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材料教案

道路工程材料教案
道路工程材料教案

第一章石料与集料

学习目的与任务:介绍石料的岩石学特征、阐述石料与集料的主要技术性能及主要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讨论集料的级配概念和级配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学习矿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石料和集料的技术性质和技术标准,掌握级配理论和组成设计方法。

第一章内容介绍和关注的重点。从石料的岩石学特征入手,了解构成石料的岩石分类、类型和化学组成,引出石料将要讨论的石料性质——物理性质之一:物理常数。

一、石料的岩石学特性

石料定义:在建筑结构工程中,所使用的石料通常指由天然岩石经机械加工制成的,或者由直接开采得到的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石料制品。

1.造岩矿物

不同造岩矿物和成岩条件使得各类天然岩石具有不同的结构和构造特征。石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天然岩石的矿物成分,以及这些矿物在岩石中的结构与构造。

所谓的造岩矿物是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结构特性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简称矿物,由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矿物组成不同的岩石。由于各种矿物具有确定的化学组成与特有的结构构造,对石料的物理力学特性有着不同的影响。下表为几种代表性的矿物。

2.常见岩石种类

路桥工程中常用岩石类型见表1—3。

另外,根据石料组成中二氧化硅成分含量的多少,将岩石分成不同酸碱性石料。

表中的亲水系数表明石料对水亲和力的大小。亲水系数越大,说明石料与水的结合程度越高,相对应与沥青的结合力就越弱,所以石料的酸碱性直接影响到石料和沥青构成的混合料的性质。

二、石料的物理性质

1.物理常数

物理常数主要指石料的密度和孔隙率,此类常数能够直接影响到石料的力学性质,也是将石料用于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参数之一。

(1)密度

密度定义为在规定条件下(大多指规定的温度),石料矿质实体单位体积的质量。由于石料在组成结构上或多或少存在着孔隙,而孔隙又分为与外界连通的开口孔隙和与外界不连通的闭口孔隙,所以石料(包括集料)的密度就有数种不同形式。

图1—1 石料组成部分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示意图

a)石料结构剖面图;b)石料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

1)真实密度

真实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烘干石料矿质实体单位真实体积(不包括孔隙体积)的质量,按照公式(1-1)计算。

(1-1)

式中:——石料的真实密度,g/cm3;

ms——石料矿质实体的质量,g;

Vs——石料矿质实体的体积,cm3。

2)表观密度

表观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烘干石料矿质实体包括闭口孔隙在内的单位表观体积的质

量,由公式(1-2)计算。(1-2)

式中:——石料的表观密度,g/cm3;

——石料矿质实体的质量,g;

——石料矿质实体的体积,cm3;

——石料矿质实体中闭口孔隙的体积,cm3。

3)毛体积密度

毛体积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烘干石料矿质实体包括孔隙(闭口、开口孔隙)体积在内的单位毛体积的质量,由公式(1-3)计算。

(1-3)

式中:——石料的毛体积密度,g/cm3;

——石料矿质实体的质量,g;

——石料矿质实体的体积,cm3;

——石料矿质实体中闭口孔隙的体积,cm3;

——石料矿质实体中开口孔隙的体积,cm3。

(2)孔隙率

孔隙率是指石料孔隙体积占石料总体积(包括开口孔隙和闭口孔隙体积)的百分率,由

公式(1-4)计算。(1-4)

式中:——石料的孔隙率,%;

——石料矿质实体中闭口孔隙的体积,cm3;

——石料矿质实体中开口孔隙的体积,cm3;

——石料的毛体积(含矿质实体、开口孔隙和闭口孔隙体积),cm3。

将式(1-1)和式(1-3)代入式(1-4)可得式(1-5),即采用石料的真实密度和毛体积密度

计算其孔隙率。(1-5)

式中:n——石料的孔隙率,%;

——石料的真实密度,g/cm3;

——石料的毛体积密度,g/cm3。

第二课时:

复习:回顾砂石材料的第一种形式——石料的基本概念,从概念上阐述由于石料体积涉及的内容不同使石料具有若干不同形式的密度,引出石料其它技术性质和标准,以及标准划分的依据和标准内容。

2.吸水性

吸水性是指石料吸水能力的大小,这一性质用吸水率和饱水率两种形式表示。前者指常温、常压条件下石料最大吸水质量是干燥试样质量的百分率;而后者是在一定真空条件下石料最大吸水质量是干燥试样质量的百分率。显然后者往往要大于前者。两者可采用下试计算:

(1-6)

式中:——石料试样的吸水率或饱水率,%;

m1——烘至恒重时的试样质量,g;

m2——吸水(或饱水)至恒重时试样质量,g。

3.抗冻性

抗冻性是指石料在饱水状态下,能够经受反复冻结和融化而不破坏,并不严重降低强度的能力,这一性质优劣的判定采用直接冻融法和硫酸钠法两种方式。分别利用低温时结冰产生的冻胀和硫酸钠从液态离子状态转变为固体结晶状态产生的晶胀来考验石料的抗冻性,而后者的考验程度要比前者更为显著一些,两者试验检测结果都可用式(1—7)和(1—8)来计算:

(1-7)

(1-8)

式中:冻,——经历冻融循环作用后,石料的质量损失率和耐冻系数,%;

——试验前烘干石料试件的质量,g;

——经历若干次冻融循环作用后,烘干石料试件的质量,g;

——试验前石料试件的饱水抗压强度,MPa;

——经历若干次冻融循环作用后,石料试件的饱水抗压强度,MPa。

上述物理性质具体表现,在一定程度上都与石料的孔隙率有相应的关系。当孔隙率高,特别是与外界相通且较粗大的开口孔隙发达时,使石料的表观密度和毛体积密度减小,相应的吸水性加大,抗冻性能变差。因此通过石料物理指标的了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石料一些工程性质的好坏,认知石料力学性质的表现。

三、石料的力学性质

所谓石料的力学性质是指石料在工程应用中,所表现出的抗压、抗剪、抗弯拉强度的能力,以及抵抗荷载冲击、剪切和摩擦作用的能力。实践中石料的这一性质常用抗压强度和磨耗率两项指标来表示。

1.石料的抗压强度

以单轴加荷的方法对规定形状的石料试样以标准方式进行抗压试验所得出的结果即为石料的抗压强度。强度结果用式(1—9)来计算

(1-9)

式中:——石料的抗压强度,MPa;

——试验时石料试件破坏时的极限荷载,N;

——石料试件的受力截面积,mm2。

石料的抗压强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矿物组成、结构及其孔隙构造,以及石料试件的尺寸和吸水率等。如石料结构疏松及孔隙率较大,其质点间的联系较弱,有效面积较小,故强度值较低;试件尺寸较小时,由于高度小,承压板与试件端面之间的摩军长较大,使得试件内应力分布极不均匀,试验结果的真实性受到影响;当岩石的孔隙裂隙较大、含较多亲水矿物或较多可溶矿物时,饱水时的抗压强度会有明显的降低。

2.磨耗率

砂石材料磨耗率是指其抵抗撞击、边缘剪力和摩擦等联合作用的能力。石料的磨耗率常采用洛杉矶磨耗试验进行测定。经过规定的搁板式磨耗机试验后,石料的磨耗率采用下式来计算:

(1-10)

式中:——石料的磨耗率,%;

——装入试验机圆筒中的石料试样质量,g;

——试验后洗净洪干的筛上试样质量,g。

实践种还存在另一种磨耗试验——狄法尔磨耗试验,由于该试验耗时较长,且对石料的考验程度不如搁板式磨耗机试验,目前已采用不多。

四、石料的技术标准

工程实际中所采用的石料必须满足一定的技术要求,该要求就是石料的技术标准。

标准指定思路是:首先根据石料所属岩石类型,将石料分成四大类——岩浆岩、石灰岩、砂岩或片麻岩以及砾岩;再依据石料的抗压强度的高低和磨耗率的大小将每种类型岩石划分成四个等级。

其中:I级——最坚强的岩石;

II级——坚强的岩石;

III级——中等强度岩石;

IV级——较软的岩石。

小结石料的基本性质,指出石料的两大重要性质的意义所在。进入本章重点——集料的技术性质和技术标准内容的讨论。强调集料性质关注的重点——集料的体积参数、力学性质。第二节集料

概述:笼统的说集料就是粒状石质材料。

1.集料分类

(1)总分类:包括天然砂、人工砂、卵石、碎石,另有工业冶金矿渣。

(1)根据集料形成的过程不同,分为卵石(又称砾石)和碎石;

(2)根据粒径大小的不同,分为粗集料和细集料;

2.粗细集料粒径的界限

水泥混凝土用集料的粗细界限尺寸为4.75mm,沥青混合料用集料粗细界限尺寸为2.36mm。大于或等于该尺寸的颗粒为粗集料,余为细集料。

3.最大粒径

这是一个较为重要但又容易引起混淆的概念,集料的最大粒径这一概念由两个不同定义构成,即集料最大粒径和集料公称最大粒径。

(1)集料最大粒径:指集料100%都要求通过的最小标准筛筛孔尺寸。

(2)集料公称最大粒径:指集料可能全部通过或允许有少量不通过(一般容许筛余不超过10%)的最小标准筛筛孔尺寸。

这两个定义涉及的粒径有着明显区别,通常集料公称最大粒径比最大粒径要小一个粒级。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甚至在一些书本资料上也经常不加严格区别,容易引起混淆。实际上工程中所指的最大粒径往往是指公称最大粒径,这一点在今后的应用中要加以区分。

1.沥青路面及各类基层集料用标准筛均以方孔筛为准,相应的筛孔尺寸依次为75mm、63mm 、53mm 、37.5mm 、31.5mm 、26.5mm 、19mm 、16mm 、13.2mm 、9.5mm 、4.75mm 、

