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里格气田压裂及返排工艺分析

苏里格气田压裂及返排工艺分析
苏里格气田压裂及返排工艺分析

气田压裂及返排工艺分析

第一部分返排工艺

一、放喷返排工艺过程及特点分析

苏里格气田压裂放喷采用强制闭合返排工艺,压裂停泵后20-30分钟内开始放喷返排,根据压裂工艺、管柱特点和地层的需要,放喷过程通常需要4个阶段:闭合控制阶段,放大排量阶段,压力上升阶段,间歇放喷阶段。

A、闭合控制阶段:

工作制度:根据压后停泵压力的大小,及压力降落情况来确定。停泵压力高,压力降落慢的井要选择小的油嘴,反之选择大的油嘴。现场通常用2-6mm由嘴控制,排量控制在100-200L/min。

特点分析:

1、由于采用前置液拌注氮气,压裂后井底附近地层空隙基本被液体占据,短时间内液体不易与氮气和天然气混合,液体中溶解的气量较少,所以此阶段排出物以液体为主。

2、因压裂施工的欠量顶替以及压裂液残余粘度的影响,此阶段通常有部分支撑剂被带出地面,一般在0.5m3左右。

3、通常油压降落速度要高于套压降落速度,当套压高于油压1MP时,封隔器解封,油管内的液体在油套管压差和地层压力及液体的弹性能量作用下排出井筒。

4、当井底压力低于裂缝闭合压力,裂缝完全闭合时,控制排量阶段结束,这个过程一般需要2-4小时。

B、放大排量阶段:

工作制度:通常用8-10mn油嘴控制或畅放,排量控制在500L/min以下,以地层不出砂,放喷管线出口不见砂粒(或检查油嘴的磨损程度)为控制原则。

特点分析:

1、此阶段初期排出物以液体为主是塞状流,后期为气液两相流,气水同喷。在此阶段通常都能见气点火。

2、裂缝完全闭合,支撑剂受岩石应力的挤压作用被夹持在裂缝壁面内部,

能够比较稳定的固定在一个位置上。

3、此阶段油套压经历了一个先降落至零后再升高的过程(地质条件好的井油压只降到2-3 MPa,左右),而且油压要先于套压上升。

4、这个过程因井的类别不同,所需时间有较大差别,从几小时到十几个小时不等。

5、由于气体的指进效应,裂缝和地层中的氮气和天然气向井筒运移速度要快于液体,气、液溶解度增大,进入油管内的气量增加,喷式加大,井口油压上升,流体呈气液混合状态、出口见喷势,此阶段结束。

C、压力上升阶段:

工作制度:用6-10mn油嘴进行控制,并随着气量增大、压力上升而逐步减小油嘴。

特点分析:

1、阶段初期呈气液两相流,中期呈段塞流(先是一段含液气体之后是一段含气液体),后期因氮气和天然气的溶解度增大,以致在流动过程中形成不了水柱,而只能在高速气流带动下以雾状形式排出井筒,呈雾状流

2、油压上升到2-3 MPa以上。

3、返排液量在70-80%以上,即可转入后期间放阶段。

D间歇放喷阶段

工作制度:由于深入地层远处的液体向油管聚集速度小于气体,返排液量减

少,出气量增大,排液效率降低,则应关井恢复,采取间开工作制度,选择4-8 mm 油嘴放喷。

特点分析:

1、关井时,由于油套环形空间截面积较油管流通截面积大,进入环形空间内的气量多,气体与液体进行置换后占据液体上部空间,并在液体上部形成一定的压强而将环形空间的液体推向油管,同时,地层内液体也进入井筒。

2、当井口压力上升速率较低时,说明表压加液柱压力已接近地层压力,地层流向井底的液体减少,这时应开井放喷;当开井后见到雾状流就应再次关井恢复。

3、油管内流体的分布(从井口到井底)为纯气段、气液过渡带段、液体段

(含溶解气)。开井后的第一段是纯气流,第二段是两相流(气液过渡段,以气为主),第三段是塞状流(液柱段),第四段为气液两相流,气水同喷,第五段为雾状流。

4、从中期控制阶段到结束放喷,逐渐由油压高于套压转变为套压高于油压, 当井内为

纯气柱时,关井油套压基本达到平衡,液体返排率达到 85%以上,并达

到一、二、三类井的关井恢复数值,整个放喷过程结束。

放喷时间

图1 放喷返排曲线实例分析图

二、影响压裂返排效果的因素分析

1、 压后关井时间的影响

苏里格气田属于低、低压、低渗油气藏,空隙喉道细小,毛细管力大,造成 流体进入储层容易,返排困难。若压后长时间关井,井口压力降低,滤失进地层 液体量增大,增加返排难度。

2、 放喷排量大小的影响

返排速度增加-裂缝中流体渗流速度T 流体的流动阻力T 裂缝的压力梯度 T 支撑剂回流的动力T,支撑剂回流造成裂缝导流能力降低,严重情况时井底沉 砂掩埋气层和管柱,造成油套不连通,气井不能正常生产。

返排速度降低一放喷时间T 液体滤失T ,排液效率降低。

携砂速度低支撑剂在井筒的沉降。

3、 外来流体伤害的影响

表2-1

储层粘土矿物分析结果

井号

矿物种类和含量(%

粘土矿物相对含量(%

素10-34-30放喷曲线

油压(Mpa ) .套压(Mpa )

■累计排液量(方) 油压趋势线 套压趋势线 /apM —力压

co

?

8 2 Ou- 4 2

Ou- _u 2

Ou- _U2

Ou-

Ou- ox —

7 -—CON

Ou- 4 17

onu- _U2 onu-

Qo

Qo

Qo

co

? 8 03-6 -COCON

onu- 4 03-6 -COCON

co

? o 03-6 -COCON

onu- _U2 onu-

naz

naz -6

naz

co

? 8 92-6 -CCON

onu- 4 92-6 -CCON

co

? o 92-6 -CCON

onu- 0U2 co

?

onu-

oaz -6 CCC —

oaz -6 CCC —

oaz -6 CCC —

co

?

8 82-6 -CCON

onu- 4 82-6 -CCON

co

? o 82-6 -CCON

onu- 9 3-6 CCC —

co

? 8 72-6 -CCON

onu- 4 72-6 -CCON

co ? o 72-6 -CCON onu-

_U2 6Z -6 CCC — co

?

CG-CCN -6 CCC — Ou.

ox — 6Z -6 CCC — onu- 8

62-6 -CootN Ou. 4 62-6

-CootN 86 62-6 -CCON 8

?

aNa -6 CCC ON

?

