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期末作业)

探究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期末作业)
探究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期末作业)

探究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详解)第一,我国封建社会制度抑制了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

近代自然科学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我国2000年的封建社会,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经济结构,它抑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分工协作大生产的出现。同时,强大的君主集权和专制官僚统治,使资本主义难以发生和发展。这种封建社会发展的停滞性,极大地限制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是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的最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什么能提供强大无比的动力呢?这是因为资本主义生产是发达的

商品生产,商品是要求在市场上自由竞争的。所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特别是运用科学技术手段,提高商品的竞争能力,就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必然要求,成为一个持续的、强大的推动力。恩格斯说过:“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05页)所以,在封建社会那种基本上自给自足的、商品生产很不发达的经济的基础上,不可能有近代的科学技术。封建地主阶级当然也要发展手工业、小工业,但重要的技术往往都被官家所垄断,技术上实行垄断封锁;生产的目的是为皇家贵族、封建官僚提供奢侈品或军事武器,根本谈不上什么自由竞争。以航海贸易为例,在西方这是资本主义发展中极为重要的手段。他们通过航海贸易,掠夺黄金货币,获得劳动力和资源,开拓商品市场。所以欧洲各国的政府,都鼓励商人出海贸易,并同他们签订合同,利益分成。航海家哥伦布就是得到西班牙国王支持的,国王许诺让他们当新发现地区的总督,财富享受1/10。那时,航海对资产阶级是一本万利的事情。航海对天文、地理、力学、数学、气象等方面的科学要求是很高的。16世纪的西班牙政府和17世纪的英国议会,都曾高价悬赏解决出海后的经度计算问题,由于应征者众多,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英国耐普尔发明对数方法,也是为了解决应用中的繁琐计算而做出的。可见,发展资本主义就必然要求并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但封建的中国就不一样。如明朝郑和也曾率领浩浩荡荡的船队,远渡重洋,但主要不是经济目的,而是出于政治目的。一是为新上台的明成祖宣扬国威,抚慰邻邦;二是为了寻找在宫廷政变中失落的小皇帝,以绝后患。郑和下西洋先后历经30年,当这些政治目的基本达到,航海事业也就偃旗息鼓了。两种航海,一个是经济上持续的强大动力,能够长久保持,并反过来推动科学技术持续发展;另一个主要出于政治上的目的,政治上的目的一旦达到,或得不到财政、经济上的支持,就会消沉或中止。

第二,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和政策制约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首先,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实行重农抑工抑商的政策,把手工业、商业的发展限制在不危及封建制度经济基础的范围内,不允许有太多的资本主义因素。其次,中国把儒学作为官方哲学,主张尊古崇经,限制了思想自由。在教育和取仕制度上,推行轻视、排斥科学技术和轻视掌握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的政策。中国隋唐以后实行的科举制,除了个别时期(如唐朝有明算科,招考数学人才)外,总的来看,都以孔孟儒学经典为主,到明代以后兴起的“八股文”,更是从形式到内容都完全僵化,完全排斥了科学技术的内容。再次,在18~19世纪,正是西方科技大发展的时候,腐朽的清政府却采取了愚蠢的闭关锁国的政策,排斥和拒绝外来科学文化。以上种种政策,都极其严重地影响了科学技术在中国的发展。

第三,中国传统科学存在的缺陷,使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深度后,就难以继续前进。

这种内在缺陷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过分强调实用性,忽视了理论上的深化和完善。由于科学技术的极端实用性,一旦现实不提出直接要求,它就失去了发展动力,这一点与希腊人所开创的科学体系完全不同。希腊人不讲实用,为理论而理论,这就为科学的发展开辟了无限广阔的空间。希腊人的数学和自然哲学时隔1000多年后仍然能推动欧洲科学的发展,充分显示出理论的力量,而实用科学为自己设定的发展空间是有限的。如我国的数学是从应用计算技术发展起来的,虽然从记数法、四则运算、解决方程问题,直到高次方程数值解等方面在世界上多是一直领先的,但很少能从特殊中提出一般,更没有像欧几里得几何那样的公理化系统。二是科学实验精神没有很好确立。近代自然科学的飞跃发展是同科学实验方法的确立和科学实验精神的提倡分不开的,也是同实验工具的发明创新分不开的。然而,我国古代的科学工作者,长期停留在靠个人经验、直观的知识上,不能自觉地应用技术手段寻根究底。所以,科学研究到一定地步,就原地徘徊,难以深入。另外,在中国科学大多自成一格,有一定的保守性和排他性,国外先进的成果即使传人也往往难以立足

为什么欧洲诞生的近代科学能如此富有活力,以如此快的速度发展呢?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以下几个原因:首先,近代科学的兴起是与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相伴随的,资本主义为自然科学创造了进行研究、观察、实验的物质手段,而资本主义的发展方式正好是一种滚雪球式的加速过程。其次,近代欧洲人继承了希腊数学化的科学遗产,使自然知识的追求在一个无限广阔的数学空间中进行。再次,实现了实验一理论一技术之间的良性循环。科学实验与理论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实验与理论作为统一的自然科学,又与技术(生产)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最后,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民主制度以及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科学研究自由,解放了知识分子受约束的创造力,为科学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而中国不具备产生欧洲近代科学的所有的先决条件,如中国缺乏足够强大的资本家势力;中国缺乏希腊式的数理自然观;中国的理论科学(自然哲学)与应用科学 (技术)缺乏密切联系。另外,在我们传统科学总体结构中,实验和技术这两个环节都是很不完整的,不能造成一种良性循环的运动。这都是造成我国科学落后的原因

如果说,以上分析大抵是从西方近代科技范式出发来看待中国古代科技,因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那么它本身的盲点也非常明显,以致越来越引起诸多学者的不同意见。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我国科技的发展速度也颇为可观,得到杨振宁等一批著名科学家的高度称赞,也逐步引发了学术界对于中国古代科技及其现代转换与新生活力的重新思考。同时,从科技的全球发展趋势看,由于科技越来越要求整体化、人性化、有机化,国际国内学术界也开始从新的角度重新反思中国古代科技,得出了一些富有启发意义的新观点,值得我们加以重视和研究。这方面观点甚多,下面略举几点:

第一,科学精神与科学家气质问题。

综观西方文明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正是“为科学而科学的”精神在激励着一批又一批的科学家,为探求终极原因而深入研究,甚至为追求真理前赴后继不惜献出生命,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科学的崇高地位孕育了科学家的理想、气质和追求。而在我国封建社

会的“圣人”,所追求的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格物穷理”的科学只是手段,而终极目的只能是“道”、是“仕”。我国古代不少科学家的研究工作只能利用“登台入仕”正业后的闲暇,而不是以科学为毕生追求。

