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亲社会行为.

养成亲社会行为.
养成亲社会行为.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本教学设计把课本提供的材料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口,通过对一个简单的事例的分析引入本目的主题,然后通过提问、举例,等教学方法,一步一步将本目的主旨展现给学生们,逐步培养他们的亲社会情感和亲社会的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学会遵守公德和秩序,发展服务社会的能力,养成亲社会行为

2.知道怎样去服务社会;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培养服务社会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课本中提供的材料的分析引入主题,然后再通过举例、问答等方法,将本目的主旨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传达给学生们,使他们在具体的事例中体会亲社会情感的可贵,并能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己的亲社会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关注社会的情感和态度,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服务社会;

树立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体验服务社会的幸福。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培养服务社会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

培养服务社会的能力。

●教学方法

列举法、问答法、讲述法等

●教学媒体

(一)教具准备

计算机、投影仪、等音视频播放工具

(二)素材准备

师生沟通的相关照片、音视频、PPT课件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课堂导入:

教师:我们生活的社会如此美好,社会对我们的成长非常重要,我们不能离开社会,那

么我们就要亲近社会,养成亲社会的行为。如何才能用我们的行动使社会更加美好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话题。

★第一环节:亲近社会,必须真切地关注社会。

本环节是要完成第二目第一◎的内容。

1.亲近社会,应该关注社会国家大事。

请两个学生根据第二目第一◎第一个◆演出情景。

情景介绍:

在一所乡村中学,条件艰苦,住读生们没有条件看电视新闻。晓远和小奇是同桌。下面是他们的一段对话:

晓远:没有条件看电视新闻,我就去学校的报栏看报,了解社会,了解天下事。这也让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小奇:学习压力那么大,不如把这个时间用来多做几道题。

教师:同学们看了刚才的表演有什么感受呢?你们能谈谈关注社会对我们的健康成长有哪些好处吗?

学生讨论,发言:略。(小奇的认识是片面的,晓远的做法是正确的、有益的。关心天下事,能开阔我们的视野,能增长知识,能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

教师:作为当代青少年关注社会,应该养成关注天下大事的兴趣和习惯,这样做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同学们,你们关注社会的途径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完成第二目第一◎第一个◆的内容。

2.关注社会不仅仅要关注天下大事,也要关注身边的事。

用多媒体展示教材第一◎第一个◆提供的情景资料:

一高校学生在暑假旅游途经某市时,见车站周围卫生环境差、秩序混乱,立即在网上发帖批评。该市市长在网上见到帖子后,马上责令相关部门进行整改,使问题得到了解决。

思考问题:

(1)这位同学的做法你赞成吗?遇到类似情况时,你会怎么做?

(2)设想一下,如果人人都像这位学生一样,我们的生活将会是怎样的景象?

学生讨论,回答:略。(遇到类似情况,我会向新闻媒体披露或者向相关管理部门反映;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类小事,如果我们都像这位学生一样关注身边的小事,让好的更好,让阴暗、丑陋的事不再发生,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加文明和美好。)

教师点拨:关注社会不仅仅要关注天下大事,也要关注身边的小事,因为社会的变化总是从一点一滴的变化开始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社会生活是复杂的,光明与黑暗同在,美好与丑恶并存。在关注社会时,我们要看到光明、美好是主要的,阴暗、丑恶是次要的,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对社会的责任感,光明和美好最终会战胜阴暗与丑恶的。

★第二环节:亲近社会,我们要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的美好。

1.公共生活中,必须遵守社会公德。

教师:我们不仅要关注社会,更要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生活的美好。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切不可旁若无人,我行我素。守公德,就是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美好的一种表现。下面请同学们完成第二目第二◎第一个◆的内容。

请同学们先观察第一◇的图画,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回答:略。

教师:在餐厅里划拳,大声喧哗既是不文明的行为,是没有修养的表现;同时也是缺乏社会公德的体现,它影响其他人的就餐,也有损自己的形象。下面请同学们思考:,在社会公共社会中,你看到的不遵守社会公德的行为有哪些?

学生:略。(邀请同学在我家里聚会,深夜还在高声唱歌;在学校阅览室撕杂志里的彩页拿回家;在公园里赏花,偷偷地摘一朵;在医院抽烟,在电影院嗑瓜子,在大街上乱吐乱扔,在公共场所乱涂乱画等等,都是没有遵守社会公德的不文明的表现。)

教师:这些行为必将破坏我们社会的美好、文明与和谐,是不道德的行为。我殷切地希望:通过我们的学习,我们的同学如果有上述行为,应该从此注意纠正,做一个文明的人,有社会公德的人。下面我收集了一些关于公德的格言,这些格言,对我们遵守公德有一些启示,送给同学们共勉:

友爱互助,爱已及群,推已及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扶危济困,人道精神;弱肉强食,野兽行为。

助人为乐,人乐我乐;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礼貌是文明的证书,粗野是愚昧的胎记。守礼招人爱,失礼事难谐。好言相待,舒心暖怀;恶语伤人,结怨招灾。

与人为善,以善引善。成人之美真君子,嫉贤妒能是小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以诚待人,以信交友;无诚不合,无信难行。重诺守信,人必近之;狡诈欺蒙,人必远之。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社会之利利众人,社会之害害众人。

教师过渡:我们懂得了公共生活中,必须遵守社会公德。我们还要遵守社会的秩序和规则,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这就是我们下面学习、探究的内容。

2.遵守社会的秩序和规则,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

指导学生阅读第二目第二◎第二个◆的短文,请学生体验和感悟规则的美丽。

学生发言:略。(规则是美的,是一种无言的美,人性的美,我们的社会里,如果人人都讲秩序、讲规则,那该多美呀!)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请同学们再列举一些公共生活中的规则,并谈谈它们的作用。

学生发言:略。(社会生活中的规则多种多样——道德、纪律、规章、制度、法律。)

教师点拨、归纳:社会规则,维护你我,不守规则,妨害你我。遵守规则,尤其是遵守人们长期生活中形成的规定或原则,实际代表的是一个国家、民族和人的文明程度。德国人说,循规蹈矩、一丝不苟,倒使人生活得很轻松,他们认为,凡事无章可循,才真的会让人

疲惫不堪。我们看到,一些人不守规则,把时间耗在建立各种关系上,弄来弄去,可能办了一些事,但也埋下不少恩恩怨怨的纠葛,人的心情又能好到哪里去呢?有时,甚至会因自己办成了事而损人害己。社会生活的有序和和谐,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我们生活的品质,因此,我们每一个青少年学生都应该遵守规则,遵守秩序,提升社会和我们自己的文明程度。

教师过渡:养成亲社会行为,要求我们不仅要遵守社会公德,遵守社会的秩序和规则,还应该爱护公共设施。下面我们就一起探讨这一内容。

3.爱护公共设施,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社会的维护。

请学生阅读第二目第二◎第二个◆的短文。

思考问题:有人认为阳某是“自找麻烦”的傻子,你是怎样看的?

