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文化专业题材研究

潮汕文化专业题材研究
潮汕文化专业题材研究

附:潮汕文化专题研究

目录

前言 (2)

第一章“解密” (3)

一、潮汕文化的内涵 (3)

二、潮汕文化的特点 (3)

第二章“溯源” (5)

一、潮汕文化发展整体趋势 (5)

二、潮汕文化发展阶段划分 (5)

第三章“解构” (8)

一、潮汕文化演绎 (8)

二、潮汕文化内容体系 (9)

(一)饮食文化 (9)

(二)建筑文化 (11)

(三)工艺文化 (13)

(四)民俗文化 (14)

(五)语言文学 (18)

(六)曲艺文化 (19)

(七)宗教文化 (21)

(八)农耕文化 (23)

(九)潮商文化 (23)

(十)华侨文化 (25)

第四章“号脉” (28)

一、潮汕文化历史地位 (28)

二、潮汕文化发展挑战 (29)

第五章“展望” (31)

前言

■本研究是针对《&&&总体规划》的前期基础性研究。潮汕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历代潮汕人共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本项目立足于对潮汕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项目设计,将潮汕文化融入到整个潮人城体系中,达到对潮汕文化的直接体验。作为潮人城的文化灵魂,有必要对潮汕文化进行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

■本研究主要涉及的内容包括:潮汕文化基本内涵及特点,潮汕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潮汕文化的文化元素构成及内容体系,潮汕文化的历史地位及面临的现实挑战,对潮汕文化的展望。

■本研究是潮汕文化的专题研究,主要采用的方法为:文献调研分析(权威学术专著、专业研究文献、报纸网络资料、专家观点等)。

第一章“解密”

一、潮汕文化的内涵

潮汕文化是指居住在本土的潮汕人、居住在国内其他地区及海外潮汕人所创造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属于广义文化的范畴,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其外延包括潮人文化,是一种地域性群体文化。其中包含三层含义:第一,它是汉文化的一个地域性亚文化,是在潮汕地区自然环境影响下,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的;

第二,它包含多种文化特质,语言是最具有区别性特征的文化特质之一。因此,可以把潮汕文化理解为:由讲潮汕话的民系所创造的一个文化共同体;

第三,它是一个动态开放体系,它的形成是本地原住民文化与移民文化经过多次互相影响、互相吸收而逐渐融合的过程。自成体系之后,由于潮汕人的迁徙,潮汕文化向海外传播,同时吸收其它文化要素,不断发展。

二、潮汕文化的特点

潮汕文化是一个相互融合的体系,是古今文化、中西文化、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发展的产物,其特点可以总结概括为“融”“和”“根”“精”“拼”“信”这六个字。

“和”是指“天人合一、和谐共赢、以和为贵”等思想贯穿在潮汕人心中。“根”则指潮汕文化是潮汕地区的地脉之根、血脉之根、文脉之根。“精”的特色体现在潮汕精耕细作的农业、精雕细琢的手工和商业上的精打细算。潮汕人开

拓拼搏、勇于冒险、吃苦耐劳则是“拼”的体现。“信”则体现在潮汕人诚信为本、团结互助、务实敬业的品质中。

其中“融”“和”是潮汕文化的精髓,其内涵和外延涵盖了潮汕文化的大部分内容。

第二章“溯源”

一、潮汕文化发展整体趋势

潮汕文化,从陈桥贝丘遗址的“陈桥人”开始,至少有5000年历史。纵观潮汕文化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整体上呈现两大发展趋势:一是潮汕原住民文明与中原南迁汉文化的不断融合发展,并达到潮汕传统历史文明高峰的过程;二是潮汕人过番贸易经商,海洋商业文明萌芽发展,潮汕文化向海外传播,并吸纳其他文化元素向前发展的过程。

二、潮汕文化发展阶段划分

从宏观历史角度看潮汕文化的发展历程,可以把潮汕文化分成五个历史发展阶段:原生时期、成型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创新时期。即潮汕文化起源于潮汕先民、成型于秦汉、发展于唐宋、成熟于明清、创新于近代。每个发展阶段都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及重要代表性历史事件。(如下表一)

表一:潮汕文化历史发展阶段

第三章“解构”

一、潮汕文化构成元素

潮汕文化是由多种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文化体系,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它是在古闽越文化基础上,以中原汉文化为主体,同时融合畲蛋俚等族文化及外来文化而形成的。

表二:潮汕文化构成元素

二、潮汕文化内容体系

潮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多种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文化系统,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具有浓郁地方文化色彩,享有很高的声誉。研究潮汕文化丰富的内涵和特色,对于潮人城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的开发和建设,对于潮汕文化的发扬和传播,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一)饮食文化

潮汕饮食文化是潮汕人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内容丰富多样,特色鲜明。是在潮汕地区特定的气候、水土、物产等诸多因素及人文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潮汕饮食最杰出代表为潮汕工夫茶、潮州菜及潮汕小吃。

1.工夫茶

潮汕工夫茶是潮汕饮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潮汕地区地方品茶的一种风尚,是潮汕家家户户几乎不可缺少的必备品,以其独特、精细而闻名。所谓工夫茶,是指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而且操作时必须很“工夫”(“精细用心”)的意思)。

潮汕工夫茶有器具精巧、方式方法精致、物料精绝、礼仪周全等特点。

潮汕工夫茶以下三要素缺一不可:乌龙茶、工夫茶具、瀹饮法。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用“苏罐”等精美茶具,通过完整的程序,周全的礼仪去冲沏乌龙茶,整个品茶的过程就是工夫茶道的演艺过程。

工夫茶常用的茶叶是乌龙茶,乌龙茶品类繁富,比较出名的有凤凰单枞、铁观音、武夷岩茶等。而工夫茶具极为讲究,主要包括茶壶、盖瓯、茶杯、茶洗、茶盘、茶垫、水瓶、水钵、龙缸、砂铫、羽扇等。

一般工夫茶的烹法包括以下几道程序:治器、纳茶、候汤、冲茶、刮沫、淋罐、汤杯、洒茶、品茶

工夫茶道也是工夫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可以概括为和、敬、精、乐这四个字。其中“和”与“敬”是工夫茶的总体精神,“精”是工夫茶的本色,“乐”是工夫茶的灵魂

关于工夫茶的重要著作有:翁辉东:《潮州茶经?工夫茶》、俞蛟的《潮嘉风月》。

2.潮州菜

潮州菜源于广东潮州(今潮汕),简称潮菜,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与广州菜、客家菜并称为粤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粤菜”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潮府馆展现以潮州菜为核心的潮汕文化,是广东五馆之一,。2012年韩国丽水世博会上,潮府馆作为中国饮食唯一代表,潮州菜再次引起世人的关注。

潮州菜具有岭南文化特色,主要有烹饪海鲜见长、郁而不腻、荤菜素做、汤菜鲜美、用料广泛、刀工精巧、注重造型、口味清纯、讲究食疗养生、辅以各种佐料(酱碟)等特点,其中最大特点是借重海鲜、注重生猛清鲜。

潮州菜主要的烹调法有:炆、炖、煎、炸、灼、烧、炊(蒸)、炒、泡、扣、清和淋等10多种方法。其中炆和炖使浓香入味,爆炒使爽脆香滑,炊、清、泡、淋能保持原汁原味。

比较出名的潮州菜有明炉烧虿、油泡螺片、潮州冻红蟹、生炊肉蟹、生炊膏蟹、鱼皮饺子、潮汕砂锅粥

此外,潮菜筵席也自成一格。例如:大喜席用12道菜:其中包括咸、甜点心各一件。喜席有两道甜菜,一道作头甜,一道押席尾,头道清甜,尾菜浓甜,寓意生活幸福,从头甜到尾,越过越甜蜜。有两道汤(羹)菜,席间穿插上功夫茶,解腻增进食欲。

3.潮汕小吃

潮汕是小吃驰名的地区之一,许多小吃不仅为本地人所喜爱,在外地也是脍炙人口的。在全国优秀小吃品种评定会——“中华名小吃认定会”上,已有8个潮汕小吃获得“中华名小吃”称号。

潮汕小吃有“材料简单,味道独特”“秀色可餐、情趣盎然”“注重养生,追求时尚”等特点。比较出名的有西天巷蚝烙、老妈宫粽秋、乒乓粿、炒稞等。(二)建筑文化

“潮州厝,皇宫起”流行于潮汕地区的这句俗话充分体现了潮汕建筑的独特风格和特色,潮汕建筑是最具有潮汕文化最具有识别性及认同感的物质载体及文化符号之一。

潮汕建筑整体上呈现以下特点:

