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学科建设情况汇报(文字版)

重点学科建设情况汇报(文字版)
重点学科建设情况汇报(文字版)

通辽市医院重点学科建设情况汇报

张艳芬

尊敬的各位专家: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全院职工对各位专家莅临我院检查、指导工作表示诚挚的欢迎和感谢!

学科建设是医院业务建设的基石,是医院质量管理、业务发展的核心。一直以来我们把学科建设作为医院的中心工作,不断提升优质学科资源的价值,打造了医院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点学科。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医疗卫生领先学科重点学科实验室评审标准(2015版)》的相关要求,我就医院本周期重点学科建设工作予以汇报。

医院基本情况

通辽市医院是我市唯一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在完成我市及周边地区急危重症诊疗工作的同时,担负着推动我市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职责。医院现占地面积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200张,开放床位1400张,资产总额7亿元。有宝石能谱CT、1.5T核磁、飞利浦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电子超声内镜系统等大型医疗设备120余台(件)。近三年医院业务量分别为:2013年门诊量65万人次、出院4.6万人次,2014年门诊量73万人次、出院4.9万人次;2015年门诊量76万人次、出院5.1万人次;完成手术量:2013年1.35万

例、2014年1.47万例、2015年手术1.6万例。

医院设有临床科室37个(47个病区),医技科室17个,职能科室26个。消化内科2009年被评为自治区医疗卫生重点学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普外科、泌尿外科、骨外科、儿科、眼科等7个科室为通辽市医疗卫生领先学科;心血管内科、超声医学科、临床药学、医学影像科、耳鼻喉科、内分泌科、麻醉科、肾脏内科、血液内科、烧伤整形科等10个科室为通辽市医疗卫生重点学科。

2013年以来医院与北京市医管局所属友谊医院、朝阳医院、宣武医院、同仁医院、儿童医院、积水潭医院等6家医院建立了协作关系,依托北京市优质医疗资源大幅提升医院技术水平,引进开展多项新技术,填补了20余项通辽市医疗技术空白;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合作建立了“友谊”消化直通车通辽站,2014年成为“国家消化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协同研究网络单位”,2016年成为“内蒙古消化道早癌协作组”成员单位。

医院现有在岗职工2036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772人;硕士生导师10人,医学博士16人、博士后1人、医学硕士147人;国家卫计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内蒙古自治区“511人才培养工程”国外培训人员2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1人,第三层次14人;科尔沁英才5人、通辽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4人、通辽市行业领军人才6人。

近年,医院参与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承担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博士基金项目1项;自治区卫生厅科研计划项目4项、财政厅科研计划项目1项。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通辽市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二等奖26项,三等奖16项,自治区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奖1项,自治区医学会科学技术奖1项,通辽市职工优秀技术成果奖1项;获得国家专利11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现发明专利成果转化1项;累计发表SCI论文10余篇。同时,医院能够较好地完成自治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各类医疗服务项目。

医院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百强品牌医院”“全国巾帼标兵岗”“全国科教文卫系统先进工会组织”“全区卫生先进集体”“全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自治区人才储备先进单位”“全区护理先进集体”“自治区院务公开先进单位”“全区干部保健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医院学科建设情况

医院把学科建设作为医院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始终坚持通过加强学科建设促进医院整体发展的理念,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学科能力提高、统筹医教研协调发展和优化学科及医院公共资源上收到了良好效果。

医院党委将学科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年度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学科发展布局与发展重点,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

的“通辽市医院学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专项负责学科建设计划的实施。按照自治区重点学科建设标准颁布了《通辽市医院领先(重点)学科建设规划》等指导性文件,配置了多媒体教室、示教室、综合技能培训室等基础设施,为学科开展人员培训、技术创新、医学科研、教学带教工作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在学科发展经费、基础设施配置、医疗设备装备、业务梯队建设、优秀人才引进等方面对拟建学科以重点扶持。在具体工作中科教、医务、器械、财务、人事等相关职能科室按各自职责分别制定了促进学科建设管理制度和具体措施,为学科发展营造了政策宽松、学风严谨的优质环境。