学生发言:略。

教师归纳:认为阳某是“自找麻烦”的傻子,完全是只考虑个人利益,是一种自私自利的思想,是没有社会责任感的表现,如果人人都这样思考问题,受损害的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和我们每一个人的利益。阳某的行为是现代文明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为人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公共设施,它们为我们提供了方便,美化了环境,对它们的爱护,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社会的维护。在现实生活中,同学们还见过哪些损害公共环境和公共设施的行为?

学生发言:略。

教师:同学们所举出的事例,引起我们义愤填膺。公共设施是满足人们公共需求(如便利、安全、参与)和公共空间选择的设施,如公共行政设施、公共信息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公共体育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公共交通设施、公共教育设施、公共绿化设施、公共屋等,它给我们生活带来方便和舒适,我们应该负责任爱护身边每一个公共设施。下面老师再提供一组某地公共设施受损害的材料:

多媒体展示材料:

路灯被盗;

护栏底座;

井盖不翼而飞……

近段时间来,许多地方连续发生多起公共设施被盗案件,被盗的公共设施大到路灯,小到公交站牌,概莫能外。

路灯被“开膛破肚”

公共电话亭被毁

井盖被盗

教师:同学们看了以上的报道,是不是心里不是滋味?谁都希望生活在阳光灿烂,春风拂面的社会中。你能对爱护公共设施和公共环境提出建议吗?

学生讨论:略。

教师点拨:爱护公共设施和公共环境涉及一个人的认识、道德和行为,我们应该努力提高我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我们的公德心,应自觉爱护公共设施,应该与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作斗争,我们生活的环境才会更美好。

教师小结:社会生活是美好的,我们亲近社会,应该真切地关注社会,并懂得如何以实际行动去维护社会的美好,养成亲社会行为。

第二课时

教师引入:我们真切关注社会,我们自觉维护社会,我们更要热忱地服务于社会。当我们伸出自己的一双手,捧出自己的一颗心的时候,我们和他人心心相印,我们和社会紧紧相系,我们会感到生命的强大,生活的充实,心灵的愉悦。服务社会,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幸福!

服务社会,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从身边做起。下面我们先讨论第一个问题。

一、服务社会,需要从身边做起。

教师:请根据第二目第三个◎第一个◆的内容的提示,请同学们思考问题:服务社会,在日常生活中从身边做起,你做过哪些具体的事情?

学生回答:略。(当印度洋发生海啸时,我捐出了自己的零花钱,虽然不多,但感觉满足;当同学生病时,我及时地前去探望,同学很高兴,我也很高兴。在公共汽车上,我只要看到老、弱、病、残、孕旅客就必然让座;我的邻居是一对老年夫妇,我经常为他们做一些

力所能及的事……)

教师:每当帮助了别人,你内心的感受是什么?

学生:感到很有成就感,觉得心灵愉悦……

教师过渡:“侧隐之心,人皆有之。”人的心中,都有那么柔软的那一块,当看到别人遭受痛苦和不幸时,心中总会震颤,总会竭尽全力地去帮助、救援。下面我们就探讨这个问题

二、当别人遭遇痛苦和不幸时,要竭尽全力地去帮助、救援。

请学生阅读、完成第二目第三个◎第二个◆的内容。重点思考两个问题:

(1)阅读教材晓苏的故事,说一说,当你有能力的时候,你会象晓苏一样去资助别人吗?

(2)阅读教材媛媛参加敬老院去演出的故事,讲一讲,当有人需要安慰、关心的时候,你是怎样做的?

学生回答:略。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必要的分析和肯定,在教师归纳时注意行为的导向。同时注意让学生懂得,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需要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帮助,也需要精神上的抚慰。

教师过渡:我们服务社会,不仅要懂得从小事做起,懂得当别人遭遇痛苦和不幸时,竭尽全力地去帮助、救援,还应该懂得应该积极地参加公益活动。参加公益活动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对现代公民的基本要求。我们在学生时代,就要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造福社区,造福社会。

三、积极地参加公益活动。

请学生阅读、完成第二目第三个◎第三个◆的内容。

(第二目第三个◎第三个◆的内容建议教师作简单处理,主要的精力用来完成一个活动设计方案,通过这种活动,让学生懂得怎样去服务社会,积极地参加公益活动,而且从中体会到责任和幸福。)

教师过渡:同学们,养成亲社会行为,不仅要求我们真切地关注社会和懂得以实际行动去维护社会的美好,更重要的是要懂得从小事做起,服务于社会,懂得怎样去服务社会,积极地参加公益活动,并且从中体会责任和幸福。下面,让我们为自己或小组设计一个服务社区的活动方案。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应该包括:活动名称、活动目的、活动内容(活动步骤)、活动要求。

(2)学生交流活动方案。

活动设计示例:

活动名称:我为社区作贡献

活动目的:增进关注社会的兴趣和情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

活动内容:

1.“情注‘背街小巷’、构建和谐社区”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情注‘背街小巷’、构建和谐社区”主题实践活动,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要充分利用班(团)队会、黑板报、校报、横幅、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对青少年进行宣传教育,努力营造和谐校园的氛围。