首先,建筑制式较为统一,风格较为一致,整体外观形成统一的地方特色。在建筑装饰上,建筑装饰炫耀多彩,多喜用绚丽的色彩,个性突出,木雕、石雕等工艺手法尽用,不厌其烦;在建筑结构上,受潮汕注重礼制影响,通常营造礼制氛围;其次,潮汕建筑讲究风水,无论创建庙宇、祠堂、民居,都要讲究其所处地势的来龙去脉及气流风势,选其美而避其恶,以求安宁吉利。最后,潮汕建

筑具有深厚的文化沉淀,每一种潮汕建筑风格都是经过历史传承,吸收各代风格沉积下来的,反映出潮汕建筑的历史风貌。

潮汕建筑特色在潮汕传统民居、祠堂、寺院、桥梁、塔影等建筑形式上都有突出体现。1.潮汕传统民居

潮汕传统民居是潮汕建筑的集大成,集中体现了潮汕建筑思想及特色。

潮汕传统民居主要有“下山虎”、“四点金”、“百凤朝阳”“驷马拖车”等建筑样式。潮汕传统民居特点鲜明,科学实用,同时又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它将传统的建筑文化与潮汕特有的传统工艺美术如金漆木雕、工艺石雕、嵌瓷艺术、金属工艺以及书法、绘画艺术等最大限度的融合。规模宏大,装饰精美华丽,做工精巧,可与皇宫媲美。

潮汕传统民居除了受当地自然潮汕地区自然环境、经济条件的影响外,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及价值观念的影响,如潮汕建筑处处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国特有的风水理念、宗法等级观、儒家传统伦理道德观念。

目前保留较为完好的潮汕传统民居有潮州府城的许驸马府及澄海的陈慈黉故居等,这些潮汕传统民居是最杰出代表。

2.潮汕祠堂

潮汕祠堂,是潮汕商议族内重要事务,举行大型宗姓祭祖活动的场所,是一种孝思的表现。潮汕祠堂的基本结构有两厅夹一庭的两进式和三厅两庭的三进式两种。在第二进大厅前,大多设有拜亭。此外,潮汕建筑系统地运用木雕、石雕、嵌瓷这三大潮汕建筑工艺,装饰豪华,富丽堂皇,雄伟壮观,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潮汕祠堂还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如普宁市西社乡永思堂存有民国修建碑记,从中可以了解该祖源流及世系辈序,对研究该族历史有很大的帮助。

3.其他建筑形式

除了潮汕传统民居和潮汕祠堂外,潮汕建筑还包括宗教庙宇、桥梁、塔影等建筑形式,但这些建筑其特点大都不会跳出潮汕建筑或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共有特点的范畴,仅是建筑类别与形式的差异。

在宗教庙宇建筑中,既有潮汕本地宗教信仰的三山国王庙、石母古寺等庙宇,也有像天后宫、开元寺、弘法寺等这些较为大众的宗教建筑。

在潮汕桥梁建筑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为潮州广济桥。广济桥兼实用和艺术双重价值。

在潮汕塔影建筑中,整体上可分为楼阁式塔和墓塔,现存较为完好的有文光塔、文昌阁、大颠墓塔等。

(三)工艺文化

潮汕地区的工艺美术源远流长,经过千百年的精炼,融汇中外,推陈出新,自成流派,形成鲜明、浓郁的地方艺术风格,既有中原文化的承传性、原发性,又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潮汕工艺美术独特的地方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潮汕工艺擅长用金色,以金碧辉煌的装饰风格为主。这点在潮绣、金漆木雕、金漆瓷画等工艺中都有明显体现;其次,多层镂通、剔透玲珑的空间艺术层次;最后是素静典雅的艺术情调。

潮汕传统工艺杰出的代表有以下几个门类:木雕、潮绣、抽纱、陶瓷、剪纸、花灯、漆画、嵌瓷等。(详见表三)

表三:潮汕主要传统工艺一览表

(四)民俗文化

潮汕民俗文化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本地原住民文化和移民文化互相影响、互相吸收而逐渐形成的。下面从岁时节俗、生活习俗、信仰习俗、其他习俗这几部分进行简要的阐述。

1.岁时节俗

潮汕地区大部分节俗与其他地区中国传统节俗类似,同时也融入了潮汕地区独有的地域特色,形成一些独有的特色。(详见表四)

表四:潮汕主要节俗一览表

2.生活习俗

摘要几个具有潮汕地方特色的生活习俗进行简单绍介。

出花园:潮汕地区一种特有的成人礼俗。有15岁男女孩子的家庭,要在农历七月初七乞巧节和七月十五中元节或另择日为孩子备办三牲果品拜别公婆神(俗称公婆母),表示孩子已经长大,可以走出花园,不再是终日在花园里玩闹的孩童了。但在具体的节日活动细节,各地各有特色。

“破学书”:潮汕地区孩子入学礼。入学的当天,父母要备办葱、蒜、芹菜、韭菜四样蔬菜及猪肝、有“木”的鱼,分别煮后给入学的小孩吃。入学要带礼品拜孔子,学校先在礼堂正中设置一神牌,写上“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神位”,进学校后先祭拜孔夫子,然后将祭品部分送给先生(教员),算为正式上学。

竖灯竿升彩凤:揭阳龙砂乡素来有“竖灯竿升彩凤”的习俗,这个习俗相传是纪念其江氏先祖——南宁爱国名相江万里而创立的。

斗圩:潮汕人将赶集叫“斗墟”,(这里,“斗”是“凑”的意思,如凑热闹之“凑”),将市场叫墟市或墟场。除了在集市时间上进行调整,还有专业圩与普通圩之分。

潮汕数字禁忌:潮汕对于数字,大多以偶数为宜,奇数为忌。成双成对,四是两对,八是两个两对,是四方加上四个角更周全,十二是象征十二个月,更是

终年平安的意思。最忌的是七,因为在潮汕人死了第七天要做斋事祭拜,人们忌这个数字。此类种种不胜枚举。

3.信仰习俗

在潮汕的信仰习俗中,最具特色、最具影响力、最具代表性的是“营老爷”(注:营是潮汕方言词,在‘营老爷’这个短语里,它保留着‘回绕’(《汉书颜注》)和‘畛域’(《文选薛注》)的古义)。

营老爷是一种祭祀活动,在晚上进行,村里的青壮年会抬着八抬大轿,抬着老爷在村里的大路和小巷游行,队伍庞大,队伍包括标手(扛标旗)、牌手(举牌)、轿夫,乐手组成。一般是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在一个镇内每日一村各村轮流进行。祈求今年风调雨顺,全村平安。

营大老爷由乡闾的伯公祭祀发展而来,为乡间社神的祭祀,本来只是一种宗教仪式,后来由于在祭祀过程出现了某种社会组织形式增加了其他的功能。

潮汕各地的大老爷名目众多。其中有进入朝廷规定把典的神明,如城隍、关爷、妈祖等等;有佛道诸神,如南极大帝、玄天上帝、吕祖等;更多的是民间创设奉祀的杂神,如三山国王、安济圣王、双忠圣工、雨仙爷、水仙爷、龙尾爷、珍珠娘等。

除了营老爷,潮汕信仰习俗中,还有包括观神、赛神、祈雨等活动。

4.其他习俗

潮汕还有众多其他习俗,如婚姻习俗、丧葬习俗、礼仪习俗等,各业也有自身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各种行业习俗,内容丰富,暂不赘述。

(五)语言文学

语言是潮汕文化最具区别性特征的元素,随着潮汕地区对外交流的增强,潮汕人移民海外并融入当地文化,潮汕话成为区别群体身份越来越重要判别标准。潮汕方言是连接全世界潮人,凝聚潮人力量的重要纽带。

潮州方言(Teochew),即潮州话、潮汕话,属汉语方言八大语系之一的闽语系次方言,是现今全国最古远、最特殊的方言之一。古朴典雅,词汇丰富,语法特殊,保留古音古词古义多,语言生动又富幽默感,与其他语言有很大区别。

在历史的长河中,潮汕地区诞生了众多以潮汕方言为载体的优秀文学样式及艺术作品。

1.潮州歌册

潮州歌册是潮汕最流行的说唱文学,从弹词演变而来。潮州歌册由潮汕方言编写,有曲有白,一般曲文多为七字句,四句为一组,押韵以组为单位。它是在潮汕资本主义经济从萌芽到发展,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对于文化生活迫切需求的情况下产生的,其文化价值和审美情趣主要体现在反映政治道德、风物人情、阶级矛盾上。以往深受潮汕妇女喜欢,但现在唱歌册的人越来越少。

2.民间文学

潮汕民间文学主要以民间故事口头流传的形式存在,数量众多,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色彩,关于历史人物的传说很多,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及历史文化价值。但目前散佚各地,需抓紧进行采集与整理工作,防止失传。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月容夫人的传说》《鸳鸯铁屐桃》《梦龙涤瓜》等。

3.潮州歌谣

潮州歌谣大多以表现日常生活和农事活动为主,将知识性与趣味性、堆砌与灵动结合起来,在居民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传播知识、陶冶情趣、日常活动的重要方式。

