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知识点整理

赤壁赋知识点整理
赤壁赋知识点整理

《赤壁赋》知识点整理

一、虚词

1.而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

(2)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

(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承

接)

(4)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

(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表转折)(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表转

折)

(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连词,表修饰)

2. 之

(1)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

的)

(2)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3)哀吾生之须臾(助词,

的)

(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

(5)苟非吾之所有(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

(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

们)

(8)吾与子之所共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 于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

在)

(2)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

(3)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

在)

(4)于是饮酒乐甚(介词,在)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

被)

(6)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在)

(7)寄蜉蝣于天地(介词,

在)

(8)托遗响于悲风(介词,在)

4. 乎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形容词词

尾)

(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形容词词尾)

(3)郁乎苍苍(形容词词

尾)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语气词,表示疑问)(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表示疑

问)

(6)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在)

二、实词

1. 通假字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

(2)山川相繆(通“缭”,环绕)

(3)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

(4)举匏尊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

2. 古今异义

(1)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2)白露横江

古义:白茫茫的水汽

(3)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

(4)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指他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5)倚歌而和之

古义:循,依。

3. 一词多义

(1)东a顺流而东(动词,向东进军)

b东望武昌(名词作状语,向东)

(2)望a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

b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3)下 a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占)

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词,下面)(4)如a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

b如怨如慕(副词,像)

(5)歌 a扣舷而歌之(动词,唱)

b歌曰(名词歌词)

c倚歌而和之(名词曲调)

(6)长 a抱明月而长终(永远)

b而卒莫消长也(增长)

4. 词类活用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用作状语,向西,向东)

(2)下江陵(名词用作动词,攻占)

(3)顺流而东也(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进

军)

(4)舞幽壑之潜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5)泣孤舟之嫠妇(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

(6)正襟危坐(形容词用作动词,整理)

(7)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名词用作状语,向

南)

(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用作动词,打鱼砍柴)

(9)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

友)

(10)不知东方之既白(形容词用作动词,显出白色)

四、文言句式

1. 判断句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介词结构后置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相与枕藉乎舟中

5.定语后置

凌万顷之茫然

客有吹洞箫者

6.谓语前

渺渺兮予

怀

7.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8.宾语前置

何为其然也?

而又何羡乎?

而今安在哉?

五、重点语句翻译

1.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译文: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

2.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文:任凭小船在茫茫无际的江面上自由漂流,越过那浩荡渺远的江面。

3.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译文:多么广阔浩瀚啊,我们像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我们像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界的神仙。

4.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译文: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

5. 盖其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译文: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

五、重点语句默写

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前赤壁赋》)

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轼《前赤壁赋》)

3.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轼《前赤壁赋》)

4.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前赤壁赋》)

5.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前赤壁赋》)

6.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苏轼《前赤壁赋》)

赤壁赋 知识点总结

《赤壁赋》知识点整理 一、虚词 1.而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2)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 (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承接) (4)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 (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表转折) (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表转折) (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连词,表修饰) 2.之 (1)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 的) (2)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3)哀吾生之须臾(助词, 的) (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 (5)苟非吾之所有(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6)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 (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 们) (8)吾与子之所共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3.于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 (2)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 (3)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 在) (4)于是饮酒乐甚(介词,在)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被) (6)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在) (7)寄蜉蝣于天地(介词, 在) (8)托遗响于悲风(介词,在) 4.乎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形容词词 尾) (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形容词词尾) (3)郁乎苍苍(形容词词尾)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语气词,表示疑问) (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表示疑问) (6)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在) 二、实词 1.通假字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 (2)山川相繆(通“缭”,环绕) (3)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 (4)举匏尊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 2.古今异义 (1)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2)白露横江 古义:白茫茫的水汽 (3)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 (4)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指他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3.一词多义 (1)东a顺流而东(动词,向东进军) b东望武昌(名词作状语,向东) (2)望a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 b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 (3)下 a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占) 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词,下面) (4)如 a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 b如怨如慕(副词,像) (5)歌a扣舷而歌之(动词,唱) b歌曰(名词歌词) c倚歌而和之(名词曲调) (6)长a抱明月而长终(永远) b而卒莫消长也(增长)