2.“净化校园,美化社区”环保服务活动。校园是社区的一部分,我们要以校园为载体,开展环保服务活动,为美化社区做贡献。一是要加强宣传工作。组织青少年学生在校园、在社区宣传环保知识,倡导绿色消费。“小手拉大手”,教育引导广大同学、家长、社区居民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塑料袋打结后存放、塑制垃圾分类存放、回收等良好习惯。二是开展“你扔我收,变废为宝”活动。采取在校园内外设置废旧电池回收箱、垃圾处理站、绿色银行等不同的形式,发动青少年收集废旧物品,集中处理,变废为宝。

3.“救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小伙伴”活动。了解学校内外来务工子女、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广泛发动同学与之结成帮扶对子,采用物质帮扶、学习帮扶、心灵帮扶等多种形式,及时解决他们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之感受到学校的温暖、集体的温暖,帮助其更加健康的成长。

4.“真情相伴”助残活动。学生深入社区,针对残疾人生活不便、需要服务的特点,开展助残活动。经常、及时地深入残疾人家中,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帮助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找到生活的希望。

5.“朝阳伴映夕阳红”助老服务活动。同学们依托社区老年公寓、星光计划老年服务站等,利用儿童节、七一、八一、国庆节、重阳节等重大节庆日,组织大家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敬老爱老助老、拥军优属等活动,把温暖送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

教师小结:通过今天的活动,我想我们每个同学都明白了要服务社会,必须从小事做起,也体验了服务社会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幸福。

板书设计:

养成亲社会行为

一、

1.亲近社会,必须真切地关注社会。

2.亲近社会,我们要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的美好。

二、

1.服务社会,需要从身边做起。

2.当别人遭遇痛苦和不幸时,要竭尽全力地去帮助、救援。

3.积极地参加公益活动。

养成亲社会行为

第课关心社会亲近社会 二、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关心社会、亲社会的积极 性和自觉性,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多为社会做贡献。 2.能力:培养亲社会能力,养成亲社会习惯;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3.知识:了解谦让、分享、助人等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及其意义,知道青少年应该从哪些方面为社会做贡献。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背景音乐《学习雷锋好榜样》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音乐情境,营造情感氛围,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上课状态。)环节一:情境赏析、自主感悟 教师:阳春三月,又是一年春花烂漫时,我们又迎来了每年一度的学雷锋活动月,“学习雷 锋好榜样”,多么熟悉的旋律,相信大家在小学都学过这首歌曲,雷锋精神在今天仍然存在, 我们一起走进“感动中国人物”。 课件1展示:感动中国人物 感动中国人物:刘盛兰 思考:刘盛兰老人为什么让你感动?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引入感动中国人物,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是啊,刘盛兰老人“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这种精神正是亲社会的真实写照,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课件2展示:课题 第11课关心社会~~亲近社会 二、养成亲社会行为 环 活动一:校园剧场课件3展示:发新书教师:新学期开始了,班长晓明又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开学了,又该发新书了,但是在发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扮演发书的同学。他抱着一摞新书走进了教室。开始发书了。突然,他发现一本书破了一个角。这时,他犹豫了一下…… (1)故事猜想:同学们猜猜他会怎么做? (2)交流分享: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故事,说出来与同学分享。 ( 让。) 学生表演小品。 学生猜想故事结局并说明理由。 学生说故事,析道理。 教师总结:是啊,晓明作为班长,能自觉地为同学着想,做到先人后己,把好处和方便留给 同学,这正是谦让的表现。 课件4展示:温馨贴吧 谦让首先要做到为人谦逊、礼貌待人,不唯我独尊、盛气凌人;谦让突出地表现为在荣誉、利益面前不争名夺利,能自觉地为他人着想,做到先人后己,把好处和方便留给别人;谦让还表现在能妥善处理与他人

养成亲社会行为复习过程

养成亲社会行为

第十一课关心社会亲近社会 二、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关心社会、亲社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多为社会做贡献。2.能力:培养亲社会能力,养成亲社会习惯;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3.知识:了解谦让、分享、助人等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及其意义,知道青少年应该从哪些方面为社会做贡献。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背景音乐《学习雷锋好榜样》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音乐情境,营造情感氛围,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上课状态。) 环节一:情境赏析、自主感悟 教师:阳春三月,又是一年春花烂漫时,我们又迎来了每年一度的学雷锋活动月,“学习雷锋好榜样”,多么熟悉的旋律,相信大家在小学都学过这首歌曲,雷锋精神在今天仍然存在,我们一起走进“感动中国人物”。 课件1展示:感动中国人物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引入感动中国人物,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是啊,刘盛兰老人“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这种精神正是亲社会的真实写照,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课件2展示:课题 环节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活动一:校园剧场 课件3展示:发新书 教师:新学期开始了,班长晓明又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开学了,又该发新书了,但是在发书时他遇到了麻烦。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生活场景,让学生进行猜想,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谦让,为什么要谦让。) 学生表演小品。 学生猜想故事结局并说明理由。 学生说故事,析道理。 教师总结:是啊,晓明作为班长,能自觉地为同学着想,做到先人后己,把好处和方便留给同学,这正是谦让的表现。 课件4展示:温馨贴吧

养成亲社会行为 公开课教案

养成亲社会行为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关心、亲近社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多为社会做贡献。 (二)能力:培养亲社会的技能,养成亲社会的习惯;培养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 (三)知识:了解“谦让”、“分享”、“助人”、“合作”、“同情”、“安慰”等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和意义。 教学内容分析 “养成亲社会行为”,主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关爱其他社会成员,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材先提供了几种亲社会行为的典型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和意义,做教学的引领活动,然后从“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和“我为社会做贡献”两个层次进行展开。第一个层次“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主要引导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善待其他社会成员,通过提供生活场景,启发学生自主感悟,认识这些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增强培养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第二个层次“我为社会做贡献”则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发展,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关于亲社会行为技能的培养,教学中可以借鉴“角色扮演”、“移情训练”、“榜样示范”等方法;关于亲社会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学中可以突出“创设良好行为得以重复的情境”、“注重行为规范教育”、“及时纠正问题行为和不良习惯”等途径。 教学准备 1. 学生准备:“孔融让梨”、“将相和”等小故事;整理沙河水资源污染考察情况的相关资料,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制成演示文稿。 2. 教师准备:网上搜索“亲社会行为”;在教材基础上,重点搜集补充“同情”这一亲社会行为;利用相关的资料及图片,制作课件。 教学活动 (一)观察图片导入新课 (观察教材第20页上的四幅照片) 无偿献血照片;爱心捐献照片; 关爱照片;救助照片。 想一想:这些行为有哪些共同点? 试一试:自己还能举出哪些类似的行为? 议一议:为了让社会生活更加美好,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能做些什么? (不求学生的回答多么准确,只期用此达到引领活动之目的。) (二)启发体验共同探讨 1. 学会谦让 让学生读教材上的“瘦羊博士”和“大树将军”两个小故事后,回答问题: 你认为甄宇和冯异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这对你今后的为人处事有何启示? 学生回答。 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故事,讲出来给大家听。 学生可以讲准备好的“孔融让梨”或“将相和”的小故事,也可讲别的有关体现“谦让”美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案