潮汕歌谣在内容形式上主要包括情歌、生活歌、滑稽歌、敘事歌、仪式歌、儿歌、过番歌这七种。代表作品有《摇鼓叮咚声》、《天顶一条虹》、《天乌乌》

4.潮汕民谚

潮汕民谚大多是经过提炼的韵语和短句,多数使用方言口语创作,音节明快,易上口。在内容上,农谚丰富,商业谚语多而精辟,事理类民谚占很大比重。(六)曲艺文化

潮汕曲艺文化根植于潮汕大地,以服务于潮人生活为目的,声腔和语言均具潮汕风味,与潮人生活紧密相连,是潮汕大地上诞生的一朵奇葩。

潮汕曲艺最杰出的代表主要集中体现在潮剧,潮乐及潮汕歌舞这三方面。

1.潮剧

潮剧是中国十大剧种之一,广东三大剧种之一,有“南国奇葩”的美誉,以优美动听的唱腔音乐及独特的表演形式,融合成极富地方特色的戏曲而享誉海内外。潮剧是潮汕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也是联络世界各地潮人之间情谊的重要纽带。

潮剧是宋元南戏的一个分支,由宋元时期的南戏逐渐演化,是一个已有4 4 0多年历史的古老剧种,主要吸收了弋阳、昆曲、梆子、皮黄等特长,结合本地民间艺术,如潮语、潮州音乐、潮州歌册、潮绣等,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潮剧有剧目与潮人及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声腔、语言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表演艺术和舞台艺术别具一格,注重小、佻、俐、巧的表演等特点。

潮剧著名的传统剧目有,长戏《荔镜记》《苏六娘》,折子戏《扫窗会》《芦林会》《辩本》《闹钗》《刺梁骥》《闹开封》《龙井渡口》《桃花渡口》等。2006年5月20日,潮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已在广州成立“广东省潮剧发展与改革基金会”。在一大批潮剧艺术家的努力下,潮剧也不断创新,融入更多新素材新元素,出现了一大批诸如《雅娘》《唐诗宋词》这样的优秀现代潮剧作品,涌现了像张怡凰、郑健英等优秀表演艺术家。揭阳市揭东县“小梅花潮剧团”的出现引起人们对潮剧艺术的发展寄予更多的关注与展望。

2.潮乐

潮乐主要流行于潮汕地区及福建部分地区,是古老的民间乐种之一,中原古乐传入潮汕地区后,受方言、民情影响,与当地民间曲调相互渗透,并吸收弋阳腔、昆曲、汉调、秦腔、道调和法曲,溶合形成具有地方色彩的潮州音乐。

特色乐器有二弦、唢呐和深波。二弦声音尖亮高亢,是弦诗乐的主奏乐器。深波是宽边大锣,用软槌击奏,音色浑圆纯厚。此外还有椰胡、扬琴、小三弦等。

潮乐分广场乐和室内乐两大类:广场乐有潮州大锣鼓、外江锣鼓、八音锣鼓、花灯锣鼓和小锣鼓。室内乐包括弦诗乐、笛套古曲、细乐和庙堂音乐。弦诗乐是用弹拨乐器演奏诗谱的总称。细乐的演奏形式为独奏或小合奏,分硬软两套。

3.潮汕传统舞蹈

潮汕民间传统舞蹈主要是大型民俗集会时的表演活动,重要的传统民间舞蹈有英歌舞、蜈蚣舞、狮舞、鲤鱼舞等。其中英歌舞最富盛名,主要表演形式为大

潮汕文化的现状与发展

潮汕文化简介与发展 关键词:岭南;潮汕文化;传统 摘要:潮汕文化是古代南粤土著文化的基础上,融汇了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时代色彩和地域特征的区域性文化。它是岭南文化重要的一支,更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当下社会很大程度上桎梏了它的发展,我们应该本着批判扬弃的原则,促使其向宏观、理性、深度的方向转变,研究潮汕文化的的现状,了解其丰富的内涵和特色,对于弘扬潮汕文化的优良传统,寻找潮汕民俗文化现代化的最佳路径,丰富中华文化的内容,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潮汕概况 潮汕大地是一处历史悠久,文化兴盛的文明之邦。长期以来,由于潮汕地区行政上属广东管辖,所以潮汕文化也一直隐蔽在省府文化——广府文化的背后,外界也常误以为,广东文化就是广府文化,对潮汕文化知之甚少。而事实上,潮汕文化是独立于广府文化之外,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并且自成一格的文化体系。 潮汕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广东与福建的交界处,历来为粤东、赣东南、闽西南的商品集散地中心,潮人自嘲为“省尾国脚”。这里三面背山,一面向水。境内虽有富饶的潮汕平原,但生存环境却不易,常有台风与地震威胁.而且历来地少人多,总面积10346平方公里,人口近2000万,人均可耕地不到3分,有“耕田如绣花”之美称。这里商业气息浓厚,长久以来的商贸传统,催生了中国影响深远的三大商帮之一的潮州商帮。这里还是“十相留声”的岭海名邦,也是宋“前七贤”、明“后八俊”,近代千万潮汕英才生长的“海滨邹鲁”。 潮汕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这里夏长冬短,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终年不见雪。潮汕襟山带水,气候宜人,成为南迁汉人生息繁衍之地,长期以来形成城镇密集的现状。潮汕居民基本上均来自各各历史阶段的南迁汉人,比如比较早的并有记载的是《史记》中记载的秦时期一支由史氏族人带领的为秦始皇修筑水路直达揭阳岭的队伍,抵达揭阳岭后并没有返回,而是直接“驻扎”在当地并始设揭阳县。其外还有其他如汉,三国,唐宋,元明时期迁入的。 二、潮汕文化简介 (一) 潮汕方言 潮汕话,是全国八大方言区中闽南方言的次方言,潮汕人的方言,也是现今全国最古远、最特殊的方言。古朴典雅,词汇丰富,语法特殊,保留古音古词古义多,语言生动又富幽默感,与其他语言很大区别。因此,引起海内外语言学家的关注,研究潮汕话的人很多,有关潮汕话的专著、字典、词典也很多。对潮汕人来说,潮汕话是维系感情的纽带,有巨大凝聚力。尤其在异域他乡。乡音相同,胜似“自己人”。 潮汕话在广东东部的潮汕地区以及海外华人中广泛使用,是知名度较高的一个古老方言,属于闽南语系,但与闽台的闽南话差异很大。语法与闽台片相同,词汇也有高度的对应,语音语调上则差异明显,彼此互通存在不少难度。在潮汕话和闽台片相交融的地区,兼具有二者的发音特色,特别是靠近潮汕地区的陆丰三甲(甲子、甲东、甲西)地区的闽台片的闽南语,福建的诏安等。潮汕话包含了很多的古汉语成分,在古代,潮汕先人本来居住在中原一带,为了逃避战乱,一路往海边迁徙,到达福建莆田,定居一段时间之后,又集体迁徙到今天的潮汕地区。所以潮汕话是遗留下来的古汉语,同时也受到南越国少数民族的影响。 18至20世纪期间,潮州居民是移居东南亚的主要华人族群之一,故此潮州话成为海外华人的主要方言之一。因此,潮汕地区以外的华人社群,也有很多人说潮汕话。潮州人在香港、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尼形成重要的少数族群。一些潮州人也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北美洲和欧洲居住,一些从潮州地区而来,一些则从东南亚而至。 (二)潮汕饮食

潮汕民俗文化研究

潮汕民俗文化研究 研究背景 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潮汕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小分支。而潮汕民俗文化作为潮汕文化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有着强烈的民族性、地域性和群众性,凝聚了潮人群体力量的智慧。随着近、现代工业文明的迅猛发展,传统文化正逐步离我们而去,这是人类目前无法回避的问题。那么究竟潮汕文化中有什么特别民俗呢? 研究目的 潮汕地区具有与其他地区相似的节日,而不同的节日在不同的地域又有不同的特色。潮汕民俗文化作为潮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今似乎已渐渐为新一代潮汕人所淡忘。我们成立这个课题小组的目的,就是为了了解潮汕各个节日的特色以及潮汕的民风民俗,继承和发扬潮汕文化的精华,摒弃封建迷信。 节日及习俗介绍 1.出花园 潮汕地区特有的成人礼俗。 有15岁男女孩子的家庭,要在为孩子备办三牲果晶拜别公婆神(俗称公婆母),表示孩子已经长大,可以走出园,不再是终日在花园里玩闹的孩童了。 其仪式是将三牲果晶合凑成四件或八件或十二件,陈置在俗称“胶掠”(晾晒用的竹箕)上,请出公婆神的神炉,由出花园的孩子跪拜,拜毕,以后就不再拜了。 出花园的孩子要穿红皮屐、吃公鸡头,所有食品都要吃一点。穿红皮屐和吃公鸡头的习俗,传说来源于明嘉靖年间潮州状元林大钦。传说林大钦少时读书,买不起红鞋,便穿红皮屐。一天,他放学回家,见有老者抱着一只公鸡蹲在地上,旁边还有一对红联纸,一张没有字,一张写着“雄鸡头上髻。”老者要求路过者应对,对得上可得这只公鸡,对不上者仅赔他一页对联纸。林大钦站了一阵,对曰:“牝羊颔下须。”对得好,老者将公鸡送他。回到家里,他父亲将公鸡宰了,烫熟后砍了个鸡头奖励大钦,以示独占鳌头之意。后来,大钦果然得中状元,名扬天下。潮人以为这是个好兆头,在孩子入学时就给买双红皮屐,给他抱大公鸡,孩子出花园时就给吃鸡头。 2..潮汕方言 潮汕方言又称潮语,即潮州话,属汉语方言八大语系之一的闽南语系,其鼻祖是汉唐时期的中原汉语,是汉语里语音元素最多、发音机理最复杂的语言。词汇丰富,幽默生动,富有极强的表现力,并保存着很多古汉语的成份。潮汕方言反映了潮汕文化的方方面面,是研究潮汕文化的活化石。