前赤壁赋知识点总结

《前赤壁赋》 第一段 一、注音: 1、壬戌rénxū 2、属客 zhǔ 3、窈窕 yǎo tiǎo 4、少焉 shǎo 5、冯虚御风píng 二、通假字: 1、属.客:同“嘱”,劝人饮酒。 2、冯.虚御风:通“凭”,乘。 三、重点字词解释: 1、既望 ..:过了望日,指农历十六日。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日。 (朔,农历每月初一) 2、清风徐.来:缓缓地。 3、水波不兴.:兴起。 4、徘徊 ..:停留。 5、白露横.江:笼罩,弥漫。 6、纵.一苇之所如.:纵,任。如,往。 7、凌.万顷之茫然:越过。 8、浩浩乎.:助词,形容词的词尾,没有实在意义。 9、而不知其所.止:和后面的动词共同组成一个名词性的短语,表示……的地方。 四、重点句翻译: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任凭小船儿自由飘荡,越过一望无际白茫茫的江面。江面多么辽阔,船儿象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好像离开了人世,无拘无束,飞升变化,登上仙境。 五、特殊句式: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倒装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后置倒装 3、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倒装,“万顷”使用了借代的修辞,代表江面,“茫然”作“万顷”的定语,表示修饰。“之”,助词,起到了帮助定语后置的作用。 注:倒装句一般只有四种: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主谓倒置

第二段 一、注音: 1、饮酒乐甚 lè 2、扣舷 xián 3、桂棹 zhào 4、溯流光sù 5、倚歌而和之 hè 6、幽壑hè 7、嫠妇lí 二、使动用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使……起舞;使……哭泣。 三、定语后置句:客有吹洞箫者. 四、重点字词解释: 1、扣.舷:敲。 2、美人 ..:指他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3、倚.歌而和.之:循、依;唱和。 4、袅袅 ..:形容声音婉转悠长。 五、翻译: 1、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有吹奏洞箫的客人,依照歌曲的声调和节拍同声相应、唱和。 2、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那声音呜呜的,像怨恨像思慕,像哭泣像倾诉,尾声凄切、婉转、悠扬,如同不断的细丝。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箫声)使深谷中的蛟龙听了起舞,使独坐孤舟的寡妇听了落泪。 六、“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使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写箫声的“悲凉”及感染力,衬托哀怨的心境。 第三段 一、注音: 1、愀然 qiǎo 2、山川相缪 liáo 3、舳舻 zhú lú 4、旌旗 jīng 5、酾酒 shī 6、横槊赋诗 shuò 7、扁舟 piān 8、匏樽páo zūn 9、蜉蝣fú yóu 10、挟飞仙 xié 11、骤得zhòu

《前赤壁赋》知识点归纳46982教学文案

《前赤壁赋》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1、举酒属客举匏尊以相属(属,通“嘱”劝酒)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3、山川相缪(缪,通“缭”连结、盘绕) 4、杯盘狼籍(籍,通“藉”,凌乱) 5、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 (二)词类活用 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动唱)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使……起舞;泣,使……哭泣) 3、正襟危坐(正,形作动整理)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向南) 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 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东:名作动,攻占,向东进军、东下)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 8、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意动用法以……为伴、以……为友) (三)古今异义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四)一词多义 望: 七月之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 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向远处看) 歌: 扣舷而歌(唱) 歌曰(歌词) 倚歌而和之(歌声) 如: 纵一苇之所如(往)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 然: 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像声词词尾) 何为其然也(这样)

长: 抱明月而长终(永远) 而卒莫消长也(增长) 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 月出于东山之上(从) 徘徊于斗牛之间(在)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 托遗响于悲风(给) 而: 羽化而登仙(表承接) 扣舷而歌(表修饰) 倚歌而和之(表修饰) 正襟危坐而问之(表修饰) 侣鱼虾而友麋鹿(表并列) 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表转折) 耳得之而为声(表因果) 之: 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 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 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取独) 其: 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 其声呜呜然(代词,那) 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 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 (五)特殊句式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宾短语后置) 2、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短语后置) 3、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 4、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5、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 6、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7、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 8、是造物之无尽藏也。(判断句) 9、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 三、本课成语 1、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2、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3、遗世独立: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人往来。 4、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 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赤壁赋、登泰山记》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简答、阅读【必修上册】