消化内科基本情况

消化内科开放床位64张,分为两个病区,高级职称12人,中级职称5人,硕士研究生6人。科室2009年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医疗卫生重点学科,2012年评为通辽市医疗卫生领先学科;消化内镜中心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友谊”消化直通车通辽站”“国家消化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协同研究网络单位”和“内蒙古消化道早癌协作组”成员。

消化内科主任孙成山主任医师因工作需要现任医院纪委书记。目前任自治区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副主任委员、自治区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副主任委员、通辽市医学会消化暨内镜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杂志》《中国保健杂志》《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编委。科研项目《蒙古族地区金标渗滤法检测幽门

螺旋杆菌感染临床与流行病学研究》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通辽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血液灌注与换血疗法联合治疗重症有机磷中毒临床研究》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通辽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科主任海花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学历,任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消化分会常务委员、消化内镜分会常务委员,自治区传染性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委员会委员,自治区医学会医疗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及预防接种异常反映鉴定组成员。为《新编现代医学全书》(二)内科学主编,《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主委,《临床医药文献杂志》副主编,《临床医药文献杂志》《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中国实用医药》《内蒙古民族学报(自然版)》编委;科研项目《蒙西医结合治疗炎症性肠病临床及环境因素对治疗影响的研究》获通辽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消化内镜中心主任马宏珍主任医师,为“国家消化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协同研究网络单位”负责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友谊”消化直通车通辽站负责人;自治区医疗技术准入评审专家组成员,自治区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及消化内镜分会委员,内蒙古消化道早癌协作组成员,通辽市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主任委员,通辽市卫生系统中青年(科技)学科带头人,通辽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曾于北京朝阳医院、哈医大二院、北京友谊医院内镜中心进修,多次参加ERCP、ESD、EUS等专项培训;科研项目《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在治疗大肠侧

向发育型肿瘤中的应用》获通辽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消化内科学科梯队配置完善,诊疗设备先进,科室主任和技术骨干先后在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附属友谊医院、北京军区总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南京鼓楼医院、北京佑安医院等国内知名消化内科及腔镜中心进修学习,通过医院为科室建立的良好执业平台和多年的努力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治和消化内镜下治疗等方面达到了较高水平。

消化内镜中心诊疗流程设置符合国家消化内镜室规范化标准,拥有目前国际最先进的奥林巴斯EU-ME1型超声内镜及配套系统和富士内镜主机,配备高清晰电子胃镜、经鼻胃镜、电子肠镜、电子十二指肠镜、环扫超声内镜、超声微探头,胶囊内镜、放大胃镜、小肠镜、氩气刀等目前国内外先进的内镜检查设备。可规范开展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及胆管取石、支架置入术,消化道狭窄扩张、支架置入术,内镜下异物取出术,内镜下止血术,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术等内镜下治疗项目,2014年中心通过消化内镜三、四级诊疗技术的评审。

在消化病内科治疗方面,科室装备了消化道功能监测设备(24小时食道PH值检测及消化道动力测压功能)、消化道胃排空监测仪、肝病治疗仪、胃肠动力治疗仪等专用设备,开展了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术、经皮经肝胆道造影(PTC)和引流(PTCD)术、肝动脉栓塞、小肝癌的诊断、消化道激素测定、选择性腹

腔动脉造影、栓塞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肝昏迷、肝功能衰竭的诊治及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

科室重视临床科研能力的培养和学术氛围的建立,2008

年以来共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通辽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发表医学论文80余篇,编写医学全书及医学译本各一部。2010年召开“通辽市首届超声内镜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2013年举办“‘友谊’消化直通车万里行”通辽站启动暨通辽市“消化内镜学术研讨会”,2014年召开京通合作“‘友谊’消化直通车

万里行通辽站”暨通辽市第二届超声内镜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2015年冀“‘友谊’消化直通车万里行”通辽站开通3周年之际成功举办通辽市“努力识别消化道早癌”学术沙龙,本年度承办了“自治区医学会医学技术能力提升专题讲座”和“内蒙古医学会消化病分会2016年会”。