从近代说,近代科学技术的发端正是与文艺复兴同步的,而文艺复兴乃是人文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同时勃兴。在此精神传统影响之下,先后出现了许多科学家同时也是人文学者,或者对社会人文实际生活问题投以热忱和关切,他们重视将自然科学技术运用于社会,关注科技对于人生与社会的影响,譬如法国的弗兰西斯?培根,德国的莱布尼茨和歌德,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达?芬奇等。文艺复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反对中世纪经院哲学,经院哲学的巨大毛病就是空谈玄理,不管实用,从而限制了科学精神与现实生活本来具有的血脉关系,以致窒息了科技创新。所以歌德在其名著《浮士德》里有句名言,概括了文艺复兴以来的这种精神,歌德说:“朋友,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是常青的。”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现代科学家对于人类生活与社会问题极度关切,他们花费大量时间投入反对战争、维护人类和平的事业,也是与文艺复兴以来的科学精神一脉相承的。因此,中国古代学者将天地人打成一片,将人文和自然知识打成一片,将学问和生活打成一片,也许并不是中国科技近代落后的原因,反而是延缓其落后的重要因素。

第二,近代科技为什么没有发生在古希腊。

这个问题也值得反思,因为不只是中国近代没有产生近代科技。有学者研究,古希腊学者对于工匠的轻视,对于实用技术的蔑视,是古希腊科技与近代西方科技的一个重要区别。古希腊时代,工匠大多由奴隶担任,实用技术多由工匠操持掌握,而奴隶主阶级则从事亚里士多德等为代表的学者们所称道的纯学问研究,把它看作高尚的职业,而把掌握实用技术的工匠看作下贱的等级。因此,文艺复兴虽然是要复兴古希腊文明,但是在实用和实验这一点上,却并没有亦步亦趋,而是拨乱反正,给实用技术和工匠以崇高的地位。可贵的是,西方近代学者们继续保留了古希腊“为科学而科学”的纯科学精神,使之与实用精神不但不构成冲突,反而相得益彰。因此,古希腊的纯逻辑和数学方法,加上近代的实用态度和实验精神,孕育了近代科技。

假如是这样,那么中国近代科技落后,可能需要另找原因——因为中国古代乃至近代的纯思维、纯科学和纯技术都很发达,但是走的路子和古希腊和近代欧洲的科技很不相同。这直接与下述问题有关。

第三,科学理论和科学实验问题。

有人认为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技,有两个重要原因:第一,中国的科学,其理论性不强,太注重实用;第二,中国的科学停留在经验水平,没有严格的科学实验做支撑。

对于第一点批评,假如我们注意到中国四大发明大大促进了西方近代科技的发展,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中国人太不注重实用了、因此没有产生近代科技?因为四大发明的作用被西方人大大地扩充了,大量而广泛地投入使用了,才促成了西方近代科技的诞生和发展。可见,笼统地这么看,恐怕不确切,难以自圆其说。中国科技的理论性不是不强,而是区别于西方的科技理论,另有一套范式和风格。

至于科学实验,中国人也自有其特别之处。譬如中医,按照严格的师徒传承,是要通过明师真诚缜密的身心修为来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中得人事,以把握天地人生的运行,

而且有实在的临床诊疗效果为印证,并通过弟子个人修为来加以承继的。这一过程是以个人身心为小实验室,以天地万物为大实验室,将人体作为小宇宙、天地作为大人体来参悟和沟通的。这种实验精神,来不得半点虚伪和浮夸,因为任何小小虚浮都直接影响到实验者自己身心的健康。所谓“恬恢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所谓十二正经、奇经八脉、三百六十五穴,都是严格的身心实验乃至反观内视的结果,以至于虽然现代科技暂时无从检测其经穴的确切位置和状态,却无法否认其体系之完备、技术之可靠,以及诊疗的精确和神效。中国学问不从纸上和玄想得来,而直接从修身或身心实验得来,从天地人一气贯通而来,因而有简明扼要、圆整灵活、发乎天然、出自肺腑、直指人心、效果实在的特点。

这和西方的实验相比乃是另一种形式的实验,因此不能以西方标准来否认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实验精神。

由于中国古代科技有扎扎实实的身心实验背景,因而其学说的经典部分往往是过来人语,是深刻理论和实际体验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是不可以凭借纸张文字的研究轻易下断语的。没有修正,也即没有中国人特有的实验为依据而对中国传统科技下判断,那是无的放矢,没有结果的,也是不严肃、不科学的。因为科学研究的起码要求就是研究手段必须与对象保持一致,好比只能用尺子去衡量长度,用钟表去衡量时间,而不能用钟表去量长度,用尺子量时间。然而长期以来,很多人习惯于西方中心论的思考模式,总是用西方标准衡量中国学问,结果总是放箭没有看见靶子,白费了很多力气。

第四,中国传统科技在2l世纪的新生。

西方近代科技的辉煌乃是不争的事实,中国人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并且还将不断学习。然而,我们学习不仅是为了解决“西方近代科技为什么没有出现在中国”这一问题,我们还面临着“21世纪中国科技向何处去”、“21世纪世界科技向何处去”、“中国传统科技如何在21世纪走向复兴和新生”等问题。这些问题之所以发生,乃是因为西方科技走到今天,已经不能回避“西方近代科技与中国传统科技重新相遇”的问题了。

这一问题很大程度上正好是西方科技自身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重推理论证、重外向、重机械、重物质、重空间、重主客对立、重征服自然,在硕果累累的同时也越来越暴露出它的天生弱点。于是,在西方科技发展的某个极限点上,从它内部自然发生了许多类似于中国传统科技精神的萌芽、要求和走向,这就是当代科技日益整体化、人性化、有机化的发展趋势,跟西方科技的分割化、物质化、机械化的传统形成鲜明对照。西方有人把这种趋向称为后现代科技,其中向东方(包括中国)古代科技传统寻求养料乃至理念指导的倾向非常强烈。他们把对于东方(中国)传统科技精神和成就的重新认识、评价和利用的任务提到了人类面前,使之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时代课题。

在人类遭受了数次濒临毁灭的世界大战之后,在我们掌握的科技力量足以将人类乃至地球一切生命灭除多次的时代,在缺乏天地人整体运筹的科技理念指导下造成人们相互征服对方、人类共同征服自然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大量爆发、日益激化的时代,在科技分科越来越细、以致任何一个人穷其一生都难以掌握科技体系中一个极小分支的时代,在这种科技背景下使得分科教育越来越难以为继,也使得完整人格日益痛遭分科教育无情