必修上册第16课习题及答案【部编版高一】 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选择题】【课内简答题】【高考阅读训练】 第16课 一、赤壁赋/苏轼 二、登泰山记/姚鼐 一、《赤壁赋》/苏轼 【精品习题及答案】 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①选自《苏轼文集》卷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元丰五年(1082)秋冬,苏轼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两篇赋。本文是第一篇,又称《前赤壁赋》。赤壁之战的地点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在今湖北武汉市的赤矶山。苏轼所游是黄州的赤鼻矶,并非赤壁大战处。 ②【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 ③【既望】过了望日后的第一天,通常指农历每月十六日。 ④【举酒属客】举起酒杯,劝客人饮酒。属,劝请。 ⑤【明月之诗】和下文的“窈窕之章”分指《诗经·陈风·月出》及其诗句。这首诗的第一章有“舒窈纠兮”的句子,所以称为“窈窕之章”。 ⑥【少焉】一会儿。⑦【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⑧【白露】指白茫茫的水汽。 ⑨【纵一苇之所如】任凭小船漂去。纵,放任。一苇,指小船(比喻船很小,像一片苇叶)。语出《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航)之。”如,往。

⑩【凌万顷之茫然】越过那茫茫的江面。凌,越过。万顷,指广阔的江面。茫然,旷远的样子。 ?【冯虚御风】凌空驾风而行。冯,同“凭”,乘。虚,太空。御,驾。?【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脱离人世,升入仙境。羽化,指飞升成仙。?【扣舷】敲着船边,指打着节拍。 ?【桂掉兮兰桨】桂木做的掉,木兰做的桨。 ?【击空明兮溯流光】(桨)划破月光下的清波,(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空明,指月光下的清波。流光,江面浮动的月光。 ?【渺渺兮予怀】我心里想得很远。渺渺,悠远的样子。 ?【望美人兮天一方】眺望美人,(美人)却在天的那一边。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客】指与苏轼同游的人。?【洞箫】管乐器的一种。 ?【倚歌】依照歌曲的声调和节拍。倚,循、依。 ?【和之】(用箫)随着歌声伴奏。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尾声细弱而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缕,细丝。 ?【舞幽壑之潜较,泣孤舟之嫠妇】意思是,箫声使深谷中的蛟龙听了起舞,使独坐孤舟的寡妇听了落泪。幽壑,深谷。嫠妇,寡妇。 ?【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危坐】端坐。 ?【何为其然也】(曲调)为什么这样(悲凉)呢? ?【夏口】古镇名,在今湖北武昌的西面。?【武昌】今湖北鄂州。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山水环绕,一片苍翠。缪,同“缭”,盘绕、围绕。?【此】这地方。?【困)受困。指曹操败于赤壁。?【周郎】周瑜。?【方】当。 ?【破荆州】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南击荆州,当时荆州刺史刘表已死,刘表的儿子刘琮投降曹操。荆州,在今湖北、湖南一带。 ?【下江陵】刘琮投降曹操以后,曹操又在当阳的长坂击败刘备,进兵江陵。下,攻占。江陵,当时荆州首府。

赤壁赋知识点归纳

《赤壁赋》知识点归纳(完整全新——学生版) 班级词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浩浩乎如虚御风() 2、山川相缪() 3、举匏尊以相属()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义: 1.白露横.江(横:。) 2.纵.一苇之所如.(纵:;如:。) 3.凌.万顷之茫然(凌:。) 4.浩浩 ..乎如虚.御风(浩浩:;虚:。) 5.倚.歌而和.之(倚:;和:。) 6.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袅袅:;缕:。) 7.正襟危.坐(危:。) 8.方.其破荆州(方:。) 9.固.一世之雄也(固:。) 10.哀吾生之须臾 ..(须臾:。) 11.知不可乎骤.得(骤:。) 12.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曾:;一瞬:。)13.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食:。) 三、解释下列句中画线词古今异义: (1)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今义:)(2)白露横江(古义:今义:) (3) 凌万顷之茫然(古义:今义:) 四、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 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正襟危坐()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8、侣鱼虾而友麋鹿() 9、不知之既白() 五、解释一词多义(实词): 1、望: ①七月之望() ②望美人兮天一方() 2、歌: ①扣舷而歌() ②歌曰() ③倚歌而和之() 3、如: ①纵一苇之所如() ②浩浩乎如虚御风() 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4长: ①抱明月而长终() ②而卒莫消长也() 六、解释下面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而 ①浩浩乎如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②倚歌而和之() ③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④侣鱼虾而友麋鹿() ⑤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⑥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⑦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⑧耳得之而为声() 2. 之

