若CA =CB ,试判断四边形CDBF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步骤和要点1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步骤和要点 一、理论模型的设计对所要研究的经济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模型中将包含的因素,根据数据的可得性选择适当的变量来表征这些因素,并根据经济行为理论和样本数据显示出的变量间的关系,设定描述这些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即理论模型。 生产函数就是一个理论模型。理论模型的设计主要包含三部分工作,即选择变量、确定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拟定模型中待估计参数的数值范围。 1、确定模型所包含的变量 在单方程模型中,变量分为两类。作为研究对象的变量,也就是因果关系中的“果”,例如生产函数中的产出量,是模型中的被解释变量;而作为“原因”的变量,例如生产函数中的资本、劳动、技术,是模型中的解释变量。确定模型所包含的变量,主要是指确定解释变量。可以作为解释变量的有下列几类变量:外生经济变量、外生条件变量、外生政策变量和滞后被解释变量。其中有些变量,如政策变量、条件变量经常以虚变量的形式出现。 严格他说,上述生产函数中的产出量、资本、劳动、技术等,只能称为“因素”,这些因素间存在着因果关系。为了建立起计量经济学模型,必须选择适当的变量来表征这些因素,这些变量必须具有数据可得性。于是,我们可以用总产值来表征产出量,用固走资产原值来表征资本,用职工人数来表征劳动,用时间作为一个变量来表征技术。这样,最后建立的模型是关于总产值、固定资产原值、职工人数和时间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下面,为了叙述方便,我们将“因素”与“变量”间的区别暂时略去,都以“变量”来表示。 关键在于,在确定了被解释变量之后,怎样才能正确地选择解释变量。 首先,需要正确理解和把握所研究的经济现象中暗含的经济学理论和经济行为规律。这是正确选择解释变量的基础。例如,在上述生产问题中,已经明确指出属于供给不足的情况,那么,影响产出量的因素就应该在投入要素方面,而在当前,一般的投入要素主要是技术、资本与劳动。如果属于需求不足的情况,那么影响产出量的因素就应该在需求方面,而不在投入要素方面。这时,如果研究的对象是消费品生产,应该选择居民收入等变量作为解释变量;如果研究的对象是生产资料生产,应该选择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等变量作为解释变量。由此可见,同样是建立生产模型,所处的经济环境不同、研究的行业不同,变量选择是不同的。 法拉兹·日·阿卜——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其次,选择变量要考虑数据的可得性。这就要求对经济统计学有透彻的了解。计量经济学模型是要在样本数据,即变量的样本观测值的支持下,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估计参数,以揭示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所以所选择的变量必须是统计指标体系中存在的、有可靠的数据来源的。如果必须引入个别对被解释变量有重要影响的政策变量、条件变量,则采用虚变量的样本观测值的选取方法。

教学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

教学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 教学模型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给予了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学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工业工程类的学科,教学模型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工艺知识,增强对知识实践的理解。本文就教学模型的应用,探讨了教学模型的作用,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教学模型。 标签:教学模型机床模型发式教学实践教学 目前我国的实践教学模式中,金工实习依旧是普遍采用的方式,教学模型基本是围绕各自的工种和工艺知识进行研究制作。教学模式可以引导学生的实践训练,帮助学生深入学习知识。但是当前的单一模式有一定的局限性,当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工艺知识解决复杂零件加工问题时,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随着高校的重视,教师拥有了解企业实况,开展工程实践的平台,但由于社会资源的不足,高校的在校学生没有太多的机会深入实际去生产现场调查实践,学生的综合知识能力欠缺。高校的实验室和教学模型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实验教学的缺乏。但是仍无法满足自身实验教学需求,针对实际设计出实用的教学模型,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1 教学模型的构建 教学模型的设计分为两类,一类是多媒体和实物模型。多媒体在需要机械制图的教学模式中广泛应用,实体模型可以利用计算机仿真分析软件形象逼真地制作出来。另一类是综合性事物教学模型的设计,适用于需要工程背景与管理手段相结合的需求。 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学条件,都无法给工程实践教学提供有力的条件,无法达到工厂级别的要求,只能借助构建教学模型来进行模拟实验。简单教学模型与综合性教学模型相对应,指的是机械制图以及形体类的基本体模型。综合性的加工模型涉及多种机械的组合。综合性的教学模型是以真实的零件为基础的,可以提供一个接近与实际生产的感受,对于综合性教学模型的讲解演示,相对于简单的教学模型,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综合类的教学模型,需要结合实验室现有的模型基础和学生专业的实验训练要求来做。教学模型满足了高校对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面对不同专业的学习要求,对于教学模型的生产形成个性化的定制。 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学模型的构建也应该结合学生实际。对于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对专业实践知识认识较少,对生产工艺过程的理解还不够。在针对他们的教学中,应该选择结构、加工工艺较为简单的教学模型,对于没有过多基础的学生就能理解。这一阶段,学生只需要在大体上了解零件加工的过程,为后续教学中采用综合性的教学模型做理解上的铺垫。在学生就入三年级后,学生对于专业的课程已经有了较为系统的学习,熟悉了生产工程的简单过程,这时候再引入较为复杂的综合性教学模型,不仅有助于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应用,也提高了学生对于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应用微观计量期末试卷答案