2.36mm 、1.18mm 、0.6mm 、0.3mm 、0.15mm 、0.075mm ;

2.水泥混凝土用集料标准筛的孔径当大于或等于2.5mm 时,以圆孔筛为标准小于2.5mm

时以方孔筛为准。相应标准筛的筛孔尺寸依次为100mm、80mm、63mm、50mm、40mm、31.5mm、25mm、20mm、16mm、10mm、5mm、2.5mm、1.25mm、0.63mm、0.315mm、0.16mm、0.075mm。

不同用途采用不同规格标准套筛,是我国多年以来的一种特有的做法。随着与国际通用方式的接轨,全部采用方孔筛成为一种必然趋势。20XX年颁布并实施的新一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就已开始采用方孔筛标准。

一、集料的物理性质

1.物理常数

(1)密度

考虑到集料颗粒自身的孔隙和颗粒之间的空隙,集料的密度也有几种不同形式。

1)表观密度、毛体积密度、毛体积密度与石料相应密度在概念上相同,仅在实际的密度测定方法上有所区别。

2)表干密度

集料的表干密度又称作饱和面干毛体积密度,它的计算体积与毛体积密度相同,但计算质量为集料颗粒的表干质量(饱和面干状态,包括了吸入开口孔隙中的水),由式(1-11)计算。

(1-11)

式中:——集料的表干密度,g/cm3;

——集料颗粒的表干质量(矿质实体质量与吸入开口孔隙水的质量之和),g;

——集料颗粒矿质实体的体积,cm3;

、——分别为集料颗粒矿质实体中闭口孔隙和开口孔隙的体积,cm3。

3)装填密度

装填密度根据装样方法的不同可为堆积密度、振实密度和捣实密度。该密度是指烘干集料颗粒矿质实体的单位装填体积(包括集料颗粒间空隙体积、集料矿质实体及其闭口、开口孔隙体积)的质量,按式(1-12)计算。

(1-12)

式中:——矿质集料的装填密度,g/cm3;

——集料颗粒矿质实体的质量,g;

——集料颗粒矿质实体的体积,cm3;

、——分别为集料颗粒矿质实体中闭口孔隙和开口孔隙的体积,cm3;

——集料颗粒间的空隙体积,cm3;

(2)空隙率

空隙率是指集料在某种装填状态下的空隙体积(含开口孔隙)占装填体积的百分率,按式(1-13)计算。

(1-13)

式中:——集料的空隙率,%;

——集料颗粒的装填体积,,cm3;

、——分别为集料颗粒间空隙与矿质实体中开口孔隙的体积,cm3。

将式(1-2)和式(1-12)代入式(1-13),则空隙率可用式(1-14)计算:

(1-14)

式中:——集料的装填密度,g/cm3;

——集料的表观密度,g/cm3。

(3)粗集料的骨架间隙率

粗集料骨架间隙率通常指4.75mm以上粗集料颗粒间的空隙体积的百分含量,由式(1-15)计算。粗集料骨架间隙率的大小用于确定混合料中细集料和结合料的数量,并评价集料的骨架结构。

(1-15)

式中:——粗集料骨架间隙率,%;

——粗集料的装填密度,在水泥混凝土中用粗集料的振实密度;在沥青混合料中用粗集料的捣实密度,g/cm3;

——粗集料的表观密度或毛体积密度,g/cm3。

(4)细集料的棱角性

细集料的棱角性由在一定条件下测定的空隙率表征,按式(1-16)计算。天然砂、人工砂和石屑等细集料的棱角性对沥青混合料的内摩擦角和抗流动性变形能力及对水泥混凝土的和易性有着显著的影响。当空隙率较大时,意味着细集料有着较大的内摩阻角。

(1-16)

式中:——细集料的空隙率,即棱角性,%;

——细集料的堆积密度,g/cm3;

——细集料的毛体积密度,g/cm3。

2.集料的级配

级配是指集料中各种粒径颗粒的搭配比例或分布情况。级配对水泥混凝土及沥青混合料的强度、稳定性及施工和易性有着显著的影响,级配设计也是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集料的级配分析、级配理论和级配设计方法的有关内容。见本章第三节)

3.集料的颗粒形状与表面特征

集料的性质除了与形成集料的岩石特征和孔隙结构等有直接关系之外,还与集料的颗粒形状和表面特征有一定的关系。因为集料的形状和表面特征都将影响集料颗粒间的内摩阻力、集料颗粒与结合料粘结性及吸附性等方面。

(1)理想的集料颗粒形状是球状或立方体,而扁平、薄片、细长状的颗粒不仅增加集料的空隙率,还对施工的和易性和混凝土强度造成不利影响;

针片状颗粒的定义:最大长度与厚度之比大于3的颗粒。

(2)集料表面特征指集料的粗糙程度和孔隙特征。表面粗糙的集料颗粒有较显著的摩阻力,同时也会影响集料的施工和易性;粗糙且有吸收水泥浆和沥青轻组分的孔隙特征的集料与结合料的粘结能力较强。

4.含泥量和泥块含量

存在于集料中或包裹在集料颗粒表面的泥土会降低水泥的水化反应速度,也会妨碍集料与水泥(或沥青)间的粘结能力,显著影响混合料的整体强度与耐久性,应对其含量加以限制。泥是指砂中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泥块是指粗集料原尺寸大于4.75mm(或细集料大于

1.18mm),但经水浸洗、手捏后小于

2.36mm(细集料小于0.6mm)的颗粒含量。

二、集料的力学性质

在结构层或混合料中,粗集料起骨架作用,应具备一定的强度、耐磨、抗磨耗和抗冲击性能等,这些性能用压碎值、磨光值、磨耗值和冲击值等指标表示。

1.压碎值

压碎值是指按规定的方法测得石料抵抗压碎的能力,也是集料强度的相对指标,用以鉴定集料品质。压碎值是对石料的标准试样在标准条件下进行加荷,测试石料被压碎后,标准筛上筛余质量的百分率。

2.磨光值

磨光值是反映石料抵抗轮胎磨光作用能力的指标,它是采用加速磨光机磨光石料,并用摆式磨擦系数测定仪浊得的磨光后集料的磨擦系数。用高磨光值的石料来铺筑道路路面表层,可

以提高路表的抗滑能力,保障车辆的安全行驶。试验测出的磨光值以表示,该值越大,

表明集料的抗磨光性能越好。

3.冲击值

冲击值反映石料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由于路表集料直接承受车轮荷载的冲击作用,这一指标对道路表层用集料非常重要。试验测出的冲击值以表示,该值越小,表明集料的抗

冲击性能越好。

4.磨耗值

磨耗值用于确定石料抵抗表面磨损的能力,适用于对路面抗滑表层所用集料抵抗车轮磨耗值。试验测出的磨耗值以表示,该值越小,表明集料的抗磨耗能力越好。

三、岩石集料的技术要求

同样,只有满足了一定技术要求的集料才能确保相关混合料的各项性能,以粗细两种类

型的集料分别提出各自的技术要求。1.粗集料的技术要求

2.细集料的技术要求

总结有关石料和集料需要重视的内容,分析石料和集料二者之间的异同点;重点讨论第三节相关内容——筛分、级配概念、矿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等。

第三节矿质混合料的组成设计

所谓的矿质混合料就是能够满足级配要求的各种粒径材料的集合体,简称矿料。

在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合料中,所用集料颗粒的粒径尺寸范围较大,而天然或人工轧制的一种集料往往仅有几种粒径尺寸的颗粒组成,难以满足工程对某一混合料的目标设计级配范围的要求,因此需要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集料配合使用。确定几种集料混合时各自比例的过程就是矿料的组成设计,进行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必须道先明确目标级配范围,为此首先应掌握级配组成为矿料技术性能的影响。

一、矿料的级配

1.集料级配的表示方法

(1)筛分试验

采用标准套筛对集料进行过筛分析,以确定集料粗细颗粒的分布即级配就是所谓筛分试验。通过筛分试验,求得集料试样的级配参数。以细集料的筛分为例:

在筛分试验中,分别称量500g砂样充分过筛,根据砂样存留在各筛上的筛余质量,分别计算出分计筛余百分率、累计筛余百分率、通过百分率。

分计筛余百分率是指某号筛上的筛余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百分率,按式(1-27)计算:

(1-27)

式中:——存留在某号筛上的试样质量,g;

——集料风干试样的总质量,g。

累计筛余百分率是指某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和大于该号筛的各筛分计筛余百分率之总和,可按式(1-28)求得:

(1-28)

式中:——各筛的分计筛余非分率,%。

通过百分率是指通过某号筛的试样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率,即100与某号筛累计筛余百分率之差,按式(1-29)求得:

(1-29)

式中:——某号筛累计筛余百分率,%。

(2)细集料的细度模数

细度模数是用于评价细集料粗细程度的指标,是细集料筛分试验中各号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之和,按式(1-30)计算(以水泥混凝土用细集料为例):

(1-30)

式中:——砂的细度模数;

、、……——分别为4.75mm、2.36、……0.15mm各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细度模数愈大,表示细集料愈粗。砂按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三种规格,相应的细度模数分别为:粗砂:=3.7~3.1;中砂:=3.0~2.3;细砂:=2.2~1.6。

(3)集料的级配曲线

1)级配曲线的绘制

为了直观形象地表示矿料各粒径的颗粒分布状况,常常采用级配曲线的方式来描述矿料级配。做法是以通过量的百分率为纵坐标,筛孔尺寸(也表示矿料不同颗粒的粒径)为横坐标,将各筛上的通过量绘制在坐标图中,然后用曲线将各点连接起来,成为所谓的级配曲线。由于标准套筛的筛孔分布是按1/2递减的方式设置,在描绘横坐标的筛孔位置时,造成前疏后密的问题,以至到小孔径时无法清楚的将其位置确定。所以在绘制级配曲线的横坐标时采用对数坐标(而相应纵坐标上的通过量仍采用常坐标),以方便级配曲线图的绘制。见图1-3。