《前赤壁赋》知识点归纳

《前赤壁赋》文言知识点整理 (一)通假字 1、举酒属客举匏尊以相属(属,通“嘱”劝酒)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3、山川相缪(缪,通“缭”连结、盘绕) 4、杯盘狼籍(籍,通“藉”,凌乱) 5、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 (二)词类活用 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动唱)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使……起舞;泣,使……哭泣) 3、正襟危坐(正,形作动整理)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向南) 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 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东:名作动,攻占, 向东进军、东下)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 8、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意动用法以……为伴、以…… 为友) (三)古今异义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四)一词多义 1、望: 七月之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 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向远处看) 2、歌: 扣舷而歌(唱) 歌曰(歌词) 倚歌而和之(歌声) 3、如: 纵一苇之所如(往)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 4、然: 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像声词词尾) 何为其然也(这样) 5、长: 抱明月而长终(永远) 而卒莫消长也(增长) 6、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 月出于东山之上(从) 徘徊于斗牛之间(在)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 托遗响于悲风(给) 7、而: 羽化而登仙(表承接)

扣舷而歌(表修饰) 倚歌而和之(表修饰) 正襟危坐而问之(表修饰) 侣鱼虾而友麋鹿(表并列) 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表转折) 耳得之而为声(表因果) 8、之: 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 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 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取独) 9、其: 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 其声呜呜然(代词,那) 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 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 (五)特殊句式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宾短语后置) 2、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短语后置) 3、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 4、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 6、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 7、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8、是造物之无尽藏也。(判断句) 9、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 (六)本课成语 1、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2、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3、遗世独立: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人往来。 4、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 细微悠长。 5、杯盘狼藉: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七)其他重点字词 七月既望 ..(农历每月十六) 白露横.江(笼罩) 纵.一苇之所如(纵:任,如:往) 凌.万顷之茫然(越过)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浩浩:广阔,辽远;冯虚:凌空、凭空) 渺渺 ..兮予怀(悠远的样子) 倚歌而和之(倚:循,依;和:唱和)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缕:细丝) 正襟危.坐(端正) 方其破荆州(方,当) 固.一世之雄也(本来) 哀吾生之须臾 ..(片刻) 知不可乎骤得(骤:突然;骤得轻易得到)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曾:竟,连……都……;一瞬:一眨眼,比喻时间短暂)

苏轼《赤壁赋》教案和文言知识点整理归纳及全文翻译

教案 《赤壁赋》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学习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2、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3、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4、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5、熟读并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 1、能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汇,同时掌握文中文言句式的特点。 2、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鉴赏相联系,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 3、欣赏分析的“水月”意象和以对话形式展开议论的写法。 4、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旷达的情怀和积极乐观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难点 1、了解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 2、体悟文中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 3、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现的乐观旷达的胸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问: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赤壁的古诗词? 参考:《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赤壁》(杜牧) 问:同学们知不知道什么是“赋”? 自答:名称最早见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到汉代形成特定的体制。“赋”着力于铺陈事物,较多地掺用散文化的句式。赋体经历了长期演变的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影响下,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象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是文赋的佳作。 《赤壁赋》又有《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本文为《前赤壁赋》。 板书:写下课名、作者 (二)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天性豪迈旷达,仕途不幸,更促其至情得失,达于天地之间。诗、词、文皆卓然一家。父苏洵,弟苏辙均以文名著称,而以苏轼成就最大。文坛历史上称他们父子为“三苏”。散文上与欧阳修合称为“欧苏”;诗歌与黄庭坚合称为“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列为宋四家之首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另外苏轼还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代表作品:《东坡乐府》、《东坡七集》、《前赤壁赋》,《石钟山记》。 (三)写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外调杭州通判,转任密、徐、湖州知州。元丰二年(1080年)因讽刺新法的诗句,而被捕下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筑室于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 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七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苏轼在赤壁的创作活动,给赤壁增添了光彩,清人就干脆把黄州赤壁命名为“东坡赤壁”,并镌刻在建筑物的门额上,由此名满天下。直到今天,在黄冈东坡赤壁,仍有“二赋常”“酹江亭”“坡仙亭”等名胜。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四)朗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感。 壬rén戌 xū属 zhǔ客窈yǎo窕 tiǎo 冯píng虚御风桂棹zhào 倚歌而和hè愀qiǎo然舳zhú舻lú山川相缪liáo 酾shī酒横槊shuò渔樵qiáo 江渚zhǔ匏páo樽蜉fú蝣 (五)翻译并补充课文注释 泛舟:荡舟,划着船。泛,浮行,漂浮。白露横江:白茫茫的水气横铺在江面上。横,横铺,覆盖,笼罩。