彳 a -6 CCC

火 火

点/井

6m 换

,关

井 400

累计排液量趋势线 关井

喷,

期喷 点火井

35

30 2520

5000 50

20 5 O 5

含有运移性伊利石,可能引起运移堵塞伤害。虽然不含蒙脱石,但粘土总量

高,地层受外来液体长时间侵泡会产生严重的伤害。

4、原始地层压力和储层物性的影响

苏里格气田地层压力系数一般在0.86-0.91 MPa/100 米,排驱压力一般在0.4-

1.2MPa,由于地层压力系数低,排驱压力大,地层不能提供足够大的生产压差,造成流体进入储层容易,返排困难。

5、压裂液破胶粘度的影响

若破胶不完全,流体粘度高,则流体的粘滞阻力增大,造成支撑剂回流而影响裂缝的导流能力。

&气液两相流动的影响

在填砂裂缝中将出现气液两相流动后,使粘滞力增加。气、液流经支撑剂的空隙喉道还会产生毛细管力和贾敏效应,成为了流动阻力,也成为支撑剂回流的动力。

三、目前在放喷返排方面存在的问题

1、计量不准确。

2、没有实现连续放喷。

3、现场放喷人员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第二部分压裂工艺

一、重点回答的几个技术问题

1、加砂规模优化问题

由于苏里格气田属于边际气藏,加砂规模影响到压裂效果,并对投资和最终收益影响较大,因而优化加砂规模是压裂工艺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加砂规模主要由储层渗透率和储层厚度等参数有关,通过气藏模拟软件,从而确定出不同气

藏条件的合理缝长

图4-1 不同渗透率最优半缝长及回归关系图

图4-2规模模拟结果(气层厚度7m )

2、导流能力优化问题

对苏10块分别做了 5种渗透率等级的裂缝参数优化,基本涵盖了苏10区块 特低渗、低渗、平均渗透率及相对较高的渗透率情况,得出不同渗透率等级所需 的裂缝导流能力值。

50

m

,长半缝裂佳最

0.05 0.1 0.25 0.3 0.35

0.15 0.2 有效渗透率,md

规模

压裂液处理方案

日处理500m3油井压裂返排液系统处理设计方案成都净水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环保节能、净水、污水处理设备开发研究、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为一体的实业公司。并同国内外许多公司,如陶氏、海德能、膜天、富莱克等公司有良好、长期的合作关系。公司向来以精湛的技术和优良的品质及一流的售后服务赢得广大用户的信赖和好评,从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成为业界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公司位于西南政治经济交流中心——成都,下设装配分厂和新技术研发中心。研发中心独立开发、设计试验各类水处理和污水设备,以净水、污水设备为核心,开发有净水系列微电脑离子交换器和膜过滤设备、RO纯水设备及EDI高纯水设备;污水系列有一体化污水设备、MBR生物膜反应设备、曝气过滤池系统、高难度污水设备、垃圾液处理回收系统、消毒设备等污水处理成套设备和行业内的污水治理营运。 公司愿与广大环保界的朋友和需求者一起真诚合作,共同努力,为我国环保事业发展做出贡献。公司真诚地为用户提供最优质的产品,最合理的价格,最满意的服务。我公司拥有一支事业心强、技术全面、经验丰富的科研队伍和施工队伍,近年来,在社会净水和污水处理行业得到很高的评价,还同国内知名科研院有着密切合作,积极关注和追踪世界先进技术,积累和发展自身的技术储备,使企业始终处于同行业的技术前沿,达到所治理的工程“设计先进,运行稳定、可靠,综合费用

低,达到设计标准”的最佳效果。让每一个用户满意、放心是我们公司最大的心愿! 公司经历了从起初单一过滤、软化、纯水、高纯水、生活净化水等净水设备的供应;经过团队长期的不懈努力和拼搏如今公司迈入了电镀废水、医院废水、学校污水、制药废水、食品废水、市政污水、煤矿污水、生活废水等污水处理的设计、设备供应、安装调试一体的工程项目总承包的行列。并对自来水站、地下水处理、回用水等给水工程和对工业循环水处理设备的设计安装调试都有重大突破;对高难度污水处理(垃圾渗透液等)和污水工艺升华改造的管理都有相关的经验 一.压裂液概述 压裂液是油气井增产的主要措施之一,为各油田普遍采用。常规压裂施工所采用的压裂液体系,以水基压裂液为主压裂施工后所产生的压裂废液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施工前后采用活性水洗井作业产生的大量洗井废水;另一个方面就是压裂施工完成后从井筒返排出来的压裂破胶液,以及施工剩余的压裂原胶液(基液)。压裂废液组成复杂,与压裂液种类、地层性质等有关。总的来说,压裂废液具有以下特点: 1间歇排放,每口井排放量不定; 2 由于含有大量高分子有机物,COD浓度高,一般从数千到上万mg/L不等 3 废液中石油类含量在10~1000mg/L之间。另外,根据现场施工状况,压裂废液可能还具有粘度大、浊度高、含盐量高等特点 如果反排至地面不经过处理而外排,将会对周围环境,尤其是农作物及地表水系统造成严重的污染。常用的化学、物理化学方法处理该废水,COD去除率不高,多步处理后仍

油井压裂的风险分析与安全对策(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8740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油井压裂的风险分析与 安全对策(正式版)

油井压裂的风险分析与安全对策(正 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摘要:对油井压裂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了 分析,梳理了安全管理的重点环节,提出了相应的安 全管理对策措施。 关键词:油井压裂风险分析安全对策 0 引言 油井压裂作业设备多、环节多,具有技术含量 高、施工难度大、作业环境恶劣、救援及逃生困难的 特点,安全管理工作难度大,极易酿成重大的人员伤 亡和财产损失事故。笔者就油井压裂过程中存在的安 全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措

施。 1 压裂施工风险分析 1.1 人员与设备高度集中压裂作业井场占地一般1600m2左右;压裂设备包括压裂车、混砂车、仪表车、管汇车、砂罐车及立式砂罐、大罐等。在特殊情况下,如压力高或需要更大排量施工的井,还要增加压裂车和仪表车。井场人员和设备密集,管理难度大。 1.2 井场布置易存在隐患由于受井场场地的限制,施工车辆距离井口过近,压裂仪表车、其他辅助车辆和仪器距离高压区的距离较近,存在安全隐患。 1.3 施工过程危险性高压裂作业施工,尤其是老井、重复压裂井、大型酸化压裂,工序复杂,地面压力在30MPa-60MPa之间,极易造成井身结构破坏、管线爆裂,发生卡钻、砂堵油管、管柱断脱、井口设