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关心、亲近社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多为社会做贡献。 (2)能力:培养亲社会的技能,养成亲社会的习惯;培养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 (3)知识:了解“谦让”、“分享”、“助人”、“合作”、“同情”、“安慰”等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和意义。教学内容分析“养成亲社会行为”,主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关爱其他社会成员,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片导入新课(观察教材第20页上的四幅照片)无偿献血照片;爱心捐献照片;关爱照片;救助照片。想一想:这些行为有哪些共同点?试一试:自己还能举出哪些类似的行为?议一议:为了让社会生活更加美好,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能做些什么? 一、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 1、谦让: (1)如何认识谦让?谦让有哪些具体表现? 【专家提醒】:理解谦让时要注意(1)谦让作为一种传统美德,不是表面上的虚伪客套,而是发自内心的谦逊礼让。(2)谦让也不是无原则地忍让,不是软弱可欺,而是在肯定人格平等基础上以他人的尊重和宽容。(3)提倡谦让与敢于竞争并不矛盾,谦让并不排斥合理的竞争,公平竞争要以尊重对手为前提。 【巩固训练】: 刘明脾气很好,在和同学的交往中能够做到先人后己,有时候别人无意冒犯了他,他也一笑了之,不去计较。你认为刘明() A 太软弱可欺,这样只会使自己吃亏。 B 为人谦让,值得我们学习。 C 缺乏竞争精神,将来会不适应社会生活。 D 待人宽容,善于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冲突。 2、分享

(1)什么叫分享?与人分享自己有价值的东西有何意义? (2)各抒己见:在激烈的竞争中,与人分享自己有价值的东西,会妨碍自己的发展。 【智慧选择】 当有一天你拥有了六个苹果,你会做哪种选择? A 自己把苹果全部吃掉。 B 自己吃掉一个,其他五个拿来与别人换另外五种水果 C 自己吃掉一个,其他五个送给另外五人。 我的感悟是: 3、助人 下面的助人事件什么存在什么问题?给我们什么启示? (1)小明看到小同学不慎掉进了一个枯井里,他拿条绳子去拉小同学,可刚拉了一小段,心想还是可找麻烦了,于是手一松,小同学又重重地摔了下去。 (2)小明放晚自习回家时,听到一偏僻胡同里有喊救命的声音,于是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冲了进去…… (3)同学小华丢了饭卡,中午就没吃上饭,小明得知后,晚饭时主动打了一份饭菜送给小华,并特意专声明:可以为我喜欢你,我可是可怜你才这样做的。 (二)我为社会做贡献 1、中学生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为社会做贡献? 2、创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是人心所向,是大势所趋。“运河之都,文明济宁”的实现要靠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1)在创建文明济宁的过程中,你参加了哪些社会公益活动?有何感受? (2)调查周围的社会环境,看看还存在哪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想想自己能做些什么? 我发现的问题:。我提出的建 议:。

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教学设计

《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单位:寺头镇寺头中学 姓名:刘翠

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关心、亲近社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逐步树立为人民 服务的奉献精神,多为社会做贡献。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养成亲社会行为的习惯和技能。 3、知识目标:了解谦让、分享、助人等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及其意义知道青少年应该从哪些方面为社会做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我为社会做贡献 难点:学会谦让、分享、助人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相关材料、小故事等。 2、学生调查“志愿者活动”的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 一、欣赏视频导新课: 教师播放2012年2月14日今日说法《打工老人的遗愿》视频。 思考:如何看待孙永海老人无偿捐献自己的器官的行为?你还能举出哪些类似的行为? 二、明确学习目标:(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三、自学提纲:(自学要求:通读教材,解决下列问题,时间10分钟,并将有疑问的问题做出标记。) 1、谦让的含义、意义及其表现 2、分享的含义及其意义 3、助人的意义及其注意事项 4、青少年怎样为社会做贡献? 四、合作探究:(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及时指导。20分钟) 环节一:词语大比拼

教师展示提示词语,学生回答。在相关词语的温故中明白什么是谦让。 例:活动一:猜猜看——这是什么故事? 1、故事的主人公是孔子的第二十代子孙,汉代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2、这个故事被一直流传下来,成为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例子。 3、他在四岁时,就知道上让哥哥、下让弟弟。 4、他当时让出的是一个梨。 结论:孔融让梨 活动二:六尺巷的故事 思考:(1)词语大比拼活动所提到的内容对你今后的为人处事有何启示? (2)谦让表现在哪些方面? 环节二:欣赏故事、歌曲,明道理 活动一:听故事:分外甜美的葡萄,谈感受。 活动二:欣赏歌曲:《十五的月亮》 “丰收果里有你的甘甜,也有我的甘甜,军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思考:分享的好处?独占的危害? 环节三:情景参与,学会助人。 活动一:看教材P22-23页材料及图片 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帮助他人和接受他人帮助的经历和感受。 活动二:身临其境 1、在你回家时,遇到一个老人到在地上呻吟,身旁还有一些血迹; 2、你在河边散步,突然看到一个小孩落水,只有你一个人,而自己又不 会游泳。 想一想:在上述情境中自己应该怎样去帮助他人。 思考:为什么要提倡帮助他人呢?帮助他人应注意什么问题呢? 环节四:融入社会、服务社会 活动一: 观察教材P24图片,说一说,自己参加过哪些社会公益活动?自己有什 么感受? 活动二: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案