潮州文化旅游形象传播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潮州文化旅游形象的传播,对潮州发展文化旅游城市至关重要。鉴于潮州的文化旅游城市形象传播中存在文化旅游信息传播缺乏有效整合、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备等问题,提出要发挥政府部门的宣传主导作用,统筹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媒介,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文化旅游服务水平等优化措施,以有效促进潮州文化旅游形象传播。 关键词:潮州;文化旅游;形象传播;宣传;人际传播 潮州市位于广东的最东端,是广东的“东大门”。潮州是一座有着1 6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闻名遐迩的“潮文化”发祥地,素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之美称。潮州文化底蕴浓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全市现有文物古迹72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是粤东文化古迹荟萃之地,拥有韩文公祠、广济桥、开元寺等众多优秀的历史文化古迹,于1986年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拥有“中国著名侨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瓷都”“中国婚纱晚礼服名城”“国家重点工艺美术城市”“民族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潮州菜之乡”等含金量极高的国家级“城市名片”。但是,在众多的旅游城市名片中,潮州的“文化旅游优势”并未如期待地那般引人注目。 一、潮州文化旅游形象传播的现存问题 笔者于2016年3月15——3月26日期间,在潮州的开元寺、牌坊街、广济桥等主要文化景点,面向来潮旅客展开关于“潮州文化旅游形象传播现状”的问卷调查。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潮州文化旅游形象存在以下两个较突出的问题。 (一)文化旅游信息传播缺乏有效整合 在旅游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传播者类型众多,包括政府职能部门、旅游业企业、个人传播者等。 政府职能部门传播的信息具有权威性,对受众具有较高可信度。潮州政府一贯十分重视潮州文化旅游形象的传播工作,但在实际运行中,由于各职能部门未能形成统一联合的格局,造成传播力量的分散化。 广电部门在潮州文化旅游形象的对外宣传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广电部门通过专题报道、纪录片、宣传广告等传播形式,吸引受众、强化推力,有效促进了潮州文化旅游形象的塑造和传播。而在现实中,潮州文化旅游形象的宣传力度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如户外常见的电子屏幕、车载电视、信息查询触摸屏等新媒体,仍未得到很好地开发和利用。 旅游业企业在潮州文化旅游形象建设中担任重要角色。各大旅游业企业直接接触受众,给受众一个直观而深刻的感知形象。但是,目前潮州各旅游业企业并未形成统一有效的信息传播机制,信息传播处于相对零散的状态,而纷繁冗杂的旅游信息加大了游客搜索信息的负担,并且容易导致信息疲劳。 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游客倾向于选择相信通过人际传播方式获取旅游信息,尤其是亲朋好友的推荐信息,认为其可信度高。然而,受人际传播方式受众面和传播速度的限制,仅倚重人际传播方式并不能对潮州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信息展开全方位、多角度的传播。因此,如何有效整合潮州文化旅游形象传播中的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及人际传播(口碑传播),成为问题的关键。 (二)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备 调查数据显示,游客对潮州文化旅游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不是很满意。在交通状况方面,公车的数量少且管理不到位,各种私人面包车和人力三轮车的营运缺乏规划管理,停车场建设不到位等问题,严重制约潮州旅游业的发展。交通是一个城市的命脉,交通的通达性和便捷性应是旅游城市建设关注的重点。在酒店服务水平方面,潮州市区主要以潮州迎宾馆、蓝钥湾酒店、潮州宾馆、华侨大厦、金信大厦、白玉兰等酒店为主,其余多为中小型宾馆,在

潮汕传统节日习俗

潮汕传统节日习俗 澄海实验学校 初一(14)班 杜斯康

在潮汕,一年中的岁时节日,各乡各里的游神赛会,各家各户还有祖宗的“忌日”,基本每月都有二三个祭拜节日。这些节日,既有祭品美食的制作,又有娱神民间艺术的展示,可谓名目繁多,眼花缭乱,是一笔可经挖掘、改造的旅游文化资源。所谓岁时节日,远不止元宵、清明、端午、中秋、冬节、春节等几个比较典型的传统节日。从正月到腊月,可以说月月有节。 在春节即将来临之时,我不禁对潮汕的传统节日习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我决定对“潮汕传统节日习俗”这一专题进行社会实践。希望能够借此机会,对潮汕的传统节日习俗有更深的了解,弘扬家乡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培养自己的活动探究能力。

目录 春节习俗 (4) 立春风俗 (5) 元宵节 (6) 潮汕人过清明节 (9) 潮汕端午习俗 (10) 潮汕中元节 (12) 中秋节的习俗 (17) 冬至 (19) 除夕 (21) 实践总结 (23) 目录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春节一清早各家各户备齐菜到祠堂祭拜祖先,所以这一天早餐,便要全家吃素,以示对祖先虔诚尊敬。各个宗祠都要挂灯笼,写明姓氏,显示其先人的官职或贤哲家风。如姓李的为“陇西旧家”,表示他与唐朝的李世民同宗支;姓黄的写“江夏世家”,表示他们是孝子黄香的一脉,等等。 正月初一至初三,小辈应向长辈拜年,亲朋则互相祝贺,名为拜年或拜正。当小孩一清早捧槟榔(或以橄榄代槟榔),向长辈请安拜年时,长者则赏些钱给他买糖果,俗称为赏面钱。这一天外出,遇见熟人,应互相道贺,共祝新正万事如意。交情较深的,则互相登门拜正。故此家家户户都备有大柑和橄榄,以备客人拜正答礼之用。 正月初一,潮俗禁忌很多,人人都要说吉利话,甚至孩子失手打破碗,还要说成“碗开花”或“缶开嘴大富贵”。如不慎点火烧了灯笼,则说是“灯火旺”。这一天不能扫地,应把扫帚藏起来,让垃圾积下,说是堆金积玉。据《录异记》说,藏扫帚的事,是商人区明过彭泽湖礼青洪君,得其侍女如愿,因而一切如愿发家。后因生气打了如愿,如愿钻进扫帚中,不愿出来,区明从此便倾家荡产了。有此传说,所以大家这一天便藏扫帚不扫地了。还有说正月初一如不吃干饭而喝饭汤,以后出门要遇雨。 潮汕春节文娱活动最活跃。有赛锣鼓班的,有 舞龙、舞蜈蚣、舞狮、扣鹦哥等。有些乡村还要通 过舞狮队拜年,联络乡情友谊。 正月初一至初三,一连拜祭祖先三天。祭拜时 有鼓乐助祭的习俗,所以一些弦间乐社和皮影戏班, 便在这时组成小乐队,到各地宗祠巡回弹唱助祭, 参贺新喜。主人对这些乐队,分别给以红包,由小孩以槟榔盘奉送乐队。 到了正月初四“弦架开”(即年假开)。这一天传说是上天汇报的神明落地的一天,过去迷信的拜神者,都一早就上神庙烧香嘱咐,有些还把全家的生辰年庚八字,写在红帖上,缚于神轿上,向神许愿,希望他“上天言好事,落地保平安”。 各行各业在新开市中,都有点“诀术”,教书的喜在笔筒上贴起“新春开笔砚,诸事皆逐意”的小红联;做生意的则一早起来就扫地,自外朝里扫,表示要把财扫进来,栖楹墙壁则贴上“开门扫地财长聚,货如轮转大利市”等吉利红联;农民则说这一天要吃蒜和猪肠,说吃了猪肠、蒜,新年做起事来“长长有和算”。总之,自除夕至正月初四年假开,人人都盼着争个好头彩。