油井压裂的风险分析与安全对策

油井压裂的风险分析与安全对策 发表时间:2010-07-23T14:13:51.390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年3月上旬刊供稿作者:宋士杰1 毕彩霞2 葛峰2 宋永和2 [导读] 对油井压裂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了分析,梳理了安全管理的重点环节,提出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措施。宋士杰1 毕彩霞2 葛峰2 宋永和2 (1.胜利油田分公司河口采油厂;2.胜利石油管理局石油开发中心)摘要:对油井压裂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了分析,梳理了安全管理的重点环节,提出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关键词:油井压裂风险分析安全对策 0 引言 油井压裂作业设备多、环节多,具有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作业环境恶劣、救援及逃生困难的特点,安全管理工作难度大,极易酿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笔者就油井压裂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1 压裂施工风险分析 1.1 人员与设备高度集中压裂作业井场占地一般1600m2左右;压裂设备包括压裂车、混砂车、仪表车、管汇车、砂罐车及立式砂罐、大罐等。在特殊情况下,如压力高或需要更大排量施工的井,还要增加压裂车和仪表车。井场人员和设备密集,管理难度大。 1.2 井场布置易存在隐患由于受井场场地的限制,施工车辆距离井口过近,压裂仪表车、其他辅助车辆和仪器距离高压区的距离较近,存在安全隐患。 1.3 施工过程危险性高压裂作业施工,尤其是老井、重复压裂井、大型酸化压裂,工序复杂,地面压力在30MPa-60MPa之间,极易造成井身结构破坏、管线爆裂,发生卡钻、砂堵油管、管柱断脱、井口设备刺漏等工程事故,极易引发井喷事故和物体打击事故。 1.4 救援及逃生困难由于井场摆放着各种车辆和压裂罐,视野较窄,一旦发生事故,很难迅速逃生和得到救援,极易升级为恶性事件。 1.5 环境保护要求高如果压裂失控、压裂管柱破裂或者高压井口、管线泄漏,极易发生压裂液、有毒有害气体和原油的泄露,污染大气层和地表层,造成重大地面污染事故。 2 安全管理的重点环节 2.1 作业人员的管理应对设计人员进行井控培训,施工人员需穿戴好劳保用品并持证上岗,非本岗位工作人员要限入高压区。 2.2 生产设备的管理使用压裂设备前,必须对设备的气控系统、液压系统、吸入排出系统、仪表及执行机构系统、设备故障诊断系统等十个系统进行认真检查,并对仪表进行校正。 2.3 井场布置的管理压裂施工的井场布置应严格按高压区、低压区、井口区和辅助区划分,设立好警戒线,非工作人员严禁入内。油井压裂的所有生产设备,必须停放在上风方向,并与井口保持30m距离。 2.4 试压工序的管理井口要用钢丝绳固定牢固,高压管汇要安装泄压阀及安全阀。排空试压并保持15min,仔细检查无刺漏后再放空。要确定最高限压压力,现场施工中严禁超压操作,超压时应紧急停车。 2.5 施工过程的管理施工过程主要包括:循环、试压、试挤、压裂、支撑剂、替挤、反洗或活动管柱等环节,压裂施工期间应统一现场的操作指挥,必须对施工的设计要求、井下情况、地面设备及各个岗位的技术情况清楚,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在生产过程中,要保存安全生产的相关资料,主要包括作业人员名册、工作日志、培训记录、事故和险情记录、安全设备维修记录情况等。 2.6 安全管理的法规标准油井压裂作业安全管理须遵守SY6443-2000《压裂酸化作业安全规定》等有关的安全管理规定。 3 安全对策 3.1 规范人的安全行为①压裂前召开安全会议,以保证所有的现场人员都知道压裂施工程序,现场人员都应清楚自己在压裂施工中的职责和在应急情况下的处理措施。对施工现场人数进行统计,在应急情况下的人员逃生路线明确,在实施压裂过程中,暂无施工任务的人员应到指定位置待命。②员工是油井压裂作业的主体,要从关爱员工生命及保护生产力的角度出发,严格压裂作业从业人员的选择任用。规范安全行为,加强安全教育及操作技能的培训,使其能够按规程、标准上岗操作,减少人为操作失误,降低因不安全行为引起的事故。 ③压裂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不满足安全要求的井场坚决不能作业。高、低压管汇吊装、压裂车并入管汇、砂罐车倒车等重点工序,必须由专人指挥方能进行,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有效避免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④要消除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创造适合人的工作环境,从而减少人失误的可能性。 3.2 控制设备设施的不安全状态①压裂作业生产设施,要根据施工耐压等级,确定油井压裂生产设施和专业设备的选型,抓好设备的运行检查、定期校验、日常维护保养、维修改造、报废处理等环节的管理,杜绝设备带病运行,是确保油井压裂作业安全的重要途径。②安全检查是监测单位生产作业情况与国家、地方及企业标准不符合程度的过程,是发现危害因素的方法,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安全检查,掌握油井压裂生产设备的安全运行状况,确保生产安全。③严格按标准布置井场压裂设备,配备齐全的消防设施,消除压裂现场的机械设备、化学药剂的潜在危险。④设备的安全附件要定期校验,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安全附件要及时更换或修复,以消除作业中的安全隐患。⑤安全管理部门要依据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结果、隐患评价及隐患分级情况,提出隐患治理计划并组织实施。 3.3 抓好安全管理和应急救援工作①油井压裂作业单位要依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单位的生产经营实际,制定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要及时修订或完善,并组织员工对新制度进行学习培训。②压裂作业单位要建立与单位生产和发展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网络,并配备好安全工程师,对于改善单位的安全管理、提高单位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具有良好的作用。③抓好应急救援工作。事故应急救援能有效降低事故发生后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油井压裂作业单位应建立并不断完善油井压裂作业配套的应急救援预案,强化应急演练,提高处理事故的应急技术,储备充足的应急物资和装备设施。同时,应建立可靠的通信联络与警报系统,加强与兄弟应急救援机构的信息沟通和交流,确保在应急状况下,及时得到救助,避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压裂液返排处理

11.2 项目实施方案 11.2.1压裂返排液分析 常规压裂施工所采用的压裂液体系,以水基压裂液为主。压裂施工后所产生的压裂废液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施工前后采用活性水洗井作业产生的大量洗井废水;另一个方面就是压裂施工完成后从井筒返排出来的压裂破胶液,返排的压裂废液中含有大量的胍胶、甲醛、石油类及其他各种添加剂,众多添加剂的加入使压裂液具有较高的COD值、高稳定性、高黏度等特点,特别是一些不易净化的亲水性有机添加剂,难以从废水中除去。总的来说,压裂废液具有以下特点: (1)成分复杂。返排液主要成分是胍胶和高分子聚合物等,其次是SRB菌、硫化物、硼酸根、铁离子和钙镁离子等,总铁、硼含量都很高。 (2)处理难度大。悬浮物是常规含油污水处理中最难达标的项目,压裂返排液组分的复杂性及其性质的独特性决定了其处理难度更大。 (3)处理后要求比较高。处理后的液体不仅粘度色度要达标,里面的钙镁离子、铁离子、和硼酸根离子均要去除,否则会影响后续配制压裂液的各项性能。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由于压裂废液具有粘度大、稳定性好、COD高等特点,环保达标处理难度较大。国外对压裂废液的处理主要是回收利用。根据国外报道的技术资料看,他们对压裂废液的处理技术和工艺相对简单,一般采用固液分离、碱化、化学絮凝、氧化、过滤等几个组合步骤,处理后的水用于钻井泥浆、水基压裂液、固井水泥浆等配制用水。这种处理方式不仅降低了处理压裂废液的费用支出,而且还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国内对早些压裂废液的处理主要采取以下一些方法: (1)废液池储存:将施工作业中产生的压裂废液储存在专门的废液池中,采用自然蒸发的方式干化,最后直接填埋。这种处理方式不仅耗时长,而且填埋的污泥块仍然会渗滤出油、重金属、醛、酚等污染物,存在严重的二次污染。 (2)焚烧: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但仍然会造成大气污染。 (3)回注:将压裂废液收集,集中进行絮凝、氧化等预处理,然后按照一定比例与采油污水掺混进行再处理,处理后的水质达标后用作回注用水。