一、 1.金融发展(放松管制)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即企业可以更好的选择融 资组合,进而降低自己的融资成本,也可以理解为降低企业融资约束; 2.在面板数据中,存在非观测效应a i不随时间变化,但解释变量与a i相关,在解 释变量严格外生的假定下,通过去除时间均值数据,来消除a i,从而得到一个无偏估计量。 随机效应在固定效应的假设基础上,还需要增加解释变量与a i不相关的假设,但由于a i隐藏在误差项中,又不随时间改变,因此误差存在序列相关,随即响应通过去除一定比例(小于1)的均值数据,从而使误差序列无关。 采用豪斯曼检验的方法,即比较固定效应的估计值与随机效应的估计值是否有明显差异,如果存在明显差异,则RE的假定被拒绝,因此采用FE估计量,如果不存在明显的差异,则使用RE的估计量,因为此时RE的估计量更有效。 3.采用了DID的方法,如表1所示,系数α的含义是高信用组的政策前后的差 异与低信用组的政策前后的差异的差异,也就是高信用组的ATT。 DID的基本要求是高信用组与低信用组的政策前后具有平行趋势,即 E(ΔY0|D=1,X)=E(ΔY0|D=0,X) 本文可能不满足这一要求,因为高信用企业在政策前往往就比低信用企业具有更小的融资约束,这样融资优势会随年份变长而增加,也是一个累计效应,因此政策前的趋势可能就不平行。 4.现有文献一般采用平行趋势法检验,即 y it=β1+∑βl T l=2 (?ig?_credit i×T t l)+Firm i+year t 其中,T t l={1, t=l 0, 其他 之后,观察政策前后的βl系数显著情况,如果政策前系数不显著,政策后系数显著或联合显著,即基本满足DID的平行趋势假设

计量经济学模型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一、建立模型 社会物流总费用受多种综合因素的影响,如运输费用、仓储费用、包装费用、装卸搬运费用、流通加工费用、信息处理费用等,而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运输费用和仓储费用,即运输费用和仓储费用与社会物流总费用之间存在单方向的因果关系;由此,我们可设以下回归模型:Yi=b0+b1*x1i+b2*x2i+ ui 现在以中国1995年至2004年物流总费用占GDP比例(%)的资料进行回归分析,并对估计模型进行检验。 1995年至2004年物流总费用占GDP比例(%) 在Eviews中新建工作簿,定义变量“商品价格”(x1)、“消费者人均月收入”(x2)及“商品需求量”(y),并输入相关数据,得出相应散点图如下: ①x1 与y 的散点图为:

②x2与y 的散点图为: 由两张散点图不能明确的看出x1、x2与y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故通过Eviews 软件计算,得出估计模型的参数结果如下:

由以上数据可知回归方程为: Y=11.57032+0.405599*x1 +0.794365*x2 (5.07) (2.67) (7.69) 1499.02=R 8909.02=R 37.62689=F 二、模型检验 1、 经济意义检验: ①b0=11.57032,在运输费用与仓储费用接近于零时,仍存在其他物流费用;②b1=0.405599,说明运输费用与社会物流总费用之间存在正的线性关系,运输费用每增加1%,社会物流总费用增加0.405599% ③b2= 0.794365,说明仓储费用与社会物流总费用之间存在正的线性关系,仓储费用每增加1%,社会物流总费用增加0.794365% 2、计量经济学检验: ①拟合优度检验:本模型的拟合优度系数为0.914898,表明本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优度,x1、x2对y 的解释能力较好; ②变量的显著性检验(t 检验):方程的截距项和斜率项的t 检验值分别为5.07、2.67、7.69,均大于5%显著性水平下自由度为n-2=8的临界值t0.025(8)=1.860,模型参数估计显著,拒绝原假设H0; ③方程的显著性检验(F 检验):有上图可知,F-statistic =37.62689;Prob(F-statistic)

第五章-单方程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试题及答案

第五章 单方程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 一、填空题: 1.当所有商品的价格不变时,收入变化1%所引起的第i 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百分比叫做需求的 。 2.对于生活必需品,需求的收入弹性i E 的取值区间为 ,需求的自价格弹性的取值区间为 。 3.当收入和其他商品的价格不变时,第j 种商品价格变化1%所引起的第i 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百分比,叫做需求的 。 4.替代品的需求互价格弹性ij E 0;互补品的需求互价格弹性 ij E 0;无关商品的需求 互价格弹性 ij E 0。 5.吉芬商品的需求自价格弹性 0。 6.西方国家发展的需求函数模型的理论模型,是由 函数在 最大化下导出的。而对数线性需求函数模型和线性需求函数模型则是由 拟合得到的。 7.在线性支出系统需求函数模型 )(∑-+ =j j j i i i i r p V p b r q 中,V 表示总 ,i r 表示第i 种商品的 需求量,i b 表示第i 种商品的边际 份额。 8.在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需求函数模型 )(∑-+ =j j j i i i i r p I p b r q 中,I 表示 ,i r 表示第i 种商 品的 需求量,i b 表示第i 种商品的 消费倾向。 9.在绝对收入假设消费函数模型C Y Y t t t t =+++αββμ012 (t T =12,,,Λ)中,参数a 表示 , 且a 0; t t Y C 10ββ+=,参数b 1<0,表示递减的边际消费倾向。 10.在绝对收入假设消费函数模型 C Y Y t t t t =+++αββμ012 (t T =12,,,Λ)中,参数b 1 0,以反映边际消费倾向 规律。

如何构建胜任力模型

如何构建胜任力模型 麦克里兰等人开创的古典建模法(行为事件访谈法)仍然是最常用也是最精准的建模方法,它最适用于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但是经过将近40年的应用与发展,衍生了多种方法或工具对古典建模法进行补充。 企业的核心胜任力模型是对企业全体人员的胜任力要求,它是企业的战略、愿景与价值观在每个人身上的体现。领导者胜任力模型是对企业高层领导者的胜任力要求,这种要求超越了岗位、专业乃至单个职能,它主要是反映企业宏观运营对高层领导者的胜任力要求。利用古典建模法来构建核心胜任力模型和领导者胜任力模型反而不太精准,因为绩效标准不好定义、样本不好选择(特别是高层领导者的人数相对较少)。所以,在古典建模法之前加入“战略气质分析”,目的是为核心胜任力模型、领导者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打下基础,主要是从战略的角度来构建核心胜任力模型和领导者胜任力模型。然后借助其他辅助工具对模型进行验证。 企业战略气质分析 企业战略模式分析 迈克·波特在其著作《竞争战略》中提出了三种通用的竞争战略,即成本领先战略、差别化 战略和集中化战略。根据迈克·波特的战略划分,可以衍生出三种比较通俗易懂的价值创造 模式。 第一种是产品领先型,这种价值创造模式是以产品的创新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为导向,其经营的重要目标在于充当市场的领袖。 第二种是高效运作型,以严格的程序化、供应链管理来提高客户获得产品与服务的效率。 第三种是客户亲密型,这种企业以提高客户服务质量、效率、服务速度等来赢得竞争优势。采取这种价值创造模式的企业,要求员工不仅很好地理解和满足客户提出的需求,而且能帮助客户发现一些他们自己尚未明晰的潜在需求,能创造性地为客户量身定制个性化的产品。