潮汕民俗

潮汕民俗是中华民俗文化的一支,是汉文化与百越民俗文化及外来文化相融合的结晶,别具特色、自成体系。有农历正月初七吃“七样羹”,冬至吃“冬节丸”等饮食习俗;有请青娘母做“四句”等婚娶习俗;有“吃丁酒”、“出花园”等生育习俗;有时年八节祭拜等岁时民俗;有“搬涂戏”、“赛花灯”等游艺民俗;有好事送礼成双、歉事送礼奇数等交际礼俗。 汕头素有”美食之乡”美誉,汕头美食体现了潮汕饮食文化的深厚底蕴.汕头比较有名的当地小吃有;”老妈宫粽球”.”西天巷蚝烙”,”福合埕牛肉丸”,”新兴炒糕”,”飘香小食店的虾米笋”等,还有南澳岛上的多种海产风味. 老妈宫粽球,汕头老妈宫粽球是一种很特别的粽子,它借助妈祖信仰的灵光,由一种普通节食,变成一种适宜四时享用的不普通食物.在1920年前后,一位叫张强德的开始在老妈宫附近摆摊卖粽球.其制作非常讲究;选料精细(选用颗粒饱满的糯米),创意独特(有甜咸双拼料馅),不惜工本(咸料馅有香菇.虾米.腊肠.方鱼末.莲子.栗子和经腌制的南乳鬃头肉),过去店里还悬挂一块写着”食定正知”的横匾,后来演绎成一句在社会上流传广泛的俗语;”老妈宫粽球--食定正知”,过去潮汕人每逢行船出洋都要前来祭拜妈祖,祈求保佑平安.在老妈宫门口,会顺手买几个粽球作供品,祭拜后一路上幔幔将它们吃了,又好吃又耐饥. 潮汕人冬至吃甜丸:古人认为“冬至阳生,万物苏醒。”虽然还处于寒冷季节,人们却已闻到了春的气息,相传汉代冬至已有“进酒肴,谒贺君师耆老”的习俗。宋、元以来,潮俗盛行吃甜丸。甜丸既是用糯米磨粉和水搓丸煮成的甜汤,是冬至日最具代表性的食品。冬至前,农家主妇纷纷舂糯米粉(今多为机械辗制),有的互通有无,馈赠亲友。冬至这天一早,家中大人小孩往往围坐在竹葫或大盘子四周,各自提取事前用糯米粉和水搅搓成的粉团,以两只手搓成弹珠一样的丸子,叫“冬至丸”。“冬至丸”象征着岁暮之际全家人圆圆满满。有的“冬至丸”还加以橙糕、瓜册糖、豆砂等作馅料,俗称“鸭母氽”,“冬至丸”可任意搓得大小不一参差不齐,取“公孙丸”好兆头。冬至甜丸一般在天亮前煮熟,家人起床后,都要吃一碗“冬至丸”,潮汕有“冬至丸,一食就过年”的民谚,俗称“添岁”,表示年虽还没有过,但大家已加了一岁。 传说,有一年冬至,从外地来了三个衣衫褴褛的逃荒者。饥寒交迫,老妇饿死了,只剩下父女两个人。父亲向人家讨了一碗冬节圆给女儿吃,但女儿却坚决不吃,要让父亲吃。推来让去,父流泪说:“女儿,为父不能养活你,眼看你忍饥受饿,不如在这里择一人家嫁了,图一口之食。”女儿也就含泪答应,两人分食了一碗冬至圆后便分手了。后来,女儿嫁了一个好人家,日子好过一点了,但她天天思念父亲。到了冬节时候,更是忧伤万分。她的丈夫问起原因,妻子就将详情告知。后来夫妻俩想了一个方法,在大门环上贴了两颗大大的冬至圆,心里想:“父亲若看到,定会触景生情。”这样,年复一年,这习俗终于沿袭下来。然而,这个“到处贴甜丸”的陋俗毕竟行不久,它不仅不卫生,而且有损美观和十分浪费,也就自然消亡了。而这个“吃甜九”的习俗则一直流传至今。

(语文研究性课题精选)潮州传统文化

潮州传统文化 班级:组长:组员:指导老师: 一、课题提出 举例:潮之州,大海在其南,群山拥其北。潮州,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潮州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一直以来,潮州文化都有着不可抗拒的魅力,与我们的生活融为一体。作为一个潮州人,我们为之自豪。所以,了解我们家乡文化,是我们神圣的责任,我们都应该保护潮州文化,弘扬潮州文化。 二、研究内容 (一)潮汕功夫茶 (二)曲调优美的潮剧 (三)潮汕名小吃 三、研究过程 举例:(一)明确研究对象为潮州传统文化。 (二)通过查找与潮州文化相关的资料,了解潮州文化的发展历程。 (三)对查找的资料进行分类,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信息。 (四)组员共同商讨,写成研究报告。 四、研究成果 五、收获体会 举例:潮州文化博大精深,却在慢慢沉沦。这与政府机构的倾向有这很大的关系。因为文化的发展需要政治资源的滋养,政府机构是文化的第一投资者——它既有政策上的优势,也具有资金上的优势。所以作为非行政中心的潮汕地区,其文化的发展自然先天不足。即使当地政府有意使当地传统文化更好的继承和发展,但往往也会显得后劲不足。地方文化应当由民间主动地进行批判性的继承。这也许才是一个正确做法。但可悲的是,现代人似乎不想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许多人都认为传统文化是“老古董”,相对而言,他们更希望接受西方的“潮流”文化。所以,要靠民间主动保护地方的传统文化,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啊。 现在人们对传统文化总是有一种偏见,认为传统文化就是落后、腐朽的文化,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人们之所以不主动去传承潮州的传统文化,更多的是认为这些东西对于个人而言“没什么用”。换句话说,就是大家都觉得这对经济没有多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那些仅在民间传播的文化。 通过查找资料,我们了解到更多的潮州文化,了解到潮州文化的发展历程。在此同时,我们也了解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加上外来文化的冲击,有关潮州的传统文化似乎被人们淡忘了许多,新一代的年轻人,更多的是对外来文化的盲目崇拜。我们觉得,对待外来文化,我们应该汲取其中的精华,弃其糟粕,而不是空有满腔的热情,不加选择地接受。而对于我们家乡的传统文化,凝聚了老一辈的心血,见证了潮州人民的智慧。我们应该尽自己的责任,保护好潮州的传统文化,使潮州文化流传下去。

最新潮汕人文文化特征复习过程

中华传统文化 ——潮汕人文文化 中华拥有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文化底蕴也十分深厚,博大精深。潮汕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潮汕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制约下孕育、发生并传承的,因而中国传统民俗既有人类民俗的共性,又有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独特个性。 潮汕的祖先最初从福建南迁。潮汕人勇于开拓、坚韧不拔,具有向外开拓的精神。潮汕人对环境的适应性强,族群认同感强,坚韧不拔,刻苦耐劳,聪明灵活,在商业等领域有很多建树。他们很多从毫不起眼的行业和艰苦的工作开始,经过艰苦创业,最终取得成功。潮汕人因此被称作东方的“犹太人”。东南亚的富商巨贾多有潮汕人,香港首富李嘉诚,原籍就是潮州。潮汕华侨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更做出了丰功伟绩,潮汕华侨无不展现了他们作为华夏子孙对家国和民族的感情和责任。潮汕人长期的移民和拓展使潮汕人遍布世界各地,人们常说,有一个潮汕,在海外还有一个潮汕,来形容潮汕地区旅居海外的游子之多。 热情好客、务实不务虚、脚踏实地是潮汕人的重要优点。所以潮汕人从来就是奉承“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更不会怨天尤人,心存幻想。但是潮汕人在处世上的现实主义,却成了潮汕发展的绊脚石。这种现实主义的致命之处在于,处处从实际利益的动机出发考虑事物,重视眼前利益。潮汕的家长大多要求他们的子女报考一些经济类的专业,在很多潮汕家长看来,要去研究学问不如去打工挣钱。在价值取向的实用性、学习专业上的短视性以及继续深造上的短缺性,导致大量的有较高文化水平的潮汕人都从商,较少有人继续深造教育。 潮汕商人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家族主义可以说是众所周知。在相当多的潮汕企业中,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姑姨舅妗……等等,都加入到企业中来。在这些人的周边,又衍生出一个个血缘人际圈,使企业中的各种人际关系盘根错节、复杂异常。从这个层面上看,潮汕企业的家族化具有明显的传统性和原始性。这种经济家族化虽然在某个层面上讲加强了血缘关系,但这种加强的经济利益关系,但在有些时候会破坏了血缘链条的和谐性、完整性和连续性。 潮汕文化,也是比较传统,比起其他地方,潮汕地区的思想就显得有些封建了一些,例如,潮汕人都注重儿孙满堂、多子多福,比较重男轻女,有一种男尊女卑的思想。潮汕妇女的形象给外界就是贤妻良母。在潮汕地区,很少出现离婚现象,这也说明潮汕妇女有一种嫁鸡随鸡的思想。可见潮汕妇女思想也是相对保守的。到了现代,中国在改革开放,潮汕又在改革开放最好的广东,按理说,早就就应该摈弃传统的封建思想和礼仪。就是因为这样的思想影响着这一方人的行为举止和思想方式。 一方水土,一方人,潮汕人在中华的一方展现的独特的文化,绽放它的光芒。 紫外线灯的正确使用 紫外线灯的适用范围是用于室内空气和对物体的表面及水和其他液体的消毒。紫外线灯是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外环境中,切断传染