切割的时代,创建一种整体化、人性化、有机化的科技新体系,同时保有合理切割、合理分析等的优越性,使二者相辅相成、优势互补,乃是来自人心最深层的呼唤和最自然的渴望。既然是最“自然”的渴望,那么假如它也同时是大自然本身的“渴望”,那也将毫不奇怪,十分“自然”了。

而一旦实现了这一点,就正如马克思所说,大自然将成为“人的无机的身体”,而人也将成为大自然这个生命体的头脑和精灵,实现天人合一:关于自然的科学和关于人的科学将成为同一门科学。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曾经拥有天人合一、社会和谐、整体思维优良传统的每个中国人应该怎么做,每个中华大地养育的大学生应该如何决策,将是一份不可回避、无法作弊的时代答卷。

科技文献检索大作业

一、简答题(20分,每小题5分) 1、按照加工层次可以把科技文献分为哪几类?并举例说明。 2、文献检索有什么作用? 3、本图书馆的中文电子资源都有哪些? 4、文献检索中的三大索引是什么? 二、利用ISI Web of Knowledge平台进行SCI的检索(50分) (1)检索2011年西北大学所发表的论文被SCI收录的情况。 (2)在SCI中检索西北大学舒德干老师的论文被他人引用的情况。 (3)利用SCI检索与你专业相关的课题。 分别写清楚检索的数据库名称、检索途径、检索式、检中文献篇数、参考文献格式(每个内容任选2条记录将其按文后参考文献的标准著录格式写出)。 三、在文献检索中,获取全文的方法有哪些?(20分) 四、利用CNKI 中国知网检索西北大学2014年计算机技术学科方向的硕士毕业论文(共10分)

分别写清楚检索的数据库名称、检索途径、检索式、检中文献篇数、参考文献格式(每个内容任选2条记录将其按文后参考文献的标准著录格式写出)。 参考文献格式要求: (1)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 作者. 文章题目[J]. 期刊名, 出版年份,卷号(期数):起止页码. (2)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 作者. 书名[M]. 版次. 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3)文献是会议论文集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 作者. 文章题目[A].主编.论文集名[C], 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4)文献是学位论文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 作者. 论文题目[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5)文献是来自报告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 报告者. 报告题目[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报告年份. (6)文献是来自专利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 专利所有者. 专利名称:专利国别,专利号[P].发布日期. (7)文献是来自国际、国家标准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 标准代号. 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份. (8)文献来自报纸文章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 作者. 文章题目[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科技文献检索作业

科技文献检索课程作业 1.使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同名作者功能,检索山西财经大学第一作者为李红 所发表的论文,写出检中文献条数,并选择其中的两篇以标准格式标注。 结果共找到28条, 1.李红冯珍.重组过渡期山西煤炭企业集团产量规划和发展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1(1):65-69. 2.李红李喜云.能源安全视角下的煤炭资源整合[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0(3):136-138. 用高级检索的同名作者功能 2.利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一个你感兴趣的主题,在检索结果中以被 引频次排序,选择引用频次最高的文献,以标准格式标注出该篇文献及其二级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共引文献,同被引文献,引证文献,二级引证文献各一篇,并写出相关研究机构以及相关文献作者各一。 所选主题:绿色物流 该篇文献: 欧忠文,王会云.应急物流[J].重庆大学学报,2004(03) 二级参考文献: [1] 聂高众,高建国. 21世纪中国的自然灾害发展趋势──以地震和旱涝灾害为例[J]第四纪研究, 2001, (03) . 共引文献: [1] 雒燕飞. 地质灾害应急地理信息数据库设计及其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 2010 . 同被引文献: [1] 王胜云. INTERNET招投标运作方式研究[D]河海大学, 2001 引证文献: [2] 葛娜娜. 灾害性事件应急物流与我国物流业发展良性互动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 2010 . 二级引证文献: [1] 胡地煌. 高速公路在应急物资运输中的可靠性评价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 2010 相关研究机构:物流技术 相关文献作者:孟参 3.任选一中文学位论文数据库,查找2006年至今,北京交通大学博士论文收录情况,写 出检索数据库名称,检索式,检中文献条数,并任选两篇以标准格式标注。 检索数据库: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 检索式:机构=北京交通大学*年=2006-2011 检中文献条数:503 王作功.基于生态理论班的高速公路投资风险管理研究[T].系统工程,2009 段建宇.中外银行产业升级比较研究[T].产业经济学,2009 4.使用BALIS馆际互借系统,借阅一本图书。(写出订单号,并以标准格式标注出该书, 写出其所属图书馆及索书号,并以无格式文本形式复制出“申请单撤销后”界面所显示文字。) 这个有账号就可以做 5.台湾在2011年5月爆发塑化剂事件,请选择一个标准数据库,查找相关标准。(写出检 索资源的名称,检索式,及检中文献条数,并任选两条以标准格式标注) 检索资源:万方标准数据库 检索式:增塑剂 检中文献条数:24 SBTS.增塑剂加热量的测定[T].GB/T,2001-1-1

科学探究能力的构成要素发展水平及其培养策略的研究

科学探究能力的构成要素、发展水平及其培养策略的研究 陈为建 山东省日照市实验中学 276800 摘要科学探究能力是学生顺利完成科学探究活动的心理条件,是由动力系统、执行系统和监控系统构成的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经验网络,其实质是类化了的知识技能经验网络;根据科学探究能力的内涵和构成要素,设计了科学探究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测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分析得出:初中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的发展和提高,发展中存在加速期;我们采用准实验研究,自变量为探究教学策略,因变量为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一学年的实验,比较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在科学探究能力发展水平上存在显着差异,说明采取灵活的、多形式的探究活动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科学探究能力内涵实质科学探究能力构成要素 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状况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策略 科学探究能力在学生个体成长中,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特别是在当前科技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课程标准》提出“将科学探究作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突破口”,并强调: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