油井压裂的风险分析与安全对策

油井压裂的风险分析与 安全对策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油井压裂的风险分析与安全对策摘要:对油井压裂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了分析,梳理了安全管理的重点环节,提出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关键词:油井压裂风险分析安全对策 0引言 油井压裂作业设备多、环节多,具有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作业环境恶劣、救援及逃生困难的特点,安全管理工作难度大,极易酿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笔者就油井压裂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1压裂施工风险分析 1.1人员与设备高度集中压裂作业井场占地一般1600m2左右;压裂设备包括压裂车、混砂车、仪表车、管汇车、砂罐车及立式砂罐、大罐等。在特殊情况下,如压力高或需要更大排量施工的井,还要增加压裂车和仪表车。井场人员和设备密集,管理难度大。

1.2井场布置易存在隐患由于受井场场地的限制,施工车辆距离井口过近,压裂仪表车、其他辅助车辆和仪器距离高压区的距离较近,存在安全隐患。 1.3施工过程危险性高压裂作业施工,尤其是老井、重复压裂井、大型酸化压裂,工序复杂,地面压力在30MPa-60MPa之间,极易造成井身结构破坏、管线爆裂,发生卡钻、砂堵油管、管柱断脱、井口设备刺漏等工程事故,极易引发井喷事故和物体打击事故。 1.4救援及逃生困难由于井场摆放着各种车辆和压裂罐,视野较窄,一旦发生事故,很难迅速逃生和得到救援,极易升级为恶性事件。 1.5环境保护要求高如果压裂失控、压裂管柱破裂或者高压井口、管线泄漏,极易发生压裂液、有毒有害气体和原油的泄露,污染大气层和地表层,造成重大地面污染事故。 2安全管理的重点环节 2.1作业人员的管理应对设计人员进行井控培训,施工人员需穿戴好劳保用品并持证上岗,非本岗位工作人员要限入高压区。

压裂工艺设计优化及效果分析

压裂工艺设计优化及效果分析 摘要:压裂工艺,不仅能够增加油田的产量,还能够保证油田的稳产,以提升油田的经济效益。但是,从压裂的应用情况来看,依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需要详细研究压裂工艺设计优化及效果分析,以供人们参考。 关键词:压裂工艺;优化;效果;分析 前言: 随着压裂工艺的迅猛发展,它被广泛的应用在油田开发当中,从而增加油田的产量,进而促进石油工业的发展。但不是所有的压裂措施都能够达到预期的增产效果,所以,对压裂工艺设计优化及效果分析是很有必要的,它能够确保压裂成效,从而获得良好的增产效果,以满足油田开发的需求。 1.压裂工艺设计优化及应用情况 对于压裂工艺设计优化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大方面:第一,对施工规模进行优选;第二,对压裂层段进行优化;第三,对压裂工艺进行优化。 1.1对施工规模进行优选 首先,应该加大薄差储层的施工改造规模,自2014年以来,根据某区块薄差储层的发育特征,对穿透比范围和加砂规模进行科学的确定,以使改造效果达到最佳,表1为裂缝穿透比的优化范围;其次,应该充分掌握重复压裂层位的

改造需求,如果之前的改造层位是高含水层,那么就需要选用选择性压裂技术,先将高含水层暂时堵住,改造还没有动用的小层;最后,还应该加大三元复合驱采出井和注入井的规模,对三元复合驱采出井的压裂时机进行优选,采取相应的压前举措,以确保措施成效。如果三元?秃锨?的注入井比较困难,需要在油田间进行良好交流,以确保注入成效。 1.2对压裂层段进行优化 首先,应该对油层发育和剩余油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对压裂层段进行优选;其次,应该选用薄隔层压裂工艺技术,对压裂层段进行细分,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措施的针对性。 1.3对压裂工艺进行优化 首先,应该对发育差难压储层进行压前加酸处理;其次,应该对隔层小、油层多且薄的层段进行多裂缝压裂工艺的优选,以加大卡段内的裂缝条数,这对增加裂缝波和体积来说是很有帮助的;最后,还应该对高含水层位采用选择性压裂工艺技术,为了改造较低含水层位,先将高含水层暂时堵住。 2.效果分析 对于效果分析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大方面:第一,对优化施工规模的效果进行分析;第二,对薄差层优化施工规模的效果进行分析;第三,对优化压裂工艺的效果进行分析。

油井压裂效果分析

油井压裂效果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从工作实际出发,从动态分析出发,主要从周围一线水井的方案调整,一线油井的变化趋势,优选措施井,从油层特性,剩余油分析优选出该井压裂,达到了增产创收的目的。 【关键词】压裂葡萄花高台子水井 1 基本情况 某井位于萨北开发区纯油区西部,为1981年8月29日投产的一次加密调整井,开采葡萄花和高台子油层层。全井射开砂岩厚度29.2m,有效厚度9.3m,地层系数0.856μm2·m,原始地层压力为11.71 MPa。该井于2009年11月断脱关井,关前正常生产日产液3.5t,日产油1.7t,综合含水51.4%,流压2.03MPa,液面751m,2008年12月测得该井地层压力10.51Mpa,总压差-1.2Mpa,2009年断脱关井至2011年2月累积产油5.8301×104t。周围有两口注水井534井和北036井与该井相连。 从该井开采曲线来看,自投产初期开始含水一直较低,日产液在10t左右,流压在5MPa左右。随着开采时间延长,含水逐渐上升,到2009年断脱关井,含水达到51.3%,而产液量降低到3.5t。 2 低产低效原因分析 该井共射开25个小层,由于75#和76#断层影响,周围注水井只有2口井在葡I5+6~葡I7和高I的小层为其注水,其他层系则是通过地层本身的能量进行开采。从开采曲线上看,自投产初期开始产量一直较低,含水也很低,即便经过多年的开发含水也仅是上升至51.3%,累计产油只有5.8301×104t,平均每米砂岩厚度累积产油量为1997t,平均每米有效厚度累积产油量为6269t。相对同层系的相邻井29井累计产油却达到了14.4659×104t,平均每米砂岩厚度累积产油量为3052t平均每米有效厚度累积产油量为9644t,而两口井的发育状况十分相似,都是受断层影响,注水井点少,存在一定的剩余油。 3 潜力分析 3.1 从压力方面分析 静压资料显示该井静压为10.51Mpa,总压差-1.2Mpa,可见该井受断层影响,注水井点较少,从开采曲线上可以看出目的井自投产初期开始便没有过很高的产量,累计产油量低,加上自2009年断脱后关井了较长时间,地下积攒了部分地层能量,此时可以通过压裂措施对油层进行改造,挖潜剩余油。 3.2 从沉积相带图分析