潮汕风俗文化

潮汕风俗文化 潮汕,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广东与福建的交界处,虽历来为粤东、赣东南、闽西南的商品集散地中心,潮人却自嘲为“省尾国角”。潮汕地区一直是广东仅次于南番顺的第二文风鼎盛地区。潮汕风俗,是潮汕文化的一个内容。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对于好的习俗便继承下来,对于不好的陋俗就丢弃了。 <<潮汕除夕、春节习俗>>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是日起,家家户户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谓之“采囤”。除夕前一二天,家家户户制作各式稞品,以备过年之用。除夕日外出家人都得赶回家团聚。除夕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饭后大人们给孩童、子女给父母上辈,分发“压岁钱”。是晚农家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过年夜守岁之俗十分普遍。守候新春来临,新年钟声敲响,家家户户鸣放鞭炮。 农历年的最末一天称岁除,这晚上称除夕,潮汕习俗谓之“过年”。除夕前人们便忙碌张罗备办各式年货了:买鸡、鹅、鸭、鱼、肉;添制新衣裳饰;新购家具、器皿;选购年画、春联等。尤其要买柑桔、青橄榄等水果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亲友的佳果。 贴门神、春联。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每当除夕将至,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 送压岁钱。送压岁钱是潮汕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这些钱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块红纸包着。这俗称为“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特别有趣的是,小孩临睡前,父母必将一张大面值钞票放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后即将钞票取回。 吃团年饭。除夕将至,家家户户的住宅打扮得焕然一新后。主妇们便忙着准备做一年之中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年饭。团年饭,顾名思义,是一家在过年时欢聚在一起吃饭,连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记的。 迎财神,放鞭饱。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民俗活动,就是在于夜时分拜财神。按说,腊月二十四日诸神上天,人间的诸路神仙都上天“汇报工作”去了。 拜年,送“大吉”。拜年,又称为“拜正”。初一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拜年的人,无论带了多少礼物,其中大桔(潮州柑)是不可少的。 迎神接福。正月初四是“神”或日“迎神”的日子。原来,年前腊月二十四日是“送神”日,下界诸神都在这一天升天向玉皇大帝朝贺述职,报告一年来下界人间行为的善恶。正月初四这天,再回到下界来继续监督人们,于是家家户户便在初四日迎接神的光临。 春节间的娱乐活动很多,如游神、游锣鼓、标旗和猜谜等。 <<潮汕元宵习俗>> 新春话花灯春节过后元宵节就来了,元宵古代称元夜,“夜”在古语中就是“宵”。元宵是潮汕新年的第一个节日,俗称“喜节”、“灯节”。始于西汉,汉武帝每逢正月便在宫中张灯结彩,以示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到了唐朝唐玄宗改一夜为三夜。苏味道有“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喷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平璋规定正月初八上灯,十七落灯,这十夜是我国最长的元宵灯节。 潮汕各县市每逢新春佳节也分别举办花灯展,其中潮州,澄海、普宁、揭西等在近年来就举办过大型灯展。广东首届民间艺术联欢节的盛会上,潮汕壮举的花灯也受到中外人士的欢迎。近年来,潮汕花灯展,吸引了海外回国的乡亲和港、澳、台同胞,同故乡亲人观赏花灯,欢度新春佳节,还受到有关报刊和电视台、电台的重视。这一盏盏精致的花灯,上下争妍,水天焕新,令人留连忘返,撩人情怀。

潮汕文化美食节活动策划方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潮汕文化美食节活动策划方案 篇一:美食节策划 美食节策划 一、活动名称: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第七届美食文化节 二、活动主题: 1、“食遍天下,味在东秦”各代表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向老师同学宣传家乡的民俗文化以 及地方特色,介绍家乡美食以弘扬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食文化历史久远, 中国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中一颗璀璨明珠,在世界上影响深远,让许多外国友人叹为 观止。《易经·系辞上》讲道:“形面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从中国饮食这一有 形的物,反映出来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格局并体现华夏民族文明形态这一无形的道。 2、“热爱生命,健康生活”健康是人们亘古不变的主题,可是当“瘦肉精”、“塑化剂”、“毒

馒头”、地沟油““等食品安全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不禁感慨道还有多少东西可以安全食 用,似乎健康离我们越来越远,所以我们此次活动想让同学摆脱顾虑,尽情享受美食饕餮。 三、承办单位:校学生会宣传部 四、协办单位:社团联合会聚英社 五、活动日期 六、活动流程 1、活动宣传 校内宣传 1、制作宣传板及电子海报 (1)美食节前期宣传(报名) 主题:美食文化节快到啦!开始报名了!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啊! 内容:亲,有一种味道你无法忘却,有一种声音你无不动容,有一种景致你 无法厌倦,那是来至于千里之外家乡味道,家乡的音乐,家乡的画面。。。家乡 的点点滴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每个游子都相信“曾经沧海难为水” 是对故乡最好的诠释。爱故乡就将你的爱展示出来,将家乡的美食发扬光大,

快来参加我校一年一度的美食文化节之食王争霸,与五湖四海的亲们一决高下。 届时,将以个美食代表队为单位搭建摊位,在规定时间内,用主办方提供的 食材,现场制作美食,有我们请出的教师评委和学生评委(学生会主席团成员) 品尝并打分,得分最多者为我们的“食王”,然后各个 摊位以自负盈亏的形式进 行现场销售自己另作的美食。还等什么呢?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你参加或 者不参加,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第七届美食文化节都在那里期待着你的加入哦! (附上届美食节活动照片记录) 报名方式:美食节活动报名以老乡会和各系为单位,两者只能跟随一 个报名,老乡会报名时以各老乡会为最小单位,每个老乡会出一队, 每队人数不限。由各老乡会统一将报名表(须写清参赛队伍成员的姓 名、学号、班级以及老乡会名称,如四川老乡会)、所 需摊位的数量 和其他参赛所要提交的物品一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交

潮汕文化

潮汕文化 正确名称称为潮州文化,是海内外潮人的根,在广东潮汕地区(以现在广东汕头、潮州、揭阳三市为中心)。生活在这个地区的潮州人,是汉民族中具有独特的文化面貌的一个支系。我们把潮州人所创造的文化名为"潮州文化"。潮州文化历史悠久独具特色,潮汕善堂堪称中国民间慈善事业的典范。潮州菜享誉全国,是国内最贵的一个菜系之一;潮剧是中国十大地方剧种,而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的《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诗词北曲勾栏荔镜记戏文全集》,俗称《荔镜记》可谓是用潮州话编写岭南第一文学巨著。北有秧歌,南有英歌,粗犷豪迈的潮阳英歌舞是南方艺林一朵奇葩;“潮州厝,皇宫起”,独具特色的潮汕民居别有一番古典雅致。 一字点题潮州文化,那就是一个“精”字。 潮汕地区地狭人稠,人口与资源和环境矛盾很大,激烈的竞争环境培养了潮州人的创造、开拓和冒险精神,不少人外出到海外谋生,形成社会风气,在农业上精耕细作,在手工业上精雕细琢,在商业上更是精打细算,极善经营,闻名海内外,有"中国的犹太人"之称。秦汉以后,汉文化向岭东扩展。晋唐时期,中原主流文化影响逐渐扩大,陈元光平定泉潮间蛮僚啸乱、韩愈谪任潮州刺史,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事件。宋元时期,大量移民入潮,闽文化北来,使潮汕地区全面开发,是潮州文化形成的重要环节。明清时期,最终形成有鲜明特征的潮州民系文化。潮汕地区从宋代起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也相应发展,人才辈出。 【概说】 一、潮汕文化的定义