图1-3 集料级配曲线示意图

a)常数坐标;b)半对数坐标

2)级配曲线类型

粗细不同的粒径按照一定的比例组合搭配在一起,以达到较高的密实程度,根据搭配组成的结果,可得到以下几种不同级配形式。

①连续级配:连续级配是某一矿料在标准套筛中进行筛分后,矿料的颗粒由大到小连续分布,每一级都占有适当的比例。这种由大到小逐级粒径都有,并按比例互相搭配组成的矿质混合料,称为连续级配混合料。

②间断级配:在矿料颗粒分布的整个区间里,从中间剔除一个或连续几个粒级,形成一种不连续的级配,成为所谓的间断级配。

③连续开级配:整个矿料颗粒分布范围较窄,从最大粒径到最小粒径仅在数个粒级上以连续的形式出现,形成所谓的连续开级配。

不同级配类型的级配曲线如下图所示。

图1—4 不同级配类型的级配曲线

2.级配组成对矿料性能的影响

矿料的级配组成直接决定矿料的两大特点:矿料密实度和矿料颗粒间内摹阻力。从而影响到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合料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和易性。

在混合料中是以结合料(水泥或沥青)来填充集料的空隙并包裹集料。所以,集料空隙越大,填充集料颗粒空隙所需的结合料越多;集料的总表面积越大,包裹集料颗粒所需的结合料越多。从节约结合料的角度考虑,最好采用空隙较小,总表面积也较小的集料。此外,若各粒级集料颗粒在相互排列时,能够互相嵌锁又不互相干涉,形成紧密多级嵌挤的空间骨架结构,则集料颗粒间将具有较最大的内摩阻力。

3.矿料连续级配的计算

实践中针对连续级配各级粒径矿料数量的计算大多采用最大密度曲线理论,该理论认为当矿料的颗粒级配曲线愈接近抛物线,则其密度愈大。根据该理论,当矿料的级配曲线为抛物线时,最大密度理想曲线可用颗粒粒径与通过量按下式表示:

(1—31)

式中:——各级颗粒粒径集料的通过量(%);

——矿料各级颗粒粒径(mm);

——常数。

当颗粒粒径等于最大粒径时,则通过量,即时,。

所以:(1—32)

当希望计算任何一级颗粒粒径的通过量时,则计算公式为

(1—33)

或(1—34)

式中:——希望计算的某级集料粒径(mm);

——矿质混合料的最大粒径(mm);

——希望计算的某级集料的通过量(%)。

上式是最大密度理想曲线的级配组成计算公式,根据此公式可以计算出某矿料达到最大密度时各级颗粒粒径的通过量。

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这一公式的指数并不一定固定为0.5。对于沥青混合料,当指数是0.45时的密度最大;对于水泥混凝土指数在0.25~0.45时工作性更好。因此,矿料的级配计算公式的指数通常在0.3~0.7之间,允许矿料的级配曲线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动,所以上述最大密度曲线公式采用n次幂的通式来表达。即:

(1—35)

所以当某一矿料的最大粒径、相应的指数确定时,则该矿料在各级上的颗粒数量就可通过此公式计算得到。

由于矿料在轧制生产过程中的不均匀性,以及混合料在配制时的波动误差等原因,使所配制的混合料难以与理论级配完全吻合一致。因此,必须允许配料时的合成级配可以在一定

的范围内波动,从而提出级配范围的概念。即分别根据两个不同的指数和所确定的级

配结果,以及由各级配所绘制的级配曲线,构成级配范围。实际级配合成操作时,只要得出的合成级配结果位于要求的级配范围之间,则认为该合成级配基本满足设计级配的要求。二、矿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矿料配合比设计就是根据实际工程中现有的各种集料的级配参数(即筛分结果),针对设计要求或技术规范要求,采用一定的方法确定各规格集料在合成矿料中所占有比例的操作过程。

常用的设计方法有:试算法、图解法(修正平衡面积法)。两种方法各有特点,前者操作简便、快捷,但要熟练掌握级配参数的含义,对三种以内的矿料设计较适宜;后者简单易掌握,适合多种矿料操作,但操作稍嫌麻烦。

1.数解法——试算法设计步骤

(1)建立基本计算方程

设有、、三种集料在某一筛孔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分别为、、,打算配制矿质混合料,混合料在相应筛孔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为。设、、

三种集料在混合料中的比例分别是、、,则得到下面两式:

(1—36)

(1—37)

(2)基本假设

在矿质混合料中,假定混合料中某一级粒径的颗粒仅由三种集料中的一种集料来提供,而其它两种集料中不含有这一粒径的颗粒,此时这两种集料相应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为0。例

如设在粒级上仅集料在此粒级上存在分计筛余,其它两个集料和的分计筛余全部

是0,从而简化计算过程。

(3)计算

根据上述假设,(4—7)式成为:

(1—38)

则集料在混合料中所占的比例为:

(1—39)

同理,按此假设在计算集料在混合料中的比例时,在粒级上其它两个集料和在该粒径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也是0,则有:

(1—40)

即集料在混合料中比例是:

(1—41)

最后得到集料在混合料中的比例:

(1—42)

(4)校核调整

对以上计算得到的各集料的比例即配合比进行验算,如得到的合成级配不在所要求的级配范围,应调整初步配合比重新验算,直到满足级配要求为止。如经数次调整仍不能达到要求,可掺加单粒级集料或调换其它集料。

2.图解法设计步骤

(1)准备工作

对所使用的各集料进行筛分,并计算出各自的通过量百分率。明确设计级配要求的级配范围,并计算出该要求级配范围的中值。

(2)绘制框图

按比例(通常纵横边各为100mm和150mm)绘制一矩形框图,从左下向右上引对角线作为合成级配的中值,见图1—7。按常数标尺在纵坐标上标出通过量百分率刻度,横

坐标则表示筛孔位置,而各筛孔的具体位置则根据合成级配要求的通过量百分率中值,在纵坐标上找出该值的位置,然后从纵坐标引平行线与对角线相交,再从交点处向下作垂线,垂线与横坐标的相交点即为各筛孔相应位置。

图1—7 设计级配范围中值(P30)

(3)确定各集料用量

将参与级配合成的各集料的通过量绘制在框图中,用折线的形式连成级配曲线。假设以四种集料进行级配合成为例,见图1—8。根据框图中相邻两条曲线的关系,确定各集料在混合料中的掺配比例。

1)重叠关系:相邻两条曲线相互重叠,图1—8中集料的级配曲线下部与集料的级配曲线上部搭接。在两条级配曲线之间引一条垂线,要求该垂线与集料、的级配曲线截距相等,即。此时垂线与对角线相交于点,再通过点作一水平线与纵坐标交于点,线段的几何长度(以mm计)就是集料的用量比例(%)。

图1—8 图解法用图(P30 )

2)相接关系:相邻两条曲线首尾相接,图4—2中集料的末端与集料的首端正好相接。此时只需从集料的首端向集料的末端引垂线,该垂线与对角线相交于点,过点作水平线与纵坐标交于点,则线段的几何长度就是集料的用量(%)。

3)分离关系:相邻两条曲线分离,图4—2中集料的级配曲线与集料的级配曲线在水平方向彼此分离。此时作一条垂线平分这段水平距离,要求。垂线与对角线交于点,通过该点作一水平线与纵坐标交于点,则线段的几何长度就代表集料的用量(%)。剩余的即为集料的用量。

可以说,框图中相邻集料级配曲线的关系只可能是这三种情况,但实际操作过程中以第一种关系即重叠关系为最常见。

4)合成级配的计算与校核

同试算法相同,根据图解过程求得的各集料用量比例,计算出合成级配的结果。当合成级配超出级配范围时,说明图解法得到的比例不很合适,所以要调整各集料的用量,直到满足设计级配的要求为止。如经数次调整仍不能达到要求,可掺加单粒级集料或调换其它集料。

第二章石灰与水泥

本章学习要点:以硅酸盐水泥的矿物组成及其特点(水化速度、放热量、对强度的贡献程度等)、技术指标及标准为主要介绍内容,对道路、普硅等水泥的做简单介绍。对比介绍石灰的化学组成、消化、硬化机理。

石灰与水泥均属于胶凝材料,石灰为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硬化;水泥为水硬性胶凝材料,可在水中以及空气中硬化,均属于无机胶凝材料。

第一节石灰

石灰是一种气硬性胶凝材料,它是将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材料(主要为石灰石)经过适当的燃烧,尽可能排出CO2得到的产品,主要成份是CaO,是一种多孔结构材料。

一、石灰的分类:

1.根据成品加工方法的不同,分为

(1)块状生石灰:原材料燃烧成的原产品,主要成份CaO;

(2)生石灰粉:由块状生石灰磨细得到的细粉,主要成份CaO;

(3)消石灰(熟石灰)生石灰用适量水消化得到的粉末Ca(OH)2;

(4)石灰浆:生石灰加多量的水,消化可得到可塑性浆体,石灰膏,主要成份是Ca(OH)和水;

2

按因素分类:

二、石灰的生产工艺概述:

燃烧石灰的原料:富含氧化钙的岩石(如石灰石、白云石、白垩等)亦可用含有氧化钙和部分氧化镁的岩石。

石灰的煅烧:

石灰在烧制过程中由于尺寸过大,或窑内温度不均等原因,便得石灰中含有未烧透的内核,称为“欠火石灰”。另一种情况是过火而形成的“过火石灰”,能引起消化故危害大。

三、石灰的消化和硬化

1.消化

消化的目的

①使原有的石灰块改变为便于施工操作,又具有粘结和硬化性能材料过程。

②剔除未分解的杂质(碳酸钙)。

化学反应为:

该反应具可逆反应,反应方向决定于温度及周围介质中水蒸气的压力。而且因反应放热使得反应实际需水量达到石灰的7%左右。在石灰消化时应注意加水速度。

过烧:对活泼性大的石灰,若加水过慢,水量不够,则已消化的Ca(OH)2气围千米消化颗粒周围,内部石灰不易消化,这种现象称为“过烧”现象。

过冷:对于活泼性差的石灰,如加水过快则发热量少,水温过低,增加未消化颗粒,这种现象称为“过冷”现象。

陈伏:因为过火石灰的危害大,因而在石灰消化过程中,可在消化后“陈伏”半个月左右再使用。

2.石灰的硬化

所有的无机胶凝材料在水化的同时就伴随着硬化,但石灰在消化时因剧烈放热和显著的体积膨胀,使水变成蒸气而沸腾,从而破坏了石灰的凝聚——结晶结构。致使石灰浆体变成松散毫无联系的消石灰。

石灰的硬化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1)石类浆的干燥硬化:

a.毛细管压力,而获得“附加强度”。

石灰浆体干燥过程,由于水份蒸发形成网状孔隙,这时滞留在孔隙中的自由水由于表面张力作用而产生毛细管压力,使石灰粒子更加密实,而获得“附加强度”。

b.Ca(OH)2析晶,石灰浆体在干燥过程中因水分蒸发将引起溶液中某中程度的饱和从而产生Ca(OH)2晶体。但是析出的Ca(OH)2晶体反量极小,因而这种结晶引起强度增加并不显著。

(2)硬化石灰浆的碳化

硬化石灰浆体从空气中吸收CO2,可以生成CaCO3,CaCO3的晶体粒或是互相共生,或是与石灰粒子或是砂粒共生,提高强度。

碳化反应只有在有水的存在下才能进行,当使用干燥的碳酸作用于完全干燥的消石灰时,碳化反应几乎不进行。

即:

因CaCO3在自然条件下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因此石灰浆体在碳酸化后获得最终强度,称为碳化强度。

石灰从水化到凝结硬化使之碳化,这就完成了物质的转变循环。

但是需注意,碳化发生在表面,而结晶作用发生在内部,所以石灰浆体硬化后,是由表里两种不同晶体组成的。

四、技术要求和技术标准

1.技术要求

1)游离CaO与MgO含量:石灰中活性的游离CaO占石灰试件质量百分率,是有效氧化钙含量→中和滴定法。

氧化镁含量是石灰中氧化镁占试件质量百分率→络合滴定法。

2)生石灰产浆量和未消化残渣质量:

产浆量是单位质量(1kg)的生石灰消化后,所产石灰浆体的体积(L)石灰产浆量愈高,则表示其质量愈好。

未消化残渣是生石灰消化后,未能消化而存留在5mm圆孔筛上的残渣试样的百分率。

[试验方法]:取石灰试样1kg,倒入有2500ml消水的标准产浆桶内的筛筒中盖上盖子,静量消化1kg,搅动2ml,继续静量消化40mm,再搅动2m。提取筛筒,用清水清洗筒内残渣至水洗石浑浊,冲洗残渣的清水仍倒入高浆桶内,将残渣在100~105℃烘箱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定温后用5mm筛孔筛筛分,称量筛余物m1,计算未消化残渣含量

3)二氧化碳(CO2)含量

是为了控制石灰石在煅烧时“欠火”造成产品中未分体完成的碳酸盐增多。CO2含量越高,表明未分体完全的碳酸盐含量越高,则(CaO+MgO)含量相对降低,导致影响石灰的胶结性能。

4)消石灰粉游离水含量

5)细度:0.9mm,0.125mm筛余百分率控制

细度与石灰的质量有密切联系。

2.技术标准按氧化镁含量划分为钙质石灰和镁质石灰两类

用作:主要用消体后的消石灰未修石灰土路面基层或用石灰膏来调制桥涵坑砌筑砂浆。五、石灰的使用

石灰在公路工程中,主要用于半刚性基层材料的使用。

石灰土石灰剂量的范围从基层、底基层到垫层依次递减。

(生产实践中最低使用应不低于6%,不高于18%,一般10%-14%)石灰剂量过多会使石灰在土的空隙中以自然灰石在导致石灰土强度降低,灰土基层一般在冬季破坏,因土的湿缩系数较干系数大于4~5倍。每层沥青的开裂温度在-5℃以下产生,温缩裂缝。

石灰土基层的施工:因其是半刚性材料,石土层不宜小于8cm,大于15cm,(每层)

施工应在最低温度0℃之前完成,并避免在雨季施工。

第二节水泥

水泥概述

1、水泥历史不长,只100多年的历史,但发展惊人

2、水泥品种

1)按化学成分为:

①硅酸盐类水泥

有六大类: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矿渣硅

道路工程课程设计

道路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资料 广州地区新建XXX一级公路,经调查沿线路基土质为高液限粘土,填方路基高1.2m,地下水位距路床1.6~2.6m(根据学号循环选定一个值),沿线可开采碎石、砂砾,并有粉煤灰、石灰、水泥等材料供应。 本公路位于广东省境内,是我国重要的公路干线之一,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国防意义。路基宽度按双向四车道设计,试分别设计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结构层次,并计算出结构层的合理厚度,水泥混凝土路面还需进行接缝设计。 1.交通组成 近期交通量如下: 预测该路竣工后第一年的交通组成如下表,使用期内交通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 2.路用材料 沿线地方材料:砾石、砂、石灰、碎石、电厂粉煤灰、矿渣 外购材料:沥青、水泥、矿粉 各材料工程性质由试验确定。 二、设计要求 (一)沥青路面设计 1、推算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的累计当量轴次; 2、拟定路面结构组合(选用两种结构作比较);

3、确定路面设计弯沉值; 4、确定路面土基回弹模量值; 5、路面结构厚度设计(进行路表弯沉、层底应力计算); 6、方案比选; 7、编制设计说明书。 (二)水泥路面设计 1、确定设计基准期和标准轴累计作用次数; 2、确定交通等级; 3、确定板的平面尺寸并初拟路面结构组合和板厚; 4、确定材料的力学参数; 5、确定基层顶面的当量回弹模量; 6、计算荷载疲劳应力和重载最大应力; 7、计算温度疲劳应力; 8、检查设计和验算标准,确定路面结构; 9、编制设计说明书。 三、个人设计参数选取(单人单题) 每位同学按一级公路重交通及以上公路标准,准备交通资料中的车型、车辆数和交通增长率,然后通过班长组织的抽签方式选用其他同学提供的交通资料进行路面设计。要求至少选取五种车型,必须保证其中至少一种车型后轴距大于3m,至少一种车型后轴距小于3m,其它自定。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按3-7%考虑。 四、需提交的文件和图纸 一)详细的设计计算书 1、沥青混凝土路面: ①确定结构方案; ②确定设计参数; ③计算待求层厚度; ④弯拉应力验算。 2、水泥混凝土路面 ①确定结构方案; ②确定设计参数;

工程材料教学大纲教学基本目标课程涉及知识技能

《工程材料》教学大纲 一、教学基本目标 《工程材料》课程是高等院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必修的技术基础课,是机械设备设计合理选择材料和使用材料的基础。通过教学使学生: 1.了解工程材料的发展,了解非金属材料的分类及其应用,了解新材料、新工艺; 2.掌握机械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熟悉金属材料的分类及其应用;(毕业要求1-3) 3.熟悉铁碳相图、钢的热处理工艺、合金化等基本知识,掌握材料的成分、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具有分析机械工程材料性能的能力;(毕业要求1-3)4.能够根据机械零件使用条件和性能要求,对结构零件进行合理选材的能力;(毕业要求1-3) 5.能够根据机械零件使用条件和性能要求,制定结构零件热处理工艺的能力。(毕业要求1-3) 二、课程涉及知识技能 本课程通过课堂教学、实验、综合作业等综合教学环节,训练以下知识技能(毕业要求1-3): 1.掌握工程材料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具备根据工业需求选择材料及制定热处理工艺的初步能力; 2.掌握铁碳相图和钢的合金化原理相关知识,具备分析材料、成份和组织和性能关系的能力; 3.掌握钢的热处理工艺、目的及其应用,具备根据材料的性能需求选择热

处理工艺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材料性能分析的工程意识; 5.通过材料金相试样制备及金相组织观察实验,具备分析材料成份、组织和性能关系的能力; 6.设计典型机械零件材料热处理工艺实验,具备分析不同热处理工艺对材料组织和性能影响能力。 三、相关能力培养 1.具有根据工业需求选择材料及制定热处理工艺的初步能力;(毕业要求1-3) 2.具有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分析和解释数据的能力; 3.通过分组实验研究与讨论,培养学生具有团队意识和人际交流能力; 4.通过工程材料的选择与应用,培养学生工程设计的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毕业要求1-3) 5.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基本内容 绪论 1. 了解材料的发展简史及工程材料研究的对象 2. 熟悉工程材料的分类 第 1 章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1. 掌握常见的纯金属晶体结构和合金的晶体结构 2. 掌握实际金属中的晶体缺陷 3. 熟悉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了解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和理化性能 4. 了解金属晶体中的晶面和晶向 5. 了解组织和性能的关系 第2章金属材料组织和性能的控制 1. 掌握纯金属的结晶过程 2. 掌握细晶强化的措施 3. 掌握匀晶相图、共晶相图、包晶相图和共析相图的分析 4. 掌握铁碳合金中的相和组织的概念,掌握相图中重要的点和线的含义,