宗旨,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所包含的内容与培养目标。但目前对科学探究能力的研究还不是很多,本研究拟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内涵实质及构成要素进行探讨;根据自己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初中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水平进行探查;在了解科学探究能力的构成要素和初中生科学探究能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 1 科学探究能力的内涵实质及其构成要素 科学探究能力,指的是学生顺利完成科学探究活动的心理条件,是科学探究过程所需要的能力。卓越的探究能力充分的地体现一个人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和善于把握机会的敏捷性,绝不仅仅是一种智力因素,更是一种人格特征和精神状态以及综合素质的体现,因此它是各种具体能力的集成。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我们构建科学探究能力的构成要素,指出科学探究能力是由动力系统、执行系统和监控系统构成的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经验网络。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第二章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科研的整个过程包括六个环节,其顺序依次为:①选题→②查阅文献→③制定计划→④收集资料→⑤整理分析资料→⑥表述研究结果 ①选题 一、选题的意义 (一)选题的含义 选题,顾名思义,指经过选择来确定所要研究的问题,包括提出问题和确定问题。从广义上讲,选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个体或群体);二是确定要研究的具体问题。 ①选题 (二)正确选题的意义 1.选题是科学研究的基础 发现并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对研究者而言,能否正确提出问题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关键,它决定着研究价值的大小,决定着研究成功与否。实践也证明,选题不当是导致研究失败的最常见原因。 2.选题决定了研究的范围、方向 在人力、物力和时间都有限的情况下,首先应该选择那些带有全局意义的、具有时效性和创造性,并且力所能及的问题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 3.正确选题是衡量研究者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 二、选题的来源 (一)从理论研究中寻找课题 1.在理论学习中选题 理论学习可以提高理论水平,也可刺激科研。通过理论学习不仅可以揭示已有理论同经验事实的矛盾,而且可以揭示理论内部的逻辑矛盾,从而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2.从研究文献中选题 (1)经常浏览学术期刊。 (2)阅读研究报告。 (3)查阅课题申报与批准的材料和具体情况。 二、选题的来源 3.利用学科交叉或移植邻近学科的研究成果选题 当代社会、各学科相互交叉、综合、渗透的趋势日益凸显。大量事实表明,利用、引进或移植邻近学科的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乃至实验程序是开展新研究的重要途径。 4.在已有课题的基础上进行升华、扩展研究 二、选题的来源 (二)从教育实践中寻找课题 1.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选题 这主要是当前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2.通过及早发现热点问题和冷门问题选题 要求研究者密切关注学术动态,具有对问题的高度敏感性。善于从冷门中预见热点,从热点中发现冷门。 3.从教育教学实践中选题 即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及观察到的现象和遇到的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选题。 三、选题的条件与原则 (一)选题的条件 1.广博的知识

科技文献检索期末考试

《科技文献检索》试卷 姓名米永波学号 W516110132017 专业法律事务 本试题一共4道大题,共5页,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1.5分,共30分) 1. 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 A ) A 载体 B 纸张 C 光盘 D 磁盘 2. 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一次文献( A ) A 期刊论文 B 百科全书 C 综述 D 文摘 3. 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二次文献(D ) A 专利文献 B 学位论文 C 会议文献 D 目录 4. 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三次文献( C ) A 标准文献 B 学位论文 C 综述 D 文摘 5. 下列选项中属于连续出版物类型的选项有(A ) A 图书 B 学位论文 C 科技期刊 D 会议文献 6. 下列选项中属于特种文献类型的有(D ) A 报纸 B 图书 C 科技期刊 D 标准文献 7. 纸质信息源的载体是(D) A 光盘 B 缩微平片 C 感光材料 D 纸张 8. 以刊载新闻和评论为主的文献是( B ) A 图书 B 报纸 C 期刊 D 会议文献 9. 使用分类语言对信息进行描述和标引,主要是可以把( B )的信息集中在一起。

A 同一作者 B 同一学科 C 同一主题 D A+B+C 10.《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将图书分成( A ) A 5大部分22个大类 B 5大部分26个大类 C 6大部分22个大类 D 6大部分26个大类 11.《中国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我国常用的分类法,要检索农业方面的图书,需要在( A )类目下查找。 A S类目 B Q类目 C T 类目 D R类目 12. 利用文献末尾所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的方法是(C ) A 倒查法 B 顺查法 C 引文追溯法 D 抽查法 13. 至少由一种文档组成,并能满足某一特定目的或某一特定数据处理系统需要的一种数据集合,称为( A ) A 数据库 B 记录 C 字段 D 文档 14. 广义的信息检索包含两个过程( B ) A 检索与利用 B 存储与检索 C 存储与利用 D 检索与报道 15. 狭义的专利文献是指( C ) A 专利公报 B 专利目录 C专利说明书 D 专利索引 16. 中国国家标准的代码是( A ) A G B B CB C ZG D CG 17. 我校图书馆所购买的下列数据库中可以检索期刊论文的是( A ) A 万方数据库资源系统 B 超星数字图书馆 C 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 D 方正Apabi数字图书馆 18. 期刊论文记录中的“文献出处”字段是指:(C ) A 论文的作者 B 论文作者的工作单位 C 刊载论文的期刊名称及年卷期、起止页码 D 收录论文的数据库 19. 以下四种信息检索语言中,不受《词表》控制的是( A )

文献检索_综合大作业

《科技文献检索与利用》综合大作业课题名称:礼仪对企业的影响 专业:英语 班级:BM英语102 学号:1051403207 姓名:姜楠 得分:

评分体系及项目得分评分项目及其要求项目得分 1.课题难度值(05分)得分: 2.选择和使用工具书(检索系统)的情况(60分): (1)选择检索工具、系统(数据库)的种类[至少5种,其中必有一种外文数据库] (10分)得分:(2)查的文献条目的数量(至少15条,多查适当加分) (15分) 得分:(3)所查文献的出版类型(图书、期刊论文、会议论文、专利、标准等5 种以上,每种出版类型1分)(05分)得分:(4)所查的原始文献的文种(限中英文两种)(05分)得分: (5)外文文摘的翻译情况(至少翻译一篇)(05分)得分: (6)综合运用所选检索系统(数据库)的各种检索途径或制订检索策略的能力(05分)得分:(7)所查检索条目查准率情况(检索条目与选择课题的针对性评价,

每查准一条1分)(15分)得分:3.原始文献的获取情况(请您至少提供2篇原文的第一页复印件或打印件)(10分)得分: 4.按照“步骤要求”和“格式要求”完成实习报告(10分)得分: 5.按照论文写作的具体要求,对你所下载的其中的一篇论文进行综合评价(10分)得分:6.检索结果总结与学习体会(05分)得分: 总得分: 课题名称:礼仪对企业的影响 一、分析研究课题 1.背景分析: 礼仪,是一种律己、敬人的形式,可以提高个人素质、培养个人修养,更可以改善企业形象。 现代的竞争在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下,已不仅仅是产品的竞争、价格的竞争,更是服

科技文献检索作业(2010-2011)