油田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

油田压裂返排液处理技 术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油田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 1.压裂返排液的产生及存在的问题 压裂工艺是油井增产的一项主要措施在各油田普遍采用。其中最常用的是水基压裂液它具有高黏度、低摩阻、悬砂性好、对地层伤害小等优点现已成为主要压裂液类型。 油井压裂过程中产生的返排压裂废液具有污染物成分复杂、浓度高、黏度大,精品文档,超值下载 处理难度大,是油田较难处理污水之一。如不处理直接进入集输流程,会严重干扰后续流程,严重影响到油田生产,导致设备堵塞、油田下降,环保不达标等诸多问题。 表1 压裂返排液污水性质 图1 不同压裂返排水样 2.国内常规压裂返排液处理工艺简介 化学氧化-絮凝沉淀-过滤处理工艺 采用双氧水、次氯酸钠等强氧化破胶使返排液中的高分子物质氧化分解成小分子物质,降低废液黏度,提高传质效率,增加水处理药剂的分散与分解;絮凝可以改变水中多分散体系表面电性,破坏废液胶体的稳定性,使胶体物质脱稳、聚集;过滤,去除水中不溶或微溶物,脱色除臭。氧化-絮凝-过滤是油气田污水处理常用工艺。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工艺也存在一些不足,具体如下:

第一、该工艺受温度影响比较大,在低温环境,化学氧化剂反应慢,氧化时间长,需要较长的停留时间,导致氧化反应罐(池)占地大,不易在现场作业,运输困难等。 第二、除油效果不明显,系统对乳化油去除效果不佳,需要添加大量药剂,导致污泥量大,增加污泥处理成本。 第三、过滤器时常堵塞,由于氧化破胶不彻底,污油处理效果不佳,导致过滤器堵塞严重,影响最终出水效果和整套装置处理能力。 化学氧化-絮凝沉淀-电解氧化-过滤联合处理工艺 电解法集氧化还原、絮凝吸附、催化氧化、络合及电沉积等作用于一体,能够使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降解的物质转变成易降解的物质,是污水深度处理的常用方法。 然而电解技术目前在国内应用情况并不理想,时常存在电极钝化、结垢等问题,时常需要更换电极,处理效果稳定性差,成本高,操作检修频繁。 设备占地大,运输困难,不太适合压裂返排液现场处理要求。 化学氧化-絮凝磁分离-过滤联合处理工艺 该工艺改进了絮凝沉淀工艺,采用高效磁分离机能够减少沉降时间,缩小设备占地面积,相对之前两种工艺有改进之处。然后该工艺化学氧化、除油工艺依然存在,仍然存在处理不达标,设备占地面积大等诸多不足。 臭氧氧化气浮一体装置-旋流溶气气浮-过滤联合处理工艺

压裂效果井分析(论文)该

苏里格气田苏10区块压裂井效果分析 编写人:梅陈 单位:欢喜岭工程技术处 时间:2008年11月20

目录 一、气藏概况 (一)苏10区块地理位置及环境 (二)苏10区块地层情况 (三)苏10分批实施完钻井储层参数对比 1、层系划分 2、储层物性特征 二、苏10区块压裂施工工艺及现状 (一)采取的压裂工艺及压裂配方 (二)压裂改造现状 三、压裂施工及放喷排液参数统计 (一)压裂施工参数统计 (二)苏10区块压裂放喷排液参数统计 1、返排率 2、交井时油压 四、苏10区块压裂井效果分析 (一)压裂效果分类标准确定及评价 (二)压裂效果分析 1、储层物性非均质性对压裂效果的影响 2、放喷试气参数对压裂效果的影响分析 (三)静态分类与压裂效果分类对比分析五、结论

一、气藏概况 (一)苏10区块地理位置及环境 苏里格气田位于长庆靖边气田西北侧的苏里格庙地区。区域构造属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北部中带,行政区属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乌审旗和鄂托克旗所辖,勘探面积约20000km2。地表为沙漠、草地,地面海拔一般为1250~1350m,地形相对平缓,高差20m左右。 区内交通条件较差。属内陆性半干旱气候,夏季炎热、冬季严寒;昼夜温差大;冬春两季多风沙;降水量少、蒸发量大。 (二)苏10区块地层情况 苏里格气藏为低压、低渗、低丰度大面积分布的岩性气藏;含气层段为下石盒子组盒8-山1段,埋藏深度3200~3500m;截至2003年底,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达到5336.52×108m3。 (三)苏10块分批实施完钻井储层参数对比 1、层系划分: 共划分为盒8上、盒8下、山1三个层段,细分为9个小层,其中盒8上2个小层,盒8下4 小层,山1段3个小层。 2、储层物性特征: 纵向上,各层位有效气层物性差异较小,一般孔隙度在10%~13%,渗透率在1~4×10-3μm2,含气饱和度在40%~60%。平面上,孔、渗分布主要受砂体相带控制。各层段的储层物性参数见表1-1。储层粘土矿物分析结果见表1-2。 表1-1 苏10储层参数对比表 表1-2 岩芯矿物X衍射成份分析结果表

油井压裂的风险分析与安全对策(通用版)

油井压裂的风险分析与安全对 策(通用版) Safety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enterprise production, and production is the guarantee of efficiency.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 安全论文)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油井压裂的风险分析与安全对策(通用版) 摘要:对油井压裂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了分析,梳理了安全管理的重点环节,提出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关键词:油井压裂风险分析安全对策 0引言 油井压裂作业设备多、环节多,具有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作业环境恶劣、救援及逃生困难的特点,安全管理工作难度大,极易酿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笔者就油井压裂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1压裂施工风险分析 1.1人员与设备高度集中压裂作业井场占地一般1600m2左右;压裂设备包括压裂车、混砂车、仪表车、管汇车、砂罐车

及立式砂罐、大罐等。在特殊情况下,如压力高或需要更大排量施工的井,还要增加压裂车和仪表车。井场人员和设备密集,管理难度大。 1.2井场布置易存在隐患由于受井场场地的限制,施工车辆距离井口过近,压裂仪表车、其他辅助车辆和仪器距离高压区的距离较近,存在安全隐患。 1.3施工过程危险性高压裂作业施工,尤其是老井、重复压裂井、大型酸化压裂,工序复杂,地面压力在30MPa-60MPa 之间,极易造成井身结构破坏、管线爆裂,发生卡钻、砂堵油管、管柱断脱、井口设备刺漏等工程事故,极易引发井喷事故和物体打击事故。 1.4救援及逃生困难由于井场摆放着各种车辆和压裂罐,视野较窄,一旦发生事故,很难迅速逃生和得到救援,极易升级为恶性事件。 1.5环境保护要求高如果压裂失控、压裂管柱破裂或者高压井口、管线泄漏,极易发生压裂液、有毒有害气体和原油的泄露,