《赤壁赋》知识点梳理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赤壁赋》知识点梳理 一、文学常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独到成就。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当时,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心情十分苦闷。同年,他先后两次游览黄州的赤鼻矶,“借地抒情”,相继写下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诗文。本文是《前赤壁赋》,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表现了他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 二、“赋” 赋是一种有韵的文体,讲求声律、押韵、对比等形式,有辞赋、骈赋和律赋等。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骈散结合;句式长短不齐,用韵错落有致,更多地表现了散文融景情理于一体的艺术特色。 二、重点字、词、句 (一)通假字 1.举酒属客举匏尊以相属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3.山川相缪4.杯盘狼籍5.举匏尊以相属 (二)词类活用 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正襟危坐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 而东也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8.侣鱼虾而友麋鹿 9、下江陵 10、渺沧海之一粟 11、歌窈窕之章 12、哀吾生之须臾 13、不知东方之既白 (三)古今异义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2.凌万顷之茫然3、徘徊于斗牛之间(四)一词多义 1.望: 七月之望望美人兮天一方 2.歌: 扣舷而歌歌曰倚歌而和之3.如: 纵一苇之所如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4.然: 其声呜呜然何为其然也 5.长: 抱明月而长终而卒莫消长也 6.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托遗响于悲风 7.而: 羽化而登仙扣舷而歌倚歌而和之 正襟危坐而问之 侣鱼虾而友麋鹿 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

赤壁赋知识点梳理

《赤壁赋》知识点梳理 一、文学常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独到成就。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当时,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心情十分苦闷。同年,他先后两次游览黄州的赤鼻矶,“借地抒情”,相继写下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诗文。本文是《前赤壁赋》,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表现了他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 二、重点字、词、句 (一)通假字 1.举酒属客举匏尊以相属(属,通“嘱”劝酒)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3.山川相缪(缪,通“缭”连结、盘绕) 4.杯盘狼籍(籍,通“藉”,凌乱) 5.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 (二)词类活用 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动唱)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使……起舞;泣,使……哭泣)

3.正襟危坐(正,形作动整理)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向南) 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 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东:名作动,攻占,向东进军、东下)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 8.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意动用法以……为伴、以……为友) (三)古今异义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四)一词多义 1.望: 七月之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 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向远处看) 2.歌: 扣舷而歌(唱) 歌曰(歌词) 倚歌而和之(歌声) 3.如:

高一语文必修二《赤壁赋》的知识点整理

高一语文必修二《赤壁赋》的知识点整理 一、文学 常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 山(今属四川)人。苏轼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诗、词、文、书、画、 文艺理论均有独到成就。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本 文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当时,苏轼被贬 为黄州团练副使,心情十分苦闷。同年,他先后两次游览黄州的赤鼻矶,“借地 抒情”,相继写下了《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诗文。本文是《前赤壁赋》,作者 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表现了他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 的情怀。 二、重点字、词、句 (一)通假字 1.举酒属客 举匏尊以相属(属,通“嘱”劝酒 )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通“凭”乘) 3.山川相缪 (缪,通“缭”连结、盘绕) 4.杯盘狼籍 (籍,通“藉”,凌乱) 5.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 (二)词类活用 1.歌窈窕之章 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动 唱)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舞,使……起舞;泣,使……哭泣) 3.正襟危坐(正,形作动 整理)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 向南) 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 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下、东:名作动,攻占,向东进军、 东下)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 8.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友:意动用法 以……为伴、以……为友) (三)古今异义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四)一词多义 1.望: 七月之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 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 眺望,向远处看) 2.歌: 扣舷而歌(唱) 歌曰(歌词) 倚歌而和之(歌声) 3.如: 纵一苇之所如(往)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 4.然: 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像声词词尾) 何为其然也(这样) 5.长: 抱明月而长终(永远) 而卒莫消长也(增长) 6.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 月出于东山之上(从) 徘徊于斗牛之间(在)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 托遗响于悲风(给) 7.而: 羽化而登仙(表承接) 扣舷而歌(表修饰) 倚歌而和之(表修饰) 正襟危坐而问之(表修饰) 侣鱼虾而友麋鹿(表并列) 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表转折) 耳得之而为声(表因果) 8.之: 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 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