新生儿科基本情况

新生儿科2007年设为独立的亚专科,是通辽市新生儿疾病研究所、通辽市医疗卫生领先学科。

科主任李宏颖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学历,副教授、硕士生研究生导师、院长助理。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儿童肺间质疾病组委员、人文建设委员会委员,东北三省小儿呼吸学组副主任委员,东北三省小儿内分泌代谢学组常委,东北地区小儿肾

脏风湿疾病协作组委员,西北地区新生儿协作组委员,自治区医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小儿呼吸学组副组长、儿童哮喘协作组副组长,通辽市医学会儿科分会主任委员、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通辽市医师协会常委。任《中国保健杂志》《中国卫生标准管理》《中国保健营养》《内蒙古医学杂志》编委。是自治区第9届党代表、自治区321工程第3层次人才,先后获得自治区首届优秀医师、自治区医德医风先进个人、通辽市五一劳动奖章、通辽市三八红旗手、通辽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通辽市首届科尔沁英才、通辽市医院十佳医生等称号。主持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自选科研项目《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新生儿亚临床脑损伤早期诊断及干预治疗》获通辽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人巨细胞病毒对脐血淋巴祖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及干预研究》获通辽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自治区医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

科室现有床位45张,设有NICU、早产儿病房、足月儿病房、新生儿感染病房和新生儿恢复病房。科室业务梯队完善,有主任医师7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5人、硕士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学历7人。中青年医师均在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儿研所、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等进修学习。

新生儿科拥有苏菲高频振荡呼吸机、PB840呼吸机、无创呼吸机、纤维支气管镜、高频振荡排痰机、亚低温治疗仪、新生儿抢救辐射台、新生儿保温箱、新生儿蓝光箱、新生儿经皮

胆红素测定仪、经皮治疗仪、空气压缩泵、输液泵、无创及有创血压监测仪、床旁头部B超机、微量血糖仪、复苏气囊、气管插管器械、新生儿脑干诱发电位听力筛查仪、脑功能监测仪、眼底照相机、间接眼底镜等专用设备。

规范开展完善的呼吸管理技术、药物加高频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Insure技术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超低出生体重儿的PICC技术、换血技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脐动静脉置管技术、早产儿的视网膜病变的筛查技术、早产儿的鸟巢式护理模式等诊疗工作,目前科室承担着自治区儿科转岗医师培训工作。

科室学术氛围浓厚,在办好历年市医学会儿科分会学术活动的基础上承办了自治区医学会儿科学分会2016年会。多次参加国内新生儿专业学术会议及国际新生儿重症监护学高峰论坛、亚洲小儿内分泌青年医生高峰论坛等国际学术会议,促进了科室业务水平快速提高。

各位评审专家,我们将以此评审为新的出发点,进一步加大对医院学科建设的投入,要注重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方法,选派技术骨干到国内外医疗技术领先的医院进修培训,同时向自治区内先进的同道学习,掌握前沿诊疗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使医院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以上是我的汇报,不妥之处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祝各位专家在我院期间工作顺利,身心愉快!

谢谢!

重点学科建设任务书

仰恩大学重点学科项目 建设任务书 学院名称: 学科名称: 学科代码: 所属门类: 仰恩大学教务部制 二○一三年十一月

填写说明 一、请以word文档格式、严格按照表中要求填写,内容实事求是、真实可靠,文字表达明确、严谨。 二、填报任务书应客观、真实地,尊重他人知识产权,遵守国家有关知识产权法规。 三、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四、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不可作为申报内容填写。 五、学科名称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表(GB/T13745-92)》填写。 六、所填报的数据应是相关二级学科在2011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间所取得的成果。 七、本表内有关栏目填写不下的,可另附页,有特殊说明的除外。 八、本《任务书》(含学院推荐意见)须用计算机填写、A4纸双面印制、左侧装订成册,一式3份,其中至少1份原件。负责人所在学院审核、汇总后,报送教务部,电子稿发至yeukyc@https://www.360docs.net/doc/fe5882634.html,。 2 - -