(完整word版)道路工程材料知识点考点总结

道路工程材料知识点考点 绪论 ● 道路工程材料是道路工程建设与养护的物质基础,其性能直接决定了道路工程质量和服务寿命和结 构形式。 ● 路面结构由下而上有:垫层,基层,面层。 ● 面层结构材料应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耐久性和良好的表面特性。 第一章 ● 砂石材料是石料和集料的统称 ● 岩石物理常数为密度和孔隙率 ● 真实密度:指规定条件下,烘干岩石矿质实体单位真实体积的质量。 ● 毛体积密度:指在规定条件下,烘干岩石矿质实体包括空隙(闭口、开口空隙)体积在内的单位毛 体积的质量。 ● 孔隙率:是指岩石孔隙体积占岩石总体积(开口空隙和闭口空隙)的百分率。 ● 吸水性:岩石吸入水分的能力称为吸水性。 ● 吸水性的大小用吸水率与饱和吸水率来表征。 ● 吸水率:是岩石试样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最大的吸水质量占干燥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 饱和吸水率:是岩石在常温及真空抽气条件下,最大吸水质量占干燥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 岩石的抗冻性:是指在岩石能够经受反复冻结和融化而不破坏,并不严重降低岩石强度的能力。 ● 集料:是由不同粒径矿质颗粒组成的混合料,在沥青混合料或水泥混凝土中起骨架和填充作用。 ● 表观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烘干集料矿质实体包括闭口空隙在内的表观单位体积的质量。 ● 级配:是指集料中各种粒径颗粒的搭配比例或分布情况。 ● 压碎值:用于衡量石料在逐渐增加的荷载下抵抗压碎的能力,也是石料强度的相对指标。压碎值是对石料的标准试样在标准条件下进行加荷,测试石料被压碎后,标准筛上筛余质量的百分率。1000 1?='m m Q a (1m :试验后通过2.36mm 筛孔的细集料质量) ● 磨光值:是反映石料抵抗轮胎磨光作用能力的指标,是决定某种集料能否用于沥青路面抗滑磨耗层 的关键指标。 ● 冲击值:反映粗集料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由于路表集料直接承受车轮荷载的冲击作用,这一指标 对道路表层用料非常重要。 ● 磨耗值:用于评定道路路面表层所用粗集料抵抗车轮磨耗作用的能力。 ● 级配参数: ?? ???分率。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是指通过某号筛的式样通过百分率和。筛分级筛余百分率之总分率和大于该号筛的各是指某号筛上的筛余百累计筛余百分率率。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是指某号筛上的筛余质分级筛余百分率i i i A a ρ 沥青混合料 水泥混合料 粗集料 >2.36mm >4.75mm 细集料 <2.36mm <4.75mm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学号082***** (道路勘测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 山区道路设计 题目) 1#-20# 起止日期:2011 年 6 月27 日至2011年7 月2 日 学生姓名XXX 班级**交通*班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XXX XXX 土木工程学院 2011 年7月2 日

目录 课程设计任务书 (2) 一、本道路修建的目的 (5) 二、本路1#-20#所经地区的自然情况特征与分析 (5) 三、各项工程涉及意图及根据 (5) 四、与本工程有关的其他工程配合与协议事项 (5) 五、对日后顶测、施工、养护的建议与要求 (5) 六、路线方案优缺点的说明与分析 (5) 七、设计方法与步骤 (5) 1确定公路等级 (5) 2选定路线技术标准 (6) 3纸上定线 (6) 4纵断面设计 (7) 5路基横断面设计 (7) 6弯道细部设计 (7) 7JD1的曲线要数计算 (8) 8竖曲线要数计算 (10) 9土石方计算与调配 (10) 八、参考文献 (10) 九、设计方案比较 (12)

天津城建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0 —2011 学年第2 学期 土木工程学院交通工程专业 课程设计名称:道路勘测设计 设计题目:山区道路设计(起讫点) 完成期限:自2011 年 6 月27 日至2011 年7 月 2 日共 1 周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课题:山区公路路线设计 二、设计内容:按任务书指定控制点进行纸上定线,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土石方调配与土石方计算;路线方案技术指标论证分析。 三、设计原始资料: 1.设计用1:2000地形图(电子版地形图1:1000)一张,等高线为2米; 2.道路性质与控制点:本路为某矿区通入工业基地跨越重丘区一段路线,图示控制点(学生的起讫点)是不同路线方案的中间控制点(应以起讫点的位置和标高控制路线设计); 3.交通运输情况:主要为解决解放牌汽车运输,现年平均交通量600辆/日,平均年增长率为7%.按15年远景规划; 4.自然条件:本路线一端接山区,另一端为微丘地形,中间为重丘过渡段,(即本课题设计路段),该段地质情况基本稳定,除地表0.5-1.0米风化土层外,下部为石灰岩,地下水位一般较深,对路基与边坡稳定性影响不大。 四、设计应完成的主要任务: 1.公路技术等级拟定; 2.路线技术标准选定;

工程材料课设报告

工程材料课设报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基础》课程设计 学院:航空宇航学院 专业: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学号: 完成日期:2009年6月18日

说明书目录 任务书---------------------------------------------------------------------------3 铸造件设计---------------------------------------------------------------------5 锻造件设计---------------------------------------------------------------------9 焊接件设计--------------------------------------------------------------------13 总结------------------------------------------------------------------------------17 心得体会------------------------------------------------------------------------18 参考文献------------------------------------------------------------------------18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1.课程设计的目标: (1)通过课程设计的实践,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解和巩固课堂所学的有关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初步达到在一般机械设计中,能合理选择材料,选择毛坯制造方法,并能合理地安排热处理工艺及零件制造工艺流程。 2.课程设计的选题: 本课程设计包括典型零件的材料选择,热处理工艺路线的安排,零件毛坯生产方法的选择(主要包括铸造(液态成型)、压力加工(塑性成形)和焊接(连接成型)三种成型方法)。 3.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1)根据图纸熟悉产品的结构、各零件的作用和工作条件。 2)依据零件的受力情况(或给定的条件),环境即失效形式进行零件的选材设计(即选择合适的材料成分,组织及热处理状态)。 3)根据零件的使用条件、制造精度、形状尺寸、材料及生产性质等条件,对指定的零件毛坯进行毛坯部分种类的选择(即选择锻压铸造、或焊接的方法),并进行结构工艺分析、完成工艺设计的部分内容(铸件的铸造方法、浇注位置、分型面的选择、并在零件图上示意标出冒口位置;锻件结构工艺、选择的锻造方法;零件的焊接方法、结构工艺、合理布置焊缝等)。 4)对轴类零件(或齿轮)应设计制造工艺流程,正确选择热处理工艺,工艺流程的合理安排,并作详细的说明。 5)对上述第(4)项中的零件,用相应的材料制成试样,分别用自己设计的热处理工艺进行处理,分别测其硬度、磨制试样观察其组织,判断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并作分析。

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型技术教案

教案 (理论课)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课程名称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基础教学系机械工程系 授课班级焊接091 主讲教师晏丽琴 职称讲师

培黎工程技术学院二○一一年二月课程基本情况

系主任:年月日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材料加工概述 一、材料加工概述 二、材料加工的基本要素和流程 第二节材料成形的一些基本问题和发展概况 一、凝固成形的基本问题和发展概况 二、塑性成形的基本问题和发展概况 三、焊接成形的基本问题和发展概况 四、表面成形的基本问题和发展概况 第三节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绪论 学习思考问题 ·材料加工的基本要素和流程是什么? ·材料成形存在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本课程的性质和基本任务是什么? 一、材料加工概述 任何机器或设备,都是由许许多多的零件装配而成的。这些零件所用材料有金属材料,也有非金属材料。零件或材料的加工方法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以下4类: (1)成形加工:用来改变材料的形状尺寸,或兼有改变材料的性能。主要有凝固成形、塑性成形、焊接成形、粉末压制和塑料成形等。 (2)切除加工:用于改变材料的形状尺寸,主要有车、铣、刨、钻、磨等传统的切削加工,以及直接利用电能、化学能、声能、光能进行的特殊加工,如电火花加:[、电解加工、超声加工和激光加工等。 (3)表面成形加工:用来改变零件的表面状态和(或)性能,如表面形变及淬火强化、化学热处理、表面涂(镀)层和气相沉积镀膜等。

(4)热处理加工:用来改变材料或零件的性能,如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 根据零件的形状尺寸特征、工作条件及使用要求、生产批量和制造成本等多种因素,选择零件的加工方法,以达到技术上可行、质量可靠和经济上合理。零件制成后再经过检验、装配、调试,最终得到整机产品。 二、材料加工的基本要素和流程 材料加工方法的种类虽然繁多,但通过对每种材料加工方法的过程分析表明,它们都可以用建立在少数几个基本参数基础上的统一模式来描述。该模式便于对各种加工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和横向比较。 任何一种材料的加工过程,都是为了达到材料的形状尺寸或性能的变化。而为了产生这种变化,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材料、能量和信息(图1.2)。因而材料的加工过程,可以用相关材料流程、能量流程和信息流程来描述。 三大流程: 1.材料流程 表征加工过程特点的类型; 要改变形状尺寸和性能的材料状态; 能够用来实现这种形状尺寸和性能变化的基本过程; 2.能量流程 包括机械过程的能量流程,热过程能量:电能、化学能、机械能 3.信息流程 形状信息、性能信息