《赤壁赋》文言知识点归纳

《赤壁赋》文言知识点归纳 一、字音: 1、壬戌(r?nxū) 10、酾酒(shī) 2、桂棹(zhào) 11、横槊(shuò) 3、余音袅袅( niǎo) 12、渔樵(qiáo) 4、幽壑(ha) 13、扁舟(piān) 5、嫠妇(lí) 14、匏樽(páo) 6、愀然(qiǎo) 15、蜉蝣(fúyóu) 7、山川相缪(liáo) 16、无尽藏(zàng) 8、舳舻千里(zhúlú) 17、狼籍(jí) 9、旌旗(jīng) 18、枕藉(jia) 二、通假字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三、实词的含义。 (1)七月既望 ..:.既,过了。望,农历每月十五 (2)举酒属.客:劝人饮酒 (3)纵.一苇 ..之所如.:.纵,任。如,往 (4)凌.万顷之茫然 ..:.凌,越过。茫然,旷远的样子 (5)击空明 ..兮溯.流水:空明,月光下的清波。溯,逆流而上 (6)渺渺 ..兮予怀:悠远的样子 (7)倚.歌而和.之:循,依。唱和 (8)不绝如缕.:.细丝(9)苏子愀然 ..:.容色改变的样子 (10)正.襟危.坐:都是端正的意思 (11)方.其破荆州:当 (12)横槊.赋.诗:朗诵。 (13)固.一也之雄也:本来 (14)寄蜉蝣 ..于天地:喻人生短促 (15)逝者如斯.:.此,指水 (1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 ..也:消减和增长 (17)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连、竟 (18)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享有 四、重点虚词 (1)于. 月出于.东山之上:从 徘徊于.斗牛之间:在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表被动(2)之. 纵一苇之.所知:助词,主谓间,无实义目遇之.而成色:它们,代清风、明月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无实义 惟江上之.清风:助词,的(3)而. 倚歌而.和之:表修饰关系,不译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但,表转折关系 耳得之而.为声:就,表顺承关系 (4)其. 其.声呜呜然:那 方其.破荆州:他,代曹操 何为其.然也:语气词 (5) 乎.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的样子,形容词词尾而又何羡乎.:.呢,表疑问语气词 (6)挟飞仙以.遨游: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 (7)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如果 (8)而今安.在哉:哪里

《赤壁赋》知识点全梳理

《赤壁赋》知识点全梳理 一、知识点梳理 1、文体知识 赋,是中国古典文学 的一种重要文体,赋是介于诗、文之间的边缘文体,在两者之间,赋又更近于诗体。赋萌生于战国,兴盛于汉唐,衰于宋元明清。赋是汉代最具代表性,最能彰显其时代精神的一种文学样式。汉赋分为骚体赋、汉大赋和抒情小赋。 赋的特点: ①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句式错落有致并追求骈偶; ②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 ③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④内容上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排偶和藻饰是汉赋的一大特征。经历长期的演变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的影响下,又出现了散文 化的趋势,不讲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赤壁赋 》即是一篇文赋。 2、作家作品: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3、课文 解读《赤壁赋》 第1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这是本文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第2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第3 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 第4 段,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 第5 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二、综合练习题 (一)给加点字注音 壬戌(,)举酒属客()一苇()窈()窕()冯()虚御()风扣舷()桂棹()溯()嫠()妇袅袅()不绝如缕()愀然 ()潜蛟(,)和之()挟()山川相缪()舳舻(,)旌旗()酾酒()横槊()渔樵()江渚()麋鹿()匏尊()蜉蝣(,) 粟()须臾()愀然()枕藉()洗盏()更酌()肴核()杯盘狼籍() (二)指出下列句子 中的通假字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2 、杯盘狼籍 (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的含义 1、七月既望 2、举酒属客 3、徘徊于斗牛之间 4、纵一苇之所如 5、凌万顷之茫然 6、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7、桂棹兮兰桨 8、击空明兮溯流光 9、倚歌而和之 10、其声呜呜然 11、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12、苏子愀然 13、正襟危坐 14、山川相缪 15、方其破荆州 16、下江陵 17、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赤壁赋知识点整理