《养成亲社会行为》 一、教案背景 1.□小学 2.学科:思想品德鲁教八年级下学期 3.课时:1 4.学生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了解本节内容。 (2)通过百度搜索引擎【https://www.360docs.net/doc/fd3229581.html,】查找与本课相关的资料。 二、教学课题 本课是鲁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十一课第二项目《为了集体的发展》。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养成亲社会行为,学会谦让、分享、助人,要学会积极为社会做贡献。引导学生认识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帮助学生养成亲社会行为的习惯和技能。引导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善待其他社会成员,增强培养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发展,自觉服务社会、风险社会,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学习本课需要达成以下的目标: 1.积极融入社会,自觉养成亲社会行为 2.认识亲社会行为的意义,结合实际认识我们应该养成哪些亲社会行 为,并能积极融入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 3.掌握养成亲社会行为的途径,掌握谦让、分享、助人的方法,学会为 社会做贡献。 三、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位于《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P20-26页,学生在了解了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为学生培养亲社会行为的习惯提供了情感基础;养成亲社会行为是关心社会的必然结果和自然体现。养成亲社会行为主要引导学生认识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帮助学生养成亲社会行为的习惯和技能。养成亲社会行为要学会谦让、分享、助人,引导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善待其他社会成员,增强培养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养成亲社会行为更体现在对社会做贡献方面,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发展,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案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设计莱西市第四中学胡月球【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关心、亲近社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多为社会做贡献。 (二)能力:培养亲社会的技能,养成亲社会的习惯;培养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 (三)知识:了解“谦让”、“分享”、“助人”、“合作”、“同情”、“安慰”等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和意义。 【教学内容分析】 “养成亲社会行为”,主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关爱其他社会成员,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教材先提供了几种亲社会行为的典型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和意义,做教学的引领活动,然后从“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和“我为社会做贡献”两个层次进行展开。第一个层次“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主要引导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善待其他社会成员,通过提供生活场景,启发学生自主感悟,认识这些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增强培养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第二个层次“我为社会做贡献”则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发展,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教学重点】我为社会做贡献 【教学难点】感悟谦让、分享、助人 【学生准备】仔细预习所学内容、搜集谦让、分享的小故事及志愿者活动的相关材料,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交流。 【教师准备】收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 【情境导入】 爱心感悟:生:观看视频,欣赏《世界很小,是个家庭》谈观后感受,明白世界是个家庭,人与人之间应相互关爱、互助,彼此相互温暖。 师:引导学生认识视频中的行为都是对他人和社会有利的行为,是亲社会行为,我们的社会需要这种亲社会的行为。为了让社会生活更加美好,我们应该多一些这样的亲社会行为。怎样养成亲社会的行为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探讨的话题。 【学习过程】 板块一:自主探究初识美德 1、自主学习课本P74-80,完成下列思维导图 板块二:合作探究感悟美德 【活动一】感悟谦让 1、观看新闻视频,感悟中华美德的传承 2、阅读视频中提到的《六尺巷》原故事 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而张英回馈给老家人的是一首打油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书,主动在争执线上退让了三尺,下垒建墙,而邻居吴氏也深受感动,退地三尺,建宅置院,于是两家的院墙之间有一条宽六尺的巷子。六尺巷由此而来。 讨论:你认为先辈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这对我们以后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提出了哪些要求?结合上面的故事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一:社会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要提倡谦让?二: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怎样做到谦让 讨论交流:教师引导、总结: 【活动二】感悟分享 【续写故事】 不浪费的方法 曾经有一个父亲问他的三个儿子说:“如果有两筐容易腐烂的桃子,该怎么样吃才能使容易腐烂的桃子不浪费掉一个呢?”(假如你是这位父亲的儿子,你会怎样回答呢?并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出示答案)大儿子说:“先挑熟透的吃,因为那些容易烂掉。”“可等你吃完那些,其余的桃子也要开始腐烂了”,父亲立即反驳到。二儿子思考再三说:“应先吃刚好熟的,先拣好的吃呗!”“如果那样的话,熟透的桃子会很快烂掉。”父亲把目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设计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设计 (山东人民出版社《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 山东省寿光市化龙镇丰城初中王旭 面向学生:中学 学科:思想品德 版本:山人版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学生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初步了解人与自然的道德规范,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上网等各种渠道搜集人类与大自然相处的正反事例,并观察周围的人们是如何对待大自然的。 教师课前准备: 1、通过认真阅读课本教参、翻阅手头资料、上网查询等形式进行导学案的设计和编写; 2、提前发放导学案,让学生课前预习,并抽查部分学生对导学案的运用和对课本知识的预习情况。 课程标准: 三1.5 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三2.5 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三3.5 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学习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关心社会、亲近社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多为社会做贡献。 (二)能力:培养亲社会的技能,养成亲社会的习惯;培养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 (三)知识:了解“谦让”、“分享”“助人”等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和意义。多为社会做贡献。

重难点: 重点:我为社会做贡献 难点:学会谦让、分享、助人 教学内容分析: “养成亲社会行为”,主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关爱其他社会成员,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教材先提供了几种亲社会行为的典型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和意义,做教学的引领活动,然后分两个层次进行展开。第一个层次“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介绍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引导学生生在社会交往中善待其他社会成员,通过提供生活场景,启发学生自主感悟,认识性和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增强培养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第二个层次“我为社会做贡献”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拓展到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上来。是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发展,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教师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本着从生活现象入手,探究理论,再回归生活,学以致用的原则,由于现在学生多事独生子女,生活环境比较优越,体会不到“亲社会行为”的必要性。所以,在教学资料的选取上教师体现了“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的原则,利用大量鲜活的事例、图片、名人名言、视频创设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的问题情景帮助血红色呢过理解课本知识,实现了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知到行的有机统一。具体通过“创设情境,新课导入--师生互动,合作探究--走进生活,拓展生化--成果交流,积累收获”四个环节实施课堂教学。关于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教学中可以通过“榜样示范”“创设良好行为得以塑造的情境”、“注重道德行为培养教育”、“纠正不道德行为和不良习惯”等途径来教学。 关于第一个层次“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的教学,主要引导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善待其他社会成员,通过学生感悟情景美德--观点分析--践行美德等活动形式,处理好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 关于第二个层次“我为社会做贡献”的教学,通过感悟图片--我为社区献计献策--争做社会螺丝钉等活动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发展,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教学方法与策略: 新的思想品德课表强调,教学“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生活适应能力。”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改革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1.情境的教学法:教师选取典型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教学情境,设计学生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 2.合作探究法: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获得知识和体验,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设计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设计 (2015-02-07 13:29:37) 转载▼ 标签: 教育 【内容标准】 1、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2、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3、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关心、亲近社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并积极融入社会,自觉养成亲社会行为。 【能力】培养亲社会的技能,养成亲社会的习惯;培养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 【知识】了解“谦让”、“分享”“助人”等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及意义,掌握养成亲社会行为的途径,掌握谦让、分享、助人的方法。 【教学目标实施措施】 为实现上述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根据教学规律和学生年龄特点,适当设计教学所需的视频、歌曲、教学图片等教学媒体。同时我还采用小组讨论与同桌讨论交流的方法。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使课堂内容与学