压裂返排液回用技术简介

压裂返排液重复利用处理技术简介 一、前言 在油田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产量,需要对生产井采取各种措施,压裂是其中一种,压裂后又大量的液体排除地面,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目前最主要的处理方法是处理后回注,这样处理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物,同样造成二次污染;由于国家对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因此零排放,零污染应该是今后压裂返排液处理的方向。 根据这一的思路我们对压裂返排液做了大量的试验工作,由于返排液中含有对压裂液有用的组份,因此返排液重复利用配压裂液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因此,试验重点是压裂返排液回用试验。 二、研究思路 压裂液里边添加很多化学添加剂,加上地层水中部分有害离子,压裂返排液不能直接用来配压裂液。必须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将对配制压裂液有害的组份除去、或者屏蔽掉,将有用的组份保留。 有害组份是影响配胶、交联的一些组份,比如高价离子、硼和细菌等,针对这些组份,我们做了大量的试验工作,研制除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该技术可一次性除去对配胶有影响的组份,高价离子和硼。 通过大量实验成功研制出了可一次除去硼、高价离子的及悬浮物的药剂FT-01。

三、处理工艺 该技术采用独特处理药剂,可在普通的污水处理工艺中应用,凡具有污水处理的场合就可以正常使用,不需要另添加其他额外处理设备,该技术一次加药搅拌即可除去钙、镁、硼等对配制压裂液有害成分,操作简单易行、运行可靠平稳,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压裂返排液,加药搅拌,沉降分离,过滤,配液水。 处理工艺说明:返排液加入带有搅拌器的反应罐中,加药、调PH,搅拌搅拌时间 5-10分钟,静止沉降,上清液打入过滤罐过滤,下边沉淀部分进入固液分离,分后固体另处理,污水进入过滤罐过滤,过滤后清水调PH值后即可作为压裂液配制水,进行压裂液配制。 压裂返排液室内处理实验照片:

油砂山油田压裂效果浅析

油砂山油田压裂效果浅析 【摘要】油砂山构造位于柴达木盆地英雄岭冲断隆起带的南缘、油狮大断裂东端的上盘,是柴达木盆地西部坳陷区茫崖坳陷亚区狮子沟-油砂山二级构造带东段的一个三级构造,重叠在尕斯油田之上。低渗透油田,因而导致油井自然产能低,采油速度低、采出程度低,开采效果差,为充分控制剩余油,改善地层渗透率,提高单井产量。对油藏的部分油井经行压裂。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压裂;选井原则;措施效果 1.压裂概况 压裂是指采油或采气过程中,利用水力作用,使油气层形成裂缝的一种方法。来改善渗流环境,提高单井生产能力。 油气层压裂工艺过程用压裂车,把高压大排量具有一定粘度的液体挤入油层,当把油层压出许多裂缝后,加入支撑剂(如石英砂等)充填进裂缝,提高油气层的渗透能力,以增加注水量(注水井)或产油量(油井)。常用的压裂液有水基压裂液、油基压裂液、乳状压裂液、泡沫压裂液及酸基压裂液5种基本类型。 油砂山油田截止2010年6月底,共计压裂5 井次,4口常规压裂,跃3313、中38-3、新中16为Ⅰ断块Ⅲ层系,跃3522为油砂山与中浅层过渡带,下面对各压裂油井的增油进行分析。 2.油藏压裂井选取原则 为充分利用剩余油,改善地层渗透率,提高单井产量,对油藏的部分井进行压裂。在实际工作中,针对油砂山油藏特点,为保证压裂施工成功以及取得良好的增产效果,遵从以下几个原则进行选井、选层: ①选取具有充足的地层能量和可采储量的井。 ②压裂选井优选一线低渗透率、低孔隙度油井. ③油井层位较为集中,可采取合压方式;层位较为分散同时层间距较大的井可考虑分压措施。 ④套管无破损变形,能下入油管和工具,固井质量合格。 ⑤压裂优选注水受效井,保证压裂效果,保证措施有效期。 ⑥压裂层段内无水层,防止压开水层,造成含水上升。

油田压裂反排液的处理方案

处理返排油田压裂液的研究方案 压裂作业返排出的残余压裂液含有胍胶、杀菌剂、石油类及其他添加剂,如不经处理而外排,将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处理压裂废液主要采取物理法、化学法和微生物降解法,物理法主要包括絮凝法、膜过滤法、气浮法等,化学法主要包括氧化法、电解处理法等。目前针对压裂返排液的新处理技术是絮凝法、氧化法、生物法、吸附法的联合技术,技术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快速、高效地去除COD。 1.设计依据 1.1压裂液的配方 压裂液分为水基、油基和多相压裂液三大类,以油作溶剂或作分散介质配成的压裂液是最早采用的压裂液,这主要是它对油(气)层的损害比水基压裂液要轻,它的特性黏度比水基压裂液更具有吸引力。但油基压裂液成本高,施工上难于处理。因此现在只用于水敏性强的地层或与水基液接触后渗透率下降的地层,水基压裂液也最常用,约占整个压裂液用量的70%。 油基压裂液主要包括:(1)稠化油压裂液。它是稠化剂(如脂肪酸铝、磷酸酯盐等)溶于油中配成。(2)油包水压裂液。它是一种以油为分散介质,水作分散相,油溶性表面活性剂作乳化剂配成的压裂液。如以淡水作水相、以柴油作油相,以月桂酰二乙醇作乳化剂,即可配成。(3)油基泡沫压裂液。它是以气体(CO2和N2)作分散相,以油作分散介质配成。 水基压裂液一般是水冻胶压裂液,是用交联剂将溶于水的增稠剂高分子进行不完全交联,使具有线性结构的高分子水溶液变成线型和网状体型结构混存的高分子水冻胶,由稠化剂、交联剂、缓冲剂、黏土稳定剂、杀菌剂和助排剂等组成。 多相压裂液由泡沫压裂液等。泡沫压裂液是一个大量气体分散于少量液体中的均匀分散体系,主要成分有气相、液相、表面活性剂和泡沫稳定剂等其他化学添加剂组成。 不同配方压裂液的返排液处理方法大相径庭,了解压裂液的配方和对返排液的指标分析使得对水处理的方案更加有针对性和高效性。 1.2压裂返排液的水质分析 压裂返排液外观呈浅黄色,并伴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黏度较大,表面无明显浮油。由于残余压裂液返排时可能带出地层中的黏土颗粒和聚合物本身具有残渣,压裂返排液成分复杂、浊度和悬浮物高、COD高且难降解。