科技文献检索

1. 我选择的研究主题是:高速缓存对计算机速度的影响研究 2. 请列出中、外文检索词(Keywords)。可依同义词,广义词,狭义词,相关词等方式列出,请各 写5个以上。 中文检索词:计算机存储器高速缓存工作原理地址映射置换算法中央处理器处理速度 英文检索词:Cache SRAM CPU address mapping replacement algorithm 3. 请对所研究的主题进行综述,如课题所属领域、背景、拟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等相 关技术内容(300字以内)。 为了提高程序的运行速度,在现代微机系统中,采用了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技术。它的用途是把程序中正在使用的部分(活跃块)存放在速度快、容量小的Cache中,使CPU的访问操作大多数对Cache进行,从而大大提高CPU的访问速度。Cache采用存取速度快的SRAM器件构成。通常分为两级:集成在CPU芯片中的Cache称为一级(L1 Cache),其速度与CPU相匹配,但容量较小,一般为几KB到几十KB;安装在主板上的Cache称为二级(L2 Cache),容量较大,从几百千字到几兆千字不等。PentinumⅡ以后的CPU将L2 Cache与CPU内核一起封装在一只金属盒内,或者直接把L2 Cache也集成到CPU芯片内,进一步提高了速度,改善了性能。 4.图书的检索。利用网上图书馆,任选1个图书馆的中文馆藏目录检索中文图书。 检索的数据库名称:北京交通大学图书馆 检索式:KW=(计算机) 在多库检索中:词= 高速缓存 and W-语言= chi and W-记录格式= bk ADJ. 检中文献(条数):中文普通图书4条,中文文献总库7条 参考文献:(任选检中的2篇文献进行标注) [1] 戴梅萼,史嘉权.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 杨厚俊,张公敬.奔腾计算机体系结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5.中文期刊的检索。任选一个联合目录,检索相关中文期刊。并请写出馆藏信息(有多少图书馆有藏) 检索的数据库名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检索式:(题名或关键词=高速缓存)*1989-2010 检中文献:337条, 耗时1.271233秒 参考文献: [1] 张旭,武晓岛,谢学军.透过专利看微处理器的技术发展(七)——Intel早期多级Cache专利技术分析[J].中国集成电路,2009 (18) 馆藏信息:30 [2] 胡泽林,张云泉.高速缓存优化的并行连接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 (20) 馆藏信息:23 6. 中、外文期刊论文的检索。在中、外文期刊库中,各任选1个中、外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期 刊论文。 检索的数据库名称:万方数字化期刊数据库 检索式:关键词=(高速缓存)*(CPU) 检中文献:23 参考文献: [1] 李妍杨诚文.浅谈高速缓存(Cache)的应用.电站系统工程,2002 18(1)

MOOC期末课题检索作业范例

《科技文献检索》综合作业 例文 课题: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与利用; 一、检索部分 课题分析: 废旧电池不应直接、不经任何处理的排放到自然环境中,这一观点已被社会大众广泛的接受,但究竟废旧电池对自然环境有那些危害,其主要成分有哪些,这是我们首先要了解的知识。进而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希望通过检索解决的问题: *希望再了解废旧电池的主要有害成分是什么?相应的处理手段有哪些?目前比较可行的方法是什么?*希望了解我国环保事业的法律规定,经济可行性。…….. 选择检索系统:根据信息需求,选择以下检索系统: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EBSCO全英文数据库;SpringerLink全文数据库。 检索方法:先综述后具体;先中文后英文;建一个检索过程记录文件; 1 确定检索词 根据研究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目的,系统的要求,确定检索词如下: 中文检索词:废旧电池废电池废旧干电池废干电池危害污染回收利用 英文检索词:waste battery ; used battery; waste dry battery; pollut*; utilize*; recycl*; dispos* 2 检索式构造 中文检索式:(废旧电池+废电池+废旧干电池+废干电池)*(危害+污染+回收+利用) 英文检索式:(waste battery or used battery or waste dry battery) and (pollut*or utilize*or recycl* or dispos*) 3 选择信息源(纸质资源检索途径、期刊、学位论文、专利……) 4.检索结果 (1)维普….. (2) 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 (3) EBSCO…. (4) Springerlink ……………… 5.选择最符合要求的文献 中文方面: 1综述类文章: I.关于废旧电池污染的危害及其回收现状 (1)【篇名】废旧电池回收的困惑及思考 【作者】王红云 【刊名】《环境教育》2001年02期 (2)…………………….. II.关于废旧电池污染及治理的经济、政策、人文的问题 (1)《环境污染治理如何走向市场化》 (2)…………………..

科技文献检索作业

科技文献检索作业 作业要求: 1.每位同学结合自己专业自主选择相应的主题进行检索。 2.只要涉及到检索的题目,应写出检索思路。 3.独立完成作业,作业若有雷同者,皆为0分。 作业题目: 1.(5分)图书的检索:利用网上图书馆,任选1个图书馆的中文馆藏目录检索中文图书。 检索的数据库名称:万方数据 检索式:STM32 * 智能家居* Date:-2014 检中文献(条数):53 参考文献:(任选检中的2篇文献进行标注)。 一种基于STM32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1张逢雪,王香婷,王通生. 基于STM32单片机的无线智能家居控制系统[J].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1,(08):98-101.doi:10.3969/j.issn.1003-7241.2011.08.027. 2STM32Fl03x8/B增强型系列中容量产品数据手册[EB/OL].https://www.360docs.net/doc/fd2398451.html,/stonline/mcu/MCU-Page s.htm,2009. 3ICRoute. LD332X开发手册[EB/OL].https://www.360docs.net/doc/fd2398451.html,/web_cn/DownLoad.html#LD332X-Manual, 2010. 4苏鹏,周风余,陈磊. 基于STM32的嵌入式语音识别模块设计[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1,(02):42-45.doi:10.3969/j.issn.1009-623X.2011.02.014. 5时志云,盖建平,王代华. 新型高速无线射频器件nRF24L01及其应用[J]. 国外电子元器件,2007,(08):42-44.