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课堂内教学和课堂外活动相结合,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思路】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明确目标——探究互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收获平台——达标测评——拓展提升——布置作业 【教学重点】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 【教学难点】如何为社会做贡献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合作、探究式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仔细预习所学内容、搜集谦让的小故事及调查志愿者活动的相关材料,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交流。 2、教师准备:网上搜索有关“亲社会行为”的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今年是雷锋叔叔牺牲五十周年,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雷锋》的故事,感受一下雷锋叔叔带给我们的温暖。播放视频《雷锋》片段并提问: 1、视频中雷锋叔叔的哪些行为令你感动? 2、这些行为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活动】学生欣赏视频,思考并回答 【教师活动】教师总结归纳导入新课:雷锋的这些行为都是对社会和他人有利的行为,我们把这样的行为称作亲社会行为,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扮演着不

教案养成亲社会行为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融入社会,自觉养成亲社会行为 能力目标:在社会实践中自觉培养亲社会行为习惯,提高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的能力。 知识目标:明确谦让、分享、助人的表现、方式和意义。明确我为社会做贡献的方式 【教学重难点】 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材分析】 养成亲社会行为主要引导学生认识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帮助学生养成亲社会行为的习惯和技能,从两个层次展开说明,第一层次从谦让、分享和助人三个方面来阐述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第二个层次从我为社会做贡献中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三个方面进一步拓展到个人对社会、国家的责任上来。这三个方面层层递进。帮助学生形成对他人和社会的友善态度,培养亲社会行为,不仅有利于他们被社会接纳,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也有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因而成为本课“关心社会,亲近社会”的重点。在本课、本单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了解学生对亲社会行为方面的思想认识。分配学生分组收集身边令人感动的事迹,包括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 学生准备:做问卷调查。收集事例,介绍事迹。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讨论式教学、互动式教学、讲授法教学。 【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初步感悟 播放2012年“感动中国”的标志性画面和背景音乐。请同学们介绍印象最深的人物。为什么会印象深刻?(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这些感动人物无一不是凭借对他人的爱,对社会的爱,铸

就了自己高尚的人格,他们献身社会、回报社会,赢得了人们的敬重。对他人和社会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种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就是亲社会行为。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话题——养成亲社会行为。) 环节二:深入情境,合作探究 (多媒体播放“在公交车上让座”、“在学校楼梯上右行礼让”、“分享学习经验”、“抗震救灾”、“志愿者活动”、“爱心一日捐”活动画面)想一想:这些行为有哪些共同点? 自己还能举出我们身边哪些类似的行为?(学生介绍事迹) 1、身边的老师。 2、自己的同学 讨论:他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有没有失去或得到什么?你怎样看待他们的行为?哪些方面让你感动? 教师对每位同学的介绍和回答,给予适当的评价。 (教师总结:其实,亲社会行为离我们并不遥远。刚才的几位同学的介绍,就是用他们善于发现美好事物的眼睛,收集到感动的故事,让我们共同分享这些亲社会行为,做到谦让、分享和助人。) 环节三:体验情境,共同参与 (在下列的事例中,你会怎样做?多媒体展示) 1、你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在一次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你如何写获奖感言。 2、你在班级中语文成绩非常好,老师让你介绍经验,你会怎样做? 3、你在河边散步,突然看到一个小孩落水了,周围只有你一个人, 可是自己又不会游泳…… (在学生回答过程中,师生共同总结出谦让、分享、助人的表现、方式和意义。) 教师提问:那么在交往中,你曾做过或发现咱们班同学还做过哪些亲社会行为吗?(学生继续回答,做过这些事之后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

第九课第二节养成亲社会行为(二)

班级:八科目:政治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教研组长审核: 第九课第二节养成亲社会行为(二) 金台区陵原中学田旭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融入社会,自觉养成亲社会行为 2.能力:认识亲社会行为的意义,结合实际认识我们应该养成哪些亲社会行为,并能积极融入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 3知识:明确青少年应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知道青少年应该从哪些方面为社会做贡献。 学习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学难点:培养服务社会的能力 一导入新课: 我们的生活很美好,我们的社会很美好,这对我们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那么我们就要亲近社会,养成亲社会的行为。如何才能用我们的行动使社会更美好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话题 二.自主学习:(课前认真阅读课文内容,画出重难点,完成自主学习问题) 1.你关注社会的途径有哪些?关注社会,关心身边发生的大事小事对我们健康成长有哪些好处? 2.你参加过的社会公益活动有哪些?参加这些活动,你的收获是什么? 3.我们青少年如何养成亲社会的行为? 三合作探究(课堂上分小组积极讨论完成合作探究问题,班级内交流展示,同学们主义补充纠错,教师适时点拨) 活动一:服务于社会,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从身边做起 阅读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下列行为,你做到的有哪些? 2.每当帮助了别人,你内心的感受是什么? 活动二:服务于社会,需要我们去帮助他人 阅读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请写出你对这种行为的赞美词. 2.当你有能力的时候,你会像晓苏一样去帮助别人吗? 3.当有人需要安慰、关心的时候,你是怎样做的? 活动三:服务于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阅读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将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作为招聘员工的条件之一,你能理解吗? 2.遇到类似情况,你会采取什么态度? 3.你参加的公益活动有哪些? 4.参加公益活动有哪些作用? 四.精讲点拨:(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对难点问题及时进行点拨)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案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案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设计莱西市第四中学胡月球【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关心、亲近社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多为社会做贡献。 (二)能力:培养亲社会的技能,养成亲社会的习惯;培养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 (三)知识:了解“谦让”、“分享”、“助人”、“合作”、“同情”、“安慰”等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和意义。 【教学内容分析】 “养成亲社会行为”,主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关爱其他社会成员,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教材先提供了几种亲社会行为的典型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和意义,做教学的引领活动,然后从“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和“我为社会做贡献”两个层次进行展开。第一个层次“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主要引导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善待其他社会成员,通过提供生活场景,启发学生自主感悟,认识这些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增强培养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第二个层次“我为社会做贡献”则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发展,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教学重点】我为社会做贡献 【教学难点】感悟谦让、分享、助人 【学生准备】仔细预习所学内容、搜集谦让、分享的小故事及志愿者活动的相关材料,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交流。