赤壁赋知识点整理 一、字音: 1、壬戌(rénxū) 10、酾酒(shī) 2、桂棹(zhào) 11、横槊(shuò) 3、余音袅袅( niǎo) 12、渔樵(qiáo) 4、幽壑(hè) 13、扁舟(piān) 5、嫠妇( lí) 14、匏樽(páo) 6、愀然(qiǎo) 15、蜉蝣(fúyóu) 7、山川相缪(liáo) 16、无尽藏(zàng) 8、舳舻千里(zhúlú) 17、狼籍(jí) 9、旌旗(jīng) 18、枕藉(jiè) 二、通假字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三、实词的含义。 (1)七月既望:既,过了。望,农历每月十五 (2)举酒属客:劝人饮酒(3)纵一苇之所如:纵,任。如,往 (4)凌万顷之茫然:凌,越过。茫然,旷远的样子 (5)击空明兮溯流水:空明,月光下的清波。溯,逆流而上 (6)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 (7)倚歌而和之:循,依。唱和

(8)不绝如缕:细丝 (9)苏子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10)正襟危坐:都是端正的意思 (11)方其破荆州:当 (12)横槊赋诗:朗诵。 (13)固一也之雄也:本来 (14)寄蜉蝣于天地:喻人生短促 (15)逝者如斯:此,指水 (1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消减和增长 (17)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连、竟 (18)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有 四、重点虚词 (1)于 月出于东山之上:从 徘徊于斗牛之间:在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表被动

(2) 之 纵一苇之所知:助词,主谓间,无实义 目遇之而成色:它们,代清风、明月 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无实义 惟江上之清风:助词,的 (3) 而 倚歌而和之:表修饰关系,不译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但,表转折关系 耳得之而为声:就,表顺承关系 (4) 其 其声呜呜然:那 方其破荆州:他,代曹操 何为其然也:语气词 (5) 乎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的样子,形容词词尾而又何羡乎:呢,表疑问语气词 (6)挟飞仙以遨游: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 (7)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如果 (8)而今安在哉:哪里 (9)纵一苇之所如:的地方 五、词类活用

《赤壁赋》知识点总结

《赤壁赋》知识点总结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 和散文 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螭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赤壁赋 》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既望:七月既望(农历十六。既,过了。望,农历每月十五) 2、少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不多一会儿) 3、如:纵一苇之所如(往) 4、凌:凌万顷之茫然(越过) 5、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驾) 6溯:击空明兮溯流光(逆流而上) 7、予怀:渺渺兮予怀(我的心) 8、倚:倚歌而和之(循、依) 9、方、破:方其破荆州(当;占领) 10、下:下江陵(攻下) 11、渚:渔樵于江渚之上(江边) 12、卒、消长:而卒莫消长也(到底;消减和增长) 13、适: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受) 14、狼藉:杯盘狼藉(凌乱) 15、白:不知东方之既白(亮) 二、通假字 1、属:举酒属客(通嘱,劝酒) 2、冯:浩浩乎如冯(p i ng)虚御网通凭,乘) 3、缪:山川相缪(通缭,环绕,盘绕)

三、一词多义 1、望: ①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名词) ②西望夏口(向远处看,眺望,动词) 2、长: ①抱明月而长终(永远,副词) ②而卒莫消长也(增长,动词) 3、然: ①其声呜呜然(拟声词词尾,表状态) ②何为其然也(这样,代词) 4、于: 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代词)②月出于东山之上(从,介 词)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介词) ④于是饮酒乐甚(于是,表示后一件事紧接前一事,连词) 5、白: ①白露横江(白色的,形容词) ②不知东方之既白(亮,形容词) 6、歌: ①歌窈窕之章(唱,动词) ②歌曰(歌词,名词) ③倚歌而和之(歌曲的声调或节拍) 四、词类活用 1、羽:羽化而登仙(名作状,像长了翅膀似的) 2、舞:舞幽壑之潜蛟(使动,使起舞) 3、泣:泣孤舟之嫠(I i )妇使动,使哭泣) 4、正:正襟危坐(使动,整理,端正) 5、南、西:乌雀南飞西望夏口(名作状,朝南、往南;朝西,往西) 6、下:下江陵(名作动,攻下) 7、樵: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作动,砍柴) 8、侣、友: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五、古今异义的词 1、徘徊:徘徊于斗牛之间(①古义:明月停留。②今义: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2、美人:望美人兮天一方(①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②今义:美貌的人。)