小学科学课的实验探究步骤和方法

小学科学课的实验探究步骤和方法 科学性原则: 必须是科学的,符合科学教育的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主体性原则: 必须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活动性原则 必须有利于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必须有利于学生各种探究活动的开展 过程性原则 必须有利于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获得过程的体验创新性原则应当在吸收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立足创新,重视创造出一些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方法。 探究发现法 在教师指导下,向科学家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学习,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内在联系,找出变化规律的方法,在经历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中,学到科学知识和学习科学的方法。在科学课中,运用此方法的只要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会发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自学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小组讨论法: 是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有关问题,在小组的群体中交流个人看法,相互学习,从中获得对该问题的深入认识或进一步了解的方法。角色扮演法: 是运用模拟、小品等形式进行活动的一种方法。在角色扮演中,首先要创设一种情境,有一部分学生担任角色并进行表演,另一部分学生观看,认真注意与活动 目的有关的具体行为。表演结束后,讨论在表演中的体验和表现出的行为。这种活

动形式把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活动过程艺术化、生活化,使学生在角色扮演和角色交往中,获得对过程的体验。 作品制作法: 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使用工具、设备,通过模仿或重新设计,加工制作作品,进行实践活动的方法。由于制作活动符合儿童喜欢动手、爱玩的天性,具有玩玩做做的特点。 信息搜集法: 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某个方面的有关信息进行搜集、整理、比较、分析、综合,从而认识事物的活动方法。通过信息搜集,使学生初步了解信息搜集法的基本过程,从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搜集、处理、交流、应用、评价信息的能力。 信息搜集法的运用不仅在于让学生通过信息搜集获得新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搜集、整理、分析、交流信息的过程,学习运用搜集信息开展研究的方法,提高他们的信息意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我对小学科学课自主探究学习的认识 自贡市大安区大安小学: 李华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开设不久的课程,它包含着科学概念,科学理论,科学知识的方法和技能等丰富的内容,在这门学科的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对科学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我们要对小学科学课进行综合性学习和研讨,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首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科技文献检索(试题与答案)

《科技文献检索》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 A ) A 载体 B 纸张 C 光盘 D 磁盘 2. 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一次文献( A ) A 期刊论文 B 百科全书 C 综述 D 文摘 3. 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二次文献( D ) A 专利文献 B 学位论文 C 会议文献 D 目录 4. 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三次文献( C ) A 标准文献 B 学位论文 C 综述 D 文摘 5. 下列选项中属于连续出版物类型的选项有( A ) A 图书 B 学位论文 C 科技期刊 D 会议文献 6. 下列选项中属于特种文献类型的有( D) A 报纸 B 图书 C 科技期刊 D 标准文献 7. 纸质信息源的载体是( D ) A 光盘 B 缩微平片 C 感光材料 D 纸张 8. 以刊载新闻和评论为主的文献是( B ) A 图书 B 报纸 C 期刊 D 会议文献 9. 使用分类语言对信息进行描述和标引,主要是可以把( B )的信息集中在一起。 A 同一作者 B 同一学科 C 同一主题 D A+B+C 10.《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将图书分成( A ) A 5大部分22个大类 B 5大部分26个大类 C 6大部分22个大类 D 6大部分26个大类 11.《中国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我国常用的分类法,要检索农业方面的图书,需要在( A )类目下查找。 A S类目 B Q类目 C T 类目 D R类目 12. 利用文献末尾所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的方法是( C ) A 倒查法 B 顺查法 C 引文追溯法 D 抽查法 13. 至少由一种文档组成,并能满足某一特定目的或某一特定数据处理系统需要的一种数据集合,称为( A )

重大科技文献检索大作业

重庆大学研究生 《科技文献检索及利用》课程报告 姓名: 学号: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电话: 电子邮箱:完成日期:2014年4月3日

文 献信息检索检 索 结 果 按照参考文献格式列出(含期刊文章、博硕士论文或专利文献)(注:不要摘要) [1]孙林岩,汪建.先进制造模式理论与实践[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2]房贵如,刘维汉.先进制造技术的总体发展过程和趋势[J].中国机械工程,2010(3):7-10. [3]杨叔子,李斌,吴波.先进制造技术发展与展望[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9(2):1-6. [4]魏志强,王先逵,吴丹,面向全球制造环境的先进制造技术[J].中国机械工程,2012(7):761-765. [5]马晓春.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J].森林工程,2011(3) [6] 王世敬,温筠.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石油机械,2010 [7] 武永利.机械制造技术新发展及其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9 (1) [8]师汉民,易传云.人间巧艺夺天工——当代先进制造技术[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9]盛晓敏,邓朝晖.先进制造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10]张立鼎等.先进电子制造技术[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 [11]梁福军,石治平.21世纪的制造技术[M].机械工程学报, 2002. [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先进制造技术基础优先领域战略研究报告[M].科学出版 社,1996. [13]机械科学研究院.“九五”机械工业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研究[M].机械工业出版[M].1996. [14]机械工业规划审议委员会.中国机械工业发展报告——走向新世纪的中国机械工业[M].机 械工业出版社,2010. [15] J. A. Schumpeter, Economy Development Theory. NJ: Prentice-Hall. Shangwu Press, 1990:280-290. [16] Cheng Qiqia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veness Research. 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2002. [17] Sharif N, An Examination of Recent Developments in Hong Kong’s Innovation System: 1990 to the present.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 2006, 33(8): 505-518. [18] Porter M,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0, 68(2): 73-93.

怎样培养孩子的科学探究能力

注重培养孩子的科学探究能力 舒城县干汊河镇顺河小学王敏 (电子信箱:1341314050@https://www.360docs.net/doc/fd2398451.html,) [摘要]:科学教育在小学一直处于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探究能力;培养方法;研究效果 [引言]:面对新课程中提出的“科学教育要以探究为核心”的精神我们的科学教育必须要有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来指导和实施。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一生将永远是摹仿的抄袭”。面对二十一世纪的人才,我们必须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基础教育,要从培养科学探究品质、科学探究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科学探究动机等基本素质开始的教育,也是培养未来发明者、科学家的启蒙教育。 一、什么是探究能力及其意义 “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是小学科学的一种模式的研究。它是指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结 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创设科学探究的情境,让学生通过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方案、探究活动等过程获取知识,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逐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探 究性学习就是从学生的素质为着眼点,探索研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学习方式。 探究性学习包括探究性自学和探究性实践两大方面的内容。 小学科学教育一直处于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其核心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教会学生用积极的态度理性地、实事求是地对待生活,解决生活实际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科学课程标准》更加具体地提出:科学课应注意呵护儿童与 生俱来的好奇心;要让儿童了解科学探究涉及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并使他们能运用这些过程和 方法探究一些力所能及的科学问题,从中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挑战性,进而热爱科学。 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方法 (一)精心设疑,促使学生动脑筋想问题 问题是引起思维的动因。当问题刺激大脑,大脑就会大大的加紧活动,甚至可能想出自己 也料想不到的新认识,好办法来。因此,在教学中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特别是问题的答案 与学生预想相反的问题),采用设问、追问、反问等方法,对于激发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有重要 意义。在教学《氧气》一课时,为了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氧气这种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 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我演示了烧红的木炭、烧红的铁丝、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在做这个演示实验之前,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些物体在空气里会怎么样?在氧气里又 会怎样呢?多数学生猜测回答:会慢慢地熄灭。但演示的结果是不但没有熄灭,而且燃烧的更 剧烈。顿时,课堂热闹起来,个别学生情不自禁地喊出:真奇怪!他们感到疑惑不解,经过一 番热烈讨论,小结得出:氧气可以支持燃烧。为了加深学生对氧气性质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又提出了几个问题。如,“锅里的油烧起来了,怎么办?”、“卧室的地板小面积起火,怎么办?”、“酒精灯的酒精倒出来后,起火了,怎么办?”……学生 各抒已见,各有各的办法,各有各的理由。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开拓了学生的思路,发展了 学生的思维。 (二)巧设障碍或矛盾,促使学生想办法解决问题 为了调动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改变过去实验时动手多,动脑少,按着课本或教师的提示, 照着葫芦画瓢的做法,我在设计教学时经常增加一些实验,有时还有意设置一些障碍,以促使