潮汕文化是潮人民系的文化。中国有许多民系,其中如潮人民系、客家民系、广肇民系、闽南民系等。潮人民系颇为著名,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操潮汕方言。因此,潮汕文化是操潮汕方言的潮人民系的文化,是包括海内约1000万潮人和海外约1000万潮人共同创造、传承和发展的群体文化。 潮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内容十分丰富,在世界多元文化中享有很高的声誉。中华文化包括中华各民族、各民系、各地区、各种专题的文化,潮汕文化是其中的组成部分。研究潮汕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特色,弘扬潮汕文化的优良传统,对于丰富中华文化的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潮汕文化源远流长 潮汕文化是古代潮州土著文化、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相融合而产生和发展的文化。今潮汕地方很早就有土著居住,包括越族中的僚、俚、畲等土著,这些土著都有文化,潮汕文化在形成过程之中,就吸收这些土著文化中的优秀成份,如潮剧《苏六娘》中婉转悦耳的《斗畲歌》,就源于畲族民歌。潮汕地区现有的居民,其祖宗大多数是由中原地方先后移入的,为数众多的中原移民,也带来了中原文化。潮汕文化在长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取了中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成份,如儒家文化和中原的语言、文学、戏剧、音乐中的不少内容。随着潮汕民众由于各种原因,自唐宋至明清特别是汕头开埠以后,不断向海外各地移居,同时由于潮汕与海外各地经济贸易的发展,以及中外交往的增加,海外文化(包括西方文化和东南亚文化等)也不断传入潮汕,潮汕文化也吸取了海外文化中的优秀成份。如汕头市的骑楼建筑文化,就是吸收西方建筑艺术而建造的。由此看来,潮汕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特色,是吸取古代潮州土著文化、中原文化、海外

潮汕饮食文化论文

潮汕饮食文化论文 ●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有关人员: 高X(X)班 课题小组组长:XX 课题小组组员:XX、XX、XX 课题小组指导老师(签名):____________ ●内容提要: 首先,本次课题研究旨在使同学们更全面更深入辩证地认识潮汕小吃的文化,体会潮汕小吃的特色,而且以潮汕小吃的现状为基础为潮汕小吃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出谋划策,让我们的潮汕小吃逐渐被潮汕人发扬光大。 然后,我们的课题小组在本次研究性学习中采取注重实事求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主要有:上网,上书店查找资料;询问制作小吃的厨师;小组讨论、分析。 其次,经过我们课题小组的努力,克服了种种阻碍,这次的研究性学习已达到预期的目标,取得了成功。 最后,通过我们课题小组的讨论分析我们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在当今时代里,潮汕小吃要不被没落,甚至要进一步发展,就应该正确处理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的关系。 关键词:潮汕小吃创新继承发展 ●序言: 目前,潮汕小吃市场的现状是经营形式多样,品种齐全,经营网点以分散为主,基本能够满足本地区市场的消费需求。在经营形式上,一是单纯外卖的店铺。由包点摊店、小吃店、菜市场小吃摊点等经营。二是现吃为主带外卖的形式。由小吃餐厅、老字号小吃店等经营。另一种是小吃餐厅,主要以现卖现吃为主要经营特点。如潮汕小吃的自助套餐。虽然,潮汕小吃在汕头本地红红火火,但对于没来过潮汕的外地人来说,却是闻其名而难寻其踪。许多来汕的客人对潮汕小吃赞不绝口,然而,当他们想顺便买一些带走时,却往往因为不方便携带的包装而抱憾而归。在汕头各大超市,经常能见到粤式、上海、北方的小吃,却鲜见本地区的小吃。 其次,潮汕小吃老字号大多经营观念陈旧,守着老招牌得过且过,不愿意或不敢为老字号添金加银。如已经获得“中华名小吃”称号的老妈宫粽球、爱西干面等老字号小吃店,铺面还是那幅简陋的老面孔,那么单一的品种,那么陈旧的经营手法。 潮汕小吃是近几年才作为美食的一个门类发展起来的,知名度也得到提升,在我国顶尖级的小吃竞赛场一中华名小吃认定会上,潮汕小吃已经连续两届获得殊荣。 本次研究性学习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让潮汕小吃在如今的经济中不被没落谋得发展?

浅谈潮汕传统文化

浅谈潮汕传统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周易》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创造一方文化。文化影响一个人,甚至一个民族。文化之于生活,文化之于教化。传统文化是祖辈们留给我们的精神粮食,或有百年、或有千年,浑厚而独特,源远而流长。 潮汕,位于东南沿海广东与福建的交界处,历来为粤东、赣东南、闽西南的商品集散地中心,三面背山,一面向海,地处独特,自唐以来,英才辈出、人文厚重,宋“前七贤”明“后八俊”,也因此潮汕被称为“海滨邹鲁”。 最具代表潮汕传统文化莫过于潮汕话与潮汕功夫茶。 潮汕话是中国最古老最变化多端的语言,也是当今保存古汉语最多最特殊的方言,是八大方言区中闽南方言的次方言,也是广东三大语种之一。潮汕话初始于秦、汉时期,成型于唐、宋,到了明末清初,逐渐形成独立的语言体系。有人说这是一种没有文字的语言,神奇而有奇妙,可谓唐音古韵千年不易。 俗话说“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汕人”——潮汕人分布在世界各地,如泰国、新加坡、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以及远至欧洲北美洲等地,正所谓“本地一个潮汕,海外一潮汕,海内又一潮汕”。潮汕话就是潮汕人的“母语”,维系感情的纽带,形成了巨大的凝聚力。尤其在异域他乡,乡音相同,胜似“胶地人”(自己人)。 潮汕话作为一种文化载体,继承与传承了潮汕地区千年的传统文化,祖祖辈辈薪火相传,缔造了独具一方的潮汕风情。如潮乐、潮剧。潮剧是中国十大剧种之一,广东三大剧种之一,有“南国奇葩”的美誉。作为一种独特的地方文化戏曲,潮剧用潮汕话来演绎。其实它已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更是一种文化,一种足以体现一方水土民风的潮汕传统文化。 潮汕话对“海内的潮汕”与“海外的潮汕”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影响。对内,潮汕话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一种文化。对外,潮汕话更是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的见证。它维系了一股“同心同德同乡人”的情感,正如这情感的纽带凝聚了海外的潮汕人,这是一种“同乡”而又犹如亲人般的情怀。 语言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凝聚一个群体,也可以凝聚一个民族。潮汕话,凝聚了海内外三千万潮汕人。它是伟大的! 作为潮汕传统文化的另一典型代表潮汕工夫茶是我国古老的茶文化最有代表性的茶道,对于茶具、用水、沏工以及泡法都十分讲究,自有一套严格的程序,故曰:功夫茶。 功夫茶的步骤主要有纳茶、候汤、冲茶、刮沫、淋罐、烫杯、洒茶、敬茶以及品茶。 纳茶我们叫“乌龙入宫”,即是用茶匙把一壶量的茶叶装入茶壶之中;候汤即是煮水,《茶说》云:“一沸太稚,谓之婴儿沸;三沸太老,谓之百寿汤;若水面浮珠,声如松涛,是为二沸,正好之候也”;冲茶我们叫“悬壶高冲”,即将水注入壶中;刮沫好似春风拂面,用用壶盖刮去壶口的泡沫;淋罐曰孟臣淋霖,即是沸水浇壶身;烫杯俗话讲“烧盅热罐”。洒茶要诀是:低、快、均、尽。“低”是为了防止茶水变凉;“快”是为了保持香味,保持温度;“均”是为了杯杯均匀;“尽”是不让余水留在壶内。潮汕话我们称为“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敬茶也是有学问的,叫做“敬奉香茗”讲究的是先客后主,先长后幼。品茶又称“品茗审韵”,先闻后品,品茗时,以拇指与食指扶住杯沿,以中指抵住杯底,俗称“三龙护鼎”。品饮分三口进行,“三口方知味,三番方动心”。正是:“请得关公巡古城,更教韩信点奇兵。红红炭火清清水,满座茶香四海清。” 功夫茶品的不仅仅是茶而已,更是一方风情、一种文化。喝的是茶,品的却是一

关于潮汕地区青年对潮汕传统文化认知情况的调查

潮汕地区青年对潮汕传统文化认知情况的调查 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衡量标准,受到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不仅因为它大局上和经济、政治一同构成一个国家的主体,还因为它可以只是一个故事而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一名潮汕人,有责任也有义务弘扬潮汕传统民俗文化,它能够绵延不绝地发展,是一切文化工作者的共同目标。为此,为了能更好地弘扬潮汕传统民俗文化,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措施,对潮汕地区的青年开展了一项潮汕传统民俗文化认知情况的调查。 一、此项调查的研究设计和实施情况 (一)调查的研究设计 潮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容十分丰富,在世界多元文化中享有很高的声誉。中华文化包括中华各民族、各民系、各地区、各种专题的文化,潮汕文化是其中的组成部分。而当经济的发展促使潮汕部分旧城区民居的改建拆迁,促使人们去追求流行文化的时候,我们不免会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化的价值不是愈加悠远而是销声匿迹。 文化的继承有前人,更要有来者,80后与90后们对潮汕传统文化的认知直接影响到潮汕民俗文化的弘扬。因而,此次调查,将对象锁定在15岁至25岁年龄段的潮汕青年。这一群体在社会中是备受关注的一个群体。他们率先跨入中国的信息新时代前沿接触新生事物、成为新千年第一批彰显个性的族群的少年时代,最终将成为了现今这群开始思考民族荣誉国家前途、