【教师准备】收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 【情境导入】 爱心感悟:生:观看视频,欣赏《世界很小,是个家庭》谈观后感受,明白世界是个家庭,人与人之间应相互关爱、互助,彼此相互温暖。 师:引导学生认识视频中的行为都是对他人和社会有利的行为,是亲社会行为,我们的社会需要这种亲社会的行为。为了让社会生活更加美好,我们应该多一些这样的亲社会行为。怎样养成亲社会的行为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探讨的话题。 【学习过程】 板块一:自主探究初识美德 1、自主学习课本P74-80,完成下列思维导图 板块二:合作探究感悟美德 【活动一】感悟谦让 1、观看新闻视频,感悟中华美德的传承 2、阅读视频中提到的《六尺巷》原故事 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而张英回馈给老家人的是一首打油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书,主动在争执线上退让了三尺,下垒建墙,而邻居吴氏也深受感动,退地三尺,建宅置院,于是两家的院墙之间有一条宽六尺的巷子。六尺巷由此而来。 讨论:你认为先辈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这对我们以后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提出了哪些要求结合上面的故事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一:社会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要提倡谦让二: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怎样做到谦让 讨论交流:教师引导、总结: 【活动二】感悟分享 【续写故事】 不浪费的方法

养成亲社会行为

宁阳三中新授课教学设计

[课前预习] 【预习过程】(根据教师的方法指导,相信你一定会出色的完成任务) 任务一:阅读P20-----P23页教材学会谦让、分享、助人,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观看P20页四幅图片,想一想:这些行为有哪些共同点?自己还能举出哪些类似的 行为? 2、阅读P20页小故事,思考:你认为甄宇和冯异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这 对你以后的为人处事有何启示? 3、陈云和王红是两个爱好音乐的同学,放学后两人一起去学琴。为了参加市中学生钢琴比 赛,她俩勤奋苦练,互相督促,互相交流,最终都取得了好成绩。她们还把一些优美的音乐作品分给同学们一块欣赏…… 想一想:你从她俩的做法中学会了什么?她俩的做法对我们有什么积极作用? 4、说一说:生活中自己接受别人帮助或帮助别人的经历以及当时的感受。 任务二:阅读P24-26页,我为社会做贡献。回答下列问题。 1、中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形式有哪些?中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有什么积极意义? 2、中学生应怎样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 3、奉献的内涵是什么? 4、中学生应怎样为社会做贡献? 【预习诊断】阅读P6页事例材料,思考回答: 1为什么有这样多的大学生主动要求到条件艰苦的西部去志愿服务? 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实施过程】 一、情境导入 在以前的CCTV感动中国新闻人物中,有“最美教师”、“最美妈妈”和“最美洗脚妹”等人,你知道她们都是谁吗?让学生介绍,不能介绍的老师予以补充。 想一想:这些行为有哪些共同点?(这种行为既有利于他人也有利于社会或无私奉献或属于亲社会行为——共同特点。) 板书课题:养成亲社会行为 二、预习交流 1、谦让的意义是什么?怎样学会谦让? 2、学会分享对我们中学生具有哪些重要意义? 3、在帮助他人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4、我们中学生应怎样为社会做贡献? 三、精讲点拨 1、学会谦让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信,并附诗一首: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接信后,让出三尺宅基地.邻居见了,也主动相让.结果成了六尺巷,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流传至今。 想一想:张英这样做的道理是什么?对我们的健康成长有何启示? 生思考、讨论,小组交流并发言,师点拨并小结。 (1)、谦让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形成和谐的社会秩序、文明的社会风气不可或缺的道德规范。 (2)、谦让首先要做到为人谦逊,礼貌待人,突出表现为在荣誉、利益面前不争名夺利,能自觉地为他人着想,做到先人后己,把好处和方便留给别人;还表现在能妥善处理与他人的矛盾和冲突。 2、学会分享 课件展示:《不浪费的方法》 曾经有一个父亲问他的三个儿子说:“如果有两筐容易腐烂的桃子,该怎么样吃才能使容易腐烂的桃子不浪费掉一个呢?” 大儿子说:“先挑熟透的吃,因为那些容易烂掉。”“可等你吃完那些,其余的桃子也要开始腐烂了”,父亲立即反驳到。二儿子思考再三说:“应先吃刚好熟的,先拣好的吃呗!”“如果那样的话,熟透的桃子会很快烂掉。”父亲把目光转移到一直沉默的小儿子身上,问道:“你有什么好办法吗?”他思考片刻说道:“我把这些桃子分给邻居们一些,让他们帮着我吃,这样就会很快吃完而不会浪费一个桃子。”父亲十分 满意,不住的点头。 他就是现今联合国的秘书长潘基文!潘基文曾在不同场合说起桃子的故事。在我们与别人分亨的同时自然也会得到别人的回馈,只有那些被用于分享的桃子才会永久保鲜。 学生结合自己的“分享”经历谈读后的感受。(引导学生认识到能分享的东西不仅仅是物质的,有时候精神上的分享更难能可贵。 3、学会助人 让摔倒的道德站起来----2011年在安徽合肥,一位热心妇女搭载一位老太太坐“顺风车”,却不幸发生车祸导致老太太罹难。愧疚的妇女及家人多次为老太太的子女送去医药费赔偿费,竟一次次被拒绝。老太太的子女始终坚持一个“死理儿”:不能让好人做好事,却没有好报。在社会上“敢不敢扶摔倒老人”引发争论的背景下,这件“以德报德”的故事让人肃然起敬。思考、讨论、回答:当你遇到老人摔倒的情景时你会怎么做?具体做法是什么?