科学探究活动的六个步骤

科学探究活动的六个步骤 一、研究的主题 二、探究的问题 三、问题的假设 四、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五、讨论与交流 六、归纳得出结论 课题研究报告没有固定模式,仅供参考。研究者根据实际情况撰写。 空1—2行。 二、署名 接标题下一行,一般写上“××单位课题组”,在右上角打上一个“*”,然后在首页文末划一横线下面加注,也注上“*”号相呼应。加注时要标明课题的级别、性质、归属、立题年份、负责人姓名、成员(顾问)姓名、研究报告的撰写者以及一些谢辞。也可单独列一页,或放置正文末尾括号中,将具体的工作与成员予以说明。 三、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内容摘要是对研究报告中所描述的背景、采用的主要方法、形成的结论与提出的新见解的简要说明,以100—300字为宜,接着“××单位课题组”空1—2行,其中“内容摘要”用中括号,变体字。 关键词除了帮助检索之外,还在于可提醒本研究报告的阅读者着意理解所列词语,以2—5个为宜,紧接着“内容摘要”,其中“关键词”也用中括号,变体字。 四、正文 正文是教育科研报告的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问题的提出⑴是揭示问题或困难;⑵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⑶是研究现状的综述⑷是本课题关键概念的界定。 正文小四号,1.5倍间距;大标题(题目)三号,粗黑体;一级子标题四号,黑体; 二、三级标题与正文同字号,字体变。附件如篇幅较多,正文可用五号,单倍间距,标题字号相应缩小。 四、附件 包括课题申报表、研究方案、立项通知、子课题研究报告、有较强阶段特征的阶段研究报告、相关的研究论文、设计的相关材料(如调查表),相关的个案研究报告、教学设计、活动设计、相关成果的获奖证明及其他有关材料。(学生的作品一般不纳入汇编,在附典型教案或课堂实录时,还应加上相关的点评,以说明该个案对主成果的联系)

科技文献检索期末作业-北京交通大学

课题:高铁对地方经济的影响 注意事项:1.试卷雷同计0分;2.检索式过于简单计0分;3.检索字段全篇单一计0分; 4.截屏计0分; 5.检中文献数量不符合0-100之间的计0分; 6.第2-6题只能单库检索,否则计0分; 7.本试卷只收打印稿。 1.通过分析作业一的课题,写出与核心内容相关且具检索意义的中、外文词汇(注意同义 词、缩写及全称等),中外文检索词各不少于10个。 高铁:中文检索词:高速铁路英文检索词: High Speed Railway ,High-speed Railway. 经济:中文检索词:发展英文检索词:Economy , development, develop 同城效应:中文检索词:双赢效应、同城化英文检索词:one-city effect ,win-win effect, urban integration. 2.中文期刊的检索 数据库名称: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 检索式: (题名或关键词=(高速铁路OR高铁)AND(经济OR发展))AND (关键词= 同城效应)检中文献篇数:8 篇 参考文献著录: [1]李翠军.高铁效应对武汉发展的影响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1,(7):3-5. 3.中文学位论文的检索

数据库名称: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检索式: (题名=(高铁OR高速铁路)AND(经济OR发展))AND(全部=高铁效应OR双赢效应)检中文献篇数:18篇 参考文献著录: [1]邓思远. 武广高铁对衡阳市发展的影响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4. 4.中文专利的检索 数据库名称:读秀学术搜索 检索式: (专利名称=高铁AND 座椅)AND (全部字段=连接件) 检中文献篇数:2篇 参考文献著录: [1]丁峰,王宜凡.一种高铁座椅靠背:中国, 201420413565.8 [P] 2014.07.24 5.外文会议论文的检索 数据库名称:SCI-E 检索式: (标题=High Speed Railway AND (Economy OR develop))AND(主题=win-win effect) 检中文献篇数:2 参考文献著录(任选一篇): [1] Tsinghua Univ, Sch Econom & Management. 3rd Annual Conference for the Academy

科技文献检索大作业例子

《科技文献检索》大作业 题目: 高速重载静压转台服役性能分析与健康运行理论研究 姓名: 班级: 学号: 1 成绩:

一、课题背景分析 液体静压转台是采用液体静压轴承作为支承,将转台主轴功能与电动机功能从结构上融为一体的功能部件,它集成了液体静压轴承技术、冷却密封控制技术和变频电动机技术等,其功能是带动工件实现精密/超精密旋转(定位)和精密加工。液体静压转台采用压力油膜作为工作介质,具有高承载刚度特性,摩擦副间无磨损,可克服爬行现象,运转灵敏平稳。同时,承载油膜的误差均化作用又使得静压转台具有极高的回转精度和定位精度。静压转台由于上述突出优点在超精密机床和仪器行业获得了广泛应用。液体静压转台从摩擦副支承结构上可分为开式和闭式两类。开式静压转台是依靠回转台及外载荷作用以保证回转台与床身不分离。它结构简单,主要应用于载荷均匀及颠覆力矩小、水平放置或仅有小角度倾角的场合。闭式静压转台是在封闭导轨的轴向和径向工作面上开有若干个油腔,以限制回转台与床身分离。相对开式静压转台,闭静压转台精度、刚性以及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高,而且可承受较大倾覆力矩,适合重载场合。 二、选择检索工具(系统数据库) 根据课题需要可选用相关的手工检索工具和计算机检索系统,主要采用计算机检索系统(数据库)。可选用的检索系统(数据库)主要有: 1.《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2.《中国知识》相关子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库(挖掘版)” 3.“汇雅”电子图书 4.“圣典E—BOOK”数字图书馆 5. “E读”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 6.“CALIS 外文期刊网” 7.“秀读”中文学术搜索 三、选择检索方法 常用方法中有倒查法,顺查法;其二:追溯法。 四、确定检索途径 1.主题途径 根据所研究的课题分析,可以选择如下的关键词从关键词入口检索:“静压转台、静压导轨、回转精度、液体静压轴承技术、冷却密封控制技术和变频电动机技术”等。 检索式:静压转台and静压导轨 静压转台and 回转精度 静压转台and液体静压轴承技术 静压转台and冷却密封控制技术