微观计量经济学模型(Model-of-Microeconometrics)

微观计量经济学模型(Model of Microeconometrics ) 1.1 Generalized Linear Mod els Three aspects of th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for a conditionally normally distributed response y are: (1) The linear predictor βηT i i x = through which )|(i i i x y E =μ. (2) i i x y | is ),(2σμi N (3) i i ημ= GLMs: extends (2)and(3) to more general families of distributions for y. Specifically, i i x y | may follow a density: ? ??+???-=);()(exp ),;(φφθθφθy c b y y f θ:canonical parameter, depends on the linear predictor. φ:dispersion parameter, is often known. Also i η and i μ are related by a monotonic transformation, i i g ημ=)( Called the link function of the GLM.

Selected GLM families and their canonical link 1.2 Binary Depend ent Variables Model: n i x F p x y E T i i i i ,......2,1),()|(===β In the probit case: F equals the standard normal CDF In the logit case: F equals the logistic CDF Example: (1)Data Considering female labor participation for a sample of 872 women from Switzerland. The dependent variable: participation The explain variables: income,age,education,youngkids,oldkids,foreignyesandage^2. R: library("AER")

计量经济学名词解释

1、计量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从数量上研究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2、数据质量 数据满足明确或隐含需求程度的指标 3、相关分析 主要研究变量之间的相互关联程度,用相关系数表示。包括简单相关和多重相关(复相关)。 4、回归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 研究一个变量(因变量)对于一个或多个其他变量(解释变量)的数量依存关系。其目的在于根据已知的解释变量的数值来估计或预测因变量的总体平均值。 5.内生变量 指由模型系统内决定的变量,取值在系统内决定 6、面板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的混合 7.异方差: 总体回归函数中的随机误差项满足同方差性,即它们都有相同的方差。如果这一假定不满足,则称线性回归模型存在异方差性。 8.自相关 自相关是在时间序列资料中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观测值之间的相关或在横截面资料中按空间顺序排列的观测值之间的相关 9.多重共线性 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完全的线性关系或近似的线性关系。解释变量存在完全的线性关系叫完全多重共线;解释变量之间存在近似的线性关系叫不完全多重共线。 10.虚拟变量 虚拟变量:在建立模型时,有一些影响经济变量的因素无法定量描述 构造只取“0”或“1”的人工变量,通常称为虚拟变量,记为D 11.平稳序列 是指时间序列的统计规律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12.伪回归 所谓“伪回归”,是指变量间本来不存在相依关系,但回归结果却得出存在相依关系的错误结论。 13.协整 所谓协整,是指多个非平稳变量的某种线性组合是平稳的 14.前定变量 所有的外生变量和滞后的内生变量。前定变量=外生变量+滞后内生变量+滞后外生变量 15.恰好识别 恰好识别:能够唯一地估计出结构参数值。 16.结构式模型 体现经济理论中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构的联立方程模型,称为结构式模型17.过度识别 过度识别:结构参数的估计值具有多个确定值 18.自回归模型 自回归模型:指模型中的解释变量仅是X 的当期值与被解释变量Y 的若干期滞后值,它由于被解释变量的滞后期值对被解释变量现期做了回归,故叫做自回归模型。 利用前期若干时刻的随机变量的线性组合来描述以后某时刻随机变量的线性回归模型。 19.拟合优度2R:拟合优度检验:指检验模型对样本观测值的拟合程度 20.修正的拟合优度2R 二、.