页岩气压裂返排液处理

页岩气压裂返排液处理方法研究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页岩气作为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已成为全球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的新亮点,但其特殊的钻采开发技术可能带来新的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在页岩气压裂作业过程中将产生大量压裂返排废水,这类废水中含有随着返排废水带出的地层地下水、废压裂液和钻屑等,具有高盐、高矿化度、高色度、含有毒有害物质、可生化性差和难处理的特点。因此,研究页岩气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对于缓解开发区块的环境问题显得格外重要,同时对于保障页岩气的正常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国内外现状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已形成了加砂压裂用滑溜水返排液重复利用技术并在现场应用。其基本处理回用流程为:返排液→物理分离→水质检测→水质调整→水质检测→压裂用水或与清水混合后作为压裂用水。现场通过过滤、沉降去除机械杂质,补充添加剂来调整返排液性能,使其满足压裂施工要求,重复利用。该处理方式相对简单,但对成分较复杂的返排液处理后需与清水稀释才能满足压裂用水要求。 2.1 常规压裂返排处理技术 1)自然蒸发 依靠日照对返排液进行自然蒸发,去除水分,剩余盐类和淤泥采用固化处理。该方法处理能力小,处理周期长,受自然条件限制(温度和土地)。美国西部部分州和中国部分沙漠地区少量的返排液采用了自然蒸发处理。

冻融是将返排液冷冻至冰点以下结冰,盐因溶解度降低而析出,使冰的盐浓度降低,再将冰加热融化得到低浓度盐水,从而实现盐一水分离。该方法受地理气候限制,需要足够的冰冻天气,未见工业化应用报道。 3)过滤 过滤常被用于返排液预处理和返排液处理后固-液分离,去除机械杂质/悬浮物等,也能在过滤时将部分油(脂)除去,且通常配以活性炭吸附处理。过滤效果受滤网/滤芯孔径限制,过滤效率受过滤后的水质要求限制。对于一些孔径较小的过滤器,细菌的存在将产生豁液堵塞过滤器,清洗后也难以保持。过滤处理返排液在国内外各大油气田均有应用,但通常与其它处理技术复合应用,除去返排液自身和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机械杂质。 4)臭氧氧化 臭氧氧化是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去除返排液中的色、浊、嗅味以及可溶性有机物(包括挥发性酸、苯系物和环烷酸等)、油(脂)以及重金属等。该方法常与过滤配合应用,将一些重金属离子氧化成不溶性物质,过滤去除。中原油田、河南油田将臭氧化与絮凝等技术复合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 5)化学絮凝 絮凝剂加人返排液中能使返排液中的悬浮微粒集聚变大或形成絮团,加快悬浮微粒的聚沉,实现固-液分离。为了提高化学絮凝效果,减少絮凝剂用量,常先采用臭氧对返排液进行氧化处理,再进行化学絮凝。胜利油田采用化学絮凝处理王家岗污水站的返排液和钻井、洗井废水的混合物,处理后的水质达到了油田采出水处理系统要求。

2020年油田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pdf

油田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 1.压裂返排液的产生及存在的问题 压裂工艺是油井增产的一项主要措施在各油田普遍采用。其中最常用的是水基压裂液它具有高黏度、低摩阻、悬砂性好、对地层伤害小等优点现已成为主要压裂液类型。 油井压裂过程中产生的返排压裂废液具有污染物成分复杂、浓度高、黏度大,精品文档,超值下载 处理难度大,是油田较难处理污水之一。如不处理直接进入集输流程,会严重干扰后续流程,严重影响到油田生产,导致设备堵塞、油田下降,环保不达标等诸多问题。 表1 压裂返排液污水性质 图1 不同压裂返排水样 2.国内常规压裂返排液处理工艺简介 2.1 化学氧化-絮凝沉淀-过滤处理工艺 采用双氧水、次氯酸钠等强氧化破胶使返排液中的高分子物质氧化分解成小分子物质,降低废液黏度,提高传质效率,增加水处理药剂的分散与分解;絮凝可以改变水中多分散体系表面电性,破坏废液胶体的稳定性,使胶体物质脱稳、聚集;过滤,去除水中不溶或微溶物,脱色除臭。氧化-絮凝-过滤是油气田污水处理常用工艺。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工艺也存在一些不足,具体如下: 第一、该工艺受温度影响比较大,在低温环境,化学氧化剂反应慢,氧化时间长,需要较长的停留时间,导致氧化反应罐(池)占地大,不易在现场作业,运输困难等。 第二、除油效果不明显,系统对乳化油去除效果不佳,需要添加大量药剂,导致污泥量大,增加污泥处理成本。 第三、过滤器时常堵塞,由于氧化破胶不彻底,污油处理效果不佳,导致过滤器堵塞严重,影响最终出水效果和整套装置处理能力。 2.2 化学氧化-絮凝沉淀-电解氧化-过滤联合处理工艺 电解法集氧化还原、絮凝吸附、催化氧化、络合及电沉积等作用于一体,能够使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降解的物质转变成易降解的物质,是污水深度处理的常用方法。 然而电解技术目前在国内应用情况并不理想,时常存在电极钝化、结垢等问题,时常需要更换电极,处理效果稳定性差,成本高,操作检修频繁。 设备占地大,运输困难,不太适合压裂返排液现场处理要求。 2.3 化学氧化-絮凝磁分离-过滤联合处理工艺 该工艺改进了絮凝沉淀工艺,采用高效磁分离机能够减少沉降时间,缩小设备占地面积,相对之前两种工艺有改进之处。然后该工艺化学氧化、除油工艺依然存在,仍然存在处理不达标,设备占地面积大等诸多不足。 2.4 臭氧氧化气浮一体装置-旋流溶气气浮-过滤联合处理工艺 该工艺克服了传统化学氧化受温度、反应速率等影响,采用最新臭氧多重催化氧化和高效旋流溶气气浮技术,实现压裂返排液快速、高效破胶降粘,同时能够高效去除悬浮物、油、胶体等诸多污染物,实现压裂返排液快速、达标处理后回注。从多个油田应用情况数据来看(详见下表),该技术处理效果比较明细,基本能够满足压裂返排液回注或回用的要求。 图2现场应用照片

油井压裂的风险分析与安全对策(新版)

油井压裂的风险分析与安全对 策(新版) Safety work has only a starting point and no end. Only the leadership can really pay attention to it, measures are implemented, and assessments are in place.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161

油井压裂的风险分析与安全对策(新版) 摘要:对油井压裂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了分析,梳理了安全管理的重点环节,提出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关键词:油井压裂风险分析安全对策 0引言 油井压裂作业设备多、环节多,具有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作业环境恶劣、救援及逃生困难的特点,安全管理工作难度大,极易酿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笔者就油井压裂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1压裂施工风险分析 1.1人员与设备高度集中压裂作业井场占地一般1600m2左右;压裂设备包括压裂车、混砂车、仪表车、管汇车、砂罐车及立式砂罐、大罐等。在特殊情况下,如压力高或需要更大排量施工的井,