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方法

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方法 罗国忠广西教育学院教研部,广西南宁 530023 摘要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有不同方法,这些方法各有特点。纸笔测量成本低但效度也低,现场观察效度高但成本也高,而工作单的效度和成本介于两者之间。工作单又有开放性工作单、结构性工作单和引导性工作单之分,其中结构性工作单与现场观察的可交换性最大。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以来,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成为科学教育界的研究热点 和难点。纸笔测量成本低,可以大规模使用,但其效度却倍受质疑;现场观察效度高,但高成本制约了其大规模使用,这种两难境地一直困扰我国科学教育界。从国际上看,很多国际评价项目采用了较低成本的工作单方式,但对其可靠性和有效性却缺乏证明。本研究在比较各种评价方式优缺点的基础上,研究各种工作单的有效性。 一、纸笔测验和现场观察 在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国际科学课程改革中,很多研究者倾向于把科学探究能力划分为一系列探究要素,诸如观察、分类、描述、操作定义、假设、控制变量、实验、解释数据、形成结论等探究要素或探究子过程。他们认为学生掌握了这些探究要素,就能逐渐掌握复杂探究能力,直至从事复杂的科学探究。一些科学课程如SAPA(science aprocess approach)和 warwick science就是按照这样来设计的,不同的章节涉及不同的探究要素。科学探究能力不仅被分解成各个探究要素进行教学,也同样被分解成各个探究要素进行评价。例如,Mcleod等人(1975)开发的纸笔测量工具就是针对SAPA课程的,用来评价控制变量、解释数据、形成假设和操作定义四个探究要素[2]。但这种针对具体课程的测量工具无法迁移到其他课程,因此一些研究者开发了一些与具体课程无关的通用测量工具如Dillashaw等人(1980)开发了TIPS(the test of integrated process skills),测试5个探究要素:定义变量、控制变量、操作变量、制定计划、解释数据。目前,我国的科学探究能力评价基本上处在这个阶段,不同的是没有专门的探究能力测 量工具,而是在一套试卷中设计两三道试题来考查某个或几个探究要素能力。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的七个要素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的七个要素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主要有以下七个要素: 第一要素是提出问题。也就是探究什么,针对什么现象设问。如在探究物质密度的实验中,首先针对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物质,有些物质体积相同,质量却不同;而有些物质,体积大小不同,质量却相同,提出设问。 第二要素是猜想与假设。实质上就是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根据新的课程理念,学生的生活经验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所以应让学生大胆猜想。对第一要素中提出的现象,学生可能猜想是不是与物质本身的某种特性有关呢?如果能找出表示这种特性的方法,可能会找出问题的答案。另外,既然涉及到体积和质量,进一步猜想:1.同一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否相同?2.不同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否相同? 第三要素是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这一环节是教学的核心。教师启发学生讨论、思考,让学生理解实验研究方案,积极投入探索学习。根据前面的猜想,学生讨论后设计如下的探究方案:1.选体积、质量不同的水、铜、铁三种物质作为探究对象;2.选用天平、量筒、刻度尺等作为探究工具;3.分别测量三种物质的体积和质量;4.求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进行比较。 第四要素是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在实验中加强实验规范操作、安全操作的指导,实验数据及时填入记录表中。 第五要素是分析与论证。实质就是对探究的数据进行描述,对探究现象归纳总结的过程。学生通过对记录表中数据的计算、分析、比较后很容易得到这样的结论:1.对水这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总相同;对铜这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也总相同;对铁这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还总相同;2.但是,对水、铜、铁这三种不同的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却不相同。因此,恰好是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在学生已获得上述结论的基础上告诉学生:在物理学中,正是用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来反映物质的这种特性,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公式表示为:ρ=mv。 第六要素是评估。评估的实质是对探究的反思过程,讨论科学探究中所存在的问题、获得的发现和改进建议等。评估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要以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养成对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结果有评估的意识。例如对以上的探究实验,以问题的形式做如下评估:你的猜想与探究结果一致吗?探究过程中测出的质量和体积是对于同一研究对象的吗?实验过程中发现新问题了吗?此实验方案和探究工具有什么缺陷吗?你有更好的实验方案吗?等等。 第七要素是交流与合作。全班或同一组内围绕得到什么结论,如何得出结论,有什么体会等问题进行讨论与交流。探究实验是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完成的,教师要注意加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这个环节还要求学生能对探究过程做出简单报告。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精品

科技文献检索及利用大作业图文

成绩 评定 重庆大学研究生 《科技文献检索及利用》课程报告姓名: 学号: 学院:机械工程 电话: 电子邮箱: 完成日期: 2015年5月 课题中文:新概念汽车的 设计与未来发展方向

名称研究 英文:The Study of Desig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for New Concept Vehicle 选题来源√ √ 科研项目学习选题兴趣选题 信息调研要点需要查证的内容要点: 1、了解现代汽车的发展现状; 2、了解国内外概念汽车发展现状与研究热点; 3、了解新概念汽车设计指标与未来发展方

向; 信息调研方法 √ 常规检索法√ 引文法实地考察 访谈法 文献 信息检索检索 范围 1、CNKI《中国学术 文献总库》2000年 - 2015年4月 2、万方《中国重要会 议论文全文数据》 2000年 - 2015年4月 3、万方《中国学位论 文库》2000年 - 2015 年4月 4、《Web of Science》2000年– 2015年4月; 5、《EI Compendex》 2000年– 2015年4

月; 6、《Elsevier SD》2000年– 2015年4月; 文 献 信 息 检索检索 词和 检索 式 1、检索词 (中文/英 文) (1)概念(新概 念) / Concept,New Conception (2)汽车/ Vehicle, Automobile,Car (3)设计/ Design (4)发展方向/ Development Direction,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2、检索式concept* and (vehicle* or automobile* or car* and (design or develop* direction or develop* orientation)注:以上检索式仅为一般表达式,具体形式因不同文库而异。 检索结果[1]陈宪涛.汽车造型设计的领域任务研究与应用[D].湖南大学,2009. [2]宋凯.汽车车身结构概念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10. [3]张文泉.辨物居方、明分使群—汽车造型品牌基因表征、遗传和变异[D].湖南大学,2012. [4]何荣.概念开发阶段汽车车轮动态载荷预测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4. [5]张浩锴.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的概念设计开发[D].华南理工大学,20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