八年级政治养成亲社会行为

第4课时(总课时数4) 学习内容: 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材分析: 教材从“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和“我为社会做贡献”两个层次展开。“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主要通过提供生活场景,启发学生自主感悟,认识这些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增强培养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我为社会做贡献”则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发展,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融入社会,自觉养成亲社会行为 能力:认识亲社会行为的意义,结合实际认识我们应该养成哪些亲社会行为,并能积极融入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 知识:明确青少年应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知道青少年应该从哪些方面为社会做贡献。 重难点: 重点:我为社会做贡献 难点:学会谦让、分享、助人 学习过程: 我们每个人作为社会中的普通一员,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在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实现着自己的价值。那么我们应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养成亲社会的行为呢? 学习任务一:阅读教材P20---P23,思考:为了让社会生活更加美好,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道德品质呢? 1.欣赏教材P20图片,并口头回答课本中提出的问题。 2.想想自己是否也参加过这种活动?当时你有什么感受? 3.我们之所以要养成谦让的美德:①② 4.谦让表现在: ①② ③④ 5.如何理解“要在社会生活中学会分享”? 6.独占有哪些危害? 7.帮助他人要注意那些问题? 学习任务二、阅读教材P24---P26,思考:为了让我们生活的社会更美好,你打算做些什么?

1.你曾经参加过哪些社会公益活动,有什么感受? 2.我们应该怎样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 3.自己能说出近期我们国家取得的一些重大成就吗?当了解到这些成就时自己有何感想? 我们国家成功的发射回收了“神舟六号飞船”,我感到骄傲和自豪。 我们国家,我感到 我们国家,我感到 我们国家,我感到 4.徐本禹,一位普通的大学生,毅然推迟读研的时间。来到贫困山区支教。用稚嫩的肩膀抗起了本不属于他的责任。他的奉献与爱心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 他的行为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1.师生互动交流,解决自学中个人和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2.我们一起来分析判断: ①帮助别人只要出于好心就行,不用考虑方式。() 我的理由: ②在生活中,乐于把自己拥有的与人分享的人,人们也乐于把自己所拥有的与他一起分享。() 我的理由: ③谦让并不意味着软弱,而是有涵养的表现() 我的理由: ④如果人人只想着索取,那就无从索取;如果人人想着奉献,我们就会生活在奉献当中。() 我的理由: 谦让(为什么?表现?) 学会分享(意义?) 助人(注意的问题?) 养成亲社 会的行为 我为社会做贡献 1.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人谦逊,礼貌待人是优良品质。下列行为中不能算作谦让的是() A.同学弄坏了我的自行车,我没怪他B.班长小明把优秀班干部的名额给了副班长

养成亲社会行为

第十一课关心社会亲近社会 二、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关心社会、亲社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多为社会做贡献。 2.能力:培养亲社会能力,养成亲社会习惯;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3.知识:了解谦让、分享、助人等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及其意义,知道青少年应该从哪些方面为社会做贡献。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背景音乐《学习雷锋好榜样》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音乐情境,营造情感氛围,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上课状态。)环节一:情境赏析、自主感悟 教师:阳春三月,又是一年春花烂漫时,我们又迎来了每年一度的学雷锋活动月,“学习雷锋好榜样”,多么熟悉的旋律,相信大家在小学都学过这首歌曲,雷锋精神在今天仍然存在,我们一起走进“感动中国人物”。 课件1展示:感动中国人物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引入感动中国人物,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是啊,刘盛兰老人“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这种精神正是亲社会的真实写照,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课件2展示:课题 环节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活动一:校园剧场 课件3展示:发新书 教师:新学期开始了,班长晓明又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开学了,又该发新书了,但是在发书时他遇到了麻烦。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生活场景,让学生进行猜想,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谦让,为什么要谦让。)学生表演小品。 学生猜想故事结局并说明理由。 学生说故事,析道理。 教师总结:是啊,晓明作为班长,能自觉地为同学着想,做到先人后己,把好处和方便留给同学,这正是谦让的表现。

养成亲社会行为

《养成亲社会行为》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养成亲社会行为》,该课选自鲁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一课第二框。我将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我的设计理念。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框题是本单元本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整单元生活主题的升华。同时在心里品德教育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基于近年来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和部分领域道德规范的混乱,滋长了社会生活中的冷漠风气,直接影响着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如见危不救、见义不为等较为普遍发生的行为。在现代社会,良好的公德是保持社会秩序和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社会公德不只是“崇高、无私、忘我”的理想要求,更多的是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的多数人的利益,创造一个对的多数人有利的生活环境。因此,本框题就是要求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对他人和社会的友善态度,自觉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他们被社会接纳,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更有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和本教材的结构、内容分析,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多媒体展示)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融入社会,自觉养成亲社会行为,做一个有益

于社会的人。 能力:通过对亲社会行为相关资料的搜集、分析,培养自己搜集、分析、归纳的能力。 知识:认识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及为社会作贡献的途径。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初中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多媒体展示) 养成亲社会行为 重点的依据:亲社会行为是新课程标准引入的一个新概念,它泛指一切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而亲社会行为的养成对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都有重要意义。同时实践性是思想品德课的重要特征,引导学生自觉落实行为要求是我们教学的重要任务。切实通过情景模拟、榜样示范等灵活有效地方式,帮助学生养成亲社会行为的习惯,应该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我为社会作贡献。 难点的依据:现实生活中许多青少年不懂得如何为社会做贡献,认为那是将来的事。所以,在学习过程中青少年要牢记为社会作贡献的方法和途径。应该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时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