还要增加压裂车和仪表车。井场人员和设备密集,管理难度大。 1.2井场布置易存在隐患由于受井场场地的限制,施工车辆距离井口过近,压裂仪表车、其他辅助车辆和仪器距离高压区的距离较近,存在安全隐患。 1.3施工过程危险性高压裂作业施工,尤其是老井、重复压裂井、大型酸化压裂,工序复杂,地面压力在30MPa-60MPa之间,极易造成井身结构破坏、管线爆裂,发生卡钻、砂堵油管、管柱断脱、井口设备刺漏等工程事故,极易引发井喷事故和物体打击事故。 1.4救援及逃生困难由于井场摆放着各种车辆和压裂罐,视野较窄,一旦发生事故,很难迅速逃生和得到救援,极易升级为恶性事件。 1.5环境保护要求高如果压裂失控、压裂管柱破裂或者高压井口、管线泄漏,极易发生压裂液、有毒有害气体和原油的泄露,污染大气层和地表层,造成重大地面污染事故。 2安全管理的重点环节 2.1作业人员的管理应对设计人员进行井控培训,施工人员需穿

压裂返排液处理系统初步工程设计报告

压裂返排液/钻井废液处理系统 初步工程设计报告 项目方: 昊鑫瑞源科净工程有限公司 设计方: 成都渤茂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日期:2017年10月18日 目录 1.概述 (1) 1.1报告用途 (1) 1.2设计依据 (1) 2.处理工艺选择 (2) 2.1处理工艺概述 (2) 2.2电化学絮凝工艺 (3) 2.3高级氧化工艺 (4) 2.4化学沉淀工艺 (5) 2.5管式超滤膜分离工艺 (6) 2.6电渗析脱盐工艺 (7) 2.7反渗透膜分离工艺 (8) 2.8板框压滤工艺 (8) 2.9蒸发结晶工艺 (9) 3.工艺单元设计 (11) 3.1电化学絮凝装置设计参数 (11) 4.2高级氧化装置设计参数 (12) 4.3除硬装置设计参数 (13) 4.4管式膜系统设计参数 (14) 4.5电渗析系统设计参数 (15) 4.6反渗透膜系统设计参数 (16) 4.自控仪表 (17)

附件 附件1 压裂返排液/钻井废液处理工艺流量平衡图 (i) 附件2 压裂返排液/钻井废液处理系统平面布局图 (ii) 附件3 投资及运行成本分析 (iii) 附表 表1压裂返排液/钻井废液进水水质及出水标准 (1) 表2电化学絮凝装置设计参数 (11) 表3高级氧化装置设计参数 (12) 表4除硬装置设计参数 (13) 表5管式膜系统设计参数 (14) 表6电渗析系统设计参数 (15) 表7反渗透膜系统设计参数 (16) 附图 图1压裂返排液/钻井废液处理工艺流程图 (2) 图2电化学絮凝工艺原理示意图 (4) 图3高级氧化工艺原理示意图 (5) 图4管式超滤膜分离工艺原理示意图 (6) 图5电渗析脱盐工艺原理示意图 (7) 图6反渗透膜分离工艺原理示意图 (8) 图7板框压滤工艺原理示意图 (9) 图8 MVR蒸发器工艺原理示意图 (10)

油井压裂

?“?第27卷第4期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P.G.O.D.D.2008年8月文章编号:1000-3754(2008)04锕“旬3 油井压裂潜力预测方法研究 李小冯1,骆铭2,孙姊华2,路宗满3,景岩4 (1.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黑尼江大庆163712;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天然气。【:程学院,北京102249:3.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酬第一采油厂,黑龙江大庆163100;4.大庆油}H有限责任公司第三采油厂,黑龙江大庆163113) 摘要:针对目前油田对油井压裂潜力预测的准确性仍不能满足开发规划需要的问题,采用边际成本与油藏工程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建立了油井压裂措施的经济界限模型;同时应用数理统计理论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结合,建立了油田不同开发区块不同压裂井产量预测模型。将以上建立的2个模型有机结合,确定了更加准确预测油井压裂潜力的方法,并应用该预测模型及方法对大庆油田葡北区块2口油井进行了普通压裂潜力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这2口油井具有压裂潜力。压裂后,其累计增油量为l512t。实际投入产出比l:4.05,达到了预测的效果。 关键词:油井压裂潜力;边际成本;经济界限;产量预测 中图分类号:TE357.1+l文献标识码:A Thepre-determinationmethodforfracturingpotentialofproduce璐 uxiao?fen91,LuoMin92,suNshi—hua2,Luzong—man3,JINGYan4 (1.J脚fo,‘口£面几Ⅱnd三k咖,,len£尺esen,c^‰f如Mfe矿Dnq西培Di∥五P腽Cb,,妒口,可上芒d.,.口hq西zgl637l2,C^i凡n; 2.coZf号鲈旷nfrofeum口蒯G邯啦i船新增,劬iM妇泐瑙卸’矿心£rD跆Mm,&彬昭102249,miM; 3.舶.1优ZProd姒面凡co唧Ⅱ凡,,,D唧垤D豇丘fdCbmpn凹厶正,D口q垤163100,傩i朋; 4.舶.3伽mdw£幻nco唧口缈,咖垤D以扛埘cD唧。几,’厶正,D口q垤163113,劬in口) Abstract:Atpresent,theoilwellfhcturingpotentialf.orecastingaccumcycan’tmeetthedemandsofthedevelopmentplanning.Theeconomiclimitmodelofproducersf}acturingisesIablishedbasedonthetheoryofmaq舀nalcostandpetro? leum enginee—ng.Withtheapplicationofmathematicalstatisticstheoryandmultivariatelinearregression,theproduc?tionforecastmodelf撕difkrentf.racturingweUsindiflferentdevelopmentblocksofoil6eldsisestablished.Withthecom?binationofthesetwomodels,themethodthat(Ianaccuratelyforecaststhefractu而ngpotentialisdete硼ined,andthismethodisusedtotwooilweUsinBlockPubeiofDaqingoil6eld.TheIesultsindicatethatbothweUshavefhcturingpo- tentiaLIn2006,these2wellswerefhcturedandthe predictedresultswereachievedwithcumulativeincremental pro— ductionof1512t,andactualinpu∥outputratioof1:4.05. Keywords:fhctudngpotentialofp珈ducers;ma唱inalcost;economiclimit;productionforecast 油田开发进入高含水中后期,剩余油分布越来越复杂,油井压裂井层的条件逐渐变差,压裂潜力变小。¨。。因此,在开发规划编制过程中,必须保证油井压裂增产效果分析预测的准确性。以往对于油井压裂潜力的预测,往往认为油田静态库、措施库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较低,预测参数难以取得,从而导致不能对油井压裂措施的经济效益进行较好地评价。4。近年来,随着油田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各油田都在用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各种数据库管理得到充分 收稿日期:2008.014.30 作者简介:李小冯(1983一),女,硕士,从事油气田开发研究。的完善5。。因此,在考虑油井压裂效果的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单井压裂措施经济界限模型和油田各开发区块以历史压裂数据为基础的压裂井产量预测模型,并提出了将二者相结合的油井压裂潜力预测方法,通过实践应用证明了其可行性。 l单井压裂措施经济界限模型 1.1原油成本构成 根据生产成本对产品产量的依存关系,生产成本 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