一、师资队伍和支撑条件 3 - -

二、学科方向① 注:①每个研究方向限写一页。本页及续页页码编号依次为Ⅱ-1,Ⅱ-2等。“研究方向”最多填写6个。“学科带头人及学术骨干”应是目前人事关系隶属本学科的专职人员。

三、科学研究 注:①限填具有代表性的科研项目和论文10项,论文只计第一作者(包括通讯作者)。②“完成人(*)”括号内填写署名次序。

注:①限填具有代表性的科研项目10项。 ②“负责人(*)”括号内填写署名次序,同一学科多个成员承担的同一项目只填写一次。 ③限填具有代表性的合作科研项目10项

四川省医学重点学科(实验室)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四川省医学重点学科(实验室)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立和完善城乡卫生体系的决定》精神,为加强四川省医学重点学科(实验室)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加速我省医疗卫生优势学科群体的形成,造就一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加强医疗卫生科技平台建设,提高全省医疗卫生科技水平,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实验室建设培养后备力量,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重点学科(实验室)是指在省内本专业具有领先优势,通过两年的强化建设,逐步达到国内先进、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能带动全省本专业水平提高的学科(实验室)。 重点专科是指在省内本专业具有发展优势,通过两年的强化建设,逐步达到省内先进、省内领先或国内先进水平,能带动省、市、州本专业水平提高的专科。第三条省卫生厅根据各时期卫生工作重点、卫生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卫生政策导向,及各单位的申报情况,按照相应标准择优确定医学重点学科(实验室)、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对已确定的项目进行检查、验收、授牌,实行动态管理,以确保项目建设的质量。 第四条按照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和共同建设的原则,省卫生厅负责全省医学重点学科(实验室)、重点专科建设的组织领导和监督管理工作;省卫生厅医学科研管理专家委员会负责重点学科(实验室)、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专业评审和技术指导工作;项目单位负责医学重点学科(实验室)、重点专科建设的组织实施与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章申报 第五条四川省医学重点学科(实验室)从高到低依次分为甲、乙级;四川省医学重点专科从高到低依次分为甲、乙级。 原则上省级单位申报重点学科。 第六条申报原则 (一)坚持以临床和预防医学为重点,充分考虑各业务领域的特殊性,建立相应的医学重点学科(实验室)、重点专科。 (二)坚持发展我省卫生领域的传统优势和特色,使这些学科(实验室)、专科保持省内先进或领先水平,争创国内先进、国内领先或跻身国际先进行列。(三)坚持效益优先原则,鼓励优势凸现、特色明显、基础好和起点高的学科(实验室)、专科通过项目建设成为主攻方向明确,促进交叉学科发展的重点学科(实验室)、重点专科,并能充分利用有限的建设资金和卫生资源,实现该学科(实验室)、专科的最大限度发展。 (四)通过项目建设,带动全省及市、州相关专业的发展,促进疾病防治水平的提高。 (五)申报的重点学科(实验室)、重点专科应是本单位的重点科室,本单位能提供财力、物力、人力保证,具有达到预期目标的可行性。 第七条申报条件 (一)研究能力:

北京语言大学 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申请书

附件3: 北京语言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申请书 申请学科 所属学科门类 学科类别 项目负责人 所在单位 研究生部制表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

填表说明 一、申请校级重点学科所涉及的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的名称和及代码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原国家教育委员会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填写。 二、《申请北京语言大学校级重点(培育)学科基本数据》的统计范围应确属所申请的重点学科。统计数据要准确无误、有据可查。各项经费应是申请学科实际获得并计入财务帐目的经费。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平均发表论文篇数=近五年平均发表论文篇数/近五年平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数;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平均经费=近五年平均科研经费/近五年平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数。 三、申请材料中只能填写在编人员以及本单位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情况。 四、除另有说明外,所填报各项与时间相关的内容均为2003年12月3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期间情况。 五、本表填写中所涉及的成果(论文、专著、专利、科研奖励、教学成果奖励等)应是由本学科人员获得的成果。同一人员及其同一科研项目和成果,一律不得在不同学科“申请表”中重复使用。 七、本表填写内容必须属实,字迹要清晰,并根据要求填写,不得随意增加内容和页码。文字原则使用小四或五号宋体。复制(复印)时,必须保持原格式不变,纸张限用A4,装订整齐。本表封面之上,不得另加其它封面。 八、在学科介绍、科研课题名称等部分若涉及国家机密的内容一律不得填写,可用“XXXXX”来代替。所涉及的重要涉密项目请科研处出具证明(含:项目下达单位名称,项目承担单位名称,经费数额等,但须隐去项目名称)附申请材料后。