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体系解析

#学术探讨# 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体系解析* 李子奈刘亚清 内容提要:本文对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体系进行了系统的解析,指出了现代计量经济学的各个分支是以问题为导向,在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的基础上,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模型理论体系,包括基于研究对象和数据特征而发展的微观计量经济学、基于充分利用数据信息而发展的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数学基础而发展的现代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基于非设定的模型结构而发展的非参数计量经济学,并对每个分支进行了扼要的描述。最后在/交叉与综合0的方向上提出了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的研究前沿领域。 关键词:经典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微观计量经济学 一、引言 计量经济学自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诞生以来,已经形成了十分丰富的内容体系。一般认为,可以以20世纪70年代为界将计量经济学分为经典计量经济学(Classical Econometrics)和现代计量经济学(Mo dern Eco no metr ics),而现代计量经济学又可以分为四个分支: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Tim e Ser ies Econo metrics)、微观计量经济学(M-i cro-econometrics)、非参数计量经济学(Nonpara-m etric Econometrics)以及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Panel Data Eco nom etrics)。这些分支作为独立的课程已经被列入经济学研究生的课程表,独立的教科书也已陆续出版,应用研究已十分广泛,标志着它们作为计量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已经成熟。 据此提出三个问题:一是经典计量经济学的地位问题。既然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体系已经成熟,而且它们都是在经典模型理论的基础上发展的,那么经典模型还有应用价值吗?是不是凡是采用经典模型的研究都是低水平和落后的?二是现代计量经济学的各个分支的发展导向问题。即它们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三是现代计量经济学进一步创新和发展的基点在哪里?回答这些问题,对于正确理解计量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对于计量经济学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安排,对于正确评价计量经济学理论和应用研究的水平,对于进一步推动中国的计量经济学理论研究,都是十分有益的。 现代计量经济学的各个分支是以问题为导向,以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所谓/问题0,包括研究对象和表征研究对象状态和变化的数据。研究对象不同,表征研究对象状态和变化的数据具有不同的特征,用以进行经验实证研究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既然不同,已有的模型理论方法不适用了,就需要发展新的模型理论方法。按照这个思路,就可以用图1简单地描述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与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各个分支之间的关系。 本文试图从方法论的角度对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发展,特别是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与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之间的关系进行较为系统的讨论,以期对未来我国计量经济学的发展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本文的内容安排如下:首先分析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基础地位,明确它在现代的应用价值,同时对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卢卡斯批判0的实质进行讨论;然后依次讨论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微观计量经济学、非参数计量经济学以及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回答它们是以什么问题为导向,以什么为目的而发展的;最后以/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体系的分解与综合0为题,讨论现代计量经济学的前沿研究领域以及从对我国计量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 22 ) *本文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8AJY001,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论基础研究)的资助。

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流程和步骤

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流程和步骤 一个相对完整的胜任力模型构建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步骤:职系与序列划分、能力素质要素提炼和能力素质要素评级。 首先是要进行职系与序列的划分。胜任力模型是建立在明确的职系和序列划分基础之上的。 “职系”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职位组成,是职责繁简难易、轻重大小及所需资格条件不同,但工作性质相似的所有职位集合。简言之,一个职系就是一种专门职业(如管理职系、操作职系等)。“序列”是指将现有组织结构中具有相同或相近专业资质要求的职位归并成一类职位群组。每个序列具有其独特的能力素质结构组合和描述,一个职系包含一个或多个序列,一个序列只能在一个职系当中。划分职系和序列的目的是通过设立不同的职业通道,为员工指明职业发展的方向。 在具体进行职系划分时,可以工作性质相似为原则,通过企业价值链分析来确定职系的划分。例如,通过对某石油炼化企业价值链进行分析,将企业的所有职位划分为管理职系、技术职系和操作服务职系。序列的划分以能力素质要求相近为标准,可以通过业务类别和职责对比归类两种方法确定序列划分。例如,根据岗位说明书在对岗位能力素质初步判断的基础上,将某企业管理职系下面的所有职位划分为中层管理序列、财务管理序列、综合管理序列和生产管理序列等。 职系和序列的划分是公司进行职位管理的基础和重点,也是胜任力模型构建的基础。通过职系分类,可以为员工设立多条职业发展通道,同时,通过序列划分,可以明确不同职位能力素质的差异,实现对员工的区别管理。 第二步是在职系和序列划分的基础上进行能力素质要素的提炼。 一个完整的胜任力模型由核心能力素质、通用能力素质和专业能力素质三部分组成。因此,能力素质要素的提炼也将围绕这三部分能力素质进行。首先是核心能力素质要素的提炼,“核心能力素质”是基于公司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与战略愿景,要求全体员工都应具备的能力素质。核心能力素质要素提炼可以采取行业共性分析、企业资料分析和企业调研等方式进行。例如行业共性分析,可以采取行业共性分析、优秀标杆企业借鉴等方法,通过对行业的共性分析以及标杆企业核心能力素质的分析,获取行业或标杆企业在核心能力素质方面的共性需求,得出可供备选的核心能力素质要素。最终经过分析和研讨确定企业的核心能力素质;接下来是进行序列通用能力素质要素的提炼。“序列通用能力素质”是每个岗位序列所要求的能力素质,但不同岗位对能力素质的要求不同。通用能力素质要素提炼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第一步,通过工作职责的梳理和借助能力素质辞典等方式初步构建适合目标企业的能力素质库;第二步,通过问卷调查、行为事件访谈以及专家研讨等方式确定各序列的备选能力素质;第三步,通过专家评议或小组讨论等方式最终确定各序列的通用能力素质。最后是进行序列专业能力素质的