前赤壁赋知识点归纳

文言文复习资料2014.11 《前赤壁赋》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2、山川相缪(缪,通“缭”连结、盘绕) (二)词类活用 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动唱)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使……起舞;泣,使……哭泣) 3、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向南) 4、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 5、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东:名作动,攻占, 向东进军、东下) 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 7、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意动用法以……为伴、以……为友) (三)古今异义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四)一词多义 1、望: 七月之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 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向远处看) 2、歌: 扣舷而歌(唱)歌曰(歌词)倚歌而和之(歌声) 3、如: 纵一苇之所如(往)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 4、然: 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像声词词尾) 何为其然也(这样) 5、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郁乎苍苍(……的样子形容词词尾) 相与枕藉乎舟中(在,介词) 6、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徘徊于斗牛之间(在) 月出于东山之上(从)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 托遗响于悲风(给) 7、而: 羽化而登仙(表承接)耳得之而为声(表因果) 扣舷而歌、倚歌而和之(表修饰) 侣鱼虾而友麋鹿(表并列) 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表转折) 8、之: 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 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 哀吾生之须臾不知东方之既白(助词,取独) 9、其: 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 其声呜呜然(代词,那) 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 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

赤壁赋文言知识归纳及答案

《赤壁赋》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①浩浩乎如冯. 虚御风(通“凭”,乘) ②山川相缪. (通“缭”,环绕) ③举酒属.客\举匏樽以相属. (通“嘱”,劝人饮酒) ④杯盘狼籍. (通“藉”,狼藉) 2.古今异义词 ①徘徊于斗牛.. 之间 ? ????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今义:一种竞技方式 ②白露.. 横江 ? ????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③凌万顷之茫然.. ? ????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④望美人.. 兮天一方 ? ????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今义:美貌的人 ⑤况吾与子. 渔樵于江渚之上 ? ????古义: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今义:儿子 3.词类活用 ①名词用作状语 月明星稀,乌鹊南. 飞(向南) ②名词用作动词 歌. 窈窕之章(唱歌) 况吾与子渔樵.. 于江渚之上(打鱼砍柴) 下. 江陵(攻占) 顺流而东. (向东进军) ③名词的意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 糜鹿(以……为侣,以……为友) ④动词的使动用法 舞. 幽壑之潜蛟(使……起舞) 泣. 孤舟之嫠妇(使……哭泣)

⑤形容词用作动词 正.襟危坐(整理) 不知东方之既白.(显出白色) 渺.沧海之一粟(渺小得像……) 4.一词多义 ①望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 望.美人兮天一方(眺望,远看) ②如纵一苇之所如.(往) 如.诉如泣(副词,像) ③虚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太空) 盈虚.者如彼(指月缺) ④白白.露横江(白色的) 不知东方之既白.(发白,即天亮了) ⑤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 月出于.东山之上(从,介词)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 于.是饮酒乐甚(于是,连词) ⑥长抱明月而长.终(永远) 而卒莫消长.也(增长) ⑦然其声呜呜然.(拟声词词尾,表状态) 何为其然.也(这样,代词) ⑧歌歌.窈窕之章(唱) 歌.曰(歌词) 倚歌.而和之(歌曲的声调或节拍) 二、文言句式 1.判断句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2.疑问句 ①何为其然也(“何”与“也”表疑问语气) ②而今安在哉(语气词“哉”,表疑问语气) ③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词“乎”,表疑问语气) 3.省略句 ①(其声)如怨如慕,(其声)如泣如诉 ②(其声)舞幽壑之潜蛟,(其声)泣孤舟之嫠妇 ③(苏子与客)相与枕藉乎舟中 4.倒装句 ①状语后置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宾结构后置) ②定语后置 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赤壁赋知识点归纳

《赤壁赋》知识点归纳 一、文学常识。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赤壁赋》即是他此时所作。在词的创作上,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为“三苏”;书法上,和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宋四家”。 二、实词 1.通假字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 (2)山川相繆.(通“缭”,环绕) (3)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 (4)举匏尊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 2.古今异义 (1)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今义:一种游戏方式 (2)白露横江 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3)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3.一词多义 (1)东 a顺流而东(动词,向东进军) b东望武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 (2)望 a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

b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 (3)下 a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名词用作动词,攻占) 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词,下面) (4)如 a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 b如怨如慕(副词,像) 4.词类活用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用作状语,向西,向 东) (2)下.江陵(名词用作动词,攻占) (3)顺流而东.也(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进 军) (4)舞.幽壑之潜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 (5)泣.孤舟之嫠妇(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 泣) (6)正.襟危坐(形容词用作动词,整理) (7)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名词用作状语,向 南) (8)况吾与子渔樵 ..于江渚之上(名词用作动词,打鱼砍柴)(9)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 (10)不知东方之既白.(形容词用作动词,显出白色) 三、虚词 1.而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 (2)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