工程三期建设项目申报书

工程三期建设项目申报 书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附件3-4: “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高等学校名称:广西大学 建设项目名称:电气工程与“西电东送”关键技术开发 项目所属一级领域:能源 项目所属二级领域:能源科学

项目基本信息简表 要求:请勿改动表格格式,直接输入,严格限制字数。

项目摘要 广西具有丰富的水力资源,仅红水河流域就可开发10个大型梯级水电站。水电是广西的国民经济建设所需电力来源的主体,占50%左右,是国家“西电东送”战略的主要电源支撑点。同时,广西又地处强雷多雷地区,地理位置上是“西电东送”必经的输电走廊,提高广西电力系统的防雷水平,减少雷击故障跳闸率,对提高广西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广西具有丰富的亚热带生物质能和沿海风力资源等新能源,也极具大规模开发利用的价值。 本项目是以电气工程学科为主体,针对复杂的交直流水火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方面所涉及的最优化理论、动力系统理论、控制理论与信息技术等学科交叉问题,发挥学科互补的优势,促进电力工程领域科学研究与发展,同时带动学校相关学科的发展。 项目将开展如下几方面的科学研究:⑴ 以大规模交直流水火电力系统为对象,应用现代最优化理论和计算技术,进行电力系统最优经济运行,节能优化调度等方面的研究,涉及:红水河流域等梯级水电站群最优经济调度、在线最优潮流、水电能源高效利用等方面。⑵输电线路防雷技术的研究,涉及:喷射混合气体灭弧防雷理论、输电线路绕击反击鉴别实时鉴别系统等研究。⑶分布式发电技术及无功支持、电压支持的研究。⑷新型并行计算模型,可分负载计算应用的分布式并行调度算法,可扩展的分布式并行算法;网格计算环境、算法及其性能优化的研究。⑸大规模互联电力系统柔性输电技术的研究。 本项目将创新大规模交直流水火电力系统的最优化理论和计算技术,大幅度提高红水河流域梯级电站群的经济运行及节能调度能力;在强雷多雷地区的防雷技术方面取得新进展,提高广西电力系统的防雷水平;开展分布式发电技术的科学研究与应用研究,推动广西小水电、沿海风力发电及生物质能资源的利用。在大规模交直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申报书

附件2 编号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申报书 建设单位名称: 学科名称: 学科带头人: 单位负责人: 单位通讯地址: 邮编:电话:传真: 电子邮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人事教育司 二○一二年四月