道路工程材料复习总结

真实密度:在规定条件下烘干石料矿质单体真实体积(含开口闭口孔隙)的质量。 毛体积密度:规定条件下烘干石料包括孔隙在内的单位体积固体材料的质量。 孔隙率:开口和闭口孔隙体积和占岩石式样总体积的百分比。吸水率:在规定条件下试件最大吸水质量与烘干试件质量之比。 饱和吸水率:在强制条件下试件最大吸水质量与烘干试件质量之比。 单轴抗压强度:将石料制成规定的标准试件经保水处理后在单轴受压并按规定加载条件下达到极限破坏时的单位承压面积的强度。 耐久性:在承受干湿冻融等环境条件,交通条件的变化而不老化不劣化的抵抗能力。 表观密度:在规定条件下烘干石料矿质单体单位表观体积(包括闭口空隙在内的矿物实体的体积)的质量。 堆积密度:单位体积(含物质颗粒固体及其闭口开口孔隙及颗粒间空隙体积)的质量。 压碎值:集料在连续增加的荷载作用下抵抗压碎的能力 磨光值:反映集料抵抗轮胎磨光作用能力的指标 冲击值:反映集料抵抗多次连续重复冲击荷载作用的能力 磨耗值:反映集料抵抗车轮撞击及磨耗的能力 集料的级配:集料中个组成颗粒的分级和搭配 水化:块状生石灰与谁相遇后迅速崩解成高度分散的氢氧化钙细粒并放出大量热量。 过烧:由于加水过慢水量过少而消解速度比较快时已经消化的石灰颗粒生成氢氧化钙包裹住没有消化的石灰使其不易消化的现象。 过冷:由于加水速度过快或水量过多而消化速度又比较慢时,则发热量较少水温过低,使其未消化颗粒增加的现象。 硬化包括:干燥硬化(滞留在空隙中的水产生毛细管压力,形成附加强度,氢氧化钙在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产生结晶强度)和碳酸化(在有水的条件下,氢氧化钙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晶体) 水泥按水硬性分为: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硫酸盐水泥,铁铝酸盐水泥 按性质用途分:通用水泥,专用水泥,特种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成分: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铁和氧化铝 主要矿物组成及特性:硅酸二钙,硅酸三钙,铝酸三钙和铁铝酸四钙。硅酸三钙遇水反应速度快。水化热高,对早期和晚期的强度其主要作用。硅酸二钙遇水反应较慢水化热低,主要对后期强度起作用,耐化学腐蚀性和干缩性好铝酸三钙遇水反应最快水化热最高,对早期强度有一定作用,耐化学腐蚀性差,干缩性大铁铝酸四钙对水泥抗折强度有重要作用,耐磨性耐化学腐蚀性好,干缩性小 水化过程:诱导前期:迅速水化放出大量热量;诱导期:水化反应相对减弱,放热速度显著降低;加速期:水化反应重新加快,出现第二个放热高峰;减速期:在硅酸三钙周围形成水化物微结构层阻碍水化反应,水化速度降低;稳定期:形成密实结构,水化速度降低,水泥石强度增大;水泥凝结硬化:随时间推移水泥浆逐渐失去塑性形成坚硬水泥石的过程。 包括四个阶段:初始反应期,诱导期,凝结期,硬化期 技术性质:氧化镁:引起水泥安定性不良的重要原因,含量不宜超过0.5%;三氧化硫:引起水泥石体积膨胀,不宜超过3.5%;烧失量:指的是水泥在一定温度时间内加热后烧失的数量;不溶物:会影响到水泥的活性 碱:与某些集料反应使混凝土产生膨胀开裂甚至破坏,含量不宜超过0.6% 细度: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越细则与水接触面积越大,水化速度越大,早期强度越高,但过细会导致硬化后收缩变形大,水泥石发生裂缝的可能性增加。 标准稠度:用标准法维卡仪测定,以试杆沉入净浆距底板6mm 加减1mm时的稠度,而此时的用水量为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水泥从加水开始到水泥浆失去可塑性所需的时间。体积安定性:反应水泥浆在凝结硬化、过程中的体积膨胀变形的均匀程度。引起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水泥中含有过量的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或掺入的石膏过量 技术标准:凡是氧化镁,三氧化硫,初凝时间,安定性中的任何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的均为废品,凡是细度,烧失量,终凝时间和混合财掺量超过最大限度或强度低于商品强度等级的指标时,均为不合格产品。废品严禁使用。 水泥石的腐蚀:淡水腐蚀,硫酸盐腐蚀,镁盐腐蚀和碳酸盐腐蚀。腐蚀的防止:选用硅酸二钙含量低的水泥,可提高耐淡水侵蚀能力。选用铝酸三钙含量低的水泥,可提高抗硫酸盐侵蚀能力。选用掺混合材的水泥,可提高水泥石抗腐蚀能力。在施工中合理选择水泥混凝土配合比,降低水灰比,改善集料级配等措施提高其密实度以减少腐蚀。在混凝土表面敷设一层耐腐性强且不透水的保护层。 其他水泥: 道路水泥:抗折强度好,耐磨性好,干缩性好,抗冲击性好,适用于道路路面,机场跑道,城市广场等。可减少裂缝磨耗病害,延长使用寿命。 三组分分析法:油份,树脂,沥青质 四组分析法:沥青质,饱和分,芳香分,胶质 化学组分对其性质的影响 沥青质和胶质含量越高,针入度值越小,稠度越大,软化点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2017年度)

长沙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道路勘测设计 课程设计 年级: 专业:土木工程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时间:2017 年月日

目录 课程设计任务书 (1) 1 设计参数 (2) 1.1 控制要素 (2) 1.2平面设计技术指标 (2) 1.3 路线方案的拟定与比较 (4) 1.4道路平面设计 (4) 1.5道路纵断面设计 (5) 2. 设计综合评价及心得体会 (7) 参考文献 (8)

长沙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土木工程层次专升本指导老师 课程设计名称道路勘测设计课程代码 课程设计题目道路勘测工程 课程设计依据和设计要求: 1.在给定的地形图上,结合自然条件与给定的道路设计速度,在给定的起终点上进行道路设计。 2.根据课程设计要求的速度,确定道路横断面分幅。 3.完成相应的各种图表和设计说明。 课程设计内容: 1、控制要素 2、平面设计技术指标 3、路线方案的拟定与比较 4、道路平面设计 5、道路纵断面设计 6、道路横断面设计 参考文献: [1] 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01 [2] JTG B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3] JTG C10-2007,公路勘测规范 [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4] JTG D30-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1 设计参数 1.1 控制要素 (1)道勘:三级 (2)设计车服务车速:30km/h。 1.2平面设计技术指标 1.2.1圆曲线最小半径 ○1极限最小半径30m ②一般最小半径65m ○3平面线形中一般非不得已时不使用极限半径,因此《规范》规定了一般最小半径。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当圆曲线半径大于一定数值时,可以不设超高,允许设置与直线路段相同的路拱横坡。圆曲线半径要求如表2.21所示 表2.21 圆曲线半径要求 技术指标三级公路 一般最小半径 (m) 65 极限最小半径 (m) 30 不设超高 最小半径(m) 路拱% 0.2 ≤350 路拱% 0.2 ≥450 1.2.2圆曲线最大半径 选用圆曲线半径时,在地形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应尽量采用大半径曲线,使行车舒适,但半径过大,对施工和测设不利,所以圆曲线半径不可大于10000米。 1.2.3圆曲线半径的选用 在设计公路平面线形时,根据沿线地形情况,尽量采用了不需设超高的大半径曲线,最大半径为350米,极限最小半径及一般最小半径均未采用。

课程设计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 院系: 专业: 班级: 设计人: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 一、工程概况 该工程位于吉林省吉林市郊区,占地面积145.45㎡,层高3.3m,共二层。该别墅离公路90多米远,地处松花江畔、背倚国家级森林公园龙潭山,地处雾凇大桥和龙潭大桥之间,与雾凇宾馆为邻,这里依山傍水、风光旖旎、空气清新、人文厚重。该别墅长12.18米,宽12.00米,高8.19米。 二、设计图纸 底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正剖面图 三、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 ①施工单位要参与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方案的讨论,并据此组织编制施工组织机构。这是施工准备的中心环节,各项施工准备工作都必须按此进行。 ②施工单位要和建设、设计单位签订合同和有关协议,在确定建设工期和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明确分工协作的责任和权限。几个施工单位共同施工的建设项目,由总包单位和建设单位签订总包合同,总包与分包单位签订分包合同,分包对总包负责,总包对建设单位负责,总包和分包之间的职责划分要明确详尽。施工单位要主动协助建设、设计单位做好有关工作,这也是为本身的施工准备创造条件。 ③调整部署施工力量。根据工程任务特点,调整施工组织机构,特大的工程项目要组建新的施工机构。部署结集施工力量,既要满足工程进度的要求,又要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做到工种配套、人机配套、机具配套,并根据工程布局相对固定施工和劳动组织。