日渐成熟进入社会有所担当的青年一代。所以他们对某一事物的认知,或深刻或肤浅,或狭隘或广阔,都将直接影响到最终效果。问卷的设计和调查,就是为了窥探这群年轻人对潮汕传统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和认同感,最终能更好地做好传统民俗文化的弘扬工作,一步一步地引导年轻人更多地关注潮汕传统民俗文化的发展并肩挑起这一社会重任。 在对年轻人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本调查小组还与老一辈们、民乐组织团体、潮汕民间手工艺者进行面对面访谈,与他们畅谈潮汕传统文化的精深博大,从而更多地了解各种民俗文化在潮汕地区的推及工作以及他们的期望。 (二)调查的实施情况 调查形式:调查主要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由于调查时间是暑假期间,年轻人接触上网的机会较多,而且通过网络发放问卷调查,花费经费少。调查问卷设定目标为100份,通过回收问卷78份,回收率78%。 调查围:历史资料显示,潮汕地区位于省最东端,括市、市和揭阳市三大区域。潮汕民系聚居于、、澄海、等九县市,由此此次调查主要是在、揭阳、市进行抽样调查,在地域分布方面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和普遍性。 调查对象:潮汕地区青年 调查期限:8月1日至8月15日 二、潮汕民俗文化认知调查结果及其深层分析 (一)、数据情况部分 1、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其中参加调查的男生有31人,占总数的39.7%,参加调查的女生有47人,占总数的60.3%。 参加调查的年龄当中15~20岁的有26人,占总数的33.3%,20~25岁的有51 人,占总数的67.3%。

关于潮汕传统文化的作文中考

关于潮汕传统文化的作文中考 潮汕人过年的传统习俗,主要有大年初四迎接灶神的过程以及传统美食“七菜羹”背后的寓意。一起来看看关于关于潮汕传统文化的作文中考,欢迎大家查阅! 关于潮汕传统文化范文1 对中国老百姓来说,春节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节日。到了那天,人们吃团圆饭,互相拜年,无不热闹!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老家大年初四的“灶神落天”。 到了初四那天,人们把大街小巷打扫得干干净净,准备迎接灶神。不一会儿,整条街变得干净了,并都挂满了彩旗。到了正午,鞭炮响起,人们纷纷走上街头,就连枝头上的鸟儿也飞走了,都准备迎接灶神。这时,从远处传来了一阵锣鼓声,是锣鼓队!只见领头的是一个小伙子,他边走边敲,鼓声响亮又清脆,十分有气势。随后是两队敲锣的小姑娘,她们穿着一致的服装,专心致志地敲着锣。锣声与鼓声交错在一起,形成了一首十分欢快的乐曲,动听极了! 几分钟后,伴着锣鼓声与鞭炮声,大家纷纷欢呼起来。只见几个小伙子抬着轿子从街头走来,人们在旁边夹道欢迎,直到灶神归位。

之后,人们纷纷去拜灶神,供品有红桃粿、红糖、大米、橘子等。整个村子都洋溢着热闹的气息。 不止是“灶神落天”,老家的“七菜羹”也颇有一番特色。这七菜,大部分是芹菜、葱、蒜、春菜、芥菜、莞荽以及百合。这七菜各有含义:芹菜谐音勤财,指勤能生财;葱谐音聪,指聪明;蒜谐音算,指计算;春菜,有万物回春之意;芥菜谐音大财,有发大财之意;莞荽,指有缘;百合,指百事合心。这“七菜羹”不止是潮汕人对饮食文化的传承,还是他们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 这就是潮汕人过年的习俗。 关于潮汕传统文化范文2 你喝过潮州的功夫茶吗?看过潮洲人过年时忙碌的样子吗? 非常喜欢喝功夫茶的要数我们潮州人了,喜爱到什么地步呢?饭前一泡茶,饭后一泡茶,招待客人也要冲茶,平时无聊时也要喝茶,有的老人甚至每天早上一起床就空腹喝茶。可想而知,我们潮洲人喜欢喝茶的程度是多么厉害。 而且功夫茶只有我们广东省才有的,其他地方是没有的,当然,一些外国人来广东也是为了喝上一杯茶。我们潮洲人喝茶的茶具也很有特色,通常有一个煮水壶子,有一个冲茶的茶罐,一般有三、四个杯子,杯子用来盛茶喝的。

关于潮汕春节文化的调查报告

对潮汕习俗文化的研究 ————你了解潮汕春节吗?【前言】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而春节的习俗在不同的地域又有不同的特色。潮汕春节民俗文化作为潮汕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旧时潮汕地区的春节民俗活动,总免不了有祀神祭祖以及游神赛会的项目,既有祭祀色彩,又具有喜庆娱乐的气氛,成为潮汕人不可或缺的风俗。经过历代的演变,潮汕民间传统节日习俗在继承民族传统节日风俗的基础上,又表现出一定的地方特色。民俗活动在与各地大体相同的前提下,其不同之处在于反映了由于气候、环境的变化,饮食、工艺和奉祀等呈现出的地方特色,现今似乎已渐渐为新一代潮汕人所淡忘。 【关键字】潮汕习俗、春节、 一、调查经过 【研究目的】 本次调查专题,就是为了了解潮汕春节各个节日的特色以及潮汕的民风民俗,继承和发扬潮汕文化的精华,摒弃封建迷信。从更深的层次反映了潮汕人的心理特点。 【研究方式】 结合地方文化,为了能更直观详细的得出结果,在本次调查中,采用了网络(论坛、QQ)、查阅有关书籍、文献、走访等形式来完成本次社会调查。 二、调查结果 1.关于节日及习俗介绍 1.1冬至

冬至,俗称“冻结”、“长至节”和“亚岁”等,它是我国自晋朝至今的传统节日。潮汕人在冬至那天,都要吃“汤圆”,这是传统习俗,象征合家团圆、诸事圆满。 昔时潮汕城乡在冬至日还有以甜糯米丸拜“司令公”,并备三牲祭祖和扫墓的习俗。冬至扫墓叫“过冬纸”,人去世未满三年,后代扫墓应在清明节“过春纸”,以后才“过冬纸”。冬至扫墓,因为冬天少雨,阳光充足,在山野举行祭祖较为方便,也借此郊游,有娱乐身心的作用。 1.2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夜我们称作平安夜,“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除夕的主要活动有三项:吃团圆饭,祭祀,守岁。 ●团圆饭。 以前的团圆饭是杀一两只鸡炖人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般的家庭会吃一些比如燕窝、鲍鱼等等比较名贵的食物。更有一些人为了方便,一家人到酒家去吃上一顿,毕竟辛苦一年了!吃完饭一家人在电视旁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此日当饮糯米甜酒,长沙称此为“屠苏酒”,实以甜酒应屠苏酒之名也;又吃年糕,寓“年高”之意,取悦于长者。 ●祭祀。 祭祀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习俗。这是封建制度下,人们进行自我安慰的一种方法。 ●守岁。

语文研究性学习——潮汕小吃文化调查

潮汕小吃文化调查 ·研究型课题学习研究组有关成员 高一(3)班 研究小组组长: 研究小组组员: 指导老师: (一)问题的提出 潮汕是小吃驰名的地区之一,许多小吃不仅为本地人所喜爱,在外地也是脍炙人口的。 在全国优秀小吃品种评定会——“中华名小吃认定会”上,已有8个潮汕小吃获得“中华名小吃”称号。作为潮汕地区未来的主人翁,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关注潮汕地区日新月异的变化。于是,我们想借这次活动,将搜查来的小吃与大家一一分享,从而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家乡。 (二)研究目的 本次课题研究旨在使同学们更全面更深入辩证地认识潮汕小吃的文化,体会潮汕小吃的特色,而且以潮汕小吃的现状为基础为潮汕小吃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出谋划策,让我们的潮汕小吃逐渐被潮汕人发扬光大。 (三)研究过程 1.我们制作并分发的调查问卷,并在收回问卷后对问卷数据进行整理等级 (具体内容如下) 关于“潮汕美食”的调查问卷 麻烦您帮我们完成这份调查问卷,我们全体组员在此向您致谢! 1您觉得潮汕美食“美”吗? A.美 B.不美 C.SOSO 2.您觉得潮汕美食的形式美在哪里?(多选) A.造型方面 B.色彩方面 C.程序方面 D.环境方面 3.在造型这一方面中,潮汕美食是怎么样增强其艺术性和美感效果的?(多选) A.菜肴本身的摆放 B.盘饰雕刻 C.盛器的配置 4在色彩搭配、盛器搭配、盘饰等方面很注重色彩的陪衬烘托,这样有什么作用呢? A.使其整体上呈现协调美观 B.增强菜肴成品的观赏性 C.引人食欲 5您觉得潮汕美食的程序是否是最为科学合理、最符合美食原则的? A.是 B.不是 C.一般般 6其他地区的人认为潮汕美食在程序上是非常讲究、独特的,您是否赞成这个观点? A.赞成 B.不赞成 C.无所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