填表说明: 1、《申报书》封皮右上角的编号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填写;其余各项由申报学科填写如不够,可加附页。 2、本《申报书》所列内容必须实事求是,逐项认真填写,表达要简单、明确。对于填写内容含糊不清,不合要求,填报不全者,不予受理。 3、建设单位是指学科所在单位,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省级以上中医药教育、科研和医疗机构。 4、《申报书》中的各项内容为本学科内的实际情况,不可将其它学科的情况或不相关内容纳入本学科。 5、《申报书》中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是指在本学科研究方向上培养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第 6、7学年攻读硕士学位的七年制学生。 6、《申报书》中的论文是指在国内外公开刊物上发表的与本学科研究方向一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的学术论文,学术论著是指正式出版发行、与本学科研究方向一致的、具有国际(ISBN)连续出版刊物编号的学术著作。 7、《申报书》中的“学术水平、学科队伍、人才培养、教育科学研究”等内容所涉及的时间统一界定为2007年1月至今。 8、申报时请将学科相关的重要支撑材料以及论文题目目录、专著书名目录、规章制度的名称目录等作为附件附于《申报书》后上报。 9、《申报书》一式七份、电子版一份,其中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办公室《申报书》一式六份、电子版一份发送至zhoujingyu@https://www.360docs.net/doc/fe5882634.html,,其余留存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备案。《申报书》一律不退回,请申报单位自留底稿。 10、《申报书》请用A4纸打印,要求字迹清晰。并加盖学科建设单位和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公章,同时签署意见和签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申报“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点增设项目的通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申报“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点增设 项目的通知 国中医药办人教函〔2012〕4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各有关单位: 根据《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和我局对“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增设项目工作的总体安排,经研究,决定开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点增设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新申报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点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一)学科所在单位应为三级以上医疗机构或省级以上教育、科研机构和有关中医药企业。 (二)学科应有明确具体的学科学术发展目标和三个以上相对稳定、已取得标志性成果的研究方向。 (三)学科有一支结构合理,政治、业务素质较高的学术团队。学科带头人学术造诣深,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组织能力强,年龄原则上不超过60岁,身体健康。 (四)学科的教学、科研、临床整体水平较高,综合能力较强。 (五)所在单位重视学科建设工作,组织落实,制度健全,管理科学。(六)教学、科研条件居国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具有较强支撑相关学科

的能力,有良好的图书文献和现代化信息保障体系,具备学科建设工作和开展学术活动的支撑条件、后勤保障条件。(七)申报单位和地方政府应有经费支持。 已纳入新一轮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的323个建设点不得重复申报。 二、申报领域 (一)培育学科:主要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中医药学科建设规划指导目录(暂行)》(以下简称《学科目录》,见附件1)中的培育学科,以及尚未纳入《学科目录》,但具有独特、交叉、边缘或新兴学科特点,能够较好的体现产学研结合或医教研结合,符合中医药事业发展需求,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推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以及对外交流全面协调发展的学科。如中医养生、预防保健(治未病)、中医药文化、中药产业、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等领域。(二)建设学科:主要指《学科目录》中已有(培育学科除外),但学科建设点较少,尚需加强建设的学科。新一轮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中超过8个建设点的学科原则上不再增设(具体名单见附件1)。 本次申报应以培育学科为主,建设学科为辅。 三、申报、评审、上报程序 (一)单位组织申报 1.符合申报条件的学科认真组织填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申报书》(以下简称《申报书》,见附件2)。 2.《申报书》经所在单位专家评议组审核,单位负责人签署意见并盖章后,报送所在省中医药管理部门。

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山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意见》,推进高校重点学科建设,加强对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项目”)主要用于资助省级重点学科根据国家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学科建设工作。通过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提高我省高校学科建设水平,提升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能力,促进高校内涵建设再上新台阶,为建设创新型山西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第三条省教育厅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处负责高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与管理。 第二章实施范围与项目申报 第四条项目实施范围为山西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已获批的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建设学科和重点扶持学科。申报当年已获得“优势学科攀升计划”和“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建设计划”的重点学科不再列入本计划的资助范围。 第五条高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采取限额方式申报,每个省级重点学科每年度限报1项;在建项目超过2项的重点学科不得

申报。 第六条项目的选题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数据库与专业资料库建设; (二)学科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 (三)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 (四)学科基础研究。 第七条项目申请人应同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申请人须为人事关系在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科研教学第一线的全职人员。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独立开展及组织教学科研工作的能力,能担负实质性学科建设工作; (二)申请人须为项目的实际主持人,原则上应为本学科的实际负责人。申请人须具有正高级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副高级职称。承担项目期间将达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的人员、申请学校的兼职人员不能作为学科建设申请人,但可作为项目组成员开展工作。 (三)鼓励和提倡同学科或相近学科跨院校、跨部门联合申报,依托自身特色,发挥群体优势,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第八条申报程序 (一)省教育厅每年定期下发高校学科建设项目申报通知,确定本年度学科建设主要支持方向及其它相关要求。 (二)各高校根据省教育厅申报文件确定的要求,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组织依托本校建设的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建设学科和重点扶持学科申报,并对申报项目进行初审,确定申报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