(完整版)计量经济学知识点(超全版)

1.经济变量:经济变量是用来描述经济因素数量水平的指标。(3分) 2.解释变量:是用来解释作为研究对象的变量(即因变量)为什么变动、如何变动的变量。(2分)它对因变量的变动做出解释,表现为方程所描述的因果关系中的“因”。(1分)3.被解释变量:是作为研究对象的变量。(1分)它的变动是由解释变量做出解释的,表现为方程所描述的因果关系的果。(2分) 4.内生变量:是由模型系统内部因素所决定的变量,(2分)表现为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是模型求解的结果。(1分) 5.外生变量:是由模型系统之外的因素决定的变量,表现为非随机变量。(2分)它影响模型中的内生变量,其数值在模型求解之前就已经确定。(1分) 6.滞后变量:是滞后内生变量和滞后外生变量的合称,(1分)前期的内生变量称为滞后内生变量;(1分)前期的外生变量称为滞后外生变量。(1分) 7.前定变量:通常将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合称为前定变量,(1分)即是在模型求解以前已经确定或需要确定的变量。(2分) 8.控制变量:在计量经济模型中人为设置的反映政策要求、决策者意愿、经济系统运行条件和状态等方面的变量,(2分)它一般属于外生变量。(1分) 9.计量经济模型:为了研究分析某个系统中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而采用的随机代数模型,(2分)是以数学形式对客观经济现象所作的描述和概括。(1分) 10.函数关系:如果一个变量y的取值可以通过另一个变量或另一组变量以某种形式惟一地、精确地确定,则y与这个变量或这组变量之间的关系就是函数关系。(3分) 11.相关关系:如果一个变量y的取值受另一个变量或另一组变量的影响,但并不由它们惟一确定,则y与这个变量或这组变量之间的关系就是相关关系。(3分) 12.最小二乘法:用使估计的剩余平方和最小的原则确定样本回归函数的方法,称为最小二乘法。(3分) 13.高斯-马尔可夫定理:在古典假定条件下,OLS估计量是模型参数的最佳线性无偏估计量,这一结论即是高斯-马尔可夫定理。(3分) 14.总变差(总离差平方和):在回归模型中,被解释变量的观测值与其均值的离差平方和。(3分) 15.回归变差(回归平方和):在回归模型中,因变量的估计值与其均值的离差平方和,(2分)也就是由解释变量解释的变差。(1分) 16.剩余变差(残差平方和):在回归模型中,因变量的观测值与估计值之差的平方和,(2分)是不能由解释变量所解释的部分变差。(1分) 17.估计标准误差:在回归模型中,随机误差项方差的估计量的平方根。(3分) 18.样本决定系数:回归平方和在总变差中所占的比重。(3分) 19.点预测:给定自变量的某一个值时,利用样本回归方程求出相应的样本拟合值,以此作为因变量实际值和其均值的估计值。(3分) 20.拟合优度:样本回归直线与样本观测数据之间的拟合程度。(3分) 21.残差:样本回归方程的拟合值与观测值的误差称为回归残差。(3分) 22.显著性检验:利用样本结果,来证实一个虚拟假设的真伪的一种检验程序。(3分)23.回归变差:简称ESS,表示由回归直线(即解释变量)所解释的部分(2分),表示x对y的线性影响(1分)。 24.剩余变差:简称RSS,是未被回归直线解释的部分(2分),是由解释变量以外的因素造成的影响(1分)。 25.多重决定系数: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回归平方和与总离差平方和的比值(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