(二)、条件准备 1、做好施工物资准备,编制好施工材料供应和设备需要计划 (1)依据工程形象进度和施工物资需要量,分别落实货源厂家进行合同评审,安排运输储备,以满足开工之后的施工生产需要。 (2)依据施工图和施工网络计划,按施工进度要求,按施工材料、规格、使用时间、供应厂家、材料储备定额和消耗定额进行汇总,编制施工材料需要量计划。 (3)施工机械设备的准备,要依据所采用施工方案,安排施工进度,确定施工机械的类型,数量和进场时间,确定施工机具的供应办法和进场后的存放地点,编制施工机械设备需要计划,为组织运输和确定施工现场存放位置提供依据。 (4)施工物资准备工作要根据施工预算,施工方法和施工进度计划来确定物资需要量和进入施工现场时间,依据物资需要量和进场批量时间来确定供货厂家签订加工订货供应合同。 2、项目经理部应做好劳动力组织准备 建筑施工企业要根据拟建项目规模,结构特点和复杂程度,组建项目经理部。选派适应工程复杂程度和类型相匹配资质等级的项目经理,并配备项目副经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材料管理、计划管理、成本管理、安全管理等人员。 (1)按照开工日期和竣工日期及工程量计划,组织劳动力进场。 (2)加强对项目经理部人员的安全、质量和文明施工等教育。 (3)向参加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交底,以保证工程项目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操作规程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要求进行施工。 (4)建立职工考勤和考核制度,调动职工的施工生产经营积极性和创造性 (5)建立工地各项管理制度。要建立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制度、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建筑材料检查验收制度、施工图纸会审制度、施工材料出入库制度、施工机械设备安全操作制度和设备机具使用保养制度等。使之成为约束、规范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作业人员的行为。 3、做好施工现场内部和外部准备,为工程建设快节奏创造条件 (1)施工现场内部准备。项目经理部要按照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平面图,搞好“三通一平”,进行施工场地平整,要做到施工现场路通、水、电通和平整场地。要拆除妨碍施工的建筑物或构筑物,根据建筑总平面图规定标准和土方竖向设计图,进行挖土方或填土方。对施工现场做补充勘探,进一步寻找枯井、防空洞、地下管道、暗沟和隐蔽物,并及时处理,为基础工程施工创造有利条件。建造临时设施,为工程项目正式开工做准备。 (2)施工现场外部准备。主要表现在由于施工单位大都本身的施工力量有限,有些专业的施工,安装、运输都需要与专业化施工单位联合,与其签订分包合同,以保证工程按合同要求和质量要求交竣工。 四、施工方案简介 1.土方工程 内容:场地平整、浅基础与管沟开挖、路基开挖、深基坑开挖、地坪填土、

机械工程材料及应用教案王纪安1-2

《机械工程材料应用》教案 项目一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过程 课题:材料的发展过程分类及发展趋势(4课时) 导入:教师以教材“问题”进行课程的始学教育,举出身边某制品或零件,说出是什么材料制造的,为何选用这种材料 教学目标:1.了解机械工程材料及其分类; 2. 了解机械工程材料的发展过程; 3. 了解机械制造过程; 4. 了解机械工程材料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前测:什么是机械工程材料你所知道的机械制造过程有哪些 教学过程: 【板书】一.材料的简要发展过程 材料是人类文明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 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钢铁时代→新材料时代 1、司母戊大鼎发掘历史; 2、新型材料(航空航天材料)。 【讲解】在浩瀚的材料世界里,金属材料是一个最大的王国。最早,我们人类使用的金属材料主要是天然产品。(穿插讲解材料史话)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漫长历史过程后,在冶金技术的推动下,我们又从钢铁时代迈进了新材料时代。在人类文明历程中,金属材料对推动社会的发展,促进文明的进步,丰富文化的内容,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发挥了巨大作用。当今世界,金属材料已成为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科学技术和国防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离开了金属材料的“钢筋铁骨”,桥梁将断,舰艇将毁,大厦将倾,工厂将停…… 二、了解机械工程材料的分类及发展过程 1 、定义机械工程材料主要指用于机械工程、电器工程、建筑工程、化工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等领域的材料。 2、分类(按化学成分分类) 金属材料 (综合性能好,用量最大、应用范围最广) 【设问】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看到过哪些金属(纯金属) 【板书】1.金属:如铁、铜、铝、金、银等,共有90种。常温下为固体(除汞外)。 【设问】金属与非金属比较有哪些特性 【板书】2.金属特性: 具有金属光泽;(铁、铝等大多数金属为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道路工程材料

道路施工材料 道路施工材料泛指用于道路和桥梁工程及其附属造物所用的各类建筑材料,主要包括土、砂石、沥青、水泥、石灰、工业废料、钢铁、工程聚合物、木材等材料及它们组成的混合料。道路工程材料是道路工程建设于养护的物质基础,其性能直接决定了道路工程质量和服务寿命。 1.砂石材料 砂石材料是石料和集料的统称,石料和集料是道路与桥梁工程结构及其附属物中用量最大的一类才材料,石料制品课直接用于砌筑结构物或用于道路铺面,集料也可直接用于铺筑道路路面基层或垫层,但更多的是制备成沥青混合料、水泥混凝土和基层混合料,用于铺筑沥青路面面层或路面基层。 岩石质量主要取决于其造岩矿物和成岩条件,在道路工程中常用岩石品种为石灰岩、花岗岩,玄武岩,辉绿岩等;岩石的主要理学指标为单轴无侧限抗压强度,物理常数为密度,含水率和吸水率,在季节性冰冻地区应考虑所用岩石的抗冻性。 集料是不同粒径矿物组成的混合物,集料的密度对其物理理学性能有这重要的影响,而且是混合料组成设计的重要参数。用于道路路面结构的粗集料应具备足够的抗压碎性,抗磨耗性和抗冲击性,用于表层的粗集料还应具有足够的抗磨光性,集料的理学性能分别用压碎性磨耗性,磨耗值,冲击值和磨光值等指标表示。

集料的颗粒组成用级配表示,集料级配与集料的密实度和内摩擦阻力有着直接的关系,也是进行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的主要依据。矿物混合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集料按一定比例组成的,确定这个比例关系的过程称为配合比设计。矿质混合料的配合比的计算方法有数解法(计算法,规划求解法)和图解法。 用于建造基础的水泥混凝土拌合料制备用碎石或le石颗粒的最大尺寸不应大于70mm,而用于路面铺筑不能大于40mm。用于水泥混凝土拌合料制备的碎石或le石不应含有多于25%的板状与针状粒料,二粉状及粘土粒料也不应超过1%。 2.水泥和石灰 水泥和石灰石是道路工程建筑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无机胶凝材料。该类材料经物理化学过程能产生强度和胶凝能力,将砂石等散装材料胶凝成整体,或将构件结合成整体。 水泥属于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水泥按化学充分可分为硅酸盐水泥、绿色盐水泥、硫酸盐水泥、铁铝酸盐水泥等。 硅酸盐水泥是一种水硬性胶凝材料,其基本成分是硅酸盐孰料,孰料的主要矿物组成是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和铁铝酸四钙,其中硅酸三钙和硅酸二钙对水泥的强度起主要作用,硅酸三钙和铝酸三钙对水泥的水化热贡献较大,而铁铝酸四钙有助于提高水泥的抗折强度,改变矿物组成比例会显著影响水泥的技术性质,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 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一起统称为通用硅酸水泥,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答案

网络教育学院《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 题目:某公路施工图设计 学习中心: 专业:土木工程(道桥方向) 年级: 2013年秋季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乔娜

1 设计交通量的计算 设计年限内交通量的平均年增长率为7%,路面竣工后第一年日交通量如下: 桑塔纳2000:2300辆; 江淮a16600:200辆; 黄海dd680:420辆; 北京bj30:200辆; Ep140:580辆; 东风sp9250:310辆。 设计交通量:d N =0N ×()11n r -+ 式中:d N —远景设计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 0N —起始年平均交通量(辆/日); r —年平均增长率; n —远景设计年限。 代入数字计算: 2 平面设计 路线设计包括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和横断面设计三大部分。道路是一个三维空间体系,它的中线是一条空间曲线。中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为路线的平面。沿着中线竖直的剖切,再展开就成为纵断面。中线各点的法向切面是横断面。道路的平面、纵断面和各个横断面是道路的几何组成。 道路的平面线形,受当地地形、地物等障碍的影响而发生转折时,在转折处需要设置曲线,为保证行车的舒顺与安全,在直线、圆曲线间或不同半径的两圆曲线之间要插入缓和曲线。因此,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是平面线形的主要组成因素。 直线是平面线形中的基本线形。在设计中过长和过短都不好,因此要加以限制。直线使用与地形平坦、视线目标无障碍处。直线有测设简单、前进方向明确、路线短截等特点,直线路段能提供较好的超车条件,但长直线容易使司机由于缺乏警觉产生疲劳而发生事故。

圆曲线也是平面线形中常用的线性。《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规定,各级公路不论大小均应设置圆曲线。平曲线的技术标准主要有:圆曲线半径,平曲线最小长度以及回头曲线技术指标等。 平曲线的半径确定是根据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而定: ) (1272 i V R +=μ 式中:V-行车速度km/h ; μ-横向力系数; i -横向超高,我国公路对超高的规定。 缓和曲线通过曲率的逐渐变化,适应汽车转向操作的行驶轨迹及路线的顺畅,以构成美观及视觉协调的最佳线形;离心加速度的逐渐变化,不致产生侧向冲击;缓和超高最为超高变化的过渡段,以减小行车震荡。 平曲线要素: 切线增长值:q=2s L -23240R L s 内移值: p=R L s 242-34 2384R L s 缓和曲线角:0β=28.6479 R L s 切线长:()2T R p tg q α=++ 曲线长:0(2)2180s L R L π αβ=-+ 外距:()sec 2 E R p R α =+- 切曲差:2J T L =- 桩号的确定: ZH 点里程:T JD -01 HY 点里程:s L ZH + QZ 点里程:2 L ZH + YH 点里程:s L L ZH 2-+

金属材料工程课程设计

目录 1板带钢的基本简介 (2) 2制定生产工艺流程与工艺制度 (3) 2.1制定生产工艺 (3) 2.2制定工艺制度 (3) 2.3坯料的选择 (3) 2.4轧辊辊身长度的确定 (3) 2.5轧辊辊径的确定 (3) 3基本参数的计算 (4) 3.1轧制道次的计算 (4) 3.2产品尺寸确定 (4) 3.3最大压下量的计算 (4) 3.4压下量的分配 (5) 4轧制速度和轧制时间的确定 (5) 5轧制温度的计算 (16) 6轧制压力的计算 (17)

1板带钢的基本简介 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各行业对板带钢的需求量逐年递增,板带钢已成为最主要的钢材产品,约占钢材总量的45%,在汽车、造船、桥梁、建筑军工、食品和家用电器等工业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另外,板带钢还是生产焊接钢管、焊接型钢及冷弯型钢的原料。 当前,在工业比较发达的几个主要产钢国,板带钢在轧制钢材中所占比重达60%~70%,甚至更高,板带钢的生产技术水平在轧材中所占的比例,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轧钢生产发展水平的标志,也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水平高低的指标之一。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对板带钢的品种规格、尺寸精度及性能都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板带钢按厚度一般可分为厚板(包括中板、厚板及特厚板)、薄板和极薄带材三大类。我国一般称厚度在4.0mm以上的为中厚板(其中4~20mm的为中板,20~60mm的为厚板,60mm以上的为特厚板),4.0~0.2的为薄板,0.2mm以下的为极薄带材或箔材。目前,箔材最薄可达0.001mm,而特厚板可厚至500mm以上,最宽可达5000mm。热轧板带钢的厚度和宽度范围见下表。 分类厚度范围/mm 宽度范围/mm 特厚板>60 1200~5000 厚板20~60 600~3000 中板 4.0~20 600~3000 薄板0.2~4.0 500~2500 带材<6 20~2500 本设计的产品为L 30的中板设计 ?2200 mm mm?

道路工程材料习题册参考答案全1

《道路工程材料》习题册参考答案 绪论及第一章岩石 一、填空题 1、密度、孔隙率 2、常温常压煮沸真空抽气 3、直接冻融法质量损失百分率耐冻系数 4、耐冻系数抗冻性 5、抗压强度磨耗率 6、分计筛余百分率累计筛余百分率通过百分率 7、细度模数 8、吸水率饱和吸水率 9、自由吸水煮沸真空抽气 10、酸性碱性中性 11、4.75mm、2.36 mm 12 国家标准、部委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GB , QB 13 标准名称,标准分类,标准编号,颁布年份 14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15 3% 二、选择题 1、C 2、B 3、A 4、B 5、D 6、B 7、B 8、D 9、D 10、D 11、C 12、D 13、A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 四、术语 1、碱-集料(骨料)反应 ——胶凝材料(如水泥)中含有碱性氧化物(Na2O,K2O),与集料中含有的活性成分(如SiO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物导致结构破坏的现象。 2、密度 ——在规定条件下,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单位体积的质量。

3、表观密度 ——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4、毛体积密度(岩石) ——在规定条件下,烘干岩石矿质实体包括孔隙(开口和闭口孔隙)体积在内的单位毛体积的质量。 5、孔隙率 ——是指岩石孔隙体积占岩石总体积(包括开口和闭口孔隙)的百分率。 6、比强度 ——材料强度与其密度的比值。 7、抗冻性(岩石) ——是指岩石能够经受反复冻结和融化而不破坏,并不严重降低岩石强度的能力。 8、级配 ——是指集料中各种粒径颗粒的搭配比例或分布情况。 五、计算 1、烧结粘土砖进行抗压试验,干燥状态下的破坏荷载为207KN,饱和水状态下的破坏荷载为172.5KN,砖的受压面积均为115×120mm2。试问该砖能否用于水中结构。 解:软化系数 172.5/172.5 0.8330.85 207/207 R A K A ===<该砖不能用于水中结构。 2、某混凝土配合比中,需干砂660kg,干石子1240kg,施工现场砂含水率为4%,石子含水率为1%。计算施工中砂、石子的用量。 解:砂:m s=660×(1+4%)=686.4Kg 石子:m g=1240×(1+1%)=1252.4Kg 3、已知碎石的表观密度为2.65g/cm3,堆积密度为1500kg/m3,砂子的堆积密度为1550kg/m3,求2.5m3松散状态的碎石至少需要多少重量的砂子才能填满其空隙。 解:空隙率p=1-1.5/2.65=43.4% 2.5m3碎石中空隙体积V=4 3.4%×2.5=1.085m3 砂质量m s =1.085×1550=1681.75Kg 4、已知某岩石的密度为2.65g/cm3,干表观密度为2.56 g/cm3,吸水率为1.5%,试计算该岩石中开口孔隙与闭口孔隙所占的比例。 解:密度ρ=m/v 表观密度ρ0=m/v0 孔隙率P= v0- v / v0=1-ρ0/ρ= 3%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模板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模板 一、设计说明 1、工程概况 设计公路为某一级公路。本路段为山岭区,地势稍陡。路段主线长1339.512m(起讫桩号为K0+000.000—K1+339.512),路基宽24.5m,设计行车速度为80km/小时。 2、技术标准 (1)平面设计技术标准:% 圆曲线半径: 一般值:400m, 极限值:250m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70m 平曲线间插直线长度: 同向平曲线间插直线长度应大于6V(480m)为宜, 反向平曲线间插直线长度应大于2V(160m)为宜。 (2)纵断面设计指标 最大坡度:5% 最小坡长:200m 不同纵坡度最大坡长 注: (3)路基横断面技术指标: 行车道宽度:4×3.75=15m 硬路肩宽度:2×2.50=5m 土路肩宽度:2×0.75=1.5m 中间带宽度:中央分隔带2m+路缘带0.5m×2=3m 路基总宽度:24.5m 视距保证:停车视距:110m 会车视距:220m 超车视距:550m 不同圆曲线半径的超高值双车道加宽值

0m时, 700m处,不采用超高和加宽;R=360m处,采用 ,取2%, 3%。 、选线原则 1)在道路设计的各个阶段,应运用各种先进手段对路线 ,选定最优路线方案。 (2)路线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迅速的前提下,做到工程量小、造价低、运营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在工程量增加不大时,应尽可能的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不轻易采用极限指标,也不应为了采用较高指标而使得工程量过分增大。 2、选线过程: 选择的路线如平面图所示,选择此路线的原因: 优点:(1)此路线过垭口,线形较好; (2)此路线经过了此路线经过地区地形较好,施工条件较好。 (3)此路线填挖工程量小,节省成本。 缺点:(1)此路线平曲线较多,对行车不利; (2)路程相对较长。 3、纸上定线: (1)定导向点,确定路线走向。 (2)定导向线,按规定的技术标准,结合导向点,试穿出一系列直线,延长直线交出交点,作为初定的路线导向线。 (3)初定平曲线,读取交点坐标计算或直接量测得到交点处路线转角和交点间距,定圆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计算曲线要素及曲线里程桩号。 (4)定线,检查各技术指标是否满足《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要求,及平曲线位置是否合适,不满足时应调整交点位置或圆曲线半径或缓和曲线长度,直至满足为止。 三、路线平面设计 1、结合实际地形,已知起点QD(50,190)、(270,545)、(287,1268),终点ZD(399,1448)。 3、平曲线计算: (1)交点间距、坐标方位角及转角值的计算: 设起点坐标为,第个交点则:

金属材料工程《综合课程设计I》

理学院金属材料专业综合课程设计一 1 实训目的 通过训练,使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应用于实践中,从而巩固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和独立工作能力。为学生毕业择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2 实训地点 理学院三坡八栋一楼材料工程实验室101,104,117,118,119,120,122室等。 3 实训时间 本课程设计实训时间安排在开课学期考试周前两周进行,由实训班级学习委员协助教师完成分组(具体分组数目和学生名单按实际班级),提前通知各位学生,了解时间地点内容安排及相关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应提前一周以上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时间初定为:周一、周二、周三下午。请准时。每次一个大组参加。 4 实训对象 金属材料专业各班学生 实验分组:分为6个大组,一组10人。一大组可以分为3个小组,每小组3-4人。 5 指导教师 梁建烈、祝金明、尹彩流、蒙洁丽、朱其明、陈玲、蓝奇、崔雪鸿、李光丰 6 实训纪律和守则 一、学生在实训期间必须遵纪守法,讲文明、讲礼貌,虚心好学,充分展现一名当代大学生应有的良好精神风貌。要按指定的时间进行实验。准时进入实验室,不得迟到、早退,各组组长要认真做好实习期的考勤。 1

二、每次实验前,要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基本了解实验内容,目的,实验步骤及机器和仪器的主要原理与使用方法等。 三、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小组长负责管理使用的设备,并组织分工和统一指挥。 四、要爱护实验室的一切设备,非指定使用的机器设备不得乱动,以免发生危险或损坏事故。 五、在实验过程中,如机器或仪器发生故障应立即向实验指导人员报告,进行检查以便及时排除故障,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 六、实验结束后,要清理机器、仪器工具。如有损坏、应及时向实验指导人员报告,听候处理。 七、要保持实验室的清洁和安静,养成良好的科学作风。 八、实验完毕后,要认真做好实验报告,并对存在问题进行讨论。 九、实训结束,学生要认真写个人实训总结及自评实习成绩(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等五个等级),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实训期间的表现等情况写出实训评语和实训成绩(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等五个等级)。 7 考核要求 要求同学在实训期间,认真学习,弄清原理,掌握相关器件的工作方法及维护维修要求,熟练使用仪器设备。安全完成实训任务。 指导教师应分组分段讲解,分段考核,实际考核同学的动手实践能力。实习结束后,根据同学的实训表现(含考勤、规范操作、遵守实验室安全制度等)(30%)、要求:请参加实训的同学按时向指导老师报到,作为考勤凭证。 实验报告(30%)、要求:实验报告必须手写,实验图片打印粘贴在报告相关处。 分组考核成绩(40%)综合给出同学本次实训成绩。考核要求:实训结束,报告提交后选定时间分三大组在对应指导老师处进行考核。 8 训练实习内容 8.1 金相显微镜的使用及金